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美术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2024/07/22心得体会

西西文学整理的美术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精选22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美术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

前段时间学习 了杨景芝老师的著作《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书是一本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方面的专着,书中具体介绍了通过美术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经验,以及通过长期探索而建立的儿童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作者在书中根据自己切身经历和进行的教育实践研究,以美术教育发展的新观念,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论述她对儿童美术教育的认识和体会。

本书作者杨景芝是我国著名的儿童艺术教育家。具有近四十年的教学实践经历,以经过近二十年对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教学实验研究,她总结的教学理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倡导意义、作用。杨老师在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一直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每前进一步,心中都装着国际艺术教育变幻的风云,同时也没有忘记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人情相结合。正如杨老师表示的:“我试图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美术教育途径,我不赞成脱离儿童实际的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的美术教育学科中心论,反对用模仿的教学方法压抑儿童创造力。

另一方面,我又感到教学内容完全从儿童兴趣出发存在不足,它缺乏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致使教育产生放任自流的不良后果……我主张美术教育依靠发展儿童知觉、美感和创造性,促进儿童成长。”杨老师不管对她的理论还是实践,都浸透着一种爱 心,诚如她在书中指出的“爱 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这里不仅有对其从事的艺术教育事业的爱,还有对她的教学对象的爱,对儿童作品的爱、对儿童在绘画中表达的天真烂漫的个性和情感的爱。另外,杨老师的艺术教育和实践还具有严肃性和认真性。本书洋洋20余万字,涉及了艺术教育的方方面面,凝聚着杨老师多年心血的结晶。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从走进基础教育天地谈起,到具体阐述美术教育与人的素质发展。从儿童接受美术教育的心理特征分析,到构建开放性教学实践体系的具体做法。下篇是儿童美术教学方法研究。具体论述了杨老师的教育观和教学方法,以及多年来总结的“教的艺术”。杨老师通过上下篇理论与实例的论述,让我们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艺术教育特点,及儿童艺术教育的一些科学教育方法。

在书中,我特别欣赏的是杨老师提出的“从爱心出发进行教育”的主张,她在书中指出“在儿童稚嫩的心里最看重教师对他的态度,教师的爱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儿童的学习动力常产生在对教师的眷恋。”确实,爱就是力量,它能给人勇气 ,它能催人奋进。相信,我们的美术教育一定能芝麻开花节节高,也会培养出更多艺术的花朵。

这是一本好书,一本可以成为美术老师办公桌上的专用书。杨老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理论成果,为艺术教育开辟了一片净土。

美术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2

纪伯伦曾经说过:“我宁可做人类中有梦想和有完成愿望的、最渺小的人,而不愿意做一个最伟大、无梦想、无愿望的人。”人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都会有自己渴望的东西。

小朋友的梦想也许是想拥有许多玩具;大学生的梦想也许是想考上理想的大学;成人的梦想也许是想找份很好的工作……我,也有梦想,我希望我能考上“传说中的”瑞中。这个梦想对我来说可能是遥不可及,但我正在努力。瑞中是个很好的学校,考上瑞中是每个学生的梦想,是每个老师的骄傲,是每个家长的期望。但要求实在是很高,必须门门功课都满分才能考进去。唉,我真希望时间能够倒流,这样我就能早点把我生活上的的一些坏毛病,学习上的不足统统的改正过来。

考上瑞中这个梦想在我的脑海里扎下了根,并且越扎越深,终于,通过我不断的努力,我考上了!看着老师和家长脸上的笑容,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我恨不得把这个消息告诉所有的人!带着兴奋,带着一点点的'骄傲我走进了瑞中,这里的花开的是那么的艳,这里的树长的是那么高,还有那么多的“风云”人物。看到那些很厉害的同学,我既开心又苦恼。开心是因为我终于可以跟这些厉害的人物比比看;苦恼是因为我的水平可能只是中等。我喜欢竞争,竞争是对一个人的考验,有了竞争我才能更充满信心努力往前冲,决不退缩! “叮叮叮”闹钟不耐烦的响了起来,我揉揉眼睛,不情愿的结束了梦境,友有些生气的关掉了闹钟。我有我的梦想,我要为我的梦想加油了!人类的幸福和快乐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莫过于为梦想而奋斗了!加油,为了我的梦!

美术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3

这是通过我区第一次修订小学美术教师的培训,这次的培训经历使我受益菲浅。虽然仅二天的时间,让我对美术这门学科有了新的认识,美术不再是以前老师在黑板上画,学生在台下照画了,现在的美术是一门了不起的艺术,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美术。对美术的知识也得到了提高,教育观念也得到了冼礼。总之只字片语难以尽述,以下是我的一些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魅力,努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用真心、真情的去教美术。在教学中,教师要有好奇心,专业精神。同时教师要放的开,注重师生互动,大力利用肢体语言及优美的语言的应用,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还要严格按照美术新课程标准,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精心组织、精心准备,上最有效的课。在教书过程中特别注重育人教育,要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欣赏、体验感受、探索、总结、想象、创作、评价的过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受美术作品的美,使学生的创作欲望倍增。尽可能的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优美的画面,心得体会轻柔的.音乐),使整节课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同时,要突出了美术学科的特点,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设计出精美的、主题丰富的作品。新教材的编写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是把活动作为显线,而知识作为隐线。因此教学中要多采取活动的形式开展,活动是否有收获,即活动要为教学目标服务。设计的活动要呈现一个知识点。

在美术教学中,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在上美术课,要有美术元素在里面,情感态度价值观也要自然的体现。不光要教

孩子的技巧,还要教孩子的思维。对待学生眼光要放高些,学生掌握的技巧放的低一些,给学生更宽、广的一个思路。世界上最复杂的物体,都可以归纳成简单的几何图图形。换个角度去看同一事物,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教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给学生的思想要保持一致。一定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孩子关注自己身边的一些关于美术方面的东西。要从生活中,理解线条等美术知识,如:头发、树(年轮)等。培养孩子搜集素材的能力。高段学生要注重培养自学的能力提问学生其实也是引导学生的一个重要过程。示范的作用,要处理好示范的关系,教师要作为学生的楼梯,孩子要借助于老师向上爬。

在上欣赏课时,不仅要学会欣赏,还要学会评述。美术语言要让孩子多使用一些。尤其是欣赏评述课中,最全面的参考网站让他们把自己的感觉说出来。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东西,经过高度概括、提炼,用最简洁的点线面来表现。点线面的联系,是美术语言中最基本的。要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不仅只是用纸、用笔。要理解材料的多样性。

在对待学生作业时要做到:三个不一样,即,与同学画的不一样;与欣赏的画的不一样;与过去画的不一样。学生的作品,要有趣味性,可操作性,并不一定要求很高。

教学中强调综合性评价的激励功能。在评价方式上以自评、同伴评为主,结合老师的评价,使评价进一步民主化,多样化,充分体现了评价的多元功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同时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本次修订学习培训,在今后工作中,我将会不断的学习,多体会感受所学的知识,并用于实践中,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

美术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4

有人说读书是一种浸润:洗去一身疲惫,留下满腔书香;也有人说读书是一种享受:享受阳光明媚,享受空气清新,享受历练深邃。而我还要说,读书更是一种情怀,一种幸福。在炎炎夏日,它能为你送去清凉;在寒冬腊月,它能带给你无限温暖;快乐时,它与你一起欢舞;悲伤时,它抚平你心中的伤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师必须是阅读爱好者。”他用一身的经历和体验告诉我们:“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爱好读书应该是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习惯。

我爱读书,读书是我生命的泉水,使我单调孤寂的生活变得丰富生动,如我忠实有趣的朋友伴我成长。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读书的兴趣越来越大,工作之余,开始有意识的读一些世界名著和教育书籍,每读到一本好书时,就像有一股股温暖而滋润心扉的气流,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沐浴着我,牵动了我的心,让我在不知不觉中陶醉,在悄然无声中领略教育真谛。

