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西西文学整理的观课议课心得体会(精选2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篇1
今天,全市数学教师汇聚一堂,一起享受了一次精神大餐——“独学”环节研讨课。
从今天的两节课,我们不难发现以下亮点:
一、 注意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和谐的教学氛围,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效率,构建知识结构的重要条件。尹老师课前和学生一起玩做相反的游戏,师生脸上挂着开心的笑容,真正做到学生沟通,拉近师生距离,做好“高效课堂”的前奏。
二、 选择恰当的阅读时机
教材既是教本,更是学本,自主学习首先应从“我能读”教材做起。尹教师从生活中的图形去掉花外衣引出数学中的三角形,让学生动手画和用自己的话说“你认为什么是三角形?”学生看着自己画的三角形试着总结,“我们概括的和书上的一样吗?”让学生在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或说的不完全正确的时候,老师让学生第一次读书。李老师让学生独立解放程,并找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同学进行板演,学生的书写格式肯定是有对有错,是在学生想做却做不出或者不能判断做的是否完全正确的时候,李老师抓住这个阅读时机让学生二读课本,会解方程——这就是学生真正需要“读”。
三、 精心设计练习,体会学习快乐
练习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两位教师精心设计的练习题由浅入深,形式多样,让每个学生练习的.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感悟数学的魅力,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习惯等在编织精巧的练习过程中得到培养,让学生能够自主—快乐地学习数学。
听完这两节课,使我想到这样一句话:你讲给我听,我是要忘记的,你做给我,我说不定记住了,你若让我参与,我肯定能够学会。让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中自主起来,灵动起来吧!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篇2
本周开始,我们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第四期培训班一行五十人前往县小、民小进行为期一周的观课议课活动,直到今天下午圆满结束。本周我们听了十八位优秀老师的课后,觉得每一堂课都具有学习意义,每一个教师的精心展示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而且对于正在语文教学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无疑也是醍醐灌顶,收获颇多。这一节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深了解,每一节课都让我有所收获.下面就谈谈我观课议课后的一些体会吧:
第一、熟悉教材是最根本的。
听了这些老师的课后,我认为他们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都能抓住题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例如:阿玲老师的《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的教学中,阿玲老师紧紧抓住启示这个题眼,让学生读课文从重点句“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入手,让生读课文,找一找启示是什么。接着让学生知道钓鱼这件事的“是”是什么。“非”是什么。然后重点品读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发生的事的段落,从作者的心理活动,钓到肥美的大鲈鱼不愿放鱼的原因等几方面一步一步的深入文本,让学生明白题眼“启示”是在道德面前要有勇气和力量战胜生活中一些名利和金钱以及地位的诱惑。
第二、教学行为的转变。
在此次的观课中我发现好多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学习。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这个主体的引导者。这几位老师都充分的做到了这点。例如方应萍老师的《新型玻璃》的拓展延伸的小练笔,孙灵梅老师的拼音的教学,万静萍老师的口语交际课《说秋天》的课堂上都体现了新课程的一个理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今后我会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将自己的爱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第三、注重引导学生朗读。
大部分老师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但决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并且对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杨成金老师的《听听,秋的声音》和杜新平老师的《只有一个地球》,杨成金老师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大声自由地读并找出课文中描写秋的声音的诗句,再读课文,让学生品读诗歌的美走进秋天的.田野这个辽阔的音乐厅,边读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学习中还穿插着齐读、分组读、示范读,进而激发同学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的领会文章所表达主旨,层次非常清晰。
第四、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
很多老师会在课堂上穿插着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收获这些学习的方法,当他以后遇交流,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此次活动,我知道了语文教学应是动情地去读去感受。培养学生去有意识的修辞炼句,善于发现、善于反省和领悟情感。这些能力的得需要语文老师去教,去想方设法的教。
总之,这次观课议课的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从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方面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篇3
1月5日在李家庄中学,我们观看了陈大伟教授的《有效观课议课》录像这段时间有初步学习了这本书。观课议课的目的在于促进一线教师的发展和成长,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该书以对众多案例的运用为载体,以分析、讨论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研讨教师教学的目标性和有效性为主要形式。从这些典型的案例分析和反思中我也看到了自身的日常教学中存在着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方式所存在着的问题。在很多时候,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常反思自己的教学,但与书中的教师们比起来却如蜻蜓点水般肤浅,反思仅停留于一些表面的现象中,并没有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思想,和学生长远的.发展以及教师的思想,教学细节等进行更深入更本质的思考和研究。
在书中陈教授提出了“观课议课”这个有别于传统的“听课、评课”的方式。他指出观课要对教师“教”的行为进行观察。什么是教师的教?教师的“教”主要是“教师引起、维持以及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那么,观课首先是观察课堂行为和课堂现象,它解决课堂教学现象的认识问题。而议课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以及寄托的教育理想进行诠释、理解、讨论和对话。通过讨论对话,可以深刻揭示其中的内在关联,挖掘出行为背后的立场、观点和价值追求。
从关注当下的学校生活,课堂生活质量的角度看,学生在学校,不仅学习着,也在生活着。学生在课堂上,首要的是在生活,然后才是学习。对于课堂教学,强调要关注现实生活质量,意味着教育必须立足于现在;而强调要关注持续学习的要求,则意味着教育必须面向未来。
学生的现实幸福和未来发展是教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坚持以学习为本,以学论教。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状态作为观课议课的焦点,以学的方式讨论教的方式,以学的状态讨论教的状态,以学的质量讨论教的水平和质量,切实提高教师的教的水平。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篇4
李老师的《清澈的湖水》后,我深深地思考:阅读教学要树立“以读为本”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体验,在读中训练学生语感、思维和表达能力。”本课教学,教师以读为主线,组织了教学的全过程:
1、整体感知、自主择读
阅读课文,应让学生从整体入手,了解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然后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认知、经验、情感出发,抓住重点择读课文。这就改变了过去由教师主宰阅读教学的方式,把选择权留给了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课教学中,让学生品读感悟描写景色美的句子时,我认为不应有指令性的语言,而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喜欢哪句就读哪句。教师在学生读时注意倾听,抓住问题的关键,再点拨、引导,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体验。
2、读有所思、读有所悟
读书要做到“读进去读出来”。“读进去”就是读中有思考,“读出来”就是读中有感悟。学生对读书的思考和感悟往往还停留在表层,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如本课教学中,教师引导“面对这清澈的湖水,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说:“湖水很美丽”,教师反问:“假如你去游览时,你会把垃圾扔进湖里吗?”等等,这些指向性的语言,就是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课文的深层含义。有人会问,这不是教师的指令吗?对。但构建的意义与传统的不同,它是建立在学生自我实践的基础上的,学生想不到的问题,教师要帮助想到。教师和学生要看成合作伙伴的关系,这才是有生命的语文教学。
3、 读中生情,以情促读
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内容的感悟,对情感的共鸣,对生活的联系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还没有达到入神内化的地步,教师还要抓住时机,趁热打铁,激励情感,再次深入课文情境。如:“你们已经画出了描写美丽景色的句子,能美美地读吗?”可见,情感是教师、文本、学生之间的纽带。
4、 读后互评,评后再读
