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短文 > 方案精选 > 正文

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方案

2025/04/10方案精选

文学网整理的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方案(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方案 篇1

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进一步培育社会明新风尚,根据省、市明办的部署要求,重阳节期间,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重阳”主题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我们的节日·重阳”主题活动为载体,以倡导“孝老爱亲”的道德风范、培育公民良好的明素质为重点,广泛发动广大群众及青少年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重阳节活动,引导人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为建设明、幸福、魅力新xx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二、活动时间

20xx年10月16日-10月2日

三、活动内容

(一)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重阳民俗化活动。各乡镇、街道、农场,市直各部门在重阳节期间要结合实际,在单位、社区、村镇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重阳民俗化活动。要利用各类民俗讲坛,举办重阳节民俗讲座,组织民俗体验、经典诵读等活动,大力传播重阳节的化内涵。

(二)积极为老人办好事办实事。围绕“孝老爱亲”主题,通过走访慰问,陪老人外出活动,给老人打一个问候的电话以及为孤寡、生活困难、空巢老人献一份爱心等活动,为身边老人送上真切的关爱与温暖,还可以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体育健身活动和化娱乐活动,活跃老年人的节日生活。

(三)组织志愿者开展形式多样的敬老爱老助老志愿服务活动。以“邻里守望”志愿服务为载体,深化“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带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社区群众积极参与到助老、为老服务的活动之中,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老年人的`浓厚氛围。

(四)组织未成年人开展“我们的节日·重阳节”活动。提倡通过创作节日小报,写一份重阳孝老爱亲感言,给家里或社区里的老人办一有益的事等形式,强化传统节日意识,培育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质。

四、活动要求

(一)积极发动,广泛参与。各乡镇、街道、农场,市直各部门要将开展“我们的节日·重阳”主题活动作为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契机和载体,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到活动中,让他们在参与中感受爱与温暖,感受奉献的快乐。

(二)精心组织,抓好落实。各乡镇、街道、农场,市直各部门要研究制定具体详细的活动方案,充分整合资,注重点面结合,覆盖关爱群体、突出活动实效,让传统化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形成社会和谐、敬老爱老的明风尚。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新闻媒体要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开辟专栏、专版,制作专题节目、公益广告,采用消息、图片、特写、综述等多种形式,图并茂、生动活泼地做好宣传报道,扩大宣传效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总结上报本单位组织开展活动情况(总结、照片、信息等),并于10月26日前以电子本形式报xx市明办。

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将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关心社会发展,关注社会问题,让社会实践活动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有益补充,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进一步拓宽我校德育教育的途径。

二、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精诚合作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完善学生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活动内容

1、阅读经典以书为友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用书籍点亮学生成长的道路。节日要求每位同学至少看1本有意义的书籍,并写好读后感。开学后各班择优3—4篇上交。推荐书目可以是文学名著或由班主任、语文老师推荐书目。

2、送一份新春祝福查找过春节的习俗及变迁的资料,了解民间传统过年风俗(吃年夜饭、贴福字、拜年、串亲戚、逛庙会等)。通过“写春联”“剪窗、花”“画年画”、“制作贺卡”等形式送上对父母、老师和朋友的祝福,在实践中体会过年的.气氛,感受中国年文化。开学后各班选择3—5件优秀作品上交(形式不限)。

3、学做家务感恩父母安排一项家庭感恩行动,通过为父母、长辈做饭、洗衣、整理家务、打扫卫生,或为父母、长辈过生日等多种形式,接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表达自己对父母、长辈的感恩之情,在活动中体验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写一篇短文,字数在800字左右。开学后各班选择3—5件优秀作品上交。

4、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积极参与社区保洁活动、护绿活动、综合宣传活动,参加社区陋习纠察活动、敬老爱老活动、帮困助残活动,参加社区读书辅导活动、交通服务活动、环保志愿者活动、社区公益劳动,在活动中亲身体验为人民服务的快乐。开展为老年人服务的“爱心”行动,照顾、帮助和慰问所居住社区的孤寡老人。

四、活动要求

1、各班主任要高度重视、严密组织。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创造性开展工作,确保春节社会实践活动收到积极、良好的社会效果。

2、参与社会实践的班级和个人,要为学校和个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安全。不得让学生参加一些带有安全隐患的社会实践活动。

3、开学后以班级为单位,根据计划及个人活动情况报告表内容和实际表现,进行总结评比,评选出校级社会实践先进班级集体、先进个人,评选结果记入班级考核。

4、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优秀作品颁发获奖证书并推荐到有关刊物上发表。

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方案 篇3

一、活动目的: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传统大节,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放假前,学校召开专门会议,开展了春节传统习俗扫尘。祭祖。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放鞭炮等春节文化内涵宣传,增进了广大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各位教师。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发挥其作用,分利用板报。宣传标语,积极开展春节文化宣传,弘扬春节民俗传统,倡导文明过节、勤俭过节。

