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公开课的心得体会
西西文学整理的语文公开课的心得体会(精选2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语文公开课的心得体会 篇1
近期,我参加学校组织的小学语文教学公开课活动,聆听不同年级、不同学科老师的课,收获良多,小学语文教学公开课听课心得体会。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一、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
当我听着教师们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带领学生重温校园生活片段,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有的老师在教学时,她让学生一边观看图片,一边听老师的介绍,声情并茂的语言勾起了学生思绪。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老师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烘托了课堂的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兴趣,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课堂语言简洁,准确,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
二、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我们是能办到的。
三、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变。
几位教师由教学的主宰、中心,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他们不仅有老师的组织下进行共同学习的义务,而且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进行个性化学习的权利。
四、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自主合作。
这些课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方式,这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学探究是基础,合作学习是重要的方式,教师的指导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与生、生与生交流对话,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是由领悟学习方法、运用学习方法到将学习方法融会贯通,能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的过程。另一方面,专题性、综合性学习引起重视,加强这一类学习的研究与实践。这类学习更具综合性、探究性,也更富于挑战性。学生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地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综合运用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这些课教育学生做真人。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素质教育之首。这些课能关注学生的生活,教育学生做真人。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心得体会《小学语文教学公开课听课心得体会》。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评价、合作交流。要想得到及时有效地展示,实践证明,就要把教学工作不仅要体现在课堂上,还可以延伸到课外、平日学习上。在活动中多角度,多侧面的进行训练,有时为了一个训练点可以把课时延长。下面,就我的块状训练具体谈谈做法。最初可以通过小黑板出示训练内容及过程,让学生读一读,体会体会然后让学生一步一步去做,时间长了学生自然而然懂得按照这个程序去操作。
一、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先要了解有哪些种类。如:1、段意归并法。2、扩展题目法。3、回答问题法。4、“六要素”串接法。5、原句摘录法。6、抓重点句段法等等。通过实践选择不同文章,练习归纳,学会掌握方法。
二、训练学生会提出问题,不同体裁问题重点不同,如:写人突出表现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记事要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及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结果?
写景要体现出有哪些景色特点?
状物也有分类:动、植物的样子,习性特点物体的样子,结构特点。
当然单元训练重点不同,提问也会有所不同。如《》训练重点之一就是表达方式,所以问题自然就是“”
三、训练补充别人意见,先婉转去评价(对,错,同意,不认可)然后说出自己的观点“我认为。”最后说出原因是什么,有理有据。
四、读和评价朗读训练是不可分的。学会朗读就能掌握评价方法,同样只有学会评价他人才会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教师在这里就要教给学生评价也就是朗读的技巧。1、语气中的喜怒哀乐。2、语调的高低起伏。3、语速的快慢。4、重音的把握。5、停顿是否恰当。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利用晨会,选一小段学生读,大家评价,再读反复选择不同内容的段落进行实效性训练。当然根据不同课文情感不同,侧重也不同,但它却给出了很实际的朗读方法,如在《》一文中,
五、汇报形式的多样化:有读出来,说一说,抓住主要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结合图示,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查阅资料等,汇报发言单位化,先由小组内发言,再由其它小组补充发言。
绘画和写的训练,可把它们课内外并用,从不同角度训练,根据不同文章特点而决定。《凡卡》一课在信结尾学生明白凡卡的爷爷不会来接他,他只是做了一个美梦而已,此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即“当梦醒来时,会发生什么事?你想同凡卡说些什么?写一写。”学生写到“当梦醒时老板和老板娘瞪着凶恶的眼睛拿着木棍站在他面前揪起他就打,还有生活比过去更惨等等,”想对凡卡说:“凡卡要坚强更要反抗,美好生活一定会属于你的”各抒己见可为五花八门。这一课文知识的延伸,自主意识的强化,充分提高了阅读能力。绘画训练就是以图带文,把想表达的意思更加直观的展现出来。如《凡卡》一文在第二环节分组做交流汇报。学生可以以多种形式体现出来。其中一学生绘画出凡卡被老板娘拿鱼嘴戳脸,更直观的再现了凡卡所受苦难和当时社会的黑暗,为领悟中心,体会表达方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事语文教学我得到了许多,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很多不足。语文教学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工作,在今后漫长的教学生涯中,我还要不断努力,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业务水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切实为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更好地服务。
语文公开课的心得体会 篇2
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我非常幸运地观摩了在银川市举行的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在这两天的时间里,我聆听了来自银川各个学校的十二名老师的精彩教学,被各位老师的风采深深折服。课堂上老师们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声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态,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教学目标的落实
教学目标就像指向标,对于每节课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我所观摩的这十几节课中,各位老师都明确了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将学段目标与课堂目标相结合,并落到实处。比如《伯牙绝弦》中赵老师她学段目标与课堂目标相结合,在课文教学时,她采取先学后教的方法,将本堂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在大屏幕上出示,让学生先明确学习目标,然后,她进行自学习指导,先让学生自学,然后她进行总结。
二、朗读训练与读写结合
读,是语文学习的.生命之所在。朗读,更是了解文本内容,体会文本蕴含情感的重要方法。各位讲课老师在课堂上都注重对孩子的朗读训练。他们用不同的形式来引导孩子从读中学,从读中品,从读中悟。除此之外,几乎每一节课,都注重了孩子们的书写。不管是低年级的写字训练还是高年级的写作训练,都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习惯养成的关注
习惯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一个好的习惯对于学习的帮助无疑是巨大的。每一位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都提示孩子们的读书或者写作姿势,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教学中,老师会在课堂上穿插着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收获这些学习的方法,去养成用这些方法去解决问题的习惯。比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对于孩子学习语文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这次听课我学到了很多,也反思了很多,让我感触深刻的就是老师自身应具备较高的语文素养,这对于课堂教学极其重要。授课老师们那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的语言,对课堂氛围的巧妙营造,让我羡慕不已。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语文教学素养,亮丽自己的语文教学生涯。
语文公开课的心得体会 篇3
今天在高里小学举行了语文的公开课,这四节课讲的都很精彩,其中我就《称赞》这一节课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我觉得这是一节扎实有效的语文课,能做到以生为本,以读为主,老师教态从容大方,语言镇静自然。
首先在启发谈话时,陈老师先由动画片,引出课题“称赞”,这一环节将本课所学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称赞带来的好心情,营造了一个和谐温馨的学习氛围。
学习生字是本节课的重点,陈老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时圈出生字,再出示带音节的生字,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去拼音读,摘苹果读。各种形式的读,这样的生字教学是实实在在的,课堂落实得非常到位。陈老师让学生寻找生字的规律来识记生字,如“猬”、獾”都是反犬旁,在学习课文时陈老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小刺猬和小獾互相称赞的句子,“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你的苹果香极了。”这两句话,通过抓重点词“一个比一个”、“香极了”指导学生朗读,采用自由读、齐读、角色互换读等形式,使学生在读书中领悟到称赞带来的快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老师在评价中也不时地称赞学生,学生一遍比一遍读得好。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但是留给我们的却是更多的思考和启发:陈老师对于写字的知道还不够,对于学生的关注还不够多,一位教过多年语文的老师曾说过:读书一遍要有一遍的目的。在安排学生读课文前,老师可要求其他学生仔细听,当当小评委,听听谁读得最棒?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语文公开课的心得体会 篇4
