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短文 > 方案精选 > 正文

种植活动方案

2025/04/08方案精选

文学网整理的种植活动方案(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种植活动方案 篇1

面对当前大多数孩子动手能力弱、创新动力不足、实践机会少、缺乏主动探究意识这一基本现状,结合当前我校实际情况,为进一步美化课室,把绿化带进课室,把实践探究带入孩子日常生活,为此,我校拟组织开展“绿色校园、净化心灵”趣味种植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探究学习机会,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植物种子及植物成长过程了解的同时,让我们的学校多一份绿色、多一份春意,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养成悉心照顾、耐心呵护的良好品质。

一、活动主题:

绿化校园、净化心灵

二、活动对象:

三四五年级全体同学

三、活动策划小组:

组 长:邹国英

副组长:莫介名、谭国池、李超英、区淑华、谢燕群、朱继君

成 员:黄泽锋、万 川、潘碧琴、陈金花

四、活动具体事项

1、活动时间:

2012年3月-5月30日

2、活动内容:

通过自身参与植物种植活动,按照要求填写相关记录表,并尝试以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完成相关实践作业。

3、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更多的`种子,加深学生对植物成长过程的了解,学会悉心照顾、耐心呵护,同时使各学科知识在活动中得以渗透。

2)、在探究植物活动中提高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审美能力、利用各种方式自主探究未知的能力、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劳动的热情,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

3)、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植物美化环境的作用,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对植物、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4)、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学会合作、与人分享劳动成果,感受相互交流的乐趣。

5)、学会以观察日记、科学小论文等形式表述研究成果。

五、 活动过程和步骤

第一阶段:组织、宣传、发动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评比

第四阶段:表彰及宣传

(此处略去500字)

六、研究成果的呈现形式

观察记录表、观察日记,植物名片,有关活动开展过程和成果照片等。各年级具体成果要求请参考下表。(可以是书面,也可以是电子稿形式,本活动期间,各家长、计算机老师可以协助指导电子表格的填写)

研究成果要求

三年级

1、能按照要求图文并茂的填写观察记录表。

2、能够在种植活动中提出相关问题。

3、能够根据活动体验写种植体会。

四年级

1、能按照要求图文并茂的填写观察记录表。

2、能够根据自己对该植物的了解设计植物名片(包括名字、特点、科属分类、产地、用途等)。

3、能够详细的描述在种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五年级

1、能够填写相关记录表,观察植物发芽和生长过程。

2、能够详细的描述在种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3、能够根据自己所种植物,尝试制作植物种植记录册(高度变化表、成长情况表、心得感悟表、植物相关特性等)。

种植活动方案 篇2

一、种植节活动背景

早春三月,冬天的寒意还未褪尽,春天带着绿色的气息向我们走来,春风吹绿了枝头上的嫩芽,吹绿了地上的小草,也吹动了幼儿园孩子们的热情。在去年的植树活动的基础上,我们调整活动内容,让更多的`孩子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培养他们从小爱护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美化环境的意义,激发爱幼儿园的情感,我们将在3月组织孩子们开展“我为校园添绿色”的种植节活动。

二、活动主题

我为校园添绿色

三、活动时间:

20xx年3月

四、活动目标

⒈让幼儿知道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三月十二日是植树节。

⒉进一步增进幼儿对植物的认识,知道要爱护花草树木。

⒊通过种植活动,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大自然、周围环境的美好,初步建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五、活动内容

一宣传发动

时间:3月上旬

通过幼儿园国旗下讲话、班级晨谈为幼儿介绍植树节来历、知识,宣传本次种植节活动的目标和意义。

教师通过短信向家长宣传发动。

二我为班级添点绿——班级自然角种植

时间:3月中旬开始

每班创设绿色自然角:鼓励每位幼儿一人带一盆自己种植或亲子种植的植物(或发芽的种子、土豆等)布置班级自然角的植物区,通过每天的浇水、观察、并用喜爱的方式进行记录,让孩子了解种子、花卉等植物的生长过程。

