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2024/09/28心得体会

西西文学整理的学校校本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篇1

《标准》特别提出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要在数学老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同时使身心获得健康发展,数学活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理解。

1、 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数学过程就是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活动。简单地说,数学活动要有数学思考的含量。数学活动不是一般的活动,而是让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数学化是指学习者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经过自己的思考,得出有关数学结论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现实就是指他们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当儿童通过模仿学会记数时,当他们把两组具体对象的集合放在一起而引出加法规律时,实质上就是数学化的 过程。

2、数学活动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与教材及教师产生交互作用,形成了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了情感态度和思维品质。

每位数学教师都必须深刻认识到,是学生在学数学,学生应当成为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决不只是模仿者。

无论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要在学生那里体现,不懂得学生能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不考虑学生作为主体的教,不会有好的效果。实际上,教师的教总要在学生那里得到体现与落实,是学生在吸收、消化、理解、掌握、运用知识。离开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教师讲得再好也会经常出现“教师讲完了,学生仍不会”的现象,这正好从一个侧面说明在学校学习的情况下,教学对于指导学生建构数学知识应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指导作用,教师教学工作的目的应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篇2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感能在雏鹰这个大集体里工作是十分幸运的。因为学校为我们年轻教师提供了很多学习、提高的机会,让我受益匪浅。回想当初,“校本培训”这个词语作为陌生的事物进入我的思想,就象见到一个陌生人,我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抵触、怀疑到认识、熟悉的过程。

记得学校刚开始进行校本培训时,总觉不理解,也没必要,而且培训内容好象又比较繁杂,不仅涉及一些理论内容,还涉及教师基本功方面的一些琐碎活动,当然更有自身专业方面的培训。

一开始时,我认为这无非都是一些走过场的东西,应付一下就可以了。后来觉得并非如此简单,学校及各部门及老师们都非常重视,于是在客观条件下自己也开始转变认识和态度,把校本培训作为一件很重要的大事来对待。虽然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教学工作非常繁忙,但却从未放松过在这方面的学习,一方面在时间上尽力争取,集中学习时没请过一次假。另一方面态度上可以说非常认真。随着学习的推进,自身对此事的认识也由被动的迫于环境,不得不学,转变为主观上主动的去学习,认为应该学。因为在培训和学习的过程中我的确感觉到受益非浅。

一、.学习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在学习和研究中注意理论和实际结合。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一定要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才能克服以往教学中的惯性和弊端,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融会贯通,将其转变为自觉的教学行为。由学校制定学习篇目,教师自由分散学习,学习笔记,并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操作一段时间后,学校组织交流,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进行整改,获得理论提升再运用,再实践,再反思。学习中反思,反思中实践。来提高自己实际理论水平。教师们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每位教师都记了厚厚的读书笔记,从中获益匪浅。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交流,经常会有教师为了某个观点争论不休。争论中,教师们对理论有更深刻的认识,经历从理论到实践再上升到理论,进一步指导实践的过程。从中领会到教育专家的教学思想的深邃,悟到了如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方法中,,这种收获是不言而喻的,不容质疑的。个人结合自己的薄弱点进行学习,弥补集体学习的不足。

二、对自己的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指明方向

以前,我对班级管理方法欠缺,对如何撰写教学案例感到困惑,对如何反思小结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感到很迷茫。我校的黄志桂老师主讲的《如何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对我的启示很大,特别是课堂教学的艺术十法,我想以后我在教学中也可以尝试使用。对于如何管理班级,学校张华老师的《班主任如何管理班级及班级管理的艺术》为老师们做了精彩讲解,让人茅塞顿开。作为一位教师,如何上好一节课,如何提高教学水平至关重要,学校数学教研组长潘达繁老师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为老师们传授经验。对于怎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四年级组长李晓老师列举身边的实例,教老师们如何运作。张艳玲老师也就小学生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进行了演讲。最后教务处徐主任也指出教师们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与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差距,还要反思教师自己撰写的教学案例、实践后要进行反思。教师既是研究者,又是被研究者,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更新观念,改善教育行为,提升教学水平,适应社会的发展。这样我就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我开始尝试写成篇的教学随笔、教育叙事。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记得萧伯纳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而朋友间互相交流,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根据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疑惑或闪光点,写教学随笔,以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探讨形成问题的原因,然后同事间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面对疑难问题和困惑。我仿佛有了学习、进修的动力。其他老师也大抵如此。

三、信息技术的运用

以前我可谓是个“机盲”,每次查找资料或打字都要东求西求,经过向电脑精通的老师求教,现在,我能够使用学校的多媒体,能够制作较为精美的课件了,能够进行简单的网页制作了,能够对网络信息进行恰当的处理了。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就融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玩中学,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表现;利用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原来学习是这么快乐的事,学生在每一节课堂上,享受到热烈、沸腾、多彩多姿的精神的生活。因为有这样的课堂氛围,学生常常会这样说:“老师,让我来”;“老师给我一次机会”;“老师让我试一试,好吗?”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把“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我也感受到教师只有不懈的学习,将最好的方法记在自己的大脑里,并善于创造,才能让课堂教学更精彩!我仿佛变得离不开电脑了。上课时要用它,办公时也需要它。我深切地体会到校本培训切切实实地给老师们提供了帮助和指导。

校本课程已纳入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视野,对它的分析、评判也构成了世纪末中国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走向校本,也就是走向每一个教师自己生活的舞台,更加关注教师自己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更大地激发全校教师的创造热情,使学校更具活力,更有效率。真正走向校本之日,也就是教育真正得到振兴之时。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用所学、所悟去审视我的教学,把所学的教育理念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更自觉的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和研究,让课堂教学活动呈现出五彩纷呈的景观。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篇3

此次校本培训让我对班级管理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陈校长、肖主任、郭主任对我们进行了耐心指导,从学校文化、管理理念再到具体的班级常规管理和学生行为规范的细致讲解,让我充分感受到学校领导对青年教师培养的重视。结合自己的工作,我发现诸多不足:

1.要善于发现教育契机,无论是“自助餐”,还是李连杰的成长小故事,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师需要在事情发生过程中多思考,及时发现教育契机。

2.重视学生的行为规范。工作中要充分调动家长积极性,给予家长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并制定阶段性的任务及目标,家校合力,帮助学生养成习惯。

3.培养小干部。引导小干部积极思考,合作组织活动。

4.教师的专业性。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让家长信服。用专业的思考分析处理班级中出现的问题。

新起点需要新的奋斗,新的`奋斗需要旗帜作为引导。这次培训就是一面很好的旗帜,在思想、行动和实践工作上给了我切实的指导和鼓励。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将不断努力学习,脚踏实地,以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的窦店教育人。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篇4

课程改革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向我们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深深感受到学校组织“以校本教学教研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专题的校本培训这个平台,给我们创造了在新课程教学中探讨交流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有了向更多优秀老师学习契机。为期八个多月来的校本培训,经历了老师们的专题培训,感受颇多。

教师必须拥有教育的灵魂

新课程改革,归根结底是教育思想的变革。教育思想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先导和核心,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方向。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人之一,教育思想自然要成为教师的第一素养。伟大的教育思想形成教师的伟大,进而建构了教育的伟大,没有教育思想,教师就成了一台机器了。教育思想的'最高境界是教育理念。理念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一种理想、一种追求,一种信仰。教师本身的教育思想和素养能否跟得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在学校组织的“教学论坛”、“德育论坛”上,谭水林、丁晓群、陈成等等,许多优秀的老师们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诠释了教师教育岗位的真谛,是一份平凡人的朴实,也是一份不平凡的理想和追求。年轻老师,在工作的起点上,熏陶着这份思想,是弥足珍贵的。

教师必须让课堂涌动着生命的活力

学生的培养没有和生命意识有机联系起来,学校教育的独特作用就没有全面、深刻地体现出来。同样,教育的生命意蕴得不到陶冶和滋养,教育也就显得贫乏和粗糙。课堂教学应该充满生活气息——生活性教学。课堂教学应该向生活回归,虽然生活不等同与教学,但教学一旦离开了生活,那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本了。一堂好课绝不应该孤立与生活之外,与学生的成长无关;一堂好课更应该是学生探索现实和未来世界的窗口,是学生人生旅途中的加工厂和加油站;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教学,才具有深厚的生命力。

