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西西文学整理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精选24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1
今天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日子,因为我们选在这个周六进行计划已久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我们的地址是在一个专门的素质拓展中心,叫素质拓展野战营地,里面有各种专业的设施。在55路车上,我们坐了十个多个站,终于,下车了,我们以为到了。谁知道赵老师说了一句,步行五公里就到。大家惊叹!然后我们还是开始了步行,在半小时后,真正的目的地终于到了。
大家略作休整就开始了今天的活动。项目三个:
一、穿“电网”;
二、跳马;
三、蒙眼用绳结五角星。
我们被分成四组:长江一号,绝队,石头队,奔腾队。每队都有自己的口号和队歌。我们被告知,我们的活动是团队活动,团队合作精神非常重要,我们需要互相帮助和协调。团队精神的培养是今天的重点之一。
团队项目不是靠一个人的能力就能很好地完成的,只有团队中的每一个个体相互团结,群策群力,才能共同完成目标。在拓展中,每个队员之间最关心的是如何组织,协调和配合好,。队名,队歌,口号,造型使团队合作的精神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对于本人目前在学生会或者以后出去工作而言,就必须有着很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因为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成功的。
我们每一队的表现都非常好。我们都很团结。我们的五角星虽然没有得第一,但是我觉得我们队的五角星是编得最好的。
通过亲身体验拓展,我得到的收获远远超出了以往阅读书籍获取的。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更深地领悟了人生。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更重要的是懂得付出和信任,在付出和信任的同时,我们也正得到回报,也许得到的就是对方对你的信任。改变这个社会的正是人与人之间的付出和信任,关爱和支持,鼓励和祝福。
所有的感动,也许会是让心灵的震撼,也许会是细小微弱得无法清晰的感觉,只有你在生活中用心聆听,才能顿悟那些生动的音符。
岁月的车轮不知不觉中已从我的生活隧道中碾过了20个春秋,留下的有不易察觉的痕迹,也有在心灵中深刻的回忆。
时光,往往在我们徘徊,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而悄悄溜走。我们会感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失去了太多太多,而得到的实在太少太少了。但我们不能总是沉浸在过去,前方是一段未知的旅程,你无法预测哪个转弯会成为你下一站的风景,要做的,就是足够真诚,勇敢地往前走。
让我感悟到的实在太多太多,感悟快乐,感悟生活,感悟幸福,感悟生命…所有的感悟,我将把它们化为一份动力,用心去做每件事,欣然地接受每一天,学会感恩和知足 !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2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党的十七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务必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作为教育工作的主题,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重视学生锻炼强健的体魄。素质教育是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教育。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是走向素质教育。山东省教育厅20xx年1号文件《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及20xx年20号文件《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吹响了我省实施素质教育新政的号角,对于实施素质教育,推动人的潜力发展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实现“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战略具有重要的好处。
透过认真学习,我充分认识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内涵发展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是一个影响深远,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个性是增强深化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资料,是素质教育由外延到核心突破的关键环节。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是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是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和谐发展奠定基础。素质教育从多方面强调了以人为本,注重德育,注重健康,充分利用校内外德育资源,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效,克服形式主义。教育是一岗双责,既教书又育人,构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工作机制,把德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学校教育的根本,是人的潜力培养,既教书又育人。德育为首:道德思想、民族精神、理想信念、法治观念、心理健康成就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在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四个领域开阔了学生潜力发展的天地。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与技术潜力相结合,得到和谐发展。我作为一个语文课的教师,就应身体力行贯彻我省推进素质教育新政精神,努力尽自己的力量为学生营造平安、礼貌、和谐的校园氛围,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全面发展的人才。
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肩负着素质教育思想与课程的具体实施,因而自然成为了素质教育的主力军。在既定的课程标准、教材资料、评价体系等现实的内外条件下,该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力军作用笔者认为,我们首先就应抓住课堂教学这个占用时间最多、资料最广、涉及面最大的素质教育主阵地,在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扬弃中推进素质教育。教学目标就应是知识、潜力、觉悟的统一,而不只是应试的知识与潜力;教学对象应面向全体学生,而不只是照顾少数能升学的尖子;教学资料应是教给学生对明天有用、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东西,而不能只限于课本与应试的知识与技能;教学关系应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互动,而不是教师“一唱到底”、学生被动理解的单向传授;教学手段应是现代多媒体与传统手段的整合,而不是仅靠一支粉笔一张嘴“战斗”一节课;教学方法应以启发式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而不是“填鸭式”的一味灌输;教学重点应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的培养,而不是考试方法与潜力的反复训练。组织教学应注重导情入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不是威严的纪律管束;更多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现知识,引导学生从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中归纳、抽象出理论,而不应只是演绎推理,用有限的课本知识去解释无限丰富
和无限发展着的实际;强化学生的个体参与,不仅仅要调动他们动耳动脑的心智投入,还要促使学生动眼、动嘴和动手等多方面的身心投入;教学过程目标的达成不仅仅需要引导学生自主获得知识,而且还要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审美等心理以及价值观、人生观等思想品德的`成长。
要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扬弃,更重要的就应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突破。
第一,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的培养。传统的课堂教学,“师道尊严”的气氛太过厚重,培养出来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考试的“高手”,而缺乏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潜力。因此,我们就应着眼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的培养,抢占这个素质教育的制高点。应极力创造让学生敢想善想、敢问善问、敢做善做、敢说善说的课堂教学环境。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务必淡化讲台的威严色彩,缩短师生之间的公共距离。教师要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齐讨论问题,使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构成心理上的相融。同时就应鼓励学生质疑,发表与教师或课本不同的意见,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熄灭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其次,就应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消除使学生成为“分数奴隶”的土壤,在教学中构成学生的独立人格意识。此外,就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的习惯,让学生”会学”,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尝试。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真正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交给学生,学会持久发展。
第二,注意非智力素质的培养。非智力因素在智力开发、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应贯彻到教学的整个过程。其中,教师的个性、教学艺术,学生的人文修养,教学手段与课程设置的更新,教育环境的改善,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培养,都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关系密切。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已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核心资料之一。实施素质教育,务必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彻底改变应试教育中重视学生智能提高而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传统教育观念,要树立素质教育的新观念,加强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在教学中,要注意向学生提出难度适当的学习任务,用任务驱动的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用心性和学习兴趣,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借助于教师的指点、同学的帮忙和学习小组的讨论,透过模仿和自己动脑动手去加以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成功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等优秀品质。透过小组活动,还能培养学生与人团结、合作、尽职尽责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职责意识;透过班级课堂的信息发布、信息交流等课堂活动,可使学生养成倾听别人意见的包容心理。用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来促进智力水平的提升,用智力水平的提升来促进非智力水平的发展,把智力开发和非智力因素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智力活动水平与非智力因素水平协调发展,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第三,要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往往只关注中等及以上学生的学习,忽视少数“差生”的发展。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己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体会到了重视学生个别差异的重要性。学生的个性和智力发展水平千差万别,所以教育的方法也不能干篇一律,务必要因人而异,随机应变,讲究策略,实施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教师透过自己的优势,根据学生在不同方面的潜力水平和不同的教学资料,运用适合于自身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自己的某些特长。对于特殊学生(那里的特殊学生一般是指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较差的学生),教师和其他学生要专门对他们进行引导和帮忙。这样做,使他们感受温暖,从而树立信心,迎头赶上,取得良好成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材料的资料、作用以及难易程度,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教师要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家庭相结合的多种多样的相互交叉配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从而丰富教学材料,提高学生的综合潜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强调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就不能忽视课堂教学应有的魅力,失去吸引力的课堂显然无法承担素质教育的重担。而要提高教学艺术,让课堂教学散发出愉悦的魅力,就要求教师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具备渊博的知识、丰富的语言、广泛的审美情趣、较强的语言表达潜力和组织潜力,能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适时调整教学,使整个教学自始至终处于一种愉快、舒适的氛围之中。要让课堂教学散发出愉悦的魅力,教师不仅仅要有乐教的情趣,还要有会教的本领。教学要有目的性,教学目标要贴合学生的实际,过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用心性,增加失败的体验;过低则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产生松懈、懒惰情绪。教学要有独创性,须知教学并非机械化、千篇一律地演习教材,而应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途径,以创造性地“教”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教学要有预见性,每一门课、每个章节、每一堂课,都须经周密的思考,对整个教学过程要有基本的估量。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并不只是传经布道,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不“授人以鱼”而“授人以渔”。要重视教学效果。在实施素质教育时,要提高教学效率,及时了解教学效果,透过效果的反馈,随时调整教学的动态过程。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份厚重职责,我们没有推脱的遁词,也没有回避的理由。我必须会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时间,在研究课堂教学,改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上多下功夫,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益,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用心研究落实的各项措施上来。树立起实施素质教育人人有责,从我做起的观念,用心投身到当前的各项实际工作中去。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3
六月二号对于我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第一次参加了拓展训练,虽然只有一天,但这一天将让我受用无穷。
曾听说过我们学校有这样的活动,但只是听说,并且从同学的口中得知一个字,就是“玩”,我不赞同他们的说法,我认为这个活动真的很有意义,给了我们真正挑战自己的机会和平台,激发我们在困境中的潜能,让我们更相信自己,更懂得团体的力量。
在大学里,我们不光学会的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习怎样去生存,懂得生存的意义,并且要选择一个好得生存方式是很重要的,拓展中我学会了很多,尽管我对自己的表现并不满意,精神没有调整好,下面介绍一下我们一天的战斗成果。
早上大家都很早的在校门口集合,张老师和孙老师带着我们坐着车去往江北的`一个公园参加训练,在车上我们吃着早餐到达目的地,等待我们的是一个教练,看起来很严厉,让我们排队,报数,分成了两个对队,之后给我们带到了另一个场地,另一个教练领我们做了一个像魔术一样的游戏,我们都不知道到为什么,只知道听从他的指挥就能成功。接下来我们就进行我们的团体活动了,我们的团队有着一个响亮的队名——亮剑,对训是“侠剑相逢,亮剑必胜”,是不是很有气势呢!我们在队长的带领下,还高唱队歌“我相信”开始了一天极具挑战的训练。
第一个项目,信任背摔
这是一个让彼此信任的项目,每个人都会从那个固定的高度背对着其他人笔直的躺下去,其他人要搭成人床在下面接住他。每个上台上的人都要有其他伙伴的加油,拍着面临挑战的人说“xx,你真棒,你是我们的好榜样,加油加油加油!”当台上的人问到:“准备好了吗?”,台下所有组成人床的同伴异口同声地回答“准备好了,请相信我们!321”这是一种承诺,台上的人就躺下去,在上面的人真的感到担心,几乎每个人下来时都有尖叫,甚至下来很久了,腿还在抖,但是大家都很安全,没有一人受伤。
承诺体现了一种责任感,团队同伴的承诺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是勇气、力量和信心的源泉。当说出自己的承诺时,相当于把自己的人品、公信力、责任心置于公众的考验中。在人的一生中,有一些东西是值得誓死捍卫的。
第二个项目,高空抓杠
这是一个看似非常危险的项目,保证不会出现危险。 在空地上竖立一根8米高的铁杆,要求我们爬上铁杆,站到铁杆顶端的一个大概直径为20厘米圆盘上,然后在空中跃起,抓住前方1米远的单杠。到达场地时,我真不觉得害怕,队长第一个上去,我在下面一直盯着看,当他蹲在圆盘上时候,那根柱子就不停的摇晃,慢慢的站起来,但柱子晃得越来越厉害,越来越害怕,这时教练告诉队长,不要害怕,不是杆动,是腿再抖。到我上的时候,这是我才知道当别人站在高杆上,在底下观看的人似乎会觉得很简单、很容易。在自已身处其位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心竟然如此地狂跳、腿也不听使唤地抖动。我真的很害怕我会掉下去,但是我在教练的指挥下,最后真的成功的上去了。
从这个活动中我懂得了一切的困难只是所谓人们看到的困难,只要自己亲身去体验,总结经验,找到对的方式方法,敢于挑战,你就可以成功。
第三个项目,穿越电网。
在两棵树之间挂着大格子的网,是个格子,要求我们所有人不碰网的条件下每个人都要过去,其实这个活动就是看似简单其实很难的活动,因为教练又特别实事求是,给我们40分钟完成这个活动,刚开始我们一点经验也没有,只是有点想法,然后一遍遍的试,只要有一个人碰网就得所有人重新再过。一次次的重来,一次次的失败,虽然我们的队里有两个很胖的队友,但他们通过努力一次次的都过来了,看着他们真的努力。最后在教练的指示下,所有的人都帮忙,不让有任何疏漏的地方。这一遍真的成功了,大家都特别开心。
这个活动我们懂得了,有些事情不是看似简单就容易成功的,但实践起来却很困难,更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我们的成功是所有人共同努力得来的,它来的真的不容易。在这里才深深的感受到团体一心的强大力量。
第四个项目,毕业墙。
在这个项目里,我们所有人是一个团队,要求所有人都要攀上4米高的垂直的墙,墙真的很高,必须用人搭成梯子,一个人要上去,必须要4个人当人梯,还要换班当人梯,每个当人梯的人肩膀都很红,甚至都不能碰,有的男生因此都不敢穿衣服,他们真的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成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产生了小小的失误,但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败笔,这告诉我们生活不会一直都是一帆风顺的,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失败你就可能永远没有成功,相信失败也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要好好的把握它,这样你接下来的路才更好走。
最后,我得到了教练赠送的小礼物,并为我们每个人颁发了鹰狼拓展的毕业证书,它们不贵重但很有意义,上面有句话,很好,“抱怨不如改变”,改变别人很困难,但你可以选择改变自己,只要心态好,我想改变自己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通过这样一天的训练,我知道了组织这次活动的意义,什么是合作,什么是团结,什么是凝聚力……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4
六月二号对于我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第一次参加了拓展训练,虽然只有一天,但这一天将让我受用无穷。
