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新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2024/06/15心得体会

西西文学整理的新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精选22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新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1

读书是一件很美的事,东晋诗人陶渊明说;要珍惜时光,好好读书;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我带着一份新奇,带着一份崇拜,带着一份激动,细细品味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看完这本书后,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明代诗人于谦说得真好,读书能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新教育让我仿佛找回了当年立下的远大的教育理想,也找回了当年的那份自信和力量。心中不断地涌动着一股要战胜自己、要超越自己的力量。我想那也许就是新教育的力量。新教育又赋予了我新的教育理想。指明了工作中前进的方向。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新教育的四大改变,(改变教育的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及教育感悟、教育定律等理论、理念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更清楚的明白了今后教育教学的努力方向,俗话说得好:“一日无书,百事荒芜。“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些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理念。同时也是新教育所弘扬的一种精神。

新教育明确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由此可见,新教育提倡变阅读为悦读,让阅读变成孩子一生的习惯,让悦读成为孩子一生的心灵港湾,是多么的重要。在新教育语文教学实验中,我们渗透这一理念,把“小教材”变为“大教材”。所谓的“小教材”就是至课本。所谓的“大教材”就是指依据课本而拓展延伸课外的教材,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其次,借鉴新教育提倡的营造书香校园,营造书香班级,营造书香家庭,让孩子们与黎明共舞,晨间诵诗,午间午读,下午暮省,开展丰富多彩的和阅读有关的活动,如:晨诵比赛,读、写、绘、画心得交流会,图书益读,等。通过多条途径,让孩子们喜欢阅读,让童书战胜电视,让童书战胜电脑,让童书战胜游戏机。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读书,大家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开阔了胸怀,培养了品质。

学理想课堂,创优质教学

我认真学习新教育所阐明理想课堂的六个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联系的、延展度)使理想课堂达到三重境界即(第一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第三种境界,体会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同时,新教育还研究出《有效课堂的教学框架表》都给了深刻的启发。使我明白了语文教学不仅是以前新课改送倡导的三个维度整合,也深刻领悟了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优质教学”,即,师生共同围绕在“问题——知识”的周围,进行一次艰苦的探索。新教育提倡创造自己的理想课堂。让师生把学习视为一个同时展开的三重对话:人与知识的对话、人与他人的对话,人与自己的对话。

做“科研”型教师,促“专家成就”型名师

新教育中的科研在教室、在课堂,倡导的是一种行动科研。一种行动的研究。其关键有两条,新教育走出来的名师都是情,二是关注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态。新教育走出来的名师都是能够放下心事,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每日记录教育随笔、教育随思、随想的教师。朱永新教授称这些教师都是一本大的巨作,每一部巨作都有真切的可行的理论。书中告诉我们成为一名名师的途径,那就是从现在起,坚持每天写教育随笔、教育故事、教育反思。5—10年后,你抱着自己积累的教学日记时,你就成为了一位名师。这让我深深感受到“认真教学”的深刻含义:我们之所以没有进步就是每天在重复着自己的生活,创新的太少。在创新方面下的功夫太少。

总之,读朱永新教授的这部著作,是一件很美的事,犹如邂逅好友、知己,心里迸发出深深的喜悦。我更加坚定的认为:读朱永新的新教育,享受的是内心深处的滋,收获的是人生大厦的稳固根基。今后我还会读更多的书,读出壮阔,读出豪迈,读出人间万象,也读出新教育的真谛。

新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2

前一段时间有幸读了《新教育》这本书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激发心灵深处最美好的憧憬。古语云:“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身为教师给学生的示范只停留在读一遍题目,又怎么能期待我们的学生认真审题呢?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在备课时候充分把握了教材。熟悉了教学内容,就认为学生也熟悉了。学生从课堂学习中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应是学习的方法。如果教师在每次读题时能做到读两遍、三遍,指导学生如何来读题。读完此书后让我不禁感觉到拥有一名好教师的思想,能指导我们不断地开拓自己的事业,努力地寻求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使自己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完善。但思想、主见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拿来”之后也要善于与时俱进,并且在长期实践基础上进行艰苦卓绝的思考。

在这其中,我最想做的是一位极有爱心的教师。因为爱可以包容一切,可以逾越一切。教师爱学生,一个佷重要的表现就是相信每个学生。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潜能,而且每个孩子的潜能是不一样的。有人可能认为潜能是要靠练习来挖掘,而我认为孩子的潜能要靠爱来挖掘。我爱我的学生,常会有这样的一个念头:某一天一个学生割破了手,我就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的儿子,要是自己的儿子割破了手,我会怎么样?接下来的一切事情都很自然,学生也觉得你真的是很关心他。以后不管他在学习还是生活上碰到不愉快的事情,他都会找你诉说。师生关系的融洽,正是你首先付出了爱。所以说只要肯爱学生,就会换来更多的爱。教育离不开爱。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就如夏丐尊先生所说的那样:“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我们的工作和任务是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人。一位合格成功的教师应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的学生。教师爱学生,首先要做到的是尊重学生。自尊心是人的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一旦自尊心受辱,轻者就此一撅不振,重者进而愤世嫉俗。其次,要相信每一个学生。为人师表还要能推己及人,以彼之心,度己之腹。一件事情,从某一角度看是不可忍受的,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未必没有可谅之处。对于个别学生总无法及时完成作业,对于老师而言,这就是一个不认真至少是不重视学习的学生。然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或许有别的原因,可能是客观原因如家庭因素,可能是自身原因,如这个学生可能上课没听懂,作业不会做。也可能是作业量超出了他能负荷的范围……。

作为教师,应设身处地思考,才能解决问题。时时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诫自己,做到为人师表,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赢得尊重,赢得信任。理想确实是理想,真的想做到也许很难,但它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前进的阶梯,这样不断前行才会让我们不断进步!所以,要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至少要有更高一点的理想以促使自己不断前行。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就认识教师是什么?要教好自己的学生,首先必须认识学生是什么?答案是显然的: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我们一起行动,一起坚持,一起成长。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来创造。

新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3

通过暑期“新教育”的培训学习以及后期的自我学习,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对学生,对课堂,对自己的教育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下面我就一些“新教育”提出的先进理念谈一点自己的体会。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熟练运用双语、创建数码校园、构筑理想课堂,使我眼睛一亮。最新的理念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我作为一名教师一直信奉的理念,做教师不为学生为谁?在此理念下,我们勤勤肯肯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然而,朱教授却认为,教育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他说,教育是为了学生未免太狭隘了,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教育就是为了人,为了一切人的发展,他将此理念作为新教育理念的核心。

我最欣赏的一句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朱教授提出新教育。大基本观点,其中有一个基本观点说要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他引用米卢的一句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并将以改版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他说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是啊,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对太多的理想,一路走过,我们总是实现的少,憧憬的多,人之惰性阻碍着自我的超越。我们不要太多的口号,我们需要的是行动,记住朱教授的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最震撼的一个工程:营造书香乐园。朱教授认为,一所学校如果没有一定量的书,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可以在很多方面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

一个不读书的教师,穷其终生,也只能一个教书匠。而有着一定文化积淀的教师,教学时间未必太久,年龄不一定多大,却能够脱颖而出。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是千百年来社会、学校和家庭达成的共识,也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不断学习。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提醒世人:“这个世代和前一世时代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以前工作的开始是学习的结束,当下的社会则是工作的开始就是学习的开始。”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说:“如果离开学校后不再持续学习,这个人一定会被淘汰!因为未来的东西他全都不会。”因此,今天多读几本书,就是为自己的未来投资。不断追求终身的知识成长,未来才有立足的空间。

