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2024/07/08心得体会

西西文学整理的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1

10月的北京,秋高气爽。20xx年10月14日至10月19日我非常幸运地成为清华大学—司法系统领导干部管理创新与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的一员,心中感受无以言表。首先要感激领导的关爱,给我们机会参加培训,让实现自己上个世纪的夙愿和梦想――走进清华园踏在清华校园的路上,看到清华的草草木木,呼吸到清华空气,感受到清华气息,这是何等的惬意和自豪。我们怀着朝圣和虔诚之心,带着希望和梦想走进了梦寐以求的清华园。来到清华的时候,第一个印象是她的大,纵横交错的道路尽管很直接,可是照样让我感受到复杂以致迷失方向。

但是,我并不急切地想从这迷失中走出,反倒是奢望可以沉醉在这迷失之中,那样我就可以随我的心性自由的在清华园中漫步。当二校门的一次映入我的眼帘的时候,一种庄严而美丽的情调在我的心中浮现滋长。我想起了我的孩子,那些和她一起在日影和月光下做着关于理想的作业的可爱的孩子;想到了我的同事,那些为伟大的戒毒事业兢兢工作的同事;我想到了领导的谆谆教诲和嘱托;我想起了在风中飘着苍发的母亲……

心中终究为自己能够来到这里“朝拜”一回感到庆幸。仿佛看到朱自清先生孤瘦的背影,还有闻一多那坚毅的目光;似乎感受到在清华的河流中流淌着一种曾经被大家忽视的血液,一种曾经被人们轻视的韵律。

当我转过二校门,看见大礼堂和清华学堂的时候,心中有一股热流。这些就是清华最初的发源,是清华的原本所在。看到清华最初的建筑,我第一次懂得了什么是建筑艺术,懂得了建筑可以这样表现美。融合了古罗马和古希腊风格的大礼堂,古朴而又不乏现代味道的清华学堂,在我心中,它们不仅仅是建筑,更是承载历史,记录清华辉煌过去的“化石”。更有大草坪前面的日冕,“行胜于言”,四个最代表清华风格的苍劲有力的字,时刻提醒着清华人为人处事的原则。正是这句话,使我来到了清华,我也相信它还会影响我的一生。激励我在以后的人生历程中注重扎实的走好每一步。

在清华学习的五天时间里,每天课程都安排得很满,白天全天的课,有时晚上也有课,虽然有点辛苦,但并不觉得学习疲劳,而感到是一种快乐和享受,每位教授上的每一节课,几乎都是绝妙精彩的课程。这次培训班的课程,涉及领域宽广,有当前宏观经济、领导科学与执行力、公共管理、依法行政、国学智慧、心理调试。为我们授课的老师多为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们有的幽默风趣,有的特立独行,有的深刻丰富,他们渊博的知识,认真负责的态度,敏捷的思维,以及学者特有的人格魅力,令我从中感悟颇多;他们博大精深的理念,高屋建瓴的评论,切中要害的分析,极富个性的'教学,使我的心灵为之一振,耳目为之一新。

清华的魅力不仅体现在她的建筑上,更体现在清华的精神上。清华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集中、简练的表述应当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它借用古训以凝练的语言表述了清华人基本的宇宙观和人生哲学,是使清华人保持其凝聚力和团结向上的精神力量的重要源泉。

缘起于1914年11月10日,梁启超先生来清华发表以《君子》为题的演说。梁先生以《周易》乾、坤两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中心内容,激励清华学子崇德修业,发奋图强,无论求学治业,都要坚忍刚毅,不屈不挠,不能见利而进,见难而退。待人接物,要宽宏大量,责己严,责人宽。这些内容在今天仍然是那么震撼人心。以王鞑的“我愿以身许国”、“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强盛才是我真正的追求”为代表爱国主义精神;以“行胜于言”为重要内涵的严谨求实的学风;以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社会进步,努力建设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为奋斗目标的追求卓越的世界眼光。无不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它开启了我们前所未有的视野,使我们浮躁心灵得到从未有洗涤和净化。

短短五天培训,我们一步步地记住了“水木清华”这四个字,也慢慢地读懂了它,慢慢的品味其中的诗意。我明白清华人的诗不是风花雪月,荷塘依旧,可是它的意象已经不再是那亭亭如舞女的裙的荷叶和那淡淡的月色,它已经变得更加绚烂;清华的歌声也不再是曾经那些哑哑的木吉他声,它已经变得更加精致。因为清华是扎实的,是理性的,它的箴言是“行胜于言”。清华的诗意在那些穿梭的人影中,在校园中那些被匆匆摇响的自行车铃声中,在那些深夜中不熄的灯光中。

打开笔记,仿佛又听到了清华教授们紧扣心灵的讲解,再次和大师发生了心灵的碰撞。知识的力量是无尽的,我不虚此行……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2

九月,秋高气爽的季节;九月,硕果累累的季节。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季节,我有幸被湘潭网络学院推荐,经市委组织部同意,被选派到清华大学参加“20xx年县域干部创新社会治理专题培训班”。虽然培训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五天,但是本次清华之行对于我整个人生都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本次培训班的背景是清华大学依托百年教育资源的积累,本着“教育服务社会”的理念,以“传播知识、消除贫困”为宗旨,由继续教育学院发起,自筹资金启动了教育扶贫工作。该工作是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帮扶对象,通过在当地建立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站或面授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清华大学优质的教育与培训资源无偿输送给贫困地区。而我市市委组织部因常年与清华大学的良好的关系,因此每月都获得去清华大学参加面授课程的名额,这便是我市每月都选派干部去清华学习的缘由。

清华大学,非常高大上的几个字眼,它的名气吸引无数的学子膜拜,不仅仅是因为它校园的美丽,更是因为它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巨大影响力。它培养了一大批的优秀人才,成为了一流的知识殿堂,因而变成了中国广大学子心中的一个图腾。遥想自己高考当年,清华,那是一个梦,是无数学子寒窗苦读的的动力,也是绝大多数学子可望不可及的一个梦。能够考上清华大学的人必是高考中的佼佼者,是广大学子中的精英,是人中龙凤,其它绝大多数人看着这些人只能望洋兴叹,技不如人,只能就读其它大学,而清华,变成了一种奢望,成为人生中的遗憾。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3

学习期间,我们深深感受到,无论是坐在安静的课堂还是徜徉在美丽的校园,所到之处无不渗透和折射着浓浓的清华文化和清华精神;不管是聆听教授们授课还是路遇行色匆匆的学子,无不体现着清华人的严谨和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清芬挺秀、华夏增辉”的清华风采、“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百年校训、“行胜于言”的清华校风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无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清华人”成为国家栋梁,社会英才。清华人之所以长期蜚声中外,就是在于这不竭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精神。我想这便是清华魅力所在,给人以心灵的震撼,给人以行动的力量,给人以前进的勇气,给人以成功的信心。对我工作的启迪主要有:

一是工作中要有激情与思想。只要生命在激情就在,做到激情不老,务实肯干,积极进取,在现实生活的'土壤中找到自己的生长点,并以自己的成长影响周围你我他。

二是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和声音表达自己的理念,与全校师生共同开启学校美好远景,提升感召力。把握机遇,质疑现状,促进合作团结,更新学校。关注收获,培养后继人才。

三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四是建设健康校园文化。文化是无形的,形成良好的学校文化是管理的最高境界,良好的学校文化比说教更有效。校园富有朝气,让教职工有充分的更高的期望,改变学校面貌,改变其价值追求,改变一个学生更高的理想和人生目标。让师生更添智慧,适应学生,学生才能适应教育,适合学生的教育更会符合目标性,符合规律性。学校更具美感,员工非常和谐,即善待师生,崇尚宽容,善于妥协,学会善待,追求高尚,淡薄名利。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4

清华大学是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最高学府之一,能在这所百年名校参加领导干部培训班,我倍感荣幸,倍加珍惜。行前,我曾跟领导说:“出门旅游我可以放弃,但到清华学习我不愿放弃,因为这很可能是我一生中接触最高学府的唯一机会”。更令人难忘的是,在清华学习期间,我接到通知,经过笔试、面试、体检、政审,我将调到省委办公厅工作,由此我对清华的感情自然又深了一层。清华大学的短暂学习,受益非浅、体会颇多,是我一生中难得的财富,也对我在新单位新岗位、开展新工作注入新能量。

清华大学果然与众不同,名不虚传。在这里,没有枯燥、呆板的教学,更多地感受到清华的人文氛围、深厚的道德底蕴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报国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特别是崔国文教授激情澎湃的开学典礼讲话,使我深入思考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做人与做官、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专家学者的上课,或谆谆教导,或启发引导,都使我强烈地感受到时代的脚步、知识的乐趣;古色古香的建筑、单纯的校园生活、学生们的笑声,又使我寻找到青春和活力。参加工作十几年的我,重回校园,在这短暂的十几天里,真正懂得“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含义。

我是抱着学习“充电”的态度,来到清华学习的。这些日子以来,我认真听、仔细记、静心思,收获很大。主要体现在“长、宽、高”三个方面:

一、“长”,就是增长了知识,有助克服“本领恐慌”

平时自己忙于工作,时常感到“知识短缺”、“本领恐慌”,力不从心。这次到清华,聆听中国最高权威学术专家的讲座,增长了知识,见识了“世界”。一是增长科学管理知识。管理出生产力,管理也出凝聚力。管理是一门大学问,沟通与协调是管理的核心环节。通过学习,使我系统了解了公共管理、依法管理、应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不少是我以前未知的`。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彭向刚教授在《领导者科学与艺术》中,把“东北二人传”的语言艺术引入课堂教学,通俗易懂地阐述了领导者的角色定位、能力要求,对我们基层同志进一步提高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水平很有帮助。二是增长现代经济知识。比如,《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一课,专家用了大量数据和事例,说明中国经济运行与国外的联系和区别,说明中国再也不能延续“资源换增长”传统方式,而要利用宏观调控“倒逼”机制,加快经济转型发展,不断增强经济整体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再如《纺织品进出口贸易现状》一课,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掩盖下的贸易摩擦作了深入浅出地分析,使我们进一步增强了推进开放型经济转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三是增长构建和谐人际知识。人不是孤立的,而是社会人。作为领导者,工作对象就是“人”。记得美国著名学者卡耐基说过,“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三分靠个人努力,七分靠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句话虽然有所偏颇,但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必须善于“换位思考”,运用鼓励激励、联络联谊、真心真诚等办法,沟通上下,协调左右,统筹内外,以良好的人际关系,着力营造和谐环境。这对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促进各项任务落实十分有用。

二、“宽”,就是拓宽了视野,有利走出“象牙小塔”

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眼界决定未来”。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一定要多走多跑,这对开展十分有利,对事业发展也是受益无穷由于工作性质原因,我长期在办公室写材料,很少接触外面世界。这次学习,使我拓宽了视野,开阔了眼界,等同于走出“象牙塔”。一是内容广。这次培训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各个方面,涉及到国内、国际形势分析,既有宏观层面,又微观分析,结合了专家们平时所见所闻所思,对我们自然很有启发,弥补了很多方面的不足。二是联系紧。这次培训,既有理论教育也有实地参观考察,十分贴近基层工作实际,比如李虹教授《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从心理、生理角度,提出“淡定积极”的观点,阐明“以入世的努力,出世的心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道理,对人生具有启迪。三是感悟深。清华课程形散但神不散,学到知识的奥妙,是我从未有过的。在课堂上,我更多的的是思考、熏陶和感悟,是思维习惯。思维是“道”,其余是“器”,这次学习,我既“练器”,更是“修道”。通过学习,我认为,一个人千万不要纠缠于小事上,不要沉迷于温柔乡,更不要陶醉于现状,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

