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习惯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2024/06/01心得体会

西西文学整理的习惯养成教育心得体会(精选24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习惯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篇1

我有一个好习惯――节约。它一直伴随我成长。

记得有一次,父母就教我背什么唐代李绅的《悯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什么“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那时,我并不知道这是要我节约粮食,但却我在节约美德熏陶中渐渐长大。

上学了,老师教育我们:“你们虽然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好,但不要摆阔气,讲排场,要从小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我们的祖国还不富裕,资源不足,你们要从小树立节约的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我记住了老师的.每一句话,也逐渐养成了节约。我知道节约是一种素质,一种美德,一种品格。我经常把一张纸两面用,把用短的铅笔套上笔筒写,把叔叔阿姨给我的压岁钱存起来。

记得有一次我们上科技课,老师讲了节约的许多方法,我回家立刻开始尝试:用塑料袋套在浴室喷头上,第二天一看,果然滴了一大袋水,我把它们收集起来,用来冲厕所,父母看见了大加赞赏。

我心中,潜意识养成了节约的好习惯。我记得爸爸说过“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妈妈告诉我“节约是一种远见,一种战略眼光,一种智慧。”在他们的引导下,我每次外出聚餐,剩下的食物能打包的我都要求打包,大人们都说我从小有节约的品德。

习惯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篇2

小时候妈妈就对我说,人人都要从小就养成好习惯,因为这对以后的成长大有裨益。从小学开始,每册语文书都有两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可见,养成好习惯确实很重要。而我也确实从小学便有了许多好习惯。

刚上小学时,妈妈让我每天回家先把当天的课程复习一遍,复习完之后再写作业,最后再预习次日的课程。我虽然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可还是照做了。刚开始我也非常不习惯,因为我的写字速度很慢,而这样做又很费时间,所以我每天完成任务都会很晚。但不管怎样,妈妈还是坚持让我每天这样,对我说要养成这样的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当我习惯了这样时,我对当天学习的课程了解愈来愈深,写作业的速度也愈来愈快,学习成绩也渐渐上升。这时,我不禁明白了妈妈的良苦用心,同时更明白了好习惯对成长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个好习惯就是爱读书。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便喜欢上了阅读,像《汤姆·索亚历险记》、《昆虫记》等都是我的最爱。读书读得多了、久了,我便渐渐了解了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我不仅拓宽了视野,陶冶了情操,更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这个好习惯很多次都帮了我大忙,使得我的成长更加美好。

诸如此类,我还有一些好习惯,都使我不断进步,离成功越来越近。朋友,养成好习惯对你的一生都大有裨益,它会使你更快的走向成功,养成一些好习惯吧!

习惯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篇3

天气渐渐变得炎热了。近来常有些家长会对我们说:“老师请你帮忙多督促我的孩子多喝些水,他在家很不喜欢喝水,要多补充水分,多喝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我说:“我们每次都会提醒孩子们去喝水,他们都有喝的,我会多关注的。”通过家长的提醒,我每次孩子们在喝水的时候,都特别注意他们的喝水情况。

后来我发现有的孩子只喝一口水润润嗓子;有的孩子喝两三口水;还有的水倒是倒得挺多,但是杯子里的水没有全喝了,而是乘老师不注意偷偷倒掉了。甚至有的孩子因为不喜欢喝热水,直接去接学校的生水喝。发现了这样的问题后,我及时的对幼儿们进行了一起教育。通过小故事、图片等,让幼儿们了解到多喝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补充水分对我们身体的重要性。孩子喝水的`习惯问题,看起来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细节,如果没有去关注,它也随着时间、秒针一走而过,但是孩子喝水的好处,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但是培养孩子喝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我们去观察、去实践才能够找到最好的办法。我们的工作正是这样,说起来也许没多少大事,仔细想想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是一些在生活中最基本的工作。让我们时刻关注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把工作越做越好!

习惯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篇4

俗语说:树大自然直。其实,很多“树”长大后并不直。作为一名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深深地感到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身为家长,面对着我天真活泼的小孩,更是体会到良好习惯的从小养成对一个人的一生发展有深远影响。最近,我认真拜读了著名教育专家关鸿羽教授《教育就是养成习惯》感觉受益匪浅,书中介绍的很多方法对具有教师和家长两重身份的我有重大指导意义。

很多教师和家长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我也有这样的经历:在孩子的行为习惯上花费了不少精力和时间,可就是收效甚微。孩子不是被管、卡、压得笔管条直,就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大有“老猫不在,耗子造反”的劲头,让人伤透脑筋。关鸿羽教授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习惯养成教育应以“训练法为主,其它多种方法为辅”的策略。他认为,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只有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严格要求、反复训练才是养成习惯的好方法。

读到这,我不禁脸发烧了。是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仔细回忆一下,我们平时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工作中是否持之以恒了呢?有没有时时抓、日日抓、周周抓、月月抓”呢?的确,当我在埋怨学生和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作为引导者的自己也应负有缺乏耐性的责任呢!我想,只要我们能坚持抓好这项工作,做什么事都能“一竿子插到底”,孩子们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指日可待了

在这里,关教授还给大家提出了几点建议:训练要严之又严,训练要激发兴趣,结合孩子的特点,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还要分清层次循序渐进。让孩子明确每一项具体要求,并进行具体指导。在训练过程中,反复强调已形成的良好行为,抓住积极因素,耐心疏导。习惯差的`孩子的确非常令人讨厌,其实,并不是这些孩子天生就是这样的,应该认识到,孩子的不良习惯的养成也有客观原因:譬如家庭教育的不当、学校教育的偏差、社会环境的不良等。作为家长和教师,更不应放弃对他们的教育。习惯差的孩子自觉性较差,自控力弱,在转变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有的家长遇到一点挫折时,觉的心灰意冷,不是把教育的责任丢给老师,扔下“老师,我管不了,这娃儿太调皮了。

交给你我放心。”这两句话就心安理得地走掉,或者是雷霆大怒,挥舞拳头,给孩子一顿饱打;有的教师在矫正孩子不良习惯的时候,觉得自己苦口婆心却毫无用处,于是失去耐性,对孩子冷嘲热讽。这样,不仅前功尽弃,而且还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产生“破罐破摔的”心理。针对这种现状,关教授一再强调培养孩子要反复抓,抓反复,而且,要用真心实意的关心、爱护、尊重去对待他们,消除他们的抵触心理,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自愿接受。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矫正坏习惯是不能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耐心地训练学生,也需要多方面的教育力量协同配合,才能达到最终目的。

总之,拜读这本书后,我深刻体会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注意习惯的培养,从小养成好的习惯,就会使自己受益一辈子,;相反,如果一不小心养成了某种坏习惯的话,就会在你一辈子受其害,而吃尽苦头。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的。所以,我们要教育同学们从小养成习惯时,一定要养成好的习惯,不要养成坏的习惯。否则的话,它会影响到你的学习,你的工作,甚至你一生的生活。

习惯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篇5

本学期通过对MATLAB的系统环境,数据的各种运算,矩阵的分析和处理,程序设计,绘图,数值计算及符号运算的学习,初步掌握了MATLAB的实用方法。通过理论课的讲解与实验课的操作,使我在短时间内学会使用MATLAB,同时,通过上机实验,对理论知识的复习巩固实践,可以自己根据例题编写设计简单的程序来实现不同的功能,绘制出比较满意的二维三维图形,在实践中找到乐趣。

