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事迹的心得体会
西西文学整理的袁隆平事迹的心得体会(精选2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袁隆平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1
让更多的人吃饱了饭的袁隆平离开了,享年91岁。巨匠陨落,举世哀恸。他的辞世,是中国和世界科学界的巨大损失,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巨大损失。国之脊梁,必将被我们永远铭记。
卓越贡献改变世界。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是令人尊敬和爱戴的科学家。他是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水稻的杂交优势成功地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家,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他几十年来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巨大贡献。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解决全球百分之六十人口的吃饭问题,袁隆平的贡献旷古烁今,杂交水稻之父名副其实。
治学态度影响深远。袁隆平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饱受困难挫折,阅尽人间沧桑。无论境遇如何,他的身上始终流淌着家国天下的热血,青春年华挥洒在田间地头,须眉皓然仍然孜孜不倦于攀爬超级杂交稻的巅峰。一路走来,袁隆平的科研不乏质疑、失败、挫折,他始终保持埋头苦干、不畏艰苦的科研基本功,闯出一片新天地。他那句哪有搞科学研究不失败的呢,一直鼓舞着无数科学家博弈科学的竞场;他那句做科研不要怕冷嘲热讽,不要怕别人说你标新立异,一直激励着年轻学子勇闯创新的殿堂。
高尚情操受人敬仰。袁隆平的人生原则是淡泊名利、踏实做人。他无数次拒绝了来自国外的高薪聘请,因为他知道他和杂交水稻的根都在中国。功名之下不忘初心,他始终铭记投身科学研究的激情与梦想,始终铭记把杂交水稻不断带向更高境界的'不渝追求。对待成就,他极富人情味,常怀感恩心,把杂交水稻的功劳归功党和人民。生活中,他既不追逐时尚的消费观,也不把个人的财富看成是负担,曾因为多看了几眼豪车上新闻,却依然选择普通的车子下试验田。如果老想着享受,哪有心思搞科研呢?这就是他对待生活的态度。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袁隆平的卓越人生,就像他最热爱的种子一样,深埋在后人心间,令人从中汲取力量,传承使命。种子优良了,水稻才能根深叶茂,硕果累累。禾下乘凉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两个梦依然任重道远,但有杂交水稻之父的故事相伴,将激励更多的人为科技兴国而战,未来可期。
袁隆平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2
袁隆平的形象可谓“几十年如一日”的“农民本色”——瘦小身材,背微驼,小平头,一身过时衣,两腿烂泥巴。但也就是他,获得了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证书和500万元的高额奖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获奖,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他不仅仅搅动了人们对科学家的好奇,更引起人们对大奖的产生以及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的关注。
1976年,袁隆平和助手培育的三系杂交水稻“南优2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比常规水稻平均增产20%,到2000年全国累计推广38亿亩,增产稻谷3600亿公斤。
1995年,袁隆平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两系法杂交水稻生产应用,到2000年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达5000万亩,平均产量比三系增长5%—10%,续写“东方魔稻”的新篇章。
2000年,“超级杂交稻”达到农业部制定的第一期目标,突破日本专家估算的.水稻的理论极限产量,被全国400位院士评选为“200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的第一项成果。
2000年12月12日,“隆平高科”上市,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第一只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股票。袁老说,他此刻最大的心愿是利用基因技术育出亩产800公斤的超级杂交水稻,目标是2005年实现大面积推广。
他先后获得了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英国让克基金会“让克奖”、美国费因斯特基金会“拯救世界饥饿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奖”等八项国际奖。
他的成果不仅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并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袁隆平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3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终于实现了亩产900公斤的目标。而在试验田收割以后,种粮大户王化永告诉他第5号田599.1平米合0.897亩,毛重1172.5公斤,合1307公斤每亩。并要按通行的“七五折”来计算他的每亩净产量时,袁隆平谦虚的说,我们不按七五折,我们按七二折算吧好不好?就这样稻谷收获后经烘干、除杂后,按标准水分加权平均,七二折合每亩片平均亩产926.6公斤。
田里增产几公斤水稻也许算不上什么大事,但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来说可就意义非凡了。当年把杂交水稻的亩产量从600公斤提高到700公斤,袁隆平用去了4年时间。从700公斤攀上了800公斤,又耗去了4年心血。而现在从800公斤实现了亩产900公斤的目标,袁隆平整整摸爬滚打了7个年头。可想而知,在这期间,每增加一公斤的产量都要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付出数不清的心血。如果在这次验收中,袁隆平只要稍微做点手脚,甚至只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的1000公斤目标可能就会在现在同步实现了。然非但如此,袁隆平不仅在全程远离验收的专家组,更主动要求验收专家组放弃通行的“七五折”,而用“七二折”的净出率。这样一改变,袁隆平的成绩也超过了900公斤,但总成绩却也“打折”了。
我们中国人素来就有“好事可大不可小,坏事可小不可大”的“传统”。对于一个人的成绩,不但能“可大”,甚至还能“拔高”和“塑造”,就是“注点水”人们也能理解。因此不少英雄模范人物出现之初少有非议,而一经历史检验便难掩瑕疵。特别是如今所谓的这奖那杯更是非议重重,其主要原因就是成绩的内容并不是那么实在。按照袁隆平的`声望和其贡献。别说成绩要“打折”,就是按照“毛重”1305公斤计入袁隆平的成绩单,甚至国家就按照这样一个成绩单奖励他,估计老百姓也很少有怨言。因为按照袁隆平的贡献,他现在早已远远超出国家的奖励界限了。
也正是袁隆平的这种对自己成绩的“打折”,也才酿造出中国科学界独具性格而又耀耀生辉的袁隆平。袁隆平是中国的科学家,按他对社会的贡献和他得到的奖励足够他有晚年享受不尽的奢华,更用不着在奔波于田间地头,但是我们看到虽然已经80出头的袁隆平仍然额也不停留的忙碌在稻田里,对奢华的生活更不屑一顾。他是中国最有钱的农民,但他也可能是世界上工作在最艰苦环境中的一流科学家。而袁隆平却说,要那么多钱做什么,那是个大包袱,背来背去。我觉得这种生活很好,搞豪华车有什么意思,穿着豪华的衣服还有什么鳄鱼的皮带,两千多块钱我从来没有,送给我,我不要。
事实上正是袁隆平的超然和洒脱,把一切看得都很淡然,才使他对成绩和荣誉有着非同一般的理解。人们常说,什么都能忽悠,人的肚子不能忽悠,吃不饱就要挨饿。水稻每亩达到900公斤,就能解决全球5000万人的吃饭问题,如果这个增产不是实打实的,就有可能还有几千万人挨饿。而袁隆平把这个成绩“打折”,就意味着夯实了这个成绩单,也就意味着不仅能保证5000万人的吃饭问题不会“打折”,更能够绰绰有余。他不仅对自己要求这样严格,同时也对自己所带的研究生、博士生也有“特殊要求”:“你要把名利丢开一点,不怕困难,努力钻研”。甚至提出:我培养研究生、博士生第一个条件你要下田,你怕下田,怕吃苦的,我就不接收你,我说电脑很重要,书本知识也很重要,都是基础,但是电脑里面,书本里面种不出水稻出来的。这样一种认真求实的精神,足该成为中国科学家的“座右铭”。
袁隆平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4
