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数学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2024/08/16心得体会

西西文学整理的数学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0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数学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1

暑期我有幸参加了“安徽省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及新教材培训会”。回想此次培训,历历在目,让人难以忘怀。我庆幸自己能率先与专家零距离接触,亲身领略专家的先进理念,聆听专家的编写意图,感受专家的课改气息,特别是第一次看到人教版采用的大开本教材,心情激动不已。本次培训储瑞年老师进行了专题讲座:《对数学课程和数学教学的再思考——学习20xx版数学课程标准》;人教社小学数学室卢江主任,对新教材进行了介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1—6年级)》教材修订整体介绍;陶雪鹤主编对《义务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使我受益颇多,让我更进一步地了解和感悟了人教版教材编写的真谛,真切地感受到了新课程的精彩,开阔了我的视野。下面就是自己学习之后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和体会:

1、“双基”扩展为“四基”,“双能”调整为“四能”。

《新课标》在数学课程的育人方面,进一步明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能力培养,把“双基”扩展为“四基”,将“双能”调整为“四能”,强化“创新意识”的培养。“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我认为这正是当今教育发展的要求和体现。将双基拓展为四基,首先体现了对于数学课程价值的全面认识,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不仅仅获得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获得数学发展和处理问题的思想。同时,新增加的双基,数学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基本活动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体验,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提出,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更要注意切实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由双能变四能;过去的“双能”指的是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新课标指的“四能”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涉及的是已知,而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涉及的是未知。因此,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比分析与解决问题更重要,难度也更高。对小学生来说,发现问题更多地是指发现了书本上不曾教过的新方法、新观点、新途径以及知道了以前不曾知道的新东西。这种发现是一种自我超越,不仅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进步的信心,激发创造的激情。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需要逻辑推理和精确的概括,因而可以激发学生的智慧,调动学生的身心进入活动状态。

2、素材运用的多样化和应用化。

《课标》里“数与代数”中贯穿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是针对过去教学中往往只有一种算法的弊端提出来的。例如某些计算题,只要求笔算,另一些题目只要求口算,即使口算也往往只有一种思路(当然,学生如有其他思路也不限制),这样很容易忽略个别差异,遏止了学生的创造性。再如过去的应用题一定要求学生列出算式,新的《课标》中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手段解决问题,甚至鼓励用扳手指的方法找到答案。可以说,鼓励算法多样化是在教学中促进每个学生在各自基础上得到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以前教学中我们只能按照教材提供的素材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教师要想将知识点变的更深更宽就必须重新寻找素材,这无形中给我们增加了工作负担。新的教材中提供了大量可变化性素材,并配备了相应的教学光盘,增加了教材的应用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点。3、适当调整知识结构,提供清晰的线索和步骤。

新教材根据教材实验结果和教师们的普遍意见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如统计与概率等内容适当降低难度,第一学段统计与概率部分内容大幅减少,部分内容移到第二学段。如一年级上册“时间”这一单元,将原来的“教学整时和半时”改为只教学“整时”。再如教材系统处理了“解决问题”,为实现“解决问题”的课程目标提供教学思路、发展线索和可操作的案例;针对在实验教材使用过程中,广大教师、教研员提出的`不适用的教学素材;例题设置中的一些不合适的呈现方式;练习题编制中的有难度或效率低的题目;等等,进行细致地修改。循序渐进的提供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因而此次课改通过教材修订研究和精心制作工作,形成了一套文字表述准确,易懂、可读性强,版面设计清爽美观,图文并茂配合恰当,装帧精美,教师能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教材。

总之,这次新教材培训,使我更加深入的把握了教材的编撰意图、框架结构,更深刻地理解了教材包含的教育理念,帮助我更好的做好数学教学工作。

数学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2

在今年暑假期间,从晋中市教研室主任张晓刚老师的QQ空间就得知下半年所有的数学教材全部更换,采用新的20xx版数学教材。开学后,拿到教材的第一时间,我就把它与旧教材进行仔细比对,发现四、五、六年级的教材都有不少更改的地方,也就迫切想接受新教材的培训,加深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紧接着开学第二周,9月12—14日三天,我参加了县教育局举办的为期三天的新教材及课标学习培训。再次聆听张晓刚老师的精彩讲解,让我的教学理念再一次得到洗礼。这次培训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耳濡目染的东西很多。我下决心一定要要采他山之玉为我所用,纳百家之长解我所困。当然这需要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许很漫长,也许会走得很累,但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会走下去,也一定要走下去,我会朝这个目标去努力。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是我一生的追求。

在本次培训中我们听到了专家对教育方面的前沿的思考、精辟的理论、独到的见解,对生活、对工作、对事业、对学生独特的感悟。张晓刚老师为我们讲解的是四年级数学教材,在讲到重点课时,总会及时地为我们出几道与本课内容相应地有深度的题目,让我们能从学生的练习中把握自己教学中的欠缺与不足,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并通过讨论的形式来解决我们教学中的难题,结合课例组织设计提问,引导讨论其有效性,了解设计课堂提问应注意的问题,掌握有效提问的策略。再就是赵伟老师给我们讲的五、六年级下册数学新课标,并结合他个人在教学中的实际案例进行诠释,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并让各位教师提出自己的问题或者困惑,和大家共同探讨,共同解决。从他们身上,我学到的远不只是专业的知识和做学问的方法,更多的是他们执著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严谨勤奋、潜心钻研、尽心尽责的那种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高品位的生命形式。这些,让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转变了观念,促使我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反思以前的工作,更严肃地思考现在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更认真地思考未来的路如何去走。在这里就从培训学习中浅谈几点自己的感悟。