三、“高”,就是提升了素质,有力激发“心灵火花”

这次培训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突出在职继续教育这个主题,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对象,突出科学艺术这个方法。特别是通过学习《领导者科学与艺术》、《领导干部压力管理》、《领导者语言艺术》、《政务礼仪》等,第一次对“领导者”这个耳熟能详的概念有了系统的理性认识,提升了素质,提高了境界。“一朵浪花融入大海便不会泯灭,一颗玉石打磨愈久便光华愈灿”。我认为,领导者是一个普通人,来源于群众,是群众利益的代表,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领导者又不是一个普通人,对自身素质、能力水平的要求要更高;领导者的产生,是由自身努力、历史机遇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但关键是由其自身的精神境界决定的,一个高层次、受人尊重的领导者,必定是一个境界高、修养好的同志。某种程度上说,境界越高,职位也就越高,群众的认可度也越大。当然,境界的提升,要靠学习、靠实践、靠自己的感悟。所以,通过学习,我进一步坚定了做一个用心干事的人一个纯粹的人的信心和决心。这或许是我这次学习培训的最大收获吧。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5

20xx年10月10——21日,我有幸参加了局组织人事处组织的清华大学培训。清华大学是我国著名高等学府之一,也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能在这所百年名校参加培训学习,我倍感荣幸。同时也感谢领导给予我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我十分珍惜。此次培训时间虽短,但课程安排紧凑、内容丰富,每节课都集思想之大成,耀智慧之精华。短短的几天培训,让我获得了一身难得的知识财富,真是受益非浅,体会颇多。

十月的北京,秋高气爽,枫叶飘飘。亮丽多彩的生活是不施粉黛的素颜,秋之魅力,是充盈着淡蓝色的宁静。金黄的树叶,洒落一地的斑斓,时光烟雨蘸着秋之韵味掠过我的眉眼。秋风卷着我的衣襟把我带进了风景如画的清华校园。

清华校园,美丽而历史悠久。走进校园就感受到了这所百年名校厚重的文化氛围和独特的魅力与底蕴。学校一直秉承“中西融合、古今贯通”的理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始终引领学生们走“爱国、成才、奉献”的道路,为祖国的强盛、建设和发展输送了大批的领导和优秀人才。校园内绿茵草草,树木成荫,湖光山色,景色别致优雅。不同时代的建筑物购成了独具风格的建筑群落,为师生们创造了优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这次培训吃、住、学习都在清华园。喜欢起早床的我,每天迎着黎明前的第一缕曙光,吸收新鲜的空气在清华园里跑跑步、打打太极。用完早餐后就静心地听课。“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所以我紧紧抓住培训这个机会给自己洗洗脑,充充电,增长知识财富。给我们讲课的有清华、北大、国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北京行政学院、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党校等10多所高校的资深教授。分别给我们讲授了《领导干部压力管理》、《当前宏观经济分析》、《十二五规划与民生问题》、《影响力和执行力》、《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依法行政与突发事件应对》、《公共服务前沿探求》、《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以及《走进音乐世界》等10余堂课。

教授们个个满腹经纶,学识渊博。每位教授谈吐风趣幽默、警句名言、历史典故让学员们掌声笑声接连而致。在听课中同学们对老师心怀一份敬仰,一份尊重,一份理解,一份虔诚;同学们感受老师诚挚的智慧和知识的传递,凝聚的思想于此起彼伏声中豁然收成,如行云流水,徜徉沉浸。北京行政学院教授兼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授董晓宇,在讲《公共服务前沿探求》课时,演讲形象之精彩,语言之丰富,排比、对比句接连不断,甚至把山东快书的表演形式都搬上了讲台。讲课内容丰富。在开启我们心智的同时,思想和智慧都得到了交流和碰撞。这次培训学习每天都有新的收获。

听了杨照南教授的《当前宏观经济分析》进一步认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知道了当前经济波动的主要表现和原因以及国民经济运行成本非完整化的五个方面,从生产与消费领域看中国自身的问题。

听了傅思明教授的《依法行政与突发事件应对》使我们进一步明确政府为什么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通过突发事件案例分析,使我们懂得了依法行政是安全从政的前提条件。

听了杨阳教授的《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才知道我国现阶段面临着朝核危机问题;中印边界问题;南海权益争端问题等诸多不安全因素,美国在亚太地区对我国形成U型合围之势。为了保障我国周边安全环境,还需要贯彻周边外交方针,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建设强大的国防力量。

10多位专家教授从经济理论到政治文明,从社会管理到执行能力,从当前形势剖析到前景展望,深邃的理论、前沿的研究、管理的创新在大师们或凝重或幽默或儒雅的讲解中,有如阳光雨露、和风细雨,滋润我的心田、陶冶我的情操、净化我的心灵、开阔我的视野、开启我的心智,理论与实践的火花在脑中碰撞,实实在在的让我领略了授课大师的风采。给我们传递了最新的信息和知识。

特别是听取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的《走进音乐世界》一堂课后,让我深刻认识到音乐是一种难以形容的语言——它越过了正常的逻辑思维,直接向人们的心灵倾诉;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它虽然不像文学、戏剧那样内涵明确,让人能有具体的理解,但经典音乐一般都具有丰富的内涵,我们能从中获得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思想上的提升。欣赏这样的音乐能够提高人的审美品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培养人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

列夫·托尔斯泰这样说过:音乐使我忘却自我,忘却自己的真实处境,它把我带往另一种不属于自己的情景:在音乐的作用下,我觉得我感到了本来没有感到的东西;我理解了本来没有理解的道理;我能体会本来不能体会的一切。如果我们用这种心境去面对自己的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运用在实际工作中激发自己的灵感。应该会有很好的收获吧!我仿佛觉得优美的音乐旋律随时在我身体里流淌,淋漓尽致地让我体会到身心的愉悦和工作的轻松。音乐带给我无比快乐和喜悦!也是减轻我工作压力的最好方法之一。

最后,我要用清华的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激励自己,用学到的新理论知识渗透于今后的工作中去,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我不知道我这篇心得是唐代诗人李端笔下的“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还是刘长卿笔下的“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只有阅读者自己去评定吧!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6

清华大学是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最高学府之一,能在这所百年名校参加领导干部培训班,我倍感荣幸,倍加珍惜。行前,我曾跟领导说:“出门旅游我可以放弃,但到清华学习我不愿放弃,因为这很可能是我一生中接触最高学府的唯一机会”。更令人难忘的是,在清华学习期间,我接到通知,经过笔试、面试、体检、政审,我将调到省委办公厅工作,由此我对清华的感情自然又深了一层。清华大学的短暂学习,受益匪浅、体会颇多,是我一生中难得的财富,也对我在新单位新岗位、开展新工作注入新能量。

清华大学果然与众不同,名不虚传。在这里,没有枯燥、呆板的教学,更多地感受到清华的人文氛围、深厚的道德底蕴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报国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特别是崔国文教授激情澎湃的开学典礼讲话,使我深入思考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做人与做官、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专家学者的上课,或谆谆教导,或启发引导,都使我强烈地感受到时代的脚步、知识的乐趣;古色古香的建筑、单纯的校园生活、学生们的笑声,又使我寻找到青春和活力。参加工作十几年的我,重回校园,在这短暂的十几天里,真正懂得“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含义。

我是抱着学习“充电”的态度,来到清华学习的。这些日子以来,我认真听、仔细记、静心思,收获很大。主要体现在“长、宽、高”三个方面:

一、“长”,就是增长了知识,有助克服“本领恐慌”

平时自己忙于工作,时常感到“知识短缺”、“本领恐慌”,力不从心。这次到清华,聆听中国最高权威学术专家的讲座,增长了知识,见识了“世界”。一是增长科学管理知识。管理出生产力,管理也出凝聚力。管理是一门大学问,沟通与协调是管理的核心环节。通过学习,使我系统了解了公共管理、依法管理、应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不少是我以前未知的。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彭向刚教授在《领导者科学与艺术》中,把“东北二人传”的语言艺术引入课堂教学,通俗易懂地阐述了领导者的角色定位、能力要求,对我们基层同志进一步提高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水平很有帮助。二是增长现代经济知识。比如,《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一课,专家用了大量数据和事例,说明中国经济运行与国外的联系和区别,说明中国再也不能延续“资源换增长”传统方式,而要利用宏观调控“倒逼”机制,加快经济转型发展,不断增强经济整体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再如《纺织品进出口贸易现状》一课,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掩盖下的贸易摩擦作了深入浅出地分析,使我们进一步增强了推进开放型经济转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三是增长构建和谐人际知识。人不是孤立的,而是社会人。作为领导者,工作对象就是“人”。记得美国著名学者卡耐基说过,“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三分靠个人努力,七分靠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句话虽然有所偏颇,但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必须善于“换位思考”,运用鼓励激励、联络联谊、真心真诚等办法,沟通上下,协调左右,统筹内外,以良好的人际关系,着力营造和谐环境。这对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促进各项任务落实十分有用。

二、“宽”,就是拓宽了视野,有利走出“象牙小塔”

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眼界决定未来”。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一定要多走多跑,这对开展十分有利,对事业发展也是受益无穷由于工作性质原因,我长期在办公室写材料,很少接触外面世界。这次学习,使我拓宽了视野,开阔了眼界,等同于走出“象牙塔”。一是内容广。这次培训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各个方面,涉及到国内、国际形势分析,既有宏观层面,又微观分析,结合了专家们平时所见所闻所思,对我们自然很有启发,弥补了很多方面的不足。二是联系紧。这次培训,既有理论教育也有实地参观考察,十分贴近基层工作实际,比如李虹教授《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从心理、生理角度,提出“淡定积极”的观点,阐明“以入世的努力,出世的心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道理,对人生具有启迪。三是感悟深。清华课程形散但神不散,学到知识的'奥妙,是我从未有过的。在课堂上,我更多的的是思考、熏陶和感悟,是思维习惯。思维是“道”,其余是“器”,这次学习,我既“练器”,更是“修道”。通过学习,我认为,一个人千万不要纠缠于小事上,不要沉迷于温柔乡,更不要陶醉于现状,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

三、“高”,就是提升了素质,有力激发“心灵火花”

这次培训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突出在职继续教育这个主题,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对象,突出科学艺术这个方法。特别是通过学习《领导者科学与艺术》、《领导干部压力管理》、《领导者语言艺术》、《政务礼仪》等,第一次对“领导者”这个耳熟能详的概念有了系统的理性认识,提升了素质,提高了境界。“一朵浪花融入大海便不会泯灭,一颗玉石打磨愈久便光华愈灿”。我认为,领导者是一个普通人,来源于群众,是群众利益的代表,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领导者又不是一个普通人,对自身素质、能力水平的要求要更高;领导者的产生,是由自身努力、历史机遇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但关键是由其自身的精神境界决定的,一个高层次、受人尊重的领导者,必定是一个境界高、修养好的同志。某种程度上说,境界越高,职位也就越高,群众的认可度也越大。当然,境界的提升,要靠学习、靠实践、靠自己的感悟。所以,通过学习,我进一步坚定了做一个用心干事的人一个纯粹的人的信心和决心。这或许是我这次学习培训的最大收获吧。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7

在期末考试后最忙碌的时间里,学校领导组织了全校所有教学干部、骨干教师和教研组长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清华大学教育教学管理者创新管理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在短短的三天里我们共进行了六个专题的学习,分别是清化大学周士渊教授《幸福人生的自我管理》、国防大学马骏教授《国际形势分析》、清华大学覃征教授《中国信息化发展对未来社会的影响》清华大学张牧寒教授《引导式沟通与管理》清华大学心理系副教授樊富珉《积极心理学与学校教育的结合》清华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讲师贺林《创新思维与科学决策》。六场讲座,场场精彩,让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也使自己收获很多。周士渊教授有关习惯的讲座更能让我们受益匪浅。他用他的.人生经历告诉了我们如何才能获得成功。

周教授自嘲是清华园里败得最惨的人,身心一度是一片废墟,25岁的他不幸患上了重度抑郁症,一天夜里在重伤自己之后,又灌下了98%浓硫酸,自杀未遂,又先后累计病休了四五年、住院了两三年、身上开了三刀,可谓九死一生,败至尽头仍回首,这让我从满满的震撼到由衷的赞叹!在周教授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情况下,他却意外地发现了撬起整个人生的神奇支点,发现了普普通通的“习惯”二字中,竟蕴藏着使人“知必行、行必恒、恒必达”的秘密。

一切都从一个个真实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意外开始……

意外,奇迹,不敢相信,这是我听完周教授讲座后现在的收获和成就的真实感受,他在身心曾经的废墟上建起了一座美丽的城堡!作为“过来人”,他愿意与我们分享这一切,愿意让他的事迹感染更多的人,并为我们设计了一条美妙的幸福之路,他就是要告诉我们:奇迹在平凡中创造,梦想在现实中实现,我们离幸福只有一个习惯的距离!