美国诗人狄金森说过:“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 。读书使我的生活斑斓,丰富多采;读书使我感到世界上一切美好的情感,读书使我明智,领悟到更深刻的道理。当我踏上讲台,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内心充满抱怨时,是《优秀教师的成长案例》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明白对现实的抱怨是弱者的象征,真正的强者是不抱怨的。命运把它扔到天空,他就做鹰;把他扔到草原,他就做狼;把他扔到山林,他就做虎;人生就是这样,必须不断地要把自己打回原形,打回起点,然后重新开始,还让我明白了当今为师之道,知晓了由合格到优秀,由优秀到卓越的教师成长途径,深刻感触到读书对我们教师成长的重要作用,于是,我开始以自己实际教学为基点,读各种各样的书,在书中让我找到了工作的自信,教学的底气,更让我走出了工作初的失落与迷茫。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让我明白了学生的成长过程,各个年龄阶段学生在思维、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在平时的教学中,可据此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活动,运用能激发儿童兴趣的教学语言等;《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中的课堂实录和理论剖析,让我领会到优秀教师的风采,深感教学的艺术性,从而明确了自己教学之路的方向,尝试着为孩子营造艺术和学术相结合的课堂教学;《给教师的建议》为我解开了许多教学中的困惑,教会了我如何和孩子相处,在课堂上如何调控,如何为孩子创造自由健康成长的空间;读《如何走进新课堂》使我懂得课堂是生命成长的`沃土。教与学的经历对教师而言,将不再是教师在用生命点亮学生明天的同时,步入“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悲壮结局;教与学的过程对学生而言,也不再是简单的靠学海无涯苦作舟” 。而应反映出教师为探索永无止境的课堂教学优化中,学习新知,发现规律,充实自身的轨迹;学生在知识储备增长的喜悦与彼此发现与欣赏中。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由黄金屋”,那些大文学家、大教育家、大艺术家充满生命激情和智慧的言语,大哲学家、大思想家、大宗教家们超脱的情怀,甚至平民百姓、推车卖浆之流的可贵的品质和真诚的爱心,都会我们的生命变得特别开阔、灵动、开放、乐观、旷达、鲜亮;使我们的感情特别丰富和细腻,特别饱满和高贵;使我们永远不满现状、不断进取、大胆创造、革新自我,永远追求那种令学生激情满怀的生命境界;使我们的教学产生那种令人荡气回肠的艺术魅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是教师专业底蕴得以厚实的路径。吾生有涯,而知无涯。如果没有书香滋润,我们的生命将是何等乏味与孱弱,我们的教学将是何等的死板与无趣。人的灵魂,也许只有经过书香沐浴熏陶后,才能充实丰盈我们健康的生命和一颗恒抱希望的心,我感谢这么多年书籍对我的滋养与磨炼,它是我人生道路上一个不可多得的知己。在宁静中,让我从那字里行间读出一种无言的神圣与庄严,让我有一种摆脱了世俗的喧闹的踏实与坦然。给人生铺砌了一条五彩斑谰的路途。那飘逸的梦想,时时温暖着我的人生。

美术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5

我感觉《如何说,孩子才肯学》是一本有趣而有意义的书。它既适合家长同样也适合教师。中间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在我的教育教学中也时常出现。当发现自己的处理方式与之相同时,心中一阵欣喜。当发现自己的解决方法完全错误时,在反思的同时更庆幸自己找到了科学的解决办法。我突然发现孩子与大人的世界是那样的不同,主观的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与孩子显得是那样愚蠢与低效。我读书的心得体会如下:

第一章,接纳孩子的情绪在全书中最为重要,是后续沟通的基础。它提出了几个观点:

1、不要否定学生的情绪(当情绪被否定的`时候,学生容易失去勇气)

2、不要随意批评和忠告(老师出于好意,但学生在批评的环境中很难去考虑问题并承担责任)

3、不要概括和解释(当孩子情绪低落的时候,你的解释他很难听进去,也就很难奏效)

4、不要忽视学生的情绪,即便制止不能接受的行为时,也要先接纳学生的情绪、愿望并作出反应。第二章,合作更详细说明了吸引孩子合作的七个技巧。

书中体现出的:“无论孩子什么地方做的不好或者不对,甚至有侵犯性的行为,他的行为我们可以制止,但他的情绪,或者说感情需要被接纳。但我们接纳的只是他的情绪,并非他的行为。”这一观点我印象很深刻。因为在我自己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常常不顾及他们的感受,劈头盖脸的就是批评。虽然短时间内出现的不良现象减少。但这是一个指标不治本的做法。孩子毕竟是孩子,单方面的批评很难引导孩子自我反省。只有孩子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要设身处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去听一听,去安抚他们的情绪,这样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而不仅仅只是冰冷的命令。

文中出现的很多案例都在我的日常教学中出现过,但我的做法往往是不科学的那种。读着读着我不禁冒出一身冷汗。在我认为很好的处理了一些事情的时候,我其实已经伤害了这些孩子的感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很容易习惯性地去否定孩子的情绪。其实,孩子有情绪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要正视这个事实,首先认同他有这个感受,孩子才可能接纳我们后续的建议。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一定要多从孩子的角度接纳他们的情感,这样才能引发孩子的共鸣。获得更加有效的教育效果。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时刻关注自己的教育行为及其有效性。多思考自己有没有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其实孩子有时候只是为了宣泄情绪,简单粗暴的压制只能换来日后更大的问题。唯有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倾诉表达的对象,才能真正走到孩子的心里,才能给孩子积极的反馈,告诉孩子老师了解你的感受,知道你的困难,有什么话就尽管说吧!这样尽量引导孩子自己去寻找解决的办法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一些强制的命令。比如有同学讲话时,我们可以不用厉声喝道:xx,闭嘴。尝试着说:“有些同学有什么有趣的事情要告诉大家,等会下课我们来分享一下。”结果可能会好的多。改变不能一蹴而就,但我相信只要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留心观察,多想,多研究,努力实践,必然会找到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

美术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6

从我加入这个幼儿师范队伍开始,由于自身比较偏爱美术,所以我平时喜欢找一些美术方面的书看。希望在书本和实践中能进一步走进美术,绘画水平普遍,想象力差等特点,虽然再上学期间已经学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一书,但是我还是愿意细读这本《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促使我想挖掘更深处。

本书主要研究教育者如何根据学前儿童美术发展的规律及其年龄特点,以美术为媒介,充分发挥其价值对学前儿童实施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全书共分九个章节,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阐述与分析着学前儿童美术的发展,美术教育目标与内容体系,以及幼儿欣赏、绘画、手工教育的实施指导和美术评价,最后还展示了一组美术教育活动设计案例,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空间,也给正处在摸索阶段的老师指明了方向,因为这些问题均来自我自己的实践,所以,读来仿佛觉得许多地方都是自己曾不注意的或是意识到问题所在,但尚处在迷惑中,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抱着向专家取取经,看能否从中解解惑的认真态度,我在通读本书后还对有的章节还进行了精读与摘录。

从书中我看到这样一句:从小班到中班上学期,儿童由于视觉的分化及情感关系,所画的人大多都是没有身体的头足人,同时以非站立的平躺形式呈现。

再对于接下来我们将进行的主题《轱辘轱辘》的一节美术课画车轮子,幼儿认为轮子是圆的,于是就直觉地用圆球来表现车子的轮子,不会注意到汽车的轮子是圆扁的等这些问题,其创作成分也就能体现其中了。就象书中所说的:教师应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引导幼儿从写生对象的整体结构出发,着重于事物的神韵,即对象之内在精神表现,而不纠缠于细节和精确描绘,不强求幼儿的绘画表现和事物的“肖似”。

