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文章
西西文学整理的八月文章(精选11篇),供大家欣赏,喜欢请收藏与分享。
八月文章 篇1
这些时日福建沿海一带的雨断断续续的,就像长江流域的梅雨一样,隔个一两天、隔个一两小时就要下场雨,地表就没彻底干过,自然对于靠天吃饭的传统茶农来说是要命的,因为等好不容易天晴了再去采茶就已经晚了,茶青都太老了,做出来的茶总是卖不到好价钱。我们一家子已经闲置了好些天了,尤其是我,都快闷出病来了,因为放假前拟定的运动减肥计划不能实施了。
我放下书本从房间里走出来,来到大门外的屋檐下。
今年的雨水很足,尤其集中在八月初,我看到一群嫩黄色的雏鸭在窄浅的排水沟里嬉戏,全然不顾淅淅沥沥的雨水,像钟情玩水的稚童,想想这也难怪,鸭子本性喜水。排水沟的右侧砌着一小堵矮墙,墙的表面没有上混凝土,因此砖块与砖块之间长着斑斑青苔,这些青色的小植物与血红色的砖头形成鲜明的对比,但也毫无违和感。在我看的同时,雨还是不停地自顾自地下着,土路旁的不知名的小草被雨拍打着,不时耷拉下脑袋,但又总是顽强的想要挺立起来,院子里一座用水泥板铺盖着的小屋里搁着几台制茶机械,有几台过时的机器已经搁置得生了锈,还落满了厚厚的灰尘,昏暗的吊灯上雨滴正敲击着那七八块水泥板,那声音很响也很有节奏,让人感觉好像有人在小屋里秘密地弹奏一种世间没有的乐器。循着小路的方向向远处看,有一栋七层高的楼房杵立在小路的左侧,路的右侧又矗立了一小排居民房,得亏没有挡住视线,因为不远处还有一片沿河的两岸生长的竹林,那片竹林受风的撩拨和雨的敲点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和周遭的一切声响共同谱成了一阕大自然的欢曲。河的对岸是一座茶山,看上去光秃秃的,没有半株树木,这是前些年不合理私人开荒的结果。
以前很喜欢雨景,现如今还是,当我的视线从远处收回来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有关叶子的一些事。和叶子初遇那天也是下着雨,当时我刚办完理科转文科的手续,正搬着桌椅走进新的教室,她正巧抱着一本历史教材步出来,那时是午饭时间,教室里没其他人,我和她在前门口相遇,当时我们四目相对,我呆了几秒,目不转睛的打量着她,一见钟情,她似乎对我也有一丝好感,羞红着脸低下头与我擦肩而去。我在门口愣了一会,甩甩头,走进教室,在靠门口的第一排找了个位置坐下,开始整理课桌里的书籍。
接下来的几天我受到了新同学的热情欢迎,他们就差把我举起来扔到空中庆祝了,有好几个当儿我在想如果我身败名裂了,他们又会对我怎样,我只是隐隐约约有点感觉,只是没曾想后来竟然成真。对于他们对我表示出的友好,我有点飘飘然,也认为这是理所当然,以至于日渐高傲自恃起来,事事与人争锋相对,包括学习,就连打个球也与人较真,此外为人还有点小气抠门,不喜欢借给人东西,不喜欢帮助人,甚至别人找我借点钱我几乎天天不耐烦地找他要,还有好吹牛,还有喜欢炫耀自己,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毛病,总之我的人际关系处理得委实不理想,但我却没发现别人对我的不满。我后来想,除了叶子,其他人当时估计都对我心存不满,只是没公开表现出来,或者说一直等到后来才大爆发。在和同学们不尽如人意的.糟糕的交往的同时,我一直注意着叶子,甚至可以一节课不听,只是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她,她似乎也察觉到我在看她,有好几次都娇羞地低下头。我虽则一直关注着她,也好似得到了点回应,但实际上还是单相思,因为我始终不敢向她摊明心意,直到毕业我也只和她面对面说过一句话。
大概是高三的第一次月考后,隔壁班开始流传起了一种说法并迅速蔓延开来,他们说校长堵上了所有企图转科的学生的路,没有同意其他人转科的要求,唯独给我开了绿色通道,让我转科了,他们说那是因为我跟校长说当初是我爸逼我选理科的,不代表我的意愿,就这样几乎全校的人都唾弃我,说我为了转科不择手段,说我理科不会读就不会读,还死不承认,硬说是自己父亲的错。借由这件事,同班原本就对我不满的同学都找到了话柄,每次下课都在旁敲侧击地骂我、侮辱我,甚至有时候上课也不例外,就连我去上厕所的路上也有人骂我糟糠,我彻彻底底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因此我一度精神崩溃,学不进书,最后受不了就休学了半年,当然这只是暂时的避风头,回来后还是得让正义的好人们吐痰、泼脏水、戳脊梁骨。