激发课堂的的生命力,也就是从内驱力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本阶段的校本培训中,我们生化组的金国文开了一堂公开课,全组成员从教学有效性的角度分组对金老师的课进行课堂观察。“从教学模式的设计上观察教学的有效性”、“从教学资源的利用上观察教学的有效性”、“从教师问题的设计上观察教学的有效性”、“从师生的交流互动中观察教学的有效性”每个小组负责观察一个角度,每个成员在自己的观察角度上做好记录,并统计分析,以数据化的观察结果来探讨课堂的生命力。每个小组成员都作了自己的发言,分析并且反思。这样的形式,让每个听课者都有收获,特别是我们年轻老师,在这个平台上,有了更多学习的机会,而且是课堂细节上的学习,很实在,很有意义。不光是我们年轻老师,相信很多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很多的借鉴意义。

最后是这次校本培训的几点思考:

1、校本培训要符合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才能发挥整整的作用。我校的教师队伍特征:老中青适当,大部分中青年教师正朝气蓬勃地渴求着自身专业的发展,这种实际情况要求培训既要有理论层次,又要有实际操作性,因此我校的培训目的是提高老年教师的思想理论水平和中青年教师的能力,培训形式上主要采取老帮青、青帮老,取长补短,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在培训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如,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将教师分成学习小组,围坐在一起,围绕主题进行讨论。由学校出示讨论题,各小组展开讨论。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全体交流。既有生化组大组进行的集体讨论,也有备课组进行的关于日常教学的探讨;既有公开课的互听,又有课后得互评。每一种活动形式中,都得到了相应得学习探讨。

3、校本培训中多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听课为主,听课教师与上课教师一同研究内容,分析寻找本节课的成功与得失。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与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差距,有效的解决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普遍欢迎。还要反思教师自己撰写的教学案例、实践后要进行反思教师既是研究者,又是被研究者,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更新观念,改善教育行为,提升教学水平,适应社会的发展。

4、新课程提倡学生间的合作,更提倡教师间的合作。每一位教师对教学的体验、感受各不相同,交流、讨论使教师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通过交流,大家取长补短,减少了走弯路,达到了资源共享。例如,校本培训下我们备课组的常规活动,课前,有集体备课、试讲,确保了课的质量。课后,本人说课,备课组成员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讨论找出本节课的优点与不足,使每一位教师都明确了一节好课的标准,指导今后的教学。

“以校为本”,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理念。教育教学与专业研究相结合是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必由之路,以校为本的校本研训既是学生发展的要求又是教师发展的要求。学校给我们借校本培训,给我们创造了学习和探讨的机会,作为年轻老师,在渴求自身专业快速发展的途径上,我们需要这样充实丰富的学习和工作内容,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上奠定厚实的积累。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篇5

教师师德规范中第六条就是要求老师们"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的确不错,通过不断学习,使我们能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做好本职工作。20xx-20xx学年度寒假开始,我们通过从1月19日至25日7天的集中学习,使我学到了不少知识。学习的内容,都是我们需要及时补充、加强学习的方面,现我将学习心得记录如下:

在这7天之中,学习了《省教育厅关于深入贯彻落实教师节重要讲话精神争做"四有"好老师的通知》(黔教师发〔20xx〕322号)、《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重要讲话、《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的通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xx年修订)》、《教育部关于印发通知》、《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重温"贵州教育精神"、"贵州教师誓词"和"贵州教师自律歌"、《中小学校管理评价》第二章"学生管理"第一节"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课程与教学管理"第三节"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三章"课程与教学管理"第二节"教学管理"。第三章"课程与教学管理"第二节"教学管理"、《麻江县普通中小学管理工作规程》中有关"教学常规管理规定内容"、《麻江县普通中小学管理工作规程》中有关"教学常规管理规定内容",还认真组织分组学习各级各学科新课标内容及"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经验"。然后通过学习讨论,进行集体备课,最后进行了毕业班教学经验研讨。

通过以上的学习,在师德方面使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在这六条规范中所达到的层度。在爱国守法方面: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这些是我们定能做到的;但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是我们必须通过不断努力才能做得更好的方面。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学习。

作为教师,我们要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还要做到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做好教书育人工作。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做到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业务方面要做到精益求精。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自己的

教学模式。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杜郎口中学因"改"而名扬天下,成为当下中国教育最火爆的风景。其实,杜郎口的经验也没有多么神秘,就是一句话,"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而核心是一个"动"字,围绕"动"千方百计地彰显学生学习的"主权"。但是,这个"动"就让老师花功夫了,怎样让他们动起来?杜郎口课改的精髓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上,主张能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好课,一切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课堂必须体现出"生命的狂欢"。杜郎口模式到底有多大的可操作性,它是不是真正具有普适性?《中国教师报》试水课改的"田野研究",在杜郎口中学挂牌成立了第一个"《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为学习和研究杜郎口课改经验的学校和单位提供针对性服务。以鲜明的"行动研究"特色,秉承"问题即课题"的务实态度,追求课堂理想和理想课堂的建设,全情致力于课堂教育改革"途径与方法"的研究与推广。杜郎口"10+35"模式,即教师用10分钟分配学习任务和予以点拨引导,学生用35分钟"自学+合作+探究"。杜郎口模式,呈现出三个特点,即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杜郎口课堂在结构上有三大模块,即预习、展示、反馈。杜郎口的课堂展示模块突出六个环节,即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今天的杜郎口已经成为了中国课改的代名词,一所乡村学校所创造的教育神话,再一次告诉我们:改,才有出路。我们怎样来改进课堂教学模式,让课堂真正地有实效,有高效呢?我认为我们不能照搬照套别人的.模式,要根据自己的学生来研究,取别人的长处,补自己的短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模式。还是要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上下功夫。

江苏灌南新知学校的"自学交流"模式。新知是中国名校共同体组建之后的第一所"实验校"。校长徐翔认为,仅仅像杜郎口不行。他又发明了"新理论",他说新知的学习不光要临帖,还要"入帖"直至"破帖"。所谓"破帖",当然是破茧成蝶的生成。于是,"特色自主学习模式"在新知诞生了。在这套模式里,自主是核心,而托起自主的是学生的自学和交流。然而随着"特色自主学习模式"的实施,"主体"被唤醒了的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出极大的能动作用,这也无形中将教师置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有个别教师的步子总比学生慢半拍,有意无意地成为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甚至失去了自己的角色,他们渐渐成为"边缘人"。当然,也有另一种情况,个别教师渐渐跟不上学生学习的节奏,他们的知识半径笼罩不了学生的求知范围。怎么办?徐翔说,那就干脆一改到底,再"偏激"一次,完全把学习的权利和课堂时空还给学生——不准教师进课堂。

徐翔说,不管是什么教育,只要开始尝试着去遵循本质和规律,那就一定会在路上"遭遇"杜郎口的。

"自学交流"学习模式?

从提前一天将"学案"发放给学生,新知学校即开始了引导学生自学的过程。把原属于学生的思维权利通过"自学"还给学生,通过"交流"表达自我的权利。新知对学生的自学有三个层次的要求。一是完成学案上老师预设的问题,了解学习文本需要掌握的知识、考查的技能等;二是要对学案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对未涉及到的问题要进行补充,丰富完善;三是敢于否定书本中既成的事实和结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结论。作为最早提出"临帖"概念的学校,已然成为连云港市的一所名校。独有的"自学交流"模式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能力,最大可能地保证了学生的思维成果。

老师们,孔子说过:"有教无类"。就是说任何人我都可以对他进行教育,没有类别之差。因此,我们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如果一个人不发愤求知,我是不会开导他的;如果一个人不是到了自己努力钻研,百思不得其解而感觉困难的时候,我们是不会引导他更深入一层的。这是孔子的一些教育思想,我们可以借鉴。孔子在这句话中关于"启"、"发"的议论,就是我们今天"启发"一词的最早起源。这种启发式教育的精神就是,学习的主动权必须交给学生,教师只能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孔子还这样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就是说:学《诗经》以兴趣兴趣,学礼以立身,学乐以成就道德。培养学生成为有知识,有道德的人,才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教学相长",即使有美味的食物,但是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但是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哪里理解得不透。知道自己有困惑之处,然后才能勉励自己奋发上进;知道自己有所欠缺,然后才能刻苦地钻研。所以说教导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努力充实自己,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是我们共同的理想,大家共同努力吧。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篇6

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提高专业水平,提高工作“智慧含量”,乃当务之急。在这十分关键时刻,教指站、我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个性是全员研教及学校的校本培训,对我们教师的建设和培养起着独特的作用。个性是学校的校本培训透过专家的引领,教学理论的培训和学习,说课、上课、评课一条龙活动的开展,发挥了教师个人、教师群众等各方面的作用,给教师构成一种对话机制,营造了求真、务实、自由、融洽的教研氛围,为教师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发展专业、展示成果带给平台。透过这种形式的活动,将教师凝聚在一齐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拓展了教师发展的空间,激励教师用心主动地追求发展。透过培训和学习,我受益非浅。

