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寒假读书心得体会
西西文学整理的教师寒假读书心得体会(精选2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师寒假读书心得体会 篇1
作为一名刚刚毕业不到两年的英语教师,无论是教学经验还是专业水平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读书既可以提升个人的修养,也能促进一名英语教师各方面的发展。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想要让自己的学生变得优秀,首先就要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但是,我感觉自己有太多不足的方面。因此,我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又不知道从何学起。自从加入名师工作室之后,感觉有一盏明灯指引这我并且让我在教师道路上有了前进的方向。为了让自己成为一名更合格甚至优秀的教师,我利用将近一个月的寒假时间来给自己冲电,我看了一些关于《新教育》、《新课程标准》和《给教师的建议》等书籍,但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我从中受益匪浅。
《给教师的建议》是一本非常好的指导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书籍,虽然不是什么很有名的书,但是它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和深深的感触。书中给教师提出了一百条建议,并且每一条建议都谈到一个老师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与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典型事例相结合,加上精辟的理论分析,我自己法子内心的觉得这是一本对于一名想要进步教师的好书。比如,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让我从中真的学到很多,虽未亲身经历,但却受益匪浅。 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在许多条建议中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必须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
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教师应该要不断培养自己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静下心来,善于对书本中的内容深入地思考。“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句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上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比如,上课的时候,一个优秀的老师不只是有课本上的知识,肚子里还应该装有其他的知识。这样,即使不喜欢英语的学生也会因为喜欢你而喜欢上英语。确实,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读那些教育专著,从而不断地补充自己知识的储备能量,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
在现实生活中,我了解到许多老师经过多年的教学,认为自己对所教内容已烂熟于心,没必要再认真努力地学什么新东西。我是很不认同有这种想法的老师。首先,我觉得一名老师知识越丰富,讲起课来内容就越生动有趣,而学生的思维也就越容易跟上老师;其次,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进步,知识是需要时时更新的,老的东西总会被淘汰的';最后但不只是只有这一点,就是教师在不断学习和亲身体验学习过程的同时才能更加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制定学习计划,实施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容易做出与学生实际的相符合的对策。总之,教师永远没有理由停止学习或放松学习,而学习就正是在不断的阅读中实现。
一个人只有不停地读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更多的营养,才能不断地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 “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境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通过《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我们教师,尤其是年轻的教师更要坚持不懈地读书,读教育名家的书,吸纳各家思想之所长,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而努力。
教师寒假读书心得体会 篇2
寒假是孩子们期盼的,作为老师的我也同样,寒假可以好好休息,但是怎样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愉快的寒假让自己有点困扰。作为青年教师自己有许多需要学习的东西,学校也为老师们着想,要求我们假期好好读一本书,品一碗心灵鸡汤,在愉快的假期里也能成长。
我也挑了自己喜欢的一本书:肖川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过幸福快乐,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实现。幸福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到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由需要、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而教师的幸福是教师在教育场景中自身需要得到满足后的一种感受,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教师的幸福就是教育幸福。幸福的教师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
教师,循循善诱,守望的是讲台,放飞的是梦想,播种的是知识,收获的是未来。教育是教师的生命,因而教师的幸福首先来教育教学的工作。其次教师的幸福来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因为从学生身上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而体验到精神上的无限幸福,学生的道德成长,桃李满天下,便成了教师最大的幸福。教师的幸福同时也来自教师的专业成长、教育研究、善好的学校生活。
教师的幸福其实很容易得到实现,当学生的成绩有进步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幸福。当调皮的学生开始懂事、听话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幸福。当在比赛活动现场,学生一起呐喊、加油、努力、全力以赴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幸福。对于教师,我们很容易在身边的小事上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幸福就是一种感觉,敞开心灵去感受,幸福无处不在。幸福就是一种充实、闲适,没有空虚感,匮乏感、无聊感,没有内在的紧张、焦虑。幸福就是内在的平安,自由自在。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其实也不是很难,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认真的对待自己的教育事业,自己的学生,用心体会生活,你会发现幸福就在身边!
教师寒假读书心得体会 篇3
我与大家分享的是李开复先生所著的《做的自己》一书。先和大家简单谈谈李开复博士,刚及不惑之年的他已在信息技术领域、科研中取得了杰出成就,对信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繁忙的科研和管理工作之余,他将热情都倾注于对中国青年学子的关怀和教育方面。
1998年他到北京创办了微软中国研究院,历任世界多个技术公司的高级领导人,是“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奠基人。在语音识别、人工智能、三维图形及网络多媒体等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正值事业上升之际,他不遗余力的投身于中国的人才培养和科技教育事业,开办了“开复学生网”,在网上与青年学生们谈心解疑,为青年学子们写了一系列文章,谆谆叙解科学技术对国家强盛和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历述亲身经验,指点事业成功的规律和达到卓越的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国务委员宋健曾说过:“若干年后,人们尊敬开复的.不仅是他的科学贡献,事业成就,更有他对青年一代的热忱、爱心和奉献。”
书中诠释了良好的态度是成功的关键。“同理心”是人际交往艺术的核心准则。甚至可以说,没有同理心,即没有良好的态度,就不可能成功。同理心是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李老师提出:“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我们”;“要想得到他人的理解,就要先理解他人”这些法则,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但是未必在实际中做的很好,或者干脆忘掉了,而李开复老师书中展开延伸出来的话,确如娓娓溪流,洞明而深刻,直达我们的心田,启悟人心,影响深刻。的确,“同理心”是情商的核心,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提高改善的确不是智商,而是更能决定人一生成功幸福的情商。
做的自己,要有甘于奉献、不图名利的意气。尤其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要认识到工作不分高低贵贱,干一行、钻一行、爱一行,不怨天尤人,不随波逐流,增强定力,增强耐力,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要安贫乐道,不比收入比贡献,不比权力比奉献。要坚定理想信念,时刻反躬自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注重修身养德,做的自己,走好自己的路,让别人复制去吧!
教师寒假读书心得体会 篇4
寒假里学校组织了教师学习培训活动,通过学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我的感触很多。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是为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小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而制定的。其基本理念主要有四点,学习后深有体会。
1、"学生为本"。此理念让我们立足学生实际,尊重学生。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应时时处处以人为本,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小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小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小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小学生。
2、"师德为先"。 记得我国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师表就是指教师的道德行为和意志品质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和典范。学习并贯彻标准精神已不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赋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即关系到千百万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于祖国的未来。学校是培养教育下一代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阵地,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对学生坚持正面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及神圣使命。
3、"能力为重"。作为教师在使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时,还应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积极开展各项研修活动,不断提高自己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构建现代课堂,提高常态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我们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
4、"终身学习"。要教育好下一代,使他们成为有用之才。 我们肩上的任务是沉甸甸的。它不光是对我们的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规范了我们的教学行为,也为我们专业发展指明了清晰的方向。我们在搞好自身教学的同时还要学习先进的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培养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不仅在用学识教人,而且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格教人。因此,用实际行动诠释《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是每一位合格教师必须做到的!我们教师要能够做到严于律己,言传身教,从思想到作风,从心灵到外表,从言行到举止,在各个方面都成为学生的表率。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一定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职业道德认识、陶冶职业道德情感、锻炼职业道德意志、确立职业道德信念、养成崇高的职业道德习惯。用爱心育人,师德塑人,为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保障教育公平,深化素质教育而努力奋斗。
教师寒假读书心得体会 篇5
喜欢上苏轼,是已经很久的事情,读着他的《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似乎能穿越时光,看到那驻足于在山头蓦然回首满脸释然的明星。
这个寒假很长,宅在家,真的有点闷。翻开这本囤积已久的《苏东坡传》,仿若走入另一个世界,跟随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一起见识苏轼的一生。林语堂先生对苏轼的评价是极高的,“元气淋漓富有生机的人总是不容易理解的。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在他笔下的苏轼,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才华横溢的诗人,是浪漫的月下漫步者......
