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文学网整理的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篇1
根据县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县暑期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整治目标
以建设“放心暑期”为目标,深入开展暑期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消除一批食品安全隐患,端掉一批食品加工黑窝点,全面净化食品市场环境。
二、整治内容
重点排查食品企业规章制度建立落实、原辅料进货验收、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验检测、从业人员管理、食品添加剂使用报告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严厉查处获证企业生产不合格产品和不能确保必备生产条件,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使用非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食品等行为。加强对食品小作坊生产环境及卫生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其符合生产基本卫生条件要求,关停违法生产乳制品、酒类、罐头、饮料、桶装水等高风险食品的小作坊,严厉查处食品小作坊生产劣质、无标识和虚假标注产品等违法行为。
三、重点区域
县城区以及农村和城乡结合部、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及小作坊比较集中的乡镇村为重点区域。
四、时间步骤
本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时间为6月2日起至9月10日,共分三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6月2日起至6月8日)。制定方案,深入了解和掌握本辖区食品安全重大隐患和突出问题,进行全面动员部署。
(二)集中整治阶段(6月9日至8月31日)。围绕暑期整治行动的重点开展全面的监督检查,严格规范食品生产秩序,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
(三)巩固总结阶段(9月1日至9月10日)对隐患整改落实、制度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总结,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全面提高。
五、工作要求
成立县暑期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食品稽查队队长、各监管队队长、各分局局长为成员单位,分区包片、责任到人,切实做好我县暑期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篇2
为维护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和《吉首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要求,结合实际,特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1、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成立食品安全事故处置领导小组,明确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和管理人员。
2、熟悉掌握《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家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
3、定期检查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
4、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应当立即封存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及用具、设备设施和现场,在2小时之内向市卫生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并按照相关监管部门的要求采取控制措施。市卫生局电话:8520418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电话:8231973,市疾病控制中心电话:8223062。
5、配合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按照要求提供相关资料、样品和信息,不得拒绝。
6、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立即向负责食品安全的.分管领导报告,并拨打120急救电话与医院联系(市人民医院电话:8711120),及时把疑似食物中毒的人员送往医院救治。
7、根据现场调查和技术鉴定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事故原因,吸取教训,防止发生同类事故。
妥善处理事故善后事宜,降低损失,维护稳定。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篇3
一、活动目的
为正确规范和指导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调查和处理,及时控制,有效预防,积极应对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有效提高幼儿园应对食物中毒事件的紧急处置能力,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食物中毒事故带来的危害,切实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通过演练,有效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报告、早治疗、早反馈,以提高全体教职工处理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活动时间:
20xx年x月x日
三、活动地点:
保健室
四、参加人员:
全体后勤人员
五、具体人员安排
保健医生负责对患儿进行初步诊断,并及时向后勤主任汇报情况。及时带患儿就医。后勤主任负责将情况汇报给园长,并控制现场。后勤保障组组长及财务负责稳定师生情绪做好家长工作。食堂主任负责封住食堂留样冰箱及备餐间。保育员负责采集呕吐物,做好呕吐物的处理及现场的.消毒。其他后勤人员为观看了解体的演练流程。
六、演练流程:
发现疑似食物中毒病例后,立即启动幼儿园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1、大一班保育员发现有2位幼儿出现严重呕吐,立即抱幼儿到保健室通知保健医生,并注意保护现场,组织其他幼儿尽量远离现场。
2、保健医立即对患儿进行初步诊断,认定为食物中毒疑似病例即刻向后勤主任汇报,由后勤主任向园长汇报并说明现状。园长则向食品药品卫生监督检验所、镇卫生院和上级教育处报告。报告内容有:发生中毒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及死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若怀疑投毒则向公安部门报告。
3、后勤主任立即安排通知食堂封存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和饮用水,并封住食堂禁止人员出入发生病例的班级。