曾听说过我们学校有这样的活动,但只是听说,并且从同学的口中得知一个字,就是“玩”,我不赞同他们的说法,我认为这个活动真的很有意义,给了我们真正挑战自己的机会和平台,激发我们在困境中的潜能,让我们更相信自己,更懂得团体的力量。
在大学里,我们不光学会的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习怎样去生存,懂得生存的意义,并且要选择一个好得生存方式是很重要的,拓展中我学会了很多,尽管我对自己的表现并不满意,精神没有调整好,下面介绍一下我们一天的战斗成果。
早上大家都很早的在校门口集合,张老师和孙老师带着我们坐着车去往江北的一个公园参加训练,在车上我们吃着早餐到达目的地,等待我们的是一个教练,看起来很严厉,让我们排队,报数,分成了两个对队,之后给我们带到了另一个场地,另一个教练领我们做了一个像魔术一样的游戏,我们都不知道到为什么,只知道听从他的指挥就能成功。接下来我们就进行我们的团体活动了,我们的团队有着一个响亮的队名——亮剑,对训是“侠剑相逢,亮剑必胜”,是不是很有气势呢!我们在队长的带领下,还高唱队歌“我相信”开始了一天极具挑战的训练。
第一个项目,信任背摔
这是一个让彼此信任的项目,每个人都会从那个固定的高度背对着其他人笔直的躺下去,其他人要搭成人床在下面接住他。每个上台上的人都要有其他伙伴的加油,拍着面临挑战的人说“xx,你真棒,你是我们的好榜样,加油加油加油!”当台上的人问到:“准备好了吗?”,台下所有组成人床的同伴异口同声地回答“准备好了,请相信我们!321”这是一种承诺,台上的人就躺下去,在上面的人真的感到担心,几乎每个人下来时都有尖叫,甚至下来很久了,腿还在抖,但是大家都很安全,没有一人受伤。
承诺体现了一种责任感,团队同伴的承诺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是勇气、力量和信心的源泉。当说出自己的承诺时,相当于把自己的人品、公信力、责任心置于公众的考验中。在人的一生中,有一些东西是值得誓死捍卫的。
第二个项目,高空抓杠
这是一个看似非常危险的项目,保证不会出现危险。 在空地上竖立一根8米高的铁杆,要求我们爬上铁杆,站到铁杆顶端的一个大概直径为20厘米圆盘上,然后在空中跃起,抓住前方1.5米远的单杠。到达场地时,我真不觉得害怕,队长第一个上去,我在下面一直盯着看,当他蹲在圆盘上时候,那根柱子就不停的摇晃,慢慢的站起来,但柱子晃得越来越厉害,越来越害怕,这时教练告诉队长,不要害怕,不是杆动,是腿再抖。到我上的时候,这是我才知道当别人站在高杆上,在底下观看的人似乎会觉得很简单、很容易。在自已身处其位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心竟然如此地狂跳、腿也不听使唤地抖动。我真的很害怕我会掉下去,但是我在教练的指挥下,最后真的成功的上去了。
从这个活动中我懂得了一切的困难只是所谓人们看到的困难,只要自己亲身去体验,总结经验,找到对的方式方法,敢于挑战,你就可以成功。
第三个项目,穿越电网。
在两棵树之间挂着大格子的网,是个格子,要求我们所有人不碰网的条件下每个人都要过去,其实这个活动就是看似简单其实很难的活动,因为教练又特别实事求是,给我们40分钟完成这个活动,刚开始我们一点经验也没有,只是有点想法,然后一遍遍的试,只要有一个人碰网就得所有人重新再过。一次次的重来,一次次的失败,虽然我们的队里有两个很胖的队友,但他们通过努力一次次的都过来了,看着他们真的努力。最后在教练的指示下,所有的人都帮忙,不让有任何疏漏的地方。这一遍真的成功了,大家都特别开心。
这个活动我们懂得了,有些事情不是看似简单就容易成功的,但实践起来却很困难,更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我们的成功是所有人共同努力得来的,它来的真的不容易。在这里才深深的感受到团体一心的强大力量。
第四个项目,毕业墙。
在这个项目里,我们所有人是一个团队,要求所有人都要攀上4米高的垂直的墙,墙真的很高,必须用人搭成梯子,一个人要上去,必须要4个人当人梯,还要换班当人梯,每个当人梯的人肩膀都很红,甚至都不能碰,有的男生因此都不敢穿衣服,他们真的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成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产生了小小的失误,但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败笔,这告诉我们生活不会一直都是一帆风顺的,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失败你就可能永远没有成功,相信失败也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要好好的把握它,这样你接下来的路才更好走。
最后,我得到了教练赠送的小礼物,并为我们每个人颁发了鹰狼拓展的毕业证书,它们不贵重但很有意义,上面有句话,很好,“抱怨不如改变”,改变别人很困难,但你可以选择改变自己,只要心态好,我想改变自己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通过这样一天的训练,我知道了组织这次活动的意义,什么是合作,什么是团结,什么是凝聚力……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5
XX月XX日我代表我们班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户外素质拓展训练。早上去训练地点的时候,我并不了解所谓的“素质拓展训练”到底是要做些什么,还以为和军训差不多。在这一天,所留下的余味却依然留在我的心里,这余味不仅是身体上的疼痛,更多的是意志上的磨练和人格上的完善。
古人云:人心齐,泰山移。团队的核心是共同奉献。这种共同奉献需要每一个队员能够为之信服的目标。要切实可行而又具有挑战意义的目标,能激发团队的工作动力和奉献精神。为学习注入生命活力。真的,在这次拓展训练中的活动中都体现了,有团队精神。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奉献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运转。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
在那里和教练们相处,让我感到很亲切、很愉快。首先把所有的人召集在一起,1、2、3报数,然后按数字分成3个小分队。展示队名、队训、队徽、队歌。同学们都是那么的积极,认真的完成每一个任务。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有穿越电网,这是一个人无法完成的,在两根杠杆中间拴上两绳子,与地平面刚好构成三线,将上面又分割成十几个小格。不是很大也不是很小,刚刚一人能过得去,但是不能碰到绳子,如果是那样的话就得重来,而且要记时间的,有相关处罚,队长要罚做俯卧撑,从两个起,之后就是2的N次方。一孔一人过,只有大家团结一致,计划计划。先让瘦小的而又有力气的先,之后就往过传,就这样一个接一个过去了。在生活中也是如此会遇到很多难题,要对自己有信心。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总结,吸取失败教训。还有一项活动是走风雨人生路。有眼罩遮眼,活动中不能用言语交流,完全是靠别人帮忙扶着完成的。在活动中,我们共同扶持着走过弯曲的山路,冰凉的水路,崎岖的草地路,爬过各种难以完成的坡地岩石。大家互相取暖,照顾着自己的队友······
训练是结束了,拓展只是一种训练,是体验下的感悟,是震撼下的理念。我相信每一个人体验完了,震撼完了,都会从拓展中得到了或多或少的启发,但我们是否能真正把拓展中的精神运用到生活的困难当中,还需要一个更长的磨练时间。
强调团队精神,这可能是大家这一次参加训练的最大感受了。在几个团队的项目中,我们有的取得了成功,也有的失败了。这些项目要求我们同生死,共患难,用集体的智慧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在我们实际的工作中,也是如此。一个班级,一个团队,各成员之间的能力和特长就应该取长补短的。只有这样,整个团队才能健康向前发展。每个人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都有很多潜在的能力未曾发挥出来,能不能超越空难,实际上就是看我们有没有信心,有没有勇气去面对,能否开发出那些一直潜伏在我们身上,而我们自己却从未真正了解的力量。
我很庆幸自己参加了这次的拓展训练!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6
在上一学期中,我多次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干部培训讲座,在名师与名家的讲座中,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以外的知识,更知道了众多前人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使我的人生得到了很到的升华。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如何开拓自己的眼界是很重要的一项任务,而如何寻找并加以鉴别信息的来源恰恰是我们所欠缺的。武汉理工大学本着对我们负责,对广大的学生负责,对我们的家长负责,对整个社会和国家负责的太对,为我们举办了多次高质量、高水平、高成效的素质教育讲座。使我们在大学阶段可以接触到当今世界最前沿的咨询与最前沿的研究方向知道,让我们在大学阶段便可以有着广阔的视角,可以与世界接轨,走在中国的最前面。
这一系列的素质教育讲座,在丰富了我们的课外生活与开拓了我们眼界的同时,还是我们不断吸收名家大师几十年的生活经验与哲理,这些及其宝贵的经验、教训,是他们用一生的时间来归纳、总结出来的,他们无私的奉献出来,不仅是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了更加清晰、准确的认识,更正确的理解,还使我们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少指示,有了前人的指导,少走弯路,更快的走向成功。
我们平时作为一名普通的学生,很难有机会走出校门,接触到外面的世界。这次学校通过组织讲座,让成功人士走进校园,贴近我们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为我们介绍他们的经验,为我们介绍了他们所擅长的领域和知识。这不仅仅是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还帮助了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建立健康、健全的人格。而且,使我们对专业所学的领域之外有了一定的认识,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增加了自己的见识和思路,为未来的道路打下了更加牢固的基础。
回顾本次训练,仿佛仍历历在目,特别是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上至领导,下至普通员工,人人都无所畏惧,大家都能凝心聚力,发挥个人聪明才智,各个表现坚强、勇敢,充分体现了挑战自我,熔炼团队的精神。 在训练开始前 ,教练做活动讲解,在“忘记年龄、忘记性别、忘记身份”的宗旨下将我们分成了四组。从此刻起,我们所有的组员就拧成了一股绳,迅速的完成确定队名、队旗、队训的各项工作。从拓展训练的第一项活动开始,教练就及时的让我们针对每一个项目组织进行讨论,分析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得与失,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虽然两天的拓展训练较为辛苦,有成功、有失败、有喜悦、也有遗憾,但无论是我个人还是我们这个团队都有很大的收获,总结起来用六个字形容就是――“团队”、“信任”、“超越”。通过这一系列科目的训练给我一些启迪。
一、明确任务是完成任务的前提 接受任务时,在没有搞清要求、规则和标准的情况下,不能是盲人骑马走哪算哪,只有明确了任务、方向、目标,才能避免蛮干,走弯路。
二、制定正确的方案是成功的必然 周密的工作方案对明确方向、规范行为、指导实践、完成任务将起到重要作用。如果开展
一项工作,实施一项工程,没有一个周密的方案,就会受到挫则,甚至失败。经验告诫我们制定工作方案时必须把问题想到前面,充分估计到可能遇到的问题,不能等出现问题后才坐下来研究对策,这样既使能及时纠正偏差,也会受到损失,错过良机。
三、团队的凝聚力是提高竞争力的保证 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没有凝聚力的团队就没有竞争力。如果没有团队精神,这次的所有训练项目就无法完成。如果一个团队的组成人员各行其是、我行我素、自私自利、违法乱纪,势必一盘散沙,工作就是难出成就,又可能导致失败。相反,团队的所有成员人人都易事业为重、关心集体、顾全大局、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就能形成一支无坚不摧的团队。当这个团队面临艰巨任务或遇到困难时就能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在惊涛骇浪面前就能无所畏惧,就能完成别人认为无法完成的任务,就能顺利地到达胜利的彼岸。
四、提高执行力是完成任务的根本。这次训练的全过程中,所有的队员都为团队完成各训练科目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由于大家严格要求自己,注重了细节,一丝不苟、自动自发、拒绝借口,才顺利地完成了。
虽然已离开了拓展基地,但一回想起拓展训练的经历,心里还是久久不能平静,因为自始自终我们均为自己的顺利过关而满足,我们为同伴加油而声嘶力竭,我们为同伴成功而欢呼雀跃,我们为全体通过而拥抱而欢呼。所有的一切,是那么的真切、那么的具有合力,那么的`让人回味。在一天的训练中,我们快乐着、合作着、前进着、幸福着,这种团结协作、催人奋进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今后的工作,我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定能创造奇迹。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7
大学生素质教育在整个大学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研究,国内外不少相关学者和教育专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为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新思想新元素的出现,以及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大学生素质教育也渐次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和目标。基于此,本文力图站在理想人格的视角上,就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谈几点看法,以求有益于新时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
一、理想人格视角下大学生素质教育之内涵的重新定位及其研究意义
早在十几年前,我国就已经提出“素质教育”一词,目的在于通过全面提高受教育学生的素质,进而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至于“素质”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认为,其除了指人的先天性质外,更重要的是指人在后天所形成的素养、修养,其将素质和后天的素养修养相连,说明一个人可以通过学习教育、实践和自身的成长过程,把从外界获取的知识、信息加以内化,并逐步积累发展成为自身稳定的基本品质,这些品质在内容上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与社会素质等。对于身心处于转折期的大学生而言,所谓大学生素质,指的是大学生通过大学教育所应形成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与社会素质等。
从“理想人格”的角度研究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近些年才出现的研究趋向。一般而言,“人格”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个人的道德品质,二是指人的气质、能力、性格等特征的总和。“人格完善”就是通过身心圆融的省思与实践使自身的品德、气质、能力、性格逐步趋于完美的境地。①这里,人格完善所指向的就是理想人格所应具备的基本属性内涵。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理想人格的内容及其修养方式的论述十分丰富,这些论述所指向的都是如何实现个体和群体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有一个基本的观点,那就是社会的全面发展应该以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站在时展的角度。可以这样说,人格完善事关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一个人的人格越趋于理想,其工作和生活将更完美,对社会的贡献也会越大,由此组成的社会也更加完善。正如同志所指出的:如果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知识教育和人格培养,那就会产生很大的片面性,而这种片面性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的轨迹。因此,从理想人格的角度入手探究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实现途径具有可行性,其意义也是十分重大。关于这一点,不少学者已经认识到,他们认为在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把理想人格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在体现素质教育之主旨、落实素质教育中的人文关怀、提升国民素质和国民人格等方面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基于此,笔者认为,当前社会发展最为迫切需要的其实就是人的发展,这种发展对于每个人而言,首先就是健康人格、理想人格的形成。可见,由理想人格入手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不但规定了大学生素质教育所应考量的种种方面,还从根本目标的设定上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参考标准,即培养大学生在其以后的人生中,能够适应社会环境和社会发展,并为此在情感、意志、道德和信念上通过教育和修养进而形成正确、全面的综合素质。而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的身心、文化各方面可以得到均衡、协调发展,并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处于良好的、适宜的、健康的人生状态。
二、理想人格视角下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在规定及其实现目标
从理想人格的视野,相比以前的研究来看,我们对于大学生素质所应包含的内容以及由此延展而来的素质教育目标就有了新的认识和新的定位。通过研究,我们认为,“理想人格”在内容上至少包括个人的道德品质、精神气质、心理调适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性格素养等,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价值观、幸福感、人生态度等等综合素养。其要达到的目标是“理想”,所谓理想,不是一个僵化的标准,而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即使人格的各个方面通过教育、学习和修养达到逐步完善的境地。大学生素质教育就是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展开,使之整体素质得到切实提升。
如果对照现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我们可以将“理想人格”的内容分为以下六大方面,其构成了当今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在规定以及由此而应有的实现目标:
1、定位正确的自我认识。自我认识的定位,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中枢,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没有准确的自我认识定位,素质教育的其他内容都是一句空话。因此,素质教育要想培养大学生健全的理想人格,首先要能够指导大学生去正确认识自我。古语有云:“人贵有自知之明。”其意思就是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和定位。那么,怎样才算有正确的认识定位呢?笔者认为,其至少包括三个方面:
(1)正确认识生理意义上的自我,即对自己的身体和生理状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体验,如容貌、身高、体重以及健康状况等,不可因为生理自我的过美或过差而有忘乎所以或者自惭形秽之感,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2)正确认识心理意义上的自我,即对自己个性特点、心理素质、性格特征等方面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感受,不可漠视自己的优缺点,要有足够全面的体认。
(3)正确认识社会意义上的自我,即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与外界客观事物、其他人的关系,能够正确评鉴出其是积极正面的,还是消极负面的;是融洽的,还是紧张的;并进一步认识到,在造成这种人际关系局面的诸多原因中自己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倘若是消极紧张的人际关系,自己有没有认识到应该去积极面对和改善等。
2、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每个大学生都有自身的性格品质,由此导致在不同的环境下,其对待生活的态度也各不相同:悲观的人总是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闷闷不乐,常常预想可能发生的不幸,甚至抱怨生活,逃避生活,长此以往,渐渐封闭孤陋;而积极乐观的人情绪稳定,自我调节能力强,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信心,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抱有浓厚的兴趣,并能发挥自身的智慧和潜力,即便是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也能勇往直前,不畏艰辛,积极面对。正是因为生活态度的重要性,我们把它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第二大内容。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通过在校大学生的生活态度来了解他们是否思维活跃、勇于克服困难,是否总是有一股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倘若发现有悲观消极、逃避生活的大学生,就要对症下药,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利于其素质的提高。
