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2024/06/25心得体会

西西文学整理的中医跟师心得体会(精选24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篇1

8月开始,万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先后有7名同志分别参加了北京市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以及海淀区首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的学习,跟师至今,已近一年时间。通过这一年的学习,中医科的医生无论是在基础理论、临床技能还是医德、医风上,都深深受到了带教老师一言一行的影响,颇有感触与体会。

我的老师吕培文主任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原外科主任,她1969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于70年代分配到北京中医医院外科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中医启蒙于外科名老中医赵炳南、房芝萱等老中医,在中医外科治疗各类疮疡、乳房疾病及周围血管病,如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大动脉炎等疾病中,受到各名家老师的教诲,医术上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要学无止境。1991年国家为了抢救祖国医学遗产,使传统医学后继有人,吕培文主任成为王玉章老教授的学术继承人,继承了王老行医50年的绝技,如对乳房疾病的辨证论治、对慢性溃疡的阴阳辨证及一些传统外用药的制作与用法等。吕老师已从医40年,临床经验非常丰富,而我有幸成为了她的学生,跟随她学习中医外科学的知识。作为一名社区中医全科医师的我,刚刚参加临床工作近3年,临床经验的绝对不足,既往中医外科知识的零接触,那么这三年的学习将对我本人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和过程。

学习中医外科以来,我的临床思维更为开阔了。中医内科和中医外科虽同属于祖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但是有很多理念又有所不同。从中医内科来说,常用的辨证思维侧重于脏腑辨证,在于病人的'整体,往往忽视了病人的局部;而吕老认为作为一名中医外科大夫,临床辨证除了整体辨证之外,局部辨证也显得非常重要,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要相结合。因为外科疾患最显著的特征就在于局部病灶的存在,一般都有比较明显的外在表现。主要包括红肿、发热、疼痛、成脓、麻木、溃疡、结节、肿块、瘙痒、功能障碍以及皮肤部位的各种损害等。由于局部病灶存在的直观性,能够有效地提供了临床辨证的客观依据。也有某些全身疾病,其病灶反映却在局部。但由于疾病的病因不同,程度各异,因而转归顺逆相差甚远。因此,外科辨证虽多从局部病变着手,以局部症状为重点,但也绝不能孤立地以局部症状为依据,只有从整体观念出发,局部与全身辨证相结合,外在表现与五脏六腑病变相结合,辨证求因,全面分析疾病的性质,综合起来进行辨证,抓住证候的主要致病因素,才能为施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另外,吕老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辨病与辩证相结合,临床要注重临床体格检查,在辨证施药的同时也要巩固西医基础知识。吕老在临床上除了中医四诊"望、闻、问、切",还很注重临床的体格检查,并有着深厚的西医临床功底。凡是有需要的病人,不管是初诊还是复诊,她都一个一个地耐心检查,仔细询问及触诊。外科病患比较特殊,像糖尿病足、乳痈等有创伤的疾病,局部创面的流脓、恶臭,有的病人自己都受不了,但吕老师不怕脏和累,亲力亲为,认真细致的检查,对于病患的西医检查报告也是仔细的查看,就病情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行讲解,使病患对自己疾病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深得病人的感谢与感激。吕老师这种敬业和专业的精神,与病人之间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醒我们年轻一辈的医生,应该好好学习西医基础知识,注重临床最为基本的体格检查,不要老是依赖各种辅助检查,同时要与病患进行良好的沟通,为病人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

一年的跟师学习转瞬即逝,虽然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于外科疾患如乳腺增生、周围血管疾病、湿疹等疾病的西医诊断及中医药治疗有了初步的认知和体会,但仅仅这些是不够的,自己离老师预想的阶段、与上级部门提出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将继续努力,珍惜余下2年的跟师学习,在中医药继承和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不辜负院领导、同事们以及老师的期望,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社区中医师,做好社区居民健康的守护者。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篇2

光阴荏苒,不知不觉自己从医已经二个年头了,有幸师从于胡剑波老师。令我受益良多,受用终生!在临床实践中,胡老师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颈肩腰腿疾病及疑难杂病。在跟师学习的日子里,我深深地体会到尹老师是一位博学的老师,他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用于指导学生的工作,使我开拓了思路,活跃了思维,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逐步提高了诊疗技术,坚定了对中医药的信心。从胡老师的身上感受到的是,他对古老的中医及其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医学在现代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而中医至今已经几千年了,是古代医学。有人认为,中医是几千年前的产物,与今天的现代化格格不入,学习中医是过时的,甚至是历史的倒退。虽然,中医经典理论是陈旧的,但典籍中不少看来是旧的内容,却能够发掘出新的功效。例如大柴胡汤是1000多年前《伤寒论》中的方子,在现代西医治疗基础上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就很好。又如令现代医学棘手的冠心病,西医治疗需长期服药、副作用较大,用中医药的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有好的疗效。胡老师用大剂量黄芪治疗血管病以及用大量温补肾阳药治疗骨质增生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师从胡老师后,我的学习态度不一样了。过去在学校是在“填鸭式”的学习方法下接受教育,死记硬背,不管是否理解,只求能把书本的内容全部背下来,待考试时一字不漏地默写出来,便大功告成,学习是被动的,以分数作为目标,毫无乐趣

可言。而今,跟从胡老师临床实践,以医好病人为目标,胡老师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使我逐渐“开窍”。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讲究的`是辩证论治,目前的跟师模式恰好是印证这个特点的模式,使自己少走很多弯路。作为一位中医,胡老师具有博大包容的胸怀和高瞻远瞩的视野,主张扎根中医,西为中用,中西医结合。正是由于胡老师这种开明包容、与时俱进的积极向上的心态,使他在病人中有良好的口碑。胡老师常常教导我们“立业先立德”,作为他的学生,我不仅学到了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更领悟到了胡老师高尚的医德和强大的人格魅力。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篇3

学习中医,正确掌握和运用中医知识与技能,有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明医理。医理不明,纵然知道很多中医学的知识,但使用起来可能会不得要领,甚至动手便错。

中医的医理并不是一大套高深玄妙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而是自然之道,就是人本来如此的、在这个地球上生存了千万年来都没更变过的那些生命规律。比如人总是要吃喝拉撒睡,这吃喝拉撒睡的规律或机制,也就是最基本的医理。失眠、便秘、厌食、胃肠疾病等等,都是这个时代常见的问题,各种对治的药品或保健品经常在各式的广告中出现,似乎也能够说明这些问题的普遍性和对治的乏效。我们如果不清楚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和机制,就不知道如何调节以帮助身体回归到常态,也就无法断绝出现问题的原因。原因没有解决,只在业已出现的结果上大做文章,怎么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呢?就像一边在治理污染,一边无视污染源的继续活动一样,其治理当然是乏效的。

并且这种无视根本的治理过程本身很可能也是一种污染方式,这样的话,这种所谓的治理也只是治理者一厢情愿地自以为是罢了,对于被治理的对象而言,其实是在承受着更加深重的污染。很不幸的是,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并不罕见,在医疗领域内可以说是时有发生,我们所能见到的辗转求医、久治乏效或病情反复的病人,大多都在不同程度上经历了“治疗”名誉的“污染”。

就像美国的一项研究所显示的一样:每年由于医生误诊、用药错误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和手术失误造成的死亡人数达到了225400人。临床医疗差错已经成为美国第三大死亡原因,仅仅排在癌症和心脏病之后。其中最重大的一类死亡原因是住院患者死于“药物的有害、意外或不良作用”,而且发生在用药剂量正常的情况下。尽管所使用的是经过严格审批的药物,用药的程序也是严格无误的,但是每年仍然有10万多患者死于这种药物意外反应。这篇报告总结分析了39项研究工作后,发现大约有7%的住院患者,即每15个住院患者中就有1人曾经历过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需要住院,延长住院时间,导致永久性残疾或死亡”。

在此类病例中,患者都是按照医嘱用药的。上述数字并不包括那些给药或用药方式错误的受害者,也不包括“可能”属于不良药物反应的受害者,也不包括那些未能达到预期疗效的用药患者。换句话说,“每15个住院患者中就有1位患者经历过不良药物反应”还属于非常保守的估计数字。

很显然,临床医生进行的是“完全正确”的治疗,但却导致了至少每15个住院患者中就有1人曾经历过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需要住院,延长住院时间,导致永久性残疾或死亡”,而且这种事情发生在被普遍认为医疗科技最为先进、现代医学最为发达的美国。这说明了什么呢?如此的治疗当然是在其医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那么,这样的事实是不是足以提醒我们反思作为指导医疗的理论的重要性呢?

在当代,这样的事实并不是只发生在美国,如果指导医疗的理论、观念出现了偏差,类似的事件可以发生在任何方式的医疗活动中。所以中国有一句古语:“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意思是有病时不要盲目地求治,只靠着自身的调整与修复机能,自己会康复过来,不过可能会康复得慢一点或辛苦一些,但也相当于一个中等水平的医生在给治疗了。言外之意是如果遇到了一个中等以下的医生,那就不如不治了。可见我们学医,最起码要当个“中等”以上的医生。

很显然,中等以上的医生至少应当知道人体自身的功能及其机制,从而保护、帮助它而不是破坏、扰乱它。中等以下的医生往往是那些骄傲无知地干扰破坏人体的人,就像《灵枢》所说的“下工绝气危生”,等而下之的医生更是时常会做出灭绝人体正气,危害病人生机的事情。这并不一定是因为他们很坏,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明医理。我们学习和运用中医的人应该时刻谨慎地观察自己是不是沦为下工之列,观察的标准就是中医的医理。

一个好的医生不仅在于他治好了多少病人,更在于他明了多少医理。那么,中医的医理是什么呢?就是中医对人体及人体生命规律的认识。我们学习中医也就是要如实地了解一直以来能够经得住时间和实践检验的传统中医学对这些认识的描述,然后通过实践来验证我们的学习与理解是否正确。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篇4

中医临床学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如何把自己所学的理 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并很好的掌握,是每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学生 期盼达到的。但是学生进入临床后发现临床学习与理论学习有很大的

差别,一时很难掌握,总有每天看病抄方匆匆忙忙但收获甚微的感觉。跟师学习这么多天,下面结合我的学习经验谈谈在临床中如何跟师。

一、要注意培养动手能力。

中医的动手能力,即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的锻炼。中医的四诊绝对不是简单地一照、一查,就可以

