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心得体会
西西文学整理的智慧课堂心得体会(精选2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智慧课堂心得体会 篇1
首先、智慧的课堂需要有智慧的教师。
智慧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成长为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
尊重学生表现在,一是紧扣考纲,紧扣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智慧学生扎实地掌握考点知识,富有实效;二是生动活泼,激情飞扬,课堂有乐趣、有笑声,让学生愿意去学习,师生互动。
一个墨守成规的教师会阻碍学生个性的发展,扼杀学生的童真、天性,时代需要我们作为学生智慧成长的引导者、促进者和自我智慧成长的反思者、实践者。作为一名教师不仅需要广博和专精的知识,更需要机敏、豁达的智慧,要用智慧的心灵去点燃学生智慧的头脑。叶谰先生在论述智慧型教师的特征时认为:“智慧型教师具有把握对象实际和面临的情况作出决策和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具有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的魅力”。
其次、智慧课堂是一项纷繁复杂、没有定格的教学模式。
智慧课堂要提高学生能力心得体会,要寓智慧于德育之中,学会做人的道理,使学生心理健康,健全学生人格,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智慧教育不仅是一个智力范畴,也是一个伦理范畴,“有一种智慧叫师德”,就是从伦理学的角度来强调智慧的内涵,特别是教育智慧。教师除了要具备,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工作外,还要有良好的师德形象、崇高的理想、强烈的责任心去影响学生,还要用耐心、细心去智慧教育每一位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真诚地对待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智慧课堂教育效果。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认为:教育智慧是在教育过程中自然生成的,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生活中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机智,还有教师的教育品格!
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智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设计的智慧、课堂语言的智慧、角色把握的智慧、临场应变的智慧等。
总之,智慧课堂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上好智慧课堂,教师只有如醉如痴地钻研教材,如琢如磨地研究教法,让自己的智慧教学逐渐丰富起来,最终才能让学生喜欢。愿智慧课堂之花开满每个校园!
智慧课堂心得体会 篇2
通过从第一阶段的实际操作学习,结合自己软件进行课件的制作。让我从中明确了学习的关键。软件的操作是重点但不是难点,难点是对教学内容从智慧课堂的方向进行设计。更新教学观念才是学习的关键。
在第二阶段进行课件制作时,我遇到的问题是侧重于没有操作的方向,坐在电脑旁无从下手。经常停留在一页课件里反复纠结,反复修改,无法进入下一页的设计。总是觉得课件的制作不如人意,思绪断断续续,软件应用起来也不能得心应手。处于一种在不成熟思路中用不熟练的操作去进行教学设计,所以学习的效率特别低。一个课件要花很多时间,很多心思,很吃力的去完成;对比ppt的教学设计这太费时了,导致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对二部分的学习任务完成效果不理想。
在一次ppt教学中,无意识用智慧课堂的教学设计去替换其中几个部分的'教学设计,我找到了新的教学设计与学习的思路。那就是结合ppt的教学思路,从中去发现教学设计中缺陷,再用智慧课堂的设计去弥补其中的不足。这样结合起来,制作课件的速度明显快了很多。由此,我从中反思到软件操作学习的关键不在于单纯的功能学习,软件功能学习很多遍后脑里仍是一片空白,只有当有了教学思路后,需要进行功能设计时进行学习,那样学习效率才会高。所以,更新教学思路才是学习的关键。只有理解了智慧课堂的教学理念后,再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整体的构思,那样学习才会有方向有重点,这样学习才会事半功倍。
智慧课堂心得体会 篇3
通过对伶俐课堂的深退学习,我当真地反思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了诸多的教学问题:
第一,我总是重视教师的教,而常忽视学生的学,每次上课前,我都争取里里俱到的准备课堂教学内容,争取让课堂大容量。上课时,我常闲于把自己的内容讲完,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歪来倒去,无精打采,遇到那种情况,我虽然也要调动一下,注意一下,但一会儿又闲于讲授,那样上课教师上得累,学生支获却不大,那就与伶俐课堂有效学习相违背,教师做了很多无用功。
第两,教学魅力不强,我的课堂更多的重视知识性,没有太多的情境设置,没有太多的师生共叫,那就让学生的学习较为疲软,兴趣不很浓。另外,我对于个别问题较大的学生缺少及时的指导及教育,导致教学效果反馈不够及时,当然教学效率也就不够高了。
针对以上情况,结合学习,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里来改良无效教学:
一、把和谐的师生关系带进课堂,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阐扬学生学习的自动性和积极性,反之,学生学习的自动性和积极性就要受到压抑,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不愉快的心情带进课堂,教师的立场和善里带笑容,学生就勇于发言,思维活跃,知识把握得也比较好。
两、把学习的自动权交还给学生,教师必须对自身的角色进行正确的定位,即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要设计一些紧扣教学内容的问题,力求找到最简单的方法讲给学生听,不多说废话。从而有效的统领教学,让学生有效地学习,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使他们能自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学。
3、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学习余地,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给学生,并且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教师要敢于舍得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动学习,无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前要让学生预习,给予必要的提示和讲解,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全里把握学生的情况,在关头的地方加以提示、点拨,让学生独立增强思维能力,增强学习的兴趣。
智慧课堂心得体会 篇4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网络环境的“班班通”已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教学。“班班通”是指教师所在学校的每个教学班的装备基于网络环境下,以投影机+白板为终端显示,每个班级都能同时上网,网络和教学资源共享,演示课件、现场直播、收看电影电视节目等,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最终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装备。它给我们带来教育装备条件改善的同时,更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作为课题组的成员,以及一名一线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班班通”应用于课堂教学,给我的教学工作和学生们的学习带来了诸多方便。以下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一、“班班通”工程的实施,更新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帮助教师灵活教学。
“班班通”的实施,实现了教师备课方式的改革,从原来的手写走向键盘输入,从纯本文方式实现超文本方式,教师可以登陆学校网站的“网上备课系统”进行电子备课,备课系统可以集教案、教学素材(课件)、课堂练习、作业等多种资源于一体,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教师备课资源的共享。教师可以在办公室里备课,进行课件的设计和制作,在局域网内通过网上邻居上传下载信息,并把自己制作的教案、教学素材(课件)上传到网上备课系统。也可以在家中将自己设计的教案、课件等直接上传到学校网站的网上备课系统,还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直接从互联网上检索、下载教育教学上所需要的教案、课件或论文等各种有用资源,并进一步加工整理,为我所用。同时,多媒体与网络工具应用于课堂教学,使教学内容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信息功能于一体,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通过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演示能有效地突破重点、难点,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二、“班班通”的建成,推动了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班班通”提高了教师的认识,使教师树立起“终身学习,常教常新”的理念。“班班通”是新事物,呈现出很多的优点,它既可以成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工具,又是教育理论、教育技能、教育方法的交流平台,教师在使用“班班通”中,深刻地认识到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了解新事物、感受新事物,不断地缩小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同时,教师利用“班班通”通过网上观摩课、网络教研等一系列活动学习交流教学经验和方法,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不断丰富,教学水平越来越高。
“为了更好地反思自身的教学,教师在有关教学研究活动中,可以对课堂教学过程拍摄现场录像,并据此进行教学评价与反思。”这种方式比较忠实地记录了课堂上所发生的一切活动,为教师的反思提供了比较全面的第一手资料,如对具体问题的处理是否恰当?教学中对学生的关注是否全面?学生的反应如何?是否对学生的一些闪光点进行了及时评价并生成了新的教学?自己的教学语言、教态如何?而这些内容仅仅通过教师自身的回忆及基于回忆基础上的反思是比较困难的。一位教师在观察了自己的教学录像后,惊讶地说:“这是我上的课吗?竟然问了50多个问题,不可能!”在个人反思的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的集体反思,将不同种类的教学问题集中反映出来,方便教师的归纳和总结,有利于完善和改进,从而推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三、“班班通”应用于课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师可以把课堂设计制作成课件存入电脑,在教学过程中,课件可以让教师的板书更加清晰,并具整体性和系统性,可以把多层次、多方位的思维集中在一起进行比较,同时也可以使知识更富趣味性。有了“班班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可以创造故事情境、漫画情景、论辩情境、成语情境、影像情境、名片名段欣赏等,每个好的教学情境都会引起学生的愉悦甚至激动,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下,都会形成一个教学高潮、一个闪光点,学生的兴致高,教学效果好。学生在情境中不但能获得知识,受到教育,提高能力,还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
