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文学网整理的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精选11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1
活动目的: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2000多年前遗留下来的习俗:挂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佩香囊,让大家充分感受到了这个节日所蕴含的民族情怀。并且国家对节假日的调整是对这些民俗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有效方式。
活动号召:屈原的,争舸的龙舟、带着药味的香囊,这些东西在已经埋没很久了唯有端午节吃粽子这一风俗,一提起来就让人觉得津津有味。现在端午节留给我们的除了粽子之外,也许最实际的就是那3天的节假日。所以我们想请大家一起动手做一个能带来好运的香囊。
活动内容:
1、现场制作香囊
2、现场进行文化知识的问答。
3、了解雄黄酒
4、现场问卷调查——端午节文化知多少
5、小小心理测试——你是哪种粽子
活动形式:
时间上暂定
场地:公司食堂
1、制作香囊
家陈连山撰写的《话说端午》里提到:端午节的核心是驱邪除瘟,保持健康。香囊,指装裹了具有辟邪作用的药物或香料的袋子。参与者自己剪剪缝缝做出的简单的具有各种形状的香囊比起市场上的就很有意义,既可以送给家人朋友表达自己深深的祝福,也可以学学古人的'手艺。自己动手礼物特别有意义。然后选出比较优秀的作品给与奖励。
材料:药店配的香料(白芷、川芎、山奈、甘松、丁香公、沈香、艾叶、佩兰、薄荷等)、干花、稻谷壳、丝绵、五彩绳、针、线、剪刀、铅华纸布料
分配:两名工作人员在现场给与指导和帮助。为了给大家创作灵感,我们会展出一些各地有代表性的香囊。
注意点:针线要注意妥善保管
2、现场知识问答
用回答问题的形式,增加大家对端午节文化的了解。
操作:现场两名工作人员。参与者先抽取几道问题,答对的有小小的礼品。
3、了解雄黄酒
其实雄黄酒的概念我们大多数只出现在白蛇传里,白素贞喝了一点就现形了。雄黄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有毒的二硫化砷,加热后经化学反应变成三氧化二砷,也就是砒霜,人饮用后会中毒。所以分给员工雄黄酒,可喷在床下、墙边等角落,以避毒虫。至于喝的话,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
4、现场问卷
有人说,中国的传统节日之所以被现代人所淡忘,主要是由于它们的主题都是吃:元宵吃汤圆,中秋吃月饼,端午吃粽子,以至物质生活丰裕后,吃不再那么重要,节日因此变淡。
这当然是误解,以端午节而言,其精神内涵远不只是吃。端午一直是民间防疫祛病、避瘟驱邪、祈求健康的节日,寄寓了人们平安和顺的美好心愿。
5、小小心理测试——你是哪种粽子
一个的娱乐游戏,放松心情。
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2
一、活动目的。
“时清日复长,端午临中夏。”古风流长,粽子飘香。为进一步引导广大少先队员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丰富少先队员的精神世界,新泰市华山小学在端午节即将到来之际,特别举办“寻根溯源,粽叶飘香”主题活动,旨在提高队员的爱国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队员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二、活动时间:
xx年6月19日或20日,各班调换安排一节班队课的时间。
三、活动内容(各班可根据本班特点选择两至三个参加)。
1、五月五日味粽
各班在教室举行“寻根溯源,粽叶飘香——端午日味粽”活动。同学们可展示自带的粽子,了解不同种类的粽子:根据外形可以分别为枕头粽、三角粽等;根据内容可分别是红枣粽、肉粽、蛋黄粽、红豆粽等。老师介绍端午节的由来、一些传统的习俗活动,孩子们一起品尝着香喷喷的粽子,现场洋溢着快乐的节日气氛。
2、五月五吟诵歌谣
3、五月五纷扰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纷扰端午”环节提供以下问题:
a、除了端午节,你知道中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元宵节等)
b、近年端午节是哪一天?
