初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
西西文学整理的初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2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 篇1
任教八年来,经历的培训不多,这次省初中历史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培训时间虽不长,但每天的感觉是充实。在这里,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在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太多的问题,但是经过学习,真是受益匪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扩展自己的舒展空间,突破自己。
此次培训中我发现了自己本身存在的缺陷,专业技术知识不足,上哪个年级看哪个年级的教材,现学现卖,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要充实。
历史课堂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第一时间给出的答案一定是:历史知识。不错,中学历史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普及历史知识。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学的历史教育仅重视历史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其他,这无疑是陷入了误区。任何一种教育,其终极目标都应该指向人的发展,指向以能力和个性为中心的人的全面发展,历史教育也不应例外。我们传授历史知识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应付考试,而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能力。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应该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方面都有所收获。我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深刻的感受到来自历史教师身上的压力。每一位历史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很精彩,让自己的每节课都亮起来。然而在教育的过程当中,有一个衡量教学的标准——学生的成绩。你的课是亮了,而你学生的成绩却暗了,你作为历史教师的前途也迷茫了。有人会不理解,为什么你的课亮了,而学生的成绩会暗呢?这两个不应该成正比吗?非也!因为我们要向学校、要向家长、要向学生有个交代,所以我们的历史课就变得说者无味,听者无趣,考前狂背的现象。这是学生的可悲,更是教师的可怜。我们到底应怎么做?就要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合理安排教学的顺序。要把历史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讲来源,讲用处,学起来有亲切感、真实感,要靠知识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同时教学过程中做到三个"延伸"。一是由传授知识向传导方法"延伸"。二是由传授知识向渗透情感"延伸"。三是由传授知识向发展智能"延伸"。
通过培训,我进一步确定了自己的方向,并且有了日后工作的指南:
1、作为一名教师,要让教育具有“亲和力”。我们有责任找到一种方法,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并以一种积极的方式生活。让他们有所期盼、有所憧憬。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每一位学生,以微笑面对学生,努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2、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博览群书,不断进取,善于总结反思。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工作,踏踏实实、一丝不苟,精心准备好每一堂课,用心上好每一节课。
通过这次培训,我学会了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审阅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我会时时警醒自己的素质和修养。今后的工作中,我定会更加努力,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完善自己,书写出灿烂美好的未来。
初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 篇2
多年的积累,精心的整理,无私的展现在全县历史老师面前。为的不是掌声,也不是赞叹,而是无私的奉献,把自己的知识无私的展现出来,使这些优秀的成果更好的传授给学生。他们没有动听的歌喉和迷人的动作,却用美好的心灵谱写了一篇篇动人的诗歌,为孩子的成长铺平了一条光明大道。历史老师们把厚厚的历史教材压缩成一个个图表,把短短的'《课程标准》扩写为千万个图片和材料。历史资料在他们手中变化多端,成为学生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很容易的被接受。看会场上的其他老师,他们在认真的听讲,手中的笔飞舞着,记录下了这些优秀的成果,生怕漏掉一点点。休息了,老师们纷纷涌上了讲台,拿出U盘,把展示的优秀课件复制下来。有的老师干脆把它放进了自己的电子邮箱,如获至宝,爱不释手。
质疑解答会场
唇枪舌战,互不相让,犹如历史上的战场 。老师们争论者,身临其境,已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和身份。在外人看来,就那么点事,至于吗?可在老师的眼里,那是大事,是关系到祖国未来和民族前途的大事,必须据理力争。最后不得不由教研员魏礼堂老师出面干涉,得出正确结论,才化干戈为玉帛。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特别是实验中学的张齐庆老师,成为老师们共同提问的对象。这位知识渊博的历史本科生成为有疑惑老师的救命草。老师们频频向他发起攻击。而这位年轻的小伙子稳坐钓鱼台,循序渐进,井然有序,向老师们解答这些问题。面对老师们咄咄逼人的质疑,他总能化险为夷,迎来了阵阵掌声,经久不息,把“质疑解答”推向了高潮。下班的时间到了,老师们仍是善不罢休,只好恋恋不舍得离开了会场。
分组讨论会场
会场变小了,争论该停止了吧!恰恰相反,老师们的热情并没有因为人少和下午的炎热而降低。大家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着讨论。组长怕争论使会场失去控制,就让老师们挨个说。但这样的形式只维持了前半场。后半场,老师们又对问题争论起来。有的老师干脆站起来,挥舞着手臂,讲起了他们的优秀做法和成果。面对这样的场面,我们深思,是什么动力驱使老师们这样有激情,这样急于寻求正确的教学方法呢?是无私。只有“无私”这两个字,才是老师的真实写照。他们不愧是人类的工程师。他们所从事的事业也永远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休息时的会场
战争结束了,硝烟并没有散去。休息的时候,老师们并没有急于去喝水或透透气,而是继续着他们的争论。老师们把教研员魏礼堂老师围了个水泄不通。大家争着向魏老师质疑,生怕自己的问题没有机会被解答。魏老师只好让他们挨个来,详细地解答老师们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这时,老师们变得鸦雀无声,侧着耳朵聆听魏老师的讲解,俨然像一个个小学生。魏老师的谆谆教导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丰富着我们的知识,使我们更好的去无私奉献。
会议结束了,我们带着沉甸甸的包裹,累累硕果回家了,但那些优秀成果在我们眼前晃动。我们渴望两天后再来展示,再来争论……
初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 篇3
20xx年7月14日,我参加了“20xx年宁夏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会”活动,主要学习了张静老师《部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和丁丁老师的《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教学经验介绍》。通过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两位老师的讲座充分结合历史课堂及教材的实用性,并结合一系列典型的教学案例加以阐述,给与会者带来了新的理念和具体的实施建议,尤其是丁丁老师给我的震撼,她的敬业让我有些惭愧。培训对于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来说具有更好的指导意义,使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得以进一步更新,对于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回顾对部编教材的学习,我以下几点体会:
一、新旧教材的'变化。
通过专家的讲解及教学案例的展示,发现新教材与旧教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新教材内容生动,立足时序,建立时空观念;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主动探究意识加强,教师的启迪作用更加凸显,真正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理念,所以在实施新教材过程中,教师尤其应该当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一般来说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确立学习动机-积累历史知识-培养认识能力-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对相关历史知识、方法和理论的应用。新教材为构建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奠定了基础。
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我们逐渐接受、理解了新教材的核心思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无论教学思路、教材处理、教法选择、学法指导、能力培养、师生关系都要重新定位,理念上要开拓进取,内容上要推陈出新。因此,对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曾有的困惑也逐渐释然。
二、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认识。