这次希望杯听了几位优秀老师的课,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深了解,每一节课都让我有所收获。希望杯听课心得体会。
当我听着这些教师的课时,她们的语言亲切和蔼,它能带领学生欣赏槐乡,品尝老师亲自烹饪的槐花饭,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在教学小学三年级苏教版《槐乡五月》这一课时,让学生一边观看图片,一边欣赏,声情并茂的语言勾起了对槐乡的向往.从读中感受到槐乡的美、人的美,感受语言文字本身的美,并在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中表达美,再现美。从美入手,以读解文,以情带读,通过开放的教学设计,创设优美的情境,把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优美意境,让学生在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行自我建构。这是这节课我感到收获较大的地方。
几位参赛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适时、到位,我也记下了这些美丽的语言;学习就是从不会到会;通过看看,听听,生活中就会学习;会听就是会学习;会发现就是会学习……这些激励的语言没有任何浮夸之气,听起来顺耳、自然,连我都觉得内心深受鼓舞、激励,在以后自己的课堂上,也要让我的学生感受到这样的语言。
这次听课学习对我自己是一次大的提高,也是促进。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我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
语文公开课的心得体会 篇5
今天在高里小学举行了语文的公开课,这四节课讲的都很精彩,其中我就《称赞》这一节课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我觉得这是一节扎实有效的语文课,能做到以生为本,以读为主,老师教态从容大方,语言镇静自然。
首先在启发谈话时,陈老师先由动画片,引出课题“称赞”,这一环节将本课所学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称赞带来的好心情,营造了一个和谐温馨的学习氛围。
学习生字是本节课的`重点,陈老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时圈出生字,再出示带音节的生字,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去拼音读,摘苹果读……各种形式的读,这样的生字教学是实实在在的,课堂落实得非常到位。陈老师让学生寻找生字的规律来识记生字,如“猬”、獾”都是反犬旁,在学习课文时陈老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小刺猬和小獾互相称赞的句子,“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你的苹果香极了……”这两句话,通过抓重点词“一个比一个”、“香极了”指导学生朗读,采用自由读、齐读、角色互换读等形式,使学生在读书中领悟到称赞带来的快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老师在评价中也不时地称赞学生,学生一遍比一遍读得好。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但是留给我们的却是更多的思考和启发:陈老师对于写字的知道还不够,对于学生的关注还不够多,一位教过多年语文的老师曾说过:读书一遍要有一遍的目的。在安排学生读课文前,老师可要求其他学生仔细听,当当小评委,听听谁读得最棒?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语文公开课的心得体会 篇6
今天在高里小学举行了语文的公开课,这四节课讲的都很精彩,其中我就《称赞》这一节课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我觉得这是一节扎实有效的语文课,能做到以生为本,以读为主,老师教态从容大方,语言镇静自然。
首先在启发谈话时,陈老师先由动画片,引出课题“称赞”,这一环节将本课所学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称赞带来的好心情,营造了一个和谐温馨的学习氛围。
学习生字是本节课的重点,陈老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时圈出生字,再出示带音节的生字,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去拼音读,摘苹果读……各种形式的读,这样的生字教学是实实在在的,课堂落实得非常到位。陈老师让学生寻找生字的规律来识记生字,如“猬”、獾”都是反犬旁,在学习课文时陈老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小刺猬和小獾互相称赞的句子,“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你的苹果香极了……”这两句话,通过抓重点词“一个比一个”、“香极了”指导学生朗读,采用自由读、齐读、角色互换读等形式,使学生在读书中领悟到称赞带来的快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老师在评价中也不时地称赞学生,学生一遍比一遍读得好。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但是留给我们的却是更多的思考和启发:陈老师对于写字的知道还不够,对于学生的关注还不够多,一位教过多年语文的老师曾说过:读书一遍要有一遍的目的。在安排学生读课文前,老师可要求其他学生仔细听,当当小评委,听听谁读得最棒?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语文公开课的心得体会 篇7
昨天,我参加xx工作室组织的小学作文公开课活动,聆听不同年级、不同老师的课,收获良多。
当我听着教师们的课时,我想我们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带领学生重温平日乡间生活的点滴,深入孩子的心灵深处。老师们在教学时,让学生一边观看PPT,一边听老师的启发式的语言,勾起了学生兴趣。唤起学生的乡间生活的热情。
我们的教师在习作教学中,教育孩子们留心乡村生活的每个角落,正确的引导,留下他们真正的童年生活和体会,各位老师的讲课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专家和教师们的点评,更是使我受益匪浅,
活动之后我也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感悟:
要说真话,指导学生仔细观察。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还作文教学一个“真”字。要写出真情实感,老师们的习作课,选题用心,很有意义,所以在引导学生说真话表真情方面卓有成效。
要想让学生写得好,教师更要准备好。乡土资源很多很广,但要学生写好,教师更要了解,什么是最贴近孩子们生活的?比如:我们江南水乡的孩子见的多是河水中的鱼虾,田间的青蛙,山上的鸟雀,林中的知了,而不是北方的高粱地。合理整合,多方位收集素材显得格外重要。
听了他们的课,我觉得我更应该多读书了。作为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是多么重要呀,牧主任最后总结时说我们要让学生“加强积累,读写结合”我觉得我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老师更应该有深厚的.积累。都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自己得先有一桶水。”如果我能用诗一般的语言去描绘乡间的美好,能出口成章,就能引领学生在广阔的田野里奔跑。对比我自己的课堂,语言苍白无力不说,面对学生的困惑时我也可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因此,我想,多读书,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像专家他们那样有更丰富的知识。在此,我也希望大家多读文学作品,和学生一起静静地看课外书。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语文公开课的心得体会 篇8
近期,我参加学校组织的小学语文教学公开课活动,聆听不同年级、不同学科老师的课,收获良多,小学语文教学公开课听课心得体会。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一、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
当我听着教师们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带领学生重温校园生活片段,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有的老师在教学时,她让学生一边观看图片,一边听老师的介绍,声情并茂的语言勾起了学生思绪。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老师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烘托了课堂的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兴趣,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课堂语言简洁,准确,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
二、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我们是能办到的。
三、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变。
几位教师由教学的主宰、中心,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他们不仅有老师的组织下进行共同学习的义务,而且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进行个性化学习的权利。
四、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自主合作。
这些课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方式,这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学探究是基础,合作学习是重要的方式,教师的指导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与生、生与生交流对话,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是由领悟学习方法、运用学习方法到将学习方法融会贯通,能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的过程。另一方面,专题性、综合性学习引起重视,加强这一类学习的研究与实践。这类学习更具综合性、探究性,也更富于挑战性。学生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地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综合运用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这些课教育学生做真人。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素质教育之首。这些课能关注学生的生活,教育学生做真人。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心得体会《小学语文教学公开课听课心得体会》。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评价、合作交流……要想得到及时有效地展示,实践证明,就要把教学工作不仅要体现在课堂上,还可以延伸到课外、平日学习上。在活动中多角度,多侧面的进行训练,有时为了一个训练点可以把课时延长。下面,就我的块状训练具体谈谈做法。最初可以通过小黑板出示训练内容及过程,让学生读一读,体会体会然后让学生一步一步去做,时间长了学生自然而然懂得按照这个程序去操作。
一、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先要了解有哪些种类。如:1、段意归并法。2、扩展题目法。3、回答问题法。4、“六要素”串接法。5、原句摘录法。6、抓重点句段法等等。通过实践选择不同文章,练习归纳,学会掌握方法。
二、训练学生会提出问题,不同体裁问题重点不同,如:写人突出表现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记事要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及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结果?
写景要体现出有哪些景色特点?