MATLAB是一个实用性很强,操作相对容易,比较完善的工具软件,使用起来比较方便,通过操作可以很快看到结果,能够清晰的感觉到成功与失败,虽然课程中也会出现一些小问题,但是很喜欢这门课程。在为学习这门课前就听说了他的强大,因为现在的很多模型都是需要这些分析软件的。曾经旁听过学校数学建模的课程,当时老师用的是lingo。对那个只需要U盘携带就可以安装的小东西记忆深刻。等到学习matlab时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王道啊。

它不仅有强大的运算功能,还有强大的绘图功能,虽然学习了有一个学习,但是我对他的'了解额仅仅是一点点,或许连入门都谈不上。因为我学习时了解到一个现实。就是matlab的学习依赖有比较好的数学功底,其中我看最经常运用到的就是矩阵。我从网上了解到matlab是一门高等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东西,学习它必须具有相应的数学和计算机知识。然而很可惜,我的书写不是很好。每次讲到这个部分的时候就觉得听说理解无能了。特别是我今年还是大三。虽然这学期的学习的时间短暂,就算时间足够,老师也不能把所有的都讲解给我们,因为一个软件的功能需要我们自己不断的去摸索,老师也不可能知道所有。老师只是个指路人,最终的学习还是要靠自己。而且在摸索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发现和体会学习的快乐。痛并快乐着是种常态了吧。

自我感觉学习matlab与其说是学习一门软件,更不如说是学习一门语言。用一种数理的语言描述现象,揭示表象下的规律。此外,我认为matlab中的作图功能很强大,不仅简单的函数现象可以明确画出,而且一些点状物,甚至立体图也可以画出。大一上微积分的时候,老师曾经多次在课件中加入用matlab画出的图来。不论是一维二维三维等等,都能很好的画出来。只要能编写出函数式,在短短的几秒之内,他就会呈现在你眼前。另外就是图形的直观性,这是由阴影的制作的。而且可以根据需要,坐标图上加标题,坐标轴标记,文本注释级栅格等,也可以指定图线形式,比如是虚线。颜色也可以自己来定。可以在同一张图上画,也可以单个显示。

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以前学过access中的select语言,觉得就编写这方面是有共性的,但是matlab的编程语言似乎更多更复杂一点,这是由于涉及的数学模型,数学公式更多的原因。可是今年的这门课真的是让我感到没学到什么,估计也是因为我抱着看一看的随意态度来的吧,也没有那种遇到不懂的就一定要弄懂它的决心和毅力。说什么都是借口了,无法掩饰我没有学好它的事实。事实上,我觉得今年这门课的重点并不是让我们掌握这种软件的具体用法,而是主要向我们展示如何用它去解决一些金融问题,数学问题。这点让我很郁闷,因为我不懂得原理,听起来这门课倍感吃力啊。可是嘛,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又有谁可以断言我接下来的生活中不能好好学习这个东西为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研究兴趣带来方便呢。

从大学开学的见闻到现在学习MATLAB,感觉这是一个很好的软件,语言简便,实用性强。作为一个做新手,想要学习好这门语言,可以说还是比较难的。在我接触这门语言的这些天,除了会画几个简单的图形,其他的还是有待提高。从另一个方面也对我们大学生提出了两个要求——充实的课外基础和良好的英语基础。在现代,几乎所有好的软件都是来自国外,假如不会外语,想学好是非常难的。

其实想要学习好一们语言,不能只靠老师,关键是自己。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是有抵触意识的,不可能把老师的所有都学到。学习这门语言,不光是学习一种语言,更重要的事学习一种方法,一种学习软件的方法,还有学习的态度。

总结一下,学习任何一门语言:态度决定一切。不论是英语还是计算机语言。其实以前上高中的时候接触过这种编程语言,当时记得最头疼的就是循环语句,但是在matlab中这种东西用的就比较少了。语言语句都是很简洁利落的,都是一枪瞄死靶心的那种,很直接,这也让我减轻不少心理负担。

其实学习这种事,与其说学习什么具体的东西,更不如说是学习一种态度,从种种波折中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不足。心情会沮丧,也会豁然开朗。光想不练假把式,不论想的再多,不实际运用还是没有用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华山再高,顶有过路。

几点对于学好matlab很重要:兴趣、悟性、勤奋、坚持。

兴趣,不知道哪位名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觉得非常有道理,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这样才能主动学习,并且学好到精通。

悟性,通常人认为指顿悟,慧根,我觉得就是对一个问题不断的思索,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融合,获得属于自己的知识。有很多事情、问题,都是可以想明白的。只有不停的想,才能想明白,想透彻。

勤奋,一勤天下无难事。从古到今,有多少名人不是有勤奋而得来成功的。现在的年轻人,一代比一代聪明。要不被别人淘汰,要超越别人,只有靠时间堆出来。每天多学一些,多积累一些。学习matlab也一样,想要学会,使用熟练,不花时间练习,写代码,亲自运行调试,是很难掌握好的。

坚持,认准了的事情,就坚持做到底,直到有所收获。事实上,很多人实现不了自己的目标,很大程度上就是少了一种坚持、非要把事情干到底的精神,他们往往浅尝辄止,因此眼睁睁失去了可能到手的成功。光有兴趣,只有三分钟的热情是很难成事的。很多事情的成功取决于踏平坎坷地坚持的毅力。看准了的事情,如果没有百折不挠的坚持,绝难取得成功。看准的事情就不屈不挠地坚持干下去直至成功,才是智者的唯一选择。每一个人都明白所有梦想的实现都需要努力,然而,很多人只所以没有实现心中的梦想,就在于多了空想、犹豫,少了努力坚持。

习惯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篇6

天气渐渐变得炎热了。近来常有些家长会对我们说:“老师请你帮忙多督促我的孩子多喝些水,他在家很不喜欢喝水,要多补充水分,多喝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我说:“我们每次都会提醒孩子们去喝水,他们都有喝的,我会多关注的。”通过家长的提醒,我每次孩子们在喝水的时候,都特别注意他们的喝水情况。

后来我发现有的孩子只喝一口水润润嗓子;有的孩子喝两三口水;还有的水倒是倒得挺多,但是杯子里的水没有全喝了,而是乘老师不注意偷偷倒掉了。甚至有的孩子因为不喜欢喝热水,直接去接学校的生水喝。发现了这样的问题后,我及时的对幼儿们进行了一起教育。通过小故事、图片等,让幼儿们了解到多喝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补充水分对我们身体的重要性。孩子喝水的'习惯问题,看起来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细节,如果没有去关注,它也随着时间、秒针一走而过,但是孩子喝水的好处,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但是培养孩子喝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我们去观察、去实践才能够找到最好的办法。我们的工作正是这样,说起来也许没多少大事,仔细想想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是一些在生活中最基本的工作。让我们时刻关注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把工作越做越好!

