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西西文学整理的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精选2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所以,读书吧,老师们!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看着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平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只有8小时,而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还要时常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级的环境布置,完成大队部的工作等等,已经是有点应接不暇,更何况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搞科研;晚上回到家还要忙着家中琐碎的事情。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当在自己所教学的语文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读《给教师的建议》,我想对自己及老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读书笔记是人们在读书时为帮助记忆而写的一种应用文体。
自古以来,我国的文人、学者都很重视做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既是消化书本知识的有效手段,又可以积累有用的材料,训练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前人写的读书笔记,想谈三种写法。一种叫“提要钩玄”,一种叫“采花酿蜜”,一种叫“开山铸铜”。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2
书籍是面包!书籍是营养!
书籍是智慧!书籍是力量!
……
而当今时代,更是知识经济时代,所以教育部一再提出:建立学习型社会,终生学习……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发展、教育的发展迫切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参与课改,创新教法,变“知识型”教师为“科研型”教师。要创新、要科研,务必学习;要学习,要思考,务必读书。古人谓人生三味为:“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的确,诗词怡情,哲思明理,历史博见,科学增智……无论那一门类的书,只要不是“伪书”,读之对我们都是有益的。
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以前说过:“一息尚存要读书”。一个画家、一个耄耄老人尚且如此,应对知识更替、知识趋于爆炸的这天的我们,个性是我们这些为祖国未来授业解惑的教师,更应博览群书,顺应时代的发展,做时代的发展、学习型社会的先行者。
高尔基也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正是有了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书籍,人类才不断走向进步、走向礼貌、走向发达。当然,书籍也是个人进步、成功的基石。我国古代“手不释卷”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证明:“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十分善于领兵作战,曾立下不少战功。但是他有一个缺点,就是不爱读书。
有一次,吴王孙权派他去守护一个重要的地方,临走前嘱咐他:‘你此刻掌管军政大权,应多读些史书、兵书,才能把事情办好。’吕蒙听了,感到很为难,摇头说:‘军队里事情太多,哪有时光读书啊。’孙权很不高兴,批评他说:‘你这话不对,时光是靠人挤出来的,我过去爱读书。主管国家大事以来,虽然很忙,还是挤出不少时光,攻读史书、兵书,收获很大。汉朝光武皇帝,领兵打仗很紧张,仍然手不离书本。你为什么不刻苦读书呢?’听了孙权的话,吕蒙觉得很惭愧,心服口服。从此以后,他努力读书,知识越积越多。
有一次,吴国主将鲁肃和吕蒙讨论军事,吕蒙讲得很有见解。鲁肃听了十分高兴,他对吕蒙说:‘我以为你还是个大老粗呢,想不到你已变成了学问家,再不是过去的吕蒙了!’吕蒙笑着说:‘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咱们分别这么久,你还是用老眼光看我呢!’
之后,吕蒙做了吴国的主将,他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吕蒙能做吴国的主将,他的进步,就是靠书籍。一个舞刀弄枪的“粗人”也能勤奋学习,刻苦读书,我们“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会有何不能?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早年也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数学教师,但他为揭开“歌德巴赫猜想”之迷,一有时光就进图书馆查阅资料。所借书籍,常常不分白天黑夜地攻读。一次,在路上读书,碰到了树上,他以为碰到了别人,赶紧说对不起……他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光,不停地演算、证明,在不到6平方米的宿舍里,草稿摞的比人还高。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他最后成功了。古今中外,不可计数的普通人都是透过自我废寝忘食地攻读、钻研,才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所以,古人说:“书犹药也,喜读之能够医愚。”还说:“读书,能够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广见识、养灵性。”我国古代,还把读书人家称为“书香门第”,认为书是有香味的。的确,书就像一杯茶,一杯好茶,它需要细细品味才能发现其绝妙之处。而我认为:书,更像一位老朋友,一个忠实的、知识广博的朋友,她随时为你增知,使你广闻,开你眼界,促你进步……
读书吧,因为“开卷有益”,所以,我们乐闻书香。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3
上学期寒假,教委办赠送每位老师《做卓越的教师》这本书。当我拿到这本书时,翻开书目,我就被吸引了,从目录上看,似乎是一本做卓越教师的秘籍。它涵盖了八项内容教师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做幸福的教师、做会育人的教师、做会上课的教师、做会写作的教师、做会当家长的教师每一个题目都让我让爱不释手,于是静下心来,慢慢翻阅、品味。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觉得是一千次一万次的心灵碰撞,也是一千次一万次的不断反思。书中一个个鲜活、有趣的事例,一个个哲理小故事,以及彭老师独特的个人见解,都让我不由得反思自我:反思自己过去的教学,反思自己是如何育人的,思考以后的努力方向。这本书犹如一盏明灯,指引且明确地告诉了我,如何当一名优秀班主任,就该做到书中的三心两解一关怀。下面我就三心谈谈自己的想法:
三心指的是爱心、童心、责任心。爱心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当代著名教育家、教育哲学家博士李镇西说:当一个好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夏丐尊先生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还有我觉得彭老师的一个见解真是让我打开眼界。我们每个老师都说自己爱学生,为学生好。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怎么爱?书里面的一点讲得很好,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尊重、关心与严格要求的统一。读到这里我反思了一下,我对大部分学生有尊重,但是严格要求似乎超过了关心。还有一种情况是对于比较有老师缘的学生会存在只有关心、尊重而没有严格要求,就是所谓的溺爱。想想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我们教学。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如我们班有一个学生被浓汤烫伤,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我很心疼这个学生。于是在他回校学习的日子,我对他关爱有加,告诉其他学生说课间玩耍时尽量不要碰到他受伤的地方(因为伤口还没好),导致后来学生如果不小心碰到他,他就跟同学吵,形成一种自我的行为习惯。还有考虑到他那么就没上课,于是就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辅导,可能是辅导过程中对他要求没有其他同学那么严格,导致让他觉得他有特殊待遇他犯错时,老师不会处理他。导致在后来对他的教育过程中觉得有点困难。也许这就是我那段时间对他太溺爱了。因此我觉得对学生的爱真的应该是尊重、关心与严格要求的统一啊!
童心是走进学生的桥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要人们没有做到以童年的欢乐吸引住孩子,只要在孩子的眼睛里尚未流露出真正的欢欣的激情,只要他没有沉醉于孩子气的顽皮活动之中,我们就没有权利谈论什么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在我从教的这几年中我深刻体会到这一点。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他没什么兴趣,经常做小动作发呆。但由于他很聪明,所以成绩还是可以保持在优秀。刚开始我一直在苦恼对于这样一位聪明的学生要怎样激发他的兴趣和潜能呢?直到有一次我带他们到多媒体室上课,我发现他从来没有这么认真投入到课堂,积极发言,认真思考老师的问题。我想难得他这么认真,应该好好表扬,激励一下。突然他站起来问老师,那个是你做的吗?怎么做的啊?(他指的课件里的动画)一连串的追问,让我发现他对电脑很感兴趣。后来我就让他加入电脑兴趣组,他在兴趣组里是年龄最小,但也是学得最勤的一个。我趁机与他谈心:你要想学好电脑,需要其他学科知识做基础,比如学好语文的拼音是打字的关键、学好美术配色是电脑绘画的基础、数学知识更是与电脑紧密联系在一起。此后,我发现他在数学课上就比较注意听了,其他老师也反映说他进步很大。经过这件事后,我发现只要我们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走进孩子的心里。这样我们的工作就能事半工倍。
责任心是教育成功的保证。责任心是这个社会为人处事的基本要求。做人需要道德约束和责任心。作为教师,责任心就是教师应具备的高尚师德。只有在责任心的驱动下,教师才会爱岗敬业、言传身教、钻研进取、关爱学生。可以说,责任心是从事教育工作的首要条件,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我认为,教师的责任心主要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工作负责,爱岗敬业。爱岗就是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业就是恪尽职守,教书育人。一个教师只有把教书这个事业确认为自己的人生最高理想时,才会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产生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表现出责任心。二是对学生负责。对学生负责意味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也要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也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健康、品德和习惯。三是要对学校负责。所谓对学校负责,就是要用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要用自己的言行去诠释一个教育者的基本素养,展现教师的风采。四是要对自己负责。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要求每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知识体系,始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成为学生成才报国的引领者。既然我们选择了在黑板前站立,我们就选择一以种永恒的姿势,一种使命,一种责任。