状物也有分类:动、植物的样子,习性特点物体的样子,结构特点。
当然单元训练重点不同,提问也会有所不同。如《》训练重点之一就是表达方式,所以问题自然就是“”
三、训练补充别人意见,先婉转去评价(对,错,同意,不认可)然后说出自己的观点“我认为……”最后说出原因是什么,有理有据。
四、读和评价朗读训练是不可分的。学会朗读就能掌握评价方法,同样只有学会评价他人才会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教师在这里就要教给学生评价也就是朗读的技巧。1、语气中的喜怒哀乐。2、语调的高低起伏。3、语速的快慢。4、重音的'把握。5、停顿是否恰当。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利用晨会,选一小段学生读,大家评价,再读反复选择不同内容的段落进行实效性训练。当然根据不同课文情感不同,侧重也不同,但它却给出了很实际的朗读方法,如在《》一文中,
五、汇报形式的多样化:有读出来,说一说,抓住主要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结合图示,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查阅资料等,汇报发言单位化,先由小组内发言,再由其它小组补充发言。
绘画和写的训练,可把它们课内外并用,从不同角度训练,根据不同文章特点而决定。《凡卡》一课在信结尾学生明白凡卡的爷爷不会来接他,他只是做了一个美梦而已,此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即“当梦醒来时,会发生什么事?你想同凡卡说些什么?写一写。”学生写到“当梦醒时老板和老板娘瞪着凶恶的眼睛拿着木棍站在他面前揪起他就打,还有生活比过去更惨等等,”想对凡卡说:“凡卡要坚强更要反抗,美好生活一定会属于你的”各抒己见可为五花八门。这一课文知识的延伸,自主意识的强化,充分提高了阅读能力。绘画训练就是以图带文,把想表达的意思更加直观的展现出来。如《凡卡》一文在第二环节分组做交流汇报。学生可以以多种形式体现出来。其中一学生绘画出凡卡被老板娘拿鱼嘴戳脸,更直观的再现了凡卡所受苦难和当时社会的黑暗,为领悟中心,体会表达方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事语文教学我得到了许多,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很多不足。语文教学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工作,在今后漫长的教学生涯中,我还要不断努力,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业务水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切实为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更好地服务。
语文公开课的心得体会 篇9
x月x日,一个阳光明媚的好日子,我们_小学语文课改组一行六人,在_校长和_主任的带领下,五点多就起床,六点钟出发,七点十分就赶到了上饶县一小。观摩了在一小举行的小语课堂改革研讨会。此次活动的内容有名师课堂教学、校长评课、网络作文教学等。课型有“主题阅读”下的以文带文、展示分享、整体识、读写联动。还有一场别开生面,大气宏伟的“百人诗会”深深吸引了我。每一堂课都具有学习意义,每一个教师的精心展示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而且对于正在语文教学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无疑也是醍醐灌顶,收获颇多。
下面我就谈谈我对此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听完几位老师的汇报课后,我认为他们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都能抓住题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朱丽华校长亲自上阵,在教学《人物描写一组》时,她先以评书的味道朗诵了《红楼梦》中描写王熙凤外貌的语段,生动形象,别有韵味,受到了大家的赞赏,指导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为学生的读打好了扎实的基础。课中,她抓住经典著作中,形象的人物描写,引导学生对王熙凤的“辣”进行细致的分析。最后,她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以文带文的形式,对人物的拓展品读,即对严监生和胖墩小嘎子的品读,激发了学生的无限乐趣。整节课在朱校长优美生动的语言中层层展开,使听者回味无穷。
第二、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学。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这个主体的引导者。这几位老师都充分的做到了这点。例如汪老师《望天门山》时,通过课件的设计,精彩的品读,引发学生边读边想象,体会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美。
第三、注重引导学生朗读。大部分老师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但决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并且对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范老师和王老师的同课异构,老师在上《掌声》这课时,首先让学生大声自由的读并找出描写掌声的语句,体会那掌声热烈而持久的情感;再读课文,让学生找出掌声响起的原因;配乐读,让学生深情并茂的体会英子的感情升华。学习中还穿插着齐读、分组读、示范读,进而激发同学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的领会文章所表达的爱的精神,层次非常清晰。
第四、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很多老师会在课堂上穿插着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收获这些学习的方法,当他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才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解决。例如叶老师就要求在正文学习前为每段标上序号,便于在学习课文时迅速找到所讲的内容。她还要求在读文章时对有生或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这样就能“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老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及时的纠正文的发音,潜移默化的教导学生音要读准的习惯。还有的老师一直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做好批注,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中精力的好习惯。
第五、亲切的评价语言。几位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到位,如有的老师运用“你最聪明、你会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棒、你的眼睛已经告诉我答案了”等来鼓励学生。这些朴实,自然的语言,对我感触很深。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也试着让我的学生感受这些美丽的评价语言。
通过此次活动,我对语文教学应是动情去读去感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是还有一丝遗憾:由于时间关系和活动的大型性,有些好课,特别是网络作文的读写联动课没听到。
培养学生去有意识的修辞炼句,善于发现、善于反省和领悟情感。这些能力的习得需要语文老师去教,去想方设法的教,多种形式,但要求实效。我想我是应该阅读更多的书,更努力地钻研教学这门学问了,还要从心底爱上这门课。
第六、今后努力方向
1 、必须不断地学习。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现在仅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教师要有不断流淌的源头活水,这源头活水来自哪里,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电。新课程实施后,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看,要求教师要专业化发展,要学习新课程理论,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结构,加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训练,特别是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学习,我们要学习新课程理论,要走理论加实践的道路,要让新课程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要把新的理念渗透到所有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做一名新课程理念的忠实践行者。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就要不断地阅读,要博览全书,要坚持阅读名著、阅读经典,让这些名著、经典来启迪我们的思想,陶冶我们的情操,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
2 、要转变教学观念,做新课程忠实的实践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直是知识的权威,学生是被动地学习,学生是知识的容器,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教师在讲台上讲的滔滔不绝,而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现在,需要我们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我们要蹲下身子看学生,要平等地跟学生交流,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不能急功近利,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要树立新的评价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总之,这次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方面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立志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语文公开课的心得体会 篇10
看了各位老师在课堂上的智慧,以及与大家的交流,我受益匪浅。为我以后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新课程改革提出,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只是传授知识,应当通过课程使学生学会做人,强调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应当成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学生应该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正确的价值选择,逐步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树立远大理想。这种过程将深刻地影响他们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他们人生的抉择。