国电集团和国电科环集团党委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向伟大的科学家袁隆平同志学习的活动,并下发了《袁隆平传》一书,我怀着崇敬而好奇的心情开始翻看了这本以政治教育读本身份出现的书籍,但是,它传奇的色彩,丰富的内涵和感人的事迹立即吸引了我,使我迫不及待地一口气将它读完。袁隆平同志的传记,他代表一种精神,一种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民族精神和高贵品质。
学习袁隆平,首先要学习他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精神。袁隆平对祖国和人民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说:”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不爱国,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就不能成为科学家。”作为一名基层干部的党员,身处环保工程第一线,我应该把个人的理想同国电集团的环保事业及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统一起来,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的环保产业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兴国的实践结合起来,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和永远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并立身本职,从做实、做大、做强着眼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第二要学习袁隆平院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奋进取的务实精神。袁隆平院士认为:”成功的要决在于知识、汗水、灵感、机遇。”20世纪60年代初,米丘林、李森科遗传学说盛行,但袁隆平院士视野开阔,通读外文资料,了解到了孟德尔、摩尔根现代遗传学理论研究的新动向,于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打开了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他为我们这代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立人,学一生,爱一行,钻一行,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挫折不屈服,在本职岗位上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并弘扬时代精神,乐于服务,甘于奉献,振兴我国电力环保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袁隆平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5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终于实现了亩产900公斤的目标。而在试验田收割以后,种粮大户王化永告诉他第5号田599.1平米合0.897亩,毛重1172.5公斤,合1307公斤每亩。并要按通行的“七五折”来计算他的每亩净产量时,袁隆平谦虚的说,我们不按七五折,我们按七二折算吧好不好?就这样稻谷收获后经烘干、除杂后,按标准水分加权平均,七二折合每亩片平均亩产926.6公斤。
田里增产几公斤水稻也许算不上什么大事,但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来说可就意义非凡了。当年把杂交水稻的亩产量从600公斤提高到700公斤,袁隆平用去了4年时间。从700公斤攀上了800公斤,又耗去了4年心血。而现在从800公斤实现了亩产900公斤的目标,袁隆平整整摸爬滚打了7个年头。可想而知,在这期间,每增加一公斤的产量都要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付出数不清的心血。如果在这次验收中,袁隆平只要稍微做点手脚,甚至只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的1000公斤目标可能就会在现在同步实现了。然非但如此,袁隆平不仅在全程远离验收的专家组,更主动要求验收专家组放弃通行的“七五折”,而用“七二折”的净出率。这样一改变,袁隆平的成绩也超过了900公斤,但总成绩却也“打折”了。
我们中国人素来就有“好事可大不可小,坏事可小不可大”的“传统”。对于一个人的成绩,不但能“可大”,甚至还能“拔高”和“塑造”,就是“注点水”人们也能理解。因此不少英雄模范人物出现之初少有非议,而一经历史检验便难掩瑕疵。特别是如今所谓的这奖那杯更是非议重重,其主要原因就是成绩的内容并不是那么实在。按照袁隆平的声望和其贡献。别说成绩要“打折”,就是按照“毛重”1305公斤计入袁隆平的成绩单,甚至国家就按照这样一个成绩单奖励他,估计老百姓也很少有怨言。因为按照袁隆平的贡献,他现在早已远远超出国家的奖励界限了。
也正是袁隆平的这种对自己成绩的“打折”,也才酿造出中国科学界独具性格而又耀耀生辉的袁隆平。袁隆平是中国的科学家,按他对社会的贡献和他得到的奖励足够他有晚年享受不尽的奢华,更用不着在奔波于田间地头,但是我们看到虽然已经80出头的袁隆平仍然额也不停留的忙碌在稻田里,对奢华的生活更不屑一顾。他是中国最有钱的农民,但他也可能是世界上工作在最艰苦环境中的一流科学家。而袁隆平却说,要那么多钱做什么,那是个大包袱,背来背去。我觉得这种生活很好,搞豪华车有什么意思,穿着豪华的衣服还有什么鳄鱼的皮带,两千多块钱我从来没有,送给我,我不要。
事实上正是袁隆平的超然和洒脱,把一切看得都很淡然,才使他对成绩和荣誉有着非同一般的理解。人们常说,什么都能忽悠,人的肚子不能忽悠,吃不饱就要挨饿。水稻每亩达到900公斤,就能解决全球5000万人的吃饭问题,如果这个增产不是实打实的,就有可能还有几千万人挨饿。而袁隆平把这个成绩“打折”,就意味着夯实了这个成绩单,也就意味着不仅能保证5000万人的吃饭问题不会“打折”,更能够绰绰有余。他不仅对自己要求这样严格,同时也对自己所带的研究生、博士生也有“特殊要求”:“你要把名利丢开一点,不怕困难,努力钻研”。甚至提出:我培养研究生、博士生第一个条件你要下田,你怕下田,怕吃苦的,我就不接收你,我说电脑很重要,书本知识也很重要,都是基础,但是电脑里面,书本里面种不出水稻出来的。这样一种认真求实的精神,足该成为中国科学家的“座右铭”。
袁隆平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6
经过一夜忐忑等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军的中国超级杂交稻今日成功通过亩产900公斤世界纪录大考。这位年过八旬的耄耋老者当日向媒体揭秘了令世界侧目的中国“超级种子”。
2011年9月18日,由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率领的`中国农业部超级杂交稻验收专家组,对位于湖南隆回县羊古坳乡雷锋村的107.9亩“Y两优2号”超级稻试验田进行了现场抽签验收。程式华次日公布的验收结果称,这片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达926.6公斤,标志着中国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攻关大获成功。
在全世界一半以上人口依赖稻米作为主食的现状下,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一直是各国奋斗的目标。日本、国际水稻研究所都制定过水稻高产育种计划,仅日本曾在4.5分小面积土地上实现亩产800公斤的目标。杂交稻大面积亩产900公斤,始终是世界杂交水稻史上无人登临的高峰。
自上世纪以来,由袁隆平领衔的中国科研团队曾先后于1999年、2005年成功攻克超级杂交稻大面积亩产700公斤、800公斤两大世界难关,使中国杂交水稻超高产研究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袁隆平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7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终于实现了亩产900公斤的目标。而在试验田收割以后,种粮大户王化永告诉他第5号田599.1平米合0.897亩,毛重1172.5公斤,合1307公斤每亩。并要按通行的“七五折”来计算他的每亩净产量时,袁隆平谦虚的说,我们不按七五折,我们按七二折算吧好不好?就这样稻谷收获后经烘干、除杂后,按标准水分加权平均,七二折合每亩片平均亩产926.6公斤。
田里增产几公斤水稻也许算不上什么大事,但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来说可就意义非凡了。当年把杂交水稻的亩产量从600公斤提高到700公斤,袁隆平用去了4年时间。从700公斤攀上了800公斤,又耗去了4年心血。而现在从800公斤实现了亩产900公斤的目标,袁隆平整整摸爬滚打了7个年头。可想而知,在这期间,每增加一公斤的产量都要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付出数不清的心血。如果在这次验收中,袁隆平只要稍微做点手脚,甚至只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的1000公斤目标可能就会在现在同步实现了。然非但如此,袁隆平不仅在全程远离验收的专家组,更主动要求验收专家组放弃通行的“七五折”,而用“七二折”的净出率。这样一改变,袁隆平的成绩也超过了900公斤,但总成绩却也“打折”了。