周教授谈习惯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言传身教,他把他这些年的心得体会、方式方法毫无保留的献给了听众,让我们看到,他的点滴成功和收获都是一步一步做出来的,都是有章可循的,就是这些极有效,极简捷的方法人人可以复制。

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神奇的力量也是习惯。周教授强调人生要养成三大习惯:一是选择阳光,其本质是如何善待自己、关爱自己、让我们的心灵永远洒满阳光;二是目中有人,其本质是如何善待他人,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成为心中有爱的人;三是自动自发,其本质是如何善待我们的学业和事业,如何使我们学习优异、职场成功。

谈习惯免不了说毅力,周教授给毅力定位为我们每个人最难能可贵的一种品质,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毅力也是一种习惯,是一种可以后天逐步培养的习惯。我欣赏那些有毅力之人,更是敬佩那些凭着毅力与困难抗争,在逆境中顽强拼搏之人。周教授告诉我们毅力不是天分,它恰是平凡之人通往成功的不二法门,我们都值得拥有!

习惯造就毅力,毅力成就人生。好习惯可以让人终生受益,坏习惯也能让人遗憾一生,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让习惯使你变得更加优秀!

当然,其他五位老师的演讲也非常精彩,更让我们开阔了视野。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把自己的感受传递给身边的朋友和自己的学生,让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发扬光大。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8

20xx年10月9日-15日赴清华大学“发展社会事业建设和谐北海”专题培训。经过此次培训,学到了社会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处理危机和突发事件的经验,收获良多。现将学习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学习社会学的理论知识,有助于用正确的角度看问题

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遇到很多社会现象,从中也总结了很多经验与教训。但由于没有适当的理论指导,无法总结归纳,因此经验和教训对工作的指导作用有限。通过此次学习,学习了很多的理论知识,如:

(一)个人财务生命周期和社会风险理论

费里德曼和默里安尼的' 个人财务生命周期理论,深刻地揭示了个 人收入支出的三个阶段,如何结合这三个阶段把社会风险化解,杨教授提出了终生风险管理和服务,使公民在受到因生、老、病、残、失业、无居处、灾难而造成的风险时,能有基本的社会保障,度过难关。

(二)社会阶层理论

在处理社会管理工作中,重点是解决相关方的利益冲突。但阶级 矛盾的分析方法与现代社会现状不太相应,如何划分利益各方,需要有一个新的理论支撑。社会阶层理论,作为社会学的一个核心理论,从社会人的财富、权力、声望来把人划分为若干阶层,有利于从一个新的视角看待社会矛盾冲突利益各方的共性和个性,其冲突的根源,为解决矛盾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危机管理和社会冲突,重在预防

在学习《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和《社会冲突管理》过程中,系统地学习了危机和冲突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管理方法、经验和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深刻地体会到重在预防的重要性。危机需要快速处理,但自然的灾害随时发生,事前做好预案和演练是关键,平时多流汗、灾难少流血。社会冲突需要及早介入,因为社会冲突往往起源于长时间得不到解决的利益诉求,越早发现其利益诉求和异常行为,对解决冲突越为有利,化解

三、处理工作,待人接物,要有良好的心态和基本礼仪

公务员时刻面对着机关内部复杂的人际关系及,并在工作中受到公共服务对象的负面心理影响,而且还有绩效管理、问责管理等制度而造成的压力,这些都对公务员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的影响,公务员心理失常甚至自杀已经屡见不鲜。如何在处理同事关系和待人接物的时候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是关系到公务员身心健康和工作业绩的一个关键问题。通过学习孙健升老师的课程,我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只有保持一个阳光的心态、积极的行动,才能创造辉煌业绩和美好人生。通过学习李老师的礼仪课程,学习了一些日程公务的礼仪,纠正了一些错误的行为举止,对日常工作很有帮助。

5天的课程很短,但收获非常的丰富,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特别是到一流大学去学习,才能更快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处理工作的能力。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9

九月的一个午后,很安静,日子在静静的流淌,思绪飘向在清华一周的学习,总感觉忙忙碌碌,不知不觉中已经结束,感悟颇多:

一、育人须得好环境

“孟母三迁”是流传千古的教育佳话。“三迁”的目的就是选择优良的育人环境。而清华,多少年来,那波澜不惊的荷花池、荷塘和万泉河已成为历史的一面镜子,映射着清华精神。池塘、河水本身是个不说话的,由于地点的不同上升到一种精神,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有时候超过了人的说教。我们知道育人的环境包括两个方面:校园环境和人文环境。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美化校园环境,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路平坦,水长清,窗明亮,地无尘。置身此环境,令人心旷神怡,行为自然规范,举止必然高雅。优化人文环境,建橱窗、树报栏、办壁报、贴警言,开广播,立规范,勤活动,读诗篇。置身此环境,耳闻目睹文明气象,谁肯做愚昧粗鲁之人?环境育人,是教育不可偏废的重要方面,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关注、投入,但愿我的学校景色迷人,团结和谐。

二、活一天就到学一天

清华园的美丽神韵熏陶我,而给我们上课的教授、专家,他们一个个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我再一次感悟了知识的力量,时代更新之快,我们不学,就得落伍。一个个博学多才的老师给我们上课,使我看到他们不仅具有演说家的口才和艺术家的风采,而且让我们从语言到行动上都羡慕他、模仿他,他们都是不断的学习、勤奋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勇于进取、可持续获得知识的人。在他们身上具有一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精益求精的优良品质,他们是一个永不满足的知识富有者。

有一节课讲的是沟通与表达的艺术,老师叫杜敏,原来我只注重自己专业知识,对沟通、表达认为没什么,谁都会,没什么可学,通过这节课让我明白与学生的沟通会给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多大,我知道了沟通的技巧,学会倾听,认知对象的技巧,沟通说服的`技巧,说实在的,我以前在别人说话时,动不动就打断对方,急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但通过杜敏老师事例的讲解,使我明白要学会倾听,特别是让我感悟最深的一句话是要节制发表看法,我会铭记这句话的,因为它是我很多缺点中一个缺点的诠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之路。有的人在平凡中默默地实现着人生的价值;有的人轰轰烈烈成就卓著,做出了显赫的业绩。但我要说,不论谁,活一天就得学一天。因为天天学,才使我们感觉我们还活着。

一周的学习,感受着那美丽的清华园中一棵棵苍翠欲滴的大树沧桑,走进了教授们的心灵世界,感叹于他们思维的敏捷,语言的风趣丰满,独特的教育视角,健康乐观的人生观,给了我无限的工作激情和留下了太多的思索,愿我也能拾级而上。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按照市委组织部的安排,我怀着从未有过的激动心情,走进了令当代学子魂牵梦绕的一流学府———清华大学,参加了“清华大学—武威市中青年干部高级研修班”学习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8天时间,但通过体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汲取名校丰富的知识营养,使我体会深刻、受益匪浅。

初识清华大学

清华园位于京西北,北四环路与圆明园路交汇处,向南步行10分钟,是全国另一知名学府—北京大学;向西步行15分钟,是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历史记载,明朝时这一带是一片园林区,清华园原是圆明园的一部分。

清华园里处处都是文明的气息。无论是在教学区,还是在生活区,时时都是宁静祥和,井然有序。清华校园很大,初来几天不识路,总会有人热情地为你指路。遇到年少的清华学子,总是把我们尊称为“老师”,尽管心里有点虚,但面子上还是蛮受用。在食堂就餐,尽管偌大的餐厅高峰时有几千人同时进餐,但从不喧哗,且整洁、有序。在课堂上,如果同学们偶有倦意,教授们马上会讲个小笑话,播个多媒体短片,或者玩个小游戏,既为你提神,又让你受到启迪。可以说,清华园里这样一种文明的气息、一种人文关怀,会让你时时感到温暖,受到教益与启迪。

激活固有思维

这次学习培训的授课老师,分别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内外知名高校与科研机构,他们个个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知识渊博、理论精深,每个人对自己从事的研究都有独到的分析和精辟的见解,他们精彩的讲解不时闪烁出智慧的火花,使我的思想观念不断地受到新的冲击,从而进一步理清了思想认识上的误区,解开了许多工作、学习、生活中的迷茫和疑惑,时时让我有茅塞顿开的感觉,享受豁然开朗的喜悦。

提升能力境界

这次学习培训虽然时间不长,但课程安排科学合理,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涉及宏观经济、招商引资、城市化和城市规划信息化管理、现代服务业、新闻媒体和危机公关、领导干部能力建设、科学发展观、党建工作等多个方面的知识。这对于我们这些长期在基层工作的中青年干部来说,特别是对于教育管理者的我的确是一次高层次、系统化的理论学习和全新的知识拓展机会。通过聆听资深博导教授、名家大师们的精心授课,不管是从理论到实际,还是从耳闻到目睹,无不使我眼界大开,受益匪浅。9个专题讲座,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从时代发展的最前沿,从不同的学科领域、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给我们带来了一场提升领导综合能力的盛宴。特别是那些满腹经纶、博古通今的专家教授,他们的讲解生动有趣、旁征博引,既有很强的理论指导,又有成功的实践经验;他们能抓住重点,层层剖析,让人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他们的授课使我掌握了更多的领导技能,从而使正确认识问题、科学分析问题、果断应对问题的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

传承清华精神

学习期间,我们深深感受到,无论是坐在安静的课堂还是徜徉在美丽的校园,所到之处无不渗透和折射着浓浓的清华文化和清华精神;不管是聆听教授们授课还是路遇行色匆匆的学子,无不体现着清华人的严谨和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清芬挺秀、华夏增辉”的清华风采、“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百年校训、“行胜于言”的清华校风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无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清华人”成为国家栋梁,社会英才。清华人之所以长期蜚声中外,就是在于这不竭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精神。我想这便是清华魅力所在,给人以心灵的震撼,给人以行动的力量,给人以前进的勇气,给人以成功的信心。对我工作的启迪主要有:一是工作中要有激情与思想。只要生命在激情就在,做到激情不老,务实肯干,积极进取,在现实生活的土壤中找到自己的生长点,并以自己的成长影响周围你我他。二是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和声音表达自己的理念,与全校师生共同开启学校美好远景,提升感召力。把握机遇,质疑现状,促进合作团结,更新学校。关注收获,培养后继人才。三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四是建设健康校园文化。文化是无形的,形成良好的学校文化是管理的最高境界,良好的学校文化比说教更有效。校园富有朝气,让教职工有充分的更高的期望,改变学校面貌,改变其价值追求,改变一个学生更高的理想和人生目标。让师生更添智慧,适应学生,学生才能适应教育,适合学生的教育更会符合目标性,符合规律性。学校更具美感,员工非常和谐,即善待师生,崇尚宽容,善于妥协,学会善待,追求高尚,淡薄名利。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11