取代的“高级技术”。必须把过去的知识,与当下的病症结合起来;与患者即时、

随机地进行交流才能获得。同时,能够被准确表达,记载于书本上的“明知识”只是一小部分,人类更多的知识,是那些只可意会而难于言传的东西。俗语说:“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通过跟师学习,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才会掌握中医的精髓。在望诊上尤其重视望舌,临床实践证明,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舌的变化迅速而又鲜明,它犹如内脏的一面镜子,凡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病情的浅深、预后的好坏,都能较为客观地从舌象上反映出来,成为医生诊病的重要依据。若见淡白舌,多是气血两虚或者阳虚

;若见红舌,多是热证。若见紫舌多是血行不畅。临床需仔细观察,以便获取准确信息。再如“治小儿外感热病,看舌之后必察咽喉”,咽喉为“至阴之地”,对于鉴别寒热虚实有重要意义,如咽喉红肿,为有实火;红而干,为阴虚;不红不肿,为阳虚;咽喉剧痛而不红不肿,为真寒假热,咽喉红肿疼痛却全身表现为寒证,则为真热假寒等等。问诊应讲究技巧,跟师学习就要学会老师问诊的方法和技巧,

这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初上临床时往往按西医询问病史的方法求全求细,可是问过之后头脑中却一片茫然,后来不断地模仿老师问诊才有所体会。中医问诊有主有次,有取有舍,全凭医生的理论水平和临床功底。问诊主要是确诊某病某证或排除某病某证。至于脉诊,首先要掌握脉象特征。如浮脉的脉象特征是脉位表浅,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如水漂木。反映的是疾病的病位在表。沉脉的脉象特征是脉位较深,轻取不应,重按使得,如石沉水底。反映的是疾病的病位在里。掌握了脉象特征之后再在临床中细细体会,最好在切脉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指导下进行,先从浮、沉、迟、数、弦、细、洪脉等几种常见的、简单的脉象入手。其次要经常体会。学习切脉好比打球,强调“手感”,必须持之以恒,经常有意识地训练,久而久之,必有所悟。我第一次跟着老师上门诊时,老师指着一位高血压的老人要我诊脉,看是什么脉象,书本上的二十几种病理脉象的脉象特征我都能脱口而出,《濒湖脉学》我也熟读过,可是一旦上临床就“心中了了,指下难明”,怯怯地说“脉好硬,像绷紧的绳子一样”,老师笑着说“像绷紧的绳子不就是弦紧脉吗?”我才恍然大悟,弦脉不就是“端直以长,如按琴弦”吗?从此以后对于弦脉就不陌生了,而且体会到见到中老年人弦脉,特别是左关脉弦劲有力,直上寸口,多半是肝阳上亢,甚至肝风欲动的前兆,必须大剂量平肝潜阳、镇肝熄风之品方可防患于未然。

二、要做好病案记录。

每天跟师出门诊都做好病案记录,记录的原则是能详则详,包括舌脉,以备以后查阅。一些常见病可以简单记录,对于疑难病、罕见病则要详细记录,包括老师药物用法都要详细记录。

认真做好病案记录是收集原始资料最好的途径,每当我临床遇到棘手的疾病时,总把以前记录的病案重温几遍,往往茅塞顿开,找到一些好的解决办法。

三、要勤于思考。

跟师门诊要用心去问病史,用心切脉,用心记录及思考老师的处方。我在四诊之后考虑这个病是什么证型,该用什么主方,怎样加减。然后看和老师的辨证思路是否一致,选方用药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知道自己的辨证思维和老师的基本一致,如果不相同则要考虑自己的差距在哪里,甚至请老师指点迷津,我的思路错在哪里,我的哪些药用得欠妥,哪些药用得得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用等等。有时候老师特殊的用方用药,或者特殊剂量则更要仔细揣摩。

四、要学会与患者相处,

视患者如亲人,体贴患者,这样患者才会更好的配合你,让你做检查,回答你提出的问题。最后,要“用心读书,用心看病,用心总结,用心做人”。这些读书、临证、做人的经验是我们在课堂以及书本上很难学到的。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篇5

中医临床学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如何把自己所学的理 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并很好的掌握,是每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学生 期盼达到的。但是学生进入临床后发现临床学习与理论学习有很大的

差别,一时很难掌握,总有每天看病抄方匆匆忙忙但收获甚微的感觉。跟师学习这么多天,下面结合我的学习经验谈谈在临床中如何跟师。

一、要注意培养动手能力。

中医的动手能力,即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的锻炼。中医的四诊绝对不是简单地一照、一查,就可以

取代的“高级技术”。必须把过去的知识,与当下的'病症结合起来;与患者即时、

随机地进行交流才能获得。同时,能够被准确表达,记载于书本上的“明知识”只是一小部分,人类更多的知识,是那些只可意会而难于言传的东西。俗语说:“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通过跟师学习,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才会掌握中医的精髓。在望诊上尤其重视望舌,临床实践证明,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舌的变化迅速而又鲜明,它犹如内脏的一面镜子,凡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病情的浅深、预后的好坏,都能较为客观地从舌象上反映出来,成为医生诊病的重要依据。若见淡白舌,多是气血两虚或者阳虚

;若见红舌,多是热证。若见紫舌多是血行不畅。临床需仔细观察,以便获取准确信息。再如“治小儿外感热病,看舌之后必察咽喉”,咽喉为“至阴之地”,对于鉴别寒热虚实有重要意义,如咽喉红肿,为有实火;红而干,为阴虚;不红不肿,为阳虚;咽喉剧痛而不红不肿,为真寒假热,咽喉红肿疼痛却全身表现为寒证,则为真热假寒等等。问诊应讲究技巧,跟师学习就要学会老师问诊的方法和技巧,

这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初上临床时往往按西医询问病史的方法求全求细,可是问过之后头脑中却一片茫然,后来不断地模仿老师问诊才有所体会。中医问诊有主有次,有取有舍,全凭医生的理论水平和临床功底。问诊主要是确诊某病某证或排除某病某证。至于脉诊,首先要掌握脉象特征。如浮脉的脉象特征是脉位表浅,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如水漂木。反映的是疾病的病位在表。沉脉的脉象特征是脉位较深,轻取不应,重按使得,如石沉水底。反映的是疾病的病位在里。掌握了脉象特征之后再在临床中细细体会,最好在切脉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指导下进行,先从浮、沉、迟、数、弦、细、洪脉等几种常见的、简单的脉象入手。其次要经常体会。学习切脉好比打球,强调“手感”,必须持之以恒,经常有意识地训练,久而久之,必有所悟。我第一次跟着老师上门诊时,老师指着一位高血压的老人要我诊脉,看是什么脉象,书本上的二十几种病理脉象的脉象特征我都能脱口而出,《濒湖脉学》我也熟读过,可是一旦上临床就“心中了了,指下难明”,怯怯地说“脉好硬,像绷紧的绳子一样”,老师笑着说“像绷紧的绳子不就是弦紧脉吗?”我才恍然大悟,弦脉不就是“端直以长,如按琴弦”吗?从此以后对于弦脉就不陌生了,而且体会到见到中老年人弦脉,特别是左关脉弦劲有力,直上寸口,多半是肝阳上亢,甚至肝风欲动的前兆,必须大剂量平肝潜阳、镇肝熄风之品方可防患于未然。

二、要做好病案记录。

每天跟师出门诊都做好病案记录,记录的原则是能详则详,包括舌脉,以备以后查阅。一些常见病可以简单记录,对于疑难病、罕见病则要详细记录,包括老师药物用法都要详细记录。

认真做好病案记录是收集原始资料最好的途径,每当我临床遇到棘手的疾病时,总把以前记录的病案重温几遍,往往茅塞顿开,找到一些好的解决办法。

三、要勤于思考。

跟师门诊要用心去问病史,用心切脉,用心记录及思考老师的处方。我在四诊之后考虑这个病是什么证型,该用什么主方,怎样加减。然后看和老师的辨证思路是否一致,选方用药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知道自己的辨证思维和老师的基本一致,如果不相同则要考虑自己的差距在哪里,甚至请老师指点迷津,我的思路错在哪里,我的哪些药用得欠妥,哪些药用得得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用等等。有时候老师特殊的用方用药,或者特殊剂量则更要仔细揣摩。

四、要学会与患者相处,

视患者如亲人,体贴患者,这样患者才会更好的配合你,让你做检查,回答你提出的问题。最后,要“用心读书,用心看病,用心总结,用心做人”。这些读书、临证、做人的经验是我们在课堂以及书本上很难学到的。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篇6

我的老师李砚民主任是开封市中医院风湿肾病科的主任,现已从事中医事业30余年,在30余年的行医生涯中,她从未离开过病人,从未离开临床第一线,可谓名副其实的中医临床家。而我仅仅跟随学习不足2年,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李砚民老师不仅在技术方面给我以指导、更是教导我何为医德。她认为“医乃仁术”,“为医者,应待患者如亲人,至精至诚,让饱受病痛的患者饮桔之甘泉,啖杏林之蜜果,摆脱困境,步入坦途。”

专攻疑难重症是李砚民临证的一大特点,经她治愈和挽救的重患究竟有多少,谁都很难数得清。

例如,一位久患心脏病的阿姨,在西医院已经宣判无药可医,患者阿姨抱着一线希望找到李砚民主任,李砚民主任经过详细的检查后,觉得这种疑难重症治疗很棘手,但一个医生的责任感促使她一定要挽救这个病人。于是,她研究病情开出了第一个处方。以后根据病情变化,不断调整药方,并鼓励病人坚定信心。服药50多剂后,病人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可以正常生活。

又如一位脾肿大的患者,在多家医院都没有查找出病因,也是听到病友介绍,找到了专看疑难杂症的李砚民主任,在李砚民主任的详细问诊及检查下,帮患者找到了病因——寄生虫!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再如,从新西兰乘飞机慕名而来的杰克贝兰克,尻以代踵,脊以代头,步履蹒跚。国内外多种疗法几乎用尽,这次他要找李砚民主任碰碰运气,医好他的腰痛病。神奇的中医中药使他站稳了脚,直起了腰,迈开了坚实的步子。回国后,兴奋地用电报向他的恩人报喜:李砚民女士,万分感谢您用神奇的医术治好了我的腰痛病,一切感觉良好。虽然我已经61岁了,可是身体却象16岁少年一样充满活力。

