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短文 > 方案精选 > 正文

重点人群健康工作服务方案

2025/03/19方案精选

文学网整理的重点人群健康工作服务方案(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重点人群健康工作服务方案 篇1

根据《健康中国行动(20XX—20XX年)》、《国民营养计划(20XX—20XX年)》和《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关于开展营养健康食堂营养健康餐厅创建工作的通知》精神,为全面推进全盟营养健康工作,通过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逐步推广营养健康餐厅和营养健康食堂,助力餐饮业转型升级,以适应居民日益提升的营养健康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的原则,以“和谐我生活,健康中国人”为主题,以普及营养健康知识、优化营养健康服务、完善营养健康制度、建设营养健康环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营养健康需求,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以“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为主要内容,积极营造健康支持性环境,科学传播健康知识,广泛传授健康技能,深入倡导全民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升个人健康意识和行为能力,推动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切实维护人民身体健康,为全面推进健康阿拉善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一)到20XX年,全盟营养工作制度基本健全,营养工作体系逐步完善,基层营养工作得到加强;食物营养健康产业快速发展,传统食养服务日益丰富。

(二)营养健康信息化水平逐步提升。

(三)重点人群营养不良状况明显改善,吃动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进一步普及,居民营养健康素养得到明显提高。

三、组织机构

(一)成立全盟营养健康食堂(餐厅)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二)成立全盟营养健康食堂(餐厅)创建工作技术指导小组:

组长:

成员:

四、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20XX年4月1日—5月20日)。根据自治区要求,遴选盟中心医院为盟级创建营养健康食堂(餐厅)试点单位,盟中心医院要尽快完善制度机制、细化工作程序、完成人员培训等相关工作。各旗(区)卫生健康委(社管局)开展试点工作前期准备,探索一个营养健康食堂或者营养健康餐厅的试点创建工作。

(二)试点阶段(20XX年5月20日—11月20日)。盟中心医院根据试点工作方案安排,有序推进试点工作,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和制度,构建“边建设、边宣传、边推进”的工作格局。

(三)总结阶段(20XX年12月1日—12月10日)。盟中心医院对营养健康食堂(餐厅)进行梳理总结,提炼好的.经验做法,查找问题和不足,形成试点工作总结。

五、工作要求

(一)各旗(区)卫生健康委(社管局)要充分发挥国民营养和合理膳食工作的牵头协调作用,与教育、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协作,因地制宜探索营养健康食堂(餐厅)创建工作,要按照《营养食品营养标识指南》《营养健康食堂建设指南》及《营养健康餐厅建设指南》要求,认真研究、加强协调,将创建工作列为本地区营养健康工作的重要内容统筹推进。

(二)盟营养健康食堂(餐厅)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盟营养健康食堂(餐厅)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盟营养健康食堂(餐厅)创建工作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全盟营养健康食堂创建工作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指导各旗(区)和相关单位开展试点创建工作。

(三)盟中心医院作为全盟营养健康食堂(餐厅)试点开展创建工作,并于5月15日前将创建工作方案报盟卫生健康委备案,要按照以上相关文件要求,细致谋划、创新务实,确保试点工作落实落细,打造盟级营养健康食堂的示范学习典型。

(四)盟疾控中心负责营养健康和合理膳食相关政策文件、营养知识、疾病预防的宣传、指导和培训工作,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协助创建地区和单位开展创建工作,并做好营养健康知识的宣传和科普,提升居民营养健康素养。

(五)鼓励盟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结合本部门情况,依托部门职责优势积极参与开展营养健康食堂(餐厅)创建试点,扩大营养健康工作覆盖面,推动营养健康工作广泛深入开展。

(六)鼓励各地协同组织有关专业技术机构、院校、协(学)会和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推广营养健康食堂(餐厅)创建工作,营造共建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

