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文学网整理的经典诵读活动方案(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篇1
一、经典诵读活动的意义
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通过诵读活动,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小学生幼小的心灵,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典文化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性和表达应用技巧,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二、经典诵读内容
高中
一、二年级:《国学经典·高中阶段》(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写)
三、措施与要求
“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
(一)保证诵读时间。每周语文辅导早读时间,每次用时不少于10分钟。开展语文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二)各班语文教师要根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在每个班级的黑板报上由学生专人负责每刊登一首诗,一句经典文句。学生在一周内反复诵读,并记忆。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励学生多诵多背。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比赛,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
(三)两个年级利用每周一节的阅读课安排经典诵读的指导和检查。
(四)布置家庭作业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
(五)各班要办一期板报,装饰各班的`后墙黑板。可以是古诗配画、诵读内容抄写小报、改写经典、自写古诗等。
(六)语文教师要不定期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励后进;
(七)语文老师在4——12月的时间段里,有条不紊地创造性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要充分利用书法、诵读比赛功能,让学生在活动中诵读。
(八)语文教研组组织一次检测,开展经典诗篇朗诵会、经典书法展示等活动在规定时间内展示。
四、评比总结
期末进行归纳汇总,把本期会背的内容分类、列一目录,上交各备课组。 期末评出 诵读先进班(平时的检查加上抽测,分段进行。)给予表扬奖励。
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经典诵读活动为载体,营造经典诵读氛围,积极构建学习型校园。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走学校内涵发展之路。
二、诵读措施
营造经典诵读氛围,树立书香立人,书香建校意识,通过经典诵读,使学生认识到诵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激发诵读兴趣,养成诵读习惯。改变阅读质量,提升阅读品味。
1、低段目标:能准确、流利诵读诗歌或童谣,做到字正腔圆,富有韵律。学会在规定时间内准确无误背诵有关篇目,并做到精神饱满,乐于识记和背诵。注意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中段目标:能准确、流利、富有感情诵读传统诗文或经典美文,做到情真意切,声韵悠长。初解诗文大意,富有想象力,能有兴趣地比赛背诵,有一定背诵速度,培养持之以恒的毅力和百折不饶的信心。
3、高段目标:能能准确、流利、富有感情诵读传统诗文或经典美文,做到情真意切,声韵悠长。理解诗文大意,感受经典美文内蕴,能有兴趣地比赛背诵,有一定背诵速度,初步了解行文特点并模仿写作。提高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三、活动具体措施
(一)明确职责抱团协作
为保证诵读实验正常运行,学校各科室需明确职责,相互配合协调,认真做好诵读工作。学校工作计划中要突出诵读工作的安排,协同各科室共同完成学生诵读的常规管理、比赛、评价、考核、策划诵读大型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诗文诵读活动,注意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评价学生的纵向发展,在学生的成长记录手册中填写好相关的内容。
(二)建立较为完善的诵读评价机制
1、建立以班级为考核单位的评价激励机制,根据每日诵读情况,每周评出五星诵读班级,三星诵读班级。每学期评出五到七个明星诵读班级。
2、评价内容:把古诗文诵读的'“量”和“质”作为对学生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可采用发喜报的形式表扬学生诵读经典诗文成绩),强调学生的熟诵,务使学生脱口而出,采用“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策略。从学生诵读动机兴趣、努力程度、数量、熟记程度、表现形式等评价为主。
3、评价方式:本学期诵读评价以教师评、家长评为主,学生自评、互评为辅,建立学生自主诵读氛围,评价以激励为主。
(三)诵读时间及方式
1、诵读时间:a、晨读时间为7:50——8:20,自由背诵时间
b、午读时间为12:30——1:00,检查背诵时间