语文就是一个最好的体现。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学生透过文本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在这个过程中为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现在语文课文的编排,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因此选取的文章多具有教育意义,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学会做人的道理,为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方向。作为语文老师,要把握文本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它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作为班主任,是学生心灵的老师。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言传身教,抓住生活中的事例来教育学生,用生活实际去感染他们。在我当班主任的日子里,处理最多的是学生之间的小矛盾,通过这些事告诉学生要学会宽容,学会善待每一个人。
课堂不光是教师的舞台,更是学生的舞台,这个舞台因学生而精彩,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
语文公开课的心得体会 篇11
今天在高里小学举行了语文的公开课,这四节课讲的都很精彩,其中我就《称赞》这一节课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我觉得这是一节扎实有效的语文课,能做到以生为本,以读为主,老师教态从容大方,语言镇静自然。
首先在启发谈话时,陈老师先由动画片,引出课题“称赞”,这一环节将本课所学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称赞带来的好心情,营造了一个和谐温馨的学习氛围。
学习生字是本节课的重点,陈老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时圈出生字,再出示带音节的生字,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去拼音读,摘苹果读……各种形式的读,这样的生字教学是实实在在的,课堂落实得非常到位。陈老师让学生寻找生字的规律来识记生字,如“猬”、獾”都是反犬旁,在学习课文时陈老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小刺猬和小獾互相称赞的句子,“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你的苹果香极了……”这两句话,通过抓重点词“一个比一个”、“香极了”指导学生朗读,采用自由读、齐读、角色互换读等形式,使学生在读书中领悟到称赞带来的.快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老师在评价中也不时地称赞学生,学生一遍比一遍读得好。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但是留给我们的却是更多的思考和启发:陈老师对于写字的知道还不够,对于学生的关注还不够多,一位教过多年语文的老师曾说过:读书一遍要有一遍的目的。在安排学生读课文前,老师可要求其他学生仔细听,当当小评委,听听谁读得最棒?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语文公开课的心得体会 篇12
在“春的使者”招引下,4月19日至21日,受学校的派遣我前往成都参加了中国教育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在此次活动中观摩了全国特级教师贾志敏、武琼,张红,吴勇,宋运来的作文课及讲座。两天里我的心一直激荡着、澎湃着,甚至可以说是震撼,让我的心感受到从没有过的痛快淋漓,感受到上课原来可以有如此美妙的享受。一个教师原来可以如此传神的传道,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浅薄。
一、课堂教学引导得法、精彩纷呈
这次创新力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既有特级教师的精彩授课,又有专家独到的讲座,无论是贾志敏老师的示范课《古文今译》,还是武琼老师的的《活动作文》,或是张红老师的作文教学《观察作文》,以及宋运来老师的《新编乌鸦喝水》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对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教学环节的巧妙设计,教学语言的丰富生动,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印象最深的还是贾志敏老师的《古文今译》,从一篇37个字的古文编写出500字现代文,让我知道了原来听课也是一种享受。四十多分钟的课堂,每一个细节无不体现贾老师对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关注。他不断地让学生听后复述,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他要求学生听四句话后写下来,并且有具体的要求:字要写工整,标点写完整。在学生写的时候,贾老师边巡视边说:坐得正坐得直的小朋友字写得好。马上,学生的腰板便都挺得直直的。此外,专家们的教学让我深深认识到一堂精彩的作文课还必须要层次清晰,各部分要能很好衔接,使整堂课形成为一个整体。其次,教师在教学生时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尤其是学生遇到难题时,怎样去引导学生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这里就能看出一个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到底怎样。第三,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还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并能用语言把它表述出来。
二、专家报告见解独到、引人深思
本次活动之二就是名师们精彩讲座。贾老师告诉我们,作文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以训练为主,以激励为主”的风格。在作文教学中要形成“高、真、活、实”的特色。使一节枯燥的作文课变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宋运来老师在讲座中送给了我们几个耐人寻味的字“能说会道,顺意写作”,他告诉我们,首先要知道一篇作文为何写、写什么、如何写、如何评等几大特点,使我茅塞顿开。各位专家们各有特色,使我受益匪浅。
在参加完活动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几位特级教师犹如春的使者,插下春的种子,传播春的讯息,唤醒冬眠的动物,踏破河床的厚冰,并用她那灼热的情感,融化了大地的冬雪。名师的成长道路让我深深地明白:未来的教学路还很长很长,只有自身成长起来,强大起来,前面的道路才会宽广,未来才有希望!
小学语文教学公开课听课心得体会篇4近期,我参加了湖北省青年教师优质课观摩活动,感受颇深:这样朴实,有趣的课,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让我大有收获。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1、语文的魅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更好,谁就能震慑学生的心灵。当我听到老师们的课时,感觉她们的语言亲切,自然,简洁,准确。她们大多数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带着学生在课文的创设的情境中遨游,带领学生感受课文。
2、自读感悟,开放引导
新课标中提到:学生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感悟,就是有所感触而领悟,就是让学生知有所获,性有所感,理有所悟。“感悟”贵在悟,而教师的引导是第二位的。着眼于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先读后教,先读后导”的过程。我想老师们的教学过程,就是这种模式的一个充分体现吧。这些课通常教学有这样三个层次:1、初步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深入课文自读感悟。例如,在学生自读感悟时,老师向学生提出这样要求,轻声朗读课文,遇到数字圈起来;第二个阶段的自读感悟,让学生想;老师的课亲切自然,看似平淡,却彰显出多么精湛的语言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
3、处理把握教材
老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她们都根据课文的具体要求,紧紧抓住题眼,步步深入文本。
4、评价语言
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到位,如有的老师老师运用“你最聪明“来鼓励学生;”你会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是个宝”、 “你的眼睛已经告诉我答案了”等。这些朴实,自然的语言,对我感触很深。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也试着让我的学生感受这些美丽的评价语言。
总之,这次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方面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语文公开课的心得体会 篇13
在“春的使者”招引下,4月19日至21日,受学校的派遣我前往成都参加了中国教育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在此次活动中观摩了全国特级教师贾志敏、武琼,张红,吴勇,宋运来的作文课及讲座。两天里我的心一直激荡着、澎湃着,甚至可以说是震撼,让我的心感受到从没有过的痛快淋漓,感受到上课原来可以有如此美妙的享受。一个教师原来可以如此传神的传道,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浅薄。
一、课堂教学引导得法、精彩纷呈
这次创新力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既有特级教师的精彩授课,又有专家独到的讲座,无论是贾志敏老师的示范课《古文今译》,还是武琼老师的的《活动作文》,或是张红老师的作文教学《观察作文》,以及宋运来老师的《新编乌鸦喝水》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对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教学环节的巧妙设计,教学语言的丰富生动,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印象最深的还是贾志敏老师的《古文今译》,从一篇37个字的古文编写出500字现代文,让我知道了原来听课也是一种享受。四十多分钟的课堂,每一个细节无不体现贾老师对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关注。他不断地让学生听后复述,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他要求学生听四句话后写下来,并且有具体的要求:字要写工整,标点写完整。在学生写的时候,贾老师边巡视边说:坐得正坐得直的小朋友字写得好。马上,学生的腰板便都挺得直直的。此外,专家们的教学让我深深认识到一堂精彩的作文课还必须要层次清晰,各部分要能很好衔接,使整堂课形成为一个整体。其次,教师在教学生时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尤其是学生遇到难题时,怎样去引导学生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这里就能看出一个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到底怎样。第三,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还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并能用语言把它表述出来。
二、专家报告见解独到、引人深思
本次活动之二就是名师们精彩讲座。贾老师告诉我们,作文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以训练为主,以激励为主”的风格。在作文教学中要形成“高、真、活、实”的特色。使一节枯燥的作文课变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宋运来老师在讲座中送给了我们几个耐人寻味的字“能说会道,顺意写作”,他告诉我们,首先要知道一篇作文为何写、写什么、如何写、如何评等几大特点,使我茅塞顿开。各位专家们各有特色,使我受益匪浅。
在参加完活动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几位特级教师犹如春的使者,插下春的种子,传播春的讯息,唤醒冬眠的`动物,踏破河床的厚冰,并用她那灼热的情感,融化了大地的冬雪。名师的成长道路让我深深地明白:未来的教学路还很长很长,只有自身成长起来,强大起来,前面的道路才会宽广,未来才有希望!
