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短文 > 方案精选 > 正文

送课下乡活动方案

2025/02/16方案精选

文学网整理的送课下乡活动方案(精选12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送课下乡活动方案 篇1

一、开展送教下乡活动的目的

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旨在为边远乡校提供教学示范和专业支持,实现城乡教育资源互补,增进城乡教师的相互学习,既可以让上课教师从中得到磨练,又使听课教师从中受到教益,从而实现双惠双赢。旨在帮助于农村,服务于农村,建立城乡互帮互助的教研热线,增强一线教师的教学教研意识,在我校掀起教学研讨的热潮。

二、送教下乡活动的具体安排

为更好地了支持村小,提高下乡的效果,我校安排语数学科老师一期到村小上二次优质课课,然后举行同学科老师评课活动,结合自己的教学,谈收获,谈体会,谈自身不足,写出改进措施,写出反思。

三、送教下乡的意义

送教下乡让我们领略到城区优秀教师高超的教学技艺和新课改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勃勃生机,这将是对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最直接的培训。同时也将搭建成我们教师间交流的最好平台,引发我们心灵深处的.律动,并产生恒久的回应。因为我们将在一起交流课改的实践体验和教学模式,交流教育理念和育人方式,取长补短,求得两校资源的共享和互补。我们有理由坚信,随着这项活动经常开展和不断完善,必将有力地推进两校教育教学不断进步,日渐形成携手共进,优势互补,上下联动,资源共享,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可喜局面。

德国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意味深长地写道:“教育正是借助于个人的存在,将个体带入群体之中,如果一个人与更明朗、更充实的世界合为一体的话,人就能够真正成为自己,并注入更新的生机。”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今天的活动正是让我们的生命个体进入一个明朗、充实的区间,这样我们教育生命将会有更多的生机、有更新的发展。

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情感特征出发,立足校情,潜心探索,各求实效,走科研兴教之路,努力开创我校教学教育工作新局面。

四、送教下乡活动的具体要求

1、切实明确开展此项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认真做好过程管理,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

2、明确送教任务。对前来我校送教的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的讲课、说课,同学科教师、学校领导和教研员进行评课、研讨,此活动每学年期不得少于两次,每次不得少于两科。

3、实施新课程,宣传新课改,为我校农村教学走进新课程发挥引领和促进作用。

4、送教的同时,就地趁势召开教学研讨会,开展新课程大家谈活动,营造研讨氛围,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5、锻造青年教师。通过说课、上课、评课等研讨活动,锻炼和培养青年教师,让上课者与听课者都能受益,共同提高;

6、通过城乡教师实行零距离的交流,融洽工作情感,增强活动的服务意识,从而使我校老师团结一体,昂扬向上的良好态势。

7、为教师们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促进教师更快地成长。

送课下乡活动方案 篇2

一、开展送教下乡活动的目的

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旨在为边远乡校提供教学示范和专业支持,实现城乡教育资源互补,增进城乡教师的相互学习,既可以让上课教师从中得到磨练,又使听课教师从中受到教益,从而实现双惠双赢。旨在帮助于农村,服务于农村,建立城乡互帮互助的教研热线,增强一线教师的教学教研意识,在我校掀起教学研讨的热潮。

二、送教下乡活动的具体安排

为更好地了支持村小,提高下乡的效果,我校安排语数学科老师一期到村小上二次优质课课,然后举行同学科老师评课活动,结合自己的教学,谈收获,谈体会,谈自身不足,写出改进措施,写出反思。

三、送教下乡的意义

送教下乡让我们领略到城区优秀教师高超的教学技艺和新课改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勃勃生机,这将是对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最直接的培训。同时也将搭建成我们教师间交流的最好平台,引发我们心灵深处的律动,并产生恒久的回应。因为我们将在一起交流课改的实践体验和教学模式,交流教育理念和育人方式,取长补短,求得两校资源的共享和互补。我们有理由坚信,随着这项活动经常开展和不断完善,必将有力地推进两校教育教学不断进步,日渐形成携手共进,优势互补,上下联动,资源共享,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可喜局面。