每班老师准备好小卡片,及时将孩子带来的植物名称、姓名、班级填入爱心卡中,然后封塑起来插在盆中。

三月底每个年级进行一次展示活动,请家长观赏每个班级的种植情况。具体展示时间与场地另行通知。

三我为校园添点绿——幼儿园种植

活动时间:3月12日~19日,各年级组利用下午户外活动时间进行种植活动。

小班:播花种。地点:幼儿园围墙边花坛。准备:保育员地面翻松、准备各类花种,浇水工具,分配好播种场地。

中班:种菜。地点:种植园地。准备:种植园地划分场地,各类菜苗、种植工具。

大班:种小树。地点:小山坡。准备:小树苗、花苗若干、挖好树坑、种植工具。

四我与小树同长高——认领班级树

时间:三月下旬

每班在校园里认领一颗班级树(也可以是去年的班级树),开展一些活动。如让幼儿比一比你和小树谁长得快?可向幼儿介绍树的名称、种类,生长习性,一起设计班级树标志(小挂牌)等,并经常照顾班级树。

上交材料:每班活动照片若干,活动开展情况的总结。

种植活动方案 篇3

一、设计意图

为使孩子们能够积极与环境“对话”,主动参与种植的相关活动,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美化环境的意义,增强每个幼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老师们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决定开展“田园乐”特色种植的活动。让孩子们亲手播种一些容易生长的种子和秧苗,从而令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对瓜果蔬菜和植物生长的了解,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二、活动主题:

“田园乐”特色种植

三、活动地点:

幼儿园东侧小树林

四、活动准备:

(1)园部准备好种植场地

(2)各班准备好种植的工具及种植的种子和菜苗

五、活动目标

1.认识、理解瓜果蔬菜与身体成长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2.激发幼儿参与菜园种植活动及爱护保卫菜园的意识。

3.培养幼儿劳动技能,了解种植蔬菜瓜果和保护菜园的益处,在集体劳动中学习与人配合、协作,增强团队意识。

4.给予幼儿亲近自然的机会。

六、活动具体内容

1.向幼儿讲解活动意图,了解活动意义。

2.观察分辨菜苗与杂草的区别。

3.带领幼儿到种植园,各班划分包干区域。

4.师幼共同进行除草活动。

5.播种易生长的蔬果种子。

大班种植土豆;中班种植生菜;小班浇水

6.在幼儿园请教有经验的老师,该如何照料这些植物。

7.各班进行“我们的小菜园”的绘画活动。

8.离园时每班派两名“护绿小天使”在大门口分发宣传单。

七、活动注意事项

1.各班按时到达指定地点。

2.区分菜苗与杂草。

3.注意安全,认真负责地完成这项活动。

种植活动方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实践活动,对自己的实践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2、学生在观察植物,用植物装扮生活的过程体验中得到美的享受。

能力:

1、初步学会查找、收集、整理资料。

2、在实践的访谈中锻炼口才,提高社会交际能力,在实践动手操作中培养自己种植和插花方面的劳动技能。

3、培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持之以恒的品质。

认知:

1、了解植物的一些知识,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2、掌握种植的一般方法。

二、活动的具体过程

①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组成不同的活动小组,如种植蔬菜、种植花卉小组等。种植的对象先从简单的入手,如种大蒜、白菜等。

②在教师的指导下,种植小组先进行种植植物的选择,小组成员集体购买花苗、种子和肥料,并制订种植护理计划,几人齐心合力的做好培育工作。种植过程中,对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查询资料、向家长及老师请教等多种渠道,寻找解决的策略和方法,使花卉正常生长,同时做好观察记录、图片摄影等资料的收集。每个种植小组的同学要有一本观察记录本,语文老师可以配合写有关方面的命题作文,美术老师可以组织“画美丽的植物”,以及校园美丽植物的摄影大赛,科学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科学观察,写好观察跟踪记录,采取多种方式记录,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努力解决。

③小组在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相互评点,共同进步。

三、成果展示

1片资料展览等,展示实践活动的结果。

2把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结合起来,写好总结。

四、评比方法以及奖励措施:

1、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评比。(4---6年级的6个班级)

