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渊绝壁上的舞蹈
到了广西,我急切切地奔向那高山深渊之间,去寻访神往已久的花山岩画。
乘船沿明江前行,至宁明县花山一带,河道曲折狭窄,水深流急,两岸奇峰林立,层峦叠嶂,崖壁陡峭。在一个激流转弯处,只见绿树掩映的岩壁上,蓦然闪出一团团耀眼的红,如同火焰在绝壁上燃烧,分外夺目。定睛凝望,是一幅幅赭红色的巨型图像,形象生动,色彩明艳,令人惊叹不已。这就是著名的花山岩画。
花山,壮语叫 “岜莱”,意思是“有画的山”。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宁明花山岩画作为中华文化起源符号在开场序幕卷轴上亮相,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2016年7月,以宁明花山岩画为核心的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伫立江边,举头仰望,岩画上是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器物形象。这些形象在画面上交错并存,组合成一幅幅完整的神秘的图画。没有细腻的细节描摹,而是简洁的轮廓勾勒,画风显得粗犷而古朴。
人物是岩画的主体图像。画中人没有五官,有头、颈、躯干和四肢,多为双臂上举、双腿叉开、屈膝半蹲的蛙形舞蹈姿势或跳跃状的形象,其造型呈现出强烈的动感。人像最大的高达3米,最小的仅有约30厘米。动物画像以兽像居多,张嘴竖耳,弓背曲腿,呈向前小跑的姿势,处于人像之前,或为马或为狗,或为坐骑或为祭品,偶见鸟类。器物主要为铜鼓、刀、剑、羊角钮钟等,或立于人胯下,或置于人像周遭。铜鼓数量很多,有的呈一个圆圈,有的在大圆圈内套小圆圈,有的在圆圈内画星星,星星的光芒有三芒、四芒、五芒、六芒以及十二芒等,表现出铜鼓的鼓面形象。
“咚咚咚咚”,激越的铜鼓声,仿佛穿越时空,响彻天地山川。透过眼前的画面,我看到人们伴随着鼓点的节奏,热烈地手舞足蹈,向神灵表达着自己的虔诚。这些舞者于举手投足间,显现出沉醉投入的神态,他们或是祭日、祭铜鼓、祭鬼神、祭田神等,用狂热的舞姿烘托出中国南方巫术文化中的视觉幻境,宣示着自己民族特有的精神世界。画面上还有男女交媾的形象,透射出当时的人们渴望人丁兴旺的心理意向。
是谁江作砚池山作卷,如椽大笔绘巨篇?据专家考证,这些战国至东汉时期的岩画,距今有2000多年的时间,画师就是生活在左江流域的壮族先民骆越人。古代百越族群中的骆越人好铜鼓。画面上大量铜鼓的出现,正是骆越人习俗的反映。
上面是险峻的崖壁,下面是湍急的江水,这样的环境险象环生,但为了表现对神灵的虔诚和崇敬,骆越画师们舍生忘死,攀缘绝壁,在弯急水深的崖壁上寻找神灵居留的秘境去作画。他们用赤铁矿粉添加动物脂肪或动物血调匀颜料,用草把或鸟羽蘸上颜料涂刷岩壁,经过五六百年间一代代画师的绘制涂抹,留下了雄奇瑰丽、规模宏大的艺术杰作,记录了当地的民族习俗,为广西壮族人民保留下珍贵的历史记忆。
最早记载左江岩画的文献见于宋代李石的《续博物志》:“二广深溪石壁上有鬼影,如澹墨画。船人行,以为其祖考,祭之不敢慢。”清初《思明府志》说:“花山在府西八十里,其山近水,怪石嵯峨,现人形马象执戈刀旗鼓之类,遇者观之有所敬畏。”清末《宁明州志》记述:“花山距城五十里,峭壁中有生成赤色人形,皆裸体,或大或小,或执干戈,或骑马。未乱之先,色明亮;乱过之后,色稍黯淡。又按沿江如此类者多有。”
宏大的规模、磅礴的气势、险要的环境、许多的画像、神秘的意境、独特的民族色彩,使花山岩画散发出无穷的魅力,成为中华民族古代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世界民族艺术之林中的一株奇葩。
回望,花山岩画如同一面面鲜艳的旗帜,高高地悬挂于崖壁之上,经历着岁月长河的洗礼,仍亮丽如初。这是世界的花山,人类的遗产,中国的奇迹,民族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