小学语文教学公开课听课心得体会篇4近期,我参加了湖北省青年教师优质课观摩活动,感受颇深:这样朴实,有趣的课,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让我大有收获。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1、语文的魅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更好,谁就能震慑学生的心灵。当我听到老师们的课时,感觉她们的语言亲切,自然,简洁,准确。她们大多数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带着学生在课文的创设的情境中遨游,带领学生感受课文。
2、自读感悟,开放引导
新课标中提到:学生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感悟,就是有所感触而领悟,就是让学生知有所获,性有所感,理有所悟。“感悟”贵在悟,而教师的引导是第二位的。着眼于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先读后教,先读后导”的过程。我想老师们的教学过程,就是这种模式的一个充分体现吧。这些课通常教学有这样三个层次:1、初步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深入课文自读感悟。例如,在学生自读感悟时,老师向学生提出这样要求,轻声朗读课文,遇到数字圈起来;第二个阶段的自读感悟,让学生想;老师的课亲切自然,看似平淡,却彰显出多么精湛的语言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
3、处理把握教材
老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她们都根据课文的具体要求,紧紧抓住题眼,步步深入文本。
4、评价语言
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到位,如有的老师老师运用“你最聪明“来鼓励学生;”你会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是个宝”、 “你的眼睛已经告诉我答案了”等。这些朴实,自然的语言,对我感触很深。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也试着让我的学生感受这些美丽的评价语言。
总之,这次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方面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语文公开课的心得体会 篇14
这次希望杯听了几位优秀老师的课,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深了解,每一节课都让我有所收获。希望杯听课心得体会。
当我听着这些教师的课时,她们的语言亲切和蔼,它能带领学生欣赏槐乡,品尝老师亲自烹饪的槐花饭,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在教学小学三年级苏教版《槐乡五月》这一课时,让学生一边观看图片,一边欣赏,声情并茂的语言勾起了对槐乡的向往.从读中感受到槐乡的美、人的美,感受语言文字本身的美,并在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中表达美,再现美。从美入手,以读解文,以情带读,通过开放的教学设计,创设优美的情境,把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优美意境,让学生在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行自我建构。这是这节课我感到收获较大的地方。
几位参赛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适时、到位,我也记下了这些美丽的语言;学习就是从不会到会;通过看看,听听,生活中就会学习;会听就是会学习;会发现就是会学习。这些激励的语言没有任何浮夸之气,听起来顺耳、自然,连我都觉得内心深受鼓舞、激励,在以后自己的课堂上,也要让我的学生感受到这样的语言。
这次听课学习对我自己是一次大的提高,也是促进。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我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
语文公开课的心得体会 篇15
这次我参加了鲁迅小学第七届“朝花杯”课堂教学比武。我执教的是三年级下册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文。总体来说,我感觉教学效果还不错,基本达到了预设的目标。
我上的是第一课时,所以设定的教学目标是:
⑴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学写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盖房、造犁、一栋栋、黎明、喘气儿、裸露、湛蓝”等词语。
⑵培养学生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⑶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在我执教的课堂上,学生们从一开始的拘谨到渐渐放松,慢慢进入了这个“小村庄”的氛围。尤其本课时第一自然段是重头戏,光是这小小的一段就包含了4个生字,而且有很多描写小村庄优美景色的四字词语,是需要学生好好体会的内容。我把课文第一段内容缩成了四个景象:森林郁郁葱葱,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引导学生以各种方式读,并让孩子们想象小村庄里除了这些景象还会有什么?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再加上文章中这些优美的语句,气氛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了,大家纷纷读,纷纷说,渐入佳境。以后各段我采用串读的方式,但是简单的串读我尽量争取串得生动而扎实,每一段我都会抓住两三个要点重点,以完成本课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对生字词的理解和掌握,包括书写,不让其流于形式。讲解第二段的时候,生字“裸”无论从读音还是字形上都有一定难度,我就搬出了“裹”,这两个字本身就是一对反义词,而且在字形上很相似又有区别,区别就在与两个字的意思不同,所以他们的字形也发生了变化,“裸”是把衣服脱下来摆在一边,而“裹”则是把衣服穿起来包裹起来,可以说中国的某些汉字真是造字上非常形象生动,这样一讲一对比,学生就很深刻地理解了“裸”的意思和写法,我想会大大减少把衣字旁写成视字旁的错误吧!说到第三段的时候,我抓住了一个“栋”字和一个“具”字。由“一栋栋房子”引申开去,让学生复习一下“一()”的用法;而“具”,则除了“工具”、“家具”,还有各种各样的“具”:农具、学具、文具、道具、餐具、器具……接下来最长的一个自然段,我讲解了“喘气儿”和“咆哮”,其中讲到“大雨没喘气儿”时,我还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找句子理解这个词的意思,这也是我的课时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从课堂反馈来看,同学们已经理解掌握了。讲到最后一段的时候,我抓住课文句子”什么都没有了“,让学生想,究竟是什么东西没有了呢?学生纷纷说:锋利的斧头、家具、房子、树木……事实上,整个小村庄都没有了。读到这,大家的心情自然是沉重而悲伤的。带着这样的情感,结束课堂,为下节课作铺垫。
整堂课教学目标基本实现了,课堂气氛也调动得不错。但是有一个很明显的不足:最后的结尾没有收好。因为我是用串读法来学习本课的,把课文一段一段打开来以后,最后结尾却忘了收,所以我想学生对整篇课文的整体感知还有所欠缺吧!就因为如此,所以在我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上,显得比较“平”。我们平时总是说好的课堂教学要设计得精彩,其实我想这个“精彩”和“扎实”之间并不是冲突的,可以两者并存,这样的课堂才是好的课堂罢!从这节课上我也受益良多,真的要上好一节课是不容易的,他需要我们多花心思去揣摩、思考,如何让学生学得扎实?如何让自己教得更好?这是我今后需要深深思考的问题。以上是我上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一点心得体会。
语文公开课的心得体会 篇16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的学习中,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小学语文教学公开课活动,从本年级组到各个不同年级组,我聆听了多位老师的公开课,并且其中不乏有外校教师到我们学校来进行的语文教研活动的一些课程,其中也包括了研讨课程的小小会议,这些都让我收获良多。作为一名新进的年轻教师,接下来就说说我的听课心得吧:
一、任职教师的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
当我听着不同年级段教师们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带领学生重温校园生活片段,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低年级的老师在教学时,她很注重孩子们的注意力的把握,让学生一边观看图片,一边听老师的介绍,声情并茂的语言勾起了学生思绪;中年级的教师虽然在语气上少了和蔼亲切,却多了一些启发性的话语,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自己的思考与想法,让孩子们勇于能说出自己的想法;那高年级的教师们更多的是体现在学生学习方法的教学以及对学生进行着引导语辅导。
这些教学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老师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烘托了课堂的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兴趣,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课堂语言简洁,准确,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
二、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在新课标中更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我们是能办到的。
作为五年级的教师,我在一次语文研讨中学到了话题式的教学。五年级的学生不是一二年级,也不是三四年级,学生的学习更注重对他们的思维上的启发以及对课文的自我理解,更加注重于学习方法的学习。所以我也不段地思考着在语文的教学中多应用话题式学习,比如:在《黄鹤楼送别》这一课中,我的教案以及教案过程中我都会注重着话题式的加入。
三、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变。在好几次的语文研讨活动中,不断提到的话题就是教师的角色问题。以往的教学都是教师为教学的主宰、中心,然而现在需要教师转变自己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他们不仅有老师的组织下进行共同学习的义务,而且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进行个性化学习的权利。
当然这样的长期教学过程中,一瞬间转变是不切实际的,所以我也在学习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向前辈们学习着符合新课标的教学方式。
四、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自主合作。