德国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意味深长地写道:“教育正是借助于个人的存在,将个体带入群体之中,如果一个人与更明朗、更充实的世界合为一体的话,人就能够真正成为自己,并注入更新的生机。”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今天的活动正是让我们的生命个体进入一个明朗、充实的区间,这样我们教育生命将会有更多的生机、有更新的发展。

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情感特征出发,立足校情,潜心探索,各求实效,走科研兴教之路,努力开创我校教学教育工作新局面。

四、送教下乡活动的具体要求

1、切实明确开展此项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认真做好过程管理,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

2、明确送教任务。对前来我校送教的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的讲课、说课,同学科教师、学校领导和教研员进行评课、研讨,此活动每学年期不得少于两次,每次不得少于两科。

3、实施新课程,宣传新课改,为我校农村教学走进新课程发挥引领和促进作用。

4、送教的同时,就地趁势召开教学研讨会,开展新课程大家谈活动,营造研讨氛围,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5、锻造青年教师。通过说课、上课、评课等研讨活动,锻炼和培养青年教师,让上课者与听课者都能受益,共同提高;

6、通过城乡教师实行零距离的交流,融洽工作情感,增强活动的服务意识,从而使我校老师团结一体,昂扬向上的良好态势。

7、为教师们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促进教师更快地成长。

送课下乡活动方案 篇3

一、以骨干教师送课下乡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更新教育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骨干教师送课、课后互动研讨,教师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运用教材、设计教学流程、驾驭课堂、灵活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等专业能力,并以此为契机,加快提升山村教师队伍教学教研能力,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二、组织重视。为了此项活动能顺利、扎实、高效进行,特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刘书友副组长:李丹丹成员:邢明光吴小平

三、活动安排:

1、送课教师:刘红秀韩小惠2、送教科目:英语语文3、送教模式:示范课4、送教时间:10月

四、活动要求:

1、教导处要重视,认真推选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参加送课活动;

2、送课教师要精选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

3、教研组认真研讨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步骤;

4、送课教师要认真准备教案、教具及课件;

5、送课教师课后要和兄弟学校教师认真交流、反思。

送课下乡活动方案 篇4

一、以骨干教师送课下乡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更新教育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骨干教师送课、课后互动研讨,教师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运用教材、设计教学流程、驾驭课堂、灵活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等专业能力,并以此为契机,加快提升山村教师队伍教学教研能力,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二、组织重视。为了此项活动能顺利、扎实、高效进行,特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如下:

xxx

三、活动安排:

1、送课教师:刘红秀韩小惠2、送教科目:英语语文3、送教模式:示范课4、送教时间:10月

四、活动要求:

1、教导处要重视,认真推选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参加送课活动;

2、送课教师要精选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

3、教研组认真研讨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步骤;

4、送课教师要认真准备教案、教具及课件;

5、送课教师课后要和兄弟学校教师认真交流、反思。

送课下乡活动方案 篇5

一、开展送教下乡活动的目的

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旨在为边远乡校提供教学示范和专业支持,实现城乡教育资源互补,增进城乡教师的相互学习,既可以让上课教师从中得到磨练,又使听课教师从中受到教益,从而实现双惠双赢。旨在帮助于农村,服务于农村,建立城乡互帮互助的教研热线,增强一线教师的教学教研意识,在我校掀起教学研讨的热潮。

二、送教下乡活动的具体安排

为更好地了支持村小,提高下乡的效果,我校安排语数学科老师一期到村小上二次优质课课,然后举行同学科老师评课活动,结合自己的教学,谈收获,谈体会,谈自身不足,写出改进措施,写出反思。

三、送教下乡的意义

送教下乡让我们领略到城区优秀教师高超的教学技艺和新课改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勃勃生机,这将是对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最直接的培训。同时也将搭建成我们教师间交流的最好平台,引发我们心灵深处的律动,并产生恒久的回应。因为我们将在一起交流课改的实践体验和教学模式,交流教育理念和育人方式,取长补短,求得两校资源的共享和互补。我们有理由坚信,随着这项活动经常开展和不断完善,必将有力地推进两校教育教学不断进步,日渐形成携手共进,优势互补,上下联动,资源共享,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可喜局面。