小班幼儿的绘画水平处于象征初期,享受的是绘画的过程,他们会用已经掌握的圆形与线条组合成各种符号,来表示自己熟悉的物体,而且喜欢用各种颜色在作品上涂抹,但在表现图象符号时,又很少调换颜色,致使作品色彩比较单调,有的幼儿甚至会转动画纸来作画,完全不顾图象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了画面的杂乱。如此作品,教师若用成人的眼光“像或不像”来评价,那必然会抹杀了幼儿的天性,打击他们的自信心,甚至使幼儿失去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尽管如此,你还是会看到许多小班幼儿家长因为看不懂自己孩子的画,觉得画面不干净,画得不如其他小朋友,根本不理会幼儿的解读。例如,一次离园时,祥祥拉着爷爷兴致勃勃来到班级画展前,小手指着墙上的“泡泡”说:“爷爷,那个是我画的!”谁知,祥祥爷爷看到后,脸顿时拉了下来:“这是什么东西啊?乱七八糟的,圆也画得不圆,颜色也涂到了外面,你看看这个小朋友画得多好啊,你上课一定又没有认真听,走走走……”幼儿从绘画中获取的无穷乐趣,就因为家长的一句评价而消失得无影无踪。在评价小班幼儿的美术作品时,首先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读懂他们的作品。其次老师要把自己放在与幼儿平等的位置上,尊重幼儿的个人见解,尽量用肯定的方式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多鼓励,多表扬,尽可能地发现幼儿美术作品中的优点,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激励性的评价。最后,在让幼儿发现他人作品优点的同时,还要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感,进而萌发对下次美术活动的愿望,激发并保持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就这样,我边学习书中的有关理念,边结合自身的实践即时反思,共鸣,相信会对自己今后的教学十分有益,专业的阅读让我成长的更快!

美术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7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本书作者杨景芝是我国著名的儿童艺术教育家。具有近四十年的教学实践经历,以经过近二十年对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教学实验研究,她总结的教学理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倡导意义、作用。老师在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一直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每前进一步,心中都装着国际艺术教育变幻的风云,同时也没有忘记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人情相结合。正如老师表示的:“我试图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美术教育途径,我不赞成脱离儿童实际的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的美术教育学科中心论,反对用模仿的教学方法压抑儿童创造力。

另一方面,我又感到教学内容完全从儿童兴趣出发存在不足,它缺乏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致使教育产生放任自流的不良后果……我主张美术教育依靠发展儿童知觉、美感和创造性,促进儿童成长。”老师不管对她的理论还是实践,都浸透着一种爱心,诚如她在书中指出的“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这里不仅有对其从事的艺术教育事业的爱,还有对她的教学对象的爱,对儿童作品的爱、对儿童在绘画中表达的天真烂漫的个性和情感的爱。另外,老师的艺术教育和实践还具有严肃性和认真性。本书洋洋20余万字,涉及了艺术教育的方方面面,凝聚着老师多年心血的结晶。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从走进基础教育天地谈起,到具体阐述美术教育与人的素质发展。从儿童接受美术教育的心理特征分析,到构建开放性教学实践体系的具体做法。下篇是儿童美术教学方法研究。具体论述了老师的教育观和教学方法,以及多年来总结的“教的艺术”。老师通过上下篇理论与实例的论述,让我们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艺术教育特点,及儿童艺术教育的一些科学教育方法。

在书中,我特别欣赏的是老师提出的“从爱心出发进行教育”的主张,她在书中指出“在儿童稚嫩的心里最看重教师对他的态度,教师的爱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儿童的学习动力常产生在对教师的眷恋。”确实,爱就是力量,它能给人勇气,它能催人奋进。相信,我们的美术教育一定能芝麻开花节节高,也会培养出更多艺术的花朵。

这是一本好书,一本可以成为美术老师办公桌上的专用书。杨老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理论成果,为艺术教育开辟了一片净土。

美术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8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我们人民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而我们知道的东西显然太少了。有人说,“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应该有一桶水。”这句话很有道理,但是教师自己的一桶水如果不经常添加的话,也有用尽之时。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往自己的桶里添水。前一段时间我读了《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新课标》这本书,通过阅读,使我深刻感受到:“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新课标”里有非常多好的观点和建议,使我获益匪浅,又从新认识到有关教学和评价的建议。

教学建议:

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为了更好地实施本《标准》,提出如下教学建议。

1、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

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进行比较。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2、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3、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

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美术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9

我就如何改进课堂教学评价、让学生在阳光下得到全面发展做了一些尝试,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通过教学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传统的美术教学,过分重视学生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忽视学生个体对美术的体验。致使大多数学生无法体验到学习美术的乐趣,从而逐渐丧失了自信心。学生喜欢上美术课,却不敢表现、展示自己的才能。针对这一现象,我特别注意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

课堂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尊重他们与众不同的感受。有些学生天生聪明,但有些学生可能在学习上没有那么幸运,反应显得迟缓些,作为教师就不能心急,也要在课堂上给这些孩子一些意想不到的表扬性评价,也会给这些需要自信的孩子增加勇气和信心。孩子天生就是表现家,他们会通过唱歌、跳舞、绘画等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每表现一次就成长一些,当他们得到赞美时就会信心大增,也就会更喜欢这项活动,表现的更好。我认为适当的赞美对于孩子来说是推动其进步的风帆。

孩子能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记忆创造出许多图式表现自我感受,作品中的形象虽然不是很像,有时很不像,但象征性十分明显,它表现了孩子眼中的世界。对于这种创造性表现能力,我们应给予及时的评价,加以肯定和赞美。如果教师对于这些自认为的不合适严厉的让孩子纠正,那么将很大的伤害到孩子的自信心,以至于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但也不是不改而是要给他讲明错在什么地方,怎样改正可以使自己的作品更优秀。

正确的引导孩子学习,认识孩子作品的特点进行有益的评价,适当的给孩子以赞美的评价,对于孩子树立自信心,有效的学习,大胆的表现自我有很大的作用。就让我们多给孩子一点赞美的评价,使他们多一份自信。

另外在美术作业评价中我打破了原来的等级制,采用在作业上粘贴小标志和评语的方式。如评价作业,我会贴上一朵小花表示有进步,贴上一颗红星表示有创新,后面再加上各种评语,如你的想象力很丰富,你的设计非常独特,你的色彩感觉很棒,遇到一些比较难认的字我会再加上一些拼音使学生更清楚地看到老师认真地对待他们的作业的同时使学生更有自信心。

二、重视形成性评价,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

美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美术能力与水平只有在美术活动中才能全面体现,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特别适合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评价。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活动评价方式:个人或小组的方式。对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术、探究能力、认知水平以及交流表达的能力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综合评价。对二年级的学生我也会让学生在作业后边写上自己这样画的设想,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了解他的作业,了解他的想法及创作过程,将作业结果与这些联系起来进行评价,正确地、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学生,能使他们感受到成功感、提高自信心,对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起到了更好的作用。

三、关注个体差异,评价注重引导学生的发展

心理学表明:人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正确对待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美术评价中不能以固定僵化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作业,枯燥冰冷的分数会浇灭学生创造的火花,折断学生想象的翅膀。因为美术不同于一般学科,学生作业是一种饱含情感的创造性活动产品,具有鲜明生动的个性差异。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对美术的感悟也不同。因此教师在评价时要承认和维护学生在美术方面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学习美术,为学生的学习和自由发展创造宽松的时空环境。

