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日月长
故乡山多田少,群山绵延,许多田地处于南北高、中间低的马鞍形山谷地带,常年冷泉水浸泡,日照时间短,只能种一季水稻,通常种的就是糯稻。糯稻春末播种,仲夏栽植,初冬时候收获,生长期横贯四季,吸四季之水,得天地之养,米质上好,但产量却比种在家门前的早稻和晚稻低得多,一亩地大概只收一两百斤。因其稀少,反显珍贵。种田、采山的人都好喝口酒,酒可解乏、提神,俗话说“一碗酒百斤力”,于是山里收割的这点不多的糯稻,大多用来蒸酒,剩下的用来做汤圆粉、蒸肉粉什么的。
好酒药(酒曲)是蒸出好水酒的关键。祖母做的酒药色白料足,出酒多,酒骨好,醇厚香浓,十里八乡的人家慕名前来讨要酒药。祖母常常是连卖带送,收点成本费,并不靠此赚钱。
每年农历八月辣蓼花开时节,祖母就要做上几谷箩水酒药。做酒药要用到好几味草药,辣蓼是用量比例最大的一味。辣蓼在房前屋后、田坎地畔、溪沟河岸处处可见。开紫色小花的辣蓼气味最是辛辣浓烈,并有一股异香,直接影响着水酒的口感。除了辣蓼,祖母还要割几把马鞭草,外加少量的艾草、水薄荷、野菊花、肉桂等,将它们一一剁碎,倒入簸箕里,再加入适量磨好的米粉、米糠,用锅铲不断把料翻倒拌匀,然后加烧开的沸水,反复搅拌均匀。料拌好后,家里人围坐在簸箕旁,搓成一个个乒乓球大小的酒药,再一个挨一个排布在匾筐内。酒药晒上三四天,就会出霉,长出白色浓密的绒毛,说明酒药制作成功。如果不长毛,所有酒药就废了。酒药长毛后继续晒干,用蛇皮袋装上,放谷仓里贮藏待用。
儿时最盼的是蒸酒的日子,可以放开喉咙吃两碗香喷喷的糯米饭。逢上特殊的日子,父亲从蒸酒用的糯米饭里,匀出半筲箕,打上一团糍粑,给孩子们解馋。
蒸酒前一天夜里,用井水泡糯米,第二天泡透后,上木甑搁土灶大锅里蒸熟。蒸米有技巧,刚开始不能将甑盖上,先用大火猛攻,待热气升腾至甑口时,方可盖上甑盖。糯米蒸至九成熟,即可起锅。蒸熟的糯米饭疏松透亮,粒粒饱满,色润如玉,清香四溢,吃起来松软却不乏嚼劲。那时,香喷喷的糯米饭拌上两匙白砂糖,是再好不过的美味。
糯饭蒸熟后,用沁凉的井水反复浇淋降温,待饭凉透,将酒药碾碎,冷水调匀,一并淋撒到糯米饭上,用铲子倒腾拌匀后倒入一个大酒缸。酒缸事前洗净控干,并烟熏杀菌。缸中将酒饭挖出一拳头大小酒窝,最后用一层细布或塑料薄膜密封缸口。视天气寒温,为使尽早发酵,可在缸外覆盖数捆稻草或包扎棉絮保温。
老话说“三日酒娘四日酒”。三四天后,揭开酒封,酒窝里溢出了清冽的酒液,俗称“酒娘”,而糯饭在发酵的作用下化成了酒糟。喝酒的人看不上“酒娘”,因为实在太甜腻了,但孩子们大都喜欢,当糖水喝,解馋。我们那儿的风俗,客人上门,主人热情,客人还未拂尘落座,就端出了一碗“酒娘”荷包蛋伺候着。
陈酒酒劲烈。家乡人好酒,自然有办法让甜腻腻的“酒娘”华丽转身。这种凤凰涅槃般重生的酒,我们老家叫它“关生酒”。所谓关生,就是生酒去糟后不兑水装坛,放置一段时间让其自然发酵,不煴熟,经三两个月的酵制,酒色不再是一清见底,有点浑浊,带点沧桑,老辣回甘,后劲十足。家乡人用一个字概括了这酒的品质,那就是“霸”,霸既是酒气,也是酒力,柔中带刚。关生酒相当于原浆酒,根据发酵时间长短及加水量多少,可兑制成浓淡不一的各类米酒。
酒要喝温热的。平常时候喝,把灌满酒的锡酒壶坐在灶上的锅里,热水温熟即可。逢上办酒做东,年时节下,用酒量大,就要整坛整坛地焙熟。焙即文火煨烤,焙酒的燃料由油茶壳和秕谷组成。故乡盛产油茶,每家每户都有一片油茶林子,所产茶油自给自足。副产品油茶壳和茶枯都是上好的燃料,尤其是油茶壳,材质坚硬、耐燃,有一股茶油香味。秕谷是风车车稻谷时的下脚料,特点是易燃,多用作火引。油茶壳和秕谷混杂倒在酒坛间,用明炭引燃秕谷,秕谷再慢慢引燃油茶壳,始终不见明火。火点燃后,浅盘状的酒坛盖子里要倒满清水,通过水的温度来获知酒的温度,随时调整火候的大小,这样不用揭开盖子,以防走漏酒气,同时也是防止酒气蒸发。焙好的水酒坛子,搁一把长长的竹酒提子,随取随喝。
壶中日月长,人生多寂寞。大山深处的人在山间地头劳作,困了累了回到家,锅里温着一壶焙熟的水酒,微微烫,刚刚好,喝下两碗,所有疲劳困乏忘却,直接坠入梦乡。
明天又是好日子。