10月的北京,秋高气爽。20xx年10月14日至10月19日我非常幸运地成为清华大学-司法系统领导干部管理创新与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的一员,心中感受无以言表。首先要感激领导的关爱,给我们机会参加培训,让实现自己上个世纪的夙愿和梦想――走进清华园踏在清华校园的路上,看到清华的草草木木,呼吸到清华空气,感受到清华气息,这是何等的惬意和自豪。我们怀着朝圣和虔诚之心,带着希望和梦想走进了梦寐以求的清华园。来到清华的时候,第一个印象是她的大,纵横交错的道路尽管很直接,可是照样让我感受到复杂以致迷失方向。但是,我并不急切地想从这迷失中走出,反倒是奢望可以沉醉在这迷失之中,那样我就可以随我的心性自由的在清华园中漫步。当二校门的一次映入我的眼帘的时候,一种庄严而美丽的情调在我的心中浮现滋长。我想起了我的孩子,那些和她一起在日影和月光下做着关于理想的作业的可爱的孩子;想到了我的同事,那些为伟大的戒毒事业兢兢工作的同事;我想到了领导的谆谆教诲和嘱托;我想起了在风中飘着苍发的母亲......心中终究为自己能够来到这里“朝拜”一回感到庆幸。仿佛看到朱自清先生孤瘦的`背影,还有闻一多那坚毅的目光;似乎感受到在清华的河流中流淌着一种曾经被大家忽视的血液,一种曾经被人们轻视的韵律。

当我转过二校门,看见大礼堂和清华学堂的时候,心中有一股热流。这些就是清华最初的发源,是清华的原本所在。看到清华最初的建筑,我第一次懂得了什么是建筑艺术,懂得了建筑可以这样表现美。融合了古罗马和古希腊风格的大礼堂,古朴而又不乏现代味道的清华学堂,在我心中,它们不仅仅是建筑,更是承载历史,记录清华辉煌过去的“化石”。更有大草坪前面的日冕,“行胜于言”,四个最代表清华风格的苍劲有力的字,时刻提醒着清华人为人处事的原则。正是这句话,使我来到了清华,我也相信它还会影响我的一生。激励我在以后的人生历程中注重扎实的走好每一步。在清华学习的五天时间里,每天课程都安排得很满,白天全天的课,有时晚上也有课,虽然有点辛苦,但并不觉得学习疲劳,而感到是一种快乐和享受,每位教授上的每一节课,几乎都是绝妙精彩的课程。这次培训班的课程,涉及领域宽广,有当前宏观经济、领导科学与执行力、公共管理、依法行政、国学智慧、心理调试。为我们授课的老师多为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们有的幽默风趣,有的特立独行,有的深刻丰富,他们渊博的知识,认真负责的态度,敏捷的思维,以及学者特有的人格魅力,令我从中感悟颇多;他们博大精深的理念,高屋建瓴的评论,切中要害的分析,极富个性的教学,使我的心灵为之一振,耳目为之一新。

清华的魅力不仅体现在她的建筑上,更体现在清华的精神上。清华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集中、简练的表述应当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它借用古训以凝练的语言表述了清华人基本的宇宙观和人生哲学,是使清华人保持其凝聚力和团结向上的精神力量的重要源泉。缘起于1914年11月10日,梁启超先生来清华发表以《君子》为题的演说。梁先生以《周易》乾、坤两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中心内容,激励清华学子崇德修业,发奋图强,无论求学治业,都要坚忍刚毅,不屈不挠,不能见利而进,见难而退。待人接物,要宽宏大量,责己严,责人宽。这些内容在今天仍然是那么震撼人心。以王鞑的“我愿以身许国”、“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强盛才是我真正的追求”为代表爱国主义精神;以“行胜于言”为重要内涵的严谨求实的学风;以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社会进步,努力建设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为奋斗目标的追求卓越的世界眼光。无不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它开启了我们前所未有的视野,使我们浮躁心灵得到从未有洗涤和净化。短短五天培训,我们一步步地记住了“水木清华”这四个字,也慢慢地读懂了它,慢慢的品味其中的诗意。我明白清华人的诗不是风花雪月,荷塘依旧,可是它的意象已经不再是那亭亭如舞女的裙的荷叶和那淡淡的月色,它已经变得更加绚烂;清华的歌声也不再是曾经那些哑哑的木吉他声,它已经变得更加精致。因为清华是扎实的,是理性的,它的箴言是“行胜于言”。清华的诗意在那些穿梭的人影中,在校园中那些被匆匆摇响的自行车铃声中,在那些深夜中不熄的灯光中。

打开笔记,仿佛又听到了清华教授们紧扣心灵的讲解,再次和大师发生了心灵的碰撞。知识的力量是无尽的,我不虚此行......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12

xx年10月中旬,我有幸参加了了杭州市新教育实验开放周活动。这次培训我主要参加的是杭州市金都天长小学会场的学习。

一大早,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身着干净整洁的衣衫在校门口齐吹口风琴迎宾。我们是从侧门进的校园,远远的就听到了一阵阵悦耳动听的伴奏。刚开始,我们还以为是铃声呢,没想到,走近一看,却是三年级的孩子们现场吹奏的琴声,听起来是那么清脆,那么悦耳,在这美好的清晨,仿佛给人的心田注入了一股清泉,使人神清气爽起来!

走进教学楼,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该校每个班的班级文化、走廊文化、楼梯文化、墙壁文化无一处不洋溢着书香,我想,金都天长小学真是一座幸福的殿堂,孩子们能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在开幕式时,孩子们精彩的展示,他们的社团的魅力,读书的魅力,让我震撼,当时我的心就被征服了,想着我自己的孩子们也能在日积月累中成长为多才多艺。

在成果展示环节,王子源老师为我们上了一堂好书推荐示范课。说实话,刚开始看到进程表上有这样一堂课,我很不以为然,觉得不就是推荐一本书吗,至于拿出整整一堂课的时间来推荐吗?会不会有点浪费时间?但是,课还未上到一半,我就知道

几天的学习培训受益良多,其中对张先寿校长提出的一句话感触最深。

“要把教育当作一项事业而非一件事情来做。”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13

20xx年11月18日至11月24日,我作为20xx年石峰区“十佳社区(村)干部”,非常有幸的参加了区委宣传部在清华大学举办的“株洲市石峰区中青年干部综合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此次培训学习,是我人生中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是我提高学习水平的一次加油,也是我提升工作能力的一次充电,更是区委区政府对我们最基层工作人员的亲切关怀和对我们工作的充分肯定。我深知此次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也对此次学习机会倍感珍惜,在全区利用“五问工作法”为抓手,全面推进“一极三区”建设的工作热潮中,给我们提供了本次千载难逢的交流学习机会,我也带着“清华学习五问”踏上了学习之旅。

1、清华学习是否有必要?

我是一名在社区(村)工作了30年的老村干部,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当接到学习培训的通知后,既感动又困惑,感动的是区委区政府没有忘记我们处于最基层的社区(村)干部,困惑的是,自己即将步入退休年龄,辖区征地工作任务繁重,手头工作千头万绪,很多事是只争朝夕,确保按时完成,此时去学习,是否有必要?呈报街道党工委批准请假时,党工委文书记给我指出了“学无止境,学有所用”的工作理念,使我坚定了学习信念,毅然走入全国教育学府,圆梦清华。

2、清华之行怎样学?

步入清华的校园,优雅的环境、宽阔的校园,让我充满着好奇和向往,校园内到处可见的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让我由衷的认同。在孙茗教授的第一堂课中,就讲到了清华大学“价值创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多名教授们都讲到了“来清华怎样学,就是要学清华的思想”,“爱国奉献,科学求真,包容会通,追求卓越体育精神”就是清华的思想和文化,清华大学的思想,也是实现中国梦高端人才的必备素质,我们踏入清华校园,就要认真的求学,认真学好清华思想和文化,让自己满怀学习成果而归。

3、清华学习了什么?

从11月19日开班典礼开始,我和全体同学一样,迅速完成了从社会基层干部向普通学员的角色转换,以一名普通学生的身份,认真上课,我们从“清华历史和文化”到“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从“大数据时代突发事件管理与舆论沟通”到“大数据对未来社会的影响”,还从“语言表达技巧”到“结构化研讨”,一堂堂生动精彩,意寓广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我在敬佩教授们博学多才的同时,深深被吸引至课程内容之中,思想上豁然开朗,思维仿佛在广阔的宇宙之中,对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与形势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内心深感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是多么的伟大。

4、清华学后有何感想?

学习期间,我们参观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展览馆”、“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和“天津市滨海新区”,通过这些参观,深感改革开放40年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幸福生活的日益完美,我为中国制造点赞,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在“伟大的变革”参观中,我站在出自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无人驾驶无轨电动汽车”旁,更为株洲“智造”而倍感豪迈。我坚信,株洲这座老工业城市一定会不断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5、清华学后怎样做?

短暂的清华学习结束了,我们都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怎样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是我们每位学员的义务和责任。虽然学习时间短,学习层次不够深入,但学的知识很实用,实际操作性很强,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不断重温学习的内容,消化学习成果,做到学有所用,用清华精神激励工作斗志,用清华思想指引工作方向,用清华文化洗礼思想情操,用清华的校训规范自己的言行,在全区实行“两个率先和一极三区”的宏伟事业中,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让社区工作服务于全区发展大局,为全区大开发、大发展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14

今年三月中旬,我参加了区委组织部举办的领导力提升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在清华大学紫荆管理培训中心学习。初春的北京暖意融融,在清华园温暖的怀抱里,我沉浸在老师们精彩的讲解中,思想上受到了强烈振憾,理念上有了全面的更新,知识又得到了充实提高,清华园的日子令人难忘、让我感受颇多。

(一)收获知识,推动学习

清华大学治学严谨、学风浓郁,我深深感受到了水木清华独特的精神魅力。在一周的时间里,我认真参加了全部课程的学习,9位著名专家学者精彩讲授了《服务业、服务贸易、服务外包》、《政务礼仪与交往艺术》、《领导者管理与媒体应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沟通协调与冲突管理》、《金融热点问题评析》、《塑造阳光心态与压力管理》、《现代领导者素质、能力与艺术》、《领导科学与艺术》等课程,还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听了民政部王振耀司长的专题报告《汶川大地震灾害救援与转型中的国家行政管理体制》。应该说每一节课都非常精彩,收获很大。自己的缺欠之处显而易见,更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为更好地消化吸收学习内容,我自费购买了《阳光心态灿烂人生》、《冲突管理》等书籍,浏览孙键升老师的博客,订购了英文版手机彩信《中国日报》,我真正感受到学海无涯,其乐无穷。

(二)体味刻苦,感受奉献

培训中同学们克服了工作、生活方面的各种困难,过得充实而又快乐。我们每天背着书包,骑着自行车在宿舍、教室、食堂之间奔忙,吃完晚餐已是夜色朦朦,同学们还抓紧时间看讲义、记笔记,讨论相关问题,同学们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刻苦的学习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才使学习效果如此之好。同时我忘不了老师们殚精竭虑,诲人不倦的辛勤劳动,为使我们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孙健升、田兆阳等老师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教室外向同学们讲授知识,董关鹏、董明老师讲课时语速较快,就是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多讲些知识,老师们的敬业奉献精神更激励了我刻苦学习。

