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常规教育心得体会

2024/09/13心得体会

西西文学整理的常规教育心得体会(精选22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常规教育心得体会 篇1

执教这大半个学期,由于经验或者自身努力不够等原因,出现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经过反思,反省,归纳出以下几点,给自己提个醒,也让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纠正,争取更大的进步,把学生教好,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也让自己在学会解决问题中提高教学水平,高中教师教学常规自查报告。

在教学上,经验不足。第一次执教毕业班,很多的东西还不够完全的掌控,知识上的问题自己懂,但是发现有时无法更好的让学生明白,这,就是一个经验的问题。这一点,我从一开始就认识到了,所以现在一直在寻求好的方法,我的具体做法是多请教资深的老教师,多利用互联网观摩一些名师的课堂实录,还在书店订阅了教学方面的书,争取自己在别人的成功中学习。

在管理上,因为这班的学生大部分比较听话,所以管理起来不是很吃力。但是仍然存在个别学生违反纪律的.问题。所以有的时候发现自己管理缺少一些技巧性,只是暂时压服学生,无法把根源除去,这点从学生的再一次犯错中体现出来。所以,我也在一直的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目前的具体做法是经常找那些带头违反的学生谈话,与其家长沟通,时时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希望让他们在思想上有转变。

在生活上,之前我一直很忽视学生生活上的问题,狭隘的认为在学习上教育好他们就行。现在我深刻的认识到这个想法大错特错了。其实,要关心学生、要学生真正的学好,服从管理必须从他们的生活上抓起。这个问题的意识是从一个学生的日志里体会到的。她写了日志给我看,从这日志里我很痛心的发现,有很多东西我没有注意到,很多问题我没有留意到,留下了处理的死角。因此,现在,我注重他们的心理教育,多给他们看励志的故事、短片,让他们在意识上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学习的快乐。同时多与他们交流,家访、电访、谈话……让他们在心底接受我,并乐于和我交流。

以上是我在自己的工作中暂时发现的问题,当然,肯定也会有其他的问题存在,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多多反思,将存在的问题想办法解决掉,让自己有更大的进步。

常规教育心得体会 篇2

教科研是学校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一个学校的教育要发展,教科研必须先行,教科研与学校的教改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有效教学就是让学生听懂,学会,做对。

一节课是否有效,老师的一头自己是十分重要的。对教材的充分理解,之后备好一节课。上课前的教具学具的准备,对教案的熟悉,都是必不可少的。到了上课的时候,老师良好的教学素质,对课堂的掌握,教学中练习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有没有考虑到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做到每一次练习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能的目的等等各方面无不关系到教学的效果。

所以,我觉得备课这一个环节,是上课有效的前提。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但生成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预设、不需要备课。相反,有效的教学对预设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预设要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能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能促使课堂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并及时反馈。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改变传统的备课模式,让“预设”真正服务于生成性的课堂教学。

钻研教材,为“预设”打好基础。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这样才能体会新教材蕴含的教学理念,备出高质量的教学预案。

其次,要改变备课模式,变“教案”为“学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知识经验的获得都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建构、自我内化离开了“学”,再精心的“设计”也没有意义,教师要充分考虑,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即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一种有准备、有意识的预设。

第二,重课堂动态生成,着眼学生发展

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尽管教师在备课时已经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了充分的预设,但是在课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面对信息多变、资源多彩的课堂,教师要扮好倾听者、重组者、等待者、提升者这几种角色。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生成的各种各类信息,灵活驾驭教学过程,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有效生成。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不要被这种火花电倒,应该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如果学生的这种火花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研究或展开的,则留到课余或其他条件成熟时再研究,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注,不要简单的布置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然后就不了了之,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心理方面的影响,不可能会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一次机会也就这样消失了。而在课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则必须敏感的捕捉和利用起来,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课堂上能研究的还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来的而且是有价值的,老师都会很重视,而且会和我一起想办法创造条件去进行研究。时间一久,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会培养出来。

第三、“设计科学合理的练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有效的教学,不仅在于成功的讲解,而且更取决于科学、高效率的练习。科学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新课程下的练习应成为一种生活,一种活动,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好的练习能主动地把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困惑之处诱发出来,及时予以纠正。从而实现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熏陶,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得以培养,思维方法得以训练,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常规教育心得体会 篇3

幼儿园的常规管理包括两个方面:生活常规管理和教育常规管理。通过为期一个半月的下午半日活动的实习,我对我们中(一)班的班级常规管理有了一定的了解,现总结如下:

一、生活常规管理方面

2:20左右,组织幼儿起床教师会轻声地对幼儿说:“小朋友们,下午好,我们该起床了。先穿好衣服,再叠被子,然后去小便,洗手,喝水。”一般来说,如果幼儿叠被子的速度很慢,有拖拉现象,老师就会运用语言适时提醒,先表扬速度快的幼儿再通过幼儿之间的比赛,看谁的速度最快,来促使幼儿尽快叠好被子。

幼儿的每一次盥洗,当班教师是必须在场的,因为有些幼儿可能会在盥洗室里玩水或者上完厕所不洗手。此外,每一次要求幼儿小便、洗手的时候,教师总是必须“不厌其烦”地要求幼儿先卷起袖子,用肥皂擦洗,手心手背,指缝间都应洗到位,把小手洗干净以后,在水池里将手甩一下,再用自己的毛巾擦干,以此培养幼儿养成便后洗手及手脏时洗手的清洁卫生习惯。

吃点心的时候,幼儿是没法安静进餐的,他们总是会寻找说话的机会,当教师没站在他们的桌子旁或者与另一位老师稍微交谈时,幼儿就会趁机小声地跟身旁的幼儿说话。因而,幼儿进餐的时候,教师必须时刻用语言提醒他们安静进餐,不要讲话,不然就会噎着,而如果幼儿还是照样讲话,教师可以让幼儿全体起立,站着挨老师的批评,等老师批评完以后,再让他们吃点心。另外,针对幼儿的逆反心理,教师可以提出与平常不一样的要求,即可以对幼儿说:“讲吧,你们就大声的讲话吧。比一比看谁讲得最大声。”这时,幼儿就会产生认知冲突,不是吃饭的时候不能讲话嘛,老师今天是不是不正常了,怎么要求我们大声讲话,然后就集体不讲话,安静的就餐了。

吃点心的时候,幼儿除了爱讲话以外,有些幼儿还会挑食或者吃饭速度很慢,这时教师就可以根据中班幼儿会互相比较的心理,采用榜样示范法,表扬表现好的幼儿,并且对进餐速度比较慢的幼儿进行时间限制,倒数十秒以后,必须全部吃光。