首先新的理念深入我心课程的改革,从某种好处上说,不仅仅仅是变革教学资料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要变革人,首先要重视教师的发展。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观念更新是前提,专业化成长是基础。新的教学观念中产生的。教学改革就是新旧观念的斗争,教学改革的阻力来自于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因此,确立新的观念是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以前,我的头脑中存在着教材意识、教参意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眼睛盯着知识点,强求的是标准答案,应对的是统一考试。透过专家讲座,了解到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务必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学方式由被动的理解式转向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

其次,调整和拓宽了我的知识结构,一位教育专家曾深刻指出,今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分工是科学化的产物,他们的任务是培养学科的专家。而未来教育将结束单科教师的历史使命,要求教师成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

再次,促进了我对教学行为的反思。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进行审视与思考。反思是一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核心潜力之一,新课改要求教师不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反思潜力,成为反思型教师。孔夫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如果一个人只是一味地学习而不思考,那他就会陷入迷惘困惑。孟子亦云:“思则得也”。新课改要求教师经常思考和反思。应对各种新的教育思想、资源、手段和方法,教师不能简单地拿来复制粘贴一下就可以了,而要做出科学分析,结合自己学校和班级的实际状况及自身优势,为我所用,以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

教师需要在反思中成长。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还有不少的困惑和困难,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平时许多教师只有期末或年终学校进行教学评价时,才会系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而校本活动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扭转这种现象。说课、上课、评课活动的开展能促进教师把反思当成常规工作。与同行应对面的交流,在交流活动中细心体会,用心思考,用心揣摩,让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闪烁。透过追踪说课、上课的过程,审视教学环节,总结教学得失,从中会产生许多感悟。

总之校本培训为教师搭建了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在增强凝聚力的同时,努力营造教师用心参与学科建设、投身教学、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为优秀教师的脱颖也创造了条件,搭建舞台。但是,教师的自身条件不同,特点不同,教师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教师后续发展的目标也就应不同。因此,在推进教师培训工程建设过程中,倡导更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和个性发展目标,努力激发教师追求发展的内驱力;培训形式多样性和开展活动的有效性,是以后教师培训首要思考的问题。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篇7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感能在一小这个大集体里工作是十分幸运的。因为学校为我们年轻教师提供了很多学习、提高的机会,让我受益匪浅。回想当初,“校本培训”这个词语作为陌生的事物进入我的思想,就象见到一个陌生人,我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抵触、怀疑到认识、熟悉的过程。

一、学习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在学习和研究中注意理论和实际结合。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才能克服以往教学中的惯性和弊端,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融会贯通,将其转变为自觉的教学行为。由学校制定学习篇目,教师自由分散学习,学习笔记,并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操作一段时间后,学校组织交流,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进行整改,获得理论提升再运用,再实践,再反思。学习中反思,反思中实践。来提高自己实际理论水平。教师们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每位教师都记了厚厚的读书笔记,从中获益匪浅。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交流,经常会有教师为了某个观点争论不休。争论中,教师们对理论有更深刻的认识,经历从理论到实践再上升到理论,进一步指导实践的过程。从中领会到教育专家的教学思想的深邃,悟到了如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方法中,,这种收获是不言而喻的,不容质疑的'。个人结合自己的薄弱点进行学习,弥补集体学习的不足。

二、案例撰写和教育叙事的研究

以前,我科研不太感兴趣,对如何撰写案例感到困惑,对如何反思小结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感到很迷茫。反思教师自己撰写的教学案例、实践后要进行反思教师既是研究者,又是被研究者,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改善教育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听课为主,听课教师与上课教师一同研究内容,分析寻找本节课的成功与得失。记得萧伯纳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而朋友间互相交流,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根据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疑惑或闪光点,写教学随笔,以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探讨形成问题的原因,然后同事间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面对疑难问题和困惑。我仿佛有了学习、进修的动力。其他老师也大抵如此。校本课程已纳入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视野,对它的分析、评判也构成了世纪末中国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走向校本,也就是走向每一个教师自己生活的舞台,更加关注教师自己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更大地激发全校教师的创造热情,使学校更具活力,更有效率。真正走向校本之日,也就是教育真正得到振兴之时。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用所学、所悟去审视我的教学,把所学的教育理念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更自觉的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和研究,让课堂教学活动呈现出五彩纷呈的景观。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篇8

就我国的小学英语而言,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教师是学生语言知识输入与情感输入的主要来源。当教师的评价形式是学生喜爱或易于接受的形式是,他们学习的焦虑感就会降低,学习自信心就会提高;如果教师评价让学生不适应甚至反感时,其焦虑感就会增强,学习动机就会减弱。课堂评价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本文就目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了反思。

在课堂上,教师手中拿着奖励学生的小红花,只要学生举手发言,其所在的小组就能得到一朵小红花;教师在黑板上设计了小组得奖的统计表,学生每发言一次,教师就匆忙赶回黑板前贴一个标志。整堂课中,教师异常忙碌,学生也心急火燎,因为他们要得到一次发言的机会,就必须等教师给"获奖者"贴完标志。也有教师或许是感到自己贴标志太麻烦,但又不想舍弃这种评价方式,于是指定一位学生站在黑板旁,专门负责给各组贴小红花。这样,教师的负担确实减轻了,学生发言的机会也多了,似乎是两全其美,但这位专门负责贴小红花的同学在这节课上忙碌无比,却学无所得。

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主要通过有声语言或肢体语言来完成,使学生能及时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教师的课堂评价应以鼓励为主,即使学生的回答有误,也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从而激发其再次尝试的勇气和继续努力的信心。这一案例中教师似乎忘记了课堂评价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也不是为了把每个小组在每堂课中的表现都划分出好坏的等级。教师的课堂评价是为了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如果学生已经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教师就没有必要过分注重活动效果的统计,而不顾学生的实际要求。

在一节小学低年级的英语课堂上,各个小组在竞赛活动中十分活跃,各组组员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教师每给获胜的小组加上一分,得分的小组就发出一阵欢呼声。活动结束时,获胜的小组兴奋不已,而失败的小组则垂头丧气,在接下来的活动中也提不起精神,学习积极性明显下降。因为说错答案而导致小组失去得分机会的同学更是成了"千古罪人",被小组同学指责。

反思:教师对学生小组的评价应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要明确课堂小组评价的目的。大班教学中学生人数多,教师无法对每个学生都进行相应的评价,而教师对小组的评价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此问题。小组评价促进了小组内的合作与交流,并发挥了学生之间相互监督和鼓励的作用,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这种评价强调内在的激励作用,尽可能地弱化外在的甄别或淘汰作用。小组之间的竞赛主要应看小组合作的表现,而不应以组员个人的表现作为评价的依据。某个组员的答案不正确时,教师可以让同组的其他成员及时补充和纠正。同时对回答有误的学生也要适时予以表扬和鼓励,如表扬其敢于尝试的勇气,激励落后的小组在下一轮活动中继续努力等。培养学生在竞赛中团结合作的精神也很重要,竞赛时小组成员之间应互相帮助,不可相互指责或埋怨。案例二这样的竞赛不利于小组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教师却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在一节小学英语评优课上,只要学生说对了,教师就带领全班同学竖起拇指齐声说"Good,good,very good!"。课堂上"Good"声不断,多达十数次。

反思:这一案例中用集体用手式表示赞扬的.评价方式,其必要性与可行性值得深思。这种评价方式实际上是把教师的评价强制性地变成学生之间的评价。实际上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对发言学生的评价。评价语也是教师规定的,而不是学生的真实感受。这种形式主义色彩极浓的评价方式不仅会干扰学生的积极思维,而且显得机械、呆板,还忽略了评价的内容。

在一节课上,教师教学了一个新句型,随后抽取个别学生读,每个

学生读完之后,教师都用:Good!/ Great! /Wonderful!来评价,由于抽读速度很快,有些学生甚至还来不及把句子读完整,教师就迫不及待地说:Wonderful!Next.