(七)各旗(区)卫生健康委(社管局)、盟中心医院要切实提高认识,将营养健康食堂(餐厅)创建工作作为推进国民营养计划和健康阿拉善行动的一项有力抓手来落实,确保工作落实落细。要切实加强督导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总结经验,推广典型,推动工作落实,并于20XX年11月30日前将试点工作总结报盟卫生健康委。盟卫生健康委将营养健康食堂(餐厅)创建试点工作列入年度健康阿拉善建设考核指标。

重点人群健康工作服务方案 篇2

创建“百岁健康街道”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实现人民群众健康长寿和生活幸福美满的重要举措。根据上级有关部门意见,结合我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处创建“百岁健康街道"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围绕“把湖南建成第一个“百岁健康省”和建成“美好耒阳”的目标,坚持健康长寿第一,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为核心,以培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重点,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运用多种形式的保健方法,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全民参与,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五里牌“百岁健康街道”的目标。

二、目标任务

创建“百岁健康街道”重点在农村(社区),要通过普及健康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文明行为,开展各种健身强体活动,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优美的人居环境;结合医疗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和惠民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把创建活动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之中。

创建“百岁健康街道”是一项民生工程、系统工程,既要积极、又要从实际出发,稳步推进。工作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

20xx年为第一阶段:全面进行“百岁健康村(社区)”建设宣传,先选择一个条件较好的村进行试点,通过试点全面铺开探索经验。

20xx-20xx年为第二阶段:通过两年多工作建成“百岁健康村(社区)”,达50%。

20xx-20xx年为第三个阶段:剩下50%的村(社区),建成“百岁健康村(社区)”,到20xx年实现我处建成“百岁健康街道”的.目标。

三、创建标准

1、“百岁健康市”的标准

60—69岁的老年人中,健康老人占80%以上,70-79岁老年人中,健康老人占70%以上;80-89岁的老年人中,健康老人占60%以上;90岁以上的老年人越多越好;每十万人中100岁老人1.5人以上。

2、“百岁健康村(社区)”的标准

①有村(社区)两委主要领导参加的“百岁健康村(社区)”建设领导小组,有老科协小组和老年人协会。

②人人知道健康标准。

③有工作计划和健康活动措施。

④村民有保健意识和掌握保健知识。

⑤60岁以上老人每年免费体检一次,并建立档案。

⑥孤寡、残疾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安享幸福晚年。

⑦村、居民居住环境、卫生习惯与行为不断改善。

⑧通过创建,得到领导和群众的赞誉。

3、健康老人标准

年逾古稀高寿,生活自理自如,劳动力所能及,很少生病吃药,精神乐观豁达。

4、工作措施

①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办事处村(社区)主要领导参与的创建领导小组,并积极把“百岁健康村(社区)”列入新农村建设计划和议事日程。

②抓好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机构和阵地进行宣传,讲好处,讲意义,讲清“百岁健康村(社区)”的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人人身体健康有好处,同时讲清“百岁健康村(社区),不是要求人人都达到100岁,而是一个目标,一个追求。通过建设做到老年人无病和小、病,能使老人“自己不遭罪,减少医药费,儿女不拖累,有利全社会”。通过宣传使每个村民增强保健意识,掌握保健知识,知道健康标准,自觉接受并参与创建。

③普及健康知识。动员和组织医务人员,组成科普宣传队,通过培训,巡回演讲,通过宣传教育,人人自觉保健防病治,讲卫生,摒弃陈规陋习,树立科学养生观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④建设好医疗场所。充分利用民间医疗资源,推广民间自然疗法,建立一支农村自然疗法队伍和医疗场所,添置一些医疗设备,为村民健康服务。

⑤优化人居环境。做好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让农民喝上干净水,引导村民改建新型卫生厕所,处理好污水,排污通畅,加强公共卫生管理,组建保洁队伍负责道路清扫、绿化维护、村容村貌检查管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硬化,村庄绿化、亮化、美化,保护好生态环境。

