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端午节活动方案
文学网整理的学校端午节活动方案(精选14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学校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主题:
品味端午,传承文明
二、活动背景:
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无形"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更容易在淡化的过程的丧失,现在人们之所以觉得过节越来越没意思。随着经济发展,精神文化的缺失越来越令人感触颇深。
三、活动目的:
通过"品味端午,传承文明"活动,更加深入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认识到我们消失的不只是一种经典文化,而是历史文明;积极保护和发展我们的经典文化,并做出思考。通过思考:"保护传统节日有何意义?如何保护传统节日?如何面对外来文化?如何弘扬传统文化?"来让我们更加珍惜我们传统文化,更好的做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工作。
四、活动对象:
临猗义工联合会会员,诗联社成员、小作家培训中心学生
赞助单位:
五、活动地点:
青少年活动中心
六、活动时间:
xx年6月6日星期一早8:30点——上午11:30点。
七、活动内容:
1、端午传统文化介绍。
2、诗联社学者讲座。
3、即兴诗词歌赋。
4、分发活动赠品。
5、合影留念
八、活动流程:
1、xx年6月5日开始场地布置。
2、6日8:30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3、主持人宣读活动背景及目的。
4、做有关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的演讲。
5、诗联社学者讲座。
6、即兴诗词歌赋表演。
7、给与会者分发活动赠品。
8、请大家畅谈自己的感受。
9、做最后点评总结并向参与者表示谢意。
10、合影留念,主持人宣布结束。
学校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让广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认同和喜爱我们的节日,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进一步促进传统美德文化教育
二、活动主题:
扬传统节日 颂传统美德
三、活动时间:
6月12日班会课
四、主要工作:
(一)前期准备:
1.电子屏出示本次宣传主题口号。
2.各班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安排好周六主题活动的相关主持学生,班会课前布置好黑板(文字内容为“扬传统节日颂传统美德”……中队主题班会)。
(二)活动过程:(以下活动内容及资料仅供参考)
活动一:介绍端午节的由来
(参考资料)
1、纪念屈原说。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迎涛神说。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3、龙的节日说。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
其主要理由是:
(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活动二:讲讲端午节的故事
(参考资料)
1、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二十二岁时,就已官居左徒、三板大夫,辅助楚怀王。其时楚怀王受到奸臣的进谗,没有接受屈原关于联齐抗秦的主张,被说客张仪骗到秦国软禁起来,逼他割地献城,后因忧虑成疾,不久便死于秦国。
屈原知道后悲愤欲绝,上书请求顷襄王为怀王报仇。但顷襄王窕宠信奸佞,不思振复,将屈原削职放逐江南,其后楚国被秦国攻陷,亡在旦夕。屈原救国的愿望破灭了,在极度忧愤悲恸的.心境下,于公元前278年(屈原六十二岁时)农历五月五日纵路投入波涛汹涌的汨罗江。
楚国人民闻讯,纷纷划船去追他,但追至洞庭湖上,已不见屈原的身影。这便成了每年此日竞赛龙舟的起端。之后,人们每年这个时候,都把米撒入江中以祭祀他。但由于人们祭屈原的米,都让江上的蛟龙吃掉,故后来人们改用粽叶、芦叶和五彩丝包裹粽子。此后,历代沿袭下来,便演变成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
2、伍子胥的忌辰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伍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伍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赐伍子胥宝剑,伍子胥以此死。伍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伍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3、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作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4、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
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国,后人为敬仰其诗,复哀其忠勇事迹,乃与诗人节合并举行纪念,而诗人节亦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且喜骑马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之称。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预谋起义,开会时为清兵所捕,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