要倡导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要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课文中的图片、材料、活动探究等栏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利用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启发性和开放性,突出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体现在每一节历史课教学中。通过教学实践,可以看出这些学习方式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某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资料搜集,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评价等,都可以锻炼学生查阅资料、运用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的新思路、新点子不断被开发出来,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对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认识。
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与学生平等交流,教师也融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关于这点,丁丁老师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她对教学的钻研和思考,如指南针、司南、罗盘的区别,自己制作指南针,包括对历史知识的熟悉程度,对一些资料信手拈来,如澶渊之战和孔府牌匾等,在教学中给学生引入,即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也增加课堂生动性。所以说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方式、方法操作应用的基础。还有在授课中注意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如注意让学生列表进行纵横比较,注意引导学生读图、填图,使学生学会运用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注意运用史料,帮助学生理解某一问题,并能用所学内容解答与材料有关的历史问题等等。要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灵活编排内容,以新颖的形式,制作精美的课件,增强教材内容的直观性,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接受。
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体系,决定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也必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总之,本次学习活动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新教材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提醒自己在教学中要不断实践和探索,不断学习和研究。向丁丁老师等优秀教师学习,最大价值的发挥自己作为历史教师的作用。
初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 篇4
在暑假期间农垦总局组织我们历史教师在农垦教育学院进行了集中培训,我有幸参加,感觉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下面谈谈我对本次学习的心得。
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教育着学生。当我们的老师用自己的行动给学生作出表率时,也同时给学生指明了行动的方向。如果教师说得天花乱坠,而成为行动的矮子,那所说的也无异于对牛弹琴。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榜样”意识,榜样的行动,会让我们坦然面对每一个学生,更会提升教师的自我形象。
二、拓展了视野,把握最新教学动态
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充电机会,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进一步提高了我的业务素质。还能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我坚信通过这次培训,能促使自己更加至力于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因为每一天都能面对不同风格的教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耳濡目染的东西很多。但要采他山之玉为我所用,纳百家之长解我所困却需要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许很漫长,也许会走得很累,但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会走下去,也能走下去。前边的路很长,前面的人也很多,我不能走到最前沿,但我会朝这个目标去努力。
因为终身学习已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观点已经过时,人们再也不能只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获得一辈子享用的知识技能。只有主动去掌握新概念,学习新理念,研究新问题,培养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才会使自己重视终身受益。
初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 篇5
刚刚完成了为期两天的第二轮初中历史培训,这一轮培训主要内容是分析八年级历史即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古代史。在培训过程中,各学校都展示了对教材的充分、透彻的分析与整合,让我对这两册内容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除此之外,各位老师还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的教学建议,尤其是对教材中课后部分的几项内容的利用心得更让我受益匪浅。回来之后,我认真思考、总结,对初中历史的预习有了一个大致的理解并作了汇总,在此提出与大家共享。
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历史教材是北师大版本,课本内容容量不是太大,却知识含盖面宽,对学生的论证分析能力、概括总结能力和比较评价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许多学生不把历史课当一回事,这就更加需要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实现教师历史教学的三维教学目标,而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也能够提前熟悉课本内容,理解课本中的基本知识框架,为课堂听课做好充分的学习准备。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做好历史预习工作呢?
一、指导学生预习每单元的开篇前言
每一单元的标题下都有一个本单元前言。在前言中不只是交代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还交代了本单元的历史线索和主要问题,它可以帮助学生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而中国史部分单元前言中又加入了关于世界大势的叙述,更让学生能够了解同时期世界历史的发展特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单元预习可以设计一个单元预习学案,让学生在每单元开始之前预习总结本单元主要知识结构与框架,并找出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二、指导学生注重看教材每课的导入框和开头的引言
北师大版初中教材每课的篇首都有一段简短学习导言,它虽然很短,但里面有知识介绍,有精典问题,且语言概括、精炼,本课内容也都是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的。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在课前精读这篇导言,从而对本课内容有一个浅层次的整体印象,同时在预习中也要思考其中的问题以备在课堂上思考回答。当学完课文内容后,再回首具体理解该段导言,学生就能站在宏观角度去理解课文,试着学会繁中求简,详中求略,学生的历史书面语的概括和提炼能力也一定会有提高。
三、指导学生预习教材的正文内容及其中配上的图表
课文的正文分大字和小字两种不同字体,当然大字是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主要内容,而小字部分则是对大字内容的补充与扩展,这些小字史料的引入为学生的学习大量的文献资料与学习素材,为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内容起了重要作用。所以,小字部分也要重视。
现行教材中图表数量明显增多了,有原始照片图、后人画图、表格图、地图等。这些图表简洁明快,但功能各异,我们在预习时应该学会看图学史、看图说话、看图复述正文部分相关的史实,可以以此来培养自己口语组织和表达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体会课本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更多的问题。所以,以预习中也要重视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四、指导学生预习教材后的“每课一得”“材料阅读”“自我测评”和“活动建议”
课本后的“每课一得”会让学生知道许多在教材中和现实生活中经常提到的一些历史术语、名词和概念,还有一些历史资料,它可以帮助学生补充课本知识,深入拓展视野,提高学生阅读史料的水平和从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阅读”不只提供了一段与本课有关的史料,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重要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预习这些史料与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
“自我测评”中的问题虽是一个较低层次的练习,但其作用不可小视。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低层次能力的积累是高层次能力的基础和载体。这些练习题有的再现本章节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有的是针对教材重点内容进行设疑。通过练习,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重点并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活动建议”是学习本课的一种动手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在预习中思考如何利用课本内容进行设计,也能起到整合课本内容,深入理解课本内容的作用。
我相信学生们如果能够充分发挥课前预习的作用,提高课堂效率就不再是一句空话。希望以上的几点建议能给大家一点教学上的帮助,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初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 篇6