李砚民主任精通中医内科、妇科、儿科,尤擅内科,对中医肾病、心病、脾胃病、风湿病、温热病、消渴病等均有较深的造诣,临床上独具特色,经验丰富,疗效卓著。

李砚民主任不但继承了前贤精湛的医术,同时也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医德医风,她以“大医精诚”之训,铸成“救死扶伤”之心。她崇拜仲景论证之精辟,更佩服仲景“下以救贫贱之厄”之至诚。她虽已久负盛名,但毫无名医架子。多年来,她废寝忘食地工作,耐心地接待每一个就诊者。一般来说,来请李砚民主任诊病的人,大都为重患或疑难病。人们常常看到,下班时间已经过了很久,她还在为“号外号”的病人悉心看病,特别是对那些慕名远道而来或一时挂不上号的农村病人,宁肯牺牲自己的休息,也要为他们诊治。有的病人跟到家中,或截在路上,她都是和颜悦色地接待,安排时间为他们耐心诊治,从不厌烦。对于一些来信、来电寻医问药的病人,她总是认真回复,或调剂药方,或鼓励病人增强信心。因此,许多患者不仅把她看作救病的医生,还把她当成自己的朋友,精神的寄托,康复的希望。

李砚民主任作为开封市中医院人,以其高超的医术,坚韧不拔的科研作风,带动了开封市中医院的发展,慕名前来诊治的患者众多,并于20xx年成立了开封市中医院风湿肾病科。李砚民主任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精确的辨证论治,丰富的临床经验,使她练就了胜人一筹的医疗技术,有多少患了所谓“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她的精心治疗下恢复了健康。她谦虚谨慎,从不满足自已的成就,虽已患者众多,仍手不离卷,孜孜以求。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篇7

8月开始,万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先后有7名同志分别参加了北京市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以及海淀区首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的学习,跟师至今,已近一年时间。通过这一年的学习,中医科的医生无论是在基础理论、临床技能还是医德、医风上,都深深受到了带教老师一言一行的影响,颇有感触与体会。

我的老师吕培文主任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原外科主任,她1969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于70年代分配到北京中医医院外科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中医启蒙于外科名老中医赵炳南、房芝萱等老中医,在中医外科治疗各类疮疡、乳房疾病及周围血管病,如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大动脉炎等疾病中,受到各名家老师的教诲,医术上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要学无止境。1991年国家为了抢救祖国医学遗产,使传统医学后继有人,吕培文主任成为王玉章老教授的学术继承人,继承了王老行医50年的绝技,如对乳房疾病的辨证论治、对慢性溃疡的阴阳辨证及一些传统外用药的制作与用法等。吕老师已从医40年,临床经验非常丰富,而我有幸成为了她的学生,跟随她学习中医外科学的知识。作为一名社区中医全科医师的我,刚刚参加临床工作近3年,临床经验的绝对不足,既往中医外科知识的零接触,那么这三年的学习将对我本人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和过程。

学习中医外科以来,我的临床思维更为开阔了。中医内科和中医外科虽同属于祖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但是有很多理念又有所不同。从中医内科来说,常用的辨证思维侧重于脏腑辨证,在于病人的整体,往往忽视了病人的局部;而吕老认为作为一名中医外科大夫,临床辨证除了整体辨证之外,局部辨证也显得非常重要,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要相结合。因为外科疾患最显著的特征就在于局部病灶的`存在,一般都有比较明显的外在表现。主要包括红肿、发热、疼痛、成脓、麻木、溃疡、结节、肿块、瘙痒、功能障碍以及皮肤部位的各种损害等。由于局部病灶存在的直观性,能够有效地提供了临床辨证的客观依据。也有某些全身疾病,其病灶反映却在局部。但由于疾病的病因不同,程度各异,因而转归顺逆相差甚远。因此,外科辨证虽多从局部病变着手,以局部症状为重点,但也绝不能孤立地以局部症状为依据,只有从整体观念出发,局部与全身辨证相结合,外在表现与五脏六腑病变相结合,辨证求因,全面分析疾病的性质,综合起来进行辨证,抓住证候的主要致病因素,才能为施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另外,吕老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辨病与辩证相结合,临床要注重临床体格检查,在辨证施药的同时也要巩固西医基础知识。吕老在临床上除了中医四诊“望、闻、问、切”,还很注重临床的体格检查,并有着深厚的西医临床功底。凡是有需要的病人,不管是初诊还是复诊,她都一个一个地耐心检查,仔细询问及触诊。外科病患比较特殊,像糖尿病足、乳痈等有创伤的疾病,局部创面的流脓、恶臭,有的病人自己都受不了,但吕老师不怕脏和累,亲力亲为,认真细致的检查,对于病患的西医检查报告也是仔细的查看,就病情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行讲解,使病患对自己疾病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深得病人的感谢与感激。吕老师这种敬业和专业的精神,与病人之间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醒我们年轻一辈的医生,应该好好学习西医基础知识,注重临床最为基本的体格检查,不要老是依赖各种辅助检查,同时要与病患进行良好的沟通,为病人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

一年的跟师学习转瞬即逝,虽然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于外科疾患如乳腺增生、周围血管疾病、湿疹等疾病的西医诊断及中医药治疗有了初步的认知和体会,但仅仅这些是不够的,自己离老师预想的阶段、与上级部门提出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将继续努力,珍惜余下2年的跟师学习,在中医药继承和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不辜负院领导、同事们以及老师的期望,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社区中医师,做好社区居民健康的守护者。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篇8

众所周知,中医是我国的国宝、国粹,几千年来为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及民族繁衍起到了重大作用。针灸学更是我国的文化魁宝,它是一门博大精深、体系完备、内容丰富的学问,数千年来它以其独特的特点在我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针灸疗法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显著、应用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它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也受到世界各国人们越来越多的喜爱,很多人希望了解它学习它,但是也许由于它的博大精深,很多人觉得无从学起,不知从哪入手。我作为一名护理人员,跟随朱宝医师从事了几年中医中药和针灸的临床诊治工作,耳濡目染中医中药的神奇疗效,正如《黄帝内经》中记载“一针甫下,沉苛立起”,不由地深深迷恋上了这门古老的医术。在几年的实践中,我院三名护理人员通过自己的学习和临床医师的指导,初步掌握了针灸、拔罐、蜡疗、熏蒸、按摩等几项中医适宜技术,并在临床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在根据我们的学习经验谈一下几点针灸疗法的体会。

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在临床针灸治疗中,整体观念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在要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因素,还要注意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区方域对患者的影响。平衡针灸创始人——军区总医院平衡针灸专家王文远教授认为:人体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平衡系统,具有自身的调节修复功能。因此,在针灸的过程中要使患者去舒适的体位,积极与患者沟通,使患者充分了解针灸疗法和疗效,解除患者心理上的顾忌和怕痛的心理,积极配合医生,以期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与平衡取得更好的疗效。此外,还要注意患者的状态和体质,饥饿患者不宜针刺,若需针刺,应取穴少,轻刺为宜;过饱者不宜针刺,若需针刺,上腹部不宜深刺、直刺;出大汗、大出血及年老体弱者,针刺手法宜轻;剧烈运动后不宜马上扎针。再次,人体在不同的季节影响下,也以不同的生理功能来适应。如春夏阳气升发在外,气血容易浮于体表,故皮肤松驰,腠理开泄,人体就以出汗散热来调节。秋冬阳气收敛内藏,气血闭于内,故皮肤致密,出汗减少,体内必须排出的水液就从小便排出。因此在春夏季节针灸后的患者皮肤松驰,腠理开泄,易至风邪入侵,务必叮嘱患者不要急于洗澡和吹风,以免加重病情。

1、先后次序的灵活应用由于人体每一个穴位的主治功用不同,因此取穴时有主穴和配穴之分。在我院朱宝医师的指导下,我们掌握了针灸学的普遍应用的“八要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坐骨刺环跳,腿痛阳陵透。这八句话,共四十个字。每一句讲了一个穴位,一句五个字,即讲了一穴位,又讲了它治疗的`部位。对于初学针灸的我们在配穴方面有很大的启示。朱宝医师还特别强调取穴的先后次序,在临床应用时,应根据病人分清主次,灵活掌握取穴的先后顺序。如发作性痛症,易先刺远隔穴位,运用导气手法,通过经络的远隔诱导作用,使疼痛改善后,在刺痛处穴位,就可避免病变部位因疼痛过敏引起的肌肉紧张,造成进针困难,加重疼痛。又如胃痛时常先刺远端足三里穴,再刺中脘;三叉神经痛先泻合谷,再取头面部穴位。可见,取穴的先后顺序的不同直接影响着临床疗效。

2、循经选穴的原则临症选穴配伍,朱宝医师倡导按照“循经选穴”的原则,以脏腑经络理论为指导,根据病机和症候,在其所属或相关的经脉上选穴配方。在明确辩证的前提下,直接选取与病情相关经脉上的穴位进行治疗,临床上常取经脉循行远隔部位的经穴作为主穴,这些穴位是经络之上下、出入的处所,具有远近联系的功能,对本经头面、躯干、脏器等疾病,有直接的治疗作用。前面所提到的“八要穴歌”正是临床循经取穴法的高度概括。在临床应用中以本经取穴和他经取穴多见。如手厥阴经病变出现的心绞痛、心悸取内关,手太阴经病变的咳嗽取尺泽,咯血取孔最等。此外还有中病旁取,远近取穴法等多种取穴法,临床上根据病情酌情应用。

3、疼痛选穴以“以痛为愉”的原则在循经选穴的基础上,直接选取患部经脉循行所达的穴位,以局部选穴为主。如眼病取晴明,耳疾取听宫,膝痛刺犊鼻等。

4、灵活补泻,辨证施治在补泻手法的应用上,朱宝医师重视针刺手法,认为恰如其分的运用补泻手法是针灸疗效的关键,认为进针得气后,应根据个体生理、病理状态的不同和气血盛衰辨证施治,采用不同的用针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将补针和泻针分为轻、平、大三类,即轻补、大补、平补、轻泻、大泻、平泻、平补平泻等七法。对不同的病人甚至同一病人,都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病情变化辨证施治。如一例胆绞痛患者的治疗,初期采用大泻法针刺阳陵泉止痛后,改用平泻法刺其他穴位,使经气保持畅通,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我们初步掌握了针灸理疗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在如大海般浩瀚渺茫的中医世界里,这些都只是皮毛,总结出一点体会与心得,与各位同仁共同学习,不足之处,请见谅。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篇9