学生读不出情感往往是忽略了评议的作用。评议就是相互启发、相互引导、相互指正、相互借鉴。评议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如:“能美美地读吗?”教师指名学生读,后渗入评价信息,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多项交流,通过学生个体间、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思维的碰撞和相互交流,彼此领略语文学习的精彩与美妙。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篇5
1月5日在李家庄中学,我们观看了陈大伟教授的《有效观课议课》录像这段时间有初步学习了这本书。观课议课的目的在于促进一线教师的发展和成长,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该书以对众多案例的运用为载体,以分析、讨论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研讨教师教学的目标性和有效性为主要形式。从这些典型的案例分析和反思中我也看到了自身的日常教学中存在着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方式所存在着的问题。在很多时候,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常反思自己的教学,但与书中的教师们比起来却如蜻蜓点水般肤浅,反思仅停留于一些表面的现象中,并没有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思想,和学生长远的发展以及教师的思想,教学细节等进行更深入更本质的思考和研究。
在书中陈教授提出了“观课议课”这个有别于传统的“听课、评课”的方式。他指出观课要对教师“教”的行为进行观察。什么是教师的'教?教师的“教”主要是“教师引起、维持以及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那么,观课首先是观察课堂行为和课堂现象,它解决课堂教学现象的认识问题。而议课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以及寄托的教育理想进行诠释、理解、讨论和对话。通过讨论对话,可以深刻揭示其中的内在关联,挖掘出行为背后的立场、观点和价值追求。
从关注当下的学校生活,课堂生活质量的角度看,学生在学校,不仅学习着,也在生活着。学生在课堂上,首要的是在生活,然后才是学习。对于课堂教学,强调要关注现实生活质量,意味着教育必须立足于现在;而强调要关注持续学习的要求,则意味着教育必须面向未来。
学生的现实幸福和未来发展是教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坚持以学习为本,以学论教。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状态作为观课议课的焦点,以学的方式讨论教的方式,以学的状态讨论教的状态,以学的质量讨论教的水平和质量,切实提高教师的教的水平。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篇6
有幸参加灵宝市高效课堂之“独学”研讨会,两位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至今仍历历在目,为我们的课堂教学起了示范引领作用,领导的讲话精神更是发人深思——师生共读,促进“独学”出成效。现就本次活动我的收获总结如下:
一、 师生共读,为“独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1、 教师的读
教师首先应是一位乐读的人,读教育理论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读经典美文丰富自己的内涵;研读课程标准及教材,准确把握每节课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教师还应是一位善读的人,能读出文章的内涵与外延,更要善于将读书的方法经验梳理概括以便授之于学生。
2、 学生的读
读是“独学”的最基本的途径,李智民老师对学生“我能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读书时,要不断提高要求,培养学生会读书、善读书,进而爱读书,形成终身受用的自学能力。
二、 学生主体,促进“独学”出成效
学生不是产品,不可以用模具来进行规模生产,他们是具有独立思维能力的个体,只有让他们真正的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自己的阅读、观察、思考、操作、表达等一系列活动,才能形成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尹娜老师的课堂思路清晰,一步一步的随着学生的认知需求通过观察、抽象出三角形的数学图形,再画三角形、进而去读一读知晓定义,深刻理解,明晰特征,辅以及时恰当的检测活动,一直把学生放在构建知识的主体位置,很值得我们学习。
总之,每参加一次教研活动,都会带来心灵的'触动,都有沉甸甸的收获,教学的方向越来越明,思路越来越清,真诚地感谢领导组织的教研活动让我们更快的成长,希望这样的活动能经常开展,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聆听专家的引领,实地感受精彩纷呈的课堂。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篇7
李老师的《清澈的湖水》后,我深深地思考:阅读教学要树立“以读为本”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体验,在读中训练学生语感、思维和表达能力。”本课教学,教师以读为主线,组织了教学的全过程:
1、整体感知、自主择读
阅读课文,应让学生从整体入手,了解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然后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认知、经验、情感出发,抓住重点择读课文。这就改变了过去由教师主宰阅读教学的方式,把选择权留给了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课教学中,让学生品读感悟描写景色美的句子时,我认为不应有指令性的语言,而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喜欢哪句就读哪句。教师在学生读时注意倾听,抓住问题的关键,再点拨、引导,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体验。
2、读有所思、读有所悟
读书要做到“读进去读出来”。“读进去”就是读中有思考,“读出来”就是读中有感悟。学生对读书的思考和感悟往往还停留在表层,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如本课教学中,教师引导“面对这清澈的湖水,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说:“湖水很美丽”,教师反问:“假如你去游览时,你会把垃圾扔进湖里吗?”等等,这些指向性的语言,就是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课文的深层含义。有人会问,这不是教师的指令吗?对。但构建的意义与传统的不同,它是建立在学生自我实践的基础上的,学生想不到的问题,教师要帮助想到。教师和学生要看成合作伙伴的关系,这才是有生命的语文教学。
3、 读中生情,以情促读
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内容的感悟,对情感的共鸣,对生活的联系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还没有达到入神内化的地步,教师还要抓住时机,趁热打铁,激励情感,再次深入课文情境。如:“你们已经画出了描写美丽景色的句子,能美美地读吗?”可见,情感是教师、文本、学生之间的纽带。
4、 读后互评,评后再读
学生读不出情感往往是忽略了评议的作用。评议就是相互启发、相互引导、相互指正、相互借鉴。评议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如:“能美美地读吗?”教师指名学生读,后渗入评价信息,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多项交流,通过学生个体间、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思维的碰撞和相互交流,彼此领略语文学习的精彩与美妙。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篇8
本周开始,我们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第四期培训班一行五十人前往县小、民小进行为期一周的观课议课活动,直到今天下午圆满结束。本周我们听了十八位优秀老师的课后,觉得每一堂课都具有学习意义,每一个教师的精心展示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而且对于正在语文教学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无疑也是醍醐灌顶,收获颇多。这一节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深了解,每一节课都让我有所收获.下面就谈谈我观课议课后的一些体会吧:
第一、熟悉教材是最根本的。
听了这些老师的课后,我认为他们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都能抓住题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例如:阿玲老师的《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的教学中,阿玲老师紧紧抓住启示这个题眼,让学生读课文从重点句“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入手,让生读课文,找一找启示是什么。接着让学生知道钓鱼这件事的“是”是什么。“非”是什么。然后重点品读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发生的事的段落,从作者的心理活动,钓到肥美的大鲈鱼不愿放鱼的原因等几方面一步一步的深入文本,让学生明白题眼“启示”是在道德面前要有勇气和力量战胜生活中一些名利和金钱以及地位的诱惑。
第二、教学行为的转变。
在此次的观课中我发现好多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学习。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这个主体的引导者。这几位老师都充分的做到了这点。例如方应萍老师的《新型玻璃》的拓展延伸的小练笔,孙灵梅老师的拼音的教学,万静萍老师的口语交际课《说秋天》的课堂上都体现了新课程的一个理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今后我会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将自己的爱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第三、注重引导学生朗读。
大部分老师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但决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并且对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杨成金老师的《听听,秋的声音》和杜新平老师的《只有一个地球》,杨成金老师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大声自由地读并找出课文中描写秋的声音的诗句,再读课文,让学生品读诗歌的美走进秋天的田野这个辽阔的音乐厅,边读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学习中还穿插着齐读、分组读、示范读,进而激发同学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的领会文章所表达主旨,层次非常清晰。
第四、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