9月25日,我参加了由县教研室主办的“中考备考复习研讨会”,研讨会为期两天,第一天由各中学物理教师代表分享他们各自的复习计划和策略,由县教研室杨庆龙老师做复习指导,第二天由来自西安的权老师和与会的所有老师分享他的复习策略、安排及建议。通过这两天的学习和交流,我受益颇深,接下来我就简单回顾总结一下,谈谈参加这次研讨会的感想。
一、发现自己复习教学中的不足
通过这次培训,我发现以前教学和复习中的许多弊端和不足:第一轮回归课本的复习只是对知识点的重复和讲解,老师讲的多,结合实例的讲解比较少,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主动整理知识点,有针对性的练习比较少,缺乏对知识的整合和练习;第二轮复习中只是让学生做中考复习资料,讲解复习资料,仍然缺乏针对性,以题海战术代替复习,学生学习负担重,身心配备,处在盲目的复习题海中,效率低,复习效果差;第三轮专题复习相对来说针对性强了,但往往难度太大,不能面向全体,效果还是不好;第四轮复习是中考题测试,还是让学生一味的做题,学生面对七门课程的试卷无暇应付。
二、修改和调整复习计划
通过这次培训,我便立即修改了复习计划,将许多计划中老师讲的内容让学生去整理和归纳。我计划在第一轮复习中采取给出每一章节的考点、分值、难易程度、题型等考试信心,让学生梳理总结知识点,在整理的过程中学生可单独完成,并针对考点找两道典型的题目练习,我指导学生把握中考中的重要考点和常考考点,加强对考点的理解和记忆,如此学生对中考要考什么内容了然于心,侧面能增进学生学习的信心。
第二轮采取分层次复习,由于他们的基础和成绩不同,他们的需求也不同,对于一部分学困生,我只要求他们做比较简单的题目,鼓励他们做一些中考热点的'练习;而中等学生,则要求他们基本完成复习资料的题目,实在不会的交老师解决;而对于一部分优等生,我则要求他们独立完成复习资料,帮助其他同学复习,适当给一些有难度的题目让他们探讨和交流。
三、细致研究中考题的作用
在培训中,几位教师多次提到要细致研究历届中考真题,我认为细致研究中考题对把握中考动向和考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通过研究历届中考试题,教师更清晰地知道中考要考什么;会是哪种类型的题来考;难易度如何;分值大约占多少;从而能指导教师在教学复习中把握中考重点、易考点等,如此教师能更好的把握复习的侧重点,合理安排好时间、进度,能做到事半功倍之效,可以让教师复习少走弯路,学生复习起来也轻松。
四、复习中的“三讲、三不讲”原则
在教师复习备考交流中,长岭中学一位教师针对复习中提出的“三讲、三不讲”原则,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所谓三讲为“重难点讲、疑难点讲、不会的讲”,三不讲为“学生会的不讲、始终不会的不讲、非考点不讲”。做到了“三讲三不讲”,讲得时间少了,给学生的支配的时间多了,就给了学生主动性,再加上教师适当地引导,也容易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初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 篇7
20xx年7月13-14号,我参加了宁夏部编七年级历史教材培训,观看了教育部朱之文副部长关于做好“三科”教材培训工作的讲话视频;聆听了张静老师有关于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教材介绍和教学建议;同时学习了丁丁老师关于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教学案例展示及评析。
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讲解及教学案例的展示,了解新教材与旧教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新教材内容生动,教师的启迪作用更加凸显,真正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理念
部编七年级历史教材,把知识目标放在教学的首位,“以知识传承为主”。在新理念指导下要“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把教材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发挥教材资源优势:利用导语、正文、资料、“史料研读”、“相关史事”、“课后活动”、“课后知识拓展”。
在学生学习方式上,要倡导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要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凋接受性学习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
充分利用课文中的“相关史事、史料研读等栏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将学生活动直接引入教科书体系和课堂学习过程之中。利用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启发性和开放性,突出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学习方式体现在每一节历史课教学中。
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与学生平等交流,教师也融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在授课中注意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注意运用史料,帮助学生理解某一问题,并能用所学内容解答与材料有关的历史问题。
经过这次培训,我对教学方法与技能,以及部编历史教材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无论教学思路、教材处理、能力培养、师生关系都要重新定位,理念上要开拓进取,内容上要推陈出新,在形式上革故鼎新。争取将部编历史教材的理念充分的融入到以后的教学工作中。
初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 篇8
一、引言
20年的金秋时节,安徽省初中历史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在历史名城宿州拉开帷幕,我有幸代表金寨县参与了这次培训活动。这次培训由皖北名校宿州学院承办,时间是从9月15日到9月28日,历时半个月。本活动受到了承办单位的高度重视,从他们精心挑选的主讲老师团队就可见一斑:主讲老师除了由宿州学院的资深教授、著名讲师亲自担任以外,还特别邀请了不少战斗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皖北地区历史名师,其中有来自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的赵剑峰老师和怀远一中的沈为慧老师等,更是在全国中学历史教育届享有盛誉,他们曾多次参与过历史国培教材的编审和国培计划的实施工作,这些培训老师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不知不觉半个月就如梭飞逝。此时此刻,已经结业归来的我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感激的是校领导能给我这么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去充实提高、调整状态,感谢的是能借此机会向尊敬的沈校长、各位领导及同仁汇报并分享自己的学习情况及心得体会。但是因为水平所限,我自己能理解和领悟的实在有限,准备的也不够充分,所以只能说是管中窥豹、抛砖引玉了。
二、概述
总的来说,这次培训的内容包含三个层次:教育教学技术、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实践。这三个层次的内容和每一个培训老师的课件我都下载了,很期待能与大家共同分享,所以这里就只汇报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部分。
三、教育教学技术
教育教学技术主要侧重于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培训,尤其是课件的制作技术花的时间要多一些,这里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下主讲老师重点推荐的一个视屏剪辑软件,叫“绘声绘影”,因为在我们历史教学中常会用到。
四、教育教学理论
尽管理论部分稍嫌空洞与枯燥,不过有些还是与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有一定联系,简括如下:
一是与校园文化建设有关。众所周知,在以沈校长为核心的领导团队的英明指导下,全校师生共同努力,无私付出,富有金江特色、生机勃勃的校园文化氛围已初步形成。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从改变传统的教师文化做起,而所谓传统的教师文化可能在我校暂未根除,比如说个人主义文化(对自己的态度是独立成功观,对其他教师的态度是不干涉主义)、保守主义文化(很少对自己的教学做实质性的变革,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沉默文化(在学校中极少发表意见和言论)。作为一个普通老师,我觉得如果不能在本校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实在是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当然,扪心自问,加入金江这个大家庭已经两年多了,虽然自己也提过一些建议并获得采纳,但大多数时候,总是以各种借口选择了沉默,似乎成了一个旁观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用邓校长的话来说,的确是太不阳光,太没有主人翁意识了,能不自责吗?试问,有哪个学校能像我们学校这样利用各种方式征求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并择善而从呢?
其二是与课改有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探究。当前,我校四、五、六年级的课改实验正如火如荼,所以我提供一个培训时听到的案例仅供参考,因为有一个培训老师特别提到了她们学校的课改情况。这位滕薇老师来自宿州市第十一中学,也是一个在课改实践中锻炼成长出来的老师。据她介绍,在课改之前,她们学校的学生流失非常严重,因为学校硬件条件一直到现在都非常差,光拼应试拼不过其他学校。但经过自20xx年以来的课改探索,学校整体态势出现了惊人的逆转。目前,宿州市十一中的七、八、九三个年级每一个年级都有二十多个班,每个班的学生数都将近八、九十人甚至上百,以至于现在的新生入校都是由宿州市市长直接过问,看来课改成效还是显著的。不过滕薇老师没有详细介绍课改的具体操作情况,只是用两句话进行了概括:七、八年级搞课改轰轰烈烈,九年级抓应试扎扎实实。宿州十一中也是长期包揽宿州市中考的前十名,看来她们已经用实践和成绩消除了人们对课改影响升学成绩的隐忧,也有力回答了社会上对课改的质疑。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我校的课改之花一定能结出累累硕果,绝不会辜负人们的翘首以盼,就像它绝不会辜负春雨的滋润、夏雷的叮咛、秋风的抚慰、冬雪的珍藏一样!
其三是关注教师的幸福,笔记上记的有几句话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教师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有一种态度叫享受,有一种感觉叫幸福。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教育幸福的创造者,也是教育幸福的享受者......既然“幸福像花儿一样”美好,那何不做一个幸福的金江人,让幸福的微笑在每一个金江人的脸上热情洋溢,让幸福的感觉在每一个金江人的心里静静流淌?
