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2024/09/08心得体会

西西文学整理的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精选2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1

初中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生习惯是物理新课程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比掌握知识更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教会学生物理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物理知识”。要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观察和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要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认真观察实验中物理现象,注意观察引起变化的原因和条件。 新大纲规定的“必学”知识是物理学核心、基础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但是物理学本身的基础,而且也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狠抓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和训练。对重要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要不厌其烦地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理解和应用。新大纲对“必学”知识提出的教学要求是用国家教育部对我们教学提出最基本的要求,这是在教学中所必须让学生掌握的。当然,我们在完成“必学”知识教学后,还可根据需要完成“选学”知识教学,让学生阅读“阅读材料”,动手做“小实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同时,我们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对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可根据学生情况高于新大纲规定的内容和要求:既可在规定的内容的知识广度上做文章,也可以在知识的深度上下功夫。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教学理念。

新教材对物理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更高,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学生;没有创造性的教师,就很难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我认为为适应新教材的需要,应具备以下一些基本素质:

①有敬业、乐业、勤业的精神;

②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在整体把握物理学理论体系的同时,能居高临下地分析和处理教材;

③掌握教学艺术水平。因为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④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开拓自身的视野,对教学进行研究,以不断提高自身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

坚持以学生为本

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渠道。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物理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物理课本中不仅有丰富的物理知识,而且渗透了大量的物理学思维方法,如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奥斯特从通电在导线下小磁针的偏转现象发现了电流的磁场等。学习物理,应该学习物理敏锐的洞察力,深刻的思维能力,推理判断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学习物理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宏观到微观是思维方法。同时还应该学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理想化模型法,虚拟假定法等。并自觉地运用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尽可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与众不同新观念,新思维,然后归纳总结,从中筛选出最好的解决办法。只有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才能逐步培养学生乐于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2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主要概括为“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这对物理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师角色定位提出新的要求,新课标迫切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再定位,强调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当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就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施展,创造性的解放,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的出现。作为一个教师应作好多方面的教育教学准备。

一、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认真备课。

由于探究教学的开放性,决定了教学具体过程不可预测,因此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对教师备课的要求大幅度提高。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针对教材和学生状况加以分析,对比新旧课程理念,尽可能多角度、大范围地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方向和教学过程中可能随机出现的问题及因应策略,并将这一切尽量溶入实验器材的准备及电脑课件的设计制作中等等这些方法既能确保教学过程的开放,又能提高教师对整堂课的驾驭能力。

例如:在每一节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都特别加入了“教材分析”“学生现状分析”及“实验探究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预测及处理方法”等板块。在这些板块中,有的教师写道:

1、有的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可能将本章后面的知识提出来。对于提出这类问题的学生,应予以鼓励,并告知大家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学习探究的课题,只是本堂课可能时间不够,需留待后面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探究,并对学生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予以肯定。

2、学生可能得到的有错误的认识和结论。不轻易否定学生的认知成果,可建议学生反复实验、收集证据、查找资料以获得有关的信息,通过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来让学生自己纠正前面的错误,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勇于认错、改错的品质。

3、学生可能提出目前还无法解释清楚的问题。赞赏学生的勇气,并建议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弄清这样的问题,还需要哪些知识,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设计中这些较为客观全面的分析,特别是对学生的各种见解、一些不太成熟的观点、甚至是错误的想法教师也都采取给予正面积极评价的方法,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学生克服对科学探究的神秘畏惧心理,减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压力,增强了探究学习的信心,从而确保了探究教学的顺畅进行。

二、创设情境,精彩导入。

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创设情境,精彩导入尤为重要。从课堂座位的安排、纪律的制定、教室的布置到纯正的普通话、优美的语言和各种教学情境的准备等,这一切无不影响着探究教学的气氛和效果。例如:可以突破传统教室的课桌布局,将座位排成若干u形单元,采用六人学习小组,形成开放性结构,便于学生们交流合作;整堂课不受约束,学生可自主学习、自由讨论、举手发言,无须起立等等。在教学《运动与静止》时,教师用电脑多媒体播放夜空中的流星,暴雨前的乌云,小溪的流水等画面,让学生深切感受自然界的运动。教学《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先播放各种各样学生熟悉的声音,再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发出声音,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在这样真实的活动情境中,学生们满怀兴趣地通过仔细的观察、身体的触摸,去感知发声体的振动,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深刻领会物体发声的原理。实践表明,新课程的实施中,创设情境,精彩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能如磁石一般吸引住学生,并快速地将师生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从而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地、全身心地参与进科学探究中来。

三、循序渐进,开展探究教学。

新课程提倡科学探究式的课堂教学,这种探究式教学给了学生更加宽松的思维和活动空间,在实验教学之初,我们往往会遇到两难的局面:一方面,教师若指导过度,则学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另一方面,教师若指导不到位,学生的探究和学习活动又会杂乱无章,盲目无序,从而无法完成学习任务……两者仿佛形成了一个“解不开”的“结”。如何处理教师指导和开放式教学之间的关系呢?如何在教学过程开放的同时尽量减少探究活动的盲目和无序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初步摸索出以下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首先教学方法上“循环探究,逐步深入”。先将新课内容划分为几个大问题,再将每一个大问题分为若干个环环相扣的小问题。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教学形成一个先散后聚,不断聚散交替的循环探究过程。同时将探究教学的相关内容延伸至课外。比如:对学生而言,可以提前布置学生先预习新课,“简阅课文”“查询资料”“自制自带实验器具”等,将课堂上没有探究完的内容带至课外,课后布置学生写“探究报告”和“学习心得”等;对教师而言,课前认真备课,课中用心教学,积极应对随机出现的课堂情况,课后撰写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这一切不仅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任务的扎实完成,也有利于教师在新课程的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教学,发展自我。其次教学过程中“运用《学案》”。让学生了解自己在探究活动中应该要干什么事,明确自己的目的,教师也在学生探究过程中给学生一些方向性的

提示,但这些提示应区别于我们传统实验课中的“实验步骤”。实践表明,《学案》的使用非常奏效,有效地防止和避免学生随意玩耍实验器材、手足无措等现象的发生。教学在“形散而神聚”中有条不紊地进行。再次,在教学理念上“淡化概念的严整性”。物理学科概念的严整性有时反而是学生探究学习的“障碍”,大多数学生会觉得非常困难,因此而产生为难情绪。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提出在教学中“淡化概念的严整性”,降低探究学习的难度。最后教学结束后“开展问卷调查”,及时地沟通师生间的需求,使进一步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和指向性。

