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风险管理的心得体会

2024/06/14心得体会

西西文学整理的风险管理的心得体会(精选22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风险管理的心得体会 篇1

《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是在1992年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基础上发布的,是国际多个组织共同协作完成的,该框架整合了各种内部控制的概念和定义。它既是对《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超越,也标志着内部控制的转型,在内涵界定、目标体系、构成要素等方面进行了扩展和延伸。诠释了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的精髓,已然成为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权威框架。现将自己觉得该框架比较关键的内容进行大致地提炼,供大家参考。

一、企业风险管理的定位

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企业丑闻和失败事件的发生,使人们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对一个提供关键原则和概念、共同的语言以及明晰的方向和指南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需要变得尤为迫切。《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不仅提供了关键的原则,还拓展了内部控制框架,关注于企业风险管理这一更宽泛的领域。

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一个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战略制订并贯穿于企业之中,旨在识别可能会影响主体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以使其在该主体的风险容量之内,并为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COSO在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定义中重点强调了7个属性和理念:

1、一个过程,它持续地流动于主体之内;

2、由组织中各个层级的人员实施;

3、应用于战略制订;

4、贯穿于企业,在各个层级和单元应用,还包括采取主体层级的风险组合观;

5、旨在识别一旦发生将会影响主体的潜在事项,并把风险控制在风险容量以内;

6、能够向一个主体的管理当局和董事会提供合理保证;

7、力求实现一个或多个不同类型但相互交叉的目标。

COSO认为《企业风险管理》应发挥如下作用:

1、协调风险容量(riskappetite)与战略——管理当局在评价备选的战略、设定相关目标和建立相关风险的管理机制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所在主体的风险容量;

2、增进风险应对决策——企业风险管理为识别和在备选的风险应对——风险回避、降低、分担和承受——之间进行选择提供了严密性;

3、抑减经营意外和损失——主体识别潜在事项和实施应对的能力得以增强,抑减了意外情况以及由此带来的成本或损失;

4、识别和管理多重的和贯穿于企业的风险——每一家企业都面临影响组织的不同部分的一系列风险,企业风险管理有助于有效地应对交互影响,以及整合式地应对多重风险;

5、抓住机会——通过考虑全面范围内的潜在事项,促使管理当局识别并积极地实现机会;

6、改善资本调配——获取强有力的风险信息,使得管理当局能够有效地评估总体资本需求,并改进资本配置。企业风险管理所固有的这些能力帮助管理当局实现所在主体的业绩和赢利目标,防止资源损失。企业风险管理有助于确保有效的报告以及符合法律和法规,还有助于避免对主体声誉的损害以及由此带来的后果。总之,企业风险管理不仅帮助一个主体到达期望的目的地,还有助于避开前进途中的隐患和意外。

二、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力求实现主体的以下四种类型的目标:

1、战略(strategic)目标——高层次目标,与使命相关联并支撑其使命;

2、经营(operations)目标——有效和高效率地利用其资源;

3、报告(reporting)目标——报告的可靠性;

4、合规(compliance)目标——符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

对于目标的实现,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一样只能提供合理保证,而且对于不同的目标所提供合理保证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对于合规目标和报告目标而言,因为有关报告的可靠性和符合法律、法规的目标在主体的控制范围之内,所以可以期望企业风险管理为实现这些目标提供合理保证。但是,对于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而言,由于这些目标的实现还取决于一些不在主体控制范围之内的外部事项,所以,企业风险管理可以提供合理地保证的是对目标的`实现过程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既管理当局和起监督作用的董事会及时地了解主体朝着实现目标前进的程度。

三、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构成

为了保证风险管理目标的完成,《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提出了企业构成全面风险管理的八个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它们源于管理当局经营企业的方式,并与管理过程整合在一起,是八个互相关联体。其中,内部环境是全面风险管理其它构成要素的基础,影响战略和目标的制定、经营活动的组织、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采取的行动,进而影响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系统、监督活动的设计和职能。而内部环境本身由众多要素组成,包括企业的价值观、管理当局经营风格、权利与责任的分配和员工的发展和任职能力。董事会是内部环境中的关键因素,他们不仅提供合理的建议、忠告和指导,而且要对管理当局进行监督和制衡。

管理当局的态度和经营风格会影响到企业的风险偏好。目标设定主要包括长期战略目标、短期经营目标、有效报告目标和法律法规遵循目标的设定,其中,长期战略目标与高层目标相关,与企业任务和愿景一致并提供支持,短期经营目标与企业经营的效率性和效果性相关,包括业绩、盈利目标以及保障资源,有效报告目标与企业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性相关,包括对内和对外报告,涉及财务或非财务信息,法律法规遵循目标则与企业遵守使用的法律和法规相关。事项识别是指管理当局识别对主体产生影响的潜在事项,包括外部和内部因素,即确定潜在事项是机会还是风险。

风险评估是评估风险对企业实现目标的影响程度或风险价值等,有定性与定量两种方法,定性方法包括问卷调查、集体讨论、专家咨询、政策分析、行业标杆比较、管理层访谈和调查研究等,定量方法包括统计推论(如集中趋势法)、计算机模拟(如蒙特卡罗分析法)、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事件树分析等,COSO建议将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相结合。风险应对的部分则要求管理当局在风险容忍度和成本—收益原则下确定风险应对方案并考虑其对事项的可能性和效果的影响,然后设计、确定和实施选择的应对方案。风险应对措施通常包括风险回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担四种。相信大家对这四种措施都已有一定了解,在此就不再赘述了。控制活动通常包含两个要素:确定应做什么的政策和有效地实施政策的程序,也可以分为预防性控制、检查性控制、纠正性控制和补偿性控制等类型。信息和沟通的部分提倡的是:企业必须有效识别、收集来源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经营信息,并以适当的方式与相关利益者进行有效沟通。监控则是一个对风险要素当前功能及其业绩质量进行评估的过程,通常通过两种方法进行:通过持续的活动或者个别评价。持续监控建立在企业日常重复发生的业务活动和风险管理活动之上,个别评价则是在事后进行的,可以作为对持续监控的补充。

四、企业风险管理的职能与责任

企业风险管理由诸多方面实施,每一方面都有重要的职责。一个组织中的每个人都对企业风险管理负有一定的责任。首席执行官负有最终的责任,并且应该假设其拥有所有权。其他管理人员支持风险管理理念,促使符合其风险容量,并且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根据风险容限去管理风险。董事会对企业风险管理进行监督。外部方面经常提供对实现企业风险管理有用的信息,但是他们对主体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并不承担责任。

五、启示

做为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风险管理人员,搞好风险管理应当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三个方向。

一是掌握风险管理理论知识。没有高学识,不能站在理论高处,就不能知道什么是风险管理的基础所在。不曾上高楼,何曾见万家灯火。做风险管理不能局限于狭义的风险管理概念,还要尽量将相关理论打通来理解,比如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COSO体系与巴赛尔协议体系的差异与共通之处。

二是服务于公司业务运作和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风险管理的目的是什么,风险管理是服务于企业发展目标的,是企业整体目标的一部分,是为了业务更好地运作的。那么风险管理人员对于业务的理解和熟悉程度也极大程度地影响到风险管理的实施效果。风险管理人员要与业务条线的前台人员保持密切的沟通联系,要取得相互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如果时时能以业务人员的眼光去理解业务,来对待业务发展的需求,对我们的风险管理有很大的修正空间。

三是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技术。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又对业务运作有了相当的理解,但具体的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风险管理人员在工作流程的掌握和数据处理的能力比如准确性和效率性方面,也要不断追求改进和提高的。在工作时,我们要反复询问自己,我们所采取的管理方法是不是完善的,所运用的工具是不是适当的,对于业务风险的判别和评估是不是切合实际的。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就不要轻下结论或提出控制,要不断地研究和改进我们的方法和工具。

简言之,在实施风险管理时,企业应结合自身发展阶段和公司战略,并考虑其管理基础,制定出适合企业需要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同时,并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和修正公司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使其充分发挥规范企业管理的作用,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风险管理的心得体会 篇2

一直以来,无论对于旅客还是铁路,安全出行、平安归来都是大家共同的愿望。

安全是铁路永恒的主题。当前,铁路工作引入安全风险管理方法,构建安全风险控制体系,提高铁路安全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是铁路继开展“服务旅客创先争优”活动后的又一重要举措,彰显了铁路对待安全工作的积极态度。

20xx年,铁路运输安全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要深刻吸取“7?23”事故教训,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始终把确保高铁、客车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继续强化安全基础建设,全面推进安全风险管理。铁路要实现持续、稳定的科学化发展,安全是必要的前提。

在目前召开的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新思路,铁路将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暨20xx年,全面推进安全风险管理。铁路各级部门要根据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风险制度,适度拉大安全风险奖励机制,把安全风险责任落实细化到班组和岗位上,增强全路广大职工保安全的风险意识,形成全员共保安全的良性循环。

那么,安全风险管理的举措好在哪里?

好就好在它尊重铁路安全生产规律,循序渐进地提高安全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任何事物都有规律可循,铁路发展也要讲究科学。铁路的发展还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想一蹴而就达到铁路大发展的目的的想法是不现实的。我们应该看到,近年来高铁的发展过于快速,人员素质、行车设备等短板效应已日益显现,给铁路安全、持续、稳定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尊重铁路安全生产规律,确立安全风险管理的新思路,从根本上提高铁路安全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安全风险,从而实现运输安全的长治久安。

近期,为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开展了安全风险大家谈活动,经过大中修和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重点风险源排查,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并认真学习了段有关“安全风险管理”的文件精神,深刻领会了通过实施安全风险管理,增强安全风险的防范意识,构建安全风险的防控体系,达到强化安全基础、最大限度减少或消除安全风险、确保铁路安全为目的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

通过此次活动和有关文件精神的认真学习,要不断强化全员安全风险管理意识,开展安全风险控制活动,用风险理论来指导安全生产实践。针对近期天气异常、设备变化大的实际,准确研判安全风险点,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安全风险控制责任落实,全力确保运输安全万无一失。

此次“安全风险管理大家谈”活动,使全体干部职工切实把“三点共识”、“三个重中之重”和安全风险意识根植于思想深处,明确了两个认识,即:安全风险可以砸了自己的“饭碗”;风险管理可以保住自己的“饭碗”。通过统一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为确保安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为确保风险点判定准确,段里分别对线路工、桥梁工、道口工、探伤工、焊接工等主要行车岗位安全风险卡和管理人员风险职责,做到“一人一卡,一岗一卡”,要求上岗人员必须熟练掌握风险卡中安全风险点和控制措施。

以月度安全考核制度为有效手段,狠抓安全基础管理。我们要进一步强化月度安全考核,提高段实行的安全风险管理,加强对现场的控制,通过月度安全考核这一有力的管理抓手,激发职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逐步规范各项作业标准,达到对安全关键环节、关键作业、关键人员的有效控制,不断减少违章问题的发生,逐步消灭违章。

实行安全风险管理,目的是消除一切风险,是在现有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对安全意识的强化、安全理念的提升、工作思路的优化,有利于安全基础工作的加强和各项措施的落实。现在铁路人逐渐放下“铁老大”的架子,服务质量提升了,更要重视安全。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从制度上健全完善,从行动上付诸实施,切切实实落实安全风险管理。