四、“班班通”改进了学校的管理手段,丰富了学校的德育教育途径。
随着学校教师备课的电子化,学校的无纸化办公摆上了议事日程,学校对教师的计划、教案等的检查也将采用网络化,检查的结果通过公告的形式在学校网站上发布;设计制作用于检查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次数的动态统计软件,随时了解每位任课教师的使用次数,这些数据从管理上来讲虽过于简单,但在对于促进教师积极使用上发挥了较强作用;学校管理同样可以利用“班班通”来进行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有条件的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教师的教学视频,从中找出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案,督促教师完善和改进。
五、正视问题,加强管理,把应用与研究纳入科学的计划之中。
在运用“班班通”教学的三年来中存在了不少的问题,需要一线教师去克服,也需要管理者走进教室、办公室听一听、看一看,进行具体的指导。
1、“班班通”的电子白板不能代替黑板,容易使教师忽视板书甚至省略板书内容,一节课下来黑板上什么都没有留下。课堂内容随着课件的翻页一闪而过,这样势必造成学生对所学内容印象不深刻。应该认识到,班班通只是辅助教学的一个工具,还不可能取代黑板的作用,板书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板书的示范作用和保留性不是课件所能替代的。
2、“班班通”课件为求新颖太过花哨,动态图片过多,虽能引起学生兴趣,却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应尽量少用或者觉得没必要的时候就不用动态图片,课件的结构设计、图片的使用、色彩的选择、动静的安排都需要动脑思考精心制作。
总之,灵活掌握和运用“班班通”设备服务教学是每一名老师要努力学习掌握的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信息化,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努力实践,我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班班通”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合理利用“班班通”进行课堂教学,必会使我们的课堂不断地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让学生们学得更轻松、更有趣,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快乐的学习家园。
智慧课堂心得体会 篇5
近几天我学习智慧课堂相关资料,真是让我受益匪浅。一直以来人们赋予了教师各种美好的称呼,如先生、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等。实际上这些词都不够恰当,因此现在又出现一种新的题法,称之为“智慧型教师”。与之前的提法相比,这是一次质的飞跃,是从传统型走向现代型,从封闭型走向开放型,从理想型走向理想与现实结合型,从“权力型”、“放任型”走向人格型的教师类型。
我从事小学教学工作已有些年头,我一直在全身心地投入,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但是我发现了自己努力的结果并没有带来学生的发展和飞跃,我彷徨、犹豫、迷茫……一直在寻找的答案。在学习了智慧课堂相关资料后,使我在平常教学中的问题暴露无遗。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一直扮演着传统型教师的角色,传统型教师用时间和汗水教书,师生苦累,学生知识面窄,职业枯燥,缺乏职业快乐感。而智慧型的教师会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充分体会参与的快乐,合作的愉悦;会与孩子们心灵沟通,情感交融,人格碰撞;使孩子们备受激励和鼓舞;使抽象的数学课不再枯燥乏味,而变得妙趣横生……
教育的真谛在于启迪智慧;智慧型教师充盈着自由的快乐,当人以功利化的心态去应对周围的世界,去从事一种职业时,他自身也就被功利化了,他与这个世界只是实用主义的关系,职业对他而言始终是“他之国度”,他无法沉浸其中,也无法领略其中的意义。智慧型教师超越了单纯功利的追求而达到了自由的境地。这首先建立在教师的职业信念基础上,但仅是低层次的需要,教师还有从职业中获得快乐、充实人生、实现自我、感受自由的需要。一旦教师从职业中体验到了自由,他就把原本陌生于己的外在世界转换成了属我的。生活世界,就于职业之间建立起活泼、丰富的联系,就会感受到生活的完满和意义的充盈。我们教师要下定决心向智慧型教师迈进,不再做那个“平面教师”,而要做一个具有创造力,有高尚的人格,充满情和爱,不仅给予孩子们智慧还能给予他们力量的。“立体教师”。
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地充电,不断更新观念,愿我们都努力成为智慧型教师。
智慧课堂心得体会 篇6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网络环境的“班班通”已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教学。“班班通”是指教师所在学校的每个教学班的装备基于网络环境下,以投影机+白板为终端显示,每个班级都能同时上网,网络和教学资源共享,演示课件、现场直播、收看电影电视节目等,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最终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装备。它给我们带来教育装备条件改善的同时,更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作为课题组的成员,以及一名一线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班班通”应用于课堂教学,给我的教学工作和学生们的学习带来了诸多方便。以下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一、“班班通”工程的实施,更新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帮助教师灵活教学。
“班班通”的实施,实现了教师备课方式的改革,从原来的手写走向键盘输入,从纯__方式实现超文本方式,教师可以登陆学校的“网上备课系统”进行电子备课,备课系统可以集教案、教学素材(课件)、课堂练习、作业等多种资源于一体,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教师备课资源的共享。教师可以在办公室里备课,进行课件的设计和制作,在局域网内通过网上邻居上传下载信息,并把自己制作的教案、教学素材(课件)上传到网上备课系统。也可以在家中将自己设计的教案、课件等直接上传到学校的网上备课系统,还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直接从互联网上检索、下载教育教学上所需要的教案、课件或论文等各种有用资源,并进一步加工整理,为我所用。同时,多媒体与网络工具应用于课堂教学,使教学内容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信息功能于一体,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通过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演示能有效地突破重点、难点,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二、“班班通”的建成,推动了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班班通”提高了教师的认识,使教师树立起“终身学习,常教常新”的理念。“班班通”是新事物,呈现出很多的优点,它既可以成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工具,又是教育理论、教育技能、教育方法的交流平台,教师在使用“班班通”中,深刻地认识到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了解新事物、感受新事物,不断地缩小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同时,教师利用“班班通”通过网上观摩课、网络教研等一系列活动学习交流教学经验和方法,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不断丰富,教学水平越来越高。
“为了更好地反思自身的教学,教师在有关教学研究活动中,可以对课堂教学过程拍摄现场录像,并据此进行教学评价与反思。”这种方式比较忠实地记录了课堂上所发生的一切活动,为教师的反思提供了比较全面的第一手资料,如对具体问题的处理是否恰当?教学中对学生的关注是否全面?学生的反应如何?是否对学生的一些闪光点进行了及时评价并生成了新的教学?自己的教学语言、教态如何?而这些内容仅仅通过教师自身的回忆及基于回忆基础上的反思是比较困难的。一位教师在观察了自己的教学录像后,惊讶地说:“这是我上的课吗?竟然问了50多个问题,不可能!”在个人反思的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的集体反思,将不同种类的教学问题集中反映出来,方便教师的归纳和总结,有利于完善和改进,从而推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三、“班班通”应用于课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师可以把课堂设计制作成课件存入电脑,在教学过程中,课件可以让教师的板书更加清晰,并具整体性和系统性,可以把多层次、多方位的'思维集中在一起进行比较,同时也可以使知识更富趣味性。有了“班班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可以创造故事情境、漫画情景、论辩情境、成语情境、影像情境、名片名段欣赏等,每个好的教学情境都会引起学生的愉悦甚至激动,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下,都会形成一个教学高潮、一个闪光点,学生的兴致高,教学效果好。学生在情境中不但能获得知识,受到教育,提高能力,还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
四、“班班通”改进了学校的管理手段,丰富了学校的德育教育途径。
随着学校教师备课的电子化,学校的无纸化办公摆上了议事日程,学校对教师的计划、教案等的检查也将采用网络化,检查的结果通过公告的形式在学校上发布;设计制作用于检查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次数的动态统计软件,随时了解每位任课教师的使用次数,这些数据从管理上来讲虽过于简单,但在对于促进教师积极使用上发挥了较强作用;学校管理同样可以利用“班班通”来进行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有条件的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教师的教学视频,从中找出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案,督促教师完善和改进。
五、正视问题,加强管理,把应用与研究纳入科学的计划之中。
在运用“班班通”教学的三年来中存在了不少的问题,需要一线教师去克服,也需要管理者走进教室、办公室听一听、看一看,进行具体的指导。
1、“班班通”的电子白板不能代替黑板,容易使教师忽视板书甚至省略板书内容,一节课下来黑板上什么都没有留下。课堂内容随着课件的翻页一闪而过,这样势必造成学生对所学内容印象不深刻。应该认识到,班班通只是辅助教学的一个工具,还不可能取代黑板的作用,板书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板书的示范作用和保留性不是课件所能替代的。
2、“班班通”课件为求新颖太过花哨,动态图片过多,虽能引起学生兴趣,却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应尽量少用或者觉得没必要的时候就不用动态图片,课件的结构设计、图片的使用、色彩的选择、动静的安排都需要动脑思考精心制作。
