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散文 > 短篇散文 > 正文

蜡梅花开

作者: 任崇喜2023/05/17短篇散文

花信风,是从小寒节气开始的。

“枝横碧玉天然瘦,蕊破黄金分外香。”这个少雪的冬天,蜡梅绽放,一抹抹澄澈的暖,黄金灿夺目,为萧条的冬日增添了几许色彩和生机。晶莹剔透的花瓣,散发出阵阵香气,一阵风吹过,梅香沁人心脾。

即使寒冬刺骨、滴水成冰,也阻挡不了春天的抵达。立冬时节,浓重寒意弥漫,蜡梅已开始打朵。天寒色青苍,风寒叶枯桑,遍野黄草灰缨,树们在风中瑟瑟作响,似乎在发抖。蜡梅灰色的枝条,看似憔悴无力,却拱出无数的小点点,似乎在悄悄地说:我已坐上通往盛大花园的列车。

冬至节气,蜡梅的丛生小枝之上,满枝丫都是花骨朵,宛如一粒粒的绿豆。小雪、大雪时节,蜡梅的骨朵,愈加饱满充实,似黄豆粒,在隐约透露着春的消息。

小寒节气,不知是雪唤醒了蜡梅,还是蜡梅踏着节令的韵律而来,你望到的,是她渐次开放的景象,迎寒吐蕊,花小而香。“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这让人眼亮的,应该是蜡梅。

蜡梅,不是俗称的梅花。蜡梅属蜡梅科,而梅花属蔷薇科,是完全不同的家族。清初《花镜》中这样描述:“蜡梅俗称腊梅,一名黄梅,本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放,其香又近似,色似蜜蜡,且腊月开放,故有其名。”

蜡梅别名寒客、久客、素儿、寒梅。蜡梅花开之时,多在瑞雪飞扬之际,欲赏蜡梅要待雪后,又名雪梅。因蜡梅入冬初放,冬尽而结实,又名冬梅。宋代元祐以前,蜡梅名黄梅。

“天然金蕊弄群英,谁笑鹅黄染得成。”蜡梅,无论是磬口梅、素心梅、虎蹄梅还是狗英梅,只有一种颜色——黄。张孝祥曾以“满面宫妆淡淡黄,绛纱封蜡贮幽香”的诗句,吟唱它的特殊色韵。“蜡梅是寒花,绝品,人以腊月开,故以腊名,非也,为色正似黄蜡耳。”

苏东坡曾在湖畔的房前屋后广植蜡梅,并把居室命名“梅花堂”。他在《蜡梅一首赠赵景贶》中写道:天工点酥作梅花,此有蜡梅禅老家。蜜蜂采花作黄蜡。取蜡为花亦其物。”

“一花香十里,更值满枝开。承恩不在貌,谁敢斗香来。”香为花之魂。蜡梅花凌寒而开,香气浓而不浊、艳而不俗,古人常以“暗香袭人欲袭骨”“熏我欲醉须人扶”等诗句赞美。“蜜房做就花枝色,留得寒蜂宿不归。”寒蜂飞到这里,都舍不得走了。“蜜房”这雅号,确实配得上她。接到荀秀才送的十枝蜡梅后, 陆游欣然赋诗:“与梅同谱又同时,我为评香似更奇。痛饮便判千日醉,清狂顿减十年衰。色疑初割蜂脾蜜,影欲平欺鹤膝枝。插向宝壶犹未称,合将金屋贮幽姿。”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难怪,蜡梅会成为漏窗风景。当窗而坐,读书,听曲,发呆,漫想,沉浸在花香里,一切的外在,都是多余的。“冬寒时节则面对篱笆间的忍冬花,用蜡梅温一壶大曲。”这是林清玄的做派。这个通透的人,在临离世的前一天,仍想的是:“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这已经跨越一般文人的雅趣。

“刚条簇簇冻蝇封,劲叶将零傲此冬。磬口种奇英可嚼,檀心香烈蒂初镕。根依阳地春风透,瓶倚晴窗日气浓。一样黄昏疏影处,悬知水月不相容。”每到新年前后,蜡梅就会凌寒开放、久开不凋。“风不信,则其花不成”。若说风是花的约定,那么蜡梅就是春的约定。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蜡梅绽放,虽然有些式微,却是一种盛大的开启,也是春天叙事的开端。

冬寒尽处,春天便来。小寒已来,春天还会远吗?春天的脚步近了,人们走进花店或花市,选购两三枝蜡梅带回家,插在花瓶里,供于书案或茶几,满屋幽香,既装点了家居,又增添了节日气氛,洋溢在心的,是春日的灯盏之光,可以照亮心内的黑。

“给我一朵蜡梅香啊蜡梅香,母亲一样的蜡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蜡梅香啊蜡梅香!”腊月已至,读到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四韵》,随风吹来的梅香里,我分明是闻到了年的味道、家的味道、春天的味道,那般醇厚、那般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