铁路运输安全没有“秋后算账”,铁路人要变以前的事后补救,为事前预防,不能等事故出了再去总结教训。

铁路实施安全风险管理,把安全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这一项重要举措,一定能使铁路人与旅客大步迈进常态的平安、和谐、温馨之路。

风险管理的心得体会 篇3

20xx年12月23日,全国铁路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盛光祖作了《努力开创铁路科学发展新局面 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服务》的工作报告。总结了2xxx年铁路的工作,认真分析了铁路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阐述了推进铁路科学发展的构想,提出了20xx年全路重点工作,动员干部职工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团结奋斗,努力开创铁路科学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盛部长在讲话中强调:“安全是铁路工作的生命线,是铁路的 “饭碗工程”,安全不好是最大的失职。实现运输安全长治久安,必须尊重铁路安全生产规律,确立新的安全工作思路,提高铁路安全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必须强化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引入安全风险管理的方法,构建安全风险控制体系。通过对风险因素的有效控制,达到最大限度减少或消除安全风险的目的。”

盛部长在讲话中阐述了安全风险管理的前提、基础、目的和核心内容。并重点提出了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是要“加强安全风险过程控制、搞好安全风险应急处置、强化安全风险管理基础、开展对安全风险管理的考核评估”等四项工作,可以说,道理讲的很细致、方法教的很到位。

那么,怎样才能让安全风险控制体系落地、生根、发芽、结果呢?我认为,关键还是在于抓好落实。

一是要抓好安全风险意识的强化。要把安全风险意识根植于干部职工的思想深处,贯穿到运输生产的全过程,增强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要采取有效措施,让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三点共识”,做到任何时候都把安全作为大事来

抓,任何情况下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来考虑,任何影响安全的问题都要立即解决,牢牢掌握安全工作的主动权。

二是要抓好安全风险过程控制。以人身和行车安全风险管理为重点,建立有车间特点的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增强防范安全风险的能力。突出人员、设备和管理三大要素,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科学确定安全风险点,制定和落实管控措施,实现对各种安全风险的有效控制。以落实安全管理规范化和职工作业标准化为重点,完善规章制度和各岗位的作业标准,实现对现场作业的有效控制

三是要抓好安全风险应急处置。进一步完善非正常情况下各项安全措施,分系统、分层次、分岗位制定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处置流程、处置措施和职责分工,做到简明实用、便于操作。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处置演练,加强救援网络、救援基地和队伍建设,做到应急有备、响应及时、处置高效。

四要抓好安全风险管理的.考核评估。建立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对安全风险管控实行有效的监督,进行定期评审考核,对风险防控不力的,及时进行纠正;对触及风险 “红线”的,尤其是可能引发严重事故的问题,严肃追究责任,提高安全风险管理的效能。

总之,实行安全风险管理,关键在于紧盯消除风险的目标、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真正把会议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风险管理的心得体会 篇4

一、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存在的困境

(一)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并不强烈

许多水利工程的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并不重视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只是一味地推动施工速率的加快,而忽略了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工作,认为只要完成了施工,完成了水利工程的建设就可以了。也正是因为他们较弱的风险管理意识,使得现在的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许多意外,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等非常严重的问题。而且,每当这些问题出现后不仅仅会拖慢整个施工周期,甚至可能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索赔问题,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二)没有一个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管理工作对于提高我们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效率具有重大意义,通过风险管理工作能够预防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保障了水利工程项目在规定周期内完成。但是,在现在的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企业中,并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没有一定的风险管理条例,这就使得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得不到规范化和具体化,管理工作开展的责任则被分散到施工人员当中,这样将大大阻碍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风险管理人员本身素质不高

许多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企业在施工中,为了能够节约一定的开支,减少人员的聘请,往往会在企业中挑选一些工作人员来开展风险管理的工作。但是,由于这些人员并没有专业的、具体的风险管理方面的知识,对于如何开展以及如何管理各方面的问题都不够清晰,这样要如何有效地针对水利工程开展风险管理的工作呢?而且,也许正是因为他们在风险管理方面的能力不够,素质不高而削弱了风险管理工作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所发挥的所用,造成风险管理工作中的一大困境。

(四)忽略了对合同开展的风险管理工作

合同,是当事人双方均接受对方所提出条件后所签订的文件,是代表当事人双方利益的一种具有法律效益的文件,所以,合同在制定和签订时将影响到企业自身的利益,也就是说,合同的制定与签订均具有一定的风险。但是,在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的合同制定与签订过程中,却没能够重视对合同开展的风险管理工作,导致合同的条件制定时没有充分地发挥出企业的主体地位,没能够凸显出自身的利益,反而在签订过程中受到对方的牵制,最终加大了企业的施工风险,影响了企业的稳步发展。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对于我国民生的健康发展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我们要能够做好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降低施工中的风险系数,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高质量,从而为我国公民提供更高质量的生活水平,推动我们社会的稳健发展。

二、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

风险管理的开展对于水利工程项目的顺利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于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推动力,所以,我们要能够了解到影响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因素并对症下药,才能够全面激发风险管理对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作用。

(一)技术水平对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影响

在一个工程的建设中,技术水平的高低将决定工程的建设质量及安全性。然而,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水平与国外水平相比较仍然较低,在技术的运用上仍然较为落后。正是因为技术水平不高的原因,使得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的大部分施工过程都需要人力来完成,这样也就增加了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风险,为风险管理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二)自然环境对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影响

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地点往往是在一些较为偏僻的地方,这些地方的生活环境较为艰苦,医疗水平也不高,交通也不方便,这就为风险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一旦有施工人员受伤或者是施工材料受损都很难得到及时的补救,这样就可能会拖慢施工进度,造成企业的损失。自然环境除了生活环境之外,还包括气候条件,在施工中最难控制和预测的也正是天气的变化。一旦出现暴雨等不良的天气,将严重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施工,影响到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企业制度及文化对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影响

水利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能否有效地开展受到了施工企业内部各种制度以及企业文化的影响。在不同的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企业中,有着不同的制度,有着不同的文化,面对这些不同,每个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模式肯定也是不同的,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施力度也有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只有提高了企业对风险管理工作的认识和重视性,才能够有效地推动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降低施工风险,推动工程的顺利完工。总结水利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是保障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途径,我们要能够有效地解决风险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困境,才能够为我们的公民建设提出更加安全的水利设施,从而全面提高我国公民的生活水平。

风险管理的心得体会 篇5

通过深入学习集团公司风险管理,改变了我们对风险管理认识的误区,了解了企业管理中不断变化的风险与责任,只有将风险意识贯穿于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对合同、项目等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价和控制,降低各种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才能为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一、企业管理风险点具体表现形式:

资本性项目需求不明确及项目实施风险;合同定制不完善,签订合同、履行合同风险。费用超支风险、进度延期风险、质量及安全风险;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够而导致的运营过程中的风险。

二、风险点位防范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与过合同、项目定制的人都会认识到许多事情都可能出错,一但出错就可能给公司带来危害、损失或其它不利影响。风险是在合同、项目定制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或不利结果的可能性。资本性项目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在项目制定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可能存在风险。采取积极的风险管理方式,可以使项目进程更加平稳,可以规避、转移风险,或缓解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而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够则是导致这些风险的主要因素。

三、风险点防范对策:

首先每个管理人员都应该树立先进的风险管理观念。风险管理的任务就是寻找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点,衡量业务的风险度,在克服风险的同时从风险管理中创造收益。其次,增加必要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管理能力,管理知识、技术水平未达到应有的要求,是制约合同、项目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再次,管理人员应积极参与合同、项目管理体系,从招标开始、直到合同终止的全过程对项目进行预测、计划、分析、核算和控制,建成项目合同管理的一整套网络体系,进行全过程管理。

要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调整:首先要认真分析合同、项目条款,分析这些条款中有没有潜在风险,有没有对我方不利的提法和约束性条件,变更、索赔条款是否公平合理等。其次,虽然招标前已经对对方的资质情况进行了审查,但是真正签订合同前应再确认一次对方是否具有相应资质条件,而且还要调查其是否确实具备相应施工能力。堵塞一切可能的漏洞,以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

其次,在协商过程中,一定要把自己的'意思准确全面的表达出来。根据《合同法》、《招标投标法》的规定,在招标投标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招标文件在性质上属于要约邀请,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它的内容对后续的中标签约和施工影响很大,必须予以重视。要注意分析招标文件中给定的项目性质、技术要求、工程相关条件以及给定的主要合同条款,对其超出自身条件和可能导致违法违规的要特别注意,应在标书中对其进行适当处理。

第三,对于管理人员而言,专业素质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感知能力。同样一个的项目,有人可以从中发现问题,或者提出创新机制、防范风险的宏观建议。但有人员却不能发现问题,其原因就在于缺乏感知能力,缺乏对防范风险的敏感性;二是学习和创新能力。项目管理人员不断面对新的对象和新的问题,只有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掌握新的理论知识,不断创新,才有可能实现揭示风险保障企业经济安全的目标;三是突破能力。从一个项目进展到更大的项目,必须在合同、项目的很多方面取得突破。一切管理工作的实施是以人为本的,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没有管理人员的全员参与、主动配合就无从谈起,设备管理人员能动性的发挥和素质的高低极大地制约着设备管理的绩效。如何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降低企业成本,使企业利益最大化,是项目合同管理中,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风险管理的心得体会 篇6

我国每年的工程项目投资规模巨大,投资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程项目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从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都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过程,因此,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是具

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的。

一、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概述

现代项目管理开始于上个世纪70、80年代,最初是在美国军事项目和宇航项目上发展起来,后来蔓延到各种类型的民用项目。项目管理对计划、采购、合同、进度、质量、风险等诸多方面都有充分重视,并形成有机的管理框架。20世纪90年代以后,项目管理开始更加注重人的因素,注重顾客需求和实施人性化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是以建设工程项目为管理对象,以项目经理负责制和成本核算制为基础,以管理层和作业层相分离为特征,按照工程项目生产经营的内在规律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控制的一种施工管理制度。它是对整个工程的计划、执行和完工考评等整个过程的管理,它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起始阶段、执行阶段和结束阶段。其中,起始阶段是为整个项目准备资源和制定各种计划,执行阶段是监督和指导项目的实施、完善各种计划并最终完成项目的目标,而结束阶段是对项目进行总结、评价及各种善后工作。

风险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风险是由于从事某项特定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经济或财务的损失,自然破坏或损伤的可能性。工程项目管理风险就是在项目管理活动或事件中消极的后果发生的潜在可能性。每一个工程项目都必然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工程风险不仅包括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全过程中,自然灾害和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而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不确定性,而且也包括技术性、管理性问题引起的经济损失的不确定性。风险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它是根据工程风险环境和设定的目标对工程风险分析和处置进行决策的过程。包括工程项目风险识别,工程项目风险评估,工程项目风险分析和工程项目风险控制。

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过程

(一)工程项目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它是指找出影响项目质量、进度、投资等目标顺利实现的主要风险。风险识别可以从风险分类着手,采用专家调查法、幕景分析法或者故障树分析法进行有效辨别。其中专家调查法是邀请专家找出各种潜在的危险并做出对其后果的定性估量,没有要求作定量估计。主要有DELPHI法和头脑风暴法。故障树法是利用图解的形式将大的风险分解成更加具体的小风险,或对各种引起风险的原因进行分解。