很多老师会在课堂上穿插着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收获这些学习的方法,当他以后遇交流,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此次活动,我知道了语文教学应是动情地去读去感受。培养学生去有意识的修辞炼句,善于发现、善于反省和领悟情感。这些能力的得需要语文老师去教,去想方设法的教。
总之,这次观课议课的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从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方面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篇9
肃宁镇数学教师等级授课活动结束了,我有幸全程参与了这次活动,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刻感受到了小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听了各位们的课,被他们上课的那种激情所感染,在课中先用情感开启了学生的思维。他们不只是授课,更是与学生心灵的沟通,用自己的那份热情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配合,探讨问题,课堂效率很高。特别是滑村张云琴老师的数学课,让我体会到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灵动性、老师自上课至课终,老师始终围绕学生运转,学生一直环绕老师运行。老师对学生并没有过多的限制和束缚,学生的想象、讨论、联系是自由进行的,学生占据了课堂的主阵地,但是,学生没有脱离轨道,没有脱离教师精妙设计的运行轨道,教师充分“放”了学生,学生充分“离”老师,而结果是圆满的,成功的,学生学到了知识,教师达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
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每一节课,每一位老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老师们的精炼、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十分值的我们学习、在思想教育方面,这些教师都处理的比较好,自然真挚的情感流露感染了学生和听课的每一位学生及教师。从中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数学课更能体现语言的严密性和严谨性,要尽量的简练,例如东泽城小学李坤丽老师的课,她讲的`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节,她的语言朴实无华,但恰到好处,一步步引领着学生去探索知识。
以前我也参加过很多听评课活动,很多老师都不愿意或者不敢发言的现象,整个气氛比较沉闷。但这次议课大不相同,老师们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做课老师大方得体,说着自己的困惑或成功之处,议课老师或直接或委婉的发表者看法,大家一起探讨着所出现的问题,是那么的和谐快乐。
通过这次观课议课活动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会把这次吸取的经验应用到教学中,另外我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参加这样的活动,让自己有更多的进步。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篇10
这次我校开展的同课异构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所以分别只听了一位老师的公开课。虽然少了比较,两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虽然是同一节内容,同一个教学案,但是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首先是导入部分,李老师是借班上课,她创设带学生免费旅游的场景。让学生参观鸟巢,水立方。通过学生的观察知道鸟巢是由一条条线构成的。这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将从而导入本章节内容,与线有关的知识。
其次在课堂上,两位老师都选择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老师们根据教材内容适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此情境中动脑,主要通过学生观察,小组讨论,然后自己得出结论,并且在一个重点内容的讲解上,处理得也是非常到位。在学生都讲解完成后,再重新归纳总结,找出学生的问题所在,并加以补充。特别是李老师,她用三个成语,不但总结了线段,直线,射线的特点,还给学生渗透了做人的道理。
再次,我觉得两位老师的教态都非常自然,在语言的`组织上,对学生的鼓励和评价上都恰如其分,有效的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每堂课都有学生参与,老师归纳总结。
最后,各个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又都融入了大量的练习,并且这些练习设计很有层次感,由简到难,由点到面。直接在课堂上就对学生所学知识加以巩固。
此次听课,让我学到了其他老师的长处,看到自己各方面的不足,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应该多向其他各位老师学习,每次上课,都要通读教材,做到课前准备充分,课堂灵活有度,课后总结归纳。只有这样,自己才能逐渐成长起来。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篇11
我反思平时我们上课,在听课时,我们经常关注教师的多一点,议课时,教师们会针对授课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课堂的设计,教学效果提出自己的看法,很少关注学生的发展。通过新课改理念的学习,我有这样几点体会:
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听课者必须对课堂认真观察,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出现。而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观点,教学意图可以阐述,可以争论。其次他转变评课的着眼点,把学生的发展作为关键点,对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从授课教师的教学活动转向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注意,这里提评价重点必须转向,并不是完全忽视或否定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情况)。看教师是否想尽办法、合理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不是看教师讲得怎么样。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参与面有多大;是否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是否敢于质疑,能否提出有价值问题;关键还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得到激发、学业水平是否得到充分的发展与提高、学习兴趣是否得到充分的激发并产生持续的学习欲望。这样的课就可以认为是一堂很好的课。
在课堂中,问自己到底能够给学生什么?学生能得到什么?用什么样的方式帮他们得到?这样的方式恰当吗?这些问题是把学生的需要放在了课堂的首位。而如何帮助学生实现这些需要,则是我们课堂教学设计所要考虑的问题。只有思考了这些,我们备课才真正为学生而备,不会出现老师台上表演热情高涨,台下学生听课昏昏欲睡的尴尬局面。
有效议课呢?要致力推进有效教学.教学的效益在于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观课议课追求有效教学,在思想上坚持以学论教。它强调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状态作为观课议课的焦点,以学的方式讨论教的方式,以学的状态讨论教的状态,以学的.质量讨论教的水平和质量,通过学生的学来映射和观察教师的教,通过以学论教,实现有效教学。在方式上要求到学生身边去。“到同学身边去”是观课议课的一个基本要求。“到同学身边去”的主要作用当然是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活动,附带的作用则是帮助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对授课教师的教学实施配合、进行帮助。这种参与,有利于培养参与者彼此的合作精神。了解学生另外的方法是请学生提供课堂教学的信息,提出改进课堂教学的建议。
通过学习,我比较出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也清楚的认识到观课议课在提高教学质量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接下来学习中,我一定要改掉不足之处,更有深度的参与到观课议课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教学、观课议课水平。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篇12
有幸参加灵宝市高效课堂之“独学”研讨会,两位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至今仍历历在目,为我们的课堂教学起了示范引领作用,领导的讲话精神更是发人深思——师生共读,促进“独学”出成效。现就本次活动我的收获总结如下:
一、 师生共读,为“独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1、 教师的读
教师首先应是一位乐读的人,读教育理论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读经典美文丰富自己的内涵;研读课程标准及教材,准确把握每节课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教师还应是一位善读的人,能读出文章的内涵与外延,更要善于将读书的方法经验梳理概括以便授之于学生。
2、 学生的读
读是“独学”的最基本的途径,李智民老师对学生“我能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读书时,要不断提高要求,培养学生会读书、善读书,进而爱读书,形成终身受用的自学能力。
二、 学生主体,促进“独学”出成效
学生不是产品,不可以用模具来进行规模生产,他们是具有独立思维能力的个体,只有让他们真正的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自己的阅读、观察、思考、操作、表达等一系列活动,才能形成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尹娜老师的.课堂思路清晰,一步一步的随着学生的认知需求通过观察、抽象出三角形的数学图形,再画三角形、进而去读一读知晓定义,深刻理解,明晰特征,辅以及时恰当的检测活动,一直把学生放在构建知识的主体位置,很值得我们学习。
总之,每参加一次教研活动,都会带来心灵的触动,都有沉甸甸的收获,教学的方向越来越明,思路越来越清,真诚地感谢领导组织的教研活动让我们更快的成长,希望这样的活动能经常开展,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聆听专家的引领,实地感受精彩纷呈的课堂。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篇13