吃完点心以后,教师还应要求幼儿要把嘴巴擦干净,然后把椅子搬到教师中间围成半弧形,拿本图书,安静地在座位上看。

二、教育常规管理方面

集中幼儿上课前,由于吃完点心以后,幼儿可以拿图书安静地坐在椅子上看,因而教师就要求幼儿收图书,把图书放在原先放该图书的位置,然后去小便洗手。

当大部分幼儿已经小便,洗手,坐好了,还有几个幼儿在磨蹭,老师就会组织幼儿一起念“一、二、三、四、五、六、七,我们等得好着急;快、快、快,不要像个老太太。”并且适时提醒幼儿的坐姿,要求其两腿并拢,挺起胸膛。

在上课前,幼儿的注意力还很容易分散,如何把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教师就应该花点心思了。一般来说,最为有效的`就是先做手指游戏。中班幼儿是活泼好动的,让他们跟老师一起做有意思的手指游戏当然是很乐意。做完手指游戏以后,再通过有新意的导入方式,幼儿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老师的身上了。导入方式可以是情境表演,猜谜。

由于中班幼儿有爱告状的行为,上课的时候,会向老师告状,为了不影响上课的教学,教师就应该适时制止,严厉地对告状幼儿说:“与上课无关的话,下课后再告诉老师。”

此外,中班幼儿的表现欲是很强的,当老师提问的问题,他们懂了,就会七嘴八舌,或者老师提问某个幼儿,他们也会插嘴回答,教师就应适时教育幼儿,教育他们回答问题之前要举手,没请你回答时,要安静听别人的回答,要学会尊重他人。

中班幼儿的注意力时间是20—25分钟,在这25分钟里,幼儿的注意力还是很容易分散的,因而教师就应该运用多种方法来维持上课秩序,比如弹钢琴,做手指游戏,语言表扬表现好的幼儿。

由于这次的实习是下午的半日活动,主要是创造性游戏的教学,因而在向幼儿提游戏要求的时候,除了结合教育目标以外,常规要求依然不能放松,例如角色游戏以及表演游戏:游戏之前,必须先用商量、协商的方式解决角色冲突,环境布置好了,才能游戏;游戏时必须使用礼貌用语;游戏后,必须跟同组的组员一起收拾玩具;而结构游戏除了要求注意颜色的搭配,作品的牢固性以外,还要求幼儿要爱护玩具,不能抢玩具,不能破坏伙伴的作品。

通过这次的实习,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幼儿园在进行班级常规管理的时候,最为常见的一些做法就是表扬示范法、及时补强法以及图示图表法。

幼儿园对幼儿的教育是以“正面教育”为主,以表扬为手段,因而当某些幼儿表现不好时,教师就会以表扬表现好的幼儿来树立榜样,让其它幼儿跟着学习,这与中班幼儿的思维仍然是以具体形象为主,生活经验有限以及爱模仿的特点密切相关。

补强法是指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满意的结果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因而为了让补强发挥最大的效用,我们就应该在令人满意的结果出现后的短暂时间内提供奖励或者表扬。当幼儿表现好,有进步时,我们就应该给予及时的“补强”,作出及时的奖励或表扬,这种奖励或表扬可以是物质的(贴贴纸),也可以是精神的(微笑,亲抚)。例如,在实习期间,当幼儿吃饭的速度比以前快时,我就马上微笑地对该幼儿说:“哇!xx今天表现最好了,真棒!”幼儿游戏结束时,在点评的时候,有进步或者表现好的幼儿,我就会组织幼儿一起对该幼儿说“棒棒棒,你真棒!棒棒棒,xxx最棒!”,并评选该幼儿为最佳“表演者”,除了语言的表扬以外,还会在他的头上贴上福娃的贴贴纸。

图示图表法,是当幼儿表现好,有进步时,就在记录幼儿一周表现的表格上,给其一颗“五角星”,并贴在哪一方面表现好的格子里。

此外,在对班级进行常规管理的时候,生活常规与教育常规相结合,贯彻了“保教结合”的原则,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促使幼儿全面发展。

以上就是在这次为期一个半月的下午半日活动实习中,我对我们中一班的班级常规管理的经验总结。

常规教育心得体会 篇4

教科研是学校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一个学校的教育要发展,教科研必须先行,教科研与学校的教改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有效教学就是让学生听懂,学会,做对。

一节课是否有效,老师的一头自己是十分重要的。对教材的充分理解,之后备好一节课。上课前的教具学具的准备,对教案的熟悉,都是必不可少的。到了上课的时候,老师良好的教学素质,对课堂的掌握,教学中练习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有没有考虑到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做到每一次练习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能的目的等等各方面无不关系到教学的效果。

所以,我觉得备课这一个环节,是上课有效的前提。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但生成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预设、不需要备课。相反,有效的`教学对预设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预设要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能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能促使课堂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并及时反馈。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改变传统的备课模式,让“预设”真正服务于生成性的课堂教学。

钻研教材,为“预设”打好基础。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这样才能体会新教材蕴含的教学理念,备出高质量的教学预案。

其次,要改变备课模式,变“教案”为“学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知识经验的获得都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建构、自我内化离开了“学”,再精心的“设计”也没有意义,教师要充分考虑,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即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一种有准备、有意识的预设。

第二,重课堂动态生成,着眼学生发展

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尽管教师在备课时已经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了充分的预设,但是在课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面对信息多变、资源多彩的课堂,教师要扮好倾听者、重组者、等待者、提升者这几种角色。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生成的各种各类信息,灵活驾驭教学过程,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有效生成。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不要被这种火花电倒,应该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如果学生的这种火花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研究或展开的,则留到课余或其他条件成熟时再研究,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注,不要简单的布置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然后就不了了之,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心理方面的影响,不可能会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一次机会也就这样消失了。而在课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则必须敏感的捕捉和利用起来,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课堂上能研究的还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来的而且是有价值的,老师都会很重视,而且会和我一起想办法创造条件去进行研究。时间一久,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会培养出来。

第三、“设计科学合理的练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有效的教学,不仅在于成功的讲解,而且更取决于科学、高效率的练习。科学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新课程下的练习应成为一种生活,一种活动,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好的练习能主动地把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困惑之处诱发出来,及时予以纠正。从而实现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熏陶,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得以培养,思维方法得以训练,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常规教育心得体会 篇5

通过对教学常规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对新学期的教学常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我认为新学期教学常规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入研究新课标,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在这个前提条件下,认真领会区教学常规实施细则会事半功倍。我们只有思想上提高了认识,行动上才能跟上步伐。

作为一名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教学常规我们每天都在做。但要把教学常规做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就必须从平时做起,打好基础。借着教研组理论学习教学常规的机会,我和同事们一同学习和探讨我们在日常教学常规执行中的`心得与体会。

