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西西文学整理的音乐教师听课心得体会(精选20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音乐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1
20xx年10月19日,金秋十月,学校领导带着我们音体美组和信息技术组去了天长市的炳辉中学交流,我听了节唐丽媛老师的音乐歌唱教学课,受益匪浅,感触颇多。
唐老师设计精巧,语言精练。无论是在知识结构,授课方式上都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新型音乐教育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为学生提供了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广阔空间。切实做到了“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学习美、创造美”。唐老师的《桑塔露琪亚》这节课给我的整体感觉是:课上的自然,流畅,巧妙。课中闪现了很多的优点:导入巧妙,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教学材料运用得当,教态自然、老师的语言生动活泼,语态亲切,教学基本功好,活动组织得当有效等等。唐老师非常注重学生学习音乐的审美培养,在欣赏每首歌曲和学唱每首歌曲时老师引导学生充分挖掘音乐的美,用不同的问题引导,渗透。
这堂课使我感触颇多的是:一堂好课教师的肢体语言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肢体语言要做到美、有号召力、能够起到带动学生的作用,能够起到示范的作用。唐老师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唐老师的'基本功扎实。在她的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
总之,这节课都有很多的闪光点供我学习、借鉴。所以我会吸取其中的精华,并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逐步提高和完善自己的音乐教学。
音乐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2
在老师的讲解和引导下,我通过对《音乐鉴赏》这门课程的学习,让我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和新的体会,改变了我对音乐的欣赏角度和对音乐的审美观。其实,正如老师所讲的那样,音乐无时无刻都在们身边,伴随着我们成长。今天我就来谈谈音乐与我的关系及我对音乐的感悟和认识。
我认为在所有的艺术里,音乐是最有感觉的,而感觉又是一个无形的东西,它是最容易融入进你的灵魂深处。音乐是充满着灵性的,和其他艺术的表现形式都不一样,而且它和任何艺术之间都有着“通感”。这就是音乐的艺术魅力所在,音乐是具有灵性的。一个真正懂音乐的人,他对于音乐的欣赏不会停留在音乐表面,而是融入到音乐中去体验音乐的美,体验音乐带来的美感。通过音乐来提升我们的审美判断力,培养出优雅的品性和高尚的气质。
我想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带给我们的有时候不仅仅是美感,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对于我而言,虽然平时很喜欢听音乐,主要是听一些流行音乐,对于所听的这些流行音乐也仅仅只是用来愉悦,用来放松一下心情,因而只停留在喜欢听的层次面上,而没有正真去融入到音乐中去欣赏它。因此对音乐并不了解,没有体验到音乐给我带来的美感和价值。而是通过老师对音乐鉴赏课的讲解和引导,让我对音乐的欣赏有了新的想法和认识。我渐渐地就被它吸引了,它让我再次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看了许多音乐鉴赏的视频,每次看完视频,老师都会给我们分析一下该如何去欣赏音乐和感受音乐给我们带来的体验。老师不但教给我们一些基础知识以便我们更好的学习,还让我们认真的看音乐视频的讲解,通过这些视频中一些很出名的音乐大师的讲解,给我们介绍了好多经典的乐曲和一些非常有特色的民族乐器及不同地域的民族音乐文化。这不但使我们了解一些民族音乐,也使我们受益颇多。甚至到现在还有一些优美的民族音乐一直萦绕在我耳边呢!就这样,渐渐地我对鉴赏音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懂得了鉴赏音乐的方式方法,并且在通过课堂上看视频以及老师的讲解。通过一个学期对《音乐鉴赏》课程的学习,我渐渐的对音乐文化知识有了很多的了解,让我了解到了更多种形式的音乐。同时,让我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所在,改变了我对音乐的看法和欣赏角度,提升了我对音乐的审美观,也让我的艺术修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音乐鉴赏课上通过看音乐鉴赏视频以及老师的讲解分析,让我对我们国民族音乐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前我总觉得民族音乐不好听,总喜欢听一些流行音乐,很少去了解我们国家的民族音乐。因此对于许多具有民族色彩的音乐总是听不懂。和大多数年青人一样,我们总喜欢听一些流行音乐,不懂得去欣赏一些具有特色的民族音乐,而对民族音乐知识的了解实在是太少,甚至说不出几种民族乐器的名称、叫不出几位中华民族音乐家的姓名。而通过老师的讲解看音乐鉴赏视频及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的优美、动人,及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我被民族音乐深深地吸引了!这也让我深刻的认识到学习民族音乐文化对提升我们音乐素养及审美观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增强我们对民族音乐的鉴赏水平,可以更高层次提高我们的对音乐的欣赏水平及培养我们优雅的人格品性和气质。通过这学期的学习也让我了解了一些不同地域具有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如我国民歌浩若烟海,有内蒙民歌的豪放、辽阔,江南民歌的婉转、秀丽,陕北民歌的高亢、奔放,云南民歌的明丽、清新,新疆民歌的活泼、欢快,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我开始觉得我可以从中得到丰富的体验,甚至体味到各民族的风俗民情和鲜明的地域色彩。另一方面,民族音乐也因地区的差异而有不同的风格特色,这也是不同地域的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所在,正是因为这样,音乐的元素才会丰富起来,否则再有内涵的歌曲总有一天也会听“腻”的,歌曲的境界我认为还是音乐元素的多元化,这也正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原因。
其实,音乐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没有走进音乐,没有融入到音乐中去,没有从欣赏的角度去感受音乐的美妙,从而感受不到音乐的存在。然而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活中总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音乐节奏,如同生命里的行进步伐一般。伴随着自己喜爱的音乐,寻找那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音乐是一种消遣娱乐的表现形式。音乐作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缓解工作中的压力,减轻了精神上的负担。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乐存所在的意义,在情绪低落时适合听激情澎湃的音乐如交响曲与进行曲,在心情烦躁和学习疲劳的时候听一些轻音乐不但能放松心情还能让我们平静下来,认真的思索。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音乐,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感情重要的存储和表达方式,也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这也是音乐能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原因,它为我们的人生生活添加了丰富的色彩。
谈到我们国家的.古典音乐,我们可以体味到中国古典音乐的美。笛声的清脆,箫声的深沉,琵琶的铮铮之音,这些我们都从中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古典音乐的魅力所在。我还记得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讲了中国传统的古典音乐——《梁祝》。这是一首值得让人细细品味的优秀名曲。它源自于一个古老而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因无法与封建礼教的婚姻约束作抗争,最终化为两只蝴蝶的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整首曲子富有丰富的创作灵感,时而欢快,时而悲愤,时而舒缓,时而激昂。从旋律风格的变化中可以领悟到,剧情也是一起一伏地在变化。悠扬的笛声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对青年男女在花间嬉戏的场景;悲凉的曲声中,我们也能感受到祝英台因梁山伯的离去而万分悲伤。曲子的最后一段也表现出一丝欣喜的韵味,那是两人双双化蝶后所表现出来的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渴望。除了《梁祝》以外,我们也通过看视频欣赏了其他的古典音乐,如铿锵有力、催人奋进的《十面埋伏》等。
对于这门《音乐鉴赏》课程的学习之后,给我的体会就是它改变了我对音乐的看法和欣赏角度,让我对音乐的欣赏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我认为欣赏音乐最重要的是要走进音乐,融入音乐的灵魂中去感受音乐,去感受音乐所要传达的思想。而对于音乐高层次的审美追求可以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情操受到陶冶,生活也将变得更加丰富而充实。
我认为音乐它不仅是一个有灵魂的东西,它还蕴含了丰富的思想,音乐更是对生活的真实反映。以前的我对音乐不理解,只知道听一些流行音乐,而忽略了听一些我们国家比较经典的民族音乐,总是觉得民族音乐不好听,没有更好的去了解和欣赏我们国家的音乐文化。而现在在老师的引导下,我开始学会从欣赏音乐的角度去融入音乐,去感受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如果只是单纯的听音乐,而听音乐的目的只是为了愉悦心情,而不懂得去欣赏音乐,这样的话你永远也不能走进音乐,永远也不能体会到音乐给我们带来的美妙。
当我们真正的懂得了该如何去欣赏音乐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只有真的理解了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才能真正的从心里感受它所带给你的美感。总的来讲,我对音乐的感受就是音乐不仅给了我们另一个世界,还给了我们一个想要多大就有多大的世界,在那里,我们可以搁下所有的忧愁和烦恼,快乐成长。音乐是充满着灵性的,和其他艺术的表现形式都不一样,而且它和任何艺术之间都有着“通感”。同时,音乐带给我们的有时候不仅仅是美感,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
《音乐鉴赏》这门课就这样结束了,真的有些不舍,因为这门课让我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所在,改变了我对音乐的看法和欣赏角度,提升了我对音乐的审美观,也让我的艺术修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非常感谢老师的讲解,让我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其实,音乐一直都在我们身边,需要我们去感受和体会。
音乐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3
20xx年10月19日,金秋十月,学校领导带着我们音体美组和信息技术组去了天长市的炳辉中学交流,我听了节唐丽媛老师的音乐歌唱教学课,受益匪浅,感触颇多。
唐老师设计精巧,语言精练。无论是在知识结构,授课方式上都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新型音乐教育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为学生提供了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广阔空间。切实做到了“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学习美、创造美”。唐老师的《桑塔露琪亚》这节课给我的整体感觉是:课上的自然,流畅,巧妙。课中闪现了很多的优点:导入巧妙,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教学材料运用得当,教态自然、老师的语言生动活泼,语态亲切,教学基本功好,活动组织得当有效等等。唐老师非常注重学生学习音乐的审美培养,在欣赏每首歌曲和学唱每首歌曲时老师引导学生充分挖掘音乐的美,用不同的问题引导,渗透。
这堂课使我感触颇多的是:一堂好课教师的肢体语言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肢体语言要做到美、有号召力、能够起到带动学生的'作用,能够起到示范的作用。唐老师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唐老师的基本功扎实。在她的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
总之,这节课都有很多的闪光点供我学习、借鉴。所以我会吸取其中的精华,并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逐步提高和完善自己的音乐教学。
音乐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4
一、基本情况
我担任高一年级6个班的音乐教学工作。这些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音乐鉴赏模块的学习,对音乐已经具有一定的自我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在这个阶段,他们具有强烈的音乐表现欲望。但这些学生的歌唱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在唱歌的姿势、习惯、表情等方面较好,但在读谱知识的运用较弱,咬字、吐字不够清晰,特别是男生好胜心强,歌唱时常常出现喊歌的现象,导致缺少对声音美感的正确认识,缺乏气息的支撑。
针对这些情况,为了让学生最直接,最简便地进入音乐世界,感悟音乐的形式美,体验人声的无穷魅力,现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二、教学目标
1、突出学科特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陶冶情操,使学生的审美水平,使修养潜移默化地得到提高。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发展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素养,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3、了解我国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组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4、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歌曲的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
5、通过歌唱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歌唱方法和浅点的音乐基础知识,使学生具有识读简单乐谱的能力。
6、通过合唱教学,让学生享受和声之美,培养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要求
1、在动口、动手、动脑的音乐学习活动中促使学生音乐思维的发展。
2、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培养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正确的学习音乐的态度。
3、创设情景,提供诱因,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动机。
4、既重视学习的结果,更重视学习的过程,使知识和能力同步发展。
5、在教学中赋予教学内容情感色彩,以达到教情合一。
6、以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增强学习活动的探索性,强调学生学习交流。
四、教学措施
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积极做好特长生的辅导工作。
2、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3、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的重难点,深入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4、突出学科特点,努力把良好的道德思想渗透到音乐教学中。
5、创设多种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实践活动中。
6、加强学科间的合作与交流,做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与提高。
音乐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5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虽然音乐课并不涉及到升学考试,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因此,音乐教师也应该学会反思、善于反思。那么,音乐教学反思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又在那些方面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呢?