不凡之人坎坷的一生,也许起起落落才铸奇才。
虽然历朝天子对苏轼有敬慕之心,还总能得到历朝皇后的荫庇,在受审时,是仁宗的皇后救了他的命,后来又是英宗的皇后拔擢他,但苏轼还是屡遭贬官,甚至逮捕,忍辱而活。
他被贬到黄州,在农舍雪堂和城中临皋亭两处住,每天两处往返,明明是被监视的流浪汉的日子,却被苏轼过成了农夫的闲云野鹤的生活,这种完全松弛,精神的安然自在,他所写的随笔杂记,成了我们最为喜爱的作品——四篇绝世妙文:《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前、后篇)《记承天诗夜游》。
儋州在当时被视为海外,不宜居住之地,苏轼流放到这里,冬天没有大米吃,只能吃芋头喝白水当做饭食。“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然亦未易悉数,大率皆无尔。惟有一幸,无甚瘴也。”真的是不屈不挠,真达观,这样的状况下都不会让他失去人性的快乐。
能看淡人生不如意,总能找到生活中的幸福,似乎是苏轼与生俱来的能力,来自心底的达观和释然。可能正因为这些刚行走于云端,又跌落到谷底的特别遭遇,才能让这位旷世才子有了丰厚的生活体味,迸发人生的思考,恣肆洒脱的性情才有了看似随性实则不向生活低头的倔强。
不管他身处何地,何种境遇,总能把稍瞬即逝的感受,赋予不朽的艺术形式,流传后世,丰裕我们的生活。
走近苏轼,见识他的真性情。
真。为百姓干实事。苏轼在杭州主政时期,杭州城有五十万人,却没有一家公立医院,他从公款里拨出两千缗,自己捐出五十两黄金,在杭州城中心建了一家公立医院。这个“安乐坊”是中国最早的公立医院。他还关心杭州居民的用水问题,疏通杭州城的运河淤泥等,向专家请教,测量运河高度,拟好计划,以防淤泥沉淀,保持运河地区的清洁。刚一结束杭州城的输水管和六个水库工程,就立即着手整理西湖,用淤泥建长堤,疏浚西湖,增加湖面的美丽,缩短往返距离。
的确,细数苏轼为官时为人民办的实事,能感受到他单枪匹马只身奋斗的'真诚,只可惜施展才华的时日不多,刚伸展出拳脚,就被政敌踢出局。
善。苏东坡对弟弟说:“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在我眼里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饥荒出现,屡次向朝廷报告,而救百姓于饥饿竟成为政客打击他、使之失势的题目。他的善,生不逢时。
在他的诗中,能把人民的心情反映得很充分,明明朗朗笑声的歌,能听出蕴含的怒吼和叹息;在潺潺的水声之外,能听到农村老妪的悲叹声;在鹭鸶的鸣声之外,又能听见监狱中的呻吟声。
朋友圈太强大,跟随苏轼拜访了一圈宋代名人。
在苏轼的年代,他本身就是一位跨界大明星,政界、诗词界、散文界、书画界赫赫有名,他的朋友、粉丝,上至历届皇帝皇后,下至平民百姓,对他的才情钦佩不已。
据说皇帝在用膳时,停著点头微笑称赞,旁人说一定是在读苏东坡的文章。有次,苏东坡给皇帝上了谢表,皇帝向四周一看,对群臣说:“苏轼真是天才。”
苏东坡自幼年倾慕吴道子,被贬黄州,倾其全部时间致力于绘画,后来返回京城,他的诗画朋友就在京师聚集,与米芾、李公麟、黄庭坚、苏子由、秦观、张耒等作诗、作画、笑谑。
走到哪里,都自带光环。与和尚参寥同游庐山数日,竟然可以在数百和尚之中引发轰动,大家争相传言:“苏东坡来了。”
在书中,还看到王安石、司马光、程颐等大人物,读着,仿若置身于宋朝瞬息万变的朝政中,跟随政变潮流起起落落。
君王欣赏他却不重用他;他游历、贬谪到各地,均有朋友陪伴他;妻妾儿女爱他敬他,弟弟子由一家和他共进退;政敌章惇等恨不能踩死他……苏轼跌宕起伏的一生,是真实的人物传记,却在恍惚间误读成一部励志的人物小说,这大概就是不凡之大家的非凡人生吧!
