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心得体会
西西文学整理的家校合作心得体会(精选2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家校合作心得体会 篇1
独生子女时代,家庭中的孩子地位显得突兀,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如果过分溺爱孩子,妨碍孩子的独立行为,往往会培养出自私自利、刁蛮任性、好逸恶劳的人,因此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明确几点:
1、家庭教育观念要与时俱进,“不打不成才”是以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不二窍门,打骂教育在新时代已经不再适应,而且还有可能触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所以,家长要经常学习,了解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子女的能力。同时要多多和孩子进行沟通,掌握不同时期孩子们的心理动向,从而寻找更好的方法来处理教育孩子的问题。
2、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协作。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构成了教育的基本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上占据了孩子的整个生活。学校教育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生理或心理特点,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统一性、和系统性,它有利于孩子系统的掌握知识,层次是递进的.、有规律的。
家庭教育具有实用性,多样性和补充性的特点,教育方式也灵活多样。社会教育具有引导和警醒作用。三者的有机统一,才会培养出健康的人格,无论哪一方面出现空白或短板,对孩子的人生来说都是一种教育缺陷。因此,三者之间要紧密合作,实现教育的协调性和贯通性。
3、言传身教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长对待同样一件事的两种不同方式会给孩子两种不同的教育。举个例子:下午家长从学校接回孩子,发现孩子脸上有轻微的划痕,问“是小朋友抓的?”,答“是”。这时候火爆的家长可能会大发雷霆,甚至反问“你为什么不打他”。而有素养的家长往往会引导孩子,分析打架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对的做法要肯定和表扬,错误的做法要指正和批评。前种家庭教育肯定是不行的,干扰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家长必须重视榜样的作用,从小事做起,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和教育孩子:你孝敬老人,子女才会孝敬你。你面对困难时充满自信,子女才能面对挫折不断追求。
4、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的熏陶、引导,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家庭中不和谐的因素往往会影响子女的心理,只会让他们产生仇恨、叛逆心理,逐渐偏离正确的人生航线。而子女的教育问题又会影响家庭,从而形成家庭发展的恶性循环。
5、俯身倾听孩子的心声。
父母教育孩子尊重长辈,但是父
母是否想过也要尊重孩子,孩子虽小,但也有自己的思想,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需要有自己的倾述对象,父母再忙,也要拿出一点时间与孩子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分享他们的欢乐,解除他们的烦恼。适时加以引导。哪怕再忙的父母,每天也应该简单地问孩子几句:“今天在校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有趣的事情?”“有哪些进步?”短短的几个问题,会让孩子体会到家长的关心,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赢得孩子的信任,才能更好的去掌握孩子的心理动向,及早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立德树人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小学时期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只有父母加强学习,与时俱进,重视家庭教育才能造就出优秀的人才。
家校合作心得体会 篇2
9月1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女儿从这天开始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了,我怀着激动、忐忑的心情,带着女儿参加了学校老师们为孩子们精心筹备的开学典礼,美丽的校园、真诚的老师、可爱的同学,女儿正式加入了金湖学校的大家庭。
我的女儿自小是奶奶和姥姥带大的,我和她的爸爸工作都比较忙,对孩子的陪伴时间少,家中只有她一个孩子,我担心她无法融入到班级中、担心她会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担心她不适应学校的生活,可是眼见每天放学她兴高采烈,晚上做梦的时候都会发生嘿嘿的笑声,我知道她过得很开心,她喜欢学校、喜欢老师、喜欢同学、喜欢学校生活,她无数次眉飞色舞地跟我讲,“老师夸我唱的好,奖励小贴纸了”“我交到新朋友了,她是个特别可爱的小姑娘”“老师说有的同学又开朗又活泼又聪明又听话,我觉得老师是在夸我”……每每听到这些,看着女儿的笑脸,我又开心又感动,我深深的感觉到了老师们在背后为孩子所做的努力和付出,因为有老师的`倾心陪伴,孩子们才能享受如此美好的学校生活。
自开学到现在9天的时间,学校和老师们没有着急追赶学习进度,而是致力于孩子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养成,这点让我感触颇深,小学的孩子要提升成绩的话非常容易,只要加大课量和作业量,一般情况下都是没有问题的,可咱们学校没有这么做,没有单纯的为了考试成绩而教育,而是从根源出发,为了孩子长久打算,从小抓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是我个人非常认同的教育方式,这从而也让我更加了自己的信念,我的选择没有错误,来金湖学校是对的。开学之前,教导处的李主任给我们家长会,说“把孩子送到学校,你们放心!”是的,我放心,老师们在实际行动兑现他们的承诺,有老师们在,我真的放心!
家校合作心得体会 篇3
一、前言
1、班主任沟通的重要性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和社会的桥梁。而所谓沟通,即指师生之间,家校之间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尊重,达到一种和谐状态。目前、班主任的沟通方式多种多样,但面对的家长、家庭也更复杂了,现在的家长职业多样,文化层度、个人修养、心理差异都很大,学生的家庭形形色色,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复杂、深远的。班主任只有有效地进行沟通,才能在师生之间、家校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心桥”,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让每一位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拥护者和支持者。
2、沟通现状
作为孩子朝夕相处的老师,忙忙碌碌中却很少与孩子好好沟通。有时,面对孩子,我们很惭愧,因为我们并不了解孩子,更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我们只是把他们当作学习的工具,让他们学习、学习、再学习。
场景一:教室里,老师趁下课10分钟在讲台旁整理着作业本,按惯例老师清点着本子的数量,座位上一位学生紧张地看着老师,欲言又止,这时老师清点完毕,大声询问谁没交作业,那位学生低着头慢慢走过来,原来他把本子落在家里了,可是孩子怕老师,大概想如果老师不查本子或许可以混过去。难道向老师承认自己小小的过失就这么难吗?
我曾对学生做过一次调查,大部分学生对老师的沟通有意见,孩子们讨厌老师喋喋不休的唠叨,讨厌用责怪的语气批评,更讨厌命令式的说教,有4位孩子甚至对老师的沟通有抵触情绪。面对这些现状,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我们的老师与孩子、家长走得这么远呢?
3、探究沟通障碍的原因
(1)家长对教育工作的不理解;
(2)教育者沟通的耐心不够;
(3)紧张的生活节奏成了沟通的障碍;
我们怎么做才能做到有效沟通,让师生和谐、家校和谐。
二、班主任沟通方式的再认识
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让孩子能健康地成长,促进学校和家长的友好合作关系。我校会定期给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多次进行“家校合作”方面的培训,同时也利用家长会或其他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联系。家长也积极地参与其中,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有所更新和提高。作为班主任的我也不例外,重新审视家校沟通这门学问。
1、传统沟通方式
作为班主任我无时不刻地在与学生、家长沟通,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个别交流。可以是面谈,也可以打电话。当学生犯了错误后,与他促膝相谈的总是班主任,在孩子的座位旁、教室的走廊上、办公室里……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消除孩子心中的疑惑。每天放学,趁来接孩子回家的机会,家长也会与老师聊上几句,问问孩子在学校的近况,告知孩子在家的表现。随意地聊天,拉近了老师与家长、孩子的距离。当然也有家长在适当时候来学校拜访,与老师就孩子最近的状况做个别交流。除此之外,每学期必开的家长会也是学生、家长、老师沟通的好平台。
2、信息化沟通方式
随着社会发展,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更为密切了,学校各班级建立了家长微信群,便于家长和教师及时沟通,让家长及时了解子女在校情况,教师了解学生的问题。
三、班主任有效沟通的实践
1、用心呵护——有效个别交流
班级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和学生沟通的效果,和学生进行一次卓有成效的谈话,可以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增进师生情感,从而促进班集体的建设,建设和谐班级。特别是对待班级的一些特殊孩子,其实每个问题学生背后都有特殊的家庭,特殊的生活经历。这些孩子更需要老师的耐心、关心与爱心,尊重他们,用有效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
我个人认为事件发生后,老师并没有严厉的批评孩子,而是宽容地与孩子沟通,用心去呵护,相信孩子,最终保护了孩子,这种教育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和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们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
2、家长会——有效家校沟通
家长会是教师与家长、学校与家长沟通、交流的平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是学校抓好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有力保证。
我们学校每学期都要召开家长会,家长会形式多样,有校长培训,有家长经验介绍,学生才艺表演,家长评议学校工作、家长开放日等,就如我们一年级,新生报到前一天,校领导向每位家长介绍了每班的班主任,告诉家长学生入学常规,教师定期与家长沟通自己的孩子在校的情况。偶尔也会邀请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来做讲座。我们还请家长来参加家长开放日,观摩老师上课,检查学校的教学常规,观看学生才艺表演和师生互动节目。没过多久,秋假到了,学校组织了活动,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班主任既是老师,又像是家长的朋友,亲密地像似一家人。当然更多的家长会,是老师把学校一学期的活动以及学生在校的表现,希望家长配合之处与家长做沟通。因为有了形式多样的联系,家长体会到老师教育孩子的诚心与决心,也就更乐意协助老师共同教育孩子。尊重、沟通、合作,始终体现在我们与家长的沟通之中。
形式多样的家长会不仅能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老师还可以借家长会促进家长与孩子的沟通。
3、家长开放日——有效监控沟通家长开放日对于家长和我说并不陌生,班主任都是自己班级的主人,家长开放日是家长参与学校话题讨论的平台、更是家长畅所欲言的好去处。我们学校在每次开放日后,发给家长反馈表,对与学校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班主任有效沟通的成效
教育界有句俗话,教育好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如何带动一个家庭,需要学校、教师积极主动、有效地与家长沟通,沟通好了,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我现在任教六年级,由于有效地与家长、孩子沟通,收获很大,我觉得家长对我的`态度亲切了很多。学生刚入学那会,和家长很生疏,谈来谈去总是孩子的学习与表现,不仅狭隘,而且很难深入,现在,却可以自如地和家长一起探讨、交流家教问题了,有的家长甚至把家里发生的事也毫无保留地告诉我,我和家长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了。和谐的师生沟通、家校沟通,让我感觉自己成了孩子与家长的一座桥梁。
家校沟通方式多多,以上仅仅是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的一些方法,我会牢记: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家校沟通的目的一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二是为了开发与培养家长的教育资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的思索与实践,相信,只要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爱心,从细节做起,快乐沟通,必能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