五、教育教学实践
这是本次培训活动最重要的部分,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五点:其一是关于历史课程标准本身以及20xx年历史新课标的问题。为什么在历史教学中必须用心揣摩研究历史课程标准呢?来自合肥四十五中的张勇祥老师举了一个例子:20年中考历史试题的第16小题有两问牵涉到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与现代文明的有机联系。本课课标对此也是有相应规范与要求的,但是关于这一点我们所使用的北师大教材只有一句话“:它毕竟在盛行专制的古代社会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为后世留下一笔宝贵的政治遗产”,至于这个政治遗产究竟是什么,教材却语焉不详,所以,如果老师不在紧扣新课标的基础上活学活用教材,学生在面对这一问题时也将一筹莫展无言以对。在这次培训开始之前,班主任要求我们参训学员每人提交一个问题单以供讨论交流,根据沈校长指示,我也咨询了咱们历史组老师的意见,其中李守先老师就提出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20xx年新课标与新教材不同步出炉?这个问题我也问了培训老师,他当时也打电话给宿州市的历史教研员,不过并未得到明确答复,所以只能暂时存疑。不过我以为,尽管咱们仍然沿用的是老教材,但在中考前复习时还是要对新课标予以适当关注。当然,在这次培训当中,20xx历史新课标的解读也是一个重点,因为课件里有,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其二是高效课堂建设,这也是我自己颇感困惑的问题。因为我觉得我的最大问题就是课堂效率低下,于是就在课下花了很多时间去弥补,可是回到课堂却发现效果还是不理想,只好在课堂上又耗费或者浪费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样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实际上走向了教学误区。针对这样一个问题,其中一位培训老师谈了他的三讲三不讲原则,所谓的三讲就是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当然,如果加上我校刘华启老师提到的讲考点就变成四讲了,三不讲是不讲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可以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还是不会的。还有一位培训老师也强调了高效课堂的重要性,他说:课堂是老师的生命线,而每一节课又都是由一个一个的教学环节所连接而成。因此,课堂教学的好坏以及教学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个教学环节的合理分布,只有抓好,抓实每一个教学环节,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他还说:想改变世界很难,要改变自己则较为容易。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可以改变我的课堂。这位老师就新课导入、内容整合、课堂提问及课堂生成问题的对策、历史与现实的联系、结尾的艺术也举了不少生动的例子,让我很受启发。
其三是关于历史优质课大赛:由于这次参加培训的老师也有不少是为这次历史优质课大赛做准备的,所以培训中也特别提到了一些相关问题。其中一位培训老师还多次担任过省优质课大赛的资深评委和指导老师,显然,他的许多观点堪称真知灼见,是必需要加以重视的。因为我校的符永田老师要参加这次六安市的历史优质课大赛,所以回来以后,我和符老师也有过交流,也提供了一些资料和信息供其参考,衷心希望符老师胸中的“毛竹”更加枝繁叶茂,同时预祝他取得好成绩。
其四是当前历史教学的趋势之一的史料教学问题,最近几年,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都有不少史料题目,这实际上也暗示我们要重视史料教学。从学生反馈来看,对于史料题还是比较棘手的。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无疑是颇具针对性。但历史老师在选择和运用史料上要特别慎重,建议尽量运用易于阅读理解的史料,尽量运用多角度观察的史料,适当运用有价值观的史料,适当运用渗透情感教育的史料,尽量运用有利于能力培养的史料。
最后是关于历史老师的专业发展问题。符永田老师曾就提高历史老师的地位而大声疾呼,根据沈校长的'指示,我也把这个困惑放在了问题单中,不过我想,要提高历史老师的地位还得靠历史老师自己的努力。既然选择了老师这个职业和历史这个专业,就只能表现出与之相应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件小事,聚精会神的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历程,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赢得应有的尊重,当然,还要在专业发展上争取有所突破。培训老师对初中历史老师的专业发展也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并且非常明确的对初中历史老师专业发展的可能性持乐观和肯定态度。因为咱们初中历史老师的专业发展有很多不利条件,比如说写文章缺乏资料,做课题因手头上缺乏研究资源很难通过审批,诸如此类,一度成为我望而却步乃至不思进取的借口,但给我们培训的一位老师却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一切皆有可能。这位老师叫沈为慧,现在怀远一中,他是安徽省特级教师,还是中国中学历史国培老师,已经发表了许多论文,出版了不少专著,其中一些著作直接用于历史国培教材,而他的起点实际上也跟我们差不多,是宿州学院的前身宿州师专八五级毕业的,跟他比起来我深感惭愧。其实,就我们政史组来说,朱文余老师也是一个很好的榜样。朱老师不仅课上的生动活泼,教学效果显著,而且科研成果突出,曾荣膺“六安市政治骨干教师”称号,也是我县的政治教研员,堪称我县政治教育的一面旗帜。当然,在我们学校,值得我学习的榜样还有很多、很多......
六、结语
以上是我的一些肤浅的认识。最后,我想引用安徽省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赵剑峰老师博客中的几句话做一个结尾,也算是与大家共勉:......华东师大的李月琴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培训学习时激动,回家想想还感动,过段时间一动不动。”我觉得这是自己目前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别光打雷不下雨,因为给你激动的时间越来越少;别等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因为极少有车马炮齐的时候。心动不如行动,只要自己努力,从今天开始,不晚!
20xx年10月12日于金江
后记:本文草于同年10月8日,10月9日在政史地组教研活动会上交流发言,10月11日形成初稿并呈沈校长审阅,根据沈校长指示予以修改完善后定稿,在此期间得到了桂亮校长、邓启真校长、胡晓昂主任、朱文余老师以及政史地组同仁的指导帮助,特在此一并致谢!