在读《苏东坡传》时,我们在追随一个具有伟大思想、伟大心灵的伟人生活,读着他,崇拜着他,仰望着他,去尝试着读懂他留给后世的思想、人生的智慧、性情中的达观。也许,他在用人生演绎“也无风雨也无晴”。
教师寒假读书心得体会 篇6
寒假里学校组织了教师学习培训活动,通过学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我的感触很多。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是为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小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而制定的。其基本理念主要有四点,学习后深有体会。
1、"学生为本"。此理念让我们立足学生实际,尊重学生。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应时时处处以人为本,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小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小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小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小学生。
2、"师德为先"。记得我国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师表就是指教师的道德行为和意志品质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和典范。学习并贯彻标准精神已不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赋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即关系到千百万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于祖国的未来。学校是培养教育下一代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阵地,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对学生坚持正面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及神圣使命。
3、"能力为重"。作为教师在使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时,还应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积极开展各项研修活动,不断提高自己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构建现代课堂,提高常态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我们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
4、"终身学习"。要教育好下一代,使他们成为有用之才。我们肩上的任务是沉甸甸的。它不光是对我们的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规范了我们的教学行为,也为我们专业发展指明了清晰的方向。我们在搞好自身教学的同时还要学习先进的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培养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不仅在用学识教人,而且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格教人。因此,用实际行动诠释《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是每一位合格教师必须做到的!我们教师要能够做到严于律己,言传身教,从思想到作风,从心灵到外表,从言行到举止,在各个方面都成为学生的表率。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一定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职业道德认识、陶冶职业道德情感、锻炼职业道德意志、确立职业道德信念、养成崇高的职业道德习惯。用爱心育人,师德塑人,为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保障教育公平,深化素质教育而努力奋斗。
教师寒假读书心得体会 篇7
最近看了学校发的一本书《中国教室的奇迹》节选,看完颇感震撼。书中主要讲的是俞玉萍与她的百合班的故事。她把教育教学的细节做的非常好,她的“名片”,她的期末“颁奖词”,她的照相机的运用,都深深的启发者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爱学生的方式多种多样,只要你肯用心,告诉我教育的方式不是单一的,生活中任何一点小事都能成功“教育”的素材。
俞老师所做的事情都是小事情,但能把这么多点滴的事情汇聚到一起也体现了她无私的奉献精神。我们不仅仅要学习她做教育的有心人,更要学习她对待学生因材施教的方法,在教育中不仅要传道授业,更要学会让学生体会真情与发挥教育的功能。无论是她写的那些信,制作的名片、书签、寄语等,都体现了她的爱心。我们作为老师有的时候并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但是也很少能反思自己的存在的不足。俞玉萍老师说教室不就是出错的地方吗,我们怎么能过分的苛责孩子们尽善尽美,不是应该在错误在学习,错误就能成为教学中的“盐”,使生活变得更加有滋有味。在教学中,俞玉萍老师的善于开发学生的思维更是值得我们借鉴。在平时,我们通常只想着把知识填鸭给学生,并未上升到“思维”。岂不知这才是教学中最重中之重的事情。学习就是开启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灵性,绝不是简单的搬运工作,这点真的值得我深思。
在平时的体育教学课堂中,我对于一些学生老师随意讲话、神思游离、做小动作有点束手无策。却在事后又忘记反思,忘记深究原因,想想学生的这些坏习惯,不正是曾经我们也有过的吗?而做这些不仅仅是单单的批评,而是应该告诉学生好习惯是什么,树立好习惯,鼓励好习惯,用好习惯根治教育中存在的鄙陋。虽然我们高中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价值观,知道孰是孰非,但长久以来形成的坏毛病不是一夕可以改观的,依旧需要我们老师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去纠正他们。用以身作则、用正确的方式教导与感染他们。
这本《中国教室的奇迹》虽然只有俞玉萍老师一人的教育方式,却一样深深的让我震撼,这些优秀的故事让我不断回味,它们必将激励这我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及教育方式,把教育,把体育当初自己终身学习的事业,不断努力不断进步,像俞玉萍老师学校,把光和热散发给学生。
教师寒假读书心得体会 篇8
寒假里学校组织了教师学习培训活动,通过学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我的感触很多。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是为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小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而制定的。其基本理念主要有四点,学习后深有体会。
1、"学生为本"。
此理念让我们立足学生实际,尊重学生。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应时时处处以人为本,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小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小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小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小学生。
2、"师德为先"。
记得我国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师表就是指教师的道德行为和意志品质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和典范。学习并贯彻标准精神已不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赋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即关系到千百万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于祖国的未来。学校是培养教育下一代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阵地,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对学生坚持正面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及神圣使命。
3、"能力为重"。
作为教师在使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时,还应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积极开展各项研修活动,不断提高自己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构建现代课堂,提高常态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我们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
4、"终身学习"。
要教育好下一代,使他们成为有用之才。我们肩上的任务是沉甸甸的。它不光是对我们的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规范了我们的教学行为,也为我们专业发展指明了清晰的方向。我们在搞好自身教学的同时还要学习先进的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培养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不仅在用学识教人,而且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格教人。因此,用实际行动诠释《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是每一位合格教师必须做到的!我们教师要能够做到严于律己,言传身教,从思想到作风,从心灵到外表,从言行到举止,在各个方面都成为学生的表率。
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一定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职业道德认识、陶冶职业道德情感、锻炼职业道德意志、确立职业道德信念、养成崇高的职业道德习惯。用爱心育人,师德塑人,为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保障教育公平,深化素质教育而努力奋斗。
教师寒假读书心得体会 篇9
书,一道彩虹。既明亮,又多彩。读书,如涓涓清流沁人心脾,又似熊熊烈火促我激情。读完书,带给我更多的思考:
教师的教学技能对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还需不断学习,潜心钻研,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对有效的教学而言,学科的课程并非是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所以教师要做的是不仅要了解起学科课程,而且要能够将知识传达给学生,因为传达知识的能力绝非简单地了解知识,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大学教授尽管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里才华横溢、知识渊博,但教起学生来却捉襟见肘,条理紊乱而词不达意。所以掌握教学技能对一个教师来说便成为关键所在。故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教学目标以及其他因素的差异性来完成教学任务:激励学生、管理课堂纪律、评估先前知识、有效地表达观点、考虑学习者的各种特性、评估学习结果,以及复习等,许多事实证明了这些任务完成的`多寡,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的好坏,亦即决定了“好”与“坏”的关键。
人们常说:“要让学生得到一杯水,教师先得有一桶水。”而这桶水永远都装满鲜活可口的圣水。我崇拜窦桂梅老师,记得在一书中曾写道窦老师在平时工作之余大量阅读有关教育的书籍,并做好读书笔记,几年来记的笔记有10万字之多,多篇发表。正是在她不断的学习、符号学中,自身修养日益提高,才能在工作中高瞻远瞩地指导实践。