首先是备课。上课是中心,备课是上课的基础。备课要先备教材。每一名教师在上课前都要备课,课上仅有45分钟,而要上好这45分钟的课,在课下老师要花费数个甚至数十个45分钟来备好一堂课。那么,备课既是要备大纲、备教材、备教法。这样在上课的时候,老师才能淋漓尽致的给学生上课,讲好难点、突出重点,上出一堂生动的,有感染力的好课。

其次,教师在上课前备课教案的书写一定要有题目、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小结、课后小结。这样,教师在上课时才能一目了然,合理,有效的利用时间。上课是确保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为了上好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有明确的目标、重点突出、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教师让学生知道这堂课要求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学会什么方法,培养何种情感。具备怎样的态度。课上教师应把精力主要放在知识的重点内容上。不要对所有的任务和所有的内容平均分配时间。要选择方法,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老师的讲解深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的程度。语言

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整、准确、清楚。如果教师的态度富有感情、动人效果就会更好。在讲重要内容时语速要放慢,不同知识点之间要有停顿,留有些时间给学生思考和学生交流。取得学生的积极配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精神饱满,一丝不苛,学生专心听课,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另外,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细节问题也要引起高度重视。例如自己也有在上课时的口头禅,我总是爱问学生:“听懂了吗?”自己不觉得,也许有时候真的会带给学生厌烦的感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教学常规管理办法,积极吸收其他老师在教学常规管理中的先进经验,补充完善自己学校常规管理办法,努力缩小与其他老师的差距,力争取得更大的成绩。

常规教育心得体会 篇6

通过对教学常规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对新学期的教学常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我认为新学期教学常规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入研究新课标,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在这个前提条件下,认真领会区教学常规实施细则会事半功倍。我们只有思想上提高了认识,行动上才能跟上步伐。

作为一名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教学常规我们每天都在做。但要把教学常规做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就必须从平时做起,打好基础。借着教研组理论学习教学常规的机会,我和同事们一同学习和探讨我们在日常教学常规执行中的心得与体会。

首先是备课。上课是中心,备课是上课的基础。备课要先备教材。每一名教师在上课前都要备课,课上仅有45分钟,而要上好这45分钟的课,在课下老师要花费数个甚至数十个45分钟来备好一堂课。那么,备课既是要备大纲、备教材、备教法。这样在上课的时候,老师才能淋漓尽致的给学生上课,讲好难点、突出重点,上出一堂生动的,有感染力的好课。

其次,教师在上课前备课教案的书写一定要有题目、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小结、课后小结。这样,教师在上课时才能一目了然,合理,有效的利用时间。上课是确保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为了上好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有明确的目标、重点突出、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教师让学生知道这堂课要求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学会什么方法,培养何种情感。具备怎样的态度。课上教师应把精力主要放在知识的重点内容上。不要对所有的`任务和所有的内容平均分配时间。要选择方法,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老师的讲解深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的程度。语言

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整、准确、清楚。如果教师的态度富有感情、动人效果就会更好。在讲重要内容时语速要放慢,不同知识点之间要有停顿,留有些时间给学生思考和学生交流。取得学生的积极配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精神饱满,一丝不苛,学生专心听课,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另外,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细节问题也要引起高度重视。例如自己也有在上课时的口头禅,我总是爱问学生:“听懂了吗?”自己不觉得,也许有时候真的会带给学生厌烦的感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教学常规管理办法,积极吸收其他老师在教学常规管理中的先进经验,补充完善自己学校常规管理办法,努力缩小与其他老师的差距,力争取得更大的成绩。

常规教育心得体会 篇7

经过多次“生本教育”思想的渗透、学习,自己深深地感受到传统课堂非常需要改革,需要彻底的洗礼。只有打破常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以生为本”的理念究竟怎样体现才能取得意想不到效果?个人认为,需要创设激情。

作为农孩子,特别是平行班的孩子,兴趣低落,缺乏自信,表达迟钝,在心理上非常抑郁。要想激发学生在上课时浓厚的学习激情,我觉得首先需要一个基础。

第一,充分信任学生。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充满信任的表示,学生才会大胆地参与,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需要得到认可,哪怕是点滴的收获,都需要给予肯定,这样学生会产生成就感,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产生潜意识的'参与欲望。

第二,要高度尊重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用欣赏的眼光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价值和作用。

第三,平等交流。既要有原则,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教师讲的每一句话,要求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必须认真地对待,做到人人平等。如果老师错了,就要坦然的认错。长期坚持就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学生就会亲近你,就会喜爱你教的学科。

常规教育心得体会 篇8

所谓常规,是指沿袭下来经常使用的“规矩”。“规矩”即是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幼儿园的常规是在幼儿园保教工作过程中沿袭下来的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经常使用的标准、法则或习惯。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则是指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幼儿发展的特点、需要,以这些标准、法则或习惯为教育内容对幼儿施行教育的过程。

长期以来,由于在教育理念、方法及途径上的偏差,在幼儿常规教育上存在这样的现象:规则内容的成人化。即无论是社会行为规则,还是班级日常行为规范都是由成人制定的,孩子只是被动地接受者和无条件地服从者,教师不考虑幼儿的实际需要,单纯根据权威的意志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来制定标准,导致班级生活规则的繁冗累积,尤其在许多生活活动的细节上也充满了大量不必要的规定,结果使幼儿的活动处处受到限制。

规则教育的形式化。即教师既不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又不考虑知识之间的整体性,片面地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宣讲规则,使规则流于形式,结果是幼儿的认知和行为脱节;

规则执行的他律性。即否认孩子也可以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和共同生活中适应、内化、形成规则意识,而只是以教师的裁判和纪律的约束来训练孩子,导致幼儿的主体意识和行为受到压制。

凡此种种不仅没能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反而造成了孩子对规则的无所适从,更甚者还引起了孩子的抵触情绪,引发了师生间的对抗,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为了切实管理好孩子们的一日生活,贯彻我园实施的《幼儿园建构式课程》的理念,真正体现“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角”,又是社会建构者的“以儿童为本”的思想,我们依据社会的要求,结合我园幼儿实际,制定了一系列的`生活常规,并引导幼儿根据日常活动的需要,自己确定规则,并在类似情境中不断巩固,而形成稳定的行为规则。这种常规具有自律的性质。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幼儿既要理解和遵守他律常规,更要生成和遵守自律常规。无论是何种性质的常规,教师都必须以尊重幼儿为前提。在制定和执行常规的过程中了解并尊重幼儿合理的需要以及个性特征,让幼儿从他律走向自律,并且学会讨论制定规则。

有了良好的生活常规,能够让孩子对环境产生信任与安全感。常规的设计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例如:希望孩子做到离开座位时要把椅子靠近桌子里,那就要让孩子了解到,如果椅子不靠近桌子里,很可能让别人走路时撞到椅子而受伤,而且教室也会变得很小,那样让人看了也不整齐。只有让孩子了解常规的意义,能够真正地认同常规,并且能够切实遵守,这样才能顺畅地进行每一天的活动。