总之,灵活掌握和运用“班班通”设备服务教学是每一名老师要努力学习掌握的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信息化,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努力实践,我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班班通”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合理利用“班班通”进行课堂教学,必会使我们的课堂不断地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让学生们学得更轻松、更有趣,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快乐的学习家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班班通”平台所提供的多媒体技术为小学数学提高了教学效率,改变了落后的教学理念,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同时,“班班通”的灵活运用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高,从而教学质量随之提高。
智慧课堂心得体会 篇7
通过对伶俐课堂的深退学习,我当真地反思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了诸多的教学问题:
第一,我总是重视教师的教,而常忽视学生的学,每次上课前,我都争取里里俱到的准备课堂教学内容,争取让课堂大容量。上课时,我常闲于把自己的内容讲完,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歪来倒去,无精打采,遇到那种情况,我虽然也要调动一下,注意一下,但一会儿又闲于讲授,那样上课教师上得累,学生支获却不大,那就与伶俐课堂有效学习相违背,教师做了很多无用功。
第二,教学魅力不强,我的课堂更多的重视知识性,没有太多的情境设置,没有太多的师生共叫,那就让学生的学习较为疲软,兴趣不很浓。另外,我对于个别问题较大的学生缺少及时的指导及教育,导致教学效果反馈不够及时,当然教学效率也就不够高了。
针对以上情况,结合学习,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里来改良无效教学:
一、把和谐的师生关系带进课堂,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阐扬学生学习的自动性和积极性,反之,学生学习的自动性和积极性就要受到压抑,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不愉快的心情带进课堂,教师的立场和善里带笑容,学生就勇于发言,思维活跃,知识把握得也比较好。
二、把学习的自动权交还给学生,教师必须对自身的角色进行正确的定位,即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要设计一些紧扣教学内容的问题,力求找到最简单的方法讲给学生听,不多说废话。从而有效的统领教学,让学生有效地学习,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使他们能自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学。
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学习余地,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给学生,并且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教师要敢于舍得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动学习,无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前要让学生预习,给予必要的提示和讲解,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全里把握学生的情况,在关头的地方加以提示、点拨,让学生独立增强思维能力,增强学习的兴趣。
智慧课堂心得体会 篇8
利用假期的时间,我阅读了《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这本书,这是一本很值得数学老师一读的书。它记录了黄爱华老师的成长之路和他的教学主张。他认为,作为一个老师,应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数学应是现实的、是生活化的;应该创设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应该追求卓越的教学艺术。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如获至宝地认真研读着、感悟着,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时间不是我们施舍给学生的,而是学生自己的,为了让学生真正获得必须的知识,我们不能吝啬课堂的时间,要把时间还给他们。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还学生“动”的时间,给他们操作的天地
②左边摆6根,右边摆5根;
③左边摆7根,右边摆4根;
④左边摆5根,中间摆5根,右边摆1根;
⑤左边摆10根,右边摆1根……
通过讨论和教师的点拨、引导归纳出,后两种方法虽然不一样,但实质都相同,都是先摆出10根,再摆1根。教师再归纳,为了清楚方便,我们可以把10根捆成1捆,表示一个“十”。学生在摆11——20中其它数时,都能很自然地拿出1捆再加上几根或者2捆,从而突破了“10个一就是1个十”这个难点。总之,要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在操作中领悟,在操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还学生“读”的时间,给他们审题的余地
讲解题目,有时你会发现讲了几遍学生还是目瞪口呆地看着你,对你摇摇头;作业中,强调了多遍的注意点还是出错。这时,与其自叹理屈词穷,埋怨学生不踏实,不如拿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读一读题。读题是解决问题的首要条件,读通了、读懂了题目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审清了题目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读”是解题的一个步骤,也是一种解题的技巧,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课堂上一定要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教给他们读的方法。如在“小红今年15岁,比小明大3岁,小明今年多少岁?”中,“比小明大3岁”,到底指的.是谁的岁数大,谁的岁数小。只有学生在审题中养成认真推敲、咬文嚼字的习惯,才能真正理解题意。这样在读题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进行了审题。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的读题能力自然会有较大的提高。
三、还学生“想”的时间,给他们思考的空间
有时,我让学生停下手中的笔,准备集体评讲时,他们会请求我再给一点时间。是呀,解决某一问题时,有的学生能很快作出反应,有的学生冥思苦想也找不到眉目。教师不必为这种参差不齐的思维速度感到束手无策,其实这些都是不足为奇的,十个手指还有长短呢,更何况几十个不同的学生。从学生的请求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思维是积极的,他们的学习是主动的,需要的是时间。
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举例的时间,能使教学内容更丰富,且贴近他们的生活,便于理解;给学生说算理的时间,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具有逻辑性,条理清晰,提高计算正确率;给学生说算式的时间,可以得到多种不同的答案,训练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问题;给学生说解题思路的时间,有利于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即使说出错误的想法也绝不是浪费时间,反而可以帮助大家改掉错误的知识,加深印象,透彻理解。
四、还学生“说”的时间,给他们交流的机会
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举例的时间,能使教学内容更丰富,且贴近他们的生活,便于理解;给学生说算理的时间,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具有逻辑性,条理清晰,提高计算正确率;给学生说算式的时间,可以得到多种不同的答案,训练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问题;给学生说解题思路的时间,有利于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即使说出错误的想法也绝不是浪费时间,反而可以帮助大家改掉错误的知识,加深印象,透彻理解。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我们要把这有限的时间还给学生,不要为了赶教学进度过分压缩学生动的时间、读的时间、想的时间、说的时间,这样将适得其反。教学设计要游刃有余,教学过程要合理控制,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使每个人都获得必需的知识,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黄老师讲到“生命是一个过程,要不断追求幸福,享受幸福。”“教师最重要的是要享受研究的幸福。”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有技巧的、慎重的发出教育的信息,也就是要注重自己的语言效应,因为那是给予学生的最直接的信息。精妙的表达一个信息,应该是百分之七的语言加百分之三十八的声音,百分之五十五的表情,有时候无声的身态语言,比有声语言更耐人寻味。
因此,我们应该: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生活学习化,学习生活化。
课堂中的生成既有预料之内,也有意料之外。无论情况如何,教师心中都要有一把尺,权衡其间的利弊,在预设与生成之间寻找恰当
智慧课堂心得体会 篇9
前天聆听了太谷县教研室主任张四宝的题为“做智慧型教师,创建高效课堂”的专题报告,欣赏到了高效课堂在农村边远学校绽放的美景。李村教改的开始,曾让我欣喜,我也努力构建快乐的学习氛围,努力实现课堂的高效创新。对比太谷县的课改,我颇受启发。
1、精心编制导学案。
我们教学的重点总在课堂,而对备课对导学案的设计并没有特别重视,且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好的导学案既是对学生学习的引领,又是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还能实现教师对学生学习程度的掌握。今后我要在课堂导学案的设计上下功夫,依托教程,参考教辅,将知识问题化、问题具体化、层次化。实现学生学习知识点节节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做一个“懒”老师,在课堂上真正放手,让学生学。
课堂上要确保学生的参与度,绝对不能填鸭式、满堂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是干扰好学生制造差等生,老师要学会“偷懒”,少讲,把课堂放手交给学生。让学生紧跟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或练习、或思考、或动手操作,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动态之中,教师巡查指导、讲解。并适时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多次感悟,且巧妙设计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教师再引领课堂展示,让学生敢于说、勇于说、乐于说,做到三讲三不讲,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让学习发生在学生的身上。这样学生会学习了,老师就解脱了。
