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历史听课心得体会

2024/09/27心得体会

西西文学整理的历史听课心得体会(精选24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历史听课心得体会 篇1

20xx年7月21日,市教研员来我校观摩指导,对我们进行了新课改下的教学指导,我受益匪浅。

做好本职工作,创新教学,高效课堂就是让学生学到知识、方法,形成历史思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指导学生“会读”,提高其阅读概括能力

教师指导学生学会看教科书,主要是教给学生查找、阅读历史材料的方法,使学生学会读书,懂得如何利用书,怎样从阅读中获取大量的历史信息,把书本看“薄”,然后再由“薄”到“厚”。

二、指导学生“会听”,提高其听课效率

教师应重视学生听课能力的培养,争取在每节课上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1)指导学生学会听课,要听关键语、听重音、听提示语、听重复语;怎样做到当堂领会和巩固,尝试记忆等。

(2)指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要积极思考,勇于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如何进行课堂讨论,积极发言和听取他人的见解等。

(3)指导学生学会记好课堂笔记,如记教师讲课提纲对理解、掌握、记忆新课内容有较大帮助;

三、指导学生“会问”,提高其质疑能力

让学生懂得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并在教师指导下讨论和解决问题,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

四、指导学生“会总”,提高其综合归纳能力

历史注重时间、事件等横向、纵向线索的联系,因此,历史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找出历史的规律和分析历史现象的方法,帮助他们构筑起整体的知识结构,变学生被动地吸收为主动地学习,变机械的知识传授为一种能动的能力训练。给教师的几点建议:

1、用心关注学生,恰如其分的评价,让学生感觉到指导关怀。

2、教师要接触新史观。

3、多读书、读好书。

4、必修落实三维目标。

5、构筑逻辑严谨的体系。

6、善于选择材料、积累材料、认识材料,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12月25日,有幸赴励志中学聆听了一位历史教师的精彩讲授,收益不浅,现将自己的一点收获和感悟与同仁们一起分享和交流,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指正。

本次之行共听课2节。总的感受就是真实中生成的课堂是素质的也是适用的课堂。

其一,真实性。首先是讲授教师扎实、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和随机应变的各种能力是真实的,可敬畏又值得学习的。

其二,课堂的生成态。无论是教师的学案,还是多媒体课件,还是历史资料、影视资料的选取,都立足于教师对课本教材资源的挖掘和应用。没有了多媒体教学开创之初的华丽,有的只是朴素的powerpoint画面和间接明了、直接简短的学生学习活动指令,或者是富有情感化的启发引导语句。教师作为课堂的指导者、组织者的地位更明显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充分显现。特别是挖掘和利用多种知识认知渠道,搭建把学生已有知识转化和升华为课本知识的平台。

其三,新理念性。展示了《新课标》的新理念。这节课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新课标》的新理念。新课标提出:“历史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很多情景来自于学生的身边,创设合理的情景,让学生从情景中提出历史问题,对于他们学习历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本节课讲述牛顿的伟大成就时,引用了牛顿在苹果树下看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的故事。让学生从中发现信息,提出问题,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并引出了学习内容,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体现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并利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敢于独立思考、敢于探索的习惯。如让学生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然后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自己的想法,进而去研究探索乐坛雄狮-贝多芬,。在引导学生获取新知时,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思维的特点,让学生自己观察、猜想、操作,在小组中讨论、交流,提出自己的'发现,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发现,不求统一答案,只求有所见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而且给予学生充分思考、交流的机会,使学生之间不仅能展示自己的想法、见解,还能通过合作交流,互相启发,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互相纠正,使认识渐趋完善、深化。另外,教师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对学生的见解给予积极评价,真正体现教学相长。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有利于形成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其四、合作性。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协调配合,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充分的实践和探索,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在我以往的教学中,只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所以采用的是“问答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前面走,学生在后面跟,步步为营,教师到达目的地,学生随之而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地想把自己所领悟的知识倾注到学生的头脑里,致使学生被动地接受。而赵老师的教学是,教师没有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而是通过为学生提供要探究的对象,让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有所发现,掌握知识,让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再探究、再发现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有利于调动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学会发现的技能,有利于知识的掌握。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变知识的传授者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教师要站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观的高度,创设探究性的教学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创新。

记得有位哲学家曾这样说过:“教育要培养一代人的精神,必先使历史进驻个人,使个人在历史中汲取养分。”历史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借鉴历史,明理启智。所听老师的课基本改变了以往过分关注学科的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的教育观念,而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关注学生学习状况,更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特别是德育目标的完成和实现非常明显。

总之,听了赵老师的课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之处,借此难得的机会,不断学习新知,提高自身素质,优化课堂教学,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新高。

历史听课心得体会 篇2

最近听了本组教师的几节课,我深受启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感受最深的就是,几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自己的听课简单的谈谈自己的一些学习心得。

首先,感觉老师们对教材处理得都比较科学、准确、重视知识的形成、巩固、和深化、应用。教学过程安排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所以在自主学习部分设计得合理且条理,使学生容易接受。合作探究时,问题设计也是由浅入深,让学生在独立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讨论的机会,满足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需要。通过互动,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和批判,从而构建起新的不同层次的理解。这样,通过生生间的合作交流,思维的碰撞,就产生了火花,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活跃了课堂,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对能力的培养。在当堂训练部分,让学生抢答,既加深了对知识的巩固,又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好的加以巩固和深化。很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其次,感觉到教师们的教学基本功扎实,教态自然,方法得当,驾驭课堂能力强。课堂上,既有对旧知识的巩固与检查,又有对新知识的学习与应用。课堂节奏适中,条理清晰,使学生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总之,老师们的授课都非常精彩,真正做到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改变了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值得我认真的探究和学习。

历史听课心得体会 篇3

20xx年4月20日到22日,本人有幸去枣庄市薛城区溪仲中学聆听了部分省历史优质课参赛老师的精彩讲授,受益匪浅,切收获和感悟颇多。

本次山东省优质课共有七课参赛课节,包括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的下册的内容,但由于我一时脱不开身去的太晚,只听了三个教案的课,共听课11课时,三个教案分别是:八年级下的《改革开放》,九年级下的《二战后的美国》和《二战后的欧盟和日本》共11位老师讲授,我感觉每节课都各有特色,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真的是不虚此行。

首先是参赛教师扎实、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和随机应变的各种能力是可敬畏又值得学习的。如青岛的一位女教师所讲的《二战后的欧盟和日本》集影视欣赏、历史还原、情景模拟于一堂,再加上声情并茂的语言表达,等等多角度多触角的历史素养感知,频繁呈现。听完这节课真的会让你惊呼,课上的实在太精彩了!把各种能反映这节课的资料都准备的非常完备,如反映欧洲风情的图片联播并配以欧盟的盟歌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欢乐颂》;再有欧盟的盟旗;欧盟的货币欧元,并找到了真实的欧元呈现在学生面前;还有欧盟如何用英文表达,缩写是什么;欧洲国家走向联合的成果展示等等。这节课真的是典范。

再就是无论是教师的学案,还是多媒体课件,还是历史资料、影视资料的选取,都立足于教师对课本教材资源的挖掘和应用。没有了多媒体教学开创之初的华丽,有的只是朴素的powerpoint画面和间接明了、直接简短的学生学习活动指令,或者是富有情感化的启发引导语句。教师作为课堂的指导者、组织者的地位更明显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充分显现。特别是挖掘和利用多种知识认知渠道,搭建把学生已有知识转化和升华为课本知识的平台。

例如讲授《改革开放》的老师,能够把小岗村的改革前的情况和改革后的情况用历史资料的形式再现。并且讲国有企业改革时,以海尔公司为例,出示改革前的海尔的状况,让学生参与其中,替海尔出谋划策,不仅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且能真的感觉改革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而不仅仅是小岗人和海尔人的责任。记得有位哲学家曾这样说过:“教育要培养一代人的精神,必先使历史进驻个人,使个人在历史中汲取养分。”历史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借鉴历史,明理启智。所听老师的课基本改变了以往过分关注学科的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的教育观念,而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关注学生学习状况,更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特别是德育目标的完成和实现非常明显。

还有就是每个老师都能注意到课堂与现实的结合,以及课堂和地方史的结合,如讲改革开放的老师几乎都提到了,上海世博会就是我国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结果,也是我国大国和强国地位确立的表现。再有就是与所在学校历史的结合。如有个老师讲《二战后美国经济》导入新课的时候,用了一组美国汽车公司的车标如福特、通用、悍马,让学生辨认,结果学生都很顺利的辨认出来了,接着老师总结不愧是造车鼻祖的后代,因为溪仲中学名称的来历就是造车鼻祖溪仲,这样巧妙的结合,能让学生感知自己学校的历史,更重要的是能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抓住。

通过听课总结出以后讲课时要注意的问题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所学知识信息,并重视信息的交流,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生亲身体验比学生被动的学要记忆深刻。

教学环节的设计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历史情景模拟是很好的随时都简便可行的途径

学法研究得重视

要想讲好课,心态最重要!

心态决定行动

总之,我在听课中学到了不少东西,也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取长补短,加强业务学习和进修,多与同事切磋教研,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同时更希望学校多提供给教师这样学习的机会,因为,人人都需要学习,需要历练,否则大家都会落伍的。

历史听课心得体会 篇4

20xx年4月20日到22日,本人有幸去枣庄市薛城区溪仲中学聆听了部分省历史优质课参赛老师的精彩讲授,受益匪浅,切收获和感悟颇多。

本次山东省优质课共有七课参赛课节,包括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的下册的内容,但由于我一时脱不开身去的太晚,只听了三个教案的课,共听课11课时,三个教案分别是:八年级下的《改革开放》,九年级下的《二战后的美国》和《二战后的欧盟和日本》共11位老师讲授,我感觉每节课都各有特色,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真的是不虚此行。

首先是参赛教师扎实、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和随机应变的各种能力是可敬畏又值得学习的。如青岛的一位女教师所讲的《二战后的欧盟和日本》集影视欣赏、历史还原、情景模拟于一堂,再加上声情并茂的语言表达,等等多角度多触角的历史素养感知,频繁呈现。听完这节课真的会让你惊呼,课上的实在太精彩了!把各种能反映这节课的资料都准备的非常完备,如反映欧洲风情的图片联播并配以欧盟的盟歌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欢乐颂》;再有欧盟的盟旗;欧盟的货币欧元,并找到了真实的欧元呈现在学生面前;还有欧盟如何用英文表达,缩写是什么;欧洲国家走向联合的成果展示等等。这节课真的是典范。

再就是无论是教师的学案,还是多媒体课件,还是历史资料、影视资料的选取,都立足于教师对课本教材资源的挖掘和应用。没有了多媒体教学开创之初的华丽,有的只是朴素的powerpoint画面和间接明了、直接简短的学生学习活动指令,或者是富有情感化的启发引导语句。教师作为课堂的指导者、组织者的地位更明显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充分显现。特别是挖掘和利用多种知识认知渠道,搭建把学生已有知识转化和升华为课本知识的平台。

例如讲授《改革开放》的老师,能够把小岗村的改革前的情况和改革后的情况用历史资料的形式再现。并且讲国有企业改革时,以海尔公司为例,出示改革前的海尔的状况,让学生参与其中,替海尔出谋划策,不仅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且能真的感觉改革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而不仅仅是小岗人和海尔人的责任。记得有位哲学家曾这样说过:“教育要培养一代人的精神,必先使历史进驻个人,使个人在历史中汲取养分。”历史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借鉴历史,明理启智。所听老师的课基本改变了以往过分关注学科的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的教育观念,而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关注学生学习状况,更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特别是德育目标的完成和实现非常明显。

还有就是每个老师都能注意到课堂与现实的结合,以及课堂和地方史的结合,如讲改革开放的老师几乎都提到了,上海世博会就是我国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结果,也是我国大国和强国地位确立的表现。再有就是与所在学校历史的结合。如有个老师讲《二战后美国经济》导入新课的时候,用了一组美国汽车公司的车标如福特、通用、悍马,让学生辨认,结果学生都很顺利的辨认出来了,接着老师总结不愧是造车鼻祖的后代,因为溪仲中学名称的来历就是造车鼻祖溪仲,这样巧妙的结合,能让学生感知自己学校的历史,更重要的是能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抓住。

通过听课总结出以后讲课时要注意的问题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所学知识信息,并重视信息的交流,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生亲身体验比学生被动的学要记忆深刻。

教学环节的设计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历史情景模拟是很好的随时都简便可行的途径

学法研究得重视

要想讲好课,心态最重要!