风险按照造成后果可以分为纯风险和投机风险;按照分布情况分国别风险和行业风险;按照控制程度分为不可避免的风险、可转移的风险和有利可图的投机风险;按照是否可管理分为可管理风险和不可管理风险;按照影响范围分为局部风险和总体风险;按照导致风险的原因分为自然风险、社会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其他风险。那么,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风险主要有可行性研究阶段存在的基础数据不完整、不可靠,分析模型不合理,预测结果不准的风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设计内容不完整,设计存在缺陷、错误,采用不恰当的规范,未考虑地质条件,未考虑施工可能性,有关数据不足或不可靠的风险;施工中存在的工艺落后,施工技术方案不合理,施工安全措施不当的风险;工艺流程不合理,工程质量检验和验收未达到规定要求的风险;自然环境中的洪水、地震、台风、雷电、泥石流、地陷等不可抗拒力的风险;组织管理中的缺乏项目管理能力,组织不妥当,目标不适当,缺乏管理协调的风险;进度计划中的管理不力造成工期滞后,劳动力缺乏或劳动生产率低,材料供应不足,不可遇见的现场条件的风险;成本管理中的不适当的工程变更,不适当的工程支付,预算偏低的风险;合同签订中合同条款表达有误,合同类型选择不当;索赔管理不力的风险;人员配置中业主、设计人员、监理人员、施工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工人素质的风险;在材料供应上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供货不足或拖延,数量差错,质量规格有问题的风险;设备上施工设备供应不足,类型不配套,故障、安装失误的风险;资金上的资金筹措方式不合理,费用超支,资金不到位的风险。

(二)工程项目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之后,对工程项目风险的量化过程。它是指采取科学方法将辨别出来并经过分类的风险按照其权重大小给予排序,综合考虑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引起损失的后果。对于不同权重的风险,管理者应该给予不同程度的重视。风险评估可以采用综合评价法,AHP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和等风险图法。综合评价法是邀请有经验的`专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水平或风险事件进行评估,然后综合整体的风险水平,对风险进行排序。AHP层次分析法是由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T·L·Saaty创立的一种系统分析与综合评价方法。它是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将决策者的主观判断与偏好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的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确定综合评价模型的权重。在层次分析法中一般要采用标度来衡量指标的重要程度以及决策者的偏好程度,该标度方法的认知心理学基础是对事物直觉地层次剖析和比较,从人的思维分辨率和知觉的灵敏度看都是合理的。模糊评价法是利用模糊集理论评价工程项目风险,使用蒙特卡洛模拟或三角模拟等方法度量风险,并可以通过改变参数而多次模拟项目风险,得到模拟仿真计算的统计结果,依次作为风险度量的结果。等风险图法是在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造成的损失程度构成的二维坐标图上通过画出等风险曲线来比较风险的大小。

(三)工程项目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对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事件所带来的后果进行分析,以确定该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可能影响项目的潜在相关后果。风险分析可以使用进度网络模型,寿命周期费用模型或者快速反应速率模型来考察分析工程项目的风险。在制定项目开发计划、确定项目过程优先级时考查工程进度风险和工程项目费用风险,多用进度网络模型和寿命周期费用模型。在工程项目资金出现问题时候多用快速反应速率模型来确定该项目规划的各种备选方案所需的预算分配。风险分析可以从整体出发弄清楚各个风险事件之间确切的因果关系,以便制定出系统的风险管理计划,同时可以考虑各个不同风险之间相互转化的条件,研究如何才能把威胁化为机会,进一步量化已经识别了的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后果,减少这种估计的不确定性。

(四)工程项目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指利用某些技术来设法避开或控制风险,消灭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所造成的损失。风险控制的重点在于消除风险因素和减少风险损失。管理者可以采用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自留、风险分散、风险降低和风险抵消等方法来进行控制。风险回避是指考虑到风险识见的存在和发生的可能性,主动放弃或拒绝实施可能导致风险损失的方案。通过风险回避可以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完全消除某一特定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风险转移是指一些单位和个人为避免承担风险损失,有意识地将损失或损失转嫁给另外的单位或个人去承担。风险转移有控制型非保险转移、财务型非保险转移及保险转移三种形式。风险自留是一项组织自己去承担风险事故所致损失的措施。风险分散是指投资项目时,横向项目有不同的层次结构,纵向项目有多样性,有利于分散风险。风险降低是指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尽量降低损失。采用风险降低的控制方法对工程项目管理者是有利的,可以使项目成功概率大大增加。风险抵消是指将一些风险加以合并抵消,以便降低风险损失。

风险管理的心得体会 篇7

《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是在1992年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基础上发布的,是国际多个组织共同协作完成的,该框架整合了各种内部控制的概念和定义。它既是对《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超越,也标志着内部控制的转型,在内涵界定、目标体系、构成要素等方面进行了扩展和延伸。诠释了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的精髓,已然成为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权威框架。现将自己觉得该框架比较关键的内容进行大致地提炼,供大家参考。

一、企业风险管理的定位

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企业丑闻和失败事件的发生,使人们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对一个提供关键原则和概念、共同的语言以及明晰的方向和指南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需要变得尤为迫切。《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不仅提供了关键的原则,还拓展了内部控制框架,关注于企业风险管理这一更宽泛的领域。

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一个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战略制订并贯穿于企业之中,旨在识别可能会影响主体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以使其在该主体的风险容量之内,并为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COSO在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定义中重点强调了7个属性和理念:

1、一个过程,它持续地流动于主体之内;

2、由组织中各个层级的人员实施;

3、应用于战略制订;

4、贯穿于企业,在各个层级和单元应用,还包括采取主体层级的风险组合观;

5、旨在识别一旦发生将会影响主体的潜在事项,并把风险控制在风险容量以内;

6、能够向一个主体的管理当局和董事会提供合理保证;

7、力求实现一个或多个不同类型但相互交叉的目标。

COSO认为《企业风险管理》应发挥如下作用:

1、协调风险容量(riskappetite)与战略——管理当局在评价备选的战略、设定相关目标和建立相关风险的管理机制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所在主体的风险容量;

2、增进风险应对决策——企业风险管理为识别和在备选的风险应对——风险回避、降低、分担和承受——之间进行选择提供了严密性;

3、抑减经营意外和损失——主体识别潜在事项和实施应对的能力得以增强,抑减了意外情况以及由此带来的成本或损失;

4、识别和管理多重的和贯穿于企业的风险——每一家企业都面临影响组织的不同部分的一系列风险,企业风险管理有助于有效地应对交互影响,以及整合式地应对多重风险;

5、抓住机会——通过考虑全面范围内的潜在事项,促使管理当局识别并积极地实现机会;

6、改善资本调配——获取强有力的风险信息,使得管理当局能够有效地评估总体资本需求,并改进资本配置。企业风险管理所固有的这些能力帮助管理当局实现所在主体的业绩和赢利目标,防止资源损失。企业风险管理有助于确保有效的报告以及符合法律和法规,还有助于避免对主体声誉的损害以及由此带来的后果。总之,企业风险管理不仅帮助一个主体到达期望的目的地,还有助于避开前进途中的隐患和意外。

二、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力求实现主体的以下四种类型的目标:

1、战略(strategic)目标——高层次目标,与使命相关联并支撑其使命;

2、经营(operations)目标——有效和高效率地利用其资源;

3、报告(reporting)目标——报告的可靠性;

4、合规(compliance)目标——符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

对于目标的实现,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一样只能提供合理保证,而且对于不同的目标所提供合理保证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对于合规目标和报告目标而言,因为有关报告的可靠性和符合法律、法规的目标在主体的控制范围之内,所以可以期望企业风险管理为实现这些目标提供合理保证。但是,对于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而言,由于这些目标的实现还取决于一些不在主体控制范围之内的外部事项,所以,企业风险管理可以提供合理地保证的是对目标的`实现过程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既管理当局和起监督作用的董事会及时地了解主体朝着实现目标前进的程度。

三、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构成

为了保证风险管理目标的完成,《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提出了企业构成全面风险管理的八个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它们源于管理当局经营企业的方式,并与管理过程整合在一起,是八个互相关联体。其中,内部环境是全面风险管理其它构成要素的基础,影响战略和目标的制定、经营活动的.组织、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采取的行动,进而影响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系统、监督活动的设计和职能。而内部环境本身由众多要素组成,包括企业的价值观、管理当局经营风格、权利与责任的分配和员工的发展和任职能力。董事会是内部环境中的关键因素,他们不仅提供合理的建议、忠告和指导,而且要对管理当局进行监督和制衡。

管理当局的态度和经营风格会影响到企业的风险偏好。目标设定主要包括长期战略目标、短期经营目标、有效报告目标和法律法规遵循目标的设定,其中,长期战略目标与高层目标相关,与企业任务和愿景一致并提供支持,短期经营目标与企业经营的效率性和效果性相关,包括业绩、盈利目标以及保障资源,有效报告目标与企业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性相关,包括对内和对外报告,涉及财务或非财务信息,法律法规遵循目标则与企业遵守使用的法律和法规相关。事项识别是指管理当局识别对主体产生影响的潜在事项,包括外部和内部因素,即确定潜在事项是机会还是风险。

风险评估是评估风险对企业实现目标的影响程度或风险价值等,有定性与定量两种方法,定性方法包括问卷调查、集体讨论、专家咨询、政策分析、行业标杆比较、管理层访谈和调查研究等,定量方法包括统计推论(如集中趋势法)、计算机模拟(如蒙特卡罗分析法)、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事件树分析等,COSO建议将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相结合。风险应对的部分则要求管理当局在风险容忍度和成本—收益原则下确定风险应对方案并考虑其对事项的可能性和效果的影响,然后设计、确定和实施选择的应对方案。风险应对措施通常包括风险回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担四种。相信大家对这四种措施都已有一定了解,在此就不再赘述了。控制活动通常包含两个要素:确定应做什么的政策和有效地实施政策的程序,也可以分为预防性控制、检查性控制、纠正性控制和补偿性控制等类型。信息和沟通的部分提倡的是:企业必须有效识别、收集来源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经营信息,并以适当的方式与相关利益者进行有效沟通。监控则是一个对风险要素当前功能及其业绩质量进行评估的过程,通常通过两种方法进行:通过持续的活动或者个别评价。持续监控建立在企业日常重复发生的业务活动和风险管理活动之上,个别评价则是在事后进行的,可以作为对持续监控的补充。

四、企业风险管理的职能与责任

企业风险管理由诸多方面实施,每一方面都有重要的职责。一个组织中的每个人都对企业风险管理负有一定的责任。首席执行官负有最终的责任,并且应该假设其拥有所有权。其他管理人员支持风险管理理念,促使符合其风险容量,并且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根据风险容限去管理风险。董事会对企业风险管理进行监督。外部方面经常提供对实现企业风险管理有用的信息,但是他们对主体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并不承担责任。

五、启示

做为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风险管理人员,搞好风险管理应当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三个方向。

一是掌握风险管理理论知识。没有高学识,不能站在理论高处,就不能知道什么是风险管理的基础所在。不曾上高楼,何曾见万家灯火。做风险管理不能局限于狭义的风险管理概念,还要尽量将相关理论打通来理解,比如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COSO体系与巴赛尔协议体系的差异与共通之处。