四、开发课程资源。

当前与新课程相配套的课程资源相当匮乏。单就我们使用的物理实验教材上所列的新增随堂实验器材就达百余种。这还不包括延伸至课外的学生自主开发的探究内容,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大力倡导教师和学生自己动手自制教具学具。

改变旧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总之,我们的物理教学功在今天,利在明天。不管教学评价体系怎样,作为教育者务必把握一点,我们必须要用活的思想、活的思维、活的方法、活的语言来面对一个个活的课堂。做到教学相长。

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3

初中物理教学我认为主要的就是让学生掌握以后生活工作中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因此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而新的课程标准恰恰看到了这一点,基本能做到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所以,较之之前的课标要求,具有更明确的主旨、更具体的可操作性、更贴近实际生活、更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优点。

一、学习物理对于让学生掌握一些生活中基本的规律是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最起码可以让他们掌握一个基本的生活技能和生活常识,这一点,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有了很明确的体现,如要求学生对一些事物的了解---超导材料、半导体材料、纳米技术等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一些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尝试对环境问题发表见解,初步了解生活中的一些能量转化问题,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的常识等,这些内容的充实让学生既不和社会发展脱节,又能面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处理办法,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讲,新的课程标准变得更实在了些。

二、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关键还是要到实践中去。因此,初中物理教学应该去除抽象的遥远的知识说教,转向更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新的课程标准在这一点上,首先规范了行为动词,增加了可评价性,使认知水平相对更明确,如在对欧姆定律一节教学要求由理解并计算改为理解,对探究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改为探究并了解,不仅要求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而且要求了解探究结果。其次细化条目,明确要求,便于操作,如将原条目中“会测量温度”修订为会用常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对应要求更明确,并降低了难度。再则,新的课程标准适当的删减了知识内容,使学生能在保证享有知识的同时得到全面发展。

三、新的课程标准更贴合这一年龄段孩子的理解能力。新课标首先删除了与物理学关联不强要求比较宽泛的内容,如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二是删除了学生感到困难而高中将会以进一步学习的内容,如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三是小学已学过而初中又没有进一步提升的知识,如光的直传特点。四是通过降低教学要求层次达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目的,如关于机械效率由理解改为知道。

四、新的课标更便于教师很好的理解科学内容条目,有利于实施和评价,使教学目标更完善更具体。同时加强了物理课程中的实验教学,让老师明晰了哪些实验是属于基本操作类的,哪些是测定性的,哪些是探究性的,能让老师正确的把握和操控考查实验教学,这样处理除了有利于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操作技能外更多的发挥学生实验的自主性,还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使之更适应社会科学的发展。

五、新的课标不但注重知识的传授,更主要的是落实了情感目标。过去,我们对三维目标的把握并不实诚,很多的时候流于形式,这次课标的修订,更加注重的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更要用心些,要想方设法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以便形成愉快的学习氛围,要布置有趣的的练习任务,让学生品尝练习的乐趣,要控制教学的难度,使学生所解决的物理问题既不是高不可攀的也不是唾手可得的,以便让学生获得战胜困难解决困难的成功体验。

总之,新的课标体系更加注重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更加实用,更加具体,更加贴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切合时代发展,我们会努力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实施教学,也迫切希望中考的指挥棒能点出正确美妙的音符,让教、学、评完美结合,让我们的学生的各种能力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4

通过学习新课标,使我认识到新课标对物理教学的要求要贴近生活,能用物理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课程内容要求具有时代性,紧跟前沿科技发展的脚步。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对传统文化进行相关的渗透。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发扬传统文化,并在教学过程中对我国科技发展有一定的宣传作用,启发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激发学生爱国情怀。树立教学的整体性,能够创设积极的相关的物理情境,从情境引入教学,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

新课标提倡收集与选择切合学习实际的音像资料,展示真实的物理情境,帮助学生观察物理现象,理解物理原理。音像资料的选材可以是多方面的:收集学生难以见到的、有重要物理意义的现象,以及反映科学技术发展实况的录像,如卫星发射、风力发电、山村水磨、激光手术等工作情境的录像;利用快录、慢录、显微摄影等技术手段拍摄的音像资料,向学生展示物理过程的细节,如用慢录快放展示颜料在液体中的扩散,用快录慢放展示足球受力后的形变及运动方向的变化等;收集课堂上难以完成的实验录像资料,如用水银柱测量大气压等。

新课标强化实验探究,注重发展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合理安排演示实验,如“低压沸腾”、碘的升华和凝华等,让学生在实验情境中提出探究问题。尤其在物态变化特点、规律的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基于证据进行归纳、总结、解释及交流,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新课标重视丰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知道物理学是对相关自然现象的描述与解释,物理学研究需要观察、实验和推理,体会物理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具有对运动和力、声和光、电和磁等知识的学习兴趣和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关心我国古代和现代科技成就,为中华民族的科技成就感到自豪,逐步养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新课标要求合理制订跨学科实践方案,科学引导、循序渐进实施跨学科实践。布置适当的预习任务,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活动的流程和要求,以及所需知识、方法和设备等;进行合理分组,使学生能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完成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大胆设计、敢于创新,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新课标以学生发展为本,强化素养导向,着力推进评价观念、评价方式和评价方法的改革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不同阶段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更要关注如何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收集证据时,既要重视学生在特定任务情境下生成的结果,又要重视在结果形成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认识、反思和调整。可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重复性、持续性的测量和证据收集,记录学生成长轨迹,反映学生不断发展的状况。以评导学,以评促学,激励学生进步。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与生产生活实践及时代发展相联系的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生活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我将继续深入学习物理课程标准,并在教学过程中践行课程标准的理念,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探究精神。

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5

作为一名新手物理教师,物理课程标准就是我的指路明灯,及时学习2022版物理课程标准是很有必要的。前两天有幸参加了崔教授主讲的《义务课程方案》以及石教授和黄老师针对新物理课程标准的网络培训讲座,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的一些收获,简单总结如下:

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颁布,标准规定了物理课程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提出课程要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关键作用,强化了育人导向,优化了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标准,物理教育应着力培养物理核心素养,把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要求全面落实到课程之中,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行而不辍,不断实践,把育人蓝图变为现实。

二、初中物理课程的.“五大”核心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物理课程应注重落实物理课程育人价值,学生发展为本,以提升全体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为每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机会。

(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课程内容选择应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习生长点,以具体事实、鲜活案例、生活经验和基本概念等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注重时代性,加强与生产生活、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的联系,凸显我国科技成就,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树立科技强国的远大理想。

(三)以主题为线索,构建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依据物理学科内涵,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明确物理学习主题。主题内分级呈现,层层递进;主题间相互关联,各有侧重。注重“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体现物理课程基础性、实践性等特点。

(四)注重科学探究,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

课程实施注重科学探究,突出问题导向,强调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不断探索,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本领和科学思维能力,发展核心素养。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资源等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教学方式,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五)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课程评价坚持核心素养导向,注重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构建目标明确、主体多元、方式多样和功能全面的物理课程评价体系。不仅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终结性学业成就的考核,而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机,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

三、初中物理的课程实施建议

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设计教学目标。教师应整体理解核心素养内涵,应认识每一个学习主题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功能和价值,制订明确、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教师制订教学目标时,要把握内容的结构性,并考虑学生的差异性。

以上是我的一些收获,在今后的道路上会继续摸索前行,以生为本,以课程标准为方向,继续进步。

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6

通过对20xx版本初中物理新课程的学习和阅读廖伯琴教授对新课标的解读等相关资料,有如下学习心得:20xx年版课标在继承三维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

1、体现物理学科本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注重课程基础性与综合性,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3、关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体现课程的.时代性;

4、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

5、注重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主要变化有:

1、提炼物理课程要培育的学生核心素养,凸显物理课程的育人价值;

2、以核心素养为引领,构建物理课程的内容主题;

3、加强实验探究,凸显物理实验的育人功能;

4、加强跨学科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5、研制学业质量标准,引导教学与评价改革

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7

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的基础课程。

一、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1、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重视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新课标体现了更关注社会,更帖近学生的生活。例:北京市使用清洁燃料车;由火车时刻表计算平均速度;水果电池;电冰箱的技术参数;学读汽车速度表; 用两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制作望远镜;了解微波炉的基本原理;了解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基本区别。

3、强调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新课标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义务教育的物理课程中,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学生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和科学价值观的树立,是与科学知识的学习同等重要的。因此,新课标十分强调科学探究的学习。在“内容标准”中,科学探究是和科学内容并列的,它提出了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探究能力的表现,以及探究教学的形式,并分析了探究教学的实例。

新课标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列。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它除了使用“知道”、“理解”等描述学习结果的行为动词外,还使用了描述学习过程的行为动词来表达对学习的要求,如“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等。这种表述体现了一种理念:与过去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相比,课程标准更强调学习的过程。

4、注重学科渗透,关心学科发展,加强STS教育

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当今世界科学教育的一个大趋势。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同时它又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福利,同时也带来了环境、资源等许多问题。过去的物理课程就科学论科学,很少涉及科学的意义,应该以物理学的内容为素材,受到科学的、技术的和人文的教育,着眼点不在于提出多少有实际价值的建议,而在于通过参与逐步树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科学技术问题的意识,以这种方式把人文精神渗透到科学课程中。

二、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新课标,新教材,新理念,新思路,新评价,对广大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

1、更新教育观念:要求全体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内涵,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切实重视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倡导科学的探究性学习方法,提倡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育目标目标(三维目标体系)并举;加强新的课堂教学设计、课外作业设计及学生评价体系设计等。

2、扩大知识面:从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科书可以看出,新物理课程内容涵盖的知识面极广泛,注重了学科的渗透,使物理更走向社会,走近学生,帖近生活,它不仅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层面,也渗透到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科技、人文、社会等各个领域,所以要求未来的物理教师不仅是一个“百科全书”,还需是一个“技术能手“,一个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进行物理教学的全能型教师。

3、在更高的层面上关心物理课程: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关心的只是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而现在教师更要关心的是全面的课程目标,是知识的选取,是课程的设置。新课程中知识的选取及要求的高低是为课程的总体目标服务的,在物理学庞大的知识体系中,一些不同的知识可以用来达到相同的课程目标。因此,在明确总体目标情况下,知识的选择和要求的高低有一定的灵活性,这使得教师获得一定的主动权。这是新课程与过去的以知识为本的物理课程的重要区别之一。在课程设置上,过去大纲对目标要求非常具体,如知道、理解、掌握、会、选学等,现在的新课标更具有原则性,显然具有法规性地位的是课程标准,而不是教科书。

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8

初中物理成绩差怎么办?先别急,有问题,总有解决问题的方法!

首先,要找出自己成绩差的原因,是不用功学习,还是学习方法不对。其次,看自己到底差在哪里?是哪部分的知识点薄弱,是力学太难掌握?还是质量守恒不容易理解?还是实验题不会做?

物理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有众多的概念和规律。首先课本应是我们的立足点。每个知识点都有各自的位置,它们背后有相互联系。归纳和总结的工作,对于理清知识脉络,在头脑中建立一个完整而和谐的知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建议同学能有一个总结本,用于知识的归纳和整理。

一方面要立足课本,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还要注意进一步的提高,适量的习题是不可缺的。做题,要把握住两个字:一个“精”,一是“思”。“精”,主要对题目的选择而言,最好是请教一下老师或往届的学生,参考他们的意见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适宜的选择。像我们初中的时候物理老师推荐给我们物理化学都是用VCM仿真实验,是做实验的软件,里面每个实验都有针对的中考考点训练,做完实验再做题,我觉得效果很好。而且我觉得最主要这套资料综合性很强,适合大多数同学。

再就是,做题要注意“思”,“思”是“题后思”,每道题都对应着一个或几个知识点,一种或几种解题方法,解完题后要想一想,如果这些知识点或解题方法自己掌握不好,那么在这个题上做一个记号,同时把这个知识点或方法总结到自己的笔记本上,如果这道题自己没能解出来,看过答案之后,自己最好再独立地解一遍,以便更深入的领会和掌握这种方法,若能把握住这点,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9