(三)扩大视野,拓展思路

虽然这次培训的学习是辛苦的,但是回味其中的过程是快乐的;虽然时间是短暂的,但是带给我的启发是巨大的。这次培训内容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并且大都是我知识结构上的薄弱环节,通过学习使我有机会接触到政治、经济、金融、行政管理等方面最新的理论成果,在危机管理、应对媒体、领导能力、政务礼仪等方面有了全新的认识,这些知识象新大陆一样开扩了我的视野,启发了我的思维。我参加工作以来几乎一直从事事务性工作,实际操作多,宏观管理少,对工作的谋划和设计重视不足、思考不够,这样肯定不利于工作思路的`创新和工作局面的开展。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通过清华培训我要努力在更高的层面上、用更全的视角去分析情况、解决问题,谋划思路,更好地完成好本职工作,努力实现人口计生工作的创新突破,努力做到思想更成熟、工作更积极、言行更稳健。这是我的努力方向,我虽未必做好,但我已经知道如何去努力。

(四)加强交流,收获友谊

参加研修培训的58名学员来自全区不同部门和单位,大家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工作的内容各异,如果没有这次培训,镇街和检法两院的几位同志可能无缘相识,他们中不乏相关领域的行家里手,真可谓“群英荟萃”,与他们的交流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和启发,让我受益匪浅。虽然大家的经历不同,但都赤诚相待,尽力将自己最热情、最精彩的一面展现给大家。同学之间由陌生到相识、到相知、到亲密无间的同学和良师益友。学习和生活中大家相互帮助,一次次集体活动大家都积极参加,体现出我们是一个团结奋进的团体。收获知识的同时,我们也收获了友谊。知识虽然难得,友谊更为可贵。

清华大学的学习虽然已经结束,我会自觉地把学习坚持下去,不断完善提升自己的素质水平,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已经根植于我的灵魂深处,行胜于言,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当严谨、勤奋、求实、创新,我当超越自我,追求卓越。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15

有幸参加市教育局职教处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依法办学,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培训班”的学习,收获很大,体会颇深。下面谈谈自己在清华大学七天学习的思考及感想。

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大力推进依法办学是当前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依法办学是依法治国方略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而依法治校是依法办学的重要基础,学校作为最基本的教育单位,直接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学校如何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率,完全取决于学校的管理理念和方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原有的教育管理体制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教育管理的需要,学校如何面对和适应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首要的问题是应当建立法制化的现代教育管理体制,实行依法治校。

一、依法治校的具体内容

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严格按照教育法律的原则与规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学校管理者、教师的法律素质,提高学校依法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在依法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基础上,完善学校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依法保障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形成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格局。

二、目前依法治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就学校层面上看,目前依法治校还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学校规章制度不够健全;权大于章、有章不依;制度对一些人有约束,对另一些无限制;学校管理中主要依靠行政管理的手段;民主与监督机制不够完善;教职工的整体法律素质还不是很高;学校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没有监督制度和保障等问题。

三、对依法治校工作的一些想法

树立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在依法治校过程中,从学校管理内部来说,校长能否树立明确的法治观念,认清依法治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是学校实施法制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校长应当把依法治校上升到依法治国的高度来充分认识,改变传统的管理手段与体制,树立起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

学校教育参与者依法治的意识是学校实施法制化管理的保证。目前我国有关教育发展、学校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为依法治校提供了最基本的依据。校长应把教育法制学习与宣传纳入重要工作职责范围。学校可充分利用校园网、校报、广播、板报等宣传工具进行广泛的普法宣传。让全体教师与学生不断增强法制观念,并学会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实行依法行政、校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与监督是学校实施法制化管理的具体措施。首先,校长在对学校进行领导和管理中,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改变思想作风和管理方式,要从过去主要依靠权力、运用行政手段的“家长式”或“权威式”管理,逐步转移到依靠法律、法规、规章和学校章程实行管理,严格行政执法程序,明确执法范围,不断提高学校管理的法制化水平。其次,学校管理者按照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与《学校章程》对学校实行自主管理,要重视加强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增强学校决策和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实行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民主治校。例如,进一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组织的作用,畅通师生员工参政议政、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渠道,把依靠师生员工民主办学落到实处。在管理中要做到: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再如,把学校招生、收费、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等涉及公众利益的内容向社会公开;把财务管理、工程建设、物资采购、干部人事等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内容向教职工公开。自觉接受师生和社会监督。同时,还要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民主监督机制,来限制、约束、监督管理者的权力运用。

总之,依法治校涉及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进行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作为一校之长,要充分树立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要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认真制定学校各项配套的规章制度,真正做到从理性的高度实施依法治校。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促进学校发展。

四、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途径

1、加强班子建设,形成强有力的领导集体

一所学校的兴旺发达,必须要有一个同心同德,同舟共济的领导集体。领导队伍建设是校长工作中的首要任务。它关系着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因此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尊重理解领导队伍中的每个成员,放手让他们大胆地工作,勇于为他们承担责任,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到大事集体研究,小事互相通气;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决策前讲民主,决策时讲集中,执行时讲纪律,使学校领导班子成为目标一致,运转协调、优质高效的强有力的战斗集体。

2、要依法治校、以制治教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就是规矩,制度就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准绳。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必须依法治教。科学、规范的制度是校长依法治教的重要保证。因此,校长治校的首要任务是要致力于健全和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使制度“合法化”,这样才能被广大教师所认同并自觉地遵守。有了一套好的制度,还需要狠抓制度的落实。比如:我校在落实考勤制度时详细记录每位教师到校时间,迟到早退、病事假等情况,每月进行总结;在落实教学制度时,严格按照教学制度对教师进行检查督促,期末按教师的教学指标进行奖惩,这样做有利地保障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可以说,一切制度、规定,如果没有检查和督促,没有过硬的措施作保证,都将变成一纸空文。

3、搞好学校的小环境建设

为什么同样的制度,同样的管理方法,在一个学校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而在另一个学校却毫无收效呢?主要是原因是两个学校存在着不同的“校风”,要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必须抓好小环境建设。

小环境建设的重点是引导学校教职员工建立正确的观念体系、信仰体系、价值体系,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通过挖掘隐性资源,来获取学校的显性效果,促进学校的长足发展。

4、知人善用,扬长避短

所谓“知人”,就是了解知道他人有哪些专长、特点。“善用”,就是合理地分配他人的工作任务,以便达到出色地完成。一所学校办得好与差,光几个班子人员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一批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学校管理》一书明确指出:“学校领导者具有识才之眼、爱才之心、容才之量、用才之胆、扩才之意”。这里告诉我们,当校长必须成为选拔人才、启用人才的明镜,要发现人才、利用人才,让他们的才能有用武之地,得到发挥。要求校长要贯彻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工作能力强,在学生心目中有威信的教师要加以培养,委以重任。把对教学工作有特长的教师要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使人才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用人应该顾全大局,千万不能感情用事,不能以自己的好坏为标准来衡量他们。校长还应该做到以诚待人,重用贤才。真正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大胆地使用人才,合理地使用人才,爱护地使用人才,让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得到锻炼,从而增长才干,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大显身手,真正做到“英雄”有用武之地。但是,在使用人才的同时,也要做到胆大而心细,要慎重、详察。假设用的不当,就是浪费学校的资源,造成学校的损失,从而引起教师的不满。

5、善于管理加强协调

学校管理不能仅仅停留在制度管理的层面上,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层面上,更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的考分上。作为校长,在抓好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应该考虑学校如何进一步发展,如何提高办学的层次。用开阔的眼界和抱负,认真规划学校未来的发展,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作为办学的根本目标,使学生在情感、道德、能力、体魄、精神诸方面全面发展。

学校管理过程是一种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的运动过程,协调是其中重要环节。作为一名校长,要想适时有效地做好协调工作,除了正确认识协调的意义和作用外,还要对存在于学校管理过程中的种种不协调因素进行准确的分析、正确的认识,采用适宜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有效的协调。不断增强协调意识,提高协调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管理的水平就是协调的水平,领导的艺术就是协调的艺术。领导的协调能力与领导者自身品德修养、知识水平、业务素质、作风方法等密切相关,要提高协调能力,校长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做到民主协商,合理分工,统筹兼顾,公正热情。

6、完善自我,不断超越

正确评价教学领域里的功过,牢固把握教育发展的方向,没有多方面的知识才能是行不通的,只有不断地学习和进取,继续进行思想更新,方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方能把学校办好,办出特色。许多专家都认为一所学校的校长管理学校的优劣与其的责任感、领导能力、政治思想、文化水平是息息相关的。能够走上管理岗位的人大多是具备了较强的管理能力与独特的个人魅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新形势下我们的教育管理也在不断地变化革新。作为一校之长,更应跟上时代的步伐,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不断地自我完善。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校长,要想管理好一所学校,就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地加强自我修养,不断地提高管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今教育管理形势发展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有效地管理好

学校,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学生。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16

金秋的九月,风高云淡,清新飒爽。北国风光,江山尽染,无限妖娆。有幸受组织安排来到了北京,来到了清华大学这座全国最高学府之一,倾听全国一流专家、学者的授课。我们感到非常幸运,但也感到责任的重大。

集中学习虽然为期不长,只有一周的时间,但是周密的培训安排,精心设计的培训内容,还有清华厚学载道的人文氛围和清新优美的校园环境,都给我们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对此,我有三点体会。

一是领略了清华风采。尤记得,当初求学时期曾看过清华大学民国时期校长梅贻琦说的一句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心中不禁对清华心向往之。这次终于得偿所愿,与这所百年名校结下情缘。在清华短暂的学习生活,在各位授课老师的精彩讲述中,我们了解了清华的'校史人文,清华的光辉成就,还有清华人的不息奋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百年校训,“行胜于言”的清华校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传统,“人文日新”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我们每一名受训者。这对我来说,可谓是一次精神的提振,一次思想的洗礼。

二是拓展了思维学识。这次的学习虽然时间短暂,但培训的内容涉及政治、法律、经济、社会和网络舆情等,既丰富又精炼,理论性与实用性兼备。培训的授课老师,是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国防大学、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中央政法委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教研经验的专家学者。他们的讲授,思想深邃,角度新颖,论述精辟,针对性强,又生动活泼,颇具幽默,每个受训人员都为之深深吸引,让我们从理论到实际,都眼界大开,受益无穷。

三是提振了工作信心。通过各位老师的精彩授课、现场教学和各位同行的交流讨论,启发很多,收获很大,更加坚定了工作信心。具体来说有三点。一是要崇法。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要求我们司法工作者必须坚持法治思维,要在工作中做到具体运用法治思维,去推动司法行政工作。要做到遵法守法,严格司法,坚守好司法公正最后的阵地。二是要创新。创新是一个时髦的词,也是一个实际的词。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文明执法的要求,新司法解释政策,网络时代信息舆论环境和服刑人员群体心理变化等新情况、新形势,要求我们在监区工作中必须创新,要用新的方法去教育、去改造、去管理,要以新的理念去谋发展,抓好经济工作。三是要落实。“行胜于言”,再好的想法也需要落实。这次学习所得所获,还需要我们去整理归纳,融汇到我们的日常工作中,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为所用。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17

九月的一个午后,很安静,日子在静静的流淌,思绪飘向在清华一周的学习,总感觉忙忙碌碌,不知不觉中已经结束,感悟颇多:

一、育人须得好环境

“孟母三迁”是流传千古的教育佳话。“三迁”的目的就是选择优良的育人环境。而清华,多少年来,那波澜不惊的荷花池、荷塘和万泉河已成为历史的一面镜子,映射着清华精神。池塘、河水本身是个不说话的,由于地点的不同上升到一种精神,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有时候超过了人的说教。我们知道育人的环境包括两个方面:校园环境和人文环境。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美化校园环境,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路平坦,水长清,窗明亮,地无尘。置身此环境,令人心旷神怡,行为自然规范,举止必然高雅。优化人文环境,建橱窗、树报栏、办壁报、贴警言,开广播,立规范,勤活动,读诗篇。置身此环境,耳闻目睹文明气象,谁肯做愚昧粗鲁之人?环境育人,是教育不可偏废的重要方面,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关注、投入,但愿我的学校景色迷人,团结和谐。