教育永无止境,教师的成长更是永无止境。教师的成长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对于我来说,到达卓越这一境界还需要一段路,但我还是会努力先从做一个称职的老师做起,努力的做一个优秀的老师,向卓越的老师看齐。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4
寒假中的一天,陪女儿到书店去买书,买了一本xx老师的力作:《爱心与教育》,回家后仔细阅读品味,在读到其中反映xx老师心声的《xx老师》一文时,时时被xx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现摘录一些精彩的片段以自勉。
所谓“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敬仰的xx等老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xx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就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近。
我是为谁而工作?为同事的好评吗?为校长的表扬吗?为奖金吗?为职称吗?这些对我来说当然也重要(可见我也并未“脱俗”),但如果这些与学生的评价产生了冲突,我心灵的天平指针首先倾向于学生一边!在我看来,一个教师是否“最好”,第一应该看学生的评价,教师因学生而存在,我当然也是因我的学生而存在。
培养学生开放的思想——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一种高屋建瓴的文化视野,一种不畏权势的民主意识,一种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
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
老师的话说得多富有智慧和哲理啊,道出了他的心声,也说到了我的心坎上,它是我以后工作的航标灯,指明了我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5
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承担着传播人类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一言堂"已全盘否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专家和名师。
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文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作为教师,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与本学科相关的人文知识,如社会、心理、信息技术等,力求知识全面。只有自己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提高了,对教育教学工作才更加热心,态度才更加积极向上。
一、时刻警醒自我
对于教师来说,爱是不可须臾成缺的,只有以挚爱奠基,教师才会倾尽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热情,甚至生命献给他所热爱的事业和学生。有效教师们都有一颗不泯的童心,他们总是保持着真诚、热情、乐观和积极,他们十分乐意与学生一起活动,一起游戏,一同欢笑,一同烦恼,钱梦龙老师说:教师只有始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才能以自己的心去发现学生的心。"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是魏书生老师总结的涵养性情的一条法则。这给予我的启示便是教师要以平稳的情绪和愉快的心境投入工作,善于营造亲切、和谐的愉快的教育气氛,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与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以名师们为榜样,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在合作交流中,不断提高自我
新课程标准非常明确地把"合作交流"作为营造新课堂氛围和培养不宪政的重要目标。作为教师更重要懂得合作交流的重要意义。开敞胸襟,乐于交流句通,不孤芳自赏、不自我封闭。与学生亲密交往、平等对话、真诚交流,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埋诚相对,相互扶持。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身边的长者、名师的指名和帮助,团结的力量大,集体的智慧永远大于个体。
豁然大度,宽以待人,不斤斤计较,不"同行相轻"也同样是一名有效教师应具备的条件。不断的自我反思,不断提升,在合作交流中不断提高自我。
三、立足本职,做好工作
爱岗敬业,加强师德修养。由于教师的职业,是育人、塑造心灵的事业,因此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养,通过言传身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为人的道理,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为他们今后美满人生铸造坚实的基石。
用心育人,建立平等关系。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师的关爱和关心。教师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和情感上要给予关怀。因此,教师要学会缩短与学生的情感距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体谅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难处与烦恼;要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沟通情感,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无怨无悔!对教学过程负责。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要坚持经常学习时事政治、专业理论等;要多听课,虚心请教,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教学艺术;每上一节课,都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完成每一个教学环节。对学生未来负责。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又是环环相扣的过程,一个环节出现缺陷就会影响其它环节,从而影响学生的正常成长。因此,教师要立足当今,放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充当人梯,为家长负责,为学生负责,为社会负责,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千秋大业负责。对学困生负责。帮助学困生是教学工作的重任,因为一个班级里面总存在学困生。对于学困生,教师在教学上、情感上应给予特殊的关顾,如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要勇于摈弃旧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锐地了解新思想,认真地研究新理论,主动地、迫切地学习新知识,开拓进取,更新观念,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6
“如果学会了微笑,我们每天的生活一定会充满温馨与感动;如果学会了微笑,我们的工作一定会充满幸福与激情;如果学会了微笑,我们的课堂一定会充满智慧与阳光。”只是我读了美国作家黛安娜罗曼斯的《优秀教师的课堂艺术》一书后的感受。
当我走进了这本书的世界里从中得到很多东西。我深深感觉学生只有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才是最有效的,所以一切教育要有乐趣,要符合孩子的兴趣发展,课堂要营造快乐的氛围,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和幸福感,并及时发现学生的兴趣,通过兴趣引导学习,避免过度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味学习带来的快乐。回顾自己的教育历程,沮丧、失望时常困扰着我,让我不再微笑,让我时常不得不去完成一节课或是一天的工作。这和第一位老师有什么区别呢?扪心自问,我不是一个没有热情的人,也懂得激励,可不知何时,那满腔的热情却被疲惫和无奈所取代,幽默、趣味早以悄悄地离我而去。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问自己,我们对待学生的根本态度是什么?我们是否认为他们是一群快乐的学习者,还是将他们看作是一群没有规矩的麻烦制造者?我们是将教育看作是困难艰苦的过程,还是令人激动的探险历程?我们课堂中的沉闷或欢笑正能反映出我们对待学校和学习的态度。如果我们觉得白天的时间永远不够用,我们就是在传播恐慌、沮丧和急噪。如果我们的根本理念是把教学看作可怕的工作。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7
书籍是面包!书籍是营养!
书籍是智慧!书籍是力量!
……
而当今时代,更是知识经济时代,所以教育部一再提出:建立学习型社会,终生学习……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发展、教育的发展迫切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参与课改,创新教法,变“知识型”教师为“科研型”教师。要创新、要科研,务必学习;要学习,要思考,务必读书。古人谓人生三味为:“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的确,诗词怡情,哲思明理,历史博见,科学增智……无论那一门类的书,只要不是“伪书”,读之对我们都是有益的。
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以前说过:“一息尚存要读书”。一个画家、一个耄耄老人尚且如此,应对知识更替、知识趋于爆炸的.这天的我们,个性是我们这些为祖国未来授业解惑的教师,更应博览群书,顺应时代的发展,做时代的发展、学习型社会的先行者。
高尔基也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正是有了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书籍,人类才不断走向进步、走向礼貌、走向发达。当然,书籍也是个人进步、成功的基石。我国古代“手不释卷”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证明:“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十分善于领兵作战,曾立下不少战功。但是他有一个缺点,就是不爱读书。
有一次,吴王孙权派他去守护一个重要的地方,临走前嘱咐他:‘你此刻掌管军政大权,应多读些史书、兵书,才能把事情办好。’吕蒙听了,感到很为难,摇头说:‘军队里事情太多,哪有时光读书啊。’孙权很不高兴,批评他说:‘你这话不对,时光是靠人挤出来的,我过去爱读书。主管国家大事以来,虽然很忙,还是挤出不少时光,攻读史书、兵书,收获很大。汉朝光武皇帝,领兵打仗很紧张,仍然手不离书本。你为什么不刻苦读书呢?’听了孙权的话,吕蒙觉得很惭愧,心服口服。从此以后,他努力读书,知识越积越多。
有一次,吴国主将鲁肃和吕蒙讨论军事,吕蒙讲得很有见解。鲁肃听了十分高兴,他对吕蒙说:‘我以为你还是个大老粗呢,想不到你已变成了学问家,再不是过去的吕蒙了!’吕蒙笑着说:‘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咱们分别这么久,你还是用老眼光看我呢!’
