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教育课堂的心得体会

2024/08/08心得体会

西西文学整理的教育课堂的心得体会(精选20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育课堂的心得体会 篇1

现代远程教育学习资源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在提高课堂效果、优化课堂结构、拓展学习方式等方面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现代远程教育学习资源有效地为我们提供了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素材。下面我就谈谈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优化小学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生的内在动力。一堂成功的课,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远程教育资源具有集信息于图、文、音、视、动、色为一体,综合表现力强的特性,以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通过多媒体的音、像画面,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入境动情,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和美的感受中学习知识,大大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例如在讲授〈有趣的七巧板〉这一内容时,利用多媒体将七巧板的七块图形旋转、移动拼出学生熟悉的图案,使学生在有趣的情景中感受到“数学好玩”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使学生成为“乐之者”,已成为教师教学的一大课题。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在教学《变色龙》这一课时,由于学生经验有限,对“变色龙”缺乏感性的认识,让我颇为烦恼,远程教育中的课件则为我解了燃眉之急,课件中不仅有关于变色龙的介绍,还有一组变色龙变色的片段。片段中将变色龙在树叶上.土壤上.树干上变色的过程展现的淋漓尽致,学生学习不禁兴趣盎然。

二、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可以优化概念教学

数学概念属于静态的知识,内容比较单一。因此,传统的数学概念教学的课堂,是索然无味的,缺乏活力的。然而,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能直观生动展示图形的变化,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与学充满了生机,使学生学得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逐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用不同颜色从这一亮点作出一条线段,同时闪烁着这个亮点及这条线段,并使线段旋转一周,形成圆形,使学生看后马上能悟出圆是怎样形成的。然后,再加入一条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断,分别闪烁出亮点和这两条线断,使学生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通过这样动态显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化静为动,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概念。

三、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由于教师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讲解上,用在板书上,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增加了学生的课外负担,长此以往,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不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比“粉笔+黑板+教材+嘴巴”的传统教学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它能使学生手、眼、耳、脑多种感官并用,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结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同时,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能力得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要体现“以训练为主线”的特点,适时使用远程教育资源,可较快地展示演算过程,展示练习题,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以某一城市为基点,但凡对这个城市感兴趣的同学都可以站起来说一说对这个城市的了解,同时要注意符合口语交际的要求,不重复别的学生说过的话,说话有条例。这是一堂高年级的口语交际课,网络环境的适时引入,不仅丰富了课堂资源,而且提供给每一个学生不同的选择空间,更加体现了交际的多元化,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还能使内容化难为易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可以将以往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打破了封闭式的死水一潭的教学状态,以其鲜明的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以其多变的手段,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从而使教学得以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教学《中国石拱桥》一文时,由于学生对石拱桥知识了解甚少,无法理解中国石拱桥的的造型特征,结构特征和制作特征。于是利用远程教育直观课件,形象地向学生展示赵州桥、卢沟桥以及其他一些古代、现代的典型拱桥的画面。学生兴趣盎然的边听着教师讲解,边欣赏各式各样的拱桥,研究它们的形式、结构、装饰等。由于强化了对实物的感受,又经过分析、比较,学生们终于理解了中国石拱桥的优美,坚固,精巧的特征。

在英语教学中,远教资源的作用更是尤为突出。例如单词的学习是相对枯燥乏味的。对于单词的学习,传统的方法往往是教师领读或用录音机播放,学生跟读,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运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教学,会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感觉。如单词lion为例,笔者是这样设计的:伴随着一声洪亮的狮吼,一只威武的雄狮出现在屏幕上,接着醒目的黑色字体lion出现在图片下方,同时播放出单词清晰的发音[lain],最后通过画外音提问:“What’sthisinEnglish?”学生齐答:“It’salion.”学生很快就能被这“形神兼备”的画面和声音吸引,兴趣十足地跟着大声朗读并很快记住这些单词。

应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不仅为教师提供直观、形象、效率更高的教学手段,而且给学生展现生动活泼的画面,给学生创设愉悦有趣的情境,给学生提供丰富多采的资源,让他们在课堂里轻松地、自由地、快乐地学习,从而大大地提高学习效率。让我们更充分、更合理地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吧!

教育课堂的心得体会 篇2

今天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儿童教育专家讲座,受益匪浅。

李教授讲的主题是“积极家庭教育成就孩子幸福人生”。

1、期望家长教育意识觉醒,承担好教育子女的责任。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生长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是父母,而非他人。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要遵循自然成长规律,不能违背规律,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孩子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而非千篇一律,要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不要去效仿别人,也不要急于求成。

2、跟老师沟通、配合、协作、共同育人。

家长与老师都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重要的引导者,当孩子出现问题时,要及时的和老师沟通,找到问题原因,引导孩子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对于学校和老师的要求,家长要做好积极的配合工作。不管家长有多忙,都要和老师保持好沟通,及时的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家长和老师、学校配合的越好,教育会越成功。

3、家长要不断学习、不断改变、不断成长。

家长首先要做好自己,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从语言、行为、心理等全方面把自己调整到最好的状态,每天对孩子保持微笑,让孩子感受到快乐,快乐的情绪会让孩子形成健全的心理,积极的心态、完善的人格。多给孩子鼓励和赞美,让孩子越来越充满自信。

听完教授的讲座,觉得作为家长的我们做的太少,远远不够,在教育孩子的路上要走的路还很长,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我们要不断改变、不断提高,和孩子共同成长。

教育课堂的心得体会 篇3

前几天学习了朱永新《新教育》的第七章《新教育的理想课堂》这一章节。集体学完之后,我又回去重新研读了一遍,读完以后收获颇丰,对__的理解也更透彻与明了。

我从教已有15年,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在学校里也算是个有经验的老教师了。但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我:怎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针对这一问题,朱永新在《新教育》里面对理想课堂提出了“六个度”。

一、参与度:

理想的课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做到全员参与(不是个别尖子学生的参与)、全程参与(不是暂时片刻的参与)和有效参与(不是形式主义的参与)。

课堂教学不能是教师的表演,不能是事先预设程序的再现,更不能是教师的“满堂灌”。学生的参与是激发其思维的基本前提。在这个意义上,我主张一般的课堂,学生的参与(发言与活动)时间不能少于二分之一。

这一度,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及的师生互动的问题,朱博士的“全员”、“全程”与“有效”三个词将师生的互动形式明确地指示出来,且在时间上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即学生的发言与活动时间不少于45分钟的二分之一。反观我们不少教师的课堂教学,满堂灌、漠视学生的感受、不能关注每个学生等现象普遍存在,认为完成了课堂教学预设的'任务就等于学生掌握了全部内容。)

二、亲合度:

理想的课堂,师生之间有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课堂上可能是愉悦、欢乐和合作的,也可能是紧张、沉默和不快的,“情不通则理不得”,良好的合作是课堂成功的基础。高效的课堂教学是需要热情的,一节情感丰富的课堂教学会使师生在不知不觉中度过,老师愿教学生愿学,效率自然很高。

三、自由度:

理想的课堂充满着自由轻松的氛围。我们的课堂如战场,强调是严明纪律、正襟危坐,学生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少了一些轻松,少了几分幽默,少了一些欢声笑语,少了几许神采飞扬。尤其是要求学生齐声回答,不允许交头接耳、与师争辩,是违背自由原则的。每节课师生都是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进行着有效的学习,这一做法可能是对朱博士“自由度”最好的解答。

四、整合度:

理想的课堂,切忌过度的“分析主义”,把完整的知识支离为鸡零狗碎,如语文老师把字、词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分割出来,学生得到的只是肢解的知识,而不是真正的整合知识的智慧。这一问题,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能整体把握教材,教学环节衔接不到位,整个课堂教学目标不清楚,教完了一节课后,自己问自己也不清楚本节课完成了怎样的教学任务,学生掌握了哪些内容,能力得到了哪些提高等。

五、练习度:

理想的课堂,不在于它的有条不紊,不在于它的流畅顺达,而在于它是否真正地让孩子练习和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观察、模仿、体验,在互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

目前不少的地区的课堂教学都提出了“当堂练习,当堂反馈”的做法,也有不少专家认为学生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是如何学会的?自然与学生参与练习的程度有关,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炼在个人”。