4、由保健医生和班级一名教师立即陪护患儿就医,由班主任通知患儿家长说明情况。
5、教师和保育员对患儿所在班级的儿童进行细致的观察。全园各班级密切观察在园幼儿,及时掌握全园幼儿身体状况。留观期间不得随意出入班级,不得进食、进水。病人吃剩的食物不要急于倒掉,食品用工具、容器、餐具等不要急于冲洗,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大便)要保留,以便卫生部门采样检验,为确定食物中毒提供可靠的情况。
6、如实反映情况。如食堂工作人员、保育员老师及病人等应如实反映本次中毒情况。将病人所吃的食物,进餐总人数,同时进餐而未发病者所吃的食物,病人中毒的主要特点,可疑食物的来源、质量、存放条件、加工烹调的方法和加热的温度、时间等情况如实向有关部门反映。
7、全园教职工各尽其责,在查明情况之前对可疑食物应立即停止食用。在卫生部门已查明情况,确定了食物中毒,既可对于引起中毒的食物及时进行处理。对中毒食物可采取煮沸15分钟后掩埋或焚烧。食品用工具、容器可用1~2%碱水或漂白溶液消毒。病人的排泄物可用20%石灰乳或5%的来苏溶液进行消毒。并继续做好各项消毒和常规工作。
8、保健医随时向后勤主任汇报就诊情况,如医院确诊为食物中毒,后勤主任立即上报园长。根据上级主部门要求逐级上报并按上级部门指示指导班级做好一切配合工作。
8、稳定师生情绪,要求各类人员不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如有个别家长来园探视,由幼儿园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事故发生以后,要注意维护正常的学习秩序和工作秩序,组织人员做好食物中毒人员的思想工作。如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有关领导同意,未经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
9、幼儿园进一步调查事故原因,追究当事人责任。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篇4
根据鹿食安办[20xx]1号文件的要求,我乡于1月20日制定此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严格落实方案的内容和要求。为切实加强我乡“双节”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确保节日期间不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我乡各部门密切配合,大力清查,在行动中未发现食品安全问题。
一、领导重视
行动开始后,我乡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全乡各相关部门、人员密切协调,共同监管清查。确定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为出发点,全面加强各个环节的监管,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和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结合节日期间群众消费特点,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各环节的.整治行动。
二、整治内容
以米面、肉及肉制品、蔬菜、食用油、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干鲜蔬菜、儿童食品、营养保健品、糖果糕点、酒类及饮料等百姓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食品为重点品种。以生产源头、仓库等为重点区域,大力开展集中整治,确保“双节”期间全乡人民饮食安全。
三、分工明确
(一)卫生部门全面负责此次专项清查行动的安排,加强餐饮服务单位的检查,特别是加强餐馆、饭店、食堂等场所的检查、巡查。
(二)农业部门加大对种植、养殖环节的监督检查。重点是农药、饲料添加剂使用单位的监督检查,尤其加强对蔬菜农药残留、生猪“瘦肉精”的检查监督。
(三)各部门,各包村领导、干部积极配合此次清查行动,各部门加强沟通,整合力量,未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并发动各村大力开展宣传活动,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篇5
一、目的
为了确保矿井现场发生食物中毒事故时,能够得到有效救治,使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同时检验预案的可操作性、有效性,应急设备的可靠性、应急人员对本预案的熟练程度等,也通过演练使预案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能够得到及时修订、完善。
二、演练内容(科目)
1、人员的抢救;
2、现场封锁;
3、食物封存和取样。
三、指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说明:括号内的人员不一定能到达现场,我们就按正常情况下开展演练。
四、参加演练人员
组织机构人员、义务消防员、义务急救员、食堂人员。
五、观摩人员
矿生活区休息人员及办公室人员。
六、演练日期和地点
演练时间:20xx年3月4日。
演练地点:办公区
七、物资准备
1、食堂熟食取样的.皿器:5只
2、中毒病人使用的单架:1付
3、运送病人的急救车辆一辆。
4、现场保护的标示栏绳(警示带);
5、对讲机四部;
6、急救药箱一个。
八、事故模拟
3月4日下午,全矿员工在餐厅饮食就餐后(如误食腐蚀毒物、发芽土豆、未熟扁豆等动植物毒素、变质食物、混凝土添加剂中的亚硝酸钠、硫酸钢和饮洒洒精中毒等)个别员工出现肚痛、恶心、呕吐、头晕、腹泻、脸色苍白、呼吸急促等症状,随时间推移,有越来越多的员工也出现类似情况,发现者立即将情况报告给电站急救成员、经急救员询问,了解病情,怀疑或确诊为食物中毒症状后,立即报告应急指挥中心(矿长),由应急指挥中心(矿长)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九、演练过程及时间按排
15:00发现有员工出现肚痛、恶心、呕吐、头晕、腹泻、脸色苍白、呼吸急促等症状,发现者立即将情况报告给电站急救员,急救员立即赶赴现场询问情况。
15:05有更多的员工出现同样的问题,急救员也初步判断为食物中毒,立即报告应急指挥中心(矿长),矿长立即赶到现场,掌握现场情况,首先查明食物中毒发生时间、中毒人数、轻重等第一手资料,并按排人员控制现场,严禁人员接触食物毒源,同时起动应急预案。
15:06通信组通知义务消防员、义务急救员及其他应急人员赶赴事故现场展开抢救、现场封锁、食物取样等。
安全员向公司领导(不在现场)汇报事故发生情况及现场采取行动计划。安全科科长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向医院简要反映中毒事故发生的地点、病人病状、中毒人数及持续时间,提出求援要求等。当中毒影响范围广、人数较多、性质严重时,应向当地卫生监督所或防疫部门报告事故情况,提出求援要求等。
义务急救队将病人及时转移到安静场所采取可靠的急救措施,对病人进行抢救护理。同时指定人员到门口或主要路口接应(外援)车辆和人员,尽快将病人护送到医院救治。
后勤保障组立即安排车辆到达现场,协同急救人员将病人达医院救治,同时做好食物封存和取样工作,并将样品送卫生防疫部门检验,如有呕吐物应利用干净的塑料袋等容器封闭。根据化验结果及时通知医院,以便医生对症治疗处理。另外,后勤组还对现场员工进行安抚工作,确保员工被情绪化,影响工作。
疏散组封锁事故现场,并杜绝人员进入食品毒源区,封存食品。
15:15应急演练结束,现场总指挥宣布关闭预案。
15:20现场总指挥对本次演练进行点评。
十、演练保留记录
1、参演人员签字表
2、摄像记录
3、演练总结(点评记录)
十一、附《食物中毒主要急救方法介绍》
食物中毒主要急救方法介绍