1、通过活动,教育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使我们的学生从中受到浓郁的传统节日文化气息的熏陶,并从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2、引导学生在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情怀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爱社会主义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活动机构:

组长:王校长、蒋主任

副组长:各教研组长

组员:各年级班主任、课任教师

三、活动内容:

(一)表孝心,弘扬孝道:

活动细则:本校学生可在20xx年寒假期间凭学生证或其他有效证件至当地移动营业厅领取“福字春联”礼包一份,敬献给自己的父母。长辈或师长,从小树立感恩意识,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二)践孝行,感恩图报:

活动细则:举行“孝行实践”日记比赛。百善孝为先,孝行要时时体现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号召中小学生孝敬父母表真情,对待亲人用真心。通过孝行日记比赛,各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会感恩,学会回报。

(三)认识春节:

春节,是习俗中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山丹一带把正月的初一至初五日称为“五日岁”初一早晨,开门放鞭炮,各家拜神明祖先,祀以线面。烛。炮,礼毕,全家共吃线面,每人一碗,寓祝全家长寿。初二不相往来,不相串门拜年,只有初一日来过者不忌。初三日,各户进行“迎年”,所谓“迎年”,是上年年底有“送年”之例的回应。初四日,在继续“迎年”中,沿有“为菩萨乞草”的习俗:由儿童捧神像,在车鼓校簇拥下,按户募取木柴。下午则有“娘妈请花”,希望能庇其早生贵子。黄昏垒柴木于社庙前,举火燃烧,各户进行接神祀,待柴火烧透,众用长钳争夹未烬之柴速返家中,日“夹火母”希望财如火发。

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方案 篇4

一、活动主题:

我们的节日—中秋

二、活动目的:

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秋节为契机,以“我们的节日·中秋”为主题,让学生知道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人的传统佳节;为什么叫中秋节;中秋节民间的传说、民间庆祝方式;了解民族的风俗。传承民族的文化,弘扬民族的.精神。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在校园内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使“我们的节日”深入人心,推进学校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促进学生快乐成长。

三、活动时间:

20xx年9月21日—9月27日

四、活动内容

(一)加强宣传

利用主题班队会、校园宣传栏、校园广播开设专栏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和讲述与中秋有关的民间故事。

(二)具体活动:

活动一:佳节诵月——晨诵活动

1.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各班开展有关的晨读。利用早操集会时间集体朗诵与主题有关的诗词。

活动二:佳节谈月——主题班会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班会在报刊、网站上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传说故事、经典文章,了解中秋节的风俗和来历,并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记录或打印下来。各班举行一次“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班会,在品月饼、谈中秋、猜谜语的过程中感悟团圆、和谐的幸福,增进同伴之间的友谊。

活动三:佳节忆月—实践活动

1、三—六年级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剪纸和绘画展览。要求:统一用A4纸,写明班级和姓名。

2、设计别致、精美的生肖图案。活动四:佳节赏月——亲子活动

中秋节当晚与家人一起品月饼、赏明月,感悟举家团圆的幸福。将“品月饼赏明月”中发生的令你最难忘记的事情带回学校与大家分享。

中秋节是展现亲情的节日,希望同学们传承民族文化,按照要求开展活动。

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方案 篇5

中秋佳节日益临近,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单位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热烈喜庆、文明祥和的节日氛围,结合我局实际,决定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现实施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团结、团圆、和谐、喜庆”为主题,充分发挥传统节日在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深入挖掘中秋节日历史文化内涵,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市民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进而增强爱国爱家的思想感情。

二、活动内容

1、开展关爱老模范、困难群体走访慰问活动。以老道德模范、老劳模、老教师等各类模范为重点,组织机关干部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和现实需求,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体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爱和照顾;以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和农民工等困难群体为重点,组织单位的职工与他们一起过中秋、吃月饼,动员社会各界志愿者积极为社会弱势群体送温暖、献爱心,让他们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2、开展征文活动。利用各类文化阵地,宣传中秋节的历史渊源与当代意义,宣传节庆习俗,引导群众了解中秋文化,感悟精神内涵,起到传承文化,传播文明的作用;组织单位职工开展中秋诗文朗诵会、诗词歌会、红歌传唱活动,通过个人朗诵、集体诵读、书画展示等多种形式,引导人们在学经典的过程中感受中秋,接受教育,激发爱党爱国热情。

3、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文明城市、文明县城创建,组织发动广大志愿者走上街头,走进社区、乡镇, 清除公共场所、背街小巷和城乡结合部的卫生死角,对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不文明交通行为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和教育,增强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创造整洁优美的节日环境,树立健康良好的文明城市形象。

4、开展网上庆佳节活动。围绕中秋节日主题,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网上签名寄语活动,组织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在各级文明网、各校园网开设专栏,通过让广大青少年给家人、朋友、老师等寄语的方式,传达节日的问候,表达团圆、思念、感恩的情愫;打造“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网上平台,营造欢乐喜庆、温馨祥和、文明和谐的网络节日氛围。