一、教师如何进行知识更新

“知识也有保质期。”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伴。因为过多的实践经验有时会阻碍教师对新知识的接受,也能一时地掩盖教师新知识的不足,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缺乏知识的教师,仅靠点旧有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导致各种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这时旧有的教学经验就成了阻碍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的障碍。所以,对于这种学习、培训,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是很有必要的,是很有价值的。

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信任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应变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方法和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地开展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得难以驾驭教学的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为此,教师要多给学生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这样,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也就会高起来,他们的才智就会得到大大的提高和发展。

三、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灵魂得到了净化。

这十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已经慢慢倦怠,我早已像一台机器,不再有灵感。把教师当成了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职业。对工作有的是厌倦之意,不平之心,黯淡之境。可通过这几天的培训,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我们知道了怎样更好地去爱我们的学生,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

四、加强专业文化学习,做一专多能的教师。

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这是不准确的,我们教师要具备一桶清澈新鲜源源不断的水,这才是我们教师应该具备的。这几天几位辅导教师讲的课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给学员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们深受启发。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五、积极加强课程改革,做课程改革的实践者

课程改革现在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未知的领域需广大教师去进行认真摸索和总结。经过这几天的培训,认识到我们每一位教师——特别是作为县级名师的我更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而应去推动它朝正确方向发展,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只有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新课程改革就会遍地生根、遍地开花、遍地结果。这样中华民族将会是一个富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并会永葆青春、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总的来说,这次培训充溢着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阐释,充满了教育智慧,使我们开阔了眼界。虽不能说通过这次培训就会立竿见影,但却也有许多顿悟。身为老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慢慢地走,慢慢地教,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求得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在这里,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不断更新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这就需要今后自己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数学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3

我有幸参加了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的培训,通过这次学习,我更进一步地了解和感悟到人教版教材编写的真谛,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对教材内容的变动有了新的认识

新教材内容的变动,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加强了数学知识和生活的联系,降低了难度,使教材更加合理,学生能更好的学习数学。

二、对教材编排特点有了新的理解

新教材以新课标为依据,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教材编排也尽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引入,使抽象的数学密切联系实际,教材图文并茂,新颖活泼。通过和老师们的交流,我对教材整体编排有了新的认识,明白了编者对例题的编排意图,对每单元的教学目标有了更加系统的理解。

1. 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这也是全套教材的一个特点。

2.加强了对知识的整理。大的单元(多个知识点)后面都安排了一个“整理和复习”。具体编排上,给出整理的线索,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总结。

3.增加了数学的背景知识

教材结合学生所学的内容安排了一些数学背景知识,以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

4.解决问题突出对一般过程和一般思路的体验。

对于解决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让学生通过体验,了解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一般思路。

5.练习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

带着前面的内容进行练习,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做铺垫。

6.注重知识的渗透。

如填未知加数,在直观图的提示下容易填出得数、通过画一画帮助学生填出未知加数、借助数的组成)。

7.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

在每个单元的最后安排了一个评价版块,给老师们如何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提供一点思路和线索。

充实紧张的培训,时间往往过得飞快,带着几分回味,几分思考,几分收获,我深感肩上责任之重。 此次的培训正如一枚强心剂,将我的困惑逐一驱散——它提高了我对新教材的理性认识,促进了我对新教材的有效把握,更是增强了我对新教材教学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与此同时,我真心的希望我们现在的教师能多一点创新,多一点务实,多一点奉献,多一点眼光,多一点执着,多一点激情,让教改之路更坚实、更宽阔、更精彩吧!

数学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4

20xx年3月27日我在xxx中学多功能厅参加由县教研室举办的初中数学(人教版)新课程培训,使我受益匪浅。下面就谈谈本次培训的几点体会。

一、教材编排更加科学合理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编排体现了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设计理念,教学内容的编排由浅入深,顺应了学生的认识心理规律,删减了许多被认为偏繁、偏难的陈旧内容。有某些内容减少了概念的阐述反而有利于学生学习。例如在代数部分,大大降低了数与式的计算、变形的难度要求;删去了比例及其性质的教学内容;分式方程仅限制在可以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范围;删去了无理方程、二次方程组的知识等。

二、老师要善于使用教材,挖掘教材。

参与人教版编写的`专家谢慧老师讲到:教材的篇幅是有限的,教材的厚度是有限定的。因而教材中涉及到的习题量也是有限的。但是教材中的每一道练习题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经过无数次的推敲才定稿的。而且教材中的例题、练习题尽可能做到一题多能。作为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学会一题多变,用课本中的基本题目把一题拆成几题延伸、循环使用。老师盲目地要求学生做一些题目可能会不符合教学要求的,也不符合教学内容的。

