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大讲堂培训心得体会
西西文学整理的名师大讲堂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4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名师大讲堂培训心得体会 篇1
长长的暑假里,我早就做好了打算,给自己好好充充电,可又不知道从何学起,于是在盲目地看一些东西。当接到培训通知时,心中很高兴,终于又可以得到高人指点了。我们坐在舒适凉爽的报告大厅里,聚精会神地听着专家的讲解,认真地做着笔记,我观望每位老师,都像我一样求知若渴,尽情地享受着这场精神及心灵的盛宴。
上午给我们做报告的是邢台市英华学校王香芝副校长,我被她那“50岁的年龄,40岁的面容,30岁的声音,20岁的激情”深深地吸引。甜美的声音,充满激情与进取之心的干劲,精神焕发的容貌,渊博的知识是王香芝校长真实的写照,我们这些年轻人都自叹不如啊。她的讲解《一线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精辟透彻,让我们受益匪浅。王校长主要从三方面做了介绍,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为什么开展课题研究,具体怎样开展课题研究以及自己课题研究的具体做法。讲授理论的同时,王校长还举例自己的成名之路,告诫比起她更年轻的我们:要从磨练自己扎实的教学功底,不断提升自己师德修养,与时俱进搞研究,敢于创新等方面做起,让自己更加优秀。
下午给我们上课的是邢台市七中李育红副校长。李校长一看就是一位干劲十足,雷厉风行的专家形象。李校长围绕《做一名充满魅力的教师》这个主题,言传身教,向我们阐述了如何成为一名充满魅力的教师,让我们都感到受益颇多。李校长声情并茂地告诉我们:在课堂上要学会倾听;要随时俯拾身边的课程资源;要做一个有情趣,懂得尊重的老师;做一个大胆取舍的老师;要有好的心态,总是早走一小步;要打造自己个方面的教学能力等。
我觉得这次培训让我收获了很多。两位校长对事业满腔的热情和执着的追求感染着我,让自己如梦初醒,原来30岁的的年龄应该有这样的追求和梦想,应该再难也从不言弃,坚持不懈,而不是满足于现状,停步不前了。于是我下定决心,做一个善思进取的老师。首先从各方面严于律己,追求真才实学。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让自己成为追求真才实学的榜样。其次,博览群书,做一个勤奋进取,知识渊博的老师,要勇于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用自己的勤奋学习带动学生勤奋努力。第三,做一个善思,谨慎的班主任。 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习成绩一般的,学习差的学困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要多观察学生的变化,了解学生的变化,及时有效地发现学生中的异常现象,做到学生情绪没有爆发之前就给予制止。最后,还要学会倾听学生的诉说,理解和信任学生,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学会和善于倾听他的诉说;当学生成功时,我们也要善于倾听,要满怀激情地与之分享成功的喜悦;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我们更要细心地倾听,听听他是怎样来为自己辩护的。总之,无论什么时候,老师都必须学会倾听。
总之,参加一次培训,心灵便得到一次洗礼,一次净化,一次提升,今后教学路上,两位专家的话会时刻萦绕在耳边,鞭策着我做一个善思进取的老师。
名师大讲堂培训心得体会 篇2
其实,早就知道名师工作室的存在,可是却一直没有过分关注,听到名师就要讲课的消息,心中窃喜,雀跃着想看看名师的高明之处。期间,我有幸聆听了xx,xx,xx等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收获不小。置身于课堂教学中,看到各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仅让我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课堂上老师们崭新的教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声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态,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变化多端的多媒体课件,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迪。赞叹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从中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听课体会:
一、教师语言要具有艺术的魅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当我听着这几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xx老师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她让学生一边观看课件,一边听老师激情讲解,声情并茂的语言唤起了学生的情感。xx老师和蔼可亲的语言,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xx老师课堂语言简洁,准确,她用自己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引领着学生。
二、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
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几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xx老师的课严谨到“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情景导入,教学设计是那么合理,流畅。“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索,经历,从而解答疑惑”让他们充分体验思考所带来得成功,树立起学生我能行,我一定行的理念。看似平常的提问,却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层次的探究世界。xx老师的课亲切、自然,却彰显出多么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
三、活泼的课堂气氛。
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这样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教学是昏昏欲睡,而在名师的课上,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的内容。特别是名师们都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名师们的课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本次听课赞叹、感慨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如何才能像时老师、何老师、范老师……那样成为学生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如何才能让课堂有如此的魅力,让学生轻松度过还意犹未尽?如何让学生乐此不疲、有说的欲望?通过此次听课与评课,我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1、充分调动学生资源,让学生互学。
2、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说,教学生把话说完整,说得有条理。
3、吃透教材,深入研读教材,了解所教课文内容与背景。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4、巧用心思,精心设计,从学生出发备课,根据自身特点,根据教材设计教法,学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自己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5、在课堂上多设计互动的成分,让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真正体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名师大讲堂培训心得体会 篇3
20xx年6月29日,由江门市教师发展中心主办,广东省麦剑平名教师工作室和中国教师研修网承办的“五邑名师大讲堂”第十一期“讲好中国故事——构建深度阅读课堂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在江门市第一中学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作为工作室的一员,我有幸参与了工作室活动的整个筹备过程,并在现场认真聆听了两位资深教师精彩的授课或说课、工作室主持人智慧的讲座和专家深度的点评,让我对构建深度阅读课堂有了更深刻的领悟,也为我日后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指明了新方向。
整个活动分为课例展示、说播课展示、专题讲座和专家点评四个环节,每一个环节无不体现对“深度”二字完美的阐述和诠释。首先,王超老师的现场课例展示选取了人教版20xx年教材选择性必修四Unit3 Reaching out across the Sea的Reading and Thinking板块。整堂课分为五个环节:视频创设语境,导入主题,丰富背景知识,进行感知与预测;理解语篇大意,绘制思维导图,判断语篇类型;获取深层信息,基于语篇内容进行信息整合及深度思考;拓展话题内容,超越语篇,训练创新思维;创设微型论坛,内化语篇内涵,在实际场景中表达运用。每个环节都深入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根据学生能力和水平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文章结构理解环节,王老师一改往日让学生填空的传统设计,大胆放手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构建思维导图,并用自己语言进行阐述,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也激发了创新思维,分别按照time、space、eventsequence设计了不同的思维导图,甚至配上了优美的图画,清晰明了,表达也自信从容,让在场所有老师感到惊喜。文本阅读环节先由老师搭建脚手架,设置深入思考的问题,再引导学生自己设问,出题人对别人的回答进行点评的新颖方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学会深挖文本。迁移创新环节则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将课堂所学内化于心,外化生成对话,进一步理解文章内涵。从思维导图,到文本设问,再到创设对话,都体现王老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对“深度阅读”的思考,才能保证学生在学习文本中的“深度体会”。
接着,开平教伦中学的邹娟丽老师呈现了同一个主题中UsingLanguage板块的说播课展示,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分钟欣赏这堂课的精华部分,但依然感受到邹老师设计之用心。从开始的段落排序,到思维导图的构建,再到分角色进行采访,探讨“是否应该进行海洋探索”的问题,在邹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们层层深入学习文章结构及内容,并将其迁移到写作中呈现出来,实现了教、学、评的`深度融合和统一。
随后,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麦剑平老师进行专题讲座《构建深度学习阅读课堂培养学科核心素养》。麦老师先从语篇、深度学习、阅读能力要求三个方面解读了深度学习阅读课堂和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联系和意义,再结合王超老师和邹娟丽老师的课例分析如何践行深度阅读课堂,并以课题为依托,阐述了阅读课的教学模式。帮助我们从理论层面深度理解如何构建深度学习阅读课堂,为我们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理论方向与指导。
最后,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黄丽燕教授以“在深度阅读理念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如何设计”为题,以王超老师和邹娟丽老师的两节课为范例,给英语教学课堂设计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意见与建议。我们在教学中应该了解阅读认知加工过程,由易到难地设计梯度性活动,才能更好优化课堂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深度课堂的目的。
近三个月的活动筹备过程虽然漫长且曲折,但每一次的挑战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在帮授课老师磨课的过程中,在协助统筹活动各方安排的过程中,不仅让我感同身受一堂好课成功展示背后所需要付出的汗水,更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更加深度的思考,今天的“五邑名师大讲堂”活动让我再一次体会到教学应该精益求精,深度思考,教学应该以生为本,层层深入。感谢这次活动的机会,让我有了欣赏精良好课,聆听专家讲座,交流同行经验的机会,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深入我心,引发我的深度思考。
名师大讲堂培训心得体会 篇4
今天开展讲座的老师是瑞安市实验小学姚晓洁老师。我受益匪浅。
讲座开始前,姚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处处计划,努力攀爬向上的真实故事。上小学时,当他的同学每周写着生动的日记,争取被老师表扬时,他每天看报纸,周末走访农村写3000多字关于民生的论文。即使知道老师可能认为他是抄袭的,可也没有什么抱怨,一直淡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初一二计划着当校学生主席,争取当上了上海市三好学生;高中努力备考,顺利进入了北京大学法学系。虽然,大学时离自己的梦想偏差了一步,但是他的工作依然朝着民生的方向——他仍然坚持不懈地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脚踏实地地前进着。这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有目标才有行动,有准备才有收获!