活动三:说说端午节的习俗
1、观看视频《赛龙舟》(见视频附件)并了解端午节举行龙舟比赛的原因:爱国诗人屈原因为担忧国家兴衰,愤而抱石头投汨罗江自尽,而感动天下百姓,百姓为怕鱼儿吃掉屈原尸体,不仅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学校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3
为了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将中华民族的节气教育,节气文化和学校特色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学生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特制定xx市第六十二中学端午节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粽叶飘香话端午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在多种活动形式中,多角度、多侧面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和相关的故事传说,加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喜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与民族感情。
2、指导学生围绕端午节开展实践性活动,学习运用各种手段去收集、选择、组合信息。培养学生有计划地做事情,能与他人互相协调合作的`能力。
3、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参与端午民俗活动中包粽子,做香囊等活动,学会生活生存的本领,体验劳动的乐趣,感悟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
三、活动时间
xx月xx日~xx月xx日
四、活动内容
1、端午知识大搜集: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也产生了许多有关端午节的民谣、诗词。
一~三年级同学在家搜集有关端午的童谣或诗词,并认真抄写在田字格上。作品提交班主任处。
2、四五年级同学调查端午节相关知识、端午节的由来、屈原的故事、屈原的诗词、端午节的习俗等,并制作一份以端午节为主题的手抄报(使用8K或4K素描纸),6月24日前每班择优上交5份于德育处王老师。
3、端午民俗体验活动:
(1)以我向长辈学一技为主题,学习包粽子的方法。
(2)亲手缝制一串香囊。
六~八年级可在(1)和(2)活动中任选一个,可把过程性的照片或视频发送班主任处和大家分享。
五、活动要求
端午节主题活动是我校德育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又一次实践体验,请各班积极落实活动方案,组织学生参与活动,根据各班情况于6月24日之前择优上交优秀作品或照片视频材料。
学校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4
图片
一、设计意图: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孩子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我校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二、活动主题:
《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三、活动目标:
1、让孩子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使孩子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能积极、大胆地与同伴进行交流和讨论。
3、知道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进一步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感。
四、活动准备:
孩子进行过端午节的调查。根据孩子的问题设计、制作有关端午节经验的调查表,鼓励孩子广泛收集资料、积累经验。自带各种口味的煮熟的粽子。
五、活动过程: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介绍端午与屈原的故事。
提问:今天是什么节?大家一起念儿歌《五月五是端午》五月五是端午,吃粽子撒白糖,门插艾香满堂,龙船下水喜洋洋。
2、老师给孩子讲《屈原》的故事,屈原是如何爱他的国家,又是怎样投江的。
3、介绍端午节两项主要庆祝活动枣包粽子、划龙舟的意义。
4、组织孩子品尝粽子,观察粽子外形、讲述粽子的口感味道。
5、活动结束,收拾材料。
学校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5
图片
一、设计意图: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孩子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我校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二、活动主题:
《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三、活动目标:
1、让孩子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使孩子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能积极、大胆地与同伴进行交流和讨论。
3、知道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进一步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感。