观课议课头次听说,没有培训如笼中之鸽,听x局长一说,真是大有收获。以往评课婆婆太多,献课者苦累不说,评课时只能听喝,一肚子委屈向谁诉说。听听网上同行怎么唠嗑:“‘我工作时就怕领导听课评课——就跟挑刺似的。’、‘我看你不顺眼就听你的课’、‘我们这里听课一般就是要整人’、‘就是找你的碴’、‘在很多学校,领导就是天,她说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你一辈子都翻不了身。’”这样的教研氛围,教育改革怎能高奏凯歌?相信所有教师都作过公开课,无论是作为有待提高的年轻教师,还是具有示范意义的资深教师,公开课似乎就是尽己所能地展示自己的最高水平。
为此,历经几轮试讲,反复打磨教案,精心捧出成果。而听课老师呢,事先对该课一无所知,临时坐进课堂。一堂课观摩下来,首先要对该老师的教学情况依项打分。若有评课的要求,则聚集老师来评论一番,视该老师情况而定,或者给予其高度肯定,或者以毁誉参半,或者以“仅供参考,很不成熟”的旗子下提出批评意见。上课的老师一律是谦虚的,谦虚之后,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不是万不得已,就决不再开课了。
观课议课的春风来啦,“观”是选取案例,“议”是对选取案例的讨论和分析。“观课议课”的主题可以预先研究和准备。在观课的过程中,大家就能有所选择地,把该观察的东西观察得仔细一点。为了避免预定的问题和现象在课堂观察时扑空,预先确定的主题就要有一定的普遍性。因为课堂教学发展变化具有不确定性,所以还应该承认主题生成,鼓励老师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课堂,研究课堂,并把自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通过对话交流的方式与大家分享。
“议课”和以往“评课”的最大区别有两点:一是“议课”者并不完全是从旁观者的立场来评论上课教师,而是把自己融入课堂教学中去,以执教教师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二是“议课”者与执教者是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交流,是“议论”式的而不是“评判”式的。所以,这种方式不但适用于有专家参与的指导性议课,也适用于校本教研中的教师互相观课的同伴交流。“议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上课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深入的反思,总结并提升实践经验,对课堂上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探讨和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办法。
观课时必须做到:第一,需要观察课堂上发生了什么,观察的对象不仅有教师,而且包括学生。第二,我需要推断执教老师的教学行为背后的想法(不能等到议课时再问授课老师,就算要问,自己也要先想一想),需要判断执教老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需要思考效果与行为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第三,要思考:假如我来执教,该怎么处理。第四,要思考:在议课时,我需要交流什么。别人让你看了他的课,你有了思考和进步,感谢当然是应该的,但感谢的方式不是嘴上说,而是拿出行动——真诚地交流对对方有价值、有帮助的意见,帮助对方成长和进步。在具体话语结构上,大家比较普遍地接受“假如你来教……”“假如我来教……”
今后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议课”的实践探索:一、对于课堂教学中成功的亮点,请上课老师叙述自己的设计意图,在课堂教学的一刹那的想法,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在教学时怎样想到采用这种策略的,过去是否遇到过类似情况,是怎样处理的。然后由观课老师们议论,这样做“得”到了什么,是否“失”去了什么?大家对执教老师的方法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意见的建议。从而起到了提升实践经验的作用。二、对于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如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教师讲解中的存在的问题,师生交流中“卡”住的问题(特别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有新颖的想法但思维还不完备,老师却轻易地否决了学生的想法——这是比较严重的问题),请执教者谈自己当时的想法,所采取处理方法的依据,反思可能导致的正反两方面的后果,及今后如果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将如何处理。
观课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这一问题的产生及处理结果作出初步的判断,与上课老师一起协商,形成解决类似课堂问题的设想或方案。观课议课它虽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包治百病,但可以激活教师的反思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篇14
在讲座之前,老师用几句简单的话介绍了自己,听完她的介绍,马上让我回想到了自己在大学时的老师,我用揉了揉自己的眼睛一看,果然是我大学时的孙改仙老师,她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那口太谷方言,虽然听着有点困难,但是总觉得有种亲切感。
孙老师主要讲的是教学技能----如何有效观课、评课、议课、教学反思。在前面陈清风老师讲的是教学常规----如何备课、上课。我认为这两节课对我们来说都很重要。我也认真地做了笔记,也想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在我工作的几年中,我其实挺喜欢备课、上课的,可不知怎么地总是不喜欢观课,其主要原因是害怕评课、议课,我也发现这不仅仅是我有这样的反应,有很多老师也和我一样有这种感受。但我们心里面都很明白,让我们在教学上提高最快的方法就是多观课、多评课、多议课、教学反思。听了孙老师的讲解之后,我觉得我们这些老师不愿意做这几样事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它真正的意义所在。不过,我现在也已茅舍顿开、恍然大悟。 我明白了观课议课能够改进课堂教学,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比听课评课有一定的优势。我们在观课和议课是一定要积极主动地思考。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由学生的活动中分析与教师教学方面的联系情况;思考如果自己是任课教师,由学生的活动,自己如何的处理教学;观察教学中学生的掌握情况,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信所有的教师都讲过公开课,无论是具有资深的老教师,还是有待提高的年轻教师,公开课似乎就是尽己所能地展示自己的最高水平。为此,历经几轮试讲,反复打磨教案,精心捧出成果。而听课老师,事先对这节课一无所知,临时坐进课堂。一节课观摩下来,首先要对讲课的老师的教学情况依项打分。如果有评课的要求,就会聚集老师来评论一番,或者给予高度的肯定,或者以毁誉参半。这种情况下,上课的`老师都表现出很谦虚的样子,之后,就会心里暗暗下决心,不是万不得已,就决不开课了。 而且结合我这几年的工作来谈,我也发现了教学反思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虽然他好像是可有可无的,但我认为却是非常必要的。教师通过课常观察,个别访谈,形成性测验等多种方式,及时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反思这些方面,对自己的后续教学有很大的好处。
总之,无论是教学中的那个环节,对我们教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定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细节,否则,将无法达到这节课最好的效果,听了这节讲座之后,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很大的帮助的,我也一定要努力把每一个环节做好、做细。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篇15
今天,全市数学教师汇聚一堂,一起享受了一次精神大餐——“独学”环节研讨课。
从今天的两节课,我们不难发现以下亮点:
一、 注意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和谐的教学氛围,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效率,构建知识结构的重要条件。尹老师课前和学生一起玩做相反的游戏,师生脸上挂着开心的笑容,真正做到学生沟通,拉近师生距离,做好“高效课堂”的前奏。
二、 选择恰当的阅读时机
教材既是教本,更是学本,自主学习首先应从“我能读”教材做起。尹教师从生活中的图形去掉花外衣引出数学中的三角形,让学生动手画和用自己的话说“你认为什么是三角形?”学生看着自己画的三角形试着总结,“我们概括的和书上的一样吗?”让学生在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或说的不完全正确的.时候,老师让学生第一次读书。李老师让学生独立解放程,并找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同学进行板演,学生的书写格式肯定是有对有错,是在学生想做却做不出或者不能判断做的是否完全正确的时候,李老师抓住这个阅读时机让学生二读课本,会解方程——这就是学生真正需要“读”。
三、 精心设计练习,体会学习快乐
练习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两位教师精心设计的练习题由浅入深,形式多样,让每个学生练习的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感悟数学的魅力,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习惯等在编织精巧的练习过程中得到培养,让学生能够自主—快乐地学习数学。
听完这两节课,使我想到这样一句话:你讲给我听,我是要忘记的,你做给我,我说不定记住了,你若让我参与,我肯定能够学会。让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中自主起来,灵动起来吧!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篇16
1.有效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学习了陈老师的《有效观课议课》,我对观课议课有了新的认识:
拿到书就以为观课议课就是听课评课,其实,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是不同的。观课议课,它主张充分发挥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改进的功能,以发展性的取向做课,而不是以展示性的取向献课,主张直面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不让老师背有被批判得一无是处的包袱。每一位老师或许都曾有课堂教学失败的经历,甚至还有被评判得体无完肤的经历,其实,作为评课教师,第一要做的就是呵护授课教师的自尊心,每一堂课都不会是完全失败或者完全成功,每一堂课都有授课教师的心血,那就有可取之处。我们教研的目的是,针对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而不是将某些人一棍子打死,再没有教学的勇气和热情。对于其中的失误,我们要委婉地说出来。而对一些我们公认的“好课”,我们教研的目的也不是探讨“好在哪里”,而是探讨“为什么这样设计就好”。
我认为观课议课的首要前提是仔细观察课堂教学情况,收集课堂教学信息,“坐在学生身边”观察学习效果,这样在议课中才能根据问题讨论解决的方法。观课时,不仅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心灵感悟和体验,用头脑思考和判断;“观”对观课的老师来说只是形式,而实质是要走向深刻的思考的。
如今,我们是否真正做到正确的观课议课呢?