常规既然订了,就要贯彻执行。在学校里,我们该用什么心态,什么方式维持班上的常规呢?当老师在执行常规时,老师的态度如何,孩子的感受又是什么?当孩子做出违反常规的举动时,我们该先想想,是什么原因让孩子无法遵守常规。是孩子忘记了?是孩子不懂?还是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上的差异?有时也要换个角度想一想,不一定问题都出在孩子身上。什么时间进行什么活动,活动中应达到什么要求,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做事要采取什么方式等等这样的要求,就是幼儿园的常规或纪律。

常规除了能维持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外,还能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例如班上的常规是“在教室里不跑步、要慢走”,可是偏偏许多孩子都喜欢在教室里横冲直撞。这时老师就要考虑到是不是教室空间太宽阔了?教室就好像运动场一样,暗示着孩子赶快跑步,针对这种情况,我便告诉孩子们“在教室,我们都是轻轻地走的,尽量不打扰别人”如此一来用正面的语言代替负面的语言,效果大不一样。又如:课间的洗手问题,教师左叮咛右嘱咐,说了千遍万遍,可收到的效果就是不大,每天都有幼儿因为水池太滑而跌跟头,甚至有的孩子额头上竟摔出了一个包,究其原因,发觉是老师的督促工作做得不够。可是问题又来了,老师照顾到水池这边的幼儿又照顾不到教室里的孩子呀!于是我们便让孩子们在解小便洗手时集体排队一起去,然后再集体排队一起回来,可是这样却造成了不要解小便的孩子要跟集体跑一趟和互相等待的现象。对此,我们便采取让孩子当“小老师”的措施,即当孩子们去水池时,请一名幼儿专门在那边看着有没有人玩水,是不是洗过手后手上的水在水池里甩干的,喝过豆浆洗茶杯的水是不是倒在水池里等等。实践证明,这个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一份工作在做之前,老师总不忘示范给孩子看。同样,常规也是如此,不能只用讲的,还要做给孩子看!因为,幼儿园的孩子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

老师就像园丁,孩子就像种子!园丁为种子准备一个完整、符合种子需求的环境,让种子藉以发展它生命的潜能。我们一定要站在尊重幼儿,有利于幼儿长远发展的角度上去认识常规教育,并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才能收到实质性的效果。

常规教育心得体会 篇9

通过对教学常规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对新学期的教学常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我认为新学期教学常规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入研究新课标,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在这个前提条件下,认真领会区教学常规实施细则会事半功倍。我们只有思想上提高了认识,行动上才能跟上步伐。

作为一名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教学常规我们每天都在做。但要把教学常规做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就必须从平时做起,打好基础。借着教研组理论学习教学常规的机会,我和同事们一同学习和探讨我们在日常教学常规执行中的心得与体会。

首先是备课。上课是中心,备课是上课的基础。备课要先备教材。每一名教师在上课前都要备课,课上仅有45分钟,而要上好这45分钟的课,在课下老师要花费数个甚至数十个45分钟来备好一堂课。那么,备课既是要备大纲、备教材、备教法。这样在上课的时候,老师才能淋漓尽致的给学生上课,讲好难点、突出重点,上出一堂生动的,有感染力的好课。

其次,教师在上课前备课教案的书写一定要有题目、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小结、课后小结。这样,教师在上课时才能一目了然,合理,有效的利用时间。上课是确保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为了上好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有明确的目标、重点突出、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教师让学生知道这堂课要求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学会什么方法,培养何种情感。具备怎样的态度。课上教师应把精力主要放在知识的重点内容上。不要对所有的任务和所有的内容平均分配时间。要选择方法,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老师的讲解深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的程度。语言

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整、准确、清楚。如果教师的态度富有感情、动人效果就会更好。在讲重要内容时语速要放慢,不同知识点之间要有停顿,留有些时间给学生思考和学生交流。取得学生的积极配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精神饱满,一丝不苛,学生专心听课,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另外,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细节问题也要引起高度重视。例如自己也有在上课时的口头禅,我总是爱问学生:“听懂了吗?”自己不觉得,也许有时候真的会带给学生厌烦的感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教学常规管理办法,积极吸收其他老师在教学常规管理中的先进经验,补充完善自己学校常规管理办法,努力缩小与其他老师的差距,力争取得更大的成绩。

常规教育心得体会 篇10

开展“教学常规月活动”以来,我认真学习了《关于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普通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若干意见》、《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考试管理规定(试行)》,《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使我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教师所肩负的社会使命感与责任感。文件从各个方面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说明了我国现在教育上取得的成绩以及还存在的问题,不管是教学设施、学校管理、教师管理、考试制度等等方面以及要创建示范学校应具备的条件。

《关于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普通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若干意见》强调了教师要学以为师,行为示范。教师在上课之前要精心的制作学期(学年)教育教学计划,要精心的备课、要精心上课、要精心进行作业教学、精心组织考试与评价、知道学生课外活动和生活,课后要反思。总之教师要对自己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引用《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中温的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国家的兴衰,国家的发展系于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这说明了教师的重要性,所以教师要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成长自己,用爱来教育,用心来教育。作为教师,自己在以后教学活动中更应该严格按照常规要求认真备课,上课,形成课后反思习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而学生应该形成主动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考试管理规定(试行)》推进了考试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文件强调了考试的.类别、内容、形式、科目、考试命题、实施、试卷评阅、考试结果呈现、考试结果运用等方面的内容。强调考试结果的保密性,不得对学生考试结果排名及公布成绩。

《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从提高认识,增强课程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落实课程方案、中小学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省定课程计划组织教育教学,开全课程等各方面说了对课程改革的意见,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断创新,提高课程质量。

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用爱心、耐心奉献教育事业。

通过“教学常规月活动”学习,我受益匪浅,也促进了我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常规教育心得体会 篇11

孩子们升入中班快三个月了,在这三个月里,班上的孩子都适应了新老师新同伴,通过这一个的常规教育,孩子们进步真的很快,现我把这三个月的常规教育总结一下,希望家长与我们配合:

一、对孩子进行正确的走路 排队

在一日活动中都要求幼儿正确的走路与排队,让幼儿学会慢慢走不要抬腿就跑,在排队时养成不推不挤的习惯,边走边学儿歌:小朋友手拉手,一个跟着一个走,不推不挤也不闹我们都是好朋友。并在班内设计了温馨提示的安全标志,提醒幼儿正确的走路,不要推挤。