这使我想起了宋代学者朱熹的一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不正是我们发展提高的最关键所在吗?“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其乐无穷;得大道恩师而学之,乐在其中。”我们青年教师是二十一世纪教坛的主力,继往开来是我们使命。用我们的不懈的追求、坚定的信念、永恒的执着去不断学习、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才能实现我们的远大理想,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才会无愧于自己的一生。
我们不仅仅要学习教育方面的知识,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要掌握的东西太多了,如英语、计算机等等。乐在学中,乐在超越自我之中。
教师寒假读书心得体会 篇10
冬天的雪只下了几场,而我这个寒假懂得的不只这几场雪那么多。而我了解的只是比黄金还要珍贵。冬天会过去,记忆永远不会成为过去,不会因为时间而忘记。
整个冬天,每天过得十分充实,上网发稿,看看评论,知道夜晚来临。
有时候会感到生活变得充实,去做有意义的事。在网上创办了天地,发表了文章,看着文章成为精彩博文,点击率的上升,浏览人数的增长,心里的感觉像是一朵花,一下子开了。应该叫心花怒放,以前的我傲视天下的感觉,自认为人长出众,骄傲不可一世。但一到了外面,才发现,我平凡的可怜,没有光环,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去竞争,没有条件,去比拼,没有力量。逞强的下去只是伤痕累累而已,像我这样的人很多,我也没有骄傲的权利,也没有抱怨的机会,更加没有失落的权利,因为大家是如此的相似。因为外面是这样的'平凡,平凡的人,自有不平凡的作为。我一直相信,努力的人,获得的,不仅仅是普通的赞扬,努力的人,因为仔细去追寻,才值得大家为他鼓掌。
一个人,有自己的见解,这就是一篇好文章,一个人,能改进自己,这个人就能突破自己。终有一天,我会成为值得大家鼓掌的人。
奥运的知识是不可遗忘的,我对它的态度冷淡,自然就不能算是爱国,我应该阅读奥运的知识。所以,在这个特别的年里,成为称职的爱国人。何振梁爷爷他最伟大的举动,就是为个申请奥运做出的贡献,他70多岁了,依然做申请奥运顾问。
全国有很多人热爱奥运,他们的英雄是奥运冠军,我们的英雄是所有的运动员们。我虚度的时光太多了,今年冬天是我最美的收获。
教师寒假读书心得体会 篇11
最近读了《赏识你的学生》一书,读后感受颇多。全书用许多生动的案例诠释了“期待效应”试验、“需要层次”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教育理论知识,阐释了实施“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可行性,通过一个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教育故事,喊出了教师要善待每一个生命的教育理念。
一、让人人都享受一份关爱
德育需要一种宽松、宽容和温馨的环境,对学生偶然的错误和闪失,不要过分求全责备,因为教师偶尔也会有背离道德的言行。学生在形成良好品行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教师的关爱。爱,是一种重视,一种呵护。我们要站在珍视每个生命价值的高度去关爱每个生命个体的成长,像呵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去保护学生的自主发展权。我们要重视每个个体的存在,每个人都是同样重要的。所有的人都应该得到发展,不管是优秀的,还是发展有困难的,甚至是家庭特殊的,要不带任何功利的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因此,当教师能够以“赏识”的言行对待学生,就会激励起学生无穷的勇气,唤醒他深埋的潜能,鼓舞他向着成功之路大踏步前进。而要让教师拥有“赏识”这一法宝,根本就是要激发起教师的爱,让教师出于爱来工作,而不仅仅把教育当成一个职业或是一种谋生的手段。“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赏孩子每一个幼稚的想法和行为。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理解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理解、接受、运用“赏识”这一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教育的花园中耕耘
二、让人人都享有一次机会
“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的课程理念。每一个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而发展潜能的金钥匙就是自信心。学生在形成良好的品行过程中,尤其是后进生特别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表扬。鼓励和表扬的力量大于批评和处分的力量。学生在校接受教师的表扬和赞扬中,他会自觉地放大自己的优点,对自己表现出强烈的自信,极力使自己变得优秀,一些不良的品行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消除。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赏识。“赏识”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这就告诉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必须首先认识到学生的才能,然后再予以重视和赞扬,要有针对性。也就是说并非“拉到篮里就是菜”,胡乱指着学生的某一言或某一行大加赞扬、夸奖之能事,而是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赏识。赏识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是教师的`一门必修课。教师要通过不断的钻研、深入的学习,掌握赏识这一有效手段,并在适当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发挥其的作用。
三、赏识不是万能的,但可以接近万能。
《赏识你的学生》中无数的成功者的经历都告诉我们:外因并不是决定因素,内因才决定了事物的最终走向。学生的成长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只有调动和依靠学生自身积极因素才能真正做到。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母亲对他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恰恰相反:糟糕透了。从母亲的“赏识”声中,他得到了爱的候,经常唱一首偈语: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人人都把心地扫,人生何处不净地。当时读这则故事,只是觉得好玩,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这则故事也有了自己的禅机。其实,在喧嚣的社会中,选择读书,何尝不是清扫心地的过程。“唯书有色,艳于西子;唯文有华,秀于百卉”。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这句名言即是读书人千锤百炼得出的历史感悟,也是读书人内心深处的呐喊。东晋诗人陶渊明曾在诗中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只要自己的内心远离江湖的是是非非,又何必管尘世间车水马龙之门。日子久了,心中的那份幽静便如天街小雨,慢慢酥倒你的一颗曾经浮躁的心。然而如果你的内心马蹄声声,剑气如虹,即使身在万籁俱寂的深山,也得不到半点的清静,又何谈读几页书,清扫自己的心地,使之成为净地呢?
“阅世长松下,读书秋树根”。当然,这里的书是历经的开卷有益的好书。好书隐藏着巨大的秘密!道本无言,文以显道。通过读书,浮躁的内心能在喧嚣的红尘中打开一扇灵魂的窗,让灵魂的洁净展现在的碧蓝如洗的天空之下。让心灵借助文字读书这一“火把”的光亮,我们可以穿越那遥远的历史,窥见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桃花源,进入另一个干净的灵魂家园。
夜晚,一盏孤灯在案,一杯清茶幽香,从书海中取一瓢啜饮,端详着那些内心欢喜的文字,隐隐能感受到其中的祥和与宁静,一盏心杯似水平。心中渐渐明朗,疲惫渐渐消散,心境的枝枝丫丫毛毛草草,都被梳理得清明柔顺,心平,气和,神清,意朗!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希望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引下,新世纪的教师在读书浪潮的号召下,与书为伴,和书交友,让书沐浴我们成长,让书滋润我们这片土地,让祖国的未来开放出最美的花朵。
教师寒假读书心得体会 篇12
喜欢上苏轼,是已经很久的事情,读着他的《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似乎能穿越时光,看到那驻足于在山头蓦然回首满脸释然的明星。
这个寒假很长,宅在家,真的有点闷。翻开这本囤积已久的《苏东坡传》,仿若走入另一个世界,跟随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一起见识苏轼的一生。林语堂先生对苏轼的评价是极高的,“元气淋漓富有生机的人总是不容易理解的。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在他笔下的苏轼,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才华横溢的诗人,是浪漫的月下漫步者.......
不凡之人坎坷的一生,也许起起落落才铸奇才。
虽然历朝天子对苏轼有敬慕之心,还总能得到历朝皇后的荫庇,在受审时,是仁宗的皇后救了他的命,后来又是英宗的皇后拔擢他,但苏轼还是屡遭贬官,甚至逮捕,忍辱而活。
他被贬到黄州,在农舍雪堂和城中临皋亭两处住,每天两处往返,明明是被监视的流浪汉的日子,却被苏轼过成了农夫的闲云野鹤的生活,这种完全松弛,精神的安然自在,他所写的随笔杂记,成了我们最为喜爱的作品——四篇绝世妙文:《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前、后篇)《记承天诗夜游》。
儋州在当时被视为海外,不宜居住之地,苏轼流放到这里,冬天没有大米吃,只能吃芋头喝白水当做饭食。“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然亦未易悉数,大率皆无尔。惟有一幸,无甚瘴也。”真的是不屈不挠,真达观,这样的状况下都不会让他失去人性的快乐。
能看淡人生不如意,总能找到生活中的幸福,似乎是苏轼与生俱来的能力,来自心底的.达观和释然。可能正因为这些刚行走于云端,又跌落到谷底的特别遭遇,才能让这位旷世才子有了丰厚的生活体味,迸发人生的思考,恣肆洒脱的性情才有了看似随性实则不向生活低头的倔强。
不管他身处何地,何种境遇,总能把稍瞬即逝的感受,赋予不朽的艺术形式,流传后世,丰裕我们的生活。
走近苏轼,见识他的真性情。
真。为百姓干实事。苏轼在杭州主政时期,杭州城有五十万人,却没有一家公立医院,他从公款里拨出两千缗,自己捐出五十两黄金,在杭州城中心建了一家公立医院。这个“安乐坊”是中国最早的公立医院。他还关心杭州居民的用水问题,疏通杭州城的运河淤泥等,向专家请教,测量运河高度,拟好计划,以防淤泥沉淀,保持运河地区的清洁。刚一结束杭州城的输水管和六个水库工程,就立即着手整理西湖,用淤泥建长堤,疏浚西湖,增加湖面的美丽,缩短往返距离。
的确,细数苏轼为官时为人民办的实事,能感受到他单枪匹马只身奋斗的真诚,只可惜施展才华的时日不多,刚伸展出拳脚,就被政敌踢出局。
善。苏东坡对弟弟说:“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在我眼里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饥荒出现,屡次向朝廷报告,而救百姓于饥饿竟成为政客打击他、使之失势的题目。他的善,生不逢时。
在他的诗中,能把人民的心情反映得很充分,明明朗朗笑声的歌,能听出蕴含的怒吼和叹息;在潺潺的水声之外,能听到农村老妪的悲叹声;在鹭鸶的鸣声之外,又能听见监狱中的呻吟声。
朋友圈太强大,跟随苏轼拜访了一圈宋代名人。
在苏轼的年代,他本身就是一位跨界大明星,政界、诗词界、散文界、书画界赫赫有名,他的朋友、粉丝,上至历届皇帝皇后,下至平民百姓,对他的才情钦佩不已。
据说皇帝在用膳时,停著点头微笑称赞,旁人说一定是在读苏东坡的文章。有次,苏东坡给皇帝上了谢表,皇帝向四周一看,对群臣说:“苏轼真是天才。”
苏东坡自幼年倾慕吴道子,被贬黄州,倾其全部时间致力于绘画,后来返回京城,他的诗画朋友就在京师聚集,与米芾、李公麟、黄庭坚、苏子由、秦观、张耒等作诗、作画、笑谑。
走到哪里,都自带光环。与和尚参寥同游庐山数日,竟然可以在数百和尚之中引发轰动,大家争相传言:“苏东坡来了。”
在书中,还看到王安石、司马光、程颐等大人物,读着,仿若置身于宋朝瞬息万变的朝政中,跟随政变潮流起起落落。
君王欣赏他却不重用他;他游历、贬谪到各地,均有朋友陪伴他;妻妾儿女爱他敬他,弟弟子由一家和他共进退;政敌章惇等恨不能踩死他......苏轼跌宕起伏的一生,是真实的人物传记,却在恍惚间误读成一部励志的人物小说,这大概就是不凡之大家的非凡人生吧!