只是在我身败名裂时,叶子还是对我一如既往,四目相对时还是会羞红脸,从没有说过我的坏话,还不厌其烦地向恨我的人解释我所谓的错。我打心底里喜欢这个女孩,只是我不想让她跟着我深陷泥淖,哪怕我已然能鼓起十足的勇气向她表白。
之后没多久就毕业了,我卯足了劲考上了河南的一所二本大学,她则到吉林去读幼教,我和她也至此不再联络,尽管还留着彼此的联系方式,但话已不知从何说起,我们都各自有了对象,仅存的一点点感觉也随时空消殁了。
雨还在下着,我已步入房间,顺手带上了门,坐在书桌前,摊开纸,用钢笔写了几个字:八月雨,耳畔私语,千头万绪,只是过去。
八月文章 篇2
月出于东山之上,苏东坡如是说。
生活在这个属于太行山余脉的小城,看见月亮在东山或西山上悬挂,游移,是司空见惯的。
而今天,九月中秋,月亮缓缓的升起在东山之上,静静地挥洒着薄凉的清辉。仰视着她的静默,她的沉着与淡定,心忽然揪了一下;虽然儿子代表我去看望了他的外公外婆,毕竟我没去,心里的牵念依然;虽然通了电话,几句家常,心里还是过意不去。
我的家乡是平原,记得小时候,到处是望不到头的田野,看到的都是庄稼和树木,对山没有多少概念,直到小学时离开家乡,来到这个很少有平地,除了上坡就是下坡的小城,山的概念才渐渐清晰起来。
家乡的月亮总是从屋顶或树梢上升起 ,很大很亮,月光如水,清澈明媚,感觉很近,仿佛上到房顶或爬上树就可以够得着。
每到中秋这天晚上,家乡的习俗是祭拜月神。一张小供桌放在庭院西侧,上面摆上自家蒸的“月果”,以及苹果,梨等水果。妈妈会一直注意着东边的天空,看月亮是否上来了,可以看到了。当月亮在屋顶刚一出现,如水的月光倾泻下来,照亮了院子的一切,妈妈就会虔诚地跪在供桌后,双手合什,冲着月亮祭拜,口中喃喃有词。现在想来,虽然那时不知道妈妈念叨些什么,一定是乞求即将到来的秋收会有一个好的收成。之后我们就可以吃掉那些供品,因为据说,吃了上供用的祭品可以去灾祛病。
后来,月饼代替了月果,但这个习俗依然传承至今。有时赶到中秋这天回家 ,晚上上演着多少年来延续下来的对月神的祭拜,一家人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在靓丽的月光里,树影婆娑,亲情无限,爱意浓浓,月圆人圆。
今天,九月中秋,月光如水,拉长我的影子,也拉长我的思念......
八月文章 篇3
从小,我就喜欢吃玉米,这是家人和亲戚们几乎都知道的事情。出生在北方一座小城市的知识分子家庭里,父母亲九年之内稠密地生了五个孩子,还有老人要赡养,生活经济只来源于当教师的父亲和在工厂医务室做医生的母亲两人并不丰厚的工资,可想而知,父母肩上的生活担子是相当重的。这样的家庭状况下,我吃玉米只能靠从父母的工资里抽取一丁点钱去菜市场买,一根玉米多少钱是我小时候最关注的问题,自然,除了价格,我也会经常操心玉米的品种、质量、味道、大小、色泽,力求做到了如指掌。
我本是北方人,自然知道一些北方人的风俗习惯。北方人把玉米常常叫做“包谷”,把刚买回来还没有脱掉绿色外皮的生玉米叫做“生包谷棒子”,把去了绿皮煮熟的玉米叫做“包谷棒子”或直接叫“包谷”。也经常听到母亲把煮熟的玉米棒子端在桌子上后,站在窗口对着院子里玩耍的我和弟弟妹妹喊:“别玩了,快来吃包谷吧!”。
记得上初一的时候,班上有几位家在郊区农村的住校同学,我非常羡慕那些同学,原因是每当他们周末回家,周一早上来校的时候,他们的书包里会装几根煮熟的玉米棒子或红薯来上学,直教我看见馋的要流口水,多少次眼睁睁地看着同学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毫无表情地一边东张西望一边随意啃着玉米棒的样子,尽管我的嘴里正在嚼着妈妈头天晚上用生铁平底锅烙的白面锅盔,但心里真不是滋味,因为同学轻而易举“啃”着的是我的最爱。
记得一个秋天的星期一早上,隔壁座位上的女同学张娟把早上从家里带来的一条长长粗粗的金黄色的玉米棒,在课间操后,居然掰成了两截,把其中粗头的半截笑着递给了我,另一半她自己吃。我当时的惊喜若狂可想而知了,我不假思索地接过玉米,嘻嘻地笑着问张娟:“这包谷是***妈给你买的?”张娟说:“是我家地里种的。”我惊奇地脱口而出:“你家自己种的?哇!多好呀!”我由衷地羡慕,“有什么好的呀?院子里这么一大堆呢。”张娟伸出双手对着地面划了一个大大的圈。