c、诗文诵读综合实践课由班主任自主选择诵读内容
d、放学回家时间:由班级诵读员带领齐诵古诗词。
2、诵读方式
⑴各班级可根据总课题组提供的实验读本《中华诗文诵读精品》采用读、背、吟、唱、画、说、写、改编、书写等一种或几种方式开展活动。
⑵各班级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一次“主题诗文”诵读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可整合各科教材内容,根据名人、季节、时令、风格、色彩、不同品格、儿童生活等展开活动。
⑶大队部可以组织班级办诗文小报,还可以在高年级成立学生诵读社团,全方位开展诗文诵读活动。
⑷学校将诗文诵读和学生的书法学习和美术教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整合。
3、诵读口号:诵经典育新人
(四)、评价方式
⑴班级内评出“朗诵之星”,由老师发喜报或在班级展示台中展示。
⑵根据每日诵读情况量分表,结合班内诵读实际情况,每周评出五到七个五星诵读班级。大队部给予授牌。
⑶在各类比赛活动中获奖的班级,给予一定物质和精神奖励。
⑷每学期期末组织一次“诗文诵读节”,集中展示学生的诗文诵读成绩,奖励诗文诵读优秀的同学,表彰开展诗文诵读工作成绩显著的教师。
瓯北五小xx年上学期经典诵读工作行事历
周次
日期
活动内容
主持
2
3.1~3.7
1、制定本学期新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2、校本教材《金色悦读》第二轮汇编工作
邵谧白
3
3.8~3.14
1、课题研究报告
2、辩课活动(桥头举行)
3、第十二届校读书节开幕式
余艺苑
邵谧白
4
3.15~3.21
1、课题组成员第一次工作会议
2、“诗文共读”班容班貌第一次布置
朱丽娟
各班主任
章金力
5
3.22~3.28
1、3-6年级阅读考级活动
黄晓宁
6
3.29~4.4
1、课题组成员第二次工作会议(理论学习)
余艺苑
邵谧白
7
4.5~4.11
1、“经典诵读”黑板报评比
2、班级诵读活动计划
邵谧白
各班主任
刘超雄
8
4.12~4.18
1、“诗文共读”班容班貌第二次布置
2、课题组成员第三次工作会议(上课、评课)
章金立
刘超雄
9
4.19~4.25
1、学生诵读比赛
2、班级经典诗文手抄报收集
朱丽娟
章金力
10
4.26~5.2
1、经典诵读黑板报评比
2、课题组成员第四次工作会议(汇报班级诵读情况)
邵谧白
各班主任
11
5.3~5.9
1、诵读实验第一次检测(学生)
2、教师诵读活动
黄秀娥
12
5.10~5.16
1、“瓯越之春”辩课活动
2、班级诵读手抄报评比
邵谧白
胡小红
13
5.17~5.23
学校“经典诵读”大型活动计划制定
邵谧白
14
5.24~5.30
1、课题组成员第五次工作会议(经典朗诵比赛)
2、教师成长记录册检查、评选优秀组员
刘超雄
15
5.31~6.6
学校“经典诵读”大型活动启动
朱丽娟、邵谧白
16
6.7~6.13
1、《金色童年成长足迹》收集
2、评选班级诵读之星书香班级
朱丽娟
17
6.14~6.20
课题组成员第六次工作会议(总结)
刘超雄
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篇3
一、参加对象
在职50周岁以下的教师(50周岁以上教师欢迎积极参加)。
二、比赛时间和地点
11月中旬(第12周),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三、比赛要求
(一)比赛作品以传统经典和红色经典诗文为主,可以是中国古代、近代、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诗歌、散文体裁不限。
(二)参赛作品朗诵时间个人节目不超过4分钟,集体节目不超过8分钟。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不可兼报。
(三)朗诵可以适当配以音乐、舞蹈,以增强艺术效果。集体朗诵节目参演人数一般不超过10人。
四、比赛分组和奖项设置
比赛分个人组和集体组。
各组按参赛节目的10%、20%、30%的.获奖比例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
五、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评分标准
项目 标准
内容与表达(70分)
(1)朗诵内容符合本次比赛要求,突出主题,健康向上,思想性强。
(2)语音标准,吐字清晰,表达自然流畅。
(3)感情真挚饱满,语调处理到位,节奏把握得当。
(4)能正确把握作品内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
(5)朗诵为主,表演为辅,表演与朗诵融为一体。
形象(15分)
(1)衣着得体,与朗诵内容相协调。
(2)精神饱满,姿态得体大方。
(3)手势、表情等态势语言表达合理,能正确反映作品的内涵。
创新(15分)
(1)朗诵形式富有创意,朗诵者使用的诠释方式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配以适当伴舞或配乐,或以其他富有特色的形式朗诵。
(3)背景协调,氛围营造、道具使用等有创意。
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篇4
一、活动主题
书香溢满校园,经典浸润人生。
二、活动意义
为打造书香校园,培养儒雅少年,特举办经典诵读比赛。
三、活动内容形式
为切实达到让每个孩子喜欢诵读经典,在诵读中陶冶性情的目的,同时本着不加重师生负担的原则,此次比赛以班级为单位进行。
参加人员:1-6年级全体学生。
比赛内容:《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唐诗、宋词等国学经典;
分必背篇目和自选篇目两部分。
比赛形式:各班自行组织比赛,上报比赛结果。学校将在各班进行比
赛时随机到班里参与比赛。
比赛时间:6月2日进行自选篇目的比赛,6月3日进行必背篇目的比赛。