家校合作心得体会 篇4
在当今时代,许多国家采取种种形式沟通社会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家庭参与对中小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影响。家长是否有效的配合,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效果,1992年美国城市人寿保险公司所进行的年度调查,大部分教师认为,缺乏家长参与对学校教育是个“严重的威胁”,家校合作势在必行,也理所当然。
家校合作关系中重要人物的角色定位
要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首先要摆正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各自的位置,因为他们在不同的事务中担当着不同的角色,凡事绝不能以谁为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明确各自的角色后才能更好地去履行相应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一)家校合作中学校领导的角色定位
学校领导首先是鼓励士气的组织者,他要对家校合作进行大力宣传,指导,支持和鼓励,使学校教职员工对家校合作充满信心和热情,并以积极的姿态主动参与家庭的合作,营造出学校与家庭通力合作的育人氛围。其次是家校合作的策划人,他要带头参与家校合作的学校整体计划的制订,主持一些大型的合作活动。最后是家校活动的实施者,合作中有和谐的,也有矛盾的方面,学校领导通过自身人格魅力和个人能力能够机智地处理家校间的矛盾。总之,学校领导有责任激励教师加强与家长的参与活动,同时也可以通过协调、管理、资金支持以及对家长参与活动表示赞赏等方式来帮助学校。
(二)家校合作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师是家校合作过程中的主要人物,是家校合作活动的具体策划人,组织者和参与者;他是家长的朋友,学生的知心人;他是活动资源的开发人。教师进行一次家访,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开一个家长会,要布置会场,请家长发言,请学生代表发言,让一部分学生作好服务工作,教师准备汇报材料等,所以无论是教师走出去,还是家长请进来都需要教师去组织实施。
在家校合作中,教师与家长必须是平等的关系,教师不应该利用自己特殊的地位和尊严,去影响孩子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或家长在孩子心里的地位,教师要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告诉家长,让家长感到荣幸,教师也要帮助孩子在心中树立起父母的伟大和无私,教师是家长和孩子联系的纽带,是家长的朋友,学生的知心人。
教师的工作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家校合作的渠道随时随地因人而宜,许多活动在活动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例如:一个学生数学竞赛得了奖,如何告知家长,是打电话?发短信?带口信?如果把喜报寄给社区或单位领导再转交给家长,或许效果会更好。教师用真诚去对待家校合作,一定会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活动来。
(三)家校合作中家长的角色定位。
美国学者兰根布伦纳和素恩伯格把参与学校教育过程中家长角色分为三类
1、作为支持者和学习者。有关研究发现,当家长的这种角色参与学校教育时,他们能成为其孩子有效的家庭教育者,家长的自信心以及家长对其孩子和自身的教育期望都能随着参与有所提高。
2、作为学校活动自愿参与者,自愿为学校提供无偿服务。家长可作为班主任的辅助人员帮助教育学生,可就某门学科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可就自身经历给学生做非正式报告等。
3、作为学校教育决策的参与者。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决策的全过程,即决策形成、决策执行和决策监督。
兰根布伦纳和素恩伯格只是把参与学校教育过程中家长分成上述三种角色的。我认为我国现阶段家长应该承担的角色是:
1、学校教育的合作者而不是指责者。学校教育在改革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一旦出现问题,家长要密切配合,多合作少指责,为教育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
2、学校教育的智慧者而不是观察者。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参与,要用智慧,用真诚来支持教育,很多家长只是形式上的而不是实质上的参与者,成了一名观察员。
3、学校教育的鼓励者而不是批评家。学校教育的发展还需要家长的鼓励和宣传,特别是在领导岗位上的家长的积极参与,友情配合。
四、家校合作关系建立的关键
在学校管理者、家长、教师这三者中,他们之间的角色转换,换位思考,是建立良好家校合作的关键之一,大家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想,可以彼此谅解,达成共识。
关键之二是创建良好的家校合作气氛。营造合作气氛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积极的态度,学校教职员工积极主动地接纳家长为合作伙伴。教职员工度量要大,要能接纳家长,有时教师会受到家长的批评,责怪,威胁。和家长的合作不是很愉快,我们还是要把家长看作是我们的上帝,彼此信任,消除隔阂,要以积极的态度接纳家长,成为合作伙伴,那么一定会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二是实际的行动,能够让家长真正介入学校事务的合作中来。
关键之三是与家长合作离不开语言的交流,老师要有诚心和富有爱心,讲话要注意方式,要多表扬孩子的长处和进步,下列几种方式能更好地与家长沟通:
1、认真听对方讲话,体会其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
2、全神贯注于对方,与对方进行视力接触,通过相应的身体语言(如身体前倾,面露微笑,点头,握手)表明你的注意力和兴趣,都集中在对方所讲的内容上。
3、用开放式的陈述句对对方所表达的意见和情感作反应。
4、尊重对方,承认对方的意见对解决问题的至关重要。
五、家校合作的途径
家校合作的有效建立,必须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家庭中去,同样家长要参与到学校管理和改革中来,实现真正的沟通与互动,下面介绍几种家校合作的常用途径和方法。
(一)家访。家访是学校和家长联系的重要渠道,初中三年内教师对每位学生要家访一次,班主任每年对学生要家访一次,家访过程中要作好家访记录,要求家长签字,面对面分析问题,总结经验,不埋怨、不指责、不批评,切实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发展,同时,家访要了解家庭背景,人员结构,家访过程中要有礼有节,不能告状式家访,家访时,一定要让孩子在场,教师要有诚心和爱心要多表扬孩子的进步,真正起到教师、学生、家长之间建立合作关系。
(二)家长会。家长会是争取家长配合的有效途径,形式可以由家长进校举行家长会,家长会每学期举行两次,期初一次,期中一次,各年级组长主持,班主任了解学生情况,汇报学生成绩,指出学生问题,介绍班级现状,沟通家长意见。
(三)家长参与教育。请家长进校参与学校教育活动,以了解学校,认识学校与学校保持一致。每个年级都要建立家长理事会,作为家长代表参与学校方针、政策的制定,参与学校后勤的管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随时让家长进教室听课,家长与子女相互交流,使教育教学更透明。
(四)密切亲子关系,为家庭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学校安排学生做“三个一”即:帮家长洗一次脚、做一次饭、说一句悄悄话。家长安排子女为教师也做“三个一”即:帮教师做一张贺卡、打扫一次办公室、提一条意见,通过学生这个纽带把家长和学校联系起来。
(五)通过家校联系卡、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及时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体育健康、获奖处分、重大活动、调整作息时间、临时加班或放假等信息反映给家长,同时也可以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
一个深刻、全面和真实的教育,必须是教师要了解家庭,作好与家长合作的心理准备,并且要积极鼓励家长成为学校的密切伙伴;家长要承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积极参与学校事务,本着对教育的负责,用积极的态度成为学校的智囊,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家校合作心得体会 篇5
1、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快乐学习”许恺佶从小时就很爱学习,我们家长看准了孩子的这个特点,特别注重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保护孩子学习的兴趣,使孩子从小至今一直把学习当作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我们家长从来不给孩子定学习任务,而是经常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比如用扑克牌算24点,早期的时候让孩子玩电脑教育游戏软件等等,最重要的一点是每当发现孩子的学习有了进步,掌握了一些新的知识,家长就要毫不吝啬地表扬他,增强他学习的快乐感受,引导和培养他爱学习的习惯。
2、不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适当的时候帮助孩子减轻压力孩子的心灵是比较脆弱的,压力太大可能会给孩子造成负面的影响甚至丧失学习的兴趣。我们家长从来不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没有要求孩子考试要考多少分以上等等,许恺佶有时候测验或考试没考好,心情特别沮丧,我们家长在这时候往往是对孩子进行保护,安慰他,鼓励他,帮助孩子减轻压力,使他迅速地从失败的阴影中解脱出来,等过一段时间后再来总结上一次失败的原因。我们觉得这样做在保护了孩子同时,也教会了孩子正确面对失败的办法。
3、培养孩子自觉学习和独立学习的`习惯孩子在学习时家长不要在旁边陪着孩子,让孩子养成独立学习和自觉学习的习惯。每天放学,许恺佶基本上都在家长还没回家的情况下很快地写完作业,写完作业后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看电视或干些别的事情,我们家长从不干涉。通过这样不仅培养了孩子自觉学习和独立学习的习惯,而且使孩子养成了写作业不拖沓的好习惯。
4、尊重孩子的兴趣,注重培养孩子好的兴趣许恺佶在很小的时候,看见别的孩子都学乐器,我们家长就按照自己的想法给他报名学电子琴,可是孩子对学琴没有多大的兴趣,一到练琴时间就哭。看着孩子伤心的样子,我们反省了自己的做法,最后决定让孩子放弃学琴。这件事也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的教育理念。要尊重孩子的兴趣而不是家长的意愿,家长应当注重培养孩子好的兴趣,带领孩子去体验一些活动而不是逼迫他,引导他的一些好的兴趣如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快乐,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
5、注重表扬孩子的优点与特长,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往往并不知道自身有哪些优点与特长,我们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与特长,引导孩子发挥自己的优点与特长,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许恺佶也和所有的小孩一样,有些方面有优势,有些方面有劣势,我们家长经常注重表扬孩子的优点,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参加一些自身有优势的项目,一方面发挥孩子的特长,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6、注重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我们经常与孩子处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沟通和交流,鼓励孩子把他的感触和情绪表达出来,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所说的一切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我们有时也让孩子参加大人的一些活动。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掌握孩子的动态,更重要的是通过平等对话唤起了孩子心灵深处做人的自豪感与责任感。
家校合作心得体会 篇6
9月1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女儿从这天开始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了,我怀着激动、忐忑的心情,带着女儿参加了学校老师们为孩子们精心筹备的开学典礼,美丽的校园、真诚的老师、可爱的同学,女儿正式加入了金湖学校的大家庭。
我的女儿自小是奶奶和姥姥带大的,我和她的爸爸工作都比较忙,对孩子的陪伴时间少,家中只有她一个孩子,我担心她无法融入到班级中、担心她会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担心她不适应学校的`生活,可是眼见每天放学她兴高采烈,晚上做梦的时候都会发生嘿嘿的笑声,我知道她过得很开心,她喜欢学校、喜欢老师、喜欢同学、喜欢学校生活,她无数次眉飞色舞地跟我讲,“老师夸我唱的好,奖励小贴纸了”“我交到新朋友了,她是个特别可爱的小姑娘”“老师说有的同学又开朗又活泼又聪明又听话,我觉得老师是在夸我”……每每听到这些,看着女儿的笑脸,我又开心又感动,我深深的感觉到了老师们在背后为孩子所做的努力和付出,因为有老师的倾心陪伴,孩子们才能享受如此美好的学校生活。
自开学到现在9天的时间,学校和老师们没有着急追赶学习进度,而是致力于孩子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养成,这点让我感触颇深,小学的孩子要提升成绩的话非常容易,只要加大课量和作业量,一般情况下都是没有问题的,可咱们学校没有这么做,没有单纯的为了考试成绩而教育,而是从根源出发,为了孩子长久打算,从小抓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是我个人非常认同的教育方式,这从而也让我更加了自己的信念,我的选择没有错误,来金湖学校是对的。开学之前,教导处的李主任给我们家长会,说“把孩子送到学校,你们放心!”是的,我放心,老师们在实际行动兑现他们的承诺,有老师们在,我真的放心!