在读《苏东坡传》时,我们在追随一个具有伟大思想、伟大心灵的伟人生活,读着他,崇拜着他,仰望着他,去尝试着读懂他留给后世的思想、人生的智慧、性情中的达观。也许,他在用人生演绎“也无风雨也无晴”。
教师寒假读书心得体会 篇13
书,一道彩虹。既明亮,又多彩。读书,如涓涓清流沁人心脾,又似熊熊烈火促我激情。读完书,带给我更多的思考:
教师的教学技能对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还需不断学习,潜心钻研,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对有效的教学而言,学科的课程并非是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所以教师要做的是不仅要了解起学科课程,而且要能够将知识传达给学生,因为传达知识的能力绝非简单地了解知识,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大学教授尽管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里才华横溢、知识渊博,但教起学生来却捉襟见肘,条理紊乱而词不达意。所以掌握教学技能对一个教师来说便成为关键所在。故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教学目标以及其他因素的差异性来完成教学任务:激励学生、管理课堂纪律、评估先前知识、有效地表达观点、考虑学习者的各种特性、评估学习结果,以及复习等,许多事实证明了这些任务完成的多寡,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的好坏,亦即决定了“好”与“坏”的关键。
人们常说:“要让学生得到一杯水,教师先得有一桶水。”而这桶水永远都装满鲜活可口的圣水。我崇拜窦桂梅老师,记得在一书中曾写道窦老师在平时工作之余大量阅读有关教育的书籍,并做好读书笔记,几年来记的笔记有10万字之多,多篇发表。正是在她不断的学习、符号学中,自身修养日益提高,才能在工作中高瞻远瞩地指导实践。
这使我想起了宋代学者朱熹的一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不正是我们发展提高的最关键所在吗?“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其乐无穷;得大道恩师而学之,乐在其中。”我们青年教师是二十一世纪教坛的主力,继往开来是我们使命。用我们的不懈的追求、坚定的信念、永恒的执着去不断学习、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才能实现我们的远大理想,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才会无愧于自己的一生。
我们不仅仅要学习教育方面的知识,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要掌握的东西太多了,如英语、计算机等等。乐在学中,乐在超越自我之中。
教师寒假读书心得体会 篇14
寒假里学校组织了教师学习培训活动,通过学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我的感触很多。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是为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小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而制定的。其基本理念主要有四点,学习后深有体会。
1、"学生为本"。此理念让我们立足学生实际,尊重学生。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应时时处处以人为本,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小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小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小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小学生。
2、"师德为先"。 记得我国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师表就是指教师的道德行为和意志品质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和典范。学习并贯彻标准精神已不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赋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即关系到千百万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于祖国的未来。学校是培养教育下一代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阵地,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对学生坚持正面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及神圣使命。
3、"能力为重"。作为教师在使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时,还应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积极开展各项研修活动,不断提高自己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构建现代课堂,提高常态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我们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
4、"终身学习"。要教育好下一代,使他们成为有用之才。 我们肩上的任务是沉甸甸的。它不光是对我们的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规范了我们的教学行为,也为我们专业发展指明了清晰的方向。我们在搞好自身教学的同时还要学习先进的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培养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不仅在用学识教人,而且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格教人。因此,用实际行动诠释《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是每一位合格教师必须做到的!我们教师要能够做到严于律己,言传身教,从思想到作风,从心灵到外表,从言行到举止,在各个方面都成为学生的表率。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一定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职业道德认识、陶冶职业道德情感、锻炼职业道德意志、确立职业道德信念、养成崇高的职业道德习惯。用爱心育人,师德塑人,为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保障教育公平,深化素质教育而努力奋斗。
教师寒假读书心得体会 篇15
教师个人读书摘抄:《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根据学校交代的工作。我利用将近一个月的寒假时间来给自己冲电,我看了一些关于《新教育》、《新课程标准》和《给教师的建议》等书籍,但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受益匪浅。“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给教师的建议》是一本非常好的指导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书籍,它带给我极大的启发和深深的感触。书中给教师提出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建议谈到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真让我获益匪浅。
苏霍姆林斯基在许多条建议中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必须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教师应该要不断培养自己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静下心来,善于对书本中的内容深入地思考。“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确实,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读那些教育专著,从而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的储备能量,使自己
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上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
许多老师经过多年的教学,认为自己对所教内容已烂熟于心,没必要再认真努力地学什么新东西。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
一、因为知识越丰富,讲起课来就越内容生动有趣、海阔天空,而学生的思维就是适应生动有趣、海阔天空的;二、是知识是需要时时更新的,老的东西总会被淘汰的;三、就是教师在不断学习中亲身体验学习过程能更加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制定学习计划,实施教学过程中更容易做出符合实际的对策。总之教师永远没有理由停止学习或放松学习,而学习就正是在不断的阅读中实现。
一个人只有不停地读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更多的营养,才能不断地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的尴尬境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所以让我们所有的老师都来热爱读书吧!我们要坚持不懈地读书,读教育名家的书,吸纳各家思想之所长,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寒假读书心得体会 篇16
《孩子们,你好》是一本读后让人快乐的书。文中阿莫老师的孩子们很快乐,阿莫老师也很快乐。那我们来看看阿莫老师的快乐教学法,我从开学第一天、课堂上、课余三个方面来归纳了一下:
开学第一天,老师亲切地叫出每个孩子的名字,这是要花一番功夫的,因为这是一年级学生的开学第一天,原本老师根本不认识他们,所以在开学前他对着照片上的样子一一记下了每个孩子的相貌和名字。我们试想一下,当孩子与你第一次见面时就听到你准确叫出他的`名字,孩子心里该会多么激动与快乐。而且老师还一一与孩子握手,这时孩子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被尊重,从而他们也会来尊重你。在第一天的第一堂课上,没有行为规范的宣讲,老师也没有严肃地说:“你以后就是学生了,学生应该怎么怎么样,不能怎么怎么样”,如果这么说了,那孩子就会觉得被束缚了,从而不喜欢学校,不喜欢成为一名学生。阿莫老师是让孩子们直接进入有趣的教学课堂,让孩子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爱上学习。