习惯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篇7

俗语说:树大自然直。其实,很多“树”长大后并不直。作为一名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深深地感到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身为家长,面对着我天真活泼的小孩,更是体会到良好习惯的从小养成对一个人的一生发展有深远影响。最近,我认真拜读了著名教育专家关鸿羽教授《教育就是养成习惯》感觉受益匪浅,书中介绍的很多方法对具有教师和家长两重身份的我有重大指导意义。

很多教师和家长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我也有这样的经历:在孩子的行为习惯上花费了不少精力和时间,可就是收效甚微。孩子不是被管、卡、压得笔管条直,就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大有“老猫不在,耗子造反”的劲头,让人伤透脑筋。关鸿羽教授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习惯养成教育应以“训练法为主,其它多种方法为辅”的策略。他认为,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只有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严格要求、反复训练才是养成习惯的好方法。

读到这,我不禁脸发烧了。是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仔细回忆一下,我们平时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工作中是否持之以恒了呢?有没有时时抓、日日抓、周周抓、月月抓”呢?的确,当我在埋怨学生和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作为引导者的自己也应负有缺乏耐性的责任呢!我想,只要我们能坚持抓好这项工作,做什么事都能“一竿子插到底”,孩子们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指日可待了。在这里,关教授还给大家提出了几点建议:训练要严之又严,训练要激发兴趣,结合孩子的特点,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还要分清层次循序渐进。让孩子明确每一项具体要求,并进行具体指导。在训练过程中,反复强调已形成的良好行为,抓住积极因素,耐心疏导。习惯差的孩子的确非常令人讨厌,其实,并不是这些孩子天生就是这样的,应该认识到,孩子的不良习惯的养成也有客观原因:譬如家庭教育的不当、学校教育的偏差、社会环境的不良等。作为家长和教师,更不应放弃对他们的教育。习惯差的孩子自觉性较差,自控力弱,在转变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有的家长遇到一点挫折时,觉的心灰意冷,不是把教育的责任丢给老师,扔下“老师,我管不了,这娃儿太调皮了。

交给你我放心。”这两句话就心安理得地走掉,或者是雷霆大怒,挥舞拳头,给孩子一顿饱打;有的.教师在矫正孩子不良习惯的时候,觉得自己苦口婆心却毫无用处,于是失去耐性,对孩子冷嘲热讽。这样,不仅前功尽弃,而且还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产生“破罐破摔的” 心理。针对这种现状,关教授一再强调培养孩子要反复抓,抓反复,而且,要用真心实意的关心、爱护、尊重去对待他们,消除他们的抵触心理,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自愿接受。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矫正坏习惯是不能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耐心地训练学生,也需要多方面的教育力量协同配合,才能达到最终目的。

总之,拜读这本书后,我深刻体会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注意习惯的培养,从小养成好的习惯,就会使自己受益一辈子,;相反,如果一不小心养成了某种坏习惯的话,就会在你一辈子受其害,而吃尽苦头。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的。所以,我们要教育同学们从小养成习惯时,一定要养成好的习惯,不要养成坏的习惯。否则的话,它会影响到你的学习,你的工作,甚至你一生的生活。

习惯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篇8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了一个新的一年级。刚刚从幼儿园升上来的小朋友们行为习惯都不适合小学生的要求。好动,好说,注意力不集中,不会倾听好像是他们的天性。

我深深地知道: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因此,从一开始就要认真抓好,决不可有半点的马虎。万事开头难,面对三十九个活蹦乱跳的孩子,我不知从何抓起。与孩子们这几天的接触了解中我感受到:我应该从举止们都要进行优秀队员的评比,树立典型,通过评比和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这样使学生的养成教育的评价具有强烈的激励性。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少成若天性,习惯成天然。小学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是建设良好班级的保证。因此,在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应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

习惯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篇9

小时候妈妈就对我说,人人都要从小就养成好习惯,因为这对以后的成长大有裨益。从小学开始,每册语文书都有两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可见,养成好习惯确实很重要。而我也确实从小学便有了许多好习惯。

刚上小学时,妈妈让我每天回家先把当天的课程复习一遍,复习完之后再写作业,最后再预习次日的课程。我虽然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可还是照做了。刚开始我也非常不习惯,因为我的写字速度很慢,而这样做又很费时间,所以我每天完成任务都会很晚。但不管怎样,妈妈还是坚持让我每天这样,对我说要养成这样的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当我习惯了这样时,我对当天学习的课程了解愈来愈深,写作业的速度也愈来愈快,学习成绩也渐渐上升。这时,我不禁明白了妈妈的.良苦用心,同时更明白了好习惯对成长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个好习惯就是爱读书。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便喜欢上了阅读,像《汤姆·索亚历险记》、《昆虫记》等都是我的最爱。读书读得多了、久了,我便渐渐了解了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我不仅拓宽了视野,陶冶了情操,更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这个好习惯很多次都帮了我大忙,使得我的成长更加美好。

诸如此类,我还有一些好习惯,都使我不断进步,离成功越来越近。朋友,养成好习惯对你的一生都大有裨益,它会使你更快的走向成功,养成一些好习惯吧!

习惯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篇10

天气渐渐变得炎热了。近来常有些家长会对我们说:“老师请你帮忙多督促我的孩子多喝些水,他在家很不喜欢喝水,要多补充水分,多喝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我说:“我们每次都会提醒孩子们去喝水,他们都有喝的,我会多关注的。”通过家长的提醒,我每次孩子们在喝水的时候,都特别注意他们的喝水情况。

后来我发现有的孩子只喝一口水润润嗓子;有的孩子喝两三口水;还有的水倒是倒得挺多,但是杯子里的水没有全喝了,而是乘老师不注意偷偷倒掉了。甚至有的孩子因为不喜欢喝热水,直接去接学校的生水喝。发现了这样的`问题后,我及时的对幼儿们进行了一起教育。通过小故事、图片等,让幼儿们了解到多喝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补充水分对我们身体的重要性。孩子喝水的习惯问题,看起来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细节,如果没有去关注,它也随着时间、秒针一走而过,但是孩子喝水的好处,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但是培养孩子喝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我们去观察、去实践才能够找到最好的办法。我们的工作正是这样,说起来也许没多少大事,仔细想想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是一些在生活中最基本的工作。让我们时刻关注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把工作越做越好!

