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短文 > 方案精选 > 正文

消防人员疏散演练方案

2025/01/10方案精选

文学网整理的消防人员疏散演练方案(精选14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消防人员疏散演练方案 篇1

一、演练目的

1.落实安全教育有关精神,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整治,安全第一”的原则,促进平安和谐校园的建设。

2.使全校师生熟悉逃生路线,以达到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有序、迅速地引导学生安全疏散,确保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

3.通过消防应急疏散演练,让学生学到安全防护知识,达到有事不慌、积极应对、自我保护的目的。

二、演练时间:

20xx年11月9日(星期五)大课间活动时间。

三、演练内容:

教学楼遇到火灾时的师生应急疏散。

四、组织领导

总指挥:顾晓红

副总指挥:吴惠娟

主要成员:叶庆东杜燕飞许惠芳俞建琴沈燕

倪佩芬范丽华王家元仲亮各年级组长

五、演练现场分工

总指挥:顾晓红

现场指挥:前楼吴惠娟、后楼叶庆东

广播、警报:许惠芳杜燕飞

计时、联络:前楼仲亮,后楼范丽华

摄影:前楼王家元,后楼倪佩芬

各教学楼疏散调度员:前楼俞建琴、后楼沈燕

各楼层转弯处由年级组长安排负责人

班主任和其他没有特殊任务的定岗教师负责组织学生安全疏散、撤离教学楼。

六、疏散路线及集合地点

各班由班主任和相关定岗教师组织学生按照指定顺序及路线从教室撤离进入到指定地点集合(演练路线和集合示意图另见下发表格)。

七、注意事项

1.20xx年11月9日(星期五)大课间活动时间第一节课下课,宣布疏散演练开始,提出注意事项,播放警笛。

2.听到警笛声音后,各班班主任和相关定岗教师立刻集合学生并教育学生逃生时要注意楼梯口安全,指导学生按照规定线路有秩序地进行疏散,带领学生到指定地点集合;其他人员在听到警笛声后第一时间到达指定地点,维持好学生的安全。

3.分布在教学楼各楼层位置上的老师要引导学生有序疏散,防止拥挤踩踏。

4.学生撤离到指定地点后,各班主任整理队伍,检查学生人数,报告年级组长,年级组长再向总指挥报告。

5.疏散演练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熟悉路线,第二次力争比第一次缩短疏散集合时间。

6.疏散演练结束,各班有秩序地回教室。

八、准备工作

1.德育处、总务处:制定演练方案。

2.年级组长:安排各楼层转弯处、楼梯口负责人。

3.班主任:通知学生自带一块湿毛巾;事先对学生作疏散演练安全知识宣传,包括安全逃生路线、逃生方法;教育学生撤离时不大声喧哗、吵闹乱跑,不推攘、拥挤,不跳台阶,发现有同学摔倒要及时扶起来,避免发生事件。

消防人员疏散演练方案 篇2

教育部在3月3日发布的《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中小学校每月至少要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我校根据上级通知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在3月份安排一次全校性的防震应急疏散演练。为确保学校发生地震时,各项应急工作能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次演练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组织开展防震减灾演练活动,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学校安全工作方针,筑校园安全长城,护学校师生安全,使师生了解防震避险逃生知识,掌握从容应对应急避震逃生措施和方法,增强师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提高学校快速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自然灾害的战斗力,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

二.组织领导

(一)防震减灾演练领导小组

组长:李国庆

副组长:卢悦生吴华堂吴有灵

成员:全体行政及年级级长。

(二)防震减灾工作小组

1.指挥组

总指挥:李国庆

副总指挥:卢悦生吴华堂吴有灵(现场指挥、现场人员调度、楼道疏散安全调度、师生意外伤害救护调度)

2.宣传组:卢其爽(组长)、各班主任(负责抗震减灾、应急避震、紧急疏散、自救、互救、自护方法、技能等知识和防灾减灾演练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的宣传教育培训、地震演练警报信号发布)。

3.避震疏散护导组:卢悦生吴华堂吴有灵(组长)及各年级级长、班主任(负责学生应急避震、疏散撤离的安全护导,确保学生安全、有序、快速撤离到操场规划定“安全”地带)。各年级班疏散路线按学校各楼道疏散图进行,各年级楼道楼层护导教师安排由年级组安排。

4.意外伤害救护组:黄梳根(组长)林仕洪(副组长)及全体总务人员(负责师生演练意外害伤应急处置与救治护送)。应急救护处置处所为校警门卫办公室前球场空旷地带。

5.安全集中(合)管理组:吴有灵(组长)及各年级级长(负责演练中应急避震、安全疏散撤离环节的时间测定与“安全地带”学生集合调度指挥管理)。

6.安全保卫组:卢其爽(组长)及全体督查人员和校警(负责活动期间校园环境治安安全保卫)。

7.摄影:黄梳根关永棠卢振鹏褚祖文(班级学生在教室内应急避震、疏散撤离与“安全地带”集中(楼道、“安全地带”集合等演练过程环节、情景的摄影照相)。

三.活动安排

1.演练时间:2015年3月19日下午(第五周星期三第七节)。

2.参加人员:全体师生

3.演练内容:(1)应急避震演练;(2)应急疏散演练。

四.演练要求

1.保持镇静,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应急避震,行动敏捷、规范,快速有序,防碰撞伤害事故发生。

3.按规定通道、线路有序疏散撤离,不得串线。禁止推拉、冲撞和拥挤,防止碰撞伤、踩踏伤及摔伤事故发生。

五.演练准备

1.演练前学校组织召开教师动员大会,明确抗震应急演练的目的任务、时间内容、程序要求、工作岗位及注意事项等。

2演练前要对师生身体情况做一次问询检查,凡有特异体质(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等)的师生,演练前发烧、腿受伤等不宜进行紧张和奔跑活动的师生,要给予特殊考虑和安排。

3.演练前各班统一利用班队课时间组织开展抗震减灾、应急避震、应急疏散、自救互救方法、技能等知识和防震减灾演练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的宣传教育培训,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应急疏散逃生的正确方法,明确班级紧急疏散逃生线路、到达安全集中地带、区域位置和相关纪律要求。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4.演练前对紧急疏散楼道、路线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5.防震减灾演练领导小组制定相关措施,明确职责,确保演练安全顺利开展。