中医的理论体系发展至今大多是在前人总结的经验基础上,而如今在学习中最缺乏的就是临床经验,以及上一辈对我们在学习中的指导和答疑,使学习完全理论化,太过于抽象而不能结合实际让理论知识更加扎实。

在一年的跟师过程中,得到了陈明老师在学习中医方面的谆谆教导。我现在还清晰的记得,在跟师的第一天,陈明老师和蔼地问我在学习中的困难以及更多的想了解哪方面知识。由于陈明老师是中医科班出身,因此推荐我们背诵《医学三字经》,教导我们一定要多背多记,在中医的学习过程中记忆是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即使还不能完全理解书中所讲的内容精髓,但一定要靠死记硬背,这样在临床实习中才能更充分的体会到书中的旨意。在制定了学习计划后,老师又带着我游览了整个医院,耐心的给我们讲述了关于医院的一些事迹。

在跟师过程中,能学到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在和老师的`交谈中,能了解到她在读经典学习中有什么好的方法,在自己浅层的理解上能更深层的了解,也能纠正自己理解有偏差的方面。在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时,最宝贵的就是能得到前人的指导和教诲,在坚定自己学习目标的同时,也能加深自己的理解层面,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世界上大多数伟人都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成功的,之所以有了前人失败的经验,才能从更多其他的方面着手研究;也是因为有了前人成功的经验,才能让更多的人有信心坚定自己的目标,继而取得更多更好的成功。就是因为有了前人的经验,才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好的取得成功,从而在成功的基础上继续向更高更深的层面研究,正是这样社会才能进步。在我的人生轨迹当中,跟师是一项重大的收获,让我对中医学习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往往能感受到理论知识的抽象性,让我们无法真正的理解其含义,而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在实际临床中也无法充分理解其理论的含义。

因此在跟师的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打下坚实的理论功底,必须要记忆更多的理论知识,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结合临床,更好的融入临床,在实习中更能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 这个月又可以参加外科医师讨论会了,大家都分成了小组,在每个小组里大家除了可以一起学习外,也可以一起探讨临床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在处理疾病中的不同见解。在大家的交流中能了解更多人的想法,也学会从不同方面去理解同一个问题,也锻炼了我们的表达能力。因此希望这种制度能够延续下去,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古语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用心去和老师相处,相互尊重,提倡一些传统的好行为,日久自会见真情,老师定会将学问倾囊相授的。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篇10

我的老师李砚民主任是开封市中医院风湿肾病科的主任,现已从事中医事业30余年,在30余年的行医生涯中,她从未离开过病人,从未离开临床第一线,可谓名副其实的中医临床家。而我仅仅跟随学习不足2年,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李砚民老师不仅在技术方面给我以指导、更是教导我何为医德。她认为“医乃仁术”,“为医者,应待患者如亲人,至精至诚,让饱受病痛的患者饮桔之甘泉,啖杏林之蜜果,摆脱困境,步入坦途。”

专攻疑难重症是李砚民临证的一大特点,经她治愈和挽救的重患究竟有多少,谁都很难数得清。

例如,一位久患心脏病的阿姨,在西医院已经宣判无药可医,患者阿姨抱着一线希望找到李砚民主任,李砚民主任经过详细的检查后,觉得这种疑难重症治疗很棘手,但一个医生的责任感促使她一定要挽救这个病人。于是,她研究病情开出了第一个处方。以后根据病情变化,不断调整药方,并鼓励病人坚定信心。服药50多剂后,病人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可以正常生活。

又如一位脾肿大的患者,在多家医院都没有查找出病因,也是听到病友介绍,找到了专看疑难杂症的李砚民主任,在李砚民主任的详细问诊及检查下,帮患者找到了病因——寄生虫!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再如,从新西兰乘飞机慕名而来的杰克?贝兰克,尻以代踵,脊以代头,步履蹒跚。国内外多种疗法几乎用尽,这次他要找李砚民主任碰碰运气,医好他的腰痛病。神奇的中医中药使他站稳了脚,直起了腰,迈开了坚实的步子。回国后,兴奋地用电报向他的恩人报喜:李砚民女士,万分感谢您用神奇的医术治好了我的腰痛病,一切感觉良好。虽然我已经61岁了,可是身体却象16岁少年一样充满活力。

李砚民主任精通中医内科、妇科、儿科,尤擅内科,对中医肾病、心病、脾胃病、风湿病、温热病、消渴病等均有较深的造诣,临床上独具特色,经验丰富,疗效卓著。

李砚民主任不但继承了前贤精湛的医术,同时也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医德医风,她以“大医精诚”之训,铸成“救死扶伤”之心。她崇拜仲景论证之精辟,更佩服仲景“下以救贫贱之厄”之至诚。她虽已久负盛名,但毫无名医架子。多年来,她废寝忘食地工作,耐心地接待每一个就诊者。一般来说,来请李砚民主任诊病的人,大都为重患或疑难病。人们常常看到,下班时间已经过了很久,她还在为“号外号”的病人悉心看病,特别是对那些慕名远道而来或一时挂不上号的农村病人,宁肯牺牲自己的休息,也要为他们诊治。有的病人跟到家中,或截在路上,她都是和颜悦色地接待,安排时间为他们耐心诊治,从不厌烦。对于一些来信、来电寻医问药的病人,她总是认真回复,或调剂药方,或鼓励病人增强信心。因此,许多患者不仅把她看作救病的医生,还把她当成自己的朋友,精神的寄托,康复的希望。

李砚民主任作为开封市中医院人,以其高超的医术,坚韧不拔的.科研作风,带动了开封市中医院的发展,慕名前来诊治的患者众多,并于20xx年成立了开封市中医院风湿肾病科。李砚民主任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精确的辨证论治,丰富的临床经验,使她练就了胜人一筹的医疗技术,有多少患了所谓“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她的精心治疗下恢复了健康。她谦虚谨慎,从不满足自已的成就,虽已患者众多,仍手不离卷,孜孜以求。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篇11

光阴荏苒,不知不觉自己从医已经二个年头了,有幸师从于胡剑波老师。令我受益良多,受用终生!在临床实践中,胡老师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颈肩腰腿疾病及疑难杂病。在跟师学习的日子里,我深深地体会到尹老师是一位博学的老师,他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用于指导学生的工作,使我开拓了思路,活跃了思维,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逐步提高了诊疗技术,坚定了对中医药的信心。从胡老师的身上感受到的是,他对古老的中医及其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医学在现代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而中医至今已经几千年了,是古代医学。有人认为,中医是几千年前的产物,与今天的现代化格格不入,学习中医是过时的,甚至是历史的倒退。虽然,中医经典理论是陈旧的,但典籍中不少看来是旧的内容,却能够发掘出新的功效。例如大柴胡汤是1000多年前《伤寒论》中的方子,在现代西医治疗基础上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就很好。又如令现代医学棘手的冠心病,西医治疗需长期服药、副作用较大, 用中医药的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有好的疗效。胡老师用大剂量黄芪治疗血管病以及用大量温补肾阳药治疗骨质增生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师从胡老师后,我的学习态度不一样了。过去在学校是在“填鸭式”的学习方法下接受教育,死记硬背,不管是否理解,只求能把书本的内容全部背下来,待考试时一字不漏地默写出来,便大功告成,学习是被动的,以分数作为目标,毫无乐趣

可言。而今,跟从胡老师临床实践,以医好病人为目标,胡老师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使我逐渐“开窍”。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讲究的是辩证论治,目前的跟师模式恰好是印证这个特点的模式,使自己少走很多弯路。作为一位中医,胡老师具有博大包容的胸怀和高瞻远瞩的视野,主张扎根中医,西为中用,中西医结合。正是由于胡老师这种开明包容、与时俱进的积极向上的心态,使他在病人中有良好的口碑。胡老师常常教导我们“立业先立德”,作为他的学生,我不仅学到了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更领悟到了胡老师高尚的医德和强大的人格魅力。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篇12

我现在还清晰的记得,在跟师的第一天,陈明老师和蔼地问我在学习中的困难以及更多的想了解哪方面知识。由于陈明老师是中医科班出身,因此推荐我们背诵《医学三字经》,教导我们一定要多背多记,在中医的学习过程中记忆是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即使还不能完全理解书中所讲的内容精髓,但一定要靠死记硬背,这样在临床实习中才能更充分的体会到书中的旨意。

在制定了学习计划后,老师又带着我游览了整个医院,耐心的给我们讲述了关于医院的一些事迹。在跟师过程中,能学到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在和老师的交谈中,能了解到她在读经典学习中有什么好的方法,在自己浅层的理解上能更深层的了解,也能纠正自己理解有偏差的方面。在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时,最宝贵的就是能得到前人的指导和教诲,在坚定自己学习目标的同时,也能加深自己的理解层面,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

世界上大多数伟人都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成功的,之所以有了前人失败的经验,才能从更多其他的方面着手研究;也是因为有了前人成功的经验,才能让更多的人有信心坚定自己的目标,继而取得更多更好的成功。就是因为有了前人的经验,才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好的取得成功,从而在成功的基础上继续向更高更深的层面研究,正是这样社会才能进步。在我的人生轨迹当中,跟师是一项重大的收获,让我对中医学习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理论与实际

相结合的重要性。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往往能感受到理论知识的抽象性,让我们无法真正的理解其含义,而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在实际临床中也无法充分理解其理论的含义。因此在跟师的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打下坚实的理论功底,必须要记忆更多的理论知识,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结合临床,更好的融入临床,在实习中更能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这个月又可以参加外科医师讨论会了,大家都分成了小组,在每个小组里大家除了可以一起学习外,也可以一起探讨临床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在处理疾病中的不同见解。在大家的交流中能了解更多人的想法,也学会从不同方面去理解同一个问题,也锻炼了我们的表达能力。因此希望这种制度能够延续下去,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古语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用心去和老师相处,相互尊重,提倡一些传统的好行为,日久自会见真情,老师定会将学问倾囊相授的。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篇13