c、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别名吗?(如:午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
d、你知道关于端午节的传说和历史吗?(如:纪念屈原、伍子胥、曹娥等)
e、你知道端午节的.什么习俗呢?(同学们可分享自己了解的端午节习俗,如吃粽子、喝雄黄、挂艾草和菖蒲、悬钟馗像、赛龙舟竞赛等等)
4、五月五怀思屈原
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句极具代表性,人们将端午节与屈原联系在一起。孩子们通过讲述和分享屈原的故事并了解他的生平事迹来缅怀他。
5、五月五手工香包
佩香袋是端午节具有特色的习俗之一。小学生们将亲手制作香包,让他们了解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形状各异的香袋,系在一起,玲珑夺目,队员们将手工制作出最美的香袋。
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3
一、活动时间
20xx年6月20日上午
二、活动地点
X社区
三、活动目的
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参与端午节的一些庆祝活动。同时,通过端午节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促进邻里和睦。
四、活动主题
艾香端午邻里和
五、活动内容
(一)"话端午"演讲、展览活动。设置一个主席台,由故事员或朗诵员站在主席台上发表演讲或朗诵。要求每人讲述一个与端午有关的故事或习俗。(发挥居民特长,讲讲他们眼中的端午,有助于年轻一代对传统节日有更多感性的了解,更加热爱如今的美好生活)开展端午知识展览,设置关于端午节的展板不少于1块,挂图不少于10张,图书不少于50本;邀请故事员讲关于"端午节"的2—3个故事。
(二)"传统厨艺+诗艺"比拼由参赛者自己准备材料,要求每人制作一道与端午传统习俗有关的.菜肴(本地菜肴、外地菜肴均可),不仅要求菜的色香味俱佳,而且制作者要说出菜所代表的意义,并朗诵一首与端午有关的诗,诗可以是古诗,也可以是现代诗,可以是名家之作,也可以现场自己即兴创作。(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与吃有关,端午吃粽子,可算是全国通行的习俗,一般人对此也比较熟悉。但端午节在吃方面还有很多的习俗,而且各地也会有差异,除了南京端午的"五红"之外,其他地区也都有传统菜肴,如浙江吃大蒜蛋、吃薄煎饼等。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为了纪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节还被称作"诗人节",本活动不仅要做出美味的菜肴,而且要让每一道菜都带上端午的色彩、诗意的色彩。评判的标准也必须两者兼顾)
(三)端午三创"卫生"大赛设计若干"卫生包干区",按照参赛人数多少规定由一人或多人承包区内卫生。要求区内物品整洁,无灰尘,无蚊蝇虫蚁。准备不同种类的绿色植物若干,清扫完毕后,要求参赛者从绿色植物中准确挑选出艾叶,并插于所打扫卫生区内。("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家家都将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艾蒿的茎、叶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如今的年轻人一般对传统习俗了解较少,此活动不仅能让年轻一代积极参与家庭事务,培养他们对家庭的责任,而且也有助于他们了解传统风俗和自然植物,促进正在进行的三创活动)
(四)传授"制香囊手艺给每位选手分发一块色彩鲜艳的丝布、一根可以挂在脖子上的细带子、一张小纸条、一支笔、一些香药、一付针线,若无香药也可以绿豆或花生代替。每位选手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小香囊,在小纸条上写下祝福和许愿的话,缝于香囊内。要求针脚工整,外形美观。香囊制作完毕后,可以自带,也可以送给他人。(小孩佩香囊也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本不仅让居民自己制作香囊,并且要求在香囊内放入祝福或许愿的小纸条,既满足了小孩喜欢动手的要求,也符合少年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
(五)包粽子比赛先由老师介绍包粽子的技巧,再给每位选手分发粽叶、糯米等食材制作粽子,评比出谁包得、最多(包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但年青一代很大部分已经不会包了,这样的传统技艺一定要传承下去)。
六、奖品
各个活动评出前三名,奖励粽子一个或咸鸭蛋一个加艾叶一把,其他参与者均为鼓励奖,奖励艾叶一把,体现"重在参与,重在开心"的活动原则。
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活动将端午节作为主题,让学生深入体验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2、活动将以怀念屈原和纪念秋瑾为切入点,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端午节的意义所在,激发民族正义感和爱国情操,同时培养探索创造精神。
3、活动也将提供与家人团聚在一起的机会,增进亲情。
二、活动时间:
6月19日至6月21日
三、活动安排:
1、端午节主题班会
a、学生互相交流其对端午节的知识。
b、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并分享关于古诗文的`收集。
c、讲解屈原的故事和诗歌,让学生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d、为学生讲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传统习俗。
2、 “我向长辈学一技”主题活动
a、在家里向长辈学习粽子的各种包法,并尝试用不同豆类佐料制作粽子,品尝不同地方的粽子,体验其香甜。
b、与家长共同动手制作香囊,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3、端午节情怀体验