记得曾教过一个学生,上课不爱发言,老师问他也不回答,每次的作业不是空白,就是乱涂。我也很想拉他一把,所以经常在旁边指导,我在时,作业还好些,我一走,他就又开始不画或乱涂。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在自己本子上画各种恐龙,非常漂亮。当时就想:他还是喜欢画画的,只是对美术的其他内容兴趣不高,兴趣比较单一。接下来一节美术课,一上课我给学生展示了许多恐龙的图片,学生在赞叹之后就告诉他们:这些都是老师从动画片里给大家找来的恐龙图片,我们班也有一个画恐龙的高手。接着就把他介绍给全班同学,面对全班同学他的脸红了,在鼓励下他在黑板上画了一幅恐龙的图画,这张画让同学们震惊,大家对他的画发出惊叫的'声音,那时我看到他眼角闪过的自豪。下课后我找他单独谈话,告诉他:光画好恐龙是不行的,美术中还有许多内容等着你去学习,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学得很好,还能在美术比赛中得奖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经常注意鼓励和表扬他,他也逐渐的喜欢上了美术课,也更爱动脑,更爱动手了,在区里的科幻画比赛中,他还得了奖呢。

四、加强自评与互评,使学生逐步成为评价的主体

在美术教学中,我改变教师是评价权威的现象,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与互评。在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先在自己的作业背面写上自己对作业的评价,然后再到讲台前展示,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评价,觉得自己哪儿画得很好,哪儿还有些不足,需要怎样改才好。同时,也让其他同学帮他出出主意。通过自评,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了解自己的长处、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有时还会采用互相评论的方式。我发现,加强了自评与互评以后,课堂气氛和谐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了。学生增强了主人翁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学会了宽容,理解,增强了学习美术的信心和兴趣。

给学生一点阳光,他们会很灿烂!改革评价方式,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成了摆在每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采用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架起师生、生生之间的友谊桥梁,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通过教师的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积极开展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式,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检测评价学生,将会把美术课堂教学带入一个崭新的天地,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美术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0

前段时间学习了杨景芝老师的著作《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书是一本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方面的专着,书中具体介绍了通过美术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经验,以及通过长期探索而建立的儿童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作者在书中根据自己切身经历和进行的教育实践研究,以美术教育发展的新观念,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论述她对儿童美术教育的认识和体会。

本书作者杨景芝是我国著名的儿童艺术教育家。具有近四十年的教学实践经历,以经过近二十年对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教学实验研究,她总结的教学理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倡导意义、作用。杨老师在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一直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每前进一步,心中都装着国际艺术教育变幻的风云,同时也没有忘记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人情相结合。正如杨老师表示的:“我试图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美术教育途径,个人简历我不赞成脱离儿童实际的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的美术教育学科中心论,反对用模仿的教学方法压抑儿童创造力。

另一方面,我又感到教学内容完全从儿童兴趣出发存在不足,它缺乏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致使教育产生放任自流的不良后果……我主张美术教育依靠发展儿童知觉、美感和创造性,促进儿童成长。”杨老师不管对她的理论还是实践,都浸透着一种爱心,诚如她在书中指出的“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这里不仅有对其从事的艺术教育事业的爱,还有对她的教学对象的爱,对儿童作品的爱、对儿童在绘画中表达的天真烂漫的个性和情感的爱。另外,杨老师的艺术教育和实践还具有严肃性和认真性。本书洋洋20余万字,涉及了艺术教育的方方面面,凝聚着杨老师多年心血的结晶。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从走进基础教育天地谈起,到具体阐述美术教育与人的素质发展。从儿童接受美术教育的心理特征分析,到构建开放性教学实践体系的具体做法。工作总结下篇是儿童美术教学方法研究。具体论述了杨老师的教育观和教学方法,以及多年来总结的“教的艺术”。杨老师通过上下篇理论与实例的论述,让我们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艺术教育特点,及儿童艺术教育的一些科学教育方法。

在书中,我特别欣赏的是杨老师提出的“从爱心出发进行教育”的主张,她在书中指出“在儿童稚嫩的心里最看重教师对他的态度,教师的爱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儿童的学习动力常产生在对教师的眷恋。”确实,爱就是力量,它能给人勇气,它能催人奋进。相信,我们的美术教育一定能芝麻开花节节高,也会培养出更多艺术的花朵。

这是一本好书,一本可以成为美术老师办公桌上的专用书。杨老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理论成果,为艺术教育开辟了一片净土。

美术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1

前段时间学习了杨景芝老师的著作《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书是一本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方面的专着,书中具体介绍了通过美术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经验,以及通过长期探索而建立的儿童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作者在书中根据自己切身经历和进行的教育实践研究,以美术教育发展的新观念,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论述她对儿童美术教育的认识和体会。

本书作者杨景芝是我国著名的儿童艺术教育家。具有近四十年的教学实践经历,以经过近二十年对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教学实验研究,她总结的教学理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倡导意义、作用。杨老师在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一直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每前进一步,心中都装着国际艺术教育变幻的风云,同时也没有忘记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人情相结合。正如杨老师表示的:“我试图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美术教育途径,个人简历我不赞成脱离儿童实际的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的美术教育学科中心论,反对用模仿的教学方法压抑儿童创造力。

另一方面,我又感到教学内容完全从儿童兴趣出发存在不足,它缺乏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致使教育产生放任自流的不良后果……我主张美术教育依靠发展儿童知觉、美感和创造性,促进儿童成长。”杨老师不管对她的`理论还是实践,都浸透着一种爱心,诚如她在书中指出的“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这里不仅有对其从事的艺术教育事业的爱,还有对她的教学对象的爱,对儿童作品的爱、对儿童在绘画中表达的天真烂漫的个性和情感的爱。另外,杨老师的艺术教育和实践还具有严肃性和认真性。本书洋洋20余万字,涉及了艺术教育的方方面面,凝聚着杨老师多年心血的结晶。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从走进基础教育天地谈起,到具体阐述美术教育与人的素质发展。从儿童接受美术教育的心理特征分析,到构建开放性教学实践体系的具体做法。工作总结下篇是儿童美术教学方法研究。具体论述了杨老师的教育观和教学方法,以及多年来总结的“教的艺术”。杨老师通过上下篇理论与实例的论述,让我们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艺术教育特点,及儿童艺术教育的一些科学教育方法。

在书中,我特别欣赏的是杨老师提出的“从爱心出发进行教育”的主张,她在书中指出“在儿童稚嫩的心里最看重教师对他的态度,教师的爱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儿童的学习动力常产生在对教师的眷恋。”确实,爱就是力量,它能给人勇气,它能催人奋进。相信,我们的美术教育一定能芝麻开花节节高,也会培养出更多艺术的花朵。

这是一本好书,一本可以成为美术老师办公桌上的专用书。杨老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理论成果,为艺术教育开辟了一片净土。

美术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2

暑期已经结束,随之而来的是一年一度的师德培训。与往年一样,此次的培训依然是在学校进行,由集体学习和自学相结合。所不同的是,今年的培训在原则上、内容上、方式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也正因为改变而得到了全体教师的一致好评。

一、务实原则

务实原则主要体现在培训的时间安排和内容安排上。学校领导从实际情况出发、抓住教师的学习心理,将原来五天的培训时间浓缩为三个早上,但对这三个早上的培训质量要求较高;同时茅校长针对教师最常见的却最容易忽略的礼仪,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教师礼仪》;为了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质量、照顾其他非班主任教师以及新教师,大队部组织学习了《班主任工作》 。

二、内容丰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此话不仅适用于学生,同样也适用于教师,本着务实原则,培训的内容贴近老师们的实际,从老师们的需要出发,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茅校长特地为老师们选购了《教师礼仪》这本书,并在会议上系统、简单地加以介绍,并结合实例引导大家学习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礼仪、同事共处礼仪以及简单的社交礼仪。此书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与感触——原来这么一些小小的地方还存在这么深的礼仪知识,平时太不注意了!下午的自学时间,我一口气读完了此书,它主要包括八大章内容:教师的个人形象、教师的服饰、教师的语言、师生关系礼仪、教师与家长沟通礼仪、同事共处礼仪、集会礼仪、社会交往礼仪。这么多的礼仪首先要记住,才能在实况中加以应用并逐渐内化成自己的素质以提高自身的修养。