此次讲座的主题是“小学数学——备课、听课、评课”。
备课前:
一.要转变教学观念。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策略。
二.备课要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预设、有针对性。这就要了解学情。
三.备课要吃透教材。目标设计上要做到三个并重:保底目标和开放目标并重;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并重;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重。
以“1000以内数的认识”课时为例,在第一步中就要培养学生的数感,而且这是一过程,需要长期的实践。在第二步中,就要对学生学情进行分析: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从一年级开始就有了认数的经验,已经掌握了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在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千以内的数,如物品的价格等等。基本会读写千以内的数。受百以内数数的迁移,学生能准确地读出每两个百之间的数,但多数学生不能准确地数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在第三步中,保底、显性目标有:1.让学生经历数数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2.会读、会写、会数1000以内的数,理解数的组成。3.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加深对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的理解。长期、隐性目标是:结合具体的实物感知1000的大小,数形结合,发展学生的.数感。 备课时:
一.启发学生思维,精心设计问题。“学起于思,思起于疑”。
二.恰当选择教学方法。重结果——重教学过程。有发现法,探索问题法,研讨法等。
三.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的形成,训练由过去的重结果为重教学过程。明:数学基础知识;暗:数学思想方法。
评课的内容:评教学目标、评教材处理、评教学程序、评教学方法和手段、评教师教学基本功、评学法指导、评能力培养、评师生关系、评教学效果。
评课的注意事项:
要根据教学特点和班级学生实际,实事求是地公开评价一节课,切忌带有个人倾向;要以虚心的态度,商量的口气与被听课老师共同分析研讨,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别人头上;要突出重点,集中主要问题进行评议和研究,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要以事实为根据,增强说服力;做好调查工作,尽可能较全面了解教师和学生情况。
经历此次讲座,我对小学数学的教学与评课有了一定的了解,改变了之前没有一点方向的状况。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不仅要抓紧时间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在实践中收获经验。总之,要走的路还很长,脚踏实地地朝着目标奋斗吧!
名师大讲堂培训心得体会 篇5
通过学校组织的周末名师工程中职班主任的培训让我感受颇多,受益匪浅。对于我们班主任可以说是一次心灵上的洗礼。袁旭美老师的《班级管理与班级文化建设》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映像,现结合自己的工作,谈谈班级常规管理。
中职学校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和其他学校基本相同,其管理目标和实施方案都是为了学生的成才这一终级目的来展开。但中职学校又有其特殊性,它既要继续对学生进行学业和品德的教育,又要切合实际地替学生进行就业前的各种训练,从而最大限度地确保学生能就业。因此,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工作就有其不同的工作重点。
一、 中职班主任工作的难点是什么?
每个班主任面对的都是几十个学生,其工作千头万绪,如果轻重不分,很难让工作变得轻松和有实效。有些班主任成天都很忙,但并不受学生的欢迎,效果也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就是没有找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避开常规的管理工作不说,就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难点,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找准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是其强烈内心愿望,而中职学生的心理目标并未成形,往往会随着时间和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而且每一个时段都有其特点,我将这种现象分为三个时间段来简单分析。
(1)茫然阶段。这指的是刚踏入学校的第一学年,这时段学生
刚从初中生转变为中职学生,其目标和身份的确定与转化处在不知所措过程,自己要干什么,怎样去实现他们并不清楚,当对学校的新鲜感一过去,普遍带有明显的失落感和茫然性。
(2)相对稳定阶段。中职学生在第二学年,情绪开始相对稳定,对自身专业的选择和发展目标相对清晰起来,部分学生会在这时段开始努力学习。
(3)恐慌阶段。这是最难管理的一个时期,这时学生的主要压力源自对就业的压力,以前都是靠家长供养而毕业后就必须自己养活自己,这是生存的压力,同时对社会的一无所知,又让学生感到惧怕,总担心自己在社会中不能适应。
这几个阶段共同构成中职学生整体的心理特征,是我们每位班主任应充分注意的。
2.规划好班级和每个学生的发展目标
我们很多班主任往往会制定很多班纪班规来管理学生,但却忽视了对班级和个人发展目标的规划。其实,一个班级要发展到一个什么目标,其责任不在学生,而在班主任,好的班主任会明确地引导学生怎样来爱护和建设班级,而不是让处于班级的被动位置。因为只有充分发挥和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整体的班级目标才能实现,每个人都应得到锻炼,都能共同成才,我认为这是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整体目标,不仅如此,每个学生又应明确自己的发展和成长目标。
3.推进学生学好各项专业知识,及时让知识转化为技能
中职学校是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一道门,能否具有过硬的技能是检验我们办学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准,我们往往囿于对表面工作的常规管理,而很少深入到学生的真正内心去。班主任虽然不是所有学科的老师,但也必须随时随地鼓励和推动学生掌握好每门专业知识技能,甚至可以说这是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的中心工作。
4.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显得尤其重要。中职班主任应努力给学生培养起团结、协作、奋进、创新、科学等方面的高级品德,而不再是简单的劳动者。
二、中职班主任应怎样把握其工作重点
根据中职学校学生的发展目标和特点,班主任应怎样有重点地开展工作呢? 首先,针对各个学年的不同心理需求特征,应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让学生明确自己所选择专业的特点,稳定情绪,确定目标,鼓励其在第二学年扎实基础,对社会及就业状况班主任应经常性的进行关注和疏导,打消学生的恐惧心理,认真做好每项工作,同时班主任对人才市场要有清醒的认识,指导学生就好业,好就业,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 其次,是对每个学生和班级建立成长档案,在这方面可引进中小学的一些先进经验,我们不能认为中职学生就已经完全成长为大人。这一时期,每个学生仍然处于成长的过程。当他们走向社会后,严格划规自己和管理自己同样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对自我档案的审视,每个人都受益无穷,班级档案主要是促进和树立学生的团队意识,责任信念,从而确保其适应于社会生活。 再次,班主任要充分保证学生获得所学专业的各项技能。其实,班主任老师实际上是代表学校在班级中贯彻和执行学校的办学目标和理念,在学生眼中班主任就是最高级别的引路人,而学生要真正成才就是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高尚的道德修养,这方面直接取决于班主任工作的得当与否,十分重要。 最后,一个好的班主任必须建立和培养起一个和谐、求实、创新、奋进的班级,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有强有力的班级干部,还必须充分激活每个同学的积极性,相互鼓励,共谋发展。 三、班主任应怎样发挥班级作用 在学生的成才过程中,班级起到核心作用,对每个学生的'影响有时是终身的。一个班级不是班主任个人的,而是每个学生共同构成的一个学习、生活主体,其影响力也不是班主任显现出的,而是通过班级这一主体散发的,那么,怎样发挥班级的作用呢? 1.通过班级的各项建设,让学生树立起情感上的认同。也就是说,要让学生觉得自己的班级就是自己工作、学习,最后成才的温暖之家,不能有排斥感、游离感、局外感。同时,还是一个充满自豪、独一无二、有别于其他班级的集体2.班主任应正确引导班级的荣誉感和团队意识,我们有些班主任会因狭隘的班级利益将学生引向自私,不顾大局的歧路上,其实班级荣誉应服从于社会和学校,集体是主要的,所谓团队意识是集体意识而不是小圈子。 3.建立健全内部竞争机制,鼓励创新与实践相结合。中职学校应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班主任应全力营造班级和谐、求实的班级氛围,确保每个同学都共同拥有发展和锻炼的权利。 4.树立每个同学的班级观念。既然班级是由每个同学构成的,那么,班级的整体形象也应由每个同学的个体形象构成,班主任在这方面应培养每个同学的整体意识。
通过一学期的培训让我更加明白了自己的工作方向和工作目标,也对班级常规管理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我深信人的一生就是不断探索和学习的过程,同时我也深信有了国家的方针政策,有了领导的关心金沙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一定会赢来崭新的一天,我相信我们的付出终有一天会得到肯定,让我们为职业学校新的一天加油吧!
名师大讲堂培训心得体会 篇6
今天开展讲座的老师是瑞安市实验小学姚晓洁老师。我受益匪浅。
讲座开始前,姚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处处计划,努力攀爬向上的真实故事。上小学时,当他的同学每周写着生动的日记,争取被老师表扬时,他每天看报纸,周末走访农村写3000多字关于民生的论文。即使知道老师可能认为他是抄袭的,可也没有什么抱怨,一直淡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初一二计划着当校学生主席,争取当上了上海市三好学生;高中努力备考,顺利进入了北京大学法学系。虽然,大学时离自己的梦想偏差了一步,但是他的工作依然朝着民生的方向——他仍然坚持不懈地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脚踏实地地前进着。这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有目标才有行动,有准备才有收获!
此次讲座的主题是“小学数学——备课、听课、评课”。
备课前:
一.要转变教学观念。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策略。
二.备课要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预设、有针对性。这就要了解学情。
三.备课要吃透教材。目标设计上要做到三个并重:保底目标和开放目标并重;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并重;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重。
以“1000以内数的认识”课时为例,在第一步中就要培养学生的数感,而且这是一过程,需要长期的实践。在第二步中,就要对学生学情进行分析: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从一年级开始就有了认数的经验,已经掌握了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在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千以内的数,如物品的价格等等。基本会读写千以内的数。受百以内数数的迁移,学生能准确地读出每两个百之间的数,但多数学生不能准确地数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在第三步中,保底、显性目标有:1.让学生经历数数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2.会读、会写、会数1000以内的数,理解数的组成。3.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加深对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的理解。长期、隐性目标是:结合具体的实物感知1000的大小,数形结合,发展学生的数感。 备课时:
一.启发学生思维,精心设计问题。“学起于思,思起于疑”。
二.恰当选择教学方法。重结果——重教学过程。有发现法,探索问题法,研讨法等。
三.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的形成,训练由过去的'重结果为重教学过程。明:数学基础知识;暗:数学思想方法。
评课的内容:评教学目标、评教材处理、评教学程序、评教学方法和手段、评教师教学基本功、评学法指导、评能力培养、评师生关系、评教学效果。
评课的注意事项:
要根据教学特点和班级学生实际,实事求是地公开评价一节课,切忌带有个人倾向;要以虚心的态度,商量的口气与被听课老师共同分析研讨,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别人头上;要突出重点,集中主要问题进行评议和研究,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要以事实为根据,增强说服力;做好调查工作,尽可能较全面了解教师和学生情况。
经历此次讲座,我对小学数学的教学与评课有了一定的了解,改变了之前没有一点方向的状况。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不仅要抓紧时间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在实践中收获经验。总之,要走的路还很长,脚踏实地地朝着目标奋斗吧!