之后,吕蒙做了吴国的主将,他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吕蒙能做吴国的主将,他的进步,就是靠书籍。一个舞刀弄枪的“粗人”也能勤奋学习,刻苦读书,我们“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会有何不能?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早年也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数学教师,但他为揭开“歌德巴赫猜想”之迷,一有时光就进图书馆查阅资料。所借书籍,常常不分白天黑夜地攻读。一次,在路上读书,碰到了树上,他以为碰到了别人,赶紧说对不起……他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光,不停地演算、证明,在不到6平方米的宿舍里,草稿摞的比人还高。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他最后成功了。古今中外,不可计数的普通人都是透过自我废寝忘食地攻读、钻研,才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所以,古人说:“书犹药也,喜读之能够医愚。”还说:“读书,能够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广见识、养灵性。”我国古代,还把读书人家称为“书香门第”,认为书是有香味的。的确,书就像一杯茶,一杯好茶,它需要细细品味才能发现其绝妙之处。而我认为:书,更像一位老朋友,一个忠实的、知识广博的朋友,她随时为你增知,使你广闻,开你眼界,促你进步……
读书吧,因为“开卷有益”,所以,我们乐闻书香。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8
世间之书多矣,有些书读后如雁过无痕,在你的内心深处难以留下印迹;有些书读后宛如湖中涟漪,虽有一时的荡漾之美,可终究轻拂而过,难有深思。然而徐飞老师的著作《读书,教师的第一修炼》,读后则让人体验到醉后的清醒:醉是因为书中的文字像美酒一般,读之愈久便醉之愈沉;而清醒则是因为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思考与启示让人产生顿悟之感。
我很喜欢徐飞老师对气象一词的解读,在他看来一个气象万千的读书人,不拘泥于个人习见,不执著于一己私念,而是将生命打开,向一本本好书打开,向丰富多姿的生活打开,善于吞吐吸纳,如此才有一种开阖的气度。而我翻开这本书,则如同走进一个气象万千的生命,领略生命深处的诗与思、真与美。
未经思考的读书没有意义
文如其人。书中的文字如徐飞老师本人一样优雅和高贵,没有华丽的修饰,却能让人安静地思考。徐飞老师的QQ和微信昵称都是优雅的刺猬,他很喜欢这一称谓。优雅的刺猬典出法国电影《刺猬的优雅》,代表着外表坚硬而内心柔软、优雅高贵的读书人形象。在徐飞老师看来,锐利的刺容易伤害别人,而乏力的优雅却会成为美丽的空壳。深刻却不世故,圆润而不圆滑,正如徐飞老师所独具的文风特点:安静的文字背后浸润着哲理式的思考。
徐老师提倡作为思考者的阅读姿态在阅读时应伴随思考,反观生活。本书中,四大思考贯穿始终:对经典的思考,对阅读本身的思考,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教育的思考。
对经典的思考源于徐飞老师身上的学者情怀,这种情怀是对真理的渴求与探索。阅读经典是一条充满艰辛的寻求智慧的旅程,通过阅读经典获取拂去幻影的慧眼,找到精神家园。对阅读本身的思考,使徐飞老师跳出了传统的阅读经验,在读书中学会读书,自我摸索出一套读书方法。无论是专业发展的主题性阅读,还是以言传言的表述性阅读,以及触类旁通式关联性阅读,这些阅读不断丰富徐老师的教育生活和内在生命。读书可以一步步去除遮蔽与狭隘,让我们遇见越来越好的自己。对于人生,徐飞老师用了成全一词,我想,这里的成全是对读书人的期许,是对人生的释然,人生的圆满便是遇见越来越好的自己。作为教师,徐飞老师用最厚重的笔墨书写了对教育的思考,书中的思考不仅包括对语文学科的思考,还有对教育理念、教育原理的思考。
徐老师每读一本书都会伴随思考,大多写成读书笔记,近几年,他单发表的读书笔记就达二十多万字。他以自身的读书姿态告诉我们:未经思考的读书没有意义。
读书本身就是最好的奖赏
徐飞老师将自己的读书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浪漫满足兴趣;第二阶段,现实应对工作;第三阶段,综合成全自己。只有经历一、二阶段的浪漫与功利,才能到达第三阶段中的成全自我生命的不断完整。这里的成全自己不局限于对现象的思考,而是抽象于自身的意识世界,反复咀嚼,将书中有价值的东西吸纳,内化为自己的结构。当读书超越功利层面到达审美层面,读书本身就是读书的目的。实际上,功利式阅读在短时间内或许见效,但这种片段式、割裂式的阅读,会逐渐让读书成为一种负担,将思维僵化于单独的场域内,难以使人获得整体智慧的提升。
徐老师将玖玖雅集教师书友会的读书宗旨定为为学生读书,为自己读书。徐老师已将教师这一角色深深烙进了自己的生命里,他提倡,为学生读书,让读书提升自己的教育情怀与教学智慧。我想起著名关怀伦理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内尔诺丁斯的重要观点:好教育就应该极大地促进个人和集体的幸福。往深处说,为学生读书与为自己读书并不是二元对立关系。教书是一门让师生获得更多幸福的职业,因为教师在阅读时将职业角色与自我人格合二为一,读书的过程是个人满足与服务学生的双重行为,它本就存在于教师本职工作的范畴,是教师实现自我的必然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徐老师所倡导的读书倾向是为着幸福的阅读。
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的一句话:在最后审判的那天,那些伟大的征服者、律师和政治家前来接受他们的奖赏王冠、桂冠或英名镌刻在不朽的大理石上。万能的上帝看到我们腋下夹着书走近时,他转过身来,不无歆羡地对彼得说:瞧,这些人不需要奖赏。我们这里没什么东西可以给他们,他们一生爱读书。读书人不需要外在的奖赏,因为读书本身就是最好的奖赏。伍尔芙的这一观点,在徐老师的这本书里也会有最好的呼应。
读书贵在转化
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一个十足的读书人,这是高万祥先生对徐飞老师的评价。真正与十足所展现的是徐飞老师最纯粹的一面。一个纯粹的读书人将书本看成自己的挚爱,恰如呼吸,它一定会联结着心肺,呼吸之间含着你的'气息、你的味道。同时,徐老师的读书又总是力图打通书与生活的通道,跳出书本的视野,与生活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结。
这本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阅读成全自己,是从价值论的角度揭示教师读书的意义;第二章在读书中学会读书,是从方法论的角度介绍了教师读书的策略;第三章专业阅读的眼光,体现出学科特点,介绍了语文学科的读书智慧;后三章是徐老师的读书随笔,来一次思想的远行是哲学、教育学经典著作的读书随笔,心灵修行的艺术是文学作品的读书随笔,且教且读是教学方面的读书随笔。整本书既有读书意义及方法的讲述,更有具体生动的读书示范,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更多的读书智慧。
徐老师读书,既有欣赏、接纳,也有批判、否定,但最重要的是要作用于生活。我很喜欢他的一个比喻读书如蚕。读过几本书,真不值得拿来说事,正如一只蚕吃掉几簸箕桑叶,是不值得炫耀的,关键还看吐出的丝是否白而长。评价读书人,不是看他读了多少本书,而是看他将书中的智慧转化了多少变成他生命的智慧。这段文字真是太精彩了!徐老师是一个纯粹的读书人,但他不是闭门读书;徐老师似乎是实用主义的读书取向,但他不会功利世俗。
柏拉图说: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而我认为,读书也是灵魂的自我谈话。读《读书,教师的第一修炼》这本书,我几乎是一口气读下来的,我听到了内心深处冰层碎裂的声音,我也像徐老师一样,在水波荡漾中看到了越来越清晰的自我。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9
在成功与家庭背景、种族民族、血统、财务状况,甚至是教育成果之间,绝对不存在任何研究意义上的相互关联,只有一个因素与成功相关联,那就是:态度。
所有生物活着都是为了生存,他们花费一整天本能的寻找食物和住所并逃避捕食者。人类有一个成功的本能,这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不同之处,他们希望获得成功,他们为成功而奋斗,如果你对自己的行为和表现设置很高的.期望,你自己也遵守,你就可以同学生一起完成任何事情。
两种期望:积极或高期望;消极或低期望。
积极与消极的期望,知道你可以,或无法实现什么?被称之为期望,期望就是你相信将会发生,或不会发生什么?
积极的期望:一个乐观主义者,相信无论你教谁或者无论你做什么,都能走向成功,获取得成就,如果你期望获得成功,你会不断的流行病意识到帮助你,获得成功的机会。
消极的期望:一个悲观的人会认为,不管你交什么,或者不论你怎么做,都没有什么效果,或真会失败,何必麻烦去做任何事,或者去教别人呢,如果你期望失败,你总是在不断寻找理由和证据来说明你为什么失败了。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0
这个月读了《做最棒的老师》一书,上面举了很多教育故事,对我的启发很大。这本书全方位地阐述了作为老师应有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课堂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把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
作为教师要注意教育的方法,当学生出现失误或对教师不尊重时,切忌简单,粗暴,冲动的“热处理”,而应控制自己的言行,用爱心去感化他们,使他们主动克服错误。这就需要向慈母一样将爱播进学生的心田。心理学还告诉我们:人际交往融洽、和谐是以真诚为前提的。“以心换心”以理解为桥梁。人与人之间便能得到思想感情的沟通。我们除了做好“严师”,“慈母”之外,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多接触,推心置腹的和学生交谈,成为学生的“挚友”。
总之,作为一名好教师必须以多种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做一名好老师,就应该做一个勤于思考的思想者、勇于创新的探索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育理想的追求者。作一名好老师,一定要“做有心人、做有益事、以宁静的心态脚踏实地的做事”;要有理想、有思想、有激情、很认真、多读书、会反思、有韧劲。我们应该不断实现专业自主,在实践中不断增长才干,使自己尽快成为高素质的教师,不仅是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工作有情趣,生活有品味,做人上境界。
启示一:每天都不断反思和总结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一个老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 + 反思”的成长公式。作为一名老师,想要自我完善、不断提升,就需要不断反思。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只有在反思中总结出规律和经验,才能不断的改进、不断的发展;只有在反思中提炼出精华和真理,才能不断地修炼自己、成为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教学反思是老师做的最多的也是最切实有效的反思活动。翻开杂志,打开网页,可以说每一个优秀的教师,成名的教师都有一个写教学反思的好习惯。可以说教学反思是一个优秀教师在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它一方面让我们在教学中的正确的行为予以肯定,不断的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又使我们自己找出在教学实践中与教学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相违背的做法,进行自我批评、自我改正、自我完善。教学反思使我们拒绝平庸,使我们的教学经验得以升华,使我们吐故纳新,每一天都是新的。