六.演练程序

1.启动程序

演练开始前3分钟,总指挥通过校园广播系统宣布:各位领导,老师们,全体同学们:大鳌中学2015年3月19日抗震减灾演练即将开始,请大家作好准备,各工作组人员立即各就各位(现在地震来袭,实施紧急避险)。

2.紧急避险

(1)信号员卢其爽发出“地震警报”信号(长呜60秒)

(2)听到信号后,在教室、实验室、宿舍的教职工应第一时间通知学生地震来袭,进行避震。在实验室等地点的教职工应迅速关闭火源、电源、气源等,处理好易燃、易爆、易起化学反应的物品等。

(3)师生避险要求:保持镇静,头脑清醒;就近蹲或躺在课桌、实验台、床铺的旁边或承重墙的墙根、墙角;用手或其它柔软物品等保护好头部,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缩小面积,不要靠近窗口,避开灯扇,避免被砸;视情况就近关闭火源、电源等。避险动作原则上在12秒内完成。

※地震报警信号要求:

(1)应急避震和应急疏散演练以警报声作为启动信号;

(2)防震警报讯号:防震减灾警报音乐,代表发生地震,学生进行应急避震;

(3)地震发生后组织疏散的信号:连续长警报声。代表主震结束,学生进行疏散撤离。

※应急避震注意事项:

(1)班主任组织指挥指导学生应急避震时,应即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和动作;

(2)应急避震演练中如发生碰撞伤等意外事故时,及时做好应急处置与救治护送。

3.应急疏散

(1)60秒后,信号员发出:现在紧急避险结束,全体师生立即疏散,同时,疏散警报信号长鸣,长鸣60秒,停30秒,反复两遍为一个周期,时间共2分钟。

(2)在教室、实验室、宿舍等地点的教职工立即告知学生“按照疏散路线,快速疏散”,组织学生从前后门有序进行疏散,并且根据教室、实验室、宿舍等的位置,按照不同楼层,就近从疏散楼梯向下疏散。

(3)学生立即向避险场所疏散,要求:沉着冷静,服从指挥;所有学生应做到快速、猫腰、护头、掩鼻(遇到浓烟时,可利用衣服、毛巾或者其他可利用的东西捂住口鼻,并尽量降低行走姿势,以免烟气进入呼吸道。如果烟气特别浓而使人感到呼吸困难,可贴近墙边爬行,因为近地处往往残留清新空气);不拥挤,不推搡他人,不起哄,不高声喧哗,不争先恐后,不拉手搭肩,不嬉戏打闹,不弯腰拾物,不逆流而行;在拥挤的人群中,注意双肘撑开平放胸前,形成一定空间保证呼吸;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当自己摔倒时,应尽快爬起;当被踩踏时,要两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两肘向前,护住双侧太阳穴,双膝尽量前屈,护住胸腔和腹腔的重要脏器。

(4)各楼道楼层疏散护导人员与班主任(教师)协同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疏散撤离中楼道楼梯处的安全引导和巡护。

消防人员疏散演练方案 篇3

应急预案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它一般应建立在综合防灾规划上。其几大重要子系统为:完善的应急组织管理指挥系统;强有力的应急工程救援保障体系;综合协调、应对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统;充分备灾的保障供应体系;体现综合救援的应急队伍等。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培养训练有素的应急组织,提高应急救援能力,预防学校在发生严重的突发危害事件时,学校能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疏散,最大限度的保护全体师生的人身安全。

二、演习目的

为切实提高全体师生应急疏散应对能力,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培养师生在遇到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时的应对能力,熟悉学校应急疏散路线,检查学校应急疏散预案的可行性和全体师生协同情况,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校决定组织开展本次应急疏散演练。

三、演习时间与地点

1.演习时间:xx年9月18日早自修时间

2.演习地点:xx县实验小学教学楼及操场

四、演习设定

接到上级紧急情况通报,上塘地区将遭到数架敌机的'空袭,敌机将在5分钟后到达,情况十分危急,学校马上拉响紧急空袭警报,全校学生必须马上在5分钟内撤到安全地带。

五、演习操作程序及分工:

(一)准备阶段

1.演习动员,班主任阐述本次演练的目的和要点。

2.划定区域,设定模拟现场;

3.各级领导、参演力量各就各位。

(二)演习阶段

1.校园响起防空警报后,广播立即通知学生疏散。

2.教室内当班任课教师立即通知学生,并以最快的速度有顺序有组织地向操场疏散。

3.疏散路线及顺序:一年级负责人将学生按顺序疏散至内操场;二、四年级负责人将学生按顺序从东面楼梯疏散至操场;三、五年级负责人将学生按顺序从西面楼梯疏散至操场;六年级负责人将学生按顺序从前幢教学楼东面楼梯疏散至操场。

4.将学生疏散到操场后,各班任课教师清点人数并向现场总指挥汇报人员情况。

六、总结讲评

现场总指挥对演习情况进行讲评。

七、有关要求及注意事项

1.全体人员须在现场总指挥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各自工作。

2.各小组负责人要及时向指挥部汇报情况。

3.确保通信联络畅通和后勤保障工作。

4.所有人员必须严格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工作。

八、人员安排

总指挥:xx

现场安全保护:xxx及值周教师3人

广播:xx

宣传:杨xx(摄影)xx(摄像)

九、演练实施:

(一)疏散演练

1、早上早自修课铃声响起后,演练开始:校园广播发出警报,广播指令学生紧急疏散到学校操场。

2、全校学生紧急有序地按照广播操序列快速进入操场。

3、小结疏散演练情况。

4、学生代表做纪念“九一八”演讲。

(二)结束活动,学生带回教室,班主任作班内总结。

消防人员疏散演练方案 篇4

一、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防空安全意识和应急意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知识和技能,增强师生的应急疏散能力和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减轻空袭造成的损失,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举行本次防空应急疏散演练。

二、活动时间:(若天气不允许,学校将会以短息的方式通知活动取消)

第一阶段:各班分班演练,9月17日下午5点20分;

第二阶段:全校演练,9月18日上午9点50分。

三、参加人员:

全校师生

四、演练指挥小组:

总指挥:xx

副总指挥:xx

成员:xx

五、演练工作人员分工:(若有人员当天不能参加演练请提前与安保处联系)