我们中国人素来就有“好事可大不可小,坏事可小不可大”的“传统”。对于一个人的成绩,不但能“可大”,甚至还能“拔高”和“塑造”,就是“注点水”人们也能理解。因此不少英雄模范人物出现之初少有非议,而一经历史检验便难掩瑕疵。特别是如今所谓的这奖那杯更是非议重重,其主要原因就是成绩的内容并不是那么实在。按照袁隆平的声望和其贡献。别说成绩要“打折”,就是按照“毛重”1305公斤计入袁隆平的成绩单,甚至国家就按照这样一个成绩单奖励他,估计老百姓也很少有怨言。因为按照袁隆平的贡献,他现在早已远远超出国家的奖励界限了。
也正是袁隆平的这种对自己成绩的“打折”,也才酿造出中国科学界独具性格而又耀耀生辉的袁隆平。袁隆平是中国的科学家,按他对社会的贡献和他得到的奖励足够他有晚年享受不尽的奢华,更用不着在奔波于田间地头,但是我们看到虽然已经80出头的袁隆平仍然额也不停留的忙碌在稻田里,对奢华的生活更不屑一顾。他是中国最有钱的农民,但他也可能是世界上工作在最艰苦环境中的一流科学家。而袁隆平却说,要那么多钱做什么,那是个大包袱,背来背去。我觉得这种生活很好,搞豪华车有什么意思,穿着豪华的衣服还有什么鳄鱼的皮带,两千多块钱我从来没有,送给我,我不要。
事实上正是袁隆平的超然和洒脱,把一切看得都很淡然,才使他对成绩和荣誉有着非同一般的理解。人们常说,什么都能忽悠,人的肚子不能忽悠,吃不饱就要挨饿。水稻每亩达到900公斤,就能解决全球5000万人的吃饭问题,如果这个增产不是实打实的,就有可能还有几千万人挨饿。而袁隆平把这个成绩“打折”,就意味着夯实了这个成绩单,也就意味着不仅能保证5000万人的吃饭问题不会“打折”,更能够绰绰有余。他不仅对自己要求这样严格,同时也对自己所带的研究生、博士生也有“特殊要求”:“你要把名利丢开一点,不怕困难,努力钻研”。甚至提出:我培养研究生、博士生第一个条件你要下田,你怕下田,怕吃苦的,我就不接收你,我说电脑很重要,书本知识也很重要,都是基础,但是电脑里面,书本里面种不出水稻出来的。这样一种认真求实的精神,足该成为中国科学家的“座右铭”。
袁隆平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8
袁隆平的形象可谓“几十年如一日”的“农民本色”——瘦小身材,背微驼,小平头,一身过时衣,两腿烂泥巴。但也就是他,获得了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证书和500万元的高额奖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获奖,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他不仅仅搅动了人们对科学家的好奇,更引起人们对大奖的'产生以及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的关注。
1976年,袁隆平和助手培育的三系杂交水稻“南优2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比常规水稻平均增产20%,到2000年全国累计推广38亿亩,增产稻谷3600亿公斤。
1995年,袁隆平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两系法杂交水稻生产应用,到2000年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达5000万亩,平均产量比三系增长5%—10%,续写“东方魔稻”的新篇章。
2000年,“超级杂交稻”达到农业部制定的第一期目标,突破日本专家估算的水稻的理论极限产量,被全国400位院士评选为“200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的第一项成果。
2000年12月12日,“隆平高科”上市,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第一只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股票。袁老说,他此刻最大的心愿是利用基因技术育出亩产800公斤的超级杂交水稻,目标是2005年实现大面积推广。
他先后获得了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英国让克基金会“让克奖”、美国费因斯特基金会“拯救世界饥饿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奖”等八项国际奖。
他的成果不仅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并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袁隆平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9
袁隆平的形象可谓“几十年如一日”的“农民本色”——瘦小身材,背微驼,小平头,一身过时衣,两腿烂泥巴。但也就是他,获得了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证书和500万元的高额奖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获奖,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他不仅仅搅动了人们对科学家的好奇,更引起人们对大奖的产生以及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的关注。
1976年,袁隆平和助手培育的三系杂交水稻“南优2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比常规水稻平均增产20%,到2000年全国累计推广38亿亩,增产稻谷3600亿公斤。
1995年,袁隆平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两系法杂交水稻生产应用,到2000年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达5000万亩,平均产量比三系增长5%—10%,续写“东方魔稻”的新篇章。
2000年,“超级杂交稻”达到农业部制定的第一期目标,突破日本专家估算的水稻的'理论极限产量,被全国400位院士评选为“200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的第一项成果。
2000年12月12日,“隆平高科”上市,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第一只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股票。袁老说,他此刻最大的心愿是利用基因技术育出亩产800公斤的超级杂交水稻,目标是2005年实现大面积推广。
他先后获得了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英国让克基金会“让克奖”、美国费因斯特基金会“拯救世界饥饿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奖”等八项国际奖。
他的成果不仅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并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袁隆平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10
国电集团和国电科环集团党委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向伟大的科学家袁隆平同志学习的活动,并下发了《袁隆平传》一书,我怀着崇敬而好奇的心情开始翻看了这本以政治教育读本身份出现的书籍,但是,它传奇的色彩,丰富的内涵和感人的事迹立即吸引了我,使我迫不及待地一口气将它读完。袁隆平同志的传记,他代表一种精神,一种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民族精神和高贵品质。