从学校的实情出发,由于工作需要,下学期可能由很多新手——非班主任老师和新教师担任班主任一职,大队部特借此次机会向大家进行班主任工作培训讲座,邱老师的讲座避开了枯燥乏味的理论,以自己的'经验诠释了班主任工作性质和注意事项。特欣赏邱老师讲到的在教育常规方面的行事作风——每天三问:今天的事完成了没有?明天的事准备好了没有?后天的事打算怎么办?同时,为了迎接下学期学校举行的班主任技能技巧比赛,王老师也有针对性地为我们讲解了少先队工作的理论知识、班队活动设计的撰写、游戏设计、即兴演讲等等,使我这非班主任老师也对班主任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

三、形式多样

除了集中讲座学习、自学之外,在最后一次学习中安排了分组讨论发言,即将全校教师分成数学组、语文低段组、语文高段组、综合组、埭头分校组,每组均安排一位负责人,要求组内每位成员都要发言并派选一位代表发言。讨论的主题为“教师在礼仪方面还存哪些不足,接下来应该怎么做?”或“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及对策” 。各组讨论激烈、各代表发言精彩,可见,教师礼仪的学习不单单是我个人喜欢,更引起了大家的共鸣。相信这次的学习会使我们教师的礼仪水平有着大幅度的提高。

美术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3

从我参加这个幼儿师范队伍开始,由于自身比拟偏爱美术,所以我平时喜欢找一些美术方面的书看。希望在书本和理论中能进一步走进美术,绘画程度普遍,想象力差等特点,虽然再上学期间已经学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一书,但是我还是愿意细读这本《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促使我想挖掘更深处。

本书主要研究教育者如何根据学前儿童美术开展的规律及其年龄特点,以美术为媒介,充分发挥其价值对学前儿童施行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开展。全书共分九个章节,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阐述与分析着学前儿童美术的开展,美术教育目的与内容体系,以及幼儿欣赏、绘画、手工教育的施行指导和美术评价,最后还展示了一组美术教育活动设计案例,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空间,也给正处在探究阶段的教师指明了方向,因为这些问题均我自己的理论,所以,读来仿佛觉得许多地方都是自己曾不注意的或是意识到问题所在,但尚处在迷惑中,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抱着向专家取取经,看能否从中解解惑的认真态度,我在通读本书后还对有的章节还进展了精读与摘录。

从书中我看到这样一句:从小班到中班上学期,儿童由于视觉的分化及情感关系,所画的人大多都是没有身体的头足人,同时以非站立的平躺形式呈现。

再对于接下来我们将进展的主题《轱辘轱辘》的一节美术课画车轮子,幼儿认为轮子是圆的,于是就直觉地用圆球来表现车子的轮子,不会注意到汽车的轮子是圆扁的等这些问题,其创作成分也就能表达其中了。就象书中所说的:教师应从学前儿童身心开展的特点出发,引导幼儿从写生对象的整体构造出发,着重于事物的神韵,即对象之内在精神表现,而不纠缠于细节和准确描绘,不强求幼儿的绘画表现和事物的.“肖似”。

小班幼儿的绘画程度处于象征初期,享受的是绘画的过程,他们会用已经掌握的圆形与线条组合成各种符号,来表示自己熟悉的物体,而且喜欢用各种颜色在作品上涂抹,但在表现图象符号时,又很少调换颜色,致使作品色彩比拟单调,有的幼儿甚至会转动画纸来作画,完全不顾图象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了画面的杂乱。如此作品,教师假设用成人的目光“像或不像”来评价,那必然会抹杀了幼儿的天性,打击他们的自信心,甚至使幼儿失去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尽管如此,你还是会看到许多小班幼儿家长因为看不懂自己孩子的画,觉得画面不干净,画得不如其他小朋友,根本不理会幼儿的解读。例如,一次离园时,祥祥拉着爷爷兴致勃勃来到班级画展前,小手指着墙上的“泡泡”说:“爷爷,那个是我画的!”谁知,祥祥爷爷看到后,脸顿时拉了下来:“这是什么东西啊?乱七八糟的,圆也画得不圆,颜色也涂到了外面,你看看这个小朋友画得多好啊,你上课一定又没有认真听,走走走……”幼儿从绘画中获取的无穷乐趣,就因为家长的一句评价而消失得无影无踪。在评价小班幼儿的美术作品时,首先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读懂他们的作品。其次教师要把自己放在与幼儿平等的位置上,尊重幼儿的个人见解,尽量用肯定的方式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多鼓励,多表扬,尽可能地发现幼儿美术作品中的优点,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鼓励性的评价。最后,在让幼儿发现别人作品优点的同时,还要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感,进而萌发对下次美术活动的愿望,激发并保持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就这样,我边学习书中的有关理念,边结合自身的理论即时反思,共鸣,相信会对自己今后的教学非常有益,专业的阅读让我成长的更快!

美术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4

我感觉《如何说,孩子才肯学》是一本有趣而有意义的书。它既适合家长同样也适合教师。中间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在我的教育教学中也时常出现。当发现自己的处理方式与之相同时,心中一阵欣喜。当发现自己的解决方法完全错误时,在反思的同时更庆幸自己找到了科学的解决办法。我突然发现孩子与大人的世界是那样的不同,主观的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与孩子显得是那样愚蠢与低效。我读书的心得体会如下:

第一章,接纳孩子的情绪在全书中最为重要,是后续沟通的基础。它提出了几个观点:

1、不要否定学生的情绪(当情绪被否定的时候,学生容易失去勇气)

2、不要随意批评和忠告(老师出于好意,但学生在批评的环境中很难去考虑问题并承担责任)

3、不要概括和解释(当孩子情绪低落的时候,你的解释他很难听进去,也就很难奏效)

4、不要忽视学生的情绪,即便制止不能接受的行为时,也要先接纳学生的情绪、愿望并作出反应。第二章,合作更详细说明了吸引孩子合作的七个技巧。

书中体现出的:“无论孩子什么地方做的不好或者不对,甚至有侵犯性的行为,他的行为我们可以制止,但他的情绪,或者说感情需要被接纳。但我们接纳的只是他的情绪,并非他的行为。”这一观点我印象很深刻。因为在我自己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常常不顾及他们的感受,劈头盖脸的就是批评。虽然短时间内出现的不良现象减少。但这是一个指标不治本的做法。孩子毕竟是孩子,单方面的批评很难引导孩子自我反省。只有孩子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要设身处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去听一听,去安抚他们的情绪,这样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而不仅仅只是冰冷的命令。

文中出现的很多案例都在我的日常教学中出现过,但我的做法往往是不科学的那种。读着读着我不禁冒出一身冷汗。在我认为很好的处理了一些事情的时候,我其实已经伤害了这些孩子的感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很容易习惯性地去否定孩子的情绪。其实,孩子有情绪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要正视这个事实,首先认同他有这个感受,孩子才可能接纳我们后续的建议。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一定要多从孩子的角度接纳他们的情感,这样才能引发孩子的共鸣。获得更加有效的教育效果。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时刻关注自己的教育行为及其有效性。多思考自己有没有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其实孩子有时候只是为了宣泄情绪,简单粗暴的压制只能换来日后更大的问题。唯有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倾诉表达的对象,才能真正走到孩子的心里,才能给孩子积极的反馈,告诉孩子老师了解你的感受,知道你的困难,有什么话就尽管说吧!这样尽量引导孩子自己去寻找解决的办法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一些强制的命令。比如有同学讲话时,我们可以不用厉声喝道:xx,闭嘴。尝试着说:“有些同学有什么有趣的事情要告诉大家,等会下课我们来分享一下。”结果可能会好的多。改变不能一蹴而就,但我相信只要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留心观察,多想,多研究,努力实践,必然会找到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