下面就谈一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改变教学思想理念
在音乐课程改革的意义及其背景中指出:"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修学科,多年来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音乐课程是整个基础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离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难以跟上二十一世纪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步伐。因此,在音乐教育面临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的今天,如何加强音乐教育自身的建设,完善音乐教学体系,推进美育的发展,已成为摆在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这段话确实道出了长期以来音乐教学所面临的问题。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我们必须切实转变观念,树立全新的教学观点。
二、正确理解课堂纪律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都非常注重课堂纪律,忽视学生的积极参与,始终不忘把学生的安分守纪放在第一位,学生稍有"活动",教师便严加管制。这样的课压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难以对音乐进行有效的感知,难以在音乐学习中营造一个和谐的内心世界。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信心的形成。这显然不符合课改精神,我们必须正确理解课堂纪律,解放学生,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让学生处于一个平等、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三、淡化技能训练、
旧的课程标准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教唱一首歌曲首先从歌谱入手,给同学们分析节拍、节奏、视唱、旋律,本来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采用这种单纯、强迫性知识技能的传授方法,使学生边学边厌,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使学生对音乐课形成厌恶情绪。为此,本学期我抱着尝试的心态对教学内容的重点进行调整。把重点放在音乐的感受上,让学生变成演员,给他们表达情感的机会。实验的结果非常成功。通过实践使我从中感悟到,以前总抱怨学生不重视音乐课,却没有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去考虑存在的问题,忽视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偏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新课程目标强调学习者的情感态度,让学习者变被动为主动接受知识。
四、注重个性发展
众所周知,由于先天遗传与后天教育环境的差异,学生的音乐兴趣、潜能也有很大的差异。因而,不同的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上是不一样的,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与表现也不一样。作为音乐教师,我们不能以同一标准去对待学生,因此,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潜能的差异,要以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基础,把全体学生的参与和发展不同的个性因材施教结合起来,让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参与音乐活动,表达个人情感,充分肯定每一位同学,让他们享受音乐的乐趣。五、明确了情感的激发.体验是音乐教学成功的催化剂。
在音乐教学中,牢牢把握情感这条主线,通过音乐情绪.情感的这种特质,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情感强度,使人的情绪情感与音乐的情绪情感和谐的`沟通与交流,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要注意的是音乐情绪与情感体验不能仅停留在外化的层面上,更需要内心深处的体验,寻求那种动人心魄使人忘我的境界。所以在教学方式上应运用美术.音乐.舞蹈等综合手段创设特定的音乐情境,唤起学生的审美注意,并且多让音乐本身面对学生,用音乐来呼唤学生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投入,以自己对音乐.对学生的真情感染学生,以自己娴熟的技巧和对作品的激情演绎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五、课堂教学“活”的把握
要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课,就必须想办法让一首歌曲教学变得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节奏紧凑.容量充实,做到歌活、情活、动作活、心活,让学生有唱.有跳.有听.有看.有创作,有感情的宣泄。课堂教学才真正焕发活力。但同时要注意活而不乱,收放自如。根椐教学内容的设计动静结合,有张有弛,层次分明。蹦蹦跳跳这种活动要但不能太多,师生间的问答.交流互动是中层次的活,它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保持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最好的活是教师的语言.情境的创设.情感体验引发学生心潮起伏,浮想联翩的心动,它是创造力最好的源泉和动力。各种层次的活动在课堂上结合起来,运用得当,教学就会如鱼得水,收放自如。
六、创作教学为学生音乐表现服务
创作教学包括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作,音乐创作,但这些方式不应硬搬到每节课中去,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然后根据每节课实际.,学生的能力水平以及学生课堂上的反应来设计创作活动,例如:《明日》这节课中设计即兴创编旋律短句这种方式,是预设到学生情感表达的即兴性,当他们的情感体验达到一定深度,就有一种情到深处自成曲的氛围,这时让他们凭着对音乐诗歌的理解,即兴编唱旋律,难度大大降低,不但让他们感受到创作活动的轻松愉快,体验到创作成功的喜悦和满足,还可以引导他们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创作中去,把培养创造力真正落到实处。
课堂教学蕴含者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展,才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要获得进步,总要经历一定的磨练,新课程实践为这种磨练提供舞台,新课程视教师的实践为资源。新课程课堂教学实践的磨练,促成我观念上的更新,改变了我认识自己,看待学生和看待教学活动的思维方式。形成了新的教师观、学生观、教育活动观。更促成了我教学行为的更新,从教学的设计阶段,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阶段和教学方式与重建阶段,力求超越每一节的限制,从学科的本质.整体,促进学生发展方向的潜在价值有一个较明确的认识。
在音乐课程改革大形式下,对于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必须全身心投入到音乐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开拓思想,大胆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不断探索如何营造欢乐、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来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音乐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6
这大周听了两节音乐课,感受颇深,从不曾听说,原来小学生的音乐课可以这么的神奇。音乐老师是这么的美丽。之前我总觉得音乐课应该就是教谱教歌,然后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去听课的路上,我还好奇着,他们会怎么来指导学生唱歌呢,可事实让我大吃一惊。
音乐课也有热声运动,比如深呼吸,接下来就是开阔视眼的导入,在学习一首歌之前,先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这首歌的文学常识,以及与这首歌同一派别的其它歌曲,小学高年级的导入还可以放开到学生熟悉的流行歌曲,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避免了因为对民族音乐的陌生而没有热情的情况……带着问题欣赏,跟着音乐打节拍是音乐课的又一学习方式,不但能帮助学生快速的记忆,还能增强乐感,跟上节拍。而一年级就更加了,不但要节拍,还要形象的动作,其实目的一样,帮助记忆,而且对一年级的.小朋友,这样大大地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主地参与动作的创作,注重发掘学生对生活常识的观察积累,如“洗手绢”的动作,还有就是用“走”和“跑跑”来表示节拍中的一拍和半拍,走慢跑快,不但有利理解,且贴近生活,孩子们容易接受,乐意接受!
音乐课整个就像一段音乐,充满节奏,从学唱、范唱、伴奏哼唱到唱谱、填歌词,再发现问题、随即解决问题,最后美化中心句……王老师的课中还有两个中间的放松环节“洽洽乐”和“我们爱劳动”在互动时也是在回顾旧知,整堂课都在音乐的气氛中学习音乐,学生怎么可能不进入音乐呢!