⑥开展文体活动。引导鼓励群众在劳动之余、休闲之际,参加唱歌、跳舞、体操、太极拳、广场舞、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活动,组建民间武术队、舞龙舞狮队,以及书画、文艺表演等活动。

⑦弘扬传统美德。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关爱、关照、扶助空巢、孤寡、残疾、贫困老人,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健康长寿,晚年幸福。开展评“五好家庭”、“贤惠媳妇"、“好儿孙”以及“健康老人”等活动,促进和谐村庄、和谐社区、和谐邻里、和谐家庭的新景象。

⑧建立联动机制。创建“百岁健康村(社区)”是一项民生工程,牵动千家万户,涉及各个部门,因此必须建立一个以处领导牵头,各个部门参与,多方合作,联手共创,上下合力的工作机制,确保创建工作稳妥、顺利、有效推进。

重点人群健康工作服务方案 篇3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五部门《关于印发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xx-20xx年)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发〔20xx〕16号)要求,为进一步推动北京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工作深入开展,制定本方案。

一、行动目标

全面深入开展“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等专项行动,积极推广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大力培训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形成全社会共同行动推广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的良好氛围,到2025年实现以下目标:

(一)各类健康餐厅(健康食堂)创建不少于1500家。

(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活跃人数达到60%。

(三)人均每日食用盐、食用油摄入量及人群吸烟率、有害饮酒率持续降低,遏制肥胖率的.上升趋势。

(四)人群健康体检率、血脂检测率、高血压和糖尿病知晓率持续提高。

(五)北京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42%。

二、实施时间

20xx年3月—20xx年12月。

三、工作内容

(一)扩大“三减三健”专项行动内涵

1.针对儿童青少年、职业人群、餐饮从业人员、家庭主厨、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广泛开展核心信息宣传及主题教育活动,提高群众对少盐少油低糖饮食与健康关系的认知,帮助群众掌握口腔健康知识与保健技能,倡导科学运动、维持能量平衡、保持健康体重的生活理念,增强群众对骨质疏松的警惕意识和自己管理能力。

2.开展餐饮行业减盐减油减糖行动,通过开展人员培训、健康菜品征集评选、烹饪比赛等活动,引导餐饮企业、集体食堂积极采取控盐少油限糖措施。联合餐饮行业研发低盐少油菜品及套餐并进行推广。

3.落实《北京市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xx-20xx年)》,开展重点人群口腔健康状况监测。进一步关口前移,开展0-3岁儿童口腔保健综合干预工作。不断完善口腔保健服务机制,继续做好北京市儿童口腔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4.推广合理膳食行动,加强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干预,倡导机关、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工间操、健身等活动,举办“万步有约”职业人群健走激励大赛,组织开展运动处方培训。

5.引导群众积极参加健身操、健步走、太极拳、骑行等群众体育活动,加强居民肌肉骨骼疾病监测调查,开展骨质疏松健康管理基地建设及骨质疏松知识与技能培训。

(二)加强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

1.健康社区覆盖率在现有基础上逐年增加5%或达到40%以上后每年至少增加2家。将《营养健康食堂建设指南》、《营养健康餐厅建设指南》等融入健康食堂、健康餐厅管理要求,丰富、提升健康食堂、健康餐厅内涵。健康食堂、健康餐厅、健康超市、健康单位每类机构每年至少新建2个,中小学校健康食堂每年创建不少于4所。各类健康机构管理要求详见附件1。

2.继续推进“健康学校”、“健康加油站/小屋”、“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健康街区”、“健康社团”、“健康家庭”等支持性环境建设工作并逐年有增加,各类环境建设要求见附件1。

3.各区每年建设健康支持性环境不少于14个,加强对本区域内健康支持性环境的检查指导,每年至少开展1次。

(三)强化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队伍建设

1.进一步扩大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招募范围,积极吸纳营养指导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加入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队伍,在各类健康机构中应具备一定数量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各区每年新招募指导员不少于100名,并做好考核、认定工作。