美术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5

这是通过我区第一次修订小学美术教师的培训,这次的培训经历使我受益菲浅。虽然仅二天的时间,让我对美术这门学科有了新的认识,美术不再是以前老师在黑板上画,学生在台下照画了,现在的美术是一门了不起的艺术,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美术。对美术的知识也得到了提高,教育观念也得到了冼礼。总之只字片语难以尽述,以下是我的一些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魅力,努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用真心、真情的去教美术。在教学中,教师要有好奇心,专业精神。同时教师要放的开,注重师生互动,大力利用肢体语言及优美的语言的应用,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还要严格按照美术新课程标准,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精心组织、精心准备,上最有效的课。在教书过程中特别注重育人教育,要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欣赏、体验感受、探索、总结、想象、创作、评价的过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受美术作品的美,使学生的创作欲望倍增。尽可能的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优美的画面,轻柔的音乐),使整节课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同时,要突出了美术学科的特点,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设计出精美的、主题丰富的作品。新教材的编写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是把活动作为显线,而知识作为隐线。因此教学中要多采取活动的形式开展,活动是否有收获,即活动要为教学目标服务。设计的活动要呈现一个知识点。

在美术教学中,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在上美术课,要有美术元素在里面,情感态度价值观也要自然的体现。不光要教

孩子的技巧,还要教孩子的思维。对待学生眼光要放高些,学生掌握的技巧放的低一些,给学生更宽、广的一个思路。世界上最复杂的物体,都可以归纳成简单的几何图图形。换个角度去看同一事物,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教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给学生的思想要保持一致。一定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孩子关注自己身边的一些关于美术方面的东西。要从生活中,理解线条等美术知识,如:头发、树(年轮)等。培养孩子搜集素材的能力。高段学生要注重培养自学的能力提问学生其实也是引导学生的一个重要过程。示范的作用,要处理好示范的关系,教师要作为学生的楼梯,孩子要借助于老师向上爬。

在上欣赏课时,不仅要学会欣赏,还要学会评述。美术语言要让孩子多使用一些。尤其是欣赏评述课中,让他们把自己的感觉说出来。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东西,经过高度概括、提炼,用最简洁的点线面来表现。点线面的联系,是美术语言中最基本的。要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不仅只是用纸、用笔。要理解材料的多样性。

在对待学生作业时要做到:三个不一样,即,与同学画的不一样;与欣赏的画的不一样;与过去画的不一样。学生的作品,要有趣味性,可操作性,并不一定要求很高。

教学中强调综合性评价的激励功能。在评价方式上以自评、同伴评为主,结合老师的评价,使评价进一步民主化,多样化,充分体现了评价的多元功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同时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本次修订学习培训,在今后工作中,我将会不断的学习,多体会感受所学的知识,并用于实践中,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

美术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6

有人曾经问过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吃饭要用两根筷子呢?“因为一根筷子吃任何东西都只能挑着吃。”“因为两根筷子更吉利。”“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答案,却谁也争不过谁。

我认为筷子之所以有两个,不仅仅是因为吉利,更是因为一个道理:人心齐,泰山移。两根筷子更能够更容易地吃饭,是因为合作。如果只是单纯的放两根筷子,根本吃不起来,但是它们一起合作,就会让这事变得很简单。

古往今来,有不少人的成功都是合作。如古代赵国能够保持那么久的太平,连秦国都不敢动,就是因为蔺相如和廉颇两个人团结一心,使秦国无论从文、从武都不愿对抗。

鸡蛋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食物,可是你如果想轻易捏碎它却是不可能的!这不正是因为鸡蛋有“薄壳结壳”,无论你怎么使劲,它都会均匀地把力平均到鸡蛋的每一个地方,这难道不是因为鸡蛋壳中的'合作吗! 常言道:“团结合作力量大。”我们在生活中,在学习中,在与人相处中,许多事情不是靠着自己一个人就能实现的,更要凭借着与别人合作的力量。只有团结合作,才能使自己更加强大!

美术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7

我感觉《如何说,孩子才肯学》是一本有趣而有意义的书。它既适合家长同样也适合教师。中间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在我的教育教学中也时常出现。当发现自己的处理方式与之相同时,心中一阵欣喜。当发现自己的解决方法完全错误时,在反思的同时更庆幸自己找到了科学的解决办法。我突然发现孩子与大人的世界是那样的不同,主观的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与孩子显得是那样愚蠢与低效。我读书的心得体会如下:

第一章,接纳孩子的情绪在全书中最为重要,是后续沟通的基础。它提出了几个观点:

1、不要否定学生的情绪(当情绪被否定的时候,学生容易失去勇气)

2、不要随意批评和忠告(老师出于好意,但学生在批评的环境中很难去考虑问题并承担责任)

3、不要概括和解释(当孩子情绪低落的时候,你的解释他很难听进去,也就很难奏效)

4、不要忽视学生的情绪,即便制止不能接受的行为时,也要先接纳学生的情绪、愿望并作出反应。第二章,合作更详细说明了吸引孩子合作的七个技巧。

书中体现出的:“无论孩子什么地方做的不好或者不对,甚至有侵犯性的行为,他的行为我们可以制止,但他的情绪,或者说感情需要被接纳。但我们接纳的只是他的情绪,并非他的行为。”这一观点我印象很深刻。因为在我自己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常常不顾及他们的感受,劈头盖脸的就是批评。虽然短时间内出现的不良现象减少。但这是一个指标不治本的做法。孩子毕竟是孩子,单方面的批评很难引导孩子自我反省。只有孩子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要设身处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去听一听,去安抚他们的情绪,这样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而不仅仅只是冰冷的命令。

文中出现的很多案例都在我的日常教学中出现过,但我的做法往往是不科学的那种。读着读着我不禁冒出一身冷汗。在我认为很好的处理了一些事情的时候,我其实已经伤害了这些孩子的感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很容易习惯性地去否定孩子的情绪。其实,孩子有情绪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要正视这个事实,首先认同他有这个感受,孩子才可能接纳我们后续的建议。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一定要多从孩子的角度接纳他们的情感,这样才能引发孩子的共鸣。获得更加有效的教育效果。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时刻关注自己的教育行为及其有效性。多思考自己有没有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其实孩子有时候只是为了宣泄情绪,简单粗暴的压制只能换来日后更大的问题。唯有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倾诉表达的对象,才能真正走到孩子的心里,才能给孩子积极的反馈,告诉孩子老师了解你的感受,知道你的困难,有什么话就尽管说吧!这样尽量引导孩子自己去寻找解决的办法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一些强制的命令。比如有同学讲话时,我们可以不用厉声喝道:xx,闭嘴。尝试着说:“有些同学有什么有趣的事情要告诉大家,等会下课我们来分享一下。”结果可能会好的多。改变不能一蹴而就,但我相信只要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留心观察,多想,多研究,努力实践,必然会找到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

美术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8

我感觉《如何说,孩子才肯学》是一本有趣而有意义的书。它既适合家长同样也适合教师。中间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在我的教育教学中也时常出现。当发现自己的处理方式与之相同时,心中一阵欣喜。当发现自己的解决方法完全错误时,在反思的同时更庆幸自己找到了科学的解决办法。我突然发现孩子与大人的世界是那样的不同,主观的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与孩子显得是那样愚蠢与低效。我读书的心得体会如下:

第一章,接纳孩子的情绪在全书中最为重要,是后续沟通的基础。它提出了几个观点:

1、不要否定学生的情绪(当情绪被否定的时候,学生容易失去勇气)