3、操守良好的职业道德。简而言之,职业道德就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基本道德操守。我们知道,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逐步深入和完善,职业道德被许多企业和用人单位视为重要的人才选择标准之一,从而使得其成为大学生在求学期间所应形成的必备素质之一。那么,什么才是职业道德这一素质所要实现的目标呢?笔者认为,不同的行业,其职业道德也存在不同和差异,但是在多数行业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普适的职业道德,如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开拓创新、遵纪守法等。总之,操守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做到忠实地履行岗位职责,认真负责地对待自己的职业行为,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有自豪感和荣誉感,并尽可能地去开拓、创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领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是职业需要,也是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4、和谐适应的人际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弱反映了大学生与社会的协调程度,直接影响到大学生走向社会之后的工作、生活以及发展前途,因此,良好的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也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素质之一。只有能和社会保持协调一致的.发展,能以一种平和开放的姿态主动关心、了解社会,并在客观认识社会的基础上及时调整自己,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跟上时展的步伐,才算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因此,大学生和谐适应的人际能力这一素质所要实现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接触各种事物,积极地看待社会发展前景和主流现象,与社会的要求相符合,在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不断充实与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
5、高雅健全的审美情趣。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之中,审美情趣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大学生而言,培养其高雅健全的审美情趣,从大方面来看是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从小的方面,即大学生个体身心方面来看,是培养大学生面对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之时,能够明辨是非,能够取舍得当,能够舍利取义,止恶扬善。要培养大学生通过健康理想的生活方式,提高修养,及时排解心理的忧郁和困扰,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蚀,并能够在人生的过程中,培养起高雅健全的审美情趣。
6、崇高浓郁的爱国情怀。俗语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这其实就是在解释个体和群体、和国家的关系,即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每个人的发展最终还得依靠国家的发展。因此,培养大学生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爱国传统,心系国家,把这种朴素浓郁的爱国情怀上升为爱国行动,把实现个人理想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为祖国建设、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和目标。
三、理想人格视角下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现途径
从素质教育的内涵来看,“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而不是一套具体的教育方案。”凡是符合这种教育思想的做法就是实施素质教育,如同教学方法是“法无定法”“有法而无法”一样,素质教育也不是一套固定的模式和方案。尽管如此,倘若剥离附着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附属元素,我们仍然可以找到一些具有普遍性的教育措施和途径,这些措施总体来说就是根据大学生的人格发展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制订相应的大学生素质教育计划,并通过有效措施加以落实,以培养大学生自知、自爱、自律、自强的理想人格。
1、基于课程教学设置,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态度教育和道德情操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价值观、人生态度以及道德情操等方面的教育,课程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途径,尤其是其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尤为重要。不过,从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来看,其效果远没有达到所设定的初衷――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观等。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1)所设课程比较单一,可供学生选修、学习的课程寥寥可数;
(2)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落伍,除了课堂讲授之外,其他教学方式少之又少;
(3)学生参与度比较少,致使教与学脱钩,上课的只管讲,听课的却兴趣不大。
为此,“思想道德修养”之类的课程在内容设置上可以采取“突出中心、多元并举”的方式,既要体现出服务国家、社会之需要,又要考虑学生之现实诉求;既要照顾到长远素质教育目标,又要抓住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性。如此,才可以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态度教育和道德情操教育在课程教学中得到提升。
2、基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心理素质。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多样,是培养适应社会能力和心理素质的重要载体,这种形式的活动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在学校之外开展的,比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公益劳动、科技咨询服务、生产实习等;一类是在学校内部开展的,比如科学实验、技术培训、教师助教、文明校园建设、校园资讯传播等。社会实践活动除了承担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锻炼其实际专业知识技能之外,还要承担培养大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相应的心理素质。为此,高校相关负责人要在观念上创新,根据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加他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使之明确活动的目的性,以此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在这一过程中使之在社会协调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等方面得到应有的提升。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应该有针对性地将相关社会活动和学校开设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有机结合起来,以此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加强大学生的自我训练,培养其自我调控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3、基于多形式、多途径手段,使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提升其整体素质。大学生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化的教育工程,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和手段来逐步开展实施。因此,对于校园内外的各种有效途径,都可以本着“拿来主义”的态度,积极加以借鉴利用,如广播、电视、期刊、网站等多种多样的现代社会的媒体手段,都可以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拿过来对大学生开展相应的素质教育工作。这些手段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使其从中得到切实的自我感受,有效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8
今天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日子,因为我们选在这个周六进行计划已久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我们的地址是在一个专门的素质拓展中心,叫素质拓展野战营地,里面有各种专业的设施。在55路车上,我们坐了十个多个站,终于,下车了,我们以为到了。谁知道赵老师说了一句,步行五公里就到。大家惊叹!然后我们还是开始了步行,在半小时后,真正的目的地终于到了。
大家略作休整就开始了今天的活动。项目三个:一、穿电网;二、跳马;三、蒙眼用绳结五角星。
我们被分成四组:长江一号,绝队,石头队,奔腾队。每队都有自己的口号和队歌。我们被告知,我们的活动是团队活动,团队合作精神非常重要,我们需要互相帮助和协调。团队精神的培养是今天的重点之一。
团队项目不是靠一个人的能力就能很好地完成的,只有团队中的每一个个体相互团结,群策群力,才能共同完成目标。在拓展中,每个队员之间最关心的是如何组织,协调和配合好,。队名,队歌,口号,造型使团队合作的精神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对于本人目前在学生会或者以后出去工作而言,就必须有着很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因为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成功的。
我们每一队的表现都非常好。我们都很团结。我们的`五角星虽然没有得第一,但是我觉得我们队的五角星是编得最好的。
通过亲身体验拓展,我得到的收获远远超出了以往阅读书籍获取的。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更深地领悟了人生。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更重要的是懂得付出和信任,在付出和信任的同时,我们也正得到回报,也许得到的就是对方对你的信任。改变这个社会的正是人与人之间的付出和信任,关爱和支持,鼓励和祝福。
所有的感动,也许会是让心灵的震撼,也许会是细小微弱得无法清晰的感觉,只有你在生活中用心聆听,才能顿悟那些生动的音符。
岁月的车轮不知不觉中已从我的生活隧道中碾过了20个春秋,留下的有不易察觉的痕迹,也有在心灵中深刻的回忆。
时光,往往在我们徘徊,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而悄悄溜走。我们会感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失去了太多太多,而得到的实在太少太少了。但我们不能总是沉浸在过去,前方是一段未知的旅程,你无法预测哪个转弯会成为你下一站的风景,要做的,就是足够真诚,勇敢地往前走。
让我感悟到的实在太多太多,感悟快乐,感悟生活,感悟幸福,感悟生命所有的感悟,我将把它们化为一份动力,用心去做每件事,欣然地接受每一天,学会感恩和知足 !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9
一、引言
素质教育是上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其主旨是加强基础、发展智能、培养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在职业技术教育得到大力发展的新阶段,笔者认为必须突出素质教育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二、素质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题中之义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由此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取胜,不仅需要资本和自然资源的禀赋,更为关键的是人的素质。人口素质提高了,必将为我国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提供人才优势;如果这个问题解决得不好,相反这将成为一个十分沉重的人口负担。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讲,合理的人才结构应该是金字塔形的,既要有一定数量的高层次的人才,也需要大量的初、中级人才和素质较高的普通劳动者。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其根本任务是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基础,为社会培养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
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毕业学生素质适应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国家教育部门提供的数据,完成9年义务教育的学生中,30~40%的分流到普通高中,而60~70%的学生则分流到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因此,职业技术学校承担着大部分同龄学生的学校教育任务。同时,职业技术学校是大多数在读学生的最终学校教育,学生毕业后即投身到社会进行工作实践。把一个具有什么样素质的学生推向社会,关系到民族素质的全面提高。由此可见,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职业技术教育要突出素质教育这一核心
当前,具备什么样素质的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才能适应社会,受到社会的欢迎呢?我们要从世界科技革命的挑战出发,加强科学技术教育;要从市场经济的挑战出发,加强市场意识教育;但更为重要的是不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单纯的“机器奴隶”、“经济动物”。我们要在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要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统一起来,就必须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因此,教育的价值,首先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合格的公民;其次在于提高人才的全面素质,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通过学生素质的提高从而达到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的统一。据此,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是:第一,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教材上现成的基本知识,而且要使学生学会自我增长知识,也就是“学会学习”,面对激烈的科技、市场竞争,只有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第二,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发展能力,包括思维能力、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尤其是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第三,不仅要使学生增长知识和发展能力,而且要使学生学会做人。要使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群体意识,要使学生不仅关心自己的成长,而且关心家庭、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就是要使学生“学会关心”。
同时,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是为地方建设培养人才,并兼顾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优秀生源。因此,职业技术教育的实际情况为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方面,职业技术教育避免了千军万马争过独步桥的局面,为取消教育以考试作为唯一评判标准,建立更加科学、完整、系统的素质教育评价制度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职业技术教育强调的是实践性,职业技术教育可以而且应当以推行素质教育的办法,把素质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通过素质教育把全面教育的要求一项项地赋予具体内容,把各个门类的基础知识与社会、学校、个体的实际相结合,把抽象的目的具体化,真正使学生做到全面发展。
四、把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素质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
根据职业技术教育的实际情况,推行素质教育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1.突出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成长主要依靠自己的主动性。素质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近年来,在学校试验并获得一定成功的'教育法,如“成功教育”、“愉快教育”、“情境教育”,高等学校所推行的讨论式教学、问题教学、案例教学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当然,强调学生的自主性,绝不意味着可以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放松学校的组织纪律。职业技术教育在读学生一般思想比较活跃,因此,确认学生是素质教育的主体,要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学生自尊、自重、自主、自律,推动学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
2.把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素质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
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而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或一种具体的方法,必须通过学校教育的各种活动来进行。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素质教育也是通过各门课程来进行的。不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科、语文学科,除了传授知识之外,都可以结合进行素质教育。也就是“寓素质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
香港、台湾等地,在高等教育中提倡“通识教育”,规定教学计划(课程计划)要开设若干门人文学科课程,学生必须选修多少学分,这种做法值得借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修完人文学科课程,获得若干人文学科知识就完成了素质教育的任务。人文学科知识必须内化为人文精神,并外化为行为习惯,才能构成相对稳定的品质结构。有些人,虽然修行了许多人文学科课程,获得了许多人文知识,但言行不一,品质恶劣,就是由于他们没能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所以,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内化”,即将知识转化为素质。就知识转化为素质来说,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转化为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等。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10
社区位于经济繁荣、交通便捷的越江路口的东北侧,属港闸区政府所在地,2005年由盛和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建设。社区拥有300㎡的办公用房、300㎡的居民活动室和250㎡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小区内小型公园、休闲广场和室外健身场所错落有致;在绿化率达到40%的绿地上遍布名贵花木、亭台楼阁和小桥流水,是一个环境优美、适宜人居,具有浓郁时代气息的绿色园林社区。
如何把社区管理好维护好是社区党支部和作为支部书记的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认为只有不断加强社区居民教育,不断提升居民的综合素质,才能达到造就文明居民,建设文明和谐示范社区的目的。如何开展居民素质教育,我有三点感想: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通过拉横幅,橱窗板报、宣传手册资料展示,开放图书室、阅览室、走访住户、举办社区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地开展宣传和教育,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帮助居民认识到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是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必备素质。明确学习的目标不仅是为了文凭,为了就业创业,更重要的是提高素质,开发潜能和提升人生价值,拓展生活领域,丰富生活内涵,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美好家园。通过宣传,激发居民自主接受新知识,自觉争做文明人的热情,社区教育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依托载体,齐头推进
