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味道
又到端午时,我常常在想,一个古老的节日,为什么能一直流传至今?这可能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味道,才会让人们久久不能忘怀,从而慢慢地传承下来。
爱国之味。我家乡在端午节那天,家家都有吃粽子的习俗。一家人在一起品尝粽子的时候,家里的老人常会给小辈们讲述一个很久远的故事:有一天,天灰蒙蒙的,立志要为民造福、报效祖国的大诗人屈原,无力抗争佞臣当道的黑暗社会,独自一人来到汨罗江边,在绝望和悲愤之下,他怀抱大石投江而死,让自己的满腹才华与满腔热忱全都交给了那滚滚向东而去的江水。当时的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去撕咬屈原的身体,就向河里投入大量包好的糯米。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传承,端午这天,为纪念屈原形成了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所以,品味端午,是一代代中华儿女爱国情怀的传承。
思亲之味。每当到了端午时节,家乡河边那繁密的芦苇之叶,早已被暖风吹成了深绿。又宽又大又长的芦叶,映得河水碧绿、蓝天更蓝,特别是它散发出的淡淡清香,更是沁人心脾,令人垂涎欲滴。记得每年端午节的前一天,我父亲都会去河边打许多芦叶,回到家后先用清水洗一下,再用热水煮一下,然后放入清水里浸泡几个小时备用。父亲包粽子的手艺很好,他包的粽子,有肉馅的、有花生馅的、有红豆馅的;粽子样式也挺多,有太斧头的、有三角形的,有锥形的,特别是箱体形的棕子,既费时又费神,父亲会精心地制作四个,给我们兄弟姐妹一人一个。绿油油的箱体形粽子,像珍贵的艺术品那样,特别好看,我们都舍不得吃,总是把玩好久才吃了它。如今,每到端午时节,就特别想念已去世多年的父亲,他那不辞劳苦、和蔼可亲的身影时常浮现在我们的眼前。端午节,也成了我们中华儿女怀念亲人、想念亲人、纪念亲人的重要节日。
爱护之味。我们家乡有个风俗,叫吃"馊粽子".由于端午节前后的日子,正是农村大忙之季,夏收夏种,百般辛劳。老人们舍不得在外干农活的女儿女婿,就会择日请他们回来一趟,名义上让他们回来吃粽子,其实是让他们抽空回来休息休息,养养精神,同时也让他们品尝一下粽子的清香、享受一下家人团聚的快乐。所以,"馊粽子"并不"馊",它包含着老人对儿女的挂念、呵护和真情爱恋。
乡愁之味。各地的粽子有各地的味道,如四川的粽子有甜有辣;浙江嘉兴的粽子入口鲜美、肥而不腻;闽南的粽子馅更是花样繁多,猪肉、干贝、芋头、蛤干、鸭蛋等都可入馅。但我最钟爱的仍然是我们盐城家乡粽子的味道。它味道清香,不加修饰,甜而不腻,入口清爽,更能让人容易品出屈原澄澈真实的想法。年迈的母亲,会将晾干的芦苇叶包裹住清香的糯米,向其中塞入一颗甜枣,绑上纤细的苇秆,然后装入锅内,大块浓绿被热气腾腾的波涛所淹没。你坐在旁边,慢慢地闻着扑鼻的清香气味,心里不用说有多美了。这就是端午的团圆之味,难以抛却的乡愁之味。
祈福之味。在我的老家,许多人家在端午的当天,会将菖蒲、艾叶用红线捆好,并加个大蒜头,挂在门上,以示祛除瘟毒,保一家人平安吉祥。有的人家妇女会用彩绸制成粽子、辣椒、萝卜、扫帚、簸箕、老虎之类的小饰物,用彩线串起来,挂在孩子的肩头或胸前,叫"老虎索".若以丝线扎成菱角形小袋,内装沉香,系在小孩身上,则名为香袋。有些人家用雄黄酒涂在孩子额头和鼻耳之间,或在额上涂一"王"字。这里,虽然有点迷信色彩,但它也有其内在的道理。比如用雄黄酒涂在孩子的脸上,就与我国古老的医学有关。古医书《本经》讲,雄黄"疽痔死肌,杀百虫毒".挂菖蒲、艾叶,涂雄黄酒的习俗,不仅表达了人们希望孩子健康成长的愿望,而且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求与期盼,飘逸出浓浓的真情、亲情、纯情之味。这种真情之味,亲情之味,永远都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