二、活一天就到学一天

清华园的美丽神韵熏陶我,而给我们上课的教授、专家,他们一个个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我再一次感悟了知识的力量,时代更新之快,我们不学,就得落伍。一个个博学多才的老师给我们上课,使我看到他们不仅具有演说家的口才和艺术家的`风采,而且让我们从语言到行动上都羡慕他、模仿他,他们都是不断的学习、勤奋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勇于进取、可持续获得知识的人。在他们身上具有一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精益求精的优良品质,他们是一个永不满足的知识富有者。

有一节课讲的是沟通与表达的艺术,老师叫杜敏,原来我只注重自己专业知识,对沟通、表达认为没什么,谁都会,没什么可学,通过这节课让我明白与学生的沟通会给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多大,我知道了沟通的技巧,学会倾听,认知对象的技巧,沟通说服的技巧,说实在的,我以前在别人说话时,动不动就打断对方,急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但通过杜敏老师事例的讲解,使我明白要学会倾听,特别是让我感悟最深的一句话是要节制发表看法,我会铭记这句话的,因为它是我很多缺点中一个缺点的诠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之路。有的人在平凡中默默地实现着人生的价值;有的人轰轰烈烈成就卓著,做出了显赫的业绩。但我要说,不论谁,活一天就得学一天。因为天天学,才使我们感觉我们还活着。

一周的学习,感受着那美丽的清华园中一棵棵苍翠欲滴的大树沧桑,走进了教授们的心灵世界,感叹于他们思维的敏捷,语言的风趣丰满,独特的教育视角,健康乐观的人生观,给了我无限的工作激情和留下了太多的思索,愿我也能拾级而上。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18

20xx年10月10-21日,我有幸参加了局组织人事处组织的清华大学培训。清华大学是我国著名高等学府之一,也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能在这所百年名校参加培训学习,我倍感荣幸。同时也感谢领导给予我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我十分珍惜。此次培训时间虽短,但课程安排紧凑、内容丰富,每节课都集思想之大成,耀智慧之精华。短短的几天培训,让我获得了一身难得的知识财富,真是受益匪浅,体会颇多。

十月的北京,秋高气爽,枫叶飘飘。亮丽多彩的生活是不施粉黛的素颜,秋之魅力,是充盈着淡蓝色的宁静。金黄的树叶,洒落一地的斑斓,时光烟雨蘸着秋之韵味掠过我的眉眼。秋风卷着我的衣襟把我带进了风景如画的清华校园。

清华校园,美丽而历史悠久。走进校园就感受到了这所百年名校厚重的文化氛围和独特的魅力与底蕴。学校一直秉承“中西融合、古今贯通”的理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始终引领学生们走“爱国、成才、奉献”的道路,为祖国的强盛、建设和发展输送了大批的领导和优秀人才。校园内绿茵草草,树木成荫,湖光山色,景色别致优雅。不同时代的建筑物购成了独具风格的建筑群落,为师生们创造了优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这次培训吃、住、学习都在清华园。喜欢起早床的我,每天迎着黎明前的第一缕曙光,吸收新鲜的空气在清华园里跑跑步、打打太极。用完早餐后就静心地听课。“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所以我紧紧抓住培训这个机会给自己洗洗脑,充充电,增长知识财富。给我们讲课的有清华、北大、国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北京行政学院、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党校等10多所高校的资深教授。分别给我们讲授了《领导干部压力管理》、《当前宏观经济分析》、《十二五规划与民生问题》、《影响力和执行力》、《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依法行政与突发事件应对》、《公共服务前沿探求》、《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以及《走进音乐世界》等10余堂课。教授们个个满腹经纶,学识渊博。每位教授谈吐风趣幽默、警句名言、历史典故让学员们掌声笑声接连而致。在听课中同学们对老师心怀一份敬仰,一份尊重,一份理解,一份虔诚;同学们感受老师诚挚的智慧和知识的传递,凝聚的思想于此起彼伏声中豁然收成,如行云流水,徜徉沉浸。北京行政学院教授兼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授董晓宇,在讲《公共服务前沿探求》课时,演讲形象之精彩,语言之丰富,排比、对比句接连不断,甚至把山东快书的表演形式都搬上了讲台。讲课内容丰富。在开启我们心智的同时,思想和智慧都得到了交流和碰撞。这次培训学习每天都有新的收获。

听了杨照南教授的《当前宏观经济分析》进一步认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知道了当前经济波动的主要表现和原因以及国民经济运行成本非完整化的五个方面,从生产与消费领域看中国自身的问题。

听了傅思明教授的《依法行政与突发事件应对》使我们进一步明确政府为什么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通过突发事件案例分析,使我们懂得了依法行政是安全从政的前提条件。

听了杨阳教授的《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才知道我国现阶段面临着朝核危机问题;中印边界问题;南海权益争端问题等诸多不安全因素,美国在亚太地区对我国形成U型合围之势。为了保障我国周边安全环境,还需要贯彻周边外交方针,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建设强大的国防力量。

10多位专家教授从经济理论到政治文明,从社会管理到执行能力,从当前形势剖析到前景展望,深邃的理论、前沿的研究、管理的创新在大师们或凝重或幽默或儒雅的讲解中,有如阳光雨露、和风细雨,滋润我的心田、陶冶我的情操、净化我的心灵、开阔我的视野、开启我的心智,理论与实践的火花在脑中碰撞,实实在在的让我领略了授课大师的风采。给我们传递了最新的信息和知识。

特别是听取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的《走进音乐世界》一堂课后,让我深刻认识到音乐是一种难以形容的语言----它越过了正常的逻辑思维,直接向人们的心灵倾诉;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它虽然不像文学、戏剧那样内涵明确,让人能有具体的`理解,但经典音乐一般都具有丰富的内涵,我们能从中获得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思想上的提升。欣赏这样的音乐能够提高人的审美品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培养人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列夫.托尔斯泰这样说过:音乐使我忘却自我,忘却自己的真实处境,它把我带往另一种不属于自己的情景:在音乐的作用下,我觉得我感到了本来没有感到的东西;我理解了本来没有理解的道理;我能体会本来不能体会的一切。如果我们用这种心境去面对自己的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运用在实际工作中激发自己的灵感。应该会有很好的收获吧!我仿佛觉得优美的音乐旋律随时在我身体里流淌,淋漓尽致地让我体会到身心的愉悦和工作的轻松。音乐带给我无比快乐和喜悦!也是减轻我工作压力的最好方法之一。

最后,我要用清华的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激励自己,用学到的新理论知识渗透于今后的工作中去,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我不知道我这篇心得是唐代诗人李端笔下的“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还是刘长卿笔下的“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只有阅读者自己去评定吧!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19

今年三月中旬,我参加了区委组织部举办的领导力提升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在清华大学紫荆管理培训中心学习。初春的北京暖意融融,在清华园温暖的怀抱里,我沉浸在老师们精彩的讲解中,思想上受到了强烈振憾,理念上有了全面的更新,知识又得到了充实提高,清华园的日子令人难忘、让我感受颇多。

(一)收获知识,推动学习

清华大学治学严谨、学风浓郁,我深深感受到了水木清华独特的精神魅力。在一周的时间里,我认真参加了全部课程的学习,9位著名专家学者精彩讲授了《服务业、服务贸易、服务外包》、《政务礼仪与交往艺术》、《领导者管理与媒体应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沟通协调与冲突管理》、《金融热点问题评析》、《塑造阳光心态与压力管理》、《现代领导者素质、能力与艺术》、《领导科学与艺术》等课程,还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听了民政部王振耀司长的专题报告《汶川大地震灾害救援与转型中的国家行政管理体制》。应该说每一节课都非常精彩,收获很大。自己的缺欠之处显而易见,更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为更好地消化吸收学习内容,我自费购买了《阳光心态灿烂人生》、《冲突管理》等书籍,浏览孙键升老师的博客,订购了英文版手机彩信《中国日报》,我真正感受到学海无涯,其乐无穷。

(二)体味刻苦,感受奉献

培训中同学们克服了工作、生活方面的各种困难,过得充实而又快乐。我们每天背着书包,骑着自行车在宿舍、教室、食堂之间奔忙,吃完晚餐已是夜色朦朦,同学们还抓紧时间看讲义、记笔记,讨论相关问题,同学们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刻苦的学习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才使学习效果如此之好。同时我忘不了老师们殚精竭虑,诲人不倦的辛勤劳动,为使我们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孙健升、田兆阳等老师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教室外向同学们讲授知识,董关鹏、董明老师讲课时语速较快,就是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多讲些知识,老师们的敬业奉献精神更激励了我刻苦学习。

(三)扩大视野,拓展思路

虽然这次培训的学习是辛苦的,但是回味其中的过程是快乐的;虽然时间是短暂的,但是带给我的启发是巨大的。这次培训内容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并且大都是我知识结构上的薄弱环节,通过学习使我有机会接触到政治、经济、金融、行政管理等方面最新的理论成果,在危机管理、应对媒体、领导能力、政务礼仪等方面有了全新的认识,这些知识象新大陆一样开扩了我的视野,启发了我的思维。我参加工作以来几乎一直从事事务性工作,实际操作多,宏观管理少,对工作的谋划和设计重视不足、思考不够,这样肯定不利于工作思路的创新和工作局面的开展。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通过清华培训我要努力在更高的层面上、用更全的视角去分析情况、解决问题,谋划思路,更好地完成好本职工作,努力实现人口计生工作的创新突破,努力做到思想更成熟、工作更积极、言行更稳健。这是我的努力方向,我虽未必做好,但我已经知道如何去努力。

(四)加强交流,收获友谊

参加研修培训的58名学员来自全区不同部门和单位,大家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工作的内容各异,如果没有这次培训,镇街和检法两院的几位同志可能无缘相识,他们中不乏相关领域的行家里手,真可谓“群英荟萃”,与他们的交流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和启发,让我受益匪浅。虽然大家的经历不同,但都赤诚相待,尽力将自己最热情、最精彩的一面展现给大家。同学之间由陌生到相识、到相知、到亲密无间的同学和良师益友。学习和生活中大家相互帮助,一次次集体活动大家都积极参加,体现出我们是一个团结奋进的团体。收获知识的同时,我们也收获了友谊。知识虽然难得,友谊更为可贵。

清华大学的学习虽然已经结束,我会自觉地把学习坚持下去,不断完善提升自己的素质水平,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已经根植于我的灵魂深处,行胜于言,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当严谨、勤奋、求实、创新,我当超越自我,追求卓越。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20

九月,秋高气爽的季节;九月,硕果累累的季节。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季节,我有幸被湘潭网络学院推荐,经市委组织部同意,被选派到清华大学参加“20xx年县域干部创新社会治理专题培训班”。虽然培训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五天,但是本次清华之行对于我整个人生都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本次培训班的背景是清华大学依托百年教育资源的积累,本着“教育服务社会”的`理念,以“传播知识、消除贫困”为宗旨,由继续教育学院发起,自筹资金启动了教育扶贫工作。该工作是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帮扶对象,通过在当地建立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站或面授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清华大学优质的教育与培训资源无偿输送给贫困地区。而我市市委组织部因常年与清华大学的良好的关系,因此每月都获得去清华大学参加面授课程的名额,这便是我市每月都选派干部去清华学习的缘由。