习惯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篇11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了一个新的一年级。刚刚从幼儿园升上来的小朋友们行为习惯都不适合小学生的要求。好动,好说,注意力不集中,不会倾听好像是他们的天性。

我深深地知道: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因此,从一开始就要认真抓好,决不可有半点的马虎。万事开头难,面对三十九个活蹦乱跳的孩子,我不知从何抓起。与孩子们这几天的接触了解中我感受到:我应该从举止们都要进行优秀队员的评比,树立典型,通过评比和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这样使学生的养成教育的评价具有强烈的激励性。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少成若天性,习惯成天然。小学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是建设良好班级的保证。因此,在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应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

习惯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篇12

在为期一周的暑期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然而最让我深受启发的是:了解到了有关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知识,这仿佛为我今后的教学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往往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分数,甚至出现了“唯分数论”的观点。评价一个学生也是以此为基准,至于所说的德、智、体、美、劳,很多老师都忽视了。而我也不例外。静下心来反思自己近三年来的教学,我认为要做一名好教师,不仅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的规律,具有教学和教育的各种能力,而且必须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应当是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终身学习将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而作为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教师,更应要求以终身教育为目标,将终身学习贯穿于一生。不能让让学生成为分数的机器,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具有良好素养的人。我想,今后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着想

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加坚信了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做法是对的。我清楚的知道智力、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同时还注重教学中德育、智育、体育等“五育”渗透交织。我从不占用音、体、美等课程,也不把剥夺学生上这些课的权利作为惩罚教育的手段,只有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了,教师才有成功后的喜悦。时下少年儿童的心理问题尤显突出,在健康人格中,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学习,我会更加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当听到有学生说“我不行”、“我不敢”的话语时,我总是鼓励他们:“去试试”、“你挺不错的”。在全体学生面前,我从不揭个别学生的短,让学生觉得老师尊重他,没有失去自尊心,慢慢地对自己也开始有了一点信心,这时候,我再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展现自己,以证实自己的能力。特别是得到老师、同学的关怀与鼓励后,他们肯定了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从而树立了自信心,更好地全面发展,成为一个生理和心理都健康发展的中学生。

2、对学生信任和宽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之中享受成功。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宽容,相信学生的能力并想方设法锻炼提高学生的能力。我经常对学生说:想一想,你应该怎么做,而不是你必须这样做。在人品上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哪怕是学生有过失的时候,同样相信学生有改正过失重新开始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去批评、打击,这样反而会让他们失去信心,越来越沉默,不能健康发展。我不仅关注学生的现在,更关注学生的将来,利用现在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基础,让学生做未来发展的设计师。

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作为一种能力和品质,作为人的智力的核心,它是人的智慧的集中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建立“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新模式,营造学生思维的平台。思维的发展,需要土壤,需要平台。好的教学策略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进一步释放学生的思维潜能、进一步保护学生的思维火花。凡是学生能通过自己努力学到的知识,绝不授予学生,凡是学生经过思考能解决的问题,就放手让学生去思考,把“教—学”活动中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生当成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既给了学生思维的.自由,也给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压力,从而迫使学生去思考。只有主动思考,不断思考,才能让学生不断进步,从而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4、经常反思,不断提高

反思是教师得以成长和不断进步的必备条件。素质教育和新教育已悄然来到了我们身边,教育工作既要有实干精神,又善于开动脑筋,善于在反思中运用新技术、新理念解决教育教学存在问题。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经途径,反思是教师进步的一大阶梯。我们要在反思中扬长避短,在新形势下以自己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目标。当然,反思不仅仅是停留在脑海中,更重要的是撰写教育和教学反思。这样在反思中积累成功的经验,才能不断进入教育教学新境地的钥匙,不断提高自己对教师道德的认识,规范自身的教师道德行为。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完善人格、激励意志,并对学生给信任和宽容,让学生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会反思和积累,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积极改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良好道德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塑造有创造力的学生,并能在新教育的路上不断成长。

以上所述,仅是我学习后的一点浅显体会。“只有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习惯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篇13

养成教育是目前教育界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人们对它的解释大同小异。有的人认为养成教育是“教育者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引导受教育者认识、体验和实践基本道德规范,全面培养和提高人的‘知、情、意、行’,最终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有人认为“养成教育就其实质说,是培养儿童行为习惯,使其言谈举止规范化的教育”。也有人认为,“养成教育是指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和途径,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培养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它以社会公德、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规范为主要内容,以儿童为主要对象,旨在使其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的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概括起来,关于养成教育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指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道德行为,也包括其他方面的行为,如学习行为;另一种解释只针对道德行为。但人们都承认养成教育应重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绝大多数人认为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但也有人认为养成教育不只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还包括道德品质的培养教育。对于养成教育的性质,绝大多数人认为,养成教育是德育的目标。但我们认为,养成教育既是德育的途径,又是德育的重要目标。确切地说,养成教育是指培养幼儿形成良好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过程,既包括培养,也包括形成,培养是途径,形成是目标。对养成教育概念的界定无疑会影响养成教育的实施,因此,有必要对养成教育的实质作一初步分析。养成教育的思想起源很早,养成教育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养成教育的思想早在古代就有,如在孔子教育思想中就有“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王炳照先生认为,“中国古代传统教育实质上是一种人格养成教育”,就是“教人学会做人”。养成教育思想被叶圣陶先生进一步发展。他曾经这样概括教育的本质:“‘教育’这个词,往精深方面说,一些专家可以写成巨大的著作,可是就粗浅的方面说,‘养成好习惯’一句话也就说明了它的含义。”在叶圣陶先生的多次论述中,养成教育的含义是宽泛的,既包括德育,也包括智育、体育等。

究竟如何看待养成教育?我们认为,养成教育主要是指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因为目前养成教育的提出是与德育工作密切相关的,更确切地说是与德育的有效性问题密切联系的。长期以来,虽然我们对德育工作给予了充分重视,但德育的有效性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成人公共道德行为习惯欠佳、青少年道德行为问题及青少年犯罪问题等都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加强道德教育是目前我国教育中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养成教育是在此背景下,针对我国儿童青少年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是与德育密切联系的。幼儿期作为儿童社会化的初级阶段,在儿童道德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幼儿期是培养道德品质、形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基础阶段,是道德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

(一)幼儿期是儿童是非观念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

儿童道德的发展以是非观念的形成为基础,是非观念的形成是儿童道德观念发展的前提。然而,人们往往认为孩子小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因而忽视儿童是非观念的培养。实际上,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学前阶段的儿童是非观念开始萌芽,儿童在与外界特别是父母等成人的交往过程中,逐步了解行为的限度,掌握行为的界限,形成最初的是非观念。新生儿通过哭的方式与外界交往,他们的哭最初是由于生理的原因,如饥饿、身体不舒服等,孩子哭

了以后成人的第一反应是对新生儿的照料。逐渐地,孩子会产生对成人的依恋,表现为身边没人时也会哭,于是成人马上过来陪伴。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逐渐认识到哭是一种手段,当他们有什么需要时就会用哭来达到目的。而如果成人无原则地满足,孩子就会将哭作为要挟成人的最锐利的武器。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没有是非观念,判断对与不对的标准完全出于个人的需求。一旦家长不能时时事事都依从孩子时,孩子就会表现得非常任性,让家长无计可施。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往往会采取打骂的方式以暂时阻止孩子的不当行为。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他们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任性”或“不懂事”。在他们的观念中往往是自己想要的就是对的,并且判断标准模糊,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把会不会挨打作为能否做某事的标准。有些孩子则形成了较为稳定、正确的是非观念,他们知道哪些事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是不可以做的。经父母劝说后,他们马上会放弃不合理要求,从内心接受规则。这些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懂事的”孩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表明:在整个学前期,儿童逐渐了解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通过与他人交往,儿童逐渐积累经验,形成是非观念,从而调节自己的行为。