心态决定行动

总之,我在听课中学到了不少东西,也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取长补短,加强业务学习和进修,多与同事切磋教研,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同时更希望学校多提供给教师这样学习的机会,因为,人人都需要学习,需要历练,否则大家都会落伍的。

历史听课心得体会 篇5

20xx年11月20日至22日,我有幸在烟台二中参加了山东省初中历史优质课评选活动。作为一名中青年历史教师,任何一次外出听课都是我学习的大好机会。25位参赛老师的课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使我对新课程、新理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下面谈谈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一、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的变化

1、思路设计上的板块化与专题性特征十分突出,体现了较强的科学性、趣味性、故事性、知识性,条理清晰,主题鲜明、任务明确,彰显了历史课堂的文化品味和教育功能

来自青岛五中的董蕾老师在讲《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时,分为四大专题:兴起篇——草原雄鹰羽翼丰,和战篇——干戈玉帛兼有之,感悟篇——以史为镜鉴古今。

来自淄博市张店区实验中学的刘伟伟老师,在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时,设计为:第一板块——漫漫古丝路,第二板块——铮铮英雄行,第三板块——悠悠驼铃声,第四板块——绵绵古道情。

济南稼轩中学的程涛老师,在讲《美国的南北战争时,以林肯的一生为线索引领全课,趣味性十足:家族洗钱、南下谋生、就职前后危机重重,解放黑奴转败为胜、船长殉难精神永驻。

2、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学生积极、有效的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施绝对不应该是教师一厢情愿的包办,让学生“动”起来,主动获取知识积累知识,启迪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水平的提高,才是教师真正要做的事情。

二、教学设计更科学、操作更实用、效果更突出

1、紧扣课标、深挖教材,教学目标制定明确,问题提出恰当、实用。

2、课件制作注重实效性,各种教学素材的运用有趣且趋于理性。恰当的选用背景音乐、视频资料、音频资料、实物资料、文本资料,化繁琐为简易,变抽象为直观,既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的直观了解和感悟,有又有效的烘托起历史探究的氛围。

3、预设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年龄特征及心理需求,用各种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之中,既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又迎合学生的口味,使得教与学相得益彰。

4、关注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指导,比如论从史出,更具历史味。

5、灵活处理教学中的突出事件,巧妙处理学生的思路与教师思路间的冲突。

三、地方史与历史教学有效结合

将地方史与国家历史课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贴近学生生活,尽显亲切自然,既增强了历史的趣味性,又开拓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新途径。

日照市北京路中学的李淑娟老师,在讲《昌盛的秦汉文化(一)》一课的“九章算术”时,特别挖掘出了该著作的编纂者之一徐岳——这个烟台当地的历史文化名人。

淄博市张店区实验中学的刘伟伟老师,在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时,则挖掘到了她们淄博市的地方名吃——周村烧饼,作为礼物赠予学生品尝,同时巧设悬疑开启本课:周村烧饼是从胡饼发展而来,同学们,你们知道胡饼是怎么从西域传递过来的吗?从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了解古丝绸之路的求知欲望。

四、适当的拓展延伸,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选的许多老师都注意通过适当的课外延伸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种拓展和延伸,不仅提振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和探究历史真相的兴趣,还有效的强化了课本主题,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泰山区实验中学张淼老师在讲《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时,大胆创新:一是张老师亲自动手准备了实物教具龟甲和竹简,让学生触摸历史、体验历史,具体的感受造纸术的发明给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的巨大好处,印象特别深,效果出奇的好;二是张老师亲自指导并摄制的一段学生探究实践的DV视频,让上课的学生直观的看到了蔡侯纸制作的完整过程,感同身受,极大的调动起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使我想到,德国的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过的一句名言:教育就是一颗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不能不感叹于张老师对这一理论你的具体实践,让他所教的的学生启发并感动了另外一处学校里的学生。

菏泽市的李红梅老师在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思考题,“丝绸之路的昨天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中华交流的桥梁,哪丝绸之路的今天和明天哪,会不会更加辉煌,发挥你的.想象,设计一期板报,发到老师的qq邮箱。老师期待你们的精彩表现。”课堂架构科学、实用,凸显了历史课堂的灵活化、趣味化。

五、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组织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并完成相关的学习目标任务

教师主导课堂不应该是包办课堂;让学生有选择的空间、有活动的时间,是为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合作学习水平的顺利发展;让学生开开心心的学习,是为了扎扎实实的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成绩。

日照市的李淑娟老师,在讲《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时,就给学生留下了宽松的选择空间:先用大屏幕展示出四组图片,它们是造纸术的发明、数学专注《九章算术》、地动仪、五禽戏和《伤寒杂病论》。四组图片,四类成果,让学生自由的选择自己最想了解的历史知识。学生按自己的喜好顺序自由的选择了自己最想了解的内容来探究学习,自由选择的结果是:学生甲选了《九章算术》,接着学生乙则选了地动仪,后来学生丙选择了造纸术,最后接触学习的则是医学知识。这种结果,就完全打破了课本内容的编排顺序,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更是一浪高过一浪。

六、教师的基本功普遍提高

在这次活动中,参赛的教师特别追求了教学素养的整体呈现。他们似乎并不满足于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是不断的完善,不断的超越,立足精益求精、美益求美。如果能用一句话来形容教师们精湛的教学基本功的话,那就是: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尺刀。

他们以渊博的专业知识、优美的教学语言、完美的板书、精美的课件,无一不让学生陶醉,让听课的老师艳羡。一节节的课堂上,我享受着美的浸润,同时感觉到了自己的差距。可是“人们只惊羡于鲜花盛开的美丽,却不知道当初的芽儿浸透着奋斗的泪水和汗水”,是到了我们好好学习提高的时候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来自青岛五中的董蕾老师,用醇美、真挚的语言不断地去触动学生们的心弦,描摹出一幅又一幅的历史画卷——从冒顿单于驰骋于塞外大漠草原到匈奴的兴起,从汉高祖挥师北上遭遇白登之围到屈辱和亲,从卫青霍去病漠北大捷匈奴流离西迁到昭君出塞,不断的启迪着学生的心灵、陶冶着学生的民族情操,使学生的情感沉醉于其中而又升华于其上。

课件制作亦美不胜收,详实、丰富的资料为课件锦上添花,不断冲击着学生们想象的视界,使学生感同身受,有效的提振了课堂学习的氛围和效果。

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反观自己,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当前的教育教学先进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指导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钻研新课标,转变教学观念,认真备课,研究教学方法,并且在备课时尽量地让我们的历史贴近生活。

3、努力开发多方面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4、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听课学习的时间虽然是短暂的,但我的学习、反思的热情一直都受鼓舞于选手们的高超教学技能和完美的教学思路,张弛有度、开合有法,新颖的教学视界带给我的绝对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和情绪上的叹服,我想,保留这份热情并将它融入进自己的历史教学工作之中才是最最重要的事情,最后借屈原的一句话来自勉吧——路漫漫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

历史听课心得体会 篇6

11月7―9日,山东省初中历史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在德州9中举行。3天时间共听了19节课,参赛教师们的精彩表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我最佩服的也是最值得我去学习的是各位老师站在讲台上的展示自己的那份勇气。面对整个拥挤大教室听课老师和评委,上课的老师虽然看得出有所紧张,但是并没有慌乱,面对突发的问题,各位老师都能泰然自若,各个环节处理的恰到好处,体现了教学能手驾驭课堂的能力。其次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师们自然的教态,而且我相信那决非是装出来的,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平和。有的老师课堂语言虽然带点地方口音但是带有表演性质的感召魅力还是能够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动力。这些都是我们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这是我与王伟老师共同的感受也是我们以后加以修炼自己提高课堂形象的地方。下面我就把所有听讲的课总结汇报如下

一、都非常注重教学设计的整合

1、新颖、巧妙而又实用的导入。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可以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新闻资料作为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如青岛的宋丽华在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时把有关西安申请丝绸之路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段新闻作为开始,还有马少华老师的视频内容是天宫一号和神八的对接镜头,新闻内容引入《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本节课,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很自然进入本课的主题;如临沂韩继香老师把本地视频资料:从临沂到德州文化作为导入,使学生既了解临沂又加深了对德州本地的认识;很多老师以歌曲资料《十送红军》导入《红军不怕远征难》这节课;《毕业歌》导入《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这节课,活泼生动的歌曲学生容易接受,也吸引了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2、整合教材内容使其有体系。几乎所有的讲课老师都把教材内容根据一条主线整合教材内容,突出重点。如在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两位老师同出一辙,以丝绸之路为主线进行整合如丝路沧桑、丝路再现、丝路展望。再如讲世界史两位老师在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对列宁和斯大林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整合为:复兴之路、强国之路和发展之路三大板块,加以联系中国改革开放,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艰难和曲折。这一点应该是我们这次听课最为欣赏的地方,也是我们今后学习借鉴的地方。

3、注重内容板块的过渡。环节之间的衔接紧密流畅,揭示了知识之间的本质联系,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这是教师基本功体现,省级教学能手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大多教师的语言精练,富有感染力,语气亲切自然,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思维开阔活跃,积极性和参与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气氛非常浓厚。所有老师上课感觉像朋友之间的友好交谈。

二、合作学习成为课堂的主导

要想让学生主动学习首先应该调动学生地积极性。在这次优质课比赛活动中,我看到了每一位教师都体现到了这一点。前后位或者一排为一小组。纪晓宁老师在上课时用语言和物质奖励如有的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准备葡萄和石榴。有的准备了她本地的资料片鼓励学生,目的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学生在课堂中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在比赛课堂上所有教师都体现出来了。在学生学习、合作的过程中,老师也在巡回点拨、提示、交流。当问题提出后,先把权力交给学生,由学生回答,学生解决不了的,由老师通过讲解,来帮助解决。

三、高效使用多媒体手段,充分利用视频、图片等资源拓展知识,培养历史思维

在这次历史优质课评选中,许多老师的视频运用到位。在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的同时,用文字、图片、视频等不同方式补充了大量的史料,然后以这些史料为切入点,提出一系列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中得出结论,这样使学生在学到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即有效的回扣了课本主题,又大大开扩了眼界,拓展了思维。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