三、教师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

课堂上学生是真正的主人,老师只一个扮演者。老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去。教学不只是简单的“讲———模仿————训练”教学中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动手实践,让学生能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后要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独立思考,这时教师要保持沉默,什么时候教师可以说话了要有个度。就是说在学生思考问题时不要打断学生的思路。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提出问题了,学生需要思考5—8分钟,可是能坚持到15秒钟不说话的老师为少数。

总之,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只有领悟课程改革的理念,理解实验教材的特点,研究好教材,才有可能搞好教学工作。

数学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5

10月9日下午,我参加了在华星小学由毕塬路学区主办举行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套教材解读”专题培训讲座。感触颇多,特别是老师对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版教材与旧教材之间的内容的增与减,结合具体的课例,作了详细的分析,更让我印象深刻。在这个活动中,我的体会颇多。

在这次培训活动中使我对第四版教材有了更加深刻的整体认识。第四版教材的总体特点是以“情境 问题串”为基本呈现方式,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促进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第四版教材在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下,更加重视学习目标的整体实现,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第四版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规律,整体设计和调整了部分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克服学生的学习困难,避免难点集中。第四版教材保持“注重情境设计“的特点,情境设计更加注重题材的多样性,如第一学段的情境主要来源于生活,第二学段适当增加了来源于数学的情境。第四版教材重视梳理和设计练习题目,提供数量合适、层次合理、形式多样的习题。第四版教材遵循不同学生获得不同发展的理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进一步探索如何促进“人人都应该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次教材培训对于我而言,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令我受益匪浅,使我对教材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也为我以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后在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工作,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完善自己,书写出灿烂美好的未来。

数学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6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商丘市教体局组织的小学数学新教材培训活动。此次培训邀请了北京的专家教授给我们评课、讲座。本次教材培训对我而言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令我受益匪浅。

上午,来自商丘市民主路第三小学的姜琳老师和来自商丘市第一实验小学的黄懿老师给大家上了两节示范课。两位老师很好的理解了教学目标,明白把握教材编排意图和特点,运用恰当的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符合孩子们的认识水平和接受水平,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也获得了专家的好评。

此次培训,我有以下两点体会:

一是新教材的编排更加合理化和人性化。新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学习环境和学习心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吸收知识,消化知识。二是新教材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使之形象化、具体化。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为只有用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贴近他们现实生活的内容进行教学,才能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利用生活中的场景,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感受到数学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体会数学的重要性。同时,数学和我们紧密化,由抽象转变为形象具体,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还有利于促进学生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之,北师大版新教材贴近生活,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一位专家说得好:教师应该用思想引导思想。我离这个目标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希望自己能多参加这样的活动,感受名家的风采,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数学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7

暑期我有幸参加了“安徽省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及新教材培训会”。回想此次培训,历历在目,让人难以忘怀。我庆幸自己能率先与专家零距离接触,亲身领略专家的先进理念,聆听专家的编写意图,感受专家的课改气息,特别是第一次看到人教版采用的大开本教材,心情激动不已。本次培训储瑞年老师进行了专题讲座:《对数学课程和数学教学的再思考——学习20xx版数学课程标准》;人教社小学数学室卢江主任,对新教材进行了介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1—6年级)》教材修订整体介绍;陶雪鹤主编对《义务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使我受益颇多,让我更进一步地了解和感悟了人教版教材编写的真谛,真切地感受到了新课程的精彩,开阔了我的视野。下面就是自己学习之后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和体会:

1、“双基”扩展为“四基”,“双能”调整为“四能”。

《新课标》在数学课程的育人方面,进一步明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能力培养,把“双基”扩展为“四基”,将“双能”调整为“四能”,强化“创新意识”的培养。“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我认为这正是当今教育发展的要求和体现。将双基拓展为四基,首先体现了对于数学课程价值的全面认识,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不仅仅获得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获得数学发展和处理问题的思想。同时,新增加的双基,数学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基本活动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体验,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提出,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更要注意切实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由双能变四能;过去的“双能”指的是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新课标指的“四能”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涉及的是已知,而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涉及的是未知。因此,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比分析与解决问题更重要,难度也更高。对小学生来说,发现问题更多地是指发现了书本上不曾教过的新方法、新观点、新途径以及知道了以前不曾知道的新东西。这种发现是一种自我超越,不仅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进步的信心,激发创造的激情。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需要逻辑推理和精确的概括,因而可以激发学生的智慧,调动学生的身心进入活动状态。

2、素材运用的多样化和应用化。

《课标》里“数与代数”中贯穿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是针对过去教学中往往只有一种算法的弊端提出来的。例如某些计算题,只要求笔算,另一些题目只要求口算,即使口算也往往只有一种思路(当然,学生如有其他思路也不限制),这样很容易忽略个别差异,遏止了学生的创造性。再如过去的应用题一定要求学生列出算式,新的《课标》中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手段解决问题,甚至鼓励用扳手指的方法找到答案。可以说,鼓励算法多样化是在教学中促进每个学生在各自基础上得到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以前教学中我们只能按照教材提供的素材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教师要想将知识点变的更深更宽就必须重新寻找素材,这无形中给我们增加了工作负担。新的教材中提供了大量可变化性素材,并配备了相应的教学光盘,增加了教材的应用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点。3、适当调整知识结构,提供清晰的线索和步骤。