学习袁隆平,首先要学习他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精神。袁隆平对祖国和人民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说:”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不爱国,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就不能成为科学家。”作为一名基层干部的党员,身处环保工程第一线,我应该把个人的理想同国电集团的环保事业及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统一起来,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的环保产业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兴国的实践结合起来,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和永远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并立身本职,从做实、做大、做强着眼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第二要学习袁隆平院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奋进取的务实精神。袁隆平院士认为:”成功的要决在于知识、汗水、灵感、机遇。”20世纪60年代初,米丘林、李森科遗传学说盛行,但袁隆平院士视野开阔,通读外文资料,了解到了孟德尔、摩尔根现代遗传学理论研究的新动向,于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打开了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他为我们这代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立人,学一生,爱一行,钻一行,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挫折不屈服,在本职岗位上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并弘扬时代精神,乐于服务,甘于奉献,振兴我国电力环保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袁隆平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11
20世纪60年代初,米楚林和李森科的遗传理论盛行,但袁隆平院士视野开阔,通读外国资料,学习了孟德尔和摩根的现代遗传理论研究的新动向,于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打开了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他为我们这一代树立了一个好榜样。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立人,终身学习,热爱和钻一线,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挫折不屈服,坚守岗位。弘扬时代精神,乐于服务,乐于奉献,振兴中国电力环保事业,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第三,要学习袁隆平院士顾全大局、不计名利、甘当他人阶梯的合作精神。袁隆平院士自从事杂交水稻研究以来,一直着眼大局,从困难出发,考虑全局,所以每次项目启动,总能带动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合作攻关。
20世纪70年代,他将研究团队发现的野生材料毫无保留地分发给国内18家研究机构,加快了合作研究的步伐,使后续的配套研究得以迅速实现。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作为一个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应该有这种精神,团结协作,承上启下,倾听大家的声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工作的预见性。要做一个合格的服务员,围绕整个公司和部门做决策,加强协调,开拓创新,全力以赴为项目服务好。努力加强自身修养,打造环保行业领先形象。最后要学习袁隆平院士的好品格,好作风,好健康的生活方式。他谦逊豁达,不自命不凡;他作风朴实,关心他人;他热爱生活,健康乐观。在他身上,体现了忧国忧民、造福人类、自强不息、勇攀高峰、勇于面对困难、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创新精神。袁隆平院士对事业的坚持和奉献深深激励了我。作为一名普通的企业员工,我们的名声并不显赫,我们的地位并不高尚,我们的收入并不富裕,但是我们从事的职业却极其高尚,所以我会努力实现我个人的社会价值。可以说,袁隆平院士的这种精神不仅激励了我们,也净化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好地贯彻各级领导的工作安排,积极开展各部门的工作,认真学习节能环保新技术和新知识,努力掌握全球环保领域的新趋势,拓宽知识面,以适应现代生产和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环保设备的质量,建设一个项目,一座丰碑。同时,还不如组织部门员工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开展员工文化体育活动,关心员工生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以袁隆平院士的先进事迹为榜样,以各方面的标准,不断鞭策自己,提高自己,以求更大的进步。
袁隆平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12
20世纪60年代初,米楚林和李森科的遗传理论盛行,但袁隆平院士视野开阔,通读外国资料,学习了孟德尔和摩根的现代遗传理论研究的新动向,于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打开了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他为我们这一代树立了一个好榜样。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立人,终身学习,热爱和钻一线,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挫折不屈服,坚守岗位。弘扬时代精神,乐于服务,乐于奉献,振兴中国电力环保事业,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第三,要学习袁隆平院士顾全大局、不计名利、甘当他人阶梯的合作精神。袁隆平院士自从事杂交水稻研究以来,一直着眼大局,从困难出发,考虑全局,所以每次项目启动,总能带动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合作攻关。
20世纪70年代,他将研究团队发现的野生材料毫无保留地分发给国内18家研究机构,加快了合作研究的步伐,使后续的配套研究得以迅速实现。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作为一个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应该有这种精神,团结协作,承上启下,倾听大家的声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工作的预见性。要做一个合格的服务员,围绕整个公司和部门做决策,加强协调,开拓创新,全力以赴为项目服务好。努力加强自身修养,打造环保行业领先形象。最后要学习袁隆平院士的好品格,好作风,好健康的生活方式。他谦逊豁达,不自命不凡;他作风朴实,关心他人;他热爱生活,健康乐观。在他身上,体现了忧国忧民、造福人类、自强不息、勇攀高峰、勇于面对困难、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创新精神。
袁隆平院士对事业的坚持和奉献深深激励了我。作为一名普通的企业员工,我们的名声并不显赫,我们的地位并不高尚,我们的收入并不富裕,但是我们从事的职业却极其高尚,所以我会努力实现我个人的社会价值。可以说,袁隆平院士的这种精神不仅激励了我们,也净化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好地贯彻各级领导的工作安排,积极开展各部门的工作,认真学习节能环保新技术和新知识,努力掌握全球环保领域的新趋势,拓宽知识面,以适应现代生产和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环保设备的质量,建设一个项目,一座丰碑。同时,还不如组织部门员工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开展员工文化体育活动,关心员工生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以袁隆平院士的先进事迹为榜样,以各方面的标准,不断鞭策自己,提高自己,以求更大的进步。
袁隆平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13
身体的劳累还在其次,学术界权威的质疑与反对,使袁隆平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当时学术界流行的经典遗传学观点认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许多不良的因子已经被淘汰,积累下来的多是优良的因子,所以自交不会退化,杂交也不会产生优势,从而断言搞杂交水稻没有前途,甚至说研究杂交水稻是“对遗传学的'无知”。然而无论是科学道路上的挫折、失败,还是人为的干扰、破坏,所有的磨难都无法动摇袁隆平执着的梦想。他坚信实践才是真正的权威,火热的生命加上知识的力量能够改变一切。