新型的课堂模式,不是老师没事干,而是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要我们成为智慧型的老师,也就是成为爱学习、爱思考、爱创新、会管理的老师。
3、学习小组合理构建应用,评价方式捆绑式
我们也有四人学习小组,学困生的转变并不明显,优等生并不太乐意帮助学困生。而捆绑式评价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学好知识有三个层次:听明白,想明白,讲明白。讲明白是学好知识的最高层次。小组合作学习,捆绑式评价能让差生不差,尖子生更尖。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健全人格的训练场。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学会沟通、倾听、尊重、包容、欣赏。
张主任的课改讲座,让我还明确了一个观点:知识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是练出来的,不是听出来的。我还存在着许多亟待改进之处,还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才能使自己的课堂距离“高效课堂,快乐学习”越来越近。
智慧课堂心得体会 篇10
通过从第一阶段的实际操作学习,结合自己软件进行课件的制作。让我从中明确了学习的关键。软件的操作是重点但不是难点,难点是对教学内容从智慧课堂的方向进行设计。更新教学观念才是学习的关键。
在第二阶段进行课件制作时,我遇到的问题是侧重于没有操作的方向,坐在电脑旁无从下手。经常停留在一页课件里反复纠结,反复修改,无法进入下一页的设计。总是觉得课件的制作不如人意,思绪断断续续,软件应用起来也不能得心应手。处于一种在不成熟思路中用不熟练的操作去进行教学设计,所以学习的效率特别低。一个课件要花很多时间,很多心思,很吃力的去完成;对比ppt的教学设计这太费时了,导致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对二部分的学习任务完成效果不理想。
在一次ppt教学中,无意识用智慧课堂的教学设计去替换其中几个部分的教学设计,我找到了新的教学设计与学习的思路。那就是结合ppt的教学思路,从中去发现教学设计中缺陷,再用智慧课堂的设计去弥补其中的'不足。这样结合起来,制作课件的速度明显快了很多。由此,我从中反思到软件操作学习的关键不在于单纯的功能学习,软件功能学习很多遍后脑里仍是一片空白,只有当有了教学思路后,需要进行功能设计时进行学习,那样学习效率才会高。
所以,更新教学思路才是学习的关键。只有理解了智慧课堂的教学理念后,再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整体的构思,那样学习才会有方向有重点,这样学习才会事半功倍。
智慧课堂心得体会 篇11
通过两天的学习,使我对高效智慧课堂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我觉得它主要是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的共同进步,是知识和素养的共同提高。
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化,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
第一、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第二、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就会大打折扣。第四、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五、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制。在小班化教学难以推行的现实条件下,在班内实行小组互助学习可以说是一个最佳选择。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同时,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高效课堂其本质仍然是我们对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是实施素质教育具体体现。高效课堂的提出和实施,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和开始,课堂效果如何关键在于课堂的实施者——教师和学生,尤其是作为课堂引导者的教师,我们要深入研究、多思善想,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善于反思、总结提高。我相信我们遇到的困难一定不会少,碰到的问题也会很多,因此我们要树立一种信念,把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益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那么就一定会取得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
智慧课堂心得体会 篇12
通过从第一阶段的实际操作学习,结合自己软件进行课件的制作。让我从中明确了学习的关键。软件的操作是重点但不是难点,难点是对教学内容从智慧课堂的方向进行设计。更新教学观念才是学习的关键。
在第二阶段进行课件制作时,我遇到的问题是侧重于没有操作的方向,坐在电脑旁无从下手。经常停留在一页课件里反复纠结,反复修改,无法进入下一页的设计。总是觉得课件的制作不如人意,思绪断断续续,软件应用起来也不能得心应手。处于一种在不成熟思路中用不熟练的操作去进行教学设计,所以学习的效率特别低。一个课件要花很多时间,很多心思,很吃力的去完成;对比ppt的教学设计这太费时了,导致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对二部分的学习任务完成效果不理想。
在一次ppt教学中,无意识用智慧课堂的教学设计去替换其中几个部分的教学设计,我找到了新的教学设计与学习的思路。那就是结合ppt的教学思路,从中去发现教学设计中缺陷,再用智慧课堂的设计去弥补其中的不足。这样结合起来,制作课件的速度明显快了很多。由此,我从中反思到软件操作学习的关键不在于单纯的功能学习,软件功能学习很多遍后脑里仍是一片空白,只有当有了教学思路后,需要进行功能设计时进行学习,那样学习效率才会高。所以,更新教学思路才是学习的关键。只有理解了智慧课堂的教学理念后,再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整体的构思,那样学习才会有方向有重点,这样学习才会事半功倍。
智慧课堂心得体会 篇13
通过从第一阶段的实际操作学习,结合自己软件进行课件的制作。让我从中明确了学习的关键。软件的操作是重点但不是难点,难点是对教学内容从智慧课堂的方向进行设计。更新教学观念才是学习的关键。
在第二阶段进行课件制作时,我遇到的问题是侧重于没有操作的方向,坐在电脑旁无从下手。经常停留在一页课件里反复纠结,反复修改,无法进入下一页的设计。总是觉得课件的制作不如人意,思绪断断续续,软件应用起来也不能得心应手。处于一种在不成熟思路中用不熟练的操作去进行教学设计,所以学习的效率特别低。一个课件要花很多时间,很多心思,很吃力的去完成;对比ppt的教学设计这太费时了,导致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对二部分的学习任务完成效果不理想。
在一次ppt教学中,无意识用智慧课堂的教学设计去替换其中几个部分的教学设计,我找到了新的教学设计与学习的思路。那就是结合ppt的教学思路,从中去发现教学设计中缺陷,再用智慧课堂的设计去弥补其中的不足。这样结合起来,制作课件的速度明显快了很多。由此,我从中反思到软件操作学习的关键不在于单纯的功能学习,软件功能学习很多遍后脑里仍是一片空白,只有当有了教学思路后,需要进行功能设计时进行学习,那样学习效率才会高。所以,更新教学思路才是学习的关键。只有理解了智慧课堂的教学理念后,再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整体的构思,那样学习才会有方向有重点,这样学习才会事半功倍。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我觉得是一本很值得小学数学教师一读的书。在这本书中记录了黄爱华个人的成长之路和他的教学主张。同是数学教师读后更令我惭愧,黄老师的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首先我觉得身为教师,特别是一名理工科的数学教师,黄爱华老师的成长之路上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从不放弃学习与阅读的习惯。他从走出校门,并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从教以后,他更是流连书海,如痴如醉,页页精读,行行品味,字字琢磨。为了掌握教学规律,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寻求新的突破,他的业余时间几乎都用来钻研教材,翻阅资料,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他研读过数学教学法,比较教育学,儿童心理学,以掌握儿童发展的认知规律;分析过小学数学教材的知识体系,研究过国内外不同教法的特点,不断探索儿童认知的最佳建构过程。每年新年伊始,他都会列出书目,制定详细的读书计划,每年至少读五本教育专著,读中外教育史,读中外教育名著,并做好阅读札记。多年来,所做的笔记就有80多万字。书,是他最好的朋友。学无止境,生活中的万物在他眼中都好似一本本鲜活的教科书,而他则是那一个最痴迷的读者。因为,他坚信:向书本学习,因书本而智慧;向他人学习,因他人而智慧;向万物学习,因万物而智慧;无所不学则无所不智也。
如果说,学习是成长的原动力的话,那么,思考是最好的学习方法。黄爱华老师说:思考,让我的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也正是思考,让我课堂呈现出别样的风采;还是思考,引领着我的人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黄爱华时刻都在备课,把生活中的情境灵活的运用到我们的数学课堂中,十分自然,又让他的学生觉得数学确实在生活中是无所不在的。
他主张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依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出学生去思考和实践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做“数学实验”,亲身体会如何解决问题。把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老师就是一个“适宜的点拨者、亲切的慰藉者、无私的协助者和诚挚的合作者”。
在教学方法上,他关注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力求:引人入胜地创设问题情境、激情四射地开展探索研究、意犹未尽地实践延伸。
美妙的课堂还来自于富有创造性的劳动,把情境教学、游戏教学、愉快教学融为一体,便能不断把学生带入一个新的境界。在“圆的认识”一课,他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出小猴子坐在方形和椭圆形车轮的小车里颠簸起伏的画面,乐得学生哈哈大笑;在“约数和倍数的意义”一课的结尾,他别出心裁地设计了“动脑筋出教室”的游戏,要求学号数能被2、3……整除的学生依次出教室,全场的学生都要说出谁是几的倍数。当最后剩下学号是质数的同学时,他便问:“老师出一个什么数时,我们都可以离开教室?”学生们大声回答:“1”……在一次全国的公开课上,当课上到这里,全场800多名教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总之,在教学中他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学生发展而教;尊重学生,与学生“和”“平”相处。
阅读得比较粗浅,借用一位老师的话“与其说黄爱华老师是一位名师,倒不如说黄爱华老师是一本书,一本只有认真思考、认真实践后才能读懂的书”。我想,这本书今后我不光要熟读,细品,更要在教学中实践。
智慧课堂心得体会 篇14
通过对伶俐课堂的深退学习,我当真地反思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了诸多的教学问题:
第一,我总是重视教师的教,而常忽视学生的学,每次上课前,我都争取里里俱到的准备课堂教学内容,争取让课堂大容量。上课时,我常闲于把自己的内容讲完,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歪来倒去,无精打采,遇到那种情况,我虽然也要调动一下,注意一下,但一会儿又闲于讲授,那样上课教师上得累,学生支获却不大,那就与伶俐课堂有效学习相违背,教师做了很多无用功。
