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情感 > 生活随笔 > 正文

分家

作者: 尚庆海2023/08/14生活随笔

在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儿媳和公婆吵架吵到大路上是常有的事。他们无非是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却时不时地把整个村子闹得鸡犬不宁。在我家里,却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我的3个嫂子从来没有和我的父母红过脸,更没有撕破过脸皮。这应该得益于父亲平常惯用高妙之法处理家务事。

就拿我们家分家来说吧。

我们一大家子在一口锅里吃了几年饭。我大哥结婚后,父亲主动提出分家,好让他们两口子过自己的日子。当时在农村分家,要请村里德高望重的人出面,一是为了压台面,好商量分家的细节;二是为了将来谁失信违背了约定,好让他们出来作证,主持公道。父亲便请来了舅舅。

舅舅准备了纸和笔,要做记录。父亲笑着说:“记什么录,和自己儿子、儿媳妇儿较啥真?”怎么分?父亲征求大哥和大嫂的意见。大哥不说,大嫂也不说。父亲见他们为难,就说了自己的想法:给大哥盖的婚房归大哥、大嫂所有;父亲给他们的小家置办一套锅碗瓢勺;大嫂还没有分到大队的责任田,先从家里给她分半个人的地种着,等大队调地,她得了自己的那份,再把这半个人的地还回来;地里的粮食归仓之前,家里的口粮随便大哥、大嫂吃。

父亲说完,问大哥、大嫂有没有意见。舅舅在一边急了,问父亲:“没有别的了?”父亲说:“没有了。”舅舅也不怕得罪大哥、大嫂,挺身直言:“老大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怎么也得在他们结婚盖房的时候承担一点。”

父亲想想也是,对大哥、大嫂说:“我们当爹娘的,会努力给两个女儿每人一套婚房,以后的房子可能会越来越好,大家不能提意见;弟弟们结婚盖房时,爹娘年纪大了,你们就出500元,帮衬帮衬我们。行不?”舅舅又急了,说:“没有见过这么分家的!”

分完家,母亲留舅舅吃饭。饭桌上,父亲对舅舅说:“家里负担大,能让一个儿子先奔小康就让一个儿子先奔小康吧。一个儿子过好了,做父母、做兄弟姐妹的还能吃亏吗?”

父亲始终信奉“家和万事兴”,他平常与人相处经常吃亏。有人说,父亲的威望完全是用“吃亏”换来的,但他晚年的幸福生活着实让身边的很多人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