家校合作心得体会 篇7
大家好听完下午的演讲和培训有何收获。我只带表我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敢说敢做敢自我。它是公众教肓活动,公众话语权,每个人都有发言的观点和理论。刘逸舟老师我们老乡。满口家乡话,普通话一般。但是他的演讲接地气,很扑实。大众能听明白,他的互动能力很强。每一句大白话 能够穿透每位家长内心深处。让人快速明白如何应用。这就是好的演讲者。给人留下好多反思的问题。核心问题看清自己,洞察孩子。我的话说完了。什么时候有机会咱们班里也搞一次培训。大家一起分享。找到共鸣点。一起成长。变的更加完美。谢谢家长的点评!
非常感谢德高忘重,为师良母老师认可我的观点以及所有的妈妈。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你来自哪里,干什么工作,受何等教育。有多少钱!都与性格有关系。性格决定命运。有的人后天训练变的含蓄,低调,委婉用暗示的手端告诉你,不发言。而有的人看中目标,不达目标不罢休,外界的人很难影响他的想法。而有的人富有激情,很有爱心,有爆发力,情绪化。而还有一种人没有大起大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别人有,与我有什么关系。所以不管咱们成人还是孩子都与这四种性格有关糸。性格从血液里带的,骨子里先天性的。无法改变。怎样了解性格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不管和孩子和别人处的融洽和谐 交流。性格是一个工具。我希望咱们灵活应用起来。感兴趣的话家长看
看性格大师乐嘉性格色彩学。能洞见自己身上的问题。看清自己,了解别人。和孩子成长起来,有责任,更有担当。谢谢咱们团队。
人的一生都在学做人,学习做人是一辈子的事,没有办法毕业的。人生不管是士农工商,各种人等,只要学习就有进步。人缺乏沟通,会产生是非、争执与误会。最重要的就是沟通,相互了解、相互体谅、相互帮助,大家都是龙兄虎弟,互相争执、不沟通怎么能和平呢?也要学习生存, 为了生存,要维护身体健康,身体健康不但对自己有利,也让朋友、家人放心,所以也是孝亲的行为。
家校合作心得体会 篇8
9月1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女儿从这天开始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了,我怀着激动、忐忑的心情,带着女儿参加了学校老师们为孩子们精心筹备的开学典礼,美丽的校园、真诚的老师、可爱的同学,女儿正式加入了金湖学校的大家庭。
我的女儿自小是奶奶和姥姥带大的,我和她的爸爸工作都比较忙,对孩子的陪伴时间少,家中只有她一个孩子,我担心她无法融入到班级中、担心她会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担心她不适应学校的`生活,可是眼见每天放学她兴高采烈,晚上做梦的时候都会发生嘿嘿的笑声,我知道她过得很开心,她喜欢学校、喜欢老师、喜欢同学、喜欢学校生活,她无数次眉飞色舞地跟我讲,“老师夸我唱的好,奖励小贴纸了”“我交到新朋友了,她是个特别可爱的小姑娘”“老师说有的同学又开朗又活泼又聪明又听话,我觉得老师是在夸我”……每每听到这些,看着女儿的笑脸,我又开心又感动,我深深的感觉到了老师们在背后为孩子所做的努力和付出,因为有老师的倾心陪伴,孩子们才能享受如此美好的学校生活。
自开学到现在9天的时间,学校和老师们没有着急追赶学习进度,而是致力于孩子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养成,这点让我感触颇深,小学的孩子要提升成绩的话非常容易,只要加大课量和作业量,一般情况下都是没有问题的,可我们学校没有这么做,没有单纯的为了考试成绩而教育,而是从根源出发,为了孩子长久打算,从小抓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是我个人非常认同的教育方式,这从而也让我更加了自己的信念,我的选择没有错误,来金湖学校是对的。开学之前,教导处的李主任给我们家长会,说“把孩子送到学校,你们放心!”是的,我放心,老师们在实际行动兑现他们的承诺,有老师们在,我真的放心!
家校合作心得体会 篇9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其中家庭教育是重要的起点和基石。多年来,北京市顺义区牢固树立大教育理念,打破传统教育格局,创新推进社区教育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构建了“共谋、共建、共育、共升”的家校社新型关系。家校社协同育人反映的不仅是一个区域教育的发展理念,还是促进区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理念。
系统思考,注重一个“谋”字,整体布局家校社协同育人。顺义区从区、校、班三级层面进行统一规划,为家校社协同育人做好顶层设计。在区级层面,区教委整体谋划,将家庭教育写进教育发展规划,形成了区社区教育中心牵头,以家庭为基础,以学校为主体,以社区为枢纽“三位一体”的全过程、全方位协同育人模式;在学校层面,以家长学校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提出“十有”标准,即有挂牌标识、有章程制度、有师资队伍、有教学计划总结、有教室、有教材、有活动开展、有活动经费、有考核评估、有档案资料,三年为一轮,两轮覆盖全区并全部达标;在班级层面,以家委会建设为突破口,通过指导学校发挥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作用,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渠道,形成“家长教育家长”的良性循环。
明确职责,关键一个“建”字,创新机制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与其他地区家庭教育由妇联或教育行政部门牵头不同的是,顺义区注重整合与借势,充分发挥区社区教育中心在家校社协同中的优势,强化枢纽功能,将家长和教师两类人群作为服务对象,既符合社区教育中心的'职能定位又为其赋予新的职责。顺义区社区教育中心成立家庭教育研究指导办公室,将其作为全区家庭教育工作的组织地、教师家庭教育专业的培训地、家长学习咨询的根据地。在此职能基础上,顺义区家长学校总校、顺义区家庭教育咨询服务中心均落地于此。
协同推进,抓住一个“育”字,多方共促家校社协同育人。家校社协同体现的是家校社三方的合力。顺义区社区教育中心作为“社”的代表,发挥资源整合和纽带链接的双重作用。不管是面向家长的讲座活动、咨询服务,还是面向教师的专业培训,都整合了全国高校专家、教育系统骨干、社会知名人士、家庭教育机构四类资源,使活动体现出专家知名度高、主题贴合度高、现场互动性高的特点。区社区教育中心对外与妇联、关工委、首都高校、社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从区级层面整合协调软硬件资源;对内将外部资源输送到每所学校、每个社区、每个家庭,发挥了纽带作用。
指导服务,体现一个“准”字,助力家校社协同精准施策。顺义区从活动开展、队伍建设、资源开发、典型培育四个方面开展家校社协同。家长教育大讲堂、家教名师校园行、家长教育沙龙、亲子绘本领读四项品牌活动,持续六年保证每月一讲,家长满意度95%以上,体现了活动专家和主题选得准;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每年一次、家庭教育志愿者培训每年两次,每年培训量保持200人以上、参训人员满意度95%以上,体现了队伍建设内容和形式安排得准;顺义家长在线微信公众号建立三年来,通过非行政手段积累了7万粉丝,自建资源3000余个,阅读点击量超百万次,体现了资源建设建得准;坚持挖掘学校特色,培育各类型试点学校,宣传优秀家长事迹,体现了典型样板找得准。
20xx年疫情期间,顺义区在全北京市首先开通“见号如面”线上咨询室,累计接到家长提问1万余条,通过线上文字答疑、线上专场咨询、线上一对一问诊的工作模式,在特殊时期为家长开辟了一条通道。
督导评价,落脚点在“生”字,助力家校社协同科学运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家庭教育不再是妇联或教育行政部门的事,而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事要事。家庭教育被顺义区政府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为抓手,纳入镇街、社区考核,区教委以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活动实验区创建为抓手,纳入学校督导评价范围。同时,每次讲座、每次培训、每个项目完成后都建立了满意度评价表,也正在探索建立包括区教委、学校、社会及学生、教师、家长的综合监控与评价体系,对家校社协同全程跟踪督导、及时诊断评价,在“生”上下功夫,创生机勃勃、持续发展的良好教育生态。
顺义区社区教育中心通过开展家庭教育,既成了学校的好助手,为学校搭建展示平台,也成了家长的好朋友,为家长解决了诸多普遍性和个性化问题,提供了专业可信的学习资源。未来,顺义区还将根据“双减”等新政策,开展更加符合学校和家庭需求的家庭教育工作,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
家校合作心得体会 篇10
我与许许多多的家长一样,很关心自己孩子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并能健康成长。虽然我觉得孩子比较乖巧懂事,但他也有不足之处。
谈到家校共育心得,我看了许多其他家长的文章,使我对家庭教育有了新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样重要,作为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的各项工作。及时的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孩子健康成长。
家长应先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教育孩子学会做人。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在生活学习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生活上凡是孩子能做的事情。都让他们独立去完成。多多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孩子终生受用的,作为家长的我们不要心急,要有耐心对孩子少责怪批评。多鼓励引导,激发孩子的`自信心。
家长应多抽出一些时间来陪伴孩子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
家长应理解和尊重孩子,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引导孩子向好的方面发展,对不好的习惯要加以改正。从而发现自己的个性。