名师大讲堂培训心得体会 篇7
其实,早就知道名师工作室的存在,可是却一直没有过分关注,听到名师就要讲课的消息,心中窃喜,雀跃着想看看名师的高明之处。期间,我有幸聆听了xx,xx,xx等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收获不小。置身于课堂教学中,看到各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仅让我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课堂上老师们崭新的教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声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态,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变化多端的多媒体课件,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迪。赞叹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从中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听课体会:
一、教师语言要具有艺术的魅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当我听着这几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xx老师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她让学生一边观看课件,一边听老师激情讲解,声情并茂的语言唤起了学生的情感。xx老师和蔼可亲的语言,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xx老师课堂语言简洁,准确,她用自己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引领着学生。
二、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
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几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xx老师的课严谨到“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情景导入,教学设计是那么合理,流畅。“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索,经历,从而解答疑惑”让他们充分体验思考所带来得成功,树立起学生我能行,我一定行的理念。看似平常的提问,却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层次的探究世界。xx老师的课亲切、自然,却彰显出多么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
三、活泼的课堂气氛。
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这样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教学是昏昏欲睡,而在名师的课上,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的内容。特别是名师们都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名师们的课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本次听课赞叹、感慨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如何才能像时老师、何老师、范老师……那样成为学生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如何才能让课堂有如此的魅力,让学生轻松度过还意犹未尽?如何让学生乐此不疲、有说的欲望?通过此次听课与评课,我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1、充分调动学生资源,让学生互学。
2、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说,教学生把话说完整,说得有条理。
3、吃透教材,深入研读教材,了解所教课文内容与背景。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4、巧用心思,精心设计,从学生出发备课,根据自身特点,根据教材设计教法,学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自己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5、在课堂上多设计互动的成分,让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真正体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名师大讲堂培训心得体会 篇8
20xx年10月18日至20xx年如一日的不懈坚守;惊叹于他们敢于创新开拓的勇气;陶醉于他们流畅跌宕的演讲?聆听了他们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权威理念和真知灼见;更感受到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语文的那份深沉博大的爱!参加这样高档次,大规模的语文高端盛会,不仅开拓了我的视野,更让我从政策层面提高了对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认识,不仅提升了我的语文教育理论水平,更为我今后的语文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此次无锡之行,领略语文名师名家的风采,使我获得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欣喜极,思索至深,意义至大!
出席本次大会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郭永福、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所长吕同舟,教育部语言文字报刊社编委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室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教授、语文特级教师等。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教师代表三百多人齐聚一堂,碰撞思想,交流优秀的教育理念,分享成功的智慧和经验,激励调动后起之秀。这里有着一群语文的朝圣者,这里真是一次学术的盛会啊!
18日上午9点,大讲堂在郭永福会长的致辞中拉开了帷幕,他做了“有效科研与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简短报告,指出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教师的一项最高能力,参加科研的出发点、目的和功用定位,强调从本校改革和发展中选取科研课题。接着吕所长致辞,他强调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经历谈“教研”,谈到区分”有效教研和无效教研“的话题,尤其指出”一场高效有价值的教研活动“必须做到”五个一“的教学设计和”三个实现“的教学目的。
接下来是由备受尊敬的语文泰斗李老师为老师们做《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三部曲”实践与研究的八个台阶》的学术报告,她的讲座滋润心灵,荡涤心扉,留给我的感动也最为深刻。李老师结合自己五十多年的教坛生涯,回顾了在人生不同时期的心路历程,为我们讲述了她如何在36年里执着于一个课题的研究,怎样将课题由“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再到“情境课程”最后到“儿童情境学习”的实践研究一步步深入。李老师一路探索,不断开拓,持之不懈,润物无声,硕果累累,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指明了新方向,从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流派,赢得世人的瞩目。她是中国教育的一面旗帜!她那种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着实可嘉!她那种热爱生活、热爱学生的胸怀令人感动;她那种不懈的韧劲和研究精神令人钦佩!从李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师德”、什么叫“师爱”,她用行动完美地诠释了“教师”这一伟大的称呼,她真不愧是“中国教育的脊梁”!
10月19日上午,来自北师大的李教授为大家做了《教学策略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报告,他站在一线教师的角度指出该怎样去搞“教改”、“教学”,反对从上而下的一味盲从,批判了当下教育上的一些弊端,演讲发人深省。风趣生动、犀利深刻的演讲不仅博得热烈的掌声,更使与会老师产生强烈的共鸣。接着
是中国“素读”经典课程创始人陈老师做了《我的母语如歌》的精彩讲座。她先对“素读”课程作简介“不追求所读内容的深刻含义,只是纯粹地读,目的是求记诵,求熟练读,适合诵读经典作品”,她率先把“经典素读“的理念引入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她在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用经典去浸润孩子们的心灵夯实语文素养,她强调“吟诵”的重要性,讲授基本的吟诵规则,并结合大量的经典诗词和古籍,指导诵读方法,亲自示范吟诵。她的诵读曲韵婉转,如歌如诉,似春风拂面,似珠落玉盘,让人耳目一新,不禁连连叫绝!
这次的研修学习使我的内心受到深深地震撼。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名师们内心真挚深沉的语文情怀;感受到了他们为中国教育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学然后知不足!今后的教坛生涯中,我会张开双臂,迎接挑战,追随名师的足迹,更多一份虔诚,更多一份钻研,更多一份韧劲,在语文的田地中辛勤耕耘,用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去努力做好这一份美丽的事业!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人应有的姿态!
名师大讲堂培训心得体会 篇9
20xx年10月18日至20xx年如一日的不懈坚守;惊叹于他们敢于创新开拓的勇气;陶醉于他们流畅跌宕的演讲?聆听了他们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权威理念和真知灼见;更感受到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语文的那份深沉博大的爱!参加这样高档次,大规模的语文高端盛会,不仅开拓了我的视野,更让我从政策层面提高了对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认识,不仅提升了我的语文教育理论水平,更为我今后的语文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此次无锡之行,领略语文名师名家的风采,使我获得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欣喜极,思索至深,意义至大!
出席本次大会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郭永福、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所长吕同舟,教育部语言文字报刊社编委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室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教授、语文特级教师等。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教师代表三百多人齐聚一堂,碰撞思想,交流优秀的教育理念,分享成功的智慧和经验,激励调动后起之秀。这里有着一群语文的朝圣者,这里真是一次学术的盛会啊!
18日上午9点,大讲堂在郭永福会长的致辞中拉开了帷幕,他做了“有效科研与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简短报告,指出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教师的一项最高能力,参加科研的出发点、目的和功用定位,强调从本校改革和发展中选取科研课题。接着吕所长致辞,他强调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经历谈“教研”,谈到区分”有效教研和无效教研“的话题,尤其指出”一场高效有价值的教研活动“必须做到”五个一“的教学设计和”三个实现“的教学目的。
接下来是由备受尊敬的语文泰斗李老师为老师们做《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三部曲”实践与研究的八个台阶》的学术报告,她的讲座滋润心灵,荡涤心扉,留给我的感动也最为深刻。李老师结合自己五十多年的教坛生涯,回顾了在人生不同时期的心路历程,为我们讲述了她如何在36年里执着于一个课题的研究,怎样将课题由“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再到“情境课程”最后到“儿童情境学习”的实践研究一步步深入。李老师一路探索,不断开拓,持之不懈,润物无声,硕果累累,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指明了新方向,从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流派,赢得世人的瞩目。她是中国教育的一面旗帜!她那种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着实可嘉!她那种热爱生活、热爱学生的胸怀令人感动;她那种不懈的韧劲和研究精神令人钦佩!从李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师德”、什么叫“师爱”,她用行动完美地诠释了“教师”这一伟大的称呼,她真不愧是“中国教育的脊梁”!
10月19日上午,来自北师大的李教授为大家做了《教学策略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报告,他站在一线教师的角度指出该怎样去搞“教改”、“教学”,反对从上而下的一味盲从,批判了当下教育上的一些弊端,演讲发人深省。风趣生动、犀利深刻的演讲不仅博得热烈的掌声,更使与会老师产生强烈的共鸣。接着
是中国“素读”经典课程创始人陈老师做了《我的母语如歌》的精彩讲座。她先对“素读”课程作简介“不追求所读内容的深刻含义,只是纯粹地读,目的是求记诵,求熟练读,适合诵读经典作品”,她率先把“经典素读“的理念引入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她在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用经典去浸润孩子们的心灵夯实语文素养,她强调“吟诵”的重要性,讲授基本的吟诵规则,并结合大量的经典诗词和古籍,指导诵读方法,亲自示范吟诵。她的诵读曲韵婉转,如歌如诉,似春风拂面,似珠落玉盘,让人耳目一新,不禁连连叫绝!
这次的研修学习使我的内心受到深深地震撼。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名师们内心真挚深沉的语文情怀;感受到了他们为中国教育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学然后知不足!今后的教坛生涯中,我会张开双臂,迎接挑战,追随名师的足迹,更多一份虔诚,更多一份钻研,更多一份韧劲,在语文的田地中辛勤耕耘,用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去努力做好这一份美丽的事业!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人应有的姿态!