反思:教师进行课堂评价时要自然和得体,切忌使用过分夸张的动作和语气;表扬要恰如其分,绝不能随意使用鼓励与表扬的话语。如果表扬来得太容易,学生就会对此习以为常,也可能导致学生对问题浅尝辄止或随意应付。

新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尊重和赏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一味表扬。这一案例中,学生读句子的活动属于不需太多思维创新的模仿活动,教师只要点头肯定其发音正确或进行必要的纠正即可,无须用如此夸张的语言加以评价。过多和过分的夸奖往往会导致鼓励的贬值。

一位年轻教师上课时拿看各色彩旗,衣服上粘着形状各异的小贴画,口袋里装着一大把小玩意,随时准备发给能准确回答问题的学生。学生的情绪显然被奖品激活了,个个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但因为机会和奖品数量有限,不可能每人都如愿以偿,所以学生的情绪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得意,有沮丧,有雀跃,有叹息……

反思: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物质刺激手段,只要学生回答了问题,就会得到小礼品的"回报"。这样做也许在最初阶段能引发学生的兴趣,鼓起他们的勇气,但长此以往,很有可能导致部分学生的"表扬疲劳",甚至对表扬产生厌烦心理。另外小学生正处于认知风格、学习习惯和情感态度形成的关键时期,这种将正常的学习活动与奖励挂钩的做法,不仅使课堂蒙上了功利的色彩,也会滋长学生浮躁和虚荣的心理,形成趋利的学习动机,并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力,降低其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评价上要重态度、重参与、重努力程度、重交际能力,重视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重视激发学生的内趋力和积极性,这才是正确的评价导向。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篇9

九月是开学季,金秋九月,我们在学校通过集中会议进行《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学习。本次培训时间虽然是短短的半天,但是对我们教师来说,应该是收获颇丰的。

此次培训使我对新课标的新理念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感受到新课程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令人耳目一新。对于教材的改革也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它不仅让我们对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抓好加强外,最终让学生享受学习,自主性终身学习。“两基”变“四基”,“六个核心词”变“十个核心词”。利用图文并茂,详实例子说明,案例分析的方式,帮助我们了解和记下了,“四基”就是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十个核心词”就是数感、符号意识、空间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教研员老师对新课标的进一步解释,是我们了解到新旧教材的产生对比,新课标完成实施一轮改革的总结情况,以及新一轮的新课标教学理念。

通过学习,我们又以新的姿态站在教育前沿。暑假为参加技能考试,我认真的学习了一遍《数学课程标准》,但有很多不甚理解的地方。通过学习更加使我认识到我们教师必须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不断钻研教材,学习新理念、新方法,全面了解自己的学生,切实地完成好教学任务,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因此,本人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再学习,有以下的认识:

一、变“备教材”为“备学生”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备教的方法很多,备学生的学习方法少。老师的备课要探讨学生如何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复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到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一位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表现他对知识的传授,更主要表现在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准确把握上。

二、对比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灵活使用教学方法。

我认为正确理解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教好学的关键,因为基本理念是教学的导航。例如:

原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修订后的标准: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两者都强调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但后者注重的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和思想教育。这就更加要求教师注意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灵活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不同的发展。

三、抓好“四基”是发展学生数学的关键。

我觉得抓好“四基”是发展学生数学的关键。因为,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去体会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为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注意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的习惯。

数学来源实际生活,教师要培养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教师除了让学生将书本中的知识与生活联系外,还要经常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数学,记下身边的数学,灵活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思考问题,养成应用数学的习惯。今天的学习中,教研员用丰富的影像资料,告诉我们如何上好一节课,受益匪浅。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任重而道远,我必须正确、深入理解新课标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享受数学的乐趣。让孩子们真正的乐学,做学习的主人。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立冬刚过,小雪正来。我校有幸分享了“如何开设校本课程”的专家经验,犹如收获了一缕冬日暖阳。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对于进一步挖掘利用教育资源,促进学生、教师、学校三者共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我校响应号召,大胆实践,探索校本课程开发之路,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强化校本课程开设意识

通过培训,我们认识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和多样化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权力,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充分、更主动地发展。它改变了教师作为既定课程执行者的角色,使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拥有更多自主、创新的权利,为专业成长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二、整合资源,结合学校的特色建设

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整合了各科教育教学资源,开展了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在我们看来,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以本校教师为主,充分利用所在学校的课程资源所开发的校本课程《走进名人世界》。

(一)我校在学校大门墙壁上创设了与学生名人教育课程相匹配的多位名人画像及内容的文化墙。在教学楼的一层开辟了名人、伟人教育专区,以及每周每班的名人名言集。

(二)学校利用假期组织领导和语文教师收集、整理、编写名人教育校本课程。另外,本学期名人教育进课堂,让学生有书看,教师有书上,并将其列入学校的考核当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使学生学有所长。

(三)开学前,本校编写了《行为习惯养成手册》校本课程,制定了实施方案,并纳入考核之中。

1、要求各班认真识记相应年级的学习内容。在十月底,所有班级参加知识考核,并进行一条龙排队。

2、要求学生人人制定自己的小目标,以班公示,每个学期末要通过生评、师评、家长评,对学生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落实。从而,让学生在实现一个个小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

三、校本课程开设的展望

通过培训,我们了解到校本课程的开设要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更要与国家课程互补。任何课程在学校教育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校本课程取得一定成效后,要不断完善、充实、提高,使之持续生长,形成特色课程,一路走下去。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篇11

我校为全面落实继续教育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抓校本培训工作,在大厅进行了短期培训及组织了专家讲座。我积极参加了教育培训,在培训学习中我总是认真学习与思考。同时认真自学有关校本培训的材料,感受颇深。我想,这都是针对新课改和现代社会需要进行的活动。通过培训学习及不断的实践我有了以下几点体会:

教学方式是直接影响学习方式形成、完善以及改变的重要因素,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在促进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到“四变”,

一是,教师角色的转变

由过去的管理者、控制者、主导者、仲裁者为现在的组织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由施与者转变成引路者,从讲坛走向学生中间,参与学习发生的全过程,体会共同成长的快乐。面对飞速发展的科技知识,在今天教育信息化的平台上,教师的绝对权威已不复存在,因而教师作为终身学习的首当其中者具有非凡的意义。从前倡导的换位思考、思维平等、理解学生等观念,在今天自然地成为教师的行为。

二是,教学策略的转变

研究适应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设计的改变,构建符合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模式群,开发、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平台,探索长假、短假、平时作业形式的改变,为学生提供实践场、体验场,感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快乐。

三是,教学方式的转变

重情景、重民主、重过程、重引导、重体验。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营造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四是,教学呈现方式的转变

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为学生学习搭建快捷、高效、大容量的信息高速公路,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了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进行培训,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基于信息技术的网上学习已经成为众多教师探索的课题,因此可以创造了丰富多样的课型。常识课堂的开心词典等都是生动有效的形式。

工作和生活,使学习内容更丰富,工作更高效,生活更有乐趣。信息技术的发展,既向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为教育创造了无限的机遇。为了迎接时代的挑战,教育工作者必须自觉地运用当代信息技术革新教育思想

通过校本培训学习,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更好地实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通过本期的培训,我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提高,我相信自己继续努力,今后我一定会用信息技术及专业技术处理教学工作

在学习期间,我积极探讨新思路。本学期开学初,把校本培训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我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让学生喜欢我的课堂。当然,这只是我迈出的一小步,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我将更加努力地完善现在的课程并积极探索研发新课程和新的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都能有一技之长。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篇12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感能在雏鹰这个大集体里工作是十分幸运的。因为学校为我们年轻教师提供了很多学习、提高的机会,让我受益匪浅。回想当初,“校本培训”这个词语作为陌生的事物进入我的思想,就象见到一个陌生人,我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抵触、怀疑到认识、熟悉的过程。

记得学校刚开始进行校本培训时,总觉不理解,也没必要,而且培训内容好象又比较繁杂,不仅涉及一些理论内容,还涉及教师基本功方面的一些琐碎活动,当然更有自身专业方面的培训。

一开始时,我认为这无非都是一些走过场的东西,应付一下就可以了。后来觉得并非如此简单,学校及各部门及老师们都非常重视,于是在客观条件下自己也开始转变认识和态度,把校本培训作为一件很重要的大事来对待。虽然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教学工作非常繁忙,但却从未放松过在这方面的学习,一方面在时间上尽力争取,集中学习时没请过一次假。另一方面态度上可以说非常认真。随着学习的推进,自身对此事的认识也由被动的迫于环境,不得不学,转变为主观上主动的去学习,认为应该学。因为在培训和学习的过程中我的确感觉到受益非浅。