2.有效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感悟之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观课议课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陈大伟强调要加强与师生的沟通,了解学生为什么这么做,了解教师这样教,没有了解情况前不随便下结论。
感悟之二:观课议课是促进教师思想、实现专业成长的捷径。
陈老师在聚焦课堂教学中,走出了一条适合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观课议课的模式。并用“以学论教”指导我们的思想,“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状态作为观课议课的焦点,以学的状态讨论教的状态。通过学生的学来映射和观察教师的教。”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以生为本”、“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等先进的`理念。
感悟之三:观课议课是教师改善生活,提升生命质量的过程。
课堂教学是教师生命流淌的过程。作为教师,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的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因此课堂教学对他们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
课堂教学是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幸福的教师能影响和促进学生幸福的校园和课堂生活。因此我们不能不小心谨慎,不能不奋力成长和改变。研究课堂,改进课堂就是我们教师的一种责任。
3.有效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继续学习的目的就是通过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从教二十余载,经历较多。很多次培训都是流于形式,对老师的帮助不大。8月28日听取了进修学校王长丽主任的学术报告后,我对观课议课有了新的认识:
听课评课不要再流于形式了,不要再“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只听不评”、“你好我好”了。这样的教研有什么意思呢?这样,还不如自己有问题到电脑上查一查来得快。”可是,当面临真正意义上的听课评课的时候,比如评课分等级、评课找问题,我又觉得教学压力实在太大了,没有了安定感,更没有了自豪感。以前总觉得当老师是有成就感的、是自豪的,可是现在,越来越觉得老师难当,特别是课堂教学,越来越不知道该怎么教了,一旦遇到讲课出现问题,被领导批评指责,那心情更是糟糕,情绪很消极,自信心都没有了。和同事们聊一聊,大家都有同样的感受。不可否认,教育的发展对教师来说是个永久的压力,也不可能消除,所以,在这样的压力下,教师的生活、工作负担明显加重,身心疲惫的教师们很少有静下心来专攻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的行为。那么,如何减轻压力,让教师们愿意研究教学呢?陈老师提出了“观课议课”的方法。
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不同,它主张充分发挥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改进的功能,以发展性的取向做课,而不是以展示性的取向献课,主张直面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不让老师背有被批判得一无是处的`包袱。每一位老师或许都曾有课堂教学失败的经历,甚至还有被评判得体无完肤的经历,其实,作为评课教师,第一要做的就是呵护授课教师的自尊心,每一堂课都不会是完全失败或者完全成功,每一堂课都有授课教师的心血,那就有可取之处。我们教研的目的是,针对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而不是将某些人一棍子打死,再没有教学的勇气和热情。对于其中的失误,我们要委婉地说出来。而对一些我们公认的“好课”,我们教研的目的也不是探讨“好在哪里”,而是探讨“为什么这样设计就好”。
观课议课的教研活动就是研讨课堂事实和现象,不针对授课教师,只针对课堂,探讨原因,研究发展变化的可能性和实现条件。从这一点来看,就大大降低了评课评人的的利害关系,从而减轻教师的压力。我们都希望教师们能走向幸福教育,少一些彼此伤害和打击,大家能够共同观察、收集、探讨、研究和改进教学,这才是幸福而有效的教研。我认为观课议课的首要前提是仔细观察课堂教学情况,收集课堂教学信息,“坐在学生身边”观察学习效果,这样在议课中才能根据问题讨论解决的方法。观课时,不仅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心灵感悟和体验,用头脑思考和判断;“观”对观课的老师来说只是形式,而实质是要走向深刻的思考的。
总之,观课议课的教研活动需要改进和学习,在新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下,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4.有效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前段时间,有幸在璩xx工作室线上学习中接触了各位大家,他们为埋头于教学一线,受制于成绩、制卷、开会、交表、评比各项事务中的我,推开了一扇扇的大门。诗歌教学内容的设计、校本研训的专业指导、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论文写作……内容丰富,专业性强,令我受益匪浅。听了他们的讲座,只觉自己如井底之蛙,教书近20年,专业学习意识不强,很多时候凭经验做事,缺乏理论支持,不科学不高效,应当思变。
整个学习过程当中,我对成都大学陈教授讲授的“观课议课的相关问题与策略”感受最为深刻。实际工作中,作为教研组长,我最怕的事情就是评课,可偏偏这样的场合又特别多。理论上来说,作为语文老师,公众场合说两句话不是难事,可为什么最怕这样的说话呢?暗自思忖,有三个方面。
一是怕自己评得不对。每一堂公开课来到我眼前,其实授课老师都做了精心的准备,甚至有些时候是团队在背后共同打磨,比起他们的精心探究,匆匆上阵听课的我,恐怕还没他们事先收集的资料多,了解的背景多,看过的课例多,就凭个人经验,怎么能够一定看出问题呢?个人的看法难道不会以偏概全吗?对于这一节课,无实践的假想一定会是最适用的吗?理论或者经验只能指导实践,而不能代替实践。更何况参与这节课的教师个人风格、学情状况等各种因素都不能够获得足够公允的信息,于这堂课而言,置身事外的听课者个人角度的评价是否妥当?
二是怕自己说得不中听。评课,以往都是大家围着授课老师七嘴八舌,授课的老师便频频点头。这种感觉不是很好。上课的老师三五次的磨课最为辛苦,课上得不错(怎么界定?)固然是好;但如果发挥失误,或者确实出了问题呢?实话实说会让人尴尬。很多时候评课,为了不挫伤老师的积极性,我都会斟酌一下自己的用词,所有听课的老师估计也是一样的心理。于是就出现了陈大伟教授所说:先说优点一二三,再说不足一点点,而且不足还要往那些无关痛痒的方面去说。总之,结果就是,大家都完成了任务,长舒一口气,但收获甚微。
三是怕自己评得不高端。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一次听评课,实则是两次学习的机会:授课教师给一次观摩学习的机会,评课专家给一次研修提升的机会。所以评课专业精当,更有助于青年教师成长。我本人也是在多次大咖的评课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用之于课堂,颇有感悟。多年以后被代入“专家”的角色,却只觉修为不够。想要很诚恳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给年轻教师一些帮助,奈何眼界有限,愧矣!