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方案 篇6

一、指导思想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围绕端午节民间习俗和文化内涵,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群众性宣传活动和文明实践活动,增进广大群众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和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爱家乡、爱亲人的深厚情感。引导和激励广大群众用实际行动持续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积极开展农村“治风”等工作,强力推进移风易俗,为“强省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明的社会环境。

二、活动主题

“粽叶飘香传承文明”

三、活动安排

(一)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

1.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各医疗单位要依托依托公众号、LED屏推介节日文化的宣传资料或宣传画册。有条件的单位可开展植树绿化、沐春踏青等实践活动,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2.开展节日民俗活动。各医疗单位要积极开展包粽子、点雌黄、缝香包、挂艾叶等端午习俗活动,激发职工参与热情,营造浓厚节日氛围。

3.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各医疗单位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融入“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引导职工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通过端午民俗诗歌、历代爱国主义名篇佳作、屈原词赋的诵读活动,增进对中华有效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强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倡导文明过节新风尚

1.倡导文明过节新风尚。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加强对职工的教育,提出“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引导职工抵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促进社风民风持续改善。引导职工尊重民族风俗,传承优良家风家训,孝老爱亲、常伴父母、关爱家人、共话亲情、和和美美、文明过节。

2.提倡勤俭节约文明新风。反对封建、崇尚节约,大力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建立健全制止餐饮浪费长效机制,引导人们“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践行简约湿度生活,树立爱粮节粮意识,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医疗单位要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突出思想内涵,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贯穿活动始终,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工作联动,充分调动各单位各积极性,共同推进工作。

(二)加强宣传报道

各医疗单位要发挥各自优势,以“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文明实践活动为主题,广泛宣传报道息烽县卫生健康系统开展清明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情况。

(三)及时总结经验

各医疗单位于5月25日前报送本单位活动方案和活动线索统计表。6月1日至6月5日前报送本单位开展活动简报和照片(照片2—3张;原图2M以上;每张照片注明:活动时间+主办单位+活动主题)。同时做好“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材料收集留存和整理归档工作。

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方案 篇7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我们的节日·迎中秋庆国庆”为主题,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传承民族经典、打造幸福伍家的热情。

二、活动主题

中华大团圆?诵读迎中秋

三、活动时间:

xx年9月20日至10月7日

四、活动内容:

1、开展以“我们的节日·迎中秋庆国庆”为主题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学校要在广大师生中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迎中秋庆国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诵读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四个部分:一是与中秋节紧密联系的中华经典诗词歌赋;二是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经典文献中的名家名篇和格言警句;三是共产党人在革命和建设年代写下的催人奋进、感人至深的经典文章、诗词等红色经典作品;四是歌颂祖国,祝福祖国的优秀文艺作品。学校所选的诵读内容要能突出思想文化内涵,注重道德教育功能。

学校可以结合本校实际,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我们的节日·迎中秋庆国庆”班级诗文诵读会,也可以在全校范围内举办“我们的节日·迎中秋庆国庆”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并评选出校级“诵读之星”,以此激励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开展以“我们的节日·迎中秋庆国庆”为主题的国旗下演讲。

学校要开展以“我们的节日·迎中秋庆国庆”为主题的国旗下演讲,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节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校园中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使“我们的节日·迎中秋庆国庆”深入人心。

3、开展以“我们的节日·迎中秋庆国庆”为主题的节日小报评选活动。

学校要在全体学生中广泛开展以“我们的节日·迎中秋庆国庆”为主题的节日小报评选活动,让广大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五、 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学校要把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迎中秋庆国庆”主题活动作为推进我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制定具体活动方案,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确保活动有声有色。

2、强化引导,突出内涵。各校要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要求,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我们的节日·迎中秋庆国庆”主题活动始终,引导和激励学生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伟大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热情。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校报校刊、校园网和公众媒体等宣传阵地,多渠道地对“我们的节日·迎中秋庆国庆”主题活动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形成声势,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做好宣传工作。

4、认真总结,及时报送。各学校要积极行动起来,把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迎中秋庆国庆”主题活动落到实处,并于xx年10月9日前将活动总结(含活动图片资料)报送至区教育局教育科。

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方案 篇8

活动时间:

9月5日

活动地点:

五年二班教室

参加人员:

五年二班全体同学、班主任老师

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班会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在这个信息化社会里,应该拥护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保留一点炎黄子孙传统的`东西。此外,借助于“团圆”,让学生感受到亲情、感情存在。

一、活动准备:

1、召集班委讨论、决定班会程序,构思班会主题、内容,确定主持人;

2、根据班会内容确定班会骨干同学。

3、排练朗诵、合唱《水调歌头·中秋》等节目;

4、学生查找有关中秋的信息。

二、活动过程:

1、主持人王雨竹、王殿臣开场白;

2、张静轩同学朗诵《水调歌头·中秋》;

3、讲述中秋的由来、习俗;

4、讲述身边有关中秋的传说故事;

5、有关中秋的民谣表演;

6、全班合唱《水调歌头·中秋》;

7、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