新教材根据教材实验结果和教师们的普遍意见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如统计与概率等内容适当降低难度,第一学段统计与概率部分内容大幅减少,部分内容移到第二学段。如一年级上册“时间”这一单元,将原来的“教学整时和半时”改为只教学“整时”。再如教材系统处理了“解决问题”,为实现“解决问题”的课程目标提供教学思路、发展线索和可操作的案例;针对在实验教材使用过程中,广大教师、教研员提出的不适用的教学素材;例题设置中的一些不合适的呈现方式;练习题编制中的有难度或效率低的题目;等等,进行细致地修改。循序渐进的提供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因而此次课改通过教材修订研究和精心制作工作,形成了一套文字表述准确,易懂、可读性强,版面设计清爽美观,图文并茂配合恰当,装帧精美,教师能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教材。

总之,这次新教材培训,使我更加深入的把握了教材的编撰意图、框架结构,更深刻地理解了教材包含的教育理念,帮助我更好的做好数学教学工作。

数学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8

今年5月23号,在文昌第三中学参加了新课程培训,通过一天时间的学习,并与其他同仁进行交流,探讨,收获很多。现谈谈我通过培训学习后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 新教材的内容特点

1.人教版有了更多的图片,且图片清晰,形象,生动,它少掉了很多的文字表述,取而代之的是丰富、形象、有趣、易懂的图片。

2.新教材中还安排了很多的阅读与思考、实验与探究等阅读材料。让学生自己先阅读,进行思考分析而后讨论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变为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问题的能力。

3.根据知识结构合理安排知识点。人教版教材的单元习题中,改为复习巩固、综合运用和拓广探索。

二、几点想法

1. 譬如在第七章讲三角形的边的关系时,书中讲到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我觉得应该同时提到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因为很多练习里都涉及到了求第三边的取值范围,还有应该把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改为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样学生理解会比较透彻。

2. 第八章里讲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时应该把书中的“把具有相同未知数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改成“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项的次数是一次的两个方程组成二元一次方程组”,这样概括的比较全面。

总之,七年级是学生知识奠定的根基时期,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课堂与课后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求结合,建立纵横交错的学法指导网络,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为日后进一步进行数学学习打好良好的基础。

数学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9

12月5日,我有幸参加洛阳市教研室组织的小学数学苏教版教材培训,对我而言,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由衷感谢上级领导为我们准备这么一个很好的学习。侯正海和黄为良两位专家老师以鲜活的例子、丰富的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震撼了我,使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对工作也燃起了斗志,实实在在的感到受益匪浅。

侯正海老师的“素养立意的'运算教学”为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指明了方向,为老师们课堂的组织明确了目标和着力点,通过让学生理解算理、内化算理、概括法则、内化法则到最后的迁移运用的运算过程,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能力,这才是整整意义上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学生的素养才能真正提高,老师的课堂才会有深度,有高度,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将知识点学会。

黄为良老师与我们分享了“图形认识教学中若干具体问题的辨析与思考”最让我感触的是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数学也需要咬文嚼字,多一字少一字千差万别,还有就是作为数学教师必须要善于思考和钻研,听黄老师用具体题目分享时,我好几次都是“哦,对对对,确实应该这样。”的感慨,愧于自己的后知后觉,愧于自己对数学的细细斟酌与推敲,数学教师应该要有很充足的专业知识与学科素养,并不是可以将知识点讲对就达标了,需要有钻研精神与反思精神。

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对知识点的讲解要有高站位,要善于推敲自己的教学语言与教学环节,做到严谨认真,大胆开放,让自己的数学教学有声有色。

数学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一、落实“四基”,提高“四能”。

1.重视数学的科学价值,同时关注其文化内涵。通过教科书这面镜子的反射,结合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地介绍古今数学的发展,深入浅出地反映数学的作用,使学生逐步地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提高科学文化素养。

2.重视基础,返璞归真。

重视中学数学在数学科学和其他科学中的基础作用,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在实现从算术到代数、从实验几何到论证几何、从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从确定性数学到随机性数学等重大转折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初等数学的本质,返璞归真,为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打好基础。

3.重视思想,立足发展。

重视渗透和揭示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更好地反映数学内部的联系以及它与相关学科的联系,注意教科书内容的开放性和多元性,使学生经历实验、探索的过程,体验如何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能力,播撒“尊重科学、热爱科学、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种子,搭建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1.贴近生活,注重过程。

内容素材的选取,要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教科书的组织安排,要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为构建丰富的学习环境提供重要资源。

2.发展思维,引导探索。

内容的呈现要努力体现数学思维规律,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使他们经历“观察、实验、比较、归纳、猜想、推理、反思”等理性思维活动的基本过程,优化思维品质,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精编问题,创设情境。

精心选编现实生活和数学发展中的典型问题,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强化知识之间的联系,领悟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使问题在教科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注意问题的基础性、思想性、开放性、趣味性等。在“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广探索”等栏目下,有针对性地选配习题,为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

三、改进教科书的呈现形式,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1.改进呈现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精心设计教科书的呈现形式,改进栏目设置、版面设计、图文选配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教材内容,适当设问、留白、引导,加大探索空间,安排具有综合性、探究性、开放性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教科书的亲近感和认同感。