一、.学习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在学习和研究中注意理论和实际结合。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一定要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才能克服以往教学中的惯性和弊端,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融会贯通,将其转变为自觉的教学行为。由学校制定学习篇目,教师自由分散学习,学习笔记,并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操作一段时间后,学校组织交流,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进行整改,获得理论提升再运用,再实践,再反思。学习中反思,反思中实践。来提高自己实际理论水平。教师们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每位教师都记了厚厚的读书笔记,从中获益匪浅。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交流,经常会有教师为了某个观点争论不休。争论中,教师们对理论有更深刻的认识,经历从理论到实践再上升到理论,进一步指导实践的过程。从中领会到教育专家的教学思想的深邃,悟到了如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方法中,,这种收获是不言而喻的,不容质疑的。个人结合自己的薄弱点进行学习,弥补集体学习的不足。

二、对自己的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指明方向

以前,我对班级管理方法欠缺,对如何撰写教学案例感到困惑,对如何反思小结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感到很迷茫。我校的黄志桂老师主讲的《如何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对我的启示很大,特别是课堂教学的艺术十法,我想以后我在教学中也可以尝试使用。对于如何管理班级,学校张华老师的《班主任如何管理班级及班级管理的艺术》为老师们做了精彩讲解,让人茅塞顿开。作为一位教师,如何上好一节课,如何提高教学水平至关重要,学校数学教研组长潘达繁老师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为老师们传授经验。对于怎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四年级组长李晓老师列举身边的实例,教老师们如何运作。张艳玲老师也就小学生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进行了演讲。最后教务处徐主任也指出教师们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与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差距,还要反思教师自己撰写的教学案例、实践后要进行反思。教师既是研究者,又是被研究者,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更新观念,改善教育行为,提升教学水平,适应社会的发展。这样我就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我开始尝试写成篇的教学随笔、教育叙事。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记得萧伯纳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而朋友间互相交流,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根据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疑惑或闪光点,写教学随笔,以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探讨形成问题的原因,然后同事间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面对疑难问题和困惑。我仿佛有了学习、进修的动力。其他老师也大抵如此。

三、信息技术的运用

以前我可谓是个“机盲”,每次查找资料或打字都要东求西求,经过向电脑精通的老师求教,现在,我能够使用学校的多媒体,能够制作较为精美的课件了,能够进行简单的网页制作了,能够对网络信息进行恰当的处理了。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就融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玩中学,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表现;利用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原来学习是这么快乐的事,学生在每一节课堂上,享受到热烈、沸腾、多彩多姿的精神的生活。因为有这样的课堂氛围,学生常常会这样说:“老师,让我来”;“老师给我一次机会”;“老师让我试一试,好吗?”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把“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我也感受到教师只有不懈的学习,将最好的方法记在自己的大脑里,并善于创造,才能让课堂教学更精彩!我仿佛变得离不开电脑了。上课时要用它,办公时也需要它。我深切地体会到校本培训切切实实地给老师们提供了帮助和指导。

校本课程已纳入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视野,对它的分析、评判也构成了世纪末中国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走向校本,也就是走向每一个教师自己生活的舞台,更加关注教师自己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更大地激发全校教师的创造热情,使学校更具活力,更有效率。真正走向校本之日,也就是教育真正得到振兴之时。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用所学、所悟去审视我的教学,把所学的教育理念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更自觉的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和研究,让课堂教学活动呈现出五彩纷呈的景观。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篇13

九月是开学季,金秋九月,我们在学校通过集中会议进行《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学习。本次培训时间虽然是短短的半天,但是对我们教师来说,应该是收获颇丰的。

此次培训使我对新课标的新理念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感受到新课程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令人耳目一新。对于教材的改革也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它不仅让我们对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抓好加强外,最终让学生享受学习,自主性终身学习。“两基”变“四基”,“六个核心词”变“十个核心词”。利用图文并茂,详实例子说明,案例分析的方式,帮助我们了解和记下了,“四基”就是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十个核心词”就是数感、符号意识、空间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教研员老师对新课标的进一步解释,是我们了解到新旧教材的产生对比,新课标完成实施一轮改革的总结情况,以及新一轮的新课标教学理念。

通过学习,我们又以新的姿态站在教育前沿。暑假为参加技能考试,我认真的学习了一遍《数学课程标准》,但有很多不甚理解的地方。通过学习更加使我认识到我们教师必须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不断钻研教材,学习新理念、新方法,全面了解自己的学生,切实地完成好教学任务,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因此,本人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再学习,有以下的认识:

一、变“备教材”为“备学生”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备教的方法很多,备学生的学习方法少。老师的备课要探讨学生如何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复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到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一位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表现他对知识的传授,更主要表现在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准确把握上。

二、对比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灵活使用教学方法。

我认为正确理解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教好学的关键,因为基本理念是教学的导航。例如:

原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修订后的标准: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两者都强调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但后者注重的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和思想教育。这就更加要求教师注意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灵活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不同的发展。

三、抓好“四基”是发展学生数学的关键。

我觉得抓好“四基”是发展学生数学的关键。因为,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去体会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为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注意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的习惯。

数学来源实际生活,教师要培养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教师除了让学生将书本中的知识与生活联系外,还要经常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数学,记下身边的数学,灵活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思考问题,养成应用数学的习惯。今天的学习中,教研员用丰富的影像资料,告诉我们如何上好一节课,受益匪浅。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任重而道远,我必须正确、深入理解新课标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享受数学的乐趣。让孩子们真正的乐学,做学习的主人。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篇14

本年度,我参加各种校本培训,观摩了多节优质课学习等等。学习了先进的教育理论,也和我学校的优秀教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说此次培训收益颇丰、获取匪浅。我上了四年级数学课,在教学中我能够将在培训中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我能够虚心向一些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请教,积极地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并认真上了一节公开课。经过培训、实习、实践,既有知识上的积累,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既使观念更新了,也将理论有所提高,现对整个学习培训过程总结如下:

一、更新教育观念。

这次校本的培训,给我带入了一种求学的氛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在教学这片土地上找到自己的乐园,学习才是唯一的路!我深深地意识到:一名优秀的教师没有先进的教学理论充实自己,那么,他的教学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就难以提高了,而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就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所以回到课堂后,我更加努力,仍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我更注重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更快达到真正提高自己的目的。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小学的教学工作。通过培训,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自己;每上一节课我都认真地准备,精心设计,通过利用农远工程资源、网络这便捷方式来查阅相关资料,努力构建高效的教育教学活动。

二、做好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1、权威者转向参与者,激励者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并使之逐渐形成新能力,要求教师放下权威,师长的架子,以一个普通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讨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勇于挑战课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

2、向专家型转变,未来教育需要“专家型”的教师,这就要求教师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在书斋进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的研究。

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改善自身,勇敢迎接更多挑战。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篇15

实施课程改革,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课程改革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师是具体的实施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观念和方法。个人体会到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入研究新教材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新教材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其终身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首先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不在单纯做知识方面的权威,将书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教给学生,而应当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只要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才能摆脱旧的束缚,走上创新之路。反而,如果教师的观念没发生转变,即使面对新课程、新教材,仍旧会穿新鞋走老路。作为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新教材,将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贯穿与课程教学之中。

首先,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之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及建立一种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让学生自由的想、大胆的想、给予他们以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新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的蓝天;彻底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活起来,把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变为学生积极参与的多言堂。首先,要全面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更深入的进入到教材中去,去感悟和品味教材的内容,通过教师的引和导使学生形成能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课程标准是一个要求贯穿于教学中的纲;而教材是教学的具体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具体依据。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重建师生课堂生活是本次课程改革重要标志之一,而帮助学生确立科学、正确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呢?我认为应当做以下几点:

正确认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已成为我们的共识。关键是课堂教学能像过去那样,不顾儿童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采用以灌输为基本特征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而应带之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

正确认识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并不是有了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课程改革就能到位了。关键的环节还在于教师如何运用教材。

改变教师的角色意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以知识传授者的面目出现,以管理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不容丝毫的冒犯和怀疑。就有这种意识,教师就不可能公正的对待学生、真心倾听学生的看法和见解、尊重学生的质疑和创新。在教师这样的角色意识下,学生只能被动的做知识的接受者、储存者和知识的反复训练者。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活动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有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不只是一个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实施将变成一种动态的、生动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课堂开放以后,教师的作用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教师的目标意识要加强,要从整体考虑课堂教学的育人目标;创新意识要加强,一切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合作意识要加强,教师应该走下讲坛,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探讨与交流;调控能力要加强,再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情况是无法预料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习,不断研究课堂调控艺术。由于我对新课程改革学习还很不够,只能谈点粗浅的看法,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努力学习,才能不断提高。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篇16