一是要以社区党建为龙头,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居民的政治素质为目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面向社区全体党员和居民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基本理论、政策方针、形势任务等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利用端午、七一等传统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端午前夕5月23日,我社区组织党员代表、军属代表23人举行了“大家齐动手、文明过端午”为主题的包粽子比赛,通过活动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激发居民的爱国情感。6月28日我社区党支部与交警三大队部分民警一起登上苏通大桥观景平台,一起参观了苏通大桥展览馆亲身感受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二是要依托共青团妇等组织大力开展公民道德教育。以提高居民道德情操为目标,广泛宣传20字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60字规范;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加强道德修养;进一步加强“诚信”教育,强化全体居民的“诚信”意识,积极培育以“包容会通、敢为人先”为核心理念的南通城市精神;广泛开展“读书明理,革除陋习,走向文明”的读书活动;今年五月份组织群众参加了港闸经济开发区《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的征文活动以及书法、绘画比赛。通过活动将道德建设落实到社区居民的具体行动中,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6月10日,我社区召开了“新市民、新形象”暨“文明结对共建”座谈会,提升新市民素质,发动党员群众使弱势群体得到帮助。6月18日,我社区开展了文明礼仪知识竞赛,40名以妇女代表为主的居民参加了比赛活动。社区退休女工徐秀英获得了第一名。
三是依托科普、司法、综治等组织,大力开展科学知识、法律知识教育。以“讲科学生活、建文明社区”为主题,面向全体居民开展普及科学知识教育。今年“科普活动月”、“科普活动周”期间我社区邀请城西医院医生和地震局顾朝军处长分别作了“预防慢性病”和“居安思危、防震减灾”知识讲座等系列活动;开展律师、法官、消防、警务、交警进社区等深受群众欢迎的活动;充分发挥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和校外辅导员的作用,面向青少年学生开展校外普法教育。暑假期间我们将邀请社区民警和区安全局领导为青少年学生作法律知识和安全知识讲座,同时开展《我为社区献一计》征文比赛活动。
四是依托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以促进就业为目标,把职业技术教育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结合起来,加强就业能力培养。社区劳动保障平台要根据社会需求,积极开展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和残疾人的劳动技能培训与教育,提高他们的基本技能和就业能力。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11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
积极心理学起源于20世纪末美国的一场心理学思潮,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为主要代表人物。他对积极心理学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指出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在主观层面上,主要研究个体的主观体验,包括满足、快乐、幸福等,强调个体要满足地看待过往、幸福地感受当下和乐观地面对未来;在个体层面上,主要研究积极的人格特质,包括乐观、豁达、宽容、毅力、智慧等,并希望找到一条促使个体具备这些人格特质的途径。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型模式,是新兴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是在消极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消极心理学的扬弃。积极心理学的问世不仅在美国广受青睐,同样也赢得了世界范围内心理学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认同,尤其受到了中国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者的普遍欢迎。积极心理学强调要摆脱过去侧重研究人的负性心理特征、注重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的研究模式,而应重视研究人的正性品质和积极的方面,注重研究人的优点和价值,采取更科学的手段挖掘人的潜力与创造力,激发人的活力,帮助人们树立生活信心,坚定生活信念,寻求和掌握获得美好生活的方法。
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心理素质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各高校开展以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近十几年,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功,为缓解大学生压力,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我们也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并未得到显著提高,其中很大原因是由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本质上还是以消极心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忽略了对大学生积极心理体验和积极潜能的开发,从而使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当前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主要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生活、经济、人际交往、恋爱等方面产生的困扰,常以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似乎心理素质教育的内涵就是针对一系列心理问题,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解决心理问题。在高校,许多大学生误将“心理”当成是“心理不健康”的代名词,认为心理素质教育只是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的教育。这就使学生产生消极的自我暗示,许多学生认为到心理中心咨询就说明有心理问题,对心理老师和心理咨询敬而远之,生怕让同学们误以为是自己心理有问题。大学生普遍存在这样的看法,这使得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陷入困境,难以开展。实际上,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聚焦在处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上,这本身就曲解了心理素质教育的涵义,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这也容易使许多本身没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也开始关注自己的消极方面,忽视自身的积极方面,对自己产生否定和不认可,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另外,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对象基本上是那些有经济、恋爱、人际关系、学业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其余的没有显示出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就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一个真空区。而实际上,这些学生虽然没有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但他们的状况却也同样不容乐观。许多大学生对生活没有目标,对学习没有兴趣,缺乏动力和理想,更感受不到生活学习带给他们的幸福与快乐。如果在教育过程中缺乏对他们的关注,必将影响心理素质教育的最终效果,也很难实现提高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的目标。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必须两者兼顾,才能取得最好效果。
更值得思考的是,以解决心理问题为价值取向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常远离学校的.主体工作,游离于学校的主体工作之外。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被看成只是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和心理咨询服务的任务,与学校的其他学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甚至与其他教育工作者无关。长此以往,这必然使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独立于学校主体工作之外,缺乏有效的组织系统支持,必将难以收到理想效果。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必须转换视角,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达到增强学生积极体验、培养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目的。
三、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1、积极心理学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和自我成长能力,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而且意味着要有独立的人格、良好的社会功能和人际关系、高效的工作状态、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等。心理素质教育的重点应在于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表现在拥有积极的人格、意志品质、心态、认知方式、思维活动、情感体验等。具体来说,包括培养自信心和自制力、环境适应、情绪控制和调节、人际交往、真诚、正直、率直等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学提出积极预防的理念,而不是产生心理问题后依靠外力进行修补。心理素质教育就应当通过对积极品质的挖掘,使大学生具有较完善的自我塑造能力,做到有效预防自身心理问题。大学生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我意识,他们渴望得到亲人、朋友和他人的肯定,从而形成良好的自我评价。积极心理学不仅能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学生求得生存的力量并得到良好的发展,更能帮助那些处于正常状况下的学生形成良好品格。
2、积极心理学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有机整体,不可分离。积极心理学能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丰富资源,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和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进一步构建积极完善的心理素质教育系统,发挥心理素质教育的最大功能,最终实现对大学生潜能的开发与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的重要目标。
四、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方法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要改变当前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现状,必须将积极心理学运用到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当中。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下,应针对所有大学生,帮助他们挖掘自身潜能,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具体来说,应从大学生个体发展和学校教育两个层面重新思考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培养途径。
1、个体发展层面
培养大学生积极的认知能力。从认知角度来说,大学生除了应当具备正确认知外在事物的能力,更要有正确认知自我的能力,在认知自我的基础上才能愉快地悦纳自我。悦纳自我首先要接纳自己、欣赏自己、体会自我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上体验价值感、幸福感和满足感。其次是要客观、理智地对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理性看待得与失,在生活和学习中注重发展和完善自我。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情绪体验和情绪调节能力。首先,要帮助他们形成对情绪知觉、评估和表达的能力。其次,要教育他们善于控制情绪,做情绪的主人,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学会运用旅游、购物、运动、表达、哭泣等多种适合自己的方式宣泄情绪,达到心理平衡。此外,还要提高大学生对美好事物的体验和感知能力,保持良好的心境,营造愉快的生活氛围。
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应加强对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和锻炼,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健康心境推动下,在学习、生活的挫折中磨炼意志,不断增强意志品质。鼓励学生自觉承担一些难度较大的事务,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还要积极从事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在奉献社会、关爱他人的过程中体验自身价值。
2、学校教育层面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不是简单的无病状态,真正的心理健康应具有积极的心理体验,并具有积极的人格品质。教育工作者需要理解和接纳积极心理学,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这将有助于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更新观念,进一步开阔视野。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应当用一种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提供平台来激发学生的潜能,还要适时地给予鼓励、表扬和奖励,让他们感受到取得进步的快乐和获得赞赏的愉悦。
同时,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式还应以整个大学生群体为对象。心理咨询只能帮助少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潜在问题,它属于一种消极应对的教育方式,不应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主流方式。良好的教育方式应是面向全体学生,塑造和培养全体学生的积极品质,从而达到预防心理问题的最终目的。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应当通过课程、专题培训、心理知识讲座、知识竞赛、辩论赛、演讲比赛、团体辅导、素质拓展训练、心理剧展演等多种活动的开展,让学生通过团体学习的方式发挥自主性,体验学习过程中的快乐,培养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心理品质。并且积极运用微博、手机报、网站、广播等多种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健康理念。
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建立起庞大、完善的心理素质教育支持系统。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心理素质教育工作部门要与学校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形成一个运行有序、保障有力、和谐向上的心理素质教育支持系统。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陶冶大学生高尚的情操,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与积极情绪。
积极心理学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开拓了新思路,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回归到本原,必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朝着良性而和谐的方向发展。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12
社区位于经济繁荣、交通便捷的越江路口的东北侧,属港闸区政府所在地,2005年由盛和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建设。社区拥有300㎡的办公用房、300㎡的居民活动室和250㎡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小区内小型公园、休闲广场和室外健身场所错落有致;在绿化率达到40%的绿地上遍布名贵花木、亭台楼阁和小桥流水,是一个环境优美、适宜人居,具有浓郁时代气息的绿色园林社区。
如何把社区管理好维护好是社区党支部和作为支部书记的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认为只有不断加强社区居民教育,不断提升居民的综合素质,才能达到造就文明居民,建设文明和谐示范社区的目的。如何开展居民素质教育,我有三点感想: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通过拉横幅,橱窗板报、宣传手册资料展示,开放图书室、阅览室、走访住户、举办社区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地开展宣传和教育,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帮助居民认识到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是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必备素质。明确学习的目标不仅是为了文凭,为了就业创业,更重要的是提高素质,开发潜能和提升人生价值,拓展生活领域,丰富生活内涵,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美好家园。通过宣传,激发居民自主接受新知识,自觉争做文明人的热情,社区教育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依托载体,齐头推进
一是要以社区党建为龙头,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居民的政治素质为目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面向社区全体党员和居民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基本理论、政策方针、形势任务等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利用端午、七一等传统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端午前夕5月23日,我社区组织党员代表、军属代表23人举行了“大家齐动手、文明过端午”为主题的包粽子比赛,通过活动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激发居民的爱国情感。6月28日我社区党支部与交警三大队部分民警一起登上苏通大桥观景平台,一起参观了苏通大桥展览馆亲身感受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二是要依托共青团妇等组织大力开展公民道德教育。以提高居民道德情操为目标,广泛宣传20字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60字规范;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加强道德修养;进一步加强“诚信”教育,强化全体居民的“诚信”意识,积极培育以“包容会通、敢为人先”为核心理念的南通城市精神;广泛开展“读书明理,革除陋习,走向文明”的读书活动;今年五月份组织群众参加了港闸经济开发区《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的征文活动以及书法、绘画比赛。通过活动将道德建设落实到社区居民的具体行动中,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6月10日,我社区召开了“新市民、新形象”暨“文明结对共建”座谈会,提升新市民素质,发动党员群众使弱势群体得到帮助。6月18日,我社区开展了文明礼仪知识竞赛,40名以妇女代表为主的居民参加了比赛活动。社区退休女工徐秀英获得了第一名。
三是依托科普、司法、综治等组织,大力开展科学知识、法律知识教育。以“讲科学生活、建文明社区”为主题,面向全体居民开展普及科学知识教育。今年“科普活动月”、“科普活动周”期间我社区邀请城西医院医生和地震局顾朝军处长分别作了“预防慢性病”和“居安思危、防震减灾”知识讲座等系列活动;开展律师、法官、消防、警务、交警进社区等深受群众欢迎的活动;充分发挥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和校外辅导员的作用,面向青少年学生开展校外普法教育。暑假期间我们将邀请社区民警和区安全局领导为青少年学生作法律知识和安全知识讲座,同时开展《我为社区献一计》征文比赛活动。
四是依托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以促进就业为目标,把职业技术教育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结合起来,加强就业能力培养。社区劳动保障平台要根据社会需求,积极开展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和残疾人的劳动技能培训与教育,提高他们的基本技能和就业能力。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13