羡慕中我发现张娟吃玉米的方法是“啃”,把玉米横放在嘴上就一阵乱啃,这样的结果就是把好好的玉米颗粒摧残的面目皆非,导致残缺不全的玉米粒弄出的渣渣防不胜防地掉下来,掉在她的课桌和书本上,而张娟会毫无风度地用手随便把玉米渣子拨拉到地上。而我不同了,我会非常优雅精致地先在玉米横向身体的中间抠出一排空挡,再顺着空挡一行一行地用手掰下玉米粒吃,粒粒细嚼慢咽,慢慢品味,当然,事先我会从书包里掏出一个上面印有梅花的白色手绢把手擦干净的,我才不会像别人那样吃东西不优雅呢,我知道自己是在尽情享受吃玉米的这个过程。
所以,天真无邪的我常常独自默默地想:如果我家住在农村多好,就能天天吃到金灿灿香喷喷的玉米棒子了,就不用盼着妈妈买菜时给我捎带着买上几个了。
回首往事,关于玉米,最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是初三的一个暑假,佳期作业里有一道题,是要求在暑假期间班上同学以小组为单位,集体下乡帮农民伯伯收割麦子,我们小组共有九名同学,五位男同学,四位女同学。老师安排我们去的农家就是家在郊区农村的谢小亮同学家。
那天早上七点半钟,天空很晴朗,夏日的晨光普照大地,我早早起床,心情荡漾着小小的激动,快快吃了母亲做的早饭后,把头一天放凉的开水装在家中唯一的一个军用水壶里,把书包里的书本全部倒在桌子上,把水壶和妈妈给的一块烙饼装在自己的空书包里,对着家中半旧的大镜子,把书包斜背在身上,头上戴了一顶知青姨娘给的草帽,步伐轻快而坚定地离开了家向学校走去。
不一会儿,我们九名同学在学校门口集合后,由谢小亮同学做向导,组长程红带领大家排着队出发了。青春的脚步步伐矫健,离开了学校的各项制度的管制和家庭父母的羁绊,同学们一个个就像飞出笼子的小鸟,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上泛着红光,心儿激荡着热浪,一路上程红起头,带领大家唱着一首接一首的革命歌曲,行走在宽阔的马路上。
走出了城东门,来到了一条小河前,河水很浅,淙淙地流淌着,两岸摆着大小不等的乱石,乱石中长着高高的黄绿相间的各种杂草,杂草丛中各种颜色的野花随风摇曳,大家的心情随着流动的河水和风吹野草花香快活了起来,男同学相互拍着水打闹,女同学中有人唱起了歌:“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青春的歌声在空阔的河边显得特别清纯甜美,淳朴自然。我们四位女生相互拉着手,踩着河里的大石头,像蜻蜓点水一样过了河,男同学却争先恐后中各自连蹦带跳地很快的站在了小河对岸。
将近一个小时的路程,大家走的很开心,终于来到了谢小亮家的小院里。一进院门,我的心里突然闪出了一道亮光,我看见小院中央堆着一大堆玉米棒子,已经被脱掉了绿袍,黄澄澄地相互依偎在一起正亲密地交谈着话语,给这个乡土气息浓厚的农家小院带来了一道亮丽的色彩,增添了少许的喜庆。
谢小亮淳朴善良的母亲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还有小亮他一个八岁左右的小妹妹正怯怯地坐在门槛上望着我们。谢小亮说他父亲已经去地里干活了,我们喝了几口谢小亮母亲为我们准备的大碗凉开水后,拿着一些工具跟随谢小亮下地了。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陪着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走在乡间迷人的小路上,大家兴致勃勃,不约而同唱起了这首歌曲《乡间的小路上》。“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革命口号声也在耳边响起。看到一望无边的麦田,正被柔柔的风儿吹的金波飘荡,麦浪滚滚,我们以最饱满的激情很快融入到了这片丰收的土地里。
三个小时后,同学们摸着手上泛起的大血泡,满头大汗、腰酸背痛、哼哼唧唧地回到了谢小亮家的小院里。当看到谢小亮母亲为我们准备的“午饭”后,我的眼睛立马明亮了起来,仿佛腰身也不痛了,手上的血泡也不怎么疼了,我的眼睛视线直直地射向放在院子里木头小桌上的两个脸盆,一个脸盆里放着煮熟的红薯和土豆,另一个脸盆里却装着满满一脸盆煮熟的玉米棒子,正向我散发着令我心旷神怡的诱人香味呢!