我认为,新教育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以前,我们只知道学生成长,从来没有人把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这样真真切切地摆到大家面前。其实想想也是孩子在成长,我们怎么可以用陈旧的思想来进行教育呢?新教育,就是这样一个注重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教育,在教育的道路上教师与学生都在成长。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应该是不同的,今天的我会更加珍惜时间读书学习的机会。给一点时间给阅读,陶冶我们因繁杂生活而麻木了的性情。找一点时间给阅读,矫正我们因忙忙碌碌而迷失了的方向。挤一点时间给阅读,开启我们因机械学习而遮掩了的心扉。努力读书,用书的厚度提升人生的高度,力争做一个永远富有魅力的老师。

要很好地行走在新教育的行列里,教师的行走方式极为重要,今后我要加强自我反思的能力,善于学习,随时反思,反思自己的教育,反思自己的教学。新教育实验的课程对教师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改变自己行走方式的'同时,也要注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学生的学习要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下进行,让学生在一种良性的、合作的、对话性的学习环境中获得发展,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有效组织教学,协调与沟通各方关系,随时解决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让师生在学校这一精神家园里得以共同成长。

新教育这条路还很漫长,但“行动,就有收获”这一新教育的理念鼓舞了我,虽然我不够优秀,虽然我起步很晚。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勤于学习,勤于反思,不断充实提升自己,让新教育的理念渗透在教育教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总之,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一次深刻而重大的洗礼。我将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以朱永新的新教育理念和思想为我所范,努力学习,进一步学习"我的教育理想",使自己的思想不断进步,工作也有更大的起色。我们要向朱永新老师学习,做一名对未来有理想的教师,做一名对社会有个性的教师,做一名对事业有思考的教师,做一名对自我会学习的教师。

新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4

近几年中国正在全方位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新教育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新教育实验的课程对教师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下进行,在这样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转变以往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某些仅仅在形式上表现为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创设实质性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各种学习环境的能力。实施素质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怎样打造高素质的教师?新教育实验逐渐摸索出一条“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专”模式。我深有体会的是前两点,因为这两点我们能够从自我做起。

《新教育》书中讲到的,“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日常的工作中,自认为整天和孩子们一起尽情地享受着成功的快乐,共同体验着成长路途上的挫折与失落。可是很多时候,自己只是激动一下,兴奋一刻,难过一阵,后悔一回……也没有付诸笔端,便不了了之。正像书中所说的那样“这些‘火花’不久就烟消云散了”。现在想来,真为曾经流逝的岁月而感慨,真为逐渐模糊的记忆而惋惜。所以,理想的教师应该成为新教育实践中的“有心人”,要及时地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等。因为,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这成功的背后靠的不仅是智慧,更要靠努力和不懈地追求。

“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是千百年来社会、学校和家庭达成的共识,也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不断学习。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提醒世人:“这个世代和前一世时代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以前工作的开始是学习的结束,当下的社会则是工作的开始就是学习的开始。”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说:“如果离开学校后不再持续学习,这个人一定会被淘汰!因为未来的东西他全都不会。”因此,今天多读几本书,就是为自己的未来投资。不断追求终身的知识成长,未来才有立足的空间。

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不同的是,今天的我会更加珍惜时间读书学习的机会。给一点时间给阅读,陶冶我们因繁杂生活而麻木了的性情;找一点时间给阅读,矫正我们因忙忙碌碌而迷失了的方向;挤一点时间给阅读,开启我们因机械学习而遮掩了的心扉。努力读书,用书的厚度提升人生的高度,力争做一个永远富有魅力的老师。

新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5

读书是一件很美的事,东晋诗人陶渊明说;要珍惜时光,好好读书;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我带着一份新奇,带着一份崇拜,带着一份激动,细细品味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看完这本书后,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明代诗人于谦说得真好,读书能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新教育让我仿佛找回了当年立下的远大的教育理想,也找回了当年的那份自信和力量。心中不断地涌动着一股要战胜自己、要超越自己的力量。我想那也许就是新教育的力量。新教育又赋予了我新的教育理想。指明了工作中前进的方向。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新教育的四大改变,(改变教育的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及教育感悟、教育定律等理论、理念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更清楚的明白了今后教育教学的努力方向,俗话说得好:“一日无书,百事荒芜。“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些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理念。同时也是新教育所弘扬的一种精神。

新教育明确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由此可见,新教育提倡变阅读为悦读,让阅读变成孩子一生的习惯,让悦读成为孩子一生的心灵港湾,是多么的重要。在新教育语文教学实验中,我们渗透这一理念,把“小教材”变为“大教材”。所谓的“小教材”就是至课本。所谓的“大教材”就是指依据课本而拓展延伸课外的教材,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其次,借鉴新教育提倡的营造书香校园,营造书香班级,营造书香家庭,让孩子们与黎明共舞,晨间诵诗,午间午读,下午暮省,开展丰富多彩的和阅读有关的活动,如:晨诵比赛,读、写、绘、画心得交流会,图书益读,等。通过多条途径,让孩子们喜欢阅读,让童书战胜电视,让童书战胜电脑,让童书战胜游戏机。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读书,大家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开阔了胸怀,培养了品质。

学理想课堂,创优质教学

我认真学习新教育所阐明理想课堂的六个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联系的、延展度)使理想课堂达到三重境界即(第一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第三种境界,体会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同时,新教育还研究出《有效课堂的教学框架表》都给了深刻的启发。使我明白了语文教学不仅是以前新课改送倡导的三个维度整合,也深刻领悟了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优质教学”,即,师生共同围绕在“问题——知识”的周围,进行一次艰苦的探索。新教育提倡创造自己的理想课堂。让师生把学习视为一个同时展开的三重对话:人与知识的对话、人与他人的对话,人与自己的对话。

做“科研”型教师,促“专家成就”型名师

新教育中的科研在教室、在课堂,倡导的是一种行动科研。一种行动的研究。其关键有两条,新教育走出来的名师都是情,二是关注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态。新教育走出来的名师都是能够放下心事,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每日记录教育随笔、教育随思、随想的教师。朱永新教授称这些教师都是一本大的巨作,每一部巨作都有真切的可行的理论。书中告诉我们成为一名名师的途径,那就是从现在起,坚持每天写教育随笔、教育故事、教育反思。5—10年后,你抱着自己积累的教学日记时,你就成为了一位名师。这让我深深感受到“认真教学”的深刻含义:我们之所以没有进步就是每天在重复着自己的生活,创新的太少。在创新方面下的功夫太少。

总之,读朱永新教授的这部著作,是一件很美的事,犹如邂逅好友、知己,心里迸发出深深的喜悦。我更加坚定的认为:读朱永新的新教育,享受的是内心深处的滋,收获的是人生大厦的稳固根基。今后我还会读更多的书,读出壮阔,读出豪迈,读出人间万象,也读出新教育的真谛。

新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6

近几年中国正在全方位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新教育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新教育实验的课程对教师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下进行,在这样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转变以往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某些仅仅在形式上表现为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创设实质性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各种学习环境的能力。实施素质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怎样打造高素质的教师?新教育实验逐渐摸索出一条“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专”模式。我深有体会的是前两点,因为这两点我们能够从自我做起。

《新教育》书中讲到的,“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日常的工作中,自认为整天和孩子们一起尽情地享受着成功的快乐,共同体验着成长路途上的挫折与失落。可是很多时候,自己只是激动一下,兴奋一刻,难过一阵,后悔一回……也没有付诸笔端,便不了了之。正像书中所说的那样“这些‘火花’不久就烟消云散了”。现在想来,真为曾经流逝的岁月而感慨,真为逐渐模糊的记忆而惋惜。所以,理想的教师应该成为新教育实践中的“有心人”,要及时地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等。因为,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这成功的背后靠的不仅是智慧,更要靠努力和不懈地追求。