语文课,不像数学学科有固定的公式以及固定的答案,虽然解题思路多种多样,但是总结的说答案是唯一的;语文课,不想英语学科,单词是固定的,搭配也是固定的,虽然解释可以达到意思就行,但这个也是需要进行语言组织,最终还是答案一致;语文课,更不想科学学科,有很多的有趣的动手实验,趣味性很浓,但结论始终是只有一个的。所以也有很多这些课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方式,这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但语文课是语言的基础学习,所以在教学方面更加有所注重。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学探究是基础,合作学习是重要的方式,教师的指导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
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与生、生与生交流对话,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是由领悟学习方法、运用学习方法到将学习方法融会贯通,能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的过程。另一方面,专题性、综合性学习引起重视,加强这一类学习的研究与实践。这类学习更具综合性、探究性,也更富于挑战性。学生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地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综合运用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语文公开课的心得体会 篇17
听xx老师讲课的感受也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享受”,每一次听她的课都会被她优美的教学语言和饱满的激情所感染,为她驾驭课堂的能力所折服,这次也不例外。
一、教学语言时尚优美。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的是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课堂语言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效果,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必然要有深厚的语言功底。董兰兰老师的教学语言清新优美又不失生活气息。无论是“摊上事了,摊上大事了”“低估了大家秒杀一个人的能力”的调侃,还是“找回丢失在成长路上的深刻”的剖析,无论是“静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的点评,还是“作文离不开思考,思考见证灵魂的高度”“让被你们谋杀的李大导演复活”的期待,可谓妙语连珠,精彩不断,让我们见识了她的语言魅力。
俄罗斯有一句谚语:“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东西”,董老师的语言具有极强的粘力,这些隽永清新的教学语言,本身就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浸润。“我判的不是作文,是寂寞”“大风起兮云飞扬,作文判得真心凉”“篇篇似曾相识过,我的脑袋很迷茫”从学生们的精彩点评中就可看出董老师对他们的影响。老师语言如此,学生不爱语文都难。所以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应用心优化和打造课堂语言,让它充满灵性、智慧和幽默!让富有激情和智慧的语言去温暖学生的心灵,耕耘学生的道德情感之田,引领学生的道德情感向美靠近、与美同行。
二、细节之处彰显设计匠心。
董老师善于用细节来点亮课堂,激活课堂。之前她讲授《何人不起故园情——羁旅行役诗赏读》时,精心命名个教学环节,如围炉夜话——;这次秉承她一贯的风格,将课堂分为如下板块:“我思故我在——我荐因我爱”“真心交流——诚心评说——用心改写——潜心误读”。遣词造句,充满浓郁的语文气息;环环相扣,展现老师的精巧设计。课件设计也很别致,“真心交流”“诚心评说”环节学生如共享“咖啡时光”,诚如老师所言“品评交流是令人愉快的事情”“用心改写”环节学生则在那片绚丽的落叶的陪伴下,安静的思考生命的深沉,就像老师所说的“要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整堂课充满浓郁的语文味、人情味,使学生们始终被一种浓浓的情韵包围,被一种理性的光芒引领。乐在其中、悟在其中、成长在其中。
三、积极探索打造高效课堂。
董老师紧扣“三三三”课堂教学模式,围绕学生“兴趣点”(学生习作中的出现的严重问题)设置问题,让学生做课堂的的主角,引领学生“探究”文章的精髓,技法的高妙,老师是他们平等的首席,适时点拨。整堂课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评点中不乏真知灼见,足见平时的训练有素。
“你告诉我,我可能会忘记;你给我看,我可能会记不住;你让我参与,我可能会明白。”课堂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天堂,学生永远是课堂的主人。只有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变被动为主动,变让我学为我要学,才能打造真正的高效课堂。
教学探索永无止境,思考反思层出不穷。在反思中充实课堂,在积累中沉积思想,如果我们都能像董老师一样,积极探索,努力里追求,我们一定会倾听到自己幸福成长的声音!
总是批评学生老气横秋,自己是不是已经暮气沉沉呢?总是抱怨工作太累分身无术,自己是不是尚未找到更好的方法呢?改变自己吧,学会微笑着面对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放大他们身上的优点,那么你看到的就是希望,收获的必然是快乐;改变自己吧,不再越俎代庖,解放自己,把课堂还给学生,也许你会发现他们身上蕴藏的无穷的智慧!
语文公开课的心得体会 篇18
这次我参加了鲁迅小学第七届“朝花杯”课堂教学比武。我执教的是三年级下册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文。总体来说,我感觉教学效果还不错,基本达到了预设的目标。
我上的是第一课时,所以设定的教学目标是:
⑴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学写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盖房、造犁、一栋栋、黎明、喘气儿、裸露、湛蓝”等词语。
⑵培养学生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⑶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在我执教的课堂上,学生们从一开始的拘谨到渐渐放松,慢慢进入了这个“小村庄”的氛围。尤其本课时第一自然段是重头戏,光是这小小的一段就包含了4个生字,而且有很多描写小村庄优美景色的四字词语,是需要学生好好体会的内容。我把课文第一段内容缩成了四个景象:森林郁郁葱葱,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引导学生以各种方式读,并让孩子们想象小村庄里除了这些景象还会有什么?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再加上文章中这些优美的语句,气氛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了,大家纷纷读,纷纷说,渐入佳境。以后各段我采用串读的方式,但是简单的串读我尽量争取串得生动而扎实,每一段我都会抓住两三个要点重点,以完成本课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对生字词的理解和掌握,包括书写,不让其流于形式。讲解第二段的时候,生字“裸”无论从读音还是字形上都有一定难度,我就搬出了“裹”,这两个字本身就是一对反义词,而且在字形上很相似又有区别,区别就在与两个字的意思不同,所以他们的字形也发生了变化,“裸”是把衣服脱下来摆在一边,而“裹”则是把衣服穿起来包裹起来,可以说中国的某些汉字真是造字上非常形象生动,这样一讲一对比,学生就很深刻地理解了“裸”的意思和写法,我想会大大减少把衣字旁写成视字旁的错误吧!说到第三段的时候,我抓住了一个“栋”字和一个“具”字。由“一栋栋房子”引申开去,让学生复习一下“一()”的用法;而“具”,则除了“工具”、“家具”,还有各种各样的“具”:农具、学具、文具、道具、餐具、器具……接下来最长的一个自然段,我讲解了“喘气儿”和“咆哮”,其中讲到“大雨没喘气儿”时,我还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找句子理解这个词的意思,这也是我的课时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从课堂反馈来看,同学们已经理解掌握了。讲到最后一段的时候,我抓住课文句子”什么都没有了“,让学生想,究竟是什么东西没有了呢?学生纷纷说:锋利的斧头、家具、房子、树木……事实上,整个小村庄都没有了。读到这,大家的心情自然是沉重而悲伤的。带着这样的情感,结束课堂,为下节课作铺垫。
整堂课教学目标基本实现了,课堂气氛也调动得不错。但是有一个很明显的不足:最后的结尾没有收好。因为我是用串读法来学习本课的,把课文一段一段打开来以后,最后结尾却忘了收,所以我想学生对整篇课文的整体感知还有所欠缺吧!就因为如此,所以在我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上,显得比较“平”。我们平时总是说好的课堂教学要设计得精彩,其实我想这个“精彩”和“扎实”之间并不是冲突的,可以两者并存,这样的课堂才是好的课堂罢!从这节课上我也受益良多,真的要上好一节课是不容易的,他需要我们多花心思去揣摩、思考,如何让学生学得扎实?如何让自己教得更好?这是我今后需要深深思考的问题。以上是我上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一点心得体会。
语文公开课的心得体会 篇19
上周日,我有幸参加了“黄冈名师基层巡回讲学”麻城站讲学活动,期间聆听了三位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老师们广博的知识,幽默风趣的语言,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投入,师生、生生的互动过程,思维的碰撞,心灵的沟通,智慧的启迪,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个老师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从每个老师身上都学到了受益匪浅的东西。老师们上课总是面带微笑,组织课堂有条不紊,解读文本总有独到之处,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会文本恰到好处。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反观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片面追求人文性,使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
一、根据课文特点,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度”
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也曾说过:“语文教学如何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起来,这的确很难,关键是个度的问题,所以我强调的是平衡。人文性与工具性要合二为一,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我对两位专家的话感触颇深,犹如茅塞顿开。是呀,回顾我们所教的一篇篇文章中,体现工具特点的是结构、语言及技巧,体现人文特点的是内容,主旨。有的文章语言隽永,有的文章内容深邃,前者可侧重于工具性,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后者可侧重于人文性,谈谈内涵的丰富。