家乡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正确的看待孩子所受的委屈,比如孩子受了委屈。对于老师的批评有时不能正确地看待,其实老师批评孩子正说明老师关注他。如果家长、老师保持一致意见,会更有利于孩子改正缺点,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孩子的优点,对孩子所取的哪怕是小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使孩子建立起自信心的同时,不要一味的关注成绩。要注重孩子的综合素养,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培养。
家长应让孩子经历挫折,之后再给孩子分析原因,讲明道理,让孩子承受委屈挫折的同时,能勇敢的站起来。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心态和积极的斗志。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可能一蹴而来就,学习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我们作为家长,希望学校能够搭建起家校沟通的平台。共同努力。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我已深深的体会到做家长就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艺术,在关心孩子的吃穿和身体健康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多方面对他能正确的引导,耐心的教育。不能只依靠老师,更多的还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来完成。
家校合作心得体会 篇11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怎样更有效地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以讨论的形式研讨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学生在讨论中要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价和补充)、协作(用不同形式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享(让每个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从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是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学习方式。怎样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现结合平时的听课情况和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怎样完成任务,评价的标准是什么。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通过创设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促进学习的迁移。比如:我在上《中国结》这一课时,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中国结的资料,并且让学生主动向“手巧”的能人学习一些编结方法。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交流后,自主总结出了中国结的特点、寓意、工具材料以及一些简单的编织方法。效果很好,学生也很有成就感。
各小组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我们提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各组根据学习任务进行合理分工,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要鼓励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多思考、多发言。老师应该充分信任学生,相信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任务,让学生有足够时间和空间进行合作探究。如在《盘长结》的编织过程中,步骤相对复杂一些,学生合作编织完之后不能急于抽形。要由另一个同学再次检查过程是否完全正确,否则在抽形中会前功尽弃的。
成果展示时让每个小组的报告员代表本组向全班作学习汇报,注意了解每个小组学习的情况,尤其要关注有困难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每个小组提出的疑问,可以请其他小组来探究解决疑问。全班交流需要老师预先设计好问题的焦点,交流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最好是要有一定的可争议性。目的就是通过交流使得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得到澄清,其实这就是教学的难点。所以说交流的是难点问题,是最有价值的问题。
但是,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万能的钥匙,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探索有效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家校合作心得体会 篇12
9月1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女儿从这天开始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了,我怀着激动、忐忑的心情,带着女儿参加了学校老师们为孩子们精心筹备的开学典礼,美丽的校园、真诚的老师、可爱的同学,女儿正式加入了金湖学校的大家庭。
我的女儿自小是奶奶和姥姥带大的,我和她的爸爸工作都比较忙,对孩子的陪伴时间少,家中只有她一个孩子,我担心她无法融入到班级中、担心她会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担心她不适应学校的生活,可是眼见每天放学她兴高采烈,晚上做梦的时候都会发生嘿嘿的笑声,我知道她过得很开心,她喜欢学校、喜欢老师、喜欢同学、喜欢学校生活,她无数次眉飞色舞地跟我讲,“老师夸我唱的好,奖励小贴纸了”“我交到新朋友了,她是个特别可爱的小姑娘”“老师说有的同学又开朗又活泼又聪明又听话,我觉得老师是在夸我”。每每听到这些,看着女儿的笑脸,我又开心又感动,我深深的感觉到了老师们在背后为孩子所做的努力和付出,因为有老师的倾心陪伴,孩子们才能享受如此美好的.学校生活。
自开学到现在9天的时间,学校和老师们没有着急追赶学习进度,而是致力于孩子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养成,这点让我感触颇深,小学的孩子要提升成绩的话非常容易,只要加大课量和作业量,一般情况下都是没有问题的,可咱们学校没有这么做,没有单纯的为了考试成绩而教育,而是从根源出发,为了孩子长久打算,从小抓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是我个人非常认同的教育方式,这从而也让我更加了自己的信念,我的选择没有错误,来金湖学校是对的。开学之前,教导处的李主任给我们家长会,说“把孩子送到学校,你们放心!”是的,我放心,老师们在实际行动兑现他们的承诺,有老师们在,我真的放心!
家校合作心得体会 篇13
家校携手,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萨克雷曾经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可见习惯在人的学习、生活中是多么重要。”丁玉璞是复兴路小学一名班主任老师,她认为,教育好孩子,学校、家庭缺一不可。首先,老师和家长要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培养良好习惯要有耐心,要循序渐进。”丁玉璞说,班里一名男生做作业拖沓,她建议家长让孩子每天都减少十五分钟的做作业时间。慢慢地,孩子就把坏习惯改了过来。
公明路小学的刘娜老师也非常注重学生的常规养成教育,每回接管一年级新生,她都会对孩子们提出要求,并争取家长的配合。她要求孩子们养成9个学习好习惯:提前预习、专心听讲、爱提问题、及时改正错题、查资料、不磨蹭、仔细审题、勤于动笔、认真书写等;9个阅读好习惯:经常去书店和图书馆、手不释卷、专心致志、做摘抄画重点、读写思相结合、爱护书籍、善于使用工具书、姿势正确、善于交流心得。每年开学第一个月,她都要花大量的精力严抓学生的习惯养成,并提醒家长及时督促。
福佑路小学的李宛忆老师讲述了自己在班里实施“阅读—百万富翁”项目的心得。通过和家长携手营造书香氛围,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家校携手,才能筑就孩子的阅读之梦。”李宛忆说。
家校需要沟通,更需要互动
成立家长学校,普及科学的家教知识,传播行之有效的家教方法,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已成为很多学校不约而同的做法。
蓝湾小学的曹敏霞老师说,学校定时举办家教交流会,对家长进行培训。为增强家校互动,学校还邀请有特长的家长给孩子讲课外知识;组织家长和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如春游、趣味游戏等;举办校园开放日,邀请家长听课,查看孩子的作业,与任课教师对话,全面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
市七中的黄飒飒老师在研讨会上作了题为《在班级活动中增强彼此的信任和尊重》的发言,她说:“家校沟通,传统的家长会、成绩分析会不可或缺,我还尝试在活动中加强和家长的沟通,让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有多优秀。”上学期期末放假前,黄飒飒召开期末总结表彰大会,全体家长和学生一起参加。会上,不仅对学生进行了表彰,还由孩子为家长颁发了“杰出贡献家长奖”。“班里的大活动,我都会邀请家长来做嘉宾。”黄飒飒说,这样不仅能增强家长和老师之间的信任和尊重,还能增进家长和孩子彼此间的了解和理解。
作为班主任,市七中的李少丹一直坚持利用周末、节假
沟通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桥梁,沟通是两个人倾听对方心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饭后的一声声震撼心灵的关门声,是我们和父母之间的沉默和争吵。
缺少了与父母之间的沟通自然也就和父母之间有了“代沟”,无形之间产生的隔阂。有人说:“现在的老一辈永远不理解小一辈的所作所为,而小一辈永远也不理解老一辈所说的话。”时代的不同,思想的不同,年龄的不同,使我们与父母产生了分歧,我想这一点大家都深有感触吧?
