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方案
文学网整理的美术教学方案(精选12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美术教学方案 篇1
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是围绕(苹果和橘子)主题背景下进行的,秋天到了,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孩子们都比较喜欢吃水果,而且活动的材料也是缘于幼儿的生活,是孩子熟悉的苹果,通过小刺猬背果果的故事情境,让幼儿学会画封闭的圆,在深动有趣的情境中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内容与要求:
学会画封闭的圆,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学画封闭的圆
活动准备:
水笔蜡笔苹果树小刺猬若干草地背景
过程导入:
秋天快结束了,小刺猬来到树林里,看到一颗很大的苹果树,地上掉了许多又大又圆的苹果,小刺猬想背一些苹果回家。
师:大家猜猜看小刺猬会用什么背苹果呢?
一、讲解示范
师:现在我们请来水笔宝宝来帮小刺猬一起来背果果,水笔宝宝的帽子一定要戴在它的头上,这样帽子才不会丢掉
师:小朋友眼睛看好了,看看小刺猬是怎么背苹果的,小刺猬是用身上的刺来背果果的,所以苹果要牢牢的定在刺上,然后走走走,慢慢走,手拉手好朋友,再把苹果的小柄加上去,小刺猬背好了一个大苹果。
师:小刺猬还想再背一个苹果呢,先把苹果牢牢地定在刺上,然后再走走走慢慢走,这样的苹果好吗,为什么(这样的苹果被虫子咬了一口,不好吃,只有手拉手,连连紧这样的苹果才好吃)
师:小刺猬还想再被一个苹果谁来帮帮它(指导先把苹果牢牢地定在刺上)
二:幼儿操作
这里还有许多小刺猬想背苹果呢,我们大家一起来帮帮他们好吗
指导幼儿把苹果牢牢地定在刺猬的身上,画封闭的圆形
三、分享交流。
小朋友你们帮小刺猬背了这么多的苹果,小刺猬对老师说小朋友真厉害,我们一起来夸夸自己,棒棒棒我真棒
1、哪个小刺猬背的果果最多。
2、哪个小刺猬把果果背到地上了,怎么办。
美术教学方案 篇2
活动目的:
1。体验大胆创作的乐趣。
2。借助想象,初步感受延续想象画的风格特点,尝试用丰富的线条和色彩进行表现。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幼儿绘画工具:记号笔、油画棒、画纸。
活动过程:
1。出示课件,启发幼儿想象,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画画吗?老师也非常喜欢,你们看我画了什么?它象什么?
2。演示课件,初步感受延续想象画的风格特点。
师:我觉得以前画画的方法不好玩,我想随意画。我在这幅画的
上面添加了一条曲线,再画上一条曲线和它相交,图的中间画一些弧线、圆圈,下面画一条折线,看,一幅画就画好了。
3。欣赏思考,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将抽象的图形、线相应的.事物联系起来。
(1)提问:你们从这幅画里看到了什么?
(2)演示课件,展示从画中联想到的事物。
4。演示课件,隐性示范,帮助幼儿掌握画线条的要点,进一步展现延续想象画的风格特点。
(1)出现有基本形状的画面,这幅图画什么?在上面添加线条,可以是曲线,可以是折线、圆圈。
(2)教师强调要点:从基本形状出发,根据自己的意愿添加线条,这些线条可以交织在一起,但线条不能太多太密,块面可以大一些。
(3)你们从这幅画里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飞马,我就给飞马涂上各种美丽的颜色,我在下面看到了一只老鹰,就给老鹰涂上颜色,后面是五彩云,最后涂上底色。
5。幼儿创作。
(1)教师提出要求。记住,画的时候,想怎么画线条就怎么画,画好线条后,看看你们画的线条里藏着什么,再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2)鼓励能力较弱的幼儿大胆运用线条进行作画,引导能力较强的幼儿从不同角度进行想象,丰富画面。
6。展示作品,分享创作的快乐。
(1)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一说画了些什么。
(2)请幼儿讲述别人的作品。
美术教学方案 篇3
活动意图:
自信是幼儿健康人格发展的要素之一,它对人的认知、动机、情感和社会行为均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考虑幼儿的发展需求,保护每一颗幼小的心灵。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开展了此次活动《我自己来》。旨在给幼儿提供一个表达、表现的机会,引导孩子拥有积极的心态,对自己的成长充满希望、树立信心。
活动目标:
1、知道正确穿衣方法,用绘画形式大胆表现。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中体验快乐。
活动准备:
1、画纸、记号笔、蜡笔。
2、《我自己来》2张图片。
教学重点:
培养穿衣等生活自理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实践教会学生穿衣要领。
活动过程:
一、导入情景——我自己来
1、(图一)介绍小宝。
他叫小宝,也是中班的朋友,和你们一样大。一大早他准备去上幼儿园了,妈妈说我们来给你洗脸吧,宝宝说:“不要,不要,我自己来。”
2、教师画一个大大的脸蛋
洗脸的时候要把什么洗干净?