名师大讲堂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20xx年10月18日至20日,我很有幸参加了在无锡举行的第五期“全国语文名师成长大讲堂”活动。本次大会由教育部语用所指导,由语文出版社主办,以媒体推广、专家引领、交流互动、培训提高等多种形式来展示语文名师和名校的典型经验,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从而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自我发展。
三天紧张而充实的培训,让我有机会与中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名师、教授等零距离接触。我钦佩于他们那渊博的学识和辉煌的成就;感动于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坚守;惊叹于他们敢于创新开拓的勇气;陶醉于他们流畅跌宕的演讲???聆听了他们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权威理念和真知灼见;更感受到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语文的那份深沉博大的爱!参加这样高档次,大规模的语文高端盛会,不仅开拓了我的视野,更让我从政策层面提高了对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认识,不仅提升了我的语文教育理论水平,更为我今后的语文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此次无锡之行,领略语文名师名家的风采,使我获得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欣喜极,思索至深,意义至大!
出席本次大会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郭永福、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所长吕同舟,教育部语言文字报刊社编委会副主任徐功明,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室副主任时俊卿、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教授李芒、语文特级教师陈琴等。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教师代表三百多人齐聚一堂,碰撞思想,交流优秀的教育理念,分享成功的智慧和经验,激励调动后起之秀。这里有着一群语文的.朝圣者,这里真是一次学术的盛会啊!
18日上午9点,大讲堂在郭永福会长的致辞中拉开了帷幕,他做了“有效科研与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简短报告,指出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教师的一项最高能力,参加科研的出发点、目的和功用定位,强调从本校改革和发展中选取科研课题。接着吕同舟所长致辞,他强调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经历谈“教研”,谈到区分”有效教研和无效教研“的话题,尤其指出”一场高效有价值的教研活动“必须做到”五个一“的教学设计和”三个实现“的教学目的。
接下来是由备受尊敬的语文泰斗李吉林老师为老师们做《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三部曲”实践与研究的八个台阶》的学术报告,她的讲座滋润心灵,荡涤心扉,留给我的感动也最为深刻。李老师结合自己五十多年的教坛生涯,回顾了在人生不同时期的心路历程,为我们讲述了她如何在36年里执着于一个课题的研究,怎样将课题由“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再到“情境课程”最后到“儿童情境学习”的实践研究一步步深入。李老师一路探索,不断开拓,持之不懈,润物无声,硕果累累,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指明了新方向,从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流派,赢得世人的瞩目。她是中国教育的一面旗帜!她那种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着实可嘉!她那种热爱生活、热爱学生的胸怀令人感动;她那种不懈的韧劲和研究精神令人钦佩!从李吉林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师德”、什么叫“师爱”,她用行动完美地诠释了“教师”这一伟大的称呼,她真不愧是“中国教育的脊梁”!
10月19日上午,来自北师大的李芒教授为大家做了《教学策略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报告,他站在一线教师的角度指出该怎样去搞“教改”、“教学”,反对从上而下的一味盲从,批判了当下教育上的一些弊端,演讲发人深省。风趣生动、犀利深刻的演讲不仅博得热烈的掌声,更使与会老师产生强烈的共鸣。接着是中国“素读”经典课程创始人陈琴老师做了《我的母语如歌》的精彩讲座。她先对“素读”课程作简介“不追求所读内容的深刻含义,只是纯粹地读,目的是求记诵,求熟练读,适合诵读经典作品”,她率先把“经典素读“的理念引入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她在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用经典去浸润孩子们的心灵夯实语文素养,她强调“吟诵”的重要性,讲授基本的吟诵规则,并结合大量的经典诗词和古籍,指导诵读方法,亲自示范吟诵。她的诵读曲韵婉转,如歌如诉,似春风拂面,似珠落玉盘,让人耳目一新,不禁连连叫绝!
这次的研修学习使我的内心受到深深地震撼。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名师们内心真挚深沉的语文情怀;感受到了他们为中国教育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学然后知不足!今后的教坛生涯中,我会张开双臂,迎接挑战,追随名师的足迹,更多一份虔诚,更多一份钻研,更多一份韧劲,在语文的田地中辛勤耕耘,用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去努力做好这一份美丽的事业!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人应有的姿态!
名师大讲堂培训心得体会 篇11
长长的暑假里,我早就做好了打算,给自己好好充充电,可又不知道从何学起,于是在盲目地看一些东西。当接到培训通知时,心中很高兴,终于又可以得到高人指点了。我们坐在舒适凉爽的报告大厅里,聚精会神地听着专家的讲解,认真地做着笔记,我观望每位老师,都像我一样求知若渴,尽情地享受着这场精神及心灵的盛宴。
上午给我们做报告的是邢台市英华学校王香芝副校长,我被她那“50岁的年龄,40岁的面容,30岁的声音,20岁的激情”深深地吸引。甜美的声音,充满激情与进取之心的干劲,精神焕发的容貌,渊博的知识是王香芝校长真实的写照,我们这些年轻人都自叹不如啊。她的讲解《一线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精辟透彻,让我们受益匪浅。王校长主要从三方面做了介绍,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为什么开展课题研究,具体怎样开展课题研究以及自己课题研究的具体做法。讲授理论的同时,王校长还举例自己的成名之路,告诫比起她更年轻的我们:要从磨练自己扎实的教学功底,不断提升自己师德修养,与时俱进搞研究,敢于创新等方面做起,让自己更加优秀。
下午给我们上课的是邢台市七中李育红副校长。李校长一看就是一位干劲十足,雷厉风行的专家形象。李校长围绕《做一名充满魅力的.教师》这个主题,言传身教,向我们阐述了如何成为一名充满魅力的教师,让我们都感到受益颇多。李校长声情并茂地告诉我们:在课堂上要学会倾听;要随时俯拾身边的课程资源;要做一个有情趣,懂得尊重的老师;做一个大胆取舍的老师;要有好的心态,总是早走一小步;要打造自己个方面的教学能力等。
我觉得这次培训让我收获了很多。两位校长对事业满腔的热情和执着的追求感染着我,让自己如梦初醒,原来30岁的的年龄应该有这样的追求和梦想,应该再难也从不言弃,坚持不懈,而不是满足于现状,停步不前了。于是我下定决心,做一个善思进取的老师。首先从各方面严于律己,追求真才实学。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让自己成为追求真才实学的榜样。其次,博览群书,做一个勤奋进取,知识渊博的老师,要勇于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用自己的勤奋学习带动学生勤奋努力。第三,做一个善思,谨慎的班主任。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习成绩一般的,学习差的学困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要多观察学生的变化,了解学生的变化,及时有效地发现学生中的异常现象,做到学生情绪没有爆发之前就给予制止。最后,还要学会倾听学生的诉说,理解和信任学生,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学会和善于倾听他的诉说;当学生成功时,我们也要善于倾听,要满怀激情地与之分享成功的喜悦;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我们更要细心地倾听,听听他是怎样来为自己辩护的。总之,无论什么时候,老师都必须学会倾听。
总之,参加一次培训,心灵便得到一次洗礼,一次净化,一次提升,今后教学路上,两位专家的话会时刻萦绕在耳边,鞭策着我做一个善思进取的老师。
名师大讲堂培训心得体会 篇12
春风送暖,杨柳依依,在这放飞希望的季节,我有幸参加了由陕西省教育学会名师发展研究中心主办、西安当代名师教育研究院承办的“当代名师大讲堂——全国名校长高端论坛和全国中小学名师与陕西优秀教师‘同课异构’高效课堂教学展示研讨会”学习活动。
在这次学习活动中,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专家和名师,会聚陕西西安,他们既有理论讲座,又有课堂教学实例,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专家们的联袂“演绎”,把本次活动装点得精彩纷呈。引领我们在现场进行智慧火花的碰撞、思考和争鸣,让我们领略了各位专家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对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
首先,观摩了几位名师的课堂精彩展示,每个老师都在最短的时间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课前几分钟,他们都展示了自己超前的亲和力,短短几分钟的交流就和素未谋面的孩子们建立起和谐的学习关系。虽然是很细小的细节,但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副校长虞大明老师幽默的虞氏自我介绍法,给学习的老师和学生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相信若干年后,这些孩子们都会记得这一课。这样的开课方式,最大程度的吸引力孩子们的注意力,使整节课堂事半功倍。这些吸引学生的目光非常值得我学习和借鉴。 各位名师的教学风格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但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能迅速激发学生听课激情,提高学生听课注意力,使学生能快速地投入课堂学习中去。都能把讲解看成是对话的过程,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体会”、“品味”还给了学生。同时,在他们的教学中肯定性评价体现出尊重、鼓励的原则,充分给予学生个人空间,在科学的引导下让学生畅所欲言,发挥想象。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让学生用心灵去倾听来把握教材,让学生体会感情,最后让学生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真正做到了知识的迁移。
来自陕西师范大学附小的王林波老师执教了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一课。王老师注重方法的引领,关注文本的特点,长文短教,实现了语文教学从教课文到教方法的华丽转身。课堂紧扣课程标准,同时又有自己鲜明的教学方法。特别是课后的说课,更多的像一次交流、座谈,我个人从中收获颇多——学会抓住教材的关键点,把零零碎碎的总也讲不完的语文知识简单化、重点化。 这也是我自己教学过程中目前出现的最大的问题,讲不完,讲到自己累,孩子疲。我觉得这节课会对我以后的教学产生极大的影响和帮助。
来自北京的王文丽老师教学风格纯美、清新、细腻,加上柔美的声音,端庄的`形象,京味十足的普通话,听她的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有种百听不厌的感觉,她人如其名,就像一朵盛开的茉莉花,清香淡雅,温文秀丽。 整节课堂的节奏不紧不慢,但任务内容一点没落下,训练项目面面俱到,让我真正理解了高效课堂的真谛。直至时隔一个多月后的今天,我依然能想起她那富有感染力的爽朗的笑声。
而来自上海市浦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戴建荣老师的吟诵教学气盖全场,带动了整个会场的几百名老师一齐动口吟诵中华传统文化,依字行腔的诵读教学方式独树一帜。后面的讲座与其说是讲座,不如说是表演,是演讲。从这些优秀教育者的身上,我也看到了我们许多人身上存在的问题,我们站在老师的位置,高高在上,一直放不下自己的尊严和身段,这样如何和学生融为一体,平等交流?放下,放开,可能很多问题就得到解决了。
最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陆志平老师做了《探索建立语文课堂的新常态》的专题报告。陆老师的对教育方法深入浅出的解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语文课堂建设这些一直一知半解的问题有了本质的理解和认识,对语文课堂建立新的构筑模式有了全新的概念,也让我明白了语文不仅仅停留在课本上,课堂上,更是融于我们的生活中,意识里。
此次学习活动,让我收获到的不仅仅是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更使我得到了思想上的洗礼,让我对语文有了更足的热情。我愿生活在语文之中,让语文美化我的生活!