我的爸爸妈妈一直很看重我的学习成绩,其实,我知道他们也是为我好,可是有时候我也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我想有一个自己的学习的时间,我想有一个自己的休息时间……可是,我的这些想法都只是藏在心里,并没有和爸爸妈妈说,说出来怕他们生气,又说我什么不想好好学习,什么翅膀长硬了,不听话……
爸爸妈妈,我已经学会安排自己的时间了,你们可以放心了,我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作为一名学生,我当然知道我的首要任务是学习,但是,我也需要休息,我也要玩耍,毕竟我还是一个小孩子……
爸爸妈妈,一次考试没考好并不代表我永远都考不好,考不好,我知道,我的心情也不好,所以你们不要再责备我了,不要在因为一次没考好就对我板着脸了,你们这样我的心情只会更加的低落,爸妈,不要再因为我一次没考好,你们就为我找补习班,我知道你们是希望我能够学的更好,但是,我希望你们能够听一听我的想法,我需要你们耐心的倾听……
爸爸妈妈,我会做一个好孩子,我会认真的做每件事情,我会好好的孝敬你们,只是爸爸妈妈,我希望你们对我多一点的信任,给我多一些机会,有足够的时间让我证明给你们看,让你们看看你们的孩子是多么的精彩……
家校合作心得体会 篇14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孩子身心健康、快乐成长是做父母对孩子的心愿。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和睦相处、互相体谅、相互学习与信任、礼貌待人。
我建议孩子先复习作业的相关内容,再做作业。也会经常提醒她,平时做作业要认真对待,像平时测试以及考试一样的严格要求自己,把自己会做的题目先做,把不会做的题目绕到最后再做,这样就不会浪费时间。
教育孩子应多些鼓励,少点指责。学校有各种各样的比赛,学科上有各阶段的测试,孩子拿到的成绩不管好与差,都是孩子付出的结果,成绩差的,不要过多指责孩子,要鼓励孩子“不怕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只要在学习上付出了多倍的努力,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对于成绩优秀的,表扬是肯定孩子付出有所收获,但又要提醒孩子“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记得有一次语文测试,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因为孩子理解错误,结果把“排比”写成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父母与孩子在一起认真看书的画面,传递出父(母)亲的关系,而且表现出是朋友的'心灵沟通,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有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
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多阅读有益的书籍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现在孩子的阅读能力有了提高。
孩子说自己平时画画不太好,要求自己报名参加画画兴趣班,父母说:“要去学就认真的学。”后来孩子的画画水平有所提高了
孩子现在的学习,都是为了以后的工作。
说到孩子的教育,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有一肚子话要说,虽然家庭情况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但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乐乐地健康成长。作为父母,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教育孩子?我曾经为此买了很多的书,买了很多的光盘,请教了许多同事。孩子一天天长大,成绩也渐趋稳定,可是我心里依然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非常必要的,它应该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中。我们家每个人都有爱看书的习惯,孩子小的时候早早开发锻炼他的识字能力,为他今后的学习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孩子大一点后,我们就帮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让他每天都抽出一点时间来看书。在我们家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一家三口人各自捧着自己的书在看。而且,只要有机会就从书店买各种图书给他阅读,“六一”儿童节、春节的礼物都是各类的有趣的或者有益的书籍。时间长了,孩子喜欢上了读书。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对学习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从孩子上学起,我就注意培养他学习习惯,每天回家后先完成老师留下的作业。学新课之前,先预习一下后面的内容。及时同他的老师沟通,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家庭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习惯的养成,玩过的玩具要收拾好,晚上睡前洗脸刷牙等等,有时候,孩子想偷懒,就给他讲讲道理,并且告诉他,那样是不可以的。慢慢他就认可了这种行为,习惯也就自然而然的养成了。
家校合作心得体会 篇15
教育孩子需要家校合力,在协调两者的关系时,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要做好这个工作,很是不容易。很多教师一提起家长,就摇头叹息,通常以一句带有情绪色彩的话道出自己的无奈:“现在的家长,无法沟通……”;另一方面,家长同样充满无奈:“现在的老师,不说也罢……”,似乎家长也有一肚子不得不诉的委屈。在家校沟通中,我们通常遇到如下问题:
其一,对家校沟通的错误认识。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与家长沟通就是告诉家长孩子出现的问题,或者是在孩子犯错误时向家长告状,这种方式虽然能引起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但是很容易引起家长的反感,这当然无法把家长的力量纳入到教育合力中来。而一些家长也不能正确地理解家校沟通,认为沟通无非就是问问孩子的身体状况、学习情况,往往不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同伴相处。甚至认为沟通应该是学校的事,与家长无关。学校教育是教育的全部,家长不必参和,更不必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育管理工作中来。
其二,家校沟通形式大于实质。由于家长的兴趣、需求、动机和利益各不相同,家长在与学校进行沟通的形式、层次也各不相同。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主要集中在表层化的参与层次,通常是学校主宰着这类活动。这一层次的参与形式主要有家长会、开放日、学生作品展、家长联系薄、家长报告等。
其三,单向灌输取代双向沟通。家校沟通方面,很多学校仍然以单向灌输为主,缺少双向沟通。家长会、电话联系和约见家长是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合作的`最普遍方式,而在这些沟通方式中,学校对家长只是一味的灌输,很少听取家长的意见或建议,使得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仍然停留于比较表面化的层面。
其四,随意性大于针对性。大多数学校只是在学期初或学期末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召开一两次家长会,多数是在同一时间,面向全体家长进行。其余时间均是为了解决孩子出现的问题与个别家长进行沟通,随意性较强。种活动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家长不能从活动中学习到较系统、较稳固的家庭教育观念、知识和方法,难以形成时间上和效果上的强化。这即使给予家长家庭教育知识,家长所获得的也只是一些简单的技能和零碎的知识,无法从根本上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体系。缺乏针对性,无法满足家长个体需求
其五,学习问题多于成长问题。在应试教育的今天,教师和家长的主要关注点在学生的学习问题上,而对学生的成长问题关注少了。虽然大多数的教师和家长都认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要比单一的学习成绩更为重要,但是在实际沟通中,对学习问题的关注度远比其他方面的关注度要高的多,排在家长与学校沟通合作内容末位的往往是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
其六,家校沟通的时间和空间过于局限。对于家长而言,虽然乐于与学校沟通,但由于忙于工作,忙起来甚至不能自己亲自接送孩子,很难与老师见面,更抽不出时间与老师保持联系。尽管学校想出了很多好的沟通途径,如亲子活动、家教讲座、家长会等形式,但总有一部分家长很难到学校参加。
面对林林总总的家校沟通问题,家长和教师必须寻找措施来解决。首先,学校与教师密切配合沟通,达成教育标准的共识,建立起一致的,正确的是非判断观念;其次,创建宽松和谐的家校关系,提高教育工作质量。教师应该尊重、信任家长,与家长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热情帮助家长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学校与家长都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实现家庭和学校的有效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协调一致,才能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健康成长。
家校合作心得体会 篇16
学校与家庭最根本和最原始的活动都是让孩子们能够幸福成长,而缺失任何一方都是不完整的教育。所以,只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联系,和谐统一发展,教育才有可能发挥其的育人效益,更好地促进孩子幸福成长。
然而所有这些宏观的`道理都应该从微观的细节入手去做。杨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地给我们介绍众多细节。“五个一”每一个“一”都是细节,都可能被忽视。需要家长和老师都重视起来。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说明,古人早已认为学校和家庭教育是一体的,家庭和学校教育缺失任何一方都是孤掌难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和孩子有着血缘关系为基础,在家庭教育中常常能做到以情动人。另外,父母和孩子的接触时间最多,了解最细,所以父母能根据孩子的实际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而学校具备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教师也经过专业训练,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有计划、有系统,从而更专业地培养和教育孩子。所以,家庭和学校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各有所长,如能进行优势互补,形成家校合力,定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幸福成长。
家校合作心得体会 篇17
家校携手,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萨克雷曾经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可见习惯在人的学习、生活中是多么重要。”丁玉璞是复兴路小学一名班主任老师,她认为,教育好孩子,学校、家庭缺一不可。首先,老师和家长要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培养良好习惯要有耐心,要循序渐进。”丁玉璞说,班里一名男生做作业拖沓,她建议家长让孩子每天都减少十五分钟的做作业时间。慢慢地,孩子就把坏习惯改了过来。
公明路小学的刘娜老师也非常注重学生的常规养成教育,每回接管一年级新生,她都会对孩子们提出要求,并争取家长的配合。她要求孩子们养成9个学习好习惯:提前预习、专心听讲、爱提问题、及时改正错题、查资料、不磨蹭、仔细审题、勤于动笔、认真书写等;9个阅读好习惯:经常去书店和图书馆、手不释卷、专心致志、做摘抄画重点、读写思相结合、爱护书籍、善于使用工具书、姿势正确、善于交流心得。每年开学第一个月,她都要花大量的精力严抓学生的习惯养成,并提醒家长及时督促。
福佑路小学的李宛忆老师讲述了自己在班里实施“阅读—百万富翁”项目的心得。通过和家长携手营造书香氛围,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家校携手,才能筑就孩子的阅读之梦。”李宛忆说。
家校需要沟通,更需要互动
成立家长学校,普及科学的家教知识,传播行之有效的家教方法,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已成为很多学校不约而同的做法。
蓝湾小学的曹敏霞老师说,学校定时举办家教交流会,对家长进行培训。为增强家校互动,学校还邀请有特长的'家长给孩子讲课外知识;组织家长和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如春游、趣味游戏等;举办校园开放日,邀请家长听课,查看孩子的作业,与任课教师对话,全面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
市七中的黄飒飒老师在研讨会上作了题为《在班级活动中增强彼此的信任和尊重》的发言,她说:“家校沟通,传统的家长会、成绩分析会不可或缺,我还尝试在活动中加强和家长的沟通,让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有多优秀。”上学期期末放假前,黄飒飒召开期末总结表彰大会,全体家长和学生一起参加。会上,不仅对学生进行了表彰,还由孩子为家长颁发了“杰出贡献家长奖”。“班里的大活动,我都会邀请家长来做嘉宾。”黄飒飒说,这样不仅能增强家长和老师之间的信任和尊重,还能增进家长和孩子彼此间的了解和理解。
作为班主任,市七中的李少丹一直坚持利用周末、节假
沟通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桥梁,沟通是两个人倾听对方心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饭后的一声声震撼心灵的关门声,是我们和父母之间的沉默和争吵。
缺少了与父母之间的沟通自然也就和父母之间有了“代沟”,无形之间产生的隔阂。有人说:“现在的老一辈永远不理解小一辈的所作所为,而小一辈永远也不理解老一辈所说的话。”时代的不同,思想的不同,年龄的不同,使我们与父母产生了分歧,我想这一点大家都深有感触吧?