“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是千百年来社会、学校和家庭达成的共识,也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不断学习。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提醒世人:“这个世代和前一世时代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以前工作的开始是学习的结束,当下的社会则是工作的开始就是学习的开始。”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说:“如果离开学校后不再持续学习,这个人一定会被淘汰!因为未来的东西他全都不会。”因此,今天多读几本书,就是为自己的未来投资。不断追求终身的知识成长,未来才有立足的空间。

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不同的是,今天的我会更加珍惜时间读书学习的机会。给一点时间给阅读,陶冶我们因繁杂生活而麻木了的性情;找一点时间给阅读,矫正我们因忙忙碌碌而迷失了的方向;挤一点时间给阅读,开启我们因机械学习而遮掩了的心扉。努力读书,用书的厚度提升人生的高度,力争做一个永远富有魅力的老师。

新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7

9月16日,我们开始了为期一周远赴海门学习新教育的征程,这一周的时间,让我有了足够的时间去学习、思考,面对海门新教育的累累硕果,反思我们身边的教育,到底缺失了什么,我们该如何去追赶海门新教育的脚步。

初到海门,看到并不华丽的城市,我对海门新教育是持着怀疑的态度的,这样朴素的一个小城,所谓的“新教育”会不会是鼓吹出来的结果或者是“政绩”,他们的教育是不是仅仅有着美丽外套的“形式主义”?这一系列的问号一直在脑海中盘旋,直到我们走到了海门镇中心小学——一个与我校各方面条件如此相似的学校,我看到了真正的教育,一心扑在孩子身上的教育,也就是让我们久闻大名的“新教育”。第一节课就是晨诵课,老师讲的是泰戈尔的《飞鸟集》中的一首两句话的小诗,就是这样一首小诗,老师用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带着孩子们反复的去咀嚼、回味,直到孩子们写出了让我们深深触动的随笔,也就是这一节课,我感受到了语文的魅力。这已经不是一节语文课,而是综合了各种思考的生命教育,老师运用这首小诗,让孩子们对生命有了自己深刻的叩问:面对生和死,我们该如何面对?教师那如诗的语言,让我汗颜,这样的深度,是我们远远不及的,而这样一节课的准备,我们是否又有能力去达到呢?而这些缺憾,正是因为我们对读书的疏远,因为对知识的匮乏让我第一次感觉到了自己的浅薄。

在海门,我们时刻感受到的就是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不管是对待什么事情,全校上下都是紧紧地围绕着孩子进行着,早上的晨诵,课间的做操,上下楼的站队。看着井然有序的学生,我们也会一遍遍的反思:我们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为什么在我们身边屡禁不止的常规问题,在这里却寻不到踪影,为什么海门的孩子给我们留下了如此美好的印象?他们的文质彬彬到底是如何而来的?这一切的答案,或许就是新教育的魅力所在。

谈及海门新教育的种种硕果,我想最关键的可能就是因为有了对于细节的管理,才有了如此美好的结果。语文教学,我看到了老师们全情投入的课堂,他们会为了给孩子找一本合适的书,不惜跑遍全城,想尽各种办法,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晨诵、整本书阅读课程中,老师们是站在了纵观全球的角度上,为孩子们选择了大量的外国读本,那些经典的、现代的各种优秀的读本都被老师推荐给了孩子们,孩子们站在书籍的肩膀上,他们的眼界是宽阔的,他们的知识是深厚的,可想而知,他们的未来会有多么宝贵的财富。就是在这种全情为了孩子的环境中,老师们从上到下都给我们留下了“潜心做教学”的印象,在几天的研讨中,他们的领导和老师不止一次的谈到了“功利性教育”,因为有了对教育的敬畏,他们深刻的认识到绝对不能用功利心对待教育,而是用一种虔诚的态度去探索、钻研,所以整个教育的大环境我们感觉是充满着书香味的教育。

海门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但是站在我们学校的角度上,我们又不能一味的去跟风学习,而应该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恰当的进行借鉴,在新教育工作方面,我有以下几点打算:

1、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适当的对课程作出调整。

学校晨诵课堂,实际并没有开展起来,早上的晨诵时间基本上成了老师处理杂物的时间,如何让老师们对于晨诵课重视起来,学校首先得给晨诵课程正名,晨诵不是早读,它应该与我们的语文数学是同等地位的,在考评老师上,这也应该是作为一节正课来计算工作量,只有这样,老师们才会重视晨诵的重要性,晨诵课程也才能真正的开展起来。

对于学校晨诵课堂的研究,我们还仅仅是处于起步阶段,当务之急是应该调动全校的力量为学校晨诵的篇目和内容,在各个年级组每学期我们定出需要诵读的篇目数量,然后各个年级组根据自己的情况整理出适合自己年级组的题材,在各年级组开展诵读。这个应该是开放式的,各年级组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发展的方向去搜集。

晨诵课堂不应该仅限于我们课本和考试中间,应该是课外延伸的,对于教育局每年检查的背诵篇目,我个人感觉应该放回到家庭中去进行,每个学期,老师在学期初就应该将检查的篇目打印出来或者是发到班级博客中,发动家长的力量在家庭中进行背诵,不占用学校晨诵课堂的时间。而学校这这方面需要做的就是做好检查工作,学校应该建立专门的检查小组,不定期对班级进行抽查,这样既能保证每学期的抽测成绩,又能规范各班的背诵情况。

学校可以考虑适当增加阅读课的节数,在阅读中发展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并且应该为学生创造好的阅读条件和环境。

2、 在实践中找出适合我们学生发展的道路。

洪凝小学在搬入新校之后,我们对于学生的发展应该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让每一个学生具备“三才”:口才、文采、人才。平时我们说一个人有才分,无非就是具备以上几点,所以基于以上的定位,我觉得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有以下几点尝试:

(1)在训练学生口才方面,多做文章。利用好我们的“说事拉理”这一特色教育,延伸至学生“辩论”,每学期可以尝试搞几次辩论活动,结合当下的现象或者是新闻,开展辩论会,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辨别能力,让学生的口才在辩论中发展。

(2)结合晨诵课堂,开展晨诵展示,各班通过晨诵课堂的学习,让学生展示朗诵水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3)文采方面可以采用分年级段重点培养,一二年级可以尝试日记形式,比如《豆芽日记》,让孩子观察身边的小事,采用积累生活的元素,让自己的日记逐渐丰盈。三四年级重点培养学生写故事的能力,让学生通过编写故事发展写作水平。五六年级可以尝试诗歌或者是小小说,我校于佳宁就是最好的例子,只要有积累,学生一切皆有可能。

3、 学校的教研活动要切实开展起来。

通过海门的学习,我感觉我校的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没有真正的深入到我们的教学中,对老师的帮助并不大,教研活动应该再做更深的研究,让老师们真正的参与进来。

4、 针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实效开展,适当为老师减轻无效的劳动。

为了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实效性,应该将一些没有效果的抄写工作去除,比如手写备课,这种备课是否能真正为课堂服务,还是仅仅是应付检查的手段?我个人建议提倡教本勾画,检查备课可以从教本上入手。但针对上级对手写备课的要求,我们又该如何解决矛盾之处,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去探索。学校的各种笔记是否真正为老师们所学所用?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以上几点只是我对于海门学习的几点浅薄的思考,还有很多方面考虑不够成熟,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再斟酌调整,不恰当之处还望批评指正,我也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为学校的发展尽自己绵薄之力。

新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8

好久一直听闻朱永新的《新教育》,所以,借名师工作室的读书要求,从网上买了这本书,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在翻看的时候,发现这本书没有像传统的教育类书籍一样,通篇的理论和说教,于是就接回家细细研读。

在《新教育》这篇文章中,作者主要阐述了新教育的精神,它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追寻理想的执着精神,也可以称之为“理想主义”。