四、活动准备:
孩子进行过端午节的调查。根据孩子的问题设计、制作有关端午节经验的调查表,鼓励孩子广泛收集资料、积累经验。自带各种口味的煮熟的粽子。
五、活动过程: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介绍端午与屈原的故事。
提问:今天是什么节?大家一起念儿歌《五月五是端午》五月五是端午,吃粽子撒白糖,门插艾香满堂,龙船下水喜洋洋。
2、老师给孩子讲《屈原》的故事,屈原是如何爱他的国家,又是怎样投江的。
3、介绍端午节两项主要庆祝活动枣包粽子、划龙舟的意义。
4、组织孩子品尝粽子,观察粽子外形、讲述粽子的口感味道。
5、活动结束,收拾材料。
学校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6
根据中央、省、合肥市文明办关于深化“我们的节日”的部署和《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市教体局决定端午节期间在全市中小学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充分挖掘端午节的深厚文化内涵,广泛开展节日民俗、志愿服务、经典诵读等活动,引导广大师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
二、活动内容
1、开展“温情端午”主题活动。以“温情端午”为主题,着力增强人们对传统美德的认知。各校要结合实际,开展民俗知识讲座,举办关爱老人、包粽子送温情等活动。
2、开展传统文化宣传活动。各校要挖掘端午节的深厚文化内涵,利用各类校刊、广播、宣传栏、主题班(队)会等宣传阵地,充分宣传端午节的历史渊源与当代意义,传承文化,传播文明 。
3、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各校要组织广大师生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
4、开展各类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精心设计、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为重点服务对象,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以普及端午传统习俗为切入点,开展民俗讲座等志愿服务活动;以“清洁城市美丽家园”为主题,组织志愿者走上街头,开展文明劝导、清理牛皮癣等活动。
三、活动要求
(一)组织师生参与。各中小学校要充分挖掘端午节深厚文化内涵,精心设计师生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活动项目,把广大师生吸引到活动中来,增强“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发挥阵地作用。各中小学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阵地的作用,精心组织师生喜闻乐见的、具有吸引力、影响力的节日庆祝活动。
(三)做好资料归档。各中小学校要注意收集保存端午节主题活动图片报道、视频等资料,活动总结及活动图片于6月1日前报市教体局创建办;省级、合肥市级文明单位应同时将开展活动的相关图片、新闻报道及时上传至__省文明单位大展台和合肥市文明创建动态管理系统。
学校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7
活动目标:
1、幼儿在参与或观看包粽子活动中,了解粽子制作的基本步骤,知道粽子是安昌腊月的一大美食特色。
2、通过亲子合作包粽子比赛活动,增进亲子感情,感受喜庆、团圆、温暖的年味。
活动时间:20xx年x月20日9:00开始
地点:安安剧场
前期准备:
1、食堂人员:
材料--肉(隔天浸好);粽叶、黑豆、花生;酱油、麻绳、其他物品—小碗 、容器
2、保育员: 1月14-15日期间清洗好粽叶。
3、倪天美:塑料桌布、奖状、奖品、一次性手套60副(幼儿用)、不锈钢脸盆20个(1月18日傍晚到位)、酒盅20只。
4、金斐:1月15日组织朱敏敏、马秀芝制作参赛标签,并于当天傍晚前发到各班。班主任请于1月19日傍晚发给家长。
5、赵国英:1月19日下午组织空课教师、保育员规划好场地(桌椅摆放:观众席、比赛席;容器收集等预设)
活动当天人员安排:
1、主持人:xx
2、现场调控(拍照):xx
3、评委:xx
4、计时:xx
5、音控:xx(包粽子时音乐、颁奖音乐)
6、摄像:xx
7、当天空课教师:比赛现场监督员
8、粽子运送:xx及家长
9、淘米、现场加米:xx及其他5个保育员(8点40前将食堂内所有包粽子材料送到安安剧场;班级点心及打水工作请提前做好)
10、观众:中班年段
活动流程:
1、亲子在安安剧场入座(8:50前);所有空课教师8:40到达安安剧场。
2、比赛分4轮进行。
规则:
以家庭为单位,规定时间(10分钟)内进行比赛。听到哨响后,家长负责包裹和扎,孩子负责放馅。
红枣粽:孩子戴好一次性手套,手抓2颗红枣放进粽壳,米由家长放入粽壳;
肉粽 :孩子戴好一次性手套,手抓一块肉放进粽壳,米由家长放入粽壳;
得分 :完美10分/个,怪形9分/个,漏米8分/个;若孩子没有参与,互动性扣2分/个。
比赛过程中多余的'剪角不用剪掉;
3、每个小组比赛结束后,由监督老师将包好的粽子放到指定评定处,并将“互动性”便条放于粽子上。
4、家长帮忙将粽子搬到食堂(xx负责)
5、颁奖仪式(看情况)
6、请保育员、部分家长留下来包剩下的粽叶。
奖项设置
第一轮:三角粽(爸爸妈妈组)一、二、三等奖比例为4:5:8
第二轮:三角粽(爷爷奶奶组)一、二、三等奖比例为4:5:7
第三轮:枕头粽(爸爸妈妈组)一、二、三等奖比例为4:5:8
第四轮:枕头粽(爷爷奶奶组)一、二、三等奖比例为2:3:3
学校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8
夏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端午节同时是一个可以和亲友团聚一起度过的节日,端午节也可以举行许多活动,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节日.今天我们就来过一个特别的有意义的端午节.