我的爸爸妈妈一直很看重我的学习成绩,其实,我知道他们也是为我好,可是有时候我也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我想有一个自己的学习的时间,我想有一个自己的休息时间……可是,我的这些想法都只是藏在心里,并没有和爸爸妈妈说,说出来怕他们生气,又说我什么不想好好学习,什么翅膀长硬了,不听话……
爸爸妈妈,我已经学会安排自己的时间了,你们可以放心了,我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作为一名学生,我当然知道我的首要任务是学习,但是,我也需要休息,我也要玩耍,毕竟我还是一个小孩子……
爸爸妈妈,一次考试没考好并不代表我永远都考不好,考不好,我知道,我的心情也不好,所以你们不要再责备我了,不要在因为一次没考好就对我板着脸了,你们这样我的心情只会更加的低落,爸妈,不要再因为我一次没考好,你们就为我找补习班,我知道你们是希望我能够学的更好,但是,我希望你们能够听一听我的想法,我需要你们耐心的倾听……
爸爸妈妈,我会做一个好孩子,我会认真的做每件事情,我会好好的孝敬你们,只是爸爸妈妈,我希望你们对我多一点的信任,给我多一些机会,有足够的时间让我证明给你们看,让你们看看你们的孩子是多么的精彩……
家校合作心得体会 篇18
独生子女时代,家庭中的孩子地位显得突兀,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如果过分溺爱孩子,妨碍孩子的独立行为,往往会培养出自私自利、刁蛮任性、好逸恶劳的人,因此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明确几点:
1、家庭教育观念要与时俱进,“不打不成才”是以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不二窍门,打骂教育在新时代已经不再适应,而且还有可能触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所以,家长要经常学习,了解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子女的能力。同时要多多和孩子进行沟通,掌握不同时期孩子们的心理动向,从而寻找更好的方法来处理教育孩子的问题。
2、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协作。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构成了教育的基本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上占据了孩子的整个生活。学校教育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生理或心理特点,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统一性、和系统性,它有利于孩子系统的掌握知识,层次是递进的、有规律的。
家庭教育具有实用性,多样性和补充性的特点,教育方式也灵活多样。社会教育具有引导和警醒作用。三者的有机统一,才会培养出健康的人格,无论哪一方面出现空白或短板,对孩子的人生来说都是一种教育缺陷。因此,三者之间要紧密合作,实现教育的协调性和贯通性。
3、言传身教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长对待同样一件事的两种不同方式会给孩子两种不同的教育。举个例子:下午家长从学校接回孩子,发现孩子脸上有轻微的划痕,问“是小朋友抓的?”,答“是”。这时候火爆的家长可能会大发雷霆,甚至反问“你为什么不打他”。而有素养的家长往往会引导孩子,分析打架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对的做法要肯定和表扬,错误的做法要指正和批评。前种家庭教育肯定是不行的,干扰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家长必须重视榜样的作用,从小事做起,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和教育孩子:你孝敬老人,子女才会孝敬你。你面对困难时充满自信,子女才能面对挫折不断追求。
4、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的熏陶、引导,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家庭中不和谐的因素往往会影响子女的心理,只会让他们产生仇恨、叛逆心理,逐渐偏离正确的人生航线。而子女的教育问题又会影响家庭,从而形成家庭发展的恶性循环。
5、俯身倾听孩子的心声。
父母教育孩子尊重长辈,但是父
母是否想过也要尊重孩子,孩子虽小,但也有自己的思想,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需要有自己的倾述对象,父母再忙,也要拿出一点时间与孩子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分享他们的欢乐,解除他们的烦恼。适时加以引导。哪怕再忙的父母,每天也应该简单地问孩子几句:“今天在校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有趣的事情?”“有哪些进步?”短短的几个问题,会让孩子体会到家长的关心,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赢得孩子的信任,才能更好的去掌握孩子的心理动向,及早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立德树人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小学时期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只有父母加强学习,与时俱进,重视家庭教育才能造就出优秀的人才。
家校合作心得体会 篇19
一、前言
1、班主任沟通的重要性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和社会的桥梁。而所谓沟通,即指师生之间,家校之间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尊重,达到一种和谐状态。目前、班主任的沟通方式多种多样,但面对的家长、家庭也更复杂了,现在的家长职业多样,文化层度、个人修养、心理差异都很大,学生的家庭形形色色,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复杂、深远的。班主任只有有效地进行沟通,才能在师生之间、家校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心桥”,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让每一位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拥护者和支持者。
2、沟通现状
作为孩子朝夕相处的老师,忙忙碌碌中却很少与孩子好好沟通。有时,面对孩子,我们很惭愧,因为我们并不了解孩子,更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我们只是把他们当作学习的工具,让他们学习、学习、再学习。
场景一:教室里,老师趁下课10分钟在讲台旁整理着作业本,按惯例老师清点着本子的数量,座位上一位学生紧张地看着老师,欲言又止,这时老师清点完毕,大声询问谁没交作业,那位学生低着头慢慢走过来,原来他把本子落在家里了,可是孩子怕老师,大概想如果老师不查本子或许可以混过去。难道向老师承认自己小小的过失就这么难吗?
我曾对学生做过一次调查,大部分学生对老师的沟通有意见,孩子们讨厌老师喋喋不休的唠叨,讨厌用责怪的语气批评,更讨厌命令式的说教,有4位孩子甚至对老师的沟通有抵触情绪。面对这些现状,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我们的老师与孩子、家长走得这么远呢?
3、探究沟通障碍的原因
(1)家长对教育工作的不理解;
(2)教育者沟通的.耐心不够;
(3)紧张的生活节奏成了沟通的障碍;
我们怎么做才能做到有效沟通,让师生和谐、家校和谐。
二、班主任沟通方式的再认识
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让孩子能健康地成长,促进学校和家长的友好合作关系。我校会定期给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多次进行“家校合作”方面的培训,同时也利用家长会或其他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联系。家长也积极地参与其中,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有所更新和提高。作为班主任的我也不例外,重新审视家校沟通这门学问。
1、传统沟通方式
作为班主任我无时不刻地在与学生、家长沟通,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个别交流。可以是面谈,也可以打电话。当学生犯了错误后,与他促膝相谈的总是班主任,在孩子的座位旁、教室的走廊上、办公室里……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消除孩子心中的疑惑。每天放学,趁来接孩子回家的机会,家长也会与老师聊上几句,问问孩子在学校的近况,告知孩子在家的表现。随意地聊天,拉近了老师与家长、孩子的距离。当然也有家长在适当时候来学校拜访,与老师就孩子最近的状况做个别交流。除此之外,每学期必开的家长会也是学生、家长、老师沟通的好平台。
2、信息化沟通方式
随着社会发展,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更为密切了,学校各班级建立了家长微信群,便于家长和教师及时沟通,让家长及时了解子女在校情况,教师了解学生的问题。
三、班主任有效沟通的实践
1、用心呵护——有效个别交流
班级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和学生沟通的效果,和学生进行一次卓有成效的谈话,可以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增进师生情感,从而促进班集体的建设,建设和谐班级。特别是对待班级的一些特殊孩子,其实每个问题学生背后都有特殊的家庭,特殊的生活经历。这些孩子更需要老师的耐心、关心与爱心,尊重他们,用有效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
我个人认为事件发生后,老师并没有严厉的批评孩子,而是宽容地与孩子沟通,用心去呵护,相信孩子,最终保护了孩子,这种教育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和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们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
2、家长会——有效家校沟通
家长会是教师与家长、学校与家长沟通、交流的平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是学校抓好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有力保证。
我们学校每学期都要召开家长会,家长会形式多样,有校长培训,有家长经验介绍,学生才艺表演,家长评议学校工作、家长开放日等,就如我们一年级,新生报到前一天,校领导向每位家长介绍了每班的班主任,告诉家长学生入学常规,教师定期与家长沟通自己的孩子在校的情况。偶尔也会邀请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来做讲座。我们还请家长来参加家长开放日,观摩老师上课,检查学校的教学常规,观看学生才艺表演和师生互动节目。没过多久,秋假到了,学校组织了活动,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班主任既是老师,又像是家长的朋友,亲密地像似一家人。当然更多的家长会,是老师把学校一学期的活动以及学生在校的表现,希望家长配合之处与家长做沟通。因为有了形式多样的联系,家长体会到老师教育孩子的诚心与决心,也就更乐意协助老师共同教育孩子。尊重、沟通、合作,始终体现在我们与家长的沟通之中。
形式多样的家长会不仅能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老师还可以借家长会促进家长与孩子的沟通。
3、家长开放日——有效监控沟通家长开放日对于家长和我说并不陌生,班主任都是自己班级的主人,家长开放日是家长参与学校话题讨论的平台、更是家长畅所欲言的好去处。我们学校在每次开放日后,发给家长反馈表,对与学校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班主任有效沟通的成效
教育界有句俗话,教育好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如何带动一个家庭,需要学校、教师积极主动、有效地与家长沟通,沟通好了,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我现在任教六年级,由于有效地与家长、孩子沟通,收获很大,我觉得家长对我的态度亲切了很多。学生刚入学那会,和家长很生疏,谈来谈去总是孩子的学习与表现,不仅狭隘,而且很难深入,现在,却可以自如地和家长一起探讨、交流家教问题了,有的家长甚至把家里发生的事也毫无保留地告诉我,我和家长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了。和谐的师生沟通、家校沟通,让我感觉自己成了孩子与家长的一座桥梁。