2、每个星期一小结,每个月进行评比。(评比标准如下:)

从数量上比 谁的多

从外观上比 谁的植物长得大并美

从质量上比 谁的种类丰富

从维护上比 谁的保护的最好 照顾的最好

从观察上比 谁的科学发现最多

五、具体安排:

第二周:各班认领种植基地与绿色家园,进行初步整理。制订本班的种植计划,确定种植小组负责人名单,上交计划表。

第三周:布置本班的绿色家园,种植小组开始播种或种植花苗。

第四周:进行日常护理,并指导写好第一次的种植记录。

第六周:进行第一次评比。分等级五星级、四星级依次类推。

第十七周:总结颁奖。

种植活动方案 篇5

开展种植活动的背景:为了让孩子们主动的探知植物生长的秘密,并能通过自己动手进行种植,体验大自然无穷的奥秘,同时增添孩子们对自然环境的探索兴趣。我们将从认知、动手、情感三方面着手,围绕教学、环境、实践活动三环节铺开,发挥整体的教育作用。

文化:同种子一起成长

1、通过营造一个适宜的绿色科学环境,能更有效帮助幼儿提高学习兴趣,增强绿色环境意识;

2、让孩子们通过亲历绿色科学实践活动,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增强了他们的绿色、科学、环保意识。

目标:

1、了解不同的植物在不同季节里的变化。

2、掌握种植的步骤和方法。

3、有效利用种植区,鼓励孩子自主种植和管理。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帮助孩子获得有益的知识经验。

4、培养孩子的爱心、耐心、责任心以及观察能力。

活动安排:

四月:

1、组织家长工作,告诉幼儿园种植的重要性,让家长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和孩子共同进行种植活动。

2、组织幼儿种植菜苗,先松土,挖上小坑,将菜苗种在坑里,在盖上泥土。

3、为每位幼儿准备一本记录本,每周带幼儿观察种子,菜苗的生长情况,以分组的形式展开,保证每位幼儿都能观察到,并指导幼儿记录种子生长过程。

五月:

每周带幼儿观察种子,菜苗的生长情况,以分组的形式展开,保证每位幼儿都能观察到,并指导幼儿记录种子及菜苗的生长过程。

六月:

继续组织幼儿观察种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填写好记录。懂得种植需要“翻土——整地——施肥——播种——管理”等环节,初步掌握一些种植方法,学会栽种一种植物。每个星期一小结,每个月进行评比。

工作安排

1、整地。教师带领孩子一起用铁铲将土块敲碎,并拣去石块、碎砖瓦,然后耙细,最后运到种植区。

2、播种。请孩子们一起准备青菜籽。因菜籽较小,可拌上细土或沙,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幼儿把菜籽均匀地撒播在地里。具体方法:先听教师讲播种的方法,然后看教师示范,再由幼儿分组进行,播种过程中教师要全面巡视,及时帮助幼儿种好。

3、管理。植物的管理工作是一项需要较长时间而且经常性的工作,教师应教育幼儿做到持之以恒。

(1)浇水。种子播下后就需要浇水,因为种子的萌发需要足够的水。出苗后每天安排幼儿浇水,浇时必须使水渗透土层。

(2)除草。出苗后,植物周围会不断长出杂草,必须及进拔除,

否则将影响植物生长。教师可带领幼儿用手拔除杂草,使植物能更好地生长。

(3)施肥。组织幼儿观看花工给青菜施肥。

(4)移栽。组织幼儿将菜秧移栽,以便冬天能长成大青菜。

4、收获。组织幼儿一起收获青菜,并送到厨房煮熟食用

种植活动方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种植活动,愿意照料大蒜并关注大蒜的生长。

2、观察、认识大蒜,学习用简单的语言讲述对大蒜的认识和发现。

3、能尝试用“按、压”的方法种植大蒜。

二、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识大蒜,知道大蒜的生长环境。

2、适合种植的大蒜若干。

3、装好松软泥土的废旧杯子、罐子若干;小洒水壶。

三、活动过程

1、直接出示大蒜,引导幼儿认识大蒜的'外形特征。

(1)出示大蒜,引导幼儿观察。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呀?谁认识它?你在哪儿见过呢?

