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情感 > 心情随笔 > 正文

沈园随感

作者: 陆建明2024/07/16心情随笔

我是从三味书屋坐着乌篷船去沈园的。

走进园内,但见几株高大翠绿的芭蕉,高高地矗立在左侧长廊的前端。廊檐下的红丝绳系着一串串铜铃,在微风的吹拂下叮当作响,把游人的目光都吸引了去。我看到一只只铃铛下穿着的木牌上写满了情侣们的寄语,把这悲情的园子变成了浪漫的定情之地。

凡人都说陆唐两人的离婚,是出于陆母的无情棒杀,其实是封建礼教制度使然。劳燕分飞的他们未脱相思,彼此惦念,如同藕断丝连。本来,时间早已治愈了两人浅层的创伤,各自的生活也归于平淡。谁料想沈园一遇,重新激起了他们情感的波澜,旧伤未却,又添新愁。不久,唐氏因过度悲伤而香消玉殒。我想,如果没有沈园的邂逅,她一定还会如常地活着,将一段未尽的情缘深埋心底,直至终老。唐氏本是一位才女,但因处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生不逢时。虽然她表现得相当低调,几乎低到了尘埃里,可现实还是捉弄了她。遭到这种封建礼教摧残的何止她一人?杭州才女朱淑贞,也被父母无情地剥夺了自由恋爱的权利,以致忧郁终生。她们都是柔弱女子,都做了旧礼教制度下的牺牲品。但唐氏与陆游是有共同兴趣的,本应是幸福美满的一对,可叹命途多舛。

沈园的可看之处是半壁亭旁的《钗头凤》碑刻,这是陆唐两人倾诉思念之情的别样方式,应时应景,充满了无限的伤感,也让游人为之感怀。这对生不能相依的情人,把他们的“衷肠”写在了园内,成为留给世人的永久纪念。

词墙的北面有座冷翠亭,一池绿荷长势旺盛,亭内有对年轻的伴侣正促膝交谈。我没敢靠近,怕惊扰了他们的悄悄话。

向东行进,但见一尊怪异的太湖石上写着“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我想起陆游的《沈园二首》:“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此诗为纪念唐氏去世40周年而作,可见他对前妻的怀念之情至深。

精致的东苑小巧别致,一潭水被吴山石、越山石、鹊桥和琼瑶台等微缩景观围绕着,凸显浪漫风情。顶部被棕榈覆盖的相印亭,就像两个穿着蓑衣并肩站立的情人,心心相印,彼此凝望,因而小院亦被人称作“情侣园”。园内饶有情趣,只是与陆唐两人的情事关联起来,不免显得有些凄美。倘若换成现在,男女自由恋爱,永结同心,不受世俗的干涉,他们的婚姻就会如常人一般顺风顺水,白头偕老。他们的故事也不会引人注目,或许沈园也就不会成为什么名园了。

只因千年前那对才子佳人的相遇,沈园让人流连忘返。作为凄美情事的起源地,沈园也是历代情侣的钟情之地。我想,不要因为悲剧而遗憾,来此游园,也是为了感受人们对美好姻缘和幸福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