中医的理论体系发展至今大多是在前人总结的经验基础上,而如今在学习中最缺乏的就是临床经验,以及上一辈对我们在学习中的指导和答疑,使学习完全理论化,太过于抽象而不能结合实际让理论知识更加扎实。在一年的跟师过程中,得到了胡剑波老师在学习中医方面的谆谆教导。我现在还清晰的记得,在跟师的第一天,胡剑波老师和蔼地问我在学习中的困难以及更多的想了解哪方面知识。由于胡剑波老师是中医科班出身,因此推荐我们背诵《医学三字经》,教导我们一定要多背多记,在中医的学习过程中记忆是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即使还不能完全理解书中所讲的内容精髓,但一定要靠死记硬背,这样在临床实习中才能更充分的体会到书中的旨意。中医学是我国医学领域的一块瑰宝,它有着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古代甚至现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学习中医四大名著能较好地了解到我国的中医发展﹑成就和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的基本方剂﹑成效。也可以说,学习中医四大名著是学习中医学的必读之书。在制定了学习计划后,老师又带着我游览了整个医院,耐心的给我们讲述了关于医院的一些事迹。在跟师过程中,能学到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在和老师的交谈中,能了解到她在读经典学习中有什么好的方法,在自己浅层的理解上能更深层的了解,也能纠正自己理解有偏差的方面。在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时,最宝贵的就是能得到前人的指导和教诲,在坚定自己学习目标的同时,也能加深自己的理解层面,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世界上大多数伟人都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成功的,之所以有了前人失败的'经验,才能从更多其他的方面着手研究;也是因为有了前人成功的经验,才能让更多的人有信心坚定自己的目标,继而取得更多更好的成功。就是因为有了前人的经验,才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好的取得成功,从而在成功的基础上继续向更高更深的层面研究,正是这样社会才能进步。

在我的人生轨迹当中,跟师是一项重大的收获,让我对中医学习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往往能感受到理论知识的抽象性,让我们无法真正的理解其含义,而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在实际临中也无法充分理解其理论的含义。因此在跟师的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打下坚实的理论功底,必须要记忆更多的理论知识,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结合临床,更好的融入临床,在实习中更能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这个月又可以参加外科医师讨论会了,大家都分成了小组,在每个小组里大家除了可以一起学习外,也可以一起探讨临床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在处理疾病中的不同见解。在大家的交流中能了解更多人的想法,

也学会从不同方面去理解同一个问题,也锻炼了我们的表达能力。因此希望这种制度能够延续下去,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古语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用心去和老师相处,相互尊重,提倡一些传统的好行为,日久自会见真情,老师定会将学问倾囊相授的。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篇14

中医的理论体系发展至今大多是在前人总结的经验基础上,而如今在学习中最缺乏的就是临床经验,以及上一辈对我们在学习中的指导和答疑,使学习完全理论化,太过于抽象而不能结合实际让理论知识更加扎实。在一年的跟师过程中,得到了胡剑波老师在学习中医方面的谆谆教导。我现在还清晰的记得,在跟师的第一天,胡剑波老师和蔼地问我在学习中的困难以及更多的想了解哪方面知识。由于胡剑波老师是中医科班出身,因此推荐我们背诵《医学三字经》,教导我们一定要多背多记,在中医的学习过程中记忆是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即使还不能完全理解书中所讲的内容精髓,但一定要靠死记硬背,这样在临床实习中才能更充分的体会到书中的旨意。中医学是我国医学领域的一块瑰宝,它有着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古代甚至现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学习中医四大名著能较好地了解到我国的中医发展﹑成就和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的基本方剂﹑成效。也可以说,学习中医四大名著是学习中医学的必读之书。在制定了学习计划后,老师又带着我游览了整个医院,耐心的给我们讲述了关于医院的一些事迹。在跟师过程中,能学到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在和老师的交谈中,能了解到她在读经典学习中有什么好的方法,在自己浅层的理解上能更深层的了解,也能纠正自己理解有偏差的方面。在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时,最宝贵的就是能得到前人的指导和教诲,在坚定自己学习目标的同时,也能加深自己的理解层面,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世界上大多数伟人都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成功的,之所以有了前人失败的经验,才能从更多其他的方面着手研究;也是因为有了前人成功的经验,才能让更多的人有信心坚定自己的目标,继而取得更多更好的成功。就是因为有了前人的经验,才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好的取得成功,从而在成功的基础上继续向更高更深的层面研究,正是这样社会才能进步。

在我的人生轨迹当中,跟师是一项重大的`收获,让我对中医学习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往往能感受到理论知识的抽象性,让我们无法真正的理解其含义,而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在实际临中也无法充分理解其理论的含义。因此在跟师的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打下坚实的理论功底,必须要记忆更多的理论知识,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结合临床,更好的融入临床,在实习中更能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这个月又可以参加外科医师讨论会了,大家都分成了小组,在每个小组里大家除了可以一起学习外,也可以一起探讨临床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在处理疾病中的不同见解。在大家的交流中能了解更多人的想法,

也学会从不同方面去理解同一个问题,也锻炼了我们的表达能力。因此希望这种制度能够延续下去,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古语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用心去和老师相处,相互尊重,提倡一些传统的好行为,日久自会见真情,老师定会将学问倾囊相授的。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篇15

现在很多人学经典是带着一种批评的眼光来学,觉得经典这也不科学,那也不科学,你比经典都高明了,那你还学什么经典呢?你以一种抵触的情绪,认为经典过时了,那你怎么学得进经典?所以,学经典这个态度很重要,你必须完全地相信它,接受它,然后再思考怎么按照经典的思想去奉行。只有这样,经典才学得进,只有这样,你才会有收获。经典经过了那么长时间的考验,那么多人依靠经典成了名医,你有什么担心呢?所以,对于经典完全地可以信受奉行。这里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条件和素质呢?因为它太重要了。不具备这个条件,经典的学习整个就成了障碍。记得在读《本草纲目》的时候,谈到白术这一条时,李时珍引了张锐《鸡峰备急方》的一则案例:"察见牙齿日长,渐至难食,名曰髓溢病。用白术煎汤,漱服即愈。"大家看到这个案例,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呢?我想很多人会不相信。牙齿长到一定程度就定型了,怎么会越长越长,以致进食都困难呢?这太离谱了。即便有这个髓溢病,牙齿那么坚硬的东西,怎么用白术漱漱口就能缩回去呢?简直太不科学了。

但,我不这么想,我首先是相信它,然后,再来思考它的道理。首先,这个病名很有意思。牙齿为骨之余,由肾所主。肾主骨生髓,骨与髓乃是异名同类的'东西。牙齿日长,就好像是髓满了在往外溢一样,所以,叫做髓溢病。现在要考虑的是这个牙齿为什么会日渐长长?髓为什么会往外溢?这一定是约束骨、髓的这个系统出了问题。骨、髓由肾所主,肾为水藏,故骨髓亦属水类,明白了这层关系,就知道对骨、髓的约束功能是由土系统来完成的,这亦是前面所讲的土克水。现在土系统出了问题,土虚了,当然就会发生水溢,当然就会发生髓溢。髓溢了,牙齿自然会日渐变长。这个道理明白了,用白术来补土制水,控制髓溢,就是十分简单的事了。这是我对髓溢病及其治疗的思考过程。去年接治一位跟骨骨刺的患者,患者的双跟都有骨刺,疼痛厉害,以致足跟不敢落地,要踮起脚来走路,所以,生活感到很困难。我按常规的思路,用了补肾的方法,也用了活血、除痛、蠲痹的其他方法,但,都没有获得明显的疗效。正在我感到进退两难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上面的这个案例。骨刺病也叫骨质增生,是由于骨钙流失到骨面,思考中医骨性赘生物所致。骨钙流失形成骨性赘生物,这与髓溢有什么差别呢?应该没有差别。于是我如法炮制,用白术煎汤,让患者浸泡足跟,每日二三次,每次20分钟。出乎意料,不数日,痛即大减,足跟能够落地,坚持近月,病即痊愈。上面这个例子给我的感受很深,什么感受呢?就是对这个"信受奉行"的感受。对这件事我首先是相信了,相信了才有可能去进行上面的思考。如果对这件事根本不相信,那怎么会有以后的思考?没有这些思考,就不会想到要用白术来治疗跟骨骨刺。所以,相信是第一,只有这一步做好了,才有可能为今后的研究带来机会。如果首先就不信受,那一切就被你拒绝了,一切的机会就没有了。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么回事。因此,学习接受中医经典著作,也是学习中医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篇16

8月开始,万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先后有7名同志分别参加了北京市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以及海淀区首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的学习,跟师至今,已近一年时间。通过这一年的学习,中医科的医生无论是在基础理论、临床技能还是医德、医风上,都深深受到了带教老师一言一行的影响,颇有感触与体会。

我的老师吕培文主任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原外科主任,她1969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于70年代分配到北京中医医院外科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中医启蒙于外科名老中医赵炳南、房芝萱等老中医,在中医外科治疗各类疮疡、乳房疾病及周围血管病,如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大动脉炎等疾病中,受到各名家老师的教诲,医术上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要学无止境。1991年国家为了抢救祖国医学遗产,使传统医学后继有人,吕培文主任成为王玉章老教授的学术继承人,继承了王老行医50年的绝技,如对乳房疾病的辨证论治、对慢性溃疡的阴阳辨证及一些传统外用药的制作与用法等。吕老师已从医40年,临床经验非常丰富,而我有幸成为了她的学生,跟随她学习中医外科学的知识。作为一名社区中医全科医师的我,刚刚参加临床工作近3年,临床经验的绝对不足,既往中医外科知识的零接触,那么这三年的学习将对我本人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和过程。

学习中医外科以来,我的临床思维更为开阔了。中医内科和中医外科虽同属于祖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但是有很多理念又有所不同。从中医内科来说,常用的辨证思维侧重于脏腑辨证,在于病人的整体,往往忽视了病人的局部;而吕老认为作为一名中医外科大夫,临床辨证除了整体辨证之外,局部辨证也显得非常重要,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要相结合。因为外科疾患最显著的特征就在于局部病灶的存在,一般都有比较明显的外在表现。主要包括红肿、发热、疼痛、成脓、麻木、溃疡、结节、肿块、瘙痒、功能障碍以及皮肤部位的各种损害等。由于局部病灶存在的直观性,能够有效地提供了临床辨证的客观依据。也有某些全身疾病,其病灶反映却在局部。但由于疾病的病因不同,程度各异,因而转归顺逆相差甚远。因此,外科辨证虽多从局部病变着手,以局部症状为重点,但也绝不能孤立地以局部症状为依据,只有从整体观念出发,局部与全身辨证相结合,外在表现与五脏六腑病变相结合,辨证求因,全面分析疾病的性质,综合起来进行辨证,抓住证候的主要致病因素,才能为施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另外,吕老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辨病与辩证相结合,临床要注重临床体格检查,在辨证施药的同时也要巩固西医基础知识。吕老在临床上除了中医四诊“望、闻、问、切”,还很注重临床的体格检查,并有着深厚的西医临床功底。凡是有需要的病人,不管是初诊还是复诊,她都一个一个地耐心检查,仔细询问及触诊。外科病患比较特殊,像糖尿病足、乳痈等有创伤的疾病,局部创面的流脓、恶臭,有的病人自己都受不了,但吕老师不怕脏和累,亲力亲为,一一认真细致的检查,对于病患的西医检查报告也是仔细的查看,就病情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行讲解,使病患对自己疾病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深得病人的`感谢与感激。吕老师这种敬业和专业的精神,与病人之间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醒我们年轻一辈的医生,应该好好学习西医基础知识,注重临床最为基本的体格检查,不要老是依赖各种辅助检查,同时要与病患进行良好的沟通,为病人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

