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短文 > 方案精选 > 正文

幼儿园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2025/04/23方案精选

文学网整理的幼儿园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精选9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幼儿园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1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悬白艾、挂菖蒲、饮抹雄黄酒等。利用端午节,开展主题活动,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儿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也是纪念屈原、秋瑾等先辈的特殊日子,可以借端午节,缅怀先辈,传承民族精神。

一、活动主题:

"小小中国娃,浓浓端午情"

二、活动日期:

6月6日

三、活动地点:

中班活动室

四、活动目的:

1、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

2、增进幼儿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五、活动过程:

看一看、说一说,剥一剥、尝一尝,认识了各种各样的粽子,知道粽子形状各异,里面的馅料很丰富,粽子的味道也很好吃。

六、活动延伸:

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包粽子、吃粽子,并给爸爸妈妈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共同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端午节。

幼儿园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端午节活动,萌发幼儿对端午节民族文化的兴趣。

2、教师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

3、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粽子的制作方法,尝试手工制作粽子。

4、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5、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

1、教学课件《端午节》

2、儿歌《快乐的端午节》

3、故事《屈原的故事》

4、端午节相关习俗文化图片

5、粽子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厨师教学课件,进入芝麻开门环节,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端午节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跟读儿歌《快乐的端午节》,感知端午节的习俗。

(2)你们刚才听了儿歌,儿歌中描述了什么内容?

(3)这是什么节日?图中的人们都在做什么?

教师出示相关的课件,幼儿观看图片,人们正在赛龙舟,这是端午节的习俗。

2、教师继续出示课件,进入社会大观察环节,幼儿观察图片,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1)你知道端午节是哪一天吗?

(2)你们家里是怎样过的'端午节呢?

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到来时,家里会吃粽子,诱人赛龙舟,还会插菖蒲、挂艾蒿。

3、教师讲述故事,调动幼儿的情感。

(1)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屈原的故事,激发幼儿的情感。

(2)请幼儿听完故事后说说自己有什么感受?你想对故事中的屈原说点什么呢?

4、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图片,认识粽子以及包粽子的步骤方法。

(1)教师播放包粽子的过程,引导幼儿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2)教师分发好吃的点心:粽子。

(3)幼儿品尝粽子,在吃粽子的环节中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延伸

(1)教师将手工制作材料:卡纸、纸黏土等材料投放到美工区,引导幼儿在美工区动手制作“包粽子”。

(2)教师在本次端午节主题活动结束后,还可以举行一次端午节班级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在当天一起来包粽子。

教学反思

本活动设计,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情感,又因为中国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而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故本活动设计通过包粽子、看图片、采艾草、做龙舟、赛龙舟等,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从而使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幼儿园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3

一、活动时间:

20xx年6月21日下午3:00—4:00

二、活动地点:

各班课室

三、活动主持:

各班班主任

四、活动参与人:

本班老师和幼儿

五、活动目的:

1、了解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

2、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基本的习俗。

3、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

六、端午节的来源: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最让人记住和接受的是:源于纪念屈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七、活动准备:

1、有关端午节的PPT和赛龙舟的视频以及音乐。

2、各班请提前通知家长为幼儿准备好一个粽子和一个水果,并于活动当天带回幼儿园,幼儿将进行端午节食物分享活动。

3、各班自行进行拍照活动。

八、活动内容:

(1)分享有关端午节的'PPT,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2)看赛龙舟、欣赏赛龙舟时的音乐,感受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气氛。

(3)将大家带来的粽子及各种水果一起分享。重点可以向幼儿介绍一下粽子的不同形状及包法和不同的口味。

九、注意事项:

1、各班请提前向家长说明活动,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穿好相应的校服。

2、注意不要给幼儿吃太多粽子,难消化,也请和家长说明。

3、各班自行拍照并准时上传到本班博客,并于下午五点之前上传两张精华照片至黄友文件夹,并以班级命名。

幼儿园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

3、通过美术活动,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体验传统文化的乐趣

活动准备:

端午视频、图片、龙舟、简笔画、水彩笔、手纸筒

活动过程:

一、教师提问,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教师: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嘛?(端午节)

二、幼儿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端午节”

教师: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里,我们会用各种方式来度过这个快乐的节日。我们会在这一天里做些什么?吃些什么呢?