在实际过程中,我们写反思都是在查找教学的不足之处,总结经验教训,而在发现自己的优势,肯定一节课的亮点上花的功夫相对少了一点。同时,我们在反思时,往往写的都是教学反思,而忽略了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的反思。所以,对于平日里与学生接触时的一言一行,我们都要认真地、耐心地反思,从中找到某种教育规律。再者,我们进行教学反思往往仅仅满足于获得教学经验,而没有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所以,虽然做了好多年教师,偶尔也进行过教学反思,但创新方面是少之又少。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建议每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写教育日记让老师终身受益。”教育随笔,不是为了晋升职称而炮制的论文,也不是为了课题交差而拼凑的“成果”。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教学全纪录,没有居高临下的霸气,没有正襟危坐的俨然,没有煞有介事的虚假,没有耳提面命的烦闷。只需我们抓住一天中的一个火花,可以是上课,也可以是听课,也可以是网上,杂志上看到后的灵感。
启示二:教育的使命
“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地震中用生命诠释了教育使命的袁文婷老师用自己的行为震撼着活着的生命。“教师”这个职业真的不仅仅是一个换取劳动报酬的教书人,需要我们有灵魂的深度,思想的高度,这样才能做一个真正有责任的人。
我们不一定要做出多大的事业,但必然活到老,学到老,应该自觉地去做学问,有学问的人才更有自身的魅力。“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有自身魅力的老师才能让学生难以忘。教育的魅力就是用自己渊博的见识,独立的见解去感染学生。人们把教师比作’蜡炬成灰泪始干”,比作铺石路等。这些注定了这个职业需要我们要把爱心无私地风奉献,把我们的心血真诚的倾洒,充满爱心和具有责任意识是教师道德的精髓,只有用爱心在学生心中栽下一颗尊重和风险的幼苗,那么他们的生命中会成长起一颗崇高人格的参天大树。
启示三:允许学生犯错误
如果真要想和学生相处,就不要老拿大人的思想来衡量这帮孩子,毕竟他们还不是大人。他们的思维有时还很幼稚,还会做错很多事。所以有人说,你要允许学生犯错误,犯了错允许他们去改正,这样学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长。有时我们会犯这样的错误,上课迟到了,做错事情了,违反纪律了等等。这样恰恰相反,学生会因为你要求太严而产生抵触情绪,就像学生抵触父母一样,你不要说你是为他们好,其实有哪位家长笔试为自己的孩子好呢?但是他们的孩子还是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原因在于其实孩子不光是你的孩子,他更多的是以一个人的'形式存在的,因此,你要把他当人看,是人都会犯错误,你不能强迫他们按照你自己的意愿来做,有时甚至我们允许他犯错,因为犯错是为了下次不犯错。
有些学生在读书方面实在是不行,没有这个能力,比如曾经我们班有一个学生,一开始我希望他能够认真学习,按时交作业,所以每天督促他,可后来的事实让我觉得这根本就不现实,所以决定原谅他,就转变策略,告诉他:学习不好没关系,可品德一定要好,希望他不要触犯校纪校规,不要影响其他同学上课。
启示四:童心是师爱的源泉
李老师提出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心灵。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应该在任何方面都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老师当作朋友。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启示五:教师每天的必修课“五个一工程”
我最欣赏的是李老师无论多忙,每天都要进行的“五个一工程”: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个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书不少于一万字,写一篇教育日记。在我们看来,这需要何等的毅力啊!然而,李老师却不觉得需要什么“毅力”,他把这样艰巨的工作看成是自己的“需要”,而这种需要已经变成了习惯,就像每天需要刷牙洗脸的习惯。这一切的一切,李老师做得有滋有味,做出了成绩,并乐在其中
启示六:做有思想的老师
作为一名教师,仅有童心与爱心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要做一名有思想的老师。书中这样说到:只有个性才能造就个性,只有思想才能点燃思想。让没有思想的教师去培养富有创造性素质的一代新人,无异于缘木求鱼。仔细想来不无道理,回想从教几十年的自己,不正是缺乏思想吗?工作之余从未主动思考一天或几天来的工作,思考自己的课堂,思考自己的学生。在接受各级培训,听取专家讲座时,也只是习惯性的接受,很少主动去思考。近来,朱校长不断提起“做一名优雅的教师”,我想其第一步一定是要有思想,只有用思想才能提升教育的品质,只有有思想的教师才会培养出有思想的学生。“做有思想的教师”是应该深深根植在我的心中,甚至每一位教师的心中,成为一种信念和追求。
“做有思想的教师”,除了有思想,还必须要有一定的底气,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厚实的人文底蕴、没有创新的意识,那也只是一种空想。李镇西老师将“读书、教书、写书”视为他生活的全部内容。书中李老师将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杂志分类罗列出来,有古典类、文学类、教育类、人文类、杂志类,样样俱全。惊讶李老师哪来的那么多时间去读书,其实他早已养成“手不释卷”的习惯。回想自己,真是惭愧,每次总是以没时间为借口,放弃为自己充电。现如今,如火如荼的“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正在展开,我想自己应该以李老师为榜样,博览群书,开阔视野,提高素养,将阅读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之一。要想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就要勤于思考,勤于钻研,并且养成习惯,从中品尝思考阅读和写作的乐趣。付出多少汗水,才会收获多少果实!
“做最棒的老师”,是任何一个做教师的人的理想,可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棒的老师呢?对于老师,教学经验来自于与学生们零距离的交流与接触,而不是一堆一堆的大道理,一套一套的理论。试着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你会觉得教学原来是如此精彩!
总之,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我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教育是事业,而教师是职业。我们从事的是教师这一职业,担负的却是教育的责任。师与生之间,维系在一起的是爱,因而爱也就成为了教育永恒的主题。“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的爱,我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从事着教育这一事业,我们应该用童心、爱心、恒心去撑起这一工作,就要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1
寒假中的一天,陪女儿到书店去买书,买了一本xx老师的力作:《爱心与教育》,回家后仔细阅读品味,在读到其中反映xx老师心声的《xx老师》一文时,时时被xx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现摘录一些精彩的片段以自勉。
所谓“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敬仰的xx等老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xx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就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近。
我是为谁而工作?为同事的好评吗?为校长的表扬吗?为奖金吗?为职称吗?这些对我来说当然也重要(可见我也并未“脱俗”),但如果这些与学生的评价产生了冲突,我心灵的天平指针首先倾向于学生一边!在我看来,一个教师是否“最好”,第一应该看学生的评价,教师因学生而存在,我当然也是因我的学生而存在。
培养学生开放的思想——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一种高屋建瓴的文化视野,一种不畏权势的民主意识,一种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
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
老师的话说得多富有智慧和哲理啊,道出了他的心声,也说到了我的心坎上,它是我以后工作的航标灯,指明了我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2
高效能教师第一天就能很好的掌控大局,组织安排好课堂教学进程,并在第一周就建立教学的一致学、连贯性,井然有序的课堂是学生向往的。高效能教师会用最初的两周时间教导学生们如何在一致连贯的教学氛围中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课时少,与学生接触少,那么每节课的每分钟都很重要。提前做好课程的总体规划,每节课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在不断的沟通和磨合后,师生建立起一种可持久的相互信任的'关系。课堂的稳定性和学习环境的安全感,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高效能教师的三大特征:
1、对学生的成功抱有积极的期待;
2、是一位杰出的课堂管理者;
3、知道如何为学生掌握知识而设计课程。
教师的心态会对教学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对于第一点,如果教师对学生期望高,学生会得到积极的暗示,那么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往往会好运没有期望或期望值低的时候。至于课堂管理,在机房上课涉及到许多机房管理方面的问题,比如学生座位、机房卫生、开机关机、整理电脑桌等等。信息技术教师要想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就要学会控制课堂。至于对课程的掌握,书中提到三点:1、教师应该懂得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有目标或有标准地学习概念或技能;2、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懂得怎样传授教学内容,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或标准;3、教师应该明白如何并提供纠正行动,使学生能够熟悉概念或技能。
我想,无论是作为新教师还是已经教书多年的教师,都应该时时自省,不断提升自己。把教书不仅当成工作,还要从内心把自己定位成可以改变学生、影响学生人生的教育者。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3
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质。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文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作为教师,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与本学科相关的人文知识,如社会、心理、信息技术等,力求知识全面。只有自己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提高了,对教育教学工作才更加热心,态度才更加积极向上。
让绝大多数的老师感到比较头疼的就是如何处理后进生的问题,比较听话的还好,虽然完成质量不是很高,但至少作业还是能基本完成的,而对于作业经常拖拉不做的,我们一般采取的方法是一方面联系家长,让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另一方面就是和后进生谈话,刚开始还是能收到一定的效果的,但久而久之,家长听惯了孩子在学校的“不好表现”,也会对孩子失去信心,而孩子则会认为自己在老师的眼里就是一个差生,就更不想学习了。