一、活动日期
端午节,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
二、活动地点
活动目的: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端午节的来源之一是纪念屈原,我们也要通过端午节来怀念屈原--这位可歌可敬的爱国诗人.
三、活动内容
1. 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具体内容如下:
(1)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
(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学生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
(4)一起收看端午节各地的风俗习惯视频。
2.包粽子
(主持人):在端午节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粽子的味道不用说了,是十分美味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包粽子的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一起来包粽子,看谁的手儿最巧,包的粽子最漂亮.
材料:糯米、去皮绿豆、肉粹、粽叶、粽绳.
方法:
1. 将粽叶折成漏斗形
2. 在漏斗形的粽叶里放入适量的糯米、去皮绿豆以及肉粹
3. 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粽叶的两边把那个比较长的粽叶向糯米这边压成一个三角形
4. 将粽叶包好后用准备好的绳子把它绑紧
5. 蒸煮.。
四、诗歌朗诵
(主持人):你们有谁知道端午节也是什么节?不知道吧,告诉大家端午节也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下面请看诗朗诵表演.
第一:x朗诵.
第二:小组朗诵.
第三:女生齐诵.
第四:男女朗诵.
第五:大家齐诵
五、观看赛龙舟录像
(主持人):你们到过汨罗江吗?看过"龙舟竞赛"吗﹖端午节赛龙舟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也是一项国际体坛盛事!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原因不满朝廷腐败而投汨罗江自尽,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锣鼓声把江中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
赛龙舟可以说是端午节的高潮.龙舟长10米多,以龙头和龙尾作装饰,船身还特意雕上麟状花纹,唯妙唯肖;每只龙舟可容纳20至22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领下,以及围观人群的呐喊声中划向终点.现在,我让我们一起加入这一行列.(播放赛龙船庆端午的视频)
(主持人):看了刚才的'录像,我们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吧!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六、吃粽子
请评委根据粽子的样式,口感评价.并且评出最佳包粽子大王;最好吃的粽子;以及最会吃粽子大王.
七、领导讲话
今天的端午节过得很有意义.高兴地看到同学们心灵手巧的一面,感受到学生的参与的热情,强烈的表现欲望以及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年对信息、资料的搜集能力.同时也非常感谢家长对我们活动的热情参与.通过本次活动,我们近距离接触了端午节,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
学校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9
活动目的:端午佳节,让异地的同学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参与人员:不回家的同学和师兄师姐。
活动地点:中心湖草地活动时间:6月9(星期三)晚七点半活动流程:
1、主持人暖场"端午佳节,我们异地庆祝,虽然不能和家人团聚,但是我们不寂寞不孤单"举杯庆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2、暖场过后大家吃零食,彼此玩笑片刻,大概十五分钟左右。
3、主持人出场,开始游戏时间。
(一)007围成一个圈,由开始一人发音"零",右侧开始第一个随即亦发音"零",第二个人则发 音"柒",随声用手指作开枪状任指一人,"中枪"者手作投降状,但"中枪"者旁边左右两人则要发"啊"的声音,而枪手不作任何动作。出错者玩真心话大冒险。
(二)速配气球每个人发一张牌,相同花色牌号的为一组,一组俩个人,由主持人叫出四组,俩人合力用背部挤爆气球,气球内有字条,上面写有"唱首歌"或者"跳支舞"之类的字。最慢的那一组另有惩罚措施,让其在奶油夹心和牙膏夹心的.饼干中挑选,后果自负。