听了两个不同风格的音乐老师的课后,我觉得我好不乐于现状,平时我们在上课时,总是说这个课比较难上,这个课没有什么好上的,是的,教材总有些地方不尽如人意,但毕竟是多年研究的结果,所以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教材的内容,而在于我们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安排,以前常听指导老师说,我们要把一本书的内容上厚,要把里面的知识点上薄。老师的肚子里是满满的知识,只有巧妙地释放,学生才会有不断增加的智慧,不然,也是徒劳。我一直想着,是否我们美术课也可以改变一下上课的形式呢,虽然一时间学生可能无法适应,但我想,好的东西总是会被接受的,就要看我们的改变到底是不是好东西,其实,从来这里的第一天上课,我就在想这个问题,可一直没有找到这样东西,每一次上课,总是费尽心思地想把课上得更活,很想让学生们跟着我走,感受我想表达的一切,有时候我真想让他们火一火,可还是多次是被他们的文静,天真给打败。一个课一个方式,一个班一个形式,可哪一种是他们最喜欢的……还是我根本还没有用上最好的,所以,总是没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也许事情真的没有那么简单,但我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让我们做个有心人,去大胆地尝试解决任何一件事吧。
音乐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7
音乐教学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用学生身心健康,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和研究,结合在我们学校一个学期来的实际教学的教学经验。现将音乐教学心得总结如下。
一、把音乐教学摆正位置
以前音乐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没有面向全体学生,没有以学生为本。那么音乐教学究竟如何体现以学生为本呢?新课标着重强调应在音乐教学中贯穿素质教育的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并着眼于整体学生素质的提高;应体现时代要求,着眼于使孩子从小喜爱艺术,重视音乐,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全方面得到发展。
二、贯彻因材施教
由于各学段的艺术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各种艺术能力更是因人而异。在教学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考滤到各级各类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既要满足艺术基础较好的'学生的学习要求,又要兼顾基础较差的学生能逐步跟上,缩小差距,甚至艺术能力有某些缺陷的学生,更要给予帮助和指导,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地、自信地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尽量使全体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音乐教学
校外艺术资源具有极广泛的空间和巨大的影响力,应指引学生常关注些公共媒体等积极向上的音乐艺术节目,甚至可以带领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艺术类活动。以扩大音乐教学的影响面,艺术源于生活,也应让学生从生活是感受到音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
总之,音乐新课标改革提出了更好的教学理念,实施新课标,这要求我们更善于总结,经常回顾,以更好地实施教学任务。我们将会在新课标的指引下,结合实际情况去更好地开展我们的音乐教学工作。
音乐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8
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在泰安四中举行的阅读课听课活动,先是听了专家的阅读示范课,然后听了专家的报告。现将本次学习的心得总结如下:
一、了解和明确新课改的重点和阅读教学的目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英语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代的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因此,新课改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新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我国现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对阅读教学目的的要求主要有:
1.通过课本学习语言知识,了解中西方的语言文化差异,掌握一定的语言技能。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听、说、读、写各方面的技能以及综合运用的能力。
2.获取更多的信息,拓宽视野,逐步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要求学生对英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能听懂有关熟悉的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能就有关的话题交换信息,能参与简单的角色扮演等活动。
3.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阅读任务,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的能力。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二、阅读过程中的能力和技巧
在初中阶段,阅读能力包括:接受能力,解码能力和创造能力。
接受能力:指了解课文提供的事实和创作意图。阅读首先是一个感觉的过程,作者通过语言符号来刺激读者产生感知和理解,读者对语言符号作出区别新的视觉反应,眼睛随着符号移动,同时感知某些符号,产生一个单词辨认过程。
解码能力:指对课文内容,包括句子﹑词语的理解。阅读的关键在于理解,仅能辨认语言符号而不能理解是不够的。
创造能力:运用作者提供的知识和观点去解决问题,或在其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观点,发表新的看法。阅读是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种语言交际的行为,是由阅读者以书面符号线索为基础重新建立意义的推理活动。
如果不具备接受能力和解码能力,学生便无法对文章所提供的知识和观点进行评价和运用,也就谈不上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阅读技巧
近两年来,笔者对阅读课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地探究。其基本思路是:
1、重视每个单元的topic。从话题入手,训练学生的认知图式。一是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调用自己已有的认知图式;二是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扩展自己的认知图式。在此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教师应避免频频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要将重点放在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上来,有意将学生引入课文的话题。
2、每个单元中间的阅读是教学的重点。培养阅读素质应以语言知识为基础,同时,文化背景知识也举足轻重,因为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不是被动获取阅读材料中的信息,而是运用已经具备的背景知识(包括已学过的语言知识和英语国家的文化),根据上下文去预测和理解意思。语篇知识是培养阅读素质的重要手段。精读与泛读应相互结合。另外,完形填空、短文改错、写作等训练是培养阅读素质的必要补充在每个单元的具体操作中,我们可以采用“讨论—限时自读—导读—复读—讨论”的基本模式。
(1)讨论。在对话及单元话题引导的基础上,结合课文标题、图片、配套的阅读训练,书后的完形填空等材料让学生讲行讨论。这主要是为了使学生能及时调用其认知图式,有利于其自上而下,由整体到一般地感知、理解课文。
(2)限时自读。依据大纲规定的阅读速度,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学生完成自读,初步理解全文内容,对疑难问题做好记号。教师则准备一些检测学生整体理解的问题或讨论题。
(3)导读。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着重训练学生的速度、略读等阅读技巧,重视语篇的宏观结构、作者的谋篇方法、体裁与风格、修辞手段、信息的分布规律、主题段落、主题词、语篇标记等等,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和关键,把握全文,理清思路,帮助学生扫清理解障碍,并提高阅读能力。
(4)复读。在这一阶段,教师让学生复读全文,以检查理解程度,提出疑难问题,鼓励查阅词典等工具书,以解决理解的障碍。导读时尚未解决的问题,也可在这一阶段解决。同时,教师也可适当讲解一些语言要点。
(5)讨论。在每一篇课文后,我们应尽可能安排一些开放式的讨论题,以提升主题,并给学生一个真正进行主动交流的机会。学生讨论过后再进行写作,一是让学生觉得这仅仅是重新组织自已已有的而已,觉得有话可写;二是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学习
3、重视课外阅读,大量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巩固语言知识,丰富学生的认知图式。教阅读的最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让学生学会阅读。如果能处理好课外阅读,则可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阅读是一种技能,虽然可以通过培训学习一些技巧,但要真正获得技能,毕竟是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来完成的。
四、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是语言教学的真正目的,因为学习语言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交流。阅读一篇文章不是单纯为解决某个语言或是回答几个问题而进行的,最终目的是为利用所获取的信息知识进行交流,这种交流不是被动地掌握语言形式或语言结构,而是有交际愿望和交际目的的。为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达到交际的目的,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可采用以下方法:
1.视图复述
这是初中英语阅读的基本要求,即让学生结合简笔画或挂图,根据关键词﹑句,用自己的话把文章的主要情节和内容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有时教师也可以也反过来用:让学生根据内容画出简笔画,并把自己的画描述出来。
2.分角色表演
这个可以视阅读内容而定,也就是让学生将文章内容改编成对话形式,加上动作表演出来,让学生有亲临现场的感觉。
3.创新思维
让学生大胆自行发展文章或让学生发散思维与文章有关的问题。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的同时,要提前给学生设计一个经典的话题。
“不怕想不到,就怕做不到”。只要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去想象,他们就能根据所学的知识信息,将自己的观点表述出来。
4.阅读后的书写巩固
心理学家认为书写是大脑神经和手部肌肉相结合的一种运动,可以进一步巩固已获取的语言信息知识,这对学生的记忆训练﹑思维训练都有很大的帮助。老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把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相结合起来,灵活设计笔头练习,可以是对话填空,可以是听写填空,也可以是根据首字母完成单词填空。
总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始终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只扮演一个导演的角色。教师有效地引导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础,学生的理解是保证,学生运用能力是关键,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升华。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真正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音乐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9
非常有幸,能有机会参加这次省音乐教研员培训会。聆听了几位专家的报告。让我感受颇深的便是著名音乐教育家吴斌先生的报告。吴先生一直强调的一堂音乐课就是要让学生“唱会歌、唱好歌、会唱歌”。然而要做到这几点,不仅与教师本身的音乐素养与教学能力是分不开的,而且也是一堂音乐课教学效率的体现。
音乐教育要突出审美教育本质,实现审美育人的目标,音乐教师自身具备美的素养是基本前提。音乐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声情并茂的范唱范奏,有如小河之水、江河浪花的教学语言,棱角分明、高潮迭起的教学活动,无一不是教学艺术的创造。具有精湛、高超教学艺术的音乐课,能成为学生审美和欣赏的对象,引起学生的音乐美感,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操,净化学生的审美趣味,给学生以熏陶感染的教育作用。
吴先生提出“唱会歌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而是在唱歌的过程中做到‘有效’地教学。”何为“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听赏音乐时我们经常会问学生“听了这段音乐后给了你什么感受?”学生总是会在音乐表面回答:节奏很欢快或是节奏很慢等等。这对于孩子们听赏能力的提高帮助是不大的。如果教师能够在学生回答这个问题时能给学生提供一些音乐的专业术语供学生来选择,这样学生们的“自主”学习也将会更有效了。这将会让他们对音色的掌握、旋律的记忆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此时教师也将音乐技能方面的知识有意无形的教给了学生。
要想让学生唱好歌,教师就须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大多数音乐教师可能在指导学生有感情的唱歌时只抓住了歌词所表达的意思,从语文的的角度来感受歌曲的情绪。吴先生就提出了“教师应该给学生表现音乐的技能、表现音乐的手法。”他指出,音乐学科的教学须有音乐学科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歌曲时,应帮助学生抓住歌曲中“表现音乐的个性化特点”来。从音乐学科的角度,通过对歌曲中音的长短或是节奏的变化、旋律的力度等的不同变化来处理歌曲,从而正确的表现歌曲。也就是吴先生指出的“在音乐学习中,将知识和技能融入到歌曲教学中”。
