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墙锄头伴流年
蜘蛛网依然顽强地在锄把和墙之间飘荡,它的主人却早已不知去向。窗口溜进来的一缕阳光,穿过蜘蛛网的空隙,洒在锈迹斑斑的锄头上黯淡的光泽,腐朽的木柄,粗钝的锋刃,我不知道这把锄头是何时被安置在这里的,可能是最后一次下田回来吧,那可是二十年前了呢,也可能从别处移来的。自从邻居买了农机后,锄头基本派不上大用场了,那至少也有十多年的光景了吧。
前几天,我和母亲回乡下老宅收拾东西,竟发现了一把锄头。宅子没了人气,连小虫子也不肯久驻,唯有锄头,安静地靠门后的墙角里,它一如既往地站着,腰杆依然挺得笔直,犹如在庄稼地里锄草一般,不屑弯腰,不打折扣地铲除庄稼的剥削者。
在乡下,家家都有一两把锄头。它是农村栽种作物必不可少的家具,它就像农民的手,终日土里来雨里去,为家人的口粮忙活个不停。
春天,第一场春雨之后,农民就已经用锄收拾过冬的麦子,夏秋两季,锄头的出镜率就更高了,且不说庄稼地里时时有它们的身影,打谷场,自留地里的菜园,以及开了荒用来种红薯、花生、芝麻等山边沟坡,皆少不了它。秋收之后,主人就会捡起地头上瓦块,或就着磨刀石,咯吱咯吱擦锄板,将锄板擦得锃亮锃亮的,然后郑重地跟犁、耙等重要家伙们安置在一起,来年仍然要借助它们的力量。
我在乡下时,多次与锄头打交道。每次扛着它跟大人们下田,去时并没多少感觉,可是返程却渐渐地感到无比沉重。现在想来,农民们扛在肩上不仅仅是一把锄头,而是生活的艰辛,是日子的清贫,是祖祖辈辈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与天斗与地争的勇气和毅力。
而今,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当年劳作的土地已被征收,当年居住的小村落已折了一半,村民马上迁到新安置点。锄头,你又会去哪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