二是服务于公司业务运作和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风险管理的目的是什么,风险管理是服务于企业发展目标的,是企业整体目标的一部分,是为了业务更好地运作的。那么风险管理人员对于业务的理解和熟悉程度也极大程度地影响到风险管理的实施效果。风险管理人员要与业务条线的前台人员保持密切的沟通联系,要取得相互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如果时时能以业务人员的眼光去理解业务,来对待业务发展的需求,对我们的风险管理有很大的修正空间。

三是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技术。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又对业务运作有了相当的理解,但具体的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风险管理人员在工作流程的掌握和数据处理的能力比如准确性和效率性方面,也要不断追求改进和提高的。在工作时,我们要反复询问自己,我们所采取的管理方法是不是完善的,所运用的工具是不是适当的,对于业务风险的判别和评估是不是切合实际的。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就不要轻下结论或提出控制,要不断地研究和改进我们的方法和工具。

简言之,在实施风险管理时,企业应结合自身发展阶段和公司战略,并考虑其管理基础,制定出适合企业需要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同时,并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和修正公司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使其充分发挥规范企业管理的作用,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风险管理的心得体会 篇8

一、严格组织领导,制定正确发展方向。

xx年xx月xx日,公司下发《关于落实xx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深入落实xx公司《关于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通知》,建立了以xx规范性文件为方向标,以xx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为核心,以各部门和各分子公司为基础,以全体风险控制专员为骨干的工作体系。积极应对、分层管理、统一协调、多种手段、循环往复围绕工作目标,按照统一部署,转变观念,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履职尽责,不断提高执行力,保证了重大经营活动符合xx的政策要求。我们根据相关要求,建立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各职能部门和各单位为第一道防线;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风险管理办公室为第二道防线;内部审计部门和xx公司审计委员会为第三道防线。为了将风险管理工作流程落到实处,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各类风险,xx公司还与各单位签订《风险管理责任书》,明确xx公司和各单位的风险管理主体责任,制订各单位的风险管理责任指标、相应的考核及奖惩办法,由xx公司风险控制办公室监督执行,并组织风险管理考核评价工作。

二、抓住风险识别,努力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一是制定和完善了《全面风险管理实施办法》,细化了风险识别标准,使风险识别更具操作性,减少了风险分类的人为误差。

二是加强了风险识别能力的培训,对公司xx以上人员进行风险管理工作的相关培训,有效的提高了管理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

三是各职能部门和各单位设立风险控制专员,负责风险管理工作的推进和日常工作。

三、抓住风险量化,按时保质完成风险点归属分类工作。

在《全面风险管理实施办法》下发的第一时间里,我们打破常规,加强计划,提高效率,按照风险管理办公室的统一部署,组织实施了风险点的分类工作,协调风险点的归属问题,确保了分类工作的有序开展,较好的完成了前期的准备工作。根据风险管理总体安排,现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在xx公司范围内全面开展风险管理,重点推进xx、xx建设及xx三大领域的风险管理工作。并按计划制定了完成时间,除特别注明外,本阶段实施安排的启动时间为xx年xx月,完成时间为xx年xx月,只标注启动时间的根据实际情况推进。

四、抓住风险监测,坚持适时、动态监控风险点的归属变化。

首先我们建立了风险管理进度月报分析制度,通过按月对各单位、部门风险管理工作报表的统计分析,全面实施已识别风险点的'内控完善计划,重点推进xx、xx、xx三大领域风险管理的落实。特别是对接近完成时间节点的风险点的完成情况更是实时监测,随时掌握进度变化,为风险防范提供准确的信息和依据。其次,对于风险点的职能归属发生变化的情况进行跟踪落实,确保风险防范工作落到实处。还有每个风险点由专门的职能单位或部门牵头,涉及到的单位配合,形成合力,更好的完善风险管理工作。

五、抓住风险控制,强化风险管理的制度防范。

今年以来,我们先后制定、修订和转发了xx管理综合考核办法》、《关于做好xx应对工作的通知》、《关于xx调查结果的通知》、《关于开展xx专项活动的通知》等与风险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 分别从紧密结合公司治理层面、各业务流程、三大领域风险点改善措施的要求,充分考虑待建立、完善的各种机制及用以规范流程的表单入手。并将三大领域分解为规章制度、公司层面、战略规划流程、财务流程、采购与成本流程、安全管理流程、经营管理流程、投资领域、工程领域、法律事务领域等xx分项逐一细化,努力做到用完善的制度管理企业,增强企业风险管控能力。

六、坚持“依法依规办事、风险控制优先、程序至上、权责对等”的原则,努力做好风险管理办公室的日常性、事务性的管理工作。

在人手少、事务杂、工作多、要求高、程序多、时间紧的情况下,我们一方面及时与风险点所归属的职能部门、单位沟通、协商,以求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益深入分析经营中面临的风险因素,制定风险防控的措施和应对预案,实现风险管控目标和管控能力、风险预防和抓住机遇之间的平衡;加强企业日常风险评估工作,切实把风险管理与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特别是关键业务环节紧密结合,探索适合本企业特点的风险量化分析和风险监测预警的技术手段和实现方式,提高风险预警、反应能力和管理水平。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完善了x项公司层面、x项财务流程、x项安全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风险点。

风险管理的心得体会 篇9

2xxx年12月23日,全国铁路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盛光祖作了《努力开创铁路科学发展新局面 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服务》的工作报告。总结了2xxx年铁路的工作,认真分析了铁路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阐述了推进铁路科学发展的构想,提出了2xxx年全路重点工作,动员干部职工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团结奋斗,努力开创铁路科学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盛部长在讲话中强调:“安全是铁路工作的生命线,是铁路的 “饭碗工程”,安全不好是最大的失职。实现运输安全长治久安,必须尊重铁路安全生产规律,确立新的安全工作思路,提高铁路安全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必须强化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引入安全风险管理的方法,构建安全风险控制体系。通过对风险因素的有效控制,达到最大限度减少或消除安全风险的目的。”

盛部长在讲话中阐述了安全风险管理的前提、基础、目的和核心内容。并重点提出了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是要“加强安全风险过程控制、搞好安全风险应急处置、强化安全风险管理基础、开展对安全风险管理的考核评估”等四项工作,可以说,道理讲的很细致、方法教的很到位。

那么,怎样才能让安全风险控制体系落地、生根、发芽、结果呢?我认为,关键还是在于抓好落实。

一是要抓好安全风险意识的强化。要把安全风险意识根植于干部职工的思想深处,贯穿到运输生产的全过程,增强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要采取有效措施,让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三点共识”,做到任何时候都把安全作为大事来

抓,任何情况下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来考虑,任何影响安全的问题都要立即解决,牢牢掌握安全工作的'主动权。

二是要抓好安全风险过程控制。以人身和行车安全风险管理为重点,建立有车间特点的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增强防范安全风险的能力。突出人员、设备和管理三大要素,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科学确定安全风险点,制定和落实管控措施,实现对各种安全风险的有效控制。以落实安全管理规范化和职工作业标准化为重点,完善规章制度和各岗位的作业标准,实现对现场作业的有效控制

三是要抓好安全风险应急处置。进一步完善非正常情况下各项安全措施,分系统、分层次、分岗位制定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处置流程、处置措施和职责分工,做到简明实用、便于操作。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处置演练,加强救援网络、救援基地和队伍建设,做到应急有备、响应及时、处置高效。

四要抓好安全风险管理的考核评估。建立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对安全风险管控实行有效的监督,进行定期评审考核,对风险防控不力的,及时进行纠正;对触及风险 “红线”的,尤其是可能引发严重事故的问题,严肃追究责任,提高安全风险管理的效能。

总之,实行安全风险管理,关键在于紧盯消除风险的目标、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真正把会议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风险管理的心得体会 篇10

全风险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调树立责任意识,问题意识和风险意识。“安全第一”一直是铁路的重中之重,安全风险管理则更强调对于危险的超前预想,努力将危险因素提前考虑清楚,做更多的安全防护措施,使得在日常维护工作中做到零危险,零事故,只有我们将安全防范意识做到实处,才能保证职工的人身安全,进而促进铁路的安全生产,为国民经济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为一名铁路员工我深刻理解安全的重要性,“安全第一”这句话也时刻铭记在广大铁路职工的心中,从铁路部门的管理到铁路职工的一言一行,都是将安全放在了首位,这次铁路部门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大家谈”活动 ,这是一个创举,一个传统与现代科技的紧密结合,一个行业不断进步的见证。

一个企业的良性发展依托于严格管理和强有力的执行力。为确保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突出“严”字。严字当头,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执行。实践表明,安全管理,一严百实,一松百空。安全法规,严则有之,不严则无。心太软容易造成安全责任意识的松懈,使安全制度形同虚设。现在许多管理者老好人主义思想严重,对一些安全上的原则性问题存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的心态。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执行力不到位,打折扣,应付了事。没有进行深层次、前瞻性思考,缺乏“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在执行过程中未考虑到人员的综合素质问题和执行过程中的力度问题。我们知道,每一次事故的发生,都是由小到大,由量变到质变,因此,我们必须从抓好每一个细节做起,做到“小题大做”,从预防异常和未遂抓起,常抓不懈,以求真的精神,务实的作风,扎实的工作态度,把规章制度一丝不苟地落到实处,不放松安全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通过在日常工作中有效实施风险管控,不断完善工作流程、提升管理水平,持续推动安全管理规范化建设,实现生产管理精细化,确保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风险管理的心得体会 篇11

古诗有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的魅力,不仅在月色,这里有亭台楼阁的迷人浅影,还有瘦西湖的旖旎风光,到处浸染着美不胜收的烟花翠柳。乘着五月的徐徐微风,伴着初夏的淡淡花香,黑龙江省大企业处举办了这次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高级研修班,七台河国税局一行五人来到这令人魂牵梦绕的扬州城,开始了为期十天的培训学习,在这里我们收获了知识,收获了成长,收获了美景,还有那沉甸甸的学习感受。

此次培训中,学校结合此次培训让学员系统掌握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目的,为我们国税干部安排了大企业税收风险识别与控制、重组业务税收风险识别与分析等课程,学院老师们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视野、严谨的思维、清新灵活的教学方式、幽默风趣的课堂氛围,无不令我们深深折服,受益匪浅。通过这种灵活的学习方式让我们也懂得真正的学习不是照本宣科后的轻松,不是亲身体验后的惬意,而是思考和感悟,是观念的更新、思维方式的转变,是工作方式的调整、困惑的`解决,是素质的提升。

随着黑龙江省税收征管改革的深入开展,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工作越来越突显出其重要地位,而税收工作职能及模式和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作为从事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国税干部,加强学习是提升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税收征管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税务人员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从各个方面提升自己为纳税人服务的本领。此次培训就给我们从事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国税干部一个宝贵的提升机会。培训方式采用讲授式、案例式、研讨式等教学方法,培训内容与税收实际工作联系紧密。使我们认识到工作中原有的不足,税收知识在我们的思维中还是单条块,不能够让它融会贯通,运筹帷幄,光学税收业务是不行的,还要全面学习其他相关法律和财税文件方面的知识,要多向前辈学习,在工作中多积累、多总结、多动脑。居安思危意识是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的保障,只有不断地发现,不断地改进,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进步,更好的服务于大企业纳税人。

学习是国税机关永恒的课题,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一个善于学习的单位,也必将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单位。国税机关作为党政机关的重要部门,只有建设成为与时俱进的学习型部门,才能更好地为国聚财、执法为民,实现国税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学习型国税机关的创建,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国税事业的发展有赖于国税干部职工个人的全面发展,而国税干部职工个人全面发展,既推动着国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又使干部职工在干事创业的过程中磨砺意志、增长才干。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依靠广大国税干部职工,将其作为推动国税事业发展的主体和原动力,实现干部职工全面发展和国税事业健康发展有机结合,是国税机关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国税事业新的历史性飞跃的最佳途径就是持续学习、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国税干部职工创造潜能,为实现国税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证。

重归久违的校园学习生活,我们收获不只有尽收眼底的美景,还有弥足珍贵的业务知识,这是一个一切在不断生长的初夏,也是一段让人收获知识收获快乐的时光,虽然有着满满的不舍,但作为一名国税干部终将要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将学到的业务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想来。我想:对扬州最好的回馈是内心牢记这令人流连忘返的景色,对国税事业最好的回馈是继续在工作中发光发热,贡献自己的一份最坚实的力量!