六、延展度:

理想的课堂,能够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向广度与深度延展,从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究留下空间。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普遍提出了“拓展练习”这一做法,加强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符合朱永新博士关于“延展度”的观点。

在继续探索的路上,愿我们能从朱永新博士的课堂教学“六度”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完善我们的课堂教学,扎扎实实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教育课堂的心得体会 篇4

这个寒假,我认真拜读读桂贤娣老师《情感教育》一书,书中一句句话语,一个个故事,让我觉得教师工作中没有情感,就没有爱。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是由教育本质和特点决定的,它不仅在人们的心理活动中具有广泛的影响,而且在学生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理想、能共处、会思考的学生,教师只有深入而广泛地接触学生,关爱学生,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对学生倾注真情,才能使学生的心灵产生震撼,教育产生应有的效果。我在做教师工作中最深的体会是:运用情感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一、用心上好第一节课,创造良好的开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坚信这一点。作为教师,特别是毕业班的教师,新学年伊始,在上第一节课时,我坚定、自信且面带微笑地步入教室,以亲切的目光注视着学生,师生之间的距离就在这一刻拉近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油然而生。这时我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尽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友爱的情感氛围。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初调动起来了,迎来的将是对学习的主动、积极、全身心和更大热情的投入,这将是无穷无尽的活力和创造性能力的释放,以至最后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情感教育能提高教师的威信。

教师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信是搞好班级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就是在与学生相处过程中,重视自己的角色,严于律己。在学生面前展示自己高尚的文明素养。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比如,要求学生穿戴要整齐,说话要文明,说到必须做到。教师只有首先做到了,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才能淡化教育的形象,代之以慈母、伯乐两种角色。随时不忘“人师”的导向。明确传道的职责才是学生的益友。慈母角色主要是有利于培养、激发教师的爱心,促进教师更加热爱、关爱学生。

三、情感教育能增强教育的可信度。

由于学生的认识过程总是伴着情感过程的增强而加深,作为学生都多么希望得到教师的重视与关心,保护与鼓励,这种需要如果得到满足,会调动他们的情感。我是这样做的:学生的笔掉到地上,我主动跟他捡起来;下雨天,学生到校衣服湿了我急忙找来干衣服为他换上;学生生病了,我及时地护送到医院医治,为学生倒开水吃药,垫付医药费等。用自己的爱心去感染学生,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使教育具有人情味,创造出亲切和谐的教育氛围,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班主人产生依赖感、信任感。

四、情感教育能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

情感是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凝合剂。要想有一更积极向,团结进取的班集体,只有知道学生所想,学生之思,耐心细致地了解学生,让学生感到教师与自己谈话时对自己的信任,和尊重,以换取学生对集体的热爱,形成一种凝聚力。那么,教师不仅在理智上,而且在情感上体验到别人的存在与集体中的每一个同学心心相映、息息相关是每一个同学的痛苦和欢乐变为整个集体的痛苦和快乐,并通过活动表现出来,体现公正。达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效果。就形成了一个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班集体。 教师工作中只要加强了情感教育,就能提高教师的威信,就能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心心相印,融为一体,就一定能够构建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教育课堂的心得体会 篇5

习惯,是指由重复或练习而固定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习惯的本质是“自觉自动”。国内外许多教育家都十分强调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习惯,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习惯养成的越多,能力就越强。”幼儿阶段恰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一个人如果在幼儿阶段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将会终生受益。因此,我们根据保教精神,以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为切入点,为使其有章可循,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开展了一系列的特色活动课程,也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现将这一阶段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幼儿良好卫生习惯方面

生活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幼儿综合素质的体现。由于幼儿年龄小,认知水平较低,当我们天天对着孩子们说出“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懂礼貌,讲卫生”这些要求时,孩子们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就运用孩子们喜欢的儿歌形式来引导孩子。孩子边说儿歌边做动作,通过儿歌不仅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也逐步树立了良好的理念。

二、幼儿良好生活自理方面

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自幼养成独立和不依赖于成人的性格。比如,开展“谁的小手最灵巧”、“行动大比拼”等竞赛,训练幼儿叠衣物、穿脱衣裤、鞋子、整理床铺的技能,让幼儿的良好生活自理能力得到培养,同时,增强了幼儿的竞争意识,使能力强的孩子增强了自信心,也激励了能力弱的孩子继续努力。

三、幼儿文明礼貌习惯方面

礼貌反映着人的内心修养,体现一个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识。通过礼仪教育让幼儿从小就懂得见到老师、同伴应该热情有礼貌的打招呼说:“你好!”,离园时向老师和同伴说“再见”,学会基本的礼貌用语。在班里,我经常组织幼儿观看《来客人了》等录像,让幼儿观察人们是怎样接待客人的,应该说哪些话、做哪些事,引导幼儿学习使用礼貌用语。通过一段时间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孩子们在这一方面取得了骄人的进步。

四、幼儿的劳动习惯方面

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孩子们各个活动区都隐含着行为习惯的教育契机。我们知道,无论是对桌面的还是区域里的操作材料,活动结束时都要将不同的材料“回归原处”,为下一次活动提供方便。为此,在班里每次活动结束后,我都组织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幼儿很快便将物品整理好放回原处,解决了幼儿活动后玩具乱扔的问题。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

五、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

在学习习惯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是非常重要。当我要告诉幼儿做什么的时候,会先说:“注意听,我只说一次,看谁最认真”,如此一来,幼儿就会很专心地听你讲话,养成习惯后,每当老师讲话的时候孩子们都会专心听。同时,适时的评价可以激励幼儿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也可以达到强化这一习惯的作用。我们要适时地给予幼儿及时的鼓励,只要我们善用一些激励性的话语,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幼儿期是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抓住这一关键期,使行为习惯的培养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养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育课堂的心得体会 篇6

现代远程教育学习资源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在提高课堂效果、优化课堂结构、拓展学习方式等方面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现代远程教育学习资源有效地为我们提供了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素材。下面我就谈谈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优化小学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生的内在动力。一堂成功的课,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远程教育资源具有集信息于图、文、音、视、动、色为一体,综合表现力强的特性,以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通过多媒体的音、像画面,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入境动情,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和美的感受中学习知识,大大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例如在讲授〈有趣的七巧板〉这一内容时,利用多媒体将七巧板的七块图形旋转、移动拼出学生熟悉的图案,使学生在有趣的情景中感受到“数学好玩”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使学生成为“乐之者”,已成为教师教学的'一大课题。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在教学《变色龙》这一课时,由于学生经验有限,对“变色龙”缺乏感性的认识,让我颇为烦恼,远程教育中的课件则为我解了燃眉之急,课件中不仅有关于变色龙的介绍,还有一组变色龙变色的片段。片段中将变色龙在树叶上.土壤上.树干上变色的过程展现的淋漓尽致,学生学习不禁兴趣盎然。

二、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可以优化概念教学

数学概念属于静态的知识,内容比较单一。因此,传统的数学概念教学的课堂,是索然无味的,缺乏活力的。然而,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能直观生动展示图形的变化,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与学充满了生机,使学生学得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逐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用不同颜色从这一亮点作出一条线段,同时闪烁着这个亮点及这条线段,并使线段旋转一周,形成圆形,使学生看后马上能悟出圆是怎样形成的。然后,再加入一条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断,分别闪烁出亮点和这两条线断,使学生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通过这样动态显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化静为动,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概念。

三、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由于教师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讲解上,用在板书上,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增加了学生的课外负担,长此以往,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不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比“粉笔+黑板+教材+嘴巴”的传统教学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它能使学生手、眼、耳、脑多种感官并用,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结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同时,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能力得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要体现“以训练为主线”的特点,适时使用远程教育资源,可较快地展示演算过程,展示练习题,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以某一城市为基点,但凡对这个城市感兴趣的同学都可以站起来说一说对这个城市的了解,同时要注意符合口语交际的要求,不重复别的学生说过的话,说话有条例。这是一堂高年级的口语交际课,网络环境的适时引入,不仅丰富了课堂资源,而且提供给每一个学生不同的选择空间,更加体现了交际的多元化,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还能使内容化难为易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可以将以往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打破了封闭式的死水一潭的教学状态,以其鲜明的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以其多变的手段,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从而使教学得以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教学《中国石拱桥》一文时,由于学生对石拱桥知识了解甚少,无法理解中国石拱桥的的造型特征,结构特征和制作特征。于是利用远程教育直观课件,形象地向学生展示赵州桥、卢沟桥以及其他一些古代、现代的典型拱桥的画面。学生兴趣盎然的边听着教师讲解,边欣赏各式各样的拱桥,研究它们的形式、结构、装饰等。由于强化了对实物的感受,又经过分析、比较,学生们终于理解了中国石拱桥的优美,坚固,精巧的特征。