课堂上的阿莫老师应该是个很能干的老师,他包揽了语文、数学、艺术课,书中也很细致地写出了每门课的教学法,通过典型的课堂现象和课堂事件展现出来。“如果课的教育环境能使儿童的课堂生活变得愈益生动有趣和愈益充满着激情,他们就会喜欢上课。”我们都知道学生有兴趣才能学得更好这个道理,但要做到却要花一番心思和功夫,阿莫老师就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典范。
我读到最窝心的一个情节是:一个男孩在周六的早晨醒来,起床后就要去上学,***妈就说:“今天是周末,不用上学,我们在家休息。”男孩说:“为什么不能去学校休息呢?”看,孩子们已经爱上了学校,爱上了学习。
阿莫老师这样评价自己的教育:如果想要在人道原则的基础上完善我的教育方法,我就得牢记,我自己也曾做过学生,并且要努力做到:不使从前曾经折磨过我的那种感受同样去折磨我的学生。
教师寒假读书心得体会 篇17
作为一名刚刚毕业不到两年的英语教师,无论是教学经验还是专业水平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读书既可以提升个人的修养,也能促进一名英语教师各方面的发展。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想要让自己的学生变得优秀,首先就要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但是,我感觉自己有太多不足的方面。因此,我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又不知道从何学起。自从加入名师工作室之后,感觉有一盏明灯指引这我并且让我在教师道路上有了前进的方向。为了让自己成为一名更合格甚至优秀的教师,我利用将近一个月的寒假时间来给自己冲电,我看了一些关于《新教育》、《新课程标准》和《给教师的建议》等书籍,但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我从中受益匪浅。
《给教师的建议》是一本非常好的指导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书籍,虽然不是什么很有名的书,但是它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和深深的感触。书中给教师提出了一百条建议,并且每一条建议都谈到一个老师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与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典型事例相结合,加上精辟的理论分析,我自己法子内心的觉得这是一本对于一名想要进步教师的好书。比如,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让我从中真的学到很多,虽未亲身经历,但却受益匪浅。 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在许多条建议中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必须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
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教师应该要不断培养自己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静下心来,善于对书本中的内容深入地思考。“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句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上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比如,上课的时候,一个优秀的老师不只是有课本上的知识,肚子里还应该装有其他的知识。这样,即使不喜欢英语的学生也会因为喜欢你而喜欢上英语。确实,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读那些教育专著,从而不断地补充自己知识的储备能量,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
在现实生活中,我了解到许多老师经过多年的教学,认为自己对所教内容已烂熟于心,没必要再认真努力地学什么新东西。我是很不认同有这种想法的老师。首先,我觉得一名老师知识越丰富,讲起课来内容就越生动有趣,而学生的思维也就越容易跟上老师;其次,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进步,知识是需要时时更新的,老的东西总会被淘汰的;最后但不只是只有这一点,就是教师在不断学习和亲身体验学习过程的同时才能更加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制定学习计划,实施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容易做出与学生实际的相符合的对策。总之,教师永远没有理由停止学习或放松学习,而学习就正是在不断的阅读中实现。
一个人只有不停地读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更多的营养,才能不断地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 “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境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通过《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我们教师,尤其是年轻的教师更要坚持不懈地读书,读教育名家的书,吸纳各家思想之所长,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而努力。
教师寒假读书心得体会 篇18
《孩子们,你好》是一本读后让人快乐的书。文中阿莫老师的孩子们很快乐,阿莫老师也很快乐。那我们来看看阿莫老师的快乐教学法,我从开学第一天、课堂上、课余三个方面来归纳了一下:
开学第一天,老师亲切地叫出每个孩子的名字,这是要花一番功夫的,因为这是一年级学生的开学第一天,原本老师根本不认识他们,所以在开学前他对着照片上的样子一一记下了每个孩子的相貌和名字。我们试想一下,当孩子与你第一次见面时就听到你准确叫出他的名字,孩子心里该会多么激动与快乐。而且老师还一一与孩子握手,这时孩子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被尊重,从而他们也会来尊重你。在第一天的第一堂课上,没有行为规范的宣讲,老师也没有严肃地说:“你以后就是学生了,学生应该怎么怎么样,不能怎么怎么样”,如果这么说了,那孩子就会觉得被束缚了,从而不喜欢学校,不喜欢成为一名学生。阿莫老师是让孩子们直接进入有趣的教学课堂,让孩子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爱上学习。
课堂上的阿莫老师应该是个很能干的老师,他包揽了语文、数学、艺术课,书中也很细致地写出了每门课的教学法,通过典型的课堂现象和课堂事件展现出来。“如果课的教育环境能使儿童的课堂生活变得愈益生动有趣和愈益充满着激情,他们就会喜欢上课。”我们都知道学生有兴趣才能学得更好这个道理,但要做到却要花一番心思和功夫,阿莫老师就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典范。
我读到最窝心的一个情节是:一个男孩在周六的早晨醒来,起床后就要去上学,***妈就说:“今天是周末,不用上学,我们在家休息。”男孩说:“为什么不能去学校休息呢?”看,孩子们已经爱上了学校,爱上了学习。
阿莫老师这样评价自己的教育:如果想要在人道原则的基础上完善我的教育方法,我就得牢记,我自己也曾做过学生,并且要努力做到:不使从前曾经折磨过我的那种感受同样去折磨我的学生。
教师寒假读书心得体会 篇19
寒假里学校组织了教师学习培训活动,通过学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我的感触很多。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是为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小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而制定的。其基本理念主要有四点,学习后深有体会。
1、"学生为本"。此理念让我们立足学生实际,尊重学生。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应时时处处以人为本,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小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小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小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小学生。
2、"师德为先"。 记得我国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师表就是指教师的道德行为和意志品质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和典范。学习并贯彻标准精神已不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赋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即关系到千百万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于祖国的未来。学校是培养教育下一代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阵地,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对学生坚持正面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及神圣使命。
3、"能力为重"。作为教师在使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时,还应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积极开展各项研修活动,不断提高自己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构建现代课堂,提高常态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我们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
4、"终身学习"。要教育好下一代,使他们成为有用之才。 我们肩上的任务是沉甸甸的。它不光是对我们的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规范了我们的教学行为,也为我们专业发展指明了清晰的方向。我们在搞好自身教学的同时还要学习先进的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培养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不仅在用学识教人,而且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格教人。因此,用实际行动诠释《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是每一位合格教师必须做到的!我们教师要能够做到严于律己,言传身教,从思想到作风,从心灵到外表,从言行到举止,在各个方面都成为学生的表率。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一定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职业道德认识、陶冶职业道德情感、锻炼职业道德意志、确立职业道德信念、养成崇高的职业道德习惯。用爱心育人,师德塑人,为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保障教育公平,深化素质教育而努力奋斗。