一见到心头的最爱,我的心顿时乐开了花,我高兴地情不自禁大声欢呼起来:“有包谷吃啦……有包谷吃啦!”谢小亮的母亲看见我这么开心,也在旁边笑的合不拢嘴,憨厚地说:“没什么给你们吃的,还怕你们城里娃娃吃不惯呢。”大家赶忙洗了手,来取红薯、土豆或玉米吃。我凝视着玉米盆,满怀喜悦的心情,很有经验地选择了一个颗粒饱满的大个玉米吃了起来。我用手指一边掰抠着一排排的玉米粒往嘴里送,一边和同学们谈论割麦子的心得和感受。
吃过午饭后,组长程红说我们该回去了,大家背起了自己的书包准备告别谢小亮一家人。
这时,意想不到的情景出现了,谢小亮的母亲拿起了盆子里剩下的两根玉米棒子,用一张白纸包裹好,笑眯眯地拿到了我的面前说:“闺女,带去吧,看你喜欢吃就带着路上吃吧,你们城里娃平时不太吃这些东西吧?我们这里很多很多的。”当两根还保留着香喷喷余温的玉米隔着薄薄的纸张递到我手里时,我一下子为难了起来,要吧,怕同学们说我“又吃又拿”影响不好,不要吧,玉米确实太好吃了。就在我满脸通红,左右为难之际,组长程红走了过来对我说:“拿上吧,这也是大妈的一片心意。”我想既然“头儿”发话了,恭敬不如从命,忙不迭地对大妈道着谢,把玉米装在了书包里。
一小时后,我回到了家,虽然身体已经累得疲惫不堪,但心情还沉浸在这次“学农”的激情中。我拿出了大妈给的两根玉米棒子放在了餐桌上,全家人都很新奇,我一边把玉米分给弟妹吃,一边绘声绘色地讲述一天“外出”的经历和感受。这时我才深深地理解了“见多识广”这个成语的真正含义,同时,也突然感到这一天自己长大了很多。
其实,我的家人除了我,几乎再没有一个人真正爱吃玉米了,我的父亲因为有胃病,吃了玉米会胃痛,泛酸水,所以父亲从来不吃玉米,而母亲和弟妹们也是不怎么爱吃玉米的。一般情况下,母亲买玉米会买三根以上,太少了不好煮,太浪费炉火了。煮熟后,母亲会拿出其中的两根,掰成几节,分给我的两弟两妹吃,剩下的就都是我自己的了。我常常当仁不让地接过属于我的玉米棒,到我手里的玉米棒我是很吝啬的,从来不会分享给别人吃的,更不会虚情假意地“让”一下,我有我沾沾自喜的理由:谁让他们不喜欢吃呢?
我为什么特别爱吃玉米呢?对于这个问题,我很纳闷,母亲说我这叫“偏食”,就是对某一种食物有特别的兴趣和喜欢,而对另一些食物又特别的不爱吃,这话说对了,我对玉米就是“偏食”,同时,绝对的不吃甜食品。
我与玉米的情缘,一直没有中断过,并且随着年龄逐渐的增大而更加强烈执着。小时候喜欢吃玉米,起源可能是因为家里没有什么零食可吃,而玉米又能理直气壮地让大人买,其他零食不好意思张口向经济并不富裕的父母要,而玉米又能当饭吃又能当零食解馋。青春年华时,隔三差五想起买几根玉米吃吃,为了美容排毒,年龄越来越大时就认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而玉米又是养生保健,减脂通便的首选美食佳品。
好在玉米浑身是宝,没有辜负我对它的热爱,你看它,吸取了春夏的精华,笑纳了天地之灵气,到了秋天成熟时,又肥又大的玉米棒从田野地头的玉米杆上被掰下来,除了外裹的一层层翠绿湿润的绿皮外,还有棕黄色绒绒的玉米须,脱去绿色的外衣,颗颗玉米粒润泽如珍珠,晶莹剔透,像列队的士兵一样整齐地排列着,好像随时在等待主人入锅煮熟的命令。
玉米,别名:棒子、包谷、苞米、包米、玉茭等等,粤语称为“粟米”。其品种有黄玉米、白玉米、糯玉米、杂玉米、甜玉米等等。而且南北玉米的味道也不同。一根玉米棒一般有一尺左右长,玉米粒降血脂,降血压,排毒通便,除湿去燥,具有预防疾病的保健作用,对老少都有益。而玉米须在中药里叫“龙须”,同样具有平肝利尿,泻热利胆,用于治疗肾炎水肿、脚气、黄疸肝炎、高血压、胆结石、糖尿病等疾病。