三天19节课听下来,体会和感悟首先是我们能够设计好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但是我们并不能去设计一节课中出现的突发问题,遇到问题如何处理,如何处理好,如何处理的“出彩”,这是我需要努力提高的方面,因为精彩处理突发问题需要有很高地课堂驾驭能力,具备吃透课文内容本质联系的经验还要掌握大量历史资料,才能出现对突发问题的应对自如的潇洒。其次是探索组织学生合作探究的形式,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能力。因此平时的教学还应该继续努力开发多方面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扎实的基本功,独特的教学风格离不开长期的教学实践。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除了苦练基本功之外,同时根据我们学校学生的特点不断探索实践,在自己教学风格基本形成的情况下再加以改进,关键是探索适合我们学生的教学模式,这是我当前应该反思、改进、实践的主要任务。

历史听课心得体会 篇7

每一个做教师的,都希望获得外出听课的学习体会,以便通过亲身体验感受,拨清迷雾,明辨方向,学上一两招。2017年4月19日—4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枣庄奚仲中学举行的山东省历史优质课的评选,4天时间内听了25节课,参赛教师们的精彩表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是他们独到的教学设计,幽默风趣的语言,和蔼亲切的教学态度让人赞叹不已。通过四天的学习,让我有了很多的收获,下面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1、教师的教育理念普遍较高。

教师都较好的贯彻了新课程理念,教学过程中体现出了较强的课改意识,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分组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现非常明显,教师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比如在讲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时,教师多采用新闻报道方式,让学生充当新闻记者,给全国人民报道会议召开的情况。在讲《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课时采用带领学生去旅游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较大的转变。

2、教师的基本素质普遍较强。

在此次优质课评选过程中,参评教师展现了其较强的教师基本素质,教态自然、得体、亲切,尊重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语言准确,精练,正确选择使用教具,专业知识扎实牢固,知识面宽,驾驭课堂能力强。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

3、从教学方法与手段来看,教师都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在新课的导入上能够创设各种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比如《明朝君权的加强》一课,有的教师播放《凤阳花鼓》,然后借歌词中“朱皇帝”,引导学生思考“朱皇帝”是谁?建立怎样的王朝?又是如何统治的?等问题导入本课;同样这节课,有的教师用泰安利民小区的清代布政使施天裔牌坊导入,充分发挥地方史和历史c教学的结合。《伟大的历史转折》和《改革开放》两课,教师大多都采用改革前和改革后枣庄变化的图片导入,这样使遥远的历史知识和学生身边的事结合起来,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当然也有教师采用播放一段视频进行导入,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在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环节设计、重难点处理,知识的巩固上,多数教师都有所创新,别具一格。

新教材的内容相比过去精简了很多,给我们呈现的多数是一些结论性的知识,学生不易理解。多数老师在处理教材中重难点知识时,总是先给学生提供一段视频,或者一段历史材料,然后根据材料层层设问,引导着学生去探讨、分析、合作、探究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突破了重难点。

5、在学以致用方面,多数教师注重知识与现实的联系。

在讲《美国经济发展》和《西欧、日本经济发展》两课时,教师在分析完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后都普遍联系到我国的经济建设,问我们国家该从中吸取哪些经验。《改革开放》一课教师多次与枣庄当地进行联系,提出问题“从衣食住行方面,谈谈改革开放后,你身边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改革开放的今天,在经济建设方面枣庄有哪些优势,你作为枣庄的小主人该如何去做”等。

参加本次省优质课观摩会,可谓大开眼界、受益匪浅,但限于时间和篇幅不能一一道来,还有许多“欲说还羞”,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成功之处,不过心中倒是“蠢蠢”涌动起一种上好课的“欲动”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助“它山之石”达到攻己之玉的目的,如此也算不枉此行了。

历史听课心得体会 篇8

根据学校安排,我有了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随同教研室领导一同到了洛阳市,参加20xx年度河南省初中历史优质课大赛的听课学习活动。通过听课,我近距离地领略到来自不同市县13位优秀教师各自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也让我从中发觉到了在课堂教学方面自身的浅薄与不足。虽然这13节课的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受益匪浅,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感受。

首先,通过听课学习,我打开了眼界,见识了不同版本的课程安排,领会了不同地区的教学风格,通过对不同版本的课程教学安排,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新课标对课程的要求,有利于我在实际教学中更好更准确的把握教材。例如:鹤壁市实验中学王华老师讲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人教版)一课,与我们现在使用的川教版《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融》,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有很大区别,我回来之后又进一步研究了课标,通过对比与研究,有利于我更准确地把握教材,领会教学中心与实质。

第二、教师们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做到了新课引入趣味化、揭示概念深入化、点拨规律条理化、教学方法灵活化、教学技巧艺术化。真正体现出我们教师的角色是“导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路人”。 课题的引入与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是课程设计的重点。有的老师在这一点上做的很到位,从导入到各知识点的讲解,一环扣一环可以说衔接得非常自然,学生都能很好的理解和跟进,思维没有断点。并且他们在每一环节和环节之间的过渡中都在反复应用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使学生很自然的完成了接触,理解,使用的一系列过程。例如新乡一中付月聪老师讲的《红军长征》,信阳罗山一中杨艳老师讲的'《中外文明的和平交流》等。

第三、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听课时我特别注意了各地老师不同的调动学生的方式,我发现以下几个问题非常重要:

1、只要学生积极回答了问题,应对其进行鼓励。很好、答的非常好、你真棒,这些表扬鼓励的话语在课堂上随处可见,并且三位老师对回答对问题的学生,都有或多或少的奖励,这也极大的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

2、 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怎样保持下去也很重要。老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对学生的要求一定要清楚明确,难易适中。只有学生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时,才有可能干好这件事;而问题太难学生会无从下手,太易又不用思考,这都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3、提问形式新颖多样,如讲故事、猜谜、情景再现、小品、抢答等。

第四、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在这几天的听课中我发现优秀的教师都有几个共同特点:

1、老师们的语言准确规范,点拨精辟到位;

2、善于利用多媒体、演唱、图表、表演等各种手段辅助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例如安阳外国语学校黄新志老师讲的《三国鼎立》的导入,老师先自己表演一段评书《三国演义》别具一格,在场的老师、学生都被吸引住了,这样学生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提高上来了。

3、教态亲切,教师语言优美,始终面带笑容,表情丰富,非常有感染力。

4、课堂的组织、调控能力很强,灵活应变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的组织课堂,富有艺术性。

5、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作后盾,素材丰富,课堂充实。

第五、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的历史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会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历史联系现实,提升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这次大赛,几乎每个老师都引用了史料,而且所引材料都很切合教材内容,材料的展示目的性和针对性很强,及时指导学生怎样提炼材料中的信息,丰富了教学内容,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历史听课心得体会 篇9

每一个做教师的,都希望获得外出听课的学习体会,以便通过亲身体验感受,拨清迷雾,明辨方向,学上一两招。20xx年4月19日-4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枣庄奚仲中学举行的山东省历史优质课的评选,4天时间内听了25节课,参赛教师们的精彩表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是他们独到的教学设计,幽默风趣的语言,和蔼亲切的教学态度让人赞叹不已。通过四天的学习,让我有了很多的收 获,下面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1、教师的教育理念普遍较高。

教师都较好的贯彻了新课程理念,教学过程中体现出了较强的课改意识,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分组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现非常明显,教师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比如在讲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时,教师多采用新闻报道方式,让学生充当新闻记者,给全国人民报道会议召开的情况。在讲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课时采用带领学生去旅游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较大的转变。

2、教师的基本素质普遍较强。

在此次优质课评选过程中,参评教师展现了其较强的教师基本素质,教态自然、得体、亲切,尊重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语言准确,精练,正确选择使用教具,专业知识扎实牢固,知识面宽,驾驭课堂能力强。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 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

3、从教学方法与手段来看,教师都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在新课的导入上能够创设各种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比如《明朝君权的加强》一课,有的教师播放《凤阳花鼓》,然后借歌词中“朱皇帝”,引导学生思考“朱皇帝”是谁?建立怎样的王朝?又是如何统治的?等问题导入本课;同样这节课,有的教师用泰安利民小区的清代布政使施天裔牌坊导入,充分发挥地方史和历史c教学的结合。《伟大的历史转折》和《改革开放》两课,教师大多都采用改革前和改革后枣庄变化的图片导入,这样使遥远的`历史知识和学生身边的事结合起来,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当然也有教师采用播放一段视频进行导入,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在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环节设计、重难点处理,知识的巩固上,多数教师都有所创新,别具一格。

新教材的内容相比过去精简了很多,给我们呈现的多数是一些结论性的知识,学生不易理解。多数老师在处理教材中重难点知识时,总是先给学生提供一段视频,或者一段历史材料,然后根据材料层层设问,引导着学生去探讨、分析、合作、探究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突破了重难点。

5、在学以致用方面,多数教师注重知识与现实的联系。

在讲《美国经济发展》和《西欧、日本经济发展》两课时,教师在分析完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后都普遍联系到我国的经济建设,问我们国家该从中吸取哪些经验。《改革开放》一课教师多次与枣庄当地进行联系,提出问题“从衣食住行方面,谈谈改革开放后,你身边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改革开放的今天,在经济建设方面枣庄有哪些优势,你作为枣庄的小主人该如何去做”等。

参加本次省优质课观摩会,可谓大开眼界、受益匪浅,但限于时间和篇幅不能一一道来,还有许多“欲说还羞”,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成功之处,不过心中倒是“蠢蠢”涌动起一种上好课的“欲动”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助“它山之石”达到攻己之玉的目的,如此也算不枉此行了。

历史听课心得体会 篇10

根据学校安排,我有了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随同教研室领导一同到了洛阳市,参加20xx年度河南省初中历史优质课大赛的听课学习活动。通过听课,我近距离地领略到来自不同市县13位优秀教师各自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也让我从中发觉到了在课堂教学方面自身的浅薄与不足。虽然这13节课的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受益匪浅,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感受。

首先,通过听课学习,我打开了眼界,见识了不同版本的课程安排,领会了不同地区的教学风格,通过对不同版本的课程教学安排,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新课标对课程的要求,有利于我在实际教学中更好更准确的把握教材。例如:鹤壁市实验中学王华老师讲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人教版)一课,与我们现在使用的川教版《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融》,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有很大区别,我回来之后又进一步研究了课标,通过对比与研究,有利于我更准确地把握教材,领会教学中心与实质。

第二、教师们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做到了新课引入趣味化、揭示概念深入化、点拨规律条理化、教学方法灵活化、教学技巧艺术化。真正体现出我们教师的角色是“导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路人”。 课题的引入与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是课程设计的重点。有的老师在这一点上做的很到位,从导入到各知识点的讲解,一环扣一环可以说衔接得非常自然,学生都能很好的理解和跟进,思维没有断点。并且他们在每一环节和环节之间的过渡中都在反复应用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使学生很自然的完成了接触,理解,使用的一系列过程。例如新乡一中付月聪老师讲的《红军长征》,信阳罗山一中杨艳老师讲的《中外文明的和平交流》等。

第三、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听课时我特别注意了各地老师不同的调动学生的方式,我发现以下几个问题非常重要:

1、只要学生积极回答了问题,应对其进行鼓励。很好、答的非常好、你真棒,这些表扬鼓励的话语在课堂上随处可见,并且三位老师对回答对问题的学生,都有或多或少的奖励,这也极大的.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

2、 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怎样保持下去也很重要。老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对学生的要求一定要清楚明确,难易适中。只有学生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时,才有可能干好这件事;而问题太难学生会无从下手,太易又不用思考,这都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3、提问形式新颖多样,如讲故事、猜谜、情景再现、小品、抢答等。