2.加强指导员能力建设,对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队伍开展定期培训、考核和动态管理评估(附件2),每年举办或者组织参加“三减三健”相关培训至少1次,人员不少于200人。通过组织开展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工作交流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指导员健康指导能力,并从中遴选出优秀指导员。

3.持续开展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五进”活动(进家庭、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进医院),为居民提供个体化健康生活方式知识宣传和技能指导服务。

(四)加大健康生活方式核心信息宣传力度

1.大力宣传健康生活方式核心信息,每年围绕一个健康宣传主题,采取日常宣传和集中宣传相结合、主题宣传与科普宣教互辅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推进的形式,传播健康生活方式核心信息,打造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品牌,营造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舆论环境。

2.每年针对生活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不同场所的不同人群,结合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全民营养周、世界无烟日等各类健康主题日,至少组织4次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控烟限酒、心理健康等内容为主题的大型宣传活动,每次活动累计参与人数不少于300人。

3.积极开发健康促进适宜技术,持续推广健康“小三件”(限量盐勺、限量油壶和健康腰围尺)等支持性工具,不断提高居民自己健康管理技能。

四、督导评估

市卫生健康委将组织北京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办公室不定期开展市级现场督导,适时评价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效果,并对各区行动开展情况进行评估,总结典型案例,推广成功经验。

重点人群健康工作服务方案 篇4

活动背景:

现代社会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科技发展,生产技术空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但也出现了许多不容乐观的问题,比如身体健康问题,许许多多的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更令人担忧的是有较多的人仍缺乏保健养生等医学常识。作为一名医学生,我们有义务和责任来推广医学知识,因为合理的膳食、适当的运动、正确的护理保健措施可有效预防疾病,保证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衷心地希望让更多的人关注自己的健康,不仅为了自己,也为了那些爱自己的人!

开展义诊活动,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素质拓展能力,积极实现“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弘扬新时代大学生的实践服务精神,号召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关爱社会,服务大众”的队伍中来,走进社区,走进社会。

活动主题:

携手社区,共筑健康家园

活动目的:

为了增强社区居民对健康的关注,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做到某些疾病的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普及科普生活知识,使公民拥有更良好的'自身素质和心理健康状态。同时彰显巍巍学府社团深厚的人文底蕴,体现台州学院社团服务学生,服务人民的宗旨。并且锻炼本协会会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会员的价值体验和职业情操。给居民送去关怀,尽献自己一份力量。

活动组织者: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基础部医学系团委,学生会活动对象:湖州市内各社区居民,老年居民为主。

活动时间:

20xx年x月x日

活动步骤:

(1)前期准备:

1、调查当地居民最为关心的健康话题,了解当地居民的日常作息时间与周末人流集中地点,拟定活动具体地点与时间,以及志愿者培训工作的重点方向。

2、联系当地居委会获得其支持,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场地、设施、信息及人员支持。并由居委会工作人员在社区、协会工作人员在学生会进行本次活动的宣传推广工作。

3、确定活动的志愿者名单,分配任务:设计有价值的健康宣传,制作海报,拉赞助,拍摄,协调等。

4、活动会场布置所需:

场地(由当地居委会批准)

展台所需桌椅(由当地居委会提供)

宣传板、横幅(由活动主办方提供)

健康宣传单页(部分由当地居委会提供)

(2)活动内容:

1、测量血压

2、检测血型

3、测量身高、视力

4、营养保健及医疗健康咨询

5、中医推拿

6、发放一些日常非处方药品

7、发放健康宣传单页

(3)后期工作:

1、整编活动采访、拍摄材料,完成活动总结

2、将报告提交上级主办单位

3、根据材料制作后期宣传

4、将活动的情况通过横幅板报等宣告圆满结束

5、召开志愿者工作总结会议,总结经验,奖励先进

6、活动存档,此次活动全部结束。

重点人群健康工作服务方案 篇5

生命无价,健康第一,为进一步提高居民健康观念和防病意识,提高中老年人自己保健意识,倡导科学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xx社区居委会为了让社区中老年朋友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丰富他们的.身体保健知识,将举办一场“中老年人保健知识讲座”,并为中老年朋友进行免费体检。在社区内营造“人人关注健康、享有健康、人人享受健康”的氛围。

一、活动时间

20xx年2月24日

二、活动地点

xx社区活动中心三楼

三、参加人员

社区中老年朋友

四、主要内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何以健康的生活方式获得最佳的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主要讲解中老年人常见病有哪些?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发病特点是什么?如何防治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如何合理用药?日常生活中饮食应该注意哪些?日常生活中应该养成哪些生活习惯?该如何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为社区中老年群众做免费体检。

健康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注重日常保健,活到百岁不是梦。今后,社区将经常性的举办适合中老年人的`保健知识讲座,普及防病抗病知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重点人群健康工作服务方案 篇6

根据《中共安康市委、安康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健康城市的决定》精神,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局20XX年创建健康城市工作实施方案。

一、目的和意义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创建健康城市的目标任务,按照“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多方协作,共同参与”的原则,周密计划,突出重点,持续推进、普及卫生科普知识,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健康意识,不断加强局机关创建健康城市的工作力度。

二、组织领导

为切实做好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决定成立安康市招商局创建健康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招商局党组书记、局长亢岁润任组长,副局长丁进君任责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科长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创建指导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招商局招商一科,由林晓辉同志任主任,负责日常创建工作。

三、目标和任务

(一)加强机关健康教育工作

1、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纳入机关学习计划,开设健康教育课程,重点开展传染病防治、心理健康、营养与健康、卫生救护、生活技能等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干部职工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干部职工健康知识知晓率≥80%。

2、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建立健全局机关健康教育网络,设立健康教育橱窗、专栏,利用板报、知识讲座等形式向干部职工进行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市招商网要开辟健康教育专栏。

3、加强控烟等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健康教育课,向干部职工传授吸烟的对健康危害的相关知识;通过张贴禁烟标语,积极开展“劝阻吸烟”活动,广泛宣传被动吸烟对家人健康的危害;加强干部职工有关职业卫生、疾病预防、卫生保健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

(二)加强干部职工常见病防控工作

1、认真开展干部职工常见病的防治工作。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健康体检,建立健全干部职工健康档案,对在体检中发现患有疾病的干部职工要及时做好转诊复查工作。

2、认真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建立传染病等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有专人或兼职负责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3、开展慢病防治干预工作,关注干部职工身心健康,积极开展职业病、慢性病防治。

(三)强化机关环境卫生的治理和整治工作

1、进一步健全机关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落实环境卫生责任制,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好各项工作。

2、认真开展机关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办公室清洁明亮,通风良好,空气清新;局机关内外环境整洁、道路硬化、下水道通畅,做到无杂草、无乱丢弃废物、无痰迹、无污水洼池、无乱写乱画、无蚊蝇滋生等;垃圾随产随清,消灭死角死面,使机关及周边得到彻底净化、卫生状况良好。

3、加强对机关厕所的'卫生管理。机关厕所应符合设计标准和卫生要求,及时消毒杀菌,保持干净、卫生,不得有乱贴、乱画现象。

4、在机关内开展灭鼠、灭蚊、灭蝇、灭蟑螂的“除四害”工作,“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

5、加强机关环境建设,开展“健康机关”和“绿色机关”创建工作,努力建设花园式机关。

(四)开展健康锻炼活动

1、积极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促进行动,认真落实工间操、广播操和1小时健身活动,扎实开展各项文体活动。