名师大讲堂培训心得体会 篇13
今天开展讲座的老师是瑞安市实验小学姚老师。我受益匪浅。
讲座开始前,姚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处处计划,努力攀爬向上的真实故事。上小学时,当他的同学每周写着生动的日记,争取被老师表扬时,他每天看报纸,周末走访农村写3000多字关于民生的论文。即使知道老师可能认为他是抄袭的,可也没有什么抱怨,一直淡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初一二计划着当校学生主席,争取当上了上海市三好学生;高中努力备考,顺利进入了北京大学法学系。虽然,大学时离自己的梦想偏差了一步,但是他的工作依然朝着民生的方向——他仍然坚持不懈地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脚踏实地地前进着。这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有目标才有行动,有准备才有收获!
此次讲座的主题是“小学数学——备课、听课、评课”。
备课前:
一、要转变教学观念。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策略。
二、备课要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预设、有针对性。这就要了解学情。
三、备课要吃透教材。目标设计上要做到三个并重:保底目标和开放目标并重;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并重;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重。
以“1000以内数的认识”课时为例,在第一步中就要培养学生的数感,而且这是一过程,需要长期的实践。在第二步中,就要对学生学情进行分析:已经学习了“20xx年级开始就有了认数的经验,已经掌握了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在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千以内的数,如物品的价格等等。基本会读写千以内的数。受百以内数数的迁移,学生能准确地读出每两个百之间的数,但多数学生不能准确地数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
在第三步中,保底、显性目标有:
1.让学生经历数数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
2.会读、会写、会数1000以内的数,理解数的组成。3.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加深对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的理解。长期、隐性目标是:结合具体的实物感知1000的大小,数形结合,发展学生的数感。
备课时:
一、启发学生思维,精心设计问题。“学起于思,思起于疑”。
二、恰当选择教学方法。重结果——重教学过程。有发现法,探索问题法,研讨法等。
三、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的形成,训练由过去的重结果为重教学过程。明:数学基础知识;暗:数学思想方法。
评课的内容:评教学目标、评教材处理、评教学程序、评教学方法和手段、评教师教学基本功、评学法指导、评能力培养、评师生关系、评教学效果。
评课的注意事项:
要根据教学特点和班级学生实际,实事求是地公开评价一节课,切忌带有个人倾向;要以虚心的态度,商量的口气与被听课老师共同分析研讨,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别人头上;要突出重点,集中主要问题进行评议和研究,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要以事实为根据,增强说服力;做好调查工作,尽可能较全面了解教师和学生情况。
经历此次讲座,我对小学数学的教学与评课有了一定的了解,改变了之前没有一点方向的状况。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不仅要抓紧时间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在实践中收获经验。
总之,要走的路还很长,脚踏实地地朝着目标奋斗吧!
名师大讲堂培训心得体会 篇14
作为教师,我们要实施素质教育,教书育人,争当实施素质教育的排头兵。看了几位名师的讲课,那真叫一个绝,下面就学习情况谈一下我的学习体会:
首先,要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教育改革的实践需要教育理论作指导。先进的教育理论将有力地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化。另外,教师自身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也应当考虑如何为自己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第二,要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实践活动。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每一次的课堂展示都是那么可贵!让人耳目一新。这耳目一新并非在现代教育手段下的缤纷世界,而是在倡导课堂教学有效性下的真实、扎实、朴实的课堂,时时处处渗透着教师的教育机智之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之扎实。 一堂语文课,名师的智慧语文,名师的简约语文,引领着新课程改革不断完善。聆听了特级教师的课,反思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需要学习与改进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让我从自身出发,不断地反思和总结。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使我学到了很多课堂教学的技能。
第三,要坚持与日俱进,弘扬创新精神。这几年,教育理论层出不穷,教育信息日新月异,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改水平,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对于教学性质的认识,培训教师突破传统框架,从新颖的角度重新认识课堂教学活动,提出崭新的理论,我们只有认真学习有关内容,才能与日俱进,不断创新。此外,多学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好的教学技能,添补了教学方面的许多空白,同时也让我走出了一些误区。例如,通过学习我了解了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创设有意义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如何利用声音、眼神、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图片、实物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揭示语言意义,激励学生参与;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地运用“表演”技巧。
在理论讲座方面。教师的“语文课堂中的问题觅析与破解”精彩的讲解,给我很大的启发,也对我以后在日常课堂中出现的事情处理给以借鉴。指导老师的示范课给我很多的启发和借鉴。每次听完课,我的心情难于平静。指导老师自然大方,富有亲和力的台风,渊博的学识,敬业的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让我感到自己有那么多的不足。那收放自如的`课堂;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等等。我从他们的示范课中学到了许多新课程的教法。课后,学员们的研讨,评课更是让我茅塞顿开,从中学到许多有关教学的实际问题并使之运用于日常的课堂中。同时,我也感到了一种压力:成长,不容驻足。自己的知识面是那么狭小,要给自己不断地充电,加快学习的步伐,努力汲取各种知识,不断地丰满自己知识的羽翼,加深文化底蕴的积淀,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教学不仅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又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提高。这次小学语文教师培训,不论从教育教学的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是一个锻炼和进步的有效良机。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我尽自己所能,积极参与交流讨论的同时,让我感受到自觉要钻研的路很难,要学习的路还很长。
名师大讲堂培训心得体会 篇15
春风送暖,杨柳依依,在这放飞希望的季节,我有幸参加了由陕西省教育学会名师发展研究中心主办、西安当代名师教育研究院承办的“当代名师大讲堂——全国名校长高端论坛和全国中小学名师与陕西优秀教师‘同课异构’高效课堂教学展示研讨会”学习活动。
在这次学习活动中,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专家和名师,会聚陕西西安,他们既有理论讲座,又有课堂教学实例,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专家们的联袂“演绎”,把本次活动装点得精彩纷呈。引领我们在现场进行智慧火花的碰撞、思考和争鸣,让我们领略了各位专家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对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
首先,观摩了几位名师的课堂精彩展示,每个老师都在最短的时间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课前几分钟,他们都展示了自己超前的亲和力,短短几分钟的交流就和素未谋面的孩子们建立起和谐的学习关系。虽然是很细小的细节,但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副校长虞大明老师幽默的虞氏自我介绍法,给学习的老师和学生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相信若干年后,这些孩子们都会记得这一课。这样的开课方式,最大程度的吸引力孩子们的注意力,使整节课堂事半功倍。这些吸引学生的目光非常值得我学习和借鉴。各位名师的教学风格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但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能迅速激发学生听课激情,提高学生听课注意力,使学生能快速地投入课堂学习中去。都能把讲解看成是对话的过程,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体会”、“品味”还给了学生。同时,在他们的教学中肯定性评价体现出尊重、鼓励的原则,充分给予学生个人空间,在科学的引导下让学生畅所欲言,发挥想象。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让学生用心灵去倾听来把握教材,让学生体会感情,最后让学生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真正做到了知识的迁移。
来自陕西师范大学附小的王林波老师执教了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一课。王老师注重方法的引领,关注文本的特点,长文短教,实现了语文教学从教课文到教方法的华丽转身。课堂紧扣课程标准,同时又有自己鲜明的教学方法。特别是课后的说课,更多的像一次交流、座谈,我个人从中收获颇多——学会抓住教材的关键点,把零零碎碎的总也讲不完的语文知识简单化、重点化。这也是我自己教学过程中目前出现的最大的问题,讲不完,讲到自己累,孩子疲。我觉得这节课会对我以后的教学产生极大的影响和帮助。
来自北京的王文丽老师教学风格纯美、清新、细腻,加上柔美的声音,端庄的形象,京味十足的普通话,听她的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有种百听不厌的感觉,她人如其名,就像一朵盛开的茉莉花,清香淡雅,温文秀丽。整节课堂的节奏不紧不慢,但任务内容一点没落下,训练项目面面俱到,让我真正理解了高效课堂的真谛。直至时隔一个多月后的今天,我依然能想起她那富有感染力的爽朗的笑声。
而来自上海市浦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戴建荣老师的吟诵教学气盖全场,带动了整个会场的几百名老师一齐动口吟诵中华传统文化,依字行腔的诵读教学方式独树一帜。后面的讲座与其说是讲座,不如说是表演,是演讲。从这些优秀教育者的身上,我也看到了我们许多人身上存在的问题,我们站在老师的位置,高高在上,一直放不下自己的尊严和身段,这样如何和学生融为一体,平等交流?放下,放开,可能很多问题就得到解决了。
最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陆志平老师做了《探索建立语文课堂的新常态》的专题报告。陆老师的对教育方法深入浅出的解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语文课堂建设这些一直一知半解的问题有了本质的理解和认识,对语文课堂建立新的构筑模式有了全新的概念,也让我明白了语文不仅仅停留在课本上,课堂上,更是融于我们的生活中,意识里。
此次学习活动,让我收获到的不仅仅是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更使我得到了思想上的洗礼,让我对语文有了更足的热情。我愿生活在语文之中,让语文美化我的生活!