在英语教学中,远教资源的作用更是尤为突出。例如单词的学习是相对枯燥乏味的。对于单词的学习,传统的方法往往是教师领读或用录音机播放,学生跟读,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运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教学,会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感觉。如单词lion为例,笔者是这样设计的:伴随着一声洪亮的狮吼,一只威武的雄狮出现在屏幕上,接着醒目的黑色字体lion出现在图片下方,同时播放出单词清晰的发音[lain],最后通过画外音提问: “What’s this in English?”学生齐答: “It’s a lion.”学生很快就能被这“形神兼备”的画面和声音吸引,兴趣十足地跟着大声朗读并很快记住这些单词。

应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不仅为教师提供直观、形象、效率更高的教学手段,而且给学生展现生动活泼的画面,给学生创设愉悦有趣的情境,给学生提供丰富多采的资源,让他们在课堂里轻松地、自由地、快乐地学习,从而大大地提高学习效率。让我们更充分、更合理地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吧!

教育课堂的心得体会 篇7

我校是一所成立时间不到三年的县城初中,教师是分三年在全县公开招考的有三年以上教学经验的教师,教师们的学科知识是过硬的、扎实的,教师们的敬业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通过多次学深入课堂的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是与新课改要求相悖的,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必须在以后的课堂中改进,方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全面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

一是教师讲得多,学生学得少。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是提教师们经常用说到的课改理念,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确并没有有效贯彻,许多教师在上课时还是“满堂灌”,一讲到底。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自主的学习,就必须保证学生有学习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可这种方式课堂基本被教师霸占,学和理被动的接受,要本就不能主动的学习。洋思中学的.实践证明,课本上的知识有百分之八十是学生通过自学能学会的,根本就不需要教师多讲,并对课堂教学作出了规定,一节课教师纯讲时间不超过10分钟。我校也曾要求教师不能满堂讲,把讲授时间控制在25分钟,提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但效果不明显。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就必须从引导学生预习、鼓励课堂展示、保证当堂训练时间和进行课堂检测这几个环节上多下功夫。在课堂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核心的问题,讲学生思路和方法,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知识,“三不讲”即:学生会了的不讲,学生能自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

二是教师问得多,学生问得少。

新课改要求师生互动,可很多老师把互动简单理解为教师问和学生答。甚至于有的课老师满堂都在提问,我就曾听个一名教师的课,一堂课发出的125个问题,试问解决了几个问题呢?所提的问题又有几个是有效的问题呢?在课堂提问时,有的是教师问学生统一答;有的是教师问上半句,学生答下半句;有的是教师自问自答;有的是教师问后,就引着学生问答。学生根本没有思考,没有生成新的问题。看似热闹,但无实效。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摆在当前教师身上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在课前备课时就要充分对本堂课的教师的提问作好充分的思考,对问什么问题、怎样问、问的目的是什么、学生会怎样回答等作好预设。

三是教师作业布置多,学生独立完成少。

我曾对学生课后作业量及完成情况作过调查,我校学生的作业量普遍偏多,有一部分学生有拖欠或抄袭现象。这也是由于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没有安排时间进行练习,就把大量作业留在了课外,这样做是适得其反的,师生俱废时废力不讨好,效果不佳。我们一定要在课堂上安排必要的练习,让学生训练并及时反馈处理。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要遵循“三布置三不布置”的原则,即布置发展思维的作业,布置发现规律和总结方法的作业,布置拓宽视野、引导探究、提升能力的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不布置惩罚性作业,不布置用时太多的作业。还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个性化的作业。

四是教师指责多,学生感恩少。

在课内外,经常听到教师们对学生的指责与埋怨,学生只要一犯点错误或考试不理想,教师大多会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但忽视了教育评价的原则是多表扬、少批评,忘了“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认可“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在这种充满批评与指责的教育方式下培养了学生自然也就缺乏感恩之心。请老师们不要忘记在卡拉OK厅上无论演者水平如何低劣,观众都会给予热烈的掌声,每个演者都会越来越有兴趣。

五是教师要求多,学生达标少。

教师们对学生的期望都很高,有的教师或多或少的把学生与自己当时读书时进行比较,有的家长也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学生的身上。导致对学生的要求很多,很高,强制的要求学生达到某个标准,无疑是拔苗助长,而学生真正做到时少之又少。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遵循“低起点、小步伐、多活动、快反馈”的原则。在教学中低要求学生,让学生在一次次成功中树立信心,最终就会成为优处生。让学生一步一步的自己去实现目标,日本的马拉松世界冠军就是利用目标分解法将遥远的马拉松赛程分成一个一个的容易实现的小目标去逐个实现的从而最终取得冠军的。在活动中学生是学生保持长久的注意力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一定要多安排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活动,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动机与兴趣。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情况一定要及时的反馈,并在接下的教学中补救。这样我们课堂有效性一定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

六是教师备课备教师“教”多,备学生的“学”少。

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分析学生学习情况、预设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学习检测、作业设计、写教案等步骤。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步,教师用在定教案上的时间最多点整个备课时间的五分之一。而我们许多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用来定教案,把写教案当成一种任务与负担,写教案是为了交差了事,应付检查。在备课是也是重在备教师的教而忽视的学生的学,特别是对学生、学法的准备明显不足。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有好的备课才有好的课堂效果。教师一定要坚持认真备课、备自己的课,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备出精彩的课。

教育课堂的心得体会 篇8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学校“法制教育进课堂”教育培训。通过培训,本人有一点粗浅的感悟,现写出来让同行共免。

一、感悟收获

戴主任告诉我们,“法制教育进课堂”是高港区“六五”普法的品牌项目,市、区领导很重视,符合区政府“平安高港”、“法治高港”建设的决策部署。按照法制宣传教育从娃娃抓起的基本要求,突出“法制教育进课堂”主题,不断提高在校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使之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奋力开创我区在校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新局面。由此,我体会到了法制教育在学科教育中所占的分量将越来越重,也要求我们教师对此应高度的重视。同时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了当今法制教育刻不容缓,明白了教师不仅教书,还要育人的道理。

通过培训,使我懂得了法制教育进课堂,是以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为依托,充分利用学科中固有的教学内容、教育契机和教学便利,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而又适度地渗透相关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的教育,以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激发学生法制情感,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和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如果能恰当地渗透法制教育,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法制素养,还可以增强学科知识与社会、法制三者的联系,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

通过培训,我还学到了如何在法制教育进课堂方法,就是“尊重教学、科学导入,分量适中、目标恰当,有机统一、一箭双雕”的原则;还有渗透法制教育要“创设适当的情景,要找准切入点,频率不要过高”等等;再有,法制教育进课堂,在方法上要有明确的要求,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只要坚持这些原则,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主动、快乐的学习过程,甚至于有时是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即已完成法制教育的任务,既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不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更不会伤害学科本身。

二、感悟未来

首先是要在开学初抓紧对学校教师进行三级培训学习,让教师认识到法制教育渗透学科教学的重要性,紧迫性。其次是要加强法律意识的学习,提高自身法制素养。要学习法制知识,解决好“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要为人师表,做遵纪守法的楷模,不但用知识,更要用行动感化学生。再次是要精心备教。要舍得花时间、精力准备拟渗透的法制内容,认真研究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时间利用率,增强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有效教学真正实现学生学科素养和法制素养的双提升,真正的做到让学生在获得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成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好公民。

教育课堂的心得体会 篇9

这一次的家庭教育公开课,让我受益良多。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作为孩子的父亲母亲,大多都在忙于工作、应酬、各种社交,留给孩子的时间却少之又少,甚至于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还手机不离手,忽略了高质量的亲子陪伴。试问有多少孩子在家不是经常看电视,玩手机的?最大的一个原因是我们缺少陪伴孩子的时间,另一个原因是我们自己通常也在用这种方式自我娱乐!