作者克拉克也碰到了这样的情况:他的一个“问题”学生已经很多天没有交作业了,他马上想到了和他的家长联系,但都没能联系到。有一次总算联系到了,他就把这个不好的消息直截了当地告诉了这位学生的家长,想得到这位家长的支持。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家长听完了竟然说:“我孩子在家里也一向如此,你就将就一下吧”。这个回答真是让克拉克哭笑不得。也许是克拉克他自己认识到了自己和家长的交流方式有待改善,所以在另外一个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他改变了策略。他首先是耐着性子给这个家长拨通了电话,但与第一个学生的处理方法不同的是他没有直接向这位家长“告状”,而是向这位家长违心地说他的孩子这段时间表现得如何如何好,这位家长听了以后自然非常高兴,表示要老师对他的孩子一定继续严格要求,家长会极力配合。过了两天,克拉克再次拨通这位家长的电话,这一次向这位家长陈述了孩子这两天的不好的表现,家长当然非常气愤,当即表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回家一定批评教育自己的孩子。读完克拉克的处理方法,真是佩服他的别具匠心。回想自己平时的教育方式,也是把孩子的不好表现直截了当地告诉家长,而孩子表现好的方面就很少会去告之家长了。
刚开始看这本书时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书中所提的要求都让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说话先要讲礼貌、主动询问表关心、乘坐公车不吵闹、见到老师问声好,完成作业不拖延等这些不都是我们老师平时经常强调的吗?书中没有长篇累牍的大道理,有的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细节。真正开始对这本书感兴趣时是在寒假里,我又再次拜读了这本书,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这种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俗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好学生要靠老师的激励、引导、督促教育才能成功。作者克拉克先生从细微处着手,通过对55个教育细节的处理,创造出教育奇迹。作为成功的教育者,作者在书中并没有谈及如何教书、如何分析教材、如何准备教案,而更像是在谈论如何为人处事、待人接物。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例子,让读者感觉作者所描述的就在我们身边。书中讲述的创造奇迹的55个细节确实常常被人们忽略,而正是细节创造了奇迹,成就了辉煌。书中提倡对孩子要从小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一举一动中体现出尊重孩子、宽容孩子、赏识孩子,并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从生活中学习,从鼓励中学会自信、从宽容中学会耐心、从赞美中学会感激、从接纳中学会自爱、从赏识中学会行动、从分享中学会感激、从诚实中学会真理、从公平中学会正义、从关心中学会尊重、从保护中学会信任、从关爱中学会友善。
还记得去年任教六年级时,我也碰到过类似的学生,打电话给家长告诉她孩子经常不做作业,家长直接跟我说;“我管不了她,我都放弃她了,老师你也别管她了。”后来再打电话她就再也没接过。如果那时我也象克拉克先生一样,先让家长了解孩子优秀的一面,也许结果就不一样了。
事在人为,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处理方法会有不同的结果。优秀是教出来的,我们要给孩子营造一个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氛围,唤起他们的学习激情,让他们享受学习的快乐和成功。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我们的孩子会更优秀。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承担着“立人”责任的教育工作者应该静得下心来,学习,思考,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让自己徜徉在思想和知识的'海洋中,多一些书卷味儿,少一分铜臭气;多一分深邃,少一分浅薄;多一分高雅,少一分世俗。“多读方知书中味,勤写始觉笔有神。”因此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读书,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没有学习新的理念和方法,课堂将会变得那么空洞和无趣!一年来,我认真贯彻柳州市教师阅读年的精神和学校的读书活动方案,认真制定阅读计划。按照计划,我认真阅读了必读和推荐读的书目。我将一年来的具体做法心得总结如下:
一、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
每天坚持抽时间读书,认真做好笔记,每个月撰写600字读书笔记以及读书心得。通过读书,我学会了怎样正确地去引导教育孩子,读书使我再提起笔来写些什么,不再会觉得那是一件难事。我要做个真正的职业读书人,从书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再把这些营养输送给我的学生们。
二、积极参加学校的读书活动,丰富自己的读书生活
学校认真落实了读书活动方案,开展了丰富的读书活动。我积极参加学校的读书活动。这些活动分别有“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读书随笔”、“读书名言”、“读书与成就”的论坛活动、“讲述我的教育故事”、“阅读、工作、成长”演讲等主题活动。按照学校要求,我们每个月都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上传到学校的百果读书会上,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这种跨越空间的交流方式提高了我们教师学习的兴趣。
三、积极参加各项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外出读书活动,并且仔细倾听,认真做好笔记,及时记下点滴收获,按要求写一篇学习心得。提高自己的理论认识,并把这种知识运用到教学中去,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今天作为一名教师,对于教学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必须不断读书,才能做一个卓越智慧的教师,用新观念育出不同的人才,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工作,真正做一个享受教育的阳光教师!
高效能教师第一天就能很好的掌控大局,组织安排好课堂教学进程,并在第一周就建立教学的一致学、连贯性,井然有序的课堂是学生向往的。高效能教师会用最初的两周时间教导学生们如何在一致连贯的教学氛围中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课时少,与学生接触少,那么每节课的每分钟都很重要。提前做好课程的总体规划,每节课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在不断的沟通和磨合后,师生建立起一种可持久的相互信任的关系。课堂的稳定性和学习环境的安全感,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高效能教师的三大特征:
1、对学生的成功抱有积极的期待;
2、是一位杰出的课堂管理者;
3、知道如何为学生掌握知识而设计课程。
教师的心态会对教学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对于第一点,如果教师对学生期望高,学生会得到积极的暗示,那么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往往会好运没有期望或期望值低的时候。至于课堂管理,在机房上课涉及到许多机房管理方面的问题,比如学生座位、机房卫生、开机关机、整理电脑桌等等。信息技术教师要想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就要学会控制课堂。至于对课程的掌握,书中提到三点:1、教师应该懂得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有目标或有标准地学习概念或技能;2、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懂得怎样传授教学内容,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或标准;3、教师应该明白如何并提供纠正行动,使学生能够熟悉概念或技能。
我想,无论是作为新教师还是已经教书多年的教师,都应该时时自省,不断提升自己。把教书不仅当成工作,还要从内心把自己定位成可以改变学生、影响学生人生的教育者。
上学期寒假,教委办赠送每位老师《做卓越的教师》这本书。当我拿到这本书时,翻开书目,我就被吸引了,从目录上看,似乎是一本做卓越教师的秘籍。它涵盖了八项内容教师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做幸福的教师、做会育人的教师、做会上课的教师、做会写作的教师、做会当家长的教师每一个题目都让我让爱不释手,于是静下心来,慢慢翻阅、品味。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觉得是一千次一万次的心灵碰撞,也是一千次一万次的不断反思。书中一个个鲜活、有趣的事例,一个个哲理小故事,以及彭老师独特的个人见解,都让我不由得反思自我:反思自己过去的教学,反思自己是如何育人的,思考以后的努力方向。这本书犹如一盏明灯,指引且明确地告诉了我,如何当一名优秀班主任,就该做到书中的三心两解一关怀。下面我就三心谈谈自己的想法:
三心指的是爱心、童心、责任心。爱心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当代著名教育家、教育哲学家博士李镇西说:当一个好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夏丐尊先生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还有我觉得彭老师的一个见解真是让我打开眼界。我们每个老师都说自己爱学生,为学生好。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怎么爱?书里面的一点讲得很好,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尊重、关心与严格要求的统一。读到这里我反思了一下,我对大部分学生有尊重,但是严格要求似乎超过了关心。还有一种情况是对于比较有老师缘的学生会存在只有关心、尊重而没有严格要求,就是所谓的溺爱。想想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我们教学。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如我们班有一个学生被浓汤烫伤,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我很心疼这个学生。于是在他回校学习的日子,我对他关爱有加,告诉其他学生说课间玩耍时尽量不要碰到他受伤的地方(因为伤口还没好),导致后来学生如果不小心碰到他,他就跟同学吵,形成一种自我的行为习惯。还有考虑到他那么就没上课,于是就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辅导,可能是辅导过程中对他要求没有其他同学那么严格,导致让他觉得他有特殊待遇他犯错时,老师不会处理他。导致在后来对他的教育过程中觉得有点困难。也许这就是我那段时间对他太溺爱了。因此我觉得对学生的爱真的应该是尊重、关心与严格要求的统一啊!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4
从小到大,教过我的老师有不少,我从他们身上找到了诲人不倦的影子,找到了勤奋好学的影子,找到了循循善教的影子……这一个个温馨的画面,是多么美好,这些都是老师赐予的,感谢可亲可敬的老师!
在暑假里,我又读到了你,老师——《感恩老师》,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学生得救,女儿永失》,主要讲述了:事情发生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有一位老师正带领着班上五十九名学生参加活动。礼堂突然晃动起来,他立刻意识到发生了地震,马上招呼同学们躲在椅子下面。
几分钟过去了,地震暂时过去了。就这样五十九名学生奇迹般得救了,但是那位老师为了救学生,双手被坚硬的水泥划得鲜血淋漓,让人看得心疼。而这时,他还是赶紧往学校方向跑去,那是因为学校的两座教学楼的废墟下压着一千名学生,老师很着急,其中他的宝贝女儿也压在这片废墟中。刚开始他的女儿只是脚受了伤,由于缺乏大型吊车机械,暂时无法救援。后来,由于缺及没能及时得到救助,她的女儿最终离他而去。每次经过女儿被困的'废墟时,去抢救学生时,都会感觉一阵阵巨大的心痛袭来,这位老师为了学生,而放弃了女儿,真是尽职,真是伟大。
当女儿的遗体被“掏”出来的时候,这这个外表粗狂的坚强汉子,在目睹女儿遗体的那一刻,突然情绪失控、放声大哭、悲怆之情,令周围人潸然泪下。
他,就是北川县第一中学初一(六)班的班主任——刘宁,一个救出自己的学生,却永失女儿的教师!