第两,教学魅力不强,我的课堂更多的重视知识性,没有太多的情境设置,没有太多的师生共叫,那就让学生的学习较为疲软,兴趣不很浓。另外,我对于个别问题较大的学生缺少及时的指导及教育,导致教学效果反馈不够及时,当然教学效率也就不够高了。
针对以上情况,结合学习,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里来改良无效教学: 一、把和谐的师生关系带进课堂,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阐扬学生学习的自动性和积极性,反之,学生学习的自动性和积极性就要受到压抑,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不愉快的心情带进课堂,教师的立场和善里带笑容,学生就勇于发言,思维活跃,知识把握得也比较好。
把学习的自动权交还给学生,教师必须对自身的角色进行正确的定位,即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要设计一些紧扣教学内容的问题,力求找到最简单的'方法讲给学生听,不多说废话。从而有效的统领教学,让学生有效地学习,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使他们能自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学。
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学习余地,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给学生,并且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教师要敢于舍得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动学习,无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前要让学生预习,给予必要的提示和讲解,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全里把握学生的情况,在关头的地方加以提示、点拨,让学生独立增强思维能力,增强学习的兴趣。
智慧课堂心得体会 篇15
通过智慧课堂专题培训,促进我树立智慧教学理念,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了适应在智慧课堂环境下的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提升了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智慧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
1、领悟有效教学。怎样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在从有效性走向优质教学呢?我认真学习着专家在讲座中的每一句话,思考着每一个观点。从学习中使我深刻的领悟到了:在教学中应不断探索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课堂欲设与生成等等之间的关系。
2、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的过程是一次知识积累与运用、创造的过程,因此要会学、善用。我每次听专家讲座和观看课堂实录后,总要有一个思考,即如何将这些优秀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及典型的案例带进自己的课堂,有针对性的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缩短同发达地区学校教学上的差距。通过实践对理论、经验的检验,寻找这些方式方法上的不同点、相同点与衔接点,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课堂教学艺术。开阔学生的视野,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
3、提高自身素质,学会终身学习。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学生对知识的需要。做反思型教师,养成反思习惯,反思自已的活动过程,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通过总结经验,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提高教研水平。
所以通过这个阶段的学习,我明白了要转变学习的观念,要从需要我学变成我需要学,这样才会提高学习的效率,及时巩固操作方法。通过带着问题学习,在无形中也更新了自己的教学理念。跳出ppt的教学思路去构思新的教学设计,结合智慧课堂的教学理念,去构思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形式,又是一次焕然一新的备课。
本次培训后的几点思考:
1.智慧课堂是智慧教室与智慧教师的结合。仅有对应软、硬件环境,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了一些软件的功能,这称不上是智慧课堂;
2.智慧课堂要包容、融合,既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云平台、大数据等现代教学技术,也不应排斥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以身示范等传统教学方法;
3.智慧课堂的教学过程,要结合实际,根据解决什么问题就选用什么样适合的工具来进行教学设计。并非在一堂课里把智慧教室系统的各项功能使用个遍就是智慧教学,就叫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心得体会 篇16
任教九年来,经历的培训不少,可这次县初中历史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培训已过半,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因为每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教师,每一天都能看到不同类型的亮点展示,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在这里,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在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太多的问题,但是经过学习,真是受益非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扩展自己的舒展空间,突破自己:
此次培训中我发现了自己本身存在的缺陷,专业技术知识不足,上哪个年级看哪个年级的教材,现学现卖,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要充实:
主要指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合理安排教学的顺序。要把历史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讲来源,讲用处,学起来有亲切感、真实感,要靠知识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同时教学过程中做到三个"延伸"。一是由传授知识向传导方法"延伸"。二是由传授知识向渗透情感"延伸"。三是由传授知识向发展智能"延伸"。
通过培训,我进一步确定了自己的方向,并且有了日后工作的指南:
1、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向马玉梅老师学习,要让教育具有“亲和力”。我们有责任找到一种方法,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并以一种积极的方式生活。让他们有所期盼、有所憧憬。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每一位学生,以微笑面对学生,努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2、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博览群书,不断进取,善于总结反思。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工作,踏踏实实、一丝不苟,精心准备好每一堂课,用心上好每一节课。
通过这次培训,我学会了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审阅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我会时时警醒自己的素质和修养。今后的工作中,我定会更加努力,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完善自己,书写出灿烂美好的未来。
智慧课堂心得体会 篇17
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这几年,我校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而且进行的有声有色。读完周仁康老师的《走向智慧的校本课程开发》开发的意义与目的认识更加深刻了。这本书,对校本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有三个: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形成。其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下面针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这一点谈谈自己浅薄的认识。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就是要使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健康的发展,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和创造性。校本课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需求,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具体体现在课程的设置及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的多样性、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和丰富性。
1、以人为本。传统的课程强调学科知识,忽略了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真实体验。校本课程的开发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学习经验,课程实施中强调学生发展的主体性、主动性。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差异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主体,满足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
2、给学生留下空间。个性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自由空间。学生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有课程决策的权利。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课程内容和结构都在师生互动中完成。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经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一个空间。
3、差异性教育:国家课程强调人才规格的整齐划一,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校本课程开发为学生提供了自我个性张扬的现实条件。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对自己要学的内容作系统安排,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形成具有独特性的个别化课程。教师作为课程的组织者与指导者,要研究学生的需要和发展的可能性,注重个别指导,尽可能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从学生经验出发,提供差异性课程,作到因材施教。