放下手机,多花些时间陪陪孩子,亲子共读,把孩子当成好朋友、好伙伴,是我们父母急需努力的方向。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以身作则,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多与孩子交往、聊天、陪伴,和孩子一起成长。父母作为孩子人生的榜样,言传身教才是最好的教育!

首先要学会接纳孩子的消极情绪。很多新闻报道孩子承受不住压力而轻生,或许大多数人都会说孩子脆弱,而忽略了作为父母是不是没有及时去了解并开导,导致不良情绪不断积累,变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当孩子伤心、痛苦,生气的时候,我们是不是缺乏耐心与之沟通,聆听她的真实想法?是否觉得烦闷进而对她发脾气?是否有做到换位思考和共情?是否重视她的消极情绪?学会接纳孩子的喜怒哀乐,帮助孩子逐渐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也是增进亲子关系的重要部分。

认识孩子的优点,懂得扬长避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帮助她成为最好的自己。从小到大,或许我们都有一个敌人叫“别人家的孩子”,但我希望,我的`孩子没有这个敌人。每个人擅长的东西不一样,我要做的是肯定她的优点,鼓励她尽量克服自己的缺点。充分尊重孩子成长中的个体差异,尊重孩子的隐私权和人格。

内卷的家长和鸡娃,请多让家庭教育生活化。很多时候,各种补习班,没完没了的作业,只是家长焦虑了,大家都内卷,我不敢不内卷。让孩子松弛下来并不是躺平,相反,绷太紧的弦可能会断!多带孩子去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看下电影,做做游戏,接近一下大自然,通过其他活动方式学习也不错。毕竟科学知识也是生活经验的总结。

最后我很喜欢朱教授讲座中的这句话:“幸福比成功更重要,成人比成才更重要”。我希望我的孩子也可以做到内心宁静,有幸福感,平安喜乐,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感。

教育课堂的心得体会 篇10

习惯,是指由重复或练习而固定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习惯的本质是“自觉自动”。国内外许多教育家都十分强调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习惯,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习惯养成的越多,能力就越强。”幼儿阶段恰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一个人如果在幼儿阶段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将会终生受益。因此,我们根据保教精神,以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为切入点,为使其有章可循,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开展了一系列的特色活动课程,也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现将这一阶段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幼儿良好卫生习惯方面

生活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幼儿综合素质的体现。由于幼儿年龄小,认知水平较低,当我们天天对着孩子们说出“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懂礼貌,讲卫生”这些要求时,孩子们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就运用孩子们喜欢的儿歌形式来引导孩子。孩子边说儿歌边做动作,通过儿歌不仅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也逐步树立了良好的理念。

二、幼儿良好生活自理方面

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自幼养成独立和不依赖于成人的性格。比如,开展“谁的小手最灵巧”、“行动大比拼”等竞赛,训练幼儿叠衣物、穿脱衣裤、鞋子、整理床铺的技能,让幼儿的良好生活自理能力得到培养,同时,增强了幼儿的竞争意识,使能力强的孩子增强了自信心,也激励了能力弱的孩子继续努力。

三、幼儿文明礼貌习惯方面

礼貌反映着人的内心修养,体现一个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识。通过礼仪教育让幼儿从小就懂得见到老师、同伴应该热情有礼貌的打招呼说:“你好!”离园时向老师和同伴说“再见”,学会基本的礼貌用语。在班里,我经常组织幼儿观看《来客人了》等录像,让幼儿观察人们是怎样接待客人的,应该说哪些话、做哪些事,引导幼儿学习使用礼貌用语。通过一段时间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孩子们在这一方面取得了骄人的进步。

四、幼儿的劳动习惯方面

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孩子们各个活动区都隐含着行为习惯的教育契机。我们知道,无论是对桌面的还是区域里的操作材料,活动结束时都要将不同的材料“回归原处”,为下一次活动提供方便。为此,在班里每次活动结束后,我都组织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幼儿很快便将物品整理好放回原处,解决了幼儿活动后玩具乱扔的问题。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

五、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

在学习习惯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是非常重要。当我要告诉幼儿做什么的时候,会先说:“注意听,我只说一次,看谁最认真”,如此一来,幼儿就会很专心地听你讲话,养成习惯后,每当老师讲话的时候孩子们都会专心听。同时,适时的评价可以激励幼儿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也可以达到强化这一习惯的作用。我们要适时地给予幼儿及时的鼓励,只要我们善用一些激励性的话语,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幼儿期是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抓住这一关键期,使行为习惯的培养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养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育课堂的心得体会 篇11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学校“法制教育进课堂”教育培训。通过培训,本人有一点粗浅的感悟,现写出来让同行共免。

一、感悟收获

戴主任告诉我们,“法制教育进课堂”是高港区“六五”普法的品牌项目,市、区领导很重视,符合区政府“平安高港”、“法治高港”建设的决策部署。按照法制宣传教育从娃娃抓起的基本要求,突出“法制教育进课堂”主题,不断提高在校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使之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奋力开创我区在校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新局面。由此,我体会到了法制教育在学科教育中所占的分量将越来越重,也要求我们教师对此应高度的重视。同时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了当今法制教育刻不容缓,明白了教师不仅教书,还要育人的道理。

通过培训,使我懂得了法制教育进课堂,是以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为依托,充分利用学科中固有的教学内容、教育契机和教学便利,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而又适度地渗透相关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的教育,以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激发学生法制情感,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和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如果能恰当地渗透法制教育,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法制素养,还可以增强学科知识与社会、法制三者的联系,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

通过培训,我还学到了如何在法制教育进课堂方法,就是“尊重教学、科学导入,分量适中、目标恰当,有机统一、一箭双雕”的原则;还有渗透法制教育要“创设适当的情景,要找准切入点,频率不要过高”等等;再有,法制教育进课堂,在方法上要有明确的要求,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只要坚持这些原则,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主动、快乐的学习过程,甚至于有时是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即已完成法制教育的任务,既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不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更不会伤害学科本身。

二、感悟未来

首先是要在开学初抓紧对学校教师进行三级培训学习,让教师认识到法制教育渗透学科教学的重要性,紧迫性。其次是要加强法律意识的学习,提高自身法制素养。要学习法制知识,解决好“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要为人师表,做遵纪守法的楷模,不但用知识,更要用行动感化学生。再次是要精心备教。要舍得花时间、精力准备拟渗透的法制内容,认真研究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时间利用率,增强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有效教学真正实现学生学科素养和法制素养的双提升,真正的做到让学生在获得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成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好公民。

教育课堂的心得体会 篇12

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我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和批改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促进教学民主,让学生不断学习和提高,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以下是我的教学经验和教训。

1、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好好上课,我做了以下工作:

(1)课前准备:(备课)

(1)认真学习教材,明确教材的基本思路、基本概念、字字句句,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和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够自如运用,知道要加什么材料,才能教好。

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质量、兴趣、需求、方法和习惯,以及学习新知识可能遇到的困难,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考虑教学方法,要解决如何把自己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教室里的情况:

组织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重信息反馈,引起学生的有意关注,保持学生相对稳定,激发学生情绪,使学生心情愉快,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时刻注意学生听课,面向全体学生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上好每节课。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把学生被动听课变成主动学习,想学,想学。

课堂语言:我特别注重语言的锤炼,力求语言简洁生动,从而克服重复的问题。所以我不断有意识的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现在我们克服了以前很多不规范的教学语言,逐渐提高了这方面的基本功。

(3)课后:

(1)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也为了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我们学校的学生爱动,贪玩,缺乏自控能力,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些学生还抄袭作业。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特别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并把这项工作用于指导学生的学习,同时也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特别是在后进生的转化中,努力从对后进生的友好开始,比如从表扬开始,所有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在与贫困学生交谈时,他们对自己的情况和想法表示深深的理解和尊重,在批评学生之前,他们谈论自己的缺点。

课后作业要少而精,一定要有代表性,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千万不要搞海战,否则学生会厌倦多做作业,从而对生物产生反感。学生作业老师要认真逐一批改,并及时进行点评,指出不足和值得肯定的地方。