通过线上学习,听了专家的讲座,收获满满。首先明白了教师要通过研读课程标准,认识物理课程性质,理解课程理念,明确课程目标,领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在教学设计时,要明确“内容标准”部分的一、二级主题,理解三级主题中内容要求的行为动词含义,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根据每个主题的“学业要求”,合理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根据“教学提示”可从教学策略建议、情境素材建议两个方面灵活选用教学式。充分利用“活动建议”列举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注重物理与生活、生产的联系,培养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跨学科实践”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紧密结合日常生活、工程实践或社会热点问题设置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

其次要重视教材。教材是教学内容最主要的呈现方式,通过精研教材,理解教材编写意图。从总体把握每节课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清各知识板块的呈现顺序和逻辑体系,挖掘教材隐含的科学思想与方法。充分重视并认识教材中各个栏目的功能,使其真正发挥作用。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进行教学设计时,可根据课程标准与教学实际适当增减内容或调整教学顺序,也可根据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课时划分、教学建议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适当丰富或创新实验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学习的.困难所在,一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二是学生易错或者易混淆的内容。在确定教学难点时,应将学生的学习情况放在首位,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困难点、困惑点,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条件、评价方式等要素,科学预测教学难点。教学设计中应明确重点,难点的区别和联系。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寻找最佳途径和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和学生的发展阶段因材施教,灵活选用教学方法。既要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启发式、探究式、互动式的课堂教学,也要重视传授式、讨论式、自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应注重有效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注重物理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提高教学效率。

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10

新课程标准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需求为培养目的,现代课程目标,都是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提出来的,三个维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立体感,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一、“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当今的课堂教学应当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天地。“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较强的主体作用,能够自我定向,自我选题,自我激励,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借助小组和团队的力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更加有效地进行学习。“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采用探究的方式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不同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在课堂内外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目的,因材施教,让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感觉,激发其对物理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学习物理的兴趣,使他们觉得物理不再那么高高在上,不再那么枯燥、乏味,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实际,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生活离不开物理 从思想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了。

二、“学物理”转变为“用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初步学会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物理知识的意识。但物理课程的教学却常常重解题轻应用,重理论轻实践,不太注重物理知识的实际来源和具体应用,而让物理脱节于生活,没有实用性。在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物理的强烈欲望,变“学物理”为“用物理”。

三、“向老师学”转变“共同探讨”。新课程标准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将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转变为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将一言堂多言堂转变为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在教学中应该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在物理教学中,不仅仅是直接灌输给学生某些知识,而是给学生一个话题,调动他们自己去看书、查资料、甚至写论文,这样可以逐步培养他们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从一大堆信息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开阔思路,利于创新。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以学习为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物理、理解物理和应用物理,使物理课堂真正成为现实生活与科学知识的联系枢纽。

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11

通过对20xx版本初中物理新课程的学习和阅读廖伯琴教授对新课标的解读等相关资料,有如下学习心得:20xx年版课标在继承三维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

1、体现物理学科本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注重课程基础性与综合性,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3、关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体现课程的时代性;

4、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

5、注重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主要变化有:

1、提炼物理课程要培育的学生核心素养,凸显物理课程的育人价值;

2、以核心素养为引领,构建物理课程的内容主题;

3、加强实验探究,凸显物理实验的育人功能;

4、加强跨学科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5、研制学业质量标准,引导教学与评价改革

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12

通过线上学习,听了专家的讲座,收获满满。首先明白了教师要通过研读课程标准,认识物理课程性质,理解课程理念,明确课程目标,领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在教学设计时,要明确“内容标准”部分的一、二级主题,理解三级主题中内容要求的行为动词含义,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根据每个主题的“学业要求”,合理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根据“教学提示”可从教学策略建议、情境素材建议两个方面灵活选用教学式。充分利用“活动建议”列举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注重物理与生活、生产的联系,培养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跨学科实践”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紧密结合日常生活、工程实践或社会热点问题设置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

其次要重视教材。教材是教学内容最主要的呈现方式,通过精研教材,理解教材编写意图。从总体把握每节课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清各知识板块的呈现顺序和逻辑体系,挖掘教材隐含的科学思想与方法。充分重视并认识教材中各个栏目的功能,使其真正发挥作用。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进行教学设计时,可根据课程标准与教学实际适当增减内容或调整教学顺序,也可根据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课时划分、教学建议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适当丰富或创新实验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学习的困难所在,一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二是学生易错或者易混淆的内容。在确定教学难点时,应将学生的学习情况放在首位,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困难点、困惑点,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条件、评价方式等要素,科学预测教学难点。教学设计中应明确重点,难点的.区别和联系。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寻找最佳途径和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和学生的发展阶段因材施教,灵活选用教学方法。既要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启发式、探究式、互动式的课堂教学,也要重视传授式、讨论式、自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应注重有效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注重物理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提高教学效率。

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13

一、在教学中应着力核心素养的培养。

1、认识到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整篇课程标准中共有53次提到“核心素养”,在课程理念中提出“以提升全体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在课程实施中提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物理教学的根本目标”,这充分说明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2、教师应整体理解核心素养内涵。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这四个方面是各有侧重、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是物理课程育人功能和价值的集中体现。我们不但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中关于核心素养的内涵、要求和具体实施策略,还要在教学、教研过程中不断摸索、实践关于核心素养的新理解和培养核心素养的新途径、新方法。

3、要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设计教学目标。这对我们学习目标的制订提出了要求,以前我们都围绕三维目标进行制订,而现在要明确目标对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否有利。教师应认识每一个学习主题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功能和价值,制订明确、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具体的可以参考“目标要求”中的“课程目标”以及“课程内容”中的.三级主题“学业要求”。“学业质量”中的内容也对我们制订目标有所帮助。

4、评价应围绕核心素养的达成。评价的设计要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明确发展的方向,及时有效地反馈评价结果,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和激励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强调初中物理要和小学科学、高中物理课程相衔接并注重跨学科实践。

在“课程性质”中就强调了以上的观点,并在课程内容中新增了“跨学科实践”这个一级主题,侧重体现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工程实践、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联系。这对物理教师的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在教学中多联系实际,体现物理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还要了解生物、化学、地理、信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这样才能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有能力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三、强调了“增强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不单是在课程性质中提出了以上的要求,还强调了在教学中体现“为我国古代科技发明感到自豪”,在教学中我们要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时候联系我国古代和现代相关的科技发明与成就,让学生为中华民族的科技成就感到自豪,逐步养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四、对新增“学业质量”的理解。