****年8月1日至5日学校组织了校本培训,非常荣幸能够在这短暂的五天里聆听到校领导、专家和有经验的老师做报告。他们给以精湛的理论论述、丰富的经验以及鲜活的实例,给了我强烈的感染与深深的理论引领,在一次次的感悟中反思了自己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通过认真的培训和自己的学习,我收获颇多,感受颇深。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对工作充满激情和信心

在这次培训的开幕式上,学校领导苗校长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我们加入到这个大家庭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也介绍了学校未来的美好蓝图,并且勉励我们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完成这次培训的任务。这些都使我对泰安奥校的前途充满了信心,对自己选择人民教师的职业无怨无悔,也坚定了自己扎根于泰安奥校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的信心。

同时在本次培训中,通过有幸聆听张白白、范新瑞和王文华等几位教师的教育教学及管理经验,让我获得了更多的工作方法,这对自己是一种鼓励。鼓励了我要适应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环境;鼓励了我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鼓励了我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老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鼓励了我要坚持创新,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争取在教学中获得更大的发展。这些鼓励,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二、增强自身师德修养,

教师素有“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美誉。在对灵魂塑造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有比较广博的知识,更要有崇高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榜样,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文明的楷模。为此,作为青年教师的我要时刻谨记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展示自身的人格魅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我不仅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更多方面,如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改革理念等等。同时我也要学会做事与人际交往。教师从事的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能善于观察、研究、思考;处理好与学生、家长、同事之间的关系,那么相对来说,工作起来就会更得心应手。我还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喜欢听你的课,进而喜欢听你的指导。这就要求个人魅力不断提升,在积累经验中获得一种平和优雅的心境,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获得学生的信赖。书是最好的老师,多读书,提升自己,在实践中反思自我,做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

三、教学需要积累和探索

教学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门艺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摸索。 陈淑艳老师和孙青老师以她们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我们做了关于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报告。她们从学生心理特点、学科特点和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做了全面和深刻的总结。通过听讲和自己的认真体会,使我对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内容和特点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从茫然到豁然,确实感到受益匪浅。

我认识到,小学教师的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相互关系,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学并非只是教师简单的讲授,而是一个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能动作用的有机统一。要想成为真正合格的小学教师,需要有一个教学观念的深刻转变,还给孩子一个开放、个性、民主的空间,在教学中还要善于积累和大胆探索,及时总结经验,只有付出艰巨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才能收获丰厚的回报。

四、教育事业就是爱的事业

教育事业就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不会有教育。通过此次培训让我更深刻地领会了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在学习上帮助学生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感受爱的过程中,理解爱,学会爱。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是好学生,他们身上有不同的闪光点,只是有的没被发现。这就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细心,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夸奖学生,激励每一个学生上进,赏识每一个学生的才华,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期待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以平等的心灵善待学生,用爱的情怀关注学生,这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它比任何高明理论的说教都有效。把这种情怀融入平实的生活,把学生的进步当作自己的成功,用坦诚的相待诠释幸福的内涵。

虽然培训已经结束,可是留给我的思考却没有停滞,我知道在激烈的竞争和沉重的工作压力下,我必须以良好的心态看待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努力学习充实自己,用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不过我有信心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学习,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不断获取新知识,增长自身的才干,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为了无愧于教师这一职业,也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增强学习,提高素质,完美自己,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篇17

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提高专业水平,提高工作 “智慧含量”,乃当务之急。在这十分关键时刻,我镇中心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特别是全镇教师进行校本研修培训,对我们教师的建设和培养起着独特的作用。特别是校本培训通过教学理论的培训和学习,说课、上课、评课一条龙活动的开展,发挥了教师个人、教师集体等各方面的作用,给教师形成一种对话机制,营造了求真、务实、自由、融洽的教研氛围,为教师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发展专业、展示成果提供平台。通过这种形式的活动,将教师凝聚在一起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拓展了教师发展的空间,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地追求发展。通过培训和学习,我受益匪浅。

一、重视教育政策和教育理论的学习,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1、首先新的理念深入我心

“课程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要变革人,首先要重视教师的发展。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观念更新是前提,专业化成长是基础。新的教学观念中产生的。教学改革就是新旧观念的斗争,教学改革的阻力来自于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因此,确立新的观念是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

以前,我的头脑中存在着教材意识、教参意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眼睛盯着知识点,强求的是标准答案,应对的是统一考试。通过专家讲座,了解到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

2、注重学习型团队的打造和教师终身学习力的激发

教师只有始终保持继续学习的热情和能力,把不断更新观念、汲取新知、开阔视野作为适应形势发展和自身素质提高的必须,才能正确把握学校教育发展的方向,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适应形势的需要,不断走上新的台阶。近年来,学校把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当作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任务来抓。我们精心讨论制定了“二期课改”精神的学习方案,引领教师把握新课程改革的内涵,并通过教师成长袋的`形式激励教师静下心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如今,本校教师新课程的核心理论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对校本研修中的重要环节——“校本研修”所要遵循的几个环节“自主反思、伙伴协作、专业引领”更是津津乐道,为教师不断更新观念、自觉实践新型的教学行为提供了可能。

3、帮助树立正确的质量观

我们把指导和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作为“校本研修”的重要内容之一。

首先,我们不断提高教师对学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意义的认识:每个教师都明确,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是不能退的底线,以牺牲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健全身心的培植做代价来换取的语数外学科成绩的提高是不值得的,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一种教育道德的沦丧。

其次,我们从学校发展规划的角度,对“质量观”作了如下的界定: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学校的综合教育质量达到中上水平。在日常的教学常规管理上,每学期,我们对任何一门学科都进行“质量监控”,从整体上来把握学校的教学情状况。

二、“校本研修”要重视倡导教师在工作中的学习

1、“校本研修”的内容选择要根据学校中教师的原有基础、工作现状和实际需要而展开,充分体现“校本研修”出它植根于学校的特征。

由于学校中教师发展的不平衡,培训的内容必须体现具体性、针对性的。如:我校教师队伍中原先存在着“出力不讨好”的现象——教师有良好的意愿,也肯付出,但有时急功近利,方法简单,从而导致家长、学生的不理解、不配合,甚至不开心的状况。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曾作了专题的培训,不仅从法律意识角度帮助教师完成角色意识的转变,而且,从为师者的责任、目标、从形成教育合力的角度帮助教师转变观念、掌握让学生真心顺从、让家长理解的技能(如:与家长、学生沟通,谈话技巧的培训)。现在,很多教师都在自己的反思中提到了这方面的转变。特别是近年来每学期的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和座谈会上对教师教学态度的满意率非常高。特别是一些转学而来的学生及家长更是对我们的教师赞不绝口。

2、“校本研修”中教师在工作中的学习,必须与其实际的工作紧密结合

我们认为,“工作与学习的不可分”是设计“校本研修”的具体活动的原则之一。 “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应当之无愧地成为“校本研修”的主要形式和根本点——在这种探究与研讨的过程中,每个参加的人员都经历着学习的过程。而往往这种培训更易受到老师的认可和欢迎。我校语文组在工作中发现作文教学难于把握,大家就此问题作为学习研究的专题。

总之,教师只有始终保持继续学习的热情和能力,把不断更新观念、汲取新知、开阔视野作为适应形势发展和自身素质提高的必须,才能正确把握学校教育发展的方向,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适应形势的需要,不断走上新的台阶。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篇18

7月15日至7月28日,我校开展了为期十五天的暑期校本培训。在本次校本培训中,校长为我们解读了各类教育教学法规,并请梅主任在个人网页、博客、课件制作等方应对我们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力求使我们在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业务本事方面有所提高。十多天的培训不仅仅资料十分丰富,培训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作报告、经验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异常是对于我这样一个从教刚刚两年的新教师来说,具有很强的教育性,让我从这次培训中学到了不少东西。以下是我对本次校本培训的一点体会:

一、学习理论,提高自我的理论水平

培训初,张校就带领我们学习了《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教师们集中在一齐,系统地学习了理论知识。每位教师都认真撰写了学习心得,从中获益匪浅。另外,学校还制定了学习篇目,教师们分学科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学好后组织教师交流。教师们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从而来提高自我的理论知识。

另外,梅主任在个人网页、博客、课件制作等方应对我们也进行了系统的培训。此刻,我也创立了自我的个人博客、网页,今后我会将自我的教学感言及时地撰写到博客中,从来不断地来充实自我。我也会多利用多媒体课件穿插到教学中,从而使课堂更丰富,学生学得更开心。

二、学会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仅有善于分析自我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波斯纳也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地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在以前的工作中,我虽然有过反思,但从来没有正规地把它当成一项工作去执行,只是在头脑里想想就过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必须并且必须要学会总结反思,以逐步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