4、课程以学生为中心。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生的的需要出发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学生实际需要什么,成人不一定清楚,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之一就是学生自己,更能够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智慧课堂心得体会 篇18
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这几年,我校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而且进行的有声有色。读完周仁康老师的《走向智慧的校本课程开发》开发的意义与目的认识更加深刻了。这本书,对校本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有三个: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形成。其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下面针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这一点谈谈自己浅薄的认识。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就是要使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健康的发展,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和创造性。校本课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需求,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具体体现在课程的设置及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的多样性、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和丰富性。
1、以人为本。
传统的课程强调学科知识,忽略了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真实体验。校本课程的开发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学习经验,课程实施中强调学生发展的主体性、主动性。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差异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主体,满足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
2、给学生留下空间。
个性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自由空间。学生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有课程决策的权利。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课程内容和结构都在师生互动中完成。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经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一个空间。
3、差异性教育:
国家课程强调人才规格的整齐划一,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校本课程开发为学生提供了自我个性张扬的现实条件。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对自己要学的内容作系统安排,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形成具有独特性的个别化课程。教师作为课程的组织者与指导者,要研究学生的需要和发展的可能性,注重个别指导,尽可能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从学生经验出发,提供差异性课程,作到因材施教。
4、课程以学生为中心。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生的的需要出发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学生实际需要什么,成人不一定清楚,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之一就是学生自己,更能够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智慧课堂心得体会 篇19
首先、智慧的课堂需要有智慧的教师。
智慧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成长为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
尊重学生表现在,一是紧扣考纲,紧扣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智慧学生扎实地掌握考点知识,富有实效;二是生动活泼,激情飞扬,课堂有乐趣、有笑声,让学生愿意去学习,师生互动。
一个墨守成规的教师会阻碍学生个性的发展,扼杀学生的童真、天性,时代需要我们作为学生智慧成长的引导者、促进者和自我智慧成长的反思者、实践者。作为一名教师不仅需要广博和专精的知识,更需要机敏、豁达的智慧,要用智慧的心灵去点燃学生智慧的头脑。叶谰先生在论述智慧型教师的特征时认为:“智慧型教师具有把握对象实际和面临的情况作出决策和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具有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的魅力”。
其次、智慧课堂是一项纷繁复杂、没有定格的教学模式。
智慧课堂要提高学生能力心得体会,要寓智慧于德育之中,学会做人的道理,使学生心理健康,健全学生人格,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智慧教育不仅是一个智力范畴,也是一个伦理范畴,“有一种智慧叫师德”,就是从伦理学的角度来强调智慧的内涵,特别是教育智慧。教师除了要具备,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工作外,还要有良好的师德形象、崇高的理想、强烈的责任心去影响学生,还要用耐心、细心去智慧教育每一位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真诚地对待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智慧课堂教育效果。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认为:教育智慧是在教育过程中自然生成的,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生活中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机智,还有教师的教育品格!
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智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设计的智慧、课堂语言的智慧、角色把握的智慧、临场应变的智慧等。
总之,智慧课堂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上好智慧课堂,教师只有如醉如痴地钻研教材,如琢如磨地研究教法,让自己的智慧教学逐渐丰富起来,最终才能让学生喜欢。愿智慧课堂之花开满每个校园!
智慧课堂心得体会 篇20
任教九年来,经历的培训不少,可这次县初中历史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培训已过半,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因为每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教师,每一天都能看到不同类型的亮点展示,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在这里,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在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太多的问题,但是经过学习,真是受益非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扩展自己的舒展空间,突破自己:
此次培训中我发现了自己本身存在的缺陷,专业技术知识不足,上哪个年级看哪个年级的教材,现学现卖,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要充实:
主要指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合理安排教学的顺序。要把历史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讲来源,讲用处,学起来有亲切感、真实感,要靠知识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同时教学过程中做到三个"延伸"。一是由传授知识向传导方法"延伸"。二是由传授知识向渗透情感"延伸"。三是由传授知识向发展智能"延伸"。
通过培训,我进一步确定了自己的方向,并且有了日后工作的指南:
1、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向马玉梅老师学习,要让教育具有“亲和力”。我们有责任找到一种方法,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并以一种积极的方式生活。让他们有所期盼、有所憧憬。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每一位学生,以微笑面对学生,努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2、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博览群书,不断进取,善于总结反思。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工作,踏踏实实、一丝不苟,精心准备好每一堂课,用心上好每一节课。
通过这次培训,我学会了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审阅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我会时时警醒自己的素质和修养。今后的工作中,我定会更加努力,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完善自己,书写出灿烂美好的未来。
智慧课堂心得体会 篇21
在人们印象中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无非是识字、写字,而阅读方法的指导那是中高年级老师的任务,与低年级的老师似乎没什么关系。如果你也是这样想的,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低年级的孩子如果只会识字、写字,那么在考试中一定会一败涂地的。分析一下低年级孩子的语文试卷,你不难发现,识字、写字固然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但,读和写也非常重要,孩子们不仅仅要会写一些字、词、句,还要会简单的阅读,了解短文的意思,完成相关的练习。如果说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是阅读,那么阅读教学就应该渗透在各个年龄阶段,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也同样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渗透。那么如何在低年级教学中进行阅读方法的的引领与渗透呢?