德国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意味深长地写道:“教育正是借助于个人的.存在,将个体带入群体之中,如果一个人与更明朗、更充实的世界合为一体的话,人就能够真正成为自己,并注入更新的生机。”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今天的活动正是让我们的生命个体进入一个明朗、充实的区间,这样我们教育生命将会有更多的生机、有更新的发展。

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情感特征出发,立足校情,潜心探索,各求实效,走科研兴教之路,努力开创我校教学教育工作新局面。

四、送教下乡活动的具体要求

1、切实明确开展此项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认真做好过程管理,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

2、明确送教任务。对前来我校送教的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的讲课、说课,同学科教师、学校领导和教研员进行评课、研讨,此活动每学年期不得少于两次,每次不得少于两科。

3、实施新课程,宣传新课改,为我校农村教学走进新课程发挥引领和促进作用。

4、送教的同时,就地趁势召开教学研讨会,开展新课程大家谈活动,营造研讨氛围,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5、锻造青年教师。通过说课、上课、评课等研讨活动,锻炼和培养青年教师,让上课者与听课者都能受益,共同提高;

6、通过城乡教师实行零距离的交流,融洽工作情感,增强活动的服务意识,从而使我校老师团结一体,昂扬向上的良好态势。

7、为教师们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促进教师更快地成长。

送课下乡活动方案 篇6

为进一步地贯彻落实八开乡中心校校本研修活动方案,加强我乡各完小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交流与合作。使我乡小学教研活动进一步联系实际,贴近教学,有效进行,全面提升全乡小学教师整体的教学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八开乡中心校特举办这次“送教下乡”活动,现特制定本次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9日(周五)

二、活动方式

1、示范课:由八开中心校骨干教师执教示范课。

2、校本活动由和平小学教师执教常态课。

3、全乡各校点负责人。

4、交流互动

(1)八开小学示范课执教老师说课、谈课后反思,对示范课进行分析点评。

(2)和平小学常态课执教教师谈教学思路及课后反思。

(3)授课教师与听课教师交流互动。

三、活动安排

1、地点:和平小学。

2、送教下乡人员安排:

组长:胡官辉

副组长:毛正云吴春卯

成员:廖庆录、杨胜豪、杨胜远、姚本良、潘留恒、韦成銮、刘平、龙圣明、潘文静及和平片辖区的`全体教师。

3、授课、听课安排。

本次送教下乡活动分为语文(英语)组、数学组同时进行。语文组成员:胡官辉、吴春卯、廖庆录、杨胜远、潘文静及和平辖区语文老师;数学组成员:毛正云杨胜豪姚本良潘留恒及和平辖区数学老师。和平小学教师,送教教师、教研员、教研组长分学科听课。和平小学领导或主管老师负责安排活动交流场地,以便于老师们的交流互动。

四、活动要求

1、本次送教下乡活动的执教老师需认真设计好本次活动的教学设计,确保本次活动的实效性。

2、各执教老师,根据上课内容拟好教案,并打印一式4份教案、说课教案。个人留存一份,一份交中心校存档,一份交八开小学教务处存档,一份交和平小学教务处存档。

3、和平小学负责本次活动一切服务,保证本次活动的正常开展。

送课下乡活动方案 篇7

一、以骨干教师送课下乡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更新教育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骨干教师送课、课后互动研讨,教师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运用教材、设计教学流程、驾驭课堂、灵活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等专业能力,并以此为契机,加快提升山村教师队伍教学教研能力,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二、组织重视。为了此项活动能顺利、扎实、高效进行,特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刘书友副组长:李丹丹成员:邢明光吴小平

三、活动安排:

1、送课教师:刘红秀韩小惠2、送教科目:英语语文3、送教模式:示范课4、送教时间:10月

四、活动要求:

1、教导处要重视,认真推选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参加送课活动;

2、送课教师要精选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

3、教研组认真研讨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步骤;

4、送课教师要认真准备教案、教具及课件;

5、送课教师课后要和兄弟学校教师认真交流、反思。

送课下乡活动方案 篇8

各乡镇中心学校、县直各学校:

