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炊烟总关情
每个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心底都会葳蕤着与炊烟有关的情愫。炊烟是村庄上空的花朵,是烟火里的灵魂,更是萦绕在游子心中的旧梦。
看见一缕缕炊烟袅袅升起、随风飘逸,动静之间荡漾着诗情,游离之中书写着画意,我的目光是留恋的,心潮是起伏的。喜欢看小村庄被烟雾笼罩着的样子:袅袅娜娜、影影绰绰、虚虚渺渺,宛若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彩。望见它,就消释了内心里的闲愁,涤荡了思想里的杂念,进而衍生出“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般宁静而幽远、轻盈而缥缈的意境。
悠然的炊烟,安然的村庄,在动静相宜的默契中,于朝霞夕照的映衬里,缭绕着人间的悠闲与繁忙、传递着生活的简单与素朴。
儿时,在夕阳的抚摸下,我跟同村的孩子们一起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远远望见家里屋顶有炊烟在摇曳升腾,心儿就像航船寻到港口一样,温暖又踏实。倘若没见到那缕炊烟,心里就会慌乱起来,如浮萍一般没了着落和依靠。推开房门,常看见母亲在灶台前忙碌,父亲蹲在灶膛旁添火。香喷喷的气味在狭仄的厨房里荡漾、氤氲,燃烧的火光映红了墙壁,也映红了父亲的脸,每一个角落里都萦绕着暖暖的气息。一次,我撒娇地问父亲为啥老添火,干嘛不歇歇。父亲告诉我:“添火跟过日子一样,不能松劲。人这一生不容易,无论何时,都要蓄好灶里的柴,煽旺心里的火。”很多年了,我依然忘不了这记忆里鲜活的场景,它像一粒种子,深埋在我的生命里,跟着节气的脚步一起成长,日益蓊郁、繁茂。
每一缕炊烟下都有一个安稳的家,家中都有一个慈爱的母亲。她用勤劳给这个家最热烈的温度,用良善给日子最舒适的温暖。每年腊月二十三清晨,在未生火之前,父亲都要先祭灶神。这时母亲总会边忙活边念叨:“年年有个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当中摆上二桌供,两边配上两碟糖,黑豆干草一碗水,炉内焚上一股香。当家的过来忙祝贺,祝赞那灶王老爷降吉祥。”我望着重新修整好的灶膛,问母亲为什么她天天做饭,却要父亲祭灶。母亲说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只有这样灶膛才好烧,炊烟也才更顺畅,日子才能越来越好。我又问母亲城里人怎么祭灶,母亲笑着说我死心眼。原来,炊烟只属于宁静的乡村,只属于浑厚的土地,它是乡村特有的生活符号,是乡村上空最为曼妙的风景。
它轻薄如纱、含情若梦、随风飘逸的样子,让我无限眷恋、无法释怀。早晨的风还没有睡醒时,炊烟大都是笔直的,由最初的浓黑渐变成干净的乳白,它们扶摇而上,直冲云霄。那蓬勃昂扬的状态就像我们初来人世的心,还没历经尘世染缸的泅浸,满身洋溢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质,让人很容易想到贯颐奋戟、想到勇者无畏。中午时分,阳光映照下的炊烟呈现天空一样的淡蓝,即便感觉不到风,炊烟也顾盼流离,慌张得失了形、忙乱得丢了状。那凌乱的步伐恍若肩负重任的中年人,看似随意,其实暗含着纠结时无所适从的身不由己,蕴藏着落寞时踉跄前行的无可奈何。待到傍晚,夕阳落下,炊烟便呈现缥缈疏朗的模样,多了几分写意、几许闲适。它披着粉红色的霞衣,慵懒地在屋顶萦绕。散漫中流溢着自由,安静中彰显着惬意,淡雅与恬然交融,闲适跟安宁俱在,像极了一个人理想中的黄昏,宁静祥和而又与世无争。
村庄的土地平整辽阔,辽河水的分支就着地势蜿蜒出不一样的流经,将田地分割成一个又一个局部,打理好的田垄就那么挤挤挨挨地凑在一起,张家九条垄之后紧挨着王家八条垄,然后又是李家的,彼此之间并没有特殊的印记,土质都一样的松散、垄台都一样的均匀,可就算几岁的娃娃也会在茫茫的一片绿意中找到自家的田地。但炊烟就不同了,它们出自不同的院落,来自异样的房舍,可却在村庄的上空互相靠拢,彼此缠绕,相亲相融,无论晨曦微露的早晨,还是夕日欲颓的傍晚,都能感受到它们“报团取暖”的热情,这姿势,很容易让人想到过往,看到曾经。
小村共有四五十户人家,黎明有一只鸡叫,整个村子的鸡都跟着叫,夜里有一条狗吠,整个村子的狗都跟着吠,大家沾亲带故的都是亲戚,遇事赶在一起没有拘谨,不受约束,说苦道乐、谈东论西,亲切而又热烈。村人大都靠种地为生,他们敬畏苍天,也敬畏雨水,在四季的章节里,周而复始地劳作,跟着节气的脚步追赶生活,庄稼就是他们的命根子。他们不喜欢深奥的东西,只喜欢简单质朴。他们做事不拐弯抹角,只愿意直截了当。一朵花的欢心也是他们的欢心,一头牛的悲悯也是他们的悲悯。谁家有了红白事情,全村人都会赶来。喜事就陪着笑,白事就跟着哭。一家有事,大家帮忙。没有礼让,不用客套,没有欺诈,不用算计,平平常常、自自然然。那状态很像炊烟,自如而不散漫,随性而不张扬。每次回到村庄,远远望见有炊烟缭绕,心头便生起暖意,脚下便长了力气。那炊烟里凝聚的感召力,含着我对自然的感激、对土地的牵挂、对家人的爱恋。
炊烟承载着我年少时的记忆,伴随着我人生的成长历程。如今,散落在乡间的一些农舍,已经被“都市化”了,那令人魂牵梦绕的炊烟,也终将离我们远去,成为淡淡的乡愁。住在高悬的十楼,灶台上的电磁炉、空气炸锅、电饭煲,一尘不染,用天然气和电做出来的饭菜便捷耐看,但我却吃不出柴火的味道,以及那里面蕴涵着的炊烟的气息。这也成了我梦寐不忘的情感寄托。静下来时,我总会想起曾经的日子,想起儿时的一缕缕炊烟,想起灶膛里红红的火焰,想起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的场景,这场景,是画中的诗情,也是诗中的画意。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袅袅炊烟弥漫着家的味道,升腾着质朴的气息,它漫漶在乡野的晨曦下,氤氲在村落的暮色中,缠绵在美好的梦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