第四、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在这几天的听课中我发现优秀的教师都有几个共同特点:

1、老师们的语言准确规范,点拨精辟到位;

2、善于利用多媒体、演唱、图表、表演等各种手段辅助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例如安阳外国语学校黄新志老师讲的《三国鼎立》的导入,老师先自己表演一段评书《三国演义》别具一格,在场的老师、学生都被吸引住了,这样学生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提高上来了。

3、教态亲切,教师语言优美,始终面带笑容,表情丰富,非常有感染力。

4、课堂的组织、调控能力很强,灵活应变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的组织课堂,富有艺术性。

5、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作后盾,素材丰富,课堂充实。

第五、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的历史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会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历史联系现实,提升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这次大赛,几乎每个老师都引用了史料,而且所引材料都很切合教材内容,材料的展示目的性和针对性很强,及时指导学生怎样提炼材料中的信息,丰富了教学内容,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历史听课心得体会 篇11

11月7日至8日德州市初中历史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在德州九中举行。2天时间共听了11节课,参赛教师们的精彩表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待听完后,细心品味着所听的每一节课,细细回忆着每一堂课的每一个细节,会发现有许多精彩“镜头”闪现脑海。可以说每节课都是精彩粉呈,各具特色。让我获益匪浅,感慨颇多。我通过学习,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注重教学设计的整合

1、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颖、巧妙而又实用的导入,可以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的老师把一张与本课有关的图片,有的利用视频片断,有的利用歌曲作为开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2、突出重点、难点。每节课的容量都很大,每位老师处理的很恰当,注重了基础知识的的掌握,设计思路清晰,问题的设计有层次感,照顾了不同知识层面的学生,在此基础之上突出重难点问题。多数老师在处理教材中重难点知识时,先给学生提供一段视频,或者一段历史材料,然后根据材料一层一层设问,引导着学生去探讨、分析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突破了重难点。

3、注重语言的过渡。教师的课堂语言精练,富有感染力,语气亲切自然,教师情绪饱满、热情,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思维开阔活跃,积极性和参与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气氛非常浓厚。所有老师上课感觉像朋友之间的友好交谈,还有的老师过渡语说得非常好,使环节之间的衔接显得很流畅。

二、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导

要想让学生主动学习首先应该调动学生地积极性。在这次优质课比赛活动中,我看到了每一位教师都体现到了这一点。学生在课堂中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在比赛课堂上体现

得淋漓尽致。在学生学习、合作的过程中,老师也在巡回点拨、提示、交流。当问题提出后,先把权力交给学生,由学生回答,学生解决不了的,由老师通过讲解或补充资料,来帮助解决。

三、高效使用多媒体、视频、图片等资源延伸课外知识、拓展思维。

在这次历史优质课评选中,许多老师的视频运用很到位。在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的同时,用文字、图片、视频等不同方式补充了大量的史料,然后以这些史料为切入点,提出一系列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中得出结论,这样使学生在学到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即有效的回扣了课本主题,又大大开扩了眼界,拓展了思维。

四、激励性语言的运用。通过激励性语言的运用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上起课来兴趣更浓,劲头更高。恰当地运用好激励语,对一节课的课堂效果是非常有意义的。

五、在这两天的听课中优秀课的共同特点。

1、整堂课中教师始终以一个合作者、伙伴、朋友引领孩子们走进课堂进行学习,始终微笑面对学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2、老师们的语言准确规范

3、善于利用多媒体,使学生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

4、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做后盾,素材丰富,课堂充实。

六、今后的教学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钻研新课标,转变教学观念,认真备课,研究教学方法,并且在备课时尽量地让我们的历史贴近生活。

2、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先学后教的基础是学生自学新知。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在实际教学中,通过“预习”这一环节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重视预习的'个体差异,强化训练、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尝试学习,自读自悟,使

主体地位得到落实,自学能力得到培养,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按照“先学后教,小组合作”的课改实验,重视学生的预习工作,将课外预习和课内预习结合起来,做到不预习不上课,加强教学设计,特别是教学的情景设计。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严密而灵活的施教方式,引导学生实现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活动做及时的评价,特别是后进学生的鼓励,让所有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

2、运用各种手段、方法,激发学生参与和认知的兴趣,恰如其分地点拨与学生主动尝试,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相结合。

3、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教方法、教规律,精心钻研教材、精心教学环节、精心设计板书、精心练习和作业。能让学生动手、动脑、动眼进行自学的问题,不要用小组学习代替;小组学习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要代替;自学或小组学习解决不了的重点、疑点、难点问题,教师要讲、导、拨、练。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又有利于打下扎实的基础。

总之,这次听课,我收获很多,清楚了如今历史教学的发展方向,也明确了教学思路和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历史听课心得体会 篇12

每一个做教师的,都希望获得外出听课的学习体会,以便通过亲身体验感受,拨清迷雾,明辨方向,学上一两招。20xx年4月19日-4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枣庄奚仲中学举行的山东省历史优质课的评选,4天时间内听了25节课,参赛教师们的精彩表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是他们独到的教学设计,幽默风趣的语言,和蔼亲切的教学态度让人赞叹不已。通过四天的学习,让我有了很多的收获,下面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1、教师的教育理念普遍较高。

教师都较好的贯彻了新课程理念,教学过程中体现出了较强的课改意识,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分组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现非常明显,教师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比如在讲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时,教师多采用新闻报道方式,让学生充当新闻记者,给全国人民报道会议召开的情况。在讲《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课时采用带领学生去旅游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较大的转变。

2、教师的基本素质普遍较强。

在此次优质课评选过程中,参评教师展现了其较强的教师基本素质,教态自然、得体、亲切,尊重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语言准确,精练,正确选择使用教具,专业知识扎实牢固,知识面宽,驾驭课堂能力强。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

3、从教学方法与手段来看,教师都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在新课的导入上能够创设各种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比如《明朝君权的加强》一课,有的教师播放《凤阳花鼓》,然后借歌词中“朱皇帝”,引导学生思考“朱皇帝”是谁?建立怎样的王朝?又是如何统治的'?等问题导入本课;同样这节课,有的教师用泰安利民小区的清代布政使施天裔牌坊导入,充分发挥地方史和历史c教学的结合。《伟大的历史转折》和《改革开放》两课,教师大多都采用改革前和改革后枣庄变化的图片导入,这样使遥远的历史知识和学生身边的事结合起来,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当然也有教师采用播放一段视频进行导入,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在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环节设计、重难点处理,知识的巩固上,多数教师都有所创新,别具一格。

新教材的内容相比过去精简了很多,给我们呈现的多数是一些结论性的知识,学生不易理解。多数老师在处理教材中重难点知识时,总是先给学生提供一段视频,或者一段历史材料,然后根据材料层层设问,引导着学生去探讨、分析、合作、探究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突破了重难点。

5、在学以致用方面,多数教师注重知识与现实的联系。

在讲《美国经济发展》和《西欧、日本经济发展》两课时,教师在分析完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后都普遍联系到我国的经济建设,问我们国家该从中吸取哪些经验。《改革开放》一课教师多次与枣庄当地进行联系,提出问题“从衣食住行方面,谈谈改革开放后,你身边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改革开放的今天,在经济建设方面枣庄有哪些优势,你作为枣庄的小主人该如何去做”等。

参加本次省优质课观摩会,可谓大开眼界、受益匪浅,但限于时间和篇幅不能一一道来,还有许多“欲说还羞”,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成功之处,不过心中倒是“蠢蠢”涌动起一种上好课的“欲动”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助“它山之石”达到攻己之玉的目的,如此也算不枉此行了。

历史听课心得体会 篇13

11月7日至8日德州市初中历史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在德州九中举行。2天时间共听了11节课,参赛教师们的精彩表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待听完后,细心品味着所听的每一节课,细细回忆着每一堂课的每一个细节,会发现有许多精彩“镜头”闪现脑海。可以说每节课都是精彩粉呈,各具特色。让我获益匪浅,感慨颇多。我通过学习,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注重教学设计的整合

1、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颖、巧妙而又实用的导入,可以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的老师把一张与本课有关的图片,有的利用视频片断,有的利用歌曲作为开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2、突出重点、难点。每节课的容量都很大,每位老师处理的很恰当,注重了基础知识的的掌握,设计思路清晰,问题的设计有层次感,照顾了不同知识层面的学生,在此基础之上突出重难点问题。多数老师在处理教材中重难点知识时,先给学生提供一段视频,或者一段历史材料,然后根据材料一层一层设问,引导着学生去探讨、分析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突破了重难点。

3、注重语言的过渡。教师的课堂语言精练,富有感染力,语气亲切自然,教师情绪饱满、热情,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思维开阔活跃,积极性和参与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气氛非常浓厚。所有老师上课感觉像朋友之间的友好交谈,还有的老师过渡语说得非常好,使环节之间的衔接显得很流畅。

二、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导

要想让学生主动学习首先应该调动学生地 积极性。在这次优质课比赛活动中,我看到了每一位教师都体现到了这一点。学生在课堂中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在比赛课堂上体现

得淋漓尽致。在学生学习、合作的过程中,老师也在巡回点拨、提示、交流。当问题提出后,先把权力交给学生,由学生回答,学生解决不了的,由老师通过讲解或补充资料,来帮助解决。

三、高效使用多媒体、视频、图片等资源延伸课外知识、拓展思维。

在这次历史优质课评选中,许多老师的视频运用很到位。在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的同时,用文字、图片、视频等不同方式补充了大量的史料,然后以这些史料为切入点,提出一系列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中得出结论,这样使学生在学到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即有效的回扣了课本主题,又大大开扩了眼界,拓展了思维。

四、激励性语言的运用。通过激励性语言的运用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上起课来兴趣更浓,劲头更高。恰当地运用好激励语,对一节课的课堂效果是非常有意义的。

五、在这两天的听课中优秀课的共同特点。

1、整堂课中教师始终以一个合作者、伙伴、朋友引领孩子们走进课堂进行学习,始终微笑面对学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2、老师们的语言准确规范

3、善于利用多媒体,使学生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

4、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做后盾,素材丰富,课堂充实。

六、今后的教学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钻研新课标,转变教学观念,认真备课,研究教学方法,并且在备课时尽量地让我们的历史贴近生活。

2、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先学后教的基础是学生自学新知。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在实际教学中,通过“预习”这一环节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重视预习的个体差异,强化训练、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尝试学习,自读自悟,使

主体地位得到落实,自学能力得到培养,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按照“先学后教,小组合作”的课改实验,重视学生的预习工作,将课外预习和课内预习结合起来,做到不预习不上课,加强教学设计,特别是教学的情景设计。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严密而灵活的施教方式,引导学生实现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活动做及时的评价,特别是后进学生的鼓励,让所有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

2、运用各种手段、方法,激发学生参与和认知的兴趣,恰如其分地点拨与学生主动尝试,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相结合。

3、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教方法、教规律,精心钻研教材、精心教学环节、精心设计板书、精心练习和作业。能让学生动手、动脑、动眼进行自学的问题,不要用小组学习代替;小组学习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要代替;自学或小组学习解决不了的重点、疑点、难点问题,教师要讲、导、拨、练。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又有利于打下扎实的基础。

总之,这次听课,我收获很多,清楚了如今历史教学的发展方向,也明确了教学思路和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历史听课心得体会 篇14