小结: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耳朵都要洗干净不要有遗漏哦。
二、师幼示范,表现宝宝正确穿着。
1、观察表现穿着上衣
(1)妈妈说我来帮你重新穿吧,小宝说:“我自己来。”
小宝的衣服穿的怎么样?(区别正面和背面。)
小结:衣服的正面有拉链,有纽扣,还有图案和口袋。
(2)衣服应该怎么穿?(由一位幼儿示范,帮助小宝穿着上衣)
2、穿裤子
(1)穿好衣服小宝又开始穿裤子,妈妈说我来帮你重新穿吧,小宝说:“我自己来。”
小宝的裤子穿的怎么样?(区别正面和背面)
小结:裤子的正面有口袋,拉链,纽扣和图案。
(2)裤子应该怎么穿?(由另一名幼儿示范,帮助小宝穿裤子)
3、穿鞋子。
(1)穿好裤,就能出门上学了吗?
鞋子应该怎么穿?(由一名幼儿示范,帮助小宝穿鞋子)
小结:鞋子的搭配朝外摇摇头,不要点点头.
三、幼儿操作
把我们穿衣的`本领画出来,秀一秀!
1、小朋友都长的很可爱,脑袋要画的大大的
2、任选服装,按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表现各种服装的功能:可以画一画已经学会的穿衣本领,想去学一学的新本领也可以画一画;
3、用一种颜色蜡笔轮廓勾边。
四、欣赏穿戴整齐的自己
1、以“我会穿……我把衣服的图案穿在正面” 的方式介绍各自穿衣的本领。
2、对照自己的本领,以“我也会……我把裤子的拉练穿在正面”的方式呼应。
活动反思:
在美术活动中,激发幼儿联想、创造,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探索问题的不同答案。对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提高幼儿的绘画水平, 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活动中多多给予肯定、鼓励和赞赏。幼儿通过本次的活动,生活和自理能力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对周围的事物都有了较好的认识。
美术教学方案 篇4
活动目的:
1、学习用手指点画小蝌蚪的方法。
2、发展观察力以及大胆作画能力。
活动准备:
黑色颜料、毛巾、图画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魔术变变变》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老师要教你们变魔术你们想学吗?(讲师将玩具藏在身后再变)
二: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的图片。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猜猜会是谁呢?请看,你们认识它吗?原来它的名字叫小蝌蚪。我们一起和小蝌蚪打声招呼吧。小蝌蚪有圆圆大大的头和细细长长的尾巴,(边出事蝌蚪的头和身体)你们看小蝌蚪的尾巴是怎么样的?哦是弯弯的,原来小蝌蚪在游动的时候尾巴是弯弯的(波浪线)那小朋友们猜猜,小蝌蚪休息不游动的时候尾巴是怎么样的呢?教师边给幼儿看图片,边在黑板上贴出蝌蚪休息时候的图片,尾巴是直直的(直线)。
三、教师范画。
1、教师出示绘画底图,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引起幼儿的绘画兴趣。
师:小朋友们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的图上画了些什么?图上有小石头,和漂亮的水草可是可爱的小蝌蚪不见了,那怎么办呢?
2.启发幼儿思考怎样才能找到小蝌蚪
四、教师示范讲解手指画——小蝌蚪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师:小朋友都想出了许多好办法找小蝌蚪,许老师也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用手指就能马上找到可爱的蝌蚪宝宝。你们看!
2.教师示范讲解手指画的方法。
①教师示范:用右手大拇指指的指腹在黑色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提起,这样小蝌蚪圆圆的.身体就出来了。(建议:教师先用大拇指示范,再用小拇指示范)
②讲解尾巴的画法。
教师用指侧画尾巴,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出怎样画出小蝌蚪细细的尾巴。也可直接用黑色水彩笔进行添画。
③引导幼儿区分两只小蝌蚪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大小、尾巴的不同)
④教师介绍手指画,及绘画时应注意的事项:蘸有颜料的手要用毛巾擦干净,不能擦在衣服裤子上。
老师是用什么画出小蝌蚪的?
幼:手指
师:用手指画出的画就叫手指画。
五、幼儿练习画尾巴,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画好后用毛巾纸擦一下手指。
六、幼儿进行手指画,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他们注意点画方法,鼓励幼儿变换尾巴在身体上的位置画出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鼓励他们大胆细心地操作。(十个手指都可以进行点画)
七、评价和欣赏作品引导幼儿观看作品教师并给予简单的评价。
教学反思:
通过开展绘画活动《小蝌蚪》,我发现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是不错的,他们能通过我的示范讲解,认识了曲线和圆形,并学会了用曲线和圆形进行绘画,从而表现出对小蝌蚪的热爱。由于我的示范讲解到位,孩子们很快就能接受我想要传授的知识。而在孩子们的创造表现中,孩子们更是大胆地作画。他们能根据老师的引导,在原有的绘画基础上,添加了自己的想法,比如,他们在画中添加了水草、海水等,实现了大胆进行绘画的活动目标。在绘画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孩子们出现的问题,并且能及时地给予纠正。总的来说,整个绘画活动下来,孩子们的表现还是挺令我满意的。不过,在活动中,我还存在着一些不到之处,就是在活动中,我给幼儿说的机会有点少,没能让孩子们很好地去说,表达自己的一些想法,我觉得这是我比较欠缺的。如果给我从新上过这个活动的话,我会给孩子们创设一个自由表达的一个环节,让他们把自己想说的,想象到的都表达出来,我觉得那样会更好一些。
美术教学方案 篇5
教学过程:
一、引起兴趣。(出示许多精制的玩具)
瞧!这些是什么?(玩具)这么多好玩又可爱的玩具都是小朋友从家里带来的。有的小朋友买了新玩具,就把旧玩具扔到了一边不玩了。可是你们知道吗?在很远的一些山区里,那里的小朋友却连玩具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因为他们很穷,买不起玩具,多可怜呀!小朋友们,你们听了之后觉得心里怎么样?(很难过很伤心)那我们该怎样去帮助他们,让那里的小朋友也能和我们一样,快快乐乐地玩玩具,做游戏呢?(幼儿自由讨论)
大家想的主意都很好!可以买玩具,做点心送给他们,但如果我们亲手做一些玩具的话,更能表达我们的心意,对不对?今天老师特意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平时你们随手丢弃的塑料瓶盖,要请大家动动脑筋,看能不能把这些废旧物品做成玩具,给山区的小朋友寄去呢?(能)那你准备做什么玩具呢?