二、对幼儿进行坐姿 站姿和握笔姿势的教育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求孩子有正确的坐姿,我利用儿歌的形式,教育幼儿学会正确的坐姿,上课时挺胸抬头双脚并齐,双手放在膝盖上,眼睛看着老师,不要趴着歪着身子或是弓着腰,绘画时有正确的握笔姿势并要求绘画时坐端正不趴着。做操或是自由活动时站着要身体直立,眼睛正视前方,不能弯腰驼背。

三、对幼儿进行互相谦让教育

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大集体中,平时活动难免要磕磕碰碰,我教育孩子要学会互相谦让,有玩具一起玩,我还经常给他们讲《孔融让梨》的故事,让他们知道凡事要懂得谦让,要学着关心关心他人,帮助弱小,如:别的小朋友扣子开了系不上,我班的孩子会赶快去帮忙。

四、对幼儿进行学习习惯的养成

1、能够集中精力,耐心倾听别人的谈话,不能打断别人,能够倾听并听懂别人的讲述。能够用不通话发放清楚的`在集体面前讲述,较为连贯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2、在生活学习活动中能不怕困难愿意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3、了与探究有一定的结构的物质材料,并尝试运用不同的物质材料游戏

4、喜欢并能呢个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歌唱,喜欢参加集体的韵律活动和音乐游戏,能随音乐叫协调的模仿动作,创编动作,能安静的倾听音乐,并体验音乐欣赏过程中的快乐。

学习使用多种绘画材料作画,并进一步创作,体验创作过程所带来的快乐。

五、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安全是幼儿园的重中之中,每天我时刻提醒孩子们不能用笔戳别人 指别人 不能自己挖耳朵,不能往鼻子耳朵里塞东西,每天对幼儿进行晨午检的安全教育,不让孩子们携带钉子小刀火柴等危险物品,教育孩子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还自编了好多的安全儿歌让孩子熟记,让孩子们远离危险。

常规教育是孩子们必须了解的,良好的常规教育是孩子们步入正规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有了好的常规 孩子们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常规教育心得体会 篇12

经过多次“生本教育”思想的渗透、学习,自己深深地感受到传统课堂非常需要改革,需要彻底的洗礼。只有打破常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以生为本”的理念究竟怎样体现才能取得意想不到效果?个人认为,需要创设激情。

作为农孩子,特别是平行班的孩子,兴趣低落,缺乏自信,表达迟钝,在心理上非常抑郁。要想激发学生在上课时浓厚的学习激情,我觉得首先需要一个基础。

第一,充分信任学生。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充满信任的表示,学生才会大胆地参与,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需要得到认可,哪怕是点滴的收获,都需要给予肯定,这样学生会产生成就感,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产生潜意识的参与欲望。

第二,要高度尊重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用欣赏的眼光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价值和作用。

第三,平等交流。既要有原则,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教师讲的`每一句话,要求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必须认真地对待,做到人人平等。如果老师错了,就要坦然的认错。长期坚持就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学生就会亲近你,就会喜爱你教的学科。

常规教育心得体会 篇13

很庆幸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有这么珍贵的学习机会,作为教师,在孩子的常规培养方面确实存在很多困惑,通过今天的分享,我学到了:

常规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其不仅影响到孩子的方方面面,而且呢常规包括不同方面,我们老师要精心研究,老师们之间的配合还有家园教育的一致性也很重要,一个班级常规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生活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就没有好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分散精力维持各个环节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反之,一个班级建立了细化、完善的常规,形成一个自然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孩子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不断进步,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但为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常规培养是教育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常规不仅是幼儿一日活.动正常开展的保证,更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保证。因此要求我们教师在一日活动中工作一定要做精做细,不能有一丝马虎。通过今天的分享与交流我知道了幼儿的常规教育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有如:生活常规、活动常规、学习常规。老教师通过对不同问题的解答,为我指明了方向,值得反思。

新学期马上就要到了,我会予以实践。

常规教育心得体会 篇14

幼儿园的常规管理包括两个方面:生活常规管理和教育常规管理。通过为期一个半月的下午半日活动的实习,我对我们中(一)班的班级常规管理有了一定的了解,现总结如下:

一、生活常规管理方面

2:20左右,组织幼儿起床 教师会轻声地对幼儿说:“小朋友们,下午好,我们该起床了。先穿好衣服,再叠被子,然后去小便,洗手,喝水。”一般来说,如果幼儿叠被子的速度很慢,有拖拉现象,老师就会运用语言适时提醒,先表扬速度快的幼儿再通过幼儿之间的比赛,看谁的速度最快,来促使幼儿尽快叠好被子。

幼儿的每一次盥洗,当班教师是必须在场的,因为有些幼儿可能会在盥洗室里玩水或者上完厕所不洗手。此外,每一次要求幼儿小便、洗手的时候,教师总是必须“不厌其烦”地要求幼儿先卷起袖子,用肥皂擦洗,手心手背,指缝间都应洗到位,把小手洗干净以后,在水池里将手甩一下,再用自己的毛巾擦干,以此培养幼儿养成便后洗手及手脏时洗手的清洁卫生习惯。

吃点心的时候,幼儿是没法安静进餐的,他们总是会寻找说话的机会,当教师没站在他们的桌子旁或者与另一位老师稍微交谈时,幼儿就会趁机小声地跟身旁的幼儿说话。因而,幼儿进餐的时候,教师必须时刻用语言提醒他们安静进餐,不要讲话,不然就会噎着,而如果幼儿还是照样讲话,教师可以让幼儿全体起立,站着挨老师的批评,等老师批评完以后,再让他们吃点心。另外,针对幼儿的逆反心理,教师可以提出与平常不一样的要求,即可以对幼儿说:“讲吧,你们就大声的讲话吧。比一比看谁讲得最大声。”这时,幼儿就会产生认知冲突,不是吃饭的时候不能讲话嘛,老师今天是不是不正常了,怎么要求我们大声讲话,然后就集体不讲话,安静的就餐了。

吃点心的时候,幼儿除了爱讲话以外,有些幼儿还会挑食或者吃饭速度很慢,这时教师就可以根据中班幼儿会互相比较的心理,采用榜样示范法,表扬表现好的幼儿,并且对进餐速度比较慢的幼儿进行时间限制,倒数十秒以后,必须全部吃光。

吃完点心以后,教师还应要求幼儿要把嘴巴擦干净,然后把椅子搬到教师中间围成半弧形,拿本图书,安静地在座位上看。

二、教育常规管理方面

集中幼儿上课前,由于吃完点心以后,幼儿可以拿图书安静地坐在椅子上看,因而教师就要求幼儿收图书,把图书放在原先放该图书的位置,然后去小便洗手。

当大部分幼儿已经小便,洗手,坐好了,还有几个幼儿在磨蹭,老师就会组织幼儿一起念“一、二、三、四、五、六、七,我们等得好着急;快、快、快,不要像个老太太。”并且适时提醒幼儿的坐姿,要求其两腿并拢,挺起胸膛。