上个月20日到22日非常有幸去烟台聆听了优质课评选活动,虽然限于时间问题,只听了两天,但却让我受益匪浅,这是我第一次听初中省优质课,听课回来让我既感动也感慨。每一次外出听课都是我大好的学习机会,应该珍惜也更应好好的总结反思,吸取经验,不断锤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水平。

我听课的内容包括七年级上册《昌盛的秦汉文化一》,八上《血肉筑长城》《内战烽火》,九上《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美国南北战争》。

省优质课确实高手如云,让我敬佩,让听者也津津有味。以我有限的水平粗略的谈谈我的感受。

首先、每个课件制作都非常精美。

图片音乐,视频,和丰富的历史资料一一展现,一下子就把人吸引。在课前的视频图片呈现中配上或震撼或优美的音乐,很好的调动了气氛和学生注意力。可见授课老师精心准备是不错过每一个细节的。

其次、授课教师的课件不仅制作精美而且设计独特。

如讲述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枣庄的张老师,把课文分成四个篇章,第一篇蔡侯造纸,传承文明。第二篇,九章算术,名扬世界。第三篇,地动神仪,名扬世界。第四篇,东汉神医,妙手回春。内容清晰条理。而临清的曹老师,在讲述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用汉武帝的招贤令写在什么材料上等问题的形式导入。在《血肉筑长城》这一课,临沂的主老师用故事导入法,一个叫阿抗的战士的战地日记贯穿始终,设计独特,又能抓住重点。而《内战烽火》这一课,桓台的黎老师用展示厅的方式,分了重庆厅和大别山厅,在展示厅中列出重点问题。郯城的张老师,用展示伟人的足迹的方式,足迹一深入虎穴谋和平,来看背景,足迹二牵着敌人的鼻子走,转战陕北。足迹三,尖刀插入敌胸膛,挺进大别山。步步深入,层次递进。而在《美国南北战争》这一课,济南稼轩中学的程老师,则是运用中心人物林肯的生平事迹,贯穿联系本课的内容。分成四部分,一家族西迁,南下谋生。二就职前后,危机重重。三解放黑奴,转败为胜。四船长殉难,精神永存。整个课件的分层步骤体现了每个授课老师的独到的设计思路,脉络清晰,血肉丰满。

第三、充分利用多媒体,通过视频,录音,图片,历史故事来丰富课堂内容又紧扣教材重难点。

每个授课老师的课件都充分看出其用心用力,充分挖掘有用的'材料进行了精心的组织。例如,《昌盛的秦汉文化》这一课,于老师播放土豆网的视频,2008奥运会开幕式展现美丽的造纸术。播放了地动仪的原理视频。在《血肉筑长城》郑老师用歌曲的方式导入,在授课过程中播放了抗战的视频;听感人故事,觅获胜因素,播放录音。最后奏响凯歌中又播放了相关视频。在《内战烽火》这节课,刘老师用视频《亮剑》节选导入新课。威海的孙老师在讲课中播放了视频内战的准备,再让学生回答美蒋有何阴谋。并播放了视频大别山战斗场面,让学生思考从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在《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一课中,济宁的赵老师播放了视频《大国崛起》中介绍马克思的部分。并展示了《巴黎公社》视频资料。而在《美国南北战争》中济宁的周老师和济南的程老师,都播放了诗歌朗诵,《哦,船长,我的船长》一个放在了课中,一个作为课堂导入。可见在授课中多媒体音像资料充分发挥了作用,不仅使得课堂丰富多彩也显得生动有趣。也可见授课老师们精心选取恰当运用颇费心力。

第四、课堂活动形式多样,小组合作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课堂中自主学习的部分让学生自学并展示学习成果。而且充分利用多种形式活动开展小组合作共同讨论。例如在《昌盛的秦汉文化》中曹老师用我来做导医,让学生来解决患者的苦恼,从而进一步掌握医学成就。最后的课堂总结中,让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归纳本课的内容,各组内一人来执笔,同伴出谋划策。在《内战烽火》中,德州的刘老师模拟中共中央记者招待会,让班长做发言人。小记者提问,发言人回答。学生表现很好。班长的回答也很精彩。大家给予了热烈的掌声。郯城张老师用我做小记者的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来当新华社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结合课本给大家报道。在第2部分让学生做小解说员,在延安红色旅游景点给游客介绍转战陕北的状况。总之在授课过程中老师充分运用多种形式的活动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虽然形式不一,但小组合作探究起到重要作用。在学生活动中老师的组织和语言鼓励导引是很重要的,怎样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回答又有精彩表现,也可反应出老师的能力水平。

第五、授课老师的课堂语言精练生动

很有感染力和魅力,又非常注重语言的过渡衔接。在这两天的听课过程中,有好几位老师的语言非常有魅力和感染力。我也明确的感受到老师的语言表达在课堂中也是相当重要的。或优美生动,或亲切自然,或慷慨激昂,或幽默诙谐,各位老师就像一个个表演家,让课堂活色生香,好的语言的确给课堂大大添彩。威海的常晓伟老师音色动听,很有感染力,又富有激情,整节课没有一句废话。烟台的孙老师总是面带笑容,声音洪亮,语言流畅,又很具有幽默感。鼓励学生的话语让学生在欢笑之余营造了课堂轻松活跃的氛围。而桓台的黎老师声音优美,整节课声音不轻不重,语速不快不慢,娓娓道来,有种自然的吸引力,就仿佛是在与你单独面对面的交流。老师们也非常注重知识的衔接过渡,用语言表达联系,使得过渡自然,又承上启下。几位老师最后的结语,回首过去展望未来,联系现实,或娓娓动听或饱含激情的语言在音乐中回响,使得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在这两天的听课中让我领略了老师们不同的风采和特点。他们丰富的知识,专业的素质,独到的思维,生动的语言让我敬佩不已。但无论讲解多么的天马行空,不论资料图片多么的丰富生动,他们都不忘落实课本知识,抓住课标要求,为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而服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一定要努力学习改进,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让自己的教学上一个新台阶。

历史听课心得体会 篇15

每一个做教师的,都希望获得外出听课的学习体会,以便通过亲身体验感受,拨清迷雾,明辨方向,学上一两招。4月19日—4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枣庄奚仲中学举行的山东省历史优质课的评选,4天时间内听了25节课,参赛教师们的精彩表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是他们独到的教学设计,幽默风趣的语言,和蔼亲切的教学态度让人赞叹不已。通过四天的学习,让我有了很多的收获,下面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1、教师的教育理念普遍较高。教师都较好的贯彻了新课程理念,教学过程中体现出了较强的课改意识,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分组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现非常明显,教师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比如在讲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时,教师多采用新闻报道方式,让学生充当新闻记者,给全国人民报道会议召开的情况。在讲《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课时采用带领学生去旅游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较大的转变。

2、教师的基本素质普遍较强。在此次优质课评选过程中,参评教师展现了其较强的教师基本素质,教态自然、得体、亲切,尊重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语言准确,精练,正确选择使用教具,专业知识扎实牢固,知识面宽,驾驭课堂能力强。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

3、从教学方法与手段来看,教师都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在新课的导入上能够创设各种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比如《明朝君权的加强》一课,有的教师播放《凤阳花鼓》,然后借歌词中“朱皇帝”,引导学生思考“朱皇帝”是谁?建立怎样的王朝?又是如何统治的?等问题导入本课;同样这节课,有的教师用泰安利民小区的清代布政使施天裔牌坊导入,充分发挥地方史和历史教学的结合。《伟大的'历史转折》和《改革开放》两课,教师大多都采用改革前和改革后枣庄变化的图片导入,这样使遥远的历史知识和学生身边的事结合起来,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当然也有教师采用播放一段视频进行导入,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在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环节设计、重难点处理,知识的巩固上,多数教师都有所创新,别具一格。新教材的内容相比过去精简了很多,给我们呈现的多数是一些结论性的知识,学生不易理解。多数老师在处理教材中重难点知识时,总是先给学生提供一段视频,或者一段历史材料,然后根据材料层层设问,引导着学生去探讨、分析、合作、探究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突破了重难点。

5、在学以致用方面,多数教师注重知识与现实的联系。在讲《美国经济发展》和《西欧、日本经济发展》两课时,教师在分析完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后都普遍联系到我国的经济建设,问我们国家该从中吸取哪些经验。《改革开放》一课教师多次与枣庄当地进行联系,提出问题“从衣食住行方面,谈谈改革开放后,你身边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改革开放的今天,在经济建设方面枣庄有哪些优势,你作为枣庄的小主人该如何去做”等。

参加本次省优质课观摩会,可谓大开眼界、受益匪浅,但限于时间和篇幅不能一一道来,还有许多“欲说还羞”,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成功之处,不过心中倒是“蠢蠢”涌动起一种上好课的“欲动”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助“它山之石”达到攻己之玉的目的,如此也算不枉此行了。

历史听课心得体会 篇16

每一个做教师的,都希望获得外出听课的学习体会,以便通过亲身体验感受,拨清迷雾,明辨方向,学上一两招。2017年4月19日-4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枣庄奚仲中学举行的山东省历史优质课的评选,4天时间内听了25节课,参赛教师们的精彩表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是他们独到的教学设计,幽默风趣的语言,和蔼亲切的教学态度让人赞叹不已。通过四天的学习,让我有了很多的收获,下面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1、教师的教育理念普遍较高。

教师都较好的贯彻了新课程理念,教学过程中体现出了较强的课改意识,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分组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现非常明显,教师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比如在讲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时,教师多采用新闻报道方式,让学生充当新闻记者,给全国人民报道会议召开的情况。在讲《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课时采用带领学生去旅游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较大的转变。

2、教师的基本素质普遍较强。

在此次优质课评选过程中,参评教师展现了其较强的教师基本素质,教态自然、得体、亲切,尊重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语言准确,精练,正确选择使用教具,专业知识扎实牢固,知识面宽,驾驭课堂能力强。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

3、从教学方法与手段来看,教师都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在新课的导入上能够创设各种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比如《明朝君权的加强》一课,有的教师播放《凤阳花鼓》,然后借歌词中“朱皇帝”,引导学生思考“朱皇帝”是谁?建立怎样的王朝?又是如何统治的?等问题导入本课;同样这节课,有的教师用泰安利民小区的清代布政使施天裔牌坊导入,充分发挥地方史和历史c教学的结合。《伟大的历史转折》和《改革开放》两课,教师大多都采用改革前和改革后枣庄变化的图片导入,这样使遥远的历史知识和学生身边的事结合起来,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当然也有教师采用播放一段视频进行导入,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在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环节设计、重难点处理,知识的巩固上,多数教师都有所创新,别具一格。

新教材的内容相比过去精简了很多,给我们呈现的多数是一些结论性的知识,学生不易理解。多数老师在处理教材中重难点知识时,总是先给学生提供一段视频,或者一段历史材料,然后根据材料层层设问,引导着学生去探讨、分析、合作、探究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突破了重难点。

5、在学以致用方面,多数教师注重知识与现实的联系。

在讲《美国经济发展》和《西欧、日本经济发展》两课时,教师在分析完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后都普遍联系到我国的经济建设,问我们国家该从中吸取哪些经验。《改革开放》一课教师多次与枣庄当地进行联系,提出问题“从衣食住行方面,谈谈改革开放后,你身边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改革开放的今天,在经济建设方面枣庄有哪些优势,你作为枣庄的小主人该如何去做”等。