①(教师出示图片)在这一天里,家家吃粽子,很多地方还戴香包、插艾蒿、赛龙舟

②教师为幼儿播放端午节由来的视频

三、手工制作———龙舟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龙舟的手工制作

四、学念儿歌《五月五》

五月五,是端午,小朋友们来跳舞。

吃粽子,赛龙舟,高高兴兴过端午。

幼儿园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5

活动目标

了解端午节的民俗文化,能大胆运用不同颜色和线条装饰鸭蛋。

能左右手配合,感受在球体上绘画的技巧。

体验制作彩蛋的乐趣,感受与朋友分享祝福的快乐。

重点:大胆运用不同颜色和线条表现彩蛋上的花纹。

难点:能左右两手配合,感受在球体上绘画的技巧。

活动准备:熟鸭蛋教师自制的彩绘鸭蛋成品下载各种线条的鸭蛋或鸡蛋图片水彩笔小瓶盖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彩绘鸭蛋引导幼儿欣赏,丰富幼儿关于端午节的经验。

教师:看看老师手里的是什么?过什么节的时候我们会吃鸭蛋呢?

教师:过端午节的时候大人喜欢把好吃的鸭蛋装到我们小朋友的衣服兜里,祈祷我们健健康康,幸福长大!

教师:看看老师手里的这颗蛋上面,还有老师给小朋友准备的图片上的蛋上面都有什么?(引导幼儿观察上面的花纹、色彩、图案)

2、引导幼儿讨论用各种各样的颜色和线条装饰的鸭蛋。

帮助幼儿迁移关于线条的经验。

教师:小朋友们,以前我们画过什么样的线条?

根据幼儿的经验,教师一一出示各种线条的范样。

3、教师示范在鸭蛋上作画的方法。

教师:我们要在鸭蛋上画画,那圆圆的鸭蛋上怎样画画呢?

4、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在圆体上绘画的方法,并演示自己的想法。

教师:这个圆的鸭蛋“站”不稳,还会滚到地上,小朋友能想到什么好方法固定它吗?(幼儿自由讨论)

方法一:左手食指、大拇指分别捏住蛋体上下两端,右手握笔,在蛋体上画出线条。

方法二:把蛋立在桌上(最好是放在小瓶盖上),右手握笔,把笔尖点在蛋体上,转动蛋,笔随着蛋,画出流畅的线条,可以尝试从顶端开始画,成螺旋状,是一个有趣味的画法。

5、教师示范左右手配合,一手拿着鸭蛋一手拿着水彩笔在鸭蛋上进行彩绘。

幼儿尝试运用多种颜色和线条装饰鸭蛋,鼓励幼儿使用多种颜色和线条,帮助幼儿左右配合进行彩绘鸭蛋。

6、展示幼儿的彩绘鸭蛋,引导幼儿相互欣赏。

教师:请将我们装饰好的鸭蛋放在一起,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用了什么线条装饰的?

教师:你最喜欢谁的鸭蛋呢?

7、请幼儿将自己的彩绘鸭蛋赠送给好朋友,并说一下自己的节日祝福。

教师:请把你的彩绘鸭蛋送给你的好朋友,并对你的好朋友说一句节日的祝福语吧。

活动建议

区域活动:在区角里继续提供一些彩纸、即时贴等材料让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装饰鸭蛋,或者添加捏塑材料,制作鸭蛋的“底座”,让鸭蛋能“站立”,方便展示。

活动延伸:将彩蛋挂在教室内或室外,装饰节日环境。

领域渗透:与幼儿一起继续丰富关于端午节的民俗文化,知道端午节中国人喜欢吃粽子、咸鸭蛋等食品,还会举行赛龙舟等民间活动。

家园共育:帮助幼儿丰富关于端午节的民俗文化。

活动分析

这是一次有趣的美术活动,幼儿第一次尝试在圆圆的蛋上画画,特别有兴趣!在绘画的过程中,由于鸭蛋的特殊外形,不少幼儿会将鸭蛋落在地上,因此教师要提醒幼儿小心并用手抓牢蛋。

