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幼儿园主题活动方案
文学网整理的端午节幼儿园主题活动方案(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端午节幼儿园主题活动方案 篇1
活动背景:
夏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端午节同时是一个可以和亲友团聚一起度过的节日,端午节也可以举行许多活动,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节日。今天我们就来过一个特别的有意义的端午节。
活动主题:
"小小中国娃浓浓端午情"
活动日期:
6月6日(农历五月初五)
活动地点:
操场/教室
活动目的:
1、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
2、增进幼儿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活动准备:
1.废旧花纸、剪刀、胶棒、鸭蛋等。
2.香囊,端午节由来的资料等
活动内容和安排:
1.全园集体活动:
(1)、端午诗歌比赛
(2)、观看幼儿歌舞表演
(3)、佩戴香囊
2.幼儿回教室活动
(1)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
(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学生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
(4)一起收看端午节各地的风俗习惯视频
3."画彩蛋,迎端午"
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端午节"是我国极富民族色彩的传统节日,素来有吃粽子、吃鸡蛋、挂香袋等风俗,在节日来临之际,我们班组织幼儿开展了"贴彩蛋,迎端午"活动。
4.吃粽子
吃粽子的由来--因屈原投江,民众怕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用竹筒装好米食投入江中,后来演变成用竹箨、竹叶包好投入江里喂鱼、虾。
5.活动结束
端午节幼儿园主题活动方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全蹲走动作练习,锻炼腿部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平衡能力和协调性。
2、激发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体验游戏的乐趣。
3、培养耐力及协同合作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单元筒8个、体能棒8根(含连接器8个)、体能条4根、协力布道1套;矿泉水若干、秒表1个、音乐。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一路纵队沿着塑胶跑道进行走、跑交替练习。
2、幼儿站成四路纵队,教师和幼儿一起在音乐的`伴奏下有节奏地做热身运动:头部运动、上肢运动、下蹲运动、踢腿运动、跳跃运动等,重点活动膝关节和踝关节部位。
四、集体游戏:赛龙舟
1、布置场地,创设游戏情境
设置4条“赛道”,在每条赛道的途中各设置一个用单元筒、体能棒、体能条和连接器搭建而成的“桥洞”,在终点处放置1片长方形协力布道和若干瓶矿泉水作 “大粽子”。
2、介绍游戏玩法,开展游戏
四人一组扮演“小龙舟”,4只“小龙舟”全蹲姿势站在起点线后等待,其他幼儿则在场外扮演“观众”。游戏开始,4只“小龙舟”沿着“赛道”钻过 “桥洞”到达终点,然后4人一起用协力布道运两个“大粽子”回起点。任务完成后,交换角色,游戏继续,直至所有的小组完成任务。教师计时,用时最短的小组获胜。
3、游戏拓展:教师可根据幼儿的水平,在路径中设置一些障碍,幼儿需绕障碍进行全蹲走,以增加游戏的难度。
端午节幼儿园主题活动方案 篇3
【主题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环境创设】
1、科学区:
投放艾草和菖蒲。陈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美工区:
放置制作长命缕和纸粽子的材料。
3、阅读区:
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4、表演区:
提供扎头的布条和纸棒,供幼儿表演赛龙舟。
【家长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4、参加班级的包粽子活动。
【活动安排】
讲述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
2、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老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
活动介绍: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有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二、品尝粽子,并讲述。
1、认识粽叶。
老师: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2、幼儿品尝。
老师: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3、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
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端午节幼儿园主题活动方案 篇4
活动目标: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这一天,中国家家吃粽子,很多地方还戴香包、插艾蒿、赛龙舟。通过此活动,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以及一些具有地方特色传统节目,从而使幼儿对各地方的风俗习惯有一定的认识,以此增强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流程:
一、主持人讲话,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主持人:明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嘛?(端午节)
支持人: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里,我们会用各种方式来度过这个快乐的`节日。我们会在这一天里做些什么?吃些什么呢?