根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物理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明确“学到什么程度”,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内容包含了“学业质量内涵”和“学业质量描述”。“学业质量描述”的内容是以物理核心素养为指导,确定各个主题的要求。

五、用好“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

其实这版课程标准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指导教师对教学范围、程度和具体要求加以阐释,让教师在教学中紧紧围绕“核心素养”来制订目标、实施教学、进行评价,防止我们抓不住重点、超纲或学得不够深入。

六、认真学习新课标相关内容,结合我市学历案的设计,走出特色之路。

我市近年来以学历案的设计与研究为抓手,大力推进新课堂改革与创新,我们要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标的新理念,了解有哪些新变化,在实际课堂设计与教学中结合我市的新课堂改革,不断实践和创新,抓住机遇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14

通过8月26号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网络培训的学习,感觉大脑焕然一新,收获颇丰,说真的,原来一直说学习课标,研读课标,甚至说课标比赛,但真解读的并不透彻,这次的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深的理解。

首先,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石芳老师说到,新课标产生的时代背景,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不同的时代背景需要不同的人才,那么面向新世纪,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化技术手段,重视情景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这就要求老师要与时俱进,随时用新理论、新方法来指导自己,提高自己,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及时主动的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标下的课堂,要注重创设情景,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授。

新课标下的课堂,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注重于教师如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学习内容领域。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启迪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知识的接收。

同时也让我明白了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怎样实现自我发展成长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所应当具备的智慧。我们应当对所从事的职业充满热爱,这种热爱体现在对工作充满激情,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兢兢业业。更要有自强不息,永不停止的精神,去不断地学习,更新自我,充实自我,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你所面对的学生,并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为学生做出榜样。

总之,这次培训我收获的不单单是专家们讲解的内容,更是一种理念,一股动力。在今后教育道路上我会不断地用新理论、新知识来武装自己,提升自己,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满腔的热情,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去,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15

通过线上学习,听了专家的讲座,收获满满。首先明白了教师要通过研读课程标准,认识物理课程性质,理解课程理念,明确课程目标,领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在教学设计时,要明确“内容标准”部分的一、二级主题,理解三级主题中内容要求的行为动词含义,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根据每个主题的“学业要求”,合理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根据“教学提示”可从教学策略建议、情境素材建议两个方面灵活选用教学式。充分利用“活动建议”列举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注重物理与生活、生产的联系,培养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跨学科实践”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紧密结合日常生活、工程实践或社会热点问题设置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

其次要重视教材。教材是教学内容最主要的呈现方式,通过精研教材,理解教材编写意图。从总体把握每节课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清各知识板块的呈现顺序和逻辑体系,挖掘教材隐含的科学思想与方法。充分重视并认识教材中各个栏目的功能,使其真正发挥作用。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进行教学设计时,可根据课程标准与教学实际适当增减内容或调整教学顺序,也可根据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课时划分、教学建议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适当丰富或创新实验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学习的困难所在,一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二是学生易错或者易混淆的内容。在确定教学难点时,应将学生的学习情况放在首位,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困难点、困惑点,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条件、评价方式等要素,科学预测教学难点。教学设计中应明确重点,难点的区别和联系。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寻找最佳途径和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和学生的发展阶段因材施教,灵活选用教学方法。既要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启发式、探究式、互动式的课堂教学,也要重视传授式、讨论式、自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应注重有效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注重物理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提高教学效率。

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16

通过对20xx版本初中物理新课程的学习和阅读廖伯琴教授对新课标的解读等相关资料,有如下学习心得:20xx年版课标在继承三维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

1、体现物理学科本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注重课程基础性与综合性,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3、关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体现课程的时代性;

4、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

5、注重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主要变化有:

1、提炼物理课程要培育的学生核心素养,凸显物理课程的育人价值;

2、以核心素养为引领,构建物理课程的内容主题;

3、加强实验探究,凸显物理实验的育人功能;

4、加强跨学科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5、研制学业质量标准,引导教学与评价改革

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17

初中物理教学我认为主要的就是让学生掌握以后生活工作中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因此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而新的课程标准恰恰看到了这一点,基本能做到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所以,较之之前的课标要求,具有更明确的主旨、更具体的可操作性、更贴近实际生活、更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优点。

一、学习物理对于让学生掌握一些生活中基本的规律是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最起码可以让他们掌握一个基本的生活技能和生活常识,这一点,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有了很明确的体现,如要求学生对一些事物的了解---超导材料、半导体材料、纳米技术等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一些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尝试对环境问题发表见解,初步了解生活中的一些能量转化问题,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的常识等,这些内容的充实让学生既不和社会发展脱节,又能面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处理办法,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讲,新的课程标准变得更实在了些。

二、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关键还是要到实践中去。因此,初中物理教学应该去除抽象的遥远的知识说教,转向更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新的课程标准在这一点上,首先规范了行为动词,增加了可评价性,使认知水平相对更明确,如在对欧姆定律一节教学要求由理解并计算改为理解,对探究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改为探究并了解,不仅要求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而且要求了解探究结果。其次细化条目,明确要求,便于操作,如将原条目中“会测量温度”修订为会用常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对应要求更明确,并降低了难度。再则,新的`课程标准适当的删减了知识内容,使学生能在保证享有知识的同时得到全面发展。

三、新的课程标准更贴合这一年龄段孩子的理解能力。新课标首先删除了与物理学关联不强要求比较宽泛的内容,如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二是删除了学生感到困难而高中将会以进一步学习的内容,如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三是小学已学过而初中又没有进一步提升的知识,如光的直传特点。四是通过降低教学要求层次达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目的,如关于机械效率由理解改为知道。

四、新的课标更便于教师很好的理解科学内容条目,有利于实施和评价,使教学目标更完善更具体。同时加强了物理课程中的实验教学,让老师明晰了哪些实验是属于基本操作类的,哪些是测定性的,哪些是探究性的,能让老师正确的把握和操控考查实验教学,这样处理除了有利于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操作技能外更多的发挥学生实验的自主性,还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使之更适应社会科学的发展。

五、新的课标不但注重知识的传授,更主要的是落实了情感目标。过去,我们对三维目标的把握并不实诚,很多的时候流于形式,这次课标的修订,更加注重的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更要用心些,要想方设法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以便形成愉快的学习氛围,要布置有趣的的练习任务,让学生品尝练习的乐趣,要控制教学的难度,使学生所解决的物理问题既不是高不可攀的也不是唾手可得的,以便让学生获得战胜困难解决困难的成功体验。

总之,新的课标体系更加注重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更加实用,更加具体,更加贴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切合时代发展,我们会努力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实施教学,也迫切希望中考的指挥棒能点出正确美妙的音符,让教、学、评完美结合,让我们的学生的各种能力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18

初中物理成绩差怎么办?先别急,有问题,总有解决问题的方法!