参加本次省优质课观摩会,可谓大开眼界、受益匪浅,但限于时间和篇幅不能一一道来,还有许多“欲说还羞”,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成功之处,不过心中倒是“蠢蠢”涌动起一种上好课的“欲动”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助“它山之石”达到攻己之玉的目的,如此也算不枉此行了。

历史听课心得体会 篇17

20xx年78月21日,市教研员来我校观摩指导,对我们进行了新课改下的教学指导,我受益匪浅。

做好本职工作,创新教学,高效课堂就是让学生学到知识、方法,形成历史思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指导学生“会读”,提高其阅读概括能力

教师指导学生学会看教科书,主要是教给学生查找、阅读历史材料的方法,使学生学会读书,懂得如何利用书,怎样从阅读中获取大量的历史信息,把书本看“薄”,然后再由“薄”到“厚”。

二、指导学生“会听”,提高其听课效率

教师应重视学生听课能力的培养,争取在每节课上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1)指导学生学会听课,要听关键语、听重音、听提示语、听重复语;怎样做到当堂领会和巩固,尝试记忆等。

(2)指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要积极思考,勇于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如何进行课堂讨论,积极发言和听取他人的见解等。

(3)指导学生学会记好课堂笔记,如记教师讲课提纲对理解、掌握、记忆新课内容有较大帮助;

三、指导学生“会问”,提高其质疑能力

让学生懂得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并在教师指导下讨论和解决问题,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

四、指导学生“会总”,提高其综合归纳能力

历史注重时间、事件等横向、纵向线索的联系,因此,历史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找出历史的规律和分析历史现象的方法,帮助他们构筑起整体的知识结构,变学生被动地吸收为主动地学习,变机械的知识传授为一种能动的能力训练。给教师的几点建议:

1、用心关注学生,恰如其分的评价,让学生感觉到指导关怀。

2、教师要接触新史观。

3、多读书、读好书。

4、必修落实三维目标。

5、构筑逻辑严谨的体系。

6、善于选择材料、积累材料、认识材料,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历史听课心得体会 篇18

每一个做教师的,都希望获得外出听课的学习体会,以便通过亲身体验感受,拨清迷雾,明辨方向,学上一两招。2017年4月19日-4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枣庄奚仲中学举行的山东省历史优质课的评选,4天时间内听了25节课,参赛教师们的精彩表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是他们独到的教学设计,幽默风趣的语言,和蔼亲切的教学态度让人赞叹不已。通过四天的学习,让我有了很多的收 获,下面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1、教师的教育理念普遍较高。

教师都较好的贯彻了新课程理念,教学过程中体现出了较强的课改意识,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分组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现非常明显,教师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比如在讲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时,教师多采用新闻报道方式,让学生充当新闻记者,给全国人民报道会议召开的情况。在讲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课时采用带领学生去旅游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较大的转变。

2、教师的基本素质普遍较强。

在此次优质课评选过程中,参评教师展现了其较强的教师基本素质,教态自然、得体、亲切,尊重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语言准确,精练,正确选择使用教具,专业知识扎实牢固,知识面宽,驾驭课堂能力强。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 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

3、从教学方法与手段来看,教师都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在新课的导入上能够创设各种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比如《明朝君权的加强》一课,有的教师播放《凤阳花鼓》,然后借歌词中“朱皇帝”,引导学生思考“朱皇帝”是谁?建立怎样的王朝?又是如何统治的?等问题导入本课;同样这节课,有的教师用泰安利民小区的清代布政使施天裔牌坊导入,充分发挥地方史和历史c教学的结合。《伟大的历史转折》和《改革开放》两课,教师大多都采用改革前和改革后枣庄变化的图片导入,这样使遥远的历史知识和学生身边的事结合起来,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当然也有教师采用播放一段视频进行导入,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在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环节设计、重难点处理,知识的巩固上,多数教师都有所创新,别具一格。

新教材的内容相比过去精简了很多,给我们呈现的多数是一些结论性的知识,学生不易理解。多数老师在处理教材中重难点知识时,总是先给学生提供一段视频,或者一段历史材料,然后根据材料层层设问,引导着学生去探讨、分析、合作、探究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突破了重难点。

5、在学以致用方面,多数教师注重知识与现实的联系。

在讲《美国经济发展》和《西欧、日本经济发展》两课时,教师在分析完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后都普遍联系到我国的经济建设,问我们国家该从中吸取哪些经验。《改革开放》一课教师多次与枣庄当地进行联系,提出问题“从衣食住行方面,谈谈改革开放后,你身边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改革开放的今天,在经济建设方面枣庄有哪些优势,你作为枣庄的小主人该如何去做”等。

参加本次省优质课观摩会,可谓大开眼界、受益匪浅,但限于时间和篇幅不能一一道来,还有许多“欲说还羞”,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成功之处,不过心中倒是“蠢蠢”涌动起一种上好课的“欲动”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助“它山之石”达到攻己之玉的目的,如此也算不枉此行了。

历史听课心得体会 篇19

20xx年11月20日至22日,我有幸在烟台二中参加了山东省初中历史优质课评选活动。作为一名中青年历史教师,任何一次外出听课都是我学习的大好机会。25位参赛老师的课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使我对新课程、新理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下面谈谈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一、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的变化。

1、思路设计上的板块化与专题性特征十分突出,体现了较强的科学性、趣味性、故事性、知识性,条理清晰,主题鲜明、任务明确,彰显了历史课堂的文化品味和教育功能

来自青岛五中的董蕾老师在讲《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时,分为四大专题:兴起篇——草原雄鹰羽翼丰,和战篇——干戈玉帛兼有之,感悟篇——以史为镜鉴古今。

来自淄博市张店区实验中学的刘伟伟老师,在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时,设计为:第一板块——漫漫古丝路,第二板块——铮铮英雄行,第三板块——悠悠驼铃声,第四板块——绵绵古道情。

济南稼轩中学的程涛老师,在讲《美国的南北战争时,以林肯的一生为线索引领全课,趣味性十足:家族洗钱、南下谋生、就职前后危机重重,解放黑奴转败为胜、船长殉难精神永驻。

2、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学生积极、有效的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施绝对不应该是教师一厢情愿的包办,让学生“动”起来,主动获取知识积累知识,启迪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水平的提高,才是教师真正要做的事情。

二、教学设计更科学、操作更实用、效果更突出。

1、紧扣课标、深挖教材,教学目标制定明确,问题提出恰当、实用。

2、课件制作注重实效性,各种教学素材的运用有趣且趋于理性。恰当的选用背景音乐、视频资料、音频资料、实物资料、文本资料,化繁琐为简易,变抽象为直观,既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的直观了解和感悟,有又有效的烘托起历史探究的氛围。

3、预设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年龄特征及心理需求,用各种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之中,既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又迎合学生的口味,使得教与学相得益彰。

4、关注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指导,比如论从史出,更具历史味。

5、灵活处理教学中的突出事件,巧妙处理学生的思路与教师思路间的冲突。

三、地方史与历史教学有效结合。

将地方史与国家历史课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贴近学生生活,尽显亲切自然,既增强了历史的趣味性,又开拓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新途径。

日照市北京路中学的李淑娟老师,在讲《昌盛的秦汉文化(一)》一课的“九章算术”时,特别挖掘出了该著作的编纂者之一徐岳——这个烟台当地的历史文化名人。

淄博市张店区实验中学的`刘伟伟老师,在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时,则挖掘到了她们淄博市的地方名吃——周村烧饼,作为礼物赠予学生品尝,同时巧设悬疑开启本课:周村烧饼是从胡饼发展而来,同学们,你们知道胡饼是怎么从西域传递过来的吗?从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了解古丝绸之路的求知欲望。

四、适当的拓展延伸,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选的许多老师都注意通过适当的课外延伸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种拓展和延伸,不仅提振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和探究历史真相的兴趣,还有效的强化了课本主题,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泰山区实验中学张淼老师在讲《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时,大胆创新:一是张老师亲自动手准备了实物教具龟甲和竹简,让学生触摸历史、体验历史,具体的感受造纸术的发明给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的巨大好处,印象特别深,效果出奇的好;二是张老师亲自指导并摄制的一段学生探究实践的DV视频,让上课的学生直观的看到了蔡侯纸制作的完整过程,感同身受,极大的调动起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使我想到,德国的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过的一句名言:教育就是一颗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不能不感叹于张老师对这一理论你的具体实践,让他所教的的学生启发并感动了另外一处学校里的学生。

菏泽市的李红梅老师在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思考题,“丝绸之路的昨天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中华交流的桥梁,哪丝绸之路的今天和明天哪,会不会更加辉煌,发挥你的想象,设计一期板报,发到老师的qq邮箱。老师期待你们的精彩表现。”课堂架构科学、实用,凸显了历史课堂的灵活化、趣味化。

五、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组织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并完成相关的学习目标任务。

教师主导课堂不应该是包办课堂;让学生有选择的空间、有活动的时间,是为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合作学习水平的顺利发展;让学生开开心心的学习,是为了扎扎实实的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成绩。

日照市的李淑娟老师,在讲《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时,就给学生留下了宽松的选择空间:先用大屏幕展示出四组图片,它们是造纸术的发明、数学专注《九章算术》、地动仪、五禽戏和《伤寒杂病论》。四组图片,四类成果,让学生自由的选择自己最想了解的历史知识。学生按自己的喜好顺序自由的选择了自己最想了解的内容来探究学习,自由选择的结果是:学生甲选了《九章算术》,接着学生乙则选了地动仪,后来学生丙选择了造纸术,最后接触学习的则是医学知识。这种结果,就完全打破了课本内容的编排顺序,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更是一浪高过一浪。

六、教师的基本功普遍提高。

在这次活动中,参赛的教师特别追求了教学素养的整体呈现。他们似乎并不满足于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是不断的完善,不断的超越,立足精益求精、美益求美。如果能用一句话来形容教师们精湛的教学基本功的话,那就是: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尺刀。

他们以渊博的专业知识、优美的教学语言、完美的板书、精美的课件,无一不让学生陶醉,让听课的老师艳羡。一节节的课堂上,我享受着美的浸润,同时感觉到了自己的差距。可是“人们只惊羡于鲜花盛开的美丽,却不知道当初的芽儿浸透着奋斗的泪水和汗水”,是到了我们好好学习提高的时候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来自青岛五中的董蕾老师,用醇美、真挚的语言不断地去触动学生们的心弦,描摹出一幅又一幅的历史画卷——从冒顿单于驰骋于塞外大漠草原到匈奴的兴起,从汉高祖挥师北上遭遇白登之围到屈辱和亲,从卫青霍去病漠北大捷匈奴流离西迁到昭君出塞,不断的启迪着学生的心灵、陶冶着学生的民族情操,使学生的情感沉醉于其中而又升华于其上。

课件制作亦美不胜收,详实、丰富的资料为课件锦上添花,不断冲击着学生们想象的视界,使学生感同身受,有效的提振了课堂学习的氛围和效果。

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反观自己,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当前的教育教学先进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指导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钻研新课标,转变教学观念,认真备课,研究教学方法,并且在备课时尽量地让我们的历史贴近生活。

3、努力开发多方面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4、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听课学习的时间虽然是短暂的,但我的学习、反思的热情一直都受鼓舞于选手们的高超教学技能和完美的教学思路,张弛有度、开合有法,新颖的教学视界带给我的绝对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和情绪上的叹服,我想,保留这份热情并将它融入进自己的历史教学工作之中才是最最重要的事情,最后借屈原的一句话来自勉吧——路漫漫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