家校沟通方式多多,以上仅仅是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的一些方法,我会牢记: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家校沟通的目的一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二是为了开发与培养家长的教育资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的思索与实践,相信,只要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爱心,从细节做起,快乐沟通,必能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
家校合作心得体会 篇20
教育是一个非常深远而又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家校共育是家庭和学校互相沟通,相互合作,为教育每个学生能够健康成长的平台。
很多人认为,实行家校共育后,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都能够拿到家长们理想的分数,给孩子两点一线的空间来思考怎样才能够考出令人满意的分数。其实这样的教育观点是存在误区的,孩子总有一天要长大,要步入社会,要参加社会中各类形形色色的活动,在这之前家校共育的目的就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分数而实行的。我们必须要教会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学会一定的交往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的人格,这些与考试分数无关的教育,却是关心孩子们幸福一生的筹码。
我们不是为了培养一个考试机器在努力,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教育方式把孩子培养成人格健康,自理能力强,处事和生存能力强,而且实现全面发展,不要求琴棋书画都精通,但孩子都要会。这对每个孩子以后的人生都是一种鼓励,在偌大的社会群体中,我们的孩子才不至于自卑,没有信心。
在所有这些教育中,素质教育尤为重要,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家长我们要一点一滴的灌输,久而久之便会慢慢的体现出来。如果一个人连素质都谈不了,其他的就只能是一张白纸了。
与此同时,我也很庆幸自己给儿子选择了城区五中。学校在兼备素质教育的同时,还落实了学生在校的课后服务,多彩的课后服务在各种程度上丰富了孩子们的校园生活,让孩子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这样的课后服务在不同程度上都给孩子们铺垫了坚实的基础,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分层次进行提高。我相信在这样的环境里,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找到自己理想的起点的。
家校合作心得体会 篇21
家校携手,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萨克雷曾经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可见习惯在人的学习、生活中是多么重要。”丁玉璞是复兴路小学一名班主任老师,她认为,教育好孩子,学校、家庭缺一不可。首先,老师和家长要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培养良好习惯要有耐心,要循序渐进。”丁玉璞说,班里一名男生做作业拖沓,她建议家长让孩子每天都减少十五分钟的做作业时间。慢慢地,孩子就把坏习惯改了过来。
公明路小学的刘娜老师也非常注重学生的常规养成教育,每回接管一年级新生,她都会对孩子们提出要求,并争取家长的配合。她要求孩子们养成9个学习好习惯:提前预习、专心听讲、爱提问题、及时改正错题、查资料、不磨蹭、仔细审题、勤于动笔、认真书写等;9个阅读好习惯:经常去书店和图书馆、手不释卷、专心致志、做摘抄画重点、读写思相结合、爱护书籍、善于使用工具书、姿势正确、善于交流心得。每年开学第一个月,她都要花大量的精力严抓学生的习惯养成,并提醒家长及时督促。
福佑路小学的李宛忆老师讲述了自己在班里实施“阅读—百万富翁”项目的心得。通过和家长携手营造书香氛围,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家校携手,才能筑就孩子的阅读之梦。”李宛忆说。
家校需要沟通,更需要互动
成立家长学校,普及科学的家教知识,传播行之有效的家教方法,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已成为很多学校不约而同的做法。
蓝湾小学的曹敏霞老师说,学校定时举办家教交流会,对家长进行培训。为增强家校互动,学校还邀请有特长的家长给孩子讲课外知识;组织家长和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如春游、趣味游戏等;举办校园开放日,邀请家长听课,查看孩子的作业,与任课教师对话,全面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
市七中的黄飒飒老师在研讨会上作了题为《在班级活动中增强彼此的信任和尊重》的发言,她说:“家校沟通,传统的家长会、成绩分析会不可或缺,我还尝试在活动中加强和家长的沟通,让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有多优秀。”上学期期末放假前,黄飒飒召开期末总结表彰大会,全体家长和学生一起参加。会上,不仅对学生进行了表彰,还由孩子为家长颁发了“杰出贡献家长奖”。“班里的大活动,我都会邀请家长来做嘉宾。”黄飒飒说,这样不仅能增强家长和老师之间的信任和尊重,还能增进家长和孩子彼此间的了解和理解。
作为班主任,市七中的李少丹一直坚持利用周末、节假
沟通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桥梁,沟通是两个人倾听对方心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饭后的一声声震撼心灵的关门声,是我们和父母之间的沉默和争吵。
缺少了与父母之间的沟通自然也就和父母之间有了“代沟”,无形之间产生的隔阂。有人说:“现在的老一辈永远不理解小一辈的所作所为,而小一辈永远也不理解老一辈所说的话。”时代的不同,思想的不同,年龄的不同,使我们与父母产生了分歧,我想这一点大家都深有感触吧?
我的爸爸妈妈一直很看重我的学习成绩,其实,我知道他们也是为我好,可是有时候我也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我想有一个自己的学习的时间,我想有一个自己的休息时间……可是,我的这些想法都只是藏在心里,并没有和爸爸妈妈说,说出来怕他们生气,又说我什么不想好好学习,什么翅膀长硬了,不听话……
爸爸妈妈,我已经学会安排自己的时间了,你们可以放心了,我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作为一名学生,我当然知道我的首要任务是学习,但是,我也需要休息,我也要玩耍,毕竟我还是一个小孩子……
爸爸妈妈,一次考试没考好并不代表我永远都考不好,考不好,我知道,我的心情也不好,所以你们不要再责备我了,不要在因为一次没考好就对我板着脸了,你们这样我的心情只会更加的低落,爸妈,不要再因为我一次没考好,你们就为我找补习班,我知道你们是希望我能够学的更好,但是,我希望你们能够听一听我的想法,我需要你们耐心的倾听……
爸爸妈妈,我会做一个好孩子,我会认真的做每件事情,我会好好的孝敬你们,只是爸爸妈妈,我希望你们对我多一点的信任,给我多一些机会,有足够的时间让我证明给你们看,让你们看看你们的孩子是多么的精彩……
家校合作心得体会 篇22
通过阅读吕校长的《强化课后服务,落实全面育人》与杨东平教授关于《什么是理想的教育,什么是好的学校?》两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浅。明白了关于现代教育的一些内容,现代教育不仅要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拥有健康的人格、准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行为习惯、自我学习的能力、合作和交往的能力、充实的精神生活等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和幸福也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有效落实全面发展新理念,更加贴近现代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五中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活动,它的主要形式有:补漏提升活动和个性兴趣活动。通过开展课后服务活动,充分开发了同学们的潜能,培养了同学们各方面的兴趣爱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虽然是教书育人的主力军,但也需要家庭教育的协调与配合。作为一名家长,除了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的各项工作,还应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方面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对孩子进行全方位的关心和教育。首先,要教孩子如何做人,健康的人格是非常重要的,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日常言行与举止,若稍有偏差,应立即进行矫正。其次,多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让孩子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巩固,有计划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多给孩子创造独立完成事情的机会,凡是孩子能做的事,尽可能让他独立完成,以培养孩子以后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
总之,家校共育不但拉近了学校与家长的距离,而且更重要的是为孩子提供了一个系统学习和良好沟通的渠道,充分体现了学校对孩子高度负责的精神,感谢学校为每位学生能够健康成长所做的努力。
家校合作心得体会 篇23
在当今时代,许多国家采取种种形式沟通社会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家庭参与对中小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影响。家长是否有效的配合,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效果,1992年美国城市人寿保险公司所进行的年度调查,大部分教师认为,缺乏家长参与对学校教育是个“严重的威胁”,家校合作势在必行,也理所当然。
家校合作关系中重要人物的角色定位
要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首先要摆正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各自的位置,因为他们在不同的事务中担当着不同的角色,凡事绝不能以谁为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明确各自的角色后才能更好地去履行相应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一)家校合作中学校领导的角色定位
学校领导首先是鼓励士气的组织者,他要对家校合作进行大力宣传,指导,支持和鼓励,使学校教职员工对家校合作充满信心和热情,并以积极的姿态主动参与家庭的合作,营造出学校与家庭通力合作的育人氛围。其次是家校合作的策划人,他要带头参与家校合作的学校整体计划的制订,主持一些大型的合作活动。最后是家校活动的实施者,合作中有和谐的,也有矛盾的方面,学校领导通过自身人格魅力和个人能力能够机智地处理家校间的矛盾。总之,学校领导有责任激励教师加强与家长的参与活动,同时也可以通过协调、管理、资金支持以及对家长参与活动表示赞赏等方式来帮助学校。
(二)家校合作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师是家校合作过程中的主要人物,是家校合作活动的具体策划人,组织者和参与者;他是家长的朋友,学生的知心人;他是活动资源的开发人。教师进行一次家访,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开一个家长会,要布置会场,请家长发言,请学生代表发言,让一部分学生作好服务工作,教师准备汇报材料等,所以无论是教师走出去,还是家长请进来都需要教师去组织实施。
在家校合作中,教师与家长必须是平等的关系,教师不应该利用自己特殊的地位和尊严,去影响孩子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或家长在孩子心里的地位,教师要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告诉家长,让家长感到荣幸,教师也要帮助孩子在心中树立起父母的伟大和无私,教师是家长和孩子联系的纽带,是家长的朋友,学生的知心人。