大难来临之际,他用冷静和机智挽救了五十九条鲜活的生命;灾难发生后,在争分夺秒的救援过程中,他一心救助他人,自己的女儿却不幸遇难。刘宁,他的名字深深地印在我们心间!
读着读着,我想起了你——老师。那天中午,我们正在认真写作业,校长突然从前门走进来,在讲台桌前谈论事情。从你们的谈话声中,我们可以清楚的听到,校长对您说:“让二班和我们一班一起上课。”但您坚决不肯,她说:“学生太多了,上课就不能个个都照顾得到,这样不利于他们的学习。”我们听了也摇摇头,心里都不同意。校长老师最终哟不过,看了看我们也只好无奈地走了。校长走后,语文老师对我们说:“其实,不愿意合班,只是希望可以多关注你们每一个人,让你们得到更好地发展。”我们听了这句话,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动!这就是你,老师!。
这就是你,老师!你是最真、最善、最美的种子。你在我们心田播种后,它就发芽,开出爱心之花,结出智慧之果,而我们的人生也将由此进入与众不同的新世界。感谢你,老师!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5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所以,读书吧,老师们!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看着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平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只有8小时,而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还要时常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级的环境布置,完成大队部的工作等等,已经是有点应接不暇,更何况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搞科研;晚上回到家还要忙着家中琐碎的事情。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当在自己所教学的语文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读《给教师的建议》,我想对自己及老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读书笔记是人们在读书时为帮助记忆而写的一种应用文体。
自古以来,我国的文人、学者都很重视做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既是消化书本知识的有效手段,又可以积累有用的材料,训练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前人写的读书笔记,想谈三种写法。一种叫“提要钩玄”,一种叫“采花酿蜜”,一种叫“开山铸铜”。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6
寒假中的一天,陪女儿到书店去买书,买了一本xx老师的力作:《爱心与教育》,回家后仔细阅读品味,在读到其中反映xx老师心声的《xx老师》一文时,时时被xx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现摘录一些精彩的片段以自勉。
所谓“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敬仰的xx等老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xx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就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近。
我是为谁而工作?为同事的好评吗?为校长的表扬吗?为奖金吗?为职称吗?这些对我来说当然也重要(可见我也并未“脱俗”),但如果这些与学生的评价产生了冲突,我心灵的天平指针首先倾向于学生一边!在我看来,一个教师是否“最好”,第一应该看学生的评价,教师因学生而存在,我当然也是因我的学生而存在。
培养学生开放的思想——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一种高屋建瓴的文化视野,一种不畏权势的民主意识,一种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
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
老师的话说得多富有智慧和哲理啊,道出了他的心声,也说到了我的心坎上,它是我以后工作的航标灯,指明了我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7
作为教师,要想永远胜任,就要不断地学习新知、更新教学方法及教学观念。今年寒假,学校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本《如何成为高效能教师》的书。看了目录,感觉颇具诱惑力:A。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能教师(成功的教师必须了解和实践高效能教师的三大特质);B。第一特质:积极期望(高效能教师对学生的成功抱有积极的期望);C。第二特质:课堂管理(高效能教师是一个优秀的课堂管理者);D。第三特质:掌握课堂(高效能教师知道如何设计课程来帮助学生进步);E。全新的理解:从高效能教师成长为教师领袖(孜孜不倦地学习成长的教师最终会成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这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
我虽不是什么成功教师,但是我也想成为一名高效能的教师,因为我也想具备高效能教师的特质:对学生的成功抱有积极的期望、做一个优秀的课堂管理者、想知道如何更合理的设计课程来帮助学生进步。
读了《如何成为高效能教师》,我更明确了需要努力的方向:高效能的课堂上,要的是老师的尽心尽智而不是大声叫嚷、发号施令,更不要打扰学生的自主学习。
一个人接受教育的最重要的一天是开学第一天,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学生们希望明确自己现在学的是什么,将要学什么。在这点上,他们不希望有任何的惊喜混乱。所以开学第一课我们不必忙着讲新课,而是应该细细地与学生们熟悉本学期的教材,让学生们都知道,这一学期,我们要学些什么。接下来的一到两周里我们应教导学生们如何在学习过程中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学生比我们教师更向往一个井然有序的课堂。
对于我们教师,营造高效能的课堂首先要认真备课,尤其是备学生。如果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就大打折扣,高效课堂无从谈起,教师备好课就传递给期待学生成功的信息,这也是高效课堂的必备信念。其次,要认真设计好课堂教学,诸如讲解、阐发、提问、演练之类的教学活动等,都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做到难易结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另外,要加强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立足于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互动,从而达到高效课堂这一最终目标。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尽管中美国情有别,教学有异,但教育的基本原则不变教书育人。因此,我们从书中借鉴精华,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实现高校课堂,则是益生益师之事,何乐而不为?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8
作为教师,要想永远胜任,就要不断地学习新知、更新教学方法及教学观念。今年寒假,学校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本《如何成为高效能教师》的书。看了目录,感觉颇具诱惑力:
A、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能教师(成功的教师必须了解和实践高效能教师的三大特质);
B、第一特质:积极期望(高效能教师对学生的成功抱有积极的期望);
C、第二特质:课堂管理(高效能教师是一个优秀的课堂管理者);
D、第三特质:掌握课堂(高效能教师知道如何设计课程来帮助学生进步);
E、全新的理解:从高效能教师成长为教师领袖(孜孜不倦地学习成长的教师最终会成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
这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
我虽不是什么成功教师,但是我也想成为一名高效能的教师,因为我也想具备高效能教师的特质:对学生的成功抱有积极的期望、做一个优秀的课堂管理者、想知道如何更合理的设计课程来帮助学生进步。
读了《如何成为高效能教师》,我更明确了需要努力的方向:高效能的课堂上,要的是老师的尽心尽智而不是大声叫嚷、发号施令,更不要打扰学生的自主学习。
一个人接受教育的最重要的一天是开学第一天,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学生们希望明确自己现在学的是什么,将要学什么。在这点上,他们不希望有任何的惊喜混乱。所以开学第一课我们不必忙着讲新课,而是应该细细地与学生们熟悉本学期的教材,让学生们都知道,这一学期,我们要学些什么。接下来的一到两周里我们应教导学生们如何在学习过程中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学生比我们教师更向往一个井然有序的课堂。
对于我们教师,营造高效能的课堂首先要认真备课,尤其是备学生。如果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就大打折扣,高效课堂无从谈起,教师备好课就传递给期待学生成功的信息,这也是高效课堂的必备信念。其次,要认真设计好课堂教学,诸如讲解、阐发、提问、演练之类的教学活动等,都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做到难易结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另外,要加强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立足于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互动,从而达到高效课堂这一最终目标。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尽管中美国情有别,教学有异,但教育的基本原则不变教书育人。因此,我们从书中借鉴精华,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实现高校课堂,则是益生益师之事,何乐而不为?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9
我很庆幸自我是一名教师,因为教师这个职业能够获得千万人的信任,拥有千百人的爱戴,因为教师能够真正体验到人生历程中最宝贵的真情。
十年的教学生涯,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让我体味到了当教师的崇高,也让我领悟到了作为教师的成功的真谛――走近书本,就是完善生命。教师的快乐,来自读书。
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学相长”、“诲人不倦”为乐,最后让他的“仁政”思想得以传承;孟子以“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为原则,因材施教,最后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为理念,学以致用,锲而不舍;韩愈以“业精于勤”、“师意不师辞”为宗旨,著《师说》,驳“道统”;还有柏拉图用“音乐是求心灵的美善”的教育思想,写了著名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从“理论理性”的学说出发,提出了“文雅”之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更是资料丰富,高瞻远瞩;而杜威的学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更加前卫;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更是“心灵的'艺术”。还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镇西、魏书生等等。这些教育家,他们在教育工作中的研究与发现,让他们获得了最大的成功与快乐,而这正是他们走近学生所获得的硕果。读了这些理论著作以后,我的心更加透彻了,因为对这些经验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学生,让我更自觉地去研究我的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寻找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从而把学生的纯真的心灵开启,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每当接到学生的喜报时,或者看到学生的进步时,我就有一种收获硕果的快慰。个性是在课堂中,我常与学生一齐做同样的事,
甚至是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比如我的倾情的示范朗读,我的感情丰富的下水文,都赢得了学生热烈的掌声,也拉近了我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距离。
虽然此刻的我还如此渺小,缺乏陶行知先生那种拼命的工作热情,没有苏霍姆林斯基的那种敏锐的眼光,更没有孔子的聪慧心智,但我已尝到了教书育人工作中的真谛!读书是一种精神上的陶冶。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20