吴先生认为“任何音乐学习的环节,都要包括认知、记忆、听辨、实践”几个环节。其中“听辨”是最有效的音乐记忆方式。“实践”就是让学生能自信、当中有表情的歌唱。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每一堂课不懈的努力;需要教师紧紧围绕音乐学习的重点,抓住学生在课堂上的音乐体验,运用正确、有效的方法完成每一堂课的教学。
最后,吴先生也为我们总结了“怎样备课才能上好课”。一是用尽可能多多的实践庭上你要和学生共同分享的教学内容。二是确定你要通过作品达到的目标(态度与价值观、认知以及认知策略的完善),三是确定作品中最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艺术内同作为教学重点。四是发现这些教学重点中最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五是选择恰当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这些表现手法在艺术中的表现作用(比较、听辨、讨论、探究、分析、综合、搜集)。六是依据不同的学习内同从多学科的角度设计学习的“问题”。七是在做到以上六点后进行教学设计:如何导入激发学生的已有经验、如何巩固已学的知识和技能、新授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步骤、学习的反馈和评价时机等等。八是你是否被你所教的内容感动了。
以上吴先生的观点为我们每个音乐教师指明了不断去为之努力、为之完善的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途径。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善于学习和运用音乐教学中已揭示的教学规律去指导教学实践,还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开展教学艺术的研究,从而达到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提高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音乐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10
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在泰安四中举行的阅读课听课活动,先是听了专家的阅读示范课,然后听了专家的报告。现将本次学习的心得总结如下:
一、了解和明确新课改的重点和阅读教学的目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英语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代的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因此,新课改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新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我国现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对阅读教学目的的要求主要有:
1.通过课本学习语言知识,了解中西方的语言文化差异,掌握一定的语言技能。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听、说、读、写各方面的技能以及综合运用的能力。
2.获取更多的信息,拓宽视野,逐步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要求学生对英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能听懂有关熟悉的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能就有关的话题交换信息,能参与简单的角色扮演等活动。
3.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阅读任务,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的能力。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二、阅读过程中的能力和技巧
在初中阶段,阅读能力包括:接受能力,解码能力和创造能力。
接受能力:指了解课文提供的事实和创作意图。阅读首先是一个感觉的过程,作者通过语言符号来刺激读者产生感知和理解,读者对语言符号作出区别新的视觉反应,眼睛随着符号移动,同时感知某些符号,产生一个单词辨认过程。
解码能力:指对课文内容,包括句子﹑词语的理解。阅读的关键在于理解,仅能辨认语言符号而不能理解是不够的。
创造能力:运用作者提供的知识和观点去解决问题,或在其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观点,发表新的看法。阅读是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种语言交际的行为,是由阅读者以书面符号线索为基础重新建立意义的推理活动。
如果不具备接受能力和解码能力,学生便无法对文章所提供的知识和观点进行评价和运用,也就谈不上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阅读技巧
近两年来,笔者对阅读课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地探究。其基本思路是:
1、重视每个单元的topic。从话题入手,训练学生的认知图式。一是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调用自己已有的认知图式;二是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扩展自己的认知图式。在此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教师应避免频频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要将重点放在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上来,有意将学生引入课文的话题
2、每个单元中间的阅读是教学的重点。培养阅读素质应以语言知识为基础,同时,文化背景知识也举足轻重,因为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不是被动获取阅读材料中的信息,而是运用已经具备的背景知识(包括已学过的语言知识和英语国家的文化),根据上下文去预测和理解意思。语篇知识是培养阅读素质的重要手段。精读与泛读应相互结合。另外,完形填空、短文改错、写作等训练是培养阅读素质的必要补充在每个单元的具体操作中,我们可以采用“讨论—限时自读—导读—复读—讨论”的基本模式
(1)讨论。在对话及单元话题引导的基础上,结合课文标题、图片、配套的阅读训练,书后的完形填空等材料让学生讲行讨论。这主要是为了使学生能及时调用其认知图式,有利于其自上而下,由整体到一般地感知、理解课文
(2)限时自读。依据大纲规定的阅读速度,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学生完成自读,初步理解全文内容,对疑难问题做好记号。教师则准备一些检测学生整体理解的问题或讨论题
(3)导读。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着重训练学生的速度、略读等阅读技巧,重视语篇的宏观结构、作者的谋篇方法、体裁与风格、修辞手段、信息的分布规律、主题段落、主题词、语篇标记等等,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和关键,把握全文,理清思路,帮助学生扫清理解障碍,并提高阅读能力
(4)复读。在这一阶段,教师让学生复读全文,以检查理解程度,提出疑难问题,鼓励查阅词典等工具书,以解决理解的障碍。导读时尚未解决的问题,也可在这一阶段解决。同时,教师也可适当讲解一些语言要点
(5)讨论。在每一篇课文后,我们应尽可能安排一些开放式的讨论题,以提升主题,并给学生一个真正进行主动交流的机会。学生讨论过后再进行写作,一是让学生觉得这仅仅是重新组织自已已有的而已,觉得有话可写;二是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学习
3、重视课外阅读,大量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巩固语言知识,丰富学生的认知图式。教阅读的最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让学生学会阅读。如果能处理好课外阅读,则可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阅读是一种技能,虽然可以通过培训学习一些技巧,但要真正获得技能,毕竟是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来完成的
四、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是语言教学的真正目的,因为学习语言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交流。阅读一篇文章不是单纯为解决某个语言或是回答几个问题而进行的,最终目的是为利用所获取的信息知识进行交流,这种交流不是被动地掌握语言形式或语言结构,而是有交际愿望和交际目的的。为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达到交际的目的,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可采用以下方法:
1.视图复述
这是初中英语阅读的基本要求,即让学生结合简笔画或挂图,根据关键词﹑句,用自己的话把文章的主要情节和内容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有时教师也可以也反过来用:让学生根据内容画出简笔画,并把自己的画描述出来。
2.分角色表演
这个可以视阅读内容而定,也就是让学生将文章内容改编成对话形式,加上动作表演出来,让学生有亲临现场的感觉。
3.创新思维
让学生大胆自行发展文章或让学生发散思维与文章有关的问题。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的同时,要提前给学生设计一个经典的话题。
“不怕想不到,就怕做不到”。只要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去想象,他们就能根据所学的知识信息,将自己的观点表述出来。
4.阅读后的书写巩固
心理学家认为书写是大脑神经和手部肌肉相结合的一种运动,可以进一步巩固已获取的语言信息知识,这对学生的记忆训练﹑思维训练都有很大的帮助。老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把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相结合起来,灵活设计笔头练习,可以是对话填空,可以是听写填空,也可以是根据首字母完成单词填空。
总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始终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只扮演一个导演的角色。教师有效地引导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础,学生的理解是保证,学生运用能力是关键,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升华。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真正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音乐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11
在老师的讲解和引导下,我通过对《音乐鉴赏》这门课程的学习,让我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和新的体会,改变了我对音乐的欣赏角度和对音乐的审美观。其实,正如老师所讲的那样,音乐无时无刻都在们身边,伴随着我们成长。今天我就来谈谈音乐与我的关系及我对音乐的感悟和认识。
我认为在所有的艺术里,音乐是最有感觉的,而感觉又是一个无形的东西,它是最容易融入进你的灵魂深处。音乐是充满着灵性的,和其他艺术的表现形式都不一样,而且它和任何艺术之间都有着“通感”。这就是音乐的艺术魅力所在,音乐是具有灵性的。一个真正懂音乐的人,他对于音乐的欣赏不会停留在音乐表面,而是融入到音乐中去体验音乐的美,体验音乐带来的美感。通过音乐来提升我们的审美判断力,培养出优雅的品性和高尚的气质。
我想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带给我们的有时候不仅仅是美感,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对于我而言,虽然平时很喜欢听音乐,主要是听一些流行音乐,对于所听的这些流行音乐也仅仅只是用来愉悦,用来放松一下心情,因而只停留在喜欢听的层次面上,而没有正真去融入到音乐中去欣赏它。因此对音乐并不了解,没有体验到音乐给我带来的美感和价值。而是通过老师对音乐鉴赏课的讲解和引导,让我对音乐的欣赏有了新的想法和认识。我渐渐地就被它吸引了,它让我再次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看了许多音乐鉴赏的视频,每次看完视频,老师都会给我们分析一下该如何去欣赏音乐和感受音乐给我们带来的体验。老师不但教给我们一些基础知识以便我们更好的学习,还让我们认真的看音乐视频的讲解,通过这些视频中一些很出名的音乐大师的讲解,给我们介绍了好多经典的乐曲和一些非常有特色的民族乐器及不同地域的民族音乐文化。这不但使我们了解一些民族音乐,也使我们受益颇多。甚至到现在还有一些优美的民族音乐一直萦绕在我耳边呢!就这样,渐渐地我对鉴赏音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懂得了鉴赏音乐的方式方法,并且在通过课堂上看视频以及老师的讲解。通过一个学期对《音乐鉴赏》课程的学习,我渐渐的对音乐文化知识有了很多的了解,让我了解到了更多种形式的音乐。同时,让我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所在,改变了我对音乐的看法和欣赏角度,提升了我对音乐的审美观,也让我的艺术修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音乐鉴赏课上通过看音乐鉴赏视频以及老师的讲解分析,让我对我们国民族音乐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前我总觉得民族音乐不好听,总喜欢听一些流行音乐,很少去了解我们国家的民族音乐。因此对于许多具有民族色彩的音乐总是听不懂。和大多数年青人一样,我们总喜欢听一些流行音乐,不懂得去欣赏一些具有特色的民族音乐,而对民族音乐知识的了解实在是太少,甚至说不出几种民族乐器的名称、叫不出几位中国民族音乐家的姓名。而通过老师的讲解看音乐鉴赏视频及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的优美、动人,及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我被民族音乐深深地吸引了!这也让我深刻的认识到学习民族音乐文化对提升我们音乐素养及审美观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增强我们对民族音乐的鉴赏水平,可以更高层次提高我们的对音乐的欣赏水平及培养我们优雅的人格品性和气质。通过这学期的学习也让我了解了一些不同地域具有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如我国民歌浩若烟海,有内蒙民歌的豪放、辽阔,江南民歌的婉转、秀丽,陕北民歌的高亢、奔放,云南民歌的明丽、清新,新疆民歌的活泼、欢快,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我开始觉得我可以从中得到丰富的体验,甚至体味到各民族的风俗民情和鲜明的地域色彩。另一方面,民族音乐也因地区的差异而有不同的风格特色,这也是不同地域的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所在,正是因为这样,音乐的元素才会丰富起来,否则再有内涵的歌曲总有一天也会听“腻”的,歌曲的境界我认为还是音乐元素的多元化,这也正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原因。