第二、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也可以称之为“田野意识”。

第三、共同生活的合作精神,也可以称之为“合作精神”。

第四、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也可以称之为“公益情怀”。

这四个方面是新教育实验目前所追求的质朴精神。读着这本书,我被新教育的理念深深吸引。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我非常认同作者说的:把教师的发展看作是学校发展的起点,一切为了教师,为了一切教师,为了教师的一切!让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共同成长,让教师和学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学校管理最最灵魂最最核心的东西就是用教师的专业发展带动学校的发展,影响学生的成长。如果没有教师的成长,则永远不会有学生的成长,如果没有教师的快乐,那就永远不会有学生的快乐。

我都不快乐,我会让你快乐吗?如果教师他不能充满激情地去拥抱他的教育生活,如果教师不能每天用心去发现他的教育世界,那么教育始终是一种缺陷。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学生和教师精神成长而准备的图书,那就是学校。阅读让我们精神起来!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阅读是一个习惯,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像每天吃饭喝水一样。人只要有精神的饥饿感,才会阅读,一天不阅读则很难受。

其实,对于这本书,对我震动最大的是两句话———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专业写作,在反思中成长。“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

现在的高中教育,已经不仅仅成为朱老师书中所说的“带着脚镣跳舞”,而且这个脚镣已经沉重的压得老师抬不起头来。而不多的薪酬与较长时间的在校工作时间,家庭的压力等等,让老师们尽心教课以及照顾家庭之余,根本无暇思考,更不要提反思。所以,一直以来,比较有名气的教师,有几个出自高中,还是小学与初中更多一些。

但是,饭还是要吃,路还是要走。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我们也只有让自己将这种变形的舞蹈尽量跳的更好。

因为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个孩子都是那么的可爱,所以,尽量让自己每一节课都有收获,每一次与孩子的交流都是那么的开心。让自己在付出大量的`努力后,将自己的所得记下来。这样,你的努力才能得到体现。

朱教授说:“真正的教育家也应该具备诗人的品格,永远憧憬明天。”虽然这样的定位对自己来说有些过于高了,但其中所包涵的对生活、工作的冲动与渴望却是每一位优秀的教师所应当具备的。就像朱教授所说的:“与理想相伴的一个词汇——坚守”,这份坚守是我最需要去坚持的,既然我无法改变别人,也不可能改变社会,那我只能改变自己。虽然只有三尺讲台,虽然无法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里,但哪怕只是几个,能够真正地影响着他的人生,那也是很大的价值了!

重整行囊,听从新教育的呼喊,跟随理想的脚步,站到涨潮的海上,乘风破浪,向着彼岸,开始教育人生的又一次出发!

新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9

20××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案)》,审议通过的《义务教育法(修订案)》共分为:总则、学生、学校、教师、教育教学、经费保障、法律责任及附则等8章,63条,将于20××年9月1日起施行。这是义务教育法自1986年颁布以来的一次重大修改,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在认真研读新《义务教育法》之后,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新法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义务教育的“义务性”。

法律的第一条就开宗明义地规定,“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谁违反这个义务,谁就要受到法律的规范。新修订《义务教育法》针对长期以来在法定义务教育阶段内,老百姓意见比较集中的“上不起学”、“学校安全保障”、“均衡发展”等问题,作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体现了国家在推动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化与强效化上的决心和意志。

二、新法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公益性”。

新法明确规定“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对义务教育采取新的经费保障机制。首先,在义务教育的投入上,新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体制。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的规定分项目、按比例分担。”新法还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将义务教育经费单列。第二,为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资助。从法律上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为适龄少年儿童提供了一个平等入学的机会,学生将不会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现实中,尤其是象我们这里的贫困山区,适龄儿童少年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不在少数,单靠个人或学校的力量是无法改变这种状况的,但新法从法律上予以保障,相信今后不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第三,扶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第47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这一规定进一步体现了新法的公益性,有利于加快农村地区和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发展。

三、新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义务教育法》立法的理念有了较大的突破,其中最基本的一个立法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真正给学生以发展的空间,同时给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充分的发展空间。新法明确了对义务教育质量的要求,第五章专门对教育教学作出规定,要求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第一次将素质教育明确写入法律,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符合教育规律和身心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强调要“把德智体美有机地统一在教学的活动中”,还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些内容必然影响到教师的教书育人行为。可以说,过去的义务教育主要是在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普及上做了很多规定和相关工作,而在今后,我们则要实施并完成高质量、高水平的义务教育。时代需要创新型人才,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是拥有创新精神的种子,勇于实践则是实现创新的关键,因此,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我们一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应真正转变观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创新,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自由徜徉”于学校内外、课堂内外、课文内外、学科之间,改变过去的“重分低能”和“书本奴隶”的状况,教师要加强教学的实践性、开放性和弹性以顺应时代的要求。

新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10

八个德目:忠、孝、诚、信、礼、义、廉、耻,意在承接中华传统美德,并赋予了新的内涵,体现了民族生命力的全新价值。

建构新世纪的德目新体系,强调与中华美德相承接,是承认道德的历史继承性,继承是创新的前提,不断推陈出新才是道德发展的必由之路。道德教育与建设不能立竿见影,更不能急功近利;建设新道德,不能割断历史、“白手起家”、“另起炉灶”。任何民族与自己的传统文化都不能“彻底决裂”。

中国古代道德规范的演变是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根”与“源”。本课题锁定的八个德目:忠、孝、诚、信、礼、义、廉、耻,意在承接中华传统美德,并赋予了新的内涵,体现了民族生命力的全新价值。在10年的“中华美德”教育实验与实践中,通过确定德目体系、编写教材,逐渐发现这八种道德是建构当今学校德目体系的重要依据,它不仅是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世代相传,不断创造、更新和发展了的中华传统美德;而且是当今社会生活之中,在大中小学的“学生守则”当中,在市民公约当中,在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当中,在治家之道、兴业之道、治国之道当中,所浸透着的民族精神。为了建构学校传统美德的德目体系,也为了帮助参加教育实验的教师与教育工作者,了解这“八德”的历史演变;把握和分辨这“八德”精华与糟粕的两重性;认识这“八德”的历史价值;探讨这“八德”对现代社会道德问题的回应;掌握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的路径。我们在1999年用了一年的时间,组织8位学过文科的博士编写,并由红旗出版社出版了《大众道德》丛书,每位博士写其中的一部,这8部书是:《忠——尽己报国的责任》、《孝——生生不息的爱心》、《诚——求真务实的品质》、《信——立身兴业的基点》、《礼——人际文明的规范》、《义——人间正道的向导》、《廉——清白正气的根基》、《耻——人之为人的底线》。这8个副标题表明了一种对传统道德的现代转化和文化的创新。

新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11

寒假里,我认真拜读了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一书,感觉受益匪浅。尤其对第二章的《潜力论:无限相信学生与老师的潜力》和第十章《新教育的家教主张》颇有感触。现将自己的感受与书友们分享如下。

朱老师在第二章提出新教育实验的一个重要观点:唤醒潜能,激发力量,促进学生和老师走向成功。科学家指出,人的能力有90%以上处于休眠状态,没有开发出来。现代医学心理学也认为,由于各种复杂的内部和外部原因,人的大脑机能存在着一种抑制现象,使得人们长期难以察觉自己的能力,但是在恰当刺激的条件下则可以解除这种抑制,从而使蕴藏于人体内的潜能充分地释放出来,产生一种神奇的力量。

例如我们现在的新教育实验倡导的社团活动,使学生们在课余时间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从中,老师们意外地发现一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或许画得好,唱得好,跳得好······发现了这些孩子的潜能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那么未来他们可能成为画家、歌唱家、舞蹈家······正是由于唤醒了孩子们的潜能,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力量,未来才会有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朱老师在书中提到了“皮格马利翁效应”,人们通常这样形象地加以说明: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要想使一个人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期望对人的行为有巨大影响。积极的期望促使人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跌落。在学习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如果老师和家长能灵活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孩子们必将受益无穷。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座位似乎和成绩有关,他们认为学习好的学生往往坐在前面两三排中间位置,学习差的学生都坐在后两三排或两侧。而我接手一个新班开班会时,会打消家长和学生心中的成见,把我之前教的考得好而坐在后面或侧面的学生作为例子,让他们从内心认识到成绩和座位无关。我还告诉孩子们不论坐在哪个位置,只要努力,都能考出好成绩。结果,期中或期末考试时,我们班考得好的学生坐在前面后面两侧的都有,其中后面和两侧的还挺多。