教师寒假读书心得体会 篇20
读了《开放的小学数学教学》这本书,我受益匪浅,郑xx作为一名哲学教授,以其独有的视角直面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种种现象,并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开放的小学数学教学》就是指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保持头脑的开放性,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墨守成规,迷信盲从,而应坚持独立思考,努力学习各种新的理论思想与教学方法,积极地去进行新的探索,而这些正是我所缺失的。以下几点看法:
(一)教师的素养是决定课堂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文中提到了这样的一个案例,给我的触动很大。在《可能性》一课中,摸球是常用的一个环节。常规的设计是先摸球再根据摸到的两种球的数量比较,得出:口袋里那种颜色的球多,摸到的可能性越大。而郑教授认为,在摸球之前,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情境:向学生出示两个口袋并告诉他们里面分别装有一定数量的粉球和黄球,其中一个黄球较多,另一个粉球较多,但两者的总数是一样的。而我们设计教学活动时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浮在表面的东西多一些,不是不想去深入地挖掘,而是能力有限,想不到。还有关于“情境设置的标准”不应仅仅有益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应在课程的进一步开展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沟通“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的联系。
反思自己的课堂设计,浮在表面的东西多一些,不是不想去深入地挖掘,而是能力有限,想不到。还是李正太老师的观点,一节课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的质量,一句话提高教师学科素养是提高课堂课堂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二)数学教学中处处有“哲学”
一个优秀教师应当具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不应盲目的去追随潮流,或是满足于在任何时候总能充当学习的样板。“最大读书心得是什么?许多事情,过去有过。许多问题,前人想过。许多办法,曾经用过。许多错误,屡屡犯过…懂得先前的事情,起码不至于轻信,不至于盲从”。
数学不止是一种有趣的活动,仅仅使数学变得有趣起来并不能保证数学学习一定能够获得成功。因为,数学上的成功还需要艰苦的工作。课堂上在相应的活动或情境背后关于数学的东西,才是我们教学的关注点,才是我们教师需要努力发掘的。只有关注到了,挖掘出来了,数学课堂才有“数学味”。这就是我们数学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
当我看完这本书,最大的体会就是自己的浅薄,只有努力学习,积极探索,深刻反思,及时改进,才会不断的提高。
教师寒假读书心得体会 篇21
今年寒假,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这本书记载了李老师从教25年的经验与收获,书中从作者步入岗位初期写起,从青涩写起,到有一定的经验,到经验丰富,满腹经纶,将自己的成长与成熟一步步介绍给了我们。读后,使我受益匪浅。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对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都有其独到的见解。他的观点,他对班级的管理,使我感动,折服。同时,使我这个颇有一定教龄的教师,从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更看到了未来和希望。在这里,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这里我可以学到宝贵的经验总结。从李老师成长的印记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进步的影子;从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适合我们的方法。它让我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的目标,那就是成为一位勇于自我批评、善于积累、善于反思、有爱心、勇于挑战、有目标的老师! 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冬日的阳,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是啊,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教育理念《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正是证明了这一点。他把自己所有的爱,全部倾注给了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25年如一日,爱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谱写着一幕幕爱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级这个集体大家庭里,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里面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去赢得学生的信任与敬佩。
对照李镇西的教育方法,我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很多不当之处。例如: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由于急于求成,常常忍不住对学生发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时,对完不成作业的学生,缺少耐心辅导,缺少个别引导,使学生对我敬而远之,师生之间缺乏代沟。
通过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对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觉得自己与一个好老师的差距太大。
教师寒假读书心得体会 篇22
在一个荒岛,没有住所,没有生活用品,只有大片的树林。有一个人因为坐的船翻了,漂到了这个荒岛,利用船上的材料建起了住所,种了粮食,在岛上生活了28年。他救下一个野人“星期五”,后来又救了一位船长,这位船长送他们回了家。这个靠自己的能力在荒岛上生存了28年的人就是鲁滨孙。
鲁滨孙之所以能在荒岛生存28年,原因有两个,一是他具有在恶劣环境下生存的能力,二是他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
为了生存,他自己动手挖了几个地窖以备储存淡水;为了能吃到粮食,他播下大麦和稻谷,并精心培育,终于他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为了回家,他自己造了无数条船,费尽几十年的功夫。我被他努力拼搏、尝试的精神震撼了,被他极强的生存能力打动了……
如果也处在那样的环境下,我们不可能像鲁滨孙那样有耐性,甚至有些人会直接轻生。而鲁滨逊却靠着自己的努力过起了不算太差的生活。最后,他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我们虽然不会有鲁滨逊那样的遭遇,但学会生存是我们应有的本领。
鲁滨孙的荒岛生存经历让我想到了另外一件事。史密斯和爸爸妈妈一起在海边游玩。她发现海水突然异样,联想到老师讲的海啸知识,她的心立刻绷紧了。“不好了,要发生海啸了!”她和父母马上赶回旅馆,并带领工作人员和其他游客逃离海滩。没过几分钟,海水就涨上来了。她凭借自己的知识和冷静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这些状况,只要我们像小女孩一样镇定冷静,像鲁滨孙一样学会生存,我们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了。
教师寒假读书心得体会 篇23
书,一道彩虹。既明亮,又多彩。读书,如涓涓清流沁人心脾,又似熊熊烈火促我激情。读完书,带给我更多的思考:
教师的教学技能对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还需不断学习,潜心钻研,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对有效的教学而言,学科的课程并非是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所以教师要做的是不仅要了解起学科课程,而且要能够将知识传达给学生,因为传达知识的能力绝非简单地了解知识,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大学教授尽管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里才华横溢、知识渊博,但教起学生来却捉襟见肘,条理紊乱而词不达意。所以掌握教学技能对一个教师来说便成为关键所在。故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教学目标以及其他因素的差异性来完成教学任务:激励学生、管理课堂纪律、评估先前知识、有效地表达观点、考虑学习者的各种特性、评估学习结果,以及复习等,许多事实证明了这些任务完成的多寡,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的好坏,亦即决定了“好”与“坏”的关键。
人们常说:“要让学生得到一杯水,教师先得有一桶水。”而这桶水永远都装满鲜活可口的圣水。我崇拜窦桂梅老师,记得在一书中曾写道窦老师在平时工作之余大量阅读有关教育的书籍,并做好读书笔记,几年来记的笔记有10万字之多,多篇发表。正是在她不断的学习、符号学中,自身修养日益提高,才能在工作中高瞻远瞩地指导实践。
这使我想起了宋代学者朱熹的一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不正是我们发展提高的最关键所在吗?“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其乐无穷;得大道恩师而学之,乐在其中。”我们青年教师是二十一世纪教坛的主力,继往开来是我们使命。用我们的不懈的追求、坚定的信念、永恒的执着去不断学习、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才能实现我们的远大理想,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才会无愧于自己的一生。
我们不仅仅要学习教育方面的知识,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要掌握的东西太多了,如英语、计算机等等。乐在学中,乐在超越自我之中。
教师寒假读书心得体会 篇24
在新冠肺炎居家隔离的这段时间里再次拿起这本书,认真看了起来。都说父母是最容易的职业,只要你会生孩子,你就能当父母,不用考证,不用过关。算算日子,自己为人母已三年有余,自问是否合格,答案是否定的。因上班的缘故,孩子十个月的时候就与我分居两地,少了陪伴,自然谈不上合格了。
寒假到了,收拾行李,我一个行李箱,孩子一个,我们在关系上尽量平等。他学着妈妈的样子,一手牵着我的手,一手托着行李箱。我们回姥姥家了,在高铁上抱着孩子,我说这个寒假妈妈希望是温柔的妈妈。尽管现在看来,我并没有做到,懊恼!这时才发现,妈妈这个职业,我需要再修炼一下了。赶紧找到这本书看了起来,越看越发现之前的自己多幼稚和愚蠢。好好学习,做个尽量合格的好妈妈!