清华大学,非常高大上的几个字眼,它的名气吸引无数的学子膜拜,不仅仅是因为它校园的美丽,更是因为它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巨大影响力。它培养了一大批的优秀人才,成为了一流的知识殿堂,因而变成了中国广大学子心中的一个图腾。遥想自己高考当年,清华,那是一个梦,是无数学子寒窗苦读的的动力,也是绝大多数学子可望不可及的一个梦。能够考上清华大学的人必是高考中的佼佼者,是广大学子中的精英,是人中龙凤,其它绝大多数人看着这些人只能望洋兴叹,技不如人,只能就读其它大学,而清华,变成了一种奢望,成为人生中的遗憾。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21

10月的北京,秋高气爽。20xx年10月14日至10月19日我非常幸运地成为清华大学-司法系统领导干部管理创新与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的一员,心中感受无以言表。首先要感激领导的关爱,给我们机会参加培训,让实现自己上个世纪的夙愿和梦想――走进清华园踏在清华校园的路上,看到清华的草草木木,呼吸到清华空气,感受到清华气息,这是何等的惬意和自豪。我们怀着朝圣和虔诚之心,带着希望和梦想走进了梦寐以求的清华园。来到清华的时候,第一个印象是她的大,纵横交错的道路尽管很直接,可是照样让我感受到复杂以致迷失方向。但是,我并不急切地想从这迷失中走出,反倒是奢望可以沉醉在这迷失之中,那样我就可以随我的心性自由的在清华园中漫步。当二校门的一次映入我的眼帘的时候,一种庄严而美丽的情调在我的心中浮现滋长。我想起了我的孩子,那些和她一起在日影和月光下做着关于理想的作业的可爱的孩子;想到了我的同事,那些为伟大的戒毒事业兢兢工作的同事;我想到了领导的谆谆教诲和嘱托;我想起了在风中飘着苍发的母亲......心中终究为自己能够来到这里“朝拜”一回感到庆幸。仿佛看到朱自清先生孤瘦的背影,还有闻一多那坚毅的目光;似乎感受到在清华的河流中流淌着一种曾经被大家忽视的血液,一种曾经被人们轻视的韵律。

当我转过二校门,看见大礼堂和清华学堂的时候,心中有一股热流。这些就是清华最初的发源,是清华的原本所在。看到清华最初的建筑,我第一次懂得了什么是建筑艺术,懂得了建筑可以这样表现美。融合了古罗马和古希腊风格的大礼堂,古朴而又不乏现代味道的清华学堂,在我心中,它们不仅仅是建筑,更是承载历史,记录清华辉煌过去的“化石”。更有大草坪前面的日冕,“行胜于言”,四个最代表清华风格的苍劲有力的字,时刻提醒着清华人为人处事的原则。正是这句话,使我来到了清华,我也相信它还会影响我的一生。激励我在以后的人生历程中注重扎实的走好每一步。在清华学习的五天时间里,每天课程都安排得很满,白天全天的课,有时晚上也有课,虽然有点辛苦,但并不觉得学习疲劳,而感到是一种快乐和享受,每位教授上的每一节课,几乎都是绝妙精彩的课程。这次培训班的课程,涉及领域宽广,有当前宏观经济、领导科学与执行力、公共管理、依法行政、国学智慧、心理调试。为我们授课的老师多为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们有的幽默风趣,有的特立独行,有的深刻丰富,他们渊博的知识,认真负责的态度,敏捷的思维,以及学者特有的人格魅力,令我从中感悟颇多;他们博大精深的理念,高屋建瓴的评论,切中要害的`分析,极富个性的教学,使我的心灵为之一振,耳目为之一新。

清华的魅力不仅体现在她的建筑上,更体现在清华的精神上。清华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集中、简练的表述应当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它借用古训以凝练的语言表述了清华人基本的宇宙观和人生哲学,是使清华人保持其凝聚力和团结向上的精神力量的重要源泉。缘起于1914年11月10日,梁启超先生来清华发表以《君子》为题的演说。梁先生以《周易》乾、坤两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中心内容,激励清华学子崇德修业,发奋图强,无论求学治业,都要坚忍刚毅,不屈不挠,不能见利而进,见难而退。待人接物,要宽宏大量,责己严,责人宽。这些内容在今天仍然是那么震撼人心。以王鞑的“我愿以身许国”、“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强盛才是我真正的追求”为代表爱国主义精神;以“行胜于言”为重要内涵的严谨求实的学风;以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社会进步,努力建设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为奋斗目标的追求卓越的世界眼光。无不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它开启了我们前所未有的视野,使我们浮躁心灵得到从未有洗涤和净化。短短五天培训,我们一步步地记住了“水木清华”这四个字,也慢慢地读懂了它,慢慢的品味其中的诗意。我明白清华人的诗不是风花雪月,荷塘依旧,可是它的意象已经不再是那亭亭如舞女的裙的荷叶和那淡淡的月色,它已经变得更加绚烂;清华的歌声也不再是曾经那些哑哑的木吉他声,它已经变得更加精致。因为清华是扎实的,是理性的,它的箴言是“行胜于言”。清华的诗意在那些穿梭的人影中,在校园中那些被匆匆摇响的自行车铃声中,在那些深夜中不熄的灯光中。

打开笔记,仿佛又听到了清华教授们紧扣心灵的讲解,再次和大师发生了心灵的碰撞。知识的力量是无尽的,我不虚此行......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22

下半年,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由我局和市委组织部联合组织的在清华大学举办的长沙市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专题学习班,学习时间一周,感触颇深,受益良多。

一、环境美

走进清华园,不由得赞叹她那种厚重、朴实、不张扬的美。没有太多高高矗立的炫目建筑,映入眼帘更多的是那依地形修建的花园、草坪,绿道旁供人休憩的长椅,风格古朴而造型别致的路灯,随处可见的自行车,以及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打印社等等。还有那个深夜时分还亮着灯的奶茶店,为校园平添了一份温馨。

信步于文学家朱自清笔下的荷塘边,亲身感受那一池醉人的荷香荷韵;来到“水木清华”建筑前,细细品味雕梁画栋和意境高远的楹联;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民主斗士闻一多先生的雕像,感受先生的大义凛然、一身正气;在清华学堂和大礼堂前驻足沉思,虔诚地与先哲们进行心灵的对话。这一切,让我在工作了十多年后,又一次体验到了久违的温馨充实的校园生活。

二、收获大

一周的学习,我收获很多,眼界和学识也有了提升。授课老师有清华大学、国防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的教授,也有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学者,还有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的专家、中央电视台的知名评论员等,他们学识渊博,理念精深,对自己的研究领域都有十分独到的见解,给我们以深刻启迪。

教学内容非常丰富,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既有预算管理与改革、政府债务管理与风险防范等财政专业知识,也有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国际形势、深化改革、经济转型、博弈论等社科人文类知识;既有课堂教学,也有实地参观,精彩纷呈,引人入胜。精心的课程安排体现了领导对干部成长的'良苦用心。

三、感悟多

通过在清华园的学习,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1、清华大学“自强不息”的校训以及“行胜于言”的校风熏染了我,让我明白自身要具备百折不挠的韧劲,任何困难都压不垮的精神,以及为目标不懈奋斗的恒心和毅力;让我决心在未来的日子里,撸起袖子、沉下身子,做出一番工作业绩。

2、在开班动员会上,清华继续教育学院相关领导就告诉我们,对于培训班老师们的观点应当结合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大胆地质疑,切忌不加思索地一味接受。是的,老师们在课堂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难免有的知识点会有疏漏或偏离的地方,我们应当带着问题学习,勤于思考,秉持质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并把这一方法贯穿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

3、不断学习,学以致用。久坐在机关办公室里,难免会有知识僵化、灵感枯竭的危机感。这次到清华培训,如同久旱逢甘露、沙漠见清泉,有了“源头活水”的注入,眼界开阔了,精神充实了,心里亮堂了,很多疑惑在这里找到了答案。我已经认真消化了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并在日常自觉加强学习,结合工作实际加以运用,力争为推动长沙财政事业的发展奉献绵薄之力。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23

10月的北京,秋高气爽。20xx年10月14日至10月19日我非常幸运地成为清华大学-司法系统领导干部管理创新与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的一员,心中感受无以言表。首先要感激领导的关爱,给我们机会参加培训,让实现自己上个世纪的夙愿和梦想――走进清华园踏在清华校园的路上,看到清华的草草木木,呼吸到清华空气,感受到清华气息,这是何等的惬意和自豪。我们怀着朝圣和虔诚之心,带着希望和梦想走进了梦寐以求的清华园。来到清华的时候,第一个印象是她的大,纵横交错的道路尽管很直接,可是照样让我感受到复杂以致迷失方向。但是,我并不急切地想从这迷失中走出,反倒是奢望可以沉醉在这迷失之中,那样我就可以随我的心性自由的在清华园中漫步。当二校门的一次映入我的眼帘的时候,一种庄严而美丽的情调在我的心中浮现滋长。我想起了我的孩子,那些和她一起在日影和月光下做着关于理想的作业的可爱的孩子;想到了我的同事,那些为伟大的戒毒事业兢兢工作的同事;我想到了领导的谆谆教诲和嘱托;我想起了在风中飘着苍发的母亲......心中终究为自己能够来到这里“朝拜”一回感到庆幸。仿佛看到朱自清先生孤瘦的背影,还有闻一多那坚毅的目光;似乎感受到在清华的'河流中流淌着一种曾经被大家忽视的血液,一种曾经被人们轻视的韵律。

当我转过二校门,看见大礼堂和清华学堂的时候,心中有一股热流。这些就是清华最初的发源,是清华的原本所在。看到清华最初的建筑,我第一次懂得了什么是建筑艺术,懂得了建筑可以这样表现美。融合了古罗马和古希腊风格的大礼堂,古朴而又不乏现代味道的清华学堂,在我心中,它们不仅仅是建筑,更是承载历史,记录清华辉煌过去的“化石”。更有大草坪前面的日冕,“行胜于言”,四个最代表清华风格的苍劲有力的字,时刻提醒着清华人为人处事的原则。正是这句话,使我来到了清华,我也相信它还会影响我的一生。激励我在以后的人生历程中注重扎实的走好每一步。在清华学习的五天时间里,每天课程都安排得很满,白天全天的课,有时晚上也有课,虽然有点辛苦,但并不觉得学习疲劳,而感到是一种快乐和享受,每位教授上的每一节课,几乎都是绝妙精彩的课程。这次培训班的课程,涉及领域宽广,有当前宏观经济、领导科学与执行力、公共管理、依法行政、国学智慧、心理调试。为我们授课的老师多为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们有的幽默风趣,有的特立独行,有的深刻丰富,他们渊博的知识,认真负责的态度,敏捷的思维,以及学者特有的人格魅力,令我从中感悟颇多;他们博大精深的理念,高屋建瓴的评论,切中要害的分析,极富个性的教学,使我的心灵为之一振,耳目为之一新。

清华的魅力不仅体现在她的建筑上,更体现在清华的精神上。清华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集中、简练的表述应当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它借用古训以凝练的语言表述了清华人基本的宇宙观和人生哲学,是使清华人保持其凝聚力和团结向上的精神力量的重要源泉。缘起于1914年11月10日,梁启超先生来清华发表以《君子》为题的演说。梁先生以《周易》乾、坤两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中心内容,激励清华学子崇德修业,发奋图强,无论求学治业,都要坚忍刚毅,不屈不挠,不能见利而进,见难而退。待人接物,要宽宏大量,责己严,责人宽。这些内容在今天仍然是那么震撼人心。以王鞑的“我愿以身许国”、“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强盛才是我真正的追求”为代表爱国主义精神;以“行胜于言”为重要内涵的严谨求实的学风;以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社会进步,努力建设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为奋斗目标的追求卓越的世界眼光。无不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它开启了我们前所未有的视野,使我们浮躁心灵得到从未有洗涤和净化。短短五天培训,我们一步步地记住了“水木清华”这四个字,也慢慢地读懂了它,慢慢的品味其中的诗意。我明白清华人的诗不是风花雪月,荷塘依旧,可是它的意象已经不再是那亭亭如舞女的裙的荷叶和那淡淡的月色,它已经变得更加绚烂;清华的歌声也不再是曾经那些哑哑的木吉他声,它已经变得更加精致。因为清华是扎实的,是理性的,它的箴言是“行胜于言”。清华的诗意在那些穿梭的人影中,在校园中那些被匆匆摇响的自行车铃声中,在那些深夜中不熄的灯光中。