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学校教育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受老师喜爱或关注的学生,一段时间内,学习成绩或其他方面都有很大进步,而受老师漠视的学生就有可能破罐破摔。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接的班里有一个不被前任老师看好的学生引起了我的关注,当我跟前任老师聊到这个孩子的进步时,那位老师不敢相信,我内心也有点小得意,犹如伯乐发现了千里马。后来这个孩子大学毕业后考上公务员在政府上班。

我曾经在中央台法制频道看到过许多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其中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就是不良期望的影响。他们因为小时候偶尔犯过错误而被自己、父母或老师贴上了“不良少年的标签”,这种消极的期望引导着孩子,使他们也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

教育家陶行知曾提醒我们教师:“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当我们换一种眼光换一种态度对待学生的时候,没准将来真的有科学家从我们手中诞生。

朱老师在第十章《新教育的家教主张》中提出一系列切合新教育的家教观点:新教育需要新父母。家庭教育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没有孩子的成长。品德重于学问,状态大于方法。把童年还给孩子。无限相信孩子的发展潜力。让孩子有一样属于自己的东西。让读书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让日记伴随孩子成长。

这些家教主张看得既是家长又是老师的我们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甚至读到每句话就会联想到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是否恰当。

然而实际生活中,我们农村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以后,就像甩掉一个沉重的包袱一样,说得最多的话就是:“老师,孩子交给你们了,该吵吵该打打,只要能学习好就行。”说完不等老师搭茬就赶着去做生意或外出打工了。跟这样的家长沟通交流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生活是很现实的,父母需要挣钱养家,管教孩子的时间自然就很少或根本就顾不上。教育这些家庭的孩子,老师们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因为一个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靠的不仅仅是学校教育。想起了一位县领导引用的一首打油诗:门口就业真好,兼顾庄稼老小,转移就业一人,全家实现脱贫。如果政府加大工作力度,为百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受益最大的是孩子,是我们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

真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好好看看朱老师在本章每小节的具体讲述,从而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平时对孩子所进行的教育存在哪些问题,今后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更好的教育。

当然,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记住莫愁新父母学校的核心理念:学校应该成为学生、教师、学生父母共同成长的地方。家庭、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成长的最重要的两个场所,我们的父母与我们的教师应该是同事关系,相互沟通进行合作,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从学校方面来讲,要定期举办面向学校所有父母的培训活动,向学生父母进行系统培训,切实有效地传播先进家教观念、科学家教方法。定期举办由父母、学生参加的亲子交流、座谈会、联欢会等活动,倡导父母与孩子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好书让人百读不厌,朱老师的这本《新教育》丰富了我的寒假生活,里面的章节令我忍不住一再地翻阅,因为他为我们的新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新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12

前一段时间有幸读了《新教育》这本书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激发心灵深处最美好的憧憬。古语云:“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身为教师给学生的示范只停留在读一遍题目,又怎么能期待我们的学生认真审题呢?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在备课时候充分把握了教材。熟悉了教学内容,就认为学生也熟悉了。学生从课堂学习中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应是学习的方法。如果教师在每次读题时能做到读两遍、三遍,指导学生如何来读题。读完此书后让我不禁感觉到拥有一名好教师的思想,能指导我们不断地开拓自己的事业,努力地寻求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使自己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完善。但思想、主见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拿来”之后也要善于与时俱进,并且在长期实践基础上进行艰苦卓绝的思考。

在这其中,我最想做的是一位极有爱心的教师。因为爱可以包容一切,可以逾越一切。教师爱学生,一个佷重要的表现就是相信每个学生。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潜能,而且每个孩子的潜能是不一样的。有人可能认为潜能是要靠练习来挖掘,而我认为孩子的潜能要靠爱来挖掘。我爱我的学生,常会有这样的一个念头:某一天一个学生割破了手,我就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的儿子,要是自己的儿子割破了手,我会怎么样?接下来的一切事情都很自然,学生也觉得你真的是很关心他。以后不管他在学习还是生活上碰到不愉快的事情,他都会找你诉说。师生关系的融洽,正是你首先付出了爱。所以说只要肯爱学生,就会换来更多的爱。教育离不开爱。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就如夏丐尊先生所说的那样:“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我们的工作和任务是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人。一位合格成功的教师应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的学生。教师爱学生,首先要做到的是尊重学生。自尊心是人的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一旦自尊心受辱,轻者就此一撅不振,重者进而愤世嫉俗。其次,要相信每一个学生。为人师表还要能推己及人,以彼之心,度己之腹。一件事情,从某一角度看是不可忍受的,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未必没有可谅之处。对于个别学生总无法及时完成作业,对于老师而言,这就是一个不认真至少是不重视学习的学生。然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或许有别的原因,可能是客观原因如家庭因素,可能是自身原因,如这个学生可能上课没听懂,作业不会做。也可能是作业量超出了他能负荷的范围……。

作为教师,应设身处地思考,才能解决问题。时时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诫自己,做到为人师表,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赢得尊重,赢得信任。理想确实是理想,真的想做到也许很难,但它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前进的阶梯,这样不断前行才会让我们不断进步!所以,要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至少要有更高一点的理想以促使自己不断前行。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就认识教师是什么?要教好自己的学生,首先必须认识学生是什么?答案是显然的: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我们一起行动,一起坚持,一起成长。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来创造。

新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13

新教育实验,是教育史上一场新的变革,在这之前,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新教育,即使去年校长带领我们一起去了宋店中心小学,学习人家学校的新教育开展情况,也是一知半解,这次的学习使我在理论方面对新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新教育的核心理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给我了很深的感触,新核心理念的提出,是想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样传统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让教育回归生活本身,是对当下畸形教育提出疗治的愿望与计划。在长期应试教育的主导下,素质教育举步维艰的今天,新教育的横空出世,使我们对未来的教育充满了希望。

现在的教育,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任务,在繁多的作业,在家长所灌输的成才论下,他们的学习更象是一场马拉松比赛,更象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更多的人是在疲于奔命,更多的人成了牺牲品,也使孩子们失去了本该属于他们的那份童真与快乐。许多学生已经失去了凝望世界的明眸,失去了追求理想的冲动,失去了淳朴的情怀和感恩之心……新教育实验提出“教育幸福”,首先针对的就是这些脱离人性摧残童心的畸形的教育而言的。

新教育中对服务于学生的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了“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思想。它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二是教师本身的教育生活也应该是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幸福完整的。新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但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教师,要想使新教育这种新的教育形式,顺利地、不打折扣的有效开展下去,就首先需要教师要转变思想,转变观念,改变的传统的教育方式,以及学习新的知识架构。基于这些,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充电,不断地武装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专业素质,做到与时俱进。就这一点而言,要想在短时间内有新的突破,仿佛是很难实现,最起码我认为在我们学校很难。似乎在以往的观念里面,小学的教师就应该是“全能型”的,不存在什么专业发展,每个老师不管什么专业,学校里所开设的每门课都可以胜任,用“通吃”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而这本身又与新教育中倡导的教师专业发展是相背离的。

新教育理念的提出,使得在实施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变得更加的清晰、立体。虽然新教育还没有在我们学校正式得到开展,但我想很快就会来到我们的身边,但愿当它真正走进我们的时候,不再只是成为一种形式。不管怎样,这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必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希望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能够在新教育中得到快乐,体会到新教育带给我们的成功体验。