根据xx县教育局20xx年送教下乡培训活动方案,小学语文第二阶段(研课磨课)送教下乡培训活动正式启动。特制定此方案。

一、活动主题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二、活动安排

1、校本研磨

时 间:20xx年3月19日—20xx年3月30日

地 点:县直学校 乡镇中心学校 完全小学 教学点

参训对象:各学校小学语文教师

研磨流程:

①制定方案。各学校制定语文学科研课磨课活动方案(时间、地点、内容、主备人)。

②个人研备。要求县直各学校以年级为单位各推荐1名主备人,乡镇中心学校及完小推荐2名主备人(1-3年级一名,4—6年级一名)。其他语文学科教师积极参与,阐述自己与众不同的独到的观点,主备人根据大家的建议与意见,形成教学预案。

③课堂研磨。主备教师在本校开展课堂教学展示,本校语文教师集体观课、听课。

④集体研讨。评议时要求听课教师从不同角度、依据学科研究主题、找不足、找亮点、并提出改进意见,教者取长补短完善各环节。

⑤课堂展示。主备教师再次在乡镇内进行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全镇语文教师参与评课、议课、总结、反思,把“展示课”打造成乡镇内的“优质课”。

研磨要求:①校本研磨采取自下而上、人人参与的方式进行。②县直学校以校为单位组织,乡镇学校以中心小学、完小为单位组织(教学点学校就近参入完小或中心小学校本研磨)。③各乡镇学校择优确定两名主讲人参加协作区内的集中研磨展示。

2、集中研磨

时 间:20xx年4月2-4日

地 点:第三协作区 第四协作区 第五协作区

参训对象:各乡镇主讲教师 县送培团队 协作区语文教师

研磨流程:

①协作区基地校在县送培团队的指导下组织开展本协作区内的集中研磨活动,制定好研磨方案。

②协作区基地校对本协作区内推荐的“优质课”抽签进行试讲、评议、总结反思。

三、相关要求

1、各学校接到通知后,迅速制定科学合理的研课磨课方案,填写好研课磨课安排表(附件1),于3月23日之前与方案一并上传到电子邮箱(联系人:),县教师学习与资源发展中心将根据各学校上报的`活动时间进行抽查和督导,并将抽查结果予以通报。

2、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国培”送教活动,各培训学校要制作会标(“国培计划(20xx)”xx县xx学校小学语文送教下乡培训(研课磨课),布置好会场,按方案组织开展好各项活动,做实校本研修,借活动开展提升学科教师专业素养。组织语文教师积极参入“微课例”、“微案例”、“微故事”、“微视频”“微讲座(报告)”等学习成果的制作与评比活动,各学校择优推荐5项成果上报到教师学习与资源发展中心。

3、活动过程中注意信息资料档案(包括电子和纸质档案)建设,保证活动各环节信息资料的详实完备(见附件2)。其档案资料将成为教育局年终对学校教学活动进行考核的重要依据。

送课下乡活动方案 篇9

一、以骨干教师送课下乡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更新教育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骨干教师送课、课后互动研讨,教师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运用教材、设计教学流程、驾驭课堂、灵活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等专业能力,并以此为契机,加快提升山村教师队伍教学教研能力,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二、组织重视。为了此项活动能顺利、扎实、高效进行,特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刘书友副组长:李丹丹成员:邢明光吴小平

三、活动安排:

1、送课教师:刘红秀韩小惠2、送教科目:英语语文3、送教模式:示范课4、送教时间:10月

四、活动要求:

1、教导处要重视,认真推选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参加送课活动;

2、送课教师要精选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

3、教研组认真研讨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步骤;

4、送课教师要认真准备教案、教具及课件;

5、送课教师课后要和兄弟学校教师认真交流、反思。

送课下乡活动方案 篇10

根据“国培计划”(20xx)双峰县送教下乡工作要求,中心学校于11月17日在中心小学举行小学语文送教下乡研课磨课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地点:11月17日9:00、中心小学

二、活动主题:生活化作文教学

三、参加人员:

1、参加县级培训学员:xxx

2、本年度任教小学语文的特岗教师

四、活动程序:

1、11月17日9:00签到

2、第2—4节上研讨课

3、中餐:12:10—13:00

4、集体讨论、专题讲座(朱慧明老师):13:00

五、其他事项:

1、请各校确定好参加人员并于明天上午报名单到人事师训群,通知相关人员准时参加。

2、请上课老师确定好年级、教学内容并于明天报人事师训群,各校组织好本校研磨活动。

3、请中心小学安排好场地及做好茶水、伙食等后勤工作。

4、其他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送课下乡活动方案 篇11

一、开展送教下乡活动的目的

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旨在为边远乡校提供教学示范和专业支持,实现城乡教育资源互补,增进城乡教师的相互学习,既可以让上课教师从中得到磨练,又使听课教师从中受到教益,从而实现双惠双赢。旨在帮助于农村,服务于农村,建立城乡互帮互助的教研热线,增强一线教师的教学教研意识,在我校掀起教学研讨的热潮。

二、送教下乡活动的具体安排

为更好地了支持村小,提高下乡的效果,我校安排语数学科老师一期到村小上二次优质课课,然后举行同学科老师评课活动,结合自己的教学,谈收获,谈体会,谈自身不足,写出改进措施,写出反思。

三、送教下乡的意义

送教下乡让我们领略到城区优秀教师高超的教学技艺和新课改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勃勃生机,这将是对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最直接的培训。同时也将搭建成我们教师间交流的最好平台,引发我们心灵深处的律动,并产生恒久的回应。因为我们将在一起交流课改的实践体验和教学模式,交流教育理念和育人方式,取长补短,求得两校资源的共享和互补。我们有理由坚信,随着这项活动经常开展和不断完善,必将有力地推进两校教育教学不断进步,日渐形成携手共进,优势互补,上下联动,资源共享,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可喜局面。

德国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意味深长地写道:“教育正是借助于个人的存在,将个体带入群体之中,如果一个人与更明朗、更充实的世界合为一体的话,人就能够真正成为自己,并注入更新的生机。”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今天的活动正是让我们的生命个体进入一个明朗、充实的.区间,这样我们教育生命将会有更多的生机、有更新的发展。

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情感特征出发,立足校情,潜心探索,各求实效,走科研兴教之路,努力开创我校教学教育工作新局面。

四、送教下乡活动的具体要求

1、切实明确开展此项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认真做好过程管理,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

2、明确送教任务。对前来我校送教的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的讲课、说课,同学科教师、学校领导和教研员进行评课、研讨,此活动每学年期不得少于两次,每次不得少于两科。

3、实施新课程,宣传新课改,为我校农村教学走进新课程发挥引领和促进作用。

4、送教的同时,就地趁势召开教学研讨会,开展新课程大家谈活动,营造研讨氛围,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5、锻造青年教师。通过说课、上课、评课等研讨活动,锻炼和培养青年教师,让上课者与听课者都能受益,共同提高;

6、通过城乡教师实行零距离的交流,融洽工作情感,增强活动的服务意识,从而使我校老师团结一体,昂扬向上的良好态势。

7、为教师们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促进教师更快地成长。

送课下乡活动方案 篇12

根据市教研室及镇中心中学送课下乡工作的`要求,扎实推进我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学校的学科课堂教学、教研活动深入开展,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我镇的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创办人民满意学校,特制订本方案。

一、以骨干教师送课下乡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更新教育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通过骨干教师送课、课后互动研讨,教师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运用教材、设计教学流程、驾驭课堂、灵活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等专业能力,并以此为契机,加快提升山村教师队伍教学教研能力,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二、组织重视。

为了此项活动能顺利、扎实、高效进行,特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刘书友

副组长:李丹丹

成员:邢明光、吴小平

三、活动安排:

1、送课教师:刘红秀、韩小惠

2、送教科目:英语、语文

3、送教模式:示范课

4、送教时间:10月

四、活动要求:

1、教导处要重视,认真推选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参加送课活动;

2、送课教师要精选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

3、教研组认真研讨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步骤;

4、送课教师要认真准备教案、教具及课件;

5、送课教师课后要和兄弟学校教师认真交流、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