玉米有好多种吃法,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去掉外皮放在锅里煮熟吃;还有去皮的玉米放在菜板上用刀切成小小的短节,和肉、菇、胡萝卜等其他食物一起煲汤;也可以将玉米粒和其他豆类混在一起打成豆浆;还有玉米粒研磨成粉,变成了玉米面,玉米面可以吃玉米糊、玉米搅团,可以做成窝窝头蒸熟或烙成饼子吃,等等,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吃法。
所以,我有时候就莫名其妙地想,暗自庆幸自己喜欢吃玉米是多么的幸运,庆幸自己与这个金黄色甜里透香的尤物有着这么深厚且伴随一生的长久缘分。我甚至迷信地认为这是命里注定的人与物之间罕见的、与生俱来的情缘。像爱情一样,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多年前,我随丈夫“下海”来到了南方生活,自然,把玉米的情缘也随我的血液带到了南方。我发现南方的玉米主要是黏玉米,外貌光洁明亮,一颗颗玉米粒饱满透明,如白玉一样惹人喜爱,嚼在嘴里粘粘甜甜的,有一种女性温柔细腻的感觉,而南方的黄玉米却没有北方的好吃,北方的黄玉米颗粒饱满,大大的鼓鼓的,吃起来香甜香甜的有嚼劲,而南方的黄玉米基本上没什么味道,颗粒外表也没有北方的漂亮。
如今在家里,丈夫不爱吃玉米,但为了我“好”这一口,经常买玉米棒回来,有时候是黄玉米,有时候是乳白色的黏玉米,有时候还有红白粒相间的花玉米;有时候买的是生玉米,有时候则买的是熟玉米。这令我一边吃着他亲手为我煮熟的玉米棒,在嘴里享受香甜滋味,满足馋欲的同时,心纯质朴的我感情的天空里也是感到美滋滋的很知足。
记得我刚刚怀孕的时候是在冬天,一天傍晚,吃过晚饭后,因为怀孕反应大,把晚饭都吐了出来,丈夫看着心疼,不断地问:“再想吃什么?”企图把吐了的食物营养弥补回来。吃什么好呢?我饿着肚子琢磨着。忽然,我的眼前晃晃悠悠漂浮着黄脆脆香喷喷的那种烤熟的玉米棒,就在呕吐的难受中说:“想吃烤玉米棒。”“行,我去买。”丈夫答应着,马上要穿上大衣去买。我有气无力地说:“哪里有卖烤玉米的呀!我就是说说而已么。”“没事,我会想办法的!”说完,他已经拉开门,消失在了寒冷的风雪天气里。我知道没有地方能够买到让我这个孕妇解馋的“烤玉米”,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
大约一个小时后,丈夫回来了,呢子大衣里居然裹着两根烤熟的玉米棒,我诧异的心情无法言表,半天结结巴巴地问:“你,你怎么?哪里弄到的?谁烤的?”他笑呵呵地说:“很简单么,到超市买了两根玉米棒,再找到街台上烤红薯的人,让他烤熟的呗,但要给钱的哦。”我哪管得了给钱没给钱,狼吞虎咽地吃起了烤玉米。说来也神奇,妊娠反应里吃什么都呕吐的我,吃着烤玉米居然一点都没有想呕吐的意思,还吃的津津有味、忘乎所以,真是太奇怪了。我遐想我婚姻中爱情的花朵,可能会因为两根烤玉米棒子而像添加了肥料一样,开放得更加鲜艳动人,也许正如在平淡无奇的婚姻这本存折里又存进了一笔感情的投资,是不是幸福的日子就是把这些不起眼的零碎恩爱汇聚成坚不可摧的情感堡垒了呢?
投其所好本来就是维持婚姻爱情的一大法宝。
“我言秋日胜春朝”,是的,玉米经常和丰收、喜悦、收获、秋收等喜庆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就发现一些年画里、广告里、板报上、电影里出现秋天丰收景象时,都能看到成串的玉米棒,沉甸甸地挂在农家屋檐下面,或从地头玉米杆上刚刚掰下来的玉米棒,一堆堆像座座黄澄澄的小山堆在农家小院里,很是惹人喜爱,饱满的玉米棒,像一个个调皮的精灵,笑嘻嘻地聚在一起玩耍,仿佛一边相互打闹一边高声呼喊:“丰收啦……丰收啦!”