其实,音乐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没有走进音乐,没有融入到音乐中去,没有从欣赏的角度去感受音乐的美妙,从而感受不到音乐的存在。然而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活中总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音乐节奏,如同生命里的行进步伐一般。伴随着自己喜爱的音乐,寻找那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音乐是一种消遣娱乐的表现形式。音乐作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缓解工作中的压力,减轻了精神上的负担。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乐存所在的意义,在情绪低落时适合听激情澎湃的音乐如交响曲与进行曲,在心情烦躁和学习疲劳的时候听一些轻音乐不但能放松心情还能让我们平静下来,认真的思索。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音乐,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感情重要的存储和表达方式,也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这也是音乐能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原因,它为我们的人生生活添加了丰富的色彩。
谈到我们国家的古典音乐,我们可以体味到中国古典音乐的美。笛声的清脆,箫声的深沉,琵琶的铮铮之音,这些我们都从中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古典音乐的魅力所在。我还记得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讲了中国传统的古典音乐——《梁祝》。这是一首值得让人细细品味的优秀名曲。它源自于一个古老而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因无法与封建礼教的婚姻约束作抗争,最终化为两只蝴蝶的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整首曲子富有丰富的创作灵感,时而欢快,时而悲愤,时而舒缓,时而激昂。从旋律风格的变化中可以领悟到,剧情也是一起一伏地在变化。悠扬的笛声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对青年男女在花间嬉戏的场景;悲凉的曲声中,我们也能感受到祝英台因梁山伯的离去而万分悲伤。曲子的最后一段也表现出一丝欣喜的韵味,那是两人双双化蝶后所表现出来的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渴望。除了《梁祝》以外,我们也通过看视频欣赏了其他的古典音乐,如铿锵有力、催人奋进的《十面埋伏》等。
对于这门《音乐鉴赏》课程的学习之后,给我的体会就是它改变了我对音乐的看法和欣赏角度,让我对音乐的欣赏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我认为欣赏音乐最重要的是要走进音乐,融入音乐的灵魂中去感受音乐,去感受音乐所要传达的思想。而对于音乐高层次的审美追求可以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情操受到陶冶,生活也将变得更加丰富而充实。
我认为音乐它不仅是一个有灵魂的.东西,它还蕴含了丰富的思想,音乐更是对生活的真实反映。以前的我对音乐不理解,只知道听一些流行音乐,而忽略了听一些我们国家比较经典的民族音乐,总是觉得民族音乐不好听,没有更好的去了解和欣赏我们国家的音乐文化。而现在在老师的引导下,我开始学会从欣赏音乐的角度去融入音乐,去感受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如果只是单纯的听音乐,而听音乐的目的只是为了愉悦心情,而不懂得去欣赏音乐,这样的话你永远也不能走进音乐,永远也不能体会到音乐给我们带来的美妙。
当我们真正的懂得了该如何去欣赏音乐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只有真的理解了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才能真正的从心里感受它所带给你的美感。总的来讲,我对音乐的感受就是音乐不仅给了我们另一个世界,还给了我们一个想要多大就有多大的世界,在那里,我们可以搁下所有的忧愁和烦恼,快乐成长。音乐是充满着灵性的,和其他艺术的表现形式都不一样,而且它和任何艺术之间都有着“通感”。同时,音乐带给我们的有时候不仅仅是美感,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
《音乐鉴赏》这门课就这样结束了,真的有些不舍,因为这门课让我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所在,改变了我对音乐的看法和欣赏角度,提升了我对音乐的审美观,也让我的艺术修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非常感谢老师的讲解,让我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其实,音乐一直都在我们身边,需要我们去感受和体会。
音乐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12
拾起一片金黄的落叶我发现秋天到了!当大雁南飞时,我醒悟秋天到了!翻开桌上的历时,我惊喜秋天到了!新的学期也伴随着秋天到来不期而至了。硕果累累的秋天让我们看到春的生机与希望,新的工作又给了我信心和力量。音乐教研组又开始了新的教研活动。为了更好地搞好音乐教研工作,使其更具有自己的特色,现将这学期的音乐组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时代步伐的迈进,让我们必须具有新的教育理念,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要以培养健全发展的合格人才为宗旨,对学生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因此,搞好音乐教研工作势在必行,它不仅可以指导教学向深层次发展,更可以为音乐教学提供条件,创造条件,开展多项活动,组织学生集体进步。
二、基本情况分析
我们学校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交通方便,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雅,教学资源丰富,我校共有50多名兢兢兢业业的教师,他们个个求上进,在这里辛勤耕耘着,他们都有很厚的教学基本功,都有一颗火热的心。因此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有自己的特色,学校从过去到现在不断的进步,吸引了很多领导和有关社会人员来我校参观、学习,这给了我们信心。虽然我校专业教师不多,但我们都能克服困难,为了学生情愿多付出,我们充分利用学校配备的音乐器材,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教学,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课,给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让学生从对音乐的简单认识到音乐具有的的内在魅力,让音乐贴近学生的生活。
三、工作任务及目标
音乐教学是一种艺术教育,它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途径之一,音乐教研组。将在新的理念指导下,以新的姿态迎接一切,努力开展各项教研活动,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本学期将主要完成以下任务。
1、音乐组教师共同探讨新课标后新的理念,鼓励老师潜心钻研上好每一节音乐课。
2、认真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3、指导学生开展各项文艺活动,寓教于乐,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热衷于音乐。
4、坚持培养部分音乐方面的特长学生,开发他们的潜力,给他们信心,提高他们的水平,并为他们创造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四、工作措施
1、开学初,我们音乐教师探讨新的音乐教学方向,以便指导音乐教学。
2、坚持常规月查,把好备课、上课质量关,保证教学高标准的正常进行,并及时公布总结,以便改进音乐教学。
3、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唱歌习惯,如正确的站姿,练声,练耳,视唱,唱歌习惯。
4、充分利用学校的可用资源。如:各种音乐器材、多媒体设施等,充分体现音乐贴近学生的生活。
5、利用学期、课余时间对音乐方面有一定天赋的学生进行指导,让他们沿着自己的特长方向去发展,在班级或学校组织的活动中充分去展示,让其体会成功的喜悦,进而激起他们的创作火花,在锻炼中不断进步。
音乐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13
有一个曾做过教师的人说:教师这工作是少有的净土,如果能在光荣感之余再多点幸福感,是值得一直干下去的。
做为一个工作了十多年的老教师,在工作中也总结了许多经验,幼儿教师的岗位是神圣的,幼儿教师站在人类未来的边,她幸福,她快乐,她也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孩子的爱是满足教师爱的需要的重要途径。与成人之爱相比,孩子的爱更显得真挚和纯洁,更接近爱的.本质。说起来,教师这职业到底给了我们许多,比如一份可以矜持一些的心态,一种相对安定的生活,一个三餐准时的习惯……所以,那些多年不见的朋友听说我做了老师,往往都会问:你的薪水高吗?你的待遇不错吧?
可是,即使是再关心我的好友,也无人问及,你幸福吗?
我幸福吗?我又可以为什么感到幸福?你们呢?又有没有一个可以不假思索就说出来的答案呢?
幸福是什么?也许我们记住了许多快乐的场面,可幸福却是一种自己灵魂的问答。你因为付出而幸福过吗?你因为失去而幸福过吗?
我身边的年轻朋友,崇尚前卫的生活,酒吧,歌厅是他们热衷的场所。其实,我也向往过这样的浮华,可作为一个老师,每天下班后,想想第二天教室里那无数张眼睛等着你的到来,我无法忘情于享受;
但这样的经历也使我懂得,一样流逝的青春,可以用来虚掷,也可以用来奉献。
找寻那隐藏已久的幸福的种子,它就会成为你源源不断的能量,于是,那花白的头发,佝偻的背影,将不再是老师唯一的形象;
那一盏清灯,伏案深夜,将不再是老师单调的写照。我们应该长久的拥有年轻的光芒,青春的朝气,蓬勃的活力;
我们应当骄傲的招展博大的关爱,美丽的心灵,磊落的胸怀;我们应当和孩子们打闹在一起,保留那份青春与活力.前人已为我们刻下了一个个崇高的标尺:有教无类,诲人不倦,春风化雨,蜡炬成灰。而今天,我们当以全新的教师形象汇聚成一幕崭新的特写:
一名忠诚的教师,就是一个幸福的符号。
音乐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14
这大周听了两节音乐课,感受颇深,从不曾听说,原来小学生的音乐课可以这么的神奇。音乐老师是这么的美丽。之前我总觉得音乐课应该就是教谱教歌,然后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去听课的路上,我还好奇着,他们会怎么来指导学生唱歌呢,可事实让我大吃一惊。
音乐课也有热声运动,比如深呼吸,接下来就是开阔视眼的导入,在学习一首歌之前,先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这首歌的文学常识,以及与这首歌同一派别的其它歌曲,小学高年级的导入还可以放开到学生熟悉的流行歌曲,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避免了因为对民族音乐的陌生而没有热情的情况……带着问题欣赏,跟着音乐打节拍是音乐课的又一学习方式,不但能帮助学生快速的记忆,还能增强乐感,跟上节拍。而一年级就更加了,不但要节拍,还要形象的动作,其实目的一样,帮助记忆,而且对一年级的小朋友,这样大大地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主地参与动作的创作,注重发掘学生对生活常识的观察积累,如“洗手绢”的动作,还有就是用“走”和“跑跑”来表示节拍中的一拍和半拍,走慢跑快,不但有利理解,且贴近生活,孩子们容易接受,乐意接受!
音乐课整个就像一段音乐,充满节奏,从学唱、范唱、伴奏哼唱到唱谱、填歌词,再发现问题、随即解决问题,最后美化中心句……王老师的课中还有两个中间的放松环节“洽洽乐”和“我们爱劳动”在互动时也是在回顾旧知,整堂课都在音乐的气氛中学习音乐,学生怎么可能不进入音乐呢!
听了两个不同风格的音乐老师的课后,我觉得我好不乐于现状,平时我们在上课时,总是说这个课比较难上,这个课没有什么好上的',是的,教材总有些地方不尽如人意,但毕竟是多年研究的结果,所以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教材的内容,而在于我们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安排,以前常听指导老师说,我们要把一本书的内容上厚,要把里面的知识点上薄。老师的肚子里是满满的知识,只有巧妙地释放,学生才会有不断增加的智慧,不然,也是徒劳。我一直想着,是否我们美术课也可以改变一下上课的形式呢,虽然一时间学生可能无法适应,但我想,好的东西总是会被接受的,就要看我们的改变到底是不是好东西,其实,从来这里的第一天上课,我就在想这个问题,可一直没有找到这样东西,每一次上课,总是费尽心思地想把课上得更活,很想让学生们跟着我走,感受我想表达的一切,有时候我真想让他们火一火,可还是多次是被他们的文静,天真给打败。一个课一个方式,一个班一个形式,可哪一种是他们最喜欢的……还是我根本还没有用上最好的,所以,总是没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也许事情真的没有那么简单,但我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让我们做个有心人,去大胆地尝试解决任何一件事吧。
音乐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15
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样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参加了这么高规格的观摩活动。这是中国教育学会举办的全国性比赛,也是音乐教学比赛的最高赛事。
几天的激烈赛课,深圳大学体育馆内场场座无虚席,每天我们都是为占上一个最佳位置一大清早就起床了,不同省份不同类型的21节课(欣赏课8节、唱歌课8节、综合课5节)着实让我过足了瘾,真的是享受了一次幸福的视听盛宴!每一节课都汇聚了各省市无数音乐专家的金点子,每一个教学流程甚至是精确到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无数次试教打磨出来的。每节课的课型特色分明,都注重音乐性,用审美体验贯穿着始终。听课中,赛场里时时会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那都是为台上上课的孩子们和老师精彩的表现喝彩!下面我谈谈这次感受最深的课!