2.重视信息技术,改进学习手段。

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和数学教育产生的深远影响,发挥信息技术的力量,有意识地引入计算机、网络等进行信息处理,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四、自己的几点想法:

通过置换脱产研修培训,使我对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教材有了初步的了解,我的思想理念得到了相应的提升。新课标无论是从教材编排还是活动的内容和思想理念上都是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能力的方法。面对新教材,我认为应下大功夫钻研,深入领会新教材的精髓,并在以后的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努力做到下几点:

第一步要钻研教材,去体味新教材的意境,要将情感教学融入课堂,组织好自己的语言,对新教材的理解和对生命科学的热爱可以通过语言情感的表达而发散,通过在课堂中传递和学生产生共鸣,融入教师的情感之中,提升了学生的情感品味和对生命特质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美好情感的形成。从而使他们产生美好的联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增强其参与意识,实现其自身价值。

第二步要把握教材的精髓,教法上应有所改革,在教学中,许多环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完成,体现出教师是学习行为的引导者、参与者,这是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的一种现实体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

第三步探究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好办法,新教材要倡导探究式学习方法,为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力性。教学中从教学实际出发,适时适当地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学法上适应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不断增进角色意识,努力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参与者,配合学生去学习。探究活动是学生实践性学习行为。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时候,教师要配以相应的探究指导。我们要打破思维定势,创新教学是培养学生主题意识的途径。通过师生的相互启发,培养了学生参与意识、学会自己探讨答案的实践方法,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及思维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第四步转变师生角色,新教材改变传统的注入式写法,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由此要进行师生各自角色的转换。首先教师角色的转变,新教材的改革,是从学生的发展和社会要求出发的。由此教师必须转换角色;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现代的促进者;由教学行为的管理者和执行者,转变为学习行为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开发者。学生角色的转变,新教材注重学生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培养和训练,皆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激发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不再是被动式的学习者,而是主动式的.学习者、探究者、发现者。

总之,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准确把握课标、探究数学本质、积累活动经验、体验数学精神、理解数学知识、学会数学思维、掌握数学方法、形成数学能力、领悟数学思想、提高数学素养。

数学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11

通过培训,使我明白肩上的责任有多重。作为一位数学教师,我深知要教好这门课,就必须对这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完全了解。也通过学习,使我越来越感受到这次课改绝对不单单是改变一下教材而已,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完全改革,更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革。因此,这次培训留给我深入的体会与感悟是:

一、教材整体分析

1、内容的调整:由于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从三年前就开始的新一轮的教材,不同在内容上的调整,只是在使用中例题有所增加,铺垫,降低了难度,学生易于接受。应用题的提法上也有了一定的改变,从形式上的改变到思路上的引导,重新指点学生理清思路,解答问题。内容同老教材有一定的改变,排版上的调整,安排上的调整,都让我们切实感觉到编者们对我们一线教师的理解。

2、两整合:将联系紧密可以整体呈现的部分课节进行了整合。将零星散乱的倍的问题提了出来,系统的设计为一个单元,更好的.使学生体会倍这种数量关系。

3、新增内容:新增加了一些内容,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现实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二、教材特色

1、新教材由情境图引出问题串为基本的呈现方式,而且情境设计更加注重题材的多样性,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倡导学习课堂的生活化,将课本数学变为生活数学,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数学,营造浓郁的课堂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课程标准的修订的背景下,更加重视学习目标的整体实现,教材力求从学生的经验出发,体现“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过程,最终达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并重;发现和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共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利用相关内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材也在不断地整编。新教材编写特点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精心设计了教材的实践活动;关注学生数学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重新研究知识之间的整合;加强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学会学习”能力的培养。

总之,通过新课标新教材的培训学习,更加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想构建高效课堂,必须改变教师的教育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特级教师吴正宪曾说过:数学教师要带着思想走进课堂,给孩子们留出思想的空间,孩子们的思想才更开放,孩子们的思路才更开阔。一个好老师要专业地读懂教材,要用心地读懂学生,要智慧地读懂课堂,这样的课堂一定会充满活力。

数学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12

本册教材分为负数,百分数2,圆柱圆锥,比例尺和复习与总结部分。重点部分是圆柱圆锥,比例尺和复习总结部分,也是本册的难点。通过教材培训我对本册教材有了一个很清晰的认识,对整册教材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对新教材的一些改变意图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我的体会有一下几点:

1、通过对本册教材的理解,让我在理清单元内在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灵活合理的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整理和复习部分的内容可与前几个单元的新知识整合在一起教学。比如,在学习了负数,对负数进行复习时,可与“整理和复习”单元中的“数的认识”整合在一起教学,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整体认识。

2、让我更好的处理好中小学教材的衔接,因为本册教材在整个学段中的特殊地位、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上的`过渡,为第三学段进一步进行数学学习打好良好的基础。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灵活合理地处理教材。

3、我认为理想的数学课堂是快乐的课堂,课堂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乐园;是有效的课堂,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上少讲精讲,把时间还给学生。剔除假问题,删除无效教学环节。教师的课堂设计要以高效、优化为主旨,是互动的课堂,教师应该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学生在互动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结合自己的教学,谈一谈打造理想的数学高效课堂几点的教学。