二、幼儿第一次尝试
1、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2、请几名做得又好又快的幼儿来为大家介绍制作的法。
三、教师总结。
1、XX小朋友真会动脑筋,想的'办法真好。
2、我们可以取大小不同的塑料瓶盖,用胶纸将其中两个或三个瓶盖粘在一起。如果粘的部位不同,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动物或人物形象。
3、再在白纸上画出所需形象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翅膀、尾巴等。然后剪下来粘在适当的位置,还可以画一些装饰物贴上。
4、做的时候要耐心,粘得牢一些。画的五官及装饰物的大小要根据瓶盖大小而定。左右对称。
四、幼儿再次尝试操作。
你们想不想再做一个玩具,比刚才那个做得更好。
1、幼儿再次操作。
2、提醒幼儿可以发挥想象,做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形象,注意粘得要牢固一些。
3、画上去的五官大小适当,装饰物颜色要漂亮。教师帮助能力弱的幼儿。
4、在巡视过程中,对于想象力丰富、制作细致有耐心的幼儿给予肯定。
五、玩瓶盖玩具。
小朋友今天都很认真,制作的玩具真漂亮、真有趣,山区的小朋友见了一定会喜欢的,现在我们去找邮局的叔叔帮我们把玩具给他们寄去吧!(活动结束出教室)。
教学要求:
1、利用废旧物棗各类瓶盖,进行粘贴组合,使其成为各种不同动物、人物等形象,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在做做玩玩的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动手、动脑习惯,体验成功的喜悦。
3、激发幼儿同情弱小、扶贫帮困的爱心。
教学准备:
各类塑料瓶盖、色纸若干、剪刀、彩色笔、胶纸。
美术教学方案 篇6
课时:三课时
目标:
1、回忆节日里难忘的事、难忘的人和难忘的情景,以《节日》为题创作一幅画。
2、学会用独特的色彩作品表示节日,画面应该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可以是绘画形式,也可以是贴画等形式)
3、通过学习,能应用收集的信息,解决绘画主题的确立,处置好画面效果。
重点:学会用别具一格的的作品表示节日局面。
难点:能应用收集的信息,归一整理,处置画面。
准备:教师:录音机、磁带、白纸、色纸、各种落叶、水粉画工具、国画工具、油画棒、碎布片、泥工、各种边废资料、剪刀、浆糊等。
同学:油画棒、剪刀、浆糊、各种边废料、落叶、泥土、水彩笔、彩色铅笔等。
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 同学进美术教室时,让其自由组合、自由建组、自由坐位。
2、 并以4—6位同学围坐的形式,进行学习小组的编排。
二、导入:
1、继续放音乐,渲染课堂气氛。
2、教室里一种浓浓的节日气息,你们感觉到了吗?
3、 这种感觉毋须语言,毋须动作。我们可以很自由的离开座位,置身于教室的四周,用心体会周围的一切。
4、 鼓励同学走下位置观察、体会周围的一切。也通过看“节日”的主题版面,得到更多的有关信息。便于课中的创作。
三、揭题、讨论:
1、如何表示“节日”?
(1)(同学回复原位)今天,我们要以“节日”一题来展开并创作一
幅画。你会怎样设计这幅画?以小组的形式,大家交换一下看法。
(2)同学讨论
(3)每一小组选派1—2名同学,在全班交流讨论内容。
2、用什么形式表示“节日”?
(1)同学们的想法很精彩,但你们想过用什么工具来表示“节日”吗?