1966年,经过两个春秋的艰苦试验,对水稻雄性不育株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后,袁隆平把获得的科学数据进行理性的分析整理,撰写出首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中国科学院出版的权威杂志《科学通讯》第4期发表。这篇论文的发表,标志着在国内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先河,这不仅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水稻育种课题的启动,而且开创了一个划时代的崭新的研究领域。在随后的30多年间,他在杂交水稻这个领域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他的研究成果一个接一个,他创造的杂交水稻神话一个接一个。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解决了3500万人口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袁隆平用知识在中国古老的土地上,圆了华厦民族几千年都在渴盼的梦想,写下了一个震惊世界的神话。
1999年6月,“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昭示着高科技与资本的紧密结合,将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对于科技与知识的力量,怕是鲜有人能比袁隆平有着更深切的认识了。
假设我们的超级稻大面积推广时“1亩平均增产400斤,推广1亿亩每年就可以增产粮食400亿斤,相当于目前国内一个中等省份一年的粮食总产量。而我搞超级稻研究,只需要国家1000万元的投资。所以科技进步产生的效益是巨大的。那么,水稻亩产提高的潜力到底还有多大呢?我跟你讲,潜力非常大。在理论上,水稻的光合作用对地表太阳能的利用率可以达到5%。目前全国水稻的平均亩产为800斤左右,只相当于利用光能的12%,通过科技进步,只要把光能利用率提高到理论水平的一半即25%左右,即意味着亩产翻番。我们的超级稻成功并推广后,预计可使全国水稻平均亩产增至1200~1300斤。现在我的学生们,年轻的一代的科研人员技术手段更先进了,开展分子水平的育种,效率更高。展望一下,达到3%的光能利用率是可能的,那时16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就解决了。
袁隆平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14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终于实现了亩产900公斤的目标。而在试验田收割以后,种粮大户王化永告诉他第5号田599.1平米合0.897亩,毛重1172.5公斤,合1307公斤每亩。并要按通行的“七五折”来计算他的每亩净产量时,袁隆平谦虚的说,我们不按七五折,我们按七二折算吧好不好?就这样稻谷收获后经烘干、除杂后,按标准水分加权平均,七二折合每亩片平均亩产926.6公斤。
田里增产几公斤水稻也许算不上什么大事,但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来说可就意义非凡了。当年把杂交水稻的亩产量从600公斤提高到700公斤,袁隆平用去了4年时间。从700公斤攀上了800公斤,又耗去了4年心血。而现在从800公斤实现了亩产900公斤的目标,袁隆平整整摸爬滚打了7个年头。可想而知,在这期间,每增加一公斤的产量都要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付出数不清的心血。如果在这次验收中,袁隆平只要稍微做点手脚,甚至只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的1000公斤目标可能就会在现在同步实现了。然非但如此,袁隆平不仅在全程远离验收的专家组,更主动要求验收专家组放弃通行的“七五折”,而用“七二折”的净出率。这样一改变,袁隆平的成绩也超过了900公斤,但总成绩却也“打折”了。
我们中国人素来就有“好事可大不可小,坏事可小不可大”的“传统”。对于一个人的成绩,不但能“可大”,甚至还能“拔高”和“塑造”,就是“注点水”人们也能理解。因此不少英雄模范人物出现之初少有非议,而一经历史检验便难掩瑕疵。特别是如今所谓的这奖那杯更是非议重重,其主要原因就是成绩的内容并不是那么实在。按照袁隆平的声望和其贡献。别说成绩要“打折”,就是按照“毛重”1305公斤计入袁隆平的成绩单,甚至国家就按照这样一个成绩单奖励他,估计老百姓也很少有怨言。因为按照袁隆平的贡献,他现在早已远远超出国家的奖励界限了。
也正是袁隆平的这种对自己成绩的“打折”,也才酿造出中国科学界独具性格而又耀耀生辉的袁隆平。袁隆平是中国的科学家,按他对社会的贡献和他得到的奖励足够他有晚年享受不尽的奢华,更用不着在奔波于田间地头,但是我们看到虽然已经80出头的袁隆平仍然额也不停留的.忙碌在稻田里,对奢华的生活更不屑一顾。他是中国最有钱的农民,但他也可能是世界上工作在最艰苦环境中的一流科学家。而袁隆平却说,要那么多钱做什么,那是个大包袱,背来背去。我觉得这种生活很好,搞豪华车有什么意思,穿着豪华的衣服还有什么鳄鱼的皮带,两千多块钱我从来没有,送给我,我不要。
事实上正是袁隆平的超然和洒脱,把一切看得都很淡然,才使他对成绩和荣誉有着非同一般的理解。人们常说,什么都能忽悠,人的肚子不能忽悠,吃不饱就要挨饿。水稻每亩达到900公斤,就能解决全球5000万人的吃饭问题,如果这个增产不是实打实的,就有可能还有几千万人挨饿。而袁隆平把这个成绩“打折”,就意味着夯实了这个成绩单,也就意味着不仅能保证5000万人的吃饭问题不会“打折”,更能够绰绰有余。他不仅对自己要求这样严格,同时也对自己所带的研究生、博士生也有“特殊要求”:“你要把名利丢开一点,不怕困难,努力钻研”。甚至提出:我培养研究生、博士生第一个条件你要下田,你怕下田,怕吃苦的,我就不接收你,我说电脑很重要,书本知识也很重要,都是基础,但是电脑里面,书本里面种不出水稻出来的。这样一种认真求实的精神,足该成为中国科学家的“座右铭”。
袁隆平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15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终于实现了亩产900公斤的目标。而在试验田收割以后,种粮大户王化永告诉他第5号田599.1平米合0.897亩,毛重1172.5公斤,合1307公斤每亩。并要按通行的“七五折”来计算他的每亩净产量时,袁隆平谦虚的说,我们不按七五折,我们按七二折算吧好不好?就这样稻谷收获后经烘干、除杂后,按标准水分加权平均,七二折合每亩片平均亩产926.6公斤。
田里增产几公斤水稻也许算不上什么大事,但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来说可就意义非凡了。当年把杂交水稻的亩产量从600公斤提高到700公斤,袁隆平用去了4年时间。从700公斤攀上了800公斤,又耗去了4年心血。而现在从800公斤实现了亩产900公斤的目标,袁隆平整整摸爬滚打了7个年头。可想而知,在这期间,每增加一公斤的产量都要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付出数不清的心血。如果在这次验收中,袁隆平只要稍微做点手脚,甚至只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的1000公斤目标可能就会在现在同步实现了。然非但如此,袁隆平不仅在全程远离验收的专家组,更主动要求验收专家组放弃通行的“七五折”,而用“七二折”的净出率。这样一改变,袁隆平的成绩也超过了900公斤,但总成绩却也“打折”了。
我们中国人素来就有“好事可大不可小,坏事可小不可大”的`“传统”。对于一个人的成绩,不但能“可大”,甚至还能“拔高”和“塑造”,就是“注点水”人们也能理解。因此不少英雄模范人物出现之初少有非议,而一经历史检验便难掩瑕疵。特别是如今所谓的这奖那杯更是非议重重,其主要原因就是成绩的内容并不是那么实在。按照袁隆平的声望和其贡献。别说成绩要“打折”,就是按照“毛重”1305公斤计入袁隆平的成绩单,甚至国家就按照这样一个成绩单奖励他,估计老百姓也很少有怨言。因为按照袁隆平的贡献,他现在早已远远超出国家的奖励界限了。
也正是袁隆平的这种对自己成绩的“打折”,也才酿造出中国科学界独具性格而又耀耀生辉的袁隆平。袁隆平是中国的科学家,按他对社会的贡献和他得到的奖励足够他有晚年享受不尽的奢华,更用不着在奔波于田间地头,但是我们看到虽然已经80出头的袁隆平仍然额也不停留的忙碌在稻田里,对奢华的生活更不屑一顾。他是中国最有钱的农民,但他也可能是世界上工作在最艰苦环境中的一流科学家。而袁隆平却说,要那么多钱做什么,那是个大包袱,背来背去。我觉得这种生活很好,搞豪华车有什么意思,穿着豪华的衣服还有什么鳄鱼的皮带,两千多块钱我从来没有,送给我,我不要。
事实上正是袁隆平的超然和洒脱,把一切看得都很淡然,才使他对成绩和荣誉有着非同一般的理解。人们常说,什么都能忽悠,人的肚子不能忽悠,吃不饱就要挨饿。水稻每亩达到900公斤,就能解决全球5000万人的吃饭问题,如果这个增产不是实打实的,就有可能还有几千万人挨饿。而袁隆平把这个成绩“打折”,就意味着夯实了这个成绩单,也就意味着不仅能保证5000万人的吃饭问题不会“打折”,更能够绰绰有余。他不仅对自己要求这样严格,同时也对自己所带的研究生、博士生也有“特殊要求”:“你要把名利丢开一点,不怕困难,努力钻研”。甚至提出:我培养研究生、博士生第一个条件你要下田,你怕下田,怕吃苦的,我就不接收你,我说电脑很重要,书本知识也很重要,都是基础,但是电脑里面,书本里面种不出水稻出来的。这样一种认真求实的精神,足该成为中国科学家的“座右铭”。
袁隆平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16
经过一夜忐忑等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军的中国超级杂交稻今日成功通过亩产900公斤世界纪录大考。这位年过八旬的耄耋老者当日向媒体揭秘了令世界侧目的中国“超级种子”。