风险管理的心得体会 篇12

通过深入学习集团公司风险管理,改变了我们对风险管理认识的误区,了解了企业管理中不断变化的风险与责任,只有将风险意识贯穿于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对合同、项目等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价和控制,降低各种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才能为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一、企业管理风险点具体表现形式:

资本性项目需求不明确及项目实施风险;合同定制不完善,签订合同、履行合同风险。费用超支风险、进度延期风险、质量及安全风险;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够而导致的运营过程中的风险。

二、风险点位防范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与过合同、项目定制的人都会认识到许多事情都可能出错,一但出错就可能给公司带来危害、损失或其它不利影响。风险是在合同、项目定制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或不利结果的可能性。资本性项目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在项目制定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可能存在风险。采取积极的风险管理方式,可以使项目进程更加平稳,可以规避、转移风险,或缓解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而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够则是导致这些风险的主要因素。

三、风险点防范对策:

首先每个管理人员都应该树立先进的风险管理观念。风险管理的任务就是寻找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点,衡量业务的风险度,在克服风险的同时从风险管理中创造收益。其次,增加必要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管理能力,管理知识、技术水平未达到应有的要求,是制约合同、项目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再次,管理人员应积极参与合同、项目管理体系,从招标开始、直到合同终止的全过程对项目进行预测、计划、分析、核算和控制,建成项目合同管理的一整套网络体系,进行全过程管理。

要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调整:首先要认真分析合同、项目条款,分析这些条款中有没有潜在风险,有没有对我方不利的提法和约束性条件,变更、索赔条款是否公平合理等。其次,虽然招标前已经对对方的资质情况进行了审查,但是真正签订合同前应再确认一次对方是否具有相应资质条件,而且还要调查其是否确实具备相应施工能力。堵塞一切可能的漏洞,以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

其次,在协商过程中,一定要把自己的意思准确全面的表达出来。根据《合同法》、《招标投标法》的规定,在招标投标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招标文件在性质上属于要约邀请,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它的内容对后续的中标签约和施工影响很大,必须予以重视。要注意分析招标文件中给定的项目性质、技术要求、工程相关条件以及给定的主要合同条款,对其超出自身条件和可能导致违法违规的要特别注意,应在标书中对其进行适当处理。

第三,对于管理人员而言,专业素质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感知能力。同样一个的项目,有人可以从中发现问题,或者提出创新机制、防范风险的宏观建议。但有人员却不能发现问题,其原因就在于缺乏感知能力,缺乏对防范风险的敏感性;二是学习和创新能力。

项目管理人员不断面对新的对象和新的问题,只有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掌握新的理论知识,不断创新,才有可能实现揭示风险保障企业经济安全的目标;三是突破能力。从一个项目进展到更大的项目,必须在合同、项目的很多方面取得突破。一切管理工作的实施是以人为本的,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没有管理人员的全员参与、主动配合就无从谈起,设备管理人员能动性的发挥和素质的高低极大地制约着设备管理的绩效。如何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降低企业成本,使企业利益最大化,是项目合同管理中,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风险管理的心得体会 篇13

《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是在1992年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基础上发布的,是国际多个组织共同协作完成的,该框架整合了各种内部控制的概念和定义。它既是对《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超越,也标志着内部控制的转型,在内涵界定、目标体系、构成要素等方面进行了扩展和延伸。诠释了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的精髓,已然成为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权威框架。现将自己觉得该框架比较关键的内容进行大致地提炼,供大家参考。

一、企业风险管理的定位

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企业丑闻和失败事件的发生,使人们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对一个提供关键原则和概念、共同的语言以及明晰的方向和指南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需要变得尤为迫切。《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不仅提供了关键的原则,还拓展了内部控制框架,关注于企业风险管理这一更宽泛的领域。

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一个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战略制订并贯穿于企业之中,旨在识别可能会影响主体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以使其在该主体的风险容量之内,并为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COSO在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定义中重点强调了7个属性和理念:

1、一个过程,它持续地流动于主体之内;

2、由组织中各个层级的人员实施;

3、应用于战略制订;

4、贯穿于企业,在各个层级和单元应用,还包括采取主体层级的风险组合观;

5、旨在识别一旦发生将会影响主体的潜在事项,并把风险控制在风险容量以内;

6、能够向一个主体的管理当局和董事会提供合理保证;

7、力求实现一个或多个不同类型但相互交叉的目标。

COSO认为《企业风险管理》应发挥如下作用:

1、协调风险容量(riskappetite)与战略——管理当局在评价备选的战略、设定相关目标和建立相关风险的管理机制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所在主体的风险容量;

2、增进风险应对决策——企业风险管理为识别和在备选的风险应对——风险回避、降低、分担和承受——之间进行选择提供了严密性;

3、抑减经营意外和损失——主体识别潜在事项和实施应对的能力得以增强,抑减了意外情况以及由此带来的成本或损失;

4、识别和管理多重的和贯穿于企业的风险——每一家企业都面临影响组织的不同部分的一系列风险,企业风险管理有助于有效地应对交互影响,以及整合式地应对多重风险;

5、抓住机会——通过考虑全面范围内的潜在事项,促使管理当局识别并积极地实现机会;

6、改善资本调配——获取强有力的风险信息,使得管理当局能够有效地评估总体资本需求,并改进资本配置。企业风险管理所固有的这些能力帮助管理当局实现所在主体的`业绩和赢利目标,防止资源损失。企业风险管理有助于确保有效的报告以及符合法律和法规,还有助于避免对主体声誉的损害以及由此带来的后果。总之,企业风险管理不仅帮助一个主体到达期望的目的地,还有助于避开前进途中的隐患和意外。

二、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力求实现主体的以下四种类型的目标:

1、战略(strategic)目标——高层次目标,与使命相关联并支撑其使命;

2、经营(operations)目标——有效和高效率地利用其资源;

3、报告(reporting)目标——报告的可靠性;

4、合规(compliance)目标——符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

对于目标的实现,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一样只能提供合理保证,而且对于不同的目标所提供合理保证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对于合规目标和报告目标而言,因为有关报告的可靠性和符合法律、法规的目标在主体的控制范围之内,所以可以期望企业风险管理为实现这些目标提供合理保证。但是,对于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而言,由于这些目标的实现还取决于一些不在主体控制范围之内的外部事项,所以,企业风险管理可以提供合理地保证的是对目标的`实现过程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既管理当局和起监督作用的董事会及时地了解主体朝着实现目标前进的程度。

三、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构成

为了保证风险管理目标的完成,《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提出了企业构成全面风险管理的八个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它们源于管理当局经营企业的方式,并与管理过程整合在一起,是八个互相关联体。其中,内部环境是全面风险管理其它构成要素的基础,影响战略和目标的制定、经营活动的组织、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采取的行动,进而影响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系统、监督活动的设计和职能。而内部环境本身由众多要素组成,包括企业的价值观、管理当局经营风格、权利与责任的分配和员工的发展和任职能力。董事会是内部环境中的关键因素,他们不仅提供合理的建议、忠告和指导,而且要对管理当局进行监督和制衡。

管理当局的态度和经营风格会影响到企业的风险偏好。目标设定主要包括长期战略目标、短期经营目标、有效报告目标和法律法规遵循目标的设定,其中,长期战略目标与高层目标相关,与企业任务和愿景一致并提供支持,短期经营目标与企业经营的效率性和效果性相关,包括业绩、盈利目标以及保障资源,有效报告目标与企业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性相关,包括对内和对外报告,涉及财务或非财务信息,法律法规遵循目标则与企业遵守使用的法律和法规相关。事项识别是指管理当局识别对主体产生影响的潜在事项,包括外部和内部因素,即确定潜在事项是机会还是风险。

风险评估是评估风险对企业实现目标的影响程度或风险价值等,有定性与定量两种方法,定性方法包括问卷调查、集体讨论、专家咨询、政策分析、行业标杆比较、管理层访谈和调查研究等,定量方法包括统计推论(如集中趋势法)、计算机模拟(如蒙特卡罗分析法)、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事件树分析等,COSO建议将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相结合。风险应对的部分则要求管理当局在风险容忍度和成本—收益原则下确定风险应对方案并考虑其对事项的可能性和效果的影响,然后设计、确定和实施选择的应对方案。风险应对措施通常包括风险回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担四种。相信大家对这四种措施都已有一定了解,在此就不再赘述了。控制活动通常包含两个要素:确定应做什么的政策和有效地实施政策的程序,也可以分为预防性控制、检查性控制、纠正性控制和补偿性控制等类型。信息和沟通的部分提倡的是:企业必须有效识别、收集来源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经营信息,并以适当的方式与相关利益者进行有效沟通。监控则是一个对风险要素当前功能及其业绩质量进行评估的过程,通常通过两种方法进行:通过持续的活动或者个别评价。持续监控建立在企业日常重复发生的业务活动和风险管理活动之上,个别评价则是在事后进行的,可以作为对持续监控的补充。

四、企业风险管理的职能与责任

企业风险管理由诸多方面实施,每一方面都有重要的职责。一个组织中的每个人都对企业风险管理负有一定的责任。首席执行官负有最终的责任,并且应该假设其拥有所有权。其他管理人员支持风险管理理念,促使符合其风险容量,并且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根据风险容限去管理风险。董事会对企业风险管理进行监督。外部方面经常提供对实现企业风险管理有用的信息,但是他们对主体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并不承担责任。

五、启示

做为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风险管理人员,搞好风险管理应当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三个方向。

一是掌握风险管理理论知识。没有高学识,不能站在理论高处,就不能知道什么是风险管理的基础所在。不曾上高楼,何曾见万家灯火。做风险管理不能局限于狭义的风险管理概念,还要尽量将相关理论打通来理解,比如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COSO体系与巴赛尔协议体系的差异与共通之处。

二是服务于公司业务运作和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风险管理的目的是什么,风险管理是服务于企业发展目标的,是企业整体目标的一部分,是为了业务更好地运作的。那么风险管理人员对于业务的理解和熟悉程度也极大程度地影响到风险管理的实施效果。风险管理人员要与业务条线的前台人员保持密切的沟通联系,要取得相互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如果时时能以业务人员的眼光去理解业务,来对待业务发展的需求,对我们的风险管理有很大的修正空间。