富有童趣的一课——《母鸡叫咯咯》
《母鸡叫咯咯》是由广东省珠海市解翔老师带来的一堂唱歌综合课,“欢迎来到我的农场。”解翔老师扮作农场主,一上场就抓住了学生。针对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她运用体态律动教学,培养学生利用听觉获得节奏感。
幽默的语言和音乐游戏一下子让她与孩子们熟悉起来,她运用奥尔夫方法尝试让学生从单声部到多形式的演唱,在变化重复的音乐中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歌曲。
最后再通过竖笛吹奏,让学生尝试进行演奏及创编。当同学们用自己创编的曲子演奏出美妙的音乐,充分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时,现场的许多老师也被感染,自发地随着课堂结束音乐有节奏地拍手。一位专家更是激动地说这是一节“每个细胞都在跳舞的音乐课”。同时解老师上课非常放得开,也善于表演,她幽默诙谐的语言引发了在场听课老师的阵阵笑声。
令人惊喜的一课——《赶圩归来阿哩哩》
《赶圩归来阿哩哩》是山东省济南市的王晓老师上的一节非常规的唱歌课,也是这21节课里最吸引我的一节课。王老师声情并茂,引导贴切自然又不失风趣幽默,唤起了学生学习的巨大热忱。学生在老师情境性的引导下将歌曲进行改编演唱。歌曲的改编力求表现歌曲的彝族音乐风格特色和歌曲在不同情境中的`情绪特点,改变歌词、改变速度、改变节奏。歌曲改编时特别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加入了学生较为熟悉和喜欢的摇滚风,激发了学生的创编和表现激情。另外,老师课堂驾驭能力和演奏演唱基本功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在师生激情演唱中完美结束,获得观摩老师们的热烈掌声。这堂课为我们的唱歌教学和编创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和成功范例,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这次观摩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执教教师优秀的音乐素养,扎实的基本功,流畅的教学程序及专家语重心长的话语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能在众多老师的课堂中汲取这么多的“音乐食粮”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作为音乐老师,我们只有专心于课堂教学,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始终保持着一种对音乐的挚爱,并带领学生,让学生投入音乐的怀抱,体会音乐的美,这应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音乐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16
在老师的讲解和引导下,我通过对《音乐鉴赏》这门课程的学习,让我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和新的体会,改变了我对音乐的欣赏角度和对音乐的审美观。其实,正如老师所讲的那样,音乐无时无刻都在们身边,伴随着我们成长。今天我就来谈谈音乐与我的关系及我对音乐的感悟和认识。
我认为在所有的艺术里,音乐是最有感觉的,而感觉又是一个无形的东西,它是最容易融入进你的灵魂深处。音乐是充满着灵性的,和其他艺术的表现形式都不一样,而且它和任何艺术之间都有着“通感”。这就是音乐的艺术魅力所在,音乐是具有灵性的。一个真正懂音乐的人,他对于音乐的欣赏不会停留在音乐表面,而是融入到音乐中去体验音乐的美,体验音乐带来的美感。通过音乐来提升我们的审美判断力,培养出优雅的品性和高尚的气质。
我想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带给我们的有时候不仅仅是美感,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对于我而言,虽然平时很喜欢听音乐,主要是听一些流行音乐,对于所听的这些流行音乐也仅仅只是用来愉悦,用来放松一下心情,因而只停留在喜欢听的层次面上,而没有正真去融入到音乐中去欣赏它。因此对音乐并不了解,没有体验到音乐给我带来的美感和价值。而是通过老师对音乐鉴赏课的讲解和引导,让我对音乐的欣赏有了新的想法和认识。我渐渐地就被它吸引了,它让我再次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看了许多音乐鉴赏的视频,每次看完视频,老师都会给我们分析一下该如何去欣赏音乐和感受音乐给我们带来的体验。老师不但教给我们一些基础知识以便我们更好的学习,还让我们认真的看音乐视频的讲解,通过这些视频中一些很出名的音乐大师的讲解,给我们介绍了好多经典的乐曲和一些非常有特色的民族乐器及不同地域的民族音乐文化。这不但使我们了解一些民族音乐,也使我们受益颇多。甚至到现在还有一些优美的民族音乐一直萦绕在我耳边呢!就这样,渐渐地我对鉴赏音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懂得了鉴赏音乐的方式方法,并且在通过课堂上看视频以及老师的讲解。通过一个学期对《音乐鉴赏》课程的学习,我渐渐的对音乐文化知识有了很多的了解,让我了解到了更多种形式的音乐。同时,让我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所在,改变了我对音乐的看法和欣赏角度,提升了我对音乐的审美观,也让我的艺术修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音乐鉴赏课上通过看音乐鉴赏视频以及老师的讲解分析,让我对我们国民族音乐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前我总觉得民族音乐不好听,总喜欢听一些流行音乐,很少去了解我们国家的民族音乐。因此对于许多具有民族色彩的音乐总是听不懂。和大多数年青人一样,我们总喜欢听一些流行音乐,不懂得去欣赏一些具有特色的民族音乐,而对民族音乐知识的了解实在是太少,甚至说不出几种民族乐器的名称、叫不出几位中国民族音乐家的姓名。而通过老师的讲解看音乐鉴赏视频及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的优美、动人,及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我被民族音乐深深地吸引了!这也让我深刻的认识到学习民族音乐文化对提升我们音乐素养及审美观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增强我们对民族音乐的鉴赏水平,可以更高层次提高我们的对音乐的欣赏水平及培养我们优雅的人格品性和气质。通过这学期的学习也让我了解了一些不同地域具有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如我国民歌浩若烟海,有内蒙民歌的豪放、辽阔,江南民歌的婉转、秀丽,陕北民歌的高亢、奔放,云南民歌的明丽、清新,新疆民歌的活泼、欢快,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我开始觉得我可以从中得到丰富的体验,甚至体味到各民族的风俗民情和鲜明的地域色彩。另一方面,民族音乐也因地区的差异而有不同的风格特色,这也是不同地域的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所在,正是因为这样,音乐的元素才会丰富起来,否则再有内涵的歌曲总有一天也会听“腻”的,歌曲的境界我认为还是音乐元素的多元化,这也正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原因。
其实,音乐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没有走进音乐,没有融入到音乐中去,没有从欣赏的角度去感受音乐的美妙,从而感受不到音乐的存在。然而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活中总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音乐节奏,如同生命里的行进步伐一般。伴随着自己喜爱的音乐,寻找那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音乐是一种消遣娱乐的表现形式。音乐作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缓解工作中的压力,减轻了精神上的负担。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乐存所在的意义,在情绪低落时适合听激情澎湃的音乐如交响曲与进行曲,在心情烦躁和学习疲劳的时候听一些轻音乐不但能放松心情还能让我们平静下来,认真的思索。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音乐,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感情重要的存储和表达方式,也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这也是音乐能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原因,它为我们的人生生活添加了丰富的色彩。
谈到我们国家的古典音乐,我们可以体味到中国古典音乐的美。笛声的清脆,箫声的深沉,琵琶的铮铮之音,这些我们都从中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古典音乐的魅力所在。我还记得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讲了中国传统的古典音乐——《梁祝》。这是一首值得让人细细品味的优秀名曲。它源自于一个古老而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因无法与封建礼教的婚姻约束作抗争,最终化为两只蝴蝶的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整首曲子富有丰富的创作灵感,时而欢快,时而悲愤,时而舒缓,时而激昂。从旋律风格的变化中可以领悟到,剧情也是一起一伏地在变化。悠扬的笛声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对青年男女在花间嬉戏的场景;悲凉的曲声中,我们也能感受到祝英台因梁山伯的离去而万分悲伤。曲子的最后一段也表现出一丝欣喜的韵味,那是两人双双化蝶后所表现出来的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渴望。除了《梁祝》以外,我们也通过看视频欣赏了其他的古典音乐,如铿锵有力、催人奋进的《十面埋伏》等。
对于这门《音乐鉴赏》课程的学习之后,给我的体会就是它改变了我对音乐的看法和欣赏角度,让我对音乐的欣赏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我认为欣赏音乐最重要的是要走进音乐,融入音乐的灵魂中去感受音乐,去感受音乐所要传达的思想。而对于音乐高层次的审美追求可以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情操受到陶冶,生活也将变得更加丰富而充实。
我认为音乐它不仅是一个有灵魂的东西,它还蕴含了丰富的思想,音乐更是对生活的真实反映。以前的我对音乐不理解,只知道听一些流行音乐,而忽略了听一些我们国家比较经典的民族音乐,总是觉得民族音乐不好听,没有更好的去了解和欣赏我们国家的音乐文化。而现在在老师的引导下,我开始学会从欣赏音乐的角度去融入音乐,去感受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如果只是单纯的听音乐,而听音乐的目的只是为了愉悦心情,而不懂得去欣赏音乐,这样的话你永远也不能走进音乐,永远也不能体会到音乐给我们带来的美妙。
当我们真正的懂得了该如何去欣赏音乐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只有真的理解了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才能真正的从心里感受它所带给你的美感。总的来讲,我对音乐的感受就是音乐不仅给了我们另一个世界,还给了我们一个想要多大就有多大的世界,在那里,我们可以搁下所有的忧愁和烦恼,快乐成长。音乐是充满着灵性的,和其他艺术的表现形式都不一样,而且它和任何艺术之间都有着“通感”。同时,音乐带给我们的有时候不仅仅是美感,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
《音乐鉴赏》这门课就这样结束了,真的有些不舍,因为这门课让我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所在,改变了我对音乐的看法和欣赏角度,提升了我对音乐的审美观,也让我的艺术修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非常感谢老师的讲解,让我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其实,音乐一直都在我们身边,需要我们去感受和体会。
音乐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17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的工作时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新课标新课改精神,培养学生一定的音乐技能,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认谱、识谱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努力完成好本学期的工作任务。
二、工作任务:
1、初一音乐教材学期教学,每周一节。
2、学校有关音乐方面的文娱工作。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有:歌曲六课,每课还包括“聆听”、“演唱”、“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由于底子薄、基础差,对音乐又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其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唱歌音准不佳,连音乐知识、音乐技能、视谱都不会。这些学生对音乐课虽感兴趣,但总是不遵守纪律,所以不仅自己学不好,而且影响大家的学习。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