2011年9月18日,由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率领的中国农业部超级杂交稻验收专家组,对位于湖南隆回县羊古坳乡雷锋村的107.9亩“Y两优2号”超级稻试验田进行了现场抽签验收。程式华次日公布的验收结果称,这片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达926.6公斤,标志着中国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攻关大获成功。
在全世界一半以上人口依赖稻米作为主食的现状下,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一直是各国奋斗的目标。日本、国际水稻研究所都制定过水稻高产育种计划,仅日本曾在4.5分小面积土地上实现亩产800公斤的目标。杂交稻大面积亩产900公斤,始终是世界杂交水稻史上无人登临的高峰。
自上世纪以来,由袁隆平领衔的中国科研团队曾先后于1999年、2005年成功攻克超级杂交稻大面积亩产700公斤、800公斤两大世界难关,使中国杂交水稻超高产研究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袁隆平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17
国电集团和国电科环集团党委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向伟大的科学家袁隆平同志学习的活动,并下发了《袁隆平传》一书,我怀着崇敬而好奇的心情开始翻看了这本以政治教育读本身份出现的书籍,但是,它传奇的色彩,丰富的内涵和感人的事迹立即吸引了我,使我迫不及待地一口气将它读完。袁隆平同志的传记,他代表一种精神,一种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民族精神和高贵品质。
学习袁隆平,首先要学习他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精神。袁隆平对祖国和人民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说:”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不爱国,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就不能成为科学家。”作为一名基层干部的党员,身处环保工程第一线,我应该把个人的理想同国电集团的环保事业及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统一起来,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的环保产业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兴国的实践结合起来,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和永远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并立身本职,从做实、做大、做强着眼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第二要学习袁隆平院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奋进取的务实精神。袁隆平院士认为:”成功的要决在于知识、汗水、灵感、机遇。”20世纪60年代初,米丘林、李森科遗传学说盛行,但袁隆平院士视野开阔,通读外文资料,了解到了孟德尔、摩尔根现代遗传学理论研究的新动向,于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打开了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他为我们这代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立人,学一生,爱一行,钻一行,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挫折不屈服,在本职岗位上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并弘扬时代精神,乐于服务,甘于奉献,振兴我国电力环保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袁隆平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18
20世纪60年代初,米楚林和李森科的遗传理论盛行,但袁隆平院士视野开阔,通读外国资料,学习了孟德尔和摩根的现代遗传理论研究的新动向,于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打开了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他为我们这一代树立了一个好榜样。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立人,终身学习,热爱和钻一线,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挫折不屈服,坚守岗位。弘扬时代精神,乐于服务,乐于奉献,振兴中国电力环保事业,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第三,要学习袁隆平院士顾全大局、不计名利、甘当他人阶梯的合作精神。袁隆平院士自从事杂交水稻研究以来,一直着眼大局,从困难出发,考虑全局,所以每次项目启动,总能带动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合作攻关。
20世纪70年代,他将研究团队发现的野生材料毫无保留地分发给国内18家研究机构,加快了合作研究的步伐,使后续的配套研究得以迅速实现。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作为一个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应该有这种精神,团结协作,承上启下,倾听大家的声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工作的预见性。要做一个合格的服务员,围绕整个公司和部门做决策,加强协调,开拓创新,全力以赴为项目服务好。努力加强自身修养,打造环保行业领先形象。最后要学习袁隆平院士的好品格,好作风,好健康的生活方式。他谦逊豁达,不自命不凡;他作风朴实,关心他人;他热爱生活,健康乐观。在他身上,体现了忧国忧民、造福人类、自强不息、勇攀高峰、勇于面对困难、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创新精神。袁隆平院士对事业的坚持和奉献深深激励了我。作为一名普通的企业员工,我们的名声并不显赫,我们的地位并不高尚,我们的收入并不富裕,但是我们从事的职业却极其高尚,所以我会努力实现我个人的社会价值。可以说,袁隆平院士的这种精神不仅激励了我们,也净化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好地贯彻各级领导的工作安排,积极开展各部门的工作,认真学习节能环保新技术和新知识,努力掌握全球环保领域的新趋势,拓宽知识面,以适应现代生产和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环保设备的质量,建设一个项目,一座丰碑。同时,还不如组织部门员工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开展员工文化体育活动,关心员工生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以袁隆平院士的先进事迹为榜样,以各方面的标准,不断鞭策自己,提高自己,以求更大的进步。
袁隆平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19
袁隆平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他参加工作50多年来,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大胆创新、勇攀高峰,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及应用领先世界,推广应用后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我国及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学习袁隆平,就要学习他热爱祖国、一心为民的坚定信念。袁隆平对祖国和人民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说,“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不爱国,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就不能成为科学家。”自年轻时他就立志献身杂交水稻事业,并为之不懈拼搏、顽强奋斗,始终把为国家解决好“民以食为天”问题当作自己的重大责任和崇高使命,50多年如一日,意志坚定、锲而不舍。