初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 篇9
20xx年4月17至18日本人在旬阳县城关一中参加了旬阳县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能提升和复习培训,短暂的两天学习时间使我从中收获了很多。我将自己的一些看法与体会供大家一起分享。
其一、这次培训得到教育局领导和师训教研中心老师大力支持,为我们历史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我才有机会参加了这次学习。
其二、此次培训不仅使我领悟了新课程理念下对历史教师的具体要求,更重要的是面临课改,历史教师如何落实高效课堂,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县师训中心教研员赵玉萍老师做了《新要求、新思路、新理念、新方法》讲座,他从新课程背景下历史学科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的变化出发,对我县初中历史教师从专业素养、教学思路、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追梦及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指导,鼓励教师要博览群书、脚踏实地地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及专业素养。
其三、三位教师的公开课和示范课让我领略到如何进行有效教学。他们的这几节课各有特点,课堂容量之大、课堂气氛的活跃、课堂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题、导入课设计新颖、课件和导学案的设计等等,都是我今后在教学中要重点思考的内容。
其四、听了几位省级教学能手的个人成长经历,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因为他们其中也有学历低,更不说是科班出身了,他们靠的是什么取得荣誉的,四个字,勤奋拼搏,在奋斗的`过程中他们尝过失败的滋味,也享受过成功的喜悦。他们是一步步脚踏实地通过自己不懈的追求,加之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才换来今天的这份收获的。
总之,在教学这场马拉松比赛中,没有永远的终点。需要教师不断的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只有对教学充满激情,不懈追求,把教学视为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生将会更加出彩。我相信只要我们所有的历史教师认真专研,齐心协力。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改变我们目前的现状的,真正实现从素质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我们的课堂才会更加高效。
初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20xx年7月22至28日.县教育局对全县历史教师进行历史培训,主要内容是《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和《传统文化渗透历史教学》。通过学习让我受益非浅,它使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得以进一步更新,对于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一、对历史教材的认识。
原来的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目标放在教学的首位,“以知识传承为主”。在新理念指导下要“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把教材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发挥教材资源优势:利用导语(传说、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正文、资料(增强历史真实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材料阅读”(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让学生自行阅读)、动脑筋(生动有趣的问题,使学生的思想机器开动起来)、活动与探究、课后自由阅读卡(把课堂教学与课后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与技能,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同时,要注意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使传统文化与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弘扬传统文化。
二、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认识:要倡导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
要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凋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课文中的动脑筋、活动与探究等栏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将学生活动直接引入教科书体系和课堂学习过程之中。利用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启发性和开放性,突出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体现在每一节历史课教学中。通过教学实践,可以看出这些学习方式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某些内容的分角色抢演,某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资料搜集,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评价等,都可以锻炼学生查阅资料、运用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的新思路、新点子不断被开发出来,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对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认识
采用三级跳跃式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既有小组讨论(常用形式),又有游戏、角色扮演、抢答竞赛等形式,教师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与学生平等交流,教师也融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在授课中注意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如注意让学生列表进行纵横比较、中外对比,注意引导学生读图、填图,使学生学会运用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注意运用史料,帮助学生理解某一问题,并能用所学内容解答与材料有关的历史问题,等等。要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灵活编排内容,以新颖的形式,制作精美的课件,增强教材内容的直观性,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接受。
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体系,决定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也必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于教学内容的时代性、生活性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需突出。经过培训,我深切感受到这么多的变化。对于新课改,我们肩负重任,愿尽我最大的努力与课改一同成长前进。
初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 篇11
20xx年7月14日,我参加了“20xx年宁夏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会”活动,主要学习了张静老师《部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和丁丁老师的《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教学经验介绍》。通过学习让我受益非浅,两位老师的讲座充分结合历史课堂及教材的实用性,并结合一系列典型的教学案例加以阐述,给与会者带来了新的理念和具体的实施建议,尤其是丁丁老师给我的震撼,她的敬业让我有些惭愧。培训对于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来说具有更好的指导意义,使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得以进一步更新,对于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回顾对部编教材的学习,我以下几点体会:
一、新旧教材的变化。
通过专家的讲解及教学案例的展示,发现新教材与旧教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新教材内容生动,立足时序,建立时空观念;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主动探究意识加强,教师的启迪作用更加凸显,真正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理念,所以在实施新教材过程中,教师尤其应该当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一般来说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确立学习动机---积累历史知识---培养认识能力---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对相关历史知识、方法和理论的应用。新教材为构建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奠定了基础。
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我们逐渐接受、理解了新教材的核心思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无论教学思路、教材处理、教法选择、学法指导、能力培养、师生关系都要重新定位,理念上要开拓进取,内容上要推陈出新。因此,对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曾有的困惑也逐渐释然。
二、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认识。
要倡导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要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课文中的图片、材料、活动探究等栏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利用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启发性和开放性,突出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体现在每一节历史课教学中。通过教学实践,可以看出这些学习方式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某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资料搜集,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评价等,都可以锻炼学生查阅资料、运用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的新思路、新点子不断被开发出来,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对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认识。
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与学生平等交流,教师也融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关于这点,丁丁老师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她对教学的钻研和思考,如指南针、司南、罗盘的区别,自己制作指南针,包括对历史知识的熟悉程度,对一些资料信手拈来,如澶渊之战和孔府牌匾等,在教学中给学生引入,即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也增加课堂生动性。所以说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方式、方法操作应用的基础。还有在授课中注意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如注意让学生列表进行纵横比较,注意引导学生读图、填图,使学生学会运用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注意运用史料,帮助学生理解某一问题,并能用所学内容解答与材料有关的历史问题等等。要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灵活编排内容,以新颖的形式,制作精美的课件,增强教材内容的直观性,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接受。
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体系,决定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也必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总之,本次学习活动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新教材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提醒自己在教学中要不断实践和探索,不断学习和研究。向丁丁老师等优秀教师学习,最大价值的发挥自己作为历史教师的作用。
初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 篇12
这次我参加了20xx年初中历史科义务教育新课程培训。在培训中,先后听取了几位骨干老师关于新课程课标改革的专题讲座。通过学习和讨论,让我对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形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实施的初中新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同时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许多具体环节进行着诸多思考。
一、改变观念,树立全新人才培养观。
课堂教学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创新精神是“新课标”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激活学生的情感,营养学生的德性,并用自己的航标之灯,去照亮学生的希望之路。从客体走向主体,内化为学生的素质。
二、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