二、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彼此促进
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读书不充分的现象。学生读了书,但并没有时间将课文所表达的形象、意象、情境、意境在头脑里“活”起来,没有足够的时间“过电影”,更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静下来涵咏品味,就匆匆让学生去谈。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只有通过充分的读,学生才能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对话,从而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文本思想,体会文本情感,认识文本所描述的事物和所阐述的道理。所有这些唯读为重。因为读是对文本情感体验和表达的最直接手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形象最具活力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能最有效地促进理解,促进感悟,并反之以有感情的朗读这一形式把这种理解和感悟表达出来。如果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就会读得很符合其情感,反之,就会背离了文章的基本情感。其次,教师要提高对文本的解读能力,要长文短教,抓住重点段落,找准生发感受的语言点,这需要老师有较高的语文素养,抓住这个语言点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体验情感,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学生既掌握了学习方法,又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三、以学生为主体,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
《课标》说:“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说简单一点,这句话就是说:“要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培养语文实践的能力。”在语文课堂上,老师要牢记课标的要求,加强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的教师必须还原语文的本来面目,让课堂教学“返璞归真”,就是要使我们的教学重新走上朴实、扎实、真实的轨道上,在继承传统时,也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尽量以“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减少非语文手段的运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倡导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的理念,才能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公开课的心得体会 篇20
昨天,我参加xx工作室组织的小学作文公开课活动,聆听不同年级、不同老师的课,收获良多。
当我听着教师们的课时,我想我们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带领学生重温平日乡间生活的点滴,深入孩子的心灵深处。老师们在教学时,让学生一边观看PPT,一边听老师的启发式的语言,勾起了学生兴趣。唤起学生的乡间生活的热情。
我们的教师在习作教学中,教育孩子们留心乡村生活的每个角落,正确的引导,留下他们真正的童年生活和体会,各位老师的讲课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专家和教师们的点评,更是使我受益匪浅,
活动之后我也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感悟:
要说真话,指导学生仔细观察。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还作文教学一个“真”字。要写出真情实感,老师们的习作课,选题用心,很有意义,所以在引导学生说真话表真情方面卓有成效。
要想让学生写得好,教师更要准备好。乡土资源很多很广,但要学生写好,教师更要了解,什么是最贴近孩子们生活的?比如:我们江南水乡的孩子见的多是河水中的鱼虾,田间的青蛙,山上的鸟雀,林中的知了,而不是北方的高粱地。合理整合,多方位收集素材显得格外重要。
听了他们的课,我觉得我更应该多读书了。作为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是多么重要呀,牧主任最后总结时说我们要让学生“加强积累,读写结合”我觉得我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老师更应该有深厚的积累。都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自己得先有一桶水。”如果我能用诗一般的语言去描绘乡间的美好,能出口成章,就能引领学生在广阔的田野里奔跑。对比我自己的课堂,语言苍白无力不说,面对学生的困惑时我也可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因此,我想,多读书,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像专家他们那样有更丰富的知识。在此,我也希望大家多读文学作品,和学生一起静静地看课外书。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语文公开课的心得体会 篇21
周一的课总是有一种疲惫感,学生精神疲惫,老师上课自然也很疲惫,经常是两堂课下来我疲惫不堪。组内的老师都有一个共识:周一不管是什么课,学生都是疲软的身体和难以振作的眼神。一周的时间经过周末的间隔后,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好像冷至冰点,虽然说还不至于真正的厌学或放弃,但周末的间断确实对学生的学习面貌是一个扫荡,怪不得有黑色星期一之说。
为了调整星期一的课堂状况和学习效果,我几乎每次都在周一进行测验或者播放一些视频,今天为了提高视频播放的质量,我也学习了郭跃辉老师的做法:边看视频边记录。只有凝聚一些东西,可能才会更好地看的效果,不然单纯地看很是削弱思考的锻炼。
第三节课,听了郭老师的课。这节课主要内容是“从题目的角度鉴赏诗歌”,分别从“题目与类别”“题目与诗意”“题目与意境”“题目与意象”等方面理解诗歌,用一个小小的题目一以贯之,可谓是选题甚微,切口甚小,但插入很深,用力很巧。在我看来,总体上说,整节课几乎没有什么问题,这种精深透的课堂设计很是值得我学习。
当时在评课的时候,我唯一想提的一个想法就是:能否把意象、意境和诗意的位置调换,结果还没来得及说就被人说了。我于是又有一个想法:能否只打出一些诗歌的题目,弄一排,让学生彻底地从题目来揣测一下诗歌,强化一下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方法的可操作性,结果又还没来得及说被王老师一句“没人说,那我们就先走了”而消失在我将要张口的呼吸中。
郭的课以“聚”为结构特征,彰显了语文课堂中语言的凝合力,课堂内容只有聚在一起聚在一点,才能把课堂燃烧起来,才能把课堂内容烧透。高一高二本是同一个语文组,相距很近,但像今天的教学交流甚少,以至于出现刚开始的时候在一起沉默不语的现状,彼此之间好像有丝丝的陌生感,这可能是分年级的自然结果,也可能正是缺少相互交流的表现。我以为,只有聚才能把力量集中,只有聚才能产生交流,只有聚才能把星星之火烧成燎原,希望语文课更多一点像郭耀辉的聚,语文组更多一点像今天的聚。
语文公开课的心得体会 篇22
在“春的使者”招引下,4月19日至21日,受学校的派遣我前往成都参加了中国教育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在此次活动中观摩了全国特级教师贾志敏、武琼,张红,吴勇,宋运来的作文课及讲座。两天里我的心一直激荡着、澎湃着,甚至可以说是震撼,让我的心感受到从没有过的痛快淋漓,感受到上课原来可以有如此美妙的享受。一个教师原来可以如此传神的传道,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浅薄。
一、课堂教学引导得法、精彩纷呈
这次创新力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既有特级教师的精彩授课,又有专家独到的讲座,无论是贾志敏老师的示范课《古文今译》,还是武琼老师的的《活动作文》,或是张红老师的作文教学《观察作文》,以及宋运来老师的《新编乌鸦喝水》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对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教学环节的巧妙设计,教学语言的丰富生动,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印象最深的还是贾志敏老师的`《古文今译》,从一篇37个字的古文编写出500字现代文,让我知道了原来听课也是一种享受。四十多分钟的课堂,每一个细节无不体现贾老师对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关注。他不断地让学生听后复述,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他要求学生听四句话后写下来,并且有具体的要求:字要写工整,标点写完整。在学生写的时候,贾老师边巡视边说:坐得正坐得直的小朋友字写得好。马上,学生的腰板便都挺得直直的。此外,专家们的教学让我深深认识到一堂精彩的作文课还必须要层次清晰,各部分要能很好衔接,使整堂课形成为一个整体。其次,教师在教学生时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尤其是学生遇到难题时,怎样去引导学生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这里就能看出一个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到底怎样。第三,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还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并能用语言把它表述出来。
二、专家报告见解独到、引人深思
本次活动之二就是名师们精彩讲座。贾老师告诉我们,作文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以训练为主,以激励为主”的风格。在作文教学中要形成“高、真、活、实”的特色。使一节枯燥的作文课变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宋运来老师在讲座中送给了我们几个耐人寻味的字“能说会道,顺意写作”,他告诉我们,首先要知道一篇作文为何写、写什么、如何写、如何评等几大特点,使我茅塞顿开。各位专家们各有特色,使我受益匪浅。
在参加完活动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几位特级教师犹如春的使者,插下春的种子,传播春的讯息,唤醒冬眠的动物,踏破河床的厚冰,并用她那灼热的情感,融化了大地的冬雪。名师的成长道路让我深深地明白:未来的教学路还很长很长,只有自身成长起来,强大起来,前面的道路才会宽广,未来才有希望!