a、学生将制作好的香囊送给家人表达爱意,培养感恩之心。
b、学生将自己包好的粽子带到学校与朋友、同学和老师分享,培养师生之间的友情。
c、要求学生背诵有关端午节的诗词名句或介绍屈原的故事。
4、出一期手抄报,介绍端午节。
5、出一期黑板报,介绍端午节。
四、活动要求:
1、班主任要认真组织活动,查找相关资料,利用班会课进行宣传和教育,并做好相关记录。
2、各班也可以自行设计活动内容,但需要做好资料收集。
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5
一、活动背景:
由中宣部等联合发出的《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实施意见》中指出:“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源。……要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之中,推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进课堂、进教材。”《省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要利用清明、端午、中秋和重阳等民族传统节日,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可见,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是弘扬传统美德、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到了,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最高兴的莫过于天真活泼的`孩子们了。每逢过节,孩子们个个情绪高涨,喜气洋洋,在节日当中也会有许多有趣、难忘、热闹的事情发生,同时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也就随之而来,例如: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我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当地有哪些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是怎样形成的?……因此,学校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根据学生实际,制定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端午节系列活动方案并组织实施,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对端午节认识与了解,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哺育他们健康成长。
二、活动目的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习惯。开展这些活动,既能锻炼和发展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少年儿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也是纪念屈原、秋瑾等先辈的特殊日子,可以借端午节,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节日的意义所在,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以及正在形成的民族正义感和爱国情操,激发每位学生的探索创造精神。
三、活动主题
我们的节日—端午
四、活动时间
6月10日~6月16日。
五、活动地点
教室、家庭
六、活动内容、形式、要求
(一)了解端午文化
1、集体晨会进行端午节知识的介绍,宣布端午节系列活动开始;
2、出一期以“端午文化”为主题的黑板报;
(二)体验端午情怀
1、同学们将制作好的香囊送给家人,表达对家人的爱,让孩子学会感恩,感谢他们平日为同学们的辛劳。
2、同学们将自己包好的粽子带到学校来与朋友、同学一起分享,培养孩子之间的友情。
3、将端午风俗小报优秀作品进行展览,让孩子们在参观欣赏优秀的小报设计的同时,更深入了解端午风俗。
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6
为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充分利用传统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也为进一步丰富我校学生的节日文化生活,根据市文明委、市教育局工作安排,决定在各年级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教育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深厚文化内涵,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主题活动的始终,通过各种民俗文化活动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的情感教育。
二、活动主题:
我爱我们的节日——端午节。
三、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组长:
领导小组副组长:
领导小组成员:
四、具体活动安排:
1、开展唱赞歌活动。
根据“童心向党”主题系列活动要求,组织优秀少儿歌曲、优秀童谣传唱活动,组织学生用歌舞等形式表达对党和祖国的祝愿,形成欢庆党的生日的浓郁社会氛围。
(1)由艺术组老师组织红色歌曲传唱,要求每个学生会唱一首革命歌曲。
(2)组织小学部各班参加全校的“童心向党”优秀少儿歌曲、优秀童谣传唱比赛。
(3)学校广播站主题音乐播放100首红色歌曲。
2、组织开展各类庆祝活动。
(1)由体育组老师组织开展一项体育活动比赛,要求人人参与。
(2)组织中学部各班参加“我爱我们的节日——端午”征文活动。
3、组织开展美化校园环境活动。
大力倡导文明、和谐、环保的过节理念,以美化校园重点,发动全校师生对校园进行清扫,将每一个死角旮旯打扫干净,努力营造整洁、优美、有序的校园环境。