(2)我以灯笼为例,介绍几种表示方法吧!(教师示范)
(3)主要介绍:贴印(黑卡纸上完成)、水粉表示(棕色纸上完成)、拓印
(白纸上完成)、油画棒表示(黑卡纸上完成)、水墨表示(宣纸上完成)、剪纸或布贴表示(橙色纸上完)、泥工表示(蓝色纸上完成)、指纹表示(黄色纸上完成)
(4)老师一下子向大家介绍了八种灯笼的表示方法,你有比我更好的方法吗?看看自身所带的工具,好好考虑一下。(以组内共同创作为主)
3、利用自身所带工具,如何创设独特的画面——“节日”。
(1) 以小组形式再次展开讨论,交流如何利用自身所带工具,搞好画面创作。
(2) 继而大组进行交流,让同学汲取更多的信息。〈以组内一起创作为主〉)
四、欣赏:
1、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同学欣赏中外画家和少儿作品——关于节日的画。
2、跟随着屏幕,我们无妨欣赏一下大师和我们同年龄同学的作品。
3、让这些作品再一次在我们心中勾画节日的影子…… 看,欢乐的游园、隆重的庆典、精彩的演出、节日经常用繁密的构图、鲜艳的色彩、欢快的笔触表示出来……
4、从中学到了些什么?你又最喜欢哪张作品?(背景音乐延续,同学各抒已见)
五、同学作业:
1、以“节日”命题,创作一幅色彩画。以3—4人为一组进行小组创作。
2、同学作业期间,加放背景音乐——《拜年》。以组为单位,可走下位置看其他组同学作业,也可组内相互观看。以此拓宽思路,互相学习一起提高。
六、巡回指导:
1、全面观察同学作业。
2、对个别组的同学进行主题引导或对他们进行画面的技法表示和一些特殊效果的处置。
3、选拔有意义的作品让同学欣赏。点拨一局部同学作业,让其有胜利信念。
4、适当之时给一局部同学绘画资料籍以参考。
5、鼓励同学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七、展示作业:
1、 展评同学作品。
2、 说明创作意图、评价自身组或他人组的绘画作品。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交流
1、 就同学的半成品,让其解说自身的创意和成品将出现的效果。
2、 鼓励同学用多种形式表示画面。
三、同学作业 四、巡回指导
1、 面观察同学作业。
2、 鼓励同学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3、 对个别同学进行画面的技巧表示辅导和一些特殊效果的处置。
五、小结
1、 自身评价作品并介绍。
2、 谈谈一节课后的收获!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继续完成上节课内容(作业完成稿) 三、讨论
1、 如何把你的作业装饰得更美?
2、 有什么想法?
四、欣赏
1、 例举各种画面的装饰手法。(边框法、花边法、衬底法……)
2、 你有比这更好的方法吗?
五、同学作业
1、同学装裱。
2、注意方法运用。
六、巡回指导
1、 使用小刀、剪刀时注意平安。
2、 和一局部同学商讨,如何把画面装饰得更好、更美……
七、小结
1、 自身评价作品并介绍。
2、 装饰、安排于教室一角。
看花灯
课时:一课时
目标:
1、观察或回忆节日里见到的不同造型、不同色彩的彩灯,以《彩灯》为题创作一幅画。
2、培养同学默画、记忆画的能力。培养同学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
3、鼓励同学大胆作画,表示手法多种多样。
4、可以画出彩灯的美丽身姿,也可画出节日灯市的气氛。
重点:培养同学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
难点:鼓励同学大胆作画,表示手法多种多样。
准备:教师:实物、欣赏作品数件
同学:准备好各种绘画工具
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语言导入
1、彩灯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寄托着老百姓对幸福的期盼,体现着节日的喜庆和吉祥。五彩缤纷的彩灯,是节日之夜的明星,鱼、龙、虎、兔,成群结队,营造了童话般的景象。
2、回忆一下节日的各种各样的彩灯,说说它们的外形、色彩、质地和图案。
三、欣赏、讨论
1、你最喜欢书本上哪一幅作品?
2、根据特征、外形、用途来讲明自身的观点。
四、同学作业
1、可以画出彩灯的美丽身姿,也可画出节日灯市的气氛。
2、表示的角度、方法、资料别具一格。
五 、巡回指导
1、小组间交流作品,指导一局部同学作业。
2、指导同学用多种形式来表示。
3、指导同学调整画面的整体性。
4、鼓励同学画出精彩作品。
六、小结
1、 展评同学作品,自身说明创作意图。
2、 评价自身或他人绘画作品。
3.水墨游戏—变体画
教学 目标
基础目标:了解水墨画的特征。
提高目标:利用变体画,大胆创新和联想,培养同学发明力。
发展目标:如何根据自身的意愿和感受对原画进行天家和改画.
教学 准备
夏加尔和马蒂斯的挂图,水墨工具
教学 环节
欣 赏 讨 论
同学讨论大师们的画,
1欣赏夏加尔谈谈他的画
2欣赏,讨论马蒂斯的谈谈他的画
让同学自身学会欣赏
讨论研究 交流 分析
再看看这里也有几幅画 ,相同的是画的内容是一样也是夏加尔和马蒂斯的.不同是所用的表示手法不一样 ,大师用的是油画表示,而这里的用水墨来表示的
讨论分析一下两种表示的不同特点 ,看看在油画中所表示的东西如何用水墨来表示
启 发 想 象
同学进行添加和改画
再根据水墨画中表示苹果和壶的方法进行表示
我们所要学习的是学大师们的构图方法.