在上课前,幼儿的注意力还很容易分散,如何把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教师就应该花点心思了。 一般来说,最为有效的就是先做手指游戏。中班幼儿是活泼好动的,让他们跟老师一起做有意思的手指游戏当然是很乐意。做完手指游戏以后,再通过有新意的导入方式,幼儿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老师的身上了。导入方式可以是情境表演,猜谜。

由于中班幼儿有爱告状的行为,上课的时候,会向老师告状,为了不影响上课的教学,教师就应该适时制止,严厉地对告状幼儿说:“与上课无关的话,下课后再告诉老师。”

此外,中班幼儿的表现欲是很强的,当老师提问的问题,他们懂了,就会七嘴八舌,或者老师提问某个幼儿,他们也会插嘴回答,教师就应适时教育幼儿,教育他们回答问题之前要举手,没请你回答时,要安静听别人的回答,要学会尊重他人。

中班幼儿的注意力时间是20—25分钟,在这25分钟里,幼儿的注意力还是很容易分散的,因而教师就应该运用多种方法来维持上课秩序,比如弹钢琴,做手指游戏,语言表扬表现好的幼儿。

由于这次的实习是下午的半日活动,主要是创造性游戏的教学,因而在向幼儿提游戏要求的`时候,除了结合教育目标以外,常规要求依然不能放松,例如角色游戏以及表演游戏:游戏之前,必须先用商量、协商的方式解决角色冲突,环境布置好了,才能游戏;游戏时必须使用礼貌用语;游戏后,必须跟同组的组员一起收拾玩具;而结构游戏除了要求注意颜色的搭配,作品的牢固性以外,还要求幼儿要爱护玩具,不能抢玩具,不能破坏伙伴的作品。

通过这次的实习,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幼儿园在进行班级常规管理的时候,最为常见的一些做法就是表扬示范法、及时补强法以及图示图表法。

幼儿园对幼儿的教育是以“正面教育”为主,以表扬为手段,因而当某些幼儿表现不好时,教师就会以表扬表现好的幼儿来树立榜样,让其它幼儿跟着学习,这与中班幼儿的思维仍然是以具体形象为主,生活经验有限以及爱模仿的特点密切相关。

补强法是指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满意的结果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因而为了让补强发挥最大的效用,我们就应该在令人满意的结果出现后的短暂时间内提供奖励或者表扬。当幼儿表现好,有进步时,我们就应该给予及时的“补强”,作出及时的奖励或表扬,这种奖励或表扬可以是物质的(贴贴纸),也可以是精神的(微笑,亲抚)。例如,在实习期间,当幼儿吃饭的速度比以前快时,我就马上微笑地对该幼儿说:“哇!__今天表现最好了,真棒!” 幼儿游戏结束时,在点评的时候,有进步或者表现好的幼儿,我就会组织幼儿一起对该幼儿说“棒棒棒,你真棒!棒棒棒,___最棒!”,并评选该幼儿为最佳“表演者”,除了语言的表扬以外,还会在他的头上贴上福娃的贴贴纸。

图示图表法,是当幼儿表现好,有进步时,就在记录幼儿一周表现的表格上,给其一颗“五角星”,并贴在哪一方面表现好的格子里。

此外,在对班级进行常规管理的时候,生活常规与教育常规相结合,贯彻了“保教结合”的原则,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促使幼儿全面发展。

以上就是在这次为期一个半月的下午半日活动实习中,我对我们中一班的班级常规管理的经验总结。

常规教育心得体会 篇15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练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来达到体育锻炼目标,让学生体验上体育课的乐趣,这不仅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教学思想,而且能使学生的体育学习变得亲切、自由和愉悦,并能对提高体育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中,我注意到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情景,激发情感。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情感的产生具有很大的作用。有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就能激发其强烈的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是保持旺盛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比如在一节前滚翻教学中这样讲到,孩子们今天我们来看天。孩子们一听这有什么希奇的,都仰头望着天空。这时老师又说了,只不过今天我们看天的方式有点特别。这下强烈的好奇心可把孩子们吸引住了。怎样看天呢?老师说,我们从胯下看,谁能双手着垫翻过去并能看到天,谁就是这节课的英雄。听了老师的讲述,学生们跃跃欲试,谁也不甘落后,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因此,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创设情景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发挥他们创造性学习,为终身奠定快乐体育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课堂游戏化,增加学生体育课的兴趣感

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游戏才是他们的乐园。如果体育课的'教学机械而无生命力的话,学生是不会感兴趣的,是枯燥乏味而又令人厌烦的。自古以来教师被喻为“辛勤的园丁”,而学生则是是花圃中那一朵朵初绽的小蕾或骄人怒放的鲜花。在体育课中只要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有些花“无精打采”。他们的“无精打采”也正是因为体育课的枯燥乏味,机械的反复练习。这时,我们只要多费心思尽,量用游戏的手段来提高兴趣,使课变得生动多姿,学生听起来就会有滋有味,动起来也会生龙活虎。

三、师生互动,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在体育课中即使有了轻松愉快的音乐和丰富有趣的游戏,教师不参与活动,只是让学生活动,这样的游戏毫无生机,学生玩一会儿就毫无兴趣,我就经常和孩子们一起活动,效果非常理想。因此,师生共同参与活动是学生快乐体育的桥梁。传统的体育理论认为师生之间是命令与服从。教师神情严肃,不容质疑。这样学生言听计从,根本就谈不上快乐而言,快乐体育就是要建立师生之间和谐协调平等的关系。

与此同时,教师还应不断的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在总结中改进,在反思中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也才能使学生更加的喜欢体育课,更加的热爱体育活动。

常规教育心得体会 篇16

我是20xx年参加教学工作的,在小学任教也已经十来年了。常言道,十年磨一剑,我这把也应该是一把利刃了。总体来说,我的感触还是很深的,也有很多值得记录下来的东西。

魏书生老师曾说过一句话,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以前,我认为,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教研室的不知道一线教师的辛苦。整天忙着教书,育人,哪里有时间反思。直到近几年,在校长的强烈要求下,我才冥思苦想。被迫要求自己去反思。慢慢的,我发现,任何事情都是禁不起推敲的。毛主席曾经说过,怕就怕认真二字。关于我的教学研究史,这才慢慢展开。

我从20xx年教上了一年级,那时候还曾经有所怨言,校长让我教一年级,明显是不把我放在重要的位置。哎,一年级这么简单,我课都不用备,拿起来书就可以讲了。可谁知,事实上却没那么简单。