新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14

对于新教育这个词汇应该可以说是陌生又熟悉的。我并不是新教育的成员之一,可是我又身处在新教育的长流中。有幸与二小的同仁们参加了丁秀华老师的关于新教育网校的培训,对于以后的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有了一道模糊的曙光。为什么说是模糊的曙光呢?因为对于我自己身而言我只是走近了新教育,但是并没有完全融入其中。

丁秀华老师代表的不仅仅是新教育的理念,而是带着经验和累累的硕果到来。让人心雀跃、感动。如果说我完全听进去了并且开始行动了,这肯定是不真实的。像丁老师说的一个引领者的作用尤为重要。其实学校已经为我们搭建了不少的平台,形形色色的培训和比赛还有对于书香校园的建设接踵而来。我自身的体会是我的觉悟还是不够的。因为没有任何人的一套理论搬过来就绝对适用于另一个人。

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学科不同、所处的境遇也是不同的。在这里我所说的境遇并不是单单只是上班的地点。而是我们每位教师的具体情况和我们心里的境遇。纵观自己10年的教师生涯,其实新的思想、新的理论对于我来说也已经数见不鲜。但是我觉得新教育并不是“跟风式”的效仿,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改变。我们总是每天重复着一件事情,就是教学,教学中和学生发生的点点滴滴往往被自己忽略,其实教育就在身边,可是我们不为所动,我非常同意反思的过程。印象尤为深刻的是,还在以前学校的时候有一次去局里帮助学校的老师们整理档案,人事科的一位老师的工作日志令我非常动容,一天当中,我们会做很多事情,不过太多的事情被我们忽略了。也许真正因为这一点所以没有进步吧!

从现在做起,从眼前做起可能说这些觉得都是比较空泛的。还是用行动去证明。从学校布置的工作日志做起,每天反思自己,每节课反思自己。如果孩子们听不懂就要想想自己是不是没讲明白,我还是觉得前路比较迷茫,我可能也没有真正懂得如何去过一种完整的教育生活。但是我想起步是正确的,毕竟脚下的路都是走出来的。我比其他老师多一个契机是我的儿子也刚刚步入小学阶段,一切也是刚刚开始,我可以和他一起齐头共进,希望一切都是好的开始,尝试就会有收获。不管是对于刚刚步入学校的他还是起步“新教育”的我。因为自己的角色真的太多,又是老师、又是学生还是家长。

新教育是一种理念、一种范围、一种精神。当我们成为其中的一员,做着我们以前没有坚持的事情的时候就是一种成功,对于教育在不断摸索和探究的过程中已经渐入佳境,有时候思考起来就是缺少一种指引,而恰恰新教育就是一种很明确的风向标,我们也应该庆幸没有在一直碌碌无为、得过且过下去,希望自己能够跟孩子一起成长,把自己的工作真的变成自己的爱好,从中找到真正的乐趣。

新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15

新教育实验,是教育史上一场新的变革,在这之前,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新教育,即使去年校长带领我们一起去了宋店中心小学,学习人家学校的新教育开展情况,也是一知半解,这次的学习使我在理论方面对新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新教育的核心理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给我了很深的感触,新核心理念的提出,是想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样传统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让教育回归生活本身,是对当下畸形教育提出疗治的愿望与计划。在长期应试教育的主导下,素质教育举步维艰的今天,新教育的横空出世,使我们对未来的教育充满了希望。

现在的教育,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任务,在繁多的作业,在家长所灌输的成才论下,他们的学习更象是一场马拉松比赛,更象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更多的人是在疲于奔命,更多的人成了牺牲品,也使孩子们失去了本该属于他们的那份童真与快乐。许多学生已经失去了凝望世界的明眸,失去了追求理想的冲动,失去了淳朴的情怀和感恩之心……新教育实验提出“教育幸福”,首先针对的就是这些脱离人性摧残童心的畸形的教育而言的。

新教育中对服务于学生的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了“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思想。它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二是教师本身的教育生活也应该是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幸福完整的。新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但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教师,要想使新教育这种新的教育形式,顺利地、不打折扣的有效开展下去,就首先需要教师要转变思想,转变观念,改变的传统的教育方式,以及学习新的知识架构。基于这些,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充电,不断地武装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专业素质,做到与时俱进。就这一点而言,要想在短时间内有新的突破,仿佛是很难实现,最起码我认为在我们学校很难。似乎在以往的观念里面,小学的教师就应该是“全能型”的,不存在什么专业发展,每个老师不管什么专业,学校里所开设的每门课都可以胜任,用“通吃”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而这本身又与新教育中倡导的教师专业发展是相背离的。

新教育理念的提出,使得在实施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变得更加的清晰、立体。虽然新教育还没有在我们学校正式得到开展,但我想很快就会来到我们的身边,但愿当它真正走进我们的时候,不再只是成为一种形式。不管怎样,这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必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希望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能够在新教育中得到快乐,体会到新教育带给我们的成功体验。

新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16

学习新教育,我经历了从抽象到直观、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过程。第一次接触新教育,是我在网络上拜读了新教育改革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新教育》这本书,朱教授介绍了新教育的五大理念、四个改变和六大行动,当时似懂非懂,只是觉得确实有新思想,但很遥远。第二次学习新教育,是今年12月孙校长对我们骨干教师的培训讲座上的讲话,使我才对新教育的理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特别对新教育的学理基础、新教育的教师发展、新教育的理想课堂、新教育的每月一事特感兴趣。第三次学习新教育,是在学校观看朱永发老师的报告视频。第四次学习新教育是去实验学校听新教育实验报告。第五次学习新教育是看到学校的通知要写学习体会并且有可能发言,才又把《新教育》读了一遍。虽然每次都是较被动的学习,但确实是一次比一次有收获。

朱教授认为,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发展为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等六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他的新教育思想,引人深思,令人深受启发。新教育认为,理念教育是一种生活方式,学习不应该只是“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作准备”,教育本该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儿童今天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为长远的人生与社会理想服务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

学习新教育,我本人最大的体会就是从新教育榜样教师的故事中学到了很多。新教育的学理基础中发展论是: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看后很有些感触。迫于应试的压力,我们教给学生的有多少是可以让学生享用一生?在应试的指挥棒下,我们一天天在训练着学生怎样拿高分。学生的视野被残酷的禁锢起来,老师的天空也是一样的遭遇。而朱教授的成功就在于她带领学生一起打破这个禁锢,快乐地读书,幸福地学习。作为他的学生是幸福的,学到了一生受用的东西。他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能不断超越自己,发展自己,找到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学课程。教师要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和教学个性,不要人云亦云。“读、写、绘”正适合中学生学习的特点,而不一定适合高中的语文学习。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也在反思数学课如何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响应咱校的“课堂创新”教育,我觉得数学课也有必要进行改革,例如,学习八年级上册轴对称知识时,能否不单纯地学习课本知识,而是联系生活实际,从提高自己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联系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等这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课。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从朱永新教授身上学到了她对学生的身心投入。他是一名智慧的老师、不断超越自己的老师,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的好动、敏感、自负、心理的不成熟在孩子们身上暴露无遗,也给班主任工作增加了难度。我结合生物老师生物课上学习青春期形态发育、功能发育、生理发育、心理发育特点,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学风、团结友爱的班风。特别是上学期我利用体育课在教室开了女生会,开了男生会,对他们进行青春期性教育。教育男生如何做一名谦谦君子,指导女生如何学会自我保护、如何自尊。告诉他们初中生男女之间朦胧的情感不是爱情,也不是早恋,只是青春期性发育阶段正常的一种心理体验,而且是善变的、极不成熟的(有可能看到某同学的发型很好就喜欢上了他,几天后发现他还说脏话,印象骤变)。所以男女生要学会正常、大方地交往。