教师的工作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家校合作的渠道随时随地因人而宜,许多活动在活动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例如:一个学生数学竞赛得了奖,如何告知家长,是打电话?发短信?带口信?如果把喜报寄给社区或单位领导再转交给家长,或许效果会更好。教师用真诚去对待家校合作,一定会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活动来。
(三)家校合作中家长的角色定位。
美国学者兰根布伦纳和素恩伯格把参与学校教育过程中家长角色分为三类
1、作为支持者和学习者。有关研究发现,当家长的这种角色参与学校教育时,他们能成为其孩子有效的家庭教育者,家长的自信心以及家长对其孩子和自身的教育期望都能随着参与有所提高。
2、作为学校活动自愿参与者,自愿为学校提供无偿服务。家长可作为班主任的辅助人员帮助教育学生,可就某门学科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可就自身经历给学生做非正式报告等。
3、作为学校教育决策的参与者。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决策的全过程,即决策形成、决策执行和决策监督。
兰根布伦纳和素恩伯格只是把参与学校教育过程中家长分成上述三种角色的。我认为我国现阶段家长应该承担的角色是:
1、学校教育的合作者而不是指责者。学校教育在改革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一旦出现问题,家长要密切配合,多合作少指责,为教育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
2、学校教育的智慧者而不是观察者。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参与,要用智慧,用真诚来支持教育,很多家长只是形式上的而不是实质上的参与者,成了一名观察员。
3、学校教育的鼓励者而不是批评家。学校教育的发展还需要家长的鼓励和宣传,特别是在领导岗位上的家长的积极参与,友情配合。
四、家校合作关系建立的关键
在学校管理者、家长、教师这三者中,他们之间的角色转换,换位思考,是建立良好家校合作的关键之一,大家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想,可以彼此谅解,达成共识。
关键之二是创建良好的家校合作气氛。营造合作气氛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积极的态度,学校教职员工积极主动地接纳家长为合作伙伴。教职员工度量要大,要能接纳家长,有时教师会受到家长的批评,责怪,威胁。和家长的合作不是很愉快,我们还是要把家长看作是我们的上帝,彼此信任,消除隔阂,要以积极的态度接纳家长,成为合作伙伴,那么一定会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二是实际的行动,能够让家长真正介入学校事务的合作中来。
关键之三是与家长合作离不开语言的交流,老师要有诚心和富有爱心,讲话要注意方式,要多表扬孩子的长处和进步,下列几种方式能更好地与家长沟通:
1、认真听对方讲话,体会其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
2、全神贯注于对方,与对方进行视力接触,通过相应的身体语言(如身体前倾,面露微笑,点头,握手)表明你的注意力和兴趣,都集中在对方所讲的内容上。
3、用开放式的陈述句对对方所表达的意见和情感作反应。
4、尊重对方,承认对方的意见对解决问题的至关重要。
五、家校合作的途径
家校合作的有效建立,必须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家庭中去,同样家长要参与到学校管理和改革中来,实现真正的沟通与互动,下面介绍几种家校合作的常用途径和方法。
(一)家访。家访是学校和家长联系的重要渠道,初中三年内教师对每位学生要家访一次,班主任每年对学生要家访一次,家访过程中要作好家访记录,要求家长签字,面对面分析问题,总结经验,不埋怨、不指责、不批评,切实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发展,同时,家访要了解家庭背景,人员结构,家访过程中要有礼有节,不能告状式家访,家访时,一定要让孩子在场,教师要有诚心和爱心要多表扬孩子的进步,真正起到教师、学生、家长之间建立合作关系。
(二)家长会。家长会是争取家长配合的有效途径,形式可以由家长进校举行家长会,家长会每学期举行两次,期初一次,期中一次,各年级组长主持,班主任了解学生情况,汇报学生成绩,指出学生问题,介绍班级现状,沟通家长意见。
(三)家长参与教育。请家长进校参与学校教育活动,以了解学校,认识学校与学校保持一致。每个年级都要建立家长理事会,作为家长代表参与学校方针、政策的制定,参与学校后勤的管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随时让家长进教室听课,家长与子女相互交流,使教育教学更透明。
(四)密切亲子关系,为家庭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学校安排学生做“三个一”即:帮家长洗一次脚、做一次饭、说一句悄悄话。家长安排子女为教师也做“三个一”即:帮教师做一张贺卡、打扫一次办公室、提一条意见,通过学生这个纽带把家长和学校联系起来。
(五)通过家校联系卡、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及时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体育健康、获奖处分、重大活动、调整作息时间、临时加班或放假等信息反映给家长,同时也可以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
一个深刻、全面和真实的教育,必须是教师要了解家庭,作好与家长合作的心理准备,并且要积极鼓励家长成为学校的密切伙伴;家长要承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积极参与学校事务,本着对教育的负责,用积极的态度成为学校的智囊,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家校合作心得体会 篇24
孩子报学前班,学拼音、写汉字、等,提前进入学习状态。而我,也有类似的想法。
有幸的是通过“幼教三六五”平台,观看了两位专家学者关于《幼小衔接社会准备》的讲座。王老师通过事例和实践理论,讲述了培养孩子学习品质的重要性,讲述了如何在实践中培养好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为家长对幼小衔接问题有了正确的认识和更深的理解。
幼小衔接是孩子从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培养好孩子的心理准备、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来适应小学生活,并不是以先学来打好学习基础,更多的是对孩子进行学习品质的'培养。首先我要做得是调整好心态,让孩子自然过渡。从孩子升入小学的那一刻,将接受更多的新知识,结识更多的新同学、新老师,开始新的生活。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的提前适应小学,要重视学习品质的培养,从孩子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为孩子在进入小学前打下基础。
我作为家长,首先要培养好孩子学习的兴趣,在家庭教育中,注重把孩子学到的知识和学习的内容,融合到游戏以及亲子互动中,多鼓励多表扬,让孩子感受到快乐,从而培养孩子的好学学习兴趣。还要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作业是检验孩子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每当孩子放学后就要明确告诉他,放学回家后要先写作业,写完作业在干其它的事,这个学习习惯从幼儿园就要培养好,要让孩子从小懂得这个道理,不能等上小学以后再说。
在我作为家长看来,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这个时候,需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学会去观察孩子,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欣赏孩子,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一个自信、快乐、智慧的孩子。孩子的成长,是自我完善的过程。幼小衔接是孩子学习生活的开端,我要放宽心态,尊重与理解孩子,陪伴孩子健康成长,才会发现孩子更好的一面。相信我们的孩子会变得更优秀。
家校合作心得体会 篇25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工作目标,创建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四位一体的教育新生态,20xx年8月11日—12日,暑假三宽家长学校总校组织开展了为期两天的“新时代家长教育与家校社共育”种子教师主题线上教育培训。作为一名新入职的幼儿园教师我有幸参与了此次线上教育培训,并从中收获良多。通过聆听讲座和结合岗位的实际情况,我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融合以及师德师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务必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但对于一名合格的.教师而言,师德并不仅仅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要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润物细无声。
通过这次培训,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教师应用廉洁的标准来进行自我约束,自觉保持清廉纯洁的作风,这是廉洁从教的最深厚的思想基础。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无怨无悔热爱教育事业,爱学生、尊重学生。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一名教师,言传容易,但是把“仁”、“德”当作自己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很难。作为一名教师,其一生应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的一生。
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幼儿园教育是孩子走向成功的通道,两者都直接承担着教育孩子的责任。家庭和学校在幼儿的教育中担任着比较大的责任,随着现在家校共育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家长学校”也应运而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良好结合能够给幼儿创造出一个长身体、长知识、长能力的优越环境。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只有在学校和家庭,一致行动、同样的要求、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家庭和学校,是促进幼儿成长最重要的两端,我们在未来的教育之路上要更好地进行家园共育,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暑假正是充电学习的好时机,做为一名新教师,我需要学习的地方有很多,我会一直保持空杯心态,提高专业素养,终身学习,不断的完善自己,用成长的力量静待春暖花开!
家校合作心得体会 篇26
首先,给孩子做好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对孩子的感染也是无限的,孩子从第一眼首先看到的是父母,所以父母的言谈举止都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孩子是否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跟父母有直接的关系。
其次,给孩子鼓励赞赏。好话谁都喜欢听,孩子也一样,多表扬多鼓励树立孩子读书的热情、做事情的信心,特别是在孩子做了好事取得成绩,给点小奖品小奖励更能自豪感和成就感。当孩子犯了错,要循循诱导,说明利害,阐明后果,最好不要打骂,更不能让孩子享受棍棒,否则会把孩子闭上歧途。
第三、给孩子当好观众。孩子也有自己的小舞台,他在舞台上自己表演,其中有快乐的、有忧愁的、有烦恼的、有痛苦的、有宣泄的,要给孩子足够空间,让把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这个时候,最需要观众,给他鼓掌,给他解忧。
第四、和孩子共同做游戏。让孩子感觉到他在父母心中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每天抽出一定时间陪陪孩子,说说话,散散步,做做游戏,让孩子接触到更多东西,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尽量做出回答,不要回避,要有耐心。
第五、给孩子温馨环境。家庭是否和睦,会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性格,影响到孩子的心里,温馨的家庭环境会带给孩子健康的童年,形成对学习、生活、对社会健康的认知,让孩子具备健康的心里和健康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