名师大讲堂培训心得体会 篇16
这次“名师讲堂”活动,在教育局赵年喜局长的主持下拉开了帷幕,在热烈激动的掌声中迎来了北京名师谢红英老师,在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我们成功的完成了本次活动。
在本次活动中我有许多收获,其一,能近距离的感受名师课堂,了解名师课堂的实际情况,名师课堂中不仅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还有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的使用,既增加了课堂容量,又为教师和学生节约了时间,还为课堂增添了活力,还有大量教具的使用,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其二,课堂民主平等,气氛活跃。课堂上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加,充当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对每组学生的展示都要民主公平的评价,给每一个积极配合认真参与的学生给予语言的表扬和必要
的物质奖励,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使学生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课堂学习,积极动手动脑,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其三,多媒体的使用,使课堂教学更直观,更形象。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的概念往往很难用语言表述清楚,使用多媒体教学能轻松的解决这类问题。如谢老师在导入时,先给学生展示了密云县水库的照片,从介绍家乡风景入手,然后引导学生给长方形的照片装上相框,相框周围材料的总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再给相框装上一块玻璃,而玻璃的大小就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引入自然,贴近生活。石婧枫老师也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动手触摸不同封闭图形的大小,使学生感受平面图形的大小,进而引导学生了解面积的概念.
名师大讲堂培训心得体会 篇17
20xx 年10月18日至20日,我很有幸参加了在无锡举行的第五期“全国语文名师成长大讲堂”活动。本次大会由教育部语用所指导,由语文出版社主办,以媒体推广、专家引领、交流互动、培训提高等多种形式来展示语文名师和名校的典型经验,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从而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自我发展。
三天紧张而充实的培训,让我有机会与中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名师、教授等零距离接触。我钦佩于他们那渊博的学识和辉煌的成就;感动于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坚守;惊叹于他们敢于创新开拓的勇气;陶醉于他们流畅跌宕的演讲???聆听了他们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权威理念和真知灼见;更感受到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语文的那份深沉博大的爱! 参加这样高档次,大规模的语文高端盛会,不仅开拓了我的视野,更让我从政策层面提高了对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认识,不仅提升了我的语文教育理论水平,更为我今后的语文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此次无锡之行,领略语文名师名家的风采,使我获得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欣喜极,思索至深,意义至大!
出席本次大会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郭永福、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所长吕同舟,教育部语言文字报刊社编委会副主任徐功明,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室副主任时俊卿、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教授李芒、语文特级教师陈琴等。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教师代表三百多人齐聚一堂,碰撞思想,交流优秀的教育理念,分享成功的智慧和经验,激励调动后起之秀。这里有着一群语文的朝圣者,这里真是一次学术的盛会啊!
18日上午9点,大讲堂在郭永福会长的致辞中拉开了帷幕,他做了“有效科研与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简短报告,指出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教师的一项最高能力,参加科研的出发点、目的和功用定位,强调从本校改革和发展中选取科研课题。接着吕同舟所长致辞,他强调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经历谈“教研”,谈到区分”有效教研和无效教研“的话题,尤其指出”一场高效有价值的教研活动“必须做到”五个一“的教学设计和”三个实现“的教学目的。
接下来是由备受尊敬的语文泰斗李吉林老师为老师们做《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三部曲”实践与研究的八个台阶》的学术报告,她的讲座滋润心灵,荡涤心扉,留给我的感动也最为深刻。李老师结合自己五十多年的教坛生涯,回顾了在人生不同时期的心路历程,为我们讲述了她如何在36年里执着于一个课题的研究,怎样将课题由“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再到“情境课程”最后到“儿童情境学习”的实践研究一步步深入。李老师一路探索,不断开拓,持之不懈,润物无声,硕果累累,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指明了新方向,从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流派,赢得世人的瞩目。她是中国教育的一面旗帜!她那种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着实可嘉!她那种热爱生活、热爱学生的胸怀令人感动;她那种不懈的韧劲和研究精神令人钦佩!从李吉林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师德”、什么叫“师爱”,她用行动完美地诠释了“教师”这一伟大的称呼,她真不愧是“中国教育的脊梁”!
10月19日上午,来自北师大的李芒教授为大家做了《教学策略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报告,他站在一线教师的角度指出该怎样去搞“教改”、“教学”,反对从上而下的一味盲从,批判了当下教育上的一些弊端,演讲发人深省。风趣生动、犀利深刻的演讲不仅博得热烈的掌声,更使与会老师产生强烈的共鸣。接着
是中国“素读”经典课程创始人陈琴老师做了《我的母语如歌》的精彩讲座。她先对“素读”课程作简介“不追求所读内容的深刻含义,只是纯粹地读,目的是求记诵,求熟练读,适合诵读经典作品”,她率先把“经典素读“的理念引入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她在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用经典去浸润孩子们的心灵夯实语文素养,她强调“吟诵”的重要性,讲授基本的吟诵规则,并结合大量的经典诗词和古籍,指导诵读方法,亲自示范吟诵。她的诵读曲韵婉转,如歌如诉,似春风拂面,似珠落玉盘,让人耳目一新,不禁连连叫绝!
这次的研修学习使我的内心受到深深地震撼。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名师们内心真挚深沉的语文情怀;感受到了他们为中国教育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学然后知不足!今后的教坛生涯中,我会张开双臂,迎接挑战,追随名师的足迹,更多一份虔诚,更多一份钻研,更多一份韧劲,在语文的田地中辛勤耕耘,用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去努力做好这一份美丽的事业!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人应有的姿态!
名师大讲堂培训心得体会 篇18
长长的暑假里,我早就做好了打算,给自己好好充充电,可又不知道从何学起,于是在盲目地看一些东西。当接到培训通知时,心中很高兴,终于又可以得到高人指点了。我们坐在舒适凉爽的报告大厅里,聚精会神地听着专家的讲解,认真地做着笔记,我观望每位老师,都像我一样求知若渴,尽情地享受着这场精神及心灵的盛宴。
上午给我们做报告的是邢台市英华学校王香芝副校长,我被她那“50岁的年龄,40岁的面容,30岁的声音,20岁的激情”深深地吸引。甜美的声音,充满激情与进取之心的干劲,精神焕发的容貌,渊博的知识是王香芝校长真实的写照,我们这些年轻人都自叹不如啊。她的讲解《一线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精辟透彻,让我们受益匪浅。王校长主要从三方面做了介绍,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为什么开展课题研究,具体怎样开展课题研究以及自己课题研究的具体做法。讲授理论的同时,王校长还举例自己的成名之路,告诫比起她更年轻的我们:要从磨练自己扎实的教学功底,不断提升自己师德修养,与时俱进搞研究,敢于创新等方面做起,让自己更加优秀。
下午给我们上课的是邢台市七中李育红副校长。李校长一看就是一位干劲十足,雷厉风行的专家形象。李校长围绕《做一名充满魅力的教师》这个主题,言传身教,向我们阐述了如何成为一名充满魅力的教师,让我们都感到受益颇多。李校长声情并茂地告诉我们:在课堂上要学会倾听;要随时俯拾身边的课程资源;要做一个有情趣,懂得尊重的老师;做一个大胆取舍的老师;要有好的心态,总是早走一小步;要打造自己个方面的教学能力等。
我觉得这次培训让我收获了很多。两位校长对事业满腔的热情和执着的追求感染着我,让自己如梦初醒,原来30岁的的年龄应该有这样的追求和梦想,应该再难也从不言弃,坚持不懈,而不是满足于现状,停步不前了。于是我下定决心,做一个善思进取的老师。首先从各方面严于律己,追求真才实学。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让自己成为追求真才实学的榜样。其次,博览群书,做一个勤奋进取,知识渊博的老师,要勇于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用自己的勤奋学习带动学生勤奋努力。第三,做一个善思,谨慎的班主任。 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习成绩一般的,学习差的学困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要多观察学生的变化,了解学生的变化,及时有效地发现学生中的异常现象,做到学生情绪没有爆发之前就给予制止。最后,还要学会倾听学生的诉说,理解和信任学生,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学会和善于倾听他的诉说;当学生成功时,我们也要善于倾听,要满怀激情地与之分享成功的喜悦;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我们更要细心地倾听,听听他是怎样来为自己辩护的。总之,无论什么时候,老师都必须学会倾听。
总之,参加一次培训,心灵便得到一次洗礼,一次净化,一次提升,今后教学路上,两位专家的话会时刻萦绕在耳边,鞭策着我做一个善思进取的老师。
名师大讲堂培训心得体会 篇19
20xx 年10月18日至20日,我很有幸参加了在无锡举行的第五期“全国语文名师成长大讲堂”活动。本次大会由教育部语用所指导,由语文出版社主办,以媒体推广、专家引领、交流互动、培训提高等多种形式来展示语文名师和名校的典型经验,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从而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自我发展。
三天紧张而充实的培训,让我有机会与中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名师、教授等零距离接触。我钦佩于他们那渊博的学识和辉煌的成就;感动于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坚守;惊叹于他们敢于创新开拓的勇气;陶醉于他们流畅跌宕的演讲???聆听了他们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权威理念和真知灼见;更感受到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语文的那份深沉博大的爱! 参加这样高档次,大规模的语文高端盛会,不仅开拓了我的视野,更让我从政策层面提高了对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认识,不仅提升了我的语文教育理论水平,更为我今后的语文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此次无锡之行,领略语文名师名家的风采,使我获得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欣喜极,思索至深,意义至大!