首先,要找出自己成绩差的原因,是不用功学习,还是学习方法不对。其次,看自己到底差在哪里?是哪部分的知识点薄弱,是力学太难掌握?还是质量守恒不容易理解?还是实验题不会做?

物理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有众多的概念和规律。首先课本应是我们的立足点。每个知识点都有各自的位置,它们背后有相互联系。归纳和总结的工作,对于理清知识脉络,在头脑中建立一个完整而和谐的知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建议同学能有一个总结本,用于知识的'归纳和整理。

一方面要立足课本,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还要注意进一步的提高,适量的习题是不可缺的。做题,要把握住两个字:一个“精”,一是“思”。“精”,主要对题目的选择而言,最好是请教一下老师或往届的学生,参考他们的意见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适宜的选择。像我们初中的时候物理老师推荐给我们物理化学都是用VCM仿真实验,是做实验的软件,里面每个实验都有针对的中考考点训练,做完实验再做题,我觉得效果很好。而且我觉得最主要这套资料综合性很强,适合大多数同学。

再就是,做题要注意“思”,“思”是“题后思”,每道题都对应着一个或几个知识点,一种或几种解题方法,解完题后要想一想,如果这些知识点或解题方法自己掌握不好,那么在这个题上做一个记号,同时把这个知识点或方法总结到自己的笔记本上,如果这道题自己没能解出来,看过答案之后,自己最好再独立地解一遍,以便更深入的领会和掌握这种方法,若能把握住这点,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19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市教委组织的新课标培训,以下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初中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生习惯是物理新课标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比掌握知识更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教会学生物理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物理知识”。要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观察和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要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认真观察实验中物理现象,注意观察引起变化的原因和条件。在学生自己做实验时,应要求他们弄清实验原理、目的,理清实验步骤,严格按实验规则操作,但不是对知识的复制,更应该创造性的解决实验问题,得出实验结果。物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并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现象、事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物理概念、规律,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应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教师除了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外,还应该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增强创造意识、创新能力。

课标规定的“必学”知识是物理学最核心、最基础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但是物理学本身的基础,而且也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狠抓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和训练。对重要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要不厌其烦地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理解和应用。课标对“必学”知识提出的教学要求是用国家教育部对我们教学提出最基本的要求,这是在教学中所必须让学生掌握的。当然,我们在完成“必学”知识教学后,还可根据需要完成“选学”知识教学,让学生阅读“阅读材料”,动手做“小实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同时,我们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对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可根据学生情况高于课标规定的内容和要求:既可在规定的内容的知识广度上做文章,也可以在知识的深度上下功夫。

新教材对物理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更高,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学生;没有创造性的教师,就很难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我认为为适应新教材的需要,应具备以下一些基本素质:①有敬业、乐业、勤业的精神;②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在整体把握物理学理论体系的同时,能居高临下地分析和处理教材;③掌握教学艺术水平。因为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⑷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开拓自身的视野,对教学进行研究,以不断提高自身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

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渠道。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物理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物理课本中不仅有丰富的物理知识,而且渗透了大量的物理学思维方法,如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奥斯特从通电在导线下小磁针的偏转现象发现了电流的磁场等。学习物理,应该学习物理敏锐的洞察力,深刻的思维能力,慎密的推理判断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学习物理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宏观到微观是思维方法。同时还应该学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理想化模型法,虚拟假定法等。并自觉地运用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尽可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与众不同新观念,新思维,然后归纳总结,从中筛选出最好的解决办法。只有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才能逐步培养学生乐于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之,学生在校学习,不仅是学习科学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好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为了将来更好的学习,在物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拓展和深化知识,同时提出一些拓展知识的思考题,教师要鼓励学生思考后抢先回答,对课堂上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课后共同讨论,甚至争辩,知识不断拓展,能力不断提高的好群体。学生的自学拓展能力增强了,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发挥独特见解,显现创造才能。因此: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在学习科学基础知识同时,渗透科学物理方法教育不仅是物理学科培养目标的需要,而且也是学生思维素质发展的主观需要。

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20

初中物理成绩差怎么办?先别急,有问题,总有解决问题的方法!

首先,要找出自己成绩差的原因,是不用功学习,还是学习方法不对。其次,看自己到底差在哪里?是哪部分的知识点薄弱,是力学太难掌握?还是质量守恒不容易理解?还是实验题不会做?

物理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有众多的概念和规律。首先课本应是我们的立足点。每个知识点都有各自的位置,它们背后有相互联系。归纳和总结的工作,对于理清知识脉络,在头脑中建立一个完整而和谐的知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建议同学能有一个总结本,用于知识的归纳和整理。

一方面要立足课本,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还要注意进一步的提高,适量的习题是不可缺的。做题,要把握住两个字:一个“精”,一是“思”。“精”,主要对题目的选择而言,最好是请教一下老师或往届的学生,参考他们的意见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适宜的选择。像我们初中的时候物理老师推荐给我们物理化学都是用VCM仿真实验,是做实验的软件,里面每个实验都有针对的中考考点训练,做完实验再做题,我觉得效果很好。而且我觉得最主要这套资料综合性很强,适合大多数同学。

再就是,做题要注意“思”,“思”是“题后思”,每道题都对应着一个或几个知识点,一种或几种解题方法,解完题后要想一想,如果这些知识点或解题方法自己掌握不好,那么在这个题上做一个记号,同时把这个知识点或方法总结到自己的笔记本上,如果这道题自己没能解出来,看过答案之后,自己最好再独立地解一遍,以便更深入的领会和掌握这种方法,若能把握住这点,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21