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艺术探究性学习活动,以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开展探究性学习,是改革和发展的一个新内容、新形式、新探索。无论如何,形式的多样性都应以激发学习兴趣、拓展研究空间、开启创新思维、营造民主气氛、培养富有个性的学生为出发点。这一切都要取决于教师要更新观念,敢于让学生畅所欲言。
三、讲授力求新颖,确立开放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妨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要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景交融的、全面开放的师生关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艺术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实践,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和表现欲望,充分发展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创造力。为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师应力求应用新颖独到的艺术方法,调整认知策略,尽量让学生参与,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课堂中去,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艺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容中与学生思想实际相吻合的知识,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我要学”愿望的驱使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调整自身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学的预期效果才能达到。把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感觉到自己是班上的平等的一员,大胆地参与艺术教学活动。启发式教学是通过引导学生自已动手、动脑、动口去获取知识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教学方法。
四、让历史更贴近生活,让历史更贴近自我。
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把握时代的脉搏”是这次历史课改的一大特色。改革要求将知识的构建和学生的个体世界紧密相连,将历史知识和社会实际相连,提倡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
以上就是我此次学习的一点心得体会,可能某些方面的认识还很肤浅,但我相信,用我对一颗对教育的执着追求的奉献之心,在以后的工作中会不断的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时刻看到自己、认识自己、丰富自己。
初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 篇13
在暑假期间农垦总局组织我们历史教师在农垦教育学院进行了集中培训,我有幸参加,感觉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下面谈谈我对本次学习的心得。
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教育着学生。当我们的老师用自己的行动给学生作出表率时,也同时给学生指明了行动的方向。如果教师说得天花乱坠,而成为行动的矮子,那所说的也无异于对牛弹琴。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榜样”意识,榜样的行动,会让我们坦然面对每一个学生,更会提升教师的自我形象。
二、拓展了视野,把握最新教学动态
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充电机会,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进一步提高了我的业务素质。还能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我坚信通过这次培训,能促使自己更加至力于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因为每一天都能面对不同风格的教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耳濡目染的东西很多。但要采他山之玉为我所用,纳百家之长解我所困却需要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许很漫长,也许会走得很累,但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会走下去,也能走下去。前边的路很长,前面的人也很多,我不能走到最前沿,但我会朝这个目标去努力。
因为终身学习已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观点已经过时,人们再也不能只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获得一辈子享用的知识技能。只有主动去掌握新概念,学习新理念,研究新问题,培养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才会使自己重视终身受益。
初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 篇14
20xx年7月22至28日.县教育局对全县历史教师进行历史培训,主要内容是《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和《传统文化渗透历史教学》。通过学习让我受益非浅,它使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得以进一步更新,对于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一、对历史教材的认识。
原来的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目标放在教学的首位,“以知识传承为主”。在新理念指导下要“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把教材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发挥教材资源优势:利用导语(传说、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正文、资料(增强历史真实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材料阅读”(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让学生自行阅读)、动脑筋(生动有趣的问题,使学生的思想机器开动起来)、活动与探究、课后自由阅读卡(把课堂教学与课后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与技能,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同时,要注意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使传统文化与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弘扬传统文化。
二、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认识:要倡导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
要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凋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课文中的动脑筋、活动与探究等栏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将学生活动直接引入教科书体系和课堂学习过程之中。利用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启发性和开放性,突出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体现在每一节历史课教学中。通过教学实践,可以看出这些学习方式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某些内容的分角色抢演,某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资料搜集,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评价等,都可以锻炼学生查阅资料、运用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的新思路、新点子不断被开发出来,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对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认识
采用三级跳跃式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既有小组讨论(常用形式),又有游戏、角色扮演、抢答竞赛等形式,教师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与学生平等交流,教师也融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在授课中注意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如注意让学生列表进行纵横比较、中外对比,注意引导学生读图、填图,使学生学会运用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注意运用史料,帮助学生理解某一问题,并能用所学内容解答与材料有关的历史问题,等等。要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灵活编排内容,以新颖的形式,制作精美的课件,增强教材内容的直观性,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接受。
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体系,决定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也必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于教学内容的时代性、生活性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需突出。经过培训,我深切感受到这么多的变化。对于新课改,我们肩负重任,愿尽我最大的努力与课改一同成长前进。
初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 篇15
本人有幸参加为期两天的20xx年宁夏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会,通过培训,对我有很大的感触和启发,现将内容整理如下,与同行的前辈和老师共同交流。
首先,在观看了教育部有关领导对这次部编教材的有关视频,反映了国家对初中历史学科的重视。其中特别提到了家国情怀的渗透,也是以往历史学科中提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或不能比拟的。通过历史学科很好的渗透家国情怀,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良的文化传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现教书育人、立人立德的教育观念,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从而很好地体现历史学科的自身价值,也为我们今后在教学中指明了方向。
第二,本次培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张静老师和丁丁老师对于部编教材的解读和有针对性的案例的分析。应了那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得事先准备一桶水”,课前的.准备工作是上好一节历史课的前提和基础,需要老师在课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具体而繁杂,特别是历史学科更注重史论结合。每当看到老师们展示的案例和视频,不禁感叹老师们能把历史课上的有声有色、有理有据,是因为确实在课下做了大量的工作,试问这样的历史课堂学生又怎会不喜欢呢?而且在讲求实证的同时,不再像过去的传统教学只是老师一味的讲解,不仅仅是“传道受业解惑”而是能不断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这样的历史课堂真正做到了“有趣”、“有料”(内容丰富,依据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有效”,所以也为我们今后上课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借鉴和帮助,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
第三,这次的部编教材是经过了多位国家级的专家和资深的教育工作者经过了审慎的考量编制的,与之前的教材相比,仅就中国史而言更加的系统和完善,能够将中国史所涉及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涉及其中,使之更加的完整。比如东汉的光武中兴,以前的教材基本就没涉及这段历史,会使学生对于两汉的内容不够清晰,东汉的内容被弱化了易造成学生知识点的盲区;再比如本次部编教材中关于唐朝的安史之乱,之前的教材也没涉及或是不作为必要内容让学生掌握,这也是有缺憾的,我们都知道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但对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却没有给予必要的交代,这不利于学生对整个唐朝历史作出完整而准确的评价。这样的例子很多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还有就是在对历史概念或是使用的措辞方面更加的准确而严谨,比如提到的“民族的交融”而不是“民族的融合”等等,也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及时提出了需要注意和指正的地方。
以上是我对本次历史培训的一点粗浅的心得和认识,仅供交流,如有不当的地方还希望各位老师及时提出并批评指正。
初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 篇16
刚刚完成了为期两天的第二轮初中历史培训,这一轮培训主要内容是分析八年级历史即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古代史。在培训过程中,各学校都展示了对教材的充分、透彻的分析与整合,让我对这两册内容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除此之外,各位老师还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的教学建议,尤其是对教材中课后部分的几项内容的利用心得更让我受益匪浅。回来之后,我认真思考、总结,对初中历史的预习有了一个大致的理解并作了汇总,在此提出与大家共享。
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历史教材是北师大版本,课本内容容量不是太大,却知识含盖面宽,对学生的论证分析能力、概括总结能力和比较评价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许多学生不把历史课当一回事,这就更加需要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实现教师历史教学的三维教学目标,而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也能够提前熟悉课本内容,理解课本中的基本知识框架,为课堂听课做好充分的学习准备。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做好历史预习工作呢?