五、相关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责任人根据方案要求,把“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相关活动制定出符合学生开展并各具特色的方案,且精心组织实施。
2、突出活动内涵。充分挖掘传统节日深厚文化内涵,把“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让全体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接受爱国主义熏陶,提升文明素养。
3、营造节日氛围。各学部要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电子屏等宣传阵地,大力普及端午节日知识,积极推广各项主题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在全校营造出“我们的节日端午”的浓厚氛围。
请各学部将活动开展情况以图文形式(图片5~6张)于6月7日前上交政教处。
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7
一、指导思想
为了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浓浓乡情和融融亲情,增强学生与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亲和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在端午节文化的.搜寻、思索和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感受端午文化的魅力熏陶。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合作意识,锻炼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等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活动时间:6月20日下午第二节课
三、参加人员:一~六年级学生
四、活动内容
通过找一找、说一说、画一画、写一写、学一学、缝一缝等方式,走进端午节,感受端午文化。
1.“秀秀我的小巧手”:一二年级缝制香囊、做五丝等;
2.“端午节知识知多少”:三年级学生做手抄报以“走近端午”为主题,重点反映端午的习俗,自己的心声、生活的体验。
3.走进屈原诗词:四年级学生通过诵背诗词来理解端午文化。
4. “我跟老师学一技”:五六年级学生重点学习粽子的名种包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尝试用各种豆物作为佐料包粽子,并品尝不同地方、不同的风格、不同特色的粽子。
活动结束后,综合实践活动老师6月22日之前(一二年级班主任)将活动方案电子稿发送教务处邮箱,字体四号宋体。活动期间,一、二、四、五年级进行拍照,每班选两张最佳照片,由大队辅导员收集后拷到教务处电脑。三年级每班上交五份手抄报。
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8
一、活动目的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通过开展一些列既具有传统文化内涵又体现时代特色的富有创意的趣味活动来吸引社区居民积极参与,不但能达到活跃身心、联络邻里感情、增强社区凝聚力的'作用,更能寓教于乐,增进大家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了解,深刻体验传统节日中蕴涵的历史意义,从而使民族精神得以传承。
二、活动主题
“品味端午,传承文明”——端午节系列趣味大赛
三、活动时间
端午节前夕
四、活动地点
xx门口
五、活动内容
(一)“包粽子、献爱心”比赛
在活动当天举办包粽子比赛,社区干部和居民齐参与,以拉近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距离,增进邻里感情。在活动结束后,将包好的粽子送给辖区孤寡、空巢及残疾家庭。
参与对象:社区干部和社区居民
活动方式:
1、在5分钟之内,看哪位参赛者的粽子包得又快又好。
2、由居民代表评出前三名及最上镜“粽子奖”。
3、向得奖者颁发相应“礼品”。
4、凡参加比赛者都送一份纪念品。
5、比赛结束后,将所完成的粽子送给辖区孤寡老人、高龄老人及残疾人。
(二)端午飘香、钓香粽比赛
社区居民分小组参加比赛,按照游戏规则在规定的时间内钓粽子,每人限钓一次,奖品即所钓得的“粽子”。
参与对象:社区居民
(三) 蛋体彩绘
参加活动的居民或小朋友每人持一个鸭蛋,自由发挥,在蛋壳上现场作画,一展身手,最终由居民评委评选出前六名,颁发奖品。
(四)趣味有奖知识竞赛
设置有关端午节的来历、习俗方面的题目,邀请居民参与答题,答对者获得礼品一份。
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9
活动目的:
1、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培养幼儿的言语表达力。
2、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让孩子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
3、通过互动,让家长与孩子进行亲子活动,提高家长与孩子的配合能力与亲子关系。
活动流程:
家园共育类:我和家人一起包粽子
1、邀请各小朋友的家长或者邀请家长志愿者;
2、老师作引导,介绍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
3、老师以班为单位,引导家长和小朋友一起包粽子,编手链,缝香包;
4、小朋友们可以互换香包,留做纪念。
示范:
活动准备:
包粽子的材料及工具:如粽叶、大米、红豆沙、蛋黄、线、剪刀等。
活动过程:
1、幼儿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节。
“今天是什么节日?”幼儿和同伴交流。请个别幼儿表述,重点引导幼儿表述端午节的时间。
师生共同小结:端午节是中国农历的五月初五。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风俗习惯。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它的传说?”幼儿相互交流。