效果很好。虽然目前我班个别孩子学习能力有限,学习成绩还有待提高,但整个班风特正,学习气氛很浓,学生们过得很快乐,没有那么多不必要的烦恼。这也是我所希望看到的。

新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17

近几年中国正在全方位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新教育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新教育实验的课程对教师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下进行,在这样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转变以往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某些仅仅在形式上表现为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创设实质性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各种学习环境的能力。实施素质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怎样打造高素质的教师?新教育实验逐渐摸索出一条“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专”模式。我深有体会的是前两点,因为这两点我们能够从自我做起。

专业写作

《新教育》书中讲到的,“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日常的工作中,自认为整天和孩子们一起尽情地享受着成功的快乐,共同体验着成长路途上的挫折与失落。可是很多时候,自己只是激动一下,兴奋一刻,难过一阵,后悔一回……也没有付诸笔端,便不了了之。正像书中所说的那样“这些‘火花’不久就烟消云散了”。现在想来,真为曾经流逝的岁月而感慨,真为逐渐模糊的记忆而惋惜。所以,理想的教师应该成为新教育实践中的“有心人”,要及时地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等。因为,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这成功的背后靠的不仅是智慧,更要靠努力和不懈地追求。

“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是千百年来社会、学校和家庭达成的共识,也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不断学习。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提醒世人:“这个世代和前一世时代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以前工作的开始是学习的结束,当下的社会则是工作的开始就是学习的开始。”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说:“如果离开学校后不再持续学习,这个人一定会被淘汰!因为未来的东西他全都不会。”因此,今天多读几本书,就是为自己的未来投资。不断追求终身的知识成长,未来才有立足的空间。

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不同的是,今天的我会更加珍惜时间读书学习的机会。给一点时间给阅读,陶冶我们因繁杂生活而麻木了的性情;找一点时间给阅读,矫正我们因忙忙碌碌而迷失了的方向;挤一点时间给阅读,开启我们因机械学习而遮掩了的心扉。努力读书,用书的厚度提升人生的高度,力争做一个永远富有魅力的老师。

新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18

新教育实验,是教育史上一场新的变革,在这之前,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新教育,即使去年校长带领我们一起去了宋店中心小学,学习人家学校的新教育开展情况,也是一知半解,这次的学习使我在理论方面对新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新教育的核心理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给我了很深的感触,新核心理念的提出,是想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样传统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让教育回归生活本身,是对当下畸形教育提出疗治的愿望与计划。在长期应试教育的主导下,素质教育举步维艰的今天,新教育的横空出世,使我们对未来的教育充满了希望。

现在的教育,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任务,在繁多的作业,在家长所灌输的成才论下,他们的学习更象是一场马拉松比赛,更象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更多的人是在疲于奔命,更多的人成了牺牲品,也使孩子们失去了本该属于他们的那份童真与快乐。许多学生已经失去了凝望世界的明眸,失去了追求理想的冲动,失去了淳朴的情怀和感恩之心……新教育实验提出“教育幸福”,首先针对的就是这些脱离人性摧残童心的畸形的教育而言的。

新教育中对服务于学生的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了“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思想。它有两层意思:

一是要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是教师本身的教育生活也应该是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幸福完整的。

新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但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教师,要想使新教育这种新的教育形式,顺利地、不打折扣的`有效开展下去,就首先需要教师要转变思想,转变观念,改变的传统的教育方式,以及学习新的知识架构。基于这些,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充电,不断地武装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专业素质,做到与时俱进。就这一点而言,要想在短时间内有新的突破,仿佛是很难实现,最起码我认为在我们学校很难。似乎在以往的观念里面,小学的教师就应该是“全能型”的,不存在什么专业发展,每个老师不管什么专业,学校里所开设的每门课都可以胜任,用“通吃”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而这本身又与新教育中倡导的教师专业发展是相背离的。

新教育理念的提出,使得在实施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变得更加的清晰、立体。虽然新教育还没有在我们学校正式得到开展,但我想很快就会来到我们的身边,但愿当它真正走进我们的时候,不再只是成为一种形式。不管怎样,这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必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希望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能够在新教育中得到快乐,体会到新教育带给我们的成功体验。

新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19

开学后,我细细品味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受益匪浅。它让我了解了“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的新教育理念;知道了“只有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的行动论;懂得了“爱心才会产生奇迹”的定律等。新教育赋予了我新的教育理念,为如今有点迷茫的我,找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读书是一件很美的事,东晋诗人陶渊明说;要珍惜时光,好好读书;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我带着一份新奇,带着一份崇拜,带着一份激动,细细品味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看完这本书后,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明代诗人于谦说得真好,读书能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新教育让我仿佛找回了当年立下的远大的教育理想,也找回了当年的那份自信和力量。心中不断地涌动着一股要战胜自己、要超越自己的力量。我想那也许就是新教育的力量。新教育又赋予了我新的教育理想。指明了工作中前进的方向。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新教育的四大改变,(改变教育的行走方式,改变幼儿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及教育感悟、教育定律等理论、理念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更清楚的明白了今后教育教学的努力方向,俗话说得好:“一日无书,百事荒芜。“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些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理念。同时也是新教育所弘扬的一种精神。新教育明确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由此可见,新教育提倡变阅读为悦读,让阅读变成孩子一生的习惯,让悦读成为孩子一生的心灵港湾,是多么的重要。在新教育语文教学实验中,我们渗透这一理念,把“小教材”变为“大教材”。所谓的“小教材”就是至课本。所谓的“大教材”就是指依据课本而拓展延伸课外的教材,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其次,借鉴新教育提倡的营造书香校园,营造书香班级,营造书香家庭,让孩子们与黎明共舞,晨间诵诗,午间午读,下午暮省,开展丰富多彩的和阅读有关的活动,通过多条途径,让孩子们喜欢阅读,让童书战胜电视,让童书战胜电脑,让童书战胜游戏机。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读书,大家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开阔了胸怀,培养了品质。

一、学理想课堂,走教学新路

我认真学习了新教育所阐明的理想课堂的六个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我深刻领会了这六个度的实质,反思以往的课堂,觉得前五个度还做得较好,但延展度还远远做得不够,通过这次学习,更加坚定以后更应该重视延展度,这样才能拓宽幼儿的视野,才能让幼儿学到更全面的知识。为了构筑理想课堂,我在今后的每堂课中都要全面执行这六个度,课前让幼儿做好预习,在预习本上记录积累学懂的知识,提出不懂的问题,广泛收集资料;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课堂上,教师根据幼儿的预习情况提炼有价值的问题,让幼儿在小组内讨论找到答案;然后小组人员上台展示成果,教师时时引导,时时给予肯定,给予奖励,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评价,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体会到成功。

二、彰显大语文教学观,让阅读成为悦读

新教育明确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由此可见,让阅读变成孩子一生的习惯,让悦读成为孩子一生的心灵港湾,是多么的重要。在教学中,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其次,借鉴新教育提倡的营造书香校园,营造书香班级,让孩子们养成晨诵,午听,暮省的阅读习惯,最后以活动促阅读。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如:心得交流,小小故事会等。通过这些途径,让孩子们喜欢阅读,让童书战胜电视,让童书战胜电脑,让童书战胜游戏机,让阅读真正成为悦读。

读过《新教育》后,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教育不仅仅是幼儿成长与进步的过程,更应该包含教师的成长与进步,缺少任何一个都不能算是一种完整的教育。作为一个教师,我们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应该得到提升,那就从阅读开始吧!