根据水墨画的特征, 根据自身的意愿和感受对原画进行添加和改画现在给你看一小组东西,看看你如何用水墨表示(出示油画挂图:塞尚的 画中有一些苹果 壶等)
教师进行演示:学习大师的构图,
学 生 创 作
利用水墨画的特点进行变体画创作
个别指导 独立完成
评 价
自我评价
鼓励自身评价
拓 展
让同学根据自身的喜好进行其他起他的大师们变体画创作
扩大知识领域
第13课纸卷魔术
(一)综合分析
从平面造型走向立体造型,通过绘画、卷贴、组合等手法,巧妙地利用色纸进行的立体造型。本课的要点是让同学抓住要表示的事物的特征,充沛利用和放大其特征局部,使其更形象。由于本阶段的同学在形体知觉上处于从平面知觉向立体知觉过渡的阶段,因此要根据同学的实际水平设计练习形式。纸卷造型是以纸为材料,根据纸材的特点造型,力求简洁、单纯、概括,发生独特有趣的艺术效果。
(二)教学目标
1.运用色纸和各类废旧纸张,通过绘画,卷贴、组合等方法进行立体造型活动,掌握设计、制作的方法,体验制作过程。
2.积累视觉和触觉经验,激发同学丰富的想像力与发明愿望。
3.尝试对形象特征的概括。
(一)课前准备
1.各种“纸卷造型”范作若干和资料(图像资料)。
2.收集各类纸材。
3,准备剪刀,双面胶等制作工具。
(二)设计方案
方案1:(见57页图表)
方案2:
结合语文教学,让同学做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填空练习,直接概括“纸卷造型”的艺术特点,提高自身的描述能力。
1.开始复习以往的纸工练习形式,了解对不同材质的纸认识。
动词:(剪)纸 (撕)纸 (折)纸 (染)纸 (贴)纸 名词:(白)纸 (彩色)纸 (平光)纸 (蜡光)纸 (卡)纸 宣纸 铅画纸 塑料纸 图案纸
2.老师示范“卷”的动作,如出示若干个大小粗细不一的圆柱纸卷儿。
形容词: (长短粗细) (高矮胖瘦)
有些词是用来形容人物体态的,那就做做人物造型:
如:做个胖大婶,力口上头发、帽子,五官等。
3.从动物造型拓展开来:
动物造型——动物拟人造型——人物造型
美术教学方案 篇7
设计意图:
新《纲要》对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是: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秋天,是多姿多彩的季节,是硕果累累的季节,是饱含人类情感的季节。我们如何引导幼儿来感知秋天、了解秋天、欣赏秋天的美丽呢?根据幼儿的特点,我们把目光锁定在最直观的感受:秋叶的色彩上。我们将通过观察、游戏等手段来引领幼儿进入“多彩的秋天”这一主题的情境脉络之中,一起去寻找秋天的色彩,感受秋天的美丽,从而激发幼儿对自然美的欣赏,对大自然的热爱。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用刷子上下刷色,体验水粉作画的乐趣。
2.知道秋叶有多种颜色,感知秋天的美丽。
二、教学准备:
1.课件《多彩的秋叶》;
2.装有红、黄、绿、橘黄等多种水粉颜料的小盆8个;幼儿作画围兜8个;
3.大刷子1把,小刷子8把;另备废旧报纸若干;
4.请一名教师扮演树妈妈。
三、教学过程:
1.幼儿以小小粉刷匠的角色进场,(配乐歌曲《小小粉刷匠》)引导幼儿练习上、下涂刷的动作。(上上、下下刷刷刷)
(1)我们是怎么刷房子的啊?
(2)变变变,老师变成了一座大房子,请你们帮我刷一刷;
唋~!我变成了一座小房子,你们帮我刷一刷;
变变变,老师变成了一座高房子,请你们帮我刷一刷;
唋~!我变成了一座矮房子,你们帮我刷一刷。
(3)小朋友也来变一变,我们变成一排小房子,帮前面的房子刷一刷。
(4)真累啊!让我们找个小圆点,坐在小圆点上休息休息吧!
(5)你们喜欢用什么颜色刷啊?
(6)下面,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很美很美的地方,那里有很多漂亮的`颜色。(说“下面”两字时,配班教师打开课件)
现在我们来到了一片大树林。
2.观看课件《多彩的秋叶》,感知秋天树叶的多种颜色。
(1)图一:秋天来了,树叶的颜色也变得越来越漂亮了,小朋友们,你们看看,树叶都有哪些颜色啊?
秋天刚来的时候,绿色的树叶还有很多,后来啊,越来越多的绿树叶变了颜色(配班教师打开“图二”)
(2)图二:(停留6秒左右。)而且有的树叶颜色变得越来越深。(说好这句话,配班教师打开“图三”。
(3)图三:(停留4秒后,配班教师打开“图四”,。)
(4)图四:美丽的树叶从树上飘落(配班教师打开“图五”,停留4秒左右)
(5)图五:这些树叶漂亮吗?星期天的时候,小朋友们可以让你们的爸爸妈妈带你们一起去公园找找。
3.以一片白色树叶的求助,引出给树叶刷色。(配班教师点击声音按钮)
(1)咦!谁在说话呀?我们来找找!
(2)噢!原来你还没有穿上漂亮的衣服呀!那么我们粉刷匠来帮助你吧!
