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情感 > 心情随笔 > 正文

针灸

作者: 姚毅2023/05/21心情随笔

说到针灸,最早深深印在我脑海里的是,小时候看电影《春苗》的情景:赤脚医生春苗,身背红药箱,上山采草药,用一根银针为群众治病的故事。后来,也看到过大队医疗站赤脚医生为病人戳银针治过病。

再后来到初中学历史,我知道了针灸是我国特有的中医针灸术。针灸是针刺术和灸灼术的合称。针灸的针,是从原始时代的砭石(石针)发展来的。从我国战国时期的扁鹊开始,针灸术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人体经络学说是针灸术的理论核心,包括经络系统和腧穴系统两大部分,人体经络学说是2000多年前中国医学家对世界科学最伟大的贡献之一。

针灸是用来治病的,但针灸又是深奥的,博大精深的。当然,现代针灸,往往还结合推拿术、药物等来综合治病。针刺的过程虽然是痛苦和令人恐惧的,但就同喝中药一样,良药总是苦口的,所以针刺的痛也就不难理解了。

有病就想去治,还要找好的治疗方法,而且也总希望治愈。试想,不生病,谁愿意去被针刺痛呢?

我是经历过几次针灸的。

第一次针灸,大约10年前,我右腿发麻,拍了片子,说我椎间盘突出。于是,就慕名去找人民医院叶森医生针灸。之前,叶医生作为"321工程"的人才,有缘跟我组的团去延安学习培训过几天,算是熟人,加之他的针灸术是祖传,又是名医,所以对于治好腿麻,我信心满满。

那时针灸的针,是经过消毒杀菌后重复使用的,拔罐用的罐子还是毛竹筒做的,原始味道挺浓。那次,在叶医生那里大概针灸了十多天,我的腿脚发麻情况就好转了。

有两次,我打嗝难受,无法入眠,去找叶医生针灸,他在我手上戳一针,酸酸的……立竿见影,不一会儿就止住了,真是神奇!

叶医生医术精湛、为人热情,他的敬业精神令我至今难忘。

最近,我右腿又发麻,大概是旧病复发,去中医院做了个CT,结果显示腰椎间盘突出。有了之前针灸治病的经历,这次我当然首选针灸治疗。

我与王德亚医生相识较早,90年代初我们即已相识,后来又是邻居。办事找熟人,大概这是大数人的心理习惯。这次,我是在中医院王德亚所在的科室针灸的。王医生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推拿专业,中医院针灸推拿科是他创立的,他的针灸推拿术在扬中也久负盛名,他是名医,确实挺忙。在这里,针灸、拔罐、推拿一套做下来,一个病人一次约摸一个半小时结束;在这里,上午两班病人,下午两班病人,病人都必须踩着点去,去早了没位置,去晚了来不及。整个科室的医生没有闲的时候。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次针灸与十多年前有所不同:多了牵引项目,而且拔罐用的罐子早已改成玻璃制品了,少了些许原始的味道,但银针,已改成一次性使用,这样从卫生角度上来说更安全,让人更放心。

这次又针灸了十多天,经过牵引、针刺、拔罐、推拿一番"折腾",腿脚麻木的问题好转了许多。对于针刺的酸痛和像触电样的麻,以及趴在床上的种种难受,这种难言的滋味,确实有点难撑。但有时闭着眼,咬咬牙,也就熬过去了。

年终抗疫要求,提倡就地过年,不要外出,旅游业遭受重创,于我工作而言,也没多少事可干,就索性安心治病,待来年旅游经济复苏时好好大干一场。

针灸过程似人生,当经过苦难和曲折,有时渡过难关后就是一片艳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