策略:

1、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导入,将课本数学变为生活数学,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化为具体的、摸得着的、看得见的、可操作的数学。

2、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如对圆柱、圆锥的认识,在教学之前,我让学生收集、整理生活中的圆柱、圆锥,观察圆柱、圆锥的特征,认识圆柱、圆锥后,我又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圆柱或圆锥,以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如,我在教学圆柱展开图的特征时,引导学生在剪一剪、看一看、包一包、想一想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4、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在学习比例时,解比例及用比例方法解决问题,要用到方程的相关知识。教学中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作用,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数学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13

通过培训,使我明白肩上的责任有多重。作为一位数学教师,我深知要教好这门课,就必须对这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完全了解。也通过学习,使我越来越感受到这次课改绝对不单单是改变一下教材而已,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完全改革,更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革。因此,这次培训留给我深入的体会与感悟是:

一、教材整体分析

1、内容的调整:由于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从三年前就开始的新一轮的教材,不同在内容上的调整,只是在使用中例题有所增加,铺垫,降低了难度,学生易于接受。应用题的提法上也有了一定的改变,从形式上的改变到思路上的引导,重新指点学生理清思路,解答问题。内容同老教材有一定的改变,排版上的'调整,安排上的调整,都让我们切实感觉到编者们对我们一线教师的理解。

2、两整合:将联系紧密可以整体呈现的部分课节进行了整合。将零星散乱的倍的问题提了出来,系统的设计为一个单元,更好的使学生体会倍这种数量关系。

3、新增内容:新增加了一些内容,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现实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二、教材特色

1、新教材由情境图引出问题串为基本的呈现方式,而且情境设计更加注重题材的多样性,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倡导学习课堂的生活化,将课本数学变为生活数学,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数学,营造浓郁的课堂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课程标准的修订的背景下,更加重视学习目标的整体实现,教材力求从学生的经验出发,体现“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过程,最终达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并重;发现和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共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利用相关内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材也在不断地整编。新教材编写特点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精心设计了教材的实践活动;关注学生数学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重新研究知识之间的整合;加强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学会学习”能力的培养。

总之,通过新课标新教材的培训学习,更加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想构建高效课堂,必须改变教师的教育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特级教师吴正宪曾说过:数学教师要带着思想走进课堂,给孩子们留出思想的空间,孩子们的思想才更开放,孩子们的思路才更开阔。一个好老师要专业地读懂教材,要用心地读懂学生,要智慧地读懂课堂,这样的课堂一定会充满活力。

数学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14

12月5日,我有幸参加洛阳市教研室组织的小学数学苏教版教材培训,对我而言,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由衷感谢上级领导为我们准备这么一个很好的学习。侯正海和黄为良两位专家老师以鲜活的例子、丰富的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震撼了我,使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对工作也燃起了斗志,实实在在的感到受益匪浅。

侯正海老师的“素养立意的运算教学”为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指明了方向,为老师们课堂的组织明确了目标和着力点,通过让学生理解算理、内化算理、概括法则、内化法则到最后的迁移运用的运算过程,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能力,这才是整整意义上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学生的素养才能真正提高,老师的课堂才会有深度,有高度,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将知识点学会。

黄为良老师与我们分享了“图形认识教学中若干具体问题的辨析与思考”最让我感触的是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数学也需要咬文嚼字,多一字少一字千差万别,还有就是作为数学教师必须要善于思考和钻研,听黄老师用具体题目分享时,我好几次都是“哦,对对对,确实应该这样。”的感慨,愧于自己的后知后觉,愧于自己对数学的`细细斟酌与推敲,数学教师应该要有很充足的专业知识与学科素养,并不是可以将知识点讲对就达标了,需要有钻研精神与反思精神。

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对知识点的讲解要有高站位,要善于推敲自己的教学语言与教学环节,做到严谨认真,大胆开放,让自己的数学教学有声有色。

数学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15

暑期我有幸参加了“安徽省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及新教材培训会”。回想此次培训,历历在目,让人难以忘怀。我庆幸自己能率先与专家零距离接触,亲身领略专家的先进理念,聆听专家的编写意图,感受专家的课改气息,特别是第一次看到人教版采用的大开本教材,心情激动不已。本次培训储瑞年老师进行了专题讲座:《对数学课程和数学教学的再思考——学习20xx版数学课程标准》;人教社小学数学室卢江主任,对新教材进行了介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1—6年级)》教材修订整体介绍;陶雪鹤主编对《义务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使我受益颇多,让我更进一步地了解和感悟了人教版教材编写的真谛,真切地感受到了新课程的精彩,开阔了我的视野。下面就是自己学习之后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和体会:

1、“双基”扩展为“四基”,“双能”调整为“四能”。

《新课标》在数学课程的育人方面,进一步明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能力培养,把“双基”扩展为“四基”,将“双能”调整为“四能”,强化“创新意识”的培养。“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我认为这正是当今教育发展的要求和体现。将双基拓展为四基,首先体现了对于数学课程价值的全面认识,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不仅仅获得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获得数学发展和处理问题的思想。同时,新增加的双基,数学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基本活动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体验,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提出,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更要注意切实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由双能变四能;过去的“双能”指的是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新课标指的“四能”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涉及的是已知,而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涉及的是未知。因此,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比分析与解决问题更重要,难度也更高。对小学生来说,发现问题更多地是指发现了书本上不曾教过的新方法、新观点、新途径以及知道了以前不曾知道的新东西。这种发现是一种自我超越,不仅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进步的信心,激发创造的激情。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需要逻辑推理和精确的概括,因而可以激发学生的智慧,调动学生的身心进入活动状态。

2、素材运用的多样化和应用化。

《课标》里“数与代数”中贯穿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是针对过去教学中往往只有一种算法的弊端提出来的。例如某些计算题,只要求笔算,另一些题目只要求口算,即使口算也往往只有一种思路(当然,学生如有其他思路也不限制),这样很容易忽略个别差异,遏止了学生的创造性。再如过去的应用题一定要求学生列出算式,新的《课标》中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手段解决问题,甚至鼓励用扳手指的方法找到答案。可以说,鼓励算法多样化是在教学中促进每个学生在各自基础上得到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以前教学中我们只能按照教材提供的素材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教师要想将知识点变的更深更宽就必须重新寻找素材,这无形中给我们增加了工作负担。新的教材中提供了大量可变化性素材,并配备了相应的教学光盘,增加了教材的应用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点。3、适当调整知识结构,提供清晰的线索和步骤。

新教材根据教材实验结果和教师们的普遍意见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如统计与概率等内容适当降低难度,第一学段统计与概率部分内容大幅减少,部分内容移到第二学段。如一年级上册“时间”这一单元,将原来的“教学整时和半时”改为只教学“整时”。再如教材系统处理了“解决问题”,为实现“解决问题”的课程目标提供教学思路、发展线索和可操作的案例;针对在实验教材使用过程中,广大教师、教研员提出的不适用的教学素材;例题设置中的一些不合适的呈现方式;练习题编制中的有难度或效率低的题目;等等,进行细致地修改。循序渐进的提供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因而此次课改通过教材修订研究和精心制作工作,形成了一套文字表述准确,易懂、可读性强,版面设计清爽美观,图文并茂配合恰当,装帧精美,教师能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教材。

总之,这次新教材培训,使我更加深入的把握了教材的编撰意图、框架结构,更深刻地理解了教材包含的教育理念,帮助我更好的做好数学教学工作。

数学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16

我有幸参加了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的培训,通过这次学习,我更进一步地了解和感悟到人教版教材编写的真谛,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对教材内容的变动有了新的认识

新教材内容的变动,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加强了数学知识和生活的联系,降低了难度,使教材更加合理,学生能更好的学习数学。

二、对教材编排特点有了新的理解

新教材以新课标为依据,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教材编排也尽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引入,使抽象的数学密切联系实际,教材图文并茂,新颖活泼。通过和老师们的交流,我对教材整体编排有了新的认识,明白了编者对例题的编排意图,对每单元的教学目标有了更加系统的理解。

1. 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这也是全套教材的一个特点。

2.加强了对知识的整理。大的单元(多个知识点)后面都安排了一个“整理和复习”。具体编排上,给出整理的线索,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总结。

3.增加了数学的背景知识

教材结合学生所学的内容安排了一些数学背景知识,以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

4.解决问题突出对一般过程和一般思路的体验。

对于解决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让学生通过体验,了解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一般思路。

5.练习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

带着前面的内容进行练习,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做铺垫。

6.注重知识的渗透。

如填未知加数,在直观图的提示下容易填出得数、通过画一画帮助学生填出未知加数、借助数的组成)。

7.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

在每个单元的最后安排了一个评价版块,给老师们如何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提供一点思路和线索。

充实紧张的培训,时间往往过得飞快,带着几分回味,几分思考,几分收获,我深感肩上责任之重。 此次的培训正如一枚强心剂,将我的困惑逐一驱散——它提高了我对新教材的理性认识,促进了我对新教材的有效把握,更是增强了我对新教材教学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与此同时,我真心的希望我们现在的教师能多一点创新,多一点务实,多一点奉献,多一点眼光,多一点执着,多一点激情,让教改之路更坚实、更宽阔、更精彩吧!

数学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17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商丘市教体局组织的小学数学新教材培训活动。此次培训邀请了北京的专家教授给我们评课、讲座。本次教材培训对我而言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令我受益匪浅。

上午,来自商丘市民主路第三小学的姜琳老师和来自商丘市第一实验小学的黄懿老师给大家上了两节示范课。两位老师很好的理解了教学目标,明白把握教材编排意图和特点,运用恰当的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符合孩子们的认识水平和接受水平,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也获得了专家的好评。

此次培训,我有以下两点体会:

一是新教材的编排更加合理化和人性化。新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学习环境和学习心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吸收知识,消化知识。二是新教材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使之形象化、具体化。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为只有用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贴近他们现实生活的内容进行教学,才能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利用生活中的场景,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感受到数学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体会数学的重要性。同时,数学和我们紧密化,由抽象转变为形象具体,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还有利于促进学生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之,北师大版新教材贴近生活,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一位专家说得好:教师应该用思想引导思想。我离这个目标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希望自己能多参加这样的活动,感受名家的风采,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数学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18