4.教师示范。提醒幼儿刷色时要先把刷子在颜料盆里蘸一蘸,然后在颜料盆边上掭一掭。最后给小树叶刷色。
5.幼儿操作:给树叶涂刷颜色。
(1)后面还有很多树叶没有漂亮的衣服呢,让我们去帮助它们吧!
(2)教师评价,并给全体幼儿以表扬。
6.寻找树妈妈,和树妈妈共舞。(配乐歌曲《秋天》)
(1)这么漂亮的小树叶,应该让树妈妈也看看。树妈妈在哪里呢?“树妈妈!树妈妈!”小朋友一起来喊。
(2)和树妈妈共舞。(配班教师播放课件配乐歌曲《秋天》)
美术教学方案 篇8
课时:三课时
目标:
1、回忆节日里难忘的事、难忘的人和难忘的情景,以《节日》为题创作一幅画。
2、学会用独特的色彩作品表示节日,画面应该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可以是绘画形式,也可以是贴画等形式)
3、通过学习,能应用收集的信息,解决绘画主题的确立,处置好画面效果。
重点:学会用别具一格的的作品表示节日局面。
难点:能应用收集的信息,归一整理,处置画面。
准备:教师:录音机、磁带、白纸、色纸、各种落叶、水粉画工具、国画工具、油画棒、碎布片、泥工、各种边废资料、剪刀、浆糊等。
同学:油画棒、剪刀、浆糊、各种边废料、落叶、泥土、水彩笔、彩色铅笔等。
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 同学进美术教室时,让其自由组合、自由建组、自由坐位。
2、 并以4—6位同学围坐的形式,进行学习小组的编排。
二、导入:
1、继续放音乐,渲染课堂气氛。
2、教室里一种浓浓的节日气息,你们感觉到了吗?
3、 这种感觉毋须语言,毋须动作。我们可以很自由的离开座位,置身于教室的四周,用心体会周围的一切。
4、 鼓励同学走下位置观察、体会周围的一切。也通过看“节日”的主题版面,得到更多的有关信息。便于课中的创作。
三、揭题、讨论:
1、如何表示“节日”?
(1)(同学回复原位)今天,我们要以“节日”一题来展开并创作一
幅画。你会怎样设计这幅画?以小组的形式,大家交换一下看法。
(2)同学讨论
(3)每一小组选派1—2名同学,在全班交流讨论内容。
2、用什么形式表示“节日”?
(1)同学们的想法很精彩,但你们想过用什么工具来表示“节日”吗?
(2)我以灯笼为例,介绍几种表示方法吧!(教师示范)
(3)主要介绍:贴印(黑卡纸上完成)、水粉表示(棕色纸上完成)、拓印
(白纸上完成)、油画棒表示(黑卡纸上完成)、水墨表示(宣纸上完成)、剪纸或布贴表示(橙色纸上完)、泥工表示(蓝色纸上完成)、指纹表示(黄色纸上完成)
(4)老师一下子向大家介绍了八种灯笼的表示方法,你有比我更好的方法吗?看看自身所带的工具,好好考虑一下。(以组内共同创作为主)
3、利用自身所带工具,如何创设独特的画面——“节日”。
(1) 以小组形式再次展开讨论,交流如何利用自身所带工具,搞好画面创作。
(2) 继而大组进行交流,让同学汲取更多的信息。〈以组内一起创作为主〉)
四、欣赏:
1、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同学欣赏中外画家和少儿作品——关于节日的画。
2、跟随着屏幕,我们无妨欣赏一下大师和我们同年龄同学的作品。
3、让这些作品再一次在我们心中勾画节日的影子…… 看,欢乐的游园、隆重的庆典、精彩的演出、节日经常用繁密的构图、鲜艳的色彩、欢快的笔触表示出来……
4、从中学到了些什么?你又最喜欢哪张作品?(背景音乐延续,同学各抒已见)
五、同学作业:
1、以“节日”命题,创作一幅色彩画。以3—4人为一组进行小组创作。
2、同学作业期间,加放背景音乐——《拜年》。以组为单位,可走下位置看其他组同学作业,也可组内相互观看。以此拓宽思路,互相学习一起提高。
六、巡回指导:
1、全面观察同学作业。
2、对个别组的同学进行主题引导或对他们进行画面的技法表示和一些特殊效果的处置。
3、选拔有意义的作品让同学欣赏。点拨一局部同学作业,让其有胜利信念。
4、适当之时给一局部同学绘画资料籍以参考。
5、鼓励同学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七、展示作业:
1、 展评同学作品。
2、 说明创作意图、评价自身组或他人组的绘画作品。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交流
1、 就同学的半成品,让其解说自身的创意和成品将出现的效果。
2、 鼓励同学用多种形式表示画面。
三、同学作业 四、巡回指导
1、 面观察同学作业。
2、 鼓励同学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3、 对个别同学进行画面的技巧表示辅导和一些特殊效果的处置。
五、小结
1、 自身评价作品并介绍。
2、 谈谈一节课后的收获!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继续完成上节课内容(作业完成稿) 三、讨论
1、 如何把你的作业装饰得更美?
2、 有什么想法?