(二)幼儿期是儿童基本道德行为习惯初步形成的时期

行为的稳定性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初步形成的特征之一,即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表现出的行为的一致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儿童在3岁左右就已经表现出个人行为的独特性,如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任性行为在岁儿童身上就已经表现得很明显,有的.孩子想要什么东西时,会采用哭闹甚至踢打成人的方式。而到了幼儿末期,作为个人特征之一的自我控制已经达到了非常稳定的程度。我们采用实验室情境性观察的方式对3—5岁幼儿的自我控制进行了研究,研究采用二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这二因素分别是不同难度的任务(包括难任务和容易任务)和不同对象在场(女大学生在场和母亲在场),然后将两个因素匹配,形成4种情境。研究结果发现,大约一半的3岁儿童在情境中的行为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说明3岁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而5岁儿童在各种情境中的行为都表现出了非常强的一致性,不管是什么样的任务,也不管是谁在场儿童都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这个研究结果证实了学前儿童的自我控制已经达到非常稳定的水平,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行为习惯这一观点。相对的稳定性是指到了幼儿末期已经出现较为明显的个别差异,即我们所说的个性特征,同时,儿童此时形成的个性还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存在变化的可能性。如果没有特殊的环境、事件或特殊的教育矫正,儿童的个性会在此基础上顺其自然地发展,因此我们说,幼儿期儿童个性(包括道德)的发展是其日后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幼儿期道德品质的初步形成对儿童曰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幼儿期道德品质的初步形成对儿童人小学、中学以后的道德发展有长期的、重要的影响。如儿童是非观念的掌握对儿童入小学以后的道德行为、青少年的违法行为都有着直接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如早期比较任性的孩子进入小学后会出现更多的行为问题。有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由于不辨是非发生了偷窃行为,其原因是听到同班一个同学告诉他,有个同学铅笔盒里有零用钱,并让他去拿,他就去拿了,然后和几个同学出去买零食。这位儿童正是由于缺乏是非观念,才会表现出问题行为。进入青少年期,那些早期没有形成是非观念的青少年,一方面表现为自我中心,缺乏是非观念和道德观念,很难形成法制意识;另一方面,由于青少年时期同伴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他们与不良同伴接触后因为盲从而发生违法行为的可能性很大。这些孩子的自主性往往很差,对青少年违法行为的研究也证明了自主性对青少年违法行为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关于青少年违法行为与家庭关系的研究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研究者直接把关注的焦点集中于研究青少年自主性与青少年违法行为的关系,认为自主性的缺乏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而从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现状中可以发现,青少年犯罪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团伙犯罪。在团伙犯罪中,除了个别主犯,其余多是从犯,而对于这些青少年来说,自主性的缺乏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导致犯罪的因素。因此,我们曾经明确提出,青少年违法行为的预防应从家庭开始,即从儿童自主性的培养着手。

综上所述,幼儿期是儿童道德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家长和教师要重视儿童早期的道德教育,注重幼儿是非观念及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以促进儿童良好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的形成,为儿童个性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习惯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篇14

养成教育指的是培养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教育。一个人良好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持续、渐进、积累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形成的。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那么,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以下是自从我校大队部开展学生德育行动以来,本人就我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情况的工作心得。

开学初我校大队部开展了“一人一岗,各负其职”的活动。让学生明白每一个学生在学校中都是“小主人”,他们有权利和义务为学校做出自己的贡献。学校的光荣与耻辱是和他们各自的表现是分不开的.。我对学生说,你的一点点失误就可以给学校带来批评和抹黑。相反,你的一点点进步和努力就可以给集体带来表扬和荣誉。所以说每一个人都关系着集体的荣辱,只有大家全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集体才可能拥有更多的光荣。

在集体中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有专人负责,这样就可以使老师更好地进行管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强烈的责任心。所以我为他们进行岗位的分工。当每一个学生都有了自己岗位后,就要向他们宣布各自岗位的职责,使他们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去做。每个学生,只有他在集体中承担一定的责任时,他的积极性才能得以最充分的发挥。如我对每个学生在保持教室的清洁中都有明确的责任分工,落实到每一个人上,如每人座位周边必须做到没有纸屑,值日生做到收拾讲台,倒垃圾,保持教室干净整洁等。卫生部长及时检查,真正做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做了自己查。既培养了责任感,锻炼了能力,又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的不同,难免会有不负责任的学生,对自己所管理的不去尽职。如果这样的话,就很难起到活动的效果,所以,在活动中还需要所有的同学们在站好自己岗位的同时去监督和提醒其他的同学,做到“互帮互助,整体进步”。每个周末留一定的时间让各个班干部对一周学生的岗位工作进行总结,肯定做得好的地方,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明确下一周努力的方向。

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我班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班风班貌良好,学生自觉、自律、自信、自强。当然也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如行为习惯训练还需关注细节,注意从细小处入手。

习惯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篇15

天气渐渐变得炎热了。近来常有些家长会对我们说:“老师请你帮忙多督促我的孩子多喝些水,他在家很不喜欢喝水,要多补充水分,多喝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我说:“我们每次都会提醒孩子们去喝水,他们都有喝的,我会多关注的。”通过家长的提醒,我每次孩子们在喝水的时候,都特别注意他们的喝水情况。

后来我发现有的孩子只喝一口水润润嗓子;有的孩子喝两三口水;还有的水倒是倒得挺多,但是杯子里的水没有全喝了,而是乘老师不注意偷偷倒掉了。甚至有的孩子因为不喜欢喝热水,直接去接学校的'生水喝。发现了这样的问题后,我及时的对幼儿们进行了一起教育。通过小故事、图片等,让幼儿们了解到多喝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补充水分对我们身体的重要性。孩子喝水的习惯问题,看起来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细节,如果没有去关注,它也随着时间、秒针一走而过,但是孩子喝水的好处,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但是培养孩子喝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我们去观察、去实践才能够找到最好的办法。我们的工作正是这样,说起来也许没多少大事,仔细想想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是一些在生活中最基本的工作。让我们时刻关注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把工作越做越好!

习惯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篇16

XX年3月8日下午,作为班主任代表我在一中会议室听取了一小吕银普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汇报,对我来说,虽从事班主任工作二十多年,但感悟太深,受益匪浅。浅谈几点收获。

一、在课堂上,学习习惯最重要

1、关注书包文化。学生天天背书包上课,银普老师从关注学生的书包做起,形成自己特色的“书包文化”,值得借鉴。

2、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老师在强调书写方法的同时,要注意各学科之间的协调运作,步调一致才能取得胜利。

3、教师要不断积累良好的学习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二、在学校这个家庭中如何做人

1、培养学生尊师。看到学生做好事,要大力表扬,产生轰动效应,此时教师因势利导,使他意识到老师对他的'关注,感觉到教师的伟大,进而影响到班务工作的执行。

2、助人的习惯。通过典型事例,教师大肆渲染,烘托氛围,使学生学会友善,意识到帮助他人同时也快乐自己的理念。

3、学会宽容培养自信。遇到学生之间不和谐的问题,教师要把握实质,通过事例教育他们学会宽容、不纠结。对待差生,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点拨表彰,使他觉得我也行,不断增强他的自信。

三、培养学生做事有序的良好习惯

1、在班务活动中,通过有秩序地摆放学习用品、值日用品、良好的卫生习惯等培养学生做事有序的良好习惯。

2、遇到纷繁琐碎事情,指导学生换位思考,培养其积极主动性。

3、多让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给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觉悟。