三是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技术。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又对业务运作有了相当的理解,但具体的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风险管理人员在工作流程的掌握和数据处理的能力比如准确性和效率性方面,也要不断追求改进和提高的。在工作时,我们要反复询问自己,我们所采取的管理方法是不是完善的,所运用的工具是不是适当的,对于业务风险的判别和评估是不是切合实际的。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就不要轻下结论或提出控制,要不断地研究和改进我们的方法和工具。

简言之,在实施风险管理时,企业应结合自身发展阶段和公司战略,并考虑其管理基础,制定出适合企业需要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同时,并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和修正公司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使其充分发挥规范企业管理的作用,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风险管理的心得体会 篇14

近期,公司组织学习了XX风险管理,我很仔细、认真的对其进行了学习,下面就结合自己的学习和认识,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风险管理的特点

1、彻底打破了注重事后管理的传统管理模式,真实地动态辨识和分析及评估企业所面临的一切安全风险,针对风险,制订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减小风险,变“事后管理”为“事前管理”,并加强作为应急的“事中管理”。

2、以风险控制为导向,强调事前分析与控制,体系中的任何一个管理要求都针对特定要素的风险而设计,识别管理与现场所需做的工作,指明管理方向与要求,控制损失。在实际工作中,从基准风险评估、基于问题风险评估和持续风险评估人手,确保风险识别的全面性与持续性,用管理标准控制管理及流程风险,用作业指导书控制作业风险。

3、以持续改进为目标,对各项工作进行回顾和改进,并定期开展审核,系统地发现、改进问题,实现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绩效。

二、对XX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体会和思路

XX风险管理的核心就是“建体系、知风险、明措施、抓落实、重改进”,从这五个方面开展工作并形成闭环,建立以风险为驱动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将环境、战略、财务、市场、运营、意外、法律风险管控作为贯穿安全生产各个环节的链条,实现部门、专业、单位间围绕风险管控的联动和互动,将风险管控工作理念和行为真正融入到安全生产的每个人、每个环节、每个时段,形成环境、战略、财务、市场、运营、意外、法律的'七道防线,确保风险人员的在线监督,杜绝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方面离线情况的发生,从根本上保证安全生产的可控、在控。

1、正确认识、把握原则提高对XX风险管理体系的认识是搞好XX风险理体系建设的首要环节。应对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有充分的、正确的认识,在体系建设过程中把握好三条原则:①、有体系化的指导思想,把握以XX风险管理体系为中心的做事思路,掌握以PDCA作为管理手段的做事方法;②、紧密结合实际工作和现行安全生产管理方法及模式来开展生产工作;③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进行有效管理,体系建设应符合企业的特点和规律,紧抓环境、战略、财务、市场、运营、意外、法律风险不放松。

2、加强培训,掌握方法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风险管理体系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内容、管理理念和方法,由于我们员工自身业务水平有限,对体系建设认识不足,因此在体系推行过程中应进行体系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使员工特别是管理人员了解、掌握体系的管理内容、结构、运作方法及作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效推动体系的建设与实施。

3、结合实际,正确处理正确把握和处理好XX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与制度建设、生产管理规划化建设、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标准化与班组建设等几个关系问题。

4、周密安排、全员参与XX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涉及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需要各部门和各层次员工的参与,应成立组织机构,落实责任,制定体系推行实施的进度,在体系应用过程中,对照体系规范要求,按“延用、完善、建立”原则来开展各项工作,即延用符合体系要求的规范标准、方法与手段,完善对已存在但不满足体系要求的规范标准、方法与手段,按体系要求建立新的规范标准

5、不断总结,持续改进在XX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应杜绝形式主义,不可将体系的建设和实施作为一种运动或一项短期工作进行突击,而是切实把推行体系管理作为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实现持续改进的手段,实施过程中避免出现“只写不做”、“新的建立起,工作仍照旧”,的现象,应切实按照“写我所做、做我所写、记我所做”的运作原则,根据制定的工作标准、作业指导书等体系文件要求,扎扎实实抓好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和现场作业。

总之,建立和推行XX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是咱公司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创新,也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企业战略的具体体现。XX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为咱公司实现规范化管理、促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风险管理的心得体会 篇15

通过深入学习集团公司风险管理,改变了我们对风险管理认识的误区,了解了企业管理中不断变化的风险与责任,只有将风险意识贯穿于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对合同、项目等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价和控制,降低各种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才能为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一、企业管理风险点具体表现形式:

资本性项目需求不明确及项目实施风险;合同定制不完善,签订合同、履行合同风险。费用超支风险、进度延期风险、质量及安全风险;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够而导致的运营过程中的风险。

二、风险点位防范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与过合同、项目定制的人都会认识到许多事情都可能出错,一但出错就可能给公司带来危害、损失或其它不利影响。风险是在合同、项目定制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或不利结果的可能性。资本性项目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在项目制定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可能存在风险。采取积极的风险管理方式,可以使项目进程更加平稳,可以规避、转移风险,或缓解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而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够则是导致这些风险的主要因素。

三、风险点防范对策:

首先每个管理人员都应该树立先进的风险管理观念。风险管理的任务就是寻找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点,衡量业务的风险度,在克服风险的同时从风险管理中创造收益。其次,增加必要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管理能力,管理知识、技术水平未达到应有的要求,是制约合同、项目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再次,管理人员应积极参与合同、项目管理体系,从招标开始、直到合同终止的全过程对项目进行预测、计划、分析、核算和控制,建成项目合同管理的一整套网络体系,进行全过程管理。

要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调整:首先要认真分析合同、项目条款,分析这些条款中有没有潜在风险,有没有对我方不利的提法和约束性条件,变更、索赔条款是否公平合理等。其次,虽然招标前已经对对方的资质情况进行了审查,但是真正签订合同前应再确认一次对方是否具有相应资质条件,而且还要调查其是否确实具备相应施工能力。堵塞一切可能的漏洞,以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

其次,在协商过程中,一定要把自己的意思准确全面的表达出来。根据《合同法》、《招标投标法》的规定,在招标投标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招标文件在性质上属于要约邀请,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它的内容对后续的中标签约和施工影响很大,必须予以重视。要注意分析招标文件中给定的项目性质、技术要求、工程相关条件以及给定的主要合同条款,对其超出自身条件和可能导致违法违规的要特别注意,应在标书中对其进行适当处理。

第三,对于管理人员而言,专业素质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感知能力。同样一个的项目,有人可以从中发现问题,或者提出创新机制、防范风险的宏观建议。但有人员却不能发现问题,其原因就在于缺乏感知能力,缺乏对防范风险的敏感性;二是学习和创新能力。项目管理人员不断面对新的对象和新的问题,只有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掌握新的理论知识,不断创新,才有可能实现揭示风险保障企业经济安全的目标;三是突破能力。从一个项目进展到更大的项目,必须在合同、项目的很多方面取得突破。一切管理工作的实施是以人为本的,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没有管理人员的全员参与、主动配合就无从谈起,设备管理人员能动性的发挥和素质的高低极大地制约着设备管理的绩效。如何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降低企业成本,使企业利益最大化,是项目合同管理中,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风险管理的心得体会 篇16

一、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存在的困境

(一)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并不强烈

许多水利工程的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并不重视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只是一味地推动施工速率的加快,而忽略了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工作,认为只要完成了施工,完成了水利工程的建设就可以了。也正是因为他们较弱的风险管理意识,使得现在的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许多意外,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等非常严重的问题。而且,每当这些问题出现后不仅仅会拖慢整个施工周期,甚至可能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索赔问题,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二)没有一个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管理工作对于提高我们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效率具有重大意义,通过风险管理工作能够预防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保障了水利工程项目在规定周期内完成。但是,在现在的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企业中,并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没有一定的风险管理条例,这就使得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得不到规范化和具体化,管理工作开展的责任则被分散到施工人员当中,这样将大大阻碍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风险管理人员本身素质不高

许多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企业在施工中,为了能够节约一定的开支,减少人员的聘请,往往会在企业中挑选一些工作人员来开展风险管理的工作。但是,由于这些人员并没有专业的、具体的风险管理方面的知识,对于如何开展以及如何管理各方面的问题都不够清晰,这样要如何有效地针对水利工程开展风险管理的工作呢?而且,也许正是因为他们在风险管理方面的能力不够,素质不高而削弱了风险管理工作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所发挥的所用,造成风险管理工作中的一大困境。

(四)忽略了对合同开展的风险管理工作

合同,是当事人双方均接受对方所提出条件后所签订的文件,是代表当事人双方利益的一种具有法律效益的文件,所以,合同在制定和签订时将影响到企业自身的利益,也就是说,合同的制定与签订均具有一定的风险。但是,在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的合同制定与签订过程中,却没能够重视对合同开展的风险管理工作,导致合同的条件制定时没有充分地发挥出企业的主体地位,没能够凸显出自身的利益,反而在签订过程中受到对方的牵制,最终加大了企业的施工风险,影响了企业的稳步发展。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对于我国民生的健康发展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我们要能够做好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降低施工中的风险系数,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高质量,从而为我国公民提供更高质量的生活水平,推动我们社会的稳健发展。

二、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

风险管理的开展对于水利工程项目的顺利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于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推动力,所以,我们要能够了解到影响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因素并对症下药,才能够全面激发风险管理对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作用。

(一)技术水平对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影响

在一个工程的建设中,技术水平的高低将决定工程的建设质量及安全性。然而,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水平与国外水平相比较仍然较低,在技术的运用上仍然较为落后。正是因为技术水平不高的原因,使得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的大部分施工过程都需要人力来完成,这样也就增加了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风险,为风险管理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二)自然环境对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影响

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地点往往是在一些较为偏僻的地方,这些地方的生活环境较为艰苦,医疗水平也不高,交通也不方便,这就为风险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一旦有施工人员受伤或者是施工材料受损都很难得到及时的补救,这样就可能会拖慢施工进度,造成企业的损失。自然环境除了生活环境之外,还包括气候条件,在施工中最难控制和预测的也正是天气的变化。一旦出现暴雨等不良的天气,将严重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施工,影响到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企业制度及文化对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影响

水利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能否有效地开展受到了施工企业内部各种制度以及企业文化的影响。在不同的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企业中,有着不同的制度,有着不同的文化,面对这些不同,每个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模式肯定也是不同的,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施力度也有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只有提高了企业对风险管理工作的认识和重视性,才能够有效地推动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降低施工风险,推动工程的顺利完工。总结水利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是保障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途径,我们要能够有效地解决风险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困境,才能够为我们的公民建设提出更加安全的水利设施,从而全面提高我国公民的生活水平。

风险管理的心得体会 篇17

经过两天汤老师风险管理的培训,我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归结为一句名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项目的一次性、独特性、临时性、生命周期等特性,决定了风险管理对于一个成功项目的重要性。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存在于随机状态中,在项目的各个阶段都存在风险。采取积极的风险管理方式,可以使项目风险管理更加平稳,可以规避、转移风险或缓解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而项目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够是导致这些风险的主要因素。