食物中毒的.特点是潜伏期短、突然地和集体地暴发,多数表现为肠胃炎的症状,并和食用某种食物有明显关系。由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占绝大多数。由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如肉类、鱼类、奶类和蛋类等)和植物性食品(如剩饭、豆制品等)。食物中毒主要急救方法有:
1、补充液体,尤其是开水或其它透明的液体;
2、补充因上吐下泻所流失的电解质,如钾、钠及葡萄糖;
3、避免制酸剂;
4、先别止泻,让体内毒素排出之后再向医生咨询;
5、毋须催吐;
6、饮食要清淡,先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容易刺激胃的食品。
需强调的是,呕吐与腹泻是肌体防御功能起作用的一种表现,它可排除一定数量的致病菌释放的肠毒素,故不应立即用止泻药如易蒙停等。特别对有高热、毒血症及粘液脓血便的病人应避免使用,以免加重中毒症状。
由于呕吐、腹泻造成体液的大量损失,会引起多种并发症状,直接威胁病人的生命。这时,应大量饮用清水,可以促进致病菌及其产生的肠毒素的排除,减轻中毒症状。腹痛程度严重的病人可适量给予解紊剂,如颠茄合剂或颠茄片。
如无缓解迹象,甚至出现失水明显,四肢寒冷,腹痛腹泻加重,极度衰竭,面色苍白,大汗,意识模糊,说胡话或抽搐,以至休克,应立即送医院救治,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篇6
为规范食物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及时高效、合理有序地处理食品安全事故,把损失减到最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卸规章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领导小组
成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食品安全事
故应急处置工作。
组长:xx
副组长:xx
组员:xx
二、应急处置程序
【一】及时报告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有关人员立即向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后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封存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及用具、设备设施和现场。
自事故发生之时起2小时内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报告内容有:发生中毒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及死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
【二】立即抢救病人
在向上级报告的`同时以最快速度将中毒人员送往医院,积极配合协助有关部门救助病人。
【三】保护现场,保留样品
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厨房操作间。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大便)要留样,以便有关部门采样检验,为确定食物中毒提供依据。
【四】如实反映情况
配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调查,按照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与本次中毒有关的人员应如实反映情况,将病人所吃的食物,进餐总人数,同时进餐而未发病者所吃的食物,病人中毒的主要
特点,可疑食物来源、质量、存放条件、加工烹调的方法和加热的温度、时间等情况如实向有关部门反映。
【五】对中毒食物的处理
在查明情况之前对可疑食物应立即停止食用并按规定封存。配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引起中毒昀食物及时进行处理。
【六】事故责任追究
对事故延报、谎报、瞒报、漏报或处置不当的,要追究当事人责任,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一定要做好中毒人员的安抚工作,确保不让事态扩大,任何人不得自行散布事故情况信息,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七】总结教训
总结分析造成此次食品安全事故的原因,吸取教训,认真反省,按有关要求进行整改,并提出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加强有关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加强有关物件的清洁消毒;严格检查,做到不合格、不卫生的食品不采购、不食用。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篇7
为规范食物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及时高效、合理有序地处理食品安全事故,把损失减少到最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天津市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责任主体
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牢固树立第一责任人意识,承担主体责任。
二、应急处置程序
(一)及时报告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有关人员应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封存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及用具、设备设施和现场。
自事故发生之时起2小时内向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报告内容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及死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科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并按照相关监管部门的要求采取控制措施。
(二)立即抢救
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立即将患者送医院救治。
(三)保护现场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在向有关部门报告的同时要保护好现场和可疑食物,病人吃剩的食物不要急于倒掉,食品用工具容器、餐具等不要急于冲洗,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大便)要保留,提供留样食物。
(四)配合调查
负责人及有关工作人员,要配合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进行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如实反映食品安全事故情况。将病人所吃的'食物,病人中毒的主要特点,可疑食物的来源、质量、存放条件、加工烹调的方法和加热的温度、时间等情况如实向调查部门反映。
三、事故责任追究
对事故延报、谎报、瞒报、漏报或处置不当的,要追究当事人责任;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要组织力量做好中毒人员的安抚工作,确保不让事态扩大,任何个人不得自行散布事故情况信息,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