2、积极虚心向其他老师请教,尤其是向老老师学习教学方法。在这方面,我要感谢几位前辈的指导和帮助。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倍努力向别人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3、培养多种兴趣爱好,经常阅读各种书籍,尤其是本学科的书籍。

4、"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课堂组织上还有些不尽人意之处,有待改进。平时考试较少,试卷有时过难,对学生估计过高。学校没实验器材,实验教学方面不如人意,也有待改进。

走进21世纪,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教育课堂的心得体会 篇13

我校是一所成立时间不到三年的县城初中,教师是分三年在全县公开招考的有三年以上教学经验的教师,教师们的学科知识是过硬的、扎实的,教师们的敬业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通过多次学深入课堂的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是与新课改要求相悖的,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必须在以后的课堂中改进,方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全面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

一是教师讲得多,学生学得少。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是提教师们经常用说到的课改理念,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确并没有有效贯彻,许多教师在上课时还是“满堂灌”,一讲到底。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自主的学习,就必须保证学生有学习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可这种方式课堂基本被教师霸占,学和理被动的接受,要本就不能主动的学习。洋思中学的实践证明,课本上的知识有百分之八十是学生通过自学能学会的,根本就不需要教师多讲,并对课堂教学作出了规定,一节课教师纯讲时间不超过10分钟。我校也曾要求教师不能满堂讲,把讲授时间控制在25分钟,提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但效果不明显。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就必须从引导学生预习、鼓励课堂展示、保证当堂训练时间和进行课堂检测这几个环节上多下功夫。在课堂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核心的问题,讲学生思路和方法,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知识,“三不讲”即:学生会了的不讲,学生能自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

二是教师问得多,学生问得少。

新课改要求师生互动,可很多老师把互动简单理解为教师问和学生答。甚至于有的课老师满堂都在提问,我就曾听个一名教师的课,一堂课发出的125个问题,试问解决了几个问题呢?所提的问题又有几个是有效的问题呢?在课堂提问时,有的是教师问学生统一答;有的是教师问上半句,学生答下半句;有的是教师自问自答;有的是教师问后,就引着学生问答。学生根本没有思考,没有生成新的问题。看似热闹,但无实效。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摆在当前教师身上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在课前备课时就要充分对本堂课的教师的提问作好充分的思考,对问什么问题、怎样问、问的目的是什么、学生会怎样回答等作好预设。

三是教师作业布置多,学生独立完成少。

我曾对学生课后作业量及完成情况作过调查,我校学生的作业量普遍偏多,有一部分学生有拖欠或抄袭现象。这也是由于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没有安排时间进行练习,就把大量作业留在了课外,这样做是适得其反的,师生俱废时废力不讨好,效果不佳。我们一定要在课堂上安排必要的练习,让学生训练并及时反馈处理。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要遵循“三布置三不布置”的原则,即布置发展思维的作业,布置发现规律和总结方法的作业,布置拓宽视野、引导探究、提升能力的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不布置惩罚性作业,不布置用时太多的作业。还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个性化的作业。

四是教师指责多,学生感恩少。

在课内外,经常听到教师们对学生的指责与埋怨,学生只要一犯点错误或考试不理想,教师大多会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但忽视了教育评价的原则是多表扬、少批评,忘了“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认可“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在这种充满批评与指责的教育方式下培养了学生自然也就缺乏感恩之心。请老师们不要忘记在卡拉OK厅上无论演者水平如何低劣,观众都会给予热烈的掌声,每个演者都会越来越有兴趣。

五是教师要求多,学生达标少。

教师们对学生的期望都很高,有的教师或多或少的把学生与自己当时读书时进行比较,有的家长也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学生的身上。导致对学生的要求很多,很高,强制的要求学生达到某个标准,无疑是拔苗助长,而学生真正做到时少之又少。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遵循“低起点、小步伐、多活动、快反馈”的原则。在教学中低要求学生,让学生在一次次成功中树立信心,最终就会成为优处生。让学生一步一步的自己去实现目标,日本的马拉松世界冠军就是利用目标分解法将遥远的马拉松赛程分成一个一个的容易实现的小目标去逐个实现的从而最终取得冠军的。在活动中学生是学生保持长久的注意力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一定要多安排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活动,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动机与兴趣。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情况一定要及时的反馈,并在接下的教学中补救。这样我们课堂有效性一定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

六是教师备课备教师“教”多,备学生的“学”少。

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分析学生学习情况、预设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学习检测、作业设计、写教案等步骤。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步,教师用在定教案上的时间最多点整个备课时间的五分之一。而我们许多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用来定教案,把写教案当成一种任务与负担,写教案是为了交差了事,应付检查。在备课是也是重在备教师的教而忽视的学生的学,特别是对学生、学法的准备明显不足。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有好的备课才有好的课堂效果。教师一定要坚持认真备课、备自己的课,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备出精彩的课。

教育课堂的心得体会 篇14

读了《现代课堂教育艺术》,获益匪浅,使我对课堂教学艺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在课堂教学中,人们普遍认为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优美的语言,和谐的动作,高尚的情操,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欲使课堂显示出强大的魅力,让学生和教师都沉浸在艺术的境界之中,就必须要求教师努力追求各个教学环节中的艺术,尤其是教师那循循善诱,独具一格的评价语言。”这是书中讲述的课堂教学方式给我留下的很深的印象,读到其中谈的课堂评价语言魅力,再结合自己平时教学进行反思,感触颇深。

课堂是展示充满活力和魅力的教学艺术的神圣殿堂。我认为,对于教师,不单单是完成一项工作和任务,还理应是恒久的科研课题和执着的艺术追求。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改进做法的着力点,是改进教学方法。科学而又精妙的方法,是课堂教学艺术中的有机构成部分。回顾以往的课堂教学历史,预测未来的课堂教学趋势,笔者在既重可操作性,更重可接受性的前提下,努力抓好以下几点:

1、注重课堂整体设计。课堂教学,从每个学科到这一学科的每一节课的教学都是一个多元复合的整体,只有进行整体设计,才有可能实现全程优化、整体优化的效果;才有可能帮助学生在整体把握中,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

点。而整体设计的过程,就是艺术构思的过程。在整体设计中,坚持以“大纲”为纲,以课本为本,以教具为辅助,针对教学内容和多数学生的实际,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优势和特长,力求新、巧、精。新,就不能“炒剩饭”,老是“一道汤”。久闻芝兰不觉香。

2、创设氛围。营造语境。生龙活虎的学生渴望生动活跃的课堂气氛。课堂上是最怕“鸦雀无声”。人非鸦雀,焉能无声?连古人都懂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辩证法,怎能让现代的少年儿童个个成为泥塑、木雕,老是没有表情或只有一种表情呢?沉闷、呆滞、死寂的课堂气氛,只会令学生感到压抑、麻木、窒息。活教,才有活学;讲得传神,听得才有神,而不会走神。如何创设课堂氛围,营造良好的课堂效果,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呢?

(1)设疑激趣,以趣生情。兴趣是一种愉快的情感。我采用迁移法、悬念法、游戏法等方法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兴趣。他们对学习顿时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使其产生了求知欲,让学生由疑生趣,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2)以趣激思,以思引探。在少年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当学生进入了探求新知的最佳状态时,教师要抓住时机,依据教学目标,有意识地展示有利于学生学习模仿、概括的教学内容,发掘教材的兴趣因素。

(3)以知促趣,知趣交融。通过学生努力学习和老师的配合指导,由内心的成功体验产生情感满足,进而成为推动下一步学习的动力,促使短暂的兴趣发展为持续性的求知欲。

3、讲究课堂语言技巧。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应力臻无声语言与有声语言的相互协调和相得益彰。

4、利用游戏教学,激励学生参与。课堂不是教师的“一人堂”、“一言堂”。课堂教学也不是教师的“独唱”、“独角戏”和自言自语。师生都是课堂教学的主人翁和参与者。动员和激励学生参与,本来就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况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课堂教学艺术就是师生合作的艺术。