历史听课心得体会 篇20

11月7日至8日德州市初中历史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在德州九中举行。2天时间共听了11节课,参赛教师们的精彩表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待听完后,细心品味着所听的每一节课,细细回忆着每一堂课的每一个细节,会发现有许多精彩“镜头”闪现脑海。可以说每节课都是精彩粉呈,各具特色。让我获益匪浅,感慨颇多。我通过学习,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注重教学设计的整合

1、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颖、巧妙而又实用的导入,可以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的老师把一张与本课有关的图片,有的利用视频片断,有的利用歌曲作为开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2、突出重点、难点。每节课的容量都很大,每位老师处理的很恰当,注重了基础知识的的掌握,设计思路清晰,问题的设计有层次感,照顾了不同知识层面的学生,在此基础之上突出重难点问题。多数老师在处理教材中重难点知识时,先给学生提供一段视频,或者一段历史材料,然后根据材料一层一层设问,引导着学生去探讨、分析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突破了重难点。

3、注重语言的过渡。教师的课堂语言精练,富有感染力,语气亲切自然,教师情绪饱满、热情,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思维开阔活跃,积极性和参与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气氛非常浓厚。所有老师上课感觉像朋友之间的友好交谈,还有的老师过渡语说得非常好,使环节之间的衔接显得很流畅。

二、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导

要想让学生主动学习首先应该调动学生地 积极性。在这次优质课比赛活动中,我看到了每一位教师都体现到了这一点。学生在课堂中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在比赛课堂上体现

得淋漓尽致。在学生学习、合作的过程中,老师也在巡回点拨、提示、交流。当问题提出后,先把权力交给学生,由学生回答,学生解决不了的,由老师通过讲解或补充资料,来帮助解决。

三、高效使用多媒体、视频、图片等资源延伸课外知识、拓展思维。

在这次历史优质课评选中,许多老师的视频运用很到位。在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的同时,用文字、图片、视频等不同方式补充了大量的史料,然后以这些史料为切入点,提出一系列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中得出结论,这样使学生在学到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即有效的回扣了课本主题,又大大开扩了眼界,拓展了思维。

四、激励性语言的运用。通过激励性语言的运用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上起课来兴趣更浓,劲头更高。恰当地运用好激励语,对一节课的课堂效果是非常有意义的。

五、在这两天的听课中优秀课的共同特点。

1、整堂课中教师始终以一个合作者、伙伴、朋友引领孩子们走进课堂进行学习,始终微笑面对学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2、老师们的语言准确规范

3、善于利用多媒体,使学生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

4、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做后盾,素材丰富,课堂充实。

六、今后的教学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钻研新课标,转变教学观念,认真备课,研究教学方法,并且在备课时尽量地让我们的历史贴近生活。

2、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先学后教的基础是学生自学新知。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在实际教学中,通过“预习”这一环节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重视预习的个体差异,强化训练、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尝试学习,自读自悟,使

主体地位得到落实,自学能力得到培养,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按照“先学后教,小组合作”的课改实验,重视学生的预习工作,将课外预习和课内预习结合起来,做到不预习不上课,加强教学设计,特别是教学的情景设计。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严密而灵活的'施教方式,引导学生实现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活动做及时的评价,特别是后进学生的鼓励,让所有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

2、运用各种手段、方法,激发学生参与和认知的兴趣,恰如其分地点拨与学生主动尝试,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相结合。

3、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教方法、教规律,精心钻研教材、精心教学环节、精心设计板书、精心练习和作业。能让学生动手、动脑、动眼进行自学的问题,不要用小组学习代替;小组学习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要代替;自学或小组学习解决不了的重点、疑点、难点问题,教师要讲、导、拨、练。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又有利于打下扎实的基础。

总之,这次听课,我收获很多,清楚了如今历史教学的发展方向,也明确了教学思路和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历史听课心得体会 篇21

20xx年7月21日,市教研员来我校观摩指导,对我们进行了新课改下的教学指导,我受益匪浅。

做好本职工作,创新教学,高效课堂就是让学生学到知识、方法,形成历史思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指导学生“会读”,提高其阅读概括能力

教师指导学生学会看教科书,主要是教给学生查找、阅读历史材料的方法,使学生学会读书,懂得如何利用书,怎样从阅读中获取大量的历史信息,把书本看“薄”,然后再由“薄”到“厚”。

二、指导学生“会听”,提高其听课效率

教师应重视学生听课能力的培养,争取在每节课上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1)指导学生学会听课,要听关键语、听重音、听提示语、听重复语;怎样做到当堂领会和巩固,尝试记忆等。

(2)指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要积极思考,勇于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如何进行课堂讨论,积极发言和听取他人的见解等。

(3)指导学生学会记好课堂笔记,如记教师讲课提纲对理解、掌握、记忆新课内容有较大帮助;

三、指导学生“会问”,提高其质疑能力

让学生懂得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并在教师指导下讨论和解决问题,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

四、指导学生“会总”,提高其综合归纳能力

历史注重时间、事件等横向、纵向线索的联系,因此,历史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找出历史的规律和分析历史现象的方法,帮助他们构筑起整体的知识结构,变学生被动地吸收为主动地学习,变机械的知识传授为一种能动的能力训练。给教师的几点建议:

1、用心关注学生,恰如其分的评价,让学生感觉到指导关怀。

2、教师要接触新史观。

3、多读书、读好书。

4、必修落实三维目标。

5、构筑逻辑严谨的体系。

6、善于选择材料、积累材料、认识材料,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12月25日,有幸赴励志中学聆听了一位历史教师的精彩讲授,收益不浅,现将自己的一点收获和感悟与同仁们一起分享和交流,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指正。

本次之行共听课2节。总的感受就是真实中生成的课堂是素质的也是适用的课堂。

其一,真实性。首先是讲授教师扎实、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和随机应变的各种能力是真实的,可敬畏又值得学习的。

其二,课堂的生成态。无论是教师的学案,还是多媒体课件,还是历史资料、影视资料的选取,都立足于教师对课本教材资源的挖掘和应用。没有了多媒体教学开创之初的华丽,有的只是朴素的powerpoint画面和间接明了、直接简短的学生学习活动指令,或者是富有情感化的启发引导语句。教师作为课堂的指导者、组织者的地位更明显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充分显现。特别是挖掘和利用多种知识认知渠道,搭建把学生已有知识转化和升华为课本知识的平台。

其三,新理念性。展示了《新课标》的新理念。这节课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新课标》的新理念。新课标提出:“历史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很多情景来自于学生的身边,创设合理的情景,让学生从情景中提出历史问题,对于他们学习历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本节课讲述牛顿的伟大成就时,引用了牛顿在苹果树下看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的故事。让学生从中发现信息,提出问题,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并引出了学习内容,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体现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并利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敢于独立思考、敢于探索的习惯。如让学生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然后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自己的想法,进而去研究探索乐坛雄狮-贝多芬,。在引导学生获取新知时,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思维的特点,让学生自己观察、猜想、操作,在小组中讨论、交流,提出自己的发现,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发现,不求统一答案,只求有所见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而且给予学生充分思考、交流的机会,使学生之间不仅能展示自己的想法、见解,还能通过合作交流,互相启发,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互相纠正,使认识渐趋完善、深化。另外,教师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对学生的见解给予积极评价,真正体现教学相长。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有利于形成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其四、合作性。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协调配合,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充分的实践和探索,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在我以往的教学中,只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所以采用的是“问答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前面走,学生在后面跟,步步为营,教师到达目的地,学生随之而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地想把自己所领悟的知识倾注到学生的头脑里,致使学生被动地接受。而赵老师的教学是,教师没有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而是通过为学生提供要探究的对象,让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有所发现,掌握知识,让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再探究、再发现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有利于调动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学会发现的技能,有利于知识的掌握。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变知识的传授者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教师要站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观的高度,创设探究性的教学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创新。

记得有位哲学家曾这样说过:“教育要培养一代人的精神,必先使历史进驻个人,使个人在历史中汲取养分。”历史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借鉴历史,明理启智。所听老师的课基本改变了以往过分关注学科的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的教育观念,而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关注学生学习状况,更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特别是德育目标的完成和实现非常明显。

总之,听了赵老师的课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之处,借此难得的机会,不断学习新知,提高自身素质,优化课堂教学,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新高。

历史听课心得体会 篇22

20xx年4月20日到22日,本人有幸去枣庄市薛城区溪仲中学聆听了部分省历史优质课参赛老师的精彩讲授,受益匪浅,切收获和感悟颇多。

本次山东省优质课共有七课参赛课节,包括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的下册的内容,但由于我一时脱不开身去的太晚,只听了三个教案的课,共听课11课时,三个教案分别是:八年级下的《改革开放》,九年级下的《二战后的美国》和《二战后的欧盟和日本》共11位老师讲授,我感觉每节课都各有特色,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真的是不虚此行。

首先是参赛教师扎实、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和随机应变的各种能力是可敬畏又值得学习的。如青岛的一位女教师所讲的《二战后的欧盟和日本》集影视欣赏、历史还原、情景模拟于一堂,再加上声情并茂的语言表达,等等多角度多触角的历史素养感知,频繁呈现。听完这节课真的会让你惊呼,课上的实在太精彩了!把各种能反映这节课的资料都准备的非常完备,如反映欧洲风情的'图片联播并配以欧盟的盟歌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欢乐颂》;再有欧盟的盟旗;欧盟的货币欧元,并找到了真实的欧元呈现在学生面前;还有欧盟如何用英文表达,缩写是什么;欧洲国家走向联合的成果展示等等。这节课真的是典范。

再就是无论是教师的学案,还是多媒体课件,还是历史资料、影视资料的选取,都立足于教师对课本教材资源的挖掘和应用。没有了多媒体教学开创之初的华丽,有的只是朴素的powerpoint画面和间接明了、直接简短的学生学习活动指令,或者是富有情感化的启发引导语句。教师作为课堂的指导者、组织者的地位更明显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充分显现。特别是挖掘和利用多种知识认知渠道,搭建把学生已有知识转化和升华为课本知识的平台。

例如讲授《改革开放》的老师,能够把小岗村的改革前的情况和改革后的情况用历史资料的形式再现。并且讲国有企业改革时,以海尔公司为例,出示改革前的海尔的状况,让学生参与其中,替海尔出谋划策,不仅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且能真的感觉改革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而不仅仅是小岗人和海尔人的责任。记得有位哲学家曾这样说过:“教育要培养一代人的精神,必先使历史进驻个人,使个人在历史中汲取养分。”历史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借鉴历史,明理启智。所听老师的课基本改变了以往过分关注学科的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的教育观念,而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关注学生学习状况,更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特别是德育目标的完成和实现非常明显。

还有就是每个老师都能注意到课堂与现实的结合,以及课堂和地方史的结合,如讲改革开放的老师几乎都提到了,上海世博会就是我国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结果,也是我国大国和强国地位确立的表现。再有就是与所在学校历史的结合。如有个老师讲《二战后美国经济》导入新课的时候,用了一组美国汽车公司的车标如福特、通用、悍马,让学生辨认,结果学生都很顺利的辨认出来了,接着老师总结不愧是造车鼻祖的后代,因为溪仲中学名称的来历就是造车鼻祖溪仲,这样巧妙的结合,能让学生感知自己学校的历史,更重要的是能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抓住。

通过听课总结出以后讲课时要注意的问题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所学知识信息,并重视信息的交流,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生亲身体验比学生被动的学要记忆深刻。

教学环节的设计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历史情景模拟是很好的随时都简便可行的途径

学法研究得重视

要想讲好课,心态最重要!