2、不要随意批评和忠告(老师出于好意,但学生在批评的环境中很难去考虑问题并承担责任)

3、不要概括和解释(当孩子情绪低落的时候,你的解释他很难听进去,也就很难奏效)

4、不要忽视学生的情绪,即便制止不能接受的行为时,也要先接纳学生的情绪、愿望并作出反应。第二章,合作更详细说明了吸引孩子合作的'七个技巧。

书中体现出的:“无论孩子什么地方做的不好或者不对,甚至有侵犯性的行为,他的行为我们可以制止,但他的情绪,或者说感情需要被接纳。但我们接纳的只是他的情绪,并非他的行为。”这一观点我印象很深刻。因为在我自己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常常不顾及他们的感受,劈头盖脸的就是批评。虽然短时间内出现的不良现象减少。但这是一个指标不治本的做法。孩子毕竟是孩子,单方面的批评很难引导孩子自我反省。只有孩子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要设身处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去听一听,去安抚他们的情绪,这样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而不仅仅只是冰冷的命令。

文中出现的很多案例都在我的日常教学中出现过,但我的做法往往是不科学的那种。读着读着我不禁冒出一身冷汗。在我认为很好的处理了一些事情的时候,我其实已经伤害了这些孩子的感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很容易习惯性地去否定孩子的情绪。其实,孩子有情绪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要正视这个事实,首先认同他有这个感受,孩子才可能接纳我们后续的建议。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一定要多从孩子的角度接纳他们的情感,这样才能引发孩子的共鸣。获得更加有效的教育效果。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时刻关注自己的教育行为及其有效性。多思考自己有没有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其实孩子有时候只是为了宣泄情绪,简单粗暴的压制只能换来日后更大的问题。唯有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倾诉表达的对象,才能真正走到孩子的心里,才能给孩子积极的反馈,告诉孩子老师了解你的感受,知道你的困难,有什么话就尽管说吧!这样尽量引导孩子自己去寻找解决的办法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一些强制的命令。比如有同学讲话时,我们可以不用厉声喝道:xx,闭嘴。尝试着说:“有些同学有什么有趣的事情要告诉大家,等会下课我们来分享一下。”结果可能会好的多。改变不能一蹴而就,但我相信只要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留心观察,多想,多研究,努力实践,必然会找到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

美术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9

暑期已经结束,随之而来的是一年一度的师德培训。与往年一样,此次的培训依然是在学校进行,由集体学习和自学相结合。所不同的是,今年的培训在原则上、内容上、方式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也正因为改变而得到了全体教师的一致好评。

一、务实原则

务实原则主要体现在培训的时间安排和内容安排上。学校领导从实际情况出发、抓住教师的学习心理,将原来五天的培训时间浓缩为三个早上,但对这三个早上的培训质量要求较高;同时茅校长针对教师最常见的却最容易忽略的礼仪,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教师礼仪》;为了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质量、照顾其他非班主任教师以及新教师,大队部组织学习了《班主任工作》 。

二、内容丰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此话不仅适用于学生,同样也适用于教师,本着务实原则,培训的内容贴近老师们的实际,从老师们的需要出发,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茅校长特地为老师们选购了《教师礼仪》这本书,并在会议上系统、简单地加以介绍,并结合实例引导大家学习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礼仪、同事共处礼仪以及简单的社交礼仪。此书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与感触——原来这么一些小小的地方还存在这么深的`礼仪知识,平时太不注意了!下午的自学时间,我一口气读完了此书,它主要包括八大章内容:教师的个人形象、教师的服饰、教师的语言、师生关系礼仪、教师与家长沟通礼仪、同事共处礼仪、集会礼仪、社会交往礼仪。这么多的礼仪首先要记住,才能在实况中加以应用并逐渐内化成自己的素质以提高自身的修养。

从学校的实情出发,由于工作需要,下学期可能由很多新手——非班主任老师和新教师担任班主任一职,大队部特借此次机会向大家进行班主任工作培训讲座,邱老师的讲座避开了枯燥乏味的理论,以自己的经验诠释了班主任工作性质和注意事项。特欣赏邱老师讲到的在教育常规方面的行事作风——每天三问:今天的事完成了没有?明天的事准备好了没有?后天的事打算怎么办?同时,为了迎接下学期学校举行的班主任技能技巧比赛,王老师也有针对性地为我们讲解了少先队工作的理论知识、班队活动设计的撰写、游戏设计、即兴演讲等等,使我这非班主任老师也对班主任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

三、形式多样

除了集中讲座学习、自学之外,在最后一次学习中安排了分组讨论发言,即将全校教师分成数学组、语文低段组、语文高段组、综合组、埭头分校组,每组均安排一位负责人,要求组内每位成员都要发言并派选一位代表发言。讨论的主题为“教师在礼仪方面还存哪些不足,接下来应该怎么做?”或“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及对策” 。各组讨论激烈、各代表发言精彩,可见,教师礼仪的学习不单单是我个人喜欢,更引起了大家的共鸣。相信这次的学习会使我们教师的礼仪水平有着大幅度的提高。

美术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20

这是通过我区第一次修订小学美术教师的培训,这次的培训经历使我受益菲浅。虽然仅二天的时间,让我对美术这门学科有了新的认识,美术不再是以前老师在黑板上画,学生在台下照画了,现在的美术是一门了不起的艺术,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美术。对美术的知识也得到了提高,教育观念也得到了冼礼。总之只字片语难以尽述,以下是我的一些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魅力,努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用真心、真情的去教美术。在教学中,教师要有好奇心,专业精神。同时教师要放的开,注重师生互动,大力利用肢体语言及优美的语言的应用,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还要严格按照美术新课程标准,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精心组织、精心准备,上最有效的课。在教书过程中特别注重育人教育,要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欣赏、体验感受、探索、总结、想象、创作、评价的过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受美术作品的美,使学生的创作欲望倍增。尽可能的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优美的画面,轻柔的音乐),使整节课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同时,要突出了美术学科的特点,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设计出精美的、主题丰富的作品。新教材的编写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是把活动作为显线,而知识作为隐线。因此教学中要多采取活动的形式开展,活动是否有收获,即活动要为教学目标服务。设计的活动要呈现一个知识点。

在美术教学中,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在上美术课,要有美术元素在里面,情感态度价值观也要自然的体现。不光要教

孩子的技巧,还要教孩子的思维。对待学生眼光要放高些,学生掌握的技巧放的低一些,给学生更宽、广的一个思路。世界上最复杂的物体,都可以归纳成简单的几何图图形。换个角度去看同一事物,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教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给学生的思想要保持一致。一定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孩子关注自己身边的一些关于美术方面的东西。要从生活中,理解线条等美术知识,如:头发、树(年轮)等。培养孩子搜集素材的能力。高段学生要注重培养自学的能力提问学生其实也是引导学生的一个重要过程。示范的作用,要处理好示范的关系,教师要作为学生的楼梯,孩子要借助于老师向上爬。

在上欣赏课时,不仅要学会欣赏,还要学会评述。美术语言要让孩子多使用一些。尤其是欣赏评述课中,让他们把自己的感觉说出来。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东西,经过高度概括、提炼,用最简洁的点线面来表现。点线面的联系,是美术语言中最基本的。要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不仅只是用纸、用笔。要理解材料的多样性。

在对待学生作业时要做到:三个不一样,即,与同学画的不一样;与欣赏的画的不一样;与过去画的不一样。学生的作品,要有趣味性,可操作性,并不一定要求很高。

教学中强调综合性评价的激励功能。在评价方式上以自评、同伴评为主,结合老师的评价,使评价进一步民主化,多样化,充分体现了评价的多元功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同时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本次修订学习培训,在今后工作中,我将会不断的学习,多体会感受所学的知识,并用于实践中,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