四、欣赏
1、 例举各种画面的装饰手法。(边框法、花边法、衬底法……)
2、 你有比这更好的方法吗?
五、同学作业
1、同学装裱。
2、注意方法运用。
六、巡回指导
1、 使用小刀、剪刀时注意平安。
2、 和一局部同学商讨,如何把画面装饰得更好、更美……
七、小结
1、 自身评价作品并介绍。
2、 装饰、安排于教室一角。
看花灯
课时:一课时
目标:
1、观察或回忆节日里见到的不同造型、不同色彩的彩灯,以《彩灯》为题创作一幅画。
2、培养同学默画、记忆画的.能力。培养同学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
3、鼓励同学大胆作画,表示手法多种多样。
4、可以画出彩灯的美丽身姿,也可画出节日灯市的气氛。
重点:培养同学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
难点:鼓励同学大胆作画,表示手法多种多样。
准备:教师:实物、欣赏作品数件
同学:准备好各种绘画工具
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语言导入
1、彩灯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寄托着老百姓对幸福的期盼,体现着节日的喜庆和吉祥。五彩缤纷的彩灯,是节日之夜的明星,鱼、龙、虎、兔,成群结队,营造了童话般的景象。
2、回忆一下节日的各种各样的彩灯,说说它们的外形、色彩、质地和图案。
三、欣赏、讨论
1、你最喜欢书本上哪一幅作品?
2、根据特征、外形、用途来讲明自身的观点。
四、同学作业
1、可以画出彩灯的美丽身姿,也可画出节日灯市的气氛。
2、表示的角度、方法、资料别具一格。
五 、巡回指导
1、小组间交流作品,指导一局部同学作业。
2、指导同学用多种形式来表示。
3、指导同学调整画面的整体性。
4、鼓励同学画出精彩作品。
六、小结
1、 展评同学作品,自身说明创作意图。
2、 评价自身或他人绘画作品。
3.水墨游戏—变体画
教学 目标
基础目标:了解水墨画的特征。
提高目标:利用变体画,大胆创新和联想,培养同学发明力。
发展目标:如何根据自身的意愿和感受对原画进行天家和改画.
教学 准备
夏加尔和马蒂斯的挂图,水墨工具
教学 环节
欣 赏 讨 论
同学讨论大师们的画,
1欣赏夏加尔谈谈他的画
2欣赏,讨论马蒂斯的谈谈他的画
让同学自身学会欣赏
讨论研究 交流 分析
再看看这里也有几幅画 ,相同的是画的内容是一样也是夏加尔和马蒂斯的.不同是所用的表示手法不一样 ,大师用的是油画表示,而这里的用水墨来表示的
讨论分析一下两种表示的不同特点 ,看看在油画中所表示的东西如何用水墨来表示
启 发 想 象
同学进行添加和改画
再根据水墨画中表示苹果和壶的方法进行表示
我们所要学习的是学大师们的构图方法.
根据水墨画的特征, 根据自身的意愿和感受对原画进行添加和改画现在给你看一小组东西,看看你如何用水墨表示(出示油画挂图:塞尚的 画中有一些苹果 壶等)
教师进行演示:学习大师的构图,
学 生 创 作
利用水墨画的特点进行变体画创作
个别指导 独立完成
评 价
自我评价
鼓励自身评价
拓 展
让同学根据自身的喜好进行其他起他的大师们变体画创作
扩大知识领域
第13课纸卷魔术
(一)综合分析
从平面造型走向立体造型,通过绘画、卷贴、组合等手法,巧妙地利用色纸进行的立体造型。本课的要点是让同学抓住要表示的事物的特征,充沛利用和放大其特征局部,使其更形象。由于本阶段的同学在形体知觉上处于从平面知觉向立体知觉过渡的阶段,因此要根据同学的实际水平设计练习形式。纸卷造型是以纸为材料,根据纸材的特点造型,力求简洁、单纯、概括,发生独特有趣的艺术效果。
(二)教学目标
1.运用色纸和各类废旧纸张,通过绘画,卷贴、组合等方法进行立体造型活动,掌握设计、制作的方法,体验制作过程。
2.积累视觉和触觉经验,激发同学丰富的想像力与发明愿望。
3.尝试对形象特征的概括。
(一)课前准备
1.各种“纸卷造型”范作若干和资料(图像资料)。
2.收集各类纸材。
3,准备剪刀,双面胶等制作工具。
(二)设计方案
方案1:(见57页图表)
方案2:
结合语文教学,让同学做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填空练习,直接概括“纸卷造型”的艺术特点,提高自身的描述能力。
1.开始复习以往的纸工练习形式,了解对不同材质的纸认识。
动词:(剪)纸 (撕)纸 (折)纸 (染)纸 (贴)纸 名词:(白)纸 (彩色)纸 (平光)纸 (蜡光)纸 (卡)纸 宣纸 铅画纸 塑料纸 图案纸
2.老师示范“卷”的动作,如出示若干个大小粗细不一的圆柱纸卷儿。
形容词: (长短粗细) (高矮胖瘦)
有些词是用来形容人物体态的,那就做做人物造型:
如:做个胖大婶,力口上头发、帽子,五官等。
3.从动物造型拓展开来:
动物造型——动物拟人造型——人物造型
美术教学方案 篇9
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了解树木的姿态和秋天的景色。
2)操作领域: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发现生活中美的敏感性,描绘一幅秋天的景色。
3)情感领域:通过对“秋天”粉画的创作,增加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描绘秋天的景色及秋色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在绘画时不敢大胆表现,用色。
教学准备(含资料缉录或图表绘制)
教师准备:(1)范画
(2)图像资料
(3)工具资料
(4)多种秋叶
学生准备:(1)工具材料
(2)对秋天的观察
教和学的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二.发展
美术教学方案 篇10
设计意图:
线条画在我班研究了差不多一年了,孩子们对线条画有了一定的认识,也能运用一些线条、图案进行装饰。为了巩固幼儿线条装饰的能力,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向日葵。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尝试用各种点和线条来表现向日葵的籽盘、花瓣、叶、茎,在巩固线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装饰。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向日葵向阳生长的情景,初步激发幼儿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1、可拆卸的向日葵模型,欢快的背景音乐。
2、记号笔和白纸每个幼儿一份、水粉颜料等。
活动过程:
1、随着背景音乐,教师有表情地描述:早晨,太阳慢慢升起来了,葵花向着太阳,弯弯腰、招招手说:太阳你好!中午,太阳升得高高的,天蓝蓝的,云灿灿的,向日葵抬起头,对太阳说:太阳,你好!