赛前准备:
①在经典诵读记录本上将每日积累的篇目及每篇字数做好记录;
②每星期将背诵的字数进行统计,有计划地进行积累;
③达到规定的字数要求后,将所背篇目进行整理,从中提前任意选择一篇准备参赛,即为“自选篇目”;“自选篇目”之外的其他篇目,则为“必背篇目”,比赛时老师将从中随机抽取一篇,根据学生当时的实际诵读情况评定成绩。
四、评比奖励办法
各班按5%的比例评出经典诵读优胜学生,学校将按10%的比例评出优秀组织教师,并为获奖师生颁发奖状,择优报到教研室。
上报时间:6月3日下班前班主任老师将本班全体学生成绩按从高到低的顺序上报。(请各位组长老师先到教导处拷取新的学生赋分表格)
附:
经典诵读比赛评分标准
1、经典诵读比赛按照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评分,各占50分。
2、数量得分根据背诵数量给分。
数量保底要求达到:一年级背诵800字,二年级背诵1600字,三年级背诵2400字,四年级背诵3200字, 五年级背诵4000字,六年级背诵4800字。
数量达到上面规定的.各年级背诵保底数量得50分。数量不足的每少50字减1分。
3、质量得分共50分。可按照必背和自选两部分给分。各占25分。必背内容由老师当场抽查给分。
质量评分标准:
用普通话背诵,吐字清晰,语音标准5分;
正确流利10分(重复、停顿、错误一次均扣1分,背诵内容少于二分之一的不给分);
朗诵抑扬有度,感情充沛10分(重音、停顿、语速不当一处1分,感情基调把握与思想内容不符的扣2分。)
自选内容赋分方法同必背内容。自选表现形式可以创新,但中高年级要淡化表演形式注重诵读质量。
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
(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三、诵读内容(你可根据你的实际情况自己写)
主要诵记内容以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咏鹅》、《草》、《静夜思》、《春晓》、《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清明》、《锄禾》、《一去二三里》、《画鸡》。、《三字经》;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同时,精选中外现、当代美文。
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篇6
一、活动主题
庆百年华诞·诵红色经典
二、活动时间
20xx年6月中旬
三、活动地点
XX镇政府
四、活动内容
以比赛的形式组织开展诵读百年党史、红色经典、英雄故事、抗疫事迹等作品与经典诗篇,在全镇形成缅怀革命先烈,传递榜样力量,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习惯,进一步弘扬爱党爱国爱家乡的良好社会风气,为XX社会发展提供正能量。
参赛对象:各村(居)选送1名35岁以下的.干部参赛;镇机关35岁以下的干部均要报名参赛。
2、报名时间:20xx年6月8日——6月15日,将报名表报送至XX(联系方式:XX)处。
3、比赛规则:抽签决定出场顺序;诵读可加音乐伴奏,请选手自备伴奏音乐;每个参赛节目请将时间控制在8分钟内。
4、作品要求:作品主题鲜明突出,内容积极向上。
5、奖项设置:设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优秀奖10个。
五、评分标准
评分实行百分制,由镇科级领导担任评委,对每个节目进行评分。
1、思想内容方面,参赛作品主题鲜明、思想性强(10分)。
2、精神面貌方面,参赛者精神饱满、姿态得体大方(10分)。
3、朗诵能力方面,参赛者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晰、节奏韵律明显(40分)。
4、艺术处理方面,参赛者能够脱稿朗诵,真挚情感表达自然、表情丰富,表现形式多样(40分)。
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篇7
一、活动主题:
诵经典诗文,做博学少年。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从而养成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
2.借经典诗文诵读的平台,使学生更新知识,发展智力,开阔视野,为终生学习发展奠基。
三、参赛对象:
1—6年级学生
四、比赛内容:
各年级本学期必背古诗文篇目
五、活动程序:
1.检测:11月21日至11月22日,各班自主进行古诗文诵读检测,依据诵读成绩评定相应的星级。
2.竞赛:11月25日至11月29日,具体时间另定,每班按学号抽取3名学生到会议室参加竞赛。
六、奖项设置:
1.个人:各年级均设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若干名,由学校颁发荣誉证书。
2.班级:依据参赛选手的综合得分,设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若干名,由学校颁发奖状。
七、评选方法:
1.评委团人员由校长室、教科室和教研组长联合组成。
2.比赛采取当场抽签的方法确定诵读的诗词篇目。
3.班级成绩按各选手得分总和的`平均分计算,个人成绩按个人所取得的平均分计算。
八、评分标准:
1、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背诵正确、流利。(30分)
2、台风好、动作适当。(10分)
3、正确把握诗词节奏,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30分)
4、感情真挚,表达自然,能正确把握诗的意境,声情并茂。(20分)
5、形式新颖,有创意。(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