美术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21

在实习之前,我迷茫过,压抑过。要成为一个老师,除了知识渊博,说话必会需要一定的魅力。但一直以来,我始终有个无法克服的缺点,在众人面前说话我常会紧张,或是声音颤抖,或是说话太快。因此越接近实习,我心里越紧张。到了实习动员大会上,我们院的指导老师的一句话,留给我很深的感受:实习,我们就是去失败的,去成功的。这句话让我释放了许多。

来到实习学校,见到穿着统一白色服装的学生,特别是第一天就听到一句很真挚的老师好,我的心里已平稳了许多,很自然的,接受了另一个身份。也开始了这不同寻常的八个星期的有着双重身份的学习生活。

我任教初三级的美术。之前在学校的十节微格教学训练,在这里变得有点微不足道。

一、基础技能课。

第一堂课,我抱着敢死的心态,没有紧张。声音自我感觉也比较响亮,而且教的内容是基础技能课,这样的课堂仿佛有个形去抓,目的非常明确。我结合我的经验和初学者易犯的错误,分步骤去教。同学们的专注的眼神不断地给我动力和勇气,这让我感觉很实在。

但是,一个星期下来有五节的重复课,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课堂反应,活跃或沉闷。这相当考验老师的应变能力根据课堂上的反应,我也做出相对的改变。一个星期下来我有了一个小总结:

1、声调表情是控制课堂气氛的方向盘。

2、别想着一节课你说完了就了事,那是完了你的事,别忽略了学生。

3、尽早摸索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接受能力,学习美术兴趣等。

4、别老在简单的问题上搞太多花样。

5、学生喜欢实际例子的引导。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我以这几点去要求自己,在课堂上多了几分自然,也渐渐加强了随意发挥的能力。而且在改了大量的学生作业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批改作业的作用是如此的大。它让我更清楚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面对学生的时候,让我有个底。在上课之前,评论分析同学们的作业,可以让课程分阶段性,更加系统性。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更高。

二、作品鉴赏课。

可以说鉴赏课是美术教育里面最难以把握的课堂,像水中月,雾里花,你知道她的美,却难以展现在学生面前。

在备课阶段,我尽量想象优美的语句,或搜索大师的一些幽默的小故事来渲染课堂气氛,我把课堂尽量设成我的想像中那样完美。

而到了真正的课堂上,才发现以上准备的这些,需要你的语言艺术,你的真正的感受去感染学生。但我的感觉是,我像是把刚发现的新闻报告给观众听一样。我放不开,无论是动作,表情或是语调。每一节课,我的指导老师颜老师都全程跟踪。颜老师意见比较简短,她让我注意与学生互动,像这种课留多点时间让学生去说。还有声调没有控制好,整节课就平了。

我抓住这两个意见,反思。的确,几节课,我都上得比较吃力,想尽量带学生进入那个大师的崇高的艺术境界当中去。却没注意到学生的感受。就像前面总结的别忽略了学生。

接下来,我尝试让学生去说大师的故事,或是怎么欣赏大师的画。有一个男同学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他把达芬奇的画模糊地总结了一下,虽然听起来有点稚气,但着实让我产生了点小佩服,课堂气氛也比较好,那是从他们理解的世界出发,比较容易带动同学。课堂气氛也比较好。我也更加注意了什么时候用什么声调,适当停顿或留个空白,会让课堂更富有节奏感。

几节课下来,我多了点体会和一些思考。

1、课堂就像匹野马,需要你的.点点积累去慢慢驯服。

2、要想去感染学生,你必须要有真实的感受。

3、教好美术,需要一种情感,这种情感包括你对艺术不断的探索,还有对学生的一份爱心,守护学生的天性并加以引导。

4、把你对学生的爱融入到你对艺术的热爱。这样你的教学质量才能不断上升。

三、手工制作课。

最后的一个星期是手工制作课,主要让同学们制作和设计家具模型因为前面的许多挫折,我很早就为这个课做好准备,我努力回想我在初中时对美术课的期望,和那个时候对房子装扮的一些幻想。搜索了大量而又精美的手工制作,我也事先做好了几个范品。我也想着让音乐融进美术课堂,音乐美术本相通。有些音乐就是有种无形的力量,激发着人的情感。

在真正的课堂上,效果都不错。我把初中时的一些幻想陈述或转为提问放在导入部分。这给课堂起了个很好的展开,在展示样品时,同学们的眼睛都亮起来了,气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同学们的制作过程当中,我慢慢推放原先准备好的一首节奏轻松的钢琴曲,没有人发问我为什么播放音乐,我也没故意说明。整个课堂情境,轻松流畅。师生能得到较好的交流上完这个课以后,我发现和同学们的感情更亲切了。一部分同学的作品都不错。看着她们的作品,我仿佛回到了我的中学时代。

艺术是一种语言,艺术探索的是人类情感的奥秘。在美术教育中我深深体会到:必须注重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尽全力、用爱心唤醒和鼓舞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讲方法、抓契机引导他们用美术语言去表现内心的情感,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能够身心和谐地健康成长。

美术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22

这是通过我区第一次修订小学美术教师的培训,这次的培训经历使我受益菲浅。虽然仅二天的时间,让我对美术这门学科有了新的认识,美术不再是以前老师在黑板上画,学生在台下照画了,现在的美术是一门了不起的艺术,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美术。对美术的知识也得到了提高,教育观念也得到了冼礼。总之只字片语难以尽述,以下是我的一些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魅力,努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用真心、真情的去教美术。在教学中,教师要有好奇心,专业精神。同时教师要放的开,注重师生互动,大力利用肢体语言及优美的语言的应用,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还要严格按照美术新课程标准,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精心组织、精心准备,上最有效的课。在教书过程中特别注重育人教育,要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欣赏、体验感受、探索、总结、想象、创作、评价的过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受美术作品的美,使学生的创作欲望倍增。尽可能的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优美的画面,轻柔的音乐),使整节课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同时,要突出了美术学科的特点,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设计出精美的、主题丰富的作品。新教材的编写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是把活动作为显线,而知识作为隐线。因此教学中要多采取活动的形式开展,活动是否有收获,即活动要为教学目标服务。设计的活动要呈现一个知识点。

在美术教学中,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在上美术课,要有美术元素在里面,情感态度价值观也要自然的体现。不光要教

孩子的技巧,还要教孩子的思维。对待学生眼光要放高些,学生掌握的技巧放的低一些,给学生更宽、广的一个思路。世界上最复杂的物体,都可以归纳成简单的几何图图形。换个角度去看同一事物,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教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给学生的思想要保持一致。一定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孩子关注自己身边的一些美术方面的东西。要从生活中,理解线条等美术知识,如:头发、树(年轮)等。培养孩子搜集素材的能力。高段学生要注重培养自学的能力提问学生其实也是引导学生的一个重要过程。示范的作用,要处理好示范的关系,教师要作为学生的楼梯,孩子要借助于老师向上爬。

在上欣赏课时,不仅要学会欣赏,还要学会评述。美术语言要让孩子多使用一些。尤其是欣赏评述课中,让他们把自己的感觉说出来。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东西,经过高度概括、提炼,用最简洁的点线面来表现。点线面的联系,是美术语言中最基本的。要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不仅只是用纸、用笔。要理解材料的多样性。

在对待学生作业时要做到:三个不一样,即,与同学画的不一样;与欣赏的画的不一样;与过去画的不一样。学生的作品,要有趣味性,可操作性,并不一定要求很高。

教学中强调综合性评价的激励功能。在评价方式上以自评、同伴评为主,结合老师的评价,使评价进一步民主化,多样化,充分体现了评价的多元功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同时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本次修订学习培训,在今后工作中,我将会不断的学习,多体会感受所学的知识,并用于实践中,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