三、做好班队工作

在“爱生模范”候选人竞选演讲中,我深刻地了解到班主任工作的酸甜苦辣,体会到他们对学生的那份无微不至的爱。在学习中,她们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异常是后进生,她们腾出自我的休息时间,为孩子们补缺补漏。在生活上,她们更是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每个学生。对于那些留守儿童、,她们就像父母一样,时刻对孩子们问寒问暖,让孩子们处处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我刚走上教师讲台不久,我想如果我能多多向这些优秀教师学习、请教班主任经验,真诚地去对待关心每一个孩子。那我相信孩子们会更幸福。

孩子们是明天的期望,而我们教师则是托起期望的人。他们的成功便是我们的成功,凝结着我们努力的汗水。他们是我们生命的延续,完成我们未能完成的愿望。在教师这条道路上,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我也相信在这片天空里,我们只要经过反复地学习、研究和领悟,定能绽放出自我绚烂的生命之花。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篇19

九月是开学季,金秋九月,我们在学校通过集中会议进行《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学习。本次培训时间虽然是短短的半天,但是对我们教师来说,应该是收获颇丰的。

此次培训使我对新课标的新理念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感受到新课程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令人耳目一新。对于教材的改革也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它不仅让我们对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抓好加强外,最终让学生享受学习,自主性终身学习。“两基”变“四基”,“六个核心词”变“十个核心词”。利用图文并茂,详实例子说明,案例分析的方式,帮助我们了解和记下了,“四基”就是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十个核心词”就是数感、符号意识、空间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教研员老师对新课标的进一步解释,是我们了解到新旧教材的产生对比,新课标完成实施一轮改革的总结情况,以及新一轮的新课标教学理念。

通过学习,我们又以新的姿态站在教育前沿。暑假为参加技能考试,我认真的学习了一遍《数学课程标准》,但有很多不甚理解的地方。通过学习更加使我认识到我们教师必须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不断钻研教材,学习新理念、新方法,全面了解自己的学生,切实地完成好教学任务,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因此,本人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再学习,有以下的认识:

一、变“备教材”为“备学生”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备教的方法很多,备学生的学习方法少。老师的备课要探讨学生如何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复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到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一位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表现他对知识的传授,更主要表现在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准确把握上。

二、对比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灵活使用教学方法。

我认为正确理解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教好学的关键,因为基本理念是教学的导航。例如:

原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修订后的标准: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两者都强调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但后者注重的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和思想教育。这就更加要求教师注意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灵活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不同的发展。

三、抓好“四基”是发展学生数学的关键。

我觉得抓好“四基”是发展学生数学的关键。因为,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去体会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为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注意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的习惯。

数学来源实际生活,教师要培养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教师除了让学生将书本中的知识与生活联系外,还要经常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数学,记下身边的数学,灵活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思考问题,养成应用数学的习惯。今天的学习中,教研员用丰富的影像资料,告诉我们如何上好一节课,受益匪浅。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任重而道远,我必须正确、深入理解新课标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享受数学的乐趣。让孩子们真正的乐学,做学习的主人。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篇20

参加校本培训,我从不落下一节课,也未曾迟到早退。讲座中,我全神贯注听讲记笔记,边听边记边思考。通过培训,使我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使我更加坚定了教书育人的信心和决心。

1、通过校本培训,使我对教育教学理念、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课程理论和当今国外先进教育思想都有了进一步了解。

2、通过培训,我充分认识到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更好的胜任新世纪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须不断的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3、通过培训,使我对教育科研和新课程有了更深的理解,不断提高了自己的教科研水平和驾驭新课程的能力。

4、通过培训,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学习和领会了教师职业修养所涵盖的内容,提高自己的事业认识,职业认同水平,增强了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5、通过校本培训,我深切感觉到,做为一名教师,需有先进完备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使我在教学工作中能“因材施教”,对学生能给予学习上的指导,生活中的关心,认识的点拨,思想的疏导。

过去,只知道埋头于书本知识,信息闭塞,不善于交流,使得一些好的经验未能融于自己的教学,而自己的一些体会又未能及时整理,因此使自己的发展缓慢前进。学习时在领导和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有了长足的进步,使我感到自己的教师修为有了深一层次的提高,使我更加如饥似渴的追求新知的摄入。今后我会加倍努力不断进步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为祖国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篇21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感能在雏鹰这个大集体里工作是十分幸运的。因为学校为我们年轻教师提供了很多学习、提高的机会,让我受益匪浅。回想当初,“校本培训”这个词语作为陌生的事物进入我的思想,就象见到一个陌生人,我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抵触、怀疑到认识、熟悉的过程。

记得学校刚开始进行校本培训时,总觉不理解,也没必要,而且培训内容好象又比较繁杂,不仅涉及一些理论内容,还涉及教师基本功方面的一些琐碎活动,当然更有自身专业方面的培训。

一开始时,我认为这无非都是一些走过场的东西,应付一下就可以了。后来觉得并非如此简单,学校及各部门及老师们都非常重视,于是在客观条件下自己也开始转变认识和态度,把校本培训作为一件很重要的大事来对待。虽然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教学工作非常繁忙,但却从未放松过在这方面的学习,一方面在时间上尽力争取,集中学习时没请过一次假。另一方面态度上可以说非常认真。随着学习的推进,自身对此事的认识也由被动的迫于环境,不得不学,转变为主观上主动的去学习,认为应该学。

一、学习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在学习和研究中注意理论和实际结合。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一定要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才能克服以往教学中的惯性和弊端,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融会贯通,将其转变为自觉的教学行为。由学校制定学习篇目,教师自由分散学习,学习笔记,并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操作一段时间后,学校组织交流,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进行整改,获得理论提升再运用,再实践,再反思。学习中反思,反思中实践。来提高自己实际理论水平。教师们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每位教师都记了厚厚的读书笔记,从中获益匪浅。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交流,经常会有教师为了某个观点争论不休。争论中,教师们对理论有更深刻的认识,经历从理论到实践再上升到理论,进一步指导实践的过程。从中领会到教育专家的'教学思想的深邃,悟到了如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方法中,这种收获是不言而喻的,不容质疑的。个人结合自己的薄弱点进行学习,弥补集体学习的不足。

二、对自己的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指明方向

以前,我对班级管理方法欠缺,对如何撰写教学案例感到困惑,对如何反思小结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感到很迷茫。我校的黄志桂老师主讲的《如何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对我的启示很大,特别是课堂教学的艺术十法,我想以后我在教学中也可以尝试使用。对于如何管理班级,学校张华老师的《班主任如何管理班级及班级管理的艺术》为老师们做了精彩讲解,让人茅塞顿开。作为一位教师,如何上好一节课,如何提高教学水平至关重要,学校数学教研组长潘达繁老师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为老师们传授经验。对于怎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四年级组长李晓老师列举身边的实例,教老师们如何运作。张艳玲老师也就小学生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进行了演讲。最后教务处徐主任也指出教师们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与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差距,还要反思教师自己撰写的教学案例、实践后要进行反思。教师既是研究者,又是被研究者,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更新观念,改善教育行为,提升教学水平,适应社会的发展。这样我就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我开始尝试写成篇的教学随笔、教育叙事。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记得萧伯纳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而朋友间互相交流,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根据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疑惑或闪光点,写教学随笔,以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探讨形成问题的原因,然后同事间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面对疑难问题和困惑。我仿佛有了学习、进修的动力。其他老师也大抵如此。

三、信息技术的运用

以前我可谓是个“机盲”,每次查找资料或打字都要东求西求,经过向电脑精通的老师求教,现在,我能够使用学校的多媒体,能够制作较为精美的课件了,能够进行简单的网页制作了,能够对网络信息进行恰当的处理了。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就融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玩中学,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表现;利用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原来学习是这么快乐的事,学生在每一节课堂上,享受到热烈、沸腾、多彩多姿的精神的生活。因为有这样的课堂氛围,学生常常会这样说:“老师,让我来”;“老师给我一次机会”;“老师让我试一试,好吗?”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把“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我也感受到教师只有不懈的学习,将最好的方法记在自己的大脑里,并善于创造,才能让课堂教学更精彩!我仿佛变得离不开电脑了。上课时要用它,办公时也需要它。我深切地体会到校本培训切切实实地给老师们提供了帮助和指导。

校本课程已纳入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视野,对它的分析、评判也构成了世纪末中国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走向校本,也就是走向每一个教师自己生活的舞台,更加关注教师自己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更大地激发全校教师的创造热情,使学校更具活力,更有效率。真正走向校本之日,也就是教育真正得到振兴之时。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用所学、所悟去审视我的教学,把所学的教育理念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更自觉的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和研究,让课堂教学活动呈现出五彩纷呈的景观。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篇22