活动中幼儿彩绘鸭蛋的时候比较满足于在于鸭蛋上绘画的过程,对于他们描绘的图案可能关注不够,这是因他们的心理特点所致的,因此教师要鼓励幼儿的创作过程,肯定他们的创作结果,这样才能为幼儿今后的创作打下基础。

活动评价

幼儿能大胆运用多种颜色和线条装饰鸭蛋。

幼儿能左右手配合进行彩绘。

幼儿愿意将彩绘好的鸭蛋赠送给好朋友,并能说出祝福语。

幼儿园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分享、交流,初步了解体验端午节的相关习俗,体验集体共度端午节的乐趣。

2、尝试动手制作端午节的相关物品:粽子、香包、五彩绳、彩蛋。

活动准备

1、准备制作端午节习俗物品的各种材料:粽叶、糯米、线等;各种形状的布片、订书器、棉花、香水、干花;煮熟的鸡蛋、颜料、水彩笔、蜡笔、油画棒;各色缎带、绒线、绉纸。

2、端午节相关图片,艾草和菖蒲。

3、邀请幼儿家人一起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

1、主持人致开场辞

淡淡粽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在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等。

随着端午节脚步的临近,为了增进小朋友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今天我们xxx幼儿园的小宝宝们邀请了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共度这个美好的传统佳节。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用掌声欢迎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吧!

2、手工活动

(1)家长们表演包各种花式粽子的技艺。

(2)制香囊、画彩蛋、编制五彩绳,孩子和家长共同完成,结束后展示作品并相互赠送。

3、亲子游戏

《袋鼠》

人数:1名幼儿+1名家长

形式:单面接力

准备:各班粽子2个,终点处摆椅子4把。

玩法:幼儿面对家长,双手抱住家长的脖子,双脚勾住家长的腰。家长双手各握一个粽子,教师发令后,家长抱幼儿向前跑,双手不能碰幼儿,绕过椅子,返回,将粽子交给第二对家庭,继续游戏,最先完成的一组即为获胜。

《赛龙舟》

人数:1名幼儿+1名家长

形式:单面接力

准备:各班纸箱龙船四个,塑料椅子若干。

玩法:幼儿在妈妈或爸爸的带领下套着纸箱做的龙舟,绕障碍前行接力。

《快乐运粽子》

人数:1名幼儿+1名家长

形式:对面接力

准备:各班小桶一个,粽子若干。

玩法:幼儿提着小桶,走过独木桥,走到另一端取筐里的粽子再走回来,将粽子放回到队伍前的篮子里,把小桶传给下一位幼儿,继续游戏。在规定时间内看哪队运的粽子多为优胜。

“嘟嘟嘟”跑得快

人数:1名幼儿+1名家长

形式:对面接力

准备:各班一个呼啦圈,两个粽子。

玩法:以班级为单位,8个家庭组合为一组进行接力,游戏中,孩子做车头,一手拿一个粽子做方向盘,家长蹲下做车尾,呼啦圈为两头连接,一头套在孩子的腹部,一头家长用双手握住,小车以最快速度前进至对面家庭组合,将呼啦圈和粽子接力给下一组家庭,最后一组家庭跑完,游戏结束,快的那一班级获胜。

活动结束

亲子活动结束,各班组织幼儿与家长到班级分享美味的粽子。此时,老师可编辑园所动态,记录活动过程,分享给全体家长和幼儿。

幼儿园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香包,了解香包的制作方法和作用。

2、通过动手操作掌握制作香包的基本要领,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及同伴间的合作能力。

3、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培养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前期准备:幼儿和家长收集各种各样的香包。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已有过使用针线的基础。

2、教具准备:制作课件:端午节的由来

3、学具准备:制作香包的香料,各种材质的布(纯色、花色),针线,棉花,彩色缎带,剪刀,各种彩纸,糖纸、包装纸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演示课件,幼儿观看《端午节的由来》,导入课题。

a、提问:“端午节是哪个国家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几月几号是端午节?”“端午节是怎么来的?”

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大多数传说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来的,渗透爱祖国的情感教育。

b、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呢?