2、出示可拆卸的向日葵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向日葵的外形特征:脸庞是圆圆的,花盘上布满了一个个小房间,里面住着葵花籽,花盘的周围有许多半圆形花瓣,绕着花盘手拉手,风一吹,他们就跳起了舞。
3、想象讨论:
a、籽盘成熟时的样子;
b、生长时脸朝太阳的'样子;
c、向日葵周围会有什么东西活动;
d、向日葵可以当作什么?
4、幼儿绘画,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5、张贴每位幼儿的作品,布置“向日葵的一家”,让幼儿互相参观评价。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能运用线条、图案来对向日葵进行装饰,然后再涂上漂亮的颜色,最后涂上水粉颜料,效果比较好看。大部分幼儿的主动能干性强。
美术教学方案 篇11
【教材分析】
本课以“找果子的小刺猬”为载体,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新思维。教科书中展示了小刺猬的图片和小刺猬找果子的相关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小刺猬的形象特征,想象小刺猬如何找果子。通过观察、谈论、探究、想象、创作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对找果子的小刺猬有更深入的感知、感悟。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动手做做玩玩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本课通过搓、捏、压、团等不同操作方法的运用,掌握立体造型的技巧,培养创造能力。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形象能力,鼓励创新,尊重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创作潜能。
【教学目标】
1、了解猬的相关知识和形象特点。
2、用泥塑的方法塑造一只或一组找果子的刺猬。
3、培养爱小动物的意识,以及热爱、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泥塑的表现方式,运用水滴形的造型方式完成一只或一组刺猬难点:能巧用生活原型来塑造泥塑刺猬,并能添加果子以增加趣味性。
【课前准备】
(学生)小刺猬的图片资料、陶泥或彩泥、小刺猬玩具
(教师)多媒体课件、范作、彩泥。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通过秋天的图片,导入内容
教师:秋天到了,树叶黄了,果实成熟了,人们都忙着收货了。森林里的小动物也都忙开了!
2、学生们发挥想象猜测
教师:森林里的小动物都在忙什么呢?
3、出示刺猬球图片,
师:瞧一瞧,谁来了?它也来找果子,为冬眠做准备呢?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5课《找果子的刺猬》。
美术教学方案 篇12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本课以凝聚了古今工艺美术精华的团扇为学习内容,进行欣赏、评述、设计等活动。教材呈现了扇面以山水、人物、花鸟等为题材的团扇欣赏。
课时2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通过各种扇子的欣赏,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不同的扇面形式。
2、技能:尝试运用山水或花鸟画技法作扇面绘制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扇面作画的.特点及步骤。
3、情感:通过学习、欣赏,了解我国丰富的扇文化,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体验扇子的实用性,增强学生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
第一课时:通过各种扇子的欣赏,走近祖国传统扇文化,了解并掌握扇面的各种不同形式。
第二课时:扇面的构图与布局。
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了解扇面画的装饰作用,体会扇面画之美
第二课时:用水墨技法绘制扇面,注意扇面的构图与布局,题字的方式,要注意利用扇面纸质和宣纸吸水性不一样的特点。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不同种类的扇子范作、空白扇面。国画颜料、宣纸、毛笔、调色盘、较硬的白纸、扇架。
学具准备
课前收集各种各样的扇子。笔墨纸砚、国画颜料、裁纸刀、剪刀等工具。(可带造型各异的白坯扇)
课件内容
1、谜语
2、常见的扇面外形
3、四幅古代山水、花鸟扇面画。
4、欣赏多幅扇面画作品5.扇子博览会6.时尚的扇面画
教学评价
1、能否体会扇面画的装饰作用,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欣赏感受。
2、能否根据所选扇面的形状合理的进行构图。
3、能否积极参与自评与互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