一、指导学生预习每单元的开篇前言
每一单元的标题下都有一个本单元前言。在前言中不只是交代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还交代了本单元的历史线索和主要问题,它可以帮助学生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而中国史部分单元前言中又加入了关于世界大势的叙述,更让学生能够了解同时期世界历史的发展特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单元预习可以设计一个单元预习学案,让学生在每单元开始之前预习总结本单元主要知识结构与框架,并找出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二、指导学生注重看教材每课的导入框和开头的引言
北师大版初中教材每课的篇首都有一段简短学习导言,它虽然很短,但里面有知识介绍,有精典问题,且语言概括、精炼,本课内容也都是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的。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在课前精读这篇导言,从而对本课内容有一个浅层次的整体印象,同时在预习中也要思考其中的问题以备在课堂上思考回答。当学完课文内容后,再回首具体理解该段导言,学生就能站在宏观角度去理解课文,试着学会繁中求简,详中求略,学生的历史书面语的概括和提炼能力也一定会有提高。
三、指导学生预习教材的正文内容及其中配上的图表
课文的正文分大字和小字两种不同字体,当然大字是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主要内容,而小字部分则是对大字内容的补充与扩展,这些小字史料的引入为学生的学习大量的文献资料与学习素材,为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内容起了重要作用。所以,小字部分也要重视。
现行教材中图表数量明显增多了,有原始照片图、后人画图、表格图、地图等。这些图表简洁明快,但功能各异,我们在预习时应该学会看图学史、看图说话、看图复述正文部分相关的史实,可以以此来培养自己口语组织和表达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体会课本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更多的问题。所以,以预习中也要重视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四、指导学生预习教材后的“每课一得”“材料阅读”“自我测评”和“活动建议”
课本后的“每课一得”会让学生知道许多在教材中和现实生活中经常提到的一些历史术语、名词和概念,还有一些历史资料,它可以帮助学生补充课本知识,深入拓展视野,提高学生阅读史料的水平和从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阅读”不只提供了一段与本课有关的史料,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重要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预习这些史料与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
“自我测评”中的问题虽是一个较低层次的练习,但其作用不可小视。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低层次能力的积累是高层次能力的基础和载体。这些练习题有的再现本章节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有的是针对教材重点内容进行设疑。通过练习,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重点并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活动建议”是学习本课的一种动手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在预习中思考如何利用课本内容进行设计,也能起到整合课本内容,深入理解课本内容的作用。
我相信学生们如果能够充分发挥课前预习的作用,提高课堂效率就不再是一句空话。希望以上的几点建议能给大家一点教学上的帮助,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初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 篇17
20XX年第一学期,我有幸的参加了在河南大学举办的“国培计划”初中历史班的学习,通过这次学习,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确了历史文化底蕴、提高专业素养的重要性,提高了思想认识、提升了学习理念、丰富了专业理论、经过几个月的培训,不但使我提高了认识,而且使我学到了许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下面对此次学习总结如下:
一、通过学习,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认识、
由于工作在农村中学,对于现在教育发展现状和教师成长方面情况的了解,就像井底之蛙,对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缺乏全面的了解、通过此次学习,对目前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清楚知道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我们要以更宽广的视野去看待我们从事的教育工作,不断提高认识,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育发展对我们教师的要求、让我对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有了深入的理解与思考;通过参与学习、反思体会,帮助我准确地把握了历史学科的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的重难点,帮助我认识并掌握了教学的新方法、新手段,并且能够有效地运用到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去、在“国培计划”的学习中知名学者、专家讲座、培训学员同课异构、初中历史新课程资源交流、教师自主研修等,让学员多层面、全方位的得到提升、
二、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合理安排,收获颇丰、
(1)专家学者强大的感染力、授课专家不是史学泰斗,便是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领军人物、无论是年青还是年老,身上都有着这样一些高尚的品质:刻苦钻研、学识渊博、思想开放,实事求是、对教育事业充满了务实求真、沉着冷静、这些专家本身就是让我们学习的典范。
(2)做一个讲真话的历史教师、做一个讲真话的历史教师、所有专家的讲座,都体现一个“真”、作为历史研究或是历史教学,一定要尽可能追求和逼近历史的真实、真实是历史教学的生命,中学历史教学必须以现代唯物史观为指导,尽可能地搜集史料,复原史实是历史教师的责任、然而,教育有很强的选择性和导向性,应选择主流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并引领孩子看到社会光明的一面。
(3)做一个不断学习的历史教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一名教师要敢于担当责任,适应改革,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人文素养、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方案,从立德、立行、立言发展自己。
(4)做一个开放性、研究型的教师、做一个开放型的、研究型的教师、教师要快速成长,必须开放自己、通过这次学习认识了来自全省各地的骨干教师、名师,相信这将为学习成员带来强大的优化资源,参加学习学员一定要利用这个平台交流学习不断提升、只有研究才能促使教师从教书匠转化为能师,甚至是名师、所以学习结束后,我们应努力进行课题的研究,深入思想,提升能力。
三、通过培训,教育教学水平有很大提高,体会深刻、
(1)提高教育思想,开阔改革视野、通过这次学习,发现教育的需要远见卓识的、每位专家精彩的讲座,让我对新课程有了更高的认识、对历史思想方法的探讨,比较前沿的`教育理论知识,以及如何开展课例研究有了明确的方向、从各位专家的亲身体验,从国内教育到国外理念,让我犹如呼吸到清新的空气,为之振奋。
(2)通过学习理论,不断应用实践、通过这次学习,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论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我的教育观、正是这种换位思考,让我学会了信任学生,并不断地感受到信任带来的惊喜和力量、今后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平时的历史教学工作。
(3)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做专业型教师、在学习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孜孜以求、学无止境的氛围、在实践过程中敢于迎接挑战,便也敢于创新、可以说,是培训激励了我的意志,启发了我的心智,让我更加执着的扑在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上。
总之,在学习中,我又学到了不少新理念,反思了我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更明确了我今后的工作的方向,而我也将遵守新课程的精神,踏实、努力地做好我的工作,树立新的学生观和教学观,转变角色,重新熟悉师生关系,重视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情感,鼓励学生的个性,以责任和爱心为学生的成长服务,要求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到与学生共成长,不断追求新的自我,使自己早日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初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 篇18
9月25日,我参加了由县教研室主办的“中考备考复习研讨会”,研讨会为期两天,第一天由各中学物理教师代表分享他们各自的复习计划和策略,由县教研室杨庆龙老师做复习指导,第二天由来自西安的权老师和与会的所有老师分享他的复习策略、安排及建议。通过这两天的学习和交流,我受益颇深,接下来我就简单回顾总结一下,谈谈参加这次研讨会的感想。
一、发现自己复习教学中的不足
通过这次培训,我发现以前教学和复习中的许多弊端和不足:第一轮回归课本的复习只是对知识点的'重复和讲解,老师讲的多,结合实例的讲解比较少,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主动整理知识点,有针对性的练习比较少,缺乏对知识的整合和练习;第二轮复习中只是让学生做中考复习资料,讲解复习资料,仍然缺乏针对性,以题海战术代替复习,学生学习负担重,身心配备,处在盲目的复习题海中,效率低,复习效果差;第三轮专题复习相对来说针对性强了,但往往难度太大,不能面向全体,效果还是不好;第四轮复习是中考题测试,还是让学生一味的做题,学生面对七门课程的试卷无暇应付。
二、修改和调整复习计划
通过这次培训,我便立即修改了复习计划,将许多计划中老师讲的内容让学生去整理和归纳。我计划在第一轮复习中采取给出每一章节的考点、分值、难易程度、题型等考试信心,让学生梳理总结知识点,在整理的过程中学生可单独完成,并针对考点找两道典型的题目练习,我指导学生把握中考中的重要考点和常考考点,加强对考点的理解和记忆,如此学生对中考要考什么内容了然于心,侧面能增进学生学习的信心。
第二轮采取分层次复习,由于他们的基础和成绩不同,他们的需求也不同,对于一部分学困生,我只要求他们做比较简单的题目,鼓励他们做一些中考热点的练习;而中等学生,则要求他们基本完成复习资料的题目,实在不会的交老师解决;而对于一部分优等生,我则要求他们独立完成复习资料,帮助其他同学复习,适当给一些有难度的题目让他们探讨和交流。
三、细致研究中考题的作用
在培训中,几位教师多次提到要细致研究历届中考真题,我认为细致研究中考题对把握中考动向和考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通过研究历届中考试题,教师更清晰地知道中考要考什么;会是哪种类型的题来考;难易度如何;分值大约占多少;从而能指导教师在教学复习中把握中考重点、易考点等,如此教师能更好的把握复习的侧重点,合理安排好时间、进度,能做到事半功倍之效,可以让教师复习少走弯路,学生复习起来也轻松。
四、复习中的“三讲、三不讲”原则
在教师复习备考交流中,长岭中学一位教师针对复习中提出的“三讲、三不讲”原则,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所谓三讲为“重难点讲、疑难点讲、不会的讲”,三不讲为“学生会的不讲、始终不会的不讲、非考点不讲”。做到了“三讲三不讲”,讲得时间少了,给学生的支配的时间多了,就给了学生主动性,再加上教师适当地引导,也容易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初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 篇19
这次我参加了20xx年初中历史科义务教育新课程培训。在培训中,先后听取了几位骨干老师关于新课程课标改革的专题讲座。通过学习和讨论,让我对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形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实施的初中新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同时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许多具体环节进行着诸多思考。