4、粽子插曲:主持人故弄玄虚说有神秘嘉宾,随后精心准备的大粽子上场(可以点上蜡烛营造气氛)主持人可问下大家有无电话回家,大家一起举杯庆祝远方的家人端午节快乐。
5、游戏继续
(三)速配踩报纸牌收上来,同上个游戏,不过只是牌号即可,相同分成三人一组,共俩组。每组中一个人出来猜拳,另俩个人踩报纸,输的一组就报纸对折,最后落在报纸外的为输家,输的围着系有气球的绳子,大家戳破后,让其带着破碎的气球跳草裙舞。
(四)开锁所有人站起来聚拢在一起,抓住任何一个除了左右俩边人的手,此时是一个相当混乱的一团,让然后一个一个的解开,解开后应是一个圆圈,若有解不开的现象则那一组应受罚,措施待定。
6、此时可能已十点多了,大家玩的尽兴后再吃吃喝喝聊一聊。最后主持人出来说一点大家好好生活天天向上之类的话,就结束了。
活动准备:食物采办:酒 果汁 花生 薯片 果冻 棉花糖 仙贝 雪饼 西瓜……
负责人:奶爸奶妈道具准备:报纸 气球 绳子 奶油夹心和牙膏夹心的饼干 粽子 电脑 音响负责人:
现场装饰:提前到场半个小时铺好报纸负责人:
活动经费:五百块。
学校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10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结合本校彩豆文化特色,通过“彩豆情怀,端午显爱”主题教育活动,将中华民族的气节教育、节气文化和学校特色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学生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二、活动设计
(一)找一找
对象:1——5年级学生
要求:从阅览室或网上找一找关于端午节这一节气的相关知识;端午节的由来;屈原的故事;屈原的诗词;赛龙舟和包粽子的习俗。
(二)说一说
通过午会课、班会课、班队课,组织学生说说相关的知识。
1、对象:1——2年级学生
要求:说说端午节的由来;说说包粽子的习俗。
2、对象:3——4年级学生
要求:说说端午节的由来;说说包粽子的习俗;说说屈原的故事。
3、对象:5年级学生
要求:说说端午节的.由来;说说包粽子的习俗;说说屈原的故事;说说屈原的诗词。
(三)画一画
对象:3——5年级学生
要求:以“走近端午”为主题制作一份小报,能反映端午的习俗,自己的心声、生活的体验。3——4年级为手抄报,5年级为电脑小报。
(四)写一写
通过黑板报、班级橱窗等阵地,进行环境布置设计。
对象:3——5年级学生
要求:以“端午情怀”为主题出好一期黑板报。4年级学生以写信的方式为“512”灾区的的小伙伴写封信,说说自己对端午节的理解、和小伙伴分享端午的快乐。5年级学生进行屈原诗词钢笔书写比赛。
(五)学一学
对象:1——5年级学生
要求:以“我向奶奶学一技”为主题,学习粽子的名种包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尝试用各种豆物作为佐料包粽子,并品偿不同地方、不同的风格、不同特色的粽子。
(六)比一比
对象:3——5年级学生
要求:以“六一我作主、端午我进步”为主题,进行故事演讲比赛。故事内容可以是学习屈原的小故事、可以是反映端午民俗气息的生活故事、可以是自己在端午学习一项技能的小故事。
学校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11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过传统节"__院校端午节校园活动策划如下。
1、准备限量小礼品:向各班派发端午节海报,普及端午知识,派发端午节礼品。其中包括:包粽子的方法学习纸条一张;小粽子一个;端午节贺卡一张,香囊艾叶菖蒲适量。以班级为单位每班派发若干份,让同学们在端午收到惊喜,感受惊喜,从而加深同学们对于端午以及其他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认识,给端午增光添彩。
2、端午节知识竞赛:过端午,端午知识当然必不可少,我们准备收集一些关于端午的小常识,编集成海报,一份张贴于校门口,另外以班级为单位分发,让同学们过端午,知端午,过一个充满知识趣味的端午节。以抢答的方式对端午节进行知识问答,答对题数最多者可获奖品——粽子一个。
3、端午节问卷调查:根据海报编10道左右关于端午知识的知识问答题,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调查,看看同学们对于端午知多少,也可以由此向同学们普及端午知识。
4、号召有条件的同学端午观看赛龙船庆(录像也可)。端午节龙舟竞渡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也是一项体坛盛事!龙舟竞渡可说是端午节的高潮。龙舟长10米多,以龙头和龙尾作装饰,船身还特意雕上麟状花纹,唯妙唯肖;每只龙舟可容纳20至22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领下,以及围观人群的呐喊声中划向终点。去看一次赛龙舟。看着一支支龙舟在湖面上激起层层的水花,鼓声震天,激动人心,桨手们以整齐划一的动作推动龙舟矫健地前行,似一条条真龙欲一跃而起,情不自禁的跟着龙舟的节奏心潮澎湃,那是民族的力量在激扬。