心态决定行动

总之,我在听课中学到了不少东西,也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取长补短,加强业务学习和进修,多与同事切磋教研,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同时更希望学校多提供给教师这样学习的机会,因为,人人都需要学习,需要历练,否则大家都会落伍的。

历史听课心得体会 篇23

20xx年7月21日,市教研员来我校观摩指导,对我们进行了新课改下的教学指导,我受益匪浅。

做好本职工作,创新教学,高效课堂就是让学生学到知识、方法,形成历史思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指导学生“会读”,提高其阅读概括能力

教师指导学生学会看教科书,主要是教给学生查找、阅读历史材料的方法,使学生学会读书,懂得如何利用书,怎样从阅读中获取大量的历史信息,把书本看“薄”,然后再由“薄”到“厚”。

二、指导学生“会听”,提高其听课效率

教师应重视学生听课能力的培养,争取在每节课上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1)指导学生学会听课,要听关键语、听重音、听提示语、听重复语;怎样做到当堂领会和巩固,尝试记忆等。

(2)指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要积极思考,勇于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如何进行课堂讨论,积极发言和听取他人的见解等。

(3)指导学生学会记好课堂笔记,如记教师讲课提纲对理解、掌握、记忆新课内容有较大帮助;

三、指导学生“会问”,提高其质疑能力

让学生懂得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并在教师指导下讨论和解决问题,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

四、指导学生“会总”,提高其综合归纳能力

历史注重时间、事件等横向、纵向线索的联系,因此,历史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找出历史的规律和分析历史现象的方法,帮助他们构筑起整体的知识结构,变学生被动地吸收为主动地学习,变机械的知识传授为一种能动的能力训练。给教师的几点建议:

1、用心关注学生,恰如其分的评价,让学生感觉到指导关怀。

2、教师要接触新史观。

3、多读书、读好书。

4、必修落实三维目标。

5、构筑逻辑严谨的体系。

6、善于选择材料、积累材料、认识材料,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12月25日,有幸赴励志中学聆听了一位历史教师的精彩讲授,收益不浅,现将自己的一点收获和感悟与同仁们一起分享和交流,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指正。

本次之行共听课2节。总的感受就是真实中生成的课堂是素质的也是适用的课堂。

其一,真实性。首先是讲授教师扎实、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和随机应变的各种能力是真实的,可敬畏又值得学习的。

其二,课堂的生成态。无论是教师的学案,还是多媒体课件,还是历史资料、影视资料的选取,都立足于教师对课本教材资源的挖掘和应用。没有了多媒体教学开创之初的华丽,有的只是朴素的powerpoint画面和间接明了、直接简短的学生学习活动指令,或者是富有情感化的启发引导语句。教师作为课堂的指导者、组织者的地位更明显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充分显现。特别是挖掘和利用多种知识认知渠道,搭建把学生已有知识转化和升华为课本知识的平台。

其三,新理念性。展示了《新课标》的新理念。这节课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新课标》的新理念。新课标提出:“历史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很多情景来自于学生的身边,创设合理的情景,让学生从情景中提出历史问题,对于他们学习历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本节课讲述牛顿的伟大成就时,引用了牛顿在苹果树下看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的故事。让学生从中发现信息,提出问题,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并引出了学习内容,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体现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并利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敢于独立思考、敢于探索的习惯。如让学生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然后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自己的想法,进而去研究探索乐坛雄狮-贝多芬,。在引导学生获取新知时,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思维的特点,让学生自己观察、猜想、操作,在小组中讨论、交流,提出自己的发现,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发现,不求统一答案,只求有所见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而且给予学生充分思考、交流的机会,使学生之间不仅能展示自己的想法、见解,还能通过合作交流,互相启发,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互相纠正,使认识渐趋完善、深化。另外,教师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对学生的见解给予积极评价,真正体现教学相长。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有利于形成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其四、合作性。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协调配合,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充分的.实践和探索,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在我以往的教学中,只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所以采用的是“问答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前面走,学生在后面跟,步步为营,教师到达目的地,学生随之而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地想把自己所领悟的知识倾注到学生的头脑里,致使学生被动地接受。而赵老师的教学是,教师没有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而是通过为学生提供要探究的对象,让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有所发现,掌握知识,让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再探究、再发现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有利于调动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学会发现的技能,有利于知识的掌握。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变知识的传授者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教师要站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观的高度,创设探究性的教学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创新。

记得有位哲学家曾这样说过:“教育要培养一代人的精神,必先使历史进驻个人,使个人在历史中汲取养分。”历史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借鉴历史,明理启智。所听老师的课基本改变了以往过分关注学科的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的教育观念,而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关注学生学习状况,更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特别是德育目标的完成和实现非常明显。

总之,听了赵老师的课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之处,借此难得的机会,不断学习新知,提高自身素质,优化课堂教学,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新高。

历史听课心得体会 篇24

20xx年11月20日至22日,我有幸在烟台二中参加了山东省初中历史优质课评选活动。作为一名中青年历史教师,任何一次外出听课都是我学习的大好机会。25位参赛老师的课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使我对新课程、新理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下面谈谈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一、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的变化。

1、思路设计上的板块化与专题性特征十分突出,体现了较强的科学性、趣味性、故事性、知识性,条理清晰,主题鲜明、任务明确,彰显了历史课堂的文化品味和教育功能

来自青岛五中的董蕾老师在讲《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时,分为四大专题:兴起篇——草原雄鹰羽翼丰,和战篇——干戈玉帛兼有之,感悟篇——以史为镜鉴古今。

来自淄博市张店区实验中学的刘伟伟老师,在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时,设计为:第一板块——漫漫古丝路,第二板块——铮铮英雄行,第三板块——悠悠驼铃声,第四板块——绵绵古道情。

济南稼轩中学的程涛老师,在讲《美国的南北战争时,以林肯的一生为线索引领全课,趣味性十足:家族洗钱、南下谋生、就职前后危机重重,解放黑奴转败为胜、船长殉难精神永驻。

2、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学生积极、有效的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施绝对不应该是教师一厢情愿的包办,让学生“动”起来,主动获取知识积累知识,启迪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水平的提高,才是教师真正要做的事情。

二、教学设计更科学、操作更实用、效果更突出。

1、紧扣课标、深挖教材,教学目标制定明确,问题提出恰当、实用。

2、课件制作注重实效性,各种教学素材的运用有趣且趋于理性。恰当的选用背景音乐、视频资料、音频资料、实物资料、文本资料,化繁琐为简易,变抽象为直观,既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的直观了解和感悟,有又有效的烘托起历史探究的氛围。

3、预设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年龄特征及心理需求,用各种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之中,既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又迎合学生的口味,使得教与学相得益彰。

4、关注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指导,比如论从史出,更具历史味。

5、灵活处理教学中的突出事件,巧妙处理学生的思路与教师思路间的冲突。

三、地方史与历史教学有效结合。

将地方史与国家历史课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贴近学生生活,尽显亲切自然,既增强了历史的趣味性,又开拓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新途径。

日照市北京路中学的李淑娟老师,在讲《昌盛的秦汉文化(一)》一课的“九章算术”时,特别挖掘出了该著作的编纂者之一徐岳——这个烟台当地的历史文化名人。

淄博市张店区实验中学的刘伟伟老师,在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时,则挖掘到了她们淄博市的地方名吃——周村烧饼,作为礼物赠予学生品尝,同时巧设悬疑开启本课:周村烧饼是从胡饼发展而来,同学们,你们知道胡饼是怎么从西域传递过来的吗?从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了解古丝绸之路的求知欲望。

四、适当的拓展延伸,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选的许多老师都注意通过适当的课外延伸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种拓展和延伸,不仅提振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和探究历史真相的兴趣,还有效的强化了课本主题,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泰山区实验中学张淼老师在讲《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时,大胆创新:一是张老师亲自动手准备了实物教具龟甲和竹简,让学生触摸历史、体验历史,具体的感受造纸术的发明给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的巨大好处,印象特别深,效果出奇的好;二是张老师亲自指导并摄制的一段学生探究实践的DV视频,让上课的学生直观的看到了蔡侯纸制作的完整过程,感同身受,极大的调动起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使我想到,德国的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过的一句名言:教育就是一颗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不能不感叹于张老师对这一理论你的具体实践,让他所教的的学生启发并感动了另外一处学校里的学生。

菏泽市的李红梅老师在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思考题,“丝绸之路的昨天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中华交流的桥梁,哪丝绸之路的今天和明天哪,会不会更加辉煌,发挥你的想象,设计一期板报,发到老师的qq邮箱。老师期待你们的精彩表现。”课堂架构科学、实用,凸显了历史课堂的灵活化、趣味化。

五、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组织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并完成相关的学习目标任务。

教师主导课堂不应该是包办课堂;让学生有选择的空间、有活动的时间,是为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合作学习水平的顺利发展;让学生开开心心的学习,是为了扎扎实实的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成绩。

日照市的李淑娟老师,在讲《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时,就给学生留下了宽松的选择空间:先用大屏幕展示出四组图片,它们是造纸术的发明、数学专注《九章算术》、地动仪、五禽戏和《伤寒杂病论》。四组图片,四类成果,让学生自由的选择自己最想了解的历史知识。学生按自己的喜好顺序自由的选择了自己最想了解的内容来探究学习,自由选择的结果是:学生甲选了《九章算术》,接着学生乙则选了地动仪,后来学生丙选择了造纸术,最后接触学习的则是医学知识。这种结果,就完全打破了课本内容的编排顺序,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更是一浪高过一浪。

六、教师的基本功普遍提高。

在这次活动中,参赛的教师特别追求了教学素养的整体呈现。他们似乎并不满足于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是不断的完善,不断的超越,立足精益求精、美益求美。如果能用一句话来形容教师们精湛的教学基本功的话,那就是: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尺刀。

他们以渊博的专业知识、优美的教学语言、完美的板书、精美的课件,无一不让学生陶醉,让听课的老师艳羡。一节节的课堂上,我享受着美的浸润,同时感觉到了自己的差距。可是“人们只惊羡于鲜花盛开的美丽,却不知道当初的芽儿浸透着奋斗的泪水和汗水”,是到了我们好好学习提高的时候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来自青岛五中的董蕾老师,用醇美、真挚的语言不断地去触动学生们的心弦,描摹出一幅又一幅的历史画卷——从冒顿单于驰骋于塞外大漠草原到匈奴的兴起,从汉高祖挥师北上遭遇白登之围到屈辱和亲,从卫青霍去病漠北大捷匈奴流离西迁到昭君出塞,不断的启迪着学生的心灵、陶冶着学生的民族情操,使学生的情感沉醉于其中而又升华于其上。

课件制作亦美不胜收,详实、丰富的资料为课件锦上添花,不断冲击着学生们想象的视界,使学生感同身受,有效的提振了课堂学习的氛围和效果。

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反观自己,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当前的教育教学先进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指导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钻研新课标,转变教学观念,认真备课,研究教学方法,并且在备课时尽量地让我们的历史贴近生活。

3、努力开发多方面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4、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听课学习的时间虽然是短暂的,但我的学习、反思的热情一直都受鼓舞于选手们的高超教学技能和完美的教学思路,张弛有度、开合有法,新颖的教学视界带给我的绝对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和情绪上的叹服,我想,保留这份热情并将它融入进自己的历史教学工作之中才是最最重要的事情,最后借屈原的一句话来自勉吧——路漫漫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