常言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一个人钟情一种食物也是一件幸事,因为喜欢,所以在乎,因为在乎,所以有激情,人生就是因为有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人或物,才有了兴趣和激情,才有了期盼和感恩,才有了美妙和精彩,才有了喜悦和满足。玉米给了我几十年以来的幸福感,愉悦感,美感,满足感,快乐感。感谢朴实无华的玉米,陪伴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几十年人生旅程,感谢光艳又平凡的玉米,让我仿佛永远生活在生命的收获意境中。
在这中秋丰收的季节里,深切地说一声:玉米,我的罗加(藏语“宝贝”),我的最爱!
八月文章 篇4
我不得不承认,再一次踩在月末的尾巴上,我又开始追悔莫及了……
不是因为有太多未完成的事情,未了的心愿,而是这没有压力相对清闲的七八月间,发生了那么多有意义,那么多值得回忆的事情,我竟然让它就这样云淡风轻的飘过了……我开始有些鄙视自己,以前是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而现在,更多的是为自己的懦弱找理由……说到底,不过就是一个没有勇气面对现实,没有胆量剖析感情的胆小鬼罢了……
我时常在想:现在的我,是不是长大了,成熟了,看淡了,所以学会了面对,懂得了割舍,感受了两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结合的过程中必须承担的种种困难,必须经历的种种磨练,更深刻的体会到当爱情与婚姻接轨,当两个人的小甜蜜与两个家庭的大不同碰撞,当自以为是的理想与无法改变的现实相较,一切的一切,就变的俗不可耐了……从进退两难到无路可退,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心里的那道防线,那种痛心和不甘,那种绝望和隐忍,如履薄冰……究竟是什么,玷污了我曾经一直引为为傲的完美爱情……当看到刘易阳与童佳倩从相爱到决裂的画面,整个过程感同身受,这才发现,原来不是谁玷污了谁的爱情,而是即使再完美的爱情,也会被生活的细节所打败,爱情是虚无缥缈的理想,而婚姻却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在这条荆棘密布的路上,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相互扶持,相互珍惜,才能天长地久的走下去……
好在虽然困难重重,我们都义无反顾的坚持了下来,整个七月,辗转于各大楼盘之间,站在人生的岔道口,第一次体会到为自己的未来抉择的迷茫和无助……从寻找到目标锁定,从最终决定到等待结果,仿佛经历了半个世纪,那种漫长的期盼,无尽的煎熬,每时每秒吞噬着我,让我夜不能眠……八月伊始,为了方便买房手续的办理,我和他未来得及好好挑选日子就拿了证,恰逢七夕当日,鹊桥相会,也为这么多年来之不易的感情画上了一个不太完美的句号……人生的两件大事,就这样轻描淡写的划过,事后虽觉仓促,但一切都那么的顺理成章,似乎早该发生……毛爷爷教育我们: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看来我这辈子注定只能老老实实的做个的好孩子了……
这个七月八月,一晃而过,忘记了暑假开课的忙碌,忘记了四处奔波的辛苦,却异常清晰的记得一直不被妈妈看好的爱情,在得知我已经领了证,前一天还气急败坏的冲我吼着以后吃苦受罪都是自找的再也不管我了什么的,第二天一大早老两口就跑到银行给我汇了款,叮嘱我出门在外不要委屈了自己……挂上电话的那刹那,眼泪再次不争气的流下,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亲情无价,千言万语,无法表达……请相信女儿的选择,有你们的牵绊和祝福,就是我们今生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这个七月八月,适值还珠重播,闲暇之余,经典重温,时而热泪盈眶,时而破涕而笑,被一干朋友嘲笑批判一番,虽然心里明白早就过了那个为爱痴狂的年纪,但还是会被剧集当中那些至死不渝的爱情感动的稀里哗啦,谈到感情,谁没有那个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的曾经……看别人的故事,流自己的眼泪,人生没有如果,过去的不再回来,回来的也不再完美,有一些人活在身边,却很遥远,有一些人活在记忆里,却刻骨铭心……我曾说过:现实太残酷,如果不看些震撼人心的东西,我怕有一天,我的心会变得坚硬……我终究是一个渴望被爱被呵护被感动的小破孩儿……或许有人又要说没有见过你这样的猪了,呵呵,有时候,真的希望自己变成一只没有情感,没有思想,没有记忆的猪就好了……