在教学厘米的认识时,我认为一厘米多简单哪,还用教吗?直到孩子们答出一棵大树高10厘米,一个人身高140米时,我才发现,我所面对的是一群怎样无知的孩子。他们的脑袋里真的'是空白的,没有知识经验,没有生活积累。抽象的数学知识简直就是魔法字典。真正的打败我的不是天真,是无知啊。所以,我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教学思想是不是出现了问题。同时,由于学校大量的观摩课,培训令我彻底的感觉到,我不会教书了。

我认真研究了华应龙、徐长清、吴正宪、钱守望等的教学课堂,当真充满着童趣。他们的课堂贴近生活,贴近孩子们的心灵,用孩子们的眼睛看世界,与孩子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我感觉到我的差距。

从此,我改变了我自己。从原先的从不花时间去反思一件事,只是关注于知识的传递的一个老师,转而低下头来,思考教学方法,思考知识产生过程的教学。从大大咧咧只关注优等生,到更多的关注后进生,学困生。从从开始到最后自己独揽课堂,到静静的耐心的倾听孩子的稚嫩、幼稚的答案。从对孩子们的大声呵斥到,感觉孩子们的错会被温暖的荣错。从只抓大题,到关注细节。从直面知识到关注学生习惯的养成。

是的,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适应更为激烈的教学竞争。培养出更为出色的全面发展的人。我要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我要不断的进步,活到老,学到老。

常规教育心得体会 篇17

通过对教学常规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对新学期的教学常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我认为新学期教学常规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入研究新课标,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在这个前提条件下,认真领会区教学常规实施细则会事半功倍。我们只有思想上提高了认识,行动上才能跟上步伐。

作为一名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教学常规我们每天都在做。但要把教学常规做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就必须从平时做起,打好基础。借着教研组理论学习教学常规的机会,我和同事们一同学习和探讨我们在日常教学常规执行中的心得与体会。

首先是备课。上课是中心,备课是上课的基础。备课要先备教材。每一名教师在上课前都要备课,课上仅有45分钟,而要上好这45分钟的课,在课下老师要花费数个甚至数十个45分钟来备好一堂课。那么,备课既是要备大纲、备教材、备教法。这样在上课的时候,老师才能淋漓尽致的给学生上课,讲好难点、突出重点,上出一堂生动的,有感染力的好课。

其次,教师在上课前备课教案的书写一定要有题目、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小结、课后小结。这样,教师在上课时才能一目了然,合理,有效的利用时间。上课是确保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为了上好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有明确的目标、重点突出、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教师让学生知道这堂课要求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学会什么方法,培养何种情感。具备怎样的态度。课上教师应把精力主要放在知识的重点内容上。不要对所有的任务和所有的内容平均分配时间。要选择方法,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老师的讲解深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的程度。语言

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整、准确、清楚。如果教师的态度富有感情、动人效果就会更好。在讲重要内容时语速要放慢,不同知识点之间要有停顿,留有些时间给学生思考和学生交流。取得学生的积极配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精神饱满,一丝不苛,学生专心听课,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另外,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细节问题也要引起高度重视。例如自己也有在上课时的口头禅,我总是爱问学生:“听懂了吗?”自己不觉得,也许有时候真的会带给学生厌烦的感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教学常规管理办法,积极吸收其他老师在教学常规管理中的先进经验,补充完善自己学校常规管理办法,努力缩小与其他老师的差距,力争取得更大的成绩。

常规教育心得体会 篇18

教科研是学校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一个学校的教育要发展,教科研必须先行,教科研与学校的教改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有效教学就是让学生听懂,学会,做对。

一节课是否有效,老师的一头自己是十分重要的。对教材的充分理解,之后备好一节课。上课前的教具学具的准备,对教案的熟悉,都是必不可少的。到了上课的时候,老师良好的教学素质,对课堂的掌握,教学中练习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有没有考虑到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做到每一次练习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能的目的等等各方面无不关系到教学的效果。

所以,我觉得备课这一个环节,是上课有效的前提。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但生成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预设、不需要备课。相反,有效的教学对预设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预设要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能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能促使课堂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并及时反馈。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改变传统的备课模式,让“预设”真正服务于生成性的课堂教学。

钻研教材,为“预设”打好基础。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这样才能体会新教材蕴含的教学理念,备出高质量的教学预案。

其次,要改变备课模式,变“教案”为“学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知识经验的获得都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建构、自我内化离开了“学”,再精心的“设计”也没有意义,教师要充分考虑,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即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一种有准备、有意识的预设。

第二,重课堂动态生成,着眼学生发展

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尽管教师在备课时已经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了充分的预设,但是在课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面对信息多变、资源多彩的课堂,教师要扮好倾听者、重组者、等待者、提升者这几种角色。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生成的各种各类信息,灵活驾驭教学过程,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有效生成。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不要被这种火花电倒,应该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如果学生的这种火花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研究或展开的,则留到课余或其他条件成熟时再研究,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注,不要简单的布置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然后就不了了之,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心理方面的影响,不可能会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一次机会也就这样消失了。而在课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则必须敏感的捕捉和利用起来,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课堂上能研究的`还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来的而且是有价值的,老师都会很重视,而且会和我一起想办法创造条件去进行研究。时间一久,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会培养出来。

第三、“设计科学合理的练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有效的教学,不仅在于成功的讲解,而且更取决于科学、高效率的练习。科学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新课程下的练习应成为一种生活,一种活动,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好的练习能主动地把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困惑之处诱发出来,及时予以纠正。从而实现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熏陶,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得以培养,思维方法得以训练,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常规教育心得体会 篇19

通过对教学常规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对新学期的教学常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我认为新学期教学常规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入研究新课标,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在这个前提条件下,认真领会区教学常规实施细则会事半功倍。我们只有思想上提高了认识,行动上才能跟上步伐。

作为一名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教学常规我们每天都在做。但要把教学常规做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就必须从平时做起,打好基础。借着教研组理论学习教学常规的机会,我和同事们一同学习和探讨我们在日常教学常规执行中的心得与体会。

首先是备课。上课是中心,备课是上课的基础。备课要先备教材。每一名教师在上课前都要备课,课上仅有45分钟,而要上好这45分钟的课,在课下老师要花费数个甚至数十个45分钟来备好一堂课。那么,备课既是要备大纲、备教材、备教法。这样在上课的时候,老师才能淋漓尽致的给学生上课,讲好难点、突出重点,上出一堂生动的,有感染力的好课。

其次,教师在上课前备课教案的书写一定要有题目、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小结、课后小结。这样,教师在上课时才能一目了然,合理,有效的利用时间。上课是确保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为了上好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有明确的目标、重点突出、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教师让学生知道这堂课要求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学会什么方法,培养何种情感。具备怎样的态度。课上教师应把精力主要放在知识的重点内容上。不要对所有的任务和所有的内容平均分配时间。要选择方法,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老师的讲解深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的程度。语言