听了陈教授的课,我有顿悟之感。从源头上,我就应该改变:这不叫听课评课,而应该是观课议课。听课用耳朵,观课则是调动各感官,除了教师的授课内容及策略,还有学生的听说读写反应,还有整个课堂状态。另,评课是自上而下的审视,议课则是共同参与的研讨。观课者亦是当事人,他和授课老师一样,在有计划有目的的观课议课活动中担任必不可少的一份子。思想上一转变,问题便迎刃而解。既是团队探究,直言无妨,意见相悖无妨,课不成功亦无妨,思维只有碰撞才能产生火花,事物只有处于矛盾中才能发展变化。探讨更好的教法学法,成功固然可喜,失误同样富有价值。
除此之外,陈教授还特别指出,缺乏课前沟通协商是传统听评课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的确如此,接到通知去听课,授课内容课堂上才知晓,40分钟听下来立马评课,听什么?评什么?听的评的恐怕都只是一个大概的印象。每次听评课都是这样的程序,听课目的不明确,评课重点不集中,大家的对话失去共同的基础,研修效果大打折扣。为了改变现状,陈教授特别指出,课前要确定议课主题,确定议课团队人选,分解议课主题观察与研究的方向,还要根据各自方向挖掘经验,收集信息。换言之,要让散漫的听评课变成有主题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主题”是我在陈教授讲座中听到最多的词。这个词让我意识到,教学教研,是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每做一个活动都力求探讨或解决一个问题,只有这样逐步推进,一点一滴的积累,才能通达千里。陈教授说,观课议课提倡以发展性取向“献课”。我想,着眼于发展,就要有一个方向的指引,“主题”就是我们前行的方向。什么是主题?陈教授指明了两处来源:一是问题,教学当中遇到的问题。二是教师在教学中有超越有创新的地方。即这堂课,我们尝试用某种方式解决教学活动中的困惑或问题,大家都来看一看,说一说,这么做可以吗?或者这堂课,大家来看一看,我的创新之处是否有价值?确定好主题,再围绕主题,思考讨论,反复尝试,有的放矢地解决教学问题,当然事半功倍。
学习之后,很想要把这样的理念带到工作中。刚好,有一个青年教师同课异构的活动,有幸作为评委之一参与。这堂课来自七年级下册综合性活动“我的语文生活”。因通知仓促,没有时间组建议课团队,便自行阅读教材教参,在网上查找相关课例资料,最终给自己确立了观课议课的主题——如何合理设置任务情境,并据此细分观察方向: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任务情境设置,学生参与的热情度和表现力的区别。为此,我制作了简易的表格,想要尝试一下该种方式的观课议课。
活动结束,回顾这两堂课。老师功底都不错,信息技术运用纯熟,也依次完成了教材规定内容,作为活动课课型,有学生的成果展示,有教师的要点归纳,但在新的观课议课理念下,通过实时记录,我能很明显地感觉到课堂学生表现力的高下除了班级的差异外,还深受教师创设情境的影响,动画指引、生活实景、虚拟故事、时事背景……各种情境细细比对,让人觉得这里很有研讨的价值。
走在求知的路上,也许所思所行还很不成熟,但我愿意勤勉奋进,实干笃行,永远做一个朴实沉毅的教育追梦人。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篇17
听了谌主任相关观课议课的讲座后,感觉得益许多。下边联合我们平常观课议课的一些做法,聊聊我的几点领会。
一、互动是观课议课的一种较好方式。
观课议课是一种互动。就相互互动而言,它需要参加者有交流与合作的意向;需要互动两方各自向对方敞开,相互采取;需要相互间的踊跃互动与交流。就两方各自而言,议课要致力从“他人发问”引向“自我发问”,在互动中追求自我改变和自我超越。观课议课的主题既能够根源于实践活动中的疑惑和困难,也能够根源于教课实验和创新;能够根源于个体,也能够根源于集体。问题不一样,分解的察看重点也就必定不一样。
二、把观课议课作为一项教师文化工程来建设。
谌主任的解说使我们理解:要建设一种新的学校和教师文化,我们一定实践观课议课。建设进步、合作、民主、创新的教师文化既是观课议课的目标,又是有效观课议课的基础。所以,没有对理想讲堂教课的神往和追求,全部研究和改良讲堂教课的'活动不单可能成为昙花一现,并且会被教师视为负担和麻烦,进而出现被动、悲观、不合作、或明或暗的反抗等行为。所以,观课议课是要激发我们教师追求
理想讲堂、实现幸福生活的梦想,也是我们教师研究讲堂、改良教课,实现自己讲堂生活质量的提高。
三、以全体学生为中心进行观课与议课
观课议课更多地指向是学生,更多地关注教师是如何以学定教。学生是讲堂上永不改换的主角。所以观课议课时,也应当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感情状态作为焦点,以学的方法议论教的方式,以学的状态议论教的状态,以学的质量议论教的水平,经过学生的学来议论教师的教。以学论教要求把观课中心放在学生上,重心放在学习过程上,倡导和追求有效教课,关注教师的教课机智、讲堂中的各种生成。
四、我们需要转变现有观课和议课过程中的某些观点。
走进讲堂观课,我们第一要明确我们的目标,不是只是为了达成领导规定的听课任务,也不是只为了帮助他人的提高,而是为了自己的进步,即为了自己教课水平的提高,认识自己在教课方法、理解教课理念与其他老师的差异,为了自己的专业成长。也就是说,第一是为了自己的收获,而后才是帮助他人,由于是为了自己更有收获,所以需要自己更为踊跃主动。促使参加者主动思虑同时需要必定的话语构造拘束。就我们看来,“看而不说,道义安在”的话语要求重申了参加者表达建议的责任。 “若是你来教,你会怎么办理”的发问和质询不单拘束了参加者表达建议的立场,并且要求参加者对自己表达的建议一定仔细思虑和衡量。
观课议课让我在教课中学会不停发现新问题、不停进行理论研究和探究,增强实践工作的锻炼,它将推进我们每一位一般老师教育教
学的增加,使我们在新的局势下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篇18
刚刚下过一场秋雨,天气微凉,道路也有点泥泞,但我却很高兴,骑着我的小电驴一路上愉悦地哼着不成调的歌曲,激动地犹如去参加一场盛宴似的,因为今天四间房镇数学组的老师们要在我们六完小进行“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我想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一切正如我所期望的那样,真的收获满满,恰好和现在硕果累累的金秋佳节遥相呼应。下面谈谈我的感受:
潘双双老师和李俊平老师贡献的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线段、射线和线段》这一课,双双老师和我是同头班,听她的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态自然,落落大方,讲课条理清晰,很有亲和力,也很会赞赏学生。同是新老师,我深深意识到了自己和双双老师的差距,我是一个在公开场合容易紧张的人,双双老师的精彩授课也给了我无形的压力,但我坚信,压力一定是我成长路上的动力!