初中物理教学我认为主要的就是让学生掌握以后生活工作中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因此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而新的课程标准恰恰看到了这一点,基本能做到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所以,较之之前的课标要求,具有更明确的主旨、更具体的可操作性、更贴近实际生活、更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优点。

一、学习物理对于让学生掌握一些生活中基本的规律是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最起码可以让他们掌握一个基本的生活技能和生活常识,这一点,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有了很明确的体现,如要求学生对一些事物的了解---超导材料、半导体材料、纳米技术等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一些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尝试对环境问题发表见解,初步了解生活中的一些能量转化问题,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的常识等,这些内容的充实让学生既不和社会发展脱节,又能面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处理办法,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讲,新的课程标准变得更实在了些。

二、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关键还是要到实践中去。因此,初中物理教学应该去除抽象的遥远的知识说教,转向更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新的课程标准在这一点上,首先规范了行为动词,增加了可评价性,使认知水平相对更明确,如在对欧姆定律一节教学要求由理解并计算改为理解,对探究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改为探究并了解,不仅要求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而且要求了解探究结果。其次细化条目,明确要求,便于操作,如将原条目中“会测量温度”修订为会用常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对应要求更明确,并降低了难度。再则,新的课程标准适当的删减了知识内容,使学生能在保证享有知识的同时得到全面发展。

三、新的课程标准更贴合这一年龄段孩子的理解能力。新课标首先删除了与物理学关联不强要求比较宽泛的.内容,如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二是删除了学生感到困难而高中将会以进一步学习的内容,如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三是小学已学过而初中又没有进一步提升的知识,如光的直传特点。四是通过降低教学要求层次达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目的,如关于机械效率由理解改为知道。

四、新的课标更便于教师很好的理解科学内容条目,有利于实施和评价,使教学目标更完善更具体。同时加强了物理课程中的实验教学,让老师明晰了哪些实验是属于基本操作类的,哪些是测定性的,哪些是探究性的,能让老师正确的把握和操控考查实验教学,这样处理除了有利于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操作技能外更多的发挥学生实验的自主性,还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使之更适应社会科学的发展。

五、新的课标不但注重知识的传授,更主要的是落实了情感目标。过去,我们对三维目标的把握并不实诚,很多的时候流于形式,这次课标的修订,更加注重的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更要用心些,要想方设法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以便形成愉快的学习氛围,要布置有趣的的练习任务,让学生品尝练习的乐趣,要控制教学的难度,使学生所解决的物理问题既不是高不可攀的也不是唾手可得的,以便让学生获得战胜困难解决困难的成功体验。

总之,新的课标体系更加注重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更加实用,更加具体,更加贴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切合时代发展,我们会努力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实施教学,也迫切希望中考的指挥棒能点出正确美妙的音符,让教、学、评完美结合,让我们的学生的各种能力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22

一、在教学中应着力核心素养的培养。

1、认识到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整篇课程标准中共有53次提到“核心素养”,在课程理念中提出“以提升全体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在课程实施中提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物理教学的根本目标”,这充分说明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2、教师应整体理解核心素养内涵。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这四个方面是各有侧重、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是物理课程育人功能和价值的集中体现。我们不但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中关于核心素养的内涵、要求和具体实施策略,还要在教学、教研过程中不断摸索、实践关于核心素养的新理解和培养核心素养的新途径、新方法。

3、要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设计教学目标。这对我们学习目标的制订提出了要求,以前我们都围绕三维目标进行制订,而现在要明确目标对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否有利。教师应认识每一个学习主题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功能和价值,制订明确、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具体的可以参考“目标要求”中的“课程目标”以及“课程内容”中的三级主题“学业要求”。“学业质量”中的内容也对我们制订目标有所帮助。

4、评价应围绕核心素养的达成。评价的设计要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明确发展的方向,及时有效地反馈评价结果,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和激励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强调初中物理要和小学科学、高中物理课程相衔接并注重跨学科实践。

在“课程性质”中就强调了以上的观点,并在课程内容中新增了“跨学科实践”这个一级主题,侧重体现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工程实践、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联系。这对物理教师的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在教学中多联系实际,体现物理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还要了解生物、化学、地理、信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这样才能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有能力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三、强调了“增强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不单是在课程性质中提出了以上的要求,还强调了在教学中体现“为我国古代科技发明感到自豪”,在教学中我们要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时候联系我国古代和现代相关的科技发明与成就,让学生为中华民族的科技成就感到自豪,逐步养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四、对新增“学业质量”的理解。

根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物理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明确“学到什么程度”,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内容包含了“学业质量内涵”和“学业质量描述”。“学业质量描述”的内容是以物理核心素养为指导,确定各个主题的要求。

五、用好“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

其实这版课程标准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指导教师对教学范围、程度和具体要求加以阐释,让教师在教学中紧紧围绕“核心素养”来制订目标、实施教学、进行评价,防止我们抓不住重点、超纲或学得不够深入。

六、认真学习新课标相关内容,结合我市学历案的设计,走出特色之路。

我市近年来以学历案的设计与研究为抓手,大力推进新课堂改革与创新,我们要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标的新理念,了解有哪些新变化,在实际课堂设计与教学中结合我市的新课堂改革,不断实践和创新,抓住机遇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23

通过这次学习,深有体会.初中物理课程新课改最大的困难是:第一,教师的观念要改变;第二,现有的教学资源要改变;第三,教学制度要改变。

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性,首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随着创新教育研究的深入,其研究重心已经由宏观的理论建构、机制探索转向微观的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而我们的大部分学生,却没有这种思想。例如: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测定机械效律,教师应打破以往的教学方法,采用新课改的三维教学目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激情,探究物理实验的原理.改变以往呆板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空间. 尊重学生的需求发展特点,重视基础,为学生有个性发展提供空间。

课程标准提出“初中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应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应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设计供学生选择的物理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其中一个很重突出的`特点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

我们现在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已经不再仅仅局限再听老师讲课这样的基础上了,更多的需要同学们自己去探索、研究和动手实验,才能再这一过程中学到知识,更能应用知识。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保护探索兴趣,学习欲望;体现时代性强调学科渗透。

通过以上的心得体会,我觉得在课堂探究性教学设计中,应以学生的推知规律,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

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24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主要概括为“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这对物理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师角色定位提出新的要求,新课标迫切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再定位,强调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当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就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施展,创造性的解放,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的出现。作为一个教师应作好多方面的教育教学准备。

