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的火塘
我们的先民定居某处,打井、修屋、栽树,是三件不可或缺的基础事。而火塘,则是修屋之后必不可少的。都说民以食为天,而自打人类从钻木取火开始熟食以来,一日三餐怎能离开烧火煮食的地方呢,于是,火塘自然就成为一家之魂。各地做饭煮菜不一定都是火塘,但火塘至少在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存在。有的地方,火塘里的火一年四季都不曾熄灭,屋子里随时都弥漫着或者散发着人间烟火气。至于一些歌词里描写的袅袅炊烟,则更与火塘密不可分。
于是,好多人记忆里都会有火塘。一家人,猫在老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传统农耕模式,每天三餐乃至夜晚,都会围坐火塘,粗茶淡饭有亲情相伴格外香甜;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者,只要有时间,有机会,比如中秋比如春节,都会不辞舟车劳顿,不怕千里迢迢,赶回老家,围坐在火塘旁边,品味着带着浓浓乡愁的家乡美食,用彼此永不会忘记的方言,尽情地交谈着彼此的艰辛和对家人的思念。
火塘是一日三餐烹饪之地,是一家人围坐交流沟通之地,也是款待亲朋好友的地方。逢年过节,亲朋走动,进屋落脚之地,首选火塘。若是天冷,主人用竹箪从火塘上烧得滚烫的鼎锅里舀出热水,给客人洗手擦脸,洗去风尘也洗去寒冷,热情在主客之间潜滋暗长。好客的女主人架上茶锅,开始煮油茶。几杯香喷喷热乎乎的油茶下肚,途中的疲乏寒冷一扫而光。接下来是一大锅混煮的菜肴,火塘边煨热的米酒,觥筹交错,言谈亲切。彼此边吃边聊,往往将中餐吃成了晚餐,将晚餐吃成了宵夜。亲情友情在慢喝慢饮中升华,火塘里的火始终大小合适,所谓不醉不归,莫过于此。
在一些少数民族山寨,火塘还有一个特别的作用,那就是男女青年互诉衷肠。当然,互诉的方式不是说,而是唱。唱山歌,从试探开始,慢慢深入。如果双方没有意思交往,则在一方试探的山歌唱罢就哑火,没人接腔。如果有意,则会越唱越投入,越唱越动情。这样的方式,有的称之为赶歌堂,有的称之为坐妹,或许还有别的称呼。不管如何称呼,火塘成为爱情最好的见证。
冬日温暖的火塘,还是民间文化口口相传的好去处。户外北风凛冽,室内温暖如春,在传媒形式单一的年代,农村孩子晚上最好的文化享受,就是安静地围坐在火塘边,听大人讲古。所谓古,包含故事传说习俗等等。多年前,一份地区报纸副刊,就有一个栏目叫"火塘讲古".薛仁贵、王宝钏、红娘子、程咬金等历史人物故事,一代又一代在火塘边传讲;三姑记、九斤姑娘等民间励志苦情传说,一代又一代在火塘边传扬;百家姓、三字经、女儿经等历史文化启蒙读本,一代又一代在火塘边吟诵。于是,尊老爱幼、弃恶扬善、勤俭持家等传统美德,在围坐火塘边的那些幼小的心灵里扎根。自然,纳鞋底、绩麻线、绣花边等传统女工,也在火塘边传承。
关于火塘的记忆自然远不止上述,因人而异,因地而异,不过有一点是共同的:火塘,承载了太多历史文化,承载了太多乡愁。
不知不觉地,我们越来越多的人逃离故乡,逃离了火塘。而随着农村老房子不断倒下,新修的房屋越来越靠近都市楼房,传统民居的火塘,正在悄然隐退。如今回到农村,不再烧柴草,改为烧煤烧燃气用电,自然火塘的功能不再。于是,很难看到村庄上空袅袅炊烟,更难有一家人围坐在火塘边怡然自得的景象。
火塘渐行渐远,乡村的人间烟火气,也渐行渐远,淡了许多,而且,还在继续淡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