1、执行总指挥:xx

2、现场指挥:xx

3、演练路线场地负责:xx

4、条幅搭设:xx

5、救护组:xx

6、计时:xx

7、摄影摄像:xx

8、广播、应急演练信号:xx

9、信息汇总员:xx

10、“防空洞”入口引导人员:xx

11、各楼梯疏散引导人员:

(注:各班学生的疏散指导人员为班主任,各楼梯疏散引导人员提前5分钟到达指定位置,以免出现楼梯口因无人疏散引导而引发意外事故。)

12、操场位置分布:

注:所有人员必须穿过条幅搭设的“人防工程”,进入操场后每班排成两路纵队,教职工成升旗队形,面朝西面站立。

六、演练内容及程序:

1、各教学楼负责人:一号楼:李xx二号楼:赵xx三号楼:孟xx

2、总指挥发出演练“开始”口令后,全校拉响防空警报,在班主任的'指挥下,学生紧急、有序地向防空洞区域撤离。班主任为该班的第一指挥者,各疏散引导人员在楼梯口协助指挥学生,并一起撤离。各教学楼负责人必须在确定所负责的教学楼内已无人员,方可撤离。

3、学生到达操场指定位置后,各班班主任迅速就位维持好各班学生纪律,清点人数,并上报信息汇总员,由信息汇总员上报执行总指挥。

4、总指挥对本次演练进行小结。

5、执行总指挥针对“九一八”爱国主义教育。

6、演练活动结束后,各班学生在班主任带领下按原路返回教室,继续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

七、演练注意事项:

1、对不能参加演练的学生,班主任提前向现场指挥报告,并提前将该生护送至操场的安全区域。

2、分班演练时,班主任要教育学生首先要冷静,稳定学生情绪,有序地组织学生从教室前门、后门迅速撤离。

3、演练前班主任要有目的的将一些避险和疏散的知识逐步渗透给学生,为正式的演练打好基础。

4、全校演练前5分钟,演练指挥小组所有成员、各教职工必须各就各位。演练时如有学生摔倒,可立即中止演练,确保演练过程中不发生伤害事故。

5、全校演练时,二楼、三楼、四楼的班级就近楼梯有序下楼,演练撤离时不分班级先后,要求做到严肃认真、迅速有序。

6、疏散引导人员在楼梯口旁边指挥学生撤离,杜绝发生拥挤事故,直至最后一名学生离开后才能撤离,各楼层负责人检查所负责楼层及教室是否有人。

7、演练期间,任何教职工不得离校。

8、如发生演练意外事故,立即报告总指挥,第一时间启动《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第一时间救护伤员。

消防人员疏散演练方案 篇5

应急预案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它一般应建立在综合防灾规划上。其几大重要子系统为:完善的应急组织管理指挥系统;强有力的应急工程救援保障体系;综合协调、应对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统;充分备灾的'保障供应体系;体现综合救援的应急队伍等。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培养训练有素的应急组织,提高应急救援能力,预防学校在发生严重的突发危害事件时,学校能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疏散,最大限度的保护全体师生的人身安全。

二、演习目的

为切实提高全体师生应急疏散应对能力,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培养师生在遇到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时的应对能力,熟悉学校应急疏散路线,检查学校应急疏散预案的可行性和全体师生协同情况,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校决定组织开展本次应急疏散演练。

三、演习时间与地点

1.演习时间:xx年9月18日早自修时间

2.演习地点:xx县实验小学教学楼及操场

四、演习设定

接到上级紧急情况通报,上塘地区将遭到数架敌机的空袭,敌机将在5分钟后到达,情况十分危急,学校马上拉响紧急空袭警报,全校学生必须马上在5分钟内撤到安全地带。

五、演习操作程序及分工:

(一)准备阶段

1.演习动员,班主任阐述本次演练的目的和要点。

2.划定区域,设定模拟现场;

3.各级领导、参演力量各就各位。

(二)演习阶段

1.校园响起防空警报后,广播立即通知学生疏散。

2.教室内当班任课教师立即通知学生,并以最快的速度有顺序有组织地向操场疏散。

3.疏散路线及顺序:一年级负责人将学生按顺序疏散至内操场;二、四年级负责人将学生按顺序从东面楼梯疏散至操场;三、五年级负责人将学生按顺序从西面楼梯疏散至操场;六年级负责人将学生按顺序从前幢教学楼东面楼梯疏散至操场。

4.将学生疏散到操场后,各班任课教师清点人数并向现场总指挥汇报人员情况。

六、总结讲评

现场总指挥对演习情况进行讲评。

七、有关要求及注意事项

1.全体人员须在现场总指挥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各自工作。

2.各小组负责人要及时向指挥部汇报情况。

3.确保通信联络畅通和后勤保障工作。

4.所有人员必须严格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工作。

八、人员安排

总指挥:xx

现场安全保护:xxx及值周教师3人

广播:xx

宣传:杨xx(摄影)xx(摄像)

九、演练实施:

(一)疏散演练

1、早上早自修课铃声响起后,演练开始:校园广播发出警报,广播指令学生紧急疏散到学校操场。

2、全校学生紧急有序地按照广播操序列快速进入操场。

3、小结疏散演练情况。

4、学生代表做纪念“九一八”演讲。

(二)结束活动,学生带回教室,班主任作班内总结。

消防人员疏散演练方案 篇6

一、演练目的

1、落实安全教育有关精神,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整治,安全第一”的原则,促进平安和谐校园的建设。

2、使全校师生熟悉逃生路线,以达到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有序、迅速地引导学生安全疏散,确保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

3、通过消防应急疏散演练,让学生学到安全防护知识,达到有事不慌、积极应对、自我保护的目的。

二、演练时间:

20xx年11月9日(星期五)大课间活动时间。

三、演练内容:

教学楼遇到火灾时的师生应急疏散。

四、组织领导

总指挥:

副总指挥:

主要成员:

五、演练现场分工

总指挥:

现场指挥

广播、警报:

计时、联络:

摄影:

各教学楼疏散调度员:

各楼层转弯处由年级组长安排负责人

班主任和其他没有特殊任务的定岗教师负责组织学生安全疏散、撤离教学楼。

六、疏散路线及集合地点

各班由班主任和相关定岗教师组织学生按照指定顺序及路线从教室撤离进入到指定地点集合(演练路线和集合示意图另见下发表格)。

七、注意事项

1、20xx年11月9日(星期五)大课间活动时间第一节课下课,宣布疏散演练开始,提出注意事项,播放警笛。

2、听到警笛声音后,各班班主任和相关定岗教师立刻集合学生并教育学生逃生时要注意楼梯口安全,指导学生按照规定线路有秩序地进行疏散,带领学生到指定地点集合;其他人员在听到警笛声后第一时间到达指定地点,维持好学生的安全。

