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湖之变
一
在城市生活久了,总有些事物刻在记忆深处。比方说北湖,因为一湖水,灵动了一座城。
北湖是真正意义上的湖,水从地心涌出,流量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不增不减,一流千万年。水是流动变化的。原来老郴州有十八泉(井),橘井、龙骨井、犀牛井、剑泉、燕泉等。岁月流转,有些井、泉干枯了,唯有北湖泉涌依然。
老郴州人说,以前的北湖,湖水面积是现在的几倍,或许是真的。四十年前我见到的北湖,比现在要大得多。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兴隆步行街、兴旺步行街、青少年宫等地,以前都是湖水浸漫之地,打桩以后才在上面盖起了楼房。
北湖水不是井水,而是暗河。井水冬暖夏凉,地下暗河水恒温。北湖暗河从哪里来?没人说得清。或许暗河流经到此,被地下巨大岩体挡住,水只能往地上涌。北湖水流量大。早些年,北湖水厂并入城市供水网,一直在抽水。水厂抽不抽水,流入湖里的水都一样,说明抽不抽水不影响暗河水灌入湖里。
为何叫北湖?郴州有个传说:北湖有近百泉眼涌水,又称百泉湖,秦汉之后,州衙将百泉湖改称北湖。而“水月北湖”一说,则出自宋代诗人王橚的《北湖水月》七言诗:“奁镜平开碧四围,百重山里亦希奇。写成万古空明趣,只为中秋一首诗。”
二
郴州人并不了解王橚,倒是对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念念不忘,他写的那首诗《叉鱼招张功曹》让郴州名声远扬。韩愈雕像立在湖心的叉鱼亭(又名韩公亭)上。亭台楼阁隐藏在青翠竹林之中,若隐若现,似有若无。叉鱼亭是水中景,不泛舟摆渡,只能远观、不能近瞻;以前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身居郴州几十年,我只划舟去过一次。叉鱼亭建于何时?没注意。但大体上与湖周边的水榭、景贤亭、灵湫亭、廊桥、水月桥等景观建于同一年代。北湖比较别致的是景贤亭,双亭连襟。园林设计者弄清了韩愈叉鱼的典故,双亭合珠,代表韩愈、张署双双泛舟叉鱼后上岸,在此谈笑风生。
中国女排雕塑晚于这些亭台楼阁,群雕生动形象,让人过目不忘。原来女排训练场馆同北湖公园是分隔的,游园的人谁也不知道有一个国家队在此训练。训练秘密进行,有保密的需要,也有免遭外界打扰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初修建的竹棚训练馆早就撤了,后来女排的训练在现代化场馆进行,与“五连冠酒店”相连。前几年,郴州又在竹棚训练馆的原址上重新建起了中国女排郴州竹棚馆,不是为了训练,而是为了纪念。以郎平为代表的中国女排,是为国争光的象征,当然值得镌刻、铭记!
20世纪80年代进北湖公园是要收费的,门票一毛。我买票去过几次,不是观景,而是晨练。那时,一个人在郴州,早晨醒来心血来潮,想到公园去跑步。炎夏,清晨五点起床,从高山背一路小跑到公园东大门。天刚蒙蒙亮,岗亭灯光昏暗,我以为无人值守,能捡个漏。谁知前脚刚要跨进门,岗亭小窗口便伸出一个头来:“买票!”只得乖乖递上一毛钱。
三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北湖公园的树全部是人工栽种的。时光荏苒,一晃就是六七十年。现在的北湖公园,树成林、林荫地,既可遮风挡雨,又能避暑纳凉,成了市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
树是世界上最好培植的植物,给它一缕阳光,还你一缕清新;呵护一棵幼苗,报得千秋青山。北湖公园的樟树遮天蔽日,因为树的根深深扎入大地,不惧任何风霜雨雪,与这座拥挤的城市结成了“连理”。即便是2008年郴州特大冰灾,也只是毁了枝干,两年后又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大树底下好乘凉,大树底下也好锻炼身体。以前住在国庆北路公路大厦,北湖公园近在咫尺。那时工作太忙,根本没时间逛公园。去年把老房子重新装修,住了大半年,才知道北湖公园不仅一湖碧水让市民流连忘返,那片森林更加吸引万千人。晨曦下,城市尚未苏醒,春风有一丝凉意,湖面春波荡漾,空气格外清新。沿着环湖游道跑一圈,然后,漫步樟树林、打八段锦。日复一日在北湖公园晨练,才发现,晨练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小社会。锻炼的地方约定俗成:晨跑者大多环湖,晨舞者在公园南边,瑜伽者在桃花居,舞剑者在市民大舞台,打羽毛球的在游船码头、樟树林空地,打太极拳者在中国女排雕塑前坪,遛鸟的在相约北湖婚介所树林里。
四
一千多年来,北湖一直在变,有水的姿态之变,也有人类文明进程、社会经济发展之变。北湖从一个最原始的湖,蜕变成如今的城中湖,沉淀了千年。有关北湖的变迁,史料有记载。而四十年前的北湖,我有印象。那时,四周有围墙,西边有拱桥,中间有廊桥、游道连接景贤亭;水榭连接宛在水中央的烟雨廊桥,直通东岸。那时北湖水分两半,两岸杨柳成排。春暖花开时,一半烟雨、一半柳絮,一半绿水、一半花香,一半城郭、一半青山,一半亭台、一半楼阁,有烟雨瘦西湖的韵味。
20世纪90年代北湖提质改造那年,我住城南,一次路过北湖,放眼望去,才知道北湖彻底改头换面了。除了叉鱼亭、景贤亭依然还在,围墙撤了,堤岸柳树挖了,湖中污泥清了,宛在水中央的烟雨廊桥不见了,湖水宽广、清澈了,环湖游道宽敞、漂亮了……一句话,北湖更像湖了。
水是生命之源。一座城市,有湖水的地方便特别具有人气。而我喜欢暮春初夏的北湖,草长莺飞,木叶青青,水草疯长,青荷摇曳,百鸟争鸣,所有生命都是鲜活的。风从南方来,云在天际游;晨阳穿过流云,彩云簇拥阳光洒在湖面,波光粼粼,瞬息万变;雾如蝉翼,光似梦幻,水若琼浆。晨曦下,自然光影中的北湖,有时会让人产生错觉,分不清是云在走还是水在流。
而亮化后的北湖夜色光影,则是另一番景象——城市夜幕降临,北湖灯光秀登场,变幻莫测、色彩斑斓的光影,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火树银花不夜天,红橙黄绿青蓝紫;水幕映衬大唐月,韩愈叉鱼又复还;激光刺破长空夜,仙鹤翩跹天际来;苏仙峰顶望北湖,郴江幸自绕郴山……
那一刻,看湖不是湖,望水不是水,而是一束光、一幅画、一首诗、一段历史,一串隐藏在北湖深处的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