作为一名教师,自然知道教育分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并且后者更加重要。开篇第一张就是教养的格局。孩子之间的差距,来自于原生家庭。这就是老师总会说的一句话,同样都是一个老师教,为什么学生的差距如此之大,抛开先天智力因素,那么客观环境的影响就显得至关重要了。父母给予孩子的包括物质条件也包括了精神财富,经济因素有时无法改变,那么父母的性格就更为重要,可以成为孩子成功的助推器,千万不要让原生家庭成为孩子的天花板。孩子未来的道路有千万种,不要因为你的眼界就局限了他的发展。
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每个妈妈刚刚经历了痛苦的生产过程,看到皱巴巴的小宝宝都会说一句话,我只希望你这辈子快快乐乐的',你平安健康就好了。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会不会翻身,会不会走路,会不会讲话,变得格外重要,和谁谁谁家的孩子比是好还是不好呢?渐渐地到了学习的年纪,更多的技能要让孩子学会,成为金字塔尖上的人。这本身没有问题,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的,但是需要正确的方法。父母就是要做好引导作用,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要先成为这样的父母。这个过程,是相互的,人长大到成熟,没有正确的时间节点,即便成为了父母,也许也没有真正的成熟起来,那么就需要学习和自我修炼。这个过程,父母在成熟,孩子在成长,这多好啊!世上没有完美的人,自然也没有完美的父母,但是都会有擅长的某一方面,发挥极致,培养出情商高,教养好的平凡的孩子。不需要个个都是清华北大,不需要个个都是民族英雄,简简单单的孩子,走普普通通的路,一样也是成功,只要孩子快乐,更加有深度的快乐,那就是成功的人,父母也就是合格的父母了。这条路漫长并且充满了乐趣,有挑战也会有挫折,但是只要方法对,心态好,和孩子一起成长,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这个寒假十分特别也很漫长,多了许多时间用来陪伴,整日不出门的相处,都是一个个灾难现场,一会儿孩子哭,一会儿孩子笑,一会儿妈妈大声呵斥……分分钟在崩溃的边缘。我总认为现在的小孩不会缺乏爱,尤其在我们这样的家庭,双独生家庭,家里只有一个宝宝,小孩子应该是在满满的爱中成长的。直到今天才意识到,没有意义,低质量的陪伴都是不爱的变现,甚至让孩子更加的缺乏爱。放下手里的事情和手机,把眼睛放在孩子身上,投入在他的世界里,爱就出来了,绝不是几件好玩的玩具和迷人的电子设备可以替代的。
书中提到许多家长花高价钱买学区房,上几万几万的辅导班,有个妈妈花了几万块钱给自己的孩子报名情商培训机构。怎么看待这些现象呢,平常心很重要并且要根据每个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来面对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纵观世界,精英教育已经普遍化,那么父母能做些什么呢?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比如名校,这大概是中国父母能想到并且的答案。根据我本身的经验,从小学起一直到研究生毕业,上的学校虽然不是清华北大这种特别牛的学校但是在本领域范围也算的上中上等了。高中就读郑州外国语学校,当年也是河南省数一数二的高中了,凭借一技之长有幸进入名校读书,名校果然不一样,学生都是全省顶尖的人才,教师也都是省级名师,再来谈谈自己,学习跟不上一点不意外,好在老师不放弃,同学不嫌弃,自己也必须要努力,压抑的三年,说痛苦肯定有,说遗憾真没有,学习这件事真不是努力就有好的结果,那么名校对一般的孩子来说到底有没有好处呢?有,比如身边的同学确实整体素质高,有,比如老师真的有水平。那么要说没有,就是大环境会压的人喘不上气,再加上不懂自己的家长,心理素质但凡差点的孩子直接就跳楼了。作者提出的一个观念我也十分认同,那就是比学区房兴趣班更重要的,是培养适应未来的孩子。父母绝不仅仅是一个角色,更是一门学问或者学科。从理论到实践每个步骤都必不可少。名校不是孩子的天花板,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父母的眼界,兴趣爱好,性格脾气才是孩子的财富。
暖妈的书值得一看再看,育儿观念也要与时俱进,这是一本有温度、有智慧的书,书中52个核心教育理念需要认真解读,好的教育,好的父母就是让孩子有权利去选择他的人生道路。
教师寒假读书心得体会 篇25
寒假里我拜读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篇》,受益匪浅,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创造的教育”、“创造的儿童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合一”以及“创造的教育”的独特教育思想,对于我们的教育事业具有许多现实意义。
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六大解放,即头脑解放、手脚解放、身体解放、感官解放、时间解放、语言解放;二是“劳力的基础上劳心”;三是“学做合一”;四是“实验即创造”,创造的本质是活鲜鲜的生命,是活生生的愿望,是在于火一样的热情,是在于探究的兴趣,创造来源于生活的活力、来源于生命的本身。
在“创造的教育”一文中写到鲁滨孙漂流到荒岛上去,白天到海边用手去捧水喝,到黑夜没水喝,他想出了用软土制成的瓶子,再用火烧成,可以装水,这是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了新价值。当今的学校教育,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不很多,教师的教法不新,学生学法不新。因此,现在的教育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造力,需要充分的营养,适宜的土壤,良好的环境,还需要建立良好的习惯,需要因材施教。我们也要像利波老板那样宽容法拉第,让法拉第在电学上取得辉煌的.功绩。
教育创新并非标新立异,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的能力,如果说教学内容已经体现了这一方面的要求,而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话,就无所谓能力的培养了。因此,新时代的教学就是创新的教学,创新的学习。陶行知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