习惯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篇17

自由活动时间无疑是孩子们的天堂,美丽可爱的抱枕几乎成了阅读前必争的玩具。一天,区角活动开始不久,随着一阵惊呼声,我连忙向声源望去:只见那只企鹅抱枕,挂在了区角挂饰顶端的钢丝上,霖霖在一旁哭,寰寰急得赶紧伸手拿,可是怎么也够不着,急得满头大汗,我连忙拿了一个小凳子,帮他们拿下,区角活动似乎又进入了正轨。

过了会儿,寰寰走过来说道:“老师,老师,企鹅又飞上去了。”我看着他眼中闪烁的狡狭,明白他是故意的,于是假装抱怨到:“这只企鹅真调皮,怎么又飞上去了。你去把它弄下来好吗?”寰寰端了一个小凳子,大步走去,爬上凳子,自信的伸出小手。够,够,再够,可是怎么也够不着。于是满脸疑惑的望着我说:“老师,为什么你刚才拿到了,我怎么拿不到呀?”我忍着笑,刚要开口,燕燕忙说道:“因为你没老师高呀!”寰寰视乎想到了什么,连忙又端来了一个小凳子重叠上,便向上爬。看着他摇摇晃晃的身影,我急忙要走去帮忙。突然有股力量阻止了我前进的步伐。侧身看去,康老师对我摇了摇头说,“没事,他们会想到办法解决的!”

是呀,没有尝试又如何能否定。没有经过挫折又如何能真正的成长。年龄的小常常牵制了我的情感及思维,怕他们受伤,怕他们沮丧,仿佛只有一切在我的视线下,一切困难为他们解决,一切的不定因素为他们排除,才得以安心。却忘了在更早以前,那跌跌碰碰和那早以褪去的,青青紫紫的伤痕,正是有了那些摔倒,才有了今日的稳步向前;正是因为不断的重复纠正,才有了牙牙学语成就了今天的滔滔不绝。可如今,我怎能瞻前顾后的阻止,他们尝试的权利,思考,进步呢?

望向寰寰,我静静地看着他,努力的一次次尝试着爬上,尝试着向上够。又一次一次的失败,有种似乎叫感动,又似感染的名词拨动了我的心弦。又有一群孩子去帮忙,叽叽喳喳的提出着自己的建议。霖霖说“还是不够,要再加高”;瑜瑜说“不行,不行,再高就爬不上去了。”;有人道“那怎么办呀?”;坤坤想了想说“我们再拿个抱枕,把他撞下来就可以了”燕燕疑惑道:“要是企鹅没撞下来,这个抱枕又挂上去了怎么办?”孩子们又陷入了片刻的宁静。

看到这,我也陷入了深思:真不能低估孩子的智慧,只要我们放手,收获的会是惊喜;也不能低估了孩子的'耐心,只要放手,收获的是坚持不懈的毅力。

收理了思绪,再次望向那群不知放弃为何物的孩子。不知道他们已经尝试了多少方法,而屡败屡战的尝试着,努力着。只见寰寰找李老师借来了撑衣干,站在小凳子上,努力的够着企鹅。有的孩子扶着凳子,有的孩子在旁指挥着:“向上”,“向右点”,“对,再向右点。”,“呀,动了,再向上用点力。“飞下来了,飞下来了……”相拥,拍手,欢呼,跳跃,仿佛所有的动作都不足以表达他们的喜悦。我看到了那洋溢的自豪,那因为自信而更美丽的色彩。

这样的故事,每天每时每刻都在上演,尊重孩子思考的权利,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害怕他们受伤害;就是没有耐心等待。殊不知,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它无意中剥夺了,孩子探究的权利,熄灭了他们创新的火花。学习,生活应该是孩子的自主行为,自主探究是孩子的权利,我们无权剥夺!放手让他们去思考,去创造,哪怕是一丁点的成功,也将会成为他们自豪的资本,自信的源泉。没错“思维的信心来源于自身成功的内在体验”,只有舍得放手,孩子才能更加独立,快乐的成长!

如果说课堂教育是你成长的阶梯,那么独立思考的空间,更是你自信、健康,成长的前提。给你独立思考空间,让你更自豪,信心。这个舞台是你的,由你做主!

习惯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篇18

小时候妈妈就对我说,人人都要从小就养成好习惯,因为这对以后的成长大有裨益。从小学开始,每册语文书都有两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可见,养成好习惯确实很重要。而我也确实从小学便有了许多好习惯。

刚上小学时,妈妈让我每天回家先把当天的课程复习一遍,复习完之后再写作业,最后再预习次日的课程。我虽然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可还是照做了。刚开始我也非常不习惯,因为我的`写字速度很慢,而这样做又很费时间,所以我每天完成任务都会很晚。但不管怎样,妈妈还是坚持让我每天这样,对我说要养成这样的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当我习惯了这样时,我对当天学习的课程了解愈来愈深,写作业的速度也愈来愈快,学习成绩也渐渐上升。这时,我不禁明白了妈妈的良苦用心,同时更明白了好习惯对成长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个好习惯就是爱读书。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便喜欢上了阅读,像《汤姆·索亚历险记》、《昆虫记》等都是我的最爱。读书读得多了、久了,我便渐渐了解了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我不仅拓宽了视野,陶冶了情操,更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这个好习惯很多次都帮了我大忙,使得我的成长更加美好。

诸如此类,我还有一些好习惯,都使我不断进步,离成功越来越近。朋友,养成好习惯对你的一生都大有裨益,它会使你更快的走向成功,养成一些好习惯吧!

习惯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篇19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的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你相信吗?但是我告诉你们这是真的,这样的场景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那些驯象师在大象小的时候,就用一条小小的链子将他们绑在水泥地的柱子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于是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人们说小象是被链子绑住的,事实上大象是被行为习惯绑住的。同学们,你们瞧,习惯的影响力有多大啊!

习惯又分为好习惯和坏习惯,好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力量。曾国藩是清代名匠,一生勤奋,以“勤”“恒”两字激励自己,可谓“百科弊病,人人皆懒,懒则事事松弛”,他抓住一切读书机会,死前一日手不释笔,一生中给自己订了十二条规则。他读书持之以恒,博守求约,不拘门户,久而久之,就成为一种习惯,因为这种良好的读书习惯,使得他博闻强记,学富五车,所以他被封为清代文人武侯第一人。

当然,要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很容易的,开始时需要时常提醒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这是一个磨炼我们意志品质的过程,需要我们付出不懈的努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同一种行为习惯重复21天以上就会成为习惯,重复90天就会成为稳定的习惯,学习习惯也是如此,只有坚持不懈重复正确的学习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才会养成。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也充分说明习惯的重要性;“差不多”先生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他的'道理就是差不多。有一次,“差不多”先生没赶上吃饭,他对自己说:吃饭和没吃饭不是差不多吗?有一次他没有搭上火车就说:搭火车和走路还不是差不多;甚至在咽气的那一刻还说:“活着和死了不也是差不多吗?这还不能说明坏习惯的影响力有多大吗?这种坏习惯如鬼魂一样缠绕着你,影响着你的生活。

君子以自强不息,让我们用认真的态度,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去养成一个有利于我们生活学习的好习惯,伴随着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去创造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蓝天。