学习袁隆平,就要学习他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研作风。“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这充分体现了他潜心实干的本色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这曾经是世界经典著作中的“金科玉律”。袁隆平不迷信权威和书本,20世纪60年代初,他从对“鹤立鸡群”稻株的观察中悟出天然杂交水稻的道理,从而勇敢承担起杂交水稻研究的课题,不畏艰难,反复试验,终于研究成功三系杂交水稻。袁隆平不满足已取得的成就,不断创新,带领我国杂交水稻科技工作者又研究成功两系法杂交水稻,使我国的杂交水稻研究一直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学习袁隆平,就要学习他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的崇高品德。
上世纪70年代,他曾把自己研究小组发现的相关材料毫无保留地分送给全国18个研究单位,从而加快了协作攻关的步伐,使三系配套得以很快实现。上世纪80年代,他带领“863”项目组开展攻关,提倡团结协作,很快获得了成果。他没有把政府拨给的数千万元作为自己的研究专款,而是组织起全国的协作单位共同研究、共同分享。他还将所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科学奖和世界粮食奖等奖金全部捐献出来,设立奖励基金,奖给为科研做出贡献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们。袁隆平不仅倾心解决中国粮食问题,而且长期关注世界粮食安全。在他眼中,杂交水稻研究成果既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他把“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作为毕生的追求,并为之做出了极大努力。
袁隆平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20
“让更多的人吃饱”袁隆平91岁离开。大师陨落,全世界哀悼。他的去世是中国和世界科学界的巨大损失,也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巨大损失。“国家的脊梁”将被我们永远铭记。
杰出贡献改变世界。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受人尊敬和爱戴的科学家。他是杂交水稻研究的先驱,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水稻的杂交优势成功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家。他发明了“三系”杂交籼稻,成功开发了“两系”杂交水稻,建立了超级杂交水稻技术体系。几十年来,他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解决世界60%人口的吃饭问题,袁隆平的贡献是显著的,“杂交水稻之父”名副其实。
学术态度影响深远。袁隆平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大学生,饱受困难和挫折。无论什么情况,他的身体里总是流淌着祖国和世界的血液,他的青春散落在田野里。他还在孜孜不倦的攀登超级杂交稻的巅峰。一路走来,袁隆平的科研有很多疑惑、失败、挫折。他一直埋头苦干,不怕吃苦,闯出一片新天地。他的那句“科研怎么会失败?”一直激励着无数科学家参与游戏科学竞赛;他的那句“做科研不要怕冷嘲热讽,也不要怕别人说你不落俗套”一直激励着青年学生勇闯创新殿堂。
高尚情操受人敬仰。袁隆平的人生原则是淡泊名利、踏实做人。他无数次拒绝了来自国外的高薪聘请,因为他知道他和杂交水稻的根都在中国。功名之下不忘初心,他始终铭记投身科学研究的激情与梦想,始终铭记把杂交水稻不断带向更高境界的不渝追求。对待成就,他极富人情味,常怀感恩心,把杂交水稻的功劳归功党和人民。生活中,他既不追逐时尚的消费观,也不把个人的财富看成是负担,曾因为多看了几眼豪车上新闻,却依然选择普通的车子下试验田。“如果老想着享受,哪有心思搞科研呢?”这就是他对待生活的态度。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袁隆平的卓越人生,就像他最热爱的种子一样,深埋在后人心间,令人从中汲取力量,传承使命。种子优良了,水稻才能根深叶茂,硕果累累。“禾下乘凉”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两个梦依然任重道远,但有“杂交水稻之父”的故事相伴,将激励更多的人为科技兴国而战,未来可期。
袁隆平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21
跟袁隆平很亲近的人说,袁隆平穿着很随便,一点也不讲究。
有一段时间,他的购物欲十分强烈,每到星期五下午,就要到商场去购物。可他有一个“怪癖”,专挑便宜货买,价钱高的东西他不感兴趣。有一天,他与夫人邓哲逛商场,看到货柜里有打折到10块钱一件的衬衫,他说,太便宜了,加2块吧,12块一件。售货员笑着说,你这位同志真怪,人家买东西讨价还价,你却往上加,不可理喻,不可理喻。他以笑作答,一口气买了10多件,“这样的衬衣好,下田的时候穿起来方便,不用担心弄脏了。”他对夫人笑笑说。深知他生活习性的邓哲不多说什么,只报以莞尔一笑。
他穿的最贵的西装,不会超过800元;他买皮鞋不会超过200块钱,什么意大利的“老人头”、“鳄鱼”牌等大牌服饰,他觉得这些昂贵的“奢侈品”穿在身上反而不舒服、不自在。但是,中国颇具权威的.评估机构报告称,袁隆平的身价为一千多亿。如此看来,就个人的物质财富而言,除了他脑袋里的智慧和知识值钱,袁隆平确实是中国最富有的“赤贫者”了。
袁隆平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22
袁隆平的形象可谓“几十年如一日”的“农民本色”——瘦小身材,背微驼,小平头,一身过时衣,两腿烂泥巴。但也就是他,获得了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证书和500万元的高额奖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获奖,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他不仅仅搅动了人们对科学家的好奇,更引起人们对大奖的产生以及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的关注。
1976年,袁隆平和助手培育的三系杂交水稻“南优2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比常规水稻平均增产20%,到2000年全国累计推广38亿亩,增产稻谷3600亿公斤。
1995年,袁隆平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两系法杂交水稻生产应用,到2000年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达5000万亩,平均产量比三系增长5%—10%,续写“东方魔稻”的新篇章。
2000年,“超级杂交稻”达到农业部制定的第一期目标,突破日本专家估算的水稻的理论极限产量,被全国400位院士评选为“200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的第一项成果。
2000年12月12日,“隆平高科”上市,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第一只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股票。袁老说,他此刻最大的心愿是利用基因技术育出亩产800公斤的超级杂交水稻,目标是2005年实现大面积推广。
他先后获得了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英国让克基金会“让克奖”、美国费因斯特基金会“拯救世界饥饿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奖”等八项国际奖。
他的成果不仅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并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袁隆平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23
“让更多的人吃饱”袁隆平91岁离开。大师陨落,全世界哀悼。他的去世是中国和世界科学界的巨大损失,也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巨大损失。“国家的脊梁”将被我们永远铭记。
杰出贡献改变世界。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受人尊敬和爱戴的科学家。他是杂交水稻研究的先驱,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水稻的杂交优势成功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家。他发明了“三系”杂交籼稻,成功开发了“两系”杂交水稻,建立了超级杂交水稻技术体系。几十年来,他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解决世界60%人口的吃饭问题,袁隆平的贡献是显著的,“杂交水稻之父”名副其实。