打开笔记,仿佛又听到了清华教授们紧扣心灵的讲解,再次和大师发生了心灵的碰撞。知识的力量是无尽的,我不虚此行......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24

20xx年10月10-21日,我有幸参加了局组织人事处组织的清华大学培训。清华大学是我国著名高等学府之一,也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能在这所百年名校参加培训学习,我倍感荣幸。同时也感谢领导给予我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我十分珍惜。此次培训时间虽短,但课程安排紧凑、内容丰富,每节课都集思想之大成,耀智慧之精华。短短的几天培训,让我获得了一身难得的知识财富,真是受益非浅,体会颇多。

十月的北京,秋高气爽,枫叶飘飘。亮丽多彩的生活是不施粉黛的素颜,秋之魅力,是充盈着淡蓝色的宁静。金黄的树叶,洒落一地的斑斓,时光烟雨蘸着秋之韵味掠过我的眉眼。秋风卷着我的衣襟把我带进了风景如画的清华校园。

清华校园,美丽而历史悠久。走进校园就感受到了这所百年名校厚重的文化氛围和独特的魅力与底蕴。学校一直秉承“中西融合、古今贯通”的理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始终引领学生们走“爱国、成才、奉献”的道路,为祖国的强盛、建设和发展输送了大批的领导和优秀人才。校园内绿茵草草,树木成荫,湖光山色,景色别致优雅。不同时代的建筑物购成了独具风格的建筑群落,为师生们创造了优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这次培训吃、住、学习都在清华园。喜欢起早床的我,每天迎着黎明前的第一缕曙光,吸收新鲜的空气在清华园里跑跑步、打打太极。用完早餐后就静心地听课。“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所以我紧紧抓住培训这个机会给自己洗洗脑,充充电,增长知识财富。给我们讲课的有清华、北大、国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北京行政学院、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党校等10多所高校的资深教授。分别给我们讲授了《领导干部压力管理》、《当前宏观经济分析》、《十二五规划与民生问题》、《影响力和执行力》、《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依法行政与突发事件应对》、《公共服务前沿探求》、《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以及《走进音乐世界》等10余堂课。教授们个个满腹经纶,学识渊博。每位教授谈吐风趣幽默、警句名言、历史典故让学员们掌声笑声接连而致。在听课中同学们对老师心怀一份敬仰,一份尊重,一份理解,一份虔诚;同学们感受老师诚挚的智慧和知识的传递,凝聚的思想于此起彼伏声中豁然收成,如行云流水,徜徉沉浸。北京行政学院教授兼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授董晓宇,在讲《公共服务前沿探求》课时,演讲形象之精彩,语言之丰富,排比、对比句接连不断,甚至把山东快书的表演形式都搬上了讲台。讲课内容丰富。在开启我们心智的同时,思想和智慧都得到了交流和碰撞。这次培训学习每天都有新的收获。

听了杨照南教授的《当前宏观经济分析》进一步认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知道了当前经济波动的主要表现和原因以及国民经济运行成本非完整化的五个方面,从生产与消费领域看中国自身的问题。

听了傅思明教授的《依法行政与突发事件应对》使我们进一步明确政府为什么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通过突发事件案例分析,使我们懂得了依法行政是安全从政的前提条件。

听了杨阳教授的《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才知道我国现阶段面临着朝核危机问题;中印边界问题;南海权益争端问题等诸多不安全因素,美国在亚太地区对我国形成U型合围之势。为了保障我国周边安全环境,还需要贯彻周边外交方针,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建设强大的国防力量。

10多位专家教授从经济理论到政治文明,从社会管理到执行能力,从当前形势剖析到前景展望,深邃的理论、前沿的研究、管理的创新在大师们或凝重或幽默或儒雅的讲解中,有如阳光雨露、和风细雨,滋润我的心田、陶冶我的情操、净化我的心灵、开阔我的视野、开启我的心智,理论与实践的火花在脑中碰撞,实实在在的让我领略了授课大师的风采。给我们传递了最新的信息和知识。

特别是听取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的《走进音乐世界》一堂课后,让我深刻认识到音乐是一种难以形容的语言----它越过了正常的逻辑思维,直接向人们的心灵倾诉;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它虽然不像文学、戏剧那样内涵明确,让人能有具体的理解,但经典音乐一般都具有丰富的内涵,我们能从中获得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思想上的提升。欣赏这样的音乐能够提高人的审美品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培养人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列夫.托尔斯泰这样说过:音乐使我忘却自我,忘却自己的真实处境,它把我带往另一种不属于自己的情景:在音乐的作用下,我觉得我感到了本来没有感到的东西;我理解了本来没有理解的道理;我能体会本来不能体会的一切。如果我们用这种心境去面对自己的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运用在实际工作中激发自己的灵感。应该会有很好的收获吧!我仿佛觉得优美的音乐旋律随时在我身体里流淌,淋漓尽致地让我体会到身心的愉悦和工作的轻松。音乐带给我无比快乐和喜悦!也是减轻我工作压力的最好方法之一。

最后,我要用清华的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激励自己,用学到的新理论知识渗透于今后的工作中去,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我不知道我这篇心得是唐代诗人李端笔下的“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还是刘长卿笔下的“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只有阅读者自己去评定吧!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25

能够加入市委办这个大家庭,我万分荣幸,不曾想刚工作两个月,又能够到世界一流学府清华大学参加培训,这让我激动之余又觉诚惶诚恐,带着压力与动力完成了此次培训任务。收获很多,最深刻的体会有两点:

细节定成败

以细节论成败,从小处见文章。此次培训,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热情周到、专业细致、有条不紊的准备和安排,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可谓处处见细节,事事皆精品。接待细致周到。一到达北京与培训项目负责人戴玲翔老师和班主任肖瑞崇老师见面,就会感觉到他们的专业精神和充分准备。果不其然,一本《学员须知》即可回答所有问题,培训安排更是滴水不漏,除学习需自己动脑外,其余事项只要“被动接受”即可。尤其是打开房间电视机看到“欢迎赵凡、何海先生下榻迎春园宾馆”,让我对清华大学的细致与周全留下深刻印象。内容丰富多彩。在培训期间,既组织了办文、办会等办公室业务培训,又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法治、国防等多领域学习;既开展理论学习夯实基础,又组织到中关村创业园区和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见学参观开拓眼界;既有清华大学、人民大学、中央党校、国防大学等知名教授讲学,又有中央办公厅、国家行政学院等行政领导言传身教,无一不显出他们的诚意与专业。仪式感非常强。从入住“荷塘月色”近春园宾馆到集体参观清华四景(清华学堂、大礼堂、二校门和水木清华),从开班仪式发放学员证、佩戴校徽、集体宣誓到毕业典礼播放培训点滴、发放毕业证书,从每日一晨读、每课一总结到课间集体做操、观看《同一首歌》清华大学专场,仪式感无处不在,强烈地推进了我们对清华大学的品牌认同感和认真学习的紧迫感、责任感。

难当清华人

走进清华门,就是清华人?清华学子是什么样的?是带着“酒瓶底”眼镜的学霸,耿直理工男,还是长发长须的怪咖?亦或是和周书记一样睿言睿语的才子?带着这个疑问,我与同事们走遍清华大学大小角落,靠近他们,走进他们,观察他们。发现,他们是教室里的聆听,是实验室里的分析,是小道上的讨论,是自习室里的思考,是运动场上的汗水,是舞台上的灵动,是草坪上的欢笑,他们的自信和快乐源于内心的强大与充实,或者更简单直接,仅仅因为他们是清华人。有一句话,叫“走进清华门,就是清华人”,虽然戴上了清华的校徽,拿到了清华的培训结业证书,但内心着实惭愧。且不说自己“颜值”“气质”与清华学子相距甚远,单单6天12堂课的培训内容就让我感觉须大力气进行消化。在网上看了一篇很火的帖子,叫《你与学霸的差距在哪里?一位清华学生的100条学习建议》,全文共9部分100条5000余字,对标找差,让我深刻感悟到自己为什么上不了清华。所谓知耻而后勇,既然清华人难当,那么就——走出清华门,带走清华魂!什么是清华之魂?简单点说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百年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这是清华魅力所在,给人以心灵的震撼,给人以行动的'力量,给人以前进的勇气,给人以成功的信心。“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人,就应该有永不畏惧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不为眼前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困难所困扰,上善若水,心怀天下,勇于挑战,甘当大任,才会获得最终的成功。成功只有一个理由,失败却有一千种理由。自强者未必都能够成功,而“不自强者”成功未之有也。“言必求实,以行证言。”言与行,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必须做到言行统一。从实践论出发,践行是根本和目的,所谓跬步致远、笃行事成、实干兴邦。言行不统一,不是伪君子,就是两面派,而后者比前者更具有破坏性、更可怕、更应该警惕。因此,要言行统一、“心、言、行”三点一线,不做只言不行的伪君子,更不做言行不符的两面派。“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做思考的奔跑者。要思考,用严谨的态度、创新的思维去明辨方向、拓展思路、科学决策。要奔跑,用勤奋的精神、求实的作风去实现跨越、实施突破、实践收获。做“思考的奔跑者”,就是要站在大局上想问题,超前谋划,脚踏实地,事半功倍,离目的地越来越近。

身虽已远,心却未动。清华大学的一景一物仍萦绕在我脑海,6天培训所学所思所感也必让我受益终身。

清华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26

7月14日,青岛外事学校以及贵州安顺学校的部分领导和老师们一行40多人在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聆听了全国知名创客专家高云峰教授的《创客与STEAM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现场报告。

高教授知识丰富、思维活跃、创新力强,而且对学员关怀备至、亲和力十足。他的报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创客教育的特点和卡魅实验室及作品。在这一部分中,高教授为老师们讲解了“群体创新空间”——它首先表现为一个物理空间,以群体参与创新活动为特征,提供材料、设备和设施,并具备社交功能的物理空间,在这里学生可以把最初的想法变为最终的作品,还为老师们讲解了“群体创新学习模型”的特点,从中老师们了解到:群体创新空间所包含的学习理论、合理的空间布局、给初学者的课程、项目和培训以及卡魅实验室和作品介绍。

在第二部分中,高教授为老师们介绍了STEAM教育的内涵以及特征,从中老师们学习到:STEAM教育是一种通过融合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内容指引教学和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此外,高教授还谈了创客文化与STEAM教育的异同及借鉴,并举了他指导中学生设计“无轮小车”的.例子。

第三部分高教授列举了他先后与中央电视台《异想天开》、《我爱发明》、《原来如此》以及北京电视台等多省市电视台合作并策划设计的数百个力学科普实验活动,例如纸桥过车和手机吊冰箱等真实情景下的大型挑战活动。而这些活动涉及了多学科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培养。

最后老师们现场体验了创客课程,亲自动手,在温馨融洽的气氛中完成了第一天的培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此次培训,老师们开拓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提升了素养,尤其对创客教育和STEAM教育有了更全新的理解和体验,为拓宽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