李俊平老师执教多年,经验丰富,讲起课来更是激情满满,整个课堂颇是富有灵气。开篇就以带孩子免费去北京有名的水立方、鸟巢去旅游吸引住了他们,进而引出了课题,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次分明,尤其是李老师在讲线段、射线、直线特点时分别用了“有始有终”“有始无终”“无始无终”三个成语来概括,进而告诉孩子们要像线段一样,做一个有始有终的人,不要像射线或者直线一样,做一个有始无终或者是无始无终的人,李老师将语文渗透在数学中,还引申出做人的道理,真的是恰到好处。
议课由中心校邵老师主持,并分成了五组进行研讨,整个过程大家都积极参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每位老师的真诚与坦诚,气氛非常的和谐,在这样的团队里,我们的教研路前途一定是一片光明!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虽然我刚刚入职,没有太多的经验,但我相信,只要我肯学,肯吃苦,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向前走,我也会像那些优秀的教师一样站稳讲台,展示风采!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篇19
1月5日在李家庄中学,我们观看了陈大伟教授的《有效观课议课》录像这段时间有初步学习了这本书。观课议课的目的在于促进一线教师的发展和成长,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该书以对众多案例的运用为载体,以分析、讨论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研讨教师教学的目标性和有效性为主要形式。从这些典型的案例分析和反思中我也看到了自身的日常教学中存在着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方式所存在着的问题。在很多时候,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常反思自己的教学,但与书中的教师们比起来却如蜻蜓点水般肤浅,反思仅停留于一些表面的现象中,并没有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思想,和学生长远的发展以及教师的思想,教学细节等进行更深入更本质的思考和研究。
在书中陈教授提出了“观课议课”这个有别于传统的“听课、评课”的方式。他指出观课要对教师“教”的行为进行观察。什么是教师的教?教师的`“教”主要是“教师引起、维持以及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那么,观课首先是观察课堂行为和课堂现象,它解决课堂教学现象的认识问题。而议课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以及寄托的教育理想进行诠释、理解、讨论和对话。通过讨论对话,可以深刻揭示其中的内在关联,挖掘出行为背后的立场、观点和价值追求。
从关注当下的学校生活,课堂生活质量的角度看,学生在学校,不仅学习着,也在生活着。学生在课堂上,首要的是在生活,然后才是学习。对于课堂教学,强调要关注现实生活质量,意味着教育必须立足于现在;而强调要关注持续学习的要求,则意味着教育必须面向未来。
学生的现实幸福和未来发展是教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坚持以学习为本,以学论教。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状态作为观课议课的焦点,以学的方式讨论教的方式,以学的状态讨论教的状态,以学的质量讨论教的水平和质量,切实提高教师的教的水平。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篇20
怎样更有效地观课,就是让自己累起来。怎样议课,就是发现联系,发现教学变化的可能性。《有效观课议课》全书分五个专题,专题一理解观课议课,专题二准备观课议课,专题三有效观课,专题四有效议课,专题五观课议课与教师专业成长。本书先举例子讲什么是观课议课,再讲如何有效的观课议课,最后讲观课议课的意义,全书逻辑井然,非常有条理,也非常有操作性,对刚踏入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非常有帮助。
"观课议课"能够改进课堂教学,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比听课评课有一定的优势,可是"观课议课"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观课人,除需要时间和精力外,还需要所有的观课者共同研究、探讨。因此,我们在观课和议课时要积极主动地思考。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由学生的活动中分析与教师教学方面的联系情况;思考如果自己是任课教师,由学生的活动,自己如何的'处理教学;观察授课教师的教学情况,思考其行为与教学理念的联系程度;观察教学中学生掌握情况,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观察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的联系,思考怎样通过优化过程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等。通过学习《有效观课议课》我深深体会到观课议课比听课评课加入了更多的人文观点,能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给教师带来了更多的尊重,营造了教师之间平等对话的氛围。
"教师成长=经验+反思",经验是建立联系,建立联系的目的是为了从经验中学习,要想积累经验关键要主动,主动就是建立教学活动与教学结果前后的联系,这是教师成长的一个秘密。反思是比较和批判,经验很重要,并不一定正确,反思的目的就是批判和改造已有的经验,从中获得相对正确并且有用的经验。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担负着太多的责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师这个岗位的时间还很长,让我们在创造中为生命历程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篇21
本周开始,进修学校组织我们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第四期培训班一行五十人前往县小、民小进行为期一周的观课议课活动,直到今天下午圆满结束。本周我们听了十八位优秀老师的课后, 觉得每一堂课都具有学习意义,每一个教师的精心展示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而且对于正在语文教学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无疑也是醍醐灌顶,收获颇多。这一节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深了解,每一节课都让我有所收获。,下面就谈谈我观课议课后的一些体会吧:
第一、熟悉教材是最根本的。
听了这些老师的课后,我认为他们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都能抓住题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 例如:阿玲老师的《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的教学中,阿玲老师紧紧抓住启示这个题眼,让学生读课文从重点句“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入手,让生读课文,找一找启示是什么?接着让学生知道钓鱼这件事的“是”是什么?“非”是什么?然后重点品读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发生的事的段落,从作者的心理活动,钓到肥美的'大鲈鱼不愿放鱼的原因等几方面一步一步的深入文本,让学生明白题眼“启示”是在道德面前要有勇气和力量战胜生活中一些名利和金钱以及地位的诱惑。
第二、教学行为的转变。
在此次的观课中我发现好多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学习。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这个主体的引导者。这几位老师都充分的做到了这点。例如方应萍老师的《新型玻璃》的拓展延伸的小练笔,孙灵梅老师的拼音的教学,万静萍老师的口语交际课《说秋天》的课堂上都体现了新课程的一个理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今后我会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将自己的爱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第三、注重引导学生朗读。
大部分老师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但决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并且对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 杨成金老师的《听听,秋的声音》和杜新平老师的《只有一个地球》,杨成金老师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大声自由地读并找出课文中描写秋的声音的诗句,再读课文,让学生品读诗歌的美走进秋天的田野这个辽阔的音乐厅,边读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学习中还穿插着齐读、分组读、示范读,进而激发同学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的领会文章所表达主旨,层次非常清晰。
第四、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
很多老师会在课堂上穿插着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收获这些学习的方法,当他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才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解决。例如周文剑老师就要求学生在正文学习前为每段标上序号,便于在学习课文时迅速找到所讲的内容,教学中他还一直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做好批注,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中精力的好习惯。有的老师还要求在读文章时对有生或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这样就能“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及时的纠正文的发音,表述的准确,读书和书写的姿势,潜移默化的教导学生使学生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现在仅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教师要有不断流淌的源头活水,这源头活水来自哪里,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电。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就要不断地阅读,要博览全书,要坚持阅读名著、阅读经典,让这些名著、经典来启迪我们的思想,陶冶我们的情操,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不能急功近利,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要树立新的评价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直是知识的权威,学生是被动地学习,学生是知识的容器,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教师在讲台上讲的滔滔不绝,而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现在,需要我们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我们要蹲下身子看学生,要平等地跟学生交流,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此次活动,我知道了语文教学应是动情地去读去感受。培养学生去有意识的修辞炼句,善于发现、善于反省和领悟情感。这些能力的习得需要语文老师去教,去想方设法的教。
总之,这次观课议课的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从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方面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篇22
这次我校开展的同课异构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所以分别只听了一位老师的公开课。虽然少了比较,两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虽然是同一节内容,同一个教学案,但是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首先是导入部分,李老师是借班上课,她创设带学生免费旅游的场景。让学生参观鸟巢,水立方。通过学生的观察知道鸟巢是由一条条线构成的。这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将从而导入本章节内容,与线有关的.知识。
其次在课堂上,两位老师都选择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老师们根据教材内容适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此情境中动脑,主要通过学生观察,小组讨论,然后自己得出结论,并且在一个重点内容的讲解上,处理得也是非常到位。在学生都讲解完成后,再重新归纳总结,找出学生的问题所在,并加以补充。特别是李老师,她用三个成语,不但总结了线段,直线,射线的特点,还给学生渗透了做人的道理。
再次,我觉得两位老师的教态都非常自然,在语言的组织上,对学生的鼓励和评价上都恰如其分,有效的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每堂课都有学生参与,老师归纳总结。
最后,各个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又都融入了大量的练习,并且这些练习设计很有层次感,由简到难,由点到面。直接在课堂上就对学生所学知识加以巩固。
此次听课,让我学到了其他老师的长处,看到自己各方面的不足,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应该多向其他各位老师学习,每次上课,都要通读教材,做到课前准备充分,课堂灵活有度,课后总结归纳。只有这样,自己才能逐渐成长起来。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篇23
刚刚下过一场秋雨,天气微凉,道路也有点泥泞,但我却很快乐,骑着我的小电驴一路上愉悦地哼着不成调的歌曲,冲动地犹如去参加一场盛宴似的,因为今天四间房镇数学组的老师们要在我们六完小进行“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我想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一切正如我所期望的那样,真的收获满满,恰好和现在硕果累累的金秋佳节遥相照应。下面谈谈我的感受:
潘双双老师和李俊平老师奉献的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线段、射线和线段》这一课,双双老师和我是同头班,听她的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态自然,落落大方,讲课条理清晰,很有亲和力,也很会赞赏学生。同是新老师,我深深意识到了自己和双双老师的差距,我是一个在公开场合容易紧张的人,双双老师的精彩授课也给了我无形的压力,但我坚信,压力一定是我成长路上的'动力!