出席本次大会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郭永福、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所长吕同舟,教育部语言文字报刊社编委会副主任徐功明,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室副主任时俊卿、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教授李芒、语文特级教师陈琴等。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教师代表三百多人齐聚一堂,碰撞思想,交流优秀的教育理念,分享成功的智慧和经验,激励调动后起之秀。这里有着一群语文的朝圣者,这里真是一次学术的盛会啊!
18日上午9点,大讲堂在郭永福会长的致辞中拉开了帷幕,他做了“有效科研与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简短报告,指出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教师的一项最高能力,参加科研的出发点、目的和功用定位,强调从本校改革和发展中选取科研课题。接着吕同舟所长致辞,他强调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经历谈“教研”,谈到区分”有效教研和无效教研“的话题,尤其指出”一场高效有价值的教研活动“必须做到”五个一“的教学设计和”三个实现“的教学目的。
接下来是由备受尊敬的语文泰斗李吉林老师为老师们做《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三部曲”实践与研究的八个台阶》的学术报告,她的讲座滋润心灵,荡涤心扉,留给我的感动也最为深刻。李老师结合自己五十多年的教坛生涯,回顾了在人生不同时期的心路历程,为我们讲述了她如何在36年里执着于一个课题的研究,怎样将课题由“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再到“情境课程”最后到“儿童情境学习”的实践研究一步步深入。李老师一路探索,不断开拓,持之不懈,润物无声,硕果累累,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指明了新方向,从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流派,赢得世人的瞩目。她是中国教育的一面旗帜!她那种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着实可嘉!她那种热爱生活、热爱学生的胸怀令人感动;她那种不懈的韧劲和研究精神令人钦佩!从李吉林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师德”、什么叫“师爱”,她用行动完美地诠释了“教师”这一伟大的称呼,她真不愧是“中国教育的脊梁”!
10月19日上午,来自北师大的李芒教授为大家做了《教学策略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报告,他站在一线教师的角度指出该怎样去搞“教改”、“教学”,反对从上而下的一味盲从,批判了当下教育上的一些弊端,演讲发人深省。风趣生动、犀利深刻的演讲不仅博得热烈的掌声,更使与会老师产生强烈的共鸣。接着
是中国“素读”经典课程创始人陈琴老师做了《我的母语如歌》的精彩讲座。她先对“素读”课程作简介“不追求所读内容的深刻含义,只是纯粹地读,目的是求记诵,求熟练读,适合诵读经典作品”,她率先把“经典素读“的理念引入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她在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用经典去浸润孩子们的心灵夯实语文素养,她强调“吟诵”的重要性,讲授基本的吟诵规则,并结合大量的经典诗词和古籍,指导诵读方法,亲自示范吟诵。她的诵读曲韵婉转,如歌如诉,似春风拂面,似珠落玉盘,让人耳目一新,不禁连连叫绝!
这次的研修学习使我的内心受到深深地震撼。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名师们内心真挚深沉的语文情怀;感受到了他们为中国教育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学然后知不足!今后的教坛生涯中,我会张开双臂,迎接挑战,追随名师的足迹,更多一份虔诚,更多一份钻研,更多一份韧劲,在语文的田地中辛勤耕耘,用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去努力做好这一份美丽的事业!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人应有的姿态!
名师大讲堂培训心得体会 篇20
在学习过程中,我细心做好学习笔记,用心记下随时获得的学习感受,及时交流、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此次初中化学新课程远程培训,我感受深刻,学习收获很大。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新的教学形势下,创新教学设计,初中化学如何正确把握教学知识体系,用什么新的教学策略,用什么教学素材,怎样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均得到详细的解答,本次培训的内容主要有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根据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对必须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分别作了专题讨论;第二部分,按照课程标准中的五个主题内容,提供了一部分设计案例供教师们参考;第三部分,作为尝试,提供了一些“学材”;第四部分,提供了部分资料供教学设计时选择使用。
1.正确树立化学课程理念。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的学习方式,重视化学学习方法的启迪,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充分发掘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方式。
2.教学过程中三维目标的设计与落实。感受最全面的是,重新认识了课堂教学、三维目标,如何鉴定课堂教学三维目标,为学生的科学素养服务。三维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价值目标,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三维目标只有真正落实下来,才算真正完成二节课堂教学,在我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只落实知识目标,能力目
标和情感、价值观目标基本略掉了。在学习中,学生实验技能的'学习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情绪,以饱满地热情进入化学课堂教学,是学好化学的前提,而实际上把教学生学变成学生学会学习这种行为习惯的落实是很重要的,而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因此,在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教学资源形成素材,是培养学生情感、价值观的重要手段。
3.构建师生的和谐教学关系,提高课堂效应及质量 。教学的过程,本身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找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传统的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过程,片面强调教师的传授功能,在教师与学生关系中,教师是知识是非的唯一裁判。教与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动的,学生总是被动的。课堂上,总是教师为中心,学生为附庸,教师传授,学生接受,师生关系停留在一种不平等的情感之中,完全忽略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4.应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决心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到:
(1)教师每时每刻都要通过不同形式进行研修,多学习、多交流,使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扩大,加强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学习和研究,多读一些有价值的教育书籍,努力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更上一层楼,以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教学和时代的挑战。
(2)认真备课,关注教学知识的背景,提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不仅要关注知识的本身,而且要关注知识的发生、发展。同时合理设计学案、教案,精心设计练习题,有效地进行分层教学,使所有的学生都不掉队,让他们成为真正的智慧型人才。
(3)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重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标强调合作交流学习,它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信息交流方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更好的体现。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过程。
总之专家的讲座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发人深省,获益匪浅。对新课程的理解和教学方式有了转变,通过对许多优秀案例的学习,与同行的网上研讨交流,在以后的教学中能起到借鉴作用,知道自己和别人的差距,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将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努力实践.积极探索, 提高信息获取,加工和传播水平,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再上新的台阶。
名师大讲堂培训心得体会 篇21
这次“名师讲堂”活动,在教育局赵年喜局长的主持下拉开了帷幕,在热烈激动的掌声中迎来了北京名师谢红英老师,在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我们成功的完成了本次活动。
在本次活动中我有许多收获,其一,能近距离的感受名师课堂,了解名师课堂的实际情况,名师课堂中不仅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还有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的使用,既增加了课堂容量,又为教师和学生节约了时间,还为课堂增添了活力,还有大量教具的使用,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其二,课堂民主平等,气氛活跃。课堂上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加,充当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对每组学生的展示都要民主公平的评价,给每一个积极配合认真参与的.学生给予语言的表扬和必要
的物质奖励,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使学生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课堂学习,积极动手动脑,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其三,多媒体的使用,使课堂教学更直观,更形象。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的概念往往很难用语言表述清楚,使用多媒体教学能轻松的解决这类问题。如谢老师在导入时,先给学生展示了密云县水库的照片,从介绍家乡风景入手,然后引导学生给长方形的照片装上相框,相框周围材料的总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再给相框装上一块玻璃,而玻璃的大小就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引入自然,贴近生活。石婧枫老师也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动手触摸不同封闭图形的大小,使学生感受平面图形的大小,进而引导学生了解面积的概念.
名师大讲堂培训心得体会 篇22
20xx年10月18日至20xx年如一日的不懈坚守;惊叹于他们敢于创新开拓的勇气;陶醉于他们流畅跌宕的演讲?聆听了他们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权威理念和真知灼见;更感受到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语文的那份深沉博大的爱!参加这样高档次,大规模的语文高端盛会,不仅开拓了我的视野,更让我从政策层面提高了对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认识,不仅提升了我的语文教育理论水平,更为我今后的语文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此次无锡之行,领略语文名师名家的风采,使我获得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欣喜极,思索至深,意义至大!
出席本次大会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郭永福、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所长吕同舟,教育部语言文字报刊社编委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室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教授、语文特级教师等。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教师代表三百多人齐聚一堂,碰撞思想,交流优秀的教育理念,分享成功的智慧和经验,激励调动后起之秀。这里有着一群语文的朝圣者,这里真是一次学术的盛会啊!
18日上午9点,大讲堂在郭永福会长的致辞中拉开了帷幕,他做了“有效科研与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简短报告,指出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教师的一项最高能力,参加科研的出发点、目的和功用定位,强调从本校改革和发展中选取科研课题。接着吕所长致辞,他强调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经历谈“教研”,谈到区分”有效教研和无效教研“的话题,尤其指出”一场高效有价值的教研活动“必须做到”五个一“的教学设计和”三个实现“的教学目的。
接下来是由备受尊敬的语文泰斗李老师为老师们做《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三部曲”实践与研究的八个台阶》的学术报告,她的讲座滋润心灵,荡涤心扉,留给我的感动也最为深刻。李老师结合自己五十多年的教坛生涯,回顾了在人生不同时期的心路历程,为我们讲述了她如何在36年里执着于一个课题的研究,怎样将课题由“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再到“情境课程”最后到“儿童情境学习”的实践研究一步步深入。李老师一路探索,不断开拓,持之不懈,润物无声,硕果累累,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指明了新方向,从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流派,赢得世人的瞩目。她是中国教育的一面旗帜!她那种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着实可嘉!她那种热爱生活、热爱学生的胸怀令人感动;她那种不懈的韧劲和研究精神令人钦佩!从李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师德”、什么叫“师爱”,她用行动完美地诠释了“教师”这一伟大的称呼,她真不愧是“中国教育的脊梁”!