3、分布在教学楼各楼层位置上的老师要引导学生有序疏散,防止拥挤踩踏。

4、学生撤离到指定地点后,各班主任整理队伍,检查学生人数,报告年级组长,年级组长再向总指挥报告。

5、疏散演练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熟悉路线,第二次力争比第一次缩短疏散集合时间。

6、疏散演练结束,各班有秩序地回教室。

八、准备工作

1.德育处、总务处:制定演练方案。

2.年级组长:安排各楼层转弯处、楼梯口负责人。

3.班主任:通知学生自带一块湿毛巾;事先对学生作疏散演练安全知识宣传,包括安全逃生路线、逃生方法;教育学生撤离时不大声喧哗、吵闹乱跑,不推攘、拥挤,不跳台阶,发现有同学摔倒要及时扶起来,避免发生事件。

消防人员疏散演练方案 篇7

按照xx市教育局、市政府应急办、市安监局和市地震局联合下发的《xx市XX年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应急演练活动实施方案》(x教【XX】x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为有序开展xx一中XX年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应急演练活动,确保演练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制定本方案。

一、演练目的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向广大中小学生开展生命教育,教育学生了解地震、防空、消防等基本知识,掌握避险逃生常识,树立生命意识,应对和减小突发事件造成的灾害,确保生命安全。

二、演练范围

xx一中高一年级、高二年级、高三年级和国际部的全体学生。

各年级部和国际部要认真组织开展演练活动,并充分考虑本年级部学生及国际部学生实际,周密安排,注意把握方式和强度,加强安全防范,避免发生意外。

三、演练时间

XX年4月9日上午9:30(大课间)。

四、演练地点

xx一中教学区内各教学楼、教室和校田径运动场。

五、演练准备

(一)成立xx一中XX年疏散演练领导小组

组长:陈xx

副组长:范xx

成员:王xx

总指挥:陈xx

总协调:范xx

联络人:王xx

信号:薛xx

摄像:王xx

照像:曹xx

宣传报道:姜xx

(二)制定xx一中演练活动方案。学校成立演练活动领导小组和安全保卫、宣传教育、组织管理、紧急救治等小组,落实安全员、引导员、信号员等各岗位人员,对活动的演练对象、演练时间、演练内容和基本要求做出具体部署。

(三)确定应急避难场所。学校确定校田径运动场为本次演练的应急避难场所,各教学楼通往田径运动场的通道为本次演练的疏散通道,以上场所和线路符合上级文件规定的疏散线路要达到两条以上,宽度不小于三米的要求。

(四)设置应急避难场所标志。校田径运动场设置标志牌,基本要求为:长方形,面积原则上不小于1平方米,标注醒目的`“应急避难场所”文字,配图案。标志牌牢固树立在应急避难场所内适当位置,高度适中,平时不得移动。

(五)制定疏散操作流程。学校制定疏散方案,明确疏散方法和注意事项,细化每位参加演练的教职工职责分工,确定每个班级疏散路径和集结场地。学校结合周一升旗仪式各班级位置,确定本次演练各年级、各班级合理的疏散线路、疏散集结位置,要求各班级按照确定的.位置和班牌集合列队。

(六)准备临时急救物品。学校医务室准备适当数量的药品、器材、饮用水等物品,以备演练活动的临时需要。

(七)开展演练前宣传教育。学校召开本次演练活动校际协调会,各年级召开班主任和相关任课教师专题会具体布置落实;各年级、班级集中开展演练宣传教育,介绍本次演练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让学生熟悉疏散方案,帮助学生消除不必要的心理恐慌,引导学生树立生命意识,珍爱生命,远离危险。

六、演练程序

(一)所有参与演练人员到达各自岗位。

(二)鸣放演练开始信号。校园广播播送“老师们、同学们请注意,现在是××应急演练,请大家在引导员的引导下,按各班级疏散线路,疏散到学校应急避难场所”。

(三)学生在引导员引导下有序疏散到应急避难场所。

(四)在应急避难场所(校田径运动场)集合列队,各班班主任清点并报告人数。

(五)鸣放演练结束信号。领导小组对演练活动进行点评,组织学生安全返回,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七、有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应急演练是增强学校应急预案针对性、实用性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学校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保障学生生命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要充分认识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开展应急演练活动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加强领导,把本次应急演练活动组织好、开展好,确保取得实效。

(二)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各年级部、国际部及相关处室务必提前策划、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确保演练活动顺利开展。要讲协同、重流程、抓节点,防止演练过程中发生拥挤踩踏。演练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总结评估,有针对性地修订应急预案,切实提升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加强督查,精心指导。各年级部、国际部及相关处室要加强对本次应急演练活动的督查和指导。本次演练市教育局等上级领导及各新闻媒体将来校现场督查指导演练活动开展情况。

演练活动结束后,各年级部、国际部要将演练活动小结和图片资料及时上报学生处、保卫科。学校也将演练活动总结在4月10日前报送市教育局(法规处)。

消防人员疏散演练方案 篇8

按照xx市教育局、市政府应急办、市安监局和市地震局联合下发的《xx市XX年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应急演练活动实施方案》(x教【XX】x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为有序开展xx一中XX年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应急演练活动,确保演练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制定本方案。

一、演练目的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向广大中小学生开展生命教育,教育学生了解地震、防空、消防等基本知识,掌握避险逃生常识,树立生命意识,应对和减小突发事件造成的灾害,确保生命安全。

二、演练范围

xx一中高一年级、高二年级、高三年级和国际部的全体学生。

各年级部和国际部要认真组织开展演练活动,并充分考虑本年级部学生及国际部学生实际,周密安排,注意把握方式和强度,加强安全防范,避免发生意外。

三、演练时间

XX年4月9日上午9:30(大课间)。

四、演练地点

xx一中教学区内各教学楼、教室和校田径运动场。

五、演练准备

(一)成立xx一中XX年疏散演练领导小组

组长:陈xx

副组长:范xx

成员:王xx

总指挥:陈xx

总协调:范xx

联络人:王xx

信号:薛xx

摄像:王xx

照像:曹xx

宣传报道:姜xx

(二)制定xx一中演练活动方案。学校成立演练活动领导小组和安全保卫、宣传教育、组织管理、紧急救治等小组,落实安全员、引导员、信号员等各岗位人员,对活动的演练对象、演练时间、演练内容和基本要求做出具体部署。