小学语文教学公开课听课心得体会篇4近期,我参加了湖北省青年教师优质课观摩活动,感受颇深:这样朴实,有趣的课,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让我大有收获。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1、语文的魅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更好,谁就能震慑学生的心灵。当我听到老师们的课时,感觉她们的语言亲切,自然,简洁,准确。她们大多数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带着学生在课文的创设的情境中遨游,带领学生感受课文。
2、自读感悟,开放引导
新课标中提到:学生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感悟,就是有所感触而领悟,就是让学生知有所获,性有所感,理有所悟。“感悟”贵在悟,而教师的引导是第二位的。着眼于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先读后教,先读后导”的过程。我想老师们的教学过程,就是这种模式的一个充分体现吧。这些课通常教学有这样三个层次:1、初步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深入课文自读感悟。例如,在学生自读感悟时,老师向学生提出这样要求,轻声朗读课文,遇到数字圈起来;第二个阶段的自读感悟,让学生想;老师的课亲切自然,看似平淡,却彰显出多么精湛的语言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
3、处理把握教材
老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她们都根据课文的具体要求,紧紧抓住题眼,步步深入文本。
4、评价语言
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到位,如有的老师老师运用“你最聪明“来鼓励学生;”你会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是个宝”、 “你的眼睛已经告诉我答案了”等。这些朴实,自然的语言,对我感触很深。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也试着让我的学生感受这些美丽的评价语言。
总之,这次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方面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语文公开课的心得体会 篇23
听xx老师讲课的感受也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享受”,每一次听她的课都会被她优美的教学语言和饱满的激情所感染,为她驾驭课堂的能力所折服,这次也不例外。
一、教学语言时尚优美。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的是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课堂语言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效果,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必然要有深厚的语言功底。董兰兰老师的教学语言清新优美又不失生活气息。无论是“摊上事了,摊上大事了”“低估了大家秒杀一个人的能力”的调侃,还是“找回丢失在成长路上的深刻”的剖析,无论是“静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的点评,还是“作文离不开思考,思考见证灵魂的高度”“让被你们谋杀的李大导演复活”的期待,可谓妙语连珠,精彩不断,让我们见识了她的语言魅力。
俄罗斯有一句谚语:“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东西”,董老师的语言具有极强的粘力,这些隽永清新的教学语言,本身就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浸润。“我判的不是作文,是寂寞”“大风起兮云飞扬,作文判得真心凉”“篇篇似曾相识过,我的脑袋很迷茫”从学生们的精彩点评中就可看出董老师对他们的影响。老师语言如此,学生不爱语文都难。所以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应用心优化和打造课堂语言,让它充满灵性、智慧和幽默!让富有激情和智慧的语言去温暖学生的心灵,耕耘学生的道德情感之田,引领学生的道德情感向美靠近、与美同行。
二、细节之处彰显设计匠心。
董老师善于用细节来点亮课堂,激活课堂。之前她讲授《何人不起故园情——羁旅行役诗赏读》时,精心命名个教学环节,如围炉夜话——;这次秉承她一贯的风格,将课堂分为如下板块:“我思故我在——我荐因我爱”“真心交流——诚心评说——用心改写——潜心误读”。遣词造句,充满浓郁的'语文气息;环环相扣,展现老师的精巧设计。课件设计也很别致,“真心交流”“诚心评说”环节学生如共享“咖啡时光”,诚如老师所言“品评交流是令人愉快的事情”“用心改写”环节学生则在那片绚丽的落叶的陪伴下,安静的思考生命的深沉,就像老师所说的“要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整堂课充满浓郁的语文味、人情味,使学生们始终被一种浓浓的情韵包围,被一种理性的光芒引领。乐在其中、悟在其中、成长在其中。
三、积极探索打造高效课堂。
董老师紧扣“三三三”课堂教学模式,围绕学生“兴趣点”(学生习作中的出现的严重问题)设置问题,让学生做课堂的的主角,引领学生“探究”文章的精髓,技法的高妙,老师是他们平等的首席,适时点拨。整堂课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评点中不乏真知灼见,足见平时的训练有素。
“你告诉我,我可能会忘记;你给我看,我可能会记不住;你让我参与,我可能会明白。”课堂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天堂,学生永远是课堂的主人。只有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变被动为主动,变让我学为我要学,才能打造真正的高效课堂。
教学探索永无止境,思考反思层出不穷。在反思中充实课堂,在积累中沉积思想,如果我们都能像董老师一样,积极探索,努力里追求,我们一定会倾听到自己幸福成长的声音!
总是批评学生老气横秋,自己是不是已经暮气沉沉呢?总是抱怨工作太累分身无术,自己是不是尚未找到更好的方法呢?改变自己吧,学会微笑着面对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放大他们身上的优点,那么你看到的就是希望,收获的必然是快乐;改变自己吧,不再越俎代庖,解放自己,把课堂还给学生,也许你会发现他们身上蕴藏的无穷的智慧!
语文公开课的心得体会 篇24
看了各位老师在课堂上的智慧,以及与大家的交流,我受益匪浅。为我以后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新课程改革提出,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只是传授知识,应当通过课程使学生学会做人,强调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应当成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学生应该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正确的价值选择,逐步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树立远大理想。这种过程将深刻地影响他们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他们人生的抉择。
语文就是一个最好的体现。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学生透过文本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在这个过程中为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现在语文课文的编排,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因此选取的文章多具有教育意义,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学会做人的道理,为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方向。作为语文老师,要把握文本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它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作为班主任,是学生心灵的老师。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言传身教,抓住生活中的事例来教育学生,用生活实际去感染他们。在我当班主任的日子里,处理最多的是学生之间的小矛盾,通过这些事告诉学生要学会宽容,学会善待每一个人。
课堂不光是教师的舞台,更是学生的舞台,这个舞台因学生而精彩,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
语文公开课的心得体会 篇25
这次希望杯听了几位优秀老师的课,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深了解,每一节课都让我有所收获。希望杯听课心得体会。
当我听着这些教师的课时,她们的语言亲切和蔼,它能带领学生欣赏槐乡,品尝老师亲自烹饪的槐花饭,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在教学小学三年级苏教版《槐乡五月》这一课时,让学生一边观看图片,一边欣赏,声情并茂的语言勾起了对槐乡的向往.从读中感受到槐乡的美、人的美,感受语言文字本身的美,并在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中表达美,再现美。从美入手,以读解文,以情带读,通过开放的教学设计,创设优美的情境,把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优美意境,让学生在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行自我建构。这是这节课我感到收获较大的地方。
几位参赛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适时、到位,我也记下了这些美丽的语言;学习就是从不会到会;通过看看,听听,生活中就会学习;会听就是会学习;会发现就是会学习。这些激励的语言没有任何浮夸之气,听起来顺耳、自然,连我都觉得内心深受鼓舞、激励,在以后自己的课堂上,也要让我的学生感受到这样的语言。
这次听课学习对我自己是一次大的提高,也是促进。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我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