10月19日上午,来自北师大的李教授为大家做了《教学策略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报告,他站在一线教师的角度指出该怎样去搞“教改”、“教学”,反对从上而下的一味盲从,批判了当下教育上的一些弊端,演讲发人深省。风趣生动、犀利深刻的演讲不仅博得热烈的掌声,更使与会老师产生强烈的共鸣。接着
是中国“素读”经典课程创始人陈老师做了《我的母语如歌》的精彩讲座。她先对“素读”课程作简介“不追求所读内容的深刻含义,只是纯粹地读,目的是求记诵,求熟练读,适合诵读经典作品”,她率先把“经典素读“的理念引入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她在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用经典去浸润孩子们的心灵夯实语文素养,她强调“吟诵”的重要性,讲授基本的吟诵规则,并结合大量的经典诗词和古籍,指导诵读方法,亲自示范吟诵。她的诵读曲韵婉转,如歌如诉,似春风拂面,似珠落玉盘,让人耳目一新,不禁连连叫绝!
这次的研修学习使我的内心受到深深地震撼。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名师们内心真挚深沉的语文情怀;感受到了他们为中国教育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学然后知不足!今后的教坛生涯中,我会张开双臂,迎接挑战,追随名师的足迹,更多一份虔诚,更多一份钻研,更多一份韧劲,在语文的田地中辛勤耕耘,用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去努力做好这一份美丽的事业!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人应有的姿态!
名师大讲堂培训心得体会 篇23
春风送暖,杨柳依依,在这放飞希望的季节,我有幸参加了由陕西省教育学会名师发展研究中心主办、西安当代名师教育研究院承办的“当代名师大讲堂——全国名校长高端论坛和全国中小学名师与陕西优秀教师‘同课异构’高效课堂教学展示研讨会”学习活动。
在这次学习活动中,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专家和名师,会聚陕西西安,他们既有理论讲座,又有课堂教学实例,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专家们的联袂“演绎”,把本次活动装点得精彩纷呈。引领我们在现场进行智慧火花的碰撞、思考和争鸣,让我们领略了各位专家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对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
首先,观摩了几位名师的课堂精彩展示,每个老师都在最短的时间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课前几分钟,他们都展示了自己超前的亲和力,短短几分钟的交流就和素未谋面的孩子们建立起和谐的学习关系。虽然是很细小的细节,但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副校长虞大明老师幽默的虞氏自我介绍法,给学习的老师和学生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相信若干年后,这些孩子们都会记得这一课。这样的开课方式,最大程度的吸引力孩子们的注意力,使整节课堂事半功倍。这些吸引学生的目光非常值得我学习和借鉴。 各位名师的教学风格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但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能迅速激发学生听课激情,提高学生听课注意力,使学生能快速地投入课堂学习中去。都能把讲解看成是对话的过程,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体会”、“品味”还给了学生。同时,在他们的教学中肯定性评价体现出尊重、鼓励的原则,充分给予学生个人空间,在科学的引导下让学生畅所欲言,发挥想象。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让学生用心灵去倾听来把握教材,让学生体会感情,最后让学生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真正做到了知识的迁移。
来自陕西师范大学附小的王林波老师执教了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一课。王老师注重方法的引领,关注文本的特点,长文短教,实现了语文教学从教课文到教方法的华丽转身。课堂紧扣课程标准,同时又有自己鲜明的教学方法。特别是课后的说课,更多的像一次交流、座谈,我个人从中收获颇多——学会抓住教材的关键点,把零零碎碎的总也讲不完的语文知识简单化、重点化。 这也是我自己教学过程中目前出现的最大的问题,讲不完,讲到自己累,孩子疲。我觉得这节课会对我以后的教学产生极大的影响和帮助。
来自北京的王文丽老师教学风格纯美、清新、细腻,加上柔美的声音,端庄的形象,京味十足的普通话,听她的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有种百听不厌的感觉,她人如其名,就像一朵盛开的茉莉花,清香淡雅,温文秀丽。 整节课堂的节奏不紧不慢,但任务内容一点没落下,训练项目面面俱到,让我真正理解了高效课堂的真谛。直至时隔一个多月后的今天,我依然能想起她那富有感染力的爽朗的笑声。
而来自上海市浦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戴建荣老师的吟诵教学气盖全场,带动了整个会场的几百名老师一齐动口吟诵中华传统文化,依字行腔的诵读教学方式独树一帜。后面的讲座与其说是讲座,不如说是表演,是演讲。从这些优秀教育者的身上,我也看到了我们许多人身上存在的问题,我们站在老师的位置,高高在上,一直放不下自己的尊严和身段,这样如何和学生融为一体,平等交流?放下,放开,可能很多问题就得到解决了。
最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陆志平老师做了《探索建立语文课堂的新常态》的专题报告。陆老师的对教育方法深入浅出的解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语文课堂建设这些一直一知半解的问题有了本质的理解和认识,对语文课堂建立新的构筑模式有了全新的概念,也让我明白了语文不仅仅停留在课本上,课堂上,更是融于我们的生活中,意识里。
此次学习活动,让我收获到的不仅仅是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更使我得到了思想上的洗礼,让我对语文有了更足的热情。我愿生活在语文之中,让语文美化我的生活!
名师大讲堂培训心得体会 篇24
2014 年10月18日至20日,我很有幸参加了在无锡举行的第五期“全国语文名师成长大讲堂”活动。本次大会由教育部语用所指导,由语文出版社主办,以媒体推广、专家引领、交流互动、培训提高等多种形式来展示语文名师和名校的典型经验,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从而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自我发展。
三天紧张而充实的培训,让我有机会与中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名师、教授等零距离接触。我钦佩于他们那渊博的学识和辉煌的成就;感动于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坚守;惊叹于他们敢于创新开拓的勇气;陶醉于他们流畅跌宕的演讲???聆听了他们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权威理念和真知灼见;更感受到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语文的那份深沉博大的爱! 参加这样高档次,大规模的语文高端盛会,不仅开拓了我的视野,更让我从政策层面提高了对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认识,不仅提升了我的语文教育理论水平,更为我今后的语文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此次无锡之行,领略语文名师名家的风采,使我获得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欣喜极,思索至深,意义至大!
出席本次大会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郭永福、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所长吕同舟,教育部语言文字报刊社编委会副主任徐功明,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室副主任时俊卿、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教授李芒、语文特级教师陈琴等。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教师代表三百多人齐聚一堂,碰撞思想,交流优秀的教育理念,分享成功的智慧和经验,激励调动后起之秀。这里有着一群语文的朝圣者,这里真是一次学术的盛会啊!
18日上午9点,大讲堂在郭永福会长的致辞中拉开了帷幕,他做了“有效科研与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简短报告,指出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教师的一项最高能力,参加科研的出发点、目的和功用定位,强调从本校改革和发展中选取科研课题。接着吕同舟所长致辞,他强调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经历谈“教研”,谈到区分”有效教研和无效教研“的话题,尤其指出”一场高效有价值的教研活动“必须做到”五个一“的教学设计和”三个实现“的教学目的。
接下来是由备受尊敬的语文泰斗李吉林老师为老师们做《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三部曲”实践与研究的八个台阶》的学术报告,她的讲座滋润心灵,荡涤心扉,留给我的感动也最为深刻。李老师结合自己五十多年的教坛生涯,回顾了在人生不同时期的心路历程,为我们讲述了她如何在36年里执着于一个课题的研究,怎样将课题由“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再到“情境课程”最后到“儿童情境学习”的实践研究一步步深入。李老师一路探索,不断开拓,持之不懈,润物无声,硕果累累,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指明了新方向,从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流派,赢得世人的瞩目。她是中国教育的一面旗帜!她那种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着实可嘉!她那种热爱生活、热爱学生的胸怀令人感动;她那种不懈的韧劲和研究精神令人钦佩!从李吉林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师德”、什么叫“师爱”,她用行动完美地诠释了“教师”这一伟大的称呼,她真不愧是“中国教育的脊梁”!
10月19日上午,来自北师大的李芒教授为大家做了《教学策略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报告,他站在一线教师的角度指出该怎样去搞“教改”、“教学”,反对从上而下的一味盲从,批判了当下教育上的一些弊端,演讲发人深省。风趣生动、犀利深刻的演讲不仅博得热烈的掌声,更使与会老师产生强烈的共鸣。接着
是中国“素读”经典课程创始人陈琴老师做了《我的母语如歌》的精彩讲座。她先对“素读”课程作简介“不追求所读内容的深刻含义,只是纯粹地读,目的是求记诵,求熟练读,适合诵读经典作品”,她率先把“经典素读“的'理念引入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她在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用经典去浸润孩子们的心灵夯实语文素养,她强调“吟诵”的重要性,讲授基本的吟诵规则,并结合大量的经典诗词和古籍,指导诵读方法,亲自示范吟诵。她的诵读曲韵婉转,如歌如诉,似春风拂面,似珠落玉盘,让人耳目一新,不禁连连叫绝!
这次的研修学习使我的内心受到深深地震撼。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名师们内心真挚深沉的语文情怀;感受到了他们为中国教育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学然后知不足!今后的教坛生涯中,我会张开双臂,迎接挑战,追随名师的足迹,更多一份虔诚,更多一份钻研,更多一份韧劲,在语文的田地中辛勤耕耘,用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去努力做好这一份美丽的事业!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人应有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