一年的跟师学习转瞬即逝,虽然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于外科疾患如乳腺增生、周围血管疾病、湿疹等疾病的西医诊断及中医药治疗有了初步的认知和体会,但仅仅这些是不够的,自己离老师预想的阶段、与上级部门提出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将继续努力,珍惜余下2年的跟师学习,在中医药继承和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不辜负院领导、同事们以及老师的期望,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社区中医师,做好社区居民健康的守护者。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篇17

光阴荏苒,不知不觉自己从医已经二个年头了,有幸师从于胡剑波老师。令我受益良多,受用终生!在临床实践中,胡老师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颈肩腰腿疾病及疑难杂病。在跟师学习的日子里,我深深地体会到尹老师是一位博学的老师,他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用于指导学生的工作,使我开拓了思路,活跃了思维,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逐步提高了诊疗技术,坚定了对中医药的信心。从胡老师的身上感受到的是,他对古老的中医及其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医学在现代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而中医至今已经几千年了,是古代医学。有人认为,中医是几千年前的产物,与今天的现代化格格不入,学习中医是过时的,甚至是历史的倒退。虽然,中医经典理论是陈旧的,但典籍中不少看来是旧的内容,却能够发掘出新的功效。例如大柴胡汤是1000多年前《伤寒论》中的方子,在现代西医治疗基础上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就很好。又如令现代医学棘手的冠心病,西医治疗需长期服药、副作用较大, 用中医药的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有好的疗效。胡老师用大剂量黄芪治疗血管病以及用大量温补肾阳药治疗骨质增生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师从胡老师后,我的学习态度不一样了。过去在学校是在“填鸭式”的学习方法下接受教育,死记硬背,不管是否理解,只求能把书本的内容全部背下来,待考试时一字不漏地默写出来,便大功告成,学习是被动的,以分数作为目标,毫无乐趣

可言。而今,跟从胡老师临床实践,以医好病人为目标,胡老师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使我逐渐“开窍”。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讲究的是辩证论治,目前的跟师模式恰好是印证这个特点的模式,使自己少走很多弯路。作为一位中医,胡老师具有博大包容的胸怀和高瞻远瞩的视野,主张扎根中医,西为中用,中西医结合。正是由于胡老师这种开明包容、与时俱进的积极向上的心态,使他在病人中有良好的口碑。胡老师常常教导我们“立业先立德”,作为他的学生,我不仅学到了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更领悟到了胡老师高尚的医德和强大的人格魅力。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篇18

8月开始,万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先后有7名同志分别参加了北京市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以及海淀区首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的学习,跟师至今,已近一年时间。通过这一年的学习,中医科的医生无论是在基础理论、临床技能还是医德、医风上,都深深受到了带教老师一言一行的影响,颇有感触与体会。

我的老师吕培文主任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原外科主任,她1969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于70年代分配到北京中医医院外科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中医启蒙于外科名老中医赵炳南、房芝萱等老中医,在中医外科治疗各类疮疡、乳房疾病及周围血管病,如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大动脉炎等疾病中,受到各名家老师的教诲,医术上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要学无止境。1991年国家为了抢救祖国医学遗产,使传统医学后继有人,吕培文主任成为王玉章老教授的学术继承人,继承了王老行医50年的绝技,如对乳房疾病的辨证论治、对慢性溃疡的阴阳辨证及一些传统外用药的制作与用法等。吕老师已从医40年,临床经验非常丰富,而我有幸成为了她的学生,跟随她学习中医外科学的知识。作为一名社区中医全科医师的我,刚刚参加临床工作近3年,临床经验的绝对不足,既往中医外科知识的零接触,那么这三年的学习将对我本人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和过程。

学习中医外科以来,我的临床思维更为开阔了。中医内科和中医外科虽同属于祖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但是有很多理念又有所不同。从中医内科来说,常用的辨证思维侧重于脏腑辨证,在于病人的整体,往往忽视了病人的局部;而吕老认为作为一名中医外科大夫,临床辨证除了整体辨证之外,局部辨证也显得非常重要,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要相结合。因为外科疾患最显著的特征就在于局部病灶的存在,一般都有比较明显的外在表现。主要包括红肿、发热、疼痛、成脓、麻木、溃疡、结节、肿块、瘙痒、功能障碍以及皮肤部位的各种损害等。由于局部病灶存在的直观性,能够有效地提供了临床辨证的客观依据。也有某些全身疾病,其病灶反映却在局部。但由于疾病的病因不同,程度各异,因而转归顺逆相差甚远。因此,外科辨证虽多从局部病变着手,以局部症状为重点,但也绝不能孤立地以局部症状为依据,只有从整体观念出发,局部与全身辨证相结合,外在表现与五脏六腑病变相结合,辨证求因,全面分析疾病的性质,综合起来进行辨证,抓住证候的主要致病因素,才能为施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另外,吕老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辨病与辩证相结合,临床要注重临床体格检查,在辨证施药的同时也要巩固西医基础知识。吕老在临床上除了中医四诊“望、闻、问、切”,还很注重临床的体格检查,并有着深厚的西医临床功底。凡是有需要的病人,不管是初诊还是复诊,她都一个一个地耐心检查,仔细询问及触诊。外科病患比较特殊,像糖尿病足、乳痈等有创伤的疾病,局部创面的流脓、恶臭,有的病人自己都受不了,但吕老师不怕脏和累,亲力亲为,一一认真细致的检查,对于病患的西医检查报告也是仔细的查看,就病情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行讲解,使病患对自己疾病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深得病人的感谢与感激。吕老师这种敬业和专业的精神,与病人之间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醒我们年轻一辈的医生,应该好好学习西医基础知识,注重临床最为基本的`体格检查,不要老是依赖各种辅助检查,同时要与病患进行良好的沟通,为病人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

一年的跟师学习转瞬即逝,虽然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于外科疾患如乳腺增生、周围血管疾病、湿疹等疾病的西医诊断及中医药治疗有了初步的认知和体会,但仅仅这些是不够的,自己离老师预想的阶段、与上级部门提出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将继续努力,珍惜余下2年的跟师学习,在中医药继承和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不辜负院领导、同事们以及老师的期望,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社区中医师,做好社区居民健康的守护者。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篇19

中医临床学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如何把自己所学的理 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并很好的掌握,是每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学生 期盼达到的。但是学生进入临床后发现临床学习与理论学习有很大的

差别,一时很难掌握,总有每天看病抄方匆匆忙忙但收获甚微的感觉。跟师学习这么多天,下面结合我的学习经验谈谈在临床中如何跟师。

一、要注意培养动手能力。

中医的动手能力,即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的锻炼。中医的四诊绝对不是简单地一照、一查,就可以

取代的“高级技术”。必须把过去的知识,与当下的病症结合起来;与患者即时、

随机地进行交流才能获得。同时,能够被准确表达,记载于书本上的“明知识”只是一小部分,人类更多的知识,是那些只可意会而难于言传的东西。俗语说:“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通过跟师学习,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才会掌握中医的精髓。在望诊上尤其重视望舌,临床实践证明,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舌的变化迅速而又鲜明,它犹如内脏的一面镜子,凡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病情的浅深、预后的好坏,都能较为客观地从舌象上反映出来,成为医生诊病的重要依据。若见淡白舌,多是气血两虚或者阳虚

;若见红舌,多是热证。若见紫舌多是血行不畅。临床需仔细观察,以便获取准确信息。再如“治小儿外感热病,看舌之后必察咽喉”,咽喉为“至阴之地”,对于鉴别寒热虚实有重要意义,如咽喉红肿,为有实火;红而干,为阴虚;不红不肿,为阳虚;咽喉剧痛而不红不肿,为真寒假热,咽喉红肿疼痛却全身表现为寒证,则为真热假寒等等。问诊应讲究技巧,跟师学习就要学会老师问诊的方法和技巧,

这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初上临床时往往按西医询问病史的方法求全求细,可是问过之后头脑中却一片茫然,后来不断地模仿老师问诊才有所体会。中医问诊有主有次,有取有舍,全凭医生的理论水平和临床功底。问诊主要是确诊某病某证或排除某病某证。至于脉诊,首先要掌握脉象特征。如浮脉的脉象特征是脉位表浅,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如水漂木。反映的是疾病的病位在表。沉脉的脉象特征是脉位较深,轻取不应,重按使得,如石沉水底。反映的是疾病的病位在里。掌握了脉象特征之后再在临床中细细体会,最好在切脉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指导下进行,先从浮、沉、迟、数、弦、细、洪脉等几种常见的、简单的脉象入手。其次要经常体会。学习切脉好比打球,强调“手感”,必须持之以恒,经常有意识地训练,久而久之,必有所悟。我第一次跟着老师上门诊时,老师指着一位高血压的老人要我诊脉,看是什么脉象,书本上的二十几种病理脉象的脉象特征我都能脱口而出,《濒湖脉学》我也熟读过,可是一旦上临床就“心中了了,指下难明”,怯怯地说“脉好硬,像绷紧的绳子一样”,老师笑着说“像绷紧的绳子不就是弦紧脉吗?”我才恍然大悟,弦脉不就是“端直以长,如按琴弦”吗?从此以后对于弦脉就不陌生了,而且体会到见到中老年人弦脉,特别是左关脉弦劲有力,直上寸口,多半是肝阳上亢,甚至肝风欲动的前兆,必须大剂量平肝潜阳、镇肝熄风之品方可防患于未然。

二、要做好病案记录。

每天跟师出门诊都做好病案记录,记录的原则是能详则详,包括舌脉,以备以后查阅。一些常见病可以简单记录,对于疑难病、罕见病则要详细记录,包括老师药物用法都要详细记录。