2、要加大机关文体活动经费的投入力度,把机关体育经费纳入机关经费预算内,解决当前机关场地不足、体育设施缺乏的现状。

(五)开展健康城市宣教主题活动

组织开展“健康社区行”活动。通过组织志愿者服务队、医疗机构义诊服务进社区等多种形式对市民群众进行健康辅导,传授健康保健知识,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宣传健康知识、健康理念等,促使公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创造一个美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科室、全体干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创建健康城市的重要意义,把创建工作作为今年主要任务来抓。要逐级细化分解工作任务,明确每个科室、每位工作人员责任,采取“销号制”方法,逐项逐条落实创建任务。

(二)对照标准,落实整改。全体干部职工要始终树立标准意识和质量意识,严格对照健康城市创建标准,结合本局实际细化措施,干今年、谋明年,无条件、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创建任务,确保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三)明确责任,突出重点。各科室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意识,围绕创建工作这条主线开展工作,狠抓落实,保证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四)落实经费,加大投入。创建健康城市工作经费纳入机关办公经费有限列支,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五)强化督查,有序推进。为强化整改任务落实,由局双创办负责,对创建健康城市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督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重点人群健康工作服务方案 篇7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开展新冠重点人群健康调查的通知》(国卫明电〔2022〕487号),对老年人(65岁及以上,下同)合并基础性疾病及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进行调查并分类登记。现就做好已登记重点人群的健康服务制定本方案。

一、明确开展健康服务的原则

坚持分类分级、突出重点的原则,根据患基础疾病情况、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感染后风险程度等分为三个类别:重点人群(高风险)、次重点人群(中风险)、一般人群(低风险),分别用红、黄、绿色进行标记,颜色不同,服务内容不同。

二、开展分类分级服务

(一)一级服务。

1.服务人群。一般人群(低风险,绿色标记)。

2.服务内容。

(1)社区(村)负责动员、宣传,对未完成加强免疫的,经医生评估后符合接种条件的,引导其尽快接种。

(2)发挥街道(乡镇)、社区居民(村民)委员会及其公共卫生委员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的作用,加强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做好个人健康防护。

(3)提供新冠肺炎相关咨询服务。社区(村)通过小喇叭、一封信、微信、短信、APP等形式,对现行新冠肺炎防控政策进行宣传,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值班电话或家庭医生的电话通知到每一户重点人群家庭,协助开展健康教育。

(二)二级服务。

1.服务人群。次重点人群(中风险,黄色标记)。

2.服务内容。在一级服务的基础上开展二级服务。

(1)居家治疗的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感染者,主动向社区(村)报备,并与辖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联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合实际通过网络、视频、电话、远程或线下方式指导开展抗原检测、健康监测,提供健康咨询、用药指导等。经评估后为有需要的感染者提供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等开展健康监测,如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指氧饱和度<93%等情况尽快转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3天随访一次,可根据需要加密随访频次,至居家治疗观察结束。

(2)社区(村)协助落实对居家治疗感染者的管理,对有定期就医需求的指导协助就医,协助提供购药送药等服务。

(三)三级服务。

1.服务人群。

(1)重点人群(高风险,红色标记)。

(2)有紧急医疗需求的重点人群。

(3)其他有紧急医疗需求的婴幼儿、孕产妇等人群。

2.服务内容。在二级服务的基础上开展三级服务。

(1)失能老人或高龄行动不便感染者,经县(市、区)卫生健康部门确定的专家团队或上级医院评估后决定收治方式。对经评估后可居家的,在上级医院指导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健康监测、抗原检测等必要服务。经评估后不适宜居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指导协助转诊。

(2)重点人群(高风险,红色标记)感染者和有紧急医疗需求的人群,社区(村)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协助转诊,有紧急医疗需求的也可通过急诊就诊。