由此,我联想到平时自己的教学。自己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语言就太显单调,“好”、“不错”等简单、随意的话语经常出现,现在想来,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的确产生了极大的阻碍。那么是自己不会使用这些丰富的评价语言吗?我想,是坚持给学生鼓励、随时关注学生学习状态的意识不强造成了平时课堂中语言的单调。在一节课中,每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是有限的,他们很珍惜,但更在乎老师对他们问题回答的打分。可老师在一堂课中面临着无数这样的“打分”,容易在意识上产生疲劳,于是,这种简单、随意的评价语言就产生了。因此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很重要,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学生那难得表

现的机会进行有效的评价,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更活跃,氛围更轻松。书中还讲到评价的语言要生动巧妙,富有幽默。有时学生会重复前几个同学的回答,聪明的老师也不会指责学生,而是幽默地笑笑说:“哦!你认为这很重要,再强调一下,对吗?”这些充满爱心、智慧的话会化解学生在课堂中的尴尬,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学生有这样一位老师和风细雨地帮助纠正学习中的错误,他们自然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学习,自然会争先恐后地发言。在这样的一个课堂氛围中,学生能够学会欣赏同学,宽容同学的错误,消除有些学生内心的自卑和怕失败的局促,在课堂中品尝被人尊重的喜悦,感到生命存在的价值。

总之,课堂教学艺术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还要进行深入探索。寻求更多彩、更灵活的教学手段,促进新课改,营造课堂教学新模式,这一切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育课堂的心得体会 篇15

地球并不为人类所独享。地球上自30亿年前出现生命之后,曾诞生过25亿个物种,但目前已消失了其中的99.9%。在这些灭绝的物种中,有一半是在近300年内消失的。随着人类征服地球上所有生态场所,并为所欲为地独享自然资源的同时,物种灭绝的速度已达到300年前的1000倍。如果人类面对如今每1小时就有1个物种消失的现状仍无动于衷的话,最终消失的物种就是人类自己。作为教师生态意识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施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任务。

当今世界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环境问题。如粮食短缺,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污染,资源开发不合理等。它们都与生物科学有直接的关系。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特别注重挖掘教材中“隐性”环境教育因素,做到生物知识教学、环境知识教学和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有机统一,是生物课环境保护教育作用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应尽量结合教材内容,在教学大纲和课本定界范围内,多向学生渗透环保的基础知识,渗透生态忧患意识以及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和法规等知识。

立足课本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是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和中心目标,也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略加延伸的生物教材内容十分丰富,可是受学时及篇幅限制,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内容叙述往往十分简约,教学中如果“照本宣科”就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相反若在教学中对有关叙述略加延伸,会取得较好效果。

例如在讲授“光合作用的意义”时,可对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作如下延伸:通常1公顷的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可吸收1000kg二氧化碳,释放750kg氧气,如果以成人每天呼吸需要消耗0.75kg氧气,排出0.9kg二氧化碳计算,城市居民每人平均有10平方米的林木面积,就能得到充足的氧气供应,并足以消除二氧化碳的危害,并结合“温室效应”现象引导学生对全球变暖进行讨论,这样一来就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和触动他们的心灵。同时,还可适当补充有关植物改善环境的具体例子,如一公顷柳松林一年可以吸收有毒气体SO21720kg;一公顷垂柳每月可吸收10kg SO2美人蕉、月季、丁香、菊花等也能不同程度地吸收SO2。增添了这些内容,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植物重要性的理解,而且还可以引导他们自觉爱护花草树木。

又如讲授“空气质量与健康”时可介绍历史上著名的伦敦烟雾事件: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五日到九日,几乎在英国全境都有大雾,并发生气温逆转,其中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处于泰晤士河开阔河谷之中的伦敦,结果发生了死亡人数高达数千人的伦敦烟雾事件。在这一事件中大气污染物的60%由家庭采暖的煤烟所造成。从家庭和工厂的烟囱里排出的烟尘,被逆温层封闭而滞留在低空处,使许多人出现了呼吸困难、发绀(血液中的氧气减少,皮肤呈明显青紫色)、低烧等症状,使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以及心脏病的症状加重。其后果是仅伦敦市区第一周内就有945人死亡,在第二周内死亡人数激增到2484人,而大伦敦地区共有4703人死亡。继1952年之后,1956年、1957年以及1962年也还有相当规模的烟雾事件发生,但随着伦敦政府的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不断改善,如今已不再发生很严重的烟雾事件了。

在讲到《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时候,可以通过对学生介绍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并且让学生自行查找资料了解我国甚至世界生物多样性的概况,从而认识到保持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生活(医疗、美学观赏、科学研究发展等)、生存等都有着非凡的意义。自然而然,学生对身边的各种生物的感情自然就会丰富很多,环境保护意识就会转化为自觉的行为,相信就不会再发生用硫酸泼熊的不道德事情。这样才能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引导学生自觉成为生态保护的参与者。

另外教师还应及时补充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问题以及最新动向,如西部大开发中的环保问题、海洋荒漠化等,使生物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时,这样也能弥补教科书因受出版周期所限,不能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的缺憾。

适当的延伸和拓展引入是对教材环境知识的丰富和补充,但应防止牵强附会或引入过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延伸是对教材叙述的“展开”或“例说”,恰当的运用使生态环境知识进一步具体化、直观化,生动有趣味,学生喜闻乐见,但在运用中不可“画蛇添足”或“本末倒置”。教学过程中一些抽象或复杂的环境问题初中生不易接受,成为教学的难点,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环境知识点比较隐蔽,容易被忽视,成为教学的“盲点”。将课外一些环境知识适当地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可帮助学生理解难点,重视“盲点”,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扩视野,丰富知识。生态保护、教育为本。利用“渗于其内,寓于其中”的教学方法,把生态保护意识、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环境保护技术基础知识有机地依托生物教学,通过生物教师有责任心的工作,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由无意识或潜意识的生态行为转变为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行为,真正做到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这对增强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素养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课堂的心得体会 篇16

高一很多学生学习物理有些困难,这是学生容易分化的阶段。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研究高中物理的知识特点和学习方法,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的培养,其中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高一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

首先要把握好进度,不能急功近利,尤其是在以上难的教学中。第二,重在理解,不要死记硬背。高中物理学习,记的东西不多。必要的物理概念和常数是需要记忆的,而大部分物理知识都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不要死记硬背。第三,在教学中,要加强观察和实验。老师一定要搞清楚总结归纳物理现象的过程,不要草率下结论。学生应该意识到物理是一门注重理性的科学。最后,不要随意增加教学难度。比如例题和习题要精挑细选,要符合学生实际。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进阶练习,而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高一的练习仍然是对概念的理解和简单应用。不要总是给学生综合性的问题,也不要给学生高考的试题,那样只会适得其反。

物理教学有两个方面: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所以我们不仅要重视教师教学方法的研究,还要重视改善学生学习方法的探讨。教学方法只被理解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只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而忽视引导学生学习方法的探索,这种现象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极其不利。物理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是教学生如何学习物理的过程。学生学习物理的效率和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学习方法是否科学。物理教师教学的最终目标只能是学生的“学”和“学”。因此,在研究教师教学方法的同时,要认真探索学生的学习方法。

一、在设计教学方法的同时设计教学方法

备课的本质是一种教学方法设计。因此,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准备知识和教学方法的同时,把握他们的'特点,准备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章节不同教材各有特色。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往往采用不同的形式。同时,他们还应该考虑学生应该如何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习,以掌握学习的主动性,这需要设计具体的学习方法。

二,教与学的方法在教学方法中的实施

学生学习方法形成的一个重要渠道是教师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往往成为学生的学习模式,教师陶冶学生的重要途径是课堂。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另一方面要考虑如何传授学习方法。

(1)教学生学会听课。

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听课是他学习的中心部分。学生主要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获得各种知识。因此,是否听课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至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特点,一个物理老师讲课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应该如何把握自己的特点来适应他的教学,听他讲课,很少有人研究过。通常我们强调学生上课要注意听课,遵守纪律。但是我们经常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脑子正常,智力好,遵纪守法,上课认真听讲,却无法提高学习成绩。当他们提问时,他们是无知的。仔细推敲,原因是听课听不进去,不能掌握老师讲课的要领。所以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在适当的“温度”下,结合知识教学,一定要有机地讲: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什么特点,与其他学科有什么区别。高中物理的力、光、热、电四个部分有什么区别?高中各类物理教材的教学方法有什么特点?你在讲物理课上有什么习惯,学生应该怎么做才能适应自己的教学,听好课。