我参加市教育局小学数学新教材、新课标学习培训,这次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接受继续教育。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获得了教材实验操作上的一些宝贵经验。

一、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

二、学习模式的多元化。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创设师生“对话”的情境,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

1、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当学生在观察、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而是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智力发育低下的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和生理缺陷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激励每一位学生,面对学生的活动成果,教师应喜出望外、赞叹不已:“科学的发现总是属于孜孜不倦、顽强探索的人”;面对学生的创新想法,教师应不耻下问:“这么新奇的想法你是怎么想出来的?”面对学生的暂时失败,教师应热情引导:“换个角度想想,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呢。”同时还特别应处理好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对学习内容中的知识的质疑和对老师的超越。

3、新的课程标准完全改变了以往课标“知识能力情感”的梯级认知目标体系,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尤其是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教师在使用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主要也应关注,如何利用各门学科所特有的优势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个结论是否记住,记得是否准确?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项技能是否形成,并且运用起来是否得心应手?

4、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和定化时期,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审美情趋等都会受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要求,我们只有作好充分的准备,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才会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经历"与人合作,并与同伴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使学生善于倾听他人发言,乐于陈述自己的想法,敢于修正他人的观点,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这些都有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有利于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才会使他们感到无限快乐,感到自己精神的、智慧的力量在增长,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发展。小学数学新课标和新教材培训

数学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19

参加了小学三年级数学新教材解读培训,聆听了周小萍和舒爱武老师的精彩讲座,感触颇多。她们详细为我们介绍了新教材的编排特点,修订前后教材结构对比等等。听了之后,对于一个从未教过三年级数学的我有信心教好孩子们,对于数学新课程、新教材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面对教材修改教师不同的态度

现阶段,面对教材修改老师呈现出不同的态度,有的觉得数学越来越难教,有的认为教材无论怎么改都无所谓,有的认为不管教材变成怎样都会教。新教材的改头换面,使我们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样照本宣科、更不能对教材亦步亦趋了。打开新教材,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清新气息,课程的开放性、综合性与灵活性令人耳目一新。新教材无论从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但同时也对教材编排体例的变化感到很不适应。传统课程强调学科体系的系统与规范,强调严密的逻辑顺序和严谨的知识结构,这在我们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然而新教材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而是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问题情境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体验学习。这种编排体例和教学要求上的变化,与教师教学习惯产生强烈的冲突,矛盾日益凸现出来,这种不适应,是大多数教师会感慨教材越来越难教的根本原因。

二、创设求异情境,感悟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新教材体现的是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思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用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使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让学生充分暴露和展示思考问题的过程,发表独特的见解。对于学生的不同想法,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创造性活动的信心。这样既培养学生从多方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的求异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三、教学中的建议

1、教学中我们要尽量减少对学生的时空占领,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多一些自由的体验。

2、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给孩子一双数学的眼睛,让他们以数学的意识,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世界,体验生活。那么,数学就不在仅仅是书本上板着面孔的枯燥的数学题,数学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命活力。提高数学素养,使之用数学的思想、方法、知识去解决问题。

循规蹈矩走不出封闭的大门,固步自封编不出优美的童话。在课改这一广阔天空里,我们应该不怕失败,不断努力,不断创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数学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20

参加了小学三年级数学新教材解读培训,聆听了周小萍和舒爱武老师的精彩讲座,感触颇多。她们详细为我们介绍了新教材的编排特点,修订前后教材结构对比等等。听了之后,对于一个从未教过三年级数学的我有信心教好孩子们,对于数学新课程、新教材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面对教材修改教师不同的态度

现阶段,面对教材修改老师呈现出不同的态度,有的觉得数学越来越难教,有的认为教材无论怎么改都无所谓,有的认为不管教材变成怎样都会教。新教材的改头换面,使我们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样照本宣科.更不能对教材亦步亦趋了。打开新教材,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清新气息,课程的开放性、综合性与灵活性令人耳目一新。新教材无论从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但同时也对教材编排体例的变化感到很不适应。传统课程强调学科体系的系统与规范,强调严密的逻辑顺序和严谨的知识结构,这在我们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然而新教材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而是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问题情境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体验学习。这种编排体例和教学要求上的变化,与教师教学习惯产生强烈的冲突,矛盾日益凸现出来,这种不适应,是大多数教师会感慨教材越来越难教的根本原因。

二、创设求异情境,感悟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新教材体现的是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思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用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使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让学生充分暴露和展示思考问题的过程,发表独特的见解。对于学生的不同想法,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创造性活动的信心。这样既培养学生从多方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的求异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三、教学中的建议

1.教学中我们要尽量减少对学生的时空占领,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多一些自由的体验。

2.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给孩子一双数学的眼睛,让他们以数学的意识,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世界,体验生活。那么,数学就不在仅仅是书本上板着面孔的枯燥的数学题,数学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命活力。提高数学素养,使之用数学的思想、方法、知识去解决问题。

循规蹈矩走不出封闭的大门,固步自封编不出优美的童话。在课改这一广阔天空里,我们应该不怕失败,不断努力,不断创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