1、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2、学生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观念不正确。
五、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
1、让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渗透德育。
2、培养学生听音乐的能力。
难点:
1、根据音乐的情绪为乐曲分段。
2、为音乐情景剧设计图画、节奏、伴奏。
六、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几种民族和西洋乐器,全音、半音,以及中国民歌、外国民歌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歌曲,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会二部合唱,做到声部间的和谐,均衡,看得懂简单的指挥手势。通过欣赏,了解多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认识了解音乐家刘炽、普契尼、迪卡斯和他们的作品。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培养一定的齐奏、合奏及伴奏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4、质量目标:通过学习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掌握简单的视谱能力,能够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七、有效学期教学设计:
1、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的合理性是实现音乐学期有效教学的前提。在不同的几个班上不同的一课时,教师就对每个班的教学环节和侧重点做了不同的调整。对乐感较好、表现力的较强的班加强了学生对歌曲情感的处理;对于好动、学习兴趣浓的班级增加了画旋律线的游戏环节;对于乐感稍弱、接受较慢的班级则采取了“三拍子组词”、“红星评比”等的游戏激励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音乐活动的主动性。总之,任何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必须从学生出发,从教学目标入手,这样才能为实现音乐学期的有效教学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2、积极的`创设学期情境。
全面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期情境是实现学期有效教学的关键。在我校“有效教学”模式研讨活动的讨论中,我们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出不同的学期引入形式――故事引入、游戏引入、场景引入等。这些情景引入形式都将给我们的音乐学期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学期情境的创设还可以根据学期的具体情况通过以下方面进行深入和发展:
(1)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观察插图、观察荧屏自主深入学期学习。
(2)让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欣赏音乐后说感受、给音乐取名,用自己的方式理解音乐。
(3)有效组织,高效参与,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可以结合表演创作、歌曲创作、节奏创作、绘画创作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表现音乐。
(4)灵活的运用学期语言。教学活动的灵魂就在于教学的语言技巧,教学语言技巧掌握得好,可以使学期气氛生动活跃,从而提高学期教学的有效度。音乐学期因其艺术性和与生活的密切关系,需要更精妙的语言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5)充分的利用学期评价。任何的评价都不是随意的,从课改之前的吝啬赞美到课改之后到处泛滥的“你真棒!”教师们对学期评价产生了许多误区,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也发现学期的评价体系也越来越完善了,教师对如何使用好学期评价也有了自己的妙招。
八、主要的教学措施和教改思路:
1、初一年级的音乐教材学期教学主要是以优化学期的“教”与“学”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互相渗透,融洽教材中各部分内容,改变枯燥又单一的课型。
3、注重导入部分的设计,以“引趣”贯穿整个学期教学过程。
4、课外第二学期,本学期计划以训练歌唱技巧为主,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5、以审美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师生互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7、通过对音乐进行表演,使学生得到合作的体验。
8、通过游戏活动来感知、体验、创造音乐,发展想象力和创造。
九、具体安排:
第一单元难忘岁月3课时;
第四单元乐海泛舟3课时;
第二单元非洲的灵感3课时;
第五单元轻歌曼舞3课时;
第三单元长江两岸3课时;
第六单元春之声3课时。
音乐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18
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在泰安四中举行的阅读课听课活动,先是听了专家的阅读示范课,然后听了专家的报告。现将本次学习的心得总结如下:
一、了解和明确新课改的重点和阅读教学的目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英语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代的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因此,新课改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新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我国现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对阅读教学目的的要求主要有:
1.通过课本学习语言知识,了解中西方的语言文化差异,掌握一定的语言技能。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听、说、读、写各方面的技能以及综合运用的能力。
2.获取更多的信息,拓宽视野,逐步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要求学生对英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能听懂有关熟悉的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能就有关的话题交换信息,能参与简单的角色扮演等活动。
3.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阅读任务,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的能力。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二、阅读过程中的能力和技巧
在初中阶段,阅读能力包括:接受能力,解码能力和创造能力。
接受能力:指了解课文提供的事实和创作意图。阅读首先是一个感觉的过程,作者通过语言符号来刺激读者产生感知和理解,读者对语言符号作出区别新的视觉反应,眼睛随着符号移动,同时感知某些符号,产生一个单词辨认过程。
解码能力:指对课文内容,包括句子﹑词语的理解。阅读的关键在于理解,仅能辨认语言符号而不能理解是不够的。
创造能力:运用作者提供的知识和观点去解决问题,或在其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观点,发表新的看法。阅读是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种语言交际的行为,是由阅读者以书面符号线索为基础重新建立意义的推理活动。
如果不具备接受能力和解码能力,学生便无法对__所提供的知识和观点进行评价和运用,也就谈不上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阅读技巧
近两年来,笔者对阅读课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地探究。其基本思路是:
1、重视每个单元的topic。从话题入手,训练学生的认知图式。一是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调用自己已有的认知图式;二是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扩展自己的认知图式。在此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教师应避免频频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要将重点放在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上来,有意将学生引入课文的话题 2、每个单元中间的阅读是教学的重点。培养阅读素质应以语言知识为基础,同时,文化背景知识也举足轻重,因为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不是被动获取阅读材料中的信息,而是运用已经具备的背景知识(包括已学过的语言知识和英语国家的文化),根据上下文去预测和理解意思。语篇知识是培养阅读素质的重要手段。精读与泛读应相互结合。另外,完形填空、短文改错、写作等训练是培养阅读素质的必要补充在每个单元的具体操作中,我们可以采用“讨论—限时自读—导读—复读—讨论”的基本模式
(1)讨论。在对话及单元话题引导的基础上,结合课文标题、图片、配套的阅读训练,书后的完形填空等材料让学生讲行讨论。这主要是为了使学生能及时调用其认知图式,有利于其自上而下,由整体到一般地感知、理解课文
(2)限时自读。依据大纲规定的阅读速度,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学生完成自读,初步理解全文内容,对疑难问题做好记号。教师则准备一些检测学生整体理解的问题或讨论题
(3)导读。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着重训练学生的速度、略读等阅读技巧,重视语篇的宏观结构、作者的谋篇方法、体裁与风格、修辞手段、信息的分布规律、主题段落、主题词、语篇标记等等,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和关键,把握全文,理清思路,帮助学生扫清理解障碍,并提高阅读能力
(4)复读。在这一阶段,教师让学生复读全文,以检查理解程度,提出疑难问题,鼓励查阅词典等工具书,以解决理解的障碍。导读时尚未解决的问题,也可在这一阶段解决。同时,教师也可适当讲解一些语言要点
(5)讨论。在每一篇课文后,我们应尽可能安排一些开放式的讨论题,以提升主题,并给学生一个真正进行主动交流的机会。学生讨论过后再进行写作,一是让学生觉得这仅仅是重新组织自已已有的而已,觉得有话可写;二是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学习
3、重视课外阅读,大量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巩固语言知识,丰富学生的认知图式。教阅读的最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让学生学会阅读。如果能处理好课外阅读,则可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阅读是一种技能,虽然可以通过培训学习一些技巧,但要真正获得技能,毕竟是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来完成的
四、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是语言教学的真正目的,因为学习语言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交流。阅读一篇__不是单纯为解决某个语言或是回答几个问题而进行的,最终目的是为利用所获取的信息知识进行交流,这种交流不是被动地掌握语言形式或语言结构,而是有交际愿望和交际目的的。为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达到交际的目的,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可采用以下方法:
1.视图复述
这是初中英语阅读的基本要求,即让学生结合简笔画或挂图,根据关键词﹑句,用自己的话把__的主要情节和内容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有时教师也可以也反过来用:让学生根据内容画出简笔画,并把自己的画描述出来。
2.分角色表演
这个可以视阅读内容而定,也就是让学生将__内容改编成对话形式,加上动作表演出来,让学生有亲临现场的感觉。
3.创新思维
让学生大胆自行发展__或让学生发散思维与__有关的问题。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的同时,要提前给学生设计一个经典的话题。
“不怕想不到,就怕做不到”。只要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去想象,他们就能根据所学的知识信息,将自己的观点表述出来。
4.阅读后的书写巩固
心理学家认为书写是大脑神经和手部肌肉相结合的一种运动,可以进一步巩固已获取的语言信息知识,这对学生的记忆训练﹑思维训练都有很大的帮助。老师可以根据__内容,把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相结合起来,灵活设计笔头练习,可以是对话填空,可以是听写填空,也可以是根据首字母完成单词填空。