小结:在这一天里,中国家家吃粽子,很多地方还戴香包、插艾蒿、赛龙舟。
主持人: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短片。
二、幼儿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端午节”
1、端午节由来的短片。
2、人们裹粽子的短片。
3、人们赛龙舟的短片。
4、学念儿歌《五月五》。
三、活动结束,主持人总结
端午节幼儿园主题活动方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有挂香包的习俗,初步了解香包的功用及制作材料。
2、尝试用针缝的方法制作香包,感受自制香包的'快乐。
3、知道与小朋友保持合适的距离,注意用针的安全。
活动准备:
1、制作香包所需的材料(艾草、干花、针、线等)。
2、幼儿已有刺绣经验。
3、民间音乐。
活动过程:
1、观察香包,了解挂香包的用途,激发自制香包的兴趣。
★指导语:
什么叫香包?
端午节人们为什么要挂香包?
2、讨论、探索制作香包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研究制作香包的方法步骤。
★指导语:
做香包需要哪些材料?
怎样使用这些材料来做香包?
(2)讨论做香包的注意事项。
★指导语:
做香包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3、在音乐声中,尝试自制香包。
4、把做好的香包挂在胸前,互相观赏,体验自制香包的快乐。
端午节幼儿园主题活动方案 篇6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生活经验,今年端午节纳日松幼儿园开展了“快乐端午粽飘香”亲子活动,让小朋友们在浓浓的亲子氛围中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具体如下:
活动时间:
20xx年6月19日
活动主题:
快乐端午粽飘香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 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2、了解端午节有关的习俗,还有许多传说、 故事、儿歌。
3、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 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4、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做龙舟等活 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安排:
1、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
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使幼儿了解有 关端午节的来历、传说、习俗等,感受 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
2、动手操作活动。
通过绘画、手工(粽子、香包、彩线) 等活动,体会传统节日的丰富生动,感 受自己动手操作的乐趣。
3、快乐端午粽分享活动。
通过亲子分享粽子的活动,送上节日祝 福,表达亲子情深,进而培养爱(爱父 母、爱祖国)的`情感。 附:
端午节习俗
(1)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每家人将钟馗像
悬挂在门上,可以镇宅驱邪,保佑一家平安。
(2) 挂艾叶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虫防病虫害,它的香气可以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的作用。
(3) 赛龙舟:屈原投湖自杀的时候呢,有许多人划船去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可是却没有能够把屈原就上来,后来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龙舟来纪念这件事。
(4) 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就将糯米包在粽叶中,投到河里喂鱼。
(5) 饮雄黄酒:雄黄是一种矿物质,在端午节这天,人们把它放在米酒中制成雄黄酒,但是小朋友不能喝酒,就用手指沾雄黄酒在额头上写一个“王”字。
(6) 佩香包:端午节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要戴上香包,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闻起来香香的,香包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可以挂在脖子上,也可以带在手腕上,好看极了!
(7) 五彩绳:在端午节人们编各种彩色的带子挂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8) 竖鸡蛋、画彩蛋:人们说:“在端午节的时候,能将鸡蛋竖起来的人,这一年都会有好运气。
屈原的故事
在古时候有一个楚国人讲屈原,他呀很能干,也很热爱自己的国家,帮助楚王治理国家,楚王很信任他,可是有一些坏人不喜欢他,总是到楚王面前说他的坏话,渐渐的楚王就不相信他了,让屈原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不准他回来,但屈原还是非常担心自己的国家,每天睡不好觉,当屈原听到楚国与秦国打仗后没有了,便非常伤心,农历五月初五这天,他来到汨罗江边,跳了下
去。人们听说了后就划着船去救他,还用竹叶和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让鱼吃饱了不要伤害屈原,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叫做端午节,划船救屈原的活动变成了赛龙舟,竹筒子盛米改成用柴叶包粽子。
端午节幼儿园主题活动方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2、知道包粽子的原料和方法。
3、对民族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赛龙舟的录像和图片。
2、包粽子的材料,香包、鸭蛋、粽子各一个。
活动过程:
1、出示粽子,引出“端午节”的传说。
提问:这是什么?你们吃过粽子吗?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幼儿自由讨论,说说大家在这段时间里经常看见大人包粽子、吃粽子,这是为了什么?介绍端午节来历的.传说。
2、组织幼儿观看图片,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①在端午节,人们会进行哪些活动?
②龙舟是什么样的?人们在怎样划龙舟的?一边划龙舟还做些什么?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③绿色的粽子里面有什么?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怎么包出来的?
3、教师介绍其他的有关的风俗习惯。
4、品尝粽子,感受节日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