摘要:当今的大学教育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能否进步发展,一个社会能否稳定健康的制约因素。而当今大学的育人理念不仅受制于当今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与变化,也更多的受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的影响。作为国家新一代的青年,国家明日发展的希望,为了自己青春羽翼的逐渐丰满,我们在大学里激扬自己人生中这段最青春的日子。而大学所给我们的应该是教会我们如何做学问,如何做事,如何做人,更高层次的,是教会我们如何拥有中国独特的文化素质。那么我们要如何定义文化素质教育?这样的教育发展现实意义何在?我们又要如何为大学生人才培养找准前进的方向?现在以一种更加客观冷静的态度回头审视文化素质教育尤为必要。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现实意义;方向;途径
一、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在大学生学好专业课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文史哲基本知识、艺术基本修养、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的教育,目标是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的教育。我国从1995年提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这一概念是在我国高等教育人文教育的失衡问题越来越突出,并日益影响到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它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以往大学教育存在的专业口径狭窄、教学内容陈旧、教育模式单一、评价体系偏颇、文化陶冶淡化等问题。它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标;以尊重学生个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
新形势下,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一)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仍未能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各方面的任务一个比一个多,各方面的负担一个比一个重: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辐射等。学生过分重视花哨的校园活动,而忽视了对自己内在的培养,忽视了对于科学文化知识的积累,忽视了自己对于已有知识的运用和创新。
(二)大学教授要忙着搞职称,忙着搞研究,看似一个比一个忙,其实是把大学的本质和根本使命给忘却了。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们的引导和传授作用却在职称、研究的压迫下消失殆尽。他们忽视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更加忽视了对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综上所述,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志在必行,它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
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教会其如何做人。
(一)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重要转折的时代,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人们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和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追求却使得人文教育却受到冷落,社会上普遍存在着重理轻文现象,并随之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如信仰危机、道德滑坡、精神空虚等。因此各国采取办法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特别是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做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以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同步发展,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二)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精英,所以高等教育助大学生精神成人是高等文化教育的使命。大学教育,重在传承文化,追求真理。大学要培养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人,要培养道德健全的人适应时代的需要显得尤为必要。杨叔子曾表示:中国要办好大学,依赖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基础知识的全面扎实,即文化素质的全面提升。可见,加强文化素质正是这一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
(三)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创新人才全面发展的需要
作为迎接新时代挑战的主阵地和生力军,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创新精神,即在文化素质教育中重视引导学生求新、求变,让学生在其中自己解决问题,给其创造的空间,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为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我国国民的素质,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及途径
(一)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
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不仅体现了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而且涵盖了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只有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才能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对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认同感。我们要通过优化社会大环境、创建浓郁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等手段,使大学生感受、理解、热爱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他们身上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二)优化课程设置,提高人文课程比重。
优化课程设置、提高人文课程比重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课程设置要由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逐步向重视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的方向转变。通过多开设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美英等国高校在这方面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典范,值得我们借鉴。如哈佛大学的“共同基础课”五类课程中,文学与艺术和外国文化是其中的两类;牛津大学一直坚持在学生中开展古典文化知识的学习。从民族的发展高度,学校应该像重视英语、计算机等课程那样重视人文课程,加强投入、纳入制度化管理,实行统一考试,考试结果与授予学位挂钩。
(三)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师的学识水平不仅包括他在本专业研究中的深度与广度,还包括教师对本民族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准确把握。教师人格魅力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审美情感,可以直接对学生产生无言的持久的影响。“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不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过程,还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思想碰撞的过程。只有高素养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引导大学生积极学习和正确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自觉鉴别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的关键。
(四)政府、社会、高校联手参与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良好人文素养的培育与提升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人人参与,推动良好人文氛围的形成,为高素质人才的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和优良的环境。
作为政府,要加强对学校周边的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的管理,坚决取缔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经营性娱乐活动场所,及时处理侵害学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件。
现代人文素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而成的精神。这种精神品格在宏观方面汇聚于作为民族精神脊梁的民族精神之中从全社会来讲,整个社会各个阶层都要重视培养良好人文素养的氛围,在公共舆论的领域内要鼓励电视、电影、报纸等大众媒体严肃地负起推进提升人文素养的责任。
所以,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应该“转识成智、化性为德,以业为志、由技入道”。从根本上讲,高校文化素质教育重在回归大学之道,弘扬大学之魂(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是谓大学;万物并育,化成天下,是谓大爱!)。让大学生真正的在大学中学会做学问,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只有在实践中的不断摸索,不断创新与改进才能逐渐实现真正的文化素质的提高,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14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党的十七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务必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作为教育工作的主题,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重视学生锻炼强健的体魄。素质教育是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教育。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是走向素质教育。山东省教育厅20xx年1号文件《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及20xx年20号文件《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吹响了我省实施素质教育新政的号角,对于实施素质教育,推动人的潜力发展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实现“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战略具有重要的好处。
透过认真学习,我充分认识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内涵发展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是一个影响深远,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个性是增强深化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资料,是素质教育由外延到核心突破的关键环节。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是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是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和谐发展奠定基础。素质教育从多方面强调了以人为本,注重德育,注重健康,充分利用校内外德育资源,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效,克服形式主义。教育是一岗双责,既教书又育人,构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工作机制,把德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学校教育的根本,是人的潜力培养,既教书又育人。德育为首:道德思想、民族精神、理想信念、法治观念、心理健康成就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在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四个领域开阔了学生潜力发展的天地。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与技术潜力相结合,得到和谐发展。我作为一个语文课的教师,就应身体力行贯彻我省推进素质教育新政精神,努力尽自己的力量为学生营造平安、礼貌、和谐的校园氛围,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全面发展的人才。
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肩负着素质教育思想与课程的具体实施,因而自然成为了素质教育的主力军。在既定的课程标准、教材资料、评价体系等现实的内外条件下,该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力军作用笔者认为,我们首先就应抓住课堂教学这个占用时间最多、资料最广、涉及面最大的素质教育主阵地,在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扬弃中推进素质教育。教学目标就应是知识、潜力、觉悟的统一,而不只是应试的知识与潜力;教学对象应面向全体学生,而不只是照顾少数能升学的尖子;教学资料应是教给学生对明天有用、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东西,而不能只限于课本与应试的知识与技能;教学关系应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互动,而不是教师“一唱到底”、学生被动理解的单向传授;教学手段应是现代多媒体与传统手段的整合,而不是仅靠一支粉笔一张嘴“战斗”一节课;教学方法应以启发式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而不是“填鸭式”的一味灌输;教学重点应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的培养,而不是考试方法与潜力的反复训练。组织教学应注重导情入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不是威严的纪律管束;更多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现知识,引导学生从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中归纳、抽象出理论,而不应只是演绎推理,用有限的课本知识去解释无限丰富
和无限发展着的实际;强化学生的个体参与,不仅仅要调动他们动耳动脑的心智投入,还要促使学生动眼、动嘴和动手等多方面的身心投入;教学过程目标的达成不仅仅需要引导学生自主获得知识,而且还要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审美等心理以及价值观、人生观等思想品德的成长。
要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扬弃,更重要的就应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突破。
第一,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的培养。传统的课堂教学,“师道尊严”的气氛太过厚重,培养出来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考试的“高手”,而缺乏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潜力。因此,我们就应着眼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的培养,抢占这个素质教育的制高点。应极力创造让学生敢想善想、敢问善问、敢做善做、敢说善说的课堂教学环境。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务必淡化讲台的威严色彩,缩短师生之间的公共距离。教师要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齐讨论问题,使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构成心理上的相融。同时就应鼓励学生质疑,发表与教师或课本不同的意见,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熄灭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其次,就应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消除使学生成为“分数奴隶”的土壤,在教学中构成学生的独立人格意识。此外,就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的习惯,让学生”会学”,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尝试。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真正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交给学生,学会持久发展。
第二,注意非智力素质的培养。非智力因素在智力开发、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应贯彻到教学的整个过程。其中,教师的个性、教学艺术,学生的人文修养,教学手段与课程设置的更新,教育环境的改善,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培养,都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关系密切。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已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核心资料之一。实施素质教育,务必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彻底改变应试教育中重视学生智能提高而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传统教育观念,要树立素质教育的新观念,加强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在教学中,要注意向学生提出难度适当的学习任务,用任务驱动的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用心性和学习兴趣,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借助于教师的指点、同学的帮忙和学习小组的讨论,透过模仿和自己动脑动手去加以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成功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等优秀品质。透过小组活动,还能培养学生与人团结、合作、尽职尽责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职责意识;透过班级课堂的信息发布、信息交流等课堂活动,可使学生养成倾听别人意见的包容心理。用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来促进智力水平的提升,用智力水平的提升来促进非智力水平的发展,把智力开发和非智力因素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智力活动水平与非智力因素水平协调发展,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第三,要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往往只关注中等及以上学生的学习,忽视少数“差生”的发展。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己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体会到了重视学生个别差异的重要性。学生的个性和智力发展水平千差万别,所以教育的方法也不能干篇一律,务必要因人而异,随机应变,讲究策略,实施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教师透过自己的优势,根据学生在不同方面的潜力水平和不同的教学资料,运用适合于自身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自己的某些特长。对于特殊学生(那里的特殊学生一般是指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较差的学生),教师和其他学生要专门对他们进行引导和帮忙。这样做,使他们感受温暖,从而树立信心,迎头赶上,取得良好成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材料的资料、作用以及难易程度,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教师要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家庭相结合的多种多样的相互交叉配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从而丰富教学材料,提高学生的综合潜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强调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就不能忽视课堂教学应有的魅力,失去吸引力的课堂显然无法承担素质教育的重担。而要提高教学艺术,让课堂教学散发出愉悦的魅力,就要求教师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具备渊博的知识、丰富的语言、广泛的审美情趣、较强的语言表达潜力和组织潜力,能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适时调整教学,使整个教学自始至终处于一种愉快、舒适的氛围之中。要让课堂教学散发出愉悦的魅力,教师不仅仅要有乐教的情趣,还要有会教的本领。教学要有目的性,教学目标要贴合学生的实际,过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用心性,增加失败的体验;过低则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产生松懈、懒惰情绪。教学要有独创性,须知教学并非机械化、千篇一律地演习教材,而应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途径,以创造性地“教”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教学要有预见性,每一门课、每个章节、每一堂课,都须经周密的思考,对整个教学过程要有基本的估量。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并不只是传经布道,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不“授人以鱼”而“授人以渔”。要重视教学效果。在实施素质教育时,要提高教学效率,及时了解教学效果,透过效果的反馈,随时调整教学的动态过程。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份厚重职责,我们没有推脱的遁词,也没有回避的理由。我必须会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时间,在研究课堂教学,改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上多下功夫,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益,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用心研究落实的各项措施上来。树立起实施素质教育人人有责,从我做起的观念,用心投身到当前的各项实际工作中去。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15