一、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认真备课。

由于探究教学的开放性,决定了教学具体过程不可预测,因此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对教师备课的要求大幅度提高。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针对教材和学生状况加以分析,对比新旧课程理念,尽可能多角度、大范围地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方向和教学过程中可能随机出现的问题及因应策略,并将这一切尽量溶入实验器材的准备及电脑课件的设计制作中等等这些方法既能确保教学过程的开放,又能提高教师对整堂课的驾驭能力。

例如:在每一节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都特别加入了“教材分析”“学生现状分析”及“实验探究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预测及处理方法”等板块。在这些板块中,有的'教师写道:

1、有的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可能将本章后面的知识提出来。对于提出这类问题的学生,应予以鼓励,并告知大家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学习探究的课题,只是本堂课可能时间不够,需留待后面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探究,并对学生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予以肯定。

2、学生可能得到的有错误的认识和结论。不轻易否定学生的认知成果,可建议学生反复实验、收集证据、查找资料以获得有关的信息,通过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来让学生自己纠正前面的错误,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勇于认错、改错的品质。

3、学生可能提出目前还无法解释清楚的问题。赞赏学生的勇气,并建议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弄清这样的问题,还需要哪些知识,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设计中这些较为客观全面的分析,特别是对学生的各种见解、一些不太成熟的观点、甚至是错误的想法教师也都采取给予正面积极评价的方法,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学生克服对科学探究的神秘畏惧心理,减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压力,增强了探究学习的信心,从而确保了探究教学的顺畅进行。

二、创设情境,精彩导入。

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创设情境,精彩导入尤为重要。从课堂座位的安排、纪律的制定、教室的布置到纯正的普通话、优美的语言和各种教学情境的准备等,这一切无不影响着探究教学的气氛和效果。例如:可以突破传统教室的课桌布局,将座位排成若干u形单元,采用六人学习小组,形成开放性结构,便于学生们交流合作;整堂课不受约束,学生可自主学习、自由讨论、举手发言,无须起立等等。在教学《运动与静止》时,教师用电脑多媒体播放夜空中的流星,暴雨前的乌云,小溪的流水等画面,让学生深切感受自然界的运动。教学《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先播放各种各样学生熟悉的声音,再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发出声音,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在这样真实的活动情境中,学生们满怀兴趣地通过仔细的观察、身体的触摸,去感知发声体的振动,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深刻领会物体发声的原理。实践表明,新课程的实施中,创设情境,精彩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能如磁石一般吸引住学生,并快速地将师生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从而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地、全身心地参与进科学探究中来。

三、循序渐进,开展探究教学。

新课程提倡科学探究式的课堂教学,这种探究式教学给了学生更加宽松的思维和活动空间,在实验教学之初,我们往往会遇到两难的局面:一方面,教师若指导过度,则学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另一方面,教师若指导不到位,学生的探究和学习活动又会杂乱无章,盲目无序,从而无法完成学习任务……两者仿佛形成了一个“解不开”的“结”。如何处理教师指导和开放式教学之间的关系呢?如何在教学过程开放的同时尽量减少探究活动的盲目和无序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初步摸索出以下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首先教学方法上“循环探究,逐步深入”。先将新课内容划分为几个大问题,再将每一个大问题分为若干个环环相扣的小问题。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教学形成一个先散后聚,不断聚散交替的循环探究过程。同时将探究教学的相关内容延伸至课外。比如:对学生而言,可以提前布置学生先预习新课,“简阅课文”“查询资料”“自制自带实验器具”等,将课堂上没有探究完的内容带至课外,课后布置学生写“探究报告”和“学习心得”等;对教师而言,课前认真备课,课中用心教学,积极应对随机出现的课堂情况,课后撰写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这一切不仅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任务的扎实完成,也有利于教师在新课程的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教学,发展自我。其次教学过程中“运用《学案》”。让学生了解自己在探究活动中应该要干什么事,明确自己的目的,教师也在学生探究过程中给学生一些方向性的

提示,但这些提示应区别于我们传统实验课中的“实验步骤”。实践表明,《学案》的使用非常奏效,有效地防止和避免学生随意玩耍实验器材、手足无措等现象的发生。教学在“形散而神聚”中有条不紊地进行。再次,在教学理念上“淡化概念的严整性”。物理学科概念的严整性有时反而是学生探究学习的“障碍”,大多数学生会觉得非常困难,因此而产生为难情绪。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提出在教学中“淡化概念的严整性”,降低探究学习的难度。最后教学结束后“开展问卷调查”,及时地沟通师生间的需求,使进一步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和指向性。

四、开发课程资源。

当前与新课程相配套的课程资源相当匮乏。单就我们使用的物理实验教材上所列的新增随堂实验器材就达百余种。这还不包括延伸至课外的学生自主开发的探究内容,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大力倡导教师和学生自己动手自制教具学具。

改变旧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总之,我们的物理教学功在今天,利在明天。不管教学评价体系怎样,作为教育者务必把握一点,我们必须要用活的思想、活的思维、活的方法、活的语言来面对一个个活的课堂。做到教学相长。

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25

研读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xx年版)》以后,本人有以下心得体会:

(一)研读课程标准,更新教育理念

作为一名一线的物理教师,我们一定要认真领会本次课程标准修订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仔细对比新版与旧版课标之间的变化,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开展相关的教学研究。

(二)坚持立德树人,突出学科育人

新课标指出教育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学业成就的考核,更要发挥物理学科的育人功能。

(三)注重实践教学,解决真实问题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注重科学探究,突出问题导向,强调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不断探索,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本领和科学思维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四)多种方法并举,促进全面育人

物理教学应发挥不同教学方式的育人功能。

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26

研读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xx年版)》以后,本人有以下心得体会:

(一)研读课程标准,更新教育理念

作为一名一线的物理教师,我们一定要认真领会本次课程标准修订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仔细对比新版与旧版课标之间的变化,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开展相关的教学研究。

(二)坚持立德树人,突出学科育人

新课标指出教育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学业成就的考核,更要发挥物理学科的育人功能。

(三)注重实践教学,解决真实问题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注重科学探究,突出问题导向,强调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不断探索,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本领和科学思维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四)多种方法并举,促进全面育人

物理教学应发挥不同教学方式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