习惯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篇20

养成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要着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及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特别是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中低段学生,养成教育尤为重要。把学生的养成教育抓好了,学生的成绩自然也会在我们教师汗水的滋润下,慢慢地提高,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小学生正在成长的发育阶段,诸多方面的习惯还没有形成,一些不良习惯还没有根深蒂固,比较容易铲除,因此对于刚步入校门的孩子,在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的基础上着重进行养成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以学生认知特性为出发点,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把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第一节课定为养成教育课,由班主任向学生宣读学校规范,提出新学期的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并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规,如: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校园内奔跑、追逐,坚持课前一首歌,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上课积极参加讨论,作业不欠帐,班级建立图书角,课余时间多看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等,注意让学生明确怎样做,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去做,使他们更清楚地知道什么对,什么不对。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永远是教师的主题。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是给学生无言的教育。学校的全体教师都应注意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教师应为人师表,言谈举止、衣着住行,都应给学生作出表率,因为在小学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教师的举止经常渗透于孩子的言行。另外教师要关心体贴生活习惯特别是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找原因,从源头上下功夫。现在,许多学生卫生习惯差,果皮纸屑随手乱扔、教室里随处可见垃圾,可同学们却视而不见。有人往垃圾筒里扔垃圾,也是很少一部分。我们严厉地批评、惩罚也只能改变一天两天,时间长了又会重犯,因为他们意识上还得不到改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先组织班会展开讨论,使学生在认识上有所转变,但许多学生道理都懂,行动上却难以改变。于是我们应从自身出发,从平时的小事中对学生进行熏陶。平时,我们教师走进学校、教室,一发现地面有烂纸就随手把它拣起来,有了垃圾、废纸总是亲自扔到垃圾筒里。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爱护环境的重要。有时老师一个眼神,学生就会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很快改正。

评价是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及时对小学生养成教育进行评价是我们做好养成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它能促进学生产生强烈的荣誉感,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意志力,做到知行统一。因此,教师要在养成教育的评价中树立典型,以奖励为主,平时尽可能经常使用口头和体态语言对学生进行表扬的暗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周我们都要进行“雏鹰争章”的评比,安全、纪律、卫生流动红旗的评比和发放,每学期我们都要进行“优秀队员”的'评比,树立典型,通过评比和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这样使学生的养成教育的评价具有强烈的激励性。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少成若天性,习惯成天然。”小学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是建设良好班级的保证。因此,在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应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

习惯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篇21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所在,是学生轻松、快乐、有序、有效地学习的必要前提。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会收益终生。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求知求识的同时,更应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重点培养了学生的预习习惯。我认为学生的预习习惯在和其它习惯比起来,它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果没有良好的预习习惯,特别是对于学习语文这门学科来说麻烦更大。比如说一篇课文,学生要是没有提前预习的话,那就对课文一点不熟悉,字音读不准,句子读不通,文章的主要内容更是不了解。老师在安排的课时内进行教学活动的话会费时费力,效果也不佳。由此,我为了提高课堂35分钟的效率,一直以来,我对我班学生的预习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视。一篇课文最低阅读五遍,多则不限,读第一遍时,熟悉一下课文;第二遍读时,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和新词,然后借助拼音把音读准,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第三遍读时,把读不通的句子反复地读,直到读通、读顺为止;第四遍读文时,想想课文中有哪些句子不懂的就划上“波浪线”或“直线”,(同时要求所画的线条规范,让人看了舒服)再反复地读,如果能读懂的话,就在句子旁写上简单的体会,不懂的'话就在句子旁边打上“问号”或是“△”,等到老师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共同探讨,予以解决;第五遍读文时,要求学生深入地读,并把课文的主要内容写在家庭作业本上。几年来,我对这一届学生是这样要求的,他们也是这样做的。

记得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字是门楼,书是屋”,“字是人的第二容貌”,可见写字的认真和美观是多么重要,再说学生的各种作业都离不开写字哟。

语文这门学科是培养学生写字习惯的好去处。在语文课的教学中,每篇文章学完后最后要写三种作业,另外学生每天的日记、单元中的作文训练都要写不少的字。如果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写字、作业习惯,他们的这些作业就无法顺利完成。因此,在这一阶段的工作中,我很重视培养学生的写字作业习惯。在低段教学工作中,我每上完一些字词或是一篇课文后,我就留出不少时间让学生练习写字,在学生写字前,特别强调写字姿势,握笔方法,人的坐姿,眼睛与作业本所保持的距离。在学生进入写字状态时,我在教室来回巡视,如果发现个别学生姿势不对时,就写上提醒其注意。以上这些,是我对学生写字、作业的要求,也是对学生写字、作业良好习惯的培养方法。现在已取得的成绩是:班里大多数学生写字姿势正确,再不用老师时刻提醒了;大多数学生能认真完成作业了;大多数学生的字迹一丝不苟了。

成绩的取得是令人可喜的,但是由于某种原因,少数学生的不足还是存在的。如班里还有极少数顽固性不做作业的学生,还有少数字迹潦草的学生,还有预习作业投机取巧的学生。存在着这些不足的原因是什么呢?有的学生是中途插入本班的;还有个别学生中途生病,假期长达几个月。他们一时半会儿难以适应本班学习习惯的要求。

尽管存在以上这些不足,但我还是有信心让这些学生慢慢适应要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全体同学共同走向明天。

习惯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篇22

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培养良好的习惯不但仅为了学生成才,更重要是为了孩子成人,在一定意义上说成人更为重要。"

我们以前的教育重视认知、忽视行为,很多时候有些假、大、空,导致学生总讲大道理,言行不一。其实学生时期是养成好习惯的黄金时期,为此,国家在深化教育体质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中指出,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年龄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要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在进一步增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更是明确提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四项主要任务之一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还提出,对学生重点是规范其基本言行,培养良好习惯。"

多年来学校只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了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的培养,在教育方式上课堂上的满堂灌代替了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社会"两张皮",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脱节,致使学生道德水平有所下降。生活上,睡懒觉、不叠被子、抽烟喝酒、攀木折花、随地乱扔垃圾;物质上,穿、搞攀比、高消费等,思想空虚,意志脆弱。所有这些都是中学生超越其自身角色和实际水平的表现。一些家长平时不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教师找家长理论时家长经常说:"树大自然直",并不符合自然的规律。更不符合人的成长规律。有些人确实在长大成人之后变"直"了,改掉了幼时的某些恶习,但是这要经过多少痛苦的磨练,碰了多少次钉子之后的结果,决不是"自然"的。现在对于青少年的教育,有种流行的偏向是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把德育也紧紧看作是相关知识传授的.过程。德育却是离不开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授。但是他不但仅是知识的传授。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实际上离不开行为习惯的养成。现代教育的长处是学科各有分工,而我们教育的任务正是培养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我们每一位教师、每一堂课都各有分工,任务是很明确的。但是人的全面成长,特别是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实际上这只能渗透而且必须渗透到各种教育之中去。否则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生怎样做人的任务。所以,养成教育理应每一位教师、家长都能掌握的教育艺术。从多角度总结丰富的经验,使我们得到更深刻的规律性理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呢?