学术态度影响深远。袁隆平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大学生,饱受困难和挫折。无论什么情况,他的身体里总是流淌着祖国和世界的血液,他的青春散落在田野里。他还在孜孜不倦的攀登超级杂交稻的巅峰。一路走来,袁隆平的科研有很多疑惑、失败、挫折。他一直埋头苦干,不怕吃苦,闯出一片新天地。他的那句“科研怎么会失败?”一直激励着无数科学家参与游戏科学竞赛;他的那句“做科研不要怕冷嘲热讽,也不要怕别人说你不落俗套”一直激励着青年学生勇闯创新殿堂。
高尚情操受人敬仰。袁隆平的人生原则是淡泊名利、踏实做人。他无数次拒绝了来自国外的高薪聘请,因为他知道他和杂交水稻的根都在中国。功名之下不忘初心,他始终铭记投身科学研究的激情与梦想,始终铭记把杂交水稻不断带向更高境界的不渝追求。对待成就,他极富人情味,常怀感恩心,把杂交水稻的功劳归功党和人民。生活中,他既不追逐时尚的消费观,也不把个人的财富看成是负担,曾因为多看了几眼豪车上新闻,却依然选择普通的车子下试验田。“如果老想着享受,哪有心思搞科研呢?”这就是他对待生活的态度。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袁隆平的卓越人生,就像他最热爱的种子一样,深埋在后人心间,令人从中汲取力量,传承使命。种子优良了,水稻才能根深叶茂,硕果累累。“禾下乘凉”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两个梦依然任重道远,但有“杂交水稻之父”的故事相伴,将激励更多的人为科技兴国而战,未来可期。
袁隆平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24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终于实现了亩产900公斤的目标。而在试验田收割以后,种粮大户王化永告诉他第5号田599.1平米合0.897亩,毛重1172.5公斤,合1307公斤每亩。并要按通行的“七五折”来计算他的每亩净产量时,袁隆平谦虚的说,我们不按七五折,我们按七二折算吧好不好?就这样稻谷收获后经烘干、除杂后,按标准水分加权平均,七二折合每亩片平均亩产926.6公斤。
田里增产几公斤水稻也许算不上什么大事,但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来说可就意义非凡了。当年把杂交水稻的亩产量从600公斤提高到700公斤,袁隆平用去了4年时间。从700公斤攀上了800公斤,又耗去了4年心血。而现在从800公斤实现了亩产900公斤的目标,袁隆平整整摸爬滚打了7个年头。可想而知,在这期间,每增加一公斤的产量都要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付出数不清的心血。如果在这次验收中,袁隆平只要稍微做点手脚,甚至只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的1000公斤目标可能就会在现在同步实现了。然非但如此,袁隆平不仅在全程远离验收的专家组,更主动要求验收专家组放弃通行的“七五折”,而用“七二折”的净出率。这样一改变,袁隆平的成绩也超过了900公斤,但总成绩却也“打折”了。
我们中国人素来就有“好事可大不可小,坏事可小不可大”的`“传统”。对于一个人的成绩,不但能“可大”,甚至还能“拔高”和“塑造”,就是“注点水”人们也能理解。因此不少英雄模范人物出现之初少有非议,而一经历史检验便难掩瑕疵。特别是如今所谓的这奖那杯更是非议重重,其主要原因就是成绩的内容并不是那么实在。按照袁隆平的声望和其贡献。别说成绩要“打折”,就是按照“毛重”1305公斤计入袁隆平的成绩单,甚至国家就按照这样一个成绩单奖励他,估计老百姓也很少有怨言。因为按照袁隆平的贡献,他现在早已远远超出国家的奖励界限了。也正是袁隆平的这种对自己成绩的“打折”,也才酿造出中国科学界独具性格而又耀耀生辉的袁隆平。袁隆平是中国的科学家,按他对社会的贡献和他得到的奖励足够他有晚年享受不尽的奢华,更用不着在奔波于田间地头,但是我们看到虽然已经80出头的袁隆平仍然额也不停留的忙碌在稻田里,对奢华的生活更不屑一顾。他是中国最有钱的农民,但他也可能是世界上工作在最艰苦环境中的一流科学家。而袁隆平却说,要那么多钱做什么,那是个大包袱,背来背去。我觉得这种生活很好,搞豪华车有什么意思,穿着豪华的衣服还有什么鳄鱼的皮带,两千多块钱我从来没有,送给我,我不要。
事实上正是袁隆平的超然和洒脱,把一切看得都很淡然,才使他对成绩和荣誉有着非同一般的理解。人们常说,什么都能忽悠,人的肚子不能忽悠,吃不饱就要挨饿。水稻每亩达到900公斤,就能解决全球5000万人的吃饭问题,如果这个增产不是实打实的,就有可能还有几千万人挨饿。而袁隆平把这个成绩“打折”,就意味着夯实了这个成绩单,也就意味着不仅能保证5000万人的吃饭问题不会“打折”,更能够绰绰有余。他不仅对自己要求这样严格,同时也对自己所带的研究生、博士生也有“特殊要求”:“你要把名利丢开一点,不怕困难,努力钻研”。甚至提出:我培养研究生、博士生第一个条件你要下田,你怕下田,怕吃苦的,我就不接收你,我说电脑很重要,书本知识也很重要,都是基础,但是电脑里面,书本里面种不出水稻出来的。这样一种认真求实的精神,足该成为中国科学家的“座右铭”。
袁隆平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25
作为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袁隆平自然成了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心中的偶像,每年都会收到很多来信。有一次,他收到上海一个盲童的来信,信中不仅表达了对他的尊重,也表达了孩子对未来的迷茫和迷茫。袁隆平读着孩子们的真挚来信,深受感动,立即摊开纸,拿起笔,动情地写道:".生活是完美的',我们的世界是完美的,而且会越来越完美。虽然看不到,但心里能感觉到。你身边的爷爷奶奶叔叔叔叔都在关心你,帮助你。你是一个有抱负有梦想的孩子,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一定比别人有更光明的未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的故事。这位伟大的作曲家虽然双目失明,但他从小就努力工作,在钢琴的键盘上创造出美妙的乐章,让音乐陪伴人类到一种史诗般的痴情状态。努力吧,孩子,虽然你是瞎子,但你有光明的未来……”
可见袁隆平对这封信的回复充满了真实的情感。对于一封从未谋面的远方来信,袁隆平依然能认真对待,用情感和真诚回应。由此,我们不难理解这位科学家有多善良,他的社会责任感有多强,他的情操和人格有多美好。
袁隆平事迹的心得体会 篇26
国电集团和国电科环集团党委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向伟大的科学家袁隆平同志学习的活动,并下发了《袁隆平传》一书,我怀着崇敬而好奇的心情开始翻看了这本以政治教育读本身份出现的书籍,但是,它传奇的色彩,丰富的内涵和感人的事迹立即吸引了我,使我迫不及待地一口气将它读完。袁隆平同志的传记,他代表一种精神,一种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民族精神和高贵品质。
学习袁隆平,首先要学习他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精神。袁隆平对祖国和人民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说:”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不爱国,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就不能成为科学家。”作为一名基层干部的党员,身处环保工程第一线,我应该把个人的理想同国电集团的环保事业及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统一起来,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的环保产业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兴国的实践结合起来,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和永远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并立身本职,从做实、做大、做强着眼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第二要学习袁隆平院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奋进取的务实精神。袁隆平院士认为:”成功的要决在于知识、汗水、灵感、机遇。”20世纪60年代初,米丘林、李森科遗传学说盛行,但袁隆平院士视野开阔,通读外文资料,了解到了孟德尔、摩尔根现代遗传学理论研究的新动向,于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打开了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他为我们这代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立人,学一生,爱一行,钻一行,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挫折不屈服,在本职岗位上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并弘扬时代精神,乐于服务,甘于奉献,振兴我国电力环保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