5、自制粽子端午的主角粽子在东汉就已有出现,但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从前的粽子是以粟为主要原料,不添加其余馅料。但在讲究饮食的中国人巧手经营之下,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粽子,不论是造型或内容,都有五花八门的变化。先就造型而言,各地的粽子有三角、四角锥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粽叶的材料则因地而异。就口味而言,粽子馅荤素兼具,有甜有咸。北方的粽子以甜味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有用白粽子、小枣粽、豆沙粽、八宝粽、鸡肉粽、鲜肉粽、椒盐豆粽、莲蓉粽、栗蓉粽、咸肉粽、蛋黄粽等。亲手用翠绿的粽叶包裹好一颗颗米粒,再用绳子扎起所有的祝福与希望。过去,人们把粽子投入江中,让屈原免受鱼儿的伤害,寄托他们对一个伟大的灵魂的哀思与纪念。在学校,可以利用社团活动时间,让同学们跟着指导老师学做粽子,知道粽子的原料和做法。联系好厨房的师傅,包好的'粽子可以提前作为端午节的小礼品之一,送给同学,尤其是住在宿舍的同学们。
6、留下悬艾叶菖蒲,配香囊的风俗端午在班级或者家中门上插一束艾菖蒲叶,配一个香囊,为自己祈福,保佑平安,也祝愿灾难中的人们早日振作,重建起美丽的家园。让每一个节日在中国人的心中扎根,让中华民族的精神不断延续。今年的端午节,我们有传统,也有创新,在普及端午知识的同时,也倡议同学们向勇士们学习,端午是民族的节日,在端午我们为自己的英雄而骄傲,为我们的民族而自豪!
学校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12
一、活动目的:
为深化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按照省、市、区文明办相关要求,现制定xx区教育局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教育引导师生在活动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为我们的美好未来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活动主题:
我们的节日端午
三、活动对象:
各中小学师生
四、活动时间:
20xx年5月9日6月9日
五、活动内容:
(一)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各学校要充分发掘我们的节日端午的爱国精神内涵,开展各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广泛组织中小学生、青年团员精选端午民俗诗歌、屈原诗辞和历代经典爱国主义诗篇,以赛诗会、朗诵会、诗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在全区中小学校、乡村学校少年宫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引导师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二)大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和走访慰问活动
积极组织师生志愿者进社区、进乡村开展开展端午慰问关爱他人志愿服务活动,以孤寡老人、空巢老人、贫困户、留守儿童、残疾人等为主要慰问对象,为他们送慰问金、送粽子、送生活用品等,帮他们打扫卫生,陪他们谈心,一起共度端午佳节。也可以组织走访慰问各级道德模范和先进人物,并大力宣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营造学习模范、关爱模范、争当模范的良好社会氛围,为道德模范送去节日的问候。
(三)广泛开展节日民俗文化活动
积极开展各类富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民俗文化活动。如组织开展猜谜、包粽子、制香囊、悬白艾、挂菖蒲等节日活动,丰富节日生活。班级内开展多样的庆端午主题班队会活动,号召学生多途径了解端午文化,创作端午主题征文、主题手抄报、电子小报、主题黑板报、主题书法作品展,并在校园内展评。
(四)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日小报创评活动。
20xx年端午节小报主题端午习俗我来画。通过创作节日小报,了解端午习俗和传统文化,展示节日风俗和学生爱国之情。作品可以采用传统手抄节日小报的形式,也可采取电脑作画形式进行创作,报送作品可以以个人名义,也可以以小组、班级、家庭名义。节日小报推荐报送要求:纸质小报原件、小报电子扫描件或照片、纸质作品推荐表。每个学校推荐5份作品。小报报送时间:20xx年5月25日前,过期不能选送市上参评。
(五)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
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在校园内外、教师宿舍院落大力开展环境卫生秩序整治活动,增强师生的生态环保意识,营造端午节整洁优美的卫生环境和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