(三)确定应急避难场所。学校确定校田径运动场为本次演练的应急避难场所,各教学楼通往田径运动场的通道为本次演练的疏散通道,以上场所和线路符合上级文件规定的疏散线路要达到两条以上,宽度不小于三米的要求。

(四)设置应急避难场所标志。校田径运动场设置标志牌,基本要求为:长方形,面积原则上不小于1平方米,标注醒目的`“应急避难场所”文字,配图案。标志牌牢固树立在应急避难场所内适当位置,高度适中,平时不得移动。

(五)制定疏散操作流程。学校制定疏散方案,明确疏散方法和注意事项,细化每位参加演练的教职工职责分工,确定每个班级疏散路径和集结场地。学校结合周一升旗仪式各班级位置,确定本次演练各年级、各班级合理的疏散线路、疏散集结位置,要求各班级按照确定的位置和班牌集合列队。

(六)准备临时急救物品。学校医务室准备适当数量的药品、器材、饮用水等物品,以备演练活动的'临时需要。

(七)开展演练前宣传教育。学校召开本次演练活动校际协调会,各年级召开班主任和相关任课教师专题会具体布置落实;各年级、班级集中开展演练宣传教育,介绍本次演练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让学生熟悉疏散方案,帮助学生消除不必要的心理恐慌,引导学生树立生命意识,珍爱生命,远离危险。

六、演练程序

(一)所有参与演练人员到达各自岗位。

(二)鸣放演练开始信号。校园广播播送“老师们、同学们请注意,现在是××应急演练,请大家在引导员的引导下,按各班级疏散线路,疏散到学校应急避难场所”。

(三)学生在引导员引导下有序疏散到应急避难场所。

(四)在应急避难场所(校田径运动场)集合列队,各班班主任清点并报告人数。

(五)鸣放演练结束信号。领导小组对演练活动进行点评,组织学生安全返回,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七、有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应急演练是增强学校应急预案针对性、实用性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学校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保障学生生命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要充分认识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开展应急演练活动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加强领导,把本次应急演练活动组织好、开展好,确保取得实效。

(二)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各年级部、国际部及相关处室务必提前策划、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确保演练活动顺利开展。要讲协同、重流程、抓节点,防止演练过程中发生拥挤踩踏。演练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总结评估,有针对性地修订应急预案,切实提升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加强督查,精心指导。各年级部、国际部及相关处室要加强对本次应急演练活动的督查和指导。本次演练市教育局等上级领导及各新闻媒体将来校现场督查指导演练活动开展情况。

演练活动结束后,各年级部、国际部要将演练活动小结和图片资料及时上报学生处、保卫科。学校也将演练活动总结在4月10日前报送市教育局(法规处)。

消防人员疏散演练方案 篇9

一、演练目的

为顺利应对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少地震、火灾、踩踏等意外事故对师生、学校可能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根据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次紧急疏散演练方案。

二、工作领导组:

1、总指挥:xx。

2、副总指挥:xx。

3、组长副组长:各年管会负责人及全体行政人员。

4、成员:德育处、总务处全体成员及各班班主任、各任课教师、校医、保安。

三、演练步骤

1、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险的方法。

2、让学生熟悉避险集中地点和途经的路线。

3、进行模拟发生危险的演练。

4、集结地点:田径场各班做操地。

四、演练安排

1、演练时间:

20xx年xx月xx日上午9:15举行应急疏散演练。

2、演练内容:

疏散演练;防踩踏演练。

3、警报信号:

各班听到警报声后按预订方案进行演练,全过程要求在3分钟内完成。

五、应急疏散预案:

1、启动学校紧急疏散应急预案

2、保安负责打开操场三处大门,然后到门口等待救援人员;班主任、在班老师,负责组织本班学生疏散逃生。在班带班老师及班主任为直接组织者,在听到哨音警报后立刻组织学生开始疏散,不得有任何延误,否则按学校规定处罚。体育老师在各年级主要出口(楼梯处)做好引导,确保安全。

六、紧急疏散演练要求与注意事项:

1、班主任必须向学生讲清此次是一次应急演练,让学生有心理准备,不能因恐慌而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教育学生无论何时何地(特别在校内)发生事故或事件,不能成群结队围观或起哄。

2、讲清撤离时哪些同学从前门撤出,那些同学从后门撤出;出教室后学生的排队次序如何,班主任必须事前做好周密的部署和强调。

3、教师对学生事前必须做好紧急撤离时的常识讲解。

4、纪律要求:参加演练的师生严肃认真地对待,严禁学生打闹嬉戏,撤离时不准携带其它与演练无关的物品,服从指挥,对违反纪律的班级和个人学校将对其进行严肃处理。听到学校发出的警报声后,学生在班主任或任课老师指导下立即自行成队,成队时按跑操队列3个班级成一组下楼,一个班级靠墙走,一个班级靠扶手走,中间班级靠中走,疏散时不许分散跑,班级之间要互相衔接好;在下楼梯时,不准学生在楼梯处和走廊相互拥挤,避免跌倒;下楼后不再结成6路纵队而是直接跑向操场集结地点;全校师生立即快速、安全、有序地进行疏散。撤离时一名教师或班主任在学生之前,一名班主任在后,另一人负责楼梯口接应。

6、班主任(副班主任)和各楼层安全员必须在疏散演练开始时提前2分钟到位。走出教室往下疏散时,班主任老师走在本班队伍最后头跟楼层负责老师报告本班学生全部撤离完毕后与学生一起撤离。

7、各层楼的`负责人员对不符合演练要求的班级要及时制止和纠正。

8、体育课、音美课、信息课等就地疏散,各科任教师带队做好疏散秩序,至田径场集合。

七、管理人员职责。

1、校长:

总指挥、总负责。

2、副校长xx:

发出指挥信号(xx老师负责场上疏散警笛并负责记时,zz老师负责教室疏散警笛。)

3、各楼层负责人员负责好安全及班级疏散路线:

按跑操时路线进行。高二1—6班疏散线路为实验楼西楼梯。原则上低楼层先行通过,各班听从安排急速步行下楼梯。

4、场上指挥:xx。

5、摄录像:

信息组xx等。

6、救护组:

xx等保安人员。

7、紧急疏散顺序:

(1)原则上学校的班级分为东西两个方向进行疏散,疏散要求以方便、快捷、安全为宗旨。

(2)安全集合地点:学校田径场。

(3)疏散顺序要求,班主任在进行疏散引导时,全班同学接到疏散命令后,要沉着冷静,听从指挥,立即有序地到门口走廊去列好队列:教室前四排的同学从前门走,后四排的同学从后门走。撤离时重心降低,不得收拾携带任何物品,严禁争先恐后,推拉他人。如果有谁不小心摔倒了,前面的一、两名学生应快速将其扶起后继续撤离,其他同学要绕行,不要围观、拥挤,更不准往上挤压。

(4)各班主任以班级为重点,必须保证所有学生均在队伍中进行疏散,没有学生遗漏。

七、演练结束。

当各班到齐集中地点,经查实人数无误后,各班班主任立即统计学生人数,并向场上负责人(高一xx,高二xx,高三xx)进行汇报,由王文华向总指挥汇报疏散集结时间,由总指挥宣布本次紧急疏散演练演练结束。

消防人员疏散演练方案 篇10

为了在学校发生紧急情况时,全校师生能安全、快速地进行疏散工作,我校特进行制定本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并进行实际演练。

一、学校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报警程序:

1、根据火势如需报警立即就近用电话或手机报告消防中心(电话119),报告内容为:“米各庄镇第一中心小学发生火灾,请迅速前来抢救”,待对方询问完放下电话后再挂机(张树森负责);张秋良负责向120求救及向市教育局领导汇报情况。

2、张树森负责打开学校大门,然后到米各庄邮局十字路口等待引导消防车辆,张立军同志检查疏散校园消防通道;如情况需要,孙国利同志负责关闭学校总电源。

三、组织实施安排:

1、消防安全领导小组迅速组织全校师生疏散逃生,中层以上领导负责在各教学楼一楼楼梯口指挥疏散,班主任及当时上课的教师负责组织本班学生疏散逃生。

2、具体疏散工作安排:

(1)、楼梯口疏散指挥员安排:

东楼梯口疏散指挥员:孙国利(一楼)唐玉民(二楼)岳字敏(三楼)温敏霞(四楼)

西楼梯口疏散指挥员:张秋良(一楼)郭国通(二楼)高静芳(三楼)尚宇艳(四楼)

操场秩序指挥:张立军 李藏蕊

(如当时楼梯口疏散指挥员上课,应组织本班学生疏散,到楼下与班主任交接后再到原安排的楼梯口指挥;如没能与其他教师交接本班,则不能离开本班学生)

(2)、教室内学生疏散指挥人员安排:

①、当时在教室上课的教师迅速组织学生排队,带领学生有次序下楼疏散;

②、当时在办公室内办公的班主任、随班教师立即前往最靠近办公室的楼道口等待本班学生(如本班学生不经过该楼梯口,则先下到一楼,再前往本班学生经过的楼梯口等候本班学生),遇到本班学生后立即协同任课教师带领本班学生到操场集结队伍(如情况需要,则听从领导指挥,疏散到校外安全地带);

③、上体育课的班级立即在操场集合,由上课的体育教师带领学生到安全地带集结。

3、救护组人员安排:

(1)、孙香忍彭爱芬携带紧急药箱到操场待命,及时处理伤病员。

(2)、不担任教学任务的教职工在操场待命,及时把伤情较重的师生送往医院。

(3)、班主任带领本班学生疏散到安全地带后,不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如当时没有带班任务,则立即到操场待命,参加救护组工作。

四、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

1、听到学校发出的警报声后,全校师生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猫腰弓身,用毛巾、衣、袖口等掩住口鼻,快速疏散)

2、疏散集合地点:在操场集中,如情况需要,再听从指挥安排。

消防人员疏散演练方案 篇11

一、演练目的

为顺利应对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少地震、火灾、踩踏等意外事故对师生、学校可能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根据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次紧急疏散演练方案。

二、工作领导组:

1、总指挥:xx。

2、副总指挥:xx。

3、组长副组长:各年管会负责人及全体行政人员。

4、成员:德育处、总务处全体成员及各班班主任、各任课教师、校医、保安。

三、演练步骤

1、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险的方法。

2、让学生熟悉避险集中地点和途经的路线。

3、进行模拟发生危险的演练。

4、集结地点:田径场各班做操地。

四、演练安排

1、演练时间:

20xx年xx月xx日上午9:15举行应急疏散演练。

2、演练内容:

疏散演练;防踩踏演练。

3、警报信号:

各班听到警报声后按预订方案进行演练,全过程要求在3分钟内完成。

五、应急疏散预案:

1、启动学校紧急疏散应急预案

2、保安负责打开操场三处大门,然后到门口等待救援人员;班主任、在班老师,负责组织本班学生疏散逃生。在班带班老师及班主任为直接组织者,在听到哨音警报后立刻组织学生开始疏散,不得有任何延误,否则按学校规定处罚。体育老师在各年级主要出口(楼梯处)做好引导,确保安全。

六、紧急疏散演练要求与注意事项:

1、班主任必须向学生讲清此次是一次应急演练,让学生有心理准备,不能因恐慌而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教育学生无论何时何地(特别在校内)发生事故或事件,不能成群结队围观或起哄。

2、讲清撤离时哪些同学从前门撤出,那些同学从后门撤出;出教室后学生的排队次序如何,班主任必须事前做好周密的部署和强调。

3、教师对学生事前必须做好紧急撤离时的常识讲解。

4、纪律要求:参加演练的师生严肃认真地对待,严禁学生打闹嬉戏,撤离时不准携带其它与演练无关的物品,服从指挥,对违反纪律的班级和个人学校将对其进行严肃处理。听到学校发出的.警报声后,学生在班主任或任课老师指导下立即自行成队,成队时按跑操队列3个班级成一组下楼,一个班级靠墙走,一个班级靠扶手走,中间班级靠中走,疏散时不许分散跑,班级之间要互相衔接好;在下楼梯时,不准学生在楼梯处和走廊相互拥挤,避免跌倒;下楼后不再结成6路纵队而是直接跑向操场集结地点;全校师生立即快速、安全、有序地进行疏散。撤离时一名教师或班主任在学生之前,一名班主任在后,另一人负责楼梯口接应。