认真做好病案记录是收集原始资料最好的途径,每当我临床遇到棘手的疾病时,总把以前记录的病案重温几遍,往往茅塞顿开,找到一些好的解决办法。

三、要勤于思考。

跟师门诊要用心去问病史,用心切脉,用心记录及思考老师的处方。我在四诊之后考虑这个病是什么证型,该用什么主方,怎样加减。然后看和老师的辨证思路是否一致,选方用药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知道自己的辨证思维和老师的基本一致,如果不相同则要考虑自己的差距在哪里,甚至请老师指点迷津,我的思路错在哪里,我的哪些药用得欠妥,哪些药用得得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用等等。有时候老师特殊的用方用药,或者特殊剂量则更要仔细揣摩。

四、要学会与患者相处,

视患者如亲人,体贴患者,这样患者才会更好的配合你,让你做检查,回答你提出的问题。最后,要“用心读书,用心看病,用心总结,用心做人”。这些读书、临证、做人的经验是我们在课堂以及书本上很难学到的。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篇20

通过一年的跟师学习,我方明白老师陈明副主任医师默默地为我铺垫了一条开悟中医之路,当时自已并未明白,只是在刻苦钻研中医学。跟师学习患者比较多,常常白天跟老师看病,晚上自己钻研,坐公交车回到家已是九点多钟,看着满街的夜灯闪烁,川流不息的车辆,匆匆行走的路人,想着家中焦急等着吃饭的爱人,心中不免感叹,但一想到这一天跟师学习中我又明白了一个中医的道理,见识了一个新的疾病,加深了以前浅薄的看法,纠正了过去错误的认识,心中的.欢喜及对老师的由衷感谢无以言表。

如今3年的跟师学习结束,自始至终,我认为跟师学习并不在于老师一字一句的教,而是在无形中潜移默化中徒弟感受老师的思维和智慧的火花,思之又思再思,三思之后仍无法明白,我找其他同事探讨,仍无答案,找一合适机会请教于老师,此时老师字字是真言,无数次跟师学习中是病人的询问,老师的回答使我顿悟,回答病人的问题时老师用最朴实的语言而非专业术语,病人明白了道理同时也学到了一些保健治病的常识,这一点使我受益终生。下面我把自己3年来跟师学医积累的心得体会。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篇21

8月开始,万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先后有7名同志分别参加了北京市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以及海淀区首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的学习,跟师至今,已近一年时间。通过这一年的学习,中医科的医生无论是在基础理论、临床技能还是医德、医风上,都深深受到了带教老师一言一行的影响,颇有感触与体会。

我的老师吕培文主任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原外科主任,她1969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于70年代分配到北京中医医院外科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中医启蒙于外科名老中医赵炳南、房芝萱等老中医,在中医外科治疗各类疮疡、乳房疾病及周围血管病,如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大动脉炎等疾病中,受到各名家老师的教诲,医术上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要学无止境。

1991年国家为了抢救祖国医学遗产,使传统医学后继有人,吕培文主任成为王玉章老教授的学术继承人,继承了王老行医50年的绝技,如对乳房疾病的辨证论治、对慢性溃疡的阴阳辨证及一些传统外用药的制作与用法等。吕老师已从医40年,临床经验非常丰富,而我有幸成为了她的学生,跟随她学习中医外科学的知识。作为一名社区中医全科医师的`我,刚刚参加临床工作近3年,临床经验的绝对不足,既往中医外科知识的零接触,那么这三年的学习将对我本人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和过程。

学习中医外科以来,我的临床思维更为开阔了。中医内科和中医外科虽同属于祖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但是有很多理念又有所不同。从中医内科来说,常用的辨证思维侧重于脏腑辨证,在于病人的整体,往往忽视了病人的局部;而吕老认为作为一名中医外科大夫,临床辨证除了整体辨证之外,局部辨证也显得非常重要,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要相结合。因为外科疾患最显著的特征就在于局部病灶的存在,一般都有比较明显的外在表现。

主要包括红肿、发热、疼痛、成脓、麻木、溃疡、结节、肿块、瘙痒、功能障碍以及皮肤部位的各种损害等。由于局部病灶存在的直观性,能够有效地提供了临床辨证的客观依据。也有某些全身疾病,其病灶反映却在局部。但由于疾病的病因不同,程度各异,因而转归顺逆相差甚远。因此,外科辨证虽多从局部病变着手,以局部症状为重点,但也绝不能孤立地以局部症状为依据,只有从整体观念出发,局部与全身辨证相结合,外在表现与五脏六腑病变相结合,辨证求因,全面分析疾病的性质,综合起来进行辨证,抓住证候的主要致病因素,才能为施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另外,吕老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辨病与辩证相结合,临床要注重临床体格检查,在辨证施药的同时也要巩固西医基础知识。吕老在临床上除了中医四诊“望、闻、问、切”,还很注重临床的体格检查,并有着深厚的西医临床功底。凡是有需要的病人,不管是初诊还是复诊,她都一个一个地耐心检查,仔细询问及触诊。外科病患比较特殊,像糖尿病足、乳痈等有创伤的疾病,局部创面的流脓、恶臭,有的病人自己都受不了,但吕老师不怕脏和累,亲力亲为,认真细致的检查,对于病患的西医检查报告也是仔细的查看,就病情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行讲解,使病患对自己疾病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深得病人的感谢与感激。吕老师这种敬业和专业的精神,与病人之间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醒我们年轻一辈的医生,应该好好学习西医基础知识,注重临床最为基本的体格检查,不要老是依赖各种辅助检查,同时要与病患进行良好的沟通,为病人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

一年的跟师学习转瞬即逝,虽然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于外科疾患如乳腺增生、周围血管疾病、湿疹等疾病的西医诊断及中医药治疗有了初步的认知和体会,但仅仅这些是不够的,自己离老师预想的阶段、与上级部门提出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将继续努力,珍惜余下2年的跟师学习,在中医药继承和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不辜负院领导、同事们以及老师的期望,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社区中医师,做好社区居民健康的守护者。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篇22

Xx从事中医妇科专业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妇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临床疗效显著。主张治病务求其本,以调脏腑之气为重,而调肝由为首要。认为妇科病多隐微,必须详问细察、诊断确切,则用药无不中的。

从跟师的第一天起,老师就教导我:跟师不能仅仅抄抄方,不能只学会看跟师时见过的病,最重要的是学会临证思维,一定要“学我,像我,超过我”。在中医学界,业师有“活字典”之称,他认为只有融古贯今、溯本求源才能发展中医;反复强调中医学不是古董,而是实用的科学,只有切实解决病人的疾苦,才是中医学发展的根本。如何才能解决病人的疾苦?必须学会勤读、泛读、精读古今医书,博采众家之长,才能触类旁通,拓宽临证思路,提高临床疗效。并认为经典是中医这门学问的基础。

中医四诊是医者调查、分析、研究疾病所出现的各种信息升华成的四种大法,搜集的信息在综合归纳时应四诊合参。对妇科病及其他病证舌诊脉诊非常重要,必要时亦有舍脉从证和舍证从脉之法。跟师后体会到要认识症候准确,才能提高疗效,在黄院长指点下对舌诊、脉诊有了更精确的认识。

老师常说,高超的医术来自人的聪颖和勤奋,但更重要的是来自高尚的品德和情操。要提高医术主要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掌握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第二、对人体和疾病要有全盘的把握度,诊断要明确,问诊要详尽;第三、熟练运用中医妇科专业技术;第五、学习知识,运用技术,提高水平,升华境界,不断进步。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篇23

中医的理论体系发展至今大多是在前人总结的经验基础上,而如今在学习中最缺乏的就是临床经验,以及上一辈对我们在学习中的指导和答疑,使学习完全理论化,太过于抽象而不能结合实际让理论知识更加扎实。

在一年的跟师过程中,得到了陈明老师在学习中医方面的谆谆教导。我现在还清晰的记得,在跟师的第一天,陈明老师和蔼地问我在学习中的困难以及更多的想了解哪方面知识。由于陈明老师是中医科班出身,因此推荐我们背诵《医学三字经》,教导我们一定要多背多记,在中医的学习过程中记忆是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即使还不能完全理解书中所讲的内容精髓,但一定要靠死记硬背,这样在临床实习中才能更充分的体会到书中的旨意。在制定了学习计划后,老师又带着我游览了整个医院,耐心的给我们讲述了关于医院的一些事迹。

在跟师过程中,能学到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在和老师的交谈中,能了解到她在读经典学习中有什么好的方法,在自己浅层的理解上能更深层的了解,也能纠正自己理解有偏差的方面。在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时,最宝贵的就是能得到前人的指导和教诲,在坚定自己学习目标的同时,也能加深自己的理解层面,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世界上大多数伟人都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成功的,之所以有了前人失败的经验,才能从更多其他的方面着手研究;也是因为有了前人成功的经验,才能让更多的人有信心坚定自己的目标,继而取得更多更好的成功。就是因为有了前人的经验,才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好的取得成功,从而在成功的基础上继续向更高更深的层面研究,正是这样社会才能进步。在我的人生轨迹当中,跟师是一项重大的收获,让我对中医学习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往往能感受到理论知识的抽象性,让我们无法真正的理解其含义,而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在实际临床中也无法充分理解其理论的含义。

因此在跟师的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打下坚实的理论功底,必须要记忆更多的理论知识,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结合临床,更好的融入临床,在实习中更能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这个月又可以参加外科医师讨论会了,大家都分成了小组,在每个小组里大家除了可以一起学习外,也可以一起探讨临床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在处理疾病中的不同见解。在大家的交流中能了解更多人的想法,也学会从不同方面去理解同一个问题,

也锻炼了我们的表达能力。因此希望这种制度能够延续下去,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古语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用心去和老师相处,相互尊重,提倡一些传统的好行为,日久自会见真情,老师定会将学问倾囊相授的。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篇24

时光向来刻薄,像吹散一朵蒲公英似的,把我们吹往不同的地方。大抵人生总是这样,充满一场场盛大的邂逅与别离。

——苑子文《我们都一样,年轻又彷徨》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一个极其幸运的人,因为自我打小入学开始,每个阶段我都会遇到一位让我感恩戴德、学会成长的老师。而暑假这两个月,又遇到了一位能让我真正领悟到中医魅力的老师,那便是黄仕营老师。