六、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我们的节日端午是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和xx综合文明指数测评的重要内容,各学校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迅速制定活动方案、周密安排部署,确保活动顺利有序的开展。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在校内开辟主题黑板报、专栏,利用led屏幕等宣传报道端午知识和端午节日活动,营造良好节日氛围,不断增强节日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报送资料。
端午小报报送时间:20xx年5月25日前。
2.各学校于5月13日前将本单位拟开展的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实施方案报区教育局宣教科。
3.活动结束后,请各校在6月12日前将活动总结、简报、图片、音像等资料报送区教育局宣教科。
学校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13
活动目标:
端午节是中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同学们对端午节的印象只是吃粽子、挂香包、看划龙船,从来没有深入去认识端午节,本活动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深入的去认识端午节。整个活动设计先从端午佳节的习俗切入,让学生去寻找端午节的起源故事,动手做香包,以及认识端午节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进而让学生在吃粽子之余,关心一下自己,如何让自己吃得更健康,在看划龙船之余,也能体会一下团体同心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赛龙舟录像各种香袋及做香袋的材料有关端午节的诗歌
活动过程:
一、全体立正、各小队整队
二、各小队长向中队长报告人数,中队长向中队辅导员报告人数
三、出旗、奏乐、敬礼
四、唱队歌
五、主题活动开始:
(一)端午奇缘话习俗。(可以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方式了解。)
学生畅所欲言,只要跟端午有关的知识和风俗都可以说,以幸大转盘的形式随机上台介绍,也可回答下面的问题。
1、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
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学生生动地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各种起源故事附后)
(二)外来学生说说自己家乡过端午的习俗。(班上7位外来学生)
(三)做香袋比赛。
(主持人):同学们,佩香袋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每到那一天,小朋友的脖子上挂上了妈妈为自己做的各式的香袋,心里乐滋滋的。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做香袋,看谁的手最巧,做的香袋最漂亮。将自己做好的香袋送给妈妈或长辈。
活动前准备:
1、材料:碎布、棉花、香料粉、丝线(或中国结细线)。
2、工具:剪刀、针、缝衣线。
3、将碎布画上自己喜欢的形状,如:圆形、三角形、桃形、动物形等。
4、剪下相对的两片。
5、做法:
(1)用线将三边从反面缝合,留下一边。
(2)翻过来,塞入沾有中药店买回来的香料粉的棉花。
(3)将最后一边缝合,再加长绳装饰即完成。
学生动手做香包,然后进行评比。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端午节也是什么节?不知道吧,告诉大家端午节也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下面请各小队表演诗朗诵。
(每一小队自行准备,形式可以自主创设)
(五)观看赛龙船庆端午的录像。
(主持人):同学们,你看过“龙舟竞赛”吗﹖端午节龙舟竞渡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也是一项体坛盛事!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原因不满朝廷腐败而投江自尽,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锣鼓声把江中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
龙舟竞渡可说是端午节的高潮。龙舟长10米多,以龙头和龙尾作装饰,船身还特意雕上麟状花纹,唯妙唯肖;每只龙舟可容纳20至22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领下,以及围观人群的呐喊声中划向终点。现在,我让我们一起加入这一行列。
(播放赛龙船庆端午的录像。)
(主持人):看了刚才的录像,想谈谈自己的想法吗?