这个七月八月,算不算尘埃落定……或许,一切才刚开始吧……亲爱的,带着你一如既往的笑容,继续努力吧……
八月文章 篇5
有人说秋天是黄色的,也有人说秋天是红色的,而我觉得秋天是金色的。
看!金色的原野上,偶尔几之只白鹭掠过谷穗。微风拂面,稻谷弯下了腰,如同一位弯腰驼背的老爷爷。这时一只小鸟飞过去,呀!他是要去偷吃谷子呢!我心想:别去,那可是农民爷爷的劳动成果!哦,我可是多想了,小鸟看见了爷爷扎的木头人,如同小偷看见了警察一般快速地飞走了。
古人都说:“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我明明闻到了稻花清爽的香气,可却听不见一声青蛙叫,这是怎么回事呢?可能是因为现在太阳太大了,青蛙不出来吧。在这稻花香里,我陶醉其中,一股股清香窜入鼻中,让我消除了一身的烦恼。
走在田埂上,两边的稻子不停地与我招手。我一不小心摔了个狗啃泥和稻子来了一次亲密接触。我爬了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尘,用手拿起一粒谷子,用手轻轻拨开,只见它脱下了金黄的外衣,露出了雪白的身体,如同一位光着身体的胖娃娃。我口水直流,把谷子直接投进了嘴里。哇!牙齿和谷子发出了“卡崩”“卡崩”的摩擦声。顿时嘴巴里充满了一股甘甜的味道。
在马路的边上还有许多“金子”。不走近看,还以为是谁家的颜料打了呢。原来那些农民们把收好的谷子搬出来晒,那些“金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抬头看向天空,天上的云朵向我挥手。那云的花纹如同鱼鳞一样,这让我想起了谚语:“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这不正代表今天是个大晴天,“金子”们可以好好的晒晒太阳了。
离开马路,在绿荫小道上,金色的阳光从浓密的树叶中投下来,那场景像铺在地上的金子,像一把把立在地上的剑,像一道道插在地上的光轮!
啊!金秋,你是多么美妙啊!你的金色就如同阳光一般照亮我的心。
八月文章 篇6
或许,你还沉浸在春天的温馨与喜悦中,感受那和煦的春风与小草带来扑鼻的芬芳。
八月已悄然来到我们的身旁。
八月,总是伴随夏日的酷热。而炙热的阳光总是能激起我们奋斗的热情。身披洒满阳光的羽翼,置身于青春的驿站,以一腔的热血,推开那道光明与希望之门,这段旅程又将成为一段新的开始。
八月,总是伴随着青春的召唤。我们远足的信念再一次根深蒂固。脚下的路似草一样疯狂地生长。我们吹响青春的号角,不顾一切地翻山越岭,向心中的圣地进发。犹如鱼儿恋水,生命的绿色追赶太阳般执着。
八月,总是伴随着青春的追求。找寻与体会青春的光芒,成为我们的誓言。无数次背负着理想,伴着钟声出发。或许青春之路还很漫长,前进的道路上会充满荆棘坎坷,但我们还会朝着目的地不懈地跋涉。
八月,伴着激昂的青春,我们写下无悔的文字,用辛勤的汗水和澎湃的热血铸成一种理想,当我们真正成功时。所有经历的磨难都会像雨水一样蒸发。
八月,火热的八月,活力四射的八月,实现梦想的八月,扬起奋斗的风帆,乘着八月的风,向青春的圣地,远航!
八月文章 篇7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八月
夏日将尽,秋风会来
我们痛恨过夏天,理由各不相同
我们喜欢过夏天
因为某一个人、某一件事
或者仅仅是某一个瞬间
我们也会怀念的夏天吧
在夏天过后的秋天、冬天或者春天
的某一天
八月文章 篇8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中秋节。由于这一天居秋季之半,所以叫中秋节,民间俗称八月节,这就是中秋节的由来。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而现在,我们最熟悉又看到的最多可能就是月饼了。然而,中秋之至,为什么我们如此的对月饼,而月饼又有什么含义呢?