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整、准确、清楚。如果教师的`态度富有感情、动人效果就会更好。在讲重要内容时语速要放慢,不同知识点之间要有停顿,留有些时间给学生思考和学生交流。取得学生的积极配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精神饱满,一丝不苛,学生专心听课,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另外,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细节问题也要引起高度重视。例如自己也有在上课时的口头禅,我总是爱问学生:“听懂了吗?”自己不觉得,也许有时候真的会带给学生厌烦的感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教学常规管理办法,积极吸收其他老师在教学常规管理中的先进经验,补充完善自己学校常规管理办法,努力缩小与其他老师的差距,力争取得更大的成绩。

常规教育心得体会 篇20

执教这大半个学期,由于经验或者自身努力不够等原因,出现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经过反思,反省,归纳出以下几点,给自己提个醒,也让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纠正,争取更大的进步,把学生教好,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也让自己在学会解决问题中提高教学水平,高中教师教学常规自查报告。

在教学上,经验不足。第一次执教毕业班,很多的东西还不够完全的掌控,知识上的问题自己懂,但是发现有时无法更好的让学生明白,这,就是一个经验的问题。这一点,我从一开始就认识到了,所以现在一直在寻求好的方法,我的具体做法是多请教资深的老教师,多利用互联网观摩一些名师的课堂实录,还在书店订阅了教学方面的书,争取自己在别人的成功中学习。

在管理上,因为这班的学生大部分比较听话,所以管理起来不是很吃力。但是仍然存在个别学生违反纪律的问题。所以有的时候发现自己管理缺少一些技巧性,只是暂时压服学生,无法把根源除去,这点从学生的再一次犯错中体现出来。所以,我也在一直的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目前的具体做法是经常找那些带头违反的学生谈话,与其家长沟通,时时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希望让他们在思想上有转变。

在生活上,之前我一直很忽视学生生活上的问题,狭隘的认为在学习上教育好他们就行。现在我深刻的认识到这个想法大错特错了。其实,要关心学生、要学生真正的学好,服从管理必须从他们的生活上抓起。这个问题的意识是从一个学生的.日志里体会到的。她写了日志给我看,从这日志里我很痛心的发现,有很多东西我没有注意到,很多问题我没有留意到,留下了处理的死角。因此,现在,我注重他们的心理教育,多给他们看励志的故事、短片,让他们在意识上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学习的快乐。同时多与他们交流,家访、电访、谈话……让他们在心底接受我,并乐于和我交流。

以上是我在自己的工作中暂时发现的问题,当然,肯定也会有其他的问题存在,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多多反思,将存在的问题想办法解决掉,让自己有更大的进步。

常规教育心得体会 篇21

通过学习,我深刻地体会到: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努力提高理论修养,自觉加强业务的锻炼,以教学常规为镜子,时刻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好的服务于学生。通过学习,我开阔了眼界,对教学常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新的常规的学习,使我们对新课标下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方向,不仅告诉我作为教师如何做好自己的“教”,更使我懂得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的学,扮好课堂组织者的角色。通过学习,我对常规内容有了一个较为全面而深入地理解,从备课、上课、作业的确定、学生的辅导、评价等,需要教师科学的设计,才能使教学达到最优化。所以我体会到常规不仅是一种制度,更是转变教师教学理念的有效途径。学常规不是多余的,而是十分必要的,势在必行的。只有学好常规,才能自觉地遵循常规,指导自己的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这次新常规的出台,我不仅感受到了教育教学的新发展,更使我有了紧迫感,只有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才能紧跟改革的步伐,做一个称职的人民教师。

所谓“常规”即一般的规范,应该达到的要求,“常”字说明经常做,应该做,这就要求每个老师能将常规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努力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落实常规,做细做实,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我想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些常规的话,应该会在教育教学上取得很好的成绩。作为老师,需要在实践反思中认真对照,反复检查,长期以往,才会使常规内化为自己的教学习惯,我觉得这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境界。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给学生、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怎样才能使师生在课堂优化组合,发挥最佳状态,我想一场精彩的好戏,离不开一个好的剧本,所以备好课是基础。以往在备课中往往注重教学内容的确立,考虑较多的是自己怎样教的顺手,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单一,方法陈旧,教学效果自然平平。通过学习使我懂得备课的重要性:教学预设要力求开放,立足教材,超越教材;开放思维,拓展空间;开放情感,尊重不同的情感体验。

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新的教学常规理念如春雨丝丝深入人心。让我们在新教学常规的指导下,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共筑平等、自由、创造的学习空间,与学生同学习,共成长。

常规教育心得体会 篇22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练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来达到体育锻炼目标,让学生体验上体育课的乐趣,这不仅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教学思想,而且能使学生的体育学习变得亲切、自由和愉悦,并能对提高体育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中,我注意到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情景,激发情感。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情感的产生具有很大的作用。有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就能激发其强烈的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是保持旺盛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比如在一节前滚翻教学中这样讲到,孩子们今天我们来看天。孩子们一听这有什么希奇的,都仰头望着天空。这时老师又说了,只不过今天我们看天的方式有点特别。这下强烈的好奇心可把孩子们吸引住了。怎样看天呢?老师说,我们从胯下看,谁能双手着垫翻过去并能看到天,谁就是这节课的英雄。听了老师的讲述,学生们跃跃欲试,谁也不甘落后,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因此,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创设情景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发挥他们创造性学习,为终身奠定快乐体育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课堂游戏化,增加学生体育课的兴趣感

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游戏才是他们的乐园。如果体育课的教学机械而无生命力的话,学生是不会感兴趣的,是枯燥乏味而又令人厌烦的。自古以来教师被喻为“辛勤的园丁”,而学生则是是花圃中那一朵朵初绽的'小蕾或骄人怒放的鲜花。在体育课中只要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有些花“无精打采”。他们的“无精打采”也正是因为体育课的枯燥乏味,机械的反复练习。这时,我们只要多费心思尽,量用游戏的手段来提高兴趣,使课变得生动多姿,学生听起来就会有滋有味,动起来也会生龙活虎。

三、师生互动,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在体育课中即使有了轻松愉快的音乐和丰富有趣的游戏,教师不参与活动,只是让学生活动,这样的游戏毫无生机,学生玩一会儿就毫无兴趣,我就经常和孩子们一起活动,效果非常理想。因此,师生共同参与活动是学生快乐体育的桥梁。传统的体育理论认为师生之间是命令与服从。教师神情严肃,不容质疑。这样学生言听计从,根本就谈不上快乐而言,快乐体育就是要建立师生之间和谐协调平等的关系。

与此同时,教师还应不断的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在总结中改进,在反思中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也才能使学生更加的喜欢体育课,更加的热爱体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