总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始终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只扮演一个导演的角色。教师有效地引导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础,学生的理解是保证,学生运用能力是关键,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升华。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真正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音乐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19
在老师的讲解和引导下,我通过对《音乐鉴赏》这门课程的学习,让我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和新的体会,改变了我对音乐的欣赏角度和对音乐的审美观。其实,正如老师所讲的那样,音乐无时无刻都在们身边,伴随着我们成长。今天我就来谈谈音乐与我的关系及我对音乐的感悟和认识。
我认为在所有的艺术里,音乐是最有感觉的,而感觉又是一个无形的东西,它是最容易融入进你的灵魂深处。音乐是充满着灵性的,和其他艺术的表现形式都不一样,而且它和任何艺术之间都有着“通感”。这就是音乐的艺术魅力所在,音乐是具有灵性的。一个真正懂音乐的人,他对于音乐的欣赏不会停留在音乐表面,而是融入到音乐中去体验音乐的美,体验音乐带来的美感。通过音乐来提升我们的审美判断力,培养出优雅的品性和高尚的气质。
我想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带给我们的有时候不仅仅是美感,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对于我而言,虽然平时很喜欢听音乐,主要是听一些流行音乐,对于所听的这些流行音乐也仅仅只是用来愉悦,用来放松一下心情,因而只停留在喜欢听的层次面上,而没有正真去融入到音乐中去欣赏它。因此对音乐并不了解,没有体验到音乐给我带来的美感和价值。而是通过老师对音乐鉴赏课的讲解和引导,让我对音乐的欣赏有了新的想法和认识。我渐渐地就被它吸引了,它让我再次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看了许多音乐鉴赏的视频,每次看完视频,老师都会给我们分析一下该如何去欣赏音乐和感受音乐给我们带来的体验。老师不但教给我们一些基础知识以便我们更好的学习,还让我们认真的看音乐视频的讲解,通过这些视频中一些很出名的音乐大师的讲解,给我们介绍了好多经典的乐曲和一些非常有特色的民族乐器及不同地域的民族音乐文化。这不但使我们了解一些民族音乐,也使我们受益颇多。甚至到现在还有一些优美的民族音乐一直萦绕在我耳边呢!就这样,渐渐地我对鉴赏音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懂得了鉴赏音乐的方式方法,并且在通过课堂上看视频以及老师的讲解。通过一个学期对《音乐鉴赏》课程的学习,我渐渐的对音乐文化知识有了很多的了解,让我了解到了更多种形式的音乐。同时,让我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所在,改变了我对音乐的看法和欣赏角度,提升了我对音乐的审美观,也让我的艺术修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音乐鉴赏课上通过看音乐鉴赏视频以及老师的讲解分析,让我对我们国民族音乐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前我总觉得民族音乐不好听,总喜欢听一些流行音乐,很少去了解我们国家的民族音乐。因此对于许多具有民族色彩的音乐总是听不懂。和大多数年青人一样,我们总喜欢听一些流行音乐,不懂得去欣赏一些具有特色的民族音乐,而对民族音乐知识的了解实在是太少,甚至说不出几种民族乐器的名称、叫不出几位中国民族音乐家的姓名。而通过老师的讲解看音乐鉴赏视频及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的优美、动人,及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我被民族音乐深深地吸引了!这也让我深刻的认识到学习民族音乐文化对提升我们音乐素养及审美观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增强我们对民族音乐的鉴赏水平,可以更高层次提高我们的对音乐的欣赏水平及培养我们优雅的人格品性和气质。通过这学期的学习也让我了解了一些不同地域具有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如我国民歌浩若烟海,有内蒙民歌的豪放、辽阔,江南民歌的婉转、秀丽,陕北民歌的高亢、奔放,云南民歌的明丽、清新,新疆民歌的活泼、欢快,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我开始觉得我可以从中得到丰富的体验,甚至体味到各民族的风俗民情和鲜明的地域色彩。另一方面,民族音乐也因地区的差异而有不同的风格特色,这也是不同地域的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所在,正是因为这样,音乐的元素才会丰富起来,否则再有内涵的歌曲总有一天也会听“腻”的,歌曲的境界我认为还是音乐元素的多元化,这也正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原因。
其实,音乐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没有走进音乐,没有融入到音乐中去,没有从欣赏的角度去感受音乐的美妙,从而感受不到音乐的存在。然而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活中总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音乐节奏,如同生命里的行进步伐一般。伴随着自己喜爱的音乐,寻找那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音乐是一种消遣娱乐的表现形式。音乐作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缓解工作中的压力,减轻了精神上的负担。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乐存所在的意义,在情绪低落时适合听激情澎湃的音乐如交响曲与进行曲,在心情烦躁和学习疲劳的时候听一些轻音乐不但能放松心情还能让我们平静下来,认真的思索。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音乐,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感情重要的存储和表达方式,也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这也是音乐能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原因,它为我们的人生生活添加了丰富的色彩。
谈到我们国家的古典音乐,我们可以体味到中国古典音乐的美。笛声的清脆,箫声的深沉,琵琶的铮铮之音,这些我们都从中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古典音乐的魅力所在。我还记得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讲了中国传统的古典音乐——《梁祝》。这是一首值得让人细细品味的优秀名曲。它源自于一个古老而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因无法与封建礼教的婚姻约束作抗争,最终化为两只蝴蝶的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整首曲子富有丰富的创作灵感,时而欢快,时而悲愤,时而舒缓,时而激昂。从旋律风格的变化中可以领悟到,剧情也是一起一伏地在变化。悠扬的笛声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对青年男女在花间嬉戏的场景;悲凉的曲声中,我们也能感受到祝英台因梁山伯的离去而万分悲伤。曲子的最后一段也表现出一丝欣喜的韵味,那是两人双双化蝶后所表现出来的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渴望。除了《梁祝》以外,我们也通过看视频欣赏了其他的古典音乐,如铿锵有力、催人奋进的《十面埋伏》等。
对于这门《音乐鉴赏》课程的学习之后,给我的体会就是它改变了我对音乐的看法和欣赏角度,让我对音乐的欣赏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我认为欣赏音乐最重要的是要走进音乐,融入音乐的灵魂中去感受音乐,去感受音乐所要传达的思想。而对于音乐高层次的审美追求可以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情操受到陶冶,生活也将变得更加丰富而充实。
我认为音乐它不仅是一个有灵魂的东西,它还蕴含了丰富的思想,音乐更是对生活的真实反映。以前的我对音乐不理解,只知道听一些流行音乐,而忽略了听一些我们国家比较经典的民族音乐,总是觉得民族音乐不好听,没有更好的去了解和欣赏我们国家的音乐文化。而现在在老师的引导下,我开始学会从欣赏音乐的角度去融入音乐,去感受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如果只是单纯的听音乐,而听音乐的目的只是为了愉悦心情,而不懂得去欣赏音乐,这样的话你永远也不能走进音乐,永远也不能体会到音乐给我们带来的美妙。
当我们真正的懂得了该如何去欣赏音乐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只有真的理解了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才能真正的从心里感受它所带给你的美感。总的来讲,我对音乐的感受就是音乐不仅给了我们另一个世界,还给了我们一个想要多大就有多大的世界,在那里,我们可以搁下所有的忧愁和烦恼,快乐成长。音乐是充满着灵性的,和其他艺术的表现形式都不一样,而且它和任何艺术之间都有着“通感”。同时,音乐带给我们的有时候不仅仅是美感,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
《音乐鉴赏》这门课就这样结束了,真的有些不舍,因为这门课让我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所在,改变了我对音乐的看法和欣赏角度,提升了我对音乐的审美观,也让我的艺术修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非常感谢老师的讲解,让我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其实,音乐一直都在我们身边,需要我们去感受和体会。
音乐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篇20
县里组织了志愿者送课下乡活动,我有幸参加了此次活动,在听过两位老师执教的《小螺号》和《节日欢歌》两堂音乐课,让我深有体会,这两堂课的共同优点有:
1、注重听觉体验,每次聆听都有明确的目的且循序渐进。
音乐课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应贯穿在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之中。但聆听不是泛泛而听,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有助于学生带着这个要求有目的地听,聆听才有效果。对学生聆听的要求也要循序渐进,大体来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快乐感知地听、分析理解地听、评价鉴赏地听。我认为它们可以与初步感受歌曲情绪风格、歌曲学唱处理、歌曲表现等环节大致对应起来。比如“这首歌好象把我们带到一个什么地方?”“今天,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去海边好吗?出发吧!”这时的聆听目的就是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基本情绪、速度、基本节奏等。第二阶段聆听时,则注重从细微处入手,把注意力集中到旋律的起伏变化上,目的在于解决歌曲的难点,让学生对歌曲的情绪有了进一步深刻体验后把歌曲唱准、唱好、唱出感情。如“你觉得歌曲中哪两个音变化?”“哪句歌词最能表达小朋友对小螺号的喜爱?”“小朋友是怎样唱的?速度怎样情绪怎样?”,都是为了对歌曲的情绪、风格特点、旋律走向等的进一步理解和把握,这样学生在演唱的时候就能注意这些地方。第三阶段,鼓励学生对音乐有独立的见解,懂得鉴别。如“你认为老师唱得好吗?为什么?”“小螺号想和你们比一比,请你们再次聆听——有信心比他唱得好吗?”这时的聆听就有了评判的目的。
当然这只是大致的划分,每一阶段又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提出具体的聆听要求。
2、以兴趣为动力进行愉快教育,注重审美体验。
艺术来源于生活,音乐也不例外。两首歌都是轻快的歌曲,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点距离,歌曲的节奏、歌词的理解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此,两位老师都采用了一些图片,以参观游玩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欢乐节日舞蹈,海边微风的吹拂,拍击歌曲节奏,让学生感受到了海边的风景与节日欢乐的气氛。不仅熟悉了歌词,也为歌曲的学唱作好了情感的铺垫。这样视听结合、动静结合,将学
生全身的每个细胞都融入到音乐之中,把他们从座位上解放出来,蹦蹦跳跳进入音乐的世界,在轻松的氛围中得到审美愉悦。
3、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教师笑容可掬,语言亲切随和,富有激励性。同时过渡语的设计也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实践证明,学生爱上某一门课往往是因为爱这门课的老师,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很大程度决定了学生的情感取向。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课,不仅是声音的艺术,更是情感的艺术。所以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更应该把美好的情感传递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