首先,月饼的做工精美,美味可口,无论是作为主食还是零食都是居家旅行的佳品。而且月饼易携带且存放时间相比较起来较长,所以自然而然的,月饼就成为了中秋的主流。那么关于月饼的含义有很多种,但我觉得最有意义的还是月饼表达的亲情、爱情和乡情以及那种团团圆圆的`象征。
在中秋这一天情侣之间互送月饼,互相祝福,表达了真挚的情意绵绵的爱情。月饼表达了惜别、眷恋和天长地久之情。几乎所有的炎黄子孙,无论在国内、在家乡,还是在世界各地、在天涯海角,都在中秋节这一天吃饼赏月、望月思乡、寄托情思。一块月饼表达了在外游子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亲情和乡情,沟通人们之间的感情,表达美好的祝福。同事和朋友之间送上一份月饼表达了互相之间亲密的友情。送上一份七星伴月、福星高照、百寿宴点等月饼,表达了人们对老人长者的尊敬和美好祝福。
八月文章 篇9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它又称为团圆节。中秋节这一天,人们要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亲人,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吃月饼,赏月,庆祝中秋节。
今年的中秋节,我和妈妈回到了外婆家,和亲朋好友一起享受团聚的欢乐。每逢佳节倍思亲,很可惜我爸爸在北京党校学习,不能和我们一起过中秋节。虽然遗憾,但在这一天我还是收到爸爸的节日祝福,我和爸爸用电脑进行一次跨越千山万水的视频……在网上我们与他共度中秋佳节。
亲戚们都来到了外婆家,家里充满了温馨。晚宴开始了,善于烹饪的外婆自然做好了一桌美味的饭菜:又香又酥的烤鸭、味道鲜美的清蒸鳕鱼、爽口的藕片、美味的大虾、浓香的鸡汤……光是看到这些花花绿绿的菜,我的口水就开始放肆地在嘴里打转了,过节真好,心里特别高兴,尽情地品尝着可口美味的饭菜……不知不觉在亲人们的欢声笑语和互相之间的祝福中结束了晚餐。
吃过了晚餐,香甜可口的月饼和水果静静地躺在果盘里望着我们。噢,开始赏月吃月饼了,我们全家兴奋地来到阳台,欣赏那圆月。明月如镜,星斗满天,一轮明月高高挂在天上,又大又圆,橙黄色的月饼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这时候我咬了一口月饼,松软的饼皮夹杂着甜津津的馅,那滋味简直妙不可言! 我们边吃美味可口的月饼一边赏月,过得别有一番情趣。
激动人心的时刻也到了,22时04分09秒,随着电视新闻主播 “天宫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家中一片沸腾,发射成功了!中国人的骄傲!中国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中秋节,一个美好的节日,一个圆满的节日,今年中秋节的夜晚过得真开心呀!吃到了香甜的月饼,看到了明亮的月亮,感受到祖国日益的强大。 我喜欢中秋节,因为有它大家才更喜悦。
八月文章 篇10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中秋节。由于这一天居秋季之半,所以叫中秋节,民间俗称八月节,这就是中秋节的由来。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而现在,我们最熟悉又看到的最多可能就是月饼了。然而,中秋之至,为什么我们如此的对月饼,而月饼又有什么含义呢?
首先,月饼的做工精美,美味可口,无论是作为主食还是零食都是居家旅行的佳品。而且月饼易携带且存放时间相比较起来较长,所以自然而然的,月饼就成为了中秋的主流。那么关于月饼的含义有很多种,但我觉得最有意义的还是月饼表达的亲情、爱情和乡情以及那种团团圆圆的象征。
在中秋这一天情侣之间互送月饼,互相祝福,表达了真挚的情意绵绵的爱情。月饼表达了惜别、眷恋和天长地久之情。几乎所有的炎黄子孙,无论在国内、在家乡,还是在世界各地、在天涯海角,都在中秋节这一天吃饼赏月、望月思乡、寄托情思。一块月饼表达了在外游子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亲情和乡情,沟通人们之间的'感情,表达美好的祝福。同事和朋友之间送上一份月饼表达了互相之间亲密的友情。送上一份七星伴月、福星高照、百寿宴点等月饼,表达了人们对老人长者的尊敬和美好祝福。
八月文章 篇11
秋高气爽,风把口脸吹开了一个个口子!把树叶吹成一片片黄叶,一望无际的稻田,禾苗挺着沉甸甸的稻子吃力的挥舞;在微风的戏耍下,在烈日的暴晒下格外壮美!天空白云悠悠,蔚蓝的天幕上风驱云跃,分外明媚。
这一遍田野里,农民正在挥洒着汗水,收割着稻谷。他们弯着腰,捂着沉重的稻蕙心里乐开了花!一阵阵机械隆隆声,一亩稻田不到十来分钟就收割完了。看那奔跑的家伙在忙碌在发飙,刚才还是稻海茫茫,给它那样折磨得寥寥无几。感叹科技的神奇,机械代替人力是世界的巨大进步。
昔日火热的烈日暴晒着大地,中午在烈日下抢收。田里的水给太阳煮热了,吃力的`脚踩人力脱谷机响过不停。汗水侵袭着身体,眼睛被汗咬得睁不开。一家人在太阳下打谷子,那种味道不堪回首!如今我特别珍惜粮食,真滴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中午的太阳热似火,晒得人会脱掉一层皮。姑娘们穿得够诱人,少妇们热情大方的裸露着自己最隐私的地方,得感谢大风的戏耍难为作弄。在八月的秋天,在秋老虎的威胁下。大地一幕幕春光再现,点缀了城市的秋天!一些无名的野花露出一点笑容在某个角落里。三角梅也尽情开放,那样默默的贡献!八月的秋天,八月的人情,八月的景还有这火热的太阳“秋老虎”!它们他们她们演绎着一段段风情在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