一、重视课前预习,给予阅读方法
低年级孩子刚刚进入阅读课的学习,他们对于阅读方法可以说是毫不知情的。所以,在教学第一篇课文时,我就给予了孩子们六个字:读、标、圈、划、描、查。读,就是引导孩子拿到一篇课文后至少读五遍。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所以读是学习一篇课文的前提。标,给课文标上自然段。这是阅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为课文分段的必要前提。圈,圈出课文中的一类字,二类字。使学生明确课文中自己所要学习的生字。划,划出生字所能组成的词语。划词语也是帮助孩子丰富词汇,识记词语的一种好方法。描,描红所要学习的生字。让孩子看懂生字的笔顺后描红,这样孩子能更好的掌握生字的笔顺,为生字的书写做好一定的准备。查,结合课文内容,查查自己有疑惑的东西,或与课文有关的资料。这样既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也能让孩子在查阅资料中逐步学到很多课本中没有的知识。六个字,就是课前预习的六个要点。第一篇课文的学习,给予孩子们六个阅读小方法,使孩子们知道每拿到一篇课文,就要仅仅围绕这六个字,去预习课文。在这六个字的引领下,逐步渗透了简单的课前预习方法,为以后的阅读指导做好了铺垫。
二、总结提炼规律,学会有效阅读
科学的学习方法来源于成功的学习实践。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回顾学习过程,帮助他们从成功的学习中总结出有效阅读的规律,以便今后自觉运用这些规律去阅读更多的内容。比如,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要让孩子们理解词语,而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很多。看图理解,联系上下文,换一个词语,结合以往所学——————等等都是引导孩子理解词语的好方法。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就不能仅仅使用这些方法,而是在使用后,要归纳,要总结。在总结中逐步渗透阅读的方法。记得在教学《东方明珠》一课时,理解“美丽”、“非常”两个词语时,我让学生读了相关的句子后,引导他们分别换一个词语来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孩子们一下子就找到了意思相近的词语,也就很好得理解了这两个词语。在孩子们理解词语后,我及时的总结:用找近义词的方法是理解词语的一种好方法。在我的总结引导下,孩子们就会慢慢明白理解词语时可以找相近的`词语,使孩子习得了一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在教学《谁的本领大》中,理解“得意”一词时,我引导孩子们想想:自己什么时候最得意?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了很多得意的情景,这时理解“得意”一词,就水到渠成了,此时,我总结:“是呀,结合我们的生活情景,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好方法。”在教学《蘑菇该奖给谁》一文时,我出示了课文中的有关词语:“参加”、“蘑菇”、“练习”。让孩子们读一读,随后问道,你是怎么知道这些词语的。有的孩子说:“我是在电视中看到的。”有的孩子说:“我是在书中看到的。”有的孩子说:“是爸爸、妈妈告诉我的。”听了孩子的话,我及时总结到:“看电视,看书,听故事,都是识字的好方法。”这样的总结语,能使孩子们明白识字有很多途径,也能使孩子们更好的去主动识字。因此,真正有效的阅读,就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课本让学生读、规律让学生找、方法让学生悟。我们老师负责总结提炼有效方法,有效规律,使有效阅读的方法成为学生主动获得的一种宝贵财富,一种完美引领。
三、提供迁移机会,运用阅读方法
任何一种学习方法的掌握,孩子并非能做到一教就会、一点就悟;掌握有效阅读方法,形成学习能力,也需要有一个逐步领悟和吸收的过程。因此,在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还要给他们创造学习迁移的机会,引导他们将已经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于类似的学习情境中,进而领悟到阅读方法的真谛。
1、圈圈画画法。
圈圈画画是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古人读书讲究“不动笔墨不读书”。说的就是圈圈画画,摘摘抄抄这种阅读的方法。在我们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但是我们低年级的小孩子把握不好该圈什么,画什么。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引领孩子们去寻找,去发现。《看菊花》第二自然段是一小篇很好的阅读教材,教学中,我引导孩子们用多种形式朗读这一自然段后,想想: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用笔划出相关句子。孩子们在多形式朗读后,很快找到了相关的句子: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那菊花到底好看在哪?”让孩子们结合图片接着回答。“颜色好看”“菊花很多”“那菊花有些什么颜色?那些词语写出菊花的多?”让孩子们继续圈出有关的词语。孩子们很轻松的都能找到。“菊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从哪个词语中读出来的?”大部分孩子一下子就找到了。“深秋”。在引导中,孩子们圈圈,画画,学的很轻松,很自然。阅读方法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于教学中了。
2、半扶半放法。
半扶半放,从字面不难理解,就是先扶着孩子学,再放手让孩子独立学。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也会经常使用这种方法的。这样的阅读方法既能使孩子有话说,又不会扯得太远。《会走路的树》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小鸟跟着小树去了很多有趣的地方,看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教学时,我先出示图片和句子“小鸟跟着小树来到草地上,看到——————”,“小鸟跟着小树来到果园里,看到——————”,“小鸟——————,看到——————”。这样半扶半放的阅读方法,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口语能力也获得的很大的提升。在理解感悟文本时也就轻松到位了。
3、情景想象法
为了拓展语文教材的广度和深度,也为了更好的理解文本,感悟文本中人物的内心,理解人物的所思,所想,我们在教学中就需要充分调动孩子的想象和联想,让孩子在头脑中浮现文本所描写的形象和景象,再现逼真的情景,从而进入文本的意境,体会文本中人物的内心。《会“跑”的黑板》一文中的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以至于在散步时误将马车车厢的后壁当成了黑板,跟着黑板走起来,直到自己跟不上了,才发现那不是一块黑板,而是一辆马车车厢的后壁。在教学安培聚精会神的演算,情不自禁跟着马车走的这一自然段时,我不仅抓住文本中对安培的直接描写的句子,还借助课文插图创设情境,引导孩子发挥想象:“马路边散步的漂亮小组,悄悄地对身边的女伴说——————”、“戴礼帽的绅士看见了,心想——————”、“马路上的乘客发现了,自言自语地说——————”这样的想象,使语言表达得到充分的空间拓展,也积极调动、联系了孩子自己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通过仔细揣摩进一步感知了课文内容,对“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是一次走进角色内心世界的真切体验。
智慧课堂心得体会 篇22
通过年前的智慧课堂专题培训,满怀期待的踏上智慧课堂学习的旅程。因春节期间在老家学习不方便,所以一直将期待的学习延迟至开学初。一开学,我便满怀期待的下载安装软件进行网上学习与实际操作。通过专家的培训讲解,让我对这个功能强大的教学软充满了强力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但在软件的使用出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让我束手无策,安装、登录、以及网上学习的方式等无法正常进行,让我绞尽脑汁摸索了很久。最后在专家团队王老师的帮助下,将问题一一解决,才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
出于对软件的好奇与急于探索,导致我在网上学习时走马观花,自己实际操作时确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一个看似简单操作,自己实际运用起来总是问题重重,漏洞百出。既伤神又费力,甚至对软件的学习产生负面情绪。经过精心思考与视频的观看学习,最后明确自己所出现的问题,对软件跟部分的功能不了解,操作时没有自己的设计想法,出于盲目模仿盲目操作,加上自己急于想运用更多的功能,所以导致学习的效率很低。
在后面的学习中要注重对视频中软件各部分功能的介绍,跳出ppt的教学设计思路去构思教学设计,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智慧课堂心得体会 篇23
新课改以来,心得课程理念不断冲击着广大老师的头脑,改变着教师的行为。教学研究者、实践者们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为此,辛勤耕耘在教育一线的工作老师期盼着进一步明确一些课程教学的观念,把一些研究、探索的经验加以梳理。
作为新教师的我,刚刚踏上工作岗位,对新的课程理念的海不够深入,因此,在课堂教学的些许环节还存在不足。通过对智慧课堂的学习,我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逐渐得以纠正。我不但抓住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能正确驾驭了教材,我觉得受益不少。
下面我就中高年级三段六环自能赏读教学基本策略浅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中高年级赏读教学的基本策略是重预习、深赏读、巧拓展。其中自主预习的预习六部曲对预习提出了明确的目的与任务,值得学习。预习六部曲如下:一读标画掌握新字新词,初步理解重点词语;最全面的写作网站二读课文感知概括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三读课文查找相关资料,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四读课文赏析重点语句,并作批注;五读课文质疑解析,记录未解决的问题;六读课文搜集同主题文章,资源共享。
是体验感悟、理解升华的'基础,只有正确流利、有感情的阅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才能培养良好的语感,才能做好好词佳句的积累以提高写作水平,才能更好地体现阅读教学。
所以,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应该加强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深入体会、理解课文内容,揣摩课文的表达方式,以提高语文素养。
智慧课堂心得体会 篇24
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这几年,我校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而且进行的有声有色。读完周仁康老师的《走向智慧的校本课程开发》开发的意义与目的认识更加深刻了。这本书,对校本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有三个: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形成。其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下面针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这一点谈谈自己浅薄的认识。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就是要使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健康的发展,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和创造性。校本课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需求,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具体体现在课程的设置及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的多样性、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和丰富性。
1、以人为本。传统的课程强调学科知识,忽略了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真实体验。校本课程的开发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学习经验,课程实施中强调学生发展的主体性、主动性。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差异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主体,满足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
2、给学生留下空间。个性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自由空间。学生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有课程决策的权利。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课程内容和结构都在师生互动中完成。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经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一个空间。
3、差异性教育:国家课程强调人才规格的整齐划一,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校本课程开发为学生提供了自我个性张扬的现实条件。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对自己要学的内容作系统安排,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形成具有独特性的个别化课程。教师作为课程的组织者与指导者,要研究学生的需要和发展的可能性,注重个别指导,尽可能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从学生经验出发,提供差异性课程,作到因材施教。
4、课程以学生为中心。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生的的需要出发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学生实际需要什么,成人不一定清楚,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之一就是学生自己,更能够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智慧课堂心得体会 篇25
在人们印象中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无非是识字、写字,而阅读方法的指导那是中高年级老师的任务,与低年级的老师似乎没什么关系。如果你也是这样想的,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低年级的孩子如果只会识字、写字,那么在考试中一定会一败涂地的。
分析一下低年级孩子的语文试卷,你不难发现,识字、写字固然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但,读和写也非常重要,孩子们不仅仅要会写一些字、词、句,还要会简单的阅读,了解短文的意思,完成相关的练习。如果说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是阅读,那么阅读教学就应该渗透在各个年龄阶段,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也同样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渗透。那么如何在低年级教学中进行阅读方法的的引领与渗透呢?