一、改变观念,树立全新人才培养观。
课堂教学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创新精神是“新课标”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激活学生的情感,营养学生的德性,并用自己的航标之灯,去照亮学生的希望之路。从客体走向主体,内化为学生的素质。
二、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
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艺术探究性学习活动,以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开展探究性学习,是改革和发展的一个新内容、新形式、新探索。无论如何,形式的多样性都应以激发学习兴趣、拓展研究空间、开启创新思维、营造民主气氛、培养富有个性的学生为出发点。这一切都要取决于教师要更新观念,敢于让学生畅所欲言。
三、讲授力求新颖,确立开放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妨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要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景交融的、全面开放的师生关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艺术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实践,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和表现欲望,充分发展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创造力。为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师应力求应用新颖独到的艺术方法,调整认知策略,尽量让学生参与,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课堂中去,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艺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容中与学生思想实际相吻合的知识,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我要学”愿望的驱使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调整自身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学的预期效果才能达到。把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感觉到自己是班上的平等的一员,大胆地参与艺术教学活动。启发式教学是通过引导学生自已动手、动脑、动口去获取知识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教学方法。
四、让历史更贴近生活,让历史更贴近自我。
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把握时代的脉搏”是这次历史课改的一大特色。改革要求将知识的构建和学生的个体世界紧密相连,将历史知识和社会实际相连,提倡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
以上就是我此次学习的一点心得体会,可能某些方面的认识还很肤浅,但我相信,用我对一颗对教育的执着追求的奉献之心,在以后的工作中会不断的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时刻看到自己、认识自己、丰富自己。
初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 篇20
这次我参加了20xx年初中历史科义务教育新课程培训。在培训中,先后听取了几位骨干老师关于新课程课标改革的专题讲座。通过学习和讨论,让我对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形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实施的初中新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同时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许多具体环节进行着诸多思考。
一、改变观念,树立全新人才培养观。
课堂教学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创新精神是“新课标”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激活学生的情感,营养学生的德性,并用自己的航标之灯,去照亮学生的希望之路。从客体走向主体,内化为学生的素质。
二、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
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艺术探究性学习活动,以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开展探究性学习,是改革和发展的一个新内容、新形式、新探索。无论如何,形式的多样性都应以激发学习兴趣、拓展研究空间、开启创新思维、营造民主气氛、培养富有个性的学生为出发点。这一切都要取决于教师要更新观念,敢于让学生畅所欲言。
三、讲授力求新颖,确立开放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妨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要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景交融的、全面开放的师生关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艺术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实践,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和表现欲望,充分发展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创造力。为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师应力求应用新颖独到的艺术方法,调整认知策略,尽量让学生参与,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课堂中去,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艺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容中与学生思想实际相吻合的知识,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我要学”愿望的驱使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调整自身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学的预期效果才能达到。把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感觉到自己是班上的平等的一员,大胆地参与艺术教学活动。启发式教学是通过引导学生自已动手、动脑、动口去获取知识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教学方法。
四、让历史更贴近生活,让历史更贴近自我。
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把握时代的脉搏”是这次历史课改的一大特色。改革要求将知识的构建和学生的个体世界紧密相连,将历史知识和社会实际相连,提倡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
以上就是我此次学习的一点心得体会,可能某些方面的认识还很肤浅,但我相信,用我对一颗对教育的执着追求的奉献之心,在以后的工作中会不断的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时刻看到自己、认识自己、丰富自己。
初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 篇21
在暑假期间农垦总局组织我们历史教师在农垦教育学院进行了集中培训,我有幸参加,感觉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下面谈谈我对本次学习的心得。
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教育着学生。当我们的老师用自己的行动给学生作出表率时,也同时给学生指明了行动的方向。如果教师说得天花乱坠,而成为行动的矮子,那所说的也无异于对牛弹琴。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 “榜样”意识,榜样的行动,会让我们坦然面对每一个学生,更会提升教师的自我形象。
二、拓展了视野,把握最新教学动态
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充电机会,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进一步提高了我的业务素质。还能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我坚信通过这次培训,能促使自己更加至力于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因为每一天都能面对不同风格的教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耳濡目染的东西很多。但要采他山之玉为我所用,纳百家之长解我所困却需要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许很漫长,也许会走得很累,但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会走下去,也能走下去。前边的路很长,前面的人也很多,我不能走到最前沿,但我会朝这个目标去努力。
因为终身学习已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观点已经过时,人们再也不能只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获得一辈子享用的知识技能。只有主动去掌握新概念,学习新理念,研究新问题,培养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才会使自己重视终身受益。
初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 篇22
20xx年7月13-14号,我参加了宁夏部编七年级历史教材培训,观看了教育部朱之文副部长关于做好“三科”教材培训工作的讲话视频;聆听了张静老师有关于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教材介绍和教学建议;同时学习了丁丁老师关于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教学案例展示及评析。
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讲解及教学案例的展示,了解新教材与旧教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新教材内容生动,教师的启迪作用更加凸显,真正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理念
部编七年级历史教材,把知识目标放在教学的首位,“以知识传承为主”。在新理念指导下要 “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把教材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发挥教材资源优势:利用导语、正文、资料、“史料研读”、“相关史事”、“课后活动”、“课后知识拓展”。
在学生学习方式上,要倡导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要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凋接受性学习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
充分利用课文中的“相关史事、史料研读等栏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将学生活动直接引入教科书体系和课堂学习过程之中。利用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启发性和开放性,突出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学习方式体现在每一节历史课教学中。
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与学生平等交流,教师也融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在授课中注意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注意运用史料,帮助学生理解某一问题,并能用所学内容解答与材料有关的历史问题。
经过这次培训,我对教学方法与技能,以及部编历史教材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无论教学思路、教材处理、能力培养、师生关系都要重新定位,理念上要开拓进取,内容上要推陈出新,在形式上革故鼎新。争取将部编历史教材的理念充分的融入到以后的教学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