幼儿讨论,请个别幼儿将课前了解到的端午节的习俗讲给大家听。(带香包,喝雄黄酒、长命缕、吃粽子、绿豆糕、炸油糕等)

2、教师请幼儿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桌上放置的各种各样的香包。

提问:“你看的'香包是什么样的?用什么制作出来的?有什么味道?佩戴香包有什么用呢?”

3、教师出示制作香包的材料,示范香包的简易制作过程:

a、剪布料——填充棉花及香料——收口——缝制——绑丝带

b、选择纯色布料剪成自己要的形状——填充棉花及香料——收口——剪彩纸为各种形状粘贴装饰香包——绑丝带

c、剪糖纸或者包装纸——填充棉花及香料——收口——扎眼——绑丝带

教师对幼儿正确使用针线提出要求(如不用的针要插在针线包上,放置在针线筐内)并进行剪刀的安全教育。

4、幼儿自由选择组制作香包,鼓励幼儿合作制作,互相帮助,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收口,特别注意提醒幼儿针线、剪刀的使用和放置。

5、将幼儿制作好的香包悬挂在教室内,幼儿共同欣赏,发给幼儿佩戴在身上分享成功的喜悦。

四.延伸活动:

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全国各地有关端午节习俗的有关图片,布置端午节的主题墙,让幼儿在看一看,说一说的过程中感受祖国的悠久文化。

幼儿园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8

活动目的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了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初步了解节日的习俗、了解端午节的风俗民情,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我们商讨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来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2、尝试包粽子,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

活动准备

1、材料:幼儿用书《快乐的端午节》、故事磁带《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

2、准备:邀请会包粽子的家长做志愿者

3、包粽子的材料及工具:如粽叶、大米、红豆沙、蛋黄、线、剪刀等。

活动过程

1、幼儿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节。

“今天是什么节日?”幼儿和同伴交流。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它的传说?”幼儿相互交流。

请个别幼儿表述,重点引导幼儿表述端午节的时间。

师生共同小结:端午节是中国农历的`五月初五。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风俗习惯。

3、组织幼儿欣赏故事:《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有哪些活动,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活动?”幼儿分组交流。

请每组选1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发言。

教师小结:端午节人们会进行许多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佩香囊等。

4、幼儿交流吃粽子的经验。

“你们吃过或者见过哪些粽子?”幼儿和同伴交流。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粽子有各种各样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馅。

5、幼儿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包粽子。

“小朋友们包过粽子吗?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今天我们请来了会包粽子的家长,我们一起学习粽子吧!”

幼儿分组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包粽子,引导幼儿为家长志愿者拿、放材料,边看边交流。

“包粽子的顺序是什么?包粽子时需要注意什么?你看了包粽子的过程后有什么感受?”

6、幼儿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分享粽子。

幼儿园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9

活动目标:

1、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感受过端午节的喜悦情感。

2、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能积极参与节日庆祝活动。

3、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活动准备:

1、物质材料准备:幼儿自带的粽子,鸭蛋

2、知识经验准备: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提问:"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你喜欢吃哪种粽子?"

"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里人们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幼儿讨论后,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传说)

2、说说端午节的古老故事。

(1)教师讲述端午节的来历。

(2)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提问:你们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门前挂艾草和蒜头、赛龙船、胸前挂鸭蛋网……)。

(3)拓展谈话范围:为什么在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门前挂艾草和蒜头?(幼儿讨论)

3、教师小结:

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中国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蒜头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

4、幼儿品尝粽子,体验端午节的快乐

(1)幼儿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粽子:形状、口味。

(2)幼儿分享粽子。

5、活动延伸

亲子游戏:划龙舟。

游戏规则:将班级参与活动的家长和幼儿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家长分两队面对面插缝站好然后平躺在地面上,家长将双手举起来,让幼儿可以在上面平稳的爬过去。游戏开始前幼儿在起点排好队依次从家长的手上爬过去。

游戏提醒:家长躺下的时候,老师要注意调整家长的位置,保证家长双手举起来的`时候是一条直线。家长在运送幼儿的时候注意配合左右的家长关注幼儿的位置。老师注意家长搭起来的“龙舟”上面最多只能两到三个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