作为教师,要想永远胜任,就要不断地学习新知、更新教学方法及教学观念。今年寒假,学校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本《如何成为高效能教师》的书。看了目录,感觉颇具诱惑力:A。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能教师(成功的教师必须了解和实践高效能教师的三大特质);B。第一特质:积极期望(高效能教师对学生的成功抱有积极的期望);C。第二特质:课堂管理(高效能教师是一个优秀的课堂管理者);D。第三特质:掌握课堂(高效能教师知道如何设计课程来帮助学生进步);E。全新的理解:从高效能教师成长为教师领袖(孜孜不倦地学习成长的教师最终会成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这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
我虽不是什么成功教师,但是我也想成为一名高效能的教师,因为我也想具备高效能教师的特质:对学生的成功抱有积极的期望、做一个优秀的课堂管理者、想知道如何更合理的设计课程来帮助学生进步。
读了《如何成为高效能教师》,我更明确了需要努力的方向:高效能的课堂上,要的是老师的尽心尽智而不是大声叫嚷、发号施令,更不要打扰学生的自主学习。
一个人接受教育的最重要的一天是开学第一天,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学生们希望明确自己现在学的是什么,将要学什么。在这点上,他们不希望有任何的惊喜混乱。所以开学第一课我们不必忙着讲新课,而是应该细细地与学生们熟悉本学期的教材,让学生们都知道,这一学期,我们要学些什么。接下来的一到两周里我们应教导学生们如何在学习过程中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学生比我们教师更向往一个井然有序的课堂。
对于我们教师,营造高效能的课堂首先要认真备课,尤其是备学生。如果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就大打折扣,高效课堂无从谈起,教师备好课就传递给期待学生成功的信息,这也是高效课堂的必备信念。其次,要认真设计好课堂教学,诸如讲解、阐发、提问、演练之类的教学活动等,都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做到难易结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另外,要加强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立足于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互动,从而达到高效课堂这一最终目标。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尽管中美国情有别,教学有异,但教育的基本原则不变教书育人。因此,我们从书中借鉴精华,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实现高校课堂,则是益生益师之事,何乐而不为?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21
当你是为了解惑求知而去读书,经常能体验到一种与智者谈话的乐趣;当一种新的观点或理论出现时,会使人感觉到眼前突然一亮;当长久的困惑一旦得到解决,便像走出了漫长的黑暗的隧道,一切都豁然开朗了。在上学的时候就看过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却没有多大的见解。而工作以后,再次翻阅,能从中产生些共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么观察就是思考和识记知识之母。曾经翻过一位学生的英语书,写满了规律和语法,问他,都会吗?孩子摇摇头。其实,对于新授的东西,应该先让学生自己去探寻和发现,如果强塞给学生,那么他将永远都记不住。比如在教学生学习序数词时,对于基数词如何变成序数词,我怕学生会弄不清楚,原来打算,直接告诉他们变化规则,当上课临讲到这个的时候,我突然改变了主意,除了特殊的第一,第二,第三,其余的变化类型我各举了个例子,孩子们很快的发现了规律,将剩下的基数词换成了序数词。在稍微掌握了变化规则时,趁热打铁,让他们自己总结规律。如此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的东西,往往会记得更深刻。因为,这些东西是他们自己通过寻找后而掌握的。用同样的方法,讲了动词过去式加—ed的读音,学生掌握的也很好。
作为教师,积累和反思更能提高教师的创造力。比如,根据单词的音节教学生拼读单词,效果的确很好,而在学生用音节拼读法学习完单词后,当堂课就让学生根据老师的发音,默写出单词,既让学生反馈了刚学的内容,同时也减轻了学生背单词的痛苦,更能让那些不
爱背单词的学生没偷懒的机会。又或者,以猜单词的方式,告诉学生该单词由几个字母组成,含有什么字母,既反馈了学生的单词读音,同时又奠定了学生记单词的基础,如此一来,学生背单词就轻松容易多了。
读书让人变得聪慧,变得坚韧,变得成熟。读书,给我带来思考,更多的是收获。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22
生命需要阳光,其实心态更需要阳光。
我们认识的人越来越多,真正的朋友却越来越少;我们的沟通工具越来越多,但是心灵的沟通越来越少……其实这一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心态出了问题。
阳光心态是一种积极、宽容、感恩、乐观和自信的心智模式。
心态决定自己的人生高度,竭尽全力,充分发挥你的潜能,开放你的心态,生活没有固定的模式,积极主动,化不满为灵感,心灵的富有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给自己一枚快乐的钥匙,快乐是一种角度,愉快的接纳自己,抱怨不好,是因为不知道还有更坏,即使有一万条苦闷的理由,也要有一颗快乐的心。
相信自己,世界因你而美丽,命运由自己不由天,敢和强者竞争,成为强中强。
这些思想能让人学会调整、改变和驾驭自己的心态,避开心理误区,以积极,的`心态应对人生一切的艰难险阻,改变人生的现状,创造崭新的生活,成为真正主宰自己命运的人。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23
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质。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文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作为教师,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与本学科相关的人文知识,如社会、心理、信息技术等,力求知识全面。只有自己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提高了,对教育教学工作才更加热心,态度才更加积极向上。
让绝大多数的老师感到比较头疼的就是如何处理后进生的问题,比较听话的还好,虽然完成质量不是很高,但至少作业还是能基本完成的,而对于作业经常拖拉不做的,我们一般采取的方法是一方面联系家长,让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另一方面就是和后进生谈话,刚开始还是能收到一定的效果的,但久而久之,家长听惯了孩子在学校的“不好表现”,也会对孩子失去信心,而孩子则会认为自己在老师的眼里就是一个差生,就更不想学习了。
作者克拉克也碰到了这样的情况:他的一个“问题”学生已经很多天没有交作业了,他马上想到了和他的家长联系,但都没能联系到。有一次总算联系到了,他就把这个不好的消息直截了当地告诉了这位学生的家长,想得到这位家长的支持。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家长听完了竟然说:“我孩子在家里也一向如此,你就将就一下吧”。这个回答真是让克拉克哭笑不得。也许是克拉克他自己认识到了自己和家长的交流方式有待改善,所以在另外一个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他改变了策略。他首先是耐着性子给这个家长拨通了电话,但与第一个学生的处理方法不同的是他没有直接向这位家长“告状”,而是向这位家长违心地说他的孩子这段时间表现得如何如何好,这位家长听了以后自然非常高兴,表示要老师对他的孩子一定继续严格要求,家长会极力配合。过了两天,克拉克再次拨通这位家长的电话,这一次向这位家长陈述了孩子这两天的不好的表现,家长当然非常气愤,当即表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回家一定批评教育自己的孩子。读完克拉克的处理方法,真是佩服他的别具匠心。回想自己平时的教育方式,也是把孩子的不好表现直截了当地告诉家长,而孩子表现好的方面就很少会去告之家长了。
刚开始看这本书时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书中所提的要求都让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说话先要讲礼貌、主动询问表关心、乘坐公车不吵闹、见到老师问声好,完成作业不拖延等这些不都是我们老师平时经常强调的吗?书中没有长篇累牍的大道理,有的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细节。真正开始对这本书感兴趣时是在寒假里,我又再次拜读了这本书,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这种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俗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好学生要靠老师的激励、引导、督促教育才能成功。作者克拉克先生从细微处着手,通过对55个教育细节的处理,创造出教育奇迹。作为成功的教育者,作者在书中并没有谈及如何教书、如何分析教材、如何准备教案,而更像是在谈论如何为人处事、待人接物。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例子,让读者感觉作者所描述的就在我们身边。书中讲述的创造奇迹的55个细节确实常常被人们忽略,而正是细节创造了奇迹,成就了辉煌。书中提倡对孩子要从小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一举一动中体现出尊重孩子、宽容孩子、赏识孩子,并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从生活中学习,从鼓励中学会自信、从宽容中学会耐心、从赞美中学会感激、从接纳中学会自爱、从赏识中学会行动、从分享中学会感激、从诚实中学会真理、从公平中学会正义、从关心中学会尊重、从保护中学会信任、从关爱中学会友善。
还记得去年任教六年级时,我也碰到过类似的学生,打电话给家长告诉她孩子经常不做作业,家长直接跟我说;“我管不了她,我都放弃她了,老师你也别管她了。”后来再打电话她就再也没接过。如果那时我也象克拉克先生一样,先让家长了解孩子优秀的一面,也许结果就不一样了。
事在人为,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处理方法会有不同的结果。优秀是教出来的,我们要给孩子营造一个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氛围,唤起他们的学习激情,让他们享受学习的快乐和成功。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我们的孩子会更优秀。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承担着“立人”责任的教育工作者应该静得下心来,学习,思考,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让自己徜徉在思想和知识的海洋中,多一些书卷味儿,少一分铜臭气;多一分深邃,少一分浅薄;多一分高雅,少一分世俗。“多读方知书中味,勤写始觉笔有神。”因此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读书,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没有学习新的理念和方法,课堂将会变得那么空洞和无趣!一年来,我认真贯彻柳州市教师阅读年的精神和学校的读书活动方案,认真制定阅读计划。按照计划,我认真阅读了必读和推荐读的书目。我将一年来的具体做法心得总结如下:
一、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
每天坚持抽时间读书,认真做好笔记,每个月撰写600字读书笔记以及读书心得。通过读书,我学会了怎样正确地去引导教育孩子,读书使我再提起笔来写些什么,不再会觉得那是一件难事。我要做个真正的职业读书人,从书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再把这些营养输送给我的'学生们。
二、积极参加学校的读书活动,丰富自己的读书生活
学校认真落实了读书活动方案,开展了丰富的读书活动。我积极参加学校的读书活动。这些活动分别有“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读书随笔”、“读书名言”、“读书与成就”的论坛活动、“讲述我的教育故事”、“阅读、工作、成长”演讲等主题活动。按照学校要求,我们每个月都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上传到学校的百果读书会上,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这种跨越空间的交流方式提高了我们教师学习的兴趣。
三、积极参加各项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外出读书活动,并且仔细倾听,认真做好笔记,及时记下点滴收获,按要求写一篇学习心得。提高自己的理论认识,并把这种知识运用到教学中去,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今天作为一名教师,对于教学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必须不断读书,才能做一个卓越智慧的教师,用新观念育出不同的人才,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工作,真正做一个享受教育的阳光教师!
