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情感 > 心情随笔 > 正文

灯的变迁

作者: 岑侃2024/07/08心情随笔

老家是安龙县德卧镇的一个布依山寨,虽然离镇上不到2公里,而且有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修建的白水河电站,八十年代初水电部九局天生桥分局进驻镇上并用上了电,但寨子里的人家是到一九八七年底才通电的。

在通电以前,乡亲们晚上照明用的都是煤油灯。典型的煤油灯是带灯座的油瓶、灯芯管和两头开口长圆形玻璃灯罩组成,灯芯管旁边有个旋转的机关、可手动调节灯苗的大小。这种传统的煤油灯国营商店有卖,但很贵,普通的老百姓一般都舍不得买,因此大都用的是民间手艺人自制出售、价格便宜的四方形煤油灯。我的整个小学读书时代,晚上协助父母推完磨后,做作业温习功课,都是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度过的,所以煤油灯,在我童年的脑海中,有着深刻的印记。

我们农村家用的四方煤油灯,灯架是用四棵六寸长左右、相邻两边折成凹槽铁皮柱子,上下两端连着两块四边四寸见方的铁皮片而成。下面一块贴片中间,在相距两寸左右的四角扎成半圆弧形的小孔,再将内半圆向上折弯成直角,就成了固定油瓶的支架,留下的半圆形小孔留有细小的通风孔。上边的贴片中央开有一个一寸见方的出烟孔,烟孔穿上用细铁丝做成的弧形提手两头,提手中间穿上一块圆形的铁皮,作防雨水用。灯架的前后左右四面插上四块可以上下抽动的玻璃片。里面放置着用墨子瓶子做成的灯油瓶,灯芯是用筷子般粗、两寸长的铁皮管穿过铜钱般大小的铁片,然后用棉线搓成的线绳穿过铁皮管,上端平齐管口,下端留有一寸多左右浸入油中。在瓶子里装上煤油,安上灯芯就可以点亮了。

当时的农村家庭除了家里唯一的家用电器——手电筒,煤油灯是家家户户夜晚生活的必备,因此每家都有一至两三盏。如果哪家煤油灯坏了,虽然当时一盏四方煤油灯价格不算太贵,但对当时经济困难的普通百姓来说,是非常舍不得花钱买新的,于是,聪明智慧的老百姓就会想办法自己制造。他们会找一个废弃的白酒瓶,将棉线沾湿煤油后绕在距瓶底三分之二处捆好,点燃棉线并翻动瓶子,在火将要熄灭时,迅速将瓶子放入盆装的冷水里,烧烫的瓶子遇水急剧冷却,在棉线捆住的地方会出现断裂,将瓶底部分与瓶颈部分整齐断开,然后起瓶底部分,用磨石将断裂切口磨光,挂上灯芯和安上提手即可。有的要是捡到一个玻璃罐头瓶,洗干净后就可以直接做成,省去了火烧、切割的麻烦。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计划经济时代,购买什么商品都是凭票购买、限量供应的,记得当初每月一家只给四斤煤油票,显然不够用,因此人们尽量把灯焰调得像黄豆般的大小。尽管如此,对于家里人口多,有几个孩子读书的人家来说,更是紧缺,有的人家不得不拿出保留着老式桐油灯,煤油用完后就用菜籽油点灯照明。

记得是一九八七年秋收结束后,当时还担任八光一组组长的父亲,和二组、云盘三组的组长和大家商量后,利用水电九局征拨集体荒山的费用,买来了材料,请来施工队,架通了德卧水电九局变电站到寨中变压器一公里多的主线。主线架通并安装了变压器后,钱也用完了,从变压器拉倒各家各户的支线成了问题。于是,父亲通过修变电站时结识当时的供电队队长的关系,和他们讨来一大捆废旧的高压线,组织寨子的一帮年轻人将粗大的高压线改成几小股,再自制水泥电杆,终于拉通了到各家各户的支线。通电那天晚上,参与施工的人员在我家办起了庆功宴,寨子中许多农户也主动提起酒瓶赶来庆贺照明新时代的到来。大家在我家堂屋和院坝围着桌子搞了一晚上酒,直到夜深了才慢慢散去。

时光进入改革开放后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广大农村都陆续通了电,但用的灯泡都是传统的钨丝灯泡,耗电高,而且电费是一块多钱一度,这在当时一般干部每月的工资都只有五六十元的时代,是非常昂贵的,所以家家用的都是15至25瓦的灯泡,但比起昏暗的某油灯,确实是亮堂得多了,只是每月的电费成了每个家庭一笔不小的开支。

之后短短几年里,随着水泥砖混平房在农村的兴起,电棒(荧光灯)又从城镇陆续走进广大的农村家庭。接着,节能灯由很快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现在,照明已经进入LED环保节能时代,什么水晶吊灯、无影灯、声控灯、人体感应灯、亚克力吸顶灯、床头灯、台灯、小夜灯,霓虹灯、太阳能等等等,可谓琳琅满目、品种样式繁多,而且高亮节能环保。灯光的颜色也从单一火亮色,变成了自然光、白光、暖光,还有五颜六色的彩光、闪烁流动的霓虹。现在的家庭,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灯,已不仅仅是起到夜晚居家照明的作用,更是美化城乡街道环境、增添生活情趣的装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