项目风险管理包括,项目风险识别,项目风险定性分析,项目风险应付计划,项目风险监控。

风险识别是指风险管理人员在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方法对尚未发生的潜在风险及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归类和全面识别。从而判断础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以及风险发生可能引起的后果。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项目风险定性分析是评估并综合分析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对风险进行优先排序,从而为后续分析或行动提供基础的'过程。通过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遗失的分析,可以用风险用量来表示,即风险的经济成本。为以后的应对提供依据。风险的应对计划即对风险识别过程中识别的各种风险对应的提出应对策略。应对策略主要有回归转移、减轻、接受、选择。项目风险回避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放弃原有的项目,二是改变施工方案。而改变施工方案虽然回避了前一种风险,但相应的也会增加新的风险,

所以项目风险管理一般不采用这一策略。风险转移总是会伴有向接受风险的一方支付风险成本。转移风险只是将管理风险的责任转移给另一方,它不能消除风险。风险减轻是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及方法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减轻风险的损失。风险接受是指一些发生概率很小,影响也不大的,对项目成功不会产生大的影响的而采取的应对措施。那么对风险该采用哪种应对措施才合理呢?具体的风险应有具体的应对措施。这就与风险的经济成本有关系。采用的应对措施都会有一定的成本支出。如果支出成本大于风险的经济成本就没必要采用风险措施了。当然也有一些特别的风险,虽然经济成本不高,但关系到政治、名誉。也会采取措施减轻风险。对于一些“不可抗拒”因素的风险只能选择接受,但应有相应的风险事故发生后期的处置措施。

这一次项目风险管理课程的培训,使我对项目风险管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今后我会更加深入的学习,把项目风险管理的知识与实际的项目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风险管理的心得体会 篇18

为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生产持续稳定,通过实施安全风险管理,增强安全风险的防范意识,构建安全风险的防控体系,达到强化安全基础、最大限度减少或消除安全风险、确保铁路安全的目的,开展了安全风险大家谈活动,阅读并认真学习了有关“安全风险管理”的文件精神,深刻领会了通过实施安全风险管理,增强安全风险的防范意识,构建安全风险的防控体系,达到强化安全基础、最大限度减少或消除安全风险、确保铁路安全为目的的指导和主要内容。

通过此次活动和有管文件精神的认真学习,不断强化了安全风险管理意识,开展安全风险控制活动,用风险理论来指导安全生产实践。加强对安全风险的过程管理,狠抓管控措施的落实,加强检查考核,进行闭环管理,实现安全工作的良性循环,确保铁路运输安全持续稳定。

为确保风险点的判定准确,做到人人知道安全风险点,人人参与风险监控。按照“简单、实用”的.原则,结合日常工作实际,制定岗位安全风险卡和管理人员风险职责。并对安全风险点隐患解决排查。

安全风险管理是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路,构建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就是加强对安全风险的全面分析、科学研判,科学制定管控措施,最终实现消除安全风险的目标。

风险管理的心得体会 篇19

我国每年的工程项目投资规模巨大,投资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程项目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从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都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过程,因此,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是具

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的。

一、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概述

现代项目管理开始于上个世纪70、80年代,最初是在美国军事项目和宇航项目上发展起来,后来蔓延到各种类型的民用项目。项目管理对计划、采购、合同、进度、质量、风险等诸多方面都有充分重视,并形成有机的管理框架。20世纪90年代以后,项目管理开始更加注重人的因素,注重顾客需求和实施人性化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是以建设工程项目为管理对象,以项目经理负责制和成本核算制为基础,以管理层和作业层相分离为特征,按照工程项目生产经营的内在规律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控制的一种施工管理制度。它是对整个工程的计划、执行和完工考评等整个过程的管理,它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起始阶段、执行阶段和结束阶段。其中,起始阶段是为整个项目准备资源和制定各种计划,执行阶段是监督和指导项目的实施、完善各种计划并最终完成项目的目标,而结束阶段是对项目进行总结、评价及各种善后工作。

风险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风险是由于从事某项特定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经济或财务的损失,自然破坏或损伤的可能性。工程项目管理风险就是在项目管理活动或事件中消极的后果发生的潜在可能性。每一个工程项目都必然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工程风险不仅包括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全过程中,自然灾害和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而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不确定性,而且也包括技术性、管理性问题引起的经济损失的不确定性。风险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它是根据工程风险环境和设定的目标对工程风险分析和处置进行决策的过程。包括工程项目风险识别,工程项目风险评估,工程项目风险分析和工程项目风险控制。

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过程

(一)工程项目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它是指找出影响项目质量、进度、投资等目标顺利实现的主要风险。风险识别可以从风险分类着手,采用专家调查法、幕景分析法或者故障树分析法进行有效辨别。其中专家调查法是邀请专家找出各种潜在的危险并做出对其后果的定性估量,没有要求作定量估计。主要有DELPHI法和头脑风暴法。故障树法是利用图解的形式将大的风险分解成更加具体的小风险,或对各种引起风险的原因进行分解。

风险按照造成后果可以分为纯风险和投机风险;按照分布情况分国别风险和行业风险;按照控制程度分为不可避免的风险、可转移的风险和有利可图的投机风险;按照是否可管理分为可管理风险和不可管理风险;按照影响范围分为局部风险和总体风险;按照导致风险的原因分为自然风险、社会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其他风险。那么,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风险主要有可行性研究阶段存在的基础数据不完整、不可靠,分析模型不合理,预测结果不准的风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设计内容不完整,设计存在缺陷、错误,采用不恰当的规范,未考虑地质条件,未考虑施工可能性,有关数据不足或不可靠的风险;施工中存在的工艺落后,施工技术方案不合理,施工安全措施不当的风险;工艺流程不合理,工程质量检验和验收未达到规定要求的风险;自然环境中的洪水、地震、台风、雷电、泥石流、地陷等不可抗拒力的风险;组织管理中的缺乏项目管理能力,组织不妥当,目标不适当,缺乏管理协调的风险;进度计划中的管理不力造成工期滞后,劳动力缺乏或劳动生产率低,材料供应不足,不可遇见的现场条件的风险;成本管理中的不适当的工程变更,不适当的工程支付,预算偏低的风险;合同签订中合同条款表达有误,合同类型选择不当;索赔管理不力的风险;人员配置中业主、设计人员、监理人员、施工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工人素质的风险;在材料供应上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供货不足或拖延,数量差错,质量规格有问题的风险;设备上施工设备供应不足,类型不配套,故障、安装失误的风险;资金上的资金筹措方式不合理,费用超支,资金不到位的风险。

(二)工程项目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之后,对工程项目风险的量化过程。它是指采取科学方法将辨别出来并经过分类的风险按照其权重大小给予排序,综合考虑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引起损失的后果。对于不同权重的风险,管理者应该给予不同程度的重视。风险评估可以采用综合评价法,AHP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和等风险图法。综合评价法是邀请有经验的专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水平或风险事件进行评估,然后综合整体的风险水平,对风险进行排序。AHP层次分析法是由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T·L·Saaty创立的一种系统分析与综合评价方法。它是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将决策者的主观判断与偏好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的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确定综合评价模型的权重。在层次分析法中一般要采用标度来衡量指标的重要程度以及决策者的偏好程度,该标度方法的认知心理学基础是对事物直觉地层次剖析和比较,从人的思维分辨率和知觉的灵敏度看都是合理的。模糊评价法是利用模糊集理论评价工程项目风险,使用蒙特卡洛模拟或三角模拟等方法度量风险,并可以通过改变参数而多次模拟项目风险,得到模拟仿真计算的统计结果,依次作为风险度量的结果。等风险图法是在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造成的损失程度构成的二维坐标图上通过画出等风险曲线来比较风险的大小。

(三)工程项目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对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事件所带来的后果进行分析,以确定该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可能影响项目的潜在相关后果。风险分析可以使用进度网络模型,寿命周期费用模型或者快速反应速率模型来考察分析工程项目的风险。在制定项目开发计划、确定项目过程优先级时考查工程进度风险和工程项目费用风险,多用进度网络模型和寿命周期费用模型。在工程项目资金出现问题时候多用快速反应速率模型来确定该项目规划的各种备选方案所需的预算分配。风险分析可以从整体出发弄清楚各个风险事件之间确切的因果关系,以便制定出系统的风险管理计划,同时可以考虑各个不同风险之间相互转化的条件,研究如何才能把威胁化为机会,进一步量化已经识别了的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后果,减少这种估计的不确定性。

(四)工程项目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指利用某些技术来设法避开或控制风险,消灭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所造成的损失。风险控制的重点在于消除风险因素和减少风险损失。管理者可以采用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自留、风险分散、风险降低和风险抵消等方法来进行控制。风险回避是指考虑到风险识见的存在和发生的可能性,主动放弃或拒绝实施可能导致风险损失的方案。通过风险回避可以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完全消除某一特定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风险转移是指一些单位和个人为避免承担风险损失,有意识地将损失或损失转嫁给另外的单位或个人去承担。风险转移有控制型非保险转移、财务型非保险转移及保险转移三种形式。风险自留是一项组织自己去承担风险事故所致损失的措施。风险分散是指投资项目时,横向项目有不同的层次结构,纵向项目有多样性,有利于分散风险。风险降低是指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尽量降低损失。采用风险降低的控制方法对工程项目管理者是有利的,可以使项目成功概率大大增加。风险抵消是指将一些风险加以合并抵消,以便降低风险损失。

风险管理的心得体会 篇20

根据总行开展的“基础管理提升年”和“风险文化大讨论”等风险管理教育活动的精神,在分行内控合规部门等相关部门的宣传、组织下,我认真、深入地参加了这次学习活动。通过这次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我的风险防范意识,强化了合规经营的观念,明晰了岗位的责任,充分认识到这次主题教育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到依法合规经营对我行经营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认识到违规经营造成案件高发的危害性,使我更加认识到当前内控管理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作为一名农业银行风险管理人员,我深知依法合规经营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也是坚持正确的经营方向的保证,更是金融企业自我发展自我保护及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所在,只有坚持了合规经营才能确保我行各项工作健康快速发展。下面是我在学习相关内控制度及管理办法后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加强合规文化教育,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需要

开展合规文化教育活动对规范操作行为,遏制违法违纪和防范案件发生具有积极的深远的意义。一方面,统一各级领导对加强合规文化教育的认识,使之成为企业合规文化建设的倡导者,策划者、推动者。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社会,各种新事物不断涌现,新业务、新知识更是层出不穷。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学习,全面系统地学习政治理论、金融业务、法律法规等各方面的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努力提高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全行业务提速发展的需要。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特别是要注重加强对政治理论、经济金融、法律法规等方方面面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明辩事非和拒腐防变的能力,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头脑清醒。同时,进一步端正经营指导思想,增强依法合规审慎经营意识,把我行各项经营活动引向正确轨道,推进各项业务健康有效发展。

二、提高个人思想素质和风险防范意识,增强依法合规经营的理念

加强个人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学习,加强思想教育,这是从源头上杜绝违规违章行为的重要手段。加强对员工的风险防范教育,使大家都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和银行经营风险的普遍性,认识到银行本身就是高风险行业,必须把风险防范放在第一位。每天从自己的岗位做起,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抵制各种违纪、违规、违章行为,要根除以信任代替管理,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纪律,珍惜自己的职业生涯,视制度如生命,纠违章如排雷,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规范操作,从源头上预防案件的发生。