摘要:当今的大学教育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能否进步发展,一个社会能否稳定健康的制约因素。而当今大学的育人理念不仅受制于当今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与变化,也更多的受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的影响。作为国家新一代的青年,国家明日发展的希望,为了自己青春羽翼的逐渐丰满,我们在大学里激扬自己人生中这段最青春的日子。而大学所给我们的应该是教会我们如何做学问,如何做事,如何做人,更高层次的,是教会我们如何拥有中国独特的文化素质。那么我们要如何定义文化素质教育?这样的教育发展现实意义何在?我们又要如何为大学生人才培养找准前进的方向?现在以一种更加客观冷静的态度回头审视文化素质教育尤为必要。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现实意义;方向;途径
一、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在大学生学好专业课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文史哲基本知识、艺术基本修养、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的教育,目标是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的教育。我国从1995年提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这一概念是在我国高等教育人文教育的失衡问题越来越突出,并日益影响到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它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以往大学教育存在的专业口径狭窄、教学内容陈旧、教育模式单一、评价体系偏颇、文化陶冶淡化等问题。它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标;以尊重学生个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
新形势下,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一)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仍未能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各方面的任务一个比一个多,各方面的负担一个比一个重: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辐射等。学生过分重视花哨的校园活动,而忽视了对自己内在的培养,忽视了对于科学文化知识的积累,忽视了自己对于已有知识的运用和创新。
(二)大学教授要忙着搞职称,忙着搞研究,看似一个比一个忙,其实是把大学的本质和根本使命给忘却了。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们的引导和传授作用却在职称、研究的压迫下消失殆尽。他们忽视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更加忽视了对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综上所述,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志在必行,它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
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教会其如何做人。
(一)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重要转折的时代,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人们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和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追求却使得人文教育却受到冷落,社会上普遍存在着重理轻文现象,并随之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如信仰危机、道德滑坡、精神空虚等。因此各国采取办法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特别是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做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以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同步发展,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二)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精英,所以高等教育助大学生精神成人是高等文化教育的使命。大学教育,重在传承文化,追求真理。大学要培养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人,要培养道德健全的人适应时代的需要显得尤为必要。杨叔子曾表示:中国要办好大学,依赖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基础知识的全面扎实,即文化素质的全面提升。可见,加强文化素质正是这一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
(三)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创新人才全面发展的需要
作为迎接新时代挑战的主阵地和生力军,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创新精神,即在文化素质教育中重视引导学生求新、求变,让学生在其中自己解决问题,给其创造的空间,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为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我国国民的素质,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及途径
(一)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
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不仅体现了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而且涵盖了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只有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才能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对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认同感。我们要通过优化社会大环境、创建浓郁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等手段,使大学生感受、理解、热爱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他们身上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二)优化课程设置,提高人文课程比重。
优化课程设置、提高人文课程比重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课程设置要由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逐步向重视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的方向转变。通过多开设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美英等国高校在这方面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典范,值得我们借鉴。如哈佛大学的“共同基础课”五类课程中,文学与艺术和外国文化是其中的两类;牛津大学一直坚持在学生中开展古典文化知识的学习。从民族的发展高度,学校应该像重视英语、计算机等课程那样重视人文课程,加强投入、纳入制度化管理,实行统一考试,考试结果与授予学位挂钩。
(三)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师的学识水平不仅包括他在本专业研究中的深度与广度,还包括教师对本民族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准确把握。教师人格魅力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审美情感,可以直接对学生产生无言的持久的影响。“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不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过程,还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思想碰撞的过程。只有高素养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引导大学生积极学习和正确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自觉鉴别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的关键。
(四)政府、社会、高校联手参与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良好人文素养的培育与提升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人人参与,推动良好人文氛围的形成,为高素质人才的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和优良的环境。
作为政府,要加强对学校周边的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的管理,坚决取缔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经营性娱乐活动场所,及时处理侵害学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件。
现代人文素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而成的精神。这种精神品格在宏观方面汇聚于作为民族精神脊梁的民族精神之中从全社会来讲,整个社会各个阶层都要重视培养良好人文素养的氛围,在公共舆论的领域内要鼓励电视、电影、报纸等大众媒体严肃地负起推进提升人文素养的责任。
所以,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应该“转识成智、化性为德,以业为志、由技入道”。从根本上讲,高校文化素质教育重在回归大学之道,弘扬大学之魂(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是谓大学;万物并育,化成天下,是谓大爱!)。让大学生真正的在大学中学会做学问,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只有在实践中的不断摸索,不断创新与改进才能逐渐实现真正的文化素质的提高,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16
今天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日子,因为我们选在这个周六进行计划已久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我们的地址是在一个专门的素质拓展中心,叫素质拓展野战营地,里面有各种专业的设施。在55路车上,我们坐了十个多个站,终于,下车了,我们以为到了。谁知道赵老师说了一句,步行五公里就到。大家惊叹!然后我们还是开始了步行,在半小时后,真正的目的地终于到了。
大家略作休整就开始了今天的活动。项目三个:一、穿电网;二、跳马;三、蒙眼用绳结五角星。
我们被分成四组:长江一号,绝队,石头队,奔腾队。每队都有自己的口号和队歌。我们被告知,我们的活动是团队活动,团队合作精神非常重要,我们需要互相帮助和协调。团队精神的培养是今天的重点之一。
团队项目不是靠一个人的能力就能很好地完成的,只有团队中的每一个个体相互团结,群策群力,才能共同完成目标。在拓展中,每个队员之间最关心的是如何组织,协调和配合好,。队名,队歌,口号,造型使团队合作的精神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对于本人目前在学生会或者以后出去工作而言,就必须有着很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因为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成功的。
我们每一队的'表现都非常好。我们都很团结。我们的五角星虽然没有得第一,但是我觉得我们队的五角星是编得最好的。
通过亲身体验拓展,我得到的收获远远超出了以往阅读书籍获取的。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更深地领悟了人生。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更重要的是懂得付出和信任,在付出和信任的同时,我们也正得到回报,也许得到的就是对方对你的信任。改变这个社会的正是人与人之间的付出和信任,关爱和支持,鼓励和祝福。
所有的感动,也许会是让心灵的震撼,也许会是细小微弱得无法清晰的感觉,只有你在生活中用心聆听,才能顿悟那些生动的音符。
岁月的车轮不知不觉中已从我的生活隧道中碾过了20个春秋,留下的有不易察觉的痕迹,也有在心灵中深刻的回忆。
时光,往往在我们徘徊,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而悄悄溜走。我们会感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失去了太多太多,而得到的实在太少太少了。但我们不能总是沉浸在过去,前方是一段未知的旅程,你无法预测哪个转弯会成为你下一站的风景,要做的,就是足够真诚,勇敢地往前走。
让我感悟到的实在太多太多,感悟快乐,感悟生活,感悟幸福,感悟生命所有的感悟,我将把它们化为一份动力,用心去做每件事,欣然地接受每一天,学会感恩和知足 !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17
社区位于经济繁荣、交通便捷的越江路口的东北侧,属港闸区政府所在地,2005年由盛和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建设。社区拥有300㎡的办公用房、300㎡的居民活动室和250㎡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小区内小型公园、休闲广场和室外健身场所错落有致;在绿化率达到40%的绿地上遍布名贵花木、亭台楼阁和小桥流水,是一个环境优美、适宜人居,具有浓郁时代气息的绿色园林社区。
如何把社区管理好维护好是社区党支部和作为支部书记的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认为只有不断加强社区居民教育,不断提升居民的综合素质,才能达到造就文明居民,建设文明和谐示范社区的目的。如何开展居民素质教育,我有三点感想: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通过拉横幅,橱窗板报、宣传手册资料展示,开放图书室、阅览室、走访住户、举办社区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地开展宣传和教育,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帮助居民认识到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是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必备素质。明确学习的目标不仅是为了文凭,为了就业创业,更重要的是提高素质,开发潜能和提升人生价值,拓展生活领域,丰富生活内涵,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美好家园。通过宣传,激发居民自主接受新知识,自觉争做文明人的热情,社区教育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依托载体,齐头推进
一是要以社区党建为龙头,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居民的政治素质为目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面向社区全体党员和居民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基本理论、政策方针、形势任务等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利用端午、七一等传统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端午前夕5月23日,我社区组织党员代表、军属代表23人举行了“大家齐动手、文明过端午”为主题的包粽子比赛,通过活动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激发居民的爱国情感。6月28日我社区党支部与交警三大队部分民警一起登上苏通大桥观景平台,一起参观了苏通大桥展览馆亲身感受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二是要依托共青团妇等组织大力开展公民道德教育。以提高居民道德情操为目标,广泛宣传20字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60字规范;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加强道德修养;进一步加强“诚信”教育,强化全体居民的“诚信”意识,积极培育以“包容会通、敢为人先”为核心理念的南通城市精神;广泛开展“读书明理,革除陋习,走向文明”的读书活动;今年五月份组织群众参加了港闸经济开发区《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的征文活动以及书法、绘画比赛。通过活动将道德建设落实到社区居民的具体行动中,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6月10日,我社区召开了“新市民、新形象”暨“文明结对共建”座谈会,提升新市民素质,发动党员群众使弱势群体得到帮助。6月18日,我社区开展了文明礼仪知识竞赛,40名以妇女代表为主的居民参加了比赛活动。社区退休女工徐秀英获得了第一名。
三是依托科普、司法、综治等组织,大力开展科学知识、法律知识教育。以“讲科学生活、建文明社区”为主题,面向全体居民开展普及科学知识教育。今年“科普活动月”、“科普活动周”期间我社区邀请城西医院医生和地震局顾朝军处长分别作了“预防慢性病”和“居安思危、防震减灾”知识讲座等系列活动;开展律师、法官、消防、警务、交警进社区等深受群众欢迎的活动;充分发挥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和校外辅导员的作用,面向青少年学生开展校外普法教育。暑假期间我们将邀请社区民警和区安全局领导为青少年学生作法律知识和安全知识讲座,同时开展《我为社区献一计》征文比赛活动。
四是依托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以促进就业为目标,把职业技术教育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结合起来,加强就业能力培养。社区劳动保障平台要根据社会需求,积极开展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和残疾人的劳动技能培训与教育,提高他们的基本技能和就业能力。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18