(2)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上认识大蒜的外形特征。

师:请你看看大蒜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

(3)剥大蒜,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大蒜。

师:请你们把大蒜掰开,看看是什么样的?和刚才的大蒜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4)请幼儿上前摸一摸,闻一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师:摸上去感觉怎样?有什么气味?

2、学习种植大蒜的方法。

(1)引导幼儿讨论种植需要的材料和器具:如器皿、土、洒水壶等。

师:你会种大蒜吗?我们种大蒜需要什么?

(2)引导幼儿自由讲述如何种植大蒜。

师:如果请你来种大蒜你会怎样做?

(3)教师小结、示范种大蒜的方法。

(种大蒜分三步——第一步:选择种植需要的材料和器具。第二步:找出大蒜根部,把大蒜头的须根朝下,用手按到土里,轻轻地把泥土压在大蒜身上。第三步:给大蒜浇水,再将种好的大蒜端平摆在户外平台上。)

(4)请个别幼儿进行示范,和老师一起种大蒜。

3、幼儿尝试种植大蒜。

(1)教师讲解种植要求与注意事项。

师:在种大蒜的时候要把大蒜的尖头朝上,把大蒜按在土里,要保持地面干净。

(2)幼儿分组自由种植大蒜,教师巡回指导。

4、活动评析和小结。

(1)展示幼儿的种植结果,引导幼儿观察。

(2)师幼一起检验种植情况,并进行改进。

(3)给大蒜浇水,再将种好的大蒜平摆在户外平台上。

四、活动延伸

将种植的大蒜摆放自然角,并让幼儿是日常观察、管理,同时把生长情况拍下照片,按顺序贴在墙上,帮助幼儿了解大蒜的生长过程。

种植活动方案 篇7

一、背景和意义

学生对周围世界一直充满好奇心与求知欲,也热衷于实践研究,但除了课堂教学上的探究活动外,学生平时很少有实践探究的机会,而家长也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子女的社会实践机会,从而影响了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不利于科学素养的发展。我校位处市郊,校园土地面积盈余。这样的环境对孩子的科学实践活动来讲,无疑是一股强大的资源优势,如能科学、合理的利用并与课堂探究相结合,对于提升孩子的科学素养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为此,我校科学实践课题选择组织学生开展植物种植活动,通过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学会科学的种植的方法,学会观察、实验、比较的科学研究方法,初步学写科学小论文。既能培养学生爱护绿色植物,珍惜生命的情感,从小形成环保意识,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实现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的平台。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浓厚的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科技氛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可行性分析

1、我校位处市郊,校内土地面积盈余,学校领导大力支持,已规划实验场地。

2、部分学生来自农民家庭,家长具有种植经验,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

3、学校学生人数少,有两位专职科学教师组织指导。

三、内容及预期目标

1、活动时间:20xx年2月24日——6月20日

2、活动内容:

亲历、记录一种植物从种植到结种的全过程。

3、预期目标

(1)、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2)、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珍爱生命,关注环保。

(3)、能进行中长期的探究活动。

(4)、能以观察日记、科学小论文等形式表述研究成果。

四、研究的措施和方法步骤

1、第一阶段准备动员阶段(20xx年2月—20xx年3月)

(1)、指导教师制定活动实施方案,申请活动场地。

(2)、确定实验班级,明确目标和任务,进行分组,划分实验场地,指导学生制定小组活动计划。

(3)、指导学生了解种植的基本方法,确定种植的种类(根据季节,我校选择的葵花)。

2、第二阶段实践研究阶段(20xx年3月—20xx年5月)

在这一时间段内种植、维护植物,并撰写观察日记,每周一篇,图文并茂。

3、第三阶段评比总结阶段(20xx年5月—20xx年6月)

(1)、植物种植评比

(2)、观察日记评比

(3)、收集活动资料,撰写活动总结并上报优秀小论文、观察日记。

互相评比和观赏,并把活动记录及种植活动的相关照片资料存档。

五、研究成果的呈现形式

观察日记,小论文,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