高效能教师第一天就能很好的掌控大局,组织安排好课堂教学进程,并在第一周就建立教学的一致学、连贯性,井然有序的课堂是学生向往的。高效能教师会用最初的两周时间教导学生们如何在一致连贯的教学氛围中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课时少,与学生接触少,那么每节课的每分钟都很重要。提前做好课程的总体规划,每节课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在不断的沟通和磨合后,师生建立起一种可持久的相互信任的关系。课堂的稳定性和学习环境的安全感,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高效能教师的三大特征:
1、对学生的成功抱有积极的期待;
2、是一位杰出的课堂管理者;
3、知道如何为学生掌握知识而设计课程。
教师的心态会对教学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对于第一点,如果教师对学生期望高,学生会得到积极的暗示,那么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往往会好运没有期望或期望值低的时候。至于课堂管理,在机房上课涉及到许多机房管理方面的问题,比如学生座位、机房卫生、开机关机、整理电脑桌等等。信息技术教师要想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就要学会控制课堂。至于对课程的掌握,书中提到三点:1、教师应该懂得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有目标或有标准地学习概念或技能;2、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懂得怎样传授教学内容,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或标准;3、教师应该明白如何并提供纠正行动,使学生能够熟悉概念或技能。
我想,无论是作为新教师还是已经教书多年的教师,都应该时时自省,不断提升自己。把教书不仅当成工作,还要从内心把自己定位成可以改变学生、影响学生人生的教育者。
上学期寒假,教委办赠送每位老师《做卓越的教师》这本书。当我拿到这本书时,翻开书目,我就被吸引了,从目录上看,似乎是一本做卓越教师的秘籍。它涵盖了八项内容教师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做幸福的教师、做会育人的教师、做会上课的教师、做会写作的教师、做会当家长的教师每一个题目都让我让爱不释手,于是静下心来,慢慢翻阅、品味。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觉得是一千次一万次的心灵碰撞,也是一千次一万次的不断反思。书中一个个鲜活、有趣的事例,一个个哲理小故事,以及彭老师独特的个人见解,都让我不由得反思自我:反思自己过去的教学,反思自己是如何育人的,思考以后的努力方向。这本书犹如一盏明灯,指引且明确地告诉了我,如何当一名优秀班主任,就该做到书中的三心两解一关怀。下面我就三心谈谈自己的想法:
三心指的是爱心、童心、责任心。爱心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当代著名教育家、教育哲学家博士李镇西说:当一个好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夏丐尊先生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还有我觉得彭老师的一个见解真是让我打开眼界。我们每个老师都说自己爱学生,为学生好。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怎么爱?书里面的一点讲得很好,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尊重、关心与严格要求的统一。读到这里我反思了一下,我对大部分学生有尊重,但是严格要求似乎超过了关心。还有一种情况是对于比较有老师缘的学生会存在只有关心、尊重而没有严格要求,就是所谓的溺爱。想想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我们教学。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如我们班有一个学生被浓汤烫伤,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我很心疼这个学生。于是在他回校学习的日子,我对他关爱有加,告诉其他学生说课间玩耍时尽量不要碰到他受伤的地方(因为伤口还没好),导致后来学生如果不小心碰到他,他就跟同学吵,形成一种自我的行为习惯。还有考虑到他那么就没上课,于是就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辅导,可能是辅导过程中对他要求没有其他同学那么严格,导致让他觉得他有特殊待遇他犯错时,老师不会处理他。导致在后来对他的教育过程中觉得有点困难。也许这就是我那段时间对他太溺爱了。因此我觉得对学生的爱真的应该是尊重、关心与严格要求的统一啊!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24
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因为教师这个职业能够获得千万人的信任,拥有千百人的爱戴,因为教师能够真正体验到人生历程中最宝贵的真情。三十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让我体味到了当教师的崇高,也体会到了作为教师的崇高与快乐!
在这个暑假中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以后,我的心更加透彻了,因为对这些经验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学生,让我更自觉地去研究我的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寻找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从而把学生的纯真的心灵开启,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每当接到学生的喜报时,或者看到学生的进步时,我就有一种收获硕果的快慰。特别是在课堂中,我常与学生一齐做同样的事,甚至是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都赢得了学生热烈的掌声,也拉近了我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距离。虽然我年纪大了,但仍有拼命的工作热情,我已尝到了教书育人工作中的甜头,生活中以获得了充实与满足。我想,我会让这份快乐延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具有高尚的的师德,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教师自我也才能从中体会到自身的崇高所在。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由此看来,我作为教师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完美的心理品质,我们当教师的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特别是在学习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后,我也曾刻意仿效,在班上定下“规矩”:凡是老师或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就要当场表演一个节目,没想到这一举措竟然让我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威信。在教学中,我有意或无意中出了这个那个错,学生都会及时地为我指出,我也自觉“遵规守章”,每次都认真的为学生朗诵一首诗。这样的“惩罚”却博得了学生的欢心,不仅仅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班级学习的'气氛也极为浓厚。也许,这正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近几年来,我因此收到学生许多贺年卡,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教师的成功,来自学生,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就认识教师是什么?要教好自我的学生,首先务必认识学生是什么?答案是显然的: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实这不只是学生就应学会的,更就应是我们教师要学会的!
我觉得,作为一位教师,首先务必做到:
一、说到做到,从不失信;
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三、尊重学生,一视同仁;
四、讲求效率,仔细认真;
五、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六、精读细讲,教学相长。
我觉得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难”。只要我们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必须会实现理想的。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25
寒假中的一天,陪女儿到书店去买书,买了一本xx老师的力作:《爱心与教育》,回家后仔细阅读品味,在读到其中反映xx老师心声的《xx老师》一文时,时时被xx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现摘录一些精彩的片段以自勉。
所谓“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敬仰的xx等老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xx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就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近。
我是为谁而工作?为同事的好评吗?为校长的表扬吗?为奖金吗?为职称吗?这些对我来说当然也重要(可见我也并未“脱俗”),但如果这些与学生的评价产生了冲突,我心灵的天平指针首先倾向于学生一边!在我看来,一个教师是否“最好”,第一应该看学生的评价,教师因学生而存在,我当然也是因我的学生而存在。
培养学生开放的思想——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一种高屋建瓴的文化视野,一种不畏权势的民主意识,一种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
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
老师的话说得多富有智慧和哲理啊,道出了他的心声,也说到了我的心坎上,它是我以后工作的航标灯,指明了我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优秀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26
生命需要阳光,其实心态更需要阳光。
我们认识的人越来越多,真正的朋友却越来越少;我们的沟通工具越来越多,但是心灵的沟通越来越少……其实这一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心态出了问题。
阳光心态是一种积极、宽容、感恩、乐观和自信的心智模式。
心态决定自己的人生高度,竭尽全力,充分发挥你的潜能,开放你的心态,生活没有固定的模式,积极主动,化不满为灵感,心灵的富有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给自己一枚快乐的钥匙,快乐是一种角度,愉快的'接纳自己,抱怨不好,是因为不知道还有更坏,即使有一万条苦闷的理由,也要有一颗快乐的心。
相信自己,世界因你而美丽,命运由自己不由天,敢和强者竞争,成为强中强。
这些思想能让人学会调整、改变和驾驭自己的心态,避开心理误区,以积极,的心态应对人生一切的艰难险阻,改变人生的现状,创造崭新的生活,成为真正主宰自己命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