6、班主任(副班主任)和各楼层安全员必须在疏散演练开始时提前2分钟到位。走出教室往下疏散时,班主任老师走在本班队伍最后头跟楼层负责老师报告本班学生全部撤离完毕后与学生一起撤离。

7、各层楼的负责人员对不符合演练要求的班级要及时制止和纠正。

8、体育课、音美课、信息课等就地疏散,各科任教师带队做好疏散秩序,至田径场集合。

七、管理人员职责。

1、校长:

总指挥、总负责。

2、副校长xx:

发出指挥信号(xx老师负责场上疏散警笛并负责记时,zz老师负责教室疏散警笛。)

3、各楼层负责人员负责好安全及班级疏散路线:

按跑操时路线进行。高二1—6班疏散线路为实验楼西楼梯。原则上低楼层先行通过,各班听从安排急速步行下楼梯。

4、场上指挥:xx。

5、摄录像:

信息组xx等。

6、救护组:

xx等保安人员。

7、紧急疏散顺序:

(1)原则上学校的班级分为东西两个方向进行疏散,疏散要求以方便、快捷、安全为宗旨。

(2)安全集合地点:学校田径场。

(3)疏散顺序要求,班主任在进行疏散引导时,全班同学接到疏散命令后,要沉着冷静,听从指挥,立即有序地到门口走廊去列好队列:教室前四排的同学从前门走,后四排的同学从后门走。撤离时重心降低,不得收拾携带任何物品,严禁争先恐后,推拉他人。如果有谁不小心摔倒了,前面的一、两名学生应快速将其扶起后继续撤离,其他同学要绕行,不要围观、拥挤,更不准往上挤压。

(4)各班主任以班级为重点,必须保证所有学生均在队伍中进行疏散,没有学生遗漏。

七、演练结束。

当各班到齐集中地点,经查实人数无误后,各班班主任立即统计学生人数,并向场上负责人(高一xx,高二xx,高三xx)进行汇报,由王文华向总指挥汇报疏散集结时间,由总指挥宣布本次紧急疏散演练演练结束。

消防人员疏散演练方案 篇12

一、目标:

为保证小区突发火灾事故的应急工作能及时有序的开展,确保小区居民在救灾中能及时疏散、救援、逃生自救,将火灾造成的损失降至最小,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1、指挥部

(1)突发火灾事故总指挥:

工作职责: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决策和指挥。

(2)现场指挥:服务处经理:秩序维护部主管:

工作职责:根据总指挥的命令,负责对火灾事故现场指挥,组织协调抢险救援。

2、工作机构及职责

(1)报警及补救组

组长:秩序维护部一班班长

成员:报警员:一名,主力灭火员:三名。

职责:负责扑救初起火灾,向应急指挥部报告现场情况并根据指挥部命令,向公安消防部门报警。

(2)疏散组

组长:综合事务部主管:

成员:着火现场周围疏散员:秩序维护员二名,车库疏散员:一名,安抚员:客户人员一名。

职责:负责组织并引导火灾发生部位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

(3)引导组

组长:秩序维护部二班班长。

成员:秩序维护员一名。

职责:负责区外救援车辆及人员引导。

(4)警戒组

组长:当班秩序维护部长。

成员:秩序维护员二名。

职责:在火灾发生部位周围进行警戒,保护现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5)医疗救护组

组长:环卫班班长。

成员:保洁员二名(负责包扎),秩序维护员二名(负责抬担架)。

职责:负责伤员的救护及转往医院。

(6)后勤组

组长:前台接待员。

组员:保洁员2名。

职责:负责及时提供救护工作开展所需的物力。

(7)通讯联络组

组长:综合服务部内勤。

职责:负责相关人员的及时联络。

(8)工程技术组

组长:维修员。

职责:负责小区断电工作(应救护工作需要)。

三、应急处理

当发生火情时,发现者应立即向安全部报警,秩序维护部接到报警后要立即赶赴现场处置,并及时向服务处领导报告,根据火情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同时,根据现场情况应遵循一定的处理原则:先人员,后财产;先贵重,后次要;先灭大,后灭小;先隔断,后集中的方法和原则扑救。

(一)入局部发生火险,火势很小,极易扑灭时,发现人员在及时向保卫处报警同时,利用现场器具进行扑救,安全人员到场后,可视情况调集其它部位的灭火器进行扑救。

(二)如火势较大,有可能蔓延时,安全部要立即向公安消防部门报警,同时向服务处领导报告,并通知有关人员启动应急预案,有关人员接到通知后,各工作小组自动组成,迅速到位,按各自职责展开工作。

(1)报警及扑救组要立即调集所属成员和灭火器具扑救和控制火灾,并及时向指挥部报告火情。

(2)疏散组要迅速打开起火部位疏散门组织火场人员按疏散线路撤离至安全地带。

(3)引导组要派出人员车辆到东大门迎接消防车并引导至现场。

(4)在公安消防对到场后,扑救组撤出火场,转为警戒组,协助公安部门做好外围警戒工作。

(5)医疗救护组根据现场情况做好伤员救治并根据伤情及时送往医院。

(6)后勤组和通讯联络组在此过程中要做好相关的后勤保障工作和人员通讯联系工作。

消防人员疏散演练方案 篇13

一、演练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防震减灾和应急避险意识,让师生掌握基本的防震避震知识和技能,增强师生的应急疏散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组织机构

(一)演练领导小组

组长:李爱忠

副组长:李学英

成员:各处室主任

(二)演练实施小组

指挥长:李爱忠

1、组织协调组:德育处、少队部

职责:负责演练方案的制定,演练实施期间协调指挥;相关信息和报告的上传下达等。

2、宣传报道组:教导处、教研处

职责:负责演练的宣传教育、演练摄影、记录等。

3、学生引导组:各年级主管及各班主任

职责:负责演练过程中学生疏散的组织和思想教育工作;合理调节学生疏散的速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是事故;处理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4、后勤保障组:后勤处、财务处

职责:负责演练所需物资的`准备,布设演练场地,维护演练现场秩序,统计学生撤离时间,保障参演人员的现场需要。

三、演练安排

(一)演练内容

1、应急避震演练:地震发生那一刻,就近避震。

2、紧急疏散演练:地震发生后(已停止震动),疏散到空旷、安全地方。

(二)演练对象:全校师生

(三)演练时间:20xx年5月日(星期)上午时分()。

(四)演练信号:以校园广播警报声作为启动信号。

防震避险信号:警报声长鸣30秒;