组织幼儿欣赏故事:《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有哪些活动,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活动?”幼儿分组交流。
请每组选1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发言。
教师小结:端午节人们会进行许多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佩香囊等。
3、幼儿交流吃粽子的经验。
“你们吃过或者见过哪些粽子?”幼儿和同伴交流。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粽子有各种各样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馅。
五大领域科学类:神奇的草
1、观察、感知、实验熟悉艾叶和菖蒲,知道它们都是草本植物,具有防蚊蝇的功能;
2、了解艾叶在端午节的的含义。
3、讲解艾叶的作用给家长听。
快乐端午节:给孩子戴五丝。
1、幼儿园邀请各宝贝家长入园和孩子一起过端午;
2、幼儿园准备“五丝”线绳;
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线配成,古代没有棉花而用五色丝,所以叫“五丝”。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线代丝,而名称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阳时,给孩子的手脖上、脚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丝”。要一直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时,解下来扔在水流里,使其顺水漂走。传说这“五丝”能变成蚯蚓。习俗认为戴“五丝”,能去灾、辟邪、保护儿童。
3、为孩子带五丝线绳。
4、小朋友互相交换五丝线绳。
5、亲子照片的合影。
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10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将民族的传统节日与学校特色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增强学生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二、活动主题
情浓端午粽香千家
三、活动时间
xx年6月10日至6月12日
四、活动内容
(一)找一找
活动对象:一—五年级学生
活动要求:从图书馆或用其他方式(上网)找一找关于端午节的相关知识;端午节的由来;屈原的故事;屈原的诗词;赛龙舟和包粽子的习俗。
(二)画一画
活动对象:1—3年级学生
活动要求:1—2年级用绘画的形式,在a4纸上展示自己对端午的'理解和心情。
3年级以"情浓端午粽香千家"为主题,用8k纸制作一份手抄报,能反映端午的习俗,自己的心声、对端午生活的体验。
班级和姓名写在画或手抄报的背面右下角(正面不出现班级、姓名),每班上交5份参与评奖。1—2年级设一、二、三等奖各四名,3年级一、二、三等奖各三名,不符合要求的作品一律不参与评奖。
(三)写一写
活动对象:4—5年级学生
活动要求:以"端午情怀"为主题写一篇征文,表达自己对端午节的理解、与小伙伴分享端午的快乐以及自己在端午节学习到的一项技能的小故事。
征文统一使用专用稿纸(见附件),每班上交5篇参与评选,每年级设一、二、三等奖各三名。
五、材料上交
请各年级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认真开展各项活动,将相关参评材料于6月14日上午放学前上交小学教导处,逾时将取消评奖资格。
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11
一、活动日期
20xx年x月xx日。
二、活动地点
xx社区。
三、活动目的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充分挖掘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引导人们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增强爱国情感,塑造美化心灵,构筑”自觉、自信、自强,创先、创优、创新”的精神高地,使”我们的节日”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四、活动流程
(1)收看端午节各地的风俗习惯视频。
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为载体、以除旧布新为重点,从科学角度介绍悬陈艾、挂菖蒲、戴荷包、包粽子、饮抹雄黄酒等端午传统习俗活动,进一步增强居民日常生活保健知识。播放赛龙船庆端午的视频,居民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2)举行旱地龙舟赛
①由社区干部、居民群众组成龙舟队伍,每支龙舟队伍由4名队员组成。赛道长50米、宽8米。一组比赛由3支龙舟队进行。各龙舟队按赛前布置到指定场地进行比赛。
②比赛中运动员必须排成一列纵队,当裁判员发令后,全队整体协调一致,向前移动,并在前进摇晃身体,做出船儿荡漾的姿态。由评委根据龙舟行进中的优美程度、参赛选手的.精神面貌、龙舟滑行的用时进行综合评价,评选出前三名。
③旱地赛龙舟比赛组织:发令员小周,检录员小黄。
(3)开展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结合端午传统习俗,组织开展包粽子、品粽香等富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端午节主题社会实践体验活动,让居民感受传统,了解民俗,更加喜爱”我们的节日”。
材料:
糯米、红豆、粽叶、粽绳。
方法:
①将粽叶折成漏斗形
②在漏斗形的粽叶里放入适量的糯米、红豆。
③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粽叶的两边把那个比较长的粽叶向糯米这边压成一个三角形。
④将粽叶包好后用准备好的绳子把它绑紧。
(4)慰问敬老院老人。
将比赛粽子送给老人,与他们一起共迎传统佳节。到敬老院打扫院子,做义务服务,与老人们共同观看文娱节目,活动结束后全体人员与老人们及敬老院工作人员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