(2)教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牢牢抓住基本概念。

在物理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各个环节,都有各自的一套方法。教师的思路是按照教材的系统,依据人们认识的客观规律而展开的,所以要教会学生使自己的思维活动跟上教师的思路的展开而展开,这样就会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学习思维方法和处理问题能力。

学习高中物理,掌握基本概念是关键。要教会学生从教师的讲解中,抓住:①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及它是怎样提出来的。②了解概念的表达方式。③弄清怎样使用这一概念进行计算或解决实际问题。④搞懂概念的应用范围和条件。这样学习基本物理概念,就算抓住了要领。学习物理基本概念,还应从反面多问几个为什么,从不同的角度去加深对它的理解。

三、在课外辅导中指点学法

物理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除了课堂上的讲授、示范外,在课后的辅导中,再在学法上给以指导和点拨也是非常必要的。在课外辅导中指点学法,我认为主要应抓住如下四点。

(1)指导学生正确处理理解和记忆的关系,加强记忆,战胜遗忘。

(2)在指导学生做习题中,引导科学的思维活动,不断探索解题方法和技巧。

(3)要给学生留思考题,埋伏笔。把教材重要和关键部分提炼成问题,引导学生思索和争论,促进学生认识的深化。

(4)要指点学生怎样去预习教材和阅读课外读物。教学生列内容提要,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较好形式,关键要持之以恒,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做到看书和思考相结合,看书与质疑问难相结合。

教育课堂的心得体会 篇17

我校是一所成立时间不到三年的县城初中,教师是分三年在全县公开招考的有三年以上教学经验的教师,教师们的学科知识是过硬的、扎实的,教师们的敬业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通过多次学深入课堂的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是与新课改要求相悖的,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必须在以后的课堂中改进,方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全面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

一、教师讲得多,学生学得少。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是提教师们经常用说到的课改理念,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确并没有有效贯彻,许多教师在上课时还是“满堂灌”,一讲到底。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自主的学习,就必须保证学生有学习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可这种方式课堂基本被教师霸占,学和理被动的接受,要本就不能主动的学习。洋思中学的实践证明,课本上的知识有百分之八十是学生通过自学能学会的,根本就不需要教师多讲,并对课堂教学作出了规定,一节课教师纯讲时间不超过10分钟。我校也曾要求教师不能满堂讲,把讲授时间控制在25分钟,提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但效果不明显。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就必须从引导学生预习、鼓励课堂展示、保证当堂训练时间和进行课堂检测这几个环节上多下功夫。在课堂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核心的问题,讲学生思路和方法,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知识,“三不讲”即:学生会了的不讲,学生能自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

二、教师问得多,学生问得少。

新课改要求师生互动,可很多老师把互动简单理解为教师问和学生答。甚至于有的课老师满堂都在提问,我就曾听个一名教师的课,一堂课发出的125个问题,试问解决了几个问题呢?所提的问题又有几个是有效的问题呢?在课堂提问时,有的是教师问学生统一答;有的是教师问上半句,学生答下半句;有的是教师自问自答;有的是教师问后,就引着学生问答。学生根本没有思考,没有生成新的问题。看似热闹,但无实效。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摆在当前教师身上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在课前备课时就要充分对本堂课的教师的提问作好充分的思考,对问什么问题、怎样问、问的目的`是什么、学生会怎样回答等作好预设。

三、教师作业布置多,学生独立完成少。

我曾对学生课后作业量及完成情况作过调查,我校学生的作业量普遍偏多,有一部分学生有拖欠或抄袭现象。这也是由于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没有安排时间进行练习,就把大量作业留在了课外,这样做是适得其反的,师生俱废时废力不讨好,效果不佳。我们一定要在课堂上安排必要的练习,让学生训练并及时反馈处理。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要遵循“三布置三不布置”的原则,即布置发展思维的作业,布置发现规律和总结方法的作业,布置拓宽视野、引导探究、提升能力的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不布置惩罚性作业,不布置用时太多的作业。还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个性化的作业。

四、教师指责多,学生感恩少。

在课内外,经常听到教师们对学生的指责与埋怨,学生只要一犯点错误或考试不理想,教师大多会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但忽视了教育评价的原则是多表扬、少批评,忘了“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认可“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在这种充满批评与指责的教育方式下培养了学生自然也就缺乏感恩之心。请老师们不要忘记在卡拉OK厅上无论演者水平如何低劣,观众都会给予热烈的掌声,每个演者都会越来越有兴趣。

五、教师要求多,学生达标少。

教师们对学生的期望都很高,有的教师或多或少的把学生与自己当时读书时进行比较,有的家长也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学生的身上。导致对学生的要求很多,很高,强制的要求学生达到某个标准,无疑是拔苗助长,而学生真正做到时少之又少。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遵循“低起点、小步伐、多活动、快反馈”的原则。在教学中低要求学生,让学生在一次次成功中树立信心,最终就会成为优处生。让学生一步一步的自己去实现目标,日本的马拉松世界冠军就是利用目标分解法将遥远的马拉松赛程分成一个一个的容易实现的小目标去逐个实现的从而最终取得冠军的。在活动中学生是学生保持长久的注意力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一定要多安排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活动,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动机与兴趣。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情况一定要及时的反馈,并在接下的教学中补救。这样我们课堂有效性一定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

六、教师备课备教师“教”多,备学生的“学”少。

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分析学生学习情况、预设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学习检测、作业设计、写教案等步骤。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步,教师用在定教案上的时间最多点整个备课时间的五分之一。而我们许多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用来定教案,把写教案当成一种任务与负担,写教案是为了交差了事,应付检查。在备课是也是重在备教师的教而忽视的学生的学,特别是对学生、学法的准备明显不足。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有好的备课才有好的课堂效果。教师一定要坚持认真备课、备自己的课,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备出精彩的课。

教育课堂的心得体会 篇18

习惯,是指由重复或练习而固定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习惯的本质是“自觉自动”。国内外许多教育家都十分强调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习惯,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习惯养成的越多,能力就越强。”幼儿阶段恰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一个人如果在幼儿阶段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将会终生受益。因此,我们根据保教精神,以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为切入点,为使其有章可循,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开展了一系列的特色活动课程,也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现将这一阶段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幼儿良好卫生习惯方面

生活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幼儿综合素质的体现。由于幼儿年龄小,认知水平较低,当我们天天对着孩子们说出“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懂礼貌,讲卫生”这些要求时,孩子们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就运用孩子们喜欢的儿歌形式来引导孩子。孩子边说儿歌边做动作,通过儿歌不仅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也逐步树立了良好的理念。

二、幼儿良好生活自理方面

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自幼养成独立和不依赖于成人的性格。比如,开展“谁的小手最灵巧”、“行动大比拼”等竞赛,训练幼儿叠衣物、穿脱衣裤、鞋子、整理床铺的技能,让幼儿的良好生活自理能力得到培养,同时,增强了幼儿的竞争意识,使能力强的孩子增强了自信心,也激励了能力弱的孩子继续努力。

三、幼儿文明礼貌习惯方面

礼貌反映着人的内心修养,体现一个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识。通过礼仪教育让幼儿从小就懂得见到老师、同伴应该热情有礼貌的打招呼说:“你好!”,离园时向老师和同伴说“再见”,学会基本的礼貌用语。在班里,我经常组织幼儿观看《来客人了》等录像,让幼儿观察人们是怎样接待客人的,应该说哪些话、做哪些事,引导幼儿学习使用礼貌用语。通过一段时间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孩子们在这一方面取得了骄人的进步。

四、幼儿的劳动习惯方面

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孩子们各个活动区都隐含着行为习惯的教育契机。我们知道,无论是对桌面的还是区域里的操作材料,活动结束时都要将不同的材料“回归原处”,为下一次活动提供方便。为此,在班里每次活动结束后,我都组织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幼儿很快便将物品整理好放回原处,解决了幼儿活动后玩具乱扔的问题。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