一、重视课前预习,给予阅读方法
低年级孩子刚刚进入阅读课的学习,他们对于阅读方法可以说是毫不知情的。所以,在教学第一篇课文时,我就给予了孩子们六个字:读、标、圈、划、描、查。读,就是引导孩子拿到一篇课文后至少读五遍。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所以读是学习一篇课文的前提。
标,给课文标上自然段。这是阅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为课文分段的必要前提。
圈,圈出课文中的`一类字,二类字。使学生明确课文中自己所要学习的生字。
划,划出生字所能组成的词语。划词语也是帮助孩子丰富词汇,识记词语的一种好方法。描,描红所要学习的生字。让孩子看懂生字的笔顺后描红,这样孩子能更好的掌握生字的笔顺,为生字的书写做好一定的准备。
查,结合课文内容,查查自己有疑惑的东西,或与课文有关的资料。这样既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也能让孩子在查阅资料中逐步学到很多课本中没有的知识。六个字,就是课前预习的六个要点。第一篇课文的学习,给予孩子们六个阅读小方法,使孩子们知道每拿到一篇课文,就要仅仅围绕这六个字,去预习课文。在这六个字的引领下,逐步渗透了简单的课前预习方法,为以后的阅读指导做好了铺垫。
二、总结提炼规律,学会有效阅读
科学的学习方法来源于成功的学习实践。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回顾学习过程,帮助他们从成功的学习中总结出有效阅读的规律,以便今后自觉运用这些规律去阅读更多的内容。比如,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要让孩子们理解词语,而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很多。看图理解,联系上下文,换一个词语,结合以往所学等都是引导孩子理解词语的好方法。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就不能仅仅使用这些方法,而是在使用后,要归纳,要总结。在总结中逐步渗透阅读的方法。记得在教学《东方明珠》一课时,理解“美丽”、“非常”两个词语时,我让学生读了相关的句子后,引导他们分别换一个词语来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孩子们一下子就找到了意思相近的词语,也就很好得理解了这两个词语。在孩子们理解词语后,我及时的总结:用找近义词的方法是理解词语的一种好方法。在我的总结引导下,孩子们就会慢慢明白理解词语时可以找相近的词语,使孩子习得了一种理解词语的方法。
在教学《谁的本领大》中,理解“得意”一词时,我引导孩子们想想:自己什么时候最得意?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了很多得意的情景,这时理解“得意”一词,就水到渠成了,此时,我总结:“是呀,结合我们的生活情景,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好方法。”在教学《蘑菇该奖给谁》一文时,我出示了课文中的有关词语:“参加”、“蘑菇”、“练习”。让孩子们读一读,随后问道,你是怎么知道这些词语的。有的孩子说:“我是在电视中看到的。”有的孩子说:“我是在书中看到的。”有的孩子说:“是爸爸、妈妈告诉我的。”听了孩子的话,我及时总结到:“看电视,看书,听故事,都是识字的好方法。”这样的总结语,能使孩子们明白识字有很多途径,也能使孩子们更好的去主动识字。因此,真正有效的阅读,就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课本让学生读、规律让学生找、方法让学生悟。我们老师负责总结提炼有效方法,有效规律,使有效阅读的方法成为学生主动获得的一种宝贵财富,一种完美引领。
三、提供迁移机会,运用阅读方法
任何一种学习方法的掌握,孩子并非能做到一教就会、一点就悟;掌握有效阅读方法,形成学习能力,也需要有一个逐步领悟和吸收的过程。因此,在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还要给他们创造学习迁移的机会,引导他们将已经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于类似的学习情境中,进而领悟到阅读方法的真谛。
1、圈圈画画法。
圈圈画画是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古人读书讲究“不动笔墨不读书”。说的就是圈圈画画,摘摘抄抄这种阅读的方法。在我们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但是我们低年级的小孩子把握不好该圈什么,画什么。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引领孩子们去寻找,去发现。《看菊花》第二自然段是一小篇很好的阅读教材,教学中,我引导孩子们用多种形式朗读这一自然段后,想想: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用笔划出相关句子。孩子们在多形式朗读后,很快找到了相关的句子: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那菊花到底好看在哪?”让孩子们结合图片接着回答。“颜色好看”“菊花很多”“那菊花有些什么颜色?那些词语写出菊花的多?”让孩子们继续圈出有关的词语。孩子们很轻松的都能找到。“菊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从哪个词语中读出来的?”大部分孩子一下子就找到了。“深秋”。在引导中,孩子们圈圈,画画,学的很轻松,很自然。阅读方法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于教学中了。
2、半扶半放法。
半扶半放,从字面不难理解,就是先扶着孩子学,再放手让孩子独立学。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也会经常使用这种方法的。这样的阅读方法既能使孩子有话说,又不会扯得太远。《会走路的树》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小鸟跟着小树去了很多有趣的地方,看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这样半扶半放的阅读方法,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口语能力也获得的很大的提升。在理解感悟文本时也就轻松到位了。
3、情景想象法
为了拓展语文教材的广度和深度,也为了更好的理解文本,感悟文本中人物的内心,理解人物的所思,所想,我们在教学中就需要充分调动孩子的想象和联想,让孩子在头脑中浮现文本所描写的形象和景象,再现逼真的情景,从而进入文本的意境,体会文本中人物的内心。《会“跑”的黑板》一文中的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以至于在散步时误将马车车厢的后壁当成了黑板,跟着黑板走起来,直到自己跟不上了,才发现那不是一块黑板,而是一辆马车车厢的后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