紧急疏散信号:警报声点鸣30秒。

四、演练准备

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在演练前几天,充分利用班晨会、早读、心理健康课及品德教育课对学生进行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示范应急避震规范动作,让学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阐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班疏散的路线和集合地点,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言。

五、演练要求

1、各就各位,各负其责,演练时各有关人员要到达所负责的岗位。

2、周密安排,严谨严肃,把演练作为实战应对,谨慎操作,确保万无一失。

3、听从指挥,服从安排,保持镇定,确保安全。

4、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特别强调学生在疏散行进中不得回头寻找遗失的物品,防止踩踏我事件)

5、按规定路线疏散,不得串行线路。

六、演练程序

(一)启动程序

指挥员通过广播宣布: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中山街中心小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了,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请班主任重申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3分钟)

(二)应急避震演练(1分钟)

1、指挥长宣布演练开始。

2、指挥员通过广播宣布:“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开始,现在地震来袭,请同学们紧急避震。”同时警报声响起(长鸣30秒)

3、班主任立即打开教室前后门,保持通畅;同时,告知学生:“地震了,不要慌,保持镇定,快避震。”并指挥学生就近躲避在各自的课桌旁,用单手或书保护好头部,另一只手抓牢桌腿,尽量卷曲身体,减低身体重心,缩小面积,不要靠近窗口,避开灯扇,避免被砸。

(三)紧急疏散演练

1、1分钟后,指挥员通过广播宣布:“现在地震暂停,立即疏散”。同时警报声响起(点鸣30秒)

2、班主任告知学生:“地震已过,大家起立,赶快撤离教室,到学校操场避险。”同时立即赶到教室门口,维持秩序,保证畅通,引导疏散,指挥学生适当错开时间,控制速度,逐次疏散。(前门安排坐在前几张桌子的学生排队撤离,后门安排坐在后几张桌子的学生排队撤离,让学生用双手抱头或用书本护头并小跑)。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可喊“大家不要慌,注意脚下,防止滑倒;注意保护头部,小心坠物;不要向回跑,不要捡东西”等提示语。

3、各班撤离顺序及撤离路线:

撤离顺序:一楼、二楼、三楼同时撤离,二楼、三楼离楼梯口越近的班越早撤离。

撤离路线:

南楼:四年级1-6班、五年级4、5班,从楼梯两侧快速撤离后直接到操场集合;

中楼:一年级3、4、5班就近线路向银杏广场撤离;1、2、6班由北边通道向操场撤离集中;二年级3、4、5班及五年级6班,由南边楼梯向操场撤离集中;二年级1、2、6班由北边楼梯向操场撤离集中;三年级3、4、5班由南边楼梯向操场撤离集中;1、2、6班由北边楼梯向操场撤离集中;

北楼:五年级1、2、3班就近向操场撤离集中;六年级1、2、5、6班由东边楼梯向操场撤离集中;3、4班由西边楼梯向操场撤离集中。

4、楼梯口疏导教师及职责:

南楼:东边2、3楼梯间:、

西边2、3楼梯间:、

中楼:南边2、3楼梯间:

北边2、3楼梯间:

北楼:东边2、3楼梯间:

西边2、3楼梯间:

楼梯口疏导教师职责:指挥学生迅速有序下楼,告诉学生不要慌乱奔跑,不要争先恐后,下楼时走楼梯内弯,二排行进,一个紧挨一个,不准学生在走廊或楼梯相互拥挤,避免跌倒踩踏,若发现有人摔倒,要让后面的学生立即停下脚步,不能向前靠近,并让学生尽快地爬起(或帮忙扶起)。

5、学生疏散完毕后,教师撤离。(学生3分钟内撤离完毕)

6、学生疏散到操场庭院后,要蹲下,保护头部。教师告诉学生:不推挤,不起哄,不要弯腰拾物,不要逆人流前进,在拥挤的人群中,注意双肘撑开平放胸前,形成一定空间保证呼吸。若发现有人摔倒,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7、以班为单位集队,清点人数,并向年级主管报告,年级主管向校长报告。

8、查实各班人数无误后,指挥长宣布演练结束。

七、演练总结

1、指挥长对演练进行现场总结讲评。

2、班主任及时总结本班演练工作。

3、整理演练资料及时存档。

4、各班主任保存此演练预案以备后用。

消防人员疏散演练方案 篇14

为全面提高全校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教育学生学习掌握基本逃生技能,学校从强化管理,建立制度,明确责任入手,加强预防,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不受损失。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管理

(一)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各班班主任以及全体教职工

组长职责:

负责学校消防安全应急预案组织实施演练,事故现场全面组织协调工作。

副组长职责:

协助组长的工作,按照现场具体分工情况,进行指挥组织人员、物资疏散、火灾扑救、保护火灾现场,组织事故调查等工作。

各成员职责:负责本处室的消防安全防范工作。了解学校消防重点部位基本情况、火灾危险性、扑救的方法及措施。必须掌握班级及所管辖范围内消防安全管理情况是否存在火灾隐患等情况。一旦发生火灾,立即报告消防应急指挥部,并及时对火灾进行初期扑救,把损失降到最低。

二、预防的重点

1、班主任要利用板报、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

2、每年暑假,学校都要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对学生安全提出具体要求。

3、教育学生不要在放学、上学时段私自结伴,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去戏水、游泳。讲清危害和我校学生私自外出游泳发生溺水事故的教训,防患于未燃。

4、各班主任、任课教师上课前要清点学生人数,对未到校的学生要查明原因,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预防学生私自外出发生意外溺水事故。

三、溺水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措施

1、如果学生因游泳而发生溺水事故,第一个发现者应立即呼救并设法营救,但应当注意保护自己,同时要报告学校。

2、学校组织成员当接到学生溺水的报告后,立即赶往事故现场,组织救援并立即向中心校报告,必要时拨打110、120求救。

3、动用一切器材对溺水者进行营救,给溺水者做人工呼吸,尽快救醒溺水者,减少伤亡程度。

4、第一时间通知溺水者家长。

5、尽快将溺水者转移到附近的医院去治疗。

6、如果发现溺水者死亡,必须马上如实地向校长报告,校长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死亡情况,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事故后的处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