李俊平老师执教多年,经验丰富,讲起课来更是激情满满,整个课堂颇是富有灵气。开篇就以带孩子免费去北京有名的水立方、鸟巢去旅游吸引住了他们,进而引出了课题,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次清楚,尤其是李老师在讲线段、射线、直线特点时分别用了“有始有终〞“有始无终〞“无始无终〞三个成语来概括,进而告诉孩子们要像线段一样,做一个有始有终的人,不要像射线或者直线一样,做一个有始无终或者是无始无终的人,李老师将语文渗透在数学中,还引申出做人的道理,真的是恰到好处。
议课由中心校邵老师主持,并分成了五组进行研讨,整个过程大家都积极参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每位老师的真诚与坦诚,气氛非常的和谐,在这样的团队里,我们的教研路前途一定是一片光明!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虽然我刚刚入职,没有太多的经验,但我相信,只要我肯学,肯吃苦,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向前走,我也会像那些优秀的教师一样站稳讲台,展示风采!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篇24
今天,全市数学教师汇聚一堂,一起享受了一次精神大餐——“独学”环节研讨课。
从今天的两节课,我们不难发现以下亮点:
一、 注意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和谐的教学氛围,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效率,构建知识结构的重要条件。尹老师课前和学生一起玩做相反的游戏,师生脸上挂着开心的笑容,真正做到学生沟通,拉近师生距离,做好“高效课堂”的前奏。
二、 选择恰当的阅读时机
教材既是教本,更是学本,自主学习首先应从“我能读”教材做起。尹教师从生活中的图形去掉花外衣引出数学中的三角形,让学生动手画和用自己的话说“你认为什么是三角形?”学生看着自己画的三角形试着总结,“我们概括的和书上的一样吗?”让学生在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或说的不完全正确的时候,老师让学生第一次读书。李老师让学生独立解放程,并找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同学进行板演,学生的书写格式肯定是有对有错,是在学生想做却做不出或者不能判断做的是否完全正确的时候,李老师抓住这个阅读时机让学生二读课本,会解方程——这就是学生真正需要“读”。
三、 精心设计练习,体会学习快乐
练习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两位教师精心设计的练习题由浅入深,形式多样,让每个学生练习的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感悟数学的魅力,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习惯等在编织精巧的练习过程中得到培养,让学生能够自主—快乐地学习数学。
听完这两节课,使我想到这样一句话:你讲给我听,我是要忘记的,你做给我,我说不定记住了,你若让我参与,我肯定能够学会。让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中自主起来,灵动起来吧!
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篇25
本周开始,进修学校组织我们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第四期培训班一行五十人前往县小、民小进行为期一周的观课议课活动,直到今天下午圆满结束。本周我们听了十八位优秀老师的课后,觉得每一堂课都具有学习意义,每一个教师的精心展示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而且对于正在语文教学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无疑也是醍醐灌顶,收获颇多。这一节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深了解,每一节课都让我有所收获.,下面就谈谈我观课议课后的一些体会吧:
第一、熟悉教材是最根本的。
听了这些老师的课后,我认为他们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都能抓住题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例如:阿玲老师的《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的教学中,阿玲老师紧紧抓住启示这个题眼,让学生读课文从重点句“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入手,个人简历让生读课文,找一找启示是什么?接着让学生知道钓鱼这件事的“是”是什么?“非”是什么?然后重点品读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发生的事的段落,从作者的心理活动,钓到肥美的大鲈鱼不愿放鱼的原因等几方面一步一步的深入文本,让学生明白题眼“启示”是在道德面前要有勇气和力量战胜生活中一些名利和金钱以及地位的诱惑。
第二、教学行为的转变。
在此次的观课中我发现好多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学习。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这个主体的引导者。这几位老师都充分的'做到了这点。例如方应萍老师的《新型玻璃》的拓展延伸的小练笔,孙灵梅老师的拼音的教学,万静萍老师的口语交际课《说秋天》的课堂上都体现了新课程的一个理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今后我会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将自己的爱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第三、注重引导学生朗读。
大部分老师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但决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心得体会并且对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杨成金老师的《听听,秋的声音》和杜新平老师的《只有一个地球》,杨成金老师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大声自由地读并找出课文中描写秋的声音的诗句,再读课文,让学生品读诗歌的美走进秋天的田野这个辽阔的音乐厅,边读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学习中还穿插着齐读、分组读、示范读,进而激发同学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的领会文章所表达主旨,层次非常清晰。
第四、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
很多老师会在课堂上穿插着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收获这些学习的方法,当他以后遇发音,表述的准确,读书和书写的姿势,潜移默化的教导学生使学生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现在仅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教师要有不断流淌的源头活水,范文写作这源头活水来自哪里,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电。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就要不断地阅读,要博览全书,要坚持阅读名著、阅读经典,让这些名著、经典来启迪我们的思想,陶冶我们的情操,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不能急功近利,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要树立新的评价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直是知识的权威,学生是被动地学习,学生是知识的容器,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教师在讲台上讲的滔滔不绝,而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现在,需要我们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我们要蹲下身子看学生,要平等地跟学生交流,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此次活动,我知道了语文教学应是动情地去读去感受。培养学生去有意识的修辞炼句,善于发现、善于反省和领悟情感。这些能力的习得需要语文老师去教,去想方设法的教。
总之,这次观课议课的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从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方面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