队员们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六、辅导员讲话:
同学们,今天的活动搞得非常成功,在此向你们表示祝贺。老师高兴地看到同学们参与的热情,强烈的表现欲望以及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年对信息、资料的搜集能力。通过本次活动,我们近距离接触了端午节,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老师相信今年的端午节大家一定会过得特别有意思。到时候我们再一起来包粽子,表达一份我们对屈原的怀念。
七、呼号。
八、退旗、奏乐、敬礼。
九、宣布活动结束。
学校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14
一、主题
过传统节,共中国情
二、准备限量小礼品
向各班派发端午节海报,普及端午知识,派发端午节礼品。
其中包括:包粽子的方法学习纸条一张;小粽子一个;端午节贺卡一张,香囊艾叶菖蒲适量。以班级为单位每班派发若干份,让同学们在端午收到惊喜,感受惊喜,从而加深同学们对于端午以及其他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认识,给端午增光添彩。
三、端午节知识竞赛
过端午,端午知识当然必不可少,我们准备收集一些关于端午的小常识,编集成海报,一份张贴于校门口,另外以班级为单位分发,让同学们过端午,知端午,过一个充满知识趣味的端午节。以抢答的方式对端午节进行知识问答,答对题数最多者可获奖品——粽子一个。
四、端午节问卷调查
根据海报编10道左右关于端午知识的知识问答题,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调查,看看同学们对于端午知多少,也可以由此向同学们普及端午知识。
五、号召有条件的同学端午观看赛龙船庆
端午节龙舟竞渡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也是一项体坛盛事!龙舟竞渡可说是端午节的高潮。龙舟长10米多,以龙头和龙尾作装饰,船身还特意雕上麟状花纹,唯妙唯肖;每只龙舟可容纳20至22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领下,以及围观人群的呐喊声中划向终点。
去看一次赛龙舟。看着一支支龙舟在湖面上激起层层的水花,鼓声震天,激动人心,桨手们以整齐划一的动作推动龙舟矫健地前行,似一条条真龙欲一跃而起,情不自禁的跟着龙舟的节奏心潮澎湃,那是民族的力量在激扬。
六、自制粽子
端午的主角粽子在东汉就已有出现,但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从前的粽子是以粟为主要原料,不添加其余馅料。但在讲究饮食的中国人巧手经营之下,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粽子,不论是造型或内容,都有五花八门的变化。先就造型而言,各地的粽子有三角、四角锥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粽叶的材料则因地而异。就口味而言,粽子馅荤素兼具,有甜有咸。北方的粽子以甜味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有用白粽子、小枣粽、豆沙粽、八宝粽、鸡肉粽、鲜肉粽、椒盐豆粽、莲蓉粽、栗蓉粽、咸肉粽、蛋黄粽等。
如果粽子给端午节带来了清香,那么包粽子是其中最真切的气息。
在家里,可以提前几天买回新鲜的粽叶,端午节的上午就能和父母在浅浅的夏日中体验包粽子的乐趣了。亲手用翠绿的粽叶包裹好一颗颗米粒,再用绳子扎起所有的祝福与希望。过去,人们把粽子投入江中,让屈原免受鱼儿的伤害,寄托他们对一个伟大的灵魂的哀思与纪念。而现在,四川的人们正在遭受着地震带来的身心的痛楚,可以将包好的粽子和一串串千纸鹤赠送给社区中xx籍的居民,用一颗真挚的心给他们安慰,送上我们的关怀,送上我们对xx人民的信心。
在学校,可以利用社团活动时间,让同学们跟着指导老师学做粽子,知道粽子的原料和做法。联系好厨房的师傅,包好的粽子可以提前作为端午节的小礼品之一,送给同学,尤其是住在宿舍的同学们。
七、留下悬艾叶菖蒲,配香囊的风俗
端午在班级或者家中门上插一束艾菖蒲叶,配一个香囊,为自己祈福,保佑平安,也祝愿灾难中的人们早日振作,重建起美丽的家园。让每一个节日在中国人的心中扎根,让中华民族的精神不断延续。
今年的端午节,我们有传统,也有创新,在普及端午知识的同时,也倡议同学们向勇士们学习,端午是民族的节日,在端午我们为自己的英雄而骄傲,为我们的民族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