大学生是社会上文化层次水平较高、思维最为活跃、最有朝气的群体之一。他们渴求知识、积极向上、胸怀博大,时刻关注国内外的风云变幻,把个人的理想和志向同祖国的兴旺发达和民族的繁荣复兴融合在一起。但是,由于社会转型和自身发展阶段的影响,使得正处于青春期、社会阅历浅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据有关调查显示,全国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54.4%。有28%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近10%的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在最近的几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中精神行为检出率为16%,心理健康或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约占30%。诸多的数据和事实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没有学习目标,缺乏学习动力,不能集中精神进行学习,适应困难
其中有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或上网聊天,学习成绩不佳,进而对学习产生厌倦、对考试感到焦虑。
二、自我评价失调
许多大学生都是中学时的习尖子,心理上有较强的优越感,而进入大学后,这种优势不再,这使得他们的优越感受到重创。这时一旦学习成绩稍有波动,就会降低自信心,甚至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
三、人际关系适应不良
由于存在交际困难,同面对面的交流相比较,一些大学生更愿意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环境中进行交流,迷恋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世界脱离。长此下去,对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四、就业心理困惑
这在大四学生当中尤为普遍。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没有做好就业心理准备,不能很好的认清当前的形势,对自我的定位及自我能力的评价不够确切,好高骛远,一日三变。还有部分学生在择业中不认真思考,盲目从众。
“心理素质是指人在先天遗传基础上发展和培养的良好心理品质。它包括智力因素(认知、运筹、决策),非智力因素(需要、动机、情感)和复合因素(意志、气质、审美、社交、道德等)。心理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和归宿,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心理素质。教育和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发展、成才的需要,也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认为心理学高深莫测,所以尽而远之,殊不知,在我们做每一件事,说每一句话的时候,都受某种心理状态的控制。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心理学的必要知识。
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里,我们大学生会接触不一样的人,经历不同的事,而如果要在这个小社会中找到自己的目标,安然的度过大学,我们就必须保持心理健康。做到身心两方面的健康,而《大学生心理素质》则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样正确对待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积极引导我们走向健康之路!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19
在参加学校组织的“教育思想大讨论专家报告会”及学工系统、本系组织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后,自己感觉收获很大,深刻认识到学校正处于内涵建设的关键时期,对学校的发展也充满了信心。我就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
一是充分认识到学校正处于内涵建设的关键时期。
在专家的报告会中指出,随着生源的下降,未来的高校招生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在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民办高校的招生形势不容乐观,现在已经出现个别民办高校没有生源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民办高校只有不断改进教学质量,提高毕业生竞争力,才能够获得生存和发展。专家们结合教育部评估专家组20xx年11月份在我校进行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工作指出,我校克服了办学时间短、办学经费紧张、师资力量不足等困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存在的问题却是不容忽视的。学校要想持续科学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强内涵建设,尽快解决影响学校发展的各种问题,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现在学校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作为一名辅导员,我也要根据学校内涵建设的需要,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努力提高学生工作能力,为学校的内涵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是深刻理解了学校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定位。
在听完专家的报告后,我认识到,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做好学校的顶层设计,而学校的办学定位就是顶层设计的一个关键内容。办学定位问题关系到学校能否科学发展的问题,办学定位准确与否,关系到学校办学的成与败、得与失、进与退。我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及地方区域经济情况,确定了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定位,这是很恰当的。在认真查阅资料后,我进一步了解到,学校在办学层次上,以本科教育为主体,本、专科并举;在学科专业设置上以生命科学为特色,理工结合,逐步实现农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培养的是基础理论较扎实、知识面较宽、实践能力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专家的报告会进一步加深了我对学校办学定位的认识,也对如何培养学生有了新的思考,明白了要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是熟练掌握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主要特征。
在听完吴平教授和陈啸教授的报告会后,我对学校应用型本科教育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疑惑,就是应用型本科教育和高职高专教育有何区别?学校会不会照搬高职高专教育来办应用型本科教育?李建启教授的报告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很好的回答。李教授系统阐述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并将应用型本科教育与高职高专教育、研究型本科教育进行了认真地比较,自己也对应用型本科教育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四是深刻理解了教育的本质目标。
吴平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学校的真正宗旨不在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思想,而是教会学生懂事、教授人情事理与公民知识、教会学生学会关心别人。在以前的教育学理论学习中,自己也曾看到类似的阐述。但是在学生阶段的自己对这个观点并没有认真地去体会,现在听了吴教授的报告,并结合工作实际,我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的内涵。作为一名辅导员,我要经常和学生打交道。在和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就发现,现在的学生个性比较突出,考虑问题很简单,对和自己没有利益关系的事情不够关心,甚至一些基本的礼貌都很缺乏。现在明白了这并不是由于学生不懂事,而是教育的缺失造成的。现在的教育过于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了,而忽视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教育。这给我的启发式要更加重视学生的基础文明教育、感恩教育,要教会学生为人处世,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五是充分认识到了学校以后的努力方向。在参加完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后,体会到了学校对内涵建设的重视。明白学校将会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整改为契机,努力提高学校应用型本科办学质量,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学校将会大力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并围绕课程体系改革不断完善各方面的工作。我将会认真配合学校完成各项工作,推动学校科学发展。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20
一、学校体育促进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人的素质是人在先天遗传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养成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根椐辩证唯物主义把人看作是自然、心理和社会统一的观点,把素质划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即: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下面就这三个层次分别加以分析。
1、学校体育和生理素质。
生理素质是人素质的基础和载体,是素质发展的物质前提,为素质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人的生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受遗传、环境、营养、体育锻炼等方面的影响。对中学生来说,体育锻炼是最重要、最积极、最经常的影响形式之一。学校体育对提高中学生生理素质提供了重要途径,科学的,经常的体育锻炼,对人特别对正在发育长身体的中学生的生理机能、体格、身体素质的健全发展效果特别明显。学校体育应把增强体质作为首要目标,根椐中学生身心特点,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手法,使学生身体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育体的独特功能,促进学生的生理健康发展。
2、学校体育和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包括认知、情感、意志、需要、动机、兴趣等方面素质。过去由于我们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及研究,使学生身心特别是心理素质没有很好发展,在学习世界各国学校体育的过程中,我国学校体育思想有了新的发展:开始从多角度去揭示学校体育是一个具有多功能、多层次的系统,进一步明确树立起生物、心理、社会体育观,使学校心理教育纳入正轨。
学校体育教育过程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体育教育的鲜明特点是一种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综合性教育活动,学校体育的内容丰富多采,适合青少年、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好胜的特点,能吸引他们积极参加。又由于体育活动具有竞争性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中,群体成员为了在比赛中取胜,往往能同心协力,互相促进,努力实现共同的目标,而个人为了取得好成绩,以便同别人展开竞争,则能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勇气和毅力,通过竞争与合作,学生学习成绩诸要素和个性心理特征得到充分显示和健全发展。另外,教师高尚的人格,积极负责的态度也会使学生情感得到提升,个性心理培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精心设计,科学组织体育教学并注重教师自我形象完善充分挖掘整合,优化,从而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
3、学校体育与社会文化素质
社会文化素质主要由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等构成,学校体育对这几方面无不起积极的作用。
文化素质包括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所具备的`科学精神,学校体育的独特功能是增强体质,提高学生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人的生理机能。通过体育运动培养敏锐的感知能力,灵活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良好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另外,体育教育所培养勇敢、顽强、坚毅等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对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都是及为有利的。
道德素质见诸人的学习工作,生活多个方面。教师的教,结合教学内容,运用以理导人,以形动人,以情感人,以严律人,以及运用自己的人格和模范行为来影响学生,同时对学生不断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提高认识,端正学习态度,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学校体育在教学活动中,师生间、学生间都发生各种交往关系,师生互相尊重,民主平等,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合作,共同遵守纪律及时完成学习任务等等,都包含丰富的道德素质因素。通过体育活动,学生可以学习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关系,学习各种思想、品德准则和规范。
审素质包括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体育本身是一种健与美的统一的活动,体育锻炼能使学生体魄健美、体型匀称、姿态端正、动作矫健,这些既是健康的标志,又是人体美的表现。学校体育能以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形体美、动作美、姿态美、仪表美和心灵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热爱美、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气势美、教学中教师示范美等等。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美的原理,把学习过程变成审美过程,发展学生的审美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学校体育适应学生素质发展的若干构想
当今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学校体育要适应社会,适应学生,也必须转轨,改变过去的学校体育目标的单一化现象,使学校体育教育素质化。
1、学校体育须面向全体及全面发展。
在应试教育中,片面追求升学率,把大部分的时间精力用在应试学科的学习上,体育在学科中没有应有的位置,甚至有的地方连体育课也被占用,更谈不上育人了,以致形成学生身心畸形现象,当今,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学校体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既是学校体育的根本方向,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使具有不同体育基础的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成功的体育教育,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进而把自已培养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未来事业的成功者。这正是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的期盼,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希望在教师”。如何使体育教育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这对广大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素质教育的特征之一为内化,内化在于主体能动性,在进行教学改革时应顾及学生自身发展需要,以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特长,发展个性,提高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
2、学校体育评估的综合性。
学校体育的评估是根据学校体育目标,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系统的信息收集和定性、定量的分析。随着学校体育素质化,也应建立自己的评价体系,它应该具有综合性特点,就是在评价体育教育教学及学生学习质量的时侯,建立全面的质量指标,不只看其身体素质、形态和机能变化,不只看其一般技术、技能的形成掌握,而应该把学校体育中学生个性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体育兴趣、情感、习惯的形成及学生参与锻炼的普及率来全面评估。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21
今天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日子,因为我们选在这个周六进行计划已久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我们的地址是在一个专门的素质拓展中心,叫素质拓展野战营地,里面有各种专业的设施。在55路车上,我们坐了十个多个站,终于,下车了,我们以为到了。谁知道赵老师说了一句,步行五公里就到。大家惊叹!然后我们还是开始了步行,在半小时后,真正的目的地终于到了。
大家略作休整就开始了今天的活动。项目三个:一、穿“电网”;二、跳马;三、蒙眼用绳结五角星。
我们被分成四组:长江一号,绝队,石头队,奔腾队。每队都有自己的口号和队歌。我们被告知,我们的活动是团队活动,团队合作精神非常重要,我们需要互相帮助和协调。团队精神的培养是今天的重点之一。
团队项目不是靠一个人的能力就能很好地完成的,只有团队中的每一个个体相互团结,群策群力,才能共同完成目标。在拓展中,每个队员之间最关心的是如何组织,协调和配合好,。队名,队歌,口号,造型使团队合作的精神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对于本人目前在学生会或者以后出去工作而言,就必须有着很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因为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成功的。
我们每一队的表现都非常好。我们都很团结。我们的五角星虽然没有得第一,但是我觉得我们队的五角星是编得最好的。
通过亲身体验拓展,我得到的收获远远超出了以往阅读书籍获取的。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更深地领悟了人生。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更重要的是懂得付出和信任,在付出和信任的同时,我们也正得到回报,也许得到的就是对方对你的信任。改变这个社会的正是人与人之间的付出和信任,关爱和支持,鼓励和祝福。
所有的感动,也许会是让心灵的震撼,也许会是细小微弱得无法清晰的感觉,只有你在生活中用心聆听,才能顿悟那些生动的音符。
岁月的车轮不知不觉中已从我的生活隧道中碾过了20个春秋,留下的有不易察觉的痕迹,也有在心灵中深刻的回忆。
时光,往往在我们徘徊,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而悄悄溜走。我们会感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失去了太多太多,而得到的实在太少太少了。但我们不能总是沉浸在过去,前方是一段未知的旅程,你无法预测哪个转弯会成为你下一站的风景,要做的,就是足够真诚,勇敢地往前走。
让我感悟到的实在太多太多,感悟快乐,感悟生活,感悟幸福,感悟生命…所有的感悟,我将把它们化为一份动力,用心去做每件事,欣然地接受每一天,学会感恩和知足 !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22
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对学生身体素质和及其它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育是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不仅可以强筋骨,而且还有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之效。”现代体育科研证明,学校体育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而且可以向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一、早操场、课间操与素质教育
早操、课间操都是学校体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认真做早操,不仅能驱除学生大脑皮质睡眠而且形成的抑制使其精神为之振奋,从而轻松愉快的投入到一天的学习中去,进而为保证学习质量、提高学习效率提供了有力的外部条件;而且在清新的空气中经常坚持认真地做早操,对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增进身心健康,增强和发展身体素质都有着显著的作用;课间操是课间休息时间进行的一种体育锻炼。通过认真完成课间操,可以使学生获得积极性休息,可以消除和缓解在上课进程中产生的疲劳,使身心得以充分放松。才能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下一节课的学习当中。积极认真的完成早操和课间操,对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陶冶美的情操、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团结奋进等良好的心理品质、以及节奏感、韵律感和美感,具有特殊的作用。