新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20

在愉快的寒假里,我带着一份新奇,带着一份崇拜,带着一份激动,我细细品味了朱永新教授的一部新作《新教育》,看完这本书后,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我回到了当年毕业时对教育事业的那份执着,找回了当年立下的远大的教育理想,也找回了当年的那份自信和力量。心中不断地涌动着一股要战胜自己、要超越自己的力量。我想那也许就是新教育的力量。新教育又赋予了我新的教育理想。为如今我在感觉上有点职业疲倦的时刻迷茫,指明了方向。

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新教育的四大改变、六大行动、及教育感悟、教育定律等理论、理念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更清楚的明白了今后幼儿教学的努力方向,现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以详解:

俗话说得好:“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些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也这还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理念。同时也是新教育所弘扬的一种精神。新教育明确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在教学中,,首先可以把“小教材”变为“大教材”。所谓的“小教材”就是至课本。所谓的“大教材”就是指依据课本而拓展延伸课外的教材,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其次,借鉴新教育提倡的营造书香校园,营造书香班级,让孩子们与黎明共舞,晨间诵诗,午间午读,下午暮醒,最后以活动促阅读。开展丰富多彩的和阅读有关的活动,如:小小图书推荐会,心得交流会,图书益读,等。通过这三条途径,让孩子们喜欢阅读,让童书战胜电视,让童书战胜电脑,让童书战胜游戏机。

我认真学习新教育所阐明理想课堂的六个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联系的、延展度)使理想课堂达到三重境界即(第一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第三种境界,体会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同时,新教育还研究出《有效课堂的教学框架表》都给了深刻的启发。使我明白了语文教学不仅是以前新课改送倡导的三个维度整合,也深刻领悟了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优质教学”,即,师生共同围绕在“问题——知识”的周围,进行一次艰苦的探索。争取像新教育所讲的钠盐创造自己的理想课堂。让师生把学习视为一个同时展开的三重对话:人与知识的对话、人与他人的对话,人与自己的对话。

新教育中的科研在教室、在课堂,倡导的是一种行动科研。一种行动的研究。其关键有两条,新教育走出来的名师都是情,二是关注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态。新教育走出来的名师都是能够放下心事,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每日记录教育随笔、教育随思、随想的教师。朱永新教授称这些教师都是一本大的巨作,每一部巨作都有真切的可行的理论。书中告诉我们成为一名名师的途径,那就是从现在起,坚持每天写教育随笔、教育故事、教育反思。几年后,你抱着自己积累的教学日记时,你就成为了一位名师。这让我深深感受到 “认真教学”的深刻含义

总之,读完朱永新教授的这部著作,我更加坚定的认为:“谁在保持梦想,谁就能实现梦想。谁不懈追求梦想,谁就能不断地实现梦想。

新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21

在愉快的寒假里,我带着一份新奇,带着一份崇拜,带着一份激动,我细细品味了朱永新教授的一部新作《新教育》,看完这本书后,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我回到了当年毕业时对教育事业的那份执着,找回了当年立下的远大的教育理想,也找回了当年的那份自信和力量。心中不断地涌动着一股要战胜自己、要超越自己的力量。我想那也许就是新教育的力量。新教育又赋予了我新的教育理想。为如今我在感觉上有点职业疲倦的时刻迷茫,指明了方向。

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新教育的四大改变、六大行动、及教育感悟、教育定律等理论、理念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更清楚的明白了今后幼儿教学的努力方向,现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以详解:

俗话说得好:“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些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也这还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理念。同时也是新教育所弘扬的一种精神。新教育明确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在教学中,,首先可以把“小教材”变为“大教材”。所谓的“小教材”就是至课本。所谓的“大教材”就是指依据课本而拓展延伸课外的教材,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其次,借鉴新教育提倡的营造书香校园,营造书香班级,让孩子们与黎明共舞,晨间诵诗,午间午读,下午暮醒,最后以活动促阅读。开展丰富多彩的和阅读有关的活动,如:小小图书推荐会,心得交流会,图书益读,等。通过这三条途径,让孩子们喜欢阅读,让童书战胜电视,让童书战胜电脑,让童书战胜游戏机。

我认真学习新教育所阐明理想课堂的六个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联系的、延展度)使理想课堂达到三重境界即(第一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第三种境界,体会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同时,新教育还研究出《有效课堂的教学框架表》都给了深刻的启发。使我明白了语文教学不仅是以前新课改送倡导的三个维度整合,也深刻领悟了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优质教学”,即,师生共同围绕在“问题——知识”的周围,进行一次艰苦的探索。争取像新教育所讲的钠盐创造自己的理想课堂。让师生把学习视为一个同时展开的三重对话:人与知识的对话、人与他人的对话,人与自己的对话。

新教育中的科研在教室、在课堂,倡导的是一种行动科研。一种行动的研究。其关键有两条,新教育走出来的名师都是情,二是关注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态。新教育走出来的名师都是能够放下心事,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每日记录教育随笔、教育随思、随想的教师。朱永新教授称这些教师都是一本大的巨作,每一部巨作都有真切的可行的理论。书中告诉我们成为一名名师的途径,那就是从现在起,坚持每天写教育随笔、教育故事、教育反思。几年后,你抱着自己积累的教学日记时,你就成为了一位名师。这让我深深感受到 “认真教学”的深刻含义。

总之,读完朱永新教授的这部著作,我更加坚定的认为:“谁在保持梦想,谁就能实现梦想。谁不懈追求梦想,谁就能不断地实现梦想。

新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22

在愉快的寒假里,我带着一份新奇,带着一份崇拜,带着一份激动,我细细品味了朱永新教授的一部新作《新教育》,看完这本书后,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我回到了当年毕业时对教育事业的那份执着,找回了当年立下的远大的教育理想,也找回了当年的那份自信和力量。心中不断地涌动着一股要战胜自己、要超越自己的力量。我想那也许就是新教育的力量。新教育又赋予了我新的教育理想。为如今我在感觉上有点职业疲倦的时刻迷茫,指明了方向。

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新教育的四大改变、六大行动、及教育感悟、教育定律等理论、理念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更清楚的明白了今后幼儿教学的努力方向,现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以详解:

俗话说得好:“一日无书,百事荒芜。“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些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也这还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理念。同时也是新教育所弘扬的一种精神。新教育明确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在教学中,,首先可以把“小教材”变为“大教材”。所谓的“小教材”就是至课本。所谓的“大教材”就是指依据课本而拓展延伸课外的教材,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其次,借鉴新教育提倡的营造书香校园,营造书香班级,让孩子们与黎明共舞,晨间诵诗,午间午读,下午暮醒,最后以活动促阅读。开展丰富多彩的’和阅读有关的活动,如:小小图书推荐会,心得交流会,图书益读,等。通过这三条途径,让孩子们喜欢阅读,让童书战胜电视,让童书战胜电脑,让童书战胜游戏机。

我认真学习新教育所阐明理想课堂的六个度使理想课堂达到三重境界即同时,新教育还研究出《有效课堂的教学框架表》都给了深刻的启发。使我明白了语文教学不仅是以前新课改送倡导的三个维度整合,也深刻领悟了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优质教学”,即,师生共同围绕在“问题——知识”的周围,进行一次艰苦的探索。争取像新教育所讲的钠盐创造自己的理想课堂。让师生把学习视为一个同时展开的三重对话:人与知识的对话、人与他人的对话,人与自己的对话。

新教育中的科研在教室、在课堂,倡导的是一种行动科研。一种行动的研究。其关键有两条,新教育走出来的名师都是情,二是关注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态。新教育走出来的名师都是能够放下心事,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每日记录教育随笔、教育随思、随想的教师。朱永新教授称这些教师都是一本大的巨作,每一部巨作都有真切的可行的理论。书中告诉我们成为一名名师的途径,那就是从现在起,坚持每天写教育随笔、教育故事、教育反思。几年后,你抱着自己积累的教学日记时,你就成为了一位名师。这让我深深感受到“认真教学”的深刻含义

总之,读完朱永新教授的这部著作,我更加坚定的认为:“谁在保持梦想,谁就能实现梦想。谁不懈追求梦想,谁就能不断地实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