我认为:"所谓习惯就是稳定、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它分为动作型习惯、智慧型习惯和思维型习惯,教育家叶圣陶以前说"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在培养习惯方面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要讲求科学。要有针对性地注重个体差异,制定培养习惯的计划,设置培养习惯的恰当方式,一个一个地来,在一个时期能够培养一方面,如一年两年,一个学期两个学期,一个月两个月,重点培养一个习惯,由易而难、循序渐进。

二是要讲点道理。由自己的人生体验给孩子讲道理,以大组、小组的讨论方式探究式学习,围绕习惯做主题。

三是榜样示范。能够给孩子找优秀的榜样,用榜样的力量感召他们,为他们指点方向和迷津,更好地利于习惯的形成。我们现在教育的使命是协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指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学生在家的情况,逐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同时还要与社会各个部门建立联系,即时反映学生在社会上的各种表现。根据具体情况认真分析,做到学校、家庭、社会敬爱哦于的同步性。

六是增强检查评比工作。学校建立健全值周检查和班级评比考核制度,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监督、检查、记载,对全校学生日常行为实行检查评比并定期通报、讲评,增大学生参与管理的机会,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水平。

七是充分发挥班级集体的教育功能。一个班级班风的好坏,集体意识的强弱,道德水准的高低,对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影响极大。班级集体如果形成一种高尚的道德风貌,较高的思想境界,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学生在这个集体中就会受到强烈的感染,无形的鞭策和制约,必然会培养出团结互助、关心他人、严肃认真、奋发向上、品格高尚的学生。所以,班主任要把培养良好的班风作为班级工作的重点,认真实施。

八是持续增强班主任工作的力度。学校的基本教学单位是班级,学生很多良好的日常行为都是通过班主任的教学和班级集体的影响而形成。所以,学校必须抓好班主任这个环节,培养建立一支过硬的班主任队伍。

总来说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我们老师持续地督促引导。对学生实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习惯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篇23

小学语文教育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同时也是一门重要的交流工具,所以学好小学语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学习是一件新鲜事,学习的水平低,学习的习惯更谈不上。作为他们成长阶段第一任语文教师,就有责任、有义务在他们打基础的阶段指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有利于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而且能使他们受用终生。

首先是养成孩子的倾听习惯,良好的倾听习惯是提升孩子听懂语言的重要保证。

《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实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由此可见,学会倾听,是其他各种水平得以发展的基石,它是学生生活和学习必备的水平之一。不过,作为小学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处在学习习惯和学习自主性养成的初始阶段,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诸多问题中,倾听,是教师容易忽视的一个方面。作为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理解到培养学生倾听水平的重要性和有意识地将学生倾听水平的.训练与课堂教育有机结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和形成一定的倾听水平,这对于学生来说,将会受益匪浅,对于老师来说,上课也轻松了了,又能提升课堂效率。

其次是养成孩子的读书习惯,这对孩子会是受益无穷的。

兴趣是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去读书。而兴趣要从小培养,低年级教师在培养学生爱看书之前,能够先让教师读给学生听。教师要善于分析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懂得孩子喜欢听什么、做什么。然后再选择适合学生的优秀作品,如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等,读给他们听。等他们理解了更多的字,就可自己主动读这些生动的故事了。这不但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而且引发了学生多识字的欲望。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读书热情更是急剧升温。

再次是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激发他们写字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与写字”部分对小学生书写水平

有明确的要求,即一二年级要求学生养成准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三四年级要求学生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五六年级要求学生能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具有一定速度。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养成,是磨练学生意志、性格、品质的过程。所以必须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我坚信,在对写字充满兴趣的氛围中,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通过刻苦认真的训练,学生一定能写出更加整洁、规范、美观的字来。

最后是养成学生写话的良好习惯,教师要激发兴趣,写自己所想,表达自己的思想。

低年级写话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使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由此可知,写话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写话刚入门,这是一个难点,学生一提到写话就感到头疼,无从下笔。所以教师要准确引导,并对学生写话的评价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以赞赏的眼光来看学生的作品。尽量找出他们的优点,并大力鼓励,把写得好的大力表扬。这样学生的兴趣浓了,写话的水平自然就提升了。

总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学生真正地获得自学自得的本领,良好的习惯也将成为他们一生学习的法。我们需要在语文课题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不但对学生获取知识,提升理解水平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学生的成长也有很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理应结合语文课本的基础知识,并且将知识延伸到课外实行实践。

习惯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篇24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所在,是学生轻松、快乐、有序、有效地学习的必要前提。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会收益终生。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求知求识的同时,更应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重点培养了学生的预习习惯。我认为学生的预习习惯在和其它习惯比起来,它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果没有良好的预习习惯,特别是对于学习语文这门学科来说麻烦更大。比如说一篇课文,学生要是没有提前预习的话,那就对课文一点不熟悉,字音读不准,句子读不通,文章的主要内容更是不了解。老师在安排的课时内进行教学活动的话会费时费力,效果也不佳。由此,我为了提高课堂35分钟的效率,一直以来,我对我班学生的预习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视。一篇课文最低阅读五遍,多则不限,读第一遍时,熟悉一下课文;第二遍读时,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和新词,然后借助拼音把音读准,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第三遍读时,把读不通的句子反复地读,直到读通、读顺为止;第四遍读文时,想想课文中有哪些句子不懂的就划上“波浪线”或“直线”,(同时要求所画的线条规范,让人看了舒服)再反复地读,如果能读懂的话,就在句子旁写上简单的体会,不懂的话就在句子旁边打上“问号”或是“△”,等到老师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共同探讨,予以解决;第五遍读文时,要求学生深入地读,并把课文的主要内容写在家庭作业本上。几年来,我对这一届学生是这样要求的,他们也是这样做的。

记得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字是门楼,书是屋”,“字是人的第二容貌”,可见写字的认真和美观是多么重要,再说学生的各种作业都离不开写字哟。

语文这门学科是培养学生写字习惯的好去处。在语文课的教学中,每篇文章学完后最后要写三种作业,另外学生每天的`日记、单元中的作文训练都要写不少的字。如果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写字、作业习惯,他们的这些作业就无法顺利完成。因此,在这一阶段的工作中,我很重视培养学生的写字作业习惯。在低段教学工作中,我每上完一些字词或是一篇课文后,我就留出不少时间让学生练习写字,在学生写字前,特别强调写字姿势,握笔方法,人的坐姿,眼睛与作业本所保持的距离。在学生进入写字状态时,我在教室来回巡视,如果发现个别学生姿势不对时,就写上提醒其注意。以上这些,是我对学生写字、作业的要求,也是对学生写字、作业良好习惯的培养方法。现在已取得的成绩是:班里大多数学生写字姿势正确,再不用老师时刻提醒了;大多数学生能认真完成作业了;大多数学生的字迹一丝不苟了。

成绩的取得是令人可喜的,但是由于某种原因,少数学生的不足还是存在的。如班里还有极少数顽固性不做作业的学生,还有少数字迹潦草的学生,还有预习作业投机取巧的学生。存在着这些不足的原因是什么呢?有的学生是中途插入本班的;还有个别学生中途生病,假期长达几个月。他们一时半会儿难以适应本班学习习惯的要求。

尽管存在以上这些不足,但我还是有信心让这些学生慢慢适应要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全体同学共同走向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