《标准》特别提出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要在数学老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同时使身心获得健康发展,数学活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理解。

1、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数学过程就是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活动。简单地说,数学活动要有数学思考的含量。数学活动不是一般的活动,而是让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数学化是指学习者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经过自己的思考,得出有关数学结论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现实就是指他们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当儿童通过模仿学会记数时,当他们把两组具体对象的集合放在一起而引出加法规律时,实质上就是数学化的过程。

2、数学活动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与教材及教师产生交互作用,形成了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了情感态度和思维品质。

每位数学教师都必须深刻认识到,是学生在学数学,学生应当成为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决不只是模仿者。

无论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要在学生那里体现,不懂得学生能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不考虑学生作为主体的教,不会有好的效果。实际上,教师的教总要在学生那里得到体现与落实,是学生在吸收、消化、理解、掌握、运用知识。离开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教师讲得再好也会经常出现“教师讲完了,学生仍不会”的现象,这正好从一个侧面说明在学校学习的情况下,教学对于指导学生建构数学知识应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指导作用,教师教学工作的目的应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篇23

****年8月1日至5日学校组织了校本培训,非常荣幸能够在这短暂的五天里聆听到校领导、专家和有经验的老师做报告。他们给以精湛的理论论述、丰富的经验以及鲜活的实例,给了我强烈的感染与深深的理论引领,在一次次的感悟中反思了自己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通过认真的培训和自己的学习,我收获颇多,感受颇深。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对工作充满激情和信心

在这次培训的开幕式上,学校领导苗校长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我们加入到这个大家庭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也介绍了学校未来的美好蓝图,并且勉励我们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完成这次培训的任务。这些都使我对泰安奥校的前途充满了信心,对自己选择人民教师的职业无怨无悔,也坚定了自己扎根于泰安奥校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的信心。

同时在本次培训中,通过有幸聆听张白白、范新瑞和王文华等几位教师的教育教学及管理经验,让我获得了更多的工作方法,这对自己是一种鼓励。鼓励了我要适应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环境;鼓励了我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鼓励了我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老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鼓励了我要坚持创新,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争取在教学中获得更大的发展。这些鼓励,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二、增强自身师德修养,

教师素有“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美誉。在对灵魂塑造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有比较广博的知识,更要有崇高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榜样,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文明的楷模。为此,作为青年教师的我要时刻谨记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展示自身的人格魅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我不仅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更多方面,如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改革理念等等。同时我也要学会做事与人际交往。教师从事的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能善于观察、研究、思考;处理好与学生、家长、同事之间的关系,那么相对来说,工作起来就会更得心应手。我还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喜欢听你的课,进而喜欢听你的指导。这就要求个人魅力不断提升,在积累经验中获得一种平和优雅的心境,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获得学生的信赖。书是最好的老师,多读书,提升自己,在实践中反思自我,做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

三、教学需要积累和探索

教学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门艺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摸索。 陈淑艳老师和孙青老师以她们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我们做了关于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报告。她们从学生心理特点、学科特点和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做了全面和深刻的总结。通过听讲和自己的认真体会,使我对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内容和特点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从茫然到豁然,确实感到受益匪浅。

我认识到,小学教师的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相互关系,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学并非只是教师简单的讲授,而是一个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能动作用的有机统一。要想成为真正合格的小学教师,需要有一个教学观念的'深刻转变,还给孩子一个开放、个性、民主的空间,在教学中还要善于积累和大胆探索,及时总结经验,只有付出艰巨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才能收获丰厚的回报。

四、教育事业就是爱的事业

教育事业就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不会有教育。通过此次培训让我更深刻地领会了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在学习上帮助学生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感受爱的过程中,理解爱,学会爱。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是好学生,他们身上有不同的闪光点,只是有的没被发现。这就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细心,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夸奖学生,激励每一个学生上进,赏识每一个学生的才华,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期待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以平等的心灵善待学生,用爱的情怀关注学生,这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它比任何高明理论的说教都有效。把这种情怀融入平实的生活,把学生的进步当作自己的成功,用坦诚的相待诠释幸福的内涵。

虽然培训已经结束,可是留给我的思考却没有停滞,我知道在激烈的竞争和沉重的工作压力下,我必须以良好的心态看待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努力学习充实自己,用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不过我有信心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学习,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不断获取新知识,增长自身的才干,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为了无愧于教师这一职业,也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增强学习,提高素质,完美自己,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篇24

经过参加校本培训,我学习了先进的教育理论,也和我校的优秀教师进行了应对面的交流,能够说此次培训收益颇丰、获取匪浅。我能够虚心向一些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请教,经过培训、实践,既有知识上的积累,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既使观念更新了,也将理论有所提高,现对整个学习培训过程总结如下:

我认为,做一名现代化不落伍的教师,应当进取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下的主角转换,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同时,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我的本事,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这是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也是为人教师的重要资料。

以前我的认识就是"春蚕到死丝方尽",教师的工作的确需要奉献。经过校本培训后,我又认为新课程中有爱心,有创意,能够扩展教学资源,对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产生影响的具有注重人文关怀的教师。也许"给学生一杯水,自我首先得有一桶水"的说法已经有些过时,但若将自我拥有的那桶水变成不断更新的"活水",又有何不可?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广泛,以学生为友,甚至以学生为师都是必然趋势。仅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勤学善思。也仅有这样才能更和谐地与学生相处,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

首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性的,影响不是一时的,而是长远的,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所以,教师必须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我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我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其次,对学生胸怀要博大,情感的体验要细微,"没有理由要求每个学生喜欢我,但我必须喜欢每个学生"、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我的肯定,便会主动亲近教师,乐于理解教师的教诲,使师生心灵沟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进取性和创造性。

经过校本培训,我思想认识的提高:学习到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手段。我清楚地认识到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我们要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从事的教育工作,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地总结自我的得失,提高认识,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育发展对我们教师的要求。专业知识的增长:经过网络平台海量的知识点和例证,结合生动灵活的学习方式。经过和参加培训的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和方法,相互学习和探讨,让自我长期以来的固有教学模式有了进一步的改善和升华。

学校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篇25

7月15日至7月28日,我校开展了为期十五天的暑期校本培训。在本次校本培训中,校长为我们解读了各类教育教学法规,并请梅主任在个人网页、博客、课件制作等方应对我们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力求使我们在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业务本事方面有所提高。十多天的培训不仅仅资料十分丰富,培训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作报告、经验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异常是对于我这样一个从教刚刚两年的新教师来说,具有很强的教育性,让我从这次培训中学到了不少东西。以下是我对本次校本培训的一点体会:

一、学习理论,提高自我的理论水平

培训初,张校就带领我们学习了《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教师们集中在一齐,系统地学习了理论知识。每位教师都认真撰写了学习心得,从中获益匪浅。另外,学校还制定了学习篇目,教师们分学科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学好后组织教师交流。教师们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从而来提高自我的理论知识。

另外,梅主任在个人网页、博客、课件制作等方应对我们也进行了系统的培训。此刻,我也创立了自我的个人博客、网页,今后我会将自我的教学感言及时地撰写到博客中,从来不断地来充实自我。我也会多利用多媒体课件穿插到教学中,从而使课堂更丰富,学生学得更开心。

二、学会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仅有善于分析自我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波斯纳也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地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在以前的工作中,我虽然有过反思,但从来没有正规地把它当成一项工作去执行,只是在头脑里想想就过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必须并且必须要学会总结反思,以逐步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

三、做好班队工作

在“爱生模范”候选人竞选演讲中,我深刻地了解到班主任工作的酸甜苦辣,体会到他们对学生的那份无微不至的爱。在学习中,她们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异常是后进生,她们腾出自我的休息时间,为孩子们补缺补漏。在生活上,她们更是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每个学生。对于那些留守儿童、,她们就像父母一样,时刻对孩子们问寒问暖,让孩子们处处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我刚走上教师讲台不久,我想如果我能多多向这些优秀教师学习、请教班主任经验,真诚地去对待关心每一个孩子。那我相信孩子们会更幸福。

孩子们是明天的期望,而我们教师则是托起期望的人。他们的成功便是我们的成功,凝结着我们努力的汗水。他们是我们生命的延续,完成我们未能完成的愿望。在教师这条道路上,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我也相信在这片天空里,我们只要经过反复地学习、研究和领悟,定能绽放出自我绚烂的生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