五、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

在学习习惯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是非常重要。当我要告诉幼儿做什么的.时候,会先说:“注意听,我只说一次,看谁最认真”,如此一来,幼儿就会很专心地听你讲话,养成习惯后,每当老师讲话的时候孩子们都会专心听。同时,适时的评价可以激励幼儿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也可以达到强化这一习惯的作用。我们要适时地给予幼儿及时的鼓励,只要我们善用一些激励性的话语,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幼儿期是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抓住这一关键期,使行为习惯的培养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养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育课堂的心得体会 篇19

在网络机房上信息技术课时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学生总会在下面叽叽喳喳,交头接耳,左顾右盼,有些同学是在讨论问题,而有些则在混水摸鱼说些无关的话、做一些无关的事,甚至于偷偷摸摸地嬉戏打闹玩耍者也有之,所有的这些不良习惯,必然会影响到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影响教师教学方案的实施,影响了教师授课状态与学生主体的双边活动,从而也就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来加强信息技术课上的课堂纪律,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更广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掌握更多常用的操作技能,就必须要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从常规教育入手,加强机房课堂管理

课堂常规教育是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向学生讲授理论知识,演示操作的基本前提条件。因此在每个学期初,都应该向学生明确地提出,在机房上课必须要遵守的要求,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在机房上课时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同时要根据各班的实际人数和入学水平,合理地安排好座位,并根据今后的学习情况对座位进行微调,便于安排小组合作学习。一个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开始。从常规教育入手,加强机房课堂管理,组织好一个井然有序的课堂教学秩序,为今后的教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从规则教育入手,加强上机习惯培养

通过实践调查发现: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上网、玩游戏、聊天,其次才是对现有教材上部分较有趣味性内容的学习。有时候他们会说:“老师,我们一周才一节课,让我们轻松轻松吧!”所以,在机房上课时,为了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必须要制订若干让大部分学生认同并切实可行的规则,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在执行过程中不能因人而异,不能牵就,要严格要求,奖惩相结合。对于违反规则的人要受到一定的惩罚,如,班级人数较多时,可以让他让出上机的位子,坐旁边反思。这样可以使想学的学生有更多的上机时间,从而掌握更多的操作技能;也能让那些违反纪律的学生从中得到感悟,要想有更多的上机时间,要想掌握更多的操作技能,就必须要遵守课堂纪律,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

三、从兴趣动机入手,加强学习兴趣养成

对于学生来讲,刚开始学习信息技术,怀有一种神秘而好奇的感觉,学习积极性很高。但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很快下降。因为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乌申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尤其是学生,他们的年龄、心理特征都决定了他们做事往往从兴趣出发,对于那些单调、枯燥的练习和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教师应特别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以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运用形象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游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组织各类竞赛,发展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学生作品、成果的展示,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地喜悦,而成功的体验又会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热情,提高其创新能力。兴趣是学生探索、创造的力量源泉,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则成为教学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四、从应用操作入手,加强实践动手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本质上应是一门工具性课程,与其它基础课程相比,信息技术课程的最大特点是一门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的课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甚至也是一门培训性课程,最主要的目的是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具备一些最基本的信息素养等。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学生既学好理论知识,又掌握实际操作技能。选择不同学习的形式和方法,通过设置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化难为易,扫除认知障碍;组织各类比赛,激发学习兴趣;推行任务驱动,实施因材施教;开展协作学习,鼓励团队合作;开展活动,获得成功体验。

从常规教育入手,加强机房课堂管理,一个良好的开端是整个学期有序教学的基础。从规则教育入手,加强上机习惯培养,一个良好的上机习惯,可以使人受用无穷。一个井然有序的教学环境,一个良好的上机习惯,可以用最少的时间来进入到最佳的教学状态,从而来创设一个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可以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更广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掌握更多常用的操作技能。从兴趣动机入手,加强学习兴趣养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能有效地发掘学生蕴藏着的学习潜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发展其智力和能力,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从应用操作入手,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应当提倡学以致用”,要使学生都能轻松自如、兴趣盎然地进入信息技术应用的大门,要让学生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并把它作为一种工具为自己的学习服务,让每一个学生在未来真正能够具备驾驭信息的能力。

教育课堂的心得体会 篇20

我校是一所成立时间不到三年的县城初中,教师是分三年在全县公开招考的有三年以上教学经验的教师,教师们的学科知识是过硬的、扎实的,教师们的敬业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通过多次学深入课堂的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是与新课改要求相悖的,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必须在以后的课堂中改进,方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全面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

一是教师讲得多,学生学得少。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是提教师们经常用说到的课改理念,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确并没有有效贯彻,许多教师在上课时还是“满堂灌”,一讲到底。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自主的学习,就必须保证学生有学习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可这种方式课堂基本被教师霸占,学和理被动的接受,要本就不能主动的学习。洋思中学的实践证明,课本上的知识有百分之八十是学生通过自学能学会的,根本就不需要教师多讲,并对课堂教学作出了规定,一节课教师纯讲时间不超过10分钟。我校也曾要求教师不能满堂讲,把讲授时间控制在25分钟,提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但效果不明显。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就必须从引导学生预习、鼓励课堂展示、保证当堂训练时间和进行课堂检测这几个环节上多下功夫。在课堂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核心的问题,讲学生思路和方法,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知识,“三不讲”即:学生会了的不讲,学生能自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

二是教师问得多,学生问得少。

新课改要求师生互动,可很多老师把互动简单理解为教师问和学生答。甚至于有的课老师满堂都在提问,我就曾听个一名教师的课,一堂课发出的125个问题,试问解决了几个问题呢?所提的问题又有几个是有效的问题呢?在课堂提问时,有的是教师问学生统一答;有的是教师问上半句,学生答下半句;有的是教师自问自答;有的是教师问后,就引着学生问答。学生根本没有思考,没有生成新的问题。看似热闹,但无实效。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摆在当前教师身上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在课前备课时就要充分对本堂课的教师的提问作好充分的思考,对问什么问题、怎样问、问的目的是什么、学生会怎样回答等作好预设。

三是教师作业布置多,学生独立完成少。

我曾对学生课后作业量及完成情况作过调查,我校学生的作业量普遍偏多,有一部分学生有拖欠或抄袭现象。这也是由于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没有安排时间进行练习,就把大量作业留在了课外,这样做是适得其反的,师生俱废时废力不讨好,效果不佳。我们一定要在课堂上安排必要的练习,让学生训练并及时反馈处理。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要遵循“三布置三不布置”的原则,即布置发展思维的作业,布置发现规律和总结方法的.作业,布置拓宽视野、引导探究、提升能力的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不布置惩罚性作业,不布置用时太多的作业。还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个性化的作业。

四是教师指责多,学生感恩少。

在课内外,经常听到教师们对学生的指责与埋怨,学生只要一犯点错误或考试不理想,教师大多会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但忽视了教育评价的原则是多表扬、少批评,忘了“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认可“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在这种充满批评与指责的教育方式下培养了学生自然也就缺乏感恩之心。请老师们不要忘记在卡拉OK厅上无论演者水平如何低劣,观众都会给予热烈的掌声,每个演者都会越来越有兴趣。

五是教师要求多,学生达标少。

教师们对学生的期望都很高,有的教师或多或少的把学生与自己当时读书时进行比较,有的家长也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学生的身上。导致对学生的要求很多,很高,强制的要求学生达到某个标准,无疑是拔苗助长,而学生真正做到时少之又少。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遵循“低起点、小步伐、多活动、快反馈”的原则。在教学中低要求学生,让学生在一次次成功中树立信心,最终就会成为优处生。让学生一步一步的自己去实现目标,日本的马拉松世界冠军就是利用目标分解法将遥远的马拉松赛程分成一个一个的容易实现的小目标去逐个实现的从而最终取得冠军的。在活动中学生是学生保持长久的注意力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一定要多安排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活动,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动机与兴趣。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情况一定要及时的反馈,并在接下的教学中补救。这样我们课堂有效性一定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

六是教师备课备教师“教”多,备学生的“学”少。

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分析学生学习情况、预设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学习检测、作业设计、写教案等步骤。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步,教师用在定教案上的时间最多点整个备课时间的五分之一。而我们许多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用来定教案,把写教案当成一种任务与负担,写教案是为了交差了事,应付检查。在备课是也是重在备教师的教而忽视的学生的学,特别是对学生、学法的准备明显不足。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有好的备课才有好的课堂效果。教师一定要坚持认真备课、备自己的课,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备出精彩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