三、加强内控管理,更新服务意识,树立正确的银行经营理念

从近几年银行业发生的经济案件来看,“十个案件九个违章”。有章不循,违规操作,检查不细,监督不力,实属重要根源,无数案件、事故、教训,都反应出风险内控管理还存在一定的漏洞。正是制度的不完善,才导致一些人有机会钻空子,从而给国家资金造成损失。我们每个银行工作人员都应该吸取教训,不断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将内控管理当作风险防范的前提条件,要认真扎实地贯彻执行案件防范责任制的规定,促进内部防范机制的强化与完善,努力做到在规范的前提下发展业务,在发展业务的同时,加强规范管理,以保证各项业务的流程和规章制度的约束之内进行。

第一,要把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基础牢固,稳如泰山;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风险的防范与控制,说到底是人的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客户创造市场,客户创造价值,客户是我们的效益之源,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有了客户,我们的业务才有发展,员工的价值才能够体现。如果每个岗位的员工都能严格要求、严格规范、严格标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业务操作中的风险就会得到有效的遏制。切实大力倡导、深入宣传价值最大化、资本约束、全面风险管理、风险与收益平衡、内控优先等先进理念,自觉转变观念,将自身工作作为第一道防线纳入到风险控制体系中,形成规范操作,防范风险的良好氛围,真正把为前台、为基层、为客户服务当作提升风险与回报管理水平的出发点和归宿,就能有效提高我行风险管理和内控政策、法规、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全面加强风险管理和内控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二,要更新服务意识。

现实看,银行的业务基础是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银行,没有优质市场和优质客户就没有银行的.业务发展,加强市场营销是目前提高我行核心竞争能力的当务之急。从我行看,我们的经营服务意识与以前相比已有了很大程度的转变,但这些转变还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上,缺乏更深程度的挖掘。在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要突破原有的局限,创造个性化服务,以全面优质的服务吸引客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市场意识,善于研究现实的和潜在的市场,善于拓展优质市场,善于竞争优质客户,通过有效的市场营销促进业务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要准客户定位,牢固树立为优质客户服务的意识,因为优质客户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经营利润。

第三,要树立全面协调均衡的经营理念。

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还是依赖客户业务,但仅仅依靠这一传统业务远远无法达到市场的需求。随着资本一级市场的发展,企业的融资渠道逐渐拓宽,一些优质客户已不再需要银行的融资渠道。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客户需求的日益多样化,都迫使我们去思考今后的发展问题,真正的优质商业银行应该在为客户提供资金融通服务的同时,也能够向客户提供资金清算、财务顾问、财富管理服务等中间业务。现在,中间业务的内涵在迅速扩充,提升客户服务价值和对客户价值的最大挖掘,要求银行实现资产、负债与中间业务的均衡发展。同时,由于中间业务的发展不受资本金约束,可以弥补资产负债业务发展受到的限制,因此协调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的发展,既是市场经济法则对商业银行的要求,也是商业银行经营规则的内在要求。

因此银行在发展业务的同时,面向业务、面向管理、面向操作的合规文化建设,通过强化教育培训、组织风险点的成因分析,搭建防控体系、优化流程、规范管理,保证业务发展质量等系列活动的深入开展,让合规人人有责、合规创造价值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让依法决策、合规经营与管理,按章办事、合规操作在全行上下蔚然成风。切实整治有章不循、违规操作、屡查屡犯的顽症,及时消除基础管理工作存在的隐患得到,增强防范风险的能力,为业务持续健康地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为实现农业银行稳健经营、快速发展的既定目标贡献力量。

风险管理的心得体会 篇21

目前煤矿是我国主要能源生产企业,对推进社会建设和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我国是煤炭生产大国,对煤炭的需求和依赖程度较大,但是由于煤炭赋存条件比较复杂,很多自然灾害与之并存,导致开采难度加大,危险程度增高,加之其他不确定危险因数,导致煤矿事故率极高,因此如何破解煤矿安全生产难题,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降低生产事故,保证职工生命安全,是摆在广大煤矿生产工作者面前的一道课题。下面就如何抓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些心得浅见向大家介绍一下。

一、抓好系统设计和规程编制

要想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程度,首先要抓好系统设计,系统设计要力求规范,简单,环节少,直观性好。第一,要抓好矿井整体设计,设计要合理,布局要简洁明了,不能搞得太复杂,设计复杂会给施工带来困难,增加投资,增加环节和设备,否则会给矿井管理带来长期难度。第二,抓好现场生产采掘布局设计,现场采掘布局力求简化,巷道能直则直,能平则平,尽量减少弯曲起伏。采面布置要正规,系统要合理,避免出现捎带采和穿采现象。第三,抓好通风系统,一是要保证风量充足,与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相匹配。二是通风系统要合理,要按照风流特性设计通风线路,尽量缩短通风路线和减少通风阻力。三是要抓好通风设施管理,通风设施安设建造要规范合理,通风设施宜少不宜多,多了不仅管理困难而且风流不稳定。第四,抓好提升运输系统设计,提运系统要简单流畅,做到设备少,用人少,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周转环节。第五,抓好供电和排水系统,供电排水系统要做到要做双排双供,供电排水系统要可靠稳定。其次要抓好作业规程的编制,规程编制要周密细致,要紧贴现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措施,做到生产组织合理,工艺先进,流程顺畅,具备超前处置问题的预见性和隐患治理的可控性。

二、提高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安全生产工作非一朝一夕之事,长治才能久安,因此必须抓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一要抓好制度的建立与落实工作,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做好一件事情必须有可靠的制度作保障,安全工作更是如此。要想长期抓好安全工作,不能靠人管人,因为人不但有惰性且精力有限,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系统的管理制度,使人人都知道制度,人人都遵守制度,人都按制度办事,形成一种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的长效机制。制度建立了,就要抓好执行和落实工作,以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二要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不仅是口号,更是责任义务,要逐级建立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的责任、压力、义务分解到基层、个人,使各级都认识到抓好安全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抓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要抓好质量标准化建设,安全为天,质量为本,由此可见抓好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在生产过程中要重点抓好施工质量,施工要高标准,严要求,严把关,严考核,严验收,杜绝伪劣工程,消灭不合格品,提高工程质量,从源头上减少隐患,消除事故。四要加强现场精细化管理,现场管理要做到程序化规范化,现场每一道工序环节,每一件事情任务,每一处设备物品,都要按照作业规程规定的标准、程序进行操作、管理,严禁违规反程序工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五要抓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好坏,有无问题,要通过监督检查来发现,因此隐患排查治理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煤矿企业要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加大检查的频率、广度、深度、力度来达到消除隐患,预防事故的目的。六要提高员工素质,人是安全工作的主题,人的素质高低决定着事情的成败,具备一批高素质的能干、会干、且干得好的员工队伍,对提高矿井安全工作至关重要,因此要加大对职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技术水平、综合素质、自主保安能力,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和识险除患的能力。七要抓好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不是制度约束,而是人的素质的提高,把制度变为自觉,把制度变为无形,这要不断加强职工的思想素质教育,提高职工的修养觉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把遵章守纪切实变为自觉行为。八要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安全预警机制对减少事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套完善的安全预警机制能够防止事故发生,阻止事故扩大,因此要建立一个预测全面,措施完善,机构健全的安全预警机制。

三、加强基础技术管理、提高矿井装备水平

安全生产科技先行,要想提高矿井安全水平,就得不断依靠科技进步,矿井装备的持续改进和提高,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和设备的保障。首先要培养吸纳一批生产技术骨干,配足配齐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培训,达到业务精、技术强、水平高。其次要抓好日常技术基础管理工作,重点抓好规程、图纸、资料、数据、台帐的设计、编写、填绘、收集、整理、审核、批复工作,要提升档次水平,提高业务质量。达到针对性高、操作性强、实用性好。第三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技术工作要紧跟现场,指导好现场生产施工,技术工作要有先进性、超前性、安全性,使技术管理工作贯穿于生产全过程。第四要不断引进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改善矿井装备水平,提高矿井抗灾减灾能力。一是要提高危险源的识别监测监控能力,在预测到的隐患地点安设监测监控设备,时刻掌控隐患变化情况,做好预测预报和预防工作;二是要不断完善改进矿井装备,安装使用一些科技含量高、产品质量好、安全性能可靠的设备,提高矿井安全水平;三是要借鉴推广一些新的生产工艺,如支护工艺、生产工艺、作业流程等好的经验做法,用以提高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程度。

风险管理的心得体会 篇22

通过深入学习集团公司风险管理,改变了我们对风险管理认识的误区,了解了企业管理中不断变化的风险与责任,只有将风险意识贯穿于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对合同、项目等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价和控制,降低各种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才能为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一、 企业管理风险点具体表现形式:

资本性项目需求不明确及项目实施风险;合同定制不完善,签订合同、履行合同风险。费用超支风险、进度延期风险、质量及安全风险;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够而导致的运营过程中的风险。

二、 风险点位防范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与过合同、项目定制的人都会认识到许多事情都可能出错,一但出错就可能给公司带来危害、损失或其它不利影响。风险是在合同、项目定制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或不利结果的可能性。资本性项目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在项目制定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可能存在风险。采取积极的风险管理方式,可以使项目进程更加平稳,可以规避、转移风险,或缓解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而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够则是导致这些风险的主要因素。

三、 风险点防范对策:

首先每个管理人员都应该树立先进的风险管理观念。风险管理的任务就是寻找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点,衡量业务的风险度,在克服风险的同时从风险管理中创造收益。其次,增加必要的理论知识、实践经

验和管理能力,管理知识、技术水平未达到应有的要求,是制约合同、项目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再次,管理人员应积极参与合同、项目管理体系,从招标开始、直到合同终止的全过程对项目进行预测、计划、分析、核算和控制,建成项目合同管理的一整套网络体系,进行全过程管理。

要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调整:首先要认真分析合同、项目条款,分析这些条款中有没有潜在风险,有没有对我方不利的提法和约束性条件,变更、索赔条款是否公平合理等。其次,虽然招标前已经对对方的资质情况进行了审查,但是真正签订合同前应再确认一次对方是否具有相应资质条件,而且还要调查其是否确实具备相应施工能力。堵塞一切可能的漏洞,以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

其次,在协商过程中,一定要把自己的意思准确全面的表达出来。根据《合同法》、《招标投标法》的规定,在招标投标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招标文件在性质上属于要约邀请,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它的内容对后续的中标签约和施工影响很大,必须予以重视。要注意分析招标文件中给定的项目性质、技术要求、工程相关条件以及给定的主要合同条款,对其超出自身条件和可能导致违法违规的要特别注意,应在标书中对其进行适当处理。

第三,对于管理人员而言,专业素质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感知能力。同样一个的'项目,有人可以从中发现问题,或者提出创新机制、防范风险的宏观建议。但有人员却不能发现问题,其原因就在于缺乏感知能力,缺乏对防范风险的敏感性;二是学习和创新能力。

项目管理人员不断面对新的对象和新的问题,只有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掌握新的理论知识,不断创新,才有可能实现揭示风险保障企业经济安全的目标;三是突破能力。从一个项目进展到更大的项目,必须在合同、项目的很多方面取得突破。一切管理工作的实施是以人为本的,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没有管理人员的全员参与、主动配合就无从谈起,设备管理人员能动性的发挥和素质的高低极大地制约着设备管理的绩效。如何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降低企业成本,使企业利益最大化,是项目合同管理中,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