“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相信每一位中医学子对这句话都不陌生。按理说我现在不过读方五年,理应处于天下无病可治的阶段,可我在实习时遇到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背方三百余首,却仍觉无方可用。

刚考完研不久的我,满脑子都是教科书的内容,没错,方子我都背了,理论我都学了,可一上临床就懵了,半天想不出开什么方,现在的病人又有多少会按照课本生病,教科书只授我们以鱼,而疾病却有鲽、鳓、鲐、鲔、鲕、鲼、鳕、鳢、鳟、鲻、鲋、鳙…如此之多。我知道,我仍深深处于中国式教育的“毒害”中(好吧,不推脱责任了,我承认是因为我笨…)。

我一直在反思自己,为什么我学医这么多年了,却仍只会点皮毛,甚至连三脚猫功夫都不如?我我想改变这个局面!是的,如同我当初想考上研的决心一样强烈。

我想找个厉害的老师跟诊,我想学点真本事,我第一个想到了黄仕营老师。黄仕营老师是我的温病学老师,大四第一学期上《温病学》的时候,老师就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传闻老师在念大学期间,就已经看遍了图书馆的所有藏书,可谓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且仅在三十而立的年纪,门诊病人量就多得用“门庭若市”来形容也不夸张,且疗效很好。早就想亲眼看看我们这位“雪藏”在南医大的中医大家,恰好黄老师今年6月份刚转至南方医院中医科出诊,于是和舍友一拍即合,决定暑假留下来跟诊学习。

在跟诊之前,我对黄老师并不了解,我只在上课的时候了解到,黄老师是陈宝田老教授的博士后,陈教授是我们学院的镇院之宝,虽然早已白发苍苍但依旧精力充沛,80多岁仍在南方医院出诊,当之无愧的名老中医。我是打心底里敬佩像宝爷爷这样能把自己的毕竟精力都奉献给医学事业的人!

“既然黄老师是宝爷爷的学生,那我是不是也算宝爷爷的半个徒孙?”啧啧,心中暗自窃喜。

初次跟诊的时候,老师很客气地让我们坐在身旁观摩。来就诊的第一位病人小王,男性,62岁,因体检做胃镜时发现胃部糜烂半个月前来就诊,无其余不适。老师很快开好了方,待病人离开后,老师说道:“像这种胃炎的病人,吃几剂荆芥连翘汤就好了,荆芥连翘汤是首后世经验方,最早记载于明代龚廷贤的《万病回春》,上世纪初期日本医家森道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黄连、黄柏、薄荷、生地,依然名荆芥连翘汤,成为日本汉方流派贯一堂医学的经验方。宝爷爷特别爱用荆芥连翘汤,老师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又调整了方药和剂量,所以才有了现在南方医院的协定方,效果特别好。很多胃部不舒服的病人,其实不需要按照胃病来治,这些人往往伴有焦虑,你按照焦虑来治,一下子就好了。”(原话本宝宝早就不记得了()“…”都是按照回忆大致瞎编的~下同)就这样,每每有空闲之余,老师便会激情澎湃地跟我们畅谈自己学医之路的收获,对理法方药的理解和感悟。其实我对老师所说的很多理论都不太理解,可能是自己行道太浅,还达不到一点就通的地步,只能似懂非懂的记在小本本上。

一天跟诊下来,我发现老师开方用药有两大特点:一是用药多,用量大;二是经方少,合方多。还没等我开口问,老师便早已知晓我的小心思,坦言道:“现在人的病症早已不像古人的病那般简单,现代人的病都特别复杂,而且现在的中药材也不如以前的药材药效好,在几代人不断的对比摸索中,才有了现在的合方。宝爷爷也是花了大半辈子才摸索出来的,我很感恩老师能把他的经验方传授于我,才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我自己后面也摸索了很久才有了现在的`思路,你们想学是好事,我也没什么秘密可留,只要你们以后出去不要做坏事就行了。”我非常感恩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传道受业解惑也,我是带着一片空白的大脑过去,却装满了知识回来,心中无比感恩,“一定要好好珍惜这个暑假,一定要认真学!”我在心中暗暗起誓。

几次跟诊下来,我发现老师确实是博览群书,对各种疾病都能侃侃而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不敢再夸老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免得你们觉得我太浮夸,可老师确实是学贯中西医,大至人体解剖,小至基因细胞,几乎对各类事物都知晓一二。

很多人都误以为我们学中医的,大部分都是书呆子,只会照着老祖宗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古书开方,对人体结构、细胞组胚等西医知识一窍不通。亲~敢问以中国现在的教育制度,不怕你学不会,就怕你不学,我们中医专业的孩子们也要学各种西医的课程的好嘛~~“生理生化,必有一挂;病理病生,九死一生;局解系解,不得正解;分生细生,考死学生;诊断局解,学到吐血;微生物,为何物?寄生虫,何生人?”(ー_ー)!!以上这些,我们通通都要学!只是我们和黄老师的区别是,老师能把看过的书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能通过基因、神经等机制解释向来玄乎的中医中药,而我,依然云里雾里不知所以。

我自认为我还算是一个比较理智的人,凡事我都不信绝对。我虽喜欢中医,但我并不是狂热的中医迷,我会客观评价中西医的疗效,甚至有一段时间,我极度怀疑我学了几年的中医是否真有神效。所以,唯一能让我信服的办法只有一个,那便是疗效。是不是真的、有没有效果,病人一吃就知道了。

为了能见识到更多奇奇怪怪的病,我们决定去中西医结合医院跟诊,去看看老师的成名之地。早上坐校车7:45就到了医院,发现门诊外面已候满了病人,而老师已经开始坐诊了。果然这边的病人是真的多,一个上午都没停歇过,除去复诊和开药的病人,我最后记录了将近30个医案,记录的速度根本赶不上开药的速度,幸亏我是个有手机的人呐。很多病人见到我们来跟诊学习,都夸黄博士医术高超,让我们好好学。每每这时,老师都自谦道:“我也不是什么神仙,你们不要把我神化了,有的病我也还没攻破。但哪些病看的好看不好我心中有数,看不好的病我也很自责很愧疚。”

我喜欢这里的医患关系,这是一种超越契约关系的信任之交。这里的病人有的身染怪病,有的恶疾缠身,有的癌症晚期,到处求医而不得,直到在黄老师这里才找到了解救的方法,所以大家对老师都是极为尊敬的。我终于见证了中药的神奇,这里每一位病人都在告诉我,他们相信老师,相信中医,那是一种不用言语表达就能看透的疗效。

很多病人都习惯了找老师看病,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便成了朋友,没有啥交集的久而久之也成了熟人。“医生和病人之间也讲究一种缘分,我们称之为‘医缘’,有医缘的病人很好相处,没有医缘的病人我也没办法,有时候我想救他们,但就是很无奈。”老师说。由此我想起上次在南方医院找老师看口干的一个病人,这位患者自述已有口干数年,辗转很多医生都看不好,这次也是碰碰运气才挂了老师的号,或许是看到老师太年轻,没有传统“老中医”的样貌,仅仅问了几句话就直接扭头走了,连方都没开,我们都很无奈的相视一番,“也许吃了老师的药,他的病就好了。”舍友说道。这大概就是没有医缘吧!

说实在话,我之前是不相信这些因缘关系的,作为一个从小受到社会主义九年义务教育熏陶的无神论者,我觉得神佛之说太悬幻了,平时口中所谓的“随缘随缘”,也不过是随口说说罢了。直到老师推荐我看一本书——《僧侣与哲学家》,我才渐渐感受到佛学的奥妙。当时我正巧处于对某件事物苦求而不得的苦恼之中,深夜中的数次惊醒,才让我明白原来“可望而不可即”真的是一种很痛的领悟。老师拿了几本书给我们看,我随机挑了这本《僧侣与哲学家》,在看的过程中,我真的感受到佛教所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无欲无求的平和心境。看完之后豁然开朗,曾经我苦苦追寻的不可得之事,也一并看淡了,也顺带理清了很多曾经的“无缘”之事,心态变得格外平和,这种感觉真的太奇妙了。没有相同的经历就不会有感同身受,现在我体会到了,于是我开始相信缘分之说。老师说我们这次暑假能有跟诊之缘,也许就是上辈子的交集产生之果。大概就应了那句话吧:“佛说:前世的500次回眸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我想我和老师最有缘分的一件事,莫过于我终于在老师这里弄清楚了我的胃病缘由。熟悉我的小伙伴都知道我从小就有慢性胃炎的病史,尤其是去年考研前后,胃疼得厉害,而且这种疼痛很奇怪,与体位有关,只要站着便会烧心疼,但是一躺下就啥事没有。所以考完研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照了个胃镜,结果却只显示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医生也只是建议我注意饮食就好,我其实倒真希望照出点什么溃疡出来,好让我明白为啥老是疼,可最终也没弄出个所以然来。直到数周前某次跟诊期间,我的胃病又犯了,一番问诊后,老师当即让同学下去买药给我止疼,说我这是因为焦虑引起的胃疼,并为我开了专门治根的中药方。“焦虑引起的胃疼?”我开始在脑海里思索,我记得第一天来跟诊老师就说过这个问题,8月12号去参加的《抑郁障碍防治指南》会议里,李凌江教授和张璐璐主任有提到焦虑引起胃病的神经生理机制,再回想我去年胃疼大部分时候都在考研前,照完胃镜得知无碍之后便再无发作,如此一串一串联系起来,解释得在合理不过了。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亲身经历,又让我不得不再次佩服老师对中医理论竟如此参透。

老师是相信因果报应的,所以老师做事向来光明磊落,损人利己的事老师一概不做,不义之财一概不要。也是,依老师这一身本领,到哪都可以发财,所幸老师对身外之物看得很淡,一心只求提升自己的医术。很多人都觉得老师的运气很好,总是能遇到各种达官贵人相助,其实我想说,是金子总会发光,优秀的人总是互相吸引的。老师不断告诫我们,以后出去了要多好事,要有大格局,不能为了一些蝇头小利就放弃自己的追求。“我看啊,你们以后还是要经常回来被我骂一骂才行。”嗯,我会谨遵医嘱的!

暑假已经接近尾声,假期余额不足,我的跟诊之旅也要告一段落了。一人对另一人造成影响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予以强烈的冲击,其二是潜移默化的影响。黄老师是两者兼有的,跟诊之时是中医的碰撞使我们大开眼界,工作之余是良好的修养散发人格魅力。在老师身上,我学到了太多太多,也意识到自己有很多不足,所以,接下来才要更加努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