三、加强组织保障

(一)明确职责分工。各地联防联控机制牵头负责,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别落实。以地市级为单元,卫生健康部门确定定点(亚定点)医疗机构,组建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技术支持的上级机构和专业团队,指导医疗卫生机构按分工提供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和医疗救治,加强对各相关机构开展分类分级服务的培训。民政部门负责指导养老院、儿童福利机构等重点场所加强管理,在当地疫情防控机制的统一领导下动员社区(村)做好重点人群管理服务,指导居(村)民委员会配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围绕老年人及其他高风险人群,提供药品、抗原检测、联系上级医院等工作。相关部门要落实对重点人群调查、分级健康服务以及必要设备配备的经费保障。

(二)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和抗原检测试剂盒储备。各地要加大供应保障力度,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国家和本省份推荐的中药清单,按照服务人口总数的15—20%动态储备中药、解热和止咳等对症治疗药物、抗原检测试剂,人口稠密地区可酌情增加。县级卫生健康部门要组织药师团队为患者提供药品使用的禁忌、配伍、注意事项等用药指导。

(三)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备配备和升级改造。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诊室(门诊)建设进度,2023年3月底前力争覆盖率提高到90%左右。完善设备配置,包括氧疗设备、便携式肺功能仪器、指夹式脉搏血氧仪、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等;升级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鼓励有条件的为人口密集的社区或偏远的乡村配备智慧健康驿站。

二是切实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要建立城市二、三级医院相关科室医师到基层出诊的制度,医联体(城市医疗集团或县域医共体,下同)的牵头医院应派出医师下沉基层。根据服务人口和服务量增加适时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配备的力度,可临时返聘近五年内退休医务人员以及在其他岗位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允许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聘用人员或者通过第三方服务的方式,将非医疗卫生服务的任务交由其承担。要建立完善远程医疗服务网络,通过远程医疗的方式将二、三级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向基层下沉延伸。

三是做实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快提升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服务覆盖面,对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实现签约服务全覆盖,按照分类分级原则,做好健康管理和健康监测。加强家庭医生与签约老年人的联系,确保其有就医需求时,本人或其家属能及时联系到家庭医生。

(四)落实社区(村)对重点人群的管理责任。充分发挥基层政府和居(村)民委员会及其公共卫生委员会的积极作用,协助做好重点人群的日常宣传教育和服务工作。建立社区(村)与医疗机构、药房之间的直通热线,城市以街道、农村以乡镇为单位,配置或更新医疗用车,指导协助转诊。

(五)加强农村地区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工作。各地要加强对农村地区重点人群健康调查和管理工作的指导、支持和调度。以地市级为单元确定定点(亚定点)医疗机构,明确乡镇卫生院向定点医疗机构转诊的流程和路径。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落实专人或专门团队对辖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开展重点人群服务提供人力、技术、设备等必要的支持。村民委员会及其公共卫生委员会与村卫生室做好协调联动,动员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为辖区的重点人群协助购药送药、协助就医转诊等;引导村民提高个人健康意识,做好自己防护。

(六)加强对养老院、儿童福利机构等重点机构的管理。各地要指导养老院、儿童福利机构参照本方案制订院内分类分级服务方案,建立与辖区医疗卫生机构、药房的协作机制,明确转诊流程。养老院、儿童福利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或与其建立协作关系的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为重点人员提供分类分级服务。养老院、儿童福利机构应动态储备中药、解热和止咳等对症治疗药物、抗原检测试剂。

(七)发挥医联体的作用。积极发挥医联体医共体牵头医院作用,加强对其成员单位发热诊室(门诊)建设运行的技术指导。统筹医联体内人员调配,下派专业力量,指导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门诊)日常诊疗工作。畅通双向转诊通道,做好分级诊疗衔接,牵头医院要组建由呼吸科、儿科、重症科、中医科等相关科室组成的专科救治团队,加强对基层的技术支持、培训、指导和质控。

(八)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统筹各方力量,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基层医疗服务保障中,壮大医疗服务资源,满足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