素质教育要求学校体育具有全体性,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个学生基本素质,使每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而高质量的早操及课间操正是这一要求在学校体育中的具体体现,同时也为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保证学生每天
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提供了保障。
二、体育课与素质教育
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是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的,而体育课堂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也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成形式,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中心环节。我们应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所具有的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教育功能。
(一)思想品德素质教育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不公要教会学生技能、技巧和技术,还要教会学生做人,学会生活,培养良好的体育体育道德风尚。在练习中培养学生认真观摩互帮互学的良好习惯;在调动队伍时培养学生互相尊重、礼貌互让的风格;在短跑教学中特别是在起跑练习中培养学生精力集中的习惯和实事求是诚实的品德;在中长跑教学中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毅力;在跳跃、障碍和支撑跳跃项目教学中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良好品质;在球类项目教学中培养学生全局观念和集体合作精神;在各种体育竞赛中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好作风。
(二)文化科学素质教育
通过体育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术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过程进行智能教育,培养学生懂得学习、创造、求真的良好习惯。
首先,在体育教学中,除了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之外,还要向学生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及培养体育欣赏能力等,使学生学到丰富的体育文化知识,拓宽知识面。
其次,在体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编排徒手操,并付之练习;引导学生布置教学场地、自制体育器材,并付之使用,以此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像能力,发展其个性。
再次,要根据体育项目的特点,在教学中可开发学生的.智能。比如,通过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自控能与快速反应能力;通过蓝球投蓝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通过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通过体操动作教学,能培养学生运动本体感觉能力和时空感觉。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在提高学生体育能力的同时,促进其智能的发展。
(三)心理素质的教育
通过体育教学,提高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和身体活动机能,促使学生脑体结合,培养综合运用脑力和体力的能力,把心理控制在最佳姿态,达到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通过游戏、教学比赛、考试、运动会等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可以培养良好的健康心态,使学生有良好的心理控制能力以及心理稳定性和适应性。可培养学生竞争、创新意识、以及团结协作和开拓进取精神。
三、课外体育活动与素质教育
课外体育活动也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教会学生健体的具体体现。课外体育活动,对启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以及扩大交往,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都有重要意义。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素质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学生个性发展的核心是创造力的发展,发展创造力的关键就在于使学生能够主动的生动活泼的进行学习。这就要求学校体育应着重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展,尽可能的为学生主动的、生动活泼的进行学习和锻炼创造条件,促使学生个性的发展。课外体育活动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最佳的外部条件。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23
摘要:当今的大学教育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能否进步发展,一个社会能否稳定健康的制约因素。而当今大学的育人理念不仅受制于当今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与变化,也更多的受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的影响。作为国家新一代的青年,国家明日发展的希望,为了自己青春羽翼的逐渐丰满,我们在大学里激扬自己人生中这段最青春的日子。而大学所给我们的应该是教会我们如何做学问,如何做事,如何做人,更高层次的,是教会我们如何拥有中国独特的文化素质。那么我们要如何定义文化素质教育?这样的教育发展现实意义何在?我们又要如何为大学生人才培养找准前进的方向?现在以一种更加客观冷静的态度回头审视文化素质教育尤为必要。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现实意义;方向;途径
一、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在大学生学好专业课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文史哲基本知识、艺术基本修养、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的教育,目标是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的教育。我国从1995年提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这一概念是在我国高等教育人文教育的失衡问题越来越突出,并日益影响到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它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以往大学教育存在的专业口径狭窄、教学内容陈旧、教育模式单一、评价体系偏颇、文化陶冶淡化等问题。它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标;以尊重学生个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
新形势下,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一)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仍未能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各方面的任务一个比一个多,各方面的负担一个比一个重: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辐射等。学生过分重视花哨的校园活动,而忽视了对自己内在的培养,忽视了对于科学文化知识的积累,忽视了自己对于已有知识的运用和创新。
(二)大学教授要忙着搞职称,忙着搞研究,看似一个比一个忙,其实是把大学的本质和根本使命给忘却了。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们的引导和传授作用却在职称、研究的压迫下消失殆尽。他们忽视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更加忽视了对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综上所述,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志在必行,它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
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教会其如何做人。
(一)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重要转折的时代,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人们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和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追求却使得人文教育却受到冷落,社会上普遍存在着重理轻文现象,并随之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如信仰危机、道德滑坡、精神空虚等。因此各国采取办法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特别是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做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以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同步发展,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二)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精英,所以高等教育助大学生精神成人是高等文化教育的使命。大学教育,重在传承文化,追求真理。大学要培养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人,要培养道德健全的人适应时代的需要显得尤为必要。杨叔子曾表示:中国要办好大学,依赖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基础知识的全面扎实,即文化素质的全面提升。可见,加强文化素质正是这一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
(三)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创新人才全面发展的需要
作为迎接新时代挑战的主阵地和生力军,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创新精神,即在文化素质教育中重视引导学生求新、求变,让学生在其中自己解决问题,给其创造的空间,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为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我国国民的素质,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及途径
(一)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
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不仅体现了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而且涵盖了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只有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才能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对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认同感。我们要通过优化社会大环境、创建浓郁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等手段,使大学生感受、理解、热爱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他们身上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二)优化课程设置,提高人文课程比重。
优化课程设置、提高人文课程比重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课程设置要由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逐步向重视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的方向转变。通过多开设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美英等国高校在这方面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典范,值得我们借鉴。如哈佛大学的“共同基础课”五类课程中,文学与艺术和外国文化是其中的两类;牛津大学一直坚持在学生中开展古典文化知识的学习。从民族的发展高度,学校应该像重视英语、计算机等课程那样重视人文课程,加强投入、纳入制度化管理,实行统一考试,考试结果与授予学位挂钩。
(三)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师的学识水平不仅包括他在本专业研究中的深度与广度,还包括教师对本民族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准确把握。教师人格魅力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审美情感,可以直接对学生产生无言的持久的影响。“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不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过程,还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思想碰撞的过程。只有高素养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引导大学生积极学习和正确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自觉鉴别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的关键。
(四)政府、社会、高校联手参与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良好人文素养的培育与提升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人人参与,推动良好人文氛围的形成,为高素质人才的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和优良的环境。
作为政府,要加强对学校周边的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的管理,坚决取缔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经营性娱乐活动场所,及时处理侵害学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件。
现代人文素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而成的精神。这种精神品格在宏观方面汇聚于作为民族精神脊梁的民族精神之中从全社会来讲,整个社会各个阶层都要重视培养良好人文素养的氛围,在公共舆论的领域内要鼓励电视、电影、报纸等大众媒体严肃地负起推进提升人文素养的责任。
所以,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应该“转识成智、化性为德,以业为志、由技入道”。从根本上讲,高校文化素质教育重在回归大学之道,弘扬大学之魂(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是谓大学;万物并育,化成天下,是谓大爱!)。让大学生真正的在大学中学会做学问,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只有在实践中的不断摸索,不断创新与改进才能逐渐实现真正的文化素质的提高,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
大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篇24
20xx年5月20日,对于我来说的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我参加了郑州拓展训练中心在南阳五道幢拓展训练基地为期两天两夜的拓展训练营,这两天的所作所为让我懂得了团队的含义。以前总是单纯的认为团队无非等同于合作,现实告诉我并不是这样。当你选择进入一个团队的时候,意味着你将接受一种责任,背负着团队的荣誉,一种承担,团队需要你,你必须毫无保留分付出。它有时会让你欣喜,但这种欣喜往往伴随着艰辛。没有团队成员的合作,没有成员之间的配合,一切都是枉然。
那天大概8点左右出发前往目的地。在路上我们高谈阔论,殊不知等待我们的挑战是什么。当车驶进一个犹如桃花源的地方。就是前面所说的南阳五道幢,算得上一个挺不错的风景区。到处可以看见绿色。教官把我们带去训练场地。我们自行组队,我们队的队名叫传闻中的三公主,呵呵,团队里只有三个男生,是不是很有心意。第一个项目是高空项目。大概有6,7米左右。我们需在系上安全带的情况下,走过一座桥。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一般的桥,是由十几块小木板和几个绳子组成的,所以走起来有些晃动。团队里一个一个勇敢的都走了过去,轮到我了,我也没想太多。上去就飞快的走着,突然感觉自己很享受这种漂浮的感觉。尽管团队里有些人还是惧怕这个项目,不过每个人都勇敢的走了过去。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瞬间闪耀在这个团队的每一人身上。第二个项目是找数字。有三十张卡片,每张卡片代表一个数字,卡片可能是英文字母,可能只是图案,需要我们去仔细琢磨。试了5次,我们还是因为时间问题没有成功,但每一次失败后,我们都会总结,把自己心里记住的那张图片与团队每一个商讨。功夫不负有心人,第六次,我们以54秒,第一的成绩完成了这项挑战。第三个项目,是过电网,一张很大由绳编成的网,上面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网口。团队需要依次穿过网口,当时我们在做这个项目时,下起了大雨,但我们仍坚持进行,因为每一个网口只能过一个人,所以还是很有难度,因为我们队有三个男生,第一个男生先过去,然后由我和另一人依次帮助女生过网。最后,我。俩再过去。这个计划显然不错,我们试着过去几个人,但却因为一次次的触网,被教官要求集体返回。我们没有气馁,反而变得更加的小心翼翼。最后,终于全队过网,当教官说这个项目的成功率只有30%的时候,我们甭提多自豪。
说说最后的.一个项目吧,集体翻过4米高墙。一个极具挑战的项目。刚开始,当我们每一个人站在墙下面时,心里都有些发软,怎么这么高。光滑的平面,没有一点可以支撑的地方,如何翻越。项目开始,我们想了很久,决定做人梯。因为我们外语学院,男生偏少的缘故。意味着男生需要付出更多,但是作为团队的一员,没有一个人退缩,义不容辞的抢着做人梯。让女生踩着我们的手和肩膀,再由上面的人接应。途中因为违反项目归队,队长被罚做俯卧撑,里面不乏有女生的身影。看着他们因为我们的错误,做出承担的时候,我们很伤心,真的,这些真是作为一个团队需要承担的吗。种种这些无疑激起了我们对成功的渴望。我们严格按照归队,不畏艰辛,终于完成任务。当那首《真心英雄》响起时,我们紧紧的的抱在一起,也许这就是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当喜悦充斥着我们时,我们不会忘了付出,每一个人的衣服沾满了泥巴,我们不会嫌它脏,反而认为这也是一种幸福。 在欢声笑语中,这个活动圆满的结束,似乎由之前的反感,变成了现在的依依不舍,这就是团队的力量吗? 这次拓展活动,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没有经历过的人是不会明白它有多难忘。团队,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一个班级,需要组成一个团队,共同学习,生活。一个公司需要一个团队,彼此合作完成的工作任务,不仅可以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而且还能给枯燥乏味的工作增加许多趣味。我总结了团队成功必须具备三个词,一是合作,二是承担,三是不弃。当你决定走进一个团队的时候,这三个词意味着你时刻要把它挂在心里,无论做什么事情之前都有把这三个词提在前面。一个团队到底有多大的魅力?它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彼此更加的亲近。它能够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处境,给自己合理的定位。它永远给你传达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当你骄傲时,它会告诉你,成功并不是你一个人的努力。当你气馁时,它告诉你,背后还有那么多身影在默默的支持你,怎么可以轻易说放弃。在今后的生活中,我想我更加清楚的知道如何去融入一个团队又该如何在一个团队中生存下去。团队中,你需要学会尊重每一个成员,你更应该学习大家的优点,从而才能改正自己的不足,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价值。
难忘的团队,难忘的每一张成员的笑脸,永远印在了彼此的心里。不会伴随时间推移,随风而去。
难忘的经历,需要一个很好的总结,所以感觉有必要写这篇文章,这样才能把难忘留住。我不敢说以满分的成绩完成了这次活动,但我学到,体会到的东西,几乎可以超越这个满分。只希望种种的那些感受不只是一时停留在脑海里,我希望它出现在我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有了团队,